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1 13:09:37

团队实训总结

团队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 团队拓展 课程理论模式

拓展训练是一种借助于精心设计的特殊情境,以户外活动的形式让参与者进行体验,从中感悟出活动所蕴含的理念,通过反思获得知识改变行为,实现可趋向性目标的教育模式。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时期的英国,到了1942年德国一个叫汉斯的教育家创办了海上训练学校,该学校成为了拓展训练的雏形。1962年拓展训练又传入美国,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美国一些中小学校开始引入拓展训练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短期训练活动,但仍然只是教师个人的科研与实验,作为一种大胆的尝试而已,并没有列入正规的教学大纲。而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与演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发现拓展训练这一种新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均有相当程度的影响,于是有更多的教育者投入其中进行研究与实践工作,并使得拓展训练渐渐走进学校课堂。

一、构建团队拓展实训课程理论模式的意义

在我国,拓展训练是从商业培训开始的,由于在商业领域的良好发展,国内的一些高校也瞄准了拓展训练带来的价值和对学生心理素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便纷纷开始引入。目前来看,一些高校虽然引入了拓展训练课程,并将其作为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但并没有真正形成一门完整规范的课程理论体系,或作为一门单独的实训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中。

另外,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希望通过教学过程提高学生个人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但在整个教育内容体系内,涉及个人挑战、团队合作及团队精神的教导太少,而且模式单一,形式简单,基本起不到教育效果。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对象的主体是独生子女,其对团队合作、团队精神的理解和体验比较缺乏。团队拓展训练以它“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走入了许多高校专家、学者的视野。其在体验学习、体能锻炼、毅力培训、团体合作等方面与学校一些课程有一些互通的地方。将团队拓展实训引入课程体系,变成高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将极大地促进学生个人能力和团队意识的提高。因此,在高校的实践环节引入团队拓展训练就显得非常必要,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而且为高校课程发展提供新动力。

二、团队拓展实训课程理论模式的构建

北京大学素质拓展训练师钱永健先生在国内率先出版了关于拓展训练的相关专著,他在专著中简单提到了拓展训练的课程模式,包括:前期分析、课程设计、场景布置、挑战体验、分享回顾、引导总结、提升心智、改变行为,并列举了各模式项目下的具体操作内容。本文认为该模式有待于改进和加强,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最后设计成一个适合我国高校特征、针对学生特点的团队拓展实训课程的理论模式,见图1。

该理论模式分五大部分,分别为前期准备、挑战体验、分享总结、提升心智以及改变行为,核心部分是改变行为。这五部分形成两个环,外环和内环。外环是前四部分的循环,在每一次拓展实训结束后,教师都要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完善下一次实训,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高。内环是核心部分改变行为,团队拓展实训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这种体验式学习,使学生的行为发生改变,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注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一)前期准备

任何一项活动或课程的开展或多或少都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对于团队拓展训练这种偏向户外体验的活动来说,前期准备是非常必要的。

1.前期动员。高校开展团队拓展实训课程的目标人群是大学生,学生在得知要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之时,由于以前没有接触过类似的课程,首先的反应会是一连串的好奇和疑问:“这门课到底是要做什么?”所以,拓展训练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对此课程在认知上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就是进行前期动员的目的。具体的动员内容包括:团队拓展训练课程的简单介绍,开展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具体的时间地点的安排,实训课程要求,安全教育以及学生成绩考核办法等。

2.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即是对学生基本情况,如学生人数、所在班级专业、男女生比例、有无特殊病等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以便按照人数和专业进行分组。分组原则如下:一组人数控制在20~25之间;各班级各专业打乱,由教师来随意分组,避免学生跟自己熟悉的同学一组;尽量使各组男女生比例一致。如果有特殊病不能参加某些高难度项目时要提前预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3.课程设置。如今高校的大学生多以“80后”“90后”为主,他们是在新世纪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思想开放,崇尚个性发展,往往致使他们团队合作意识略显薄弱。因此,针对这一特征,实训课程的设置应多以团队合作项目为主,从起始的组队“破冰”,到最后的分享总结,都是以团队形式进行的,从而增强学生对团队合作意识的领会和践行。

4.场景布置。每个拓展训练项目都需要使用相应的器材和道具,因此,在进入活动之前,需要准备所需器材和道具,并对活动场景进行布置,以保证项目能够正常进行。当然,最基本的条件是有个拓展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尽量选择在自然环境优美、空闲场地足够大且相对稳定的地方,同时还需要保证学生住宿和饮食的供应以及安全。

(二)挑战体验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下一步就该进入实训基地进行真实的挑战体验了。根据拓展实训课程的项目设置,分阶段让学生进行挑战体验(如图2)。

1.基础项目。基础项目包括组建团队、“破冰”游戏等。意在让学生打破隔膜,互相熟悉,融入团队。分组后各组组建团队,包括起队名,选队长,创队歌,想口号,在以后的各项活动中会带给队员归属感。队长的责任重大,起到领导、鼓励、调节队员情绪和团队气氛的重要作用。团队组建完毕后,需要各队员进一步互相熟悉和了解。由此设置一些“破冰”游戏,比如缩小包围圈,一个也不能少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下打破隔膜,以良好的状态进入接下来的挑战项目中。

2.提高项目。提高项目包括动力火车、穿越电网、信任背摔等。意在让学生拥有团队合作意识,主动提高团队合作意愿。动力火车和穿越电网着重磨炼学生的作战技巧和抗挫折能力。当一次次接近胜利边缘而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又重新开始的时候,学生如何调整心理状态是此项目的意义所在。信任背摔是考验学生对同伴的信任程度,当毫无顾忌地背对倒下去的时候,在被接住的一瞬间相信学生的心情都是无比地激动。当然,所有项目的前提都是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支持。

3.升华项目。升华项目包括合力跳绳、合力颠球、不倒森林等比赛项目,还有毕业墙这种高难度挑战项目。意在让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提高,能够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积极和其他同学合作共同高效地完成任务,并能深刻认识到团队荣誉的重要性。这些项目对团队合作的考验更加明确,每个队员都需要同时发力,齐心协力,有一个人落下就会影响团体成绩。而且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更加强调了每个人对团队荣誉的影响力。毕业墙是全体学生参加,而不进行分组。学生们站在3米高的墙下面,从起初望而生畏,哀叹不可能完成,到最后很快成功地完成,站在高墙上面,这个心理落差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不能完成的事情,只要有意志坚持下去。

(三)分享总结

每个项目之后都要分享一下彼此的体验和感受,总结各自存在的问题以及团队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使得下一个项目能够更好完成。并且在项目都完成之后也要进行一次整体的大总结,由拓展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1.分享体验。每个团队拓展训练项目完成之后,无论是顺利完成还是经历多次失败之后才得以完成,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需要彼此分享。学生可以把在项目中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在项目活动当中的心路历程说出来,队员之间可以相互指出对方出现的问题,彼此给出解决方法。

2.总结经验。总结经验是在分享体验之后,是体验的进一步提升。体验只限于表面的感受和体会,而经验是经过思想上的消化吸收之后得出的结论。分享体验和总结经验可以交叉进行,在交流感受的同时对活动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成注意要点,对下一个项目的开展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3.教师引导。教师引导顾名思义就是拓展指导教师对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认知感受进行引导,用符合拓展训练理论基础的理念进行科学的总结,使其理论更加严谨与体系化。这部分主要是在所有拓展项目做完之后进行的,学生在之前的分享总结过程中也许会出现偏差,这时候教师就要正确地引导学生。

