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徒弟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3-18 11:26:37

师徒结对徒弟心得体会

师徒结对徒弟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甲方(师傅):滕中芊                   乙方(徒弟):金娴曼

甲方自愿拜乙方为师,结为师徒关系。经协商,同意签订如下协议:

一、甲方(师傅)承担的职责:

1.师傅在师德、工作态度等方面为徒弟作出榜样,应指导、帮助徒弟在教学业务上不断提高。

2.师傅平时应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外出学习回来及时向徒弟传授经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3.每学期初,制定好该学期指导徒弟的计划及具体安排。

4.指导徒弟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审核徒弟上公开课的教案。

5.一学期为徒弟作示范课不少于2节,指导徒弟上公开课、研讨课不少于2节。课后及时评价,师徒双方共同研究教学。

6.指导徒弟上好每学期面向教研组及以上的汇报课。

7.每学期至少向徒弟推荐一本对教育教学有指导意义的书籍,指出其中可借鉴的理论,并经常了解徒弟学以致用的具体情况,督促做好5000字以上的读书摘记,写好一篇心得体会。

8.师傅研究的课题,邀请徒弟共同参与;徒弟研究的课题,师傅予以指导,并作好记录。

9.指导徒弟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10.每学期结束前,写出本学期指导徒弟的总结。

二、徒弟承担的职责:

1.热爱教育事业,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研究活动,活动后主动与师傅交流体会、汇报学习情况。

2.积极进取、主动向师傅提出学习要求,具有虚心好学,立志在教学上有一定成就。

3.制定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必须写出规范的教案。

5.认真上课,注意课堂信息反馈,及时总结反思,每学期至少写好20篇反思。

6.每学期至少出一份本学科的试卷。

7.徒弟要定期主动向师傅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将师傅的指导建议及时记录下来,写好拜师总结。

8.徒弟应积极参与师傅研究的课题,并邀请师傅参加自己研究的课题,接受指导。

9.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10.每学期结束前,写出本学期校本培训心得体会或总结。

三、甲乙双方各守其职,互学相长,共同提高。

本协议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协议期限为一年。协议书一式三份,师傅、徒弟、学校各执一份。本协议由教务处监督执行。

永嘉县上塘城北小学(盖章)

师傅(签名): 滕中芊                         徒弟(签名):金娴曼

《师徒结对协议书》出自:

师徒结对徒弟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青年教师 指导 心得体会 成长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教师是培养亲生一代的直接实践者,是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而,教师不能是只教书,满足于“今天的教学任务完成了,学生的作业改完了”等等,而是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写写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加强教育理论培训,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在我们学校有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作为年轻的教师都希望得到他们的指导,学校为此安排了师徒结对活动,给青年教师搭建了一座方便学习,更方便提高自身素质的桥梁。为了进一步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学校还安排你了每周一堂教学研讨课,一堂学科组内公开课,一堂师徒结对课,三条线为一体,全面开展教学活动。我校还安排了“每月一坛”活动,由特级教师为我们讲座。学校以青年教师为本,利用学校现有的优秀师资力量,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一、加强实践指导,强化理论培训

首先,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我校每学期都会举行“小荷杯”教学评比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评比,教师基本功评比,教学新课标考试,三方面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强化教育理念,青年教师在参与中往往都会有所收获,学校也会抓住这个契机,让青年教师写出在这个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我也有幸参加过这个活动,参赛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收获的却是甜蜜的。记得我参赛的教学内容是四年级的《触摸春天》,在备课时,我得到许多老教师的帮助,记得在试讲时,一位老教师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你的设计没有大的问题,但你有两个致命的缺点,一是眼睛要看着学生,教学时要时刻关注学生,二是充分预设所有可能发生的的情况,这样就不会出现学生答完了,你不知道怎样评价,生拉硬拽到自己的答案中”,听了她的点评我豁然开朗,原来上课时一些学生不认真听讲的症结在于我的眼睛,我没能时刻的关注他们,对答案的预设不够充分才是导致我不能够实施顺势教学的根本,因为学生的答案不在我的预设之中。这次活动中我的收获远远不止这些,学校举行这样的活动,有效地帮着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其次学校鼓励教师外出培训,还不定期派青年教师到其他学校参加听课、说课、评课等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学习外校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从中看到差距,分析原因,激发了本校青年教师的学习和教研的热情度。为了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理念,我校组织了“每月一坛”活动,有特级教师给我们进行讲座,指导我们青年教师怎样给自己制定转型计划,怎样写出色的论文等等,这些都是提高青年教师教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指导青年教师实践操作的最有效的实例。

