小学语文辅导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7 11:27:50

小学语文辅导总结

小学语文辅导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考前辅导;综合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17-02

众所周知,考试不仅是我国一项最为基本的选拔人才制度,也是我国各阶段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一项知识检测项目。它主要针对某一学科来调查和检测学生在某个段的知识掌握水平,尤其是对于大型考试来说,也是对于教师某个阶段教学成效的一种验收。所以,虽然现阶段,素质教育教学体制在逐渐弱化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教学标准,但是对于考试的检测性能力教师却不容忽视。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和选择,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吸收效率;教师更要在考试之前做好相应的辅导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进而激发学生继续前进的信心。

小学阶段,语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通过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够看出,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所涉及到的知识较为简单,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也相对于初中、高中等高年级学生要低得多,但是听说读写这四个基本方面依旧需要全面涉及,尤其是对于字词的掌握能力要求更为严格,所以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要做到全面性和重点性的统一,从阶段性知识的特点入手,制定一套最为有效的复习策略,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复习效率。

1.字词方面

语文是一门语言语文学相结合的学科,所以字词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基础,并且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在小学语文考试过程中占据分值较重,所以在任何阶段的考试辅导过程中,教师都要做到字词为先。

首先,教师要确保学生对课本字词的掌握效果。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中后面都有对应的字词,这些字词全部都是在课文中出现过的,所以在考试过程中是最基本的考查部分,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对待。字词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听写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出记忆不准确的部分,然后进行重点性的复习。注意,听写字词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定位需要重点复习的字词,而不是检测,所以教师要避免给学生打分或者进行评比,以免打击学生的语文复习信心。

其次,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对以往考试分析的结果,对重点字词进行集中教学,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较为有限,所以每个学期所涉及的语文基础性字词并不多,结合以往的同阶段的考试重点,教师基本上能够确定一部分考试的重点字词,可以针对这些字词让学生重点复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避免学生做无用功。

2.阅读方面

阅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偏重于文学方面的存在,并且在语文考试过程中会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所占据的比重也会增大,所以小学语文尤其是较高年级的考前辅导过程中,教师要尤为重视阅读。

首先,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分析方法。小学语文阅读在现代文和文言文方面都有所涉及,现代文主要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要的代表形式,而文言文则主要涉及诗词方面,所以教师在考试辅导过程中要从这两方面分别入手。一方面,对于现代文来说,教师要结合不同的文章体裁教给学生既定的解题思路,例如通过对以往考试侧重点的分析,记叙文的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情感分析、修辞等方面,而议论文则主要集中在论点分析等方面。另一方面对于文言文来说,教师的辅导任务相对于现代文要重,诗词不仅篇幅短小,而且所使用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意思表达方面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诗词考试辅导的过程中既要解决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转换问题,还要让学生通过最短的篇幅体会出情感,即锻炼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

其次,在考试辅导过程中针对阅读部分,教师要给学生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尤其是对于现代文阅读来说,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积累总结出一些浅层次的阅读方法。所以在考试辅导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分析以往考试易考阅读类型的基础上,让学生每天都有规律性的阅读一些相似的题材的文章,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会形成一定的惯性思维,然后教师通过收集学生的阅读反馈,可以大体总结出学生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重点性的讲解和点拨。另外,针对学生个体出现的个别性问题,教师也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帮助,这样通过整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照顾到班级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好地提升。

3.写作方面

对于语文来说,听说读写四方面中,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难度最大的学科,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社会阅历缺乏,观察力不足等原因,在作文考试方面往往是"担惊受怕"。容易离题,所以在作文辅导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紧扣主题的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考试过程中最常出现的几种作文题材让学生进行集中性的练习。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从作文体裁上看,小学考试作文同阅读相近,小学阶段的作文尤其是高年级作文考试中所涉及的一般是议论文和记叙文;而从命题形式上看主要是半命题性作文和开放式作文,并且近几年以来,开放性作文逐渐成为语文考试的主流形式。所以,教师在作文辅导的过程中要根据每一类作文的特点教给学生相应的写作技巧。例如,对于记叙文,最主要的是将故事讲清楚,可以以小见大的形式这种细节和语言方面的刻画,做到真情实感;而对于议论文来说一般是和开放性命题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首要的任务就是通过阅读材料来确定自己的论点,寻找议论角度,然后进行文字和思维的发散性拓展。

其次,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对于教师来说考试辅导时期仅仅是帮助学生进行方法上的优化。所以从日常教学开始,教师就要不间断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方面的练习。一方面教师可以以课本内容为依据,寻找在题材和叙事表达手法方面较为典型的文章进行分析,让学生进行仿写,通过仿写找到某一类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另一方面,教师要锻炼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吸收能力,例如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眼寻找素材,从优秀文章中寻找合适的例子等等。