(四)提升心智

正如前文所说,团队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学生在做中学,更有效地从各方面提升学生的心智,学生在经过一轮训练之后能把前所未有的潜能挖掘出来,心理素质有所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也会相应提高。

1.潜能挖掘。每个人体内都蕴藏着为人所不知的无限潜能。在团队拓展实训课程中,当一些稍有难度的项目摆在学生面前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大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随着项目的进行,在必须完成的压力下,学生的潜能就会被挖掘出来,最后把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顺利完成,连学生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2.心理素质提升。拓展训练可以提高学生面对困难时自信心,尤其是在高空项目或者团队挑战较大难度的困难项目后,学生面对通常是陌生的、新鲜的、具有挑战性的,与平常生活方式不同的经历与体验。在面对这些从未经历过的活动时,将会产生心理压力和生活中少有的危机感,由此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必将带来特有的经验,提升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从而促使学生的个人成长。

3.团队合作意识。高校开展团队拓展实训课程的根本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拓展项目也基本以团队形式开展,意在让学生从实际活动中认识到团队力量的无限可能,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积极寻求团队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三、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教育现状和教育改革方向,将团队拓展实训课程引入高校势在必行。这种从做中学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的转变有立竿见影的功效。本文构建的团队拓展实训课程的理论模式,将五大部分设计成一个环,以改变行为为核心环,外环套内环,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环形模式。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通过不断地理论实践研究,已将该模式应用于本院的团队拓展实训课程中,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得到了广大师生以及学校的一致好评。当然,这个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未免会出现新的问题和思路,这就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了。

参考文献

[1]王海棠.“共享心智模型”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现代企业文化,2010(14).

[2]沈营.户外拓展培训对个人能力及团队能力的提高[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4).

[3]钱永健.拓展训练[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团队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用型;团队沟通;实训

团队沟通课作为低年级学生的选修课,早期为理论课,课时为18学时。经过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及教学大纲的修订后,变更为32学时,其中16为理论教学,另外16学时为实训课。如何充分利用实训课时,将其作为理论知识的补充与强化;选择实训课的内容,达到预期效果;在实训课中应怎样引导,注意哪些关键问题都是值得探讨与关注的。

1 实训内容、考核方式及课时安排

该课程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并结合团队模拟工作,努力提高学生创建团队、融合到一个团队中的能力,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团队领导方式、群体解决问题与决策的方法,提升沟通技能。

作为考查课,采取平时成绩、期终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课程进行中结合实训成绩、课堂提问、专题作业等,综合评定成绩。如:考勤20%,课堂回答及讨论20%,小组实训成绩40%,专题作业20%。其中,实训课以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后,分享个人体验、小组竞技排名以及回答教师问题核算成绩。

由于可供教师直接使用的教材较少,可结合一般高校出版的团队课程理论书籍与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的团队建设与沟通类型的资料,整理出教学材料内容。如果授课教师暂无户外拓展培训师资质、学校户外拓展运动场地受限,同时出于学生的安全问题考虑,可参考以下实训内容进行挑选、删减。()内为学时。

创建团队(4):串名字、透露个人信息、共享空间、透露个人信息、小组信息挑战;团队品质养成(2):人椅、解手结;团队沟通方法(2):哑人排队、撕纸角、孤岛求生、倾听与反馈;群体决策的方法(2) :囚徒的困境、迷失丛林、价值观交易;团队领导方式(2):科层组织、差异宾果;团队激励 的理论(2):写好话、驿站传书。团队专题作业展示(2)

2 实施步骤

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来看,第一次的实训内容安排户外的、需要有一些肢体接触的实训游戏效果较好,有利于让学生对课程的实训环节产生兴趣、改变对课堂的传统认知、可以打破彼此对班级同学课堂表现的刻板印象、激发参与度。

2.1 反复强调规则并与学生确认

团队沟通课的实训内容主要为团队训练游戏。首先设计特定的情境,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团队活动,通过交流,培养合作意识、锻炼个人品格和心理素质。设计的特定情境是顺利进行团队活动的先决条件,所以,对要求及规则必须严格执行,以实现情境的仿真。

为了确保模拟情境的有效性,实训内容的规则应先在教室内宣布完毕,教师可以辅以规范性示范。在全班同学能够同声回答确认实训规则要点时,方可开始实训。

2.2 分组模式

调查发现,学生倾向于每次小组成员随机分配,可以有更多机会跟较陌生的同学接触,更好体会团队中的不同角色及性格特征,尝试与不同个体进行团队融合。早期可通过串名字、透露个人信息、小组信息挑战、差异宾果等进行分组,已经相熟之后即可采取随机数字的方式。

2.3 设定学生助手

一般授课人数约为60人,在室内实训环节由教师一人维持秩序、观察、拍照、记录问题即可,但在室外环境中,应设置几名学生助手,辅助教师维持秩序及监督小组的实训操作。对于学生助手,可要求其观察同学在团队合作中的问题并思考改善方式,如条件允许,可以中途更替学生助手,使班内每一位同学都可以进行团队工作。

2.4 巡察并记录

由于学生助手提供了保障工作,教师则可专注巡察及记录各组表现。可以对各组较具特色的工作方式拍照,回教室后播放幻灯片,辅助学生回顾实训场面。巡察中,发现共性问题及时告知学生,并对理论知识进行简单回顾。另外,可以通过激励,加强学生的团队竞争意识,也可以启发引导学生的具体操作。

2.5 引导分析

学生的实训操作结束以后,要进行及时的分析与总结。可以采取小M轮流汇报或个人主动发言的方式。可遵循ORID焦点讨论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1)事实:这次实训小组是怎样进行的?(2)体验:我有哪些感受?(3)理解:有何意义?为什么?(4)实践:下次我将如何改进团队工作?及时的评价反思将今后更为有效的讨论奠定良好的基础。

2.6 公平评价

对于团队合作表现优异的小组计分,且该组成员分值相同。对于全班同学表现无明显差异的实训环节,各小组均不计分。

3 实施案例

3.1 室内实训

以“迷失丛林为例”,其目的是体验团队决策沟通气氛的。安排8-10人一组,因该实训已处于课程后半阶段,可先由学生随机组队,教师再进行调整。学生个人决策环节,该环节教师在巡察时要指出违规处,维持秩序。再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察各组情况,待观察到有小组已完成讨论,便告知各组代表在黑板上记录决策结果,在保证讨论的充分,加速有效的讨论。

各组结果在黑板公示完毕,派每组代表讲述其团队决策方法,争议出现在哪,如何解决意见不一致的问题,并简单点评小组工作方式的利弊。要求第二组发言的学生代表先复述前一组的关键思路,再描述自己的小组工作内容。可在训练团队沟通工作的倾听能力的同时,维持教学持续,避免有同学仍在小组讨论。

之后教师公布专家选择,决胜出决策速度快且效果好的小组,组内成员每人计5个平时分。接下来再进行个人选择的比较,看人员分布在小组中的情况,再带领学生思考并探讨优胜组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回顾理论相关理论知识,如决策的原则、群体决策的沟通方式、群体做出最后决议的原则等,思考今后遇到团队决策任务时该如何改进。

3.2 室外实训

以“共享有限空间”为例,其目的是体验多人合作,共同完成原以为很困难的任务。首仍然始于规则的反复强调,确保规则明确后,安排学生到户外指定的场地。离开教室之前,还应由自愿的方式明确4-5名学生助手,安排他们维护秩序监督规则及保障户外活动中的安全。

教师可在各小组间通报实时情况,鼓励团队协调分工,促进团队目标的达成。在学生们都按照要求“完成”团队目标后,跟学生们说其他班级在这个环节的优异表现,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班级荣誉感,促使他们真正实现班级内绝大多数人形成一个团队,共同工作。对各队认真讨论、积极模拟对策、团队重建等精彩过程进行拍照,在班级QQ群内共享。

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个人做了什么,所在的团队做了什么,这次的实训课有哪些感受等。

4 结语

有效的实训课程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同于文化理论课教学,有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原则,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营造一个愉快的实训氛围,体会实训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可以提升课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国才.团队建设与领导(第三版)[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7:329-332.