二、加强师徒结对,促进教师成长

为了培养青年教师,学校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青年教师刚刚离开大学校园,在教学上经验少,没有形成良好的教学方法,喜爱教学中往往会走许多弯路。学校开展的这一活动有效的帮助了青年教师,徒弟经常听师傅的课,从中学习。我喜欢听师傅的家常课,在家常课中,通过“听、看、思”来学习。听,就是听师傅的教学设计,学习好的教学设计理念;看,看师傅的教态,学习自然大方的肢体语言,看学生的表现,学习如何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思,思考教学环节的目的及好处,想一想自己要怎样上这堂课。师傅经常指导徒弟上课,从教学设计,课堂表现,教学反思三个方面指导青年教师,然而如何写出好的教学设计,往往是青年教师都会遇到的难题,在执教《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时,我得到了师傅的指导,他让我先自己备课,在看我的教案时,他指着设计中的一个环节说:“你的这个设计目的是什么?”我一下子被问住了,师傅说;“每个设计,都要有目的,不是随便写写”,每个设计都要有目的,这句话我并不陌生,但却从来没有深思过,师傅一句简单的话,却点醒了我。

三、经常进行教学反思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们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学行为,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作为日常的教学,近年来我常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最值得改进?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活跃在教坛上的大师们,其实也是反思的高手,也是通过一步步的成长,才成为今日的“明星”。作为一个老师,我们除了反思教学,还可以反思为人处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东西。

要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就要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青年教师多参加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帮助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之间的联谊活动,要求青年教师在骨干教师的帮助下不断的学习、探索,在研究中不断地吸取精华,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同时,要求青年教师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通过与专业人员或其他合作者的交流,不断地加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解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顾泠沅,杨玉东.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行动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3,(6).

师徒结对徒弟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师徒帮带;英语学科组 教师培养

师徒帮带工程在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英语学科教研组业已扎实有效地实施三年有余了,经过三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年轻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同我们学校提出的年轻教师“一年站稳脚跟,两年迈步有成,三年小荷露尖,四年红杏出墙,五年桃李芬芳”遥相呼应,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此,我愿把我们的具体做法和诸位同仁一起分享。

一、实施师徒帮带工程的起因

我们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目前是郑州市仅存的一所农村重点高中,地处郑州市区边缘,工资和福利待遇都比郑州市区相差甚远,做为英语教师、相对思想解放、勇于接受挑战,更渴望得到更多的经济实惠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展示平台,再加上高中规模急剧扩张,从而导致我们英语教研组的教师在这两年内需求量激增╟╟两年内我们英语组就被迫吸收七位大学毕业生。当前,我们英语学课教研组中青年教师断层,这都会直接影响思想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关乎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关乎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加快推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早日成为业务骨干,是摆在我们英语学科教研组的当务之急。为了早日有效解决这个课题,决定从我们学科组的实际出发,在学校领导班子、教研室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并借鉴其他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以及同市教研室赵振敏教研员的多次探讨,最终形成共识:实施师徒帮带工程,促进年轻教师早日成为业务骨干。