小学语文辅导总结范文第2篇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相应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否则,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也如此。教学前,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制定教学方案,要吃透《课程标准》,以此为指导,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年级和不同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学习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应在各个环节中体现它的基础性、重要性和科学性。在能力培养方面,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字词句段篇章、逻辑思维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能力培养,要有好的环境,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解决人生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实现教学目标、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优化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好的教学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应吃透教材,因材、因人施教,制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做好课前教学的各种准备,真正做到“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要预测在实施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办法和方案,保障教学的顺利实施。在备、讲、批、辅、改的各个层面中,都应渗透科学合理、适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利于小学语文知识获取的各种元素。同时,要承认不同班级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大大林寺桃花》一诗中,就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之名句,在你的学生中,客观而论,每个班都会有“四月芳菲”,但也免不了“山寺桃花”,教师应承认差距,公平对待,用一颗火热的爱心培养他们,因为二者皆为祖国的未来。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老生常谈而又常谈常新的问},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我们的方法也应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我们的方法应适时、新颖。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根据教案,结合学生实际认真进行。在做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树立主体大于主导的意识。对待学生要有爱心,有爱才有凝聚力,有凝聚力才有效果。同时,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教学环境、多管齐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善学,学有所用,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简单明了,快乐有趣。另外,要多渠道、多形式组织学生,根据主题畅所欲言,进行各种讨论、交流,并写出心得体会,对勇于讨论,效果优良的学生,应适时给予鼓励。教师也要充分利用这个交流平台,积极指导和参与讨论交流,并适时、公正的进行评价。让学生有很高的自信心和获得感。要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辅导学困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学困生为数不多,但对整体教学质量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学困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不如优等生,正因为这些因素影响,才使之成为学困生。教师在辅导学困生时,要有耐心、有毅力,做到“润物细无声”,无微不至的关怀他,耐心辅导,让其树立自信,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小学语文辅导总结范文第3篇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一直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学习重点,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以及语文实践能力与学生阅读能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应该重点做好对学生语文阅读习惯、阅读技巧、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教学,一方面扩展学生的语文阅读知识面,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基础能力,其中就包括对意象、写作技巧、文章题材、作者信息等方面的综合基础,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建立在牢固的语文文化基础知识之上,形成语文阅读能力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多媒体教学;舞台剧教学

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是进行语文综合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也是学生增强自身语文综合能力的关键。对此,老师应该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重点关注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还要利用演讲、朗读、舞台剧表演等进行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与拓展,让学生有能力阅读、有方向理解、有思维模式分解、有标准化认知,让语文阅读能力教育具有更强的操作性、指导性、规范性,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综合语文素质的提高。

一、采用多样化的语文阅读能力训练方式,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实践能力

1.利用演讲、朗读的形式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老师应该积极使用演讲、朗读等形式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对演讲、朗读内容进行选择性理解与认知,重点对演讲与阅读内容的叙事逻辑、内在结构、中心思想等进行理解与认知,让学生将自己听到的内容进行整理性复述,讲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以“演讲”带“演讲”,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进行全面阅读理解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使用舞台剧的形式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文章故事结构、人物特点等方面的理解与认知

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舞_剧的形式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文章故事结构、人物特点、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理解与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文章的叙事逻辑与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比如,老师可以利用《孔明借箭》来进行舞台剧教学,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演绎,尤其是可以依托于学生的自身理解与知识面进行更加个性化的创作,激发学生对草船借箭中的人物关系、思维方式、人物特点等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3.采用写读后感的形式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实现学生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共同提高

老师还要全面采用写读后感的形式开展语文阅读能力培训教学工作,通过安排同一篇文章的读后感写作,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情感表达、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掌握,使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不仅停留在阅读上,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写作能力的结合,让语文阅读能力训练具有综合性与操作性。

4.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与分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基础知识体系与认知逻辑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系统的语文认知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老师应该进行更加系统、全面、细致的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与分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基础知识体系与认知能力。老师可以重点做好对写作技巧、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文章体裁等方面知识的讲解,还要融入对词汇、俗语、典故等方面知识的总结性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以及知识脉络,进而增强学生从基本语文知识上理解文章的综合能力。

二、做好语文阅读能力教学的控制与优化,使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之间形成有效联动

1.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制订差异化的学生辅导教学计划,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

老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语文效果以及教学反应,还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偏好以及阅读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差异化、个性化、针对化的学生辅导教学计划,让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加有效、更加全面、更加直接的教学辅导,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树立素质教育理念,让学生充分融入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老师应该树立素质教育理念以及学生导向型教学理念,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增长,而不是某一次的语文阅读教学表现,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与效率为出发点来开展语文阅读能力教学,让学生充分融入语文阅读教学情境中来,实现语文阅读能力培训随着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变而改变。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老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及学习需求,利用语文演讲、舞台剧、读后感等教学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阅读能力培训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实现阅读能力教学培训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明赞.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教育,2016(12):212.

