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案例教学范文

时间:2023-02-25 04:41:10

统计学案例教学

统计学案例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统计学 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94-02

案例教学(Case Method)自20世纪初被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用于法学、医学和管理学教育以来,已被愈来愈多国家的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具有特殊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法。统计学作为研究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一门方法论科学,与经济社会生活的联系愈加密切,统计方法已成为管理、经贸、金融等诸多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统计学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如何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已是统计课教师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

一、统计案例教学及其必要性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大基本要素。教学目的是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统计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是统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因此,既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统计教学的目的。

案例教学就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案例的研究、思考、剖析和辩论,并就问题作出判决的一种模拟性的教学活动。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创造能力的角度看,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统计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案例情况的熟悉,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对案例中待解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选择一个最优解决方案的过程。作为一种教学形式,统计案例教学是对传统统计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补充。与一般的课堂讨论不同,案例教学是以现实中的实践问题和实际观测数据为依据,以学生为主角,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方法,对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和论证,选取最优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只起引导作用。统计案例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模拟统计实践的过程,它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学习方法的自觉性、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

统计案例教学除了具有一般案例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导演”作用等共性特征外,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1.统计案例素材来自于对经济情况和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

这本身就培养了学生的统计调查能力和素材的加工整理能力。统计案例具体包括调查方案的统计设计、项目的确定、调查单位和地点的选择、调查方式方法的现场运用等方面。当然,在案例教学中我们还可将一个实际调查方案作为活教材进行讨论、评价和提出修改意见。

2.统计案例分析是进行案例教学的主要环节,它是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进行辨析并得出结论的一种创造性教学活动。

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重要任务或工作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虽然也介绍了统计分析的程序和方法,但只有通过案例分析才能逐步领悟。同时,案例分析与统计分析在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上有许多方面也是相通的。

3.统计案例教学离不开计算和论证

无论是解题型、分析型和论证型案例,还是示范型、咨询型案例,都要进行论证和定量研究。经济问题的研究,要经过“定性――定量――定性”的过程。案例教学离不开定性研究,同时也离不开定量研究。否则,论题的阐述、问题的分析以及辩论、结论就失去了科学性;问题、原因、评价和结果就难以明晰化。统计案例多属解题型、分析型和论证型,本身就是由各种计算过程或一定的数量分析模型构成的。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加深对统计各种计算方法和模型的认识和理解,锻炼了学生运用统计方法的能力。

三、统计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案例教学法有很多独到之处,历经近百年的探索,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精选或编写突出本专业特色的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学案例的选择,这是案例教学的第一步。首先,应在坚持“以用促学,学以致用”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围绕不同的教学内容编制或精选案例。同时,教学案例要突出“精”和“新”。所谓“精”就是不求量多,但求质高,所谓“新”就是案例要与时进步,具有时代特征。如每逢年末,组织学生适时地搜集国家和地方统计局、网络系统等公布的有关统计方面的主要资料和数据编制与教学相关的新的案例,使案例紧跟时代步伐。学生在参与完成案例编写的过程中,既锻炼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如对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等方面的案例,而对经管专业的学生,精选抽样推断、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对于控制产品质量、经营决策等方面的案例。这样既可使枯燥乏味的统计理论、方法联系实际,又可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热情。

2.注意统计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授课法的有机结合

案例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应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即案例教学一定要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阐释透彻,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取得实效。而在理论知识普及和更新方面,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具有其独到之处,它能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但讲授中要注意理论部分力求少而精,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统计案例教学法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融会贯通统计理论和方法,而且要对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有熟练的把握。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起引导作用,针对不同的统计教学案例,教师只有事先亲自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才能对学生使用哪些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建议,并对学生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得到的分析结果作出较透明的比较和评价。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4.统计案例教学中注意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是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网络等多种现代媒体,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的方式。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的学习有1.0%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0%是通过听觉、83.0%是通过视觉取得的。因此在实施统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配合案例教学,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图形、统计图表,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与传统黑板加粉笔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还能节约板书时间,增大课堂信息量,而且图文并茂、动感力强的课件又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5.注意恰当选择统计分析软件

统计案例教学离不开对大量数据的加工与分析,如果通过手工完成是非常枯燥和繁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恰当选择统计分析软件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对统计专业的学生可选择专业统计分析软件,而对非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则是最佳选择。尽管该软件的统计分析功能比不上专业统计软件,但它比专业统计软件易学易用,对于统计学课程而言,利用其提供的统计函数和分析工具,结合电子表格技术,完全能够满足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 雪.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人才――基于财务分析案例教学法的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07

2 严丽坤.“案例”与“项目”教学密切结合以提高统计学教学质量[J].统计教育,2005(12)

统计学案例教学范文第2篇

统计教学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基本要素。教学目的是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统计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是统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因此既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统计教学的目的。

统计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案例情况的熟悉,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对案例中待解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选择一个最优解决方案的过程。

与一般的课堂讨论不同,案例教学是以现实中的实践问题和实际观测数据为依据,以学生为主角,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方法,对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和论证,选取最优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只起引导作用。统计案例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模拟统计实践的过程,它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学习方法的自觉性、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创造能力的角度,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其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学生味同嚼蜡,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最后得到的效果就是使其不思进取缺乏新意。统计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种信息的交流,学生会积极思考,相互启发、讨论,他们会觉得这一学习过程很有趣,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能有更直观、透彻的理解。

2.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传统讲授法是教给学生正确答案,下结论的教学方法。统计案例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案例与教科书上的例题不同,例题的作用是单一的、有限的,通过例题只是掌握和熟练所学的统计方法及计算公式,而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让学生了解了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需要什么数据,怎样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3.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导演”作用。

在传统讲授法中,教师的教色是讲解员,强调的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教师的责任在于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很少。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者,其角色是指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课前要有针对性地精选案例,课堂上组织案例讨论过程,去解决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最后要进行总结,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识“单向”传递,而是师生之间思想、心得、智慧的“双向”交流,教师和学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

三、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案例教学法有很多自己的独到之处,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显示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和强大生命力。

但全面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首先应编写出本专业特色的案例教材,建立教学案例库。