二、三年期师徒帮带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师徒帮带是我组青年教师培养的传统模式,近年来,我组在原有基础上开始实行三年期师徒帮带,帮带期内的“师傅”和“徒弟”要签订师徒帮带协议书。并且师傅和徒弟公开做出承诺。师傅的带徒承诺:1、我会按照学校统一要求,针对徒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措施,认真履行辅导职责。2、我会建立好培养档案,做好培养过程记录和有关材料搜集整理,随时发现和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注重过程的实效性。要认真做好总结,并及时写出评价材料。3、我会对徒弟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全面指导。备、讲、批、辅、考;质量分析、教学反思、命题、竞赛辅导、教研论文、课题研究等全方位手把手把关指导。每周听一节徒弟课,听后做具体指导;每月一次书面指导意见,每学期进行一次指导意见。4、我力争三年时间内,使徒弟成为教学业务骨干。徒弟的拜师承诺:1、尊重师傅,认真学习。学习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教学技能,学习治学态度,学习职业道德修养。2、我会养成虚心好学的习惯,多听、多问、多实践;要注重思想总结、吸收内化和实践创新。3、我每周至少要听知道教师二节课,并写出听后感;每周至少和指导教师主动交流一次;每节课后写教学反思,每学期学习命题一次;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每学期做一次备课组以上公开课;每学期结束要书写学结。4、通过三年学习,不断提高,最终能够独立完成本学科各学段教育教学工作,并力争成为学科教学业务骨干。在整个帮带周期中,第一、第二年实行“一对一”结对,青年教师主要在教学方面拜师学艺,学年结束时对结对青年教师的学期教学评估、各类竞赛评比、组内校本教研、教学基本功、教案及作业检查、师徒结对手册、“四个一”(一堂公开课、一篇优秀教案或教学设计、一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心得体会或有关读书笔记、一份有一定质量的试卷)等项目进行综合评估,给出帮带成绩。第三年,则实行“二对一”结对帮带,每位青年教师有一位教学方面的指导师,还有一位教科研方面的指导师,学年评估时相应增加学科专业知识测试、教科研课题研究和教学论文/案例等三项考核内容。帮带成绩不仅是对青年教师成长的考核,也是对指导教师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的检验。三年期师徒帮带充分利用了本组优质师资资源,也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全面发展的平台。

三、师徒帮带 硕果累累

我们英语学科组在我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同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对子,签订师徒帮带协议书,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师德修养、班级管理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帮带”指导。师徒之间可相互学习,共同反思;另外,师徒也可以采用自愿组合,又可以采用“点鸳鸯”组合的方式,开展相互听课、评课,相互讨论研究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转眼间,经过三年期师徒帮带实践,师徒帮带工程已成为我组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常规模式,学习、研讨、合作、共享已成为我组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并且硕果累累。其中2010年10月我组承担郑州市高中英语“校本教研”专题探讨会任务,我组校本教学案在新密市全面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研讨会上进行书面交流。近三年,我组教师在省、市级教师论文、教学案例评比中共获省一等奖1项、省二等奖4项、市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教学课件评比获市三等奖2项,我组教师承担省级课题并结题4项,其中荣获省级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面对刚刚在我们河南省推进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英语教研组将一如既往,开拓进取,有所作为。

总而言之,我们英语学科教研组通过给新上岗教师、较为年轻的教师搭建的“师徒帮带”这个平台,既有专家引领指导,又有年轻教师爱岗敬业、踏实勤奋、刻苦钻研、不耻下问;再加上通过学期结束进行考核,通过综合评价对进步突出的年轻教师和帮带成效显著的师傅,学校将进行物质与精神奖励,并在评优、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倾斜,同时优先为师徒提供校外的各种学习、交流、展示机会。这都极大地调动了师傅和徒弟的积极性。因此新上岗教师、较为年轻的英语教师都很快、很及时的成长起来了,为我们新密二高的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元素。我们英语学科组也将深入持久的把师徒帮带工程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王志编.《华芳春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189页.