小学语文辅导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法指导;“四导”策略

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是有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内容,想要有效保障学法指导,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整体上提升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依据自身状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策略,尽量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平台。

一、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内容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进行学法指导的学习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法指导的形式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效应用学法指导的形式,这样就能够促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想要有效进行学法指导,首先要提供较为完整的学习材料,其次要在语文教学中使用较好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开展学法指导,需要教师实施“四导”策略。

二、小学语文学法指导中的“四导”策略

1.导向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教师依照教学需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认知提出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可以从课后问题中寻找到目标。学生就能够自主寻找、把握正确的学习目标,这样就能够在学习实践环节中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导法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应用较为有效的教学途径,向学生传授较为适当的学习形式,让学生能够接受这样的学习形式,进而应用正确方式进行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要应用讲练结合的形式进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讨论环节中。

3.导疑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促使学生能够产生疑问,教师向学生解释问题,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的培养,养成勇于提问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就能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样的学法指导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4.导路策略

“导路”就是教师指引学生总结相应的学习程序,促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学习思路,比如小学语文课本环境中记人、写景状物、叙事等内容的文章,在阅读分析的时候,最主要的程序:记人文章首先是抓住事例之后分析文章的表现,检查人物的思想品质;叙事文章首先是抓住过程之后分析事件的前后关系,之后研究时间对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意义;写景状物文章首先要抓住描写内容,完整分析时间特点,研究作者的基本感情。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一起总结这些能够作的学习程序,促使学生的学习思路能够更为广阔。学习程序不能够机械、笼统地抛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发展状况设计较为正确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研究出学习程序,之后在学习实践中更好地应用。

总而言之,目前教育环境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法指导内容,经由实践环节有效总结出适应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基础,开展较为有效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臣新.小学语文学法指导要注意把握好四个关键[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0(09).

小学语文辅导总结范文第5篇

1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语文能力的基本因素是听说读写,人们交流思想都离不开它们,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应着重从听说读写诸方面加强指导,指导它们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1.1以指导写作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1.1.1观察日记。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积累材料、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要确定观察的观点,全面了解事物在不同领域中变化发展的情况,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观察,做到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逐步养成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的良好习惯。

1.1.2课外练笔。实践证明,课外练笔是补充课内作文的有效途径。课外练笔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小学生思维幼稚,尚未成熟,认识生活欠全面。在鼓励学生大胆放笔同时,应积极引导教育学生正确分析评价各种生活现象。练笔内容,应学会“写日记”、“写一般书信”、“做读书笔记”等。指导练笔方法可通过优秀练笔,进行正面诱导。每学期或每周规定篇数和字数,并作为作文教学的部分成绩计入成绩表。

1.1.3写作竞赛。写作竞赛包括书法竞赛和写作竞赛。开展这两项活动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写作水平,可以使其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发现和培养语文尖子。参赛者往往面广人多,兴趣盎然,效果良好。各级语文教研机构,语文报刊等组织的竞赛活动,语文教师有责任积极组织学生认真参加。

指导写作竞赛,要在抓好平时训练基础上进行,并在竞赛活动的推动下促进平时的写作训练,要及时表彰优胜者,展览他们的作品,可以汇编成册,并将最佳作品推荐发表,以资鼓励。

1.2以听说为主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1.2.1朗诵会。朗诵是将作者静态的书面文字转变为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朗诵内容可以从书刊上选择,以可以由学生自己撰写。所以,举办朗诵会能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和表演才能。朗诵形式有独诵、对诵、集体诵,还有配乐朗诵、化装朗诵等。

1.2.2演说会。演说是就某一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或阐述某一事理的语言艺术边沿形式。演说活动能发展智力,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的社会活动能力。演说会的形式有专题演说,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即兴演说,如当场出题或看图象再演说等。指导演说,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发表欲,用普通话讲,要学会停顿,随时与听众交流思想,做到边说、边交流、边调整。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能力水平,应降低要求,激发兴趣。

1.2.3故事会。故事会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尤其是小学生。它可以训练口头叙述、描写、抒情的多种方式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受到故事清洁、人物思想的熏陶,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故事内容要具有生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可以选讲古今中外的故事,要重视选讲富于时代气息的现代故事。可以层层选拔,举行“故事大王”等竞赛,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2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指导的原则和方法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开展这一活动,要做许多细致的工作。这里提出一般的原则和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2.1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指导的原则。

2.1.1寓教于乐。语文开外活动要做到动中有乐,乐中受教,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活动内容要体现思想性和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语文课外活动要贯彻寓教于乐的原则,既要是受教育的过程,又是充满乐趣的活动。

2.1.2学生活动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己组织、开展活动并及时总结评比。教师不要事事包办代替,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和创作能力。但是,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自始至终给予关心、辅导,主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当好参谋和顾问。

2.2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指导的方法。语文课外写作、听说活动指导的方法要根据具体内容而定。一般指导的方法如下:

2.2.1认真制定计划。应写明每项活动的目的、内容要求、时间和负责人等。有些活动可列入班队工作计划中。

2.2.2建立组织。先应调动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让学生自愿参加各种组织活动。其次要选拔有特长有能力的学生成为骨干,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2.2.3深入进行临场指导。重要的是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具体的个别的临场指导,如范读、范写、范讲、范演等。

