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07:26:03

数字化转型论文

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报业传媒引入风险投资的可行性入手,提出了“国家主导下。外资疏导与民间资本积聚为两种取向”的风险投资模式建构设想。

基于数字化的推动。中国报业正经历着第二次转型,当我们以“媒介融合”、“媒介的数字化转型”来定义目前报业为延伸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展开的产业形态和发展模式的变革,究其实质就是着力构建同一内容的多介质平台。截止到2007年,已经有大约300家以上的报社和关联产业单位加盟“报业数字化实验室”。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验计划的组织实施。吸纳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报媒,进行分门别类的引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全行业共同朝着数字内容产业的方向发展。

报业要实现数字化的宏伟蓝图,策略的制订是成功的第一步。经过近两年的市场孵化。全行业启动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并且也有了成功运作的模版,而关键的第二步是战略的如何实现?报业启动数字化工程首先必须依赖最先进的传播技术。投人大量的设备、建设通畅的网络渠道等,这些项目的实施都必须依靠大量的资金支撑。而资金紧缺是传媒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中国传媒大学创研市场研究所(IMI)主持的调研表明,目前中国传媒资金紧缺的机构高达82%。而且。现行的媒介产业运作,由于绝大部分都没有上市流通,缺乏适当的融资渠道,所以,要实现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寻找得当的融资平台是首先要突破的瓶颈。以4E战略开启中国报业数字化时代的解放日报传媒集团,凭借其独特的营运模式获得了两千万的风险投资基金,使得风险投资这种致力于中长期、以股权投资为特征的融资模式,开始走进报业市场,它本身具有的价值优越性与传媒市场需要的高度契合,使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种融资模式牵引中国传媒市场数字化改革的进程。

一、报业数字化战略引入风险投资的优越性分析

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是指一种向极具发展潜力但暂时缺乏资金,不具备上市资格的新兴产业做长期股权投资,目的不是通过其所投资从事实体经济活动的赢利中取得回报,而是通过资本增殖来实现回报的投资行为。

而全美风险投资协会将风险投资定义为;“风险投资是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投资对象包括两类:一类是高新技术:一类是新媒介。风险投资的过程包括融资、投资、风险管理和退出四个阶段,而退出阶段是风险资本实现和撤除渠道,其顺畅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风险投资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风险投资出现在中国市场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从大多数人不知道风投的概念到外资频频出手中国市场,投资聚众传媒。引领新浪、网易、分众在境外成功上市,在获得高额的回报时,也让国人充分领略了风投的神奇魅力与资本的张力。风险投资越来越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是文化产业。特别是资金缺口较大的传媒产业融资的主渠道。相对于新媒介和电影产业,报业传媒亦拥有自己的价值优越性,完全可以把这种融资方式导入自己的扩张战略中,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实现两者的双赢。

1传媒产业的高效益

近年来,风险投资频频闪现在中国的传媒市场,究其原因缘于传媒产业的高收益。据1998年摩根斯坦《全球竞争》报告中对八种产业中的企业成长为世界级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所需要的年限统计分析。发现传媒产业所需年限为八年,是仅次于金融业和黄金产业的高回报产业。如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在1999年投入120万美元拥有百度49%的股份,2005年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价迅速攀至每股150美元,按此计算,IDG单此投资即可获得1亿美元的收益。

风险投资是催生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其基本特点就是高风险、高收益,而依赖高新科技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报业传媒本身就具有了高新科技的某些性质。报业传媒产业的未来不是新媒体,而是支撑在新媒体后面的新技术。传统报业与新媒体的合作,其实质是“新技术为报业所用”。通过新技术,可以建立报纸与受众之间新型的互动关系,这样稳固了老受众,开发了新受众,同时又可以利用新技术实现对广告客户的增值服务;更有前景的是通过利用新技术形成新的赢利模式,拓宽报业传媒的产业链。所以,报业数字化的发展前景必定是吸引风险投资的共赢基础。

2政策的倾斜性

在我国,作为数字化转型先锋的报业集团大都是以党报、党刊为龙头成立的。这种行政手段为主的整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报业的市场化竞争,但是它带来的相对利好就是报业组织能充分享有政策的倾斜,也就是公共性和公益化的性质能够让报业传媒在税收、财政补贴与政策优惠上享有独有资源,与充分市场化竞争的企业不同,传媒的市场虽然亦要接受市场的考验,但是,这种竞争是在政府的统领下进行,是一种相对理想的竞争模型。政策的倾向性能够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性。

3传媒资本的结构要求股权投资优先

中国报业传媒的发展资本主要在两大版块:内在资本的积累与业外资本的融资。而在业外资本的融资中又可以分为股权融资,即通过上市。在金融市场获得企业可持续发展资金;另一种为债权投资,即通过银行融资与发行债券融资。而在中国报业组织的外部融资中,债务融资在资本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这样的资本结构存在着很高的风险危机,因为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有两种控制选择,一是清算,二是重组。一般而言,股票投资者愿意选择重组的方式,而债权人喜欢清算,因为股票是清算的最后索取者。所以,如果发生危机,中国传媒企业破产的概率是很高的,而且由于债权人占投资者的绝大部分,往往会对传媒组织采取清算的方式,从而导致中国传媒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非常低。

而风险投资一般都为股权投资,虽然可以获得一定期限的经营权与收益权。却无法获得实际控制权及国家认可的媒介产权。所以,这种投资模式非常切合报业传媒的资本扩张路径选择。两者的结合是一种资源的互相补充。

4版权工业的无风险性

中国报业正经历的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的是从内容的供应商跃升为信息提供商,促成升级的核心就是版权,也称版权工业。是否拥有版权是传媒投资的核心。与一般的传统产业不同。后者需要大规模的人员、设备投资等硬件投资,而版权工业是一种高智力、高产出的投资,是典型的以精神产品创造力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贩卖的是创造者的创新智慧。所以,相对之下,投资的经营风险比较小。同时报业传媒数字化战略的实现目的是希望通过资本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最终成功上市。而风险投资的终极目的也是借助股权投资与管理,培育投资企业快速成长,促其成功上市,通过股权转让实现投资套现并获得高额的增殖收益,因此,在实现利润增殖的选择路径上,两者殊途同归。

二、国家主导下风险投资模式的建构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尹明华曾经说过2008年是报业传媒转型的攻坚年,而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是“破题”的关键。报业传媒的数字化转型是否应该引入风险投资模式,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已经有了成功的运作经验。在现行的风险投资资本结构中,国有融资方式占了主流,这种资本原则必定将逐步减弱其核心地位。因此,我们倡导在国家主导下,以外资疏导和民问资本的积聚为两个取向的风险投资模式的建构,其要旨在于大力发展业外资本进入报业传媒的改革市场。

1何谓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

提倡国家主导的模式建构首先必须清晰国家的性质,关于国家的属性存在两种理论:契约论和掠夺理论。契约论认为:国家是被公众创造出来的保护公众利益、调解社会纠纷的制度安排。他们主张由国家来组织、实施各种契约或规则,可以节省各种签约成本、实施成本和保护成本。

而掠夺理论或剥削理论认为“国家是某一阶级或集团的者,它的作用是代表该阶级或集团进行压迫和剥削,榨取他们的收人。按照掠夺论的观点,国家界定了一套产权或制度安排,目的在于使权利集团的收益最大化,而可能无视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也无视它对社会整体福利的影响。因而,这种理论只能解释不利的产权结构或制度安排为何能够存在。

在我们看来国家是一个大概念,在某种程度而言,代表了一种公共意志表达的产物。只是代表国家行使权利。所以,国家和公民通过宪法来规制权利和义务,而国家和政府之间又因为宪法确立了政府和国家问的关系,公民也确认权利由政府行使。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知道,国家、政府与公民之间是两个委托的关系。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不能等同于政府,它的内涵中应该包括普通的民众。

因此,我们提出的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与现行的政府主导模式是有差异的,后者是市场中实际的“操盘手”。“执行者”,不仅通过行政指令介入与管理市场,而且还是行为主体;而前者不再是实施者,它的作用与功能体现在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与引导,也就是国家主导是一种管理方式,不是具体的执行策略。

所以,我们认为所谓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就是在国家的控制、指导、调节或准许下,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传媒领域得到逐步发挥和全面贯彻。

2国家主导下风投模式的两种取向:外资的疏导与民间资本的积聚

我们倡导的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是为了弱化政府的行政职能。旨在通过规划、引领、调控实现角色的转换,因而在新的框架内,通过制度供给疏导外资,盘活市场存量;再开通渠道,实现民间资本的积聚,放大增量,发挥业外资本的主流作用。

(1)外资的疏导

自1995年以来,先后有50多家国外风险投资基金进入我国,2004年。旗下管理高达183亿美元投资基金的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的美国凯雷集团投资聚众传媒,标志着真正的国际资本进入新兴传媒。外资风投进入中国采取的是大量合作经营与部分独资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出的特点是:其一,规模不大。2006年只有10个亿的金额出现在传媒市场上,这个量不仅相对风投机构没有完全展开,而且对传媒的市场需求容量也是微小的;其二,投资的领域狭窄,更多在影视制作与新兴媒介,染指传统报业的微乎其微。所以,我们现在要争取的是外资投入的扩量与增容,将庞大的业外资本引入报业市场,而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就是政策的开放与市场的疏导。

对于外资的利用与疏导,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的风险投资形式,以美国和英国为例,它们都是以发达的资本市场为基础,同属于证券市场中心型模式。但是具体而言,他们介入传媒产业的方式存在明显的不同,美国主要采用“赤字模式”,即在新产品的开发中,风险投资者和制作者分担投资风险,投资者可以获得该产品的使用权,而制作者因承担部分市场风险而享有传媒的二级和三级销售权。英国则是“成本附加模式”,即投资者不仅可以委托制作者制作产品并支付全部费用,还要预付利润作为回报,投资者可以获得大部分二级权利。而作为风险投资后起国的韩国采用的是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的运作模式,以动员社会资本为主,官民共同融、投资的方式进行资本经营。中国传媒产业现实特点与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很多相似点,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其成功之处,营造以国家主导。外资与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官、民共融的投资模式。

(2)民间资本的积聚

所谓民间资本包括社会机构资本和私人资本两类,在现行的风险投资市场,民间资本很难涉足传媒市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实,中国市场拥有相当量的社会闲散资本在股票市场,2006年11月,国民存款总额已突破16万亿元。也就是我们并不缺少资金流量,而是缺乏将这种巨量的社会资金积聚成流,渗透于风险投资市场,使其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那么造成这种“有量无市”的原因在于:

第一,国人的风险投资意识淡薄。国人传统的理财观点根深蒂固。买国债、购保险、闲荡于股票市场是大部分人投资于银行获取固定收益后的主要资金流向,对于参与高风险、高收益的风投市场,赢取长线的增殖回报,尚没有形成强烈的投资意识。

第二,缺乏资金汇流的渠道。要将大量闲散的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等业外资本引入风险投资市场,积聚财富的渠道是关键。一个成熟的风投市场应该有风险资本家、风险投资家、中介机构组成,他们各司其职。而综观目前的风险投资市场,成熟度不够,社会风投机构数量少、作用低下,缺乏大量直接面对市场的投资者和专业机构。这意味着巨量的社会资本没有直接的释放途径参与到风险投资的市场营运中。