教学案例应该本着“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的原则,围绕不同的教学内容建立。每个案例都必须是真实事例,并配有相应的数据库以供选择各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为了使学生对案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还需对每个案例所涉及的数据的取得程序和方法、调查表的表式、样本点的分布、数据的含义以及案例的约束条件等作具体说明。

教学案例要突出“精”和“新”,所谓“精”就是不求量多,但求质高,所谓“新”就是案例要与时进步,具有时代特征。对此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体会:如每逢年末,组织学生适时地搜集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网络系统等公布的有关统计方面的主要资料和数据做与教学相关的新的案例,学生在完成案例的编写过程中,既锻炼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也提高学生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正是统计课的一个教学目的,因此这项工作能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2.统计案例教学方法应和传统授课方法相结合。

案例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应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即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得透彻,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取得实效。而在理论知识普及和更新方面,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具有其独到之处,它能全面、系统地向学员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但在讲授中要注意理论部分力求少而精,并注意启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使学员在系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统计案例教学方法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它要求统计教师不仅要融会贯通统计理论和方法,而且要对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有熟练的把握。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起引导作用,针对不同的统计教学案例,教师只有事先亲自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才能对学生使用哪些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建议,并对学生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得到的分析结果作出比较透明的比较和评价。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4.实施统计案例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增加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是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网络等多种现代媒体,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的方式。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的学习有1.0%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0%是通过听觉,83.0%是通过视觉取得的。因此在实施统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配合案例教学,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图形、统计图表,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与传统黑板加粉笔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还能节约板书时间,增大课堂信息量,而且图文并茂、动感力强的课件又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闫晓波。非统计专业统计课程的建设问题[J].北方经贸,2002,(2):116~117.

[2]胡嘉牧。案例教学法在统计探究学习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4,(1):53~54.

[3]黄金梅。高职院校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4,(6):69~71.

统计学案例教学范文第3篇

统计学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以案例导入所讲内容,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统计原理和方法,对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最终解决案例中的问题的活动过程,是一种模拟统计实践过程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一)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目的

1.培养学生必备的统计思维。正如著名学者Wells所说“统计的思维方法会成为效率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是统计学的目标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统计思维较为缺乏,往往是学完了统计学课程,仍然不会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去思考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面对客观现象的各种数据表现,要善于利用统计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所学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发现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从而进行科学的统计预测和决策。

2.提高学生熟练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种典型的案例都是源于社会经济的实际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分析和讨论案例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从“理论的学习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经验的学习,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化学生运用计算机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统计学是一门信息量大且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实践中需要处理的数据繁多、计算复杂,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和统计软件计算出结果,才能利用计算结果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常用的统计软件SPSS、SAS、EXCEL、E-VIEWS等具有完整的统计分析工具、较强的模拟工具和作图功能,既能实现对现有数据的统计处理,又可以进行各种数据模拟和试验,生动、直观地展示抽象的统计公式、原理和分析结果。通过案例教学,教会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软件,在掌握统计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进行较复杂的计算分析。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其自身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统计学的信息量大,内容复杂,表现为一是统计学的概念比较抽象;二是统计原理与数学关系密切,推断统计部分许多公式需要有微积分、概率论等数理知识;三是各种统计分析方法有其特定的应用条件和分析步骤,使统计学成为了一门难学的课程,学生普遍感觉枯燥无味、难学难懂,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案例教学对实践活动进行真实模拟,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结合真实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既给了学生自主表现的机会,又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讨论中学习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主动参与,积极讨论,学生之间相互启发,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2.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讲授法注重统计理论和方法的讲解,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案例教学法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案例将分散的信息、复杂的情景加以描述,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调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对其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独立摸索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统计案例教学使学生从学习者转变为问题的解决者,学会了利用资料来思考、研究并作出判断,在分析案例过程中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传统讲授法中,教师主要是“教”,充当讲解员的角色,注重知识的“单向”传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间缺乏交流和互动。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从模拟的统计实践活动中“学”,充当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从介绍典型案例开始,指导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问题的本质并筛选有关数据信息,通过对案例的组织、讨论和分析,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对整个讨论情况作出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提炼和掌握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案例的讨论、分析,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通过案例教学,师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加强了师生间“双向”的交流和互动。

4.突出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也重视联系实际,但往往由于时间短,联系实际不深入,或者是以干代学,削弱了学校教育的优点,既费时也片面。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于社会经济的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教学目的,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的过程,动脑动手,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二、会计专业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准备

实施案例教学之前,教师和学生不仅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还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1.准备合适的统计案例。合适的典型案例是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准备具有实用性、代表性和针对性的典型案例。首先,案例的内容以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必须密切联系会计专业学生实际和社会经济生活实际。其次,案例必须使学生真正掌握统计原理和方法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最后,案例要围绕学生应掌握的统计基本原理和方法,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经济中的实际问题。

2.熟悉统计案例的内容。教师要阐明案例教学的基本思想,如案例分析的方式、过程、常用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时间和程序安排等,明确案例的核心内容,熟悉案例的重点、难点。对学生提出学习目的和要求,按要求进行案例的预习,了解案例的背景知识,思考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初步形成问题的见解、对策和方案,准备好解决问题必备的知识和多媒体应用技术。

3.必要的数据处理。统计学案例分析经常涉及大量的数据,学生在熟悉案例的同时,必须运用合适的统计软件对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做必要的计算和分析,为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做好准备。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组织

案例教学的组织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是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成功的案例分析活动,除要求学生普遍接受系统的理论学习外,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组织工作。

1.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首先,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案例预习并获得有关案例问题的见解后,进入小组讨论阶段。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组织小组讨论。小组成员提出对案例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共同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后,对其中的关键问题再进行重点讨论,比较各种决策方案后形成新的认识。小组讨论完成后,组长准备案例讨论的汇报材料,并在课堂讨论中发言。其次,进行班级讨论。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提出本组解决方案(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发言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阐述不同的观点,让其他学生自由提问或是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同一案例。

2.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总结。经过认真的案例讨论后,教师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评判,在案例课结束前做案例分析小结。分析案例教学法对实现学习目标的意义、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明确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实践的问题,而不是总结个别学生的表现、评价某种观点或是措施的优劣,从而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作方向性的指导,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入思考。

3.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为了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要求每位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既综合学生在案例课上的各种观点,又可以加入自己的进一步思考。