[2] 孙渊,焦点讨论法――实现有效课堂讨论的新思路,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J],2015,(2)

作者简介

团队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PDCA管理模式 食品加工实训课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194-01

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从分散的知识、单项的技能掌握到各科知识和各项技能的综合应用,从校内实训开始到企业顶岗实习结束, 既是一个积累的量变过程也是一个从“学”到“用”的质变过程,这一转变能否顺利实现, 关键就在顶岗实习前的校鹊氖笛悼纬痰闹柿[1]。食品加工行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革新,亟需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加入到一线队伍中参加生产、管理和技术升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2]。为上好食品加工实训课,培养学生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我们引入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食品加工实训课教学中。

一、PDCA管理模式含义

PDCA 管理循环模式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这一理论已应用到管理的诸多领域,成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3]。PDCA 是英语中Plan(计划) ) Do(实施) ) Check(检查) ) Action (处理) 的缩写,其基本内容是把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划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P(计划) 阶段,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第二阶段为D(实施) 阶段,按照制订的计划目标加以执行。第三阶段为C(检查) 阶段,检查实际执行结果,看是否达到计划的预期效果。第四阶段为A(处理) 阶段,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PDCA 循环的特点:如图所示,各级质量管理都有一个PDCA循环,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周而复始运转,而是象爬楼梯那样,每一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这意味着质量管理,经过一次循环,解决了一批问题,质量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二、 PDCA在食品加工实训课中的应用

1.计划(P) 首先,老师指导着学生组建团队,每个团队5-6人,每个团队推选一个组织力比较强的学生做队长。每个团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和对市场的了解,再结合实训室条件,讨论确定食品加工项目,并明确实训最终目标。然后,团队学生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阅文献资料,对食品加工项目自行设计加工工艺及产品配方,并由老师参与指导学生讨论,对学生设计的食品加工工艺及产品配方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确定食品加工工艺和配方,并明确加工工艺流程中每一加工工序的关键操作要点及参数。最后,把设计好的食品加工工艺流程及配方详细写出,制作为实施方案,指导团队进行食品加工。

2.实施(D) 根据实施方案,团队队长进行团队成员分工,任务责任到人。在进行食品加工过程中,如果那个团队成员自己负责的任务做完了,就去配合任务没做完的成员。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每一个承担任务的团队成员就似一个小PDCA环滚动者,如果团队成员都能够按照PDCA环模式去完成自己的任务,那么这个食品加工团队PDCA大环就会很好的完成集体的大任务,推动大PDCA环向更高的“楼梯”前进。在食品加工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团队先自行解决,如不能解决,及时把问题反馈给老师,老师和学生共同处理问题。该阶段,学生积极性比较高,但出现问题也比较多,主要是因学生以前只做过验证性课程实验,没独立做过实训,而放开学生去做,学生有点手忙脚乱,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及时维持好整个秩序,引导学生按照团队所确定的实施方案,规范操作,混乱的局面会很快控制住。因此,实施(D)阶段对实训老师的素质要求比较高,需要丰富实践经验和课堂控制力强。

3.检查(C) 通过对整个食品加工项目的实施,每个加工团队可以得到最终的产品,学生带着自己的产品,根据国家标准和比较重要的出品率指标进行评价,总结查找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好详细的总结记录。

4.处理(A) 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做的比较好的方面,进行规整、标准化,对于实训未达到的预期目标,老师指导学生共同回顾食品加工工艺流程中的细节,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优化食品加工工艺流程,为下一次食品加工实训做好准备。这些工作都可以在实训室完成。

三、实施效果

通过我们在食品加工实训课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模拟企业做食品加工实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独立自主意识,并提高了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现在有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知名食品企业生产一线的业务骨干人员。

参考文献

[1]梁琦.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实训课程[J].中国职业技术教,2006,(10):45-46.

[2]刘艳秋.焙烤食品加工技术实训课教学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86.

团队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摄影课程;课程改革;活动课程;职业教育

* 中图分类号:G423.07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知道学生理论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行为习惯不够好,学习自信严重不足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我们仍按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难学懂,老师也缺乏成就感,所以笔者总结了几年在摄影教学中进行活动课程改革的经验,以探索一种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模式,希望和同仁们一起探讨和分享。

一、实施活动课程教学的原因

一是基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实际。中职的学生常常是视觉学习、听觉学习的弱者,但他们往往是动觉学习的强者,而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很多还是普教模式,仍以学科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忽视能力培养而我们现有的教学内容,学科体系味道太浓,难度过大,趣味性不强,学生感到难,学不懂,以至于不愿学。

二是结合活动课程的特点。活动课程更多关注了传统教学所忽视的动觉学习,让学生的所有感觉器官都参与学习,鼓励学生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在具体活动中,使每个学生都有施展个性能力的机会和舞台。

二、对活动课程体系的认识

经过多年对活动课程的研究,笔者认为活动课程不仅仅是人们原来理解的第二课堂活动,活动课程应该是针对所教育的对象开设的教育教学活动的集合。可将活动课程体系归纳为:

一是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活动课程;二是以职业活动为单元的专业活动课程(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是以实践活动为平台的实训活动课程;四是以欣赏美、体会美等审美活动为载体的美育课程;五是以增强身心锻炼为载体的体育健康课程。

而笔者所教授的摄影课程是广告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三、实施活动课程的目标

以学生"学"为主体,教师引导为辅,让学生在具体精心设计的活动中,通过团队合作,掌握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升职业素养,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实施活动课程的难点和重点

1、根据不同专业和课程特点设计活动。

2、不同活动课程之间的配合和衔接。

3、活动课程过程中的评价。

五、摄影活动课程实施案例

(一)、活动课程的授课前准备及实施

首先要明确授课对象专业,明确授课对象层次,然后选择教学辅助教材,熟悉教学设备。

其次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设计课程的评价标准。摄影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其中课堂提问占10%,主要考核学生主动沟通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纪律考勤占10%,主要考核学生职业道德规范等;课堂实训占40%,主要考核学生摄影专业技能、摄影作品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课后自学完成作业占30%,主要考核学生借助网络、书籍等手段收集摄影基础知识等信息的能力、收集欣赏摄影作品的能力等;作品展示10%,通过橱窗、LED显示屏和QQ相册等方式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并根据学生橱窗制作参与度,作品选用数量等对学生进行评分,同时考核学生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等。

第三就是设计教育教学活动,这也是难点部分。经过总结笔者将摄影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为以下12项:

1、自我介绍活动。2、摄影基础知识讲座。3、团队分组活动。通过团队分组活动,让学生体会团队的力量。4、团队PK赛活动。5、数码照相机市场调查活动。6、分团队课堂实训活动。这项活动是教学活动的重点,要通过设计的具体课堂施训活动来实现对学生摄影基本技能的训练。7、课后自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媒介掌握摄影的基本知识,训练学生自学能力。8、摄影作品欣赏、比较、评价活动。这个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提高摄影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在电教室欣赏、比较、评价同学们每此课堂实训的作品,找到作品中的不足,并不断总结提高。9、外出采风实训活动。这个活动也是非常吸引学生的一项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优美的氛围中学习摄影、感受摄影以及感受伙伴间合作学习的快乐。10、摄影基础知识竞赛活动,激励、检验学生掌握摄影基础知识。11、学习摄影交流总结活动,不仅实现老师总结课程,还应让学生学会总结学习,并提出学习建议。12、作品展示活动。这是非常重要的体会"丰收"的活动。通过橱窗、LED显示屏、QQ相册等展示手段,搭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以上活动设计中"分团队课堂实训活动"更是重中之重。笔者在结合参考教材和数码照相机说明书的基础上,并结合学校的教育环境设计了以下具体的课堂实训活动:1、数码照相机的基本操作实训活动;2、"学摄影"主题摄影活动;3、光线的利用拍摄活动;4、人像摄影活动;5、构图和色彩实训活动;6、校园秋色实训活动;7、"我的发现"主题摄影活动;8、校外摄影采风实训活动;9、翻拍我的绘画作品。10、"暗房技术"实训活动。通过具体活动的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并给予学生及时评价。

第四、做好活动课程的总结评价。在设计好具体活动课程后,老师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并做好每次活动的指挥、辅导、沟通、答疑、协调等工作。并采用学生评、老师点评等方法做好每次实训评价。

五、摄影活动课程时实施后的感受

通过活动方式进行摄影课程教学,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在很大层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团队分组、团队合作学习摄影,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沟通能力。通过学生自学及训练为主,老师少讲、精讲、个别辅导为辅,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通过学生作品前后对比、橱窗展示和QQ相册等"舞台"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自信,收获了学习的快乐。

团队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理论;高职;软件专业;信息服务方向;综合实训课程

软件专业信息服务方向与软件开发方向不同,着重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计算机硬件系统维护和软件系统部署、测试、实施和集成的能力。高职院校信息服务专业方向教学,必须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合目前软件人才市场的需求。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训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实训课程集中于若干学时,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门课程的综合实验,将理论课程的讲授与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完成学生由“知”到“行”的转化,并在“行”的过程中深化对“知”的认识和理解,以促进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

传统的实训课程,通常是针对单一学科进行的相应技能的集中训练,限定于该学科范围内的知识和理论的实际应用。对软件专业人才而言,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所有软件相关课程内容都能达到可以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高度,这样才能有效地化知识为能力,缩小与实际就业岗位要求的差距,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此,我校为信息服务专业方向设置了软件项目实施与测试综合实训课程,下面对该课程的教学实施模式进行探讨。

综合实训课程概述

信息服务软件项目实施与测试综合实训(下文简称“综合实训”)是信息服务专业方向安排在第五学期、为期三周的软件项目实战演习。综合实训要求学生以团队协作的形式模拟软件公司技术支持部门,对一个j2ee项目进行环境安装、参数配置、项目部署、系统调整优化以及压力测试的工作操作流程。综合实训的任务取材于软件企业的真实项目,经过适当的剪裁和调整,使之既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层次,又有助于学生全面回顾软件技术相关知识点,完整提升系统集成实践能力,充分积累团队协作项目实战经验。为了更好地达到综合实训的目标,我校尝试将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该实训课程,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代教育理论在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尝试

(一)以项目为载体,突出能力和素质目标

任何学科的教育都要围绕素质教育展开,素质教育就是要强调对学生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认知方法以及创造精神等多方面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在综合实训课程中突出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我校把课程目标定位成三个层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如表1所示:

知识目标是最直接的目标,即课程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是对学生在校所学专业课程的全面总结,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能力目标是更高一层次的目标,是对知识目标的综合运用,要求达到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旨在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相关技能;素质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育人理念,引导学生直面职业竞争、提升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让综合实训课程达到上述目标,我校对课程作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课程直接取材自真实企业技术支持部门的实际项目,并在原项目的基础上补充了必要的内容,以尽可能在课程中贯穿专业课程知识。实训的每一个模块都是企业技术支持部门的真实需求,让学生在“真刀真枪”的演练中强化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在素质培养方面,我校以团队划分的方式,以适当的激励机制促进团队成员的通力协作,形成团队之间的良性竞争。实训过程中的每一个模块,教师都不直接给出完整的解决方案,而是启发学生运用自学能力、发扬探索精神,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职能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综合实训的课程设计处处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从教材的设计到课堂教学过程,在实训模块工作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咨询师、辅导者和合作伙伴的角色。每个实训模块开始时,教师仅给出模块的任务目标以及关键步骤提示,而不做任何操作演示和集中的理论知识讲解。在模块进行中,教师根据团队反映的各种问题不断提炼共性问题,及时对团队实训进行方向性纠正,帮助团队不断接近以致最终实现模块的任务目标。在实训中,很多模块的任务目标又细分为基本目标和高级目标两个层次,对于进度较快的团队,在完成基本目标后可以继续探索高级目标,教师不对高级目标作统一指示,而是让团队在保证竞争优势的情况下自己探索。同时,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对于团队遇到的困难,更多的是给予提示性说明,而不直接告诉解决方法,促使团队成员根据教师的提示自行攻克难题,加深印象。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模拟职业活动

传统的系统化学科体系,是从对应的学科知识中选择适合的内容并进行相应的教学简化,学习内容和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由于强化了劳动分工原则而忽视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从而缺乏将知识、技能、能力进行序列化的标准。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中,专业劳动处于中心地位,教学内容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劳动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根据教师下企业实践的亲身经历,我校将综合实训所要完成的j2ee应用部署和测试的目标划分为4个模块共10个典型的工作过程,形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思路,如表2所示:

以“jboss安装与配置”这一典型的工作过程为例,课堂微观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

在“jboss安装与配置”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以咨询师的身份,介绍jboss应用服务器的基本知识,这些常规性的介绍和该工作过程并没有建立直接的关系,而需要学生团队自行去发掘有价值的信息来指导实践。在“决策”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在安装配置时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作有限的提示,并强调如果出现相同的问题将不在辅导过程中重复回答。工作过程由各团队自行进行计划和实施,教师巡回辅导。在检查阶段,由团队组长自行考核团队成员对该工作过程的掌握程度。最后,教师对各团队完成当前工作过程情况做出整体评价,集中分析和总结团队的主要问题,并辅以必要说明。

可见,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实训的每个模块不再是教师凭空拼凑出来的一组纯粹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而设计的操作集合,而是仿真的职业活动。各团队在职业活动中也不能立即得到教师的指导,更多的是靠团队成员的探索和交流。

(四)以开放式工学结合为平台,实现从知识理论到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打破了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师边教,学生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操作和抽象理论彼此交融,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能够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综合实训课程中,对于一些必须掌握而在以前的课程中又没有出现过的基础理论部分,我校尝试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实现教、学、做无缝衔接,以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消化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获得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效果和总结

将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融入综合实训教学,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和尝试。从2007级信息服务班学生的反映看,虽然在实践课程中引入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将其合理分散在了各个工作过程中,学生掌握和消化较快,有些理论知识的掌握效果甚至超过了理论课。另外,由于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习兴趣、热情和潜力被极大地激发出来,自主学习的优势得到了发挥。分组竞争模式以先进带动后进,极大地增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训考核方式以系统搭建速度、系统功能完善程度和系统优化性能表现等综合指标衡量,并参考组内成员互评分数,形成了小组之间互相竞争的良好激励氛围,调动了大多数组员的积极性。

当然,尝试过程中也有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对教师而言,更好地转变角色,从原有的知识传播者的身份解脱出来,保证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升。而工作过程的进一步精细化和规范化,也是今后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课程改革需要重点探索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邬建平.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发展与对未来的展望[j].北京成人教育,2001,(6).