第三,政策对资金募集的限制。报业集团是事业性质的单位。所以政策规定了其社会属性,一是社会公益目的,不是盈利目的,二是国有资产,不是其他资本,因而,总体上作为一个事业单位的报业集团或者报社是不能吸纳业外资本的。虽然《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简称“44号令”),已于2004年11月28日正式实施,为外资与社会资本进人传媒市场开启了缝隙,在政策框架内,允许业外资本的进入。但是,目前的开放对资本需求庞大的报业市场而言。其力度明显不够。

所以,开掘大量闲散的业外资本,将其引入风险投资市场是解决目前风险投资市场融资主体单一、风险性强。增加放量的必然路径。

三、风险投资进入报业传媒的战略基点

风险投资要进入报业市场,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做贡献,它必定要经历从政策突破到市场孵化到投资意识的培植等多重壁垒,因此,只有选择恰当的战略立足点才能突破障碍,实现风险投资与报业传媒的真正联姻。

1制度的供给

报业传媒的双重属性使然,其产业融资行为必定受制于政府管理,制度供给是风险投资登陆报业传媒市场的必要条件。按照道格拉斯·诺斯的界定:“制度是由一系列正式约束、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及其实施机制构成的,正式制度的制定、变动或修改,往往带有一定的权威性,执行时具有很大程度的强制性,非制度则是在特定历史阶段自发形成并为社会认可。两者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在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史,政府作为供给主体提供了一系列的正式制度,每一项新的重大安排通常会被作为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动力支撑。

对于报业传媒而言,最大的制度供给来源于产权归属,而产权的清晰度是制约风险投资入场的必要因素。中国报业市场正在推进的渐进式改革的一个突破点就是传媒的改制与转型,即我们可以按照媒介市场参与各方的利益取向,将传媒市场分解为社会服务的“国家传媒”、充当社会瞭望哨的“公共传媒”以及实现传媒产业功能的“商业传媒”等几种形式,只有建立多层级、多元结构的传媒市场,才能消解在意识形态化与传媒产业化的两难抉择,产权归属才有最终落实的可能,风险投资才能找到自己的市场。

2发展报业投资基金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了《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研报告》,指出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总额近400亿元,投资项目数也高达741个项目。虽然我们明确感受到风险投资市场的增量与放大,但是遗憾的是这种增量并没有惠及对资本融资需求程度高的中国传统媒介。

因此,我们建议大力发展报业产业的投资基金,专门致力于报业传媒的融资建设,借鉴美国传媒产业风险投资的基金模式,在专业领域里缔造由传媒融资家、传媒投资家与传媒项目的管理者构成的投资体系。

3报业传媒风投意识的培植

一直以来,中国报业传媒推行政府主导下的渐进式、边缘突破的改革,报业传媒既是改革的触动者又是利益的既得者。所以。在触及传媒产权改革的攻坚战时,报业传媒虽然可以获得“自由身”,投身于市场的熔炉,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将导致传媒丧失政策的倾斜与保护,失去部分利益。所以。这从一个层面上解释了,为什么涉及传媒改革底线的产权归属问题受到来自上下两方面的“摇晃”。

但是,从远景来看。“国家传媒”、“公共传媒”以及“商业传媒”必定是传媒产业市场未来发展的取向,通过细分市场后,只有国家传媒,可以不进入市场,享受政策保护,其他传媒完全市场化竞争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选择适当的进入市场模式。融入市场竞争是报业传媒的必由之路。所以。对习惯于政策扶持的报业传媒而言,在转型的过程中。必须高瞻远瞩建立风险投资的意识,适时、恰当地将这种资本经营的方式导入企业发展中,以理念更新,抢占制高点。

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第2篇

石磊教授的《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一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认为,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报业生态,但并不必然带来报业的衰落。报业同样可以采用新技术,在媒介融合中实现数字化转型,实现与新媒体共生共荣。这种认识和论述,对报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通读全书,我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四个特色:

特色一:多年潜心研究的集大成

石磊教授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新媒体艺术与文化硕士点负责人、新媒体研究所所长。2006年7月,他发表了论文《媒介融合,报业发展新支点》,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从那以后,他发表了《从媒介融合看报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报业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报业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构建》、《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产品生产模式之变》、《培育跨媒体跨地域传媒集团路径选择》、《新媒体语境下公共领域重构》等10多篇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论文。2009年10月出版了《新媒体概论》,并被北师大等许多高校作为教材。专著《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他还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发展对策研究”、教育部社科项目“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研究”、四川省社科项目“媒体融合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战略”、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传媒融合发展研究”,担任“新媒体理论与实务”丛书副主编,四川省精品课程“新媒体概论”第一主讲教师。

2006年初,石磊教授在四川大学攻读文艺与传媒方向博士学位期间,为构思撰写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博士论文,并就相关问题多次与我进行研讨。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刚刚起步,颇具前沿性。2008年上半年他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后,又认真听取了许多老师和同学意见,多次进行修改,终于在2010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这是他长期研究的成果,是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集大成,是报业研究的可喜新成果。

特色二:努力构建数字报业研究的理论体系

该书将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放到数字化生存和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全面研究,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报业发展的的必然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他创造性地提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转型,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战略转型。他不仅强调报业在技术上与新媒体融合,还主张在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上进行重构和再造,破除阻碍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找到数字化的商业模式,构建起报业发展新模式。这样就跳出了一般性的数字化研究,使报业数字化研究具有了厚度和高度。

石磊教授对国内外报业数字化转型历程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并将众多的转型路径精当准确地概括为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在内容融合上,以前单一的报业内容生产变成全媒体的数字内容生产,报业由“报纸业”变成“报道业”。在渠道融合上,以前分散的、各自独立的报纸、广电、新媒体等渠道有效地整合在统一的数字平台上,实现全媒体融合。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将产生跨媒体跨地域的数字化现代传媒集团。这些分析论述,对当前我国传媒改革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特色三:多学科交融,理论联系实际

该书以新闻传播学为基本立足点,综合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注重从经典和前沿理论中寻求支撑。同时,注重从中外传媒实践中寻找答案,以开阔、创新的视野选用大量鲜活、针对性强的案例应证观点。将报业数字化转型放到国际背景下考察,运用了大量的国外理论成果和跨国媒体的生动案例。同时,注重中国语境,对报业数字化转型在中国遇到的特殊问题进行阐述,并在政策、管理和经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石磊教授在对报业数字化转型情况进行细致考察、对传媒发展众多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抓住传媒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探讨了报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什么是数字报业、怎样进行数字化转型,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具有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特色四:理论研究与个人经验有机结合

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第3篇

>> 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专业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浅析 禾林出版公司的数字化转型 教辅出版数字化转型的思考和探索 中国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科技出版数字化转型的SWOT分析 黑龙江省出版产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研究 德国教育出版及数字化管窥 漫谈数字时代编辑出版的数字化转型 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中国传统教育出版企业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研究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出版业的集团化、数字化转型与品牌建设 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模式分析 地方出版社教育数字化转型探析 谈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以标准推动出版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美国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商业模式(一) 我国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突破之路 浅论传统教育图书出版的数字化转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德国出版的数字化转型研究 德国出版的数字化转型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刘骃姗")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数字信息时代,传统出版业持续唱衰,数字出版如火如荼。我国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初见成效。在汹涌的数字化浪潮中,传统出版业能否力挽狂澜、扭转乾坤,成为关乎其命运的大事。老牌出版强国德国在保留传统优势的同时全面进军数字出版,笔者从兰登书屋的发展之路管窥德国出版业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转型策略,以此为我国的数字出版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字出版;德国出版业;兰登书屋 中图分类号:G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4-0064-02

一、引 言

《2014年度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初见成效。尽管如此,传统出版业危机四伏的现状依旧没得到扭转。在汹涌的数字化浪潮中,传统出版业能否力挽狂澜、扭转乾坤成为关乎其命运的大事。德国出版业,一直被奉为业界标杆。德国既有渊源悠久的出版传统,又有源源不断的推陈出新。

现如今,德国已经成长为全国拥有2000多家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8万多种、书店年销售额近百亿欧元的超级出版大国。每年10月举办的法兰克福书展成为国际出版业最重要的盛会。老牌德国在保持其出版业的传统核心优势时,不断引入各种创新理念,利用新技术开发多元化产品,为自己的出版王国注入新鲜的血液。

兰登书屋,从最初崛起于美国,1998年被德国媒体集团贝塔斯曼收购,到2012年与英国的企鹅出版社合并共组企鹅兰登书屋,成为全球出版业的超级航母,至此德国的出版业已经大面积覆盖世界版图。本文以兰登书屋的发展之路管窥德国出版业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转型策略,以期为彷徨中的中国出版业提供可借鉴之处。

在德国,出版业界始终呈现出多元的书业生态,既有像兰登书屋这样的大型出版社,也有众多小而美的独立出版社,它们共同为读者构建了丰富多样的阅读世界[1]。即使在数字时代,出版社依然肩负着文化传播的伟大使命。兰登书屋亦是在深耕主业的同时多元开拓。作为兰登书屋母公司的贝塔斯曼集团表示,将在未来5至10年进行转型,首要目标是通过数字化和国际业务让公司更快发展。早在20世纪70年代,兰登书屋便开始迈出数字化的步伐。时至今日,数字业务节节攀升,数字产品的销售额已经成为维持其业务增长不可小觑的力量,初步形成电子书、有声书、游戏和影视四大数字出版格局。

二、开拓电子书疆域

五十年前的兰登书屋,曾经创造了辉煌一时的出版神话。然而现在,听上去更像是传说。爱泼斯坦写道:“那时,畅销书我们当然也乐见,但不像今天这样,成了一件生死攸关的事了。兰登书屋的畅销书一般会在我们的平装常销书系列中度过一段相当长的二次生命,这些常销书会摆在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里成百上千的独立书店的架子上。”实体书店破产倒闭,传统出版业一片唱衰,数字革命背景下走向转型道路似乎是唯一的选择,就像塞内加所说的,“愿意的,命运领着他走,不愿意的,命运拽着他走”。顺应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启动了电子书项目。德国近80%的实体书店在销售电子书或电子阅读器。

2000年,兰登书屋出版了20本以AtRandom命名的系列电子书。所有电子书只在线销售或按需印刷,并不在实体书店出售。电子书售价按纸质平装本标准来定。每出售一本电子书,作者可获得15%的版税,按需印刷,则获得7.5%的版税[2]。兰登书屋希望通过此举进军电子书市场,但因时机尚不成熟,市场反响并不如意,次年兰登便放弃了此项电子书计划。兰登书屋对电子书的研发并未止步。此后,兰登书屋依托其在大众图书市场的内容优势,从读者角度出发,全方位、多渠道建设电子书。

1.“文艺复兴”:唤醒经典图书与纸媒的二次生命

文艺复兴时期,在先进知识分子的带领下人们重新将目光于古希腊、罗马的艺术文化,从而翻开了欧洲近代历史的崭新篇章。世纪之交,兰登书屋将“沉睡”的经典名著与没落的纸媒搭载上数字技术的“火箭”,掀起一场图书出版业的“文艺复兴”,同时也促成出版业与纸媒的“联姻”。

Loveswept是九十年代美国最受欢迎的言情小说品牌。在兰登书屋集团各国分支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电子书在北美、英国和其他英语国家同步发行。电子书仍然沿用很多最初的元素,意在唤醒读者的怀旧之情。