师徒结对徒弟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努力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快我校队伍建设的步伐。

主要工作:

一、加强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综合教育能力

在区“发展好每一位教师,不让任何一位教师掉队”的工作目标指导下,加强我校校本培训力度,整体提高学校教师群体的专业素养。校本研修将一切从实效出发,以如何提高教育质量为研修重心。做到组织落实、计划落实、时间落实,每次活动都有明确主题,人员到位,并有详细记载。本学期根据区师训计划要求,将校本培训重心落在学科能力的培养上,力争通过培训,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上课、评课、作业设计及解题的能力。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区教师教学工作资料汇编》,引导教师准确把握学科性质特点和所教年级、学科教学目标达成要求,明确“六认真”工作规范,特别要求学校语、数、英学科的教师精读、细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们一起研究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置及解决的策略与步骤上如何正确把握,力争教师们顺利通过本学期区组织的基本功过关考核,并以此推动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在起初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并每月完成一篇读后感上传校园网读书沙龙进行交流。教导处与工会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演讲、朗读、案例评析等,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教师自学、讨论、写心得体会等,逐步确立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个人的教学实践,并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结合我校课题研究内容,学期末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上传学校网站。

3.抓住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围绕学校课题研究重点,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科培训及各类听课活动,倡导“研究兴课”。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教育教学相关理论,以教学研究的目光审视自己的教学。并更多的借助网络多媒体等形式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每位教师在学期内都能开设一节校级公开课,并在教研组内研讨,根据上课、评课等情况撰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二、做好分层分批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

1.加强骨干与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将为骨干教师创条件、搭舞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六认真工作先进个人”的评比。同时,学校针对现在青年教师比例逐年增加的现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青年教师把握教材、把握课堂的能力。学校现有7位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签订了师徒结对协议,为了让青年教师更好的学习师傅们的教学方法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快速的成长起来,本学期将组织教师进行“师傅徒弟打擂台、教学机智大比拼”的教学研讨活动,师傅徒弟同一份教案、同一天上课,课后组织老师一起研讨,努力形成师傅更优,徒弟紧跟的良好局面,并认真记录,填写好师徒结对记载表。

2.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继我校崔晓燕老师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已获得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条件证书基础之上,本学期推选我校吕君老师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我校心理健康咨询水平,为我校建成的心理咨询室提供更强的师资保障。

3.新教师见习期培训。本学期对我校康平夏和陈青两位新教师的培训以实战、案例培训为主,着力开展学科教学能力培训,加强对她们课堂教学的个别指导,通过师徒结对形式,对她们跟踪听课,进行手把手的帮带活动,促进其尽快成长。同时以读书促进新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努力养成新教师读书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见习期结束后,学校相关部门将根据新教师实际情况,对其师德表现、课堂教学、六认真和参加培训、个人素养提高情况作出综合评价。