[2]段红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现代育人模式[j].安徽教育科研,2002,(2).

[3]任锁全,龚利森. 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几点体会[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3).

团队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虚拟公司 规则 REP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147-02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h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作为当今国际上一个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体现当前世界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的同时。也提供了企业信息化集成的最佳解决方案。它把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实际上ERP就是把现代化、信息化、集约化的管理和运营理念融入到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因此形成了ERP特有地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核心理念.把企业的各个管理模块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真正地形成企业“互联网”。使一切都按照预定的轨迹运行。当然这里所说的“互联网”更有其特殊的意义,这就是把信息化真正地融入企业管理和运营中.在内部互联网的支持下促成高效、及时的信息互换。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费;加强对企业资金、物资、人力的使用、监管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快物资周转。使人力从繁重的事务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其创造性;进而通过对企业内外部数据系统的管理,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但是,ERP本身并不是管理,它不可以取代管理。企业的管理问题只能由管理者自己去解决。ERP可以是管理者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一种工具.而“人”在整个ERP的开发和应用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把ERP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理论本身要服从于实践需要的要求.更是重视^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具体体现。

一、《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内容

《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的企业管理技能训练课程。将ERP理念和精髓通过沙盘模拟实训贯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缺乏实践经验、缺乏为成果而工作的思维习惯得到改变,让学生迅速掌握有关企业的涵义及企业管理的内涵。

这种沙盘式实战演练实质上是一种体验式教育,ERP课程班按6-8人一组模拟组成一个公司团队,经营一个拥有销售良好、资金充裕的虚拟公司。每个团队设总经理、财务总监、销售总监、生产总监、研发总监、企划部部长等职位,连续从事6-8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每班有6-8个模拟公司在同一市场环境里展开竞争。让学生置身于竞争环境中,去制定战略方案.体验企业的经营决策过程。具体程序是:企业的定单获得、资金筹集、生产预算、产品销售等竞争,经过“几年”的打拼,结果是有的赚钱,有的亏损,有的甚至倒闭。枯燥乏味、干涩难懂的理论在此变成了实战演练。纸上谈兵变成了实际操作,使一向困惑高校的管理类教学缺乏实践的难题迎刃而解。

二、教师在实训中的作用

作为此门课程的教师就要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以全新的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出现在课堂上。笔者认为教师在沙盘实训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是演练的主导者。教师要去调动学生的思维,改变学习的观念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许多学生在没有上这门课之前,总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老师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老师不做,学生就不会做”的局面非常普遍。而ERP沙盘实训就是要交破这种僵化的学习模式,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来,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之迅速进入角色。事实也表明许多优秀的学生一旦进八角色,创造性思维如脱缰之马,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创造的企业团队里,欲罢不能,在沙盘前就不想下来,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都在和同学讨论自己的企业团队。

2.教师是对全局的控制者。教师要把握奎盘的走势,对每个团队经营活动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对每个团队每年的经营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只有每个团队经营的结果。同时要求每个团队对自己进行总结评价,及时调整新的年度计划和经营决策。

3.教师是学生创造力的挖掘者。教师要不断地激励学生,通过激励和鞭策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在实战演练中去理解企业的内涵。理解团队的重要性,理解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的本质,掌握生产流程、采购过程和销售过程等生产步骤。将以往的理论学习融入到实际操作中。

4.教师是市场公平竞争的仲裁者。在沙盘实训中,每个团队都是竞争对手,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于企业破产。所以教师在整个实训阶段,始终是以“法官”身份出现,不能偏袒任何一个企业团队,使备企业团队始终处于公平竞争的地位。

三、在培训课程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是整个虚拟市场的参与者,是虚拟企业的运营者,是促成活跃市场的主体。在对学生进行培训时,笔者认为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进入沙盘实战之前,一定要将沙盘规则讲解清楚,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每一条规则。只有了解了规则,在实际操作中才不会手忙脚乱,在遇到难题的时候.碰到困境的时候。才能冷静地处理各种情况。如果规则把握不好.就会导致出现决策上的失误,使企业很快走向破产。只有让学生对沙盘规则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充分模拟出现实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以便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企业运营过程。去体验经营企业的喜怒哀乐,品尝失败与成功的滋味。

2.对每个团队的人员要注意搭配合理。使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能做到各司其职。把握住各自的角色。如有可能的话,最好能轮换角色,使每个同学都能去体验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角色,感受在不同岗位的工作状态.总姑经验,以便为学生运营、管理企业提供更全面、完善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建立起一个严密的链条.把企业的各部门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真正的运转系统。

3.需要时每年的经营业绩、财务报表及时

进行分析和总结。各个团队都要介绍自己团队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会成功?达到预期的目标没有?等等。当然除了总结针对现有数据的“硬经验”以外,还要总结在平时做工作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也就是所谓的“软经验”。

4.要求每年度要召开“年度总结交流大会”。总结是进步的前提。没有总结就没有新的突破,更何况在一个企业中,涉及的部门非常多其中不免会有一些配合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像是木桥上腐烂的木块,如不得到及时解决必然会形成隐性的问题埋藏在企业内部,早晚会有一天导致整个运营链务的断裂。如在“年度总结交流大会”上.各部门人员互相交流。这就会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平台。

5.即使再逼真的沙盘模拟也无法复制现实中的企业竞争,所以要走入真正的企业,找到现实与理论的差距,发现现实企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积极探求解决的方法,二者互相补充、促进,互利共赢。同时这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在学校、书本上学到的理论转化成内在的能力。

6.把经济政策贯彻到沙盘模拟实训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国家经济政策对企业的巨大影响.培养出学生了解政策、应用政策的习惯和对政策的迅速反应能力,做一个专业的领导者。

7.建议学校加大ERP沙盘实训课时,将其列为管理类专业课程。即管理类专业应该是必修课。而非管理类专业可以是选修课。对于管理类的学生应该在大一的时候就进入ERP沙盘实训,通过实训初步的理解企业和管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提供感性知识。到了大四还应该在进行ERP沙盘实训,当然这次就是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质的飞跃。即在模拟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中,通过沙盘模拟对抗演练――ERP理论学习――企业行为模拟――ERP管理软件应用等多种形式。去掌握ERP的管理理念和精髓思想。目前国内外许多大企业都已经引入REP管理系统进行企业经营规划和决策。国家也有相关的ERP工程师资格考试,许多大型企业需要这类人才,但是有的学生虽然考取了ERP工程师资格,却不敢应聘,说明了什么?那才是真正的纸上谈兵,没有真才实学,是很悲哀的。