小学语文辅导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语文;自学辅导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094-02

1 前言

多媒体技术可以集图片、动画、声音等于一体,带来生动的效果,引起学生的听讲兴趣。多媒体还可以展示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扩大书本内容和课堂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恚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爱上小学语文这门课程,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自学辅导这门课程中的有效应用提高了课堂效率和质量,保证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2 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现阶段的小学生主体是00后,他们是伴随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一代,对信息技术有着较强的兴趣和操作能力。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制作有趣的课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小学生年龄小,还没有形成强大的意志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不要一味追求画面效果,要充实内容,实现画面和内容的有机结合。小学生在对事物的认知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思维判断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能够对事物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但是小学生思维能力还存在不足,对事物的抽象联系要建立在已知的事物上。因此,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要注重对小学生的技能培养,为小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给小学生的联想和思索创造更多的条件,让他们多进行学习结果的交流和讨论。

如在培养小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时,可以将动画片《大耳朵图图》的相关内容融入课件中。《大耳朵图图》这部动画片具有启发智力的作用,属于益智动画片,内容多以教育性内容为主,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符合,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情感共鸣,可以达到启发的目的,让小学生在观看动画片的时候不断进行思考。教师根据动画内容进行引导,让小学生根据“图图”这个人物形象看到自己的形象,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要进行行为可行性和不可行性的思考,从而对事物形成一定的判断能力,避免发生错误的行为。多媒体教学还要将学生的成长环境考虑在内,对于特殊的学生要特殊对待,总体上的教学还要通过多媒体向小学生展示世界的奇妙和深奥[1]。

3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上文已经提到小学生的现阶段特点,也说到要制定合理的课件进行教学,在课堂中创设语文学习情境,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语文。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讨论这一教学方式。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七课《长城》,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播放有关长城的视频,利用宏大的画面和震撼的音乐让学生领略长城的宏伟和壮观,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对课文的求知欲望、对长城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领略我国壮美的山河和文化古迹,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

教授这篇课文时可以先向学生讲述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让学生理解长城建造的艰辛和伟大,在语言文字中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用多媒体播放震撼的画面增强了课堂效果,创设了真实的学习情境,增加了内容的直观性。投影所展现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小学生的视野和情感,而且锻炼了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投入自己真实的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在小学阶段,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而且年代的久远和语言的隔阂,因此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较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帮助改善这一情况,让小学生对古诗词拥有更高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忆江南》这首词的教学,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先播放有关江南的视频,尤其是江南的春天,让学生体会江南春天的和煦和曼妙,侧耳倾听渔歌阵阵,细看那荡漾的水波和飘动的舟船;跟随杨柳依依去看江南春天的“风景旧曾谙”;等待日光西斜,看那好一幅“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笔墨画卷;捕捉江边江中只只野鸭感受“春来江水绿如蓝”;晚归的渔人,嬉笑的孩童,和那萦绕不愿散去的炊烟,怎能不忆江南?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和情感的升华,就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

4 利用多媒体促进对句子和词义的理解

对句子和词义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扩大小学生的词汇量,是课文学习的基础内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词汇往往蕴含丰富的含义和抽象的意义,这对知识有限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借助多媒体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地表现出来,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词汇的意义。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中出现融洽、黄昏、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首先要让小学生会读这些词语,然后让他们翻阅字典、词典查阅这些字词的含义,再根据词义带入到语境中去体会。

就拿“春风拂面”这个词来说,原文是:“我虽然未见过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春风拂面”这个词的原义是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愉快、舒服。这里用来形容叶圣陶先生的批改带给作者的感觉,表达叶圣陶先生的和蔼可亲,让作者感到愉快和舒服,形容叶圣陶先生的人格魅力。教师要先让学生理解这个词原来的意义,再根据语境具体体会,可以举出相同的例子,让学生加深理解,并且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2]。

根据上文提到的对古诗词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样适用于古诗词中对句子和词义的教学和理解。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让小学生对古诗词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之后,他们就会主动进行探索。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对一切未知事物都充满兴趣,因此,他们会主动发现古诗词中和现代不一样的地方,不断思考和询问,从而提高对古诗词学习的渴望,而且可以加深对古诗词的记忆。

5 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写作是学习语文的必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作文自学辅导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丰富小学生的写作素材和内容,让写作联系生活,在生活中体会语言的博大精深,从而提高对作文的学习和写作兴趣。教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创设写作的场景,丰富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创新和思维的发散,自觉组织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如“童年”这个题目的写作,每个学生都应拥有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一生最珍贵的美好回忆。当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以后,会想起自己小时候发生的事,会想起那些年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的笑颜,会想起和小伙伴一起奔跑过的蓝天白云、躲过的猫猫;那些年品过的白雪微凉,看过的流水高山;那些年在父母怀里的肆意大笑,相守的曼妙时光;等等。教师可以播放视频,帮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每一分每一秒的幸福和欢乐,让学生安安静静地去看去回想自己的童年,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情感。视频中的语言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和语言素材,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提高写作水平和技巧。