三、认真执行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制度

师徒结对徒弟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青年教师;成长规律;培养机制

国家兴旺的希望在教育,教育兴旺的希望在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目前,我国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十分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从强调“以人为本”的理性认识入手,把外界对青年教师的影响因素和青年教师自身的期望与奋斗联系起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但青年教师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青年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也是学校大规模开展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更是学校教育教学中推进名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提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规模的调整,学生的区域性和层次性差异对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有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农村青年教师培养,健全培养机制成为农村学校的重要工作。这对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的研究团队选定剑河民族中学、革东中学、城关一小作为调研项目点,对农村青年教师思想动态、职业习惯、就业环境、工作状态、职业期待、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在三所学校对青年教师进行师德、业务和岗前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剑河县农村青年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剑河县教师队伍人数大幅度增加,青年教师逐年补充到师资队伍中来,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剑河县师资队伍中4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3.53%。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398人,占教师总数的52.46%;40至45岁291人,占教师总数的10.92%。可见,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青年教师的比例较高,师资队伍富有朝气和发展潜力。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剑河县青年教师队伍仍然存在思想不稳定的情况。许多青年教师把教师职业当作一份暂时就业、糊口的工作,往往前三年一边应付教学,一边为招考到城市或其他行业、或者为解决家庭的两地分居问题而准备。每年约有40%左右的青年教师参与各地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仅2013年就有磻溪中学、剑河民中等学校教师6人通过招考离开学校,有的完全离开了农村教师队伍。能够考出去的人是少数,更多的年青人不得已留在教师岗位,心思却没有完全放在基层学校的教书育人上。由于思想的不稳定,几年下来,工作业绩上不去,再加上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微薄的工资收入,影响了他们的婚姻生活,往往容易形成消极懈怠的工作作风,缺乏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另外,剑河县农村中小学校多数处于偏僻山区,多数青年教师都是通过事业单位招考的方式进入基层学校,青年教师学历都在大专以上,具有合格学历,几乎是这些学校学历最高的教师,然而“合格学历”只是具备了成为合格教师的一个条件,并非“合格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他们的学历与能力不等同。这些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很少虚心向老教师请教,不重视校本研修,加上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不多,所以业务能力提升慢。如剑河民中通过高层次人才招聘到3名硕士研究生,教学成绩却位于同级同科末位。这说明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的经验、技巧乃至师德修养等方面修养不够,普遍存在努力前进的方向上不明确,价值观有所偏移,在业务素养上教学基本功普遍差,在生活上不习惯艰苦的生活环境,缺乏艰苦奋斗思想[1]。

二、剑河县农村青年教师队伍培训培养现状

剑河县主要采取国培、省培、州培、县培和校本培训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培养,县级以上培训名额由上级主管部门分配。据初步统计,“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分配给剑河县的县级以上培训名额370人次,占教师总数的13.88%。其中,国培30人次,占教师总数的1.13%;省培40人次,占教师总数的1.5%;州培100人次,占教师总数的3.75%;县培200人次,占教师总数的7.50%。能够参加县级以上培训的教师并非都是青年教师,只是青年教师所点占比重稍大些。这种“外出培训”对青年教师培养十分有效,但毕竟太少,而86.12%的培训由校本研修培训完成。对于县级以上培训,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教学单位,几乎没有具体的目标要求,也没有要求外出培训的教师回来开展“二级”培训或者写培训心得体会,大多数参训教师带着旅游休闲的心态参训,效果不理想。而“校本研修培训”缺乏指导性、计划性和针对性,多数学校都流于形式,甚至少数学校为了应付上级部门对“中小继教”验收,组织人员编造培训材料,忽视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校本培训宗旨,劳民伤财,导致负面影响。