在与纸媒的“联姻”中,兰登书屋将报社记者的文章开发成电子书。这些记者不仅是家喻户晓的新闻界明星,同时也是网络红人,这无疑为电子书线上线下集聚大量关注。此外,兰登书屋还将新闻调查以及各大媒体的热门文章制作成电子书,既延长了新闻的生命力,也为媒体爱好者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料。

2.以人为本:不断优化读者阅读体验

兰登书屋始终秉承“让任何消费者通过任何形式方便地获得我们所提供的内容”的理念。纸质图书时代,兰登书屋经历了从精装书到平装书的策略转型,满足社会大众各个阶层的需求。电子书时代,兰登书屋继续从读者角度出发,推出一系列改进用户体验的策略,微件战略就是其中之一。早在WEB2.0时代兰登就率先提出UEO(User Experience Operation,用户体验优化)理念。例如,当用户在兰登搜索引擎输入某个关键词,不仅可以看到有哪些书包含这个关键词,并且还能知道首次出现该关键词的上下文语境,读者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人性化的搜索体验广受读者的青睐,润物细无声地培养了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

3.唯变适从:广开销售渠道

兰登书屋对电子书的定价方式一直保守的。2010年,苹果推出ipad平板电脑,大型出版社纷纷转向电子书定价模式。或许是出于谨慎的考虑,时隔一年,兰登书屋才决定加入他们的行列。定价制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借助苹果、亚马逊、谷歌等平台来扩大宣传、增加销路,但制定出合理的电子书价格则成了出版商头疼的事情,定价混战时有发生。德国实行固定的图书定价协议,因而免去了不少争端。尽管定价还存在诸多问题,但面对竞争愈发激烈的互联网世界,出版商只有获得更多读者青睐才能站稳脚跟。固步自封只会自取灭亡,唯变适从才是生存法则。

三、开发有声书产业

在开发多元数字产品方面,有声书可以说是兰登书屋一块精耕细作的领域。早在1999年,兰登书屋就收购了有声书公司聆听图书馆(Listening Library),并将其打造成为旗下儿童有声书系列出版商[3]。如今,每年出版的有声书超过300种,还有许多珍贵的音像资料都可以下载。

1.细分读者群体

数字时代要求准确定位。兰登书屋将有声书作了详细分类,划分出包括艺术、电脑、教育、科学、宗教等40多种类型,依据此架构分门别类打造有声书系列。在读者群体方面,兰登书屋有两条主线,分别是面向儿童和面向成人的。儿童读者还细分成年幼听众、中等年级听众、青少年听众。如此专业的分类足以显示兰登书屋的资深老练。在把握大众畅销书物方面,兰登书屋也是独具慧眼。“哈利・波特系列”风靡全球,纸质书畅销,电影受追捧,兰登书屋抓住时机推出该系列有声读物,销量一路飘红。

2.转变版权保护观念

数字出版一直面临盗版侵权问题。兰登书屋率先放开个人读者市场的数字版权加密保护措施。实验数据表明,数字版权保护措施与盗版情况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网络经济时代,信息的准入门槛越来越低,市场占有率事关企业命脉,转变版权观念既对零售商利好,也对读者有益。iPad和手机用户可以将有声书下载后自由地转换成相应格式的数字文档,以便于永久保存。

四、有效整合资源,实现跨媒体出版

数字技术为整合图书、视频、游戏等娱乐媒介资源提供了无限可能。兰登书屋注重开发自身优势内容,进行多角度利用,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延长企业价值链。

2010年,兰登书屋开始与其他媒体公司合作,为游戏、社交网络、手机平台等创作故事内容。兰登书屋聚拢了一批优秀的科幻小说家,他们可以为游戏的故事情节设计提供有力支持[4]。此外,兰登书屋还对游戏攻略加大投入,研发出一系列游戏指南,配以电子书和制作精良的策略视频,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积累了一大批活跃用户。

兰登书屋拥有自己的电影制作部门,后与福克斯电影公司联合。即便如此,审慎的兰登书屋计划每年至多推出两部作品,每部进行2000万美元的适度投资。这些影片其实是将兰登书屋出版的作品搬上荧屏,以电影的媒介表现来宣传。虽然合作的影片并未造成轰动,但这种图书与电影的结合也是传统出版业大亨跨媒介的创新尝试。

五、总 结

数字化浪潮浩浩荡荡,传统出版业能否借势找到出路,转危为安,结果尚未可知。德国的图书出版业,既带有独特的本土文化,又是行业佼佼者,从而受到世人瞩目。兰登书屋的发展之路浓缩了德国传统出版业在数字化背景下转型的特征。目前数字出版已基本形成电子书、音像、游戏、电影电视的格局。兰登书屋的数字转型之路始终以读者为本,充分将自身传统图书的优势与新技术新媒介结合,重新点燃书籍的二次生命,逐步形成“深耕主业,多元开拓,加快转型,融合发展”的发展战略。在数字革命的叫嚣中,兰登书屋没有随波逐流,迷失自我,而是审时度势,步步为营,实现自我超越。

目前,我国的数字出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的普及,使数字化阅读迅速流行起来。数字出版内容开始走向深加工、定制化、多终端开发,提高数字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但同时另一方面,传统出版商在数字化转型中缺乏规模实力、网络投送平台竞争激烈、大众娱乐化的冲击、版权问题、标准规范缺失、资源整合难等现实问题依旧严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数字出版既要借鉴行业领先者的成功经验,也要结合本国的实际国情,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快速发展之路。

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教育出版 商业模式 数字化转型

一、绪论

来自中国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的数据表明中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的图书零售总量是63.47亿册,零售金额总数为659.15亿元。其中,教育类图书零售量超过了52亿册,在零售总量的占比超过了80%;销售额484.01亿元,占销售总额70.36%。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教育出版在整个出版业的重头地位。中国传统教育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研究中国数字出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浪潮已经开始席卷全球出版业,从行业层面来看,各种电子阅读终端的研发和问世,改变了传统的阅读习惯,为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提供了切实的平台。

二、文献综述

(一)“出版”的相关概念界定

教育出版。程三国(2002)指出中国现代出版业是由一般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三个部分组成的。教育出版则是指与学习、教育和培训有关的出版,分为基础教育出版和高等教育出版两个业务范畴。刘灿娇(2007)认为模式化、标准化、过程复杂性和强计划性是教育出版物的典型特征,所以是最不会引起歧义、最名副其实的。

传统出版。M Cockerill(2006)在研究出版商业模式时明确了传统出版是区别于电子出版的纸质图书的出版。张莎莎(2013):传统出版是指以传统印刷术为基础,出版产品的信息载体是纸张。相关出版物包括图书、报纸、期刊等。

数字出版。本文所涉及的数字出版以《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出政发〔2010〕7号)》中的定义为准: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

(二)商业模式概念界定

R Clarke(1997)认为商业模型是公司用来获得持续性收益的一种运营方式。

哈佛大学教授Mark Johnson、Clayton Christensen和SAP公司CEO孔翰宁(2008)共同撰写的《商业模式创新白皮书》将商业模式的三个要素概括为企业资源和能力、盈利方式、客户价值主张。

三、研究方法设计

(一)资料收集方法

本文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是文献检索法和深度访谈法。通过检索国内外与教育出版、数字出版和商业模式相关的文献,以及官方的政策文件、统计报告和新闻事件,采集翔实的参考资料。运用访谈法对行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解,获得第一手资料,弥补文献资料中数据不足的缺陷。

(二) 资料分析方法

文献分析法。通过分析搜集到的图书、期刊、论文、专业报道和行业会议等相关材料,对传统教育出版企业进行定位和深入探究。

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针对既有资料进行判别和分析的一种非接触性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或是定量分析的方法输出认知。

案例分析法。本文分析人教社所属群体的现状及问题,提出转型的动机;其次分析外部宏观环境,预期人教社转型的战略趋势,借鉴其一系列的操作经验;之后通过对优劣势的对比分析,得出适用于人教社及其他中国传统教育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模式;最后提出模式选择方案。

(三)研究工具

PEST分析法。PEST分析法指的是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本文通过这四个因素来判断企业所处的环境现状,分析数字化转型时机的正确性。

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也被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以企业自身的内在优劣势为核心,客观分析企业现行状况的战略分析方法。SWOT是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和Threat(威胁)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

四、研究结果分析

(一)人教社概况

人教社以课程教材研究所为龙头部门,设立了数字出版部(职能部门)和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社属企业)。相关产品包括: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教辅和教师用书(1-9年级)、普通高中课标实验教材教辅、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对外汉语教材教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材、幼儿师范学校教材、师范院校教材、其他教育图书、工具书、电子音像、数字产品、人教期刊。本文统计出仅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就多达215册别。教材出版垄断、教育出版物市场化竞争、企业改制、行业合作与联盟,除了资金短缺,人教社几乎经历了教育出版企业在发展历程中所有普遍意义的阶段。

(二)转型原因的分析

该调查涉及的访谈对象为29人,其中总社管理者1人、分社管理者3人、项目负责人4人、编辑10人、发行经理4人、社属企业职员7人。在访谈提纲的设计上,从人教社当下的企业状况和转型中产生的问题切入,设置了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问题。从调查结果发现,人教社所面临的问题有五个方面:

第一,地区行政壁垒的干扰。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的冀教版教材、江苏译林出版社有限公司的牛津版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的深港版教材等一批极具地域标志的教材教辅由于能为地方财政创收,实现业绩,所以相应的地方倾向性也突显出来。

第二,出版生态环境恶化。企业被“租型”单位恶意盘剥利润。简单粗暴的惯常做法是版权页标注印数3000册的教材,在当地实际印刷量可能是6000册甚至10000册,这样超出的3000-7000册的“租型”费就这样流失了。新华书店账期长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这对于一些中小出版企业来说,可能是影响生存的问题。数字出版则可以通过二维码、编码跟踪等技术手段对出版印刷进行数量上统计和监督,并监控其销售去向。

第三,教材与教辅之间的版权纠纷。以人教社为代表的教材出版企业认为教材是自主知识产权出版物,其研发和销售已经市场化,人力和资金等投入都是教材出版社自行承担,所以教材也就不再属于公共出版物,与教材配套的教辅出版物应向教材出版社支付版权费以获取相关内容的授权。教辅出版企业则认为教材并没有进入真正的市场化或者完全的市场化,因为教材出版的准入门槛依然限制诸多,没有去政府化。数字出版可以通过教材教辅的在线链接,通过良性竞争获取市场份额。教辅产品也可以选择缴纳相应的版权费用,以教材企业官方认可的、质量达标的身份获得推荐或链接。教材企业也能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在很大程度上维护教材的研发版权。

第四,教材教辅成本攀高、利润走低。教材品类剧增和教材限价导致教材的规模效益大不如从前。配套教材的教辅版本也随之翻番,教辅产品的价格战长年不断。低价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就是盗版横行。个别教辅出版企业借鉴人教社“租型”方式,将排版文件直接发到地方印刷厂,为降低销售价格,甚至将彩版直接印刷成黑白版。这样运输费和印刷费的价格空间就压榨出来了,可直接投入市场低价竞销。数字出版本身就省略了运输环节,只需要在线传输;同时也没有印刷成本,可以对恶意的低价手段进行有效狙击。