三、会计专业统计学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统计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典型适用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是保证案例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教师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去企业调研,搜集具有真实案例情景的事例,经过反复加工整理,精心设计出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其次,结合统计工作的几个阶段,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生活实际,选择具有典型意义和时代特色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编写。如在统计调查阶段选择了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特征及了解就业状况为目的,制定出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在统计分析阶段结合某企业工资情况、产品质量情况、某地区的物价、税收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统计分析。最后,案例要“少”而“精”,体现时代特色。也可以让学生独自完成某个案例的搜集和编写工作,如搜集国家和地方统计局、网站等公布的有关统计方面的资料和数据,编写与教学相关的新的案例,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案例教学有很多优点,使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实战能力的增强,特别是通过实际情境的模拟,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总结等活动,能引导学生把案例的实际问题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知识的系统传授、教学效率、学生对知识的准确理解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需要与课堂讲授方式相结合,但讲授中要注意理论部分力求少而精,只有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充分展开案例教学,二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交流。案例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双向互动式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和分析,指导学生进入角色,控制讨论的进程和做好讨论后的总结。教学中适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营造宽松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自由发表对问题的见解和试图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观点的自由交流与思想的积极交锋。在讨论中注意因势利导,把握好沟通的时机和方式,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通过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教师既可发现自身的不足,又可从学生那里得到启发,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总之,统计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组织得当,有助于会计专业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经济管理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学的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统计学案例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法最先运用于法学界和医学界,其后运用于管理界,它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统计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密切。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统计学》授课中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得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统计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统计教学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基本要素。教学目的是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统计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是统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因此既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统计教学的目的。

统计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案例情况的熟悉,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对案例中待解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选择一个最优解决方案的过程。

与一般的课堂讨论不同,案例教学是以现实中的实践问题和实际观测数据为依据,以学生为主角,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方法,对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和论证,选取最优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只起引导作用。统计案例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模拟统计实践的过程,它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学习方法的自觉性、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创造能力的角度,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其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学生味同嚼蜡,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最后得到的效果就是使其不思进取缺乏新意。统计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种信息的交流,学生会积极思考,相互启发、讨论,他们会觉得这一学习过程很有趣,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能有更直观、透彻的理解。

2.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传统讲授法是教给学生正确答案,下结论的教学方法。统计案例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案例与教科书上的例题不同,例题的作用是单一的、有限的,通过例题只是掌握和熟练所学的统计方法及计算公式,而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让学生了解了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需要什么数据,怎样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3.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导演”作用。

在传统讲授法中,教师的教色是讲解员,强调的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教师的责任在于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很少。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者,其角色是指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课前要有针对性地精选案例,课堂上组织案例讨论过程,去解决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最后要进行总结,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识“单向”传递,而是师生之间思想、心得、智慧的“双向”交流,教师和学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

三、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案例教学法有很多自己的独到之处,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显示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和强大生命力。但全面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首先应编写出本专业特色的案例教材,建立教学案例库。

教学案例应该本着“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的原则,围绕不同的教学内容建立。每个案例都必须是真实事例,并配有相应的数据库以供选择各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为了使学生对案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还需对每个案例所涉及的数据的取得程序和方法、调查表的表式、样本点的分布、数据的含义以及案例的约束条件等作具体说明。

教学案例要突出“精”和“新”,所谓“精”就是不求量多,但求质高,所谓“新”就是案例要与时进步,具有时代特征。对此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体会:如每逢年末,组织学生适时地搜集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网络系统等公布的有关统计方面的主要资料和数据做与教学相关的新的案例,学生在完成案例的编写过程中,既锻炼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也提高学生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正是统计课的一个教学目的,因此这项工作能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2.统计案例教学方法应和传统授课方法相结合。

案例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应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即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得透彻,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取得实效。而在理论知识普及和更新方面,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具有其独到之处,它能全面、系统地向学员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但在讲授中要注意理论部分力求少而精,并注意启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使学员在系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统计案例教学方法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它要求统计教师不仅要融会贯通统计理论和方法,而且要对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有熟练的把握。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起引导作用,针对不同的统计教学案例,教师只有事先亲自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才能对学生使用哪些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建议,并对学生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得到的分析结果作出比较透明的比较和评价。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4.实施统计案例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增加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是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网络等多种现代媒体,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的方式。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的学习有1.0%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0%是通过听觉,83.0%是通过视觉取得的。因此在实施统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配合案例教学,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图形、统计图表,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与传统黑板加粉笔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还能节约板书时间,增大课堂信息量,而且图文并茂、动感力强的课件又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闫晓波。非统计专业统计课程的建设问题[J].北方经贸,2002,(2):116~117.

[2]胡嘉牧。案例教学法在统计探究学习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4,(1):53~54.

统计学案例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 案例设计 统计学专业 Visual Basic

1.案例教学思想

案例教学模式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倡导。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求,经过交涉精心设计典型案例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实际问题中探索研究。[1]案例教学倡导多向、发散型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侧重实践和案例的讲解分析,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2],并积极参与,引导学生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经典的、实用的教学案例成为教学的关键问题。

2.案例设计因素

要设计一个好的案例,就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专业相关、难度适中、协作学习、前后联系等因素。

Visual Basic(以下简称VB)案例的选取考虑的第一个因素是专业相关性。VB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生对程序设计没有经过多方面的系统训练,计算机编程无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加上在当前教材中相关例子基本上是通用的,缺乏专业针对性,致使学生对于程序设计的兴趣和主动性不强,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缓解学生对编程的恐惧心理,调动学生用VB编程的兴趣,更好地掌握程序设计这一技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我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关注点不同,从教授对象所处的专业角度出发,引入和专业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的同时,能够解决自身专业相关的问题。

《统计学》课程可以用Excel和Spss软件做实验,通过一些鼠标操作,很容易得到结果,但是这不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个结果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不一定能讲清楚,这时可以通过VB编程题目巩固理论知识。比如,做一个演艺界比赛常用的得分程序。通过一个数组输入各位评委的分数,然后显示出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最后求得选手的最后得分。这个题目是学生比较接受的,里面用到了《统计学》里的切尾均值,要求界面做得漂亮一点,交互多一点,思考用VB的什么控件,怎么用等问题。在这个案例中学生获得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了VB知识,学生的积极性也跟着提高。