三、剑河县农村青年教师队伍培养中的问题与不足

(一)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缺乏计划性。大多数农村学校缺乏对青年教师的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没有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学校各个时期的教师培训计划[2]。虽然教育局每年都重视并组织开展“新任教师”集中培训,但是学校对青年教师的“校本培训”随意性大,没有给青年教师安排落实导师、布置学习任务、组织教材考试、督促撰写教学心得、检查教学常规等校本培训内容。从每年收缴的《新任教师考核表》来看,村级小学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更为薄弱。(二)政策培训为主,内容单一。除了有一定的专题性“外出培训”外,大多数培训的内容都以师德修养为主,内容比较单一,一般都是组织教师学习党报党刊、教育政策、师德修养之类的教育法律法规,很少涉及教师专业成长、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没有重视专业引领、同行互助、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培训培养。(三)重教学形式轻教育能力的培养。在农村中小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仍然很严重,有的学校十分重视教学形式,往往以组织开展对青年教师的教案书写、作业批改等教学常规的检查,以此来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成果的提高,忽视了教育水平与能力的培养。剑河县每年都对中小学和中小学教师实施奖励,但只从教学质量上考虑,设教学质量奖,对学生也只表彰学习成绩一、二、三等奖,忽略了德育、教育科研方面的奖励,甚至在学生中没有“三好学生”表彰。在对青年教师的指导、示范方面没有引起重视,没有明确“师徒结对”的培养关系,没有形成具体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不重视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没有刻意给年轻人压担子、搭台子和提供挑战的机会,以致青年教师成长周期较长、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缓慢。(四)条件艰苦,教师流失。剑河县地处雷公山地区,通往学校的乡村公路弯多路窄,有的学校所在地没有公共交通工具,交通不便;农村学校时常停电、停水、断网,造成学校与外面沟通交流的诸多不便;青年教师住房条件差,许多学校住房没有卫生间,没有洗澡处,生活不便。农村青年教师工作条件、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婚姻问题难以解决。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青年男教师,为了解决婚姻问题,无奈选择师生恋,如南寨中学就有6个家庭是师生恋组成的。而一些青年女教师为了能调进城镇往往趋炎附势或降低择偶标准。某小学一女老师为了进县城小学工作,不惜嫁给领导的残疾儿子等等。条件艰苦,多数青年教师“考进来、留不住”。如平岑小学一特岗教师9月1日到校报到,第二天一大早就放弃就业岗位回家待业去了;展牙小学一教师工作一年半后,回家过春节就不回来了等等。(五)激励机制不健全,培训收效甚微。近年来,黔东南各县市的教学资源、学校建设经费等都往往集中由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支配,各级中小学自得不到很好的发挥,缺乏完备的长效的激励机制,导致青年教师教学责任与热情减弱。剑河县的中小学就存在着这种情况,特别是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着无长效激励机制,各种培训效果不佳,不能让青年教师在制度上、精神上、情感上得到激励,导致工作懈怠、情绪低落,学校教育教学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四、项目研究培训试验初见成效

针对农村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2010年我们申报的贵州省基础教育省级立项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农村青年教师成长规律及培养机制研究”获得立项,课题组深入到全县乡村学校,开展剑河县农村青年教师培养现状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我们选定剑河民族中学、革东中学、城关一小,分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作为项目研究培训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师德修养为根本,见贤思齐为人梯。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提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近三年,试验学校每年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每学期开学前的全员集中培训和班主任培训都把《师德修养》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且每年开展一次教师师德演讲比赛、表彰一批师德标兵、评选一次“四有”“三者”好老师、组织一次“四有”“三者”好老师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活动。弘扬“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传统美德,营造“取法乎上、见贤思齐、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的浓厚氛围,使广大教师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赢得家长和社会的好评。2014年剑河民中蒋茂康老师还被评为“剑河县首届教书育人道德模范”。其次,培训过程量化管理,青蓝工程提技能。一是全员培训制度化、过程管理规范化。学校规定,外出培训的教师返校后,必须开展“二级培训”或学习汇报,交一篇学习心得体会,才能报销旅差费。选派教师外出学习,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派遣珍惜培训机会、想学习、有带动、乐参训的教师出去参加培训,在选派人员方面不搞“拉帮结伙,优亲厚友”。同时,建立校本培训制度,由教导处(或教科处)专人主抓,每学期有具体的培训领导小组、方案、培训内容、日程安排、主讲教师,每次培训有签到册、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培训资料汇编整理存档,培训过程管理常态化、规范化。此外,还将教师的培训学习情况与年度考核、职称晋级、奖励性绩效考核挂钩。二是实施《剑河县青年教师培养机制———青蓝工程管理办法》,对青年教师采取“推、拉、逼、考、奖”五大措施进行培训培养,明确师徒职责,加大过程监督管理,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每学期开学前给师徒布置培训任务,期末对青年教师的“教案、习题案、高考套题、听课、订阅专业报刊、写心得、上汇报课、教材过关考试、解题竞赛、学生评教、教研组考评、教学成绩评分、业绩加分”等13个方面进行考核,确定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进行相应的奖惩,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试验成果。三是将每学年新任教师培训培养工作常态化。新教师培训分为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两个阶段,集中培训前新任教师写一篇《我的教育成长故事》,讲述自己半年来的教育教学成长经历,将自己的辛酸、失落、喜悦与成功在培训时跟学员们分享。集中培训结束后写一篇《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出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并提出今后的设想。校本培训由试验学校按培训《办法》对新教师进行跟踪培训培养,并于每年6月底对新教师的研修情况进行量化考核,确定是否合格。实验结果表明:实施青蓝工程,重视新任教师入职培训,强化培训过程量化管理,能使青年教师快速站稳讲台,成长周期缩短,业务技能快速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第三,养成自觉学习习惯,终身学习记在心。指出:“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是教育发展的要求。如果教师不能经常地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怀有好奇与敏锐,教师就有可能落后于时代。为此,我们在实验学校开展“三学”活动:一是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养成自觉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二是要求教师学习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成为学科专家;三是要求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的学问,了解有关教育理论知识,明确教育教学的方向。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订一份专业报刊或杂志、每学期写15篇读书心得体会,并纳入期末奖励性绩效量化考核内容。试验表明:通过学习可以提高教师自己,可以使学生亲近教师,使教师永保活力,使教师更有魅力。第四,生活安稳暖人心,安居乐业促均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3]农村学校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是半工半农家庭,收入不高、物质生活不宽裕、生活比较清苦,加上农村落后闭塞的工作条件,造成农村学校教师不稳定、优秀教师外流。为了使青年教师“考进来、留得住、用得上、出成绩”,项目组完善农村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在生活上照顾年青教师、在工作上指导青年教师、在情感上温暖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感受到生活有着落、工作有奔头、情感有希望,坚定信心,安心工作。试验证明:加强农村青年教师安稳机制,能够稳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采取《青蓝工程管理办法》,可以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不断缩短城乡教师差距,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五、培养农村青年教师的建议