再如“我和我的祖国”的作文写作,这个题目的写作素材是很丰富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爱国情感的抒发。小学生用于这方面的词汇和语言相对来说是比较匮乏的,教师可以播放阅兵典礼让学生观看,因为每次的阅兵典礼开场语言都是妙语连珠、声情并茂且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气壮山河的气势。小学生通过观看阅兵典礼的视频,可以学习里面丰富的语言和各种语言技巧并吸收利用,提高自己的词汇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可以激发小学生的爱国激情,陶冶情操和抒发感情,让他们在高昂的情绪里使用吸收的语言词汇,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激情。

对于写出的作文要给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点评。优秀的作文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借鉴写作技巧,积极改正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对自己存在的问题知道如何改正,对别人存在的问题学会如何避免。

6 实现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结合

语文自学课堂的学习单纯依靠多媒体展示有趣的内容是不够的,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应有的理论知识,因此还要使用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播放视频来说明课文内容,证明课文结论,但是还要学生自己去读课文,深入到字里行间中去,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感情。这种感情和知识的获得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是真实的存在,会记得很深刻。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把遇到的生字词标出来,由教师统一讲解。还要对每句话进行分析,掌握用到的修辞手法,并且对于课文涉及的内容自己进行验证,增加对科学探知的渴望[3]。

多媒体虽然可以更直观地展示课文内容,但是长期使用多媒体教学,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借助传统的黑板教学,可以让学生眼前一亮,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保持长久的热情。黑板的使用可以用来板书课文的结构,一点儿一点儿板书出来,符合人类的认知特点,一步步引导和渐进,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浅到深,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7 总结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自学辅导课堂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有很大帮助,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思维的发散能力。多媒体使课堂内容更加直观地表现出来。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和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延梅.让多媒体巧妙走进小学语文自学辅导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11):48.

[2]李丽萍.小学语文自学辅导课堂中多媒体的巧妙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s1):126.

[3]施福娣.如何让多媒体巧妙走进小学语文自学辅导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7):103-104.

作者:刘乐军,寿光市稻田镇实验小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慈玉庆,寿光市稻田镇实验小学(272706)。

小学语文辅导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原则 小学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122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遵循哪些原则呢?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目的,笔者认为除了一般的教学原则外,必须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1 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语文学科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途径,我国素有“文以载道”的悠久历史。小学语文是一门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既要培养语文能力。认识能力和学习习惯,又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是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统一体。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通过教材,形成语文能力、正确思想和良好道德情操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是先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领会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进而体会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和特点。学生只有深入领会了课文的思想感情,才算真正读懂了课文。在教学中既不要脱离课文的思想内容讲解字、词、句、篇,也不要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空发议论,要把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操的熏陶感染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语言文字训练每一环节中。例如《桥》这篇课文,老汉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原先党员不理解,儿子不理解,人民以为他傻,出发点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学生认识了这一点,就认识了共产主义道德这一重要标准,受到了道德观的初步教育。这样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教学目的。

2 语言文字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小学语文中,每篇课文都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反映,都是反映客观世界的一定事物和人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通过所学的语言文字来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获取知识、培养和发展认识能力。反过来说,学生只有真正认识这些事物,才能真正理解反映这些事物的语言文字。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规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看图识字学句”、“看图学文”及各种插图,就是为教师便于做到这一结合而安排的。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而且要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和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教材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语文教师还要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初步让学生树立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观念。如通过《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使学生克服主观臆断和只看表面现象的偏见,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认识论。

3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

3.1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学生的自觉能动性要靠教师的启发引导,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在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上。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主线。在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中,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首先,在学校工作中,教师是在教育改革、政策、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工作的。其次,学生在继承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时,由于教师是先行者,可以给学生指导、引路。

学生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主体。因此,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来讲,只能是前提、条件,是外因。在这个前提下,学生能否做到学会乃至会学,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努力的程度,是由内因决定的。小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矛盾的统一。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但不能互相代替。

3.2 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不断求知的愿望。其次,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3.3 采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首先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思想。其次是指运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要具备启发性。最重要的是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在教师的启发下,逐渐学会动脑筋,具有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怎样达到这一要求呢?首先,教师要了解全班学习的一般情况,分别了解班上好、中、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特别是要“吃透两头”,以便做到班级教学、小组辅导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学习风气。提倡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学。

4 教学的整体性和训练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

小学语文课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整体,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记叙的内容、蕴含的思想乃至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结构形式,都体现了作者要表达的中心。学生要读懂文章,就必须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有个整体的认识。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一个整体,他通过小学阶段的教学目的和小学阶段的总的教学要求体现出来,而各年级具体要求以及相邻年级组成的低、中、高各年级的教学要求,则体现了教学的阶段性。各年级、个学段的教学是为实现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服务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另一方面,决定语文水平的各种能力,都要经过反复严格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和不同的教材内容,确定不同的训练重点。只有在科学计划的基础上的分阶段有重点的训练才容易提高质量,说明小学语文教学同时富有阶段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要注意教学的整体性,又要注意训练的阶段性,使两者结合起来,要做到明确的整体观念,整体安排和各个年级、学段有计划、有重点训练的紧密结合。