案例选取的第二个考虑因素是难度适中。如果案例设计太难,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抵触去做。如计算极差、四分位差、标准差、区间估计,这些是很简单的数学公式,可以在学习了基本控件后作为案例;假设检验的题目,通过输入题目中的数据,如方差、显著性水平、大小样本、选择是均值或比例或方差检验,点击按钮,就会出现假设检验的结果,是否拒绝原假设等,这类的题目稍微复杂一点,需要用分支语句;作图是在描述统计中经常用到的,比如画个直方图(如图1),需要用到线、图形控件,还要考虑坐标的变化。

再如我曾经让学生观察红绿灯,看它们的工作原理,利用Timer模拟红绿灯的转换(如图2-4)。

题目一,模拟一个方向上的红绿灯转换;题目二,模拟两个方向上的红绿灯转换。对于第一个题目,学生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争相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二个题目相对复杂,思考到最后有好多学生放弃,没有吸引力。这说明设计案例时要选择较简单,学生较容易完成的题目。

第三个考虑的因素是协作学习。协助意识是计算机编程中不可或缺的。比如模拟红绿灯,这个案例已经不是很简单的案例。如果仅凭一人之力,可能完成效果就不是很好。界面要和实际类似,用三种颜色的灯,有倒计时时间的显示。这个题目涉及的控件比较多,也比较丰富。我要求分组完成,分组的目的是集众人之力,各抒己见,达到讨论、协作学习的目的。选取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案例使用,可以让学生融入集体、培养集体荣誉感,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很有益。

第四个考虑的因素是前后联系。知识的应用不是孤立的,案例的设计也不是孤立的,案例本身要前后相关联。在《统计学》中接触最多的是调查问卷。我们经常收到纸质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完后要统计各项的数据,这个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已经会了,我们可以用VB设计一个调查问卷,并有统计的功能。

案例一,如图5、图6所示,每个题目都是label显示,选择的答案放在Text中。直到做完所有的题目,后统计数据时,用计数器实现,并用一个Msgbox显示。案例二,学习了单选按钮后,选项可以用单选按钮显示,如图7图8所示,统计数据用计数器。案例三,学习了多窗体之后,设计一个登录窗口,如果用户名密码输入正确,就转到问卷调查窗体;如果三次输入不正确,就退出。案例之四,学习了数据库后,所有的选择都放到数据库中保存。在设计数据库结构时要考虑全面。在《统计学》中要分析每个题目各个选项的选择个数,以便之后的数据分析。在有了这样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后,对之后部分的分析,也可以用VB编程实现。这些都是统计学专业的学生熟悉的,只要用VB这个工具实现就行。这个案例说明所设计的案例不仅要与统计学专业知识相关联,案例本身还要相关联。这个案例还有继续改进的空间。

再如,时间序列数据,可以用VB实现各期移动平均和中心移动平均,需要用到循环语句。在此基础上,继续改进程序,计算这个时间序列的指数平滑值,进而预测下一期的值,等等,这是知识前后相关联的案例。

3.案例教学作用

一方面,用案例程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战技能和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兴趣,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要想完成每一个案例,就要具有很好的专业知识,因此这些案例程序促使学生学习、掌握专业相关知识,培养专业素质。

基于专业背景设计的教学案例,使学生认识到程序设计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专业相关的;程序设计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胜任程序设计。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内容转化率。教师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寻求帮助的途径[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尝试自主学习,学会协助学习,最终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因此,开展这种基于学科专业相关的案例实践教学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案例教学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在VB课程学习中,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学习氛围。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动手能力增强,课间与老师交流的学生越来越多,思考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考试为上机考试,成绩比较理想。从教学效果看,我结合专业特色设计相关案例教学是可取的,今后还要进一步研究具有专业特色案例的设计。

参考文献:

[1]牛月秀.VB程序设计课中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1.8.

[2]王涛.VB教学中案例的选取及应用举例.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3]朱强、原小艳.结合专业特色改进VB创新设计教学方法.电脑开发与应用,2010.12.

[4]徐祥涛.VB教学案例设计浅析.教育纵横.

[5]胡晶.VB教学中如何实施案例教学法.内江科技,2011.1.

[6]马致明.案例程序教学法在VB教学中的应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7.6.

统计学案例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预防医学;统计;案例式教学

预防医学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1],该课程的开设顺应了医学模式和现代医学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2]。医学统计学是预防医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研究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卫生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表达[3]。但是大量调查发现[4],学生在学习预防医学的过程中普遍积极性不高,课堂效果很难保证,医学统计学部分学习时表现尤为明显。主要原因w现在该部分知识点抽象、枯燥、不易理解,更重要的是同学们觉得学完没有用,也不会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新的教学方法被用于课堂,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如动画PPT的应用[5][6]、统计软件的使用[7]等等。其中案例式教学[8][9]是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以掌握基本统计思想为基础,探索统计学案例的设计思路,更大程度保证教学质量。

一、统计学案例应用现状

在统计学教学中,现有案例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

1)以专业案例为主,如现有的临床研究资料。但是专业性太强,高职高专学生知识储备不够,很难理解;

2)所用案例生僻,不典型;

3)以趣味统计学为出发点出版的著作多为外文翻译,多以股票、战争等题材为主,很多学生未必能领会其中含义,故不适于中国学生学习;

4)仅有少数兼具趣味性、生活化的案例,但未成体系,也没能兼顾其延展性。

故现有统计学案例在高职高专教学中有一定借鉴性,但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二、统计学案例设计思路

结合教学目标和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笔者认为统计学案例的设计应遵循以下要点:

(一)恰当性

案例的选择要恰当,一方面要符合知识点讲解需要,有助于同学们的理解;另一方面要与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匹配,不至于让同学们花时间去理解案例,增加学习负担。

(二)简单性

用最简单的案例阐述复杂的统计思想。比如总体和样本,就可以用喝汤的故事来进行分析,帮助同学们体会其含义。

(三)趣味性

俗语有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有兴趣的事情,完成起来自然积极性更高,能事半功倍。在统计学案例设计中也应体现这点。统计学原本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兴趣不高,容易厌倦.如能将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网络热门话题引入课堂,应该能极大程度的提升学习兴趣。

(四)生活性

统计学往往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很多同学不能理解学习的意义,觉得学了没处用,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但其实统计思想是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比如平均数、医学参考值范围在平时见得最多。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就可以结合生活场景设计案例,比如求职、看病等,让同学们体会到原来这些生活问题都是可以在统计学找到答案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以上就是我对统计学案例设计的基本思路,我也以此为原则在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并在学生反馈中获得一定好评。但是要想将其体系化,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步怀恩,王泓午,赵铁牛,等.PBL 在网络环境下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27(4):89-90.