通过几年的项目研究性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针对试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培养农村青年教师的几点建议。(一)建立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机制,铸就师魂。师德决定着学校育人的质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学校要加强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方面的教育,将师德修养纳入新教师、青年教师培训的必修内容,建立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机制,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并将师德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模联系起来。采取演讲、征文、竞赛、量化考核等多种形式促进青年教师养成良好的师德,铸就高尚的师魂。(二)建立青年教师业务培训机制,促师速成。首先,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快速站稳讲台。一个刚从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要从课桌走上讲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每年我县对新任教师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教育法律与师德修养、常规教学与教学技能、教师职业规划与成长、教师礼仪、学生与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培训让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常规工作有所了解,从而尽快实现角色转换,站稳讲台。其次,实施青蓝工程,促进快速成长。实施《剑河县农村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青蓝工程管理办法》,对青年教师(徒弟)采取“推、拉、逼、考、奖”五大培养措施,师傅在“备、上、批、辅、考”五个环节对徒弟进行跟踪培训培养,每学期期末教导处(或教科处)、教研组对“师徒结对”实施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跟师徒的年度考核、绩效挂钩,同时,对徒弟量化考核合格或优秀的师傅给予表彰和奖励。实践证明,实施青蓝工程,可以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再次,鼓励教学研究,培养科研技能。组织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是激励青年教师不断进取、敢于挑战的有效方式。我县每年都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目的是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成长平台。学校要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各种竞赛活动,如论文竞赛、教案评比、课件制作、书画竞赛、课堂教学比武等赛事活动,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展露才华、推销自我。在压力中发掘潜能,在竞争中加快成长。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并适时把他们推荐到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中去锻炼、展示,让他们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增长技能和才干。(三)建立青年教师自我培养机制,督师修行。一个青年教师要想得到快速成长,必须督促自我培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积累创新、自我反思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从我县的特级教师和省、州级骨干教师成长经历来看,他们无不是兢兢业业、勤奋学习、热情投入、善于总结、不断反思而取得成功的。学校在青年教师自我培养方面,可以提倡每学期买一本专业书籍、读一本专业书刊、写一篇教育教学心得或论文、出一份期末试题、做5套升学试题等自我培养机制,并对自我培养任务完成好的青年教师进行表扬和鼓励,督促青年教师自觉修炼,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四)建立青年教师生活安稳机制,情感留人。要想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领导不仅要注重加强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还要切实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建立青年教师生活安稳机制,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困难,排除青年教师的心理困惑。要大力开展青年教师的交流、交谊活动,根据新时代青年人的业余爱好和生活习惯,组织好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等课余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情趣高雅、体质健康、身心和谐的品质养成。通过安稳机制,温暖人心;通过真情实感,留住教师。让青年教师在农村学校安心育人、努力工作,使落后山村的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相对的优质教育,逐步朝着教育均衡、同步小康的道路良性发展。