小学语文辅导总结范文第8篇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教育随之发展和变化的具体体现就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思路就是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能有效地保护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究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就是小学语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确定后,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性地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努力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探究语文知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和周围同学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天性,把小组探究的主动性留给学生,把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小学生,把小学生引入到合作学习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以主人的积极状态进行小学语文探究性合作学习。

二、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氛围,引起探究欲望

营造氛围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设计相关问题,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创设游戏情境,根据文本内容创设趣味性游戏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氛围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直接有效的经验方法。新课程标准认为小学生应由“会学”过渡到“乐学”,这个学习过程需要小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充分激发,小学语文教学要获得理想的效果,应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的探究学习动机,只有当小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学习动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可靠的基本保证。

1. 灵活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营造探究的学习气氛对小学语文的研究性学习十分重要,在现实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灵活采用多种丰富多样的教学辅助手段,小学语文教师可充分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如,在《舍身炸暗堡》这节课中,当面对他大义凛然的选择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让小学生讨论除了牺牲他自己外,还有其它的方法措施吗?然后经过小组的论证探究讨论后,让小学生充分比较一下得与失,这种激发学习动机的情境创设,小学生对革命英雄烈士的崇高革命精神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把握,对这种学习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自然就激发出来了。

又比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上课开始教师引导小学生:同学们,你们大家喜欢冬天下雪的景象吗?有没有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冬天下雪的美丽情景?然后,教师紧接着用多媒体展示下雪的精彩图片:下完雪之后有许多漂亮聪明地小动物分别来到滑滑的雪地上打闹,哪位同学能大胆热情地说一说它们的小脚印是什么形状的?小学生会努力激发想象力依次说出许多动物的小脚印,他们很明白地进入新课的学习。然后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用探究学习的方法合作探究解决。比如,用拼音、问同桌、查生字表等,这样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自然就激发出来了,非常利于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掌握。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地位上,教师在课下应多和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努力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好知己,多关注小学生的内心成长与需求。”课上多和小学生互动交流,对学生的疑问要做到有问必答,用最适合利用小学生身心特点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前,教师一直处于绝对权威的主体地位,决定一切法则、教师是书本知识的象征和法则,学生只能无奈被动地无条件接受教师教给的死知识,所以传统的师生关系时时体现着绝对权威。但随着知识世纪的到来,社会对新型的师生关系有了更迫切的向往和需求,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拓宽深入,教师无可撼动的主体地位早已逐渐被新时代思维的学生占领。

(二)优化问题,把握时机探究

教师设计的问题,既要让小学生理解,又能够让学习程度不同的小学生有不同的回答,面对各方面还不成熟的小学生,要少一些提问,多一些探究合作学习,把一些复杂的问题优化成小学生通俗易懂的问题,教师切勿站在成人的角度设计复杂问题,教师不懂得如何优化问题,对探究性问题将起到不利的影响,不利于激发学生思维。

1. 教师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控制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和数量,满足小学生的年纪特征和掌握科学文化的程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把握好问题设计的难易复杂程度。问题设计太难,问题超出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范围,会让小学生不敢作答;问题设计得过于简单明了,没有什么值得思考的实际价值,对于很多小学生而言又会觉得太过简单不愿过多思考,小学生没有经过认真思考讨论,小学生回答的问题就会五花八门。小学生思考的时间过长,会严重伤害小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积极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时,让小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情景,探究式学习的氛围中看到“恐龙”这个词语,让同学们回答想到一个怎样的生动形象?让学生用一个最合适的词语概括总结大家伙:恐龙(害怕;巨大的;凶残的……)接着问小学生想认识它吗?根据探究的结果和经验进行探究合作交流,笨重的它怎么可能飞向一望无际广阔蓝天的?陆地上笨笨的恐龙和飞着的恐龙是完全一样的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分别吗……

2. 教师要把握好时机。一堂课40分钟,小学生的心理注意力基本维持在20分钟左右,如果小学语文老师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没有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那么这堂课无疑是非常失败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把握住小学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小学生学习语文探究的积极性。教师努力控制问题的广度和难度,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努力开拓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思路。比如在学习《我的祖国》一课时,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先让同学们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崇尚之情,然后讲一些关于美丽景区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我的祖国的真正内涵,把复杂问题优化成通俗易懂的情景中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语文知识。