第五,用户阅读习惯的改变。90%的被访谈者支持传统教育出版单位进行数字化转型。中国传统教育出版企业绝对性地控制了最大的教育出版资源,数字化转型一旦成功,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具备了核心竞争力。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整合资源,将教材与教辅在数字平台上进行全方位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传统版权纠纷带来的损失。数字化转型中的纸张成本及相应的仓储成本和运输成本将极大降低。

(三)人教社转型环境的PEST分析

政策环境(P)。2010-2014年期间,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中央利好政策和意见,充分体现了对中国出版企业数字转型大力扶持的态度。截至2015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建设的数字出版基地已达13家,扶持工作在北京、南京、天津和深圳等多地不同角度和层次的开展进行中,全国教育出版企业面对的是一个较好的政策环境。

经济环境(E)。2009年的《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对出版企业给予了实质性的协助,企业可以保留更多的利润用以投入数字出版的发展。数字出版企业销售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符合条件并申报通过的,退回其中14%的税费,即实际只征收3%的增值税。这两项措施极大地为传统教育出版企业的转型提供了新兴市场的进入保障。

社会环境(S)。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目标,2015年中小学在校学生数接近1.61亿,2020年或达1.65亿,分别相比2009年增加2.08%和4.62%。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中小学教材教辅出版发行的需求也将相应回升。

技术环境(T)。2012年前后,中国出版业和IT技术业在云出版、数字版权保护、阅读终端融合、数字出版平台、数字编辑等数字出版关键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教育出版企业的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不过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软件创新后劲不足引发的数字硬件产品同质化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在生产环节上,没有完全摆脱某些企业代工、仿制和拼成本的恶性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教育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纵深发展的进程。

分析结论。通过PEST环境分析,可以清楚发现人教社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教育出版社在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享有绝对的优势,技术环境方面的劣势则比较明显。总体上还是非常利于企业转型的。

(四)人教社数字化转型的SWOT分析

优势(S)。内容资源优势。人教社稳步经营了60多年,积累的传统教育出版内容资源庞大,从中可以提取出适合数字出版的丰富的内容资源。

垄断优势。虽然教育出版已经市场化,但准入门槛比较高,目前全国有法定资格的教材出版社仅有80多家。数字化转型可以将教材和教辅的融会贯通。

品牌优势。无论是哪种出版,品牌都是出版社的信誉和知名度的集中体现。人教社的品牌优势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在教育出版领域尤其突出。

劣势(W)。缺乏复合型人才。传统教育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需要即懂教育,又熟知出版业务,同时拥有技术理念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近几年的人才需求无法满足。

体制遗留问题。虽然人教社已经改制转企。企业制度逐步向现代化调整,但几十年的事业单位体制的彻底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导致人教社的市场化竞争力度不够,绩效制度无法良好运转并发挥作用,从而导致转型进展缓慢。

机会(O)。阅读习惯的改变。2013年9月启动的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突破50%,青少年群体手机阅读接触率接近60%。青少年手机阅读日均时长超过30分钟,手机阅读月均花费1.25元。在数字化阅读比例显著上升的同时,用户付费阅读的习惯逐渐被培养起来。这意味着教育出版的盈利环境在趋好。

威胁(T)。教育出版数字技术缺乏行业标准。《国际标准文档关联编码(ISDL)》国际标准虽然在2011年成功立项,但面市后的成效还需要较长的检验时期才能确定其有效程度。而且这一标准无法涵盖数字化教育出版的所有技术主流层面。

技术类公司的强势竞争。与欧美数字出版由出版公司主导不同,中国的数字出版绝大多数源发自IT类公司。人教社的转型将因不具备技术优势受到来自IT技术公司的竞争压力。

分析结论。根据以上SWOT分析,可知人教社现阶段的企业优势大于劣势,外部的机会多于威胁,技术劣势明显。鉴于目前尚处于尝试阶段,宜采用ST策略(多元化策略)。通过跨界联盟方式来解决技术薄弱问题不失为一个好策略,可以与技术类企业合作开发并分享利润。传统教育出版企业开放合作是规避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技术短板的最佳捷径,独立打造大规模集约型平台和大规模制造自有产权终端阅读器的风险过大,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与各方关联行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五)人教社数字化试水历程

2001―2015年的近14年间,即使是人教社这类占据优势资源、教育出版阅历丰厚的企业,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模式。数字出版部和人教数字公司的双轨并行,可以看出人教社对数字出版的重视程度。通过与多类单位的多层次合作、借力发展以及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人教社寻觅到现阶段比较适合的数字化转型模式。

(六)人教社数字化商业模式转型

单一产品模式。人教社尝试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也是大多数传统教育出版企业向数字出版进军的普遍形式,也就是纸版资源直接转换为数字化内容。转型之初,人教社把主要工作重心放在数字化内容资源的建设上,通过激活所掌握的巨大的教学资源,以“资源包”的形式与名校名师共建共享。

整合服务模式。电子书包是以数字阅读终端为载体的综合性产品,将文本、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数字化教学材料进行融合。其教育和学习方面的功能之丰富是普通终端或平台无法企及的,搭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功能充分体现了整合服务的成效。

人教网(.cn)是具有经营性的、为学生答疑辅导、为教师提供测评帮助的资源性综合服务产品。人教网原创的网络文本资源年均量5000万字左右;日均页面点击量超过300-400万次;日均访问量约20万。

人教学习网()是人教社旗下解决产品使用过程中各类问题的资源类网站。网站引入了课外辅导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反观学习内容的设计是否符合用户的学习习惯。

人教数字校园(PEP e-Campus Live)以学习、教学、推广等系统认知为理论基础,通过IT技术手段实现对教学研究、教学资源、教务工作、媒介手段、测评诊断进行整合配置,形成立体、开放和交互的在线综合服务方案。数字校园由备课系统、授课系统和教务系统三个模块构成,充分体现了产品强大的综合服务特质,对关联产品的持续销售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英语互动Q学堂”网络教材。配合《英语(新目标)》教材,紧扣课程标准的五大组成部分,用户界面模拟实体教材的外观。充分贯彻分层次教学理念,按学生学习能力和进度的不同个性化提供。这使得学生参与活动的便捷性得到提高,良好的互动功能机制提升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效能。

2009-2011 年期间,人教社经过三年的数字出版运营摸索,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在管理、人才、技术以及数字化经验方面有了相当的基础。企业定位逐渐由内容提供商成功升级为“内容+产品+服务”的综合服务商。

平台运营模式。数字出版平台的核心在于教学内容的整合、管理、跨平台及信息服务。教和学的大量素材是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最核心的基础资源。通过有效的数字化整合之后,资源、读者、作者和企业共同构成高度人性化的、强大互动性的数字化平台。人教社研发的网络出版平台,通过对互联网安全技术的完善,架构全媒体出版体系,将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功能融入出版流程,支持各种移动终端参与基于教学活动进入自出版环节。

(七) 数字化转型成效

人教社社属企业,人教云汉数媒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收入近2000万元。人教社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整体收入超过4000万元。2014年数字出版总收入超过6300万元,增长率超过50%。转型成效是显著的。这个数字和人教社十几亿的总体收入来比轻如鸿毛,但从整体行业来看是重如泰山。以人教社为首的教育出版单位的数字化出版盈利,是行业的强心剂。人教社由产品供应商向服务提供商的整体趋势,是目前中国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思路。

五、研究结论

第一,成本角度的模式选择指的是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出发,选择资金投入量适当的模式作为突破点。同时加强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数字出版降低成本最可能方式就是缩短中间环节,减少中间费用的支出。传统出版状态下,纸质产品流程基本上是单向的线性流程,每个环节的开始都是基于上一个环节的终止。数字出版却可以凭借数字多元化和跨媒体的优势实现出版流程的多向互动,直接或间接降低出版成本。

第二,产品差异化角度的模式选择是指在市场中,如果企业的产品(服务)比其他同类产品(服务)更好地满足了某些顾客群体的需求,并使其产生依赖性,差异性化优势自然就发挥出来了。采取该类模式的企业能在市场中取得高于平均水平的价格,避免恶性的低价竞争。

参考文献:

[1]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4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年度分析报告[J].出版商务周报,2015: 1-8.

[2] 黎娟.数字出版概念研究,广电传媒[J].2011(8):116-117.

[3] 夏德元.数字出版与传播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4] 杨慧娟.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及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论文,2013.

[5] 尹静.当代教育出版企业的战略转型分析[J].出版广角,2013(13):78-79.

[6] 张立.2013-2014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7] 张文琪.中国出版业转型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硕士论文,2014.

[8] 钟小青.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内容服务研究[D].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论文,2013.

[9] 周蔚华.数字传播与出版转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0] Richard Guthrie (2011). Publish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SAGE Publications Ltd.

[11] Sumiko Asai (2013). Publishing in an Electronic Era. Tokyo: The Toho Gakkai.

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企业 数字化转型 研究

一、企业数字化转型阶段

企业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ation),数字化转型不只是企业内部数字化自动化的应用,其正真内涵载于用互联网的思维打通企业内部的运营流程,将企业的前台与后台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从客户为中心出发,把企业的运作、决策及服务紧密围绕客户体验而进行。

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能够明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分类,对科学、系统研究企业数字化起到重要的作用。21世纪以来,国际上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分类,简略的概括为萌芽、扩张、业务变革和战略变革阶段,这些阶段分类大多以发达国家的视角来进行划分,对我们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国家在不同经济水平,数字的出发点是不同的,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将不一致。综合国内学者对于企业数字化阶段的研究,大体将分为数字化初始期、基础设施变革期、业务数字化转型期以及战略变革期四个阶段。

二、企业数字化阶段分类研究

企业数字化转型阶段划分指标。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企业数字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数字化战略的重视和实施程度、人力资源信息化能力水平、IT的应用状况、数字化效益指标等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计算应包含硬件、软件、通讯设备、视频会议室、信息化的培训课程、信息管理部的建设、专业IT人才团队、以及技术的维护。应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最近5年,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费用占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乘以100%

(二)企业数字化战略的重视和实施程度

企业数字化在企业的地位反映了该企业是否重视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云计算使得21世纪传统行业竞争无比激烈,将数字化转型提升到战略高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其主要评价依据包括:企业信息化领导的地位、信息部门的地位、信息化工作的整体规划水平、信息话的重视程度等。

(三)人力资源信息化能力水平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企业的任何其他资源都是在人力资源的参与下才变得灵活起来。对于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能力的评价包括:雇员的IT技能和数字化的理念、是否有专门的数据库管理员、是否建立了IT部门并配置专业的IT人员、信息部门是否定期进行培训以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的信息能力和数字化观念等等。

(四)IT的应用状况

无论数字化设施建设多么完善,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为战略高度,IT的应用水平都直接关系到企业数字化战略的成败。IT的利用状况囊括: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程度水平、数字化对决策的支持程度、电子商务的应用、互联网的应用水平、企业系统之间讯息共享的程度、能否实现面向外部的电子公文交互等等。

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占传统业务的比例。包含电子商务的销售额与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和线上购买金额占总采购额的比例。

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特征

(一)处于数字化转型初始期的企业

初始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初阶段,此阶段还未建立数字化相关的信息管理制度;其制造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技术都不完善,计算机的普及率包括信息技术的普及率都比较低,使用常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企业的信息基础建设和信息系统应用都处于较低水平,企业停留在硬件系统的建设层次。