一门课程要想得到推广,除了要不断探索积极的解决方案以外,还要全体师生都付诸努力,互相促进。虽然这门课程符合当前就业市场的广泛需求,但是如何培养出合格的ERP人才始终是我们应该探究的问题,我们会始终保持着一颗热忱、坚定的信念去实现培养人才、发展教育的目标。

我们只有从上到下、真正认识到ERP实训和理论的重要性,才能使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敢于走向真实的社会中去,创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真实的企业,打造出成功的事业。

参考文献:

1.曹守波编著.ERP沙盘实训教程

2.顾楚均主编.ERP实训教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团队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 团队学习法 反思

团队学习是指两人以上的团体性学习,这种形式便于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在相互学习中学会沟通与协作,学会为人处事。而在实际学习中,学生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合作、协商能力而无法达到学习目的。通过对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138名学生五个学期的实训情况的调查与总结,笔者发现在90后学生中运用团队学习法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团队学习法应用中的瓶颈

1.学生的分工与配合不畅

目前的大一新生多为1992年出生,大三的学生大多为1990年出生。90后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家庭的关爱,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与自信心,因而很难与他人团结协作。

具体表现为:在实训小组内部,容易出现分工不均、协调不畅等问题,一般来讲,小组长做得多一些,甚至所有工作都由小组长一人包办;在选择实训项目方面,组员各执一辞,很难达成一致,比如在市场营销策略应用课程实训中,对于选择哪个行业研究的问题,有一组同学激烈地讨论了一天,也没能确定;在分工方面,有的小组虽有分工,却没有整合,如撰写营销策划方案时,学生会先把策划方案分成五个部分,由五个人分工去写,最后合到一起,而整合后的事情由组长完成,整体方案最终写的是什么、写得怎么样,成员们则缺乏讨论的兴趣,不再过问,小组工作的结果可想而知。

2.教师的指导不到位

在实训中,团队学习法固然会给学生一个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共同进步的空间,但教师的指导更为关键。尤其是学习自律性不强的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指导,而只在实训结束时根据各个团队上交的成果予以评价,则很难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也不会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在实训的每一环节,教师都应细心指导,严格把关。但实际上,往往有些教师把指导实训看成是比较轻松的工作,把任务布置下去、完成时间设置之后,就由学生自行去设法完成。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区,也会让学生误解,认为校内实训是自由的、松散的,是容易应付的。尽管在汇报时学生常会说:“学到了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但问之具体学到了什么,却又说不出来,还会有学生反映:“如果老师看得严一些,可能会做得更用心些”。

3.考核制度不完善

市场营销专业的校内实训成绩一般由个人与小组成绩组成,个人与小组成绩各占一定的比例,由教师、组长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考核项目为学习态度与学习业绩。学习态度通过出勤与团队配合程度来体现,学习业绩通过学生学习体会与小组作业质量来体现。实训成绩的考核是为了使实训达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相互学习、在合作与学习中提高专业技能的目标,但由于营销实训中有些环节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的,教师的监控会出现盲区,这使得教师在考核时会通过与小组长的交流及作业评价来完成对学生的考核。而团队成员在行动时是以小组长为核心的,如果小组长组织不力,就会出现成员不配合的情况,分配的工作不能完成,结果往往是组员不能完成的任务都由组长一个人完成;而基于同学间的面子问题,组长在提交考核结果的时候,又不能做到客观公正,这就会使成员们形成误解,认为不需要努力也容易通过。

二、团队学习法的应用策略

1.恰当地使用团队学习法

(1)对学生的要求。团队首先是一个团体,一个团体要成为“团队”必须要有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具有共同的目标;第二,具有和谐、相助的关系;第三,具有共同的规则与方法。

由此可知,只有团体的每位成员精诚团结、相互协作,在团体内部开展良性竞争,这个团体方可称为团队。对于90后的高职学生来说,应用团队学习法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即学生要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者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其自发组建团队,这时团队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以完成作业的形式,把班级里的全体同学硬性地平均分为若干小组,有的学生还是出于同情而接纳了原本不想接纳的同学,这样的团队关系可能会和谐,但其学习与工作的效率却难以保证。

(2)对教师的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十分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合作交往技能的训练与培养。而面对90后的高职学生,如果教师对团队学习的掌控不到位,团队学习法的应用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更好地应用团队学习法,教师应具备三方面的素质:第一,善于调查学情,了解学生的特点,在学生组建团队时,给予指导;第二,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学生以团队形式学习时,确保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懈怠;第三,善于协调,具有人格魅力,当学生团队出现不和谐的情况时,能及时协助解决,并能在协调中,教会学生如何相处。教师运用团队学习法开展营销专业实训课程时,应将合作技能的教授与训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在团队学习法的应用中,教师应对自身进行如下定位:第一,教师是信息资源的收集者与设计者;第二,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促进者与协作者;第三,教师是实训项目的开发者与设计者;第四,教师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调解顾问。

(3)对实训项目的要求。团队学习法要根据实训项目的需要,有所选择地应用。适合团队学习法的实训项目选择可以有三种方式:第一,由教师拟好几个相关的主题,由各组学生来自由选择;第二,由教师选定几个行业,由学生自定主题;第三,完全由学生选择,自定主题。这三种方式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课程。如在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实训中,适合采用第一种方式,利用团队学习法开展实训;市场营销策略应用课程适合采用第三种方式,利用团队学习法开展实训;而营销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则适合采用第二种方式,利用团队学习法来开展实训。而上述团队学习法的实施,均可以通过成立虚拟公司、设置不同岗位的形式来完成综合任务。

2.教师的指导要细致

团队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教学组织方法。在实施中,教师的组织对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一方面,如果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给学生自由空间,但另一方面则会有一些自律性差的学生“搭便车”;另一方面营销课程的实训,不可能像会计专业那样在教室内就能完成实训,而是要到市场上去观察、去与消费者交流、去与企业打交道。这就要求所有学生步调一致、整齐划一地行动,难度较大,所以教师的指导必须十分细致,在实训中应当设计几个重要节点。以市场营销策略应用为例,这门课程的实训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因此在为期五天的实训中设计了五个节点,即实训任务布置(企业项目选择)调查问卷设计指导调查报告撰写指导策划方案撰写指导实训总结撰写指导。在每个节点都设置一次晨会(模仿企业),在晨会上,各团队负责人进行汇报,指导教师提问,团队成员回答及补充,这样既检查了各团队的任务完成情况,又能发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在无形中形成了竞争态势,激发各团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成绩考核要全面

考核的方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向,考核的方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成绩的考核全面与否、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团队学习法中的考核必须做到全面、公正、客观。

(1)考核项目可视化。考核项目要在学生实训开始前告知学生,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忌在考核项目设计上出现学习力、沟通力、工作态度、业务能力、自信度、心理素质等定性的内容,因为这些考核项目只适合说与听,若考核项目主观性较强,则难以做到公正。因此,如对于推销技术实训可以“学会了哪些技巧” “成功应用了哪些技巧” “成功接触与受拒绝情况”“微笑度与持续时间” “受挫后的表现” “成交量”等为考核项目,会更具体,更容易操作。

(2)考核标准定量化。在考核项目可视化的基础上,要制定量化的考核标准,以市场营销策略应用为例,可以设定出勤考核(团队开会、晨会的出勤、迟到、早退等)、知识点应用考核(掌握原则、方法的数量、应用原则、方法的次数、有效应用原则、方法的次数)、与客户交流考核等标准。

(3)考核的可选择性。团队学习法中的考核可以分为自评与他评两种情况,由学生自主选择。他评,由教师与其他团队学生来评价;自评,由学生自主选题、自主分析评价、自主设计任务计划。

参考文献:

[1]陈一星.团队建设研究:以大学生为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闫春荣.市场营销策划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高晓倩.团队学习模式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刊,2011(10).