(三)小组合作,激活探究思路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给了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利用小组之间的学习互动讨论促进了小学生的学习,从而改变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努力鼓励小学生大胆发言探究,努力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死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1.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分成3~4人一组,每组中有一个成绩各方面较好的学生,使每组同学的差异都能得到互补。教师要协调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气氛,使每个小组学生在平等团结的愉快氛围中,在探究的愉快气氛中努力学好小学语文课本知识。在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课堂中让小学生们自学、互学,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就会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辅导其他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既顾及全面,又能让某些小学生得到照顾和帮助,为探究学习培养奠定了基础,利用小组之间的学习互动讨论促进小学生的学习,从而改变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可急于求成,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渐进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2.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激活思维。在传统的教学观下,小学生不敢发言,羞于发言,这对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都是非常不利的。语文教师应鼓励小学生大胆发言,帮助学生找状态建立自信,最重要的就是不歧视学生,尊重学生。歧视既是一种对学生人格自尊的伤害,又一种对学生的极不负责任,也是对教师职业的侮辱!因此,教师要更加关怀那些学习上的弱势群体,多给他们些鼓励的话语。一个肢体语言,一个微笑,对于那些不自信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精神的鼓舞。另外,在帮助小学生大胆发言时,应坚持宁低勿高、宁少勿多的原则,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切实目标,对学生的错误回答要处理恰当,不可当面批评,可私下找学生告诉正确答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激活思维。

(四)注重总结,把握探究规律

一节语文课的情境导入固然很重要,但是一节创新的小学语文探究课不仅要十分丰富有趣,还更要有完美精彩的结尾,完美的总结不仅能巩固知识、增加小学生的学习期望,还能进一步激起小学生求知的决心,使小学生渐渐产生对小学语文探究的巨大兴趣,充分活跃小学生的思维,在愉快的氛围中把一节语文课的教学内容牢牢掌握。

1. 语文探究教学知识归纳梳理,给小学生一个整体印象。小学语文探究知识的归纳整理可以帮助小学生快速理清所学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外部联系,有助于小学生牢牢掌握其外在联系和内在区别,对小学语文探究学习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巨大作用,小学语文老师必须准确抓住细小知识点的外在实质和内在联系,最终利于小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知识网络。

2. 引导学生总结探究知识的规律。课堂小结最重要的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探究语文课重难点回顾、总结、把握、理解。这就必须需要突出重难点、易错点、内在规律。小学生明晰了要难点,最终会有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一节语文探究课的知识;小学生明晰了规律重点,也就学习了知识的规律和内涵。

小学语文辅导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特点;原则;观念

一、小学语文活动课的特点

小学语文活动课属于小学阶段学科活动的一部分,它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是活动课,而对于其他学科课程,如数学、英语等则又具有语文学科的特点,它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核心,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二、小学语文活动课的原则

小学语文活动课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虽有其特殊性,但它也同任何活动一样,其过程都具有目标、手段和结果三个基本成分,而作为一种空间运动的形式,也仍存在着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组合活动。

为此,小学语文活动课应遵循以下原则: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扩大知识领域,加强实践运用,发展创造才能;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愉悦身心,增进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增强互助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小学语文活动课的内容

小学语文活动课一般包括语文兴趣活动课、发展语言思维课、

语文游戏课、语言实践课、观察想象训练课、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外阅读汇报交流课以及参观、访问、调查活动等。

语文活动课的内容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大纲对本年级的要求,适当联系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来选取促进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和个性发展的内容。总之,编选语文活动课的内容要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语言交际能力以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语文品质的发展为准则。

四、小学语文活动课的形式

小学语文活动课中的师生活动具有与学科课程明显不同的特点,因为活动课程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主导作用处于隐性的位置。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计划的安排、内容的选择、活动的组织和辅导等方面,而这些工作,本身也应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和学生共同商议。

例如,我们学校六年级上学期的一节语文活动课,其内容是让学生把课外阅读的好书,在活动课上交流汇报,形式有推荐好书的演讲,朗诵书的片段,讲述书的精彩部分,对书中的某个观点进行质疑、辩论,设想书中的故事结局等,由学生自选形式,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力求上得活。

五、小学语文活动课的方法

小学语文活动课的方法要根据基础课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考虑,要充分体现自主性、实践性、活动性、趣味性,也就是

通过活动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去探索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

素质。

语文活动课的方法主要有:游戏方法,以丰富多样的游戏形式,使语文知识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方法;参观访问法,通过参观访问调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基础课的知识点、训练点进行综合运用,提高语文能力,同时获得教材、课堂以外知识的方法;汇报交流法,通过汇报、讨论的方式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听、说、思维、想象等能力提高的方法。

六、落实语文活动课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要落实好语文活动课,学校领导必须了解新形势下的教育导向,注重和教师一道加强学习,懂得现代素质教育理论,掌握语文活动课程的特点、原则、方法、内容、形式,认识其在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目标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重视语文活动课的开展。

2.形成计划,注重落实

小学语文活动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规定的教材,而且未必适宜于固定的教材,因为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千变万化,这是师生自主创设的天地,是学生聪明才智充分施展的天地。所以,教师在每期制订学期计划的同时必须制订语文活动课的计划。作为学校则必须对活动课的落实制订出具体措施进行检查评比。