(二)基础设施的变革期

信息部门开始建立;随之企业开始逐渐建立信息化的管理规范,企业在组织结构和营运模式上更加注重数字化变革,信息技术开始融入企业生产的每个环节与职能部门,并且信息化变革更向着企业的统一化模式发展,企业已构建出具规模的内部网络,此时的信息技术处于推广和快速发展阶段,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较初始阶段有明显完善。

(三)业务数字化转型期

处于业务数字化转型期的企业不仅建立了完善的数字化信息系统,配备了专门的数字化部门及专业IT人员,整个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全面提高,在企业内部实现了数据高度共享,组织通过数字化的变革和业务流程再造将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完美结合。这个时期的企业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信息系统在随着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变革进行调试和改变,由于信息管理系统改进和变动的影响,此阶段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进度也会轻微波动。企业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施行触及企业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等过程。在业务数字化变革中,以变革标的为导向保证变革有一个具有方向性的、能够监测的、有向导的管理环境,为整个变革进程制定计划,构成有实效的项目小组和有效管理项目进程。选用新的领导方式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变革进程的管理的核心价值进行宣传增强管理层领导工作的有效性。

(四)战略变革期

企业领导层面,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变革期的CIO,自身不仅具备了全局性的眼光,同时能够以过程为导向,根据公司的组织设计进行调整.不仅具备信息分析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公司筛选和利用关键信息.并且还具备了能用投资回报率来决定IT方面的支出,高层领导角色在现阶段由CIO来担当,并制定战略层次的方案。在制度层次,企业已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企业的价值链用互联网思维联系和组织起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入正真成熟阶段,并在企业的战略层进一步强调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且持续对转型进行战略投资。

四、数字化转型阶段注意事项

(一)创新业务模式

数字化时代,企业最重要的是设计并构建新的业务模式。惟以最适合的规范方法不断地重新把全部业务要素纠合在一起才能满足客户期望,领先于竞争对手。

(二)推动构建客户和社区的互动

对客户和社区的自由交换的新模式的构建是企业数字化改造的关键能力。传统企业与客户交互大多发生在销售、营销和售后的过程中。而数字化时代,企业必须从产品设计到供应链再到企业的财务方面等等,都与客户进行交互。构建与客户交流的社区,这一点小米科技公司做的很到位,小米社区和论坛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恰当的充当了与客户交互桥梁的角色。使得企业的设计人员、工程师与客户进行交互,让顾客得到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三)优化和构建数字化供应链

传统企业以满足供应商来涉及供应链,而数字化企业必须针对顾客优化供应链。对数字化供应链进行优化,把这个供应链网络中的物流信息进行组织,提取更有价值的信息。依据数字化网络系统对信息按要求进行管理和输出。来达到协调远程客户与企业的关系,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四)识别转型时机

通过对企业所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信息的整体掌握来识别转型时期。需要判断自身的产品或服务的数字化程度,同时把握自身的竞争对手怎样应对新的客户期望。根据时代和客户的变化要重新定义价值主张,来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来实现数字化的价值。

(五)执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并且持续改进

通过重新定义业务和运营模式,构建新的数字化虚拟社区,来实现客户的交互和数字化供应链的完善。这些不仅需要严格执行而且更需要持续改进,随着市场的变化,顾客的要求和偏好在随时变化,只有通过分析客户交互,来寻求新的源动力。

五、总结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大致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从数字化产品与基础设施开始扩展,进入21世纪初后,开始发展到数字分发与Web战略阶段,其中Web战略与电子商务以及如何通过Web战略提高效率等。直到2010年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行到业务模式层面,标志为移动革命、社交媒体、超级数字化。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强大动力,在新世纪背景下,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通过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的阐述,从企业数字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数字化战略的重视和实施程度、人力资源信息化能力水平、IT的应用状况、数字化效益指标等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同时也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些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可以为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结合企业本身,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字化转型道路.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于那些能够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并率先进行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企业,能够在变革大潮中占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 赵冰.浅谈制定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2009(19):314.

[2] 欧阳峰.我国企业信息化演进的内外影响因素[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1):173-174.

[3] 龚芳,金岳晴.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6(33):9185-9187.

[4] Saul J.Berman,数字化转型-为数字化和物理化的融合制定新型业务模式[J].IdeaWatch.

[5] 杜立辉.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8).

[6] Jian Fu Zhang.Evalu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J].Expert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1.38:8938-8948.

[7] 朱农飞,罗元.数字化转型[J].首席财务官,2014.01:74-75.

[8] 刘英姿,吴昊,林伟.企业信息化阶段发展的模式及.阶段特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4(2):101-103.

[9] 白建峰.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模型及案例研究LD].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第6篇

一、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及问题

医药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消费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原料药生产出口稳居世界第一。2007-2017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从5967亿元增长至2820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8%,远高于同期GDP增长率。不过,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弱、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产品仍“以仿为主”,创新药欠缺,药品质量和疗效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随着近几年药品“带量采购”、“两票制”等政策的实施,对药企运营与成本控制提出更高要求和挑战,再加上疫情冲击,我国医药制造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收到较大影响,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近几年一度出现下滑。在以上背景下,推动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我国药企向创新型技术型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据统计,我国有超过一半的医药制造企业处于单点信息化、数字化覆盖状态,系统间集成度较低;另外,仍有26%的医药制造企业处于数字化起步阶段。具体而言,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信息化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是新药研发能力普遍偏低,研发阶段信息化支撑手段缺乏。当前医药研发需要强大的平台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支撑,我国医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处于传统医药研发阶段,缺乏信息化手段及数据的支撑,导致药物研发耗时耗力,且成功率低。第二是医药生产阶段信息化及自动化大部分处于单点覆盖阶段,未形成端到端集成。一方面部分生产环节还未实现自动化,这在中成药制造企业中较为常见,如药材预处理、药物提取、环境控制等环节,仍需要大量人工参与。另一方面,医药企业信息化与自动化大部分互相分离,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没有得到实时收集以用于研发、生产过程的控制及管理。第三是企业营销流通、产业链协同等环节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对药品营销渠道管理、营销数据的实时跟踪及数据分析能力普遍不足。同时,当前药企普遍缺乏互联网营销及用户服务类平台,基于线上的创新发展观念薄弱。另外,医药制造企业利用信息化平台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上下游企业数据同步、资源及业务协同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短板。

二、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推进创新发展建议

基于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自动化现状及问题,为推进我国医药制造企业运营升级、产品及服务模式创新,提升行业在国际的综合竞争力,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研发、生产、营销流通、用户服务等环节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同时推进企业各环节系统间集成及数据共享流通,最终实现智能化研发、智能化生产制造、智能化企业管理等全新生产运营模式的构建,具体建议如下。

(一)研发环节数字化

医药研发环节数字化是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存在的最大短板,也是企业加强创新药开发力度的关键一步。研发环节数字化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企业内部要构建统一的研发基础数据库,如电子实验记录、仪器原始数据、化合物/生物样品数据、生物活性数据库等,实现研发过程中各类数据电子化、标准化,并实现基础数据库在企业内部的数据共享。二是完善企业级的研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研发流程集成。构建医药研发平台,建立标准化的研发流程,基于研发平台实现研发流程集成。基于研发平台推进研发数据的整合和开发利用,实现对研发进程和研发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实验效率,加快药物研发进程。三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辅助研发创新。医药制造企业应和专注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过程中的应用,以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例如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药物研发、临床试验等阶段进行大批量文本分析及预测、虚拟药物筛选、病例分析及临床匹配、晶型预测、发掘药物新适应症等工作,以提高药物研发效率。

(二)生产环节数字化

医药生产环节应重点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各环节智能化系统的整合,逐步形成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体系。由于化药、生物药、中药生产数字化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建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具体方案。具体建议如下。一是中小企业首先提升药品生产关键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等智能设备的普及,加强提取、浓缩、醇化、干燥、灭菌等关键环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部署,逐步实现各个环节工艺参数和质量控制参数(如温度、流量、压力、液位、质量、浓度等)的自动采集、监测、分析、集中显示、报警和控制,简化生产流程,减少人工干预。二是逐步形成贯穿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体系。在关键环节自动化系统部署基础上,推进各环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合,形成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体系,强化生产制造各类参数数据汇聚与分析,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快速、合理、准确传递与共享,全面提高生产制造过程信息化管理能力。三是完善企业生产类信息化系统建设及综合集成。完善生产执行(MES)、环境监测、药品质量监管、仓储管理等生产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数据、物料、能耗等数据接入到生产信息化系统中,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测及分析应用。推进生产信息化系统间集成及数据共享流通,形成集管控、优化、调度、执行和经营于一体的生产新模式。

(三)营销流通及用户服务环节数字化

营销流通及用户服务环节数字化是传统医药制造企业较为欠缺环节,随着“互联网+”在医药及医疗领域的渗透,营销流通及用户服务环节数字化成为医药企业进行精准营销、开展服务化转型的关键。具体建议如下。一是搭建精准营销平台。医药制造企业应联合医药流通企业打造面向基层医疗市场的数字化精准营销平台,重点探索医药产品精准营销方式,提高资源投放有效性。一方面基于精准营销平台整合下游终端客户资源,汇聚营销数据和客户数据,掌握药品流向动态,对渠道终端(如医院、药店等)营销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管理以辅助差异化营销科学决策制定、渠道优化、终端覆盖等。另一方面基于新媒体环境,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分析医生社交网络、阅读量和转发量、医学信息浏览记录等线上数据,挖掘医生使用偏好,实现有的放矢、精准营销。二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医药新零售、健康服务平台。医药制造企业应探索建设B2B、B2C电子商务平台或与大型医药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实现营销渠道下沉,推进线下线上全面融合。另外,有实力的医药制造企业可探索建设企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并和线下医院、体检中心、理疗中心、药店等实体机构进行密切合作,将数字化服务平台向线下机构及个人用户延伸,基于平台开展药事个性化远程咨询、疗效数字化评估、远程审方、健康监测、健康管理等。同时基于平台沉淀消费者疾病谱变化、健康需求和消费习惯等数据信息,开展C2M反向定制化研发生产。另外,医药制造企业应积极与数字化诊疗平台、互联网医院等平台类企业合作,联合推出慢病管理、术后跟踪等服务,包括在线诊断、药品购买配送、用药跟踪等,形成“医+药”闭环,延伸大健康服务半径,创新开展营销模式。

(四)企业运营管理数字化

企业运营管理数字化是医药制造企业实现内部运营升级的重要手段,通常包括企业人财物的数字化综合管理、企业数据汇聚及综合分析、企业智能决策等。具体建议如下。一是推进企业运营管理数字化升级。针对中小企业,建议通过实地部署或采购SaaS服务等方式,推广办公自动化、企业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运营管理类信息系统的使用,加强企业管理精准管控能力。对于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建议推进运营管理类系统与药品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流通、用户服务等环节信息化系统的整合,实现研发、生产、营销、用户服务、企业运营管理相关流程及数据的融合贯通。二是提升企业大数据创新应用水平。建议有实力的医药制造企业打造企业数据,盘活企业全量数据,实现企业各环节数据的汇聚整合、提纯加工、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服务等,形成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反馈的工艺优化、流程优化、设备维护与事故风险预警、精准营销及用户服务能力,实现企业生产与运营管理的智能决策和深度优化。三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化协同。加强医药制造企业与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协作,通过系统整合、流程打通等推进上下游企业生产要素互通共享,逐步实现产业链互联、平台协同、要素融通,推动产业链企业生产和服务资源优化配置。