[2]章志红,上官致洋,林少龙,等.临床专科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0):97.

[3]周舒冬,李丽霞, 郜艳晖,等.以案例为中心的卫生统计学教学新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4):27-28.

[4]许辉茹.预防医学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弊端[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0,31(1):1-4.

[5]吴骋,罗虹,马修强,等.运用教学动画优化医学统计学教学[J].中国卫生统计,2013,30(3):455-457.

[6]曾芳芳,方积乾.基于Flash的《医学统计学》动画课件的研制[J].医学教育探索,2010,9(3):421-423.

[7]金松玲.应用SPSS统计软件,提高医学统计学教学质量[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4):312-314.

[8]常婵君.抽象的原理,趣味的案例[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9(3):136-138.

统计学案例教学范文第7篇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1980年代,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是1990年代以后之事,现在案例教学法运用于各专业教学领域中。

一、运用统计学案例教学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的必要性

自从十九世纪统计技术为基因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类科学技术也开始依赖于统计方法,统计方法与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论学科,最终的道路都是与其他科学结合交融的共同发展。为了满足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使统计人才的培养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关键在提高统计教育的质量。

统计教学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基本要素。教学目的是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统计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是统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因此,既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统计教学的目的。

统计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案例情况的熟悉,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对案例中待解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选择一个最优解决方案的过程。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把被动式学习变成主动式学习,有效地防止了滥竽充数。传统的教师灌输式教学法的弊病之一是学生没有什么学习压力,因为学生在课前预习与否无人问津,在课堂上是否注意听讲无法考量,除非学生在打瞌睡,否则,只要人坐在课堂里,即便是在“溜号”,也拿他没办法。久而久之,灌输式教学实际上培养了学生懒于学习和思考惰性,尤其是在教师苦口婆心地“灌”陈旧、过时、空洞理论的时候,更使课堂气氛显得沉闷和压抑,导致学生学而生倦,学而生厌。

《统计学》课程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着根本差异,集中体现在传统教学法是老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而《统计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是老师与学生都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相互探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学生可以针对案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提问,与老师共同完成任务。

1.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统计学》课程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着根本差异,集中体现在传统教学法是老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而《统计学》课程案例教学是老师与学生都在一个平等位置上相互探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学生可以针对案例中出现一些问题进行提问,与老师共同完成任务。

2、案例的真实性

案例来源于客观世界的事实,同时又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内容,在案例中还可以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使学生增强了解为今后就业提供帮助。只有这样,才使得《统计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更具有现实的一面,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促使学生自主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3、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统计案例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案例与教科书上的例题不同,例题的作用是单一的、有限的,通过例题只是掌握和熟练所学的统计方法及计算公式,而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让学生了解了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需要什么数据,怎样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三、统计学案例教学中应采取的措施

案例教学法有很多自己的独到之处,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显示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和强大生命力。但全面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编写出本专业特色的案例教材

教学案例应该本着“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的原则,围绕不同的教学内容建立。每个案例都必须是真实事例,并配有相应的数据库以供选择各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为了使学生对案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还需对每个案例所涉及的数据的取

得程序和方法、调查表的表式、样本点的分布、数据的含义以及案例的约束条件等作具体说明。

2、统计学案例教学方法应和传统授课方法相结合

案例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应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即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得透彻,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取得实效。而在理论知识普及和更新方面,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具有其独到之处,它能全面、系统地向学员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但在讲授中要注意理论部分力求少而精,并注意启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使学员在系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统计学案例教学方法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它要求统计教师不仅要融会贯通统计理论和方法,而且要对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有熟练的把握。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起引导作用,针对不同的统计教学案例,教师只有事先亲自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才能对学生使用哪些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建议,并对学生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得到的分析结果作出比较透明的比较和评价。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统计学案例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 案例教学法 财经类

统计是以数据表达事实,统计学是研究搜集、整理、显示和分析数据的科学,以数据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图表或报表分析报告为研究结果,目的是寻找统计数据内在规律性,从而认识客观事物。自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开始至今,约有三分之二获奖与统计有关,说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不仅要观察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根据数据去分析这些现象的本质,找出内在规律,这就是统计分析的作用。“金融就是数据”,经济分析很大部分也是对数据的处理,因此《统计学》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将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另外一方面教同学如何分析遇到的财经问题,应用统计知识分析问题,并利用统计软件来解决这些问题。

当然统计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有很多种教学方式,如课堂提问方式,这种方式是教师在适当的地方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回答,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要求学生能够认真专心听老师讲课,积极参与回答教师所提的问题,如果问题设置得当,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还有项目教学法,该方法是以项目为中心,学生根据项目提出的要求进行学习,合作完成项目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并能够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具体的经济问题和现象,该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同学的积极性;还有实践性教学,该教学方式将同学融入到社会实践中,例如参观实地教学基地,工厂等,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实践教学环境,加强同学的实践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参观统计局,上海证券交易所等。但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根据统计学课程的特点,案例教学方式还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本文主要探讨在财经类《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并举例说明,同时指出在应用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中的作用

美国哈佛大学案例教学协会主席John Boehrer 教授认为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对现实问题或者某一特定事实由同学和教师之间或者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交互式的探索的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增强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还能培养同学的评述性、分析性、逻辑推理能力和概括演绎能力、思辨能力以及说服力等各种能力。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同学认知经验、分享经验,能够促进同学增加社会认知面以及提高同学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能力。由于统计学教学中还是侧重于统计知识的应用,只有结合真实案例进行教学与分析,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学习应用,教师在具体的应用中教学,这样就将教学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了,因此案例教学在统计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总结案例教学在统计教学中的作用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统计概念的理解