3.积极探索,努力提高

作为小学语文活动课,在课程设置中还是比较年轻的,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具体操作上,教师都会感到生疏,对于小学语文活动课的目标制订、内容的选择、形式的设计、方法的运用,都必须深入进行探索,分阶段进行总结,努力使小学语文活动课与基础课相结合,共同完成语文教育的任务。

如果学校领导重视语文活动课的开展,如果教师能认真地把小学语文活动课开展起来,相信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能促进素质目标的落实。

小学语文辅导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教育实质;不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276-01

一、概说小学语文教育的实质

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争论围绕小学语文教育内容的不断转变而持续,如将语文课视为政治教育课,或单纯的语言学习课,或读写课等等,而这一争论的根源在于:对语文教育的实质认识不足。所以对语文教育实质的阐明,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明确小学语文教育方向、坚定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有助于小学语文课程健康发展、小学儿童健康成才。

小学语文教育是我国母语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关键。中国民族拥有五千年的丰富历史文化传统,母语作为这些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体现出了母语的深厚底蕴,它无疑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主题便是将这种传统继续传承,并通过这种传承弘扬人性之美、彰显人文之蕴。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虽说是个简单陈旧的故事,但其中蕴含的美德却永远闪耀着光彩。只要把握小学语文教育的“传承”这一实质,那些认为“语文课就是语言课”的荒谬观点就会不攻自破,从而确定小学语文课的正确方向。

小学语文教育是进一步丰富我国母语文化的基石。语文教育不是一味的推崇“传承”,这容易导致“守旧风、复古风”,所以还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方法、新思维才能丰富我国的母语内涵,才能为母语文化再创辉煌不断地蓄积力量。小学语文教育在母语文化的进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应让学生盲目信仰传统,应开拓学生的思维,将“传承”与“创新”并举。这也是我国母语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更体现出小学语文教育至关重要的地位。

二、小学语文教育的不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一直处于不断争议,不断改革中,这期间小学语文教育的主题取得了很大的改进,由“思想政治统领”发展到“科学主义凸显”,再到“人文精神的呼唤”。这一发展历程无疑是符合人本主义的内在要求,符合社会主义文化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但是要满足人们对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的呼唤”,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依据小学语文教育的实质要求,我国目前的小学教育仍暴露出一些缺点和不足:

1、应试氛围浓厚

这个问题虽然与我国目前的高校选拔制度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却不能成为逃避语文教育“应试性”这个缺点的理由。但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将语文教育“应试化”,语文教育的应试性将语文学习“技巧化”,即针对语文考试的不同题型,把语文教学演化成各种“做题技巧”。这样的语文教学,完全把语文教育的初衷抛之脑后,完全偏离了语文教育的宗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市面上各种辅导机构的“三天80分作文”、“满分作文培训”诸如此类,这些无一不是靠强制灌输所谓“万能模板”、“万能公式”、“万能名言”来达到分数的,对孩子的思维与成长没有半点益处,且凭空增加了孩子的课业负担,可谓毒害深远。

2、课堂上的独角戏

互动性是任何课程的重要环节,且由于语文课的特殊性,需要对学生进行切身的人文培养与教育,这需要更多的互动性。但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很大程度上变成了老师一个人读课本,学生只须听老师读或用笔写就行,即使稍微好些的教育方式也仅仅是老师领读,同学跟读而已。这样,课堂互动方式的死板,使得语文教学显得极其乏味单调,学生不能提起兴趣,老师也只是单纯完成教学任务,使得教与学不能同步。曾经有一次,我曾在某小学听一位教师上课,40分钟内他只在刚上课时提问2个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之后就再也没有与学生有过对话或互动了,虽然他自己沉浸在美妙的课文中,很兴奋的讲课,但很多学生都不明白课文的“美妙”,也不明白为什么老师这么兴奋,只剩下对老师的附和。这样的独角戏久而久之不仅能让老师失去讲课的兴致,更加能抹杀学生们自由的天性、扼杀学生创作的灵感、挫伤学生创新的勇气。

3、语言基础教育不足

有人主张过小学语文教育的主题应当是“语言教育”,虽然这一主张过于片面,但实际上这看到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基础语言教育的不足。小学语文兼顾太多内容:文言文、诗、词、散文、小说等等,虽然普遍要求不高,但很容易让老师或学生忽略语文的基础教育,即白话文的写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现在小学里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合格的并不多,稍微好些的也基本都是学生干部,因为他们与老师和同学们沟通机会多。我见过某小学六年级的一个班的作文,用的成语或名言警句恰当与否且不谈,用词浮躁、病句、语句不通的情况处处可见,只一味追求新词或自造词,语言的基础修养明显不足。没有坚实的语言基础教育,何谈母语的创新和发展,更是母语生存与可持续的关键所在,所以注重语言基础教育是语文教育不应忽视的重中之重。

三、对小学语文教育改进需要在经验中探索

上一篇:五年级数学辅导总结范文 下一篇:二年级语文辅导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