三、推进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建议

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主体是企业本身,不过鉴于我国中小型医药制造企业数量较多,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理解、企业资金以及相应的人才储备等存在较多限制,一定程度阻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度。因此,地方政府部门应结合本地医药制造行业现状,制定相应保障及扶持措施,以推进本地医药制造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地方政府应引导布局医药研发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搭建涵盖公共信息服务、研发、生产、检测等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助力医药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二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转型发展需求,培育或引入工业互联网运营企业,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生物医药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区域内医药制造企业提供设备在线监测、设备健康维护、生产管理优化、产品质量监测等应用。三是积极对接一批知名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咨询服务机构或部级智库,推进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机构对接区域内有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医药制造企业,为企业数字化现状进行评估诊断,并为下一步数字化转型提供发展建议或解决方案。四是充分发挥当地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协同聚合优势,定期组织医药产学研等机构交流活动,举办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新业态培育、技术创新等专题的专业培训,加强信息共享及技术交流。

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第7篇

国防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期刊是指由国防装备研制、教学和使用等相关单位主办的期刊,既包括军队科技期刊,也包括国防科技工业部门主办的期刊。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部门主要包括船舶、航天、航空、兵器、核、电子等行业,承担着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研制的主要任务。国防科技工业部门的研究院(所)办刊相当普遍,“一所一刊”或“一所多刊”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中既包括众多公开出版期刊,又包括为数不少的面向国防系统或本行业发行的内部期刊。国防科技期刊同样面临着数字化转型问题。

国防科技期刊的特点

国防科技期刊主要刊登国防相关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和评述国外国防领域新的理论方法、技术进展和研究动向,是国防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些期刊在为国防科技工作者交流成果、扩大视野、启迪思路,在推动国防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民用科技期刊相比,国防科技期刊由于国防科研的特殊性而有其自身特点。

与办刊单位主业一致性高,期刊特色比较鲜明。我国国防科技期刊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其分工与国防科技工业的分工有很高的一致性,期刊的选题范围一般均与其办刊单位的主业相当吻合,期刊特色比较鲜明。

保密要求严格,内容需经脱密处理。国防科技期刊因为植根于国防科研一线,其选题和组稿多来自于科研一线的需求,稿件具有型号研制和工程应用背景,因此对保密的要求很高。在投稿和审稿过程中均应符合相应的保密程序和要求。无论公开期刊还是内部期刊,来稿中涉及到的关键数据和技术细节等要按其发表范围经相应脱密处理方可发表。

读者群相对固定,具有小众期刊特点。国防科技期刊均以服务科研、引领创新、支撑发展为办刊宗旨,内容专、深、新,其读者群主要分布在本单位、本行业及相关单位,读者群比较明确和稳定,发行量一般不大。

较受国内外关注,有较高影响力。国防科技具有高、精、尖性质,除了电子信息领域部分民用技术领先于军用技术之外,其他领域的高新技术大都是在国防领域率先得到使用的。作为国防科技成果的交流载体,国防科技期刊不仅受到国防行业读者的关注,也受到民用行业读者和国外相关机构的关注,因此,国防科技期刊在行业内外的影响力一般较高。以中船重工集团主管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为例,该集团公司主管的公开出版期刊有28种,分布在3个直辖市、9个省的12个市,分别由集团公司下属的21个研究所主办。其中核心期刊为13种,占比46.4%,而核心期刊一般是从各学科前20%~30%期刊中选取的,可见中船重工的科技期刊大都处于相应学科的前列。

国防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现状与不足

国防科技期刊数字化现状。公开出版期刊大都加入了国内的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国内的学术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主要有3家:一是同方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包含168个学科专题数据库,收录国内出版期刊9400余种;二是万方数字化期刊群,收录自1998年以来自然科学为主的国内出版期刊7300余种,其中核心期刊1600余种;三是维普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约9000种。

公开出版的国防科技期刊大都加入了上述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以船舶科技期刊为例,中船重工主管的28种公开出版期刊中,除个别大众消费类和科普类期刊外,其他均包含在上述一种或多种数字化集成平台中。这些数字化集成平台通过商业化运作在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得到推广应用,有的还发行到了国外,大大提高了国防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部分国防科技期刊建立了自有版权的期刊网站。这些期刊网站不仅可提供论文摘要和全文下载,有的还整合了期刊介绍、在线投稿、在线编审、流程管理、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参考文献校对等功能。自有版权的期刊网站对于树立期刊品牌形象有一定积极作用。

国防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议中存在的不足。如前所述,我国国防科技期刊大都由研究院(所)主办,处于“一所一刊”状态,期刊集中度小。目前,除了个别行业学会主管的期刊“抱团”与大型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运营商洽谈独家授权的期刊数字出版合作之外,众多的国防科技期刊基本上是独自与数字化平台运营商签订数字出版合作协议,在合作中基本上没有话语权,国防科技期刊淹没在普通期刊中,国防特色得不到彰显,并且期刊编辑部的经济利益难以保证。部分期刊虽然申请了域名,建立了自有版权的期刊网站,但是网站推广力度小,网站内容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将纸质版内容数字化后搬到网站上,且内容更新慢,网站访问量小,影响力不够。

国防科技期刊编辑部大部分隶属于国防科研单位的科技信息部门。由于国防科技期刊具有公益性,编辑部赢利能力弱,期刊办刊经费基本上是由主办单位划拨。期刊编辑部及其所隶属的科技信息部门均不属主办单位的主要经济实体单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时代,地位相对边缘化,在期刊数字化建设中要么内生动力不够,要么外部推动力不够。国防科技期刊编辑部规模一般较小,少的2~3个人,多的10来个人,满足日常的组稿、约稿、编辑、出版尚可,在数字出版方面人才明显不足。

并且,我国的数字出版不是出版界首先提倡并促成的,而是由数字技术提供商、开发商等企业率先提出的,出版部门大多是在数字化出版的大趋势下顺势而为。因此,期刊出版部门在主观上缺乏引导数字出版的主动性,在客观上缺乏数字出版的技术和人才。

国防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途径

“借船出海”,发挥大型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的传播力。在目前国防科技期刊分散运营、期刊集中度不高的情况下,国防科技期刊借助国内外大型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实现期刊数字化仍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国外科技出版集团,如汤森路透、爱思唯尔、斯普林格等,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资源数据库和数字出版平台并持续更新,建立了信息采集、资源集成、在线服务、版权保护、学术评价、按需印刷、咨询分析、流程管理等―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我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加入其数字出版平台,有利于更大范围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吸引国际稿件,提升我国科技期刊乃至我国科学技术在国际上的显示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国内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运营商也在不断加强内容建设,推出特色服务。如中国知网正在努力建设文献检索平台、编辑出版平台、评价分析平台、学习研究平台。其于近年力推的“优先数字出版平台”,可以单篇或整期优先出版。这对于转变出版模式、缩短期刊时滞、确认论文首发权、加快学术成果传播速度、吸收高质量稿件、提高期刊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合作共赢,建立基于期刊集群的行业门户。目前,国防科技期刊网站建设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甚至形成集群效应。在行业期刊门户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当数“中国光学期刊网”,它集成了国内50种优秀光学期刊,成为了我国光学业界的门户网站。该网站还设有资讯、社区、培训、会展、企业等栏目。其中,资讯栏目又开辟有特别推荐、行业动态、科技动态、市场分析等子栏目。该网站的资讯栏目已成为众多高校、研究所、企业了解行业资讯的首选。

基于期刊集群的行业门户网站建设,一方面能将最新科研进展和成果介绍给产业界,另一方面又能将市场需求反馈给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这对于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促进国防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通过门户网站建设,形成集群效应,有利于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实现国防科技期刊支撑行业发展、引领知识创新的办刊目标。

在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国防科技期刊网站建设应该打造龙头、联合图强。按照期刊集群的规模和目标用户群,优势期刊出版单位可以通过与行业期刊的互利合作,逐步建立三种层次的门户,即:单一行业期刊门户;国防科技工业期刊门户;国防科技期刊门户。

内外有别,打造内网特色的互动出版平台。国防科研单位大都建有与互联网物理隔离的内部网,这些内部网部署有身份鉴别、入侵检测和审计跟踪等保密技术手段,再加上严格的管理制度,在保密安全方面是有保障的。内部网为国防科技期刊,特别是内部期刊的数字出版提供了很好的网络基础平台。

无论是自建期刊网站,还是集成数字出版平台的内网镜像,都可以利用内部网建立特色信息服务的互动数字出版平台。Web2.0技术的兴起,为互动出版提供了机遇。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型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在内网数字出版平台上,由于用户专业相近,且与社交网络一样有很长的在线时间,因此,可以开设兴趣组、知识论坛和博客、RSS、订阅推送等特色栏目。利用知识论坛、博客,用户能够发表博文,尤其是当用户在浏览期刊论文的时候,可以发表评论,从而实现期刊论文的在线评价和推荐;利用知识论坛和博客,也能够形成用户之间的更深层交互,促进企业内部学习型团队的形成。在保密前提下,甚至可以建立在线实验室,授权用户可以实时查阅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使数字出版平台与知识创新平台无缝对接。

适应改革,探索建立适合数字出版的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当前,国家正在推进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旨在逐步提高期刊集中度,树立报刊出版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如前所述,多数国防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人员数量少,素质参差不齐,因此,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对国防科技期刊的发展和转型既是机遇又充满挑战。要想化“危”为“机”,国防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必须直面期刊转型所带来的挑战,在发展理念、经营模式、出版模式等多方面加以适应和转变。

我国科技期刊的赢利模式基本上为“上级拨款”+“发行、版面费、信息服务、广告”中的一种或多种。不靠拨款而能独立赢利的期刊少之又少。

在数字出版时代,国外科技期刊创造了开放获取的运营模式:其一是读者免费在线访问,年终发行印刷版支付较低费用;其二是发行两种版本,收费版提供附加服务;其三是作者付费模式,而付费作者中的相当一部分获得了协会或基金会的资助。这些模式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在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建议国家和国防相关行业设立出版基金,使国防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建立起“出版基金+作者付费(版面费)+信息服务+广告”的赢利模式。当然,无论采用何种运营模式,期刊内容的生产和加工始终是最核心的要素。唯有一流的内容,才能带来衍生的增值服务及服务收益。

在期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人才是关键。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单纯的内容数字化,而且是意味着经营模式的转变和业务流程的再造,需要大量懂经营、通晓IT技术和编辑学理论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支持、鼓励和引导国防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之间的兼并、联合和重组,建立具有现代企业特征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编辑人才。

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第8篇

一、《南方周末》全媒体转型的问题

在传统媒体中最早开始谋求数字化生存的媒体就是报纸。这种做法相对来说缓解了其危机,但是它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南方周末》在全媒体转型中需考虑,转型不能丢掉自身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多媒体要资源互补,避免内部削弱竞争。在《南方周末》的全媒体转型中,总编辑王垂林提出,所谓全媒体生产,就是从原来的传统化平面媒体,转变成各种形态的新闻载体,比如从原来只做文字或摄影的新闻作品,到现在音视频等等的其他的载体的建设,从发稿形式来说,以前只是报纸发一篇,现在偏向于动态的报道,先网后报,记者先发网络消息。[2]如何让报纸和网站良性互动,如何继续发挥《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风格,并且不让网络报道冲击报纸的销售,这都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我国传媒企业单一的赢利模式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从目前来看,处于跨行业、跨区域、跨媒介发展模式中的四大传统媒体(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其收入的80%以上来自广告收入,而广告收入受行业景气度与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较大,起伏不定。《南方周末》的全媒体转型更需考虑其盈利模式的问题。