统计学的难点在于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如方差/偏度、峰度等。以往的教学总是将这些概念“填鸭式”的灌输给同学,同学听起来很费劲,不能理解其博大精深的含义和用处,虽然老师占了课堂的主体,但是收效甚微。而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课堂主体”的矛盾,在课堂上的不再是教师为主题,而是学生为主体,根据同学的需求来设置课堂的教学方式和节奏,可以通过一些案例的形式来讲解这些统计学上的抽象概念,使同学明白统计学的课本中为什么要保留这些经典的概念,以及这些经典的概念在经济金融等学科中的应用,从而可以制作一个教学案例,加深同学的了解,将收到不错的效果。

(二)有助于同学培养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基本都是来自于经济生活中,在课堂上打开些统计或者经济网站,如国家统计局,人大经济论坛等网站,可以找到很多统计学案例的素材和问题,通过老师的讲解,提高了同学解决实际经济金融问题,这些往往是同学感兴趣的,也是同学在未来工作中遇到的经济金融问题,调动了同学去了解统计知识和经济知识,缩短了教学和实践的举例,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如我们在讲授统计指数的时候,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找出上证指数的编制方法加以详细讲解,并结合目前的实际,讲解一些与上证指数相关的知识,如股指期货等等,从而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统计学的案例相对比较难,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讨论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这种过程中,小组同学之间要分工明确,协调一致,查找所要的资料。只有团队之间的进度合理,才可能达到目标,发挥每个成员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这样能够增加同学之间的团队精神。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统计学教学不应仅仅注重知识传授,还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讲去做,让他们在交流实践中加深对统计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课堂讨论与交流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作为课堂讨论和交流的主要参与者,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围绕自己的观点认真组织好发言,以便清晰地表达意见和看法,同时也注意保持与他人良好的沟通并力争在讨论中说服对方,这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

(五)提升教师素质和能力

案例教学法能够极大地提高老师的素质和能力。因为要实行案例教学法,教师就必须事先收集整理一些有意义的实际案例,还要有一定的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力。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要选择既要体现统计学理论知识,又要与现实的经济和金融联系起来,要求教师要掌握两方面的知识,然而统计学教师往往是数学系或者统计系转过来的,对经济和金融知识有所欠缺,因此要做好一个案例,要求统计教师要学习很多相关的经济知识,无疑这将提高统计学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

选取教学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案例教学在统计学中的应用。统计学之所以较难,是因为存在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如偏度、峰度和方差等,在讲授这些概念的时候必须要将这些概念形象化,易于被同学接受,因此编写了如下的案例教学方案。

(一)案例教学目标

统计学中的偏度和峰度等概念比较抽象难懂,本案例的教学目标是将峰度和偏度概念形象化和具体化,并给出它们在判断一组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的应用,结合中国股票市场的具体情况来讲解峰度和偏度的应用,从而使得同学易于接受这些概念。

(二)案例的组织实施

课前布置好任务,教师通过E-Mail将该案例教学课的讲义发给同学,要同学去预习案例的统计知识和相关的应用,并结合同学的意愿和学习能力水平,分别组成一个6—8人的学习小组,派出代表在课上发言,将该组在讨论中遇到的统计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上课时,教师先将案例中的统计原理讲清楚,并解决同学反馈上来的问题,然后开始进行统计实证和分析。怎么样搜寻数据,整理数据,利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最后分析统计结果,教师列出一些问题,要同学加以讨论和操作,然后选出各小组代表全班发言,通过师生互动将案例内容和统计学理论知识联系起来。教师做一定的评论,根据讨论情况,发现同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课后,要求同学写小结,总结或者编写案例教学并分享在案例教学中的体会。

(三)案例教学中涉及到的统计原理和问题

1.偏度和峰度概念

峰度和偏度概念抽象,但是可以从数据挖掘的角度引入,通过数据的矩来认识峰度和偏度概念,这样容易被同学接受。

2.怎样计算一组数据的峰度和偏度

有多种方法。可以直接按照公式计算,也可以通过EXCEL中的“描述性统计”工具计算,或者通过Eviews等统计软件计算。

3.峰度和偏度的用处

峰度和偏度有很多用处,如描述人口的变化、财富结构的变化,结合相关金融知识,选取其在统计中的Jarque-Bera统计量的应用。Jarque-Bera统计量是基于峰度和偏度建立起来的,用来检验一组样本是否能够认为来自正态总体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Eviews等统计软件直接得到。虽然这种方法很简单,但是在金融有很重要的应用,因为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中就假设股票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的,如果这个假设不满足,那么Black-Scholes公式在中国市场上就会有偏差。

4.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益率

从国内的股票行情软件中,找到曾经发行过权证的中国上市公司的历史股票行情,求出其收益率时间序列,导入统计软件中Eviews,利用Eviews中的“Histogram and Stats”工具栏,可以得到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以及Jarque-Bera统计量,利用Jarque-Bera统计量来判断这组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发现上证指数和很多发行过权证的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并不服从正态分布,而国外成熟市场上的公司股票价格大多服从正态分布。

5.为什么现阶段中国上市公司股票不服从正态分布

存在着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自己并不会思考事件的意义。羊群效应是诉诸群众谬误的基础。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在资本市场上,“羊群效应”是指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导致出现“羊群效应”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一些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同一群体中的其他人更具有信息优势。“羊群效应”也可能由系统机制引发。羊群效应的统计基础是破坏了大数定理,从而股票价格不服从正态分布。

(四)案例教学总结

通过本案例能够较好地加深同学对于偏度和峰度的理解,同时使同学能够了解中国证券市场的相关知识。通过同学的课后小结可以看出,同学对本案例的教学还是肯定的,同学要求教师以后多安排这样的案例教学的过程,同时激发了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兴趣和积极性,有的同学还撰写了中国证券市场上的羊群效应研究等相关的论文。当然本案例要求同学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因此对一些基础薄弱的同学还是比较难以理解,特别是非金融专业的同学。