[4]居立峰,庄丽.在教学中运用团队学习法[J].信息技术教育,2009(08).

[5]刘英.自组织团队,理想的教师团队[J].读与写,2012(01).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2009年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三融四化职场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C09136)”及浙江省教育厅2010年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任务驱动团队学习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C2010162)”之研究成果。

团队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195-02

1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课的教育模式

ERP沙盘对抗课程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管理课程,而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它是在模拟一个制造企业完整经营环境的沙盘上,将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等经营要素直观呈现,因而它是一种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为一体的全新教学方式。

2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课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团队建设

2.1实训课课程设计

本ERP沙盘对抗课程安排在一周内完成,一般用1天讲对抗规则(包括手工和电子沙盘),然后花3天的时间用电子沙盘模拟企业7年或更长时间的全面经营管理(可以在系统中进行设置),将企业结构和管理的操作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上,将复杂、抽象的、多变的经营管理理论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它有效地课堂,提高课时利用效率,可以说用时少,但效果佳,并且符合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趋势。ERP沙盘课程涉及整体战略、产品研发、设备投资改造、生产能力规划、物料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计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方面,具体有:一是整体战略方面,加强参与者对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进行评估,制订公司的发展战略;二是财务方面,对资金进行合理预算,学习编制财务报表,如何对公司资产进行保值增值;三是生产方面,选择获取生产能力的方式(如购买或租赁),确定设备产能大小及库存管理及产销配合的策略;四是市场营销与销售方面,学会如何进行产品市场开发、新产品开发的时机和类型的选择,对本公司产品的市场定位进行决策;五是竞标,模拟在市场中短兵相接的竞标过程,既斗智又斗勇,谋求以最小资金获取最大的利益;六是商务谈判,组与组之间可以进行产品的买卖,在买卖过程中体会商务谈判的一般原则;七是,竞争情报,学会利用合法手段收集其他企业的相关经营数据,同时保护自身企业的资料不被对手所掌握,借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情报意识;八是人力资源,模拟企业个人工作业绩评价。个人工作业绩按学员在模拟企业组建时所起的作用,企业成立后所担任的角色和工作业绩及个人每年度的工作报告,由小组评价成绩。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进行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考核;九是团队协作与沟通方面,实地学习如何在立场不同的各个部门间沟通协调,培养不同部门人员的共同价值观与经营理念。

2.2ERP沙盘课程基本安排

2.3实训课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本课程教学团队目前由12位老师组成,双师、专业、学缘、职称、年龄结构合理,能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从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双师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来看,搭配合理,是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12位老师中,2位主讲教师在企业工作多年,有着资深的企业背景。课程教学团队中各位老师涉及物流管理、金融投资、会计电算化、国际贸易、信息管理技术等多个学科。保证在沙盘实训室能够实现多个专业的交叉融合。

3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课程考核方式

3.1日常情况的考核

来源于学生的考勤,成绩评定参照《学生出勤考核规则》,占实训总成绩的20%。

3.2团队组建方案考核

来源于团队的建立方案策划书,包括公司名称、公司形象广告设计、公司的团队构成、相关人员职位与简历和策划书的撰写,比赛的成绩属于小组各个成员,此部分占实训总成绩的20%,根据具体表现情况每个成员分数有适当增减。

3.3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成绩得分

此部分占实训总成绩的35%,企业经营决策竞争模拟按小组名次计算集体成绩。比赛的成绩属于小组各个成员,但若是某学生在比赛中表现较好或较差,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加分或减分。若学生表现的非常突出,或有创新存在,可以适当加分,加分总额不超过本部分的总分值。

3.4模拟企业个人工作业绩评价

个人工作业绩按学员在模拟企业组建时所起的作用,企业成立后所担任的角色和工作业绩及个人每年度的工作报告,由小组评价成绩。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进行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考核。德,即品德;考核其政治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能,即能力或才能、才干、本领;勤,指的足工作尽力尽责,勤奋不怠。甘于奉献;绩,指的是一个人的工作实绩;此部分占实训总成绩的15%。

3.5其他

指导教师不定时对学生的实训态度、实训表现以及操作情况检查的情况进行评定。此部分占实训总成绩的10%,

4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中教学方式创新

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中教学方式创新主要体现如下:其一,制作各公司市场策划案和宣传广告,使学生有一种团队合作的气氛;其二,在四天的实训中,每个班有3-4次8年期的沙盘对抗比赛,每次比赛,每个获胜和破产的企业都要分享自身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们体会到胜败来兵家常事,学会分享、善于总结最重要;其三,设立比赛最高纪录,比赛记录不分年级,使学生们有个追赶的目标,也能发现自己的差距;其四,在沙盘实训中不仅要强化财务管理的知识,更要对学生进行管理学原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竞争情报手段、商务谈判技巧等方面知识的普及,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其五,指导学生从投标广告、间谍工具、市场预测图和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中发展商机,培养其敏锐的信息意识;其六,各公司内部绩效考核进行个人工作业绩评价,内容包括自我总结、公司内部自评,互评,总裁评价等,将人力资源的部分内容纳入到实训环节中。

5总结

ERP沙盘实验为经济管理专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实训课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应该在教学改革中予以推广应用。各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资源和条件,不断创新实训方法,以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实训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新玲,柯明,耿锡润.ERP沙盘模拟学习指导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夏远强,叶剑明.企业管理ERP沙盘模拟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苗雨君.ERP沙盘模拟实践教程[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

[4]徐建华,余真翰.企业模拟经营――ERP商业沙盘实训教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团队实训总结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 项目教学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电子产品工艺实训环节中,将电子产品工艺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通过“先讲后学”,“在做中学”,给学生提供动手和独立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通过实训环节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安装是高等职业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电子产品工艺实训》课程的一个重要项目。结合《电子产品工艺》这门课程的特点,我们在电子实训环节采用了项目教学模式,即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室参与项目教学,由指导老师安排一个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实训项目,教师边教边训,学生边学边做,并把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完成这一实训项目,这样便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复合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的宗旨

项目教学法是以行为导向为主一种教学方法,师生不再相互独立,而是以一个团队或一个整体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在项目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由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项目教学法不注重教法,而是注重学法,体现了以学为本、因学施教的教学准则;它不仅让学生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增强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锻炼能力,最后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它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边做边学,把看到的、听到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在团队学习中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1.实施环节

项目教学法实践环节大体分为5个阶段:

(1)教学分析和确定项目任务。

(2)制定计划。

(3)实施方案。

(4)检查评估。

(5)归档 总结 。

对教学进行分析,确定合适的教学项目,是项目教学能正常开展的前提。在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安装实训项目教学中,我们根据项目教学的特点和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安装专项能力的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一个完整的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安装项目,从而培养了学生各实训环节的专项能力。

2.教学过程

(1)向学生布置项目任务。指导老师把组装smt小型收音机的任务和要求向学生作详细说明,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知道实训项目的内容是为了什么,实训项目工作的最后结果应达到怎样的要求,实训项目工作完成后必须达到什么标准。