我国的传媒业,长期以来受意识形态、行业管理制度等因素限制,市场化运作程度较低。外来资本进入我国传统媒体的市场门槛高,大部分传媒企业融资困难。据《传媒》杂志与复旦大学传媒企业创新能力调查显示:我国传媒企业特别是传统媒体创新融资非常困难。40家传统媒体的创新资金92.50%依靠企业自身筹集,15%靠银行贷款。而35家新媒体资金来源较为丰富,68% 靠自有资金,45%靠国外风险投资,22%靠国内风险投资,14%靠股市筹资。[3]《南方周末》在全媒体转型中,如果解决了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才不会制约其发展壮大。

二、《南方周末》全媒体转型的的策略选择

《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号称“互联网第一大报”,2011年6月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 提供的数据显示,5月份《赫芬顿邮报》的月独立用户访问量首次超过《纽约时报》。AOL员工布拉德・加林豪斯(BradGarlinghouse)在Twitter上写道:“6年战胜了100年”。意思是,《赫芬顿邮报》用6年时间超越了拥有100年历史的老字号《纽约时报》。由此可见,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报纸是否能坚守其核心价值,适应新的媒介生态环境转型发展是其生存的关键,报纸的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选择也变得尤为重要。

有学者分析了《赫芬顿邮报》成功的三大关键因素。第一,《赫芬顿邮报》一直以高质量内容取胜,经过实名认证的高端博客作者和高质量的评论是保障,而在成立初期专注于政治领域是其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第二,虽然早期新闻关注于政治方面,但网站目前已向多内容领域进军,开始报道经济、科技、体育、娱乐新闻。第三,不同内容类型的一站式混合。既有突发新闻,也有聚合新闻,还有实时的评论,意味着你既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信息,也可以立刻看到人们对这些信息的评论。网站也注重新闻的社会化,实现与社交网络的融合,利用社会化媒体来提高网站访问量,成为一站式新闻和评论消费场所。[4]《赫芬顿邮报》的成功对于《南方周末》的数字化转型的策略选择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盈利模式策略。

《赫芬顿邮报》在商业上的成功公式是:以最小的支出,提供最大范围的新闻:即时,全面,与著名人士的评论以及读者的反馈相结合。所有内容皆免费获取。收入主要来自广告,这建立在高流量的基础之上,因为它是网上被链接最多的博客网站。

《南方周末》的经营可向《赫芬顿邮报》盈利模式学习。《南方周末》的编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事传统的采编业务,另一部分从事网页的采编,关注微博、搜索引擎、论坛等,看看哪些搜索关键词最受关注,然后根据这些关键词采写新闻。在新闻中提供热点话题,利用网络的互动性,让受众表达自己的观点,邀请著名人士写评论等。这就是所谓的“搜索引擎优化”技术。新闻业现在处于一个以链接为基础的经济中(alink-based economy)。网站不是依靠生产的内容获得收入,而是依靠流量。所以,从盈利的角度看,核心在于如何把好的内容加入网站,然后鼓励人们予以链接,增加流量,产生更多的广告收入。

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其营利模式定然有别于传统媒体,经营者需采取各种策略减低经营成本,增加广告收入,仅仅依靠信息流是难以支撑其发展的,是否可以建立数据库,进行内容的售卖,构建起物流或者资金流都是值得积极探索的。

(二)受众策略。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中论述了在新媒介环境下受众的变化。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界限是受众观念的关键所在。有人认为:新技术以及新形态媒介的使用却使得这两者原本清晰的界限开始模糊。传授关系的变化以及互动性的增强,使传统的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不复存在,传统的受众将“终结”。[5]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转型策略需根据受众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1.培养阅读习惯扩展年轻受众群体。

报纸的受众可分为实际受众,潜在受众,以及不大可能看报的非受众。当下《南方周末》报纸的核心读者群为知识型读者。在报纸的全媒体转型中,受众策略可积极开拓年轻受众市场,并培养其阅读习惯。

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不读报,至少不是用传统的方式读报。他们在网上免费寻找大众化的新闻,并且更愿意通过信息流中的超链接来发现新闻,而不是在线浏览一份传统的报纸。这是新闻在未来被消费的方式,报纸转型中可启动类似的方式。因为在年轻人的文化中包含的才是新的新闻与信息文化。

2.培养共同兴趣与满足需要扩展受众。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在受众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其提出的“在这里读懂中国”明确了其核心受众为“6000万知识分子”。《南方周末》的网页可根据受众所关注的话题进行信息整合,提供信息平台,引起受众对于热点事件关注讨论与反馈。按照话题――共同兴趣――多方参与――扩大影响――吸引受众的思路不断地扩展受众。

(三)内容策略。

1.高质量的信息生产。

今天《纽约时报》的网站被广泛认可为世界上最好,也最有创新的媒体网站之一。兰德曼指出,他的成就建立在《纽约时报》两个最大优势的基础之上:它所生产的一流的新闻,以及同样重要的,这样的新闻所吸引到的顶尖读者。《纽约时报》的“高质量主张为核心”在《南方周末》的全媒体转型中是值得借鉴的。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阅读具有浅阅读、碎片化、信息量大、重复率高和时效性强等特点。在全媒体生产中,报纸未来迎合互联网受众阅读习惯,把新闻报道做得简单,丢掉报纸的核心优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互联网上,受众不缺信息,而是缺有质量的信息,《南方周末》的网页可扬长避短,吸收报纸深度报道的优势,生产高质量和权威性强的信息。

2.先网后报,先动态后深度,先新闻后宣传。

在《南方周末》的全媒体转型中,总编辑王垂林提出,从发稿形式来说,以前只是报纸发一篇,现在偏向于动态的报道,先网后报,记者先发网络消息。这种内容生产方式更符合新闻传播的要求。新闻报道必须如实地反映事物的原貌,它表现为一个过程,事实的发展完结报道的真实性也才能够全部展现出来,新闻报道的真实度是通过新闻事实的进展体现出来的。先网后报,既能展现具体新闻细节的真实可信,也能报道整个新闻事实的完整准确的存在。

3.受众参与内容生产。

《南方周末》的网页可打造为一个开放平台,让更多的参与者创造价值。参与的方式多样,内容生产也会变得多样化和专业化。诸如供稿者在不同的层面上参与进来;公民记者上传图片、视频和目击报道;特邀专栏博主发表评论;关注诸如调查性新闻的更高价值活动的专业记者;新式知识管理者重新利用和重新混合所有的内容变成新的作品。

(四)数字化产业链策略。

良好的数字化产业链能顺畅地让传播内容到达受众。构建数字化产业链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一个内容,多元化载体的扩展;二是新闻接触终端的全媒体化。

《南方周末》报纸的内容即可用于报纸,也可用于其它媒体,如网页、微薄、 手机版页面等等,也就是相同的产品应用于不同的传播平台,使用相同的营销网络,媒体的合并和跨媒体的资源分享可以带来非常大的成本节约。

全媒体传播系统是新闻传播终端的基本走向。“全媒体化的实质是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基于网络新技术而运用所以媒体手段与平台来汇流、整合构建全新的新闻传播与接触系统平台。”[6]新闻接触终端的全媒体化可实现新闻信息的聚合、传播与互动,为受众提供多媒体、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接触体验终端。

《南方周末》全媒体转型的策略选择可从盈利模式、受众、内容、数字化产业链等角度考虑。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报业的全媒体转型亟需选择核心而有效的发展策略。

注释:

[1]郜书锴:《全媒体时代我国的数字化转型》,浙江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2]中国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转型:全媒体生产 全介质传播》,[EB/OL]. http://news.http://.cn /live/2012-11/26/content_17350152.htm

[3]康燕:《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方向与策略选择――基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复旦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4]胡泳:《报纸已死,报纸万岁――报纸转型的关键策略》,《新闻记者》2011年第11期

[5]Denis Mcquail.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5

[6]吕尚彬:《中国报业转型发展的四大战略走向》,《中国报业》2010年第3期

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报业转型;数字化;全媒体记者;二维码

中图分类号:G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1-0074-02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媒介融合时代。融媒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博弈愈演愈烈。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新媒体在传播的互动性、传播的内容量和传播速度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使得其在媒体新闻影响力的竞争中力拔头筹,并以其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的报道方法抢占新闻市场,争夺受众,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冲击。纸质媒体面临发行量减少、广告减少以及受众流失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报纸媒体的持续发展和转型成为报业转型时期业界和学界所讨论的热点话题。当前国内大多数报纸正在向数字化转型,寻求与网络媒体相融合的发展道路,数字化转型成为报业发展的显著趋势。作为江苏地区都市报的典型代表,《扬子晚报》自1986年创刊以来发行区域不断扩大,目前已密集覆盖江苏全省,并在江苏周边的上海、安徽等地共设有17个分印点,每天凌晨同步传版印刷,清晨上市,日发行量保持在180万份左右,并不时突破200万份。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的201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扬子晚报》以99.25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第152位,成为江苏地区唯一上榜平面媒体,也成为江苏唯一连续9年每年都上榜的平面媒体[1]。作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晚报,《扬子晚报》从过去单一的报纸发行转向报网建设、微博平台拓展、全媒体等多元运作方式,其数字化的转型策略也为国内其他报业转型提供了一些借鉴。

一、报网建设:《扬子晚报》数字化转型的联动策略

纸质媒体的电子化是传统媒体融入网络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打造新闻网站成为纸质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早期举措。把报纸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复制到网络,受众上网看网络报纸,这是目前全国大多数媒体采用的方法,也是扬子晚报网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扬子晚报网是依托《扬子晚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平台,是江苏省首家获得国务院新闻办批准的新闻网站。自1998年6月创办以来,扬子晚报网以信息量大而受到广大网民青睐,并与全国多家重点网站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其的新闻被人民网、中华网、新浪网、搜狐网大量转载,转载量一直在江苏省名列第一,成为宣传江苏的一个重要窗口。此前《扬子晚报》电子版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往下罗列,2012年起电子版全新改版,改版后电子版清晰地分成A叠、B叠;在版面目录上把报纸的排版扫描,用缩略图的方式呈现出来,突出网站的视觉冲击力,让受众一目了然,提高了点击率和关注度。

纸质媒体在电子化的转型过程中,如何才能在做好网站的同时扩大报纸销量成为报业不断探索的话题。对比《扬子晚报》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可以发现,电子版呈现的内容往往不是报纸的全部内容,读者通过浏览电子版可以阅读到A版的焦点新闻版面,B版的“网罗天下”栏目、文体类报道和副刊等内容。而报纸上有些版面如江苏新闻、中国新闻、国际新闻等这些版面在电子版上是没有的,而这些版面的内容却是非常精彩的。《扬子晚报》在电子版上呈现了一部分精彩内容,也保留了一部分,读者如果想看这些内容需要去购买纸质报纸,这样报纸的销量就会有所保证。《扬子晚报》在做好纸质内容电子版的同时,致力于打造综合性的新闻社区网站。扬子晚报网除了转载《扬子晚报》纸质版的新闻以及大型门户网站所刊载的重要新闻,更侧重服务性,将其目标定位主要立足于江苏地区,以江苏省内和周边地区的重大事件和社会新闻为主,辅之以教育、时政、民生、活动等栏目,不断扩充内容和信息量,成为集文字、图片、视频为一体的复合型新闻社区网站,引发目标受众的关注和讨论,从而使纸媒和网站都活跃起来,提升了报纸的新闻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二、官方微博:《扬子晚报》数字化转型的平台拓展策略