三、提升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

尽管案例教学方法有很多好处,特别适合于统计学这种比较抽象的课程,但是由于案例教学相对还是比较新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因此要取得好效果还要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建立和编写好的案例库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是根本,要求教师编写出大量优秀的教学案例,这种统计学案例编写是持续的、长期的。案例编写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分别编写,既要满足该专业统计学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同时又能够反映该专业知识,让同学真正体会到案例的用处,体现出统计学如何解决该专业的具体问题,从而激发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建立和编写统计学案例主要大概有三种途径:第一可以到相关的统计学网站上找写素材,如国家统计局,统计之都,人大经济论坛等;第二种途径是到CNKI等文献系统中找相关的文献素材;第三种查阅该专业的专业书籍,找出适合本专业的案例素材。开始编写教学案例时要精,要由少逐渐增多,不求数量,但求质量,也可以适当地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来完成编写某个案例。学生在编写统计学案例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熟悉了统计案例的基本过程,学会了如何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也加深了对相关统计知识和理论的认识,在此过程中还有可能发现新的问题,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案例教学的着眼点应始终放在学生的自主发现上。但是统计学本身特点是比较抽象,因此案例课程的学习和平时的课程有所不同,在课堂讨论前,要求学生做好充足准备,认真阅读教师发下来的讲义和素材,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这样课上才能跟上教师的思路,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要控制好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统计学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作为主持人,应该控制好课堂的气氛和节奏。大学同学发言的积极性相对中学生较差,因此要营造同学积极发言的气氛,甚至可以事先安排些同学在课堂上发言,这样可以避免课堂上过冷的气氛,如果课堂上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这时候教师就要出来引导大家识别两种意见的正确性,由教师和同学相互配合顺利完成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同学都是考验,教师和同学在此过程中可以收获到比传统教学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四)加强相关的配套措施

案例教学方式对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都有一定的要求,要获得较好的成效,学校要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可以选派教师到专门的统计部门去实习和考查并参与到统计调查和调研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教师的专业到专门的部门单位实习和调研,丰富和补充统计学教师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写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案例教学课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程,要花教师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学校要区分对待,并适当加以奖励,或者适当变成一种奖励的制度;加快推进与案例教学要求相匹配的教学设备。要从教学设备、班级编排、教室布置等方面,逐步完善统计学案例教学需要的教学环境和设备。

参考文献

[1]林茜.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2]田爱国,田地.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比较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3(02).

[3]吴艳丽,徐阳.统计学案例的选择与编写研究[J].统计教育,2007(04).

[4]朱喜安.《统计学》课程案例教学法及其实现模式[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5]袁诚.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J].统计教育,2006(02).

[6]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6).

[7]徐国祥.统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统计学案例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职统计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12502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经济建设和生产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高职统计学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实现理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因此,在统计学课程中进行案例教学是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有效途径。《统计学原理》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宏观地、直观地、有条理地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统计学原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几个概念和原理是远远不够的,而应加大分析、判断力度,突出实用特色,注重统计工作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本质上创造了一种模拟实践的环境和过程,在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对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

1案例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1.1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又称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在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使学生经历或体验模拟的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1.2案例教学的特点

(1)以基本知识点为核心。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案例帮助学生掌握统计学课程中的要点和难点。基本的知识点是案例教学的支撑点,一个案例可能涉及到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因此,案例和知识点之间应该做到明确对应。例如高职《统计学原理》课程的讲授内容包括:统计数据的采集方法;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方法;统计数据的描述;时间序列分析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法;指数分析法;简单统计推算方法等。教师在编写和讲解具体案例时,应根据课程的章节与内容要求,紧密结合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知识点,提出问题,收集数据,使每一个案例尽可能包含本所章节所有知识点。

(2)以现实环境为背景。

案例教学以现实环境为背景,案例多取材于现实问题,是实际存在或曾经发生过的典型事例,通过研究现实世界中群体现象数量表现出的内在规律,将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内化,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统计学原理和定理取材于丰富的现实世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真实而典型的素材分析研究和总结规律,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1.3以亲身实践为过程

相对传统的理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在实践活动中去进行真实的模拟。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其着眼点在于使学生从“被动的听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 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交互式教学过程。对于兼容理论与实践的统计课而言,案例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和模拟,有效地缩短了教学情境和实际工作情景之间的差距。

1.4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现代职业教育强调应用性,以“行为导向”为理念的案例教学法遵循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案例的功能是提供情景、体验过程、积累经验,其着眼点在于培养能力。在学生主动参与和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以及充分交流意见的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各种观点相互碰撞,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逐步培养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最终实现了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目的。

2高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几点建议

2.1选取合适的统计案例

选取合适的、有针对性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统计案例应将统计理论知识融于具体实例之中,并且与课本知识点紧密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构建案例教学的基础。首先,从教学功能的角度来看,案例教学适合内容比较复杂、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其次,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性来看,案例要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脱离了教材内容,偏离了教学主题,就无法达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目的。同时,案例选择一定要有现实性和趣味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活生生的案例,才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促使他们不断思考。例如对于抽样推断、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基本思想,可以选择控制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案例来讲解,从而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此外,统计学的案例教学中要明确问题,案例选取应当具有明显的问题导向性,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通过统计分析做出明确的判断。

2.2适当应用统计分析软件

在进行统计调查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大量的实际数据,适当地在高职统计案例教学中辅助以统计分析软件,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案例实践教学中,有很多可供选择的统计软件,比如Excel、SPPS、SAS等应用较广的统计软件。这些统计软件功能非常强大、普及程度很高、而且本身拥有完整的统计分析工具,如描述统计分析工具,方差分析工具,回归分析工具等,这些分析工具可以非常方便地对现有数据进行处理;另外,上述统计软件都带有很强的模拟工具。大多数概率统计公式都比较抽象,如果需要生动地展示其原理,就可以进行各种数据模拟和试验,可以处理和分析大量案例数据。除此之外,这些统计软件都具有强大的制图功能,以图表的形式展现许多统计分析结果,有利于更加直观地进行案例讲授,从而加深学生对统计功能的理解,帮助学生完成统计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在统计教学中,将统计软件、统计案例和传统的统计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2.3强调学生的实践参与活动