(2)作出项目实训计划。每个学生根据实训项目安排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做出一份切实可行的实训项目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包含:任务、目的、终期结果、评定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

(3)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教师对学生的实施计划进行点评,不断调整自己的项目实施计划。

(4)按计划实施,指导老师巡回指导。在学生实施实训项目期间教师除了做好巡回检查指导外,还要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和监控。

(5)自我评价、回顾及 总结 。实训完成后,学生根据评定标准对自己的项目实施环节进行综合评价,对照项目实训过程进行回顾、总结。

(6)指导教师对全班的项目实训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3.教学效果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较好地掌握了 电子 产品工艺实训的专业技能。通过项目教学在电子工艺实训环节中的应用,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smt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较好地掌握了smt印制板再流焊的工艺流程和手工进行补焊维修技巧,并能进行正确安装小型smt电子产品。在协作学习和项目实训环节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增强了统筹安排和协调计划的能力;在项目实施的整个环节中,学生增强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与此同时学生还增强了解决问题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加强了时间管理、过程控制、质量检查、安全生产的意识,提高了团队的自我管理能力。

4.教学体会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主体主要体现在:学生根据实训项目内容自行制定实训项目实施计划,按实施计划开展项目,对项目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对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和总结。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根据教学要求设计项目和组织项目的实施、进行项目指导、确定相应的项目考核和评价标准,在实训项目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项目教学在电子工艺实训环节中,对创造良好的团队协作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对实训项目进行过程的指导,对过程进行检查,及时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并对项目实施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进展。

总之,项目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 艺术 式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转变传统观念,着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一个个项目的完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让项目教学法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渐成熟 发展 ,发挥它在实训教学上的积极作用。

参考 文献 :

[1]孔令红.职业 教育 开展项目教学对师生的新要求[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

团队实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市场营销是一门语言与商务技能相结合的专业,在依托专业英语的前提背景下,其技能型人才培养不仅是基础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拓展过程,更是营销知识的获取、分析和实用的过程,是为了培养市场营销领域的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因此,在进行教学项目的相关设计时,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的实际就业需要为依托,进行对口项目内容考虑。以学生为核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应当在学习过程中提供相关的咨询与指导。而以情境为依托即是指当下比较流行的情境学习理论。简单来说,情境学习是指在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过程,而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参与过程。知识的意义连同学习者自身的意识与角色都是在学习者和学习情境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生成。从上面的理论可以看出,情境学习强调两条学习原理:第一,在知识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呈现知识,把学与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像专家一样进行思考和实践;第二,通过社会性互动和协作来进行学习。由此衍生出情境学习应用的两种模式:其一,为学生创造相似的背景环境,让其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实训联系;其二,将学生真正带入社会大环境中,以本文为例,即带入国际营销的环境中,让他们自己在实习中得到提高。

2高职市场营销英语实训项目初步设计

撇除市场营销这一专业的相关内容,由于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某些方面是区别于一些理论性专业的相关内容,因此,如若只单单考虑英语实训的角度来说,从实际交流过程中应当着重于培养听、说、译三方面的内容,从通俗的角度来说,即在交流过程中能够“听得懂对方需要什么想表达什么”、“说出自己要表示给对方的意思”、“给其他人翻译出交流中的整体意思以及在相关文件上能够译出相关内容”。而在项目设计中也应该突出这几方面的特点。综合上面实训项目设计的总体思路,实训项目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考虑。其一,以高职与企业结合相对紧密的关系入手,为学生们提供实地参与国际营销的实习机会,并在实习过程中了解相关的程序、技能与注意事项,并在完成实习之后撰写实习报告,深入分析在实际岗位实习的经验与收获。其二,通过相关模拟软件,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通过软件进行相关实训环节的练习与模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机对话。其三,通过在教学课堂的大环境下,为学生创造模拟的对话、交流环境,即以学生自主组合为单位,学生模拟双方交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人人对话与实训。从三种模式分析其各自的利弊,第一种模式的好处非常明显,也最能够获得实际经验的积累,切实了解到实际国际营销过程中所需要经历的环节和相关注意点,并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分析自身的不足与优势,然而它的缺陷也很明确。首先,学校在教学环节很难提供这么长的实习时间,尤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基本的2+1模式很难提供这样的时间;其次,就算能在实际校企合作资源中找到相关的实习资源,也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实训需求。第二种模式,能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根据构建的模型、图表等等构造出自己的营销经验与知识专业体系,特别是在英语交流应用方面,摸索出自己的一种交流模式,然而他的缺陷在于,人机对话毕竟是人工设定的,他的实训内容存在一定局限性,也缺乏灵活度,基本上以应用软件模式进行,只能按照特定的内容进行,很难上一个层次提高学生的英语营销实际交流能力。第三种模式虽然也是以人人对话交流为基础,在模拟营销的过程中能够提供灵活性、多样化的情境设定,但是由于该种模式的交流双方均非学生主体,交流不规范、程序不合适等等问题均有可能存在。但是它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无论从时间的安排还是教学内容的契合度来分析都具有极大的相关度,能够在规定的实训时间当中贯彻学习内容的相关主体。

(2)能够安排全部学生进行项目实训,更好的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模拟英语营销的环境当中来。

(3)在学生主体的人人交流环境当中,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中发现自我学习的不足与优势,更好的进行总结。总的来说,这三种都是可行且比较好的实训项目,本文将以第三种模式为例做具体分析。基本上高职院校的专业课课时为48学时,实训课程时间应当占总课时的50%,即24学时左右,根据不同院校的教学时间不同可作适当调整。实训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外营销典型案例及理念分析。主要让学生们通过查找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以跨国企业为主)在进行国际市场营销与推广过程中的一些经典策略与理念,并根据对案例的研究分析形成相关文书报告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或团队的看法。(5课时)2)国际营销环境分析。选定特定的课题,对某一领域某一商品的具体国际营销环境进行分析,也可结合具体国际公司进行SWOT分析,研究成果可以模拟产品竞标会的形式进行,以各个小组为一代表团队,进行对竞标相关内容进行阐述。(8课时)3)实际国际营销模拟,即以上两者为背景基础,在前面分析报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模拟真实营销环节的相关对话,并鼓励在这一过程中使整个团队加到交流的环节当中来。(8课时)4)实训总结及自我分析。(3课时)注:以上的模拟环境均在英文交流环境背景中,如若可以,可以形成英文报告。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们应当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即全部参与课程的人员分为6至8个小组(具体视人数决定),在每个团队人数的决定上,也并非是人数越多团队越好,有时候容易出现人浮于事的局面,反而使得有些同学不能在实训中得到真正的锻炼。目测人数以,5至6人为一团队为适。在团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团队的讨论作用,也要做好总结发言的观点凝练工作。在评分方面,教师应当参考实训的各个角度进行评分,包括个人的参与情况、意见情况,以及整个团队的分工协作情况、完成质量与时间等等,综合个人因素与团队因素的综合考评,确定团队分,并对表现出色的个人进行一定的奖励。

3结束语

在实训项目的过程当中,不仅是对课程内容的一种践行,更是一种对自我能力的检验与反省。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就业,如何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如何冲破专业人数过多的对口就业的怪圈?就,需要教师、学生共同通过实训国际营销项目这样一个有效平台,让教师更能发挥就业指导作业,让学生更清楚自己的就业方向与自身的不足,构建完善的实训项目能力培养体系。

上一篇:连锁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保险实训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