近年来兴起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微博,以其内容简短、信息实时、广播式的传播深受众多网民喜爱,成为网民在网络上交流互动的新平台,也成为报纸与受众互动的重要平台。2012年7月18日,新浪江苏公布了2012上半年江苏媒体微博影响力排行榜,《扬子晚报》微博在活跃度、转评指数、粉丝数等多个指标上位居榜首[2]。根据新浪江苏统计,“@扬子晚报”2012年上半年微博一万多条,是江苏地区微博量唯一过万的媒体,平均每条微博的转评指数接近180,粉丝地区分布涵盖江苏、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地区,《扬子晚报》官方微博呈现出立足江苏,辐射全国的特点。

《扬子晚报》的官方微博设有微博编辑栏目“即时新闻”,也有“在线报料”、“编辑记者”和“专栏版面”等栏目。由于纸质媒体一般版面和栏目众多,把这些栏目的微博都罗列到官方微博未免会有些杂乱,而开通各个专栏版面的“子微博”可以更有针对性和互动性,网友对哪个栏目感兴趣只要进入《扬子晚报》官方微博之后点击“子微博”即可更好的参与互动、分享信息。记者们把他们的微博链接到官方微博之中,网民通过微博也能直接找到记者。2011年,新浪微博和重点合作媒体联手打造了“在线爆料”平台,为纸质媒体获取新闻信息提供了广泛来源。《扬子晚报》的新浪官方微博在全国各媒体官方微博中率先升级为媒体高级版,其“在线爆料”平台强化了网民与报纸的互动,网民在微博上把看到的、听到的、拍到的各种新鲜、有趣、好玩的新闻线索以直接的方式反映给编辑。巨大的微博粉丝数量为《扬子晚报》提供广阔的新闻来源,也成为《扬子晚报》的影响力资源。微博编辑也通过官方微博这个平台强化与网民的互动,引领网民进入第一新闻现场,为网民提供第一资讯和第一服务。2012年8月台风“海葵”给江浙沪皖地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扬子晚报》官方微博从8月6日起持续不断地关于“海葵”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网民台风动向、政府防台措施以及台风来临时的自我保护等信息。在数量上占优的同时,《扬子晚报》坚持以质量取胜,做大做强官方微博,把广受欢迎变成具有核心竞争力,成为《扬子晚报》数字化转型的平台拓展策略。

三、全媒体记者:《扬子晚报》数字化转型的人才策略

纸质媒体的记者一般可分为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在媒介融合时代纸质媒体的文字和摄影记者或多或少都兼具一些摄影技术或文字功底。报网融合的不断深入对纸媒记者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要求单一的文字记者或摄影记者要向全媒体记者转型。全媒体记者是“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人才。[3]”打造全媒体记者,推进报网融合,是《扬子晚报》数字化转型的又一重要策略。2012年4月28日,《扬子晚报》首推66名全媒体记者,邀请南京大学老师为全媒体记者进行上岗培训,并给每位全媒体记者配备32GiPhone4S手机,同时为相应工作团队配备发稿和编辑视频的专用笔记本等工作设备,确保全媒体记者全天候全媒体发稿,开启了《扬子晚报》的全媒体记者时代。由于全媒体战略的实施,《扬子晚报》不断涌现出一些优秀的全媒体新闻,如2012年5月3日《扬子晚报》封面刊发一条题为“好大一枚‘钻戒’”的图片新闻,内容是太阳出现在圈圈云的边缘时,两者合起来就像一枚巨大的钻戒。这张图片是当日早晨6点左右,《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途经沪宁高速镇江段时,发现东面的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大面包圈”,随着观测位置的变化,“圈圈云”的形状和颜色也有所不同。记者随即拍摄新闻,通过官方微博图片,在扬子晚报网视频栏目视频,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伦敦奥运会期间,《扬子晚报》派出四位全媒体记者赴伦敦报道奥运盛况,在半个月的比赛中《扬子晚报》每天推出16个版面伦敦奥运会特刊《笑傲伦敦》,同时注册官方微博“@伦敦时间”,通过微博即时奥运新闻及花絮,与网民进行实时互动。在此期间,《扬子晚报》推出3G版“手机奥运”,手机上网用户只需用手机输入网址或扫描报纸上的二维码,就可“指尖”即时看奥运。此外,报纸还与网站以及手机报、客户端等多媒体渠道充分互动,丰富报道手段,倾力实施了奥运报道的全媒体传播行动。《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在新闻现场第一时间通过《扬子晚报》官方微博报道最新新闻,进行视频采访,让《扬子晚报》的新闻通过微博“滚动”起来,依托视频等流媒体“生动”起来,为受众创造出喜闻乐见的全媒体新闻。

四、二维码:《扬子晚报》数字化转型的多媒体策略

二维码是一种连接报纸、手机和网络的新兴数字“桥梁”,读者通过使用智能手机上的条码扫描软件扫描报纸上的二维码,可以轻松阅读观赏报纸的延伸内容。报纸记者采访,一直是文字记者负责撰写稿件,摄影记者负责拍摄图片,展现给读者的是静态的文字和图片。二维码技术的出现,使报纸记者的采访活动实现“升级”,记者可以通过手机或摄像机记录画面和声音,写完稿件之后将拍摄的录像剪辑上传报社网络,报社主编根据需要将相关新闻的视频网址生成二维码印刷在稿件旁边,读者在读报的同时用手机观看视频更能够感受新闻的现场。从这个意义上讲,报纸打造文字、摄影和视频合一的全媒体记者,将传统的文字和图片报道与视频信息相整合,使得新闻内容具有了更强的可读性和观赏性。

对于一些受众关注度较高的重大新闻,《扬子晚报》在新闻边上都会打上二维码,读者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看到相关新闻的视频信息。2012年高考期间,《扬子晚报》推出了《高三这一年》、《忧与爱》、《考·声》、《我最想》等系列“微电影”高考报道。读者扫描二维码观看全媒体记者拍摄的高考视频,不仅可以看到各个角度的高考报道文字、图片,而且可以看到视频等,这样报纸内容就“动”了起来,报纸显得更加立体化,信息得以全方位呈现。随着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趋势的推进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读者借助手机通过报纸看视频这种方式将指日可待,二维码的使用将是纸质媒体电子化转型的一次“革命”,也是实现报纸与网络融合、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多媒体策略。

参考文献:

[1] 世界品牌实验室.2012年(第九届)揭晓[OL].,2012-07-18.

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数字出版;学术期刊;版权保护;网络群;开放存取

中图分类号:G237.5;F28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5-0080-04

一、期刊数字化的转型路径

数字出版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因此,广义上说,只要是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任何环节进行的操作,都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它包括传统出版业数字化的全部过程和结果,同时也包括新兴的数字媒体[1]。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化的转型路径包括三种:

第一种是“纸质——数字”形式的期刊,即传统学术期刊在印刷出版纸质刊物之后,将相同的目录和论文的电子版上传到网络出版电子期刊,通过作者个人注册的账户可进行在线投稿、查看稿件的审阅结果,可查阅当期或过期的印刷版期刊内容,还可通过关键词进行同一主题或作者的文章检索,借助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的双重途径扩大刊物的影响力,增加与作者、读者的交流,其中包括一刊单独上网即单刊编辑部注册独立域名和数刊联合上网,即2刊或2刊以上共同注册独立域名。国外的此类期刊网站如Nature()、Science()等,国内的诸如中国科学系列杂志、中华医学会及其主办的几十种刊物等均实现了网上投稿及超链接等业务。

第二种是纯电子学术期刊(Electronic-only journal)或纯网络期刊(Networked journal),它的选题、策划、组稿、投稿、审稿、意见反馈、编辑、出版、检索以及与作者和读者的互动交流等编辑、出版、发行的全过程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并以网络为唯一的发行和传播渠道,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每期均有卷号或期号标识的连续性出版物[2]。2008年我国教育部主管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正式创刊,它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第一个有正式刊号的网络电子期刊,每一期均按专业以光盘形式出版,同时在网站中分学科全文展示,并可全文检索,带有明显的开放存取期刊的特点,如投稿、审稿、编辑、出版及时快速,存储空间大大压缩,内容的检索、回索极其方便,携带轻便,成本低及有利于形成读者、作者、编辑的即时互动关系等。

第三种是将纸质期刊的电子版出售给网络数字化集成平台,借助这些集成数据库实现刊物的数字化,即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商业数据库,期刊社将纸质出版物的电子版以集中授权的方式出售给这些集成平台,由他们将每篇文章分散上网传播,用户可通过题目、全文、关键词、作者等信息进行单篇指定或多篇集成搜索。以中国知网为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已经成为集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国学、海外文献资源为一体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网络出版平台。《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提供CNKI源数据库、外文类、工业类、农业类、医药卫生类、经济类和教育类多种数据库。每个数据库都提供初级检索、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三种检索功能,并已形成网上包库、镜像站点、按流量计费和刊登广告等成熟的赢利模式。随着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期刊的技术平台提供商已经不再停留在简单地将传统的印刷品数字化,而开始对收录的文献、信息资源主动地进行分析、加工和整合,制成海量信息数据库,走向内容资源的二次开发阶段。

二、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困境

(一)从内容保护看,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机制尚未真正确立

版权问题一直是制约期刊数字出版发展的瓶颈,其中宏观上有国家版权战略缺失的原因,微观上则由于数字出版企业没有能够突出版权的战略地位,未能建立完善的版权授权或管理制度。

1. 现阶段适用于数字出版的法律法规明显滞后,有待于进一步修改和补充。我国目前对数字出版作品的管理分属工商、公安、新闻出版、文化等多个不同的部门,申请行政执法时会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职权范围,需要多方协调,存在着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因此无法对数字出版作品实施即时有效的监控。

2. 版权授权机制不规范。数字信息的网络传播几乎没有技术限制,不仅可以很方便准确地进行复制粘贴,还可以被任意删改或者移植。与传统出版物的盗版行为相比,数字刊物盗版的打击难度更大、成本更高。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和出版社、期刊编辑部的出版权益都难以得到基本保障和有效维护。由于数字期刊著作权主体是海量的且期刊的时效性强,大部分期刊的出版周期是月刊,还有很多是半月刊甚至是周刊,短时间内获得如此海量作者一对一的直接授权在现实中是根本行不通的,会导致疏漏授权和授权不真实的现象。目前,互联网企业在期刊数字版权问题上一般的做法是采取与期刊社授权合作、分享收入的模式,即直接与期刊社签约,并委托期刊社将版权费用转付给作者。但是这种做法并不能得到法律的认可。因为,期刊社并不具有作品的网络传播权,期刊社没有与作者明确授权范围,因此就不能代表作者将其作品在网上进行传播。十多年来,龙源期刊网采用龙源授权合作模式,一直坚持付费阅读、按合同约定与刊社合作伙伴分配收入,没想到还会遭到侵权,暴露了这种版权集中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二)从内容和技术主体看,人才是制约数字出版发展的关键因素

上一篇:法律实务范文 下一篇:数字化校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