应用性和实践性是高职统计学教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学生运用统计学中所学基本知识点,通过亲自搜集数据,亲自尝试编写案例,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案例,是案例教学达到良好效果的途径之一。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本地大型超市和电器商场进行大型的统计调查实践,通过搜集有关消费者数据和产品数据,对当地的消费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这些调查都以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的设计、分发、回收和数据的汇总工作都由学生来完成,而教师负责指导和整体把关。教师则根据每个同学的兴趣,成立学习小组,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完成数据的整理工作和统计案例的编写。一方面,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的丰富数据,可以为教师编写教学案例提供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从始到终参与了整个案例数据的调查和数据的分析和研究过程,对案例的背景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而且渴望知道他们搜集到的数据有没有实际价值;如果数据有应用价值,通过数据的整合,能发现什么样的问题,进而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因而对于这样的案例讲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很浓厚,学习效果也会更佳。除了鼓励学生组织研究合作小组之外,还可以由任课教师牵头,组织大型的统计调查活动,就他们所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内容可以涉及校内和校外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大学生网恋情况调查研究,大学贫困生生活现状调查等。由于所研究的问题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同时又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全程参与,因而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统计方法的积极性。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针对实验设计,问卷的设计,异常数据的处理,软件操作等问题,学生查阅资料,与老师和同学相互探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大大提高了他们自学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很高的成就感。

2.4注重与所学专业的交融

在当今信息时代,数据的收集、管理与分析不仅是统计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经济学、工程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也都涉及到统计技术。一个完整的统计学案例往往还包含了许多其它相关学科的内容知识,教师应在明确不同专业教学目的的前提下,调整不同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本着“服务专业、突出应用”的原则,并结合学生所学案例,精心选择教学案例。例如,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用单利和复利两种形式在银行存款,利用算数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计算平均年利率的多少,来判断投资的平均收益率;利用变异指标来考察投资的风险大小。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各个学科融合交叉已成为一种趋势。在统计学的案例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知识,不仅会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统计学实用价值的进一步理解。

总之,案例教学是对传统统计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一方面,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将抽象、枯燥的统计理论知识和具体、形象的现实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起引导的作用,而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统计方法有更加透彻的理解,熟练掌握渗透在统计方法里的统计思想。同时,统计理论、统计案例和统计软件三者的有机结合,能够使学生在掌握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的同时,更加熟练的运用现代化的数据处理工具,进一步提高统计学课程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晓宏.管理专业统计学教学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09,(2).

[2]张英华,凌培全.案例教学法创新研究与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5).

[3]姜林康.统计案例教学法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7,(12).

统计学案例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统计学 案例教学 教学内容

当前,统计学已成为管理、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教育部也将《统计学》课程列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但是随着近年《统计学》内容的丰富和深化,课程难度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也大大增加。

对于中职财经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本身的数学或数理统计的基础比较薄弱,对于《统计学》的课程中出现各种抽象的概念、公式、术语和数据难以接受,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如果学生不做必要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实践活动,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从课时安排上,《统计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一年级或二年级第一学期,在这个学习时段也是大量开设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时段,分配到《统计学》的课时明显不足,以我校为例,每周四学时的课时量,无法满足《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对于学生学好这一课程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因此,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处理实际经济与管理问题,需要我们授课教师进行认真思考。

通过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在《统计学》过程中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统计理论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及创造空间,提高学生统计实践的能力,能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人在近几年的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尝试案例教学,现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统计学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

统计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实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综合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统计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模拟统计实践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反馈中反映较好,在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通过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统计学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现实经济问题或统计问题,一方面,增强对社会经济实际问题的了解,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增强从总体上把握统计理论和方法的能力,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工作是十分有益的。

2.双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传授知识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强调的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很少。统计案例教学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案例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教师在教学中只起指导作用,学生则处于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地位。学生通过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并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总结、点评,随时对学生加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在案例讨论中,知识、思想、经验在师生之间双向流动,并在学员之间互相交流。这种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3.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共事、沟通交流能力

现代社会注重团体协作精神,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多。统计学案例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分析和讨论的过程。在合作共事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通过讨论及提交调查分析报告,能够集思广益,开阔思路,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内容

1.统计案例教学的准备

(1)要确定案例课题。只有确定恰当的案例课题,才能以此为中心搜集合适的案例素材。统计案例的课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统计实践提出来的课题,二是统计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

(2)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需要精心选择、编写案例,案例要和所讲述的理论知识联系密切,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描述客观,构成严谨,难度适中,具有综合性,不能只针对某个具体定义而编写,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教师应精心安排组织好每次案例教学活动,并根据案例的内容进行讨论或进行讲解等。

(3)案例教学是一种交互式的探索过程,要求学生在课前也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认真阅读案例资料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应用所学理论基础知识进行分析。

2.统计案例教学的实施

根据选择的案例教学形式,教师具体组织实施统计案例教学的过程。

(1)通常在实施案例教学之前,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案例教学的方式。比如,向学生说明案例教学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要求等。提前将案例背景资料和有关数据发给学生,要求大家认真准备,做好案例讨论的准备。

(2)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对案例内容进行简要说明,然后可采用分组形式组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充分讨论。在案例讨论分析中,教师应作为一位交流意见的参加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是案例分析的主持人,当学生的讨论发生偏离时及时引导;当学生讨论发生严重分歧和争论时因势利导,把问题讨论引向深入,挖掘出独特新颖的见解。最后由教师对讨论过程进行简单评价和总结,或者和学生一起根据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3.案例教学的评价与考核

从一个完整的统计学案例教学流程来说,教学评价可以被看成教学实施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可以对案例教学课程和教师进行评价,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课堂参与的评价和对案例分析的评价。

由于统计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理解与应用及决策等综合能力,对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各方面表现的综合评价与考核,应侧重于学生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案的合理性、论据的充分性、决策过程、语言表达等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着重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过程,论据是否充分,观点是否新颖,以及解决问题和适时应变的能力,因此有时可能并没有一个所谓正确答案或者最优答案。

4.案例教学反思和总结

统计案例教学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统计案例资料的质量只有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才能得到检验。教师应在每一次教学过程结束后,组织学生对案例教学过程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如果发现有不合理的内容,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实施案例教学。

总之,统计案例教学是对统计课堂教学等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是增加学生感性认识,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只有多种方法并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嘉牧.案例教学法在统计探究学习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

[2]袁诚.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统计教育,2006,4.

上一篇:教师专业化发展范文 下一篇:林业科技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