作者:蒋茂康 单位:剑河县教育局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刘金江.略谈农村初中青年教师的管理和培养[J].沪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增刊):70.

[2]戴秋生.浅谈农村青年教师的培养应注重处理的几种关系[J].景德镇高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43.

师徒结对徒弟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1.鼓励自学、督促互学,促学历、业务双丰收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课改的前提。谈到教师素质,首先需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所以,学校特别鼓励并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和考试(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通过自学的途径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1)为了方便教师学习,学校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电脑。组织计算机教师在学校建立电子备课室,收集、上传、整理和推荐各种教学资料,定期为教师开放,并为教师开设专题讲座,讲授网上学习和课件制作等技能。学校还出资为每位教师订阅各种教育类书报和光碟,要求教师上网观摩、阅读专业书籍,定期检查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督促教师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2)“同课异构”是我校校本教研的特色活动。以课改为契机,“同课异构”又注入了新的活力。每学期一次的同课异构活动,全校同科教师全数参与。定期抽取同科不同年级的三位教师同上一篇课文,比一比谁的设计更有新意,谁的教学更生动高效。同台赛完课,执教者当即反思自己的课堂,面向全体教师陈述得失;接着,教导处当即从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两三名教师评课。所以,听课的教师除了要认真记好笔记,还必须当场写下对这几堂课的评价意见。为了提高活动的实效,以上每项活动都有专业教师量化打分。每学期两次的同课异构活动,全校教师坐在一起,上课、听课、说课、研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个人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2.捆绑考核,师徒结对,促新教师快速成长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全体教师素质得到提高,全面开展课改才能得到保障。(1)“捆绑考核”将年级凝聚成了一个大家庭。方案指出,对教师考核除了个人考核外,特增加了教研组的捆绑式考核。学期结束,教导处对每个教研组所有教师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打分。尤其是教研组集体活动,如集体备课,集体业务学习,组内公开课的展示,同课异构活动中上课、反思、评课等各方面表现都计入其中,分数总和便是整个教研组的最后得分,并依此评选出先进教研(备课)组,给予物质与精神双重奖励。因为捆绑,整个教研组便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团结一心,建言献策,各尽其能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工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2)“师徒结对”让优质师资得到了有效利用。为充分发挥县、市、省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出台了“师徒结对”方案,指定每位骨干(学科带头人)教师认领一或多名青年教师为徒弟,制订计划,签订培养目标。名师有责任、有义务照计划为徒弟上示范课、指导徒弟上课、听课,为徒弟作专题讲座等。日常教学以及每学期两次的教学比赛中,师傅必须对徒弟实行一对一的精心指导,徒弟获奖,师傅享有同等待遇。加上学期末对这些名师的帮扶工作进行专项考核,有力促进了这些名师带动一大批青年教师成长。

3.名师讲学,开阔眼界,促理念方法不断更新

为拓宽教师的学习渠道,学校大力为他们开辟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接触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1)两年来,学校先后外派七十多名教师远赴山西太古、江苏、上海等地学习,并多次聘请山西、浙江等地名师进校讲学,组织教师听课,撰写心得体会并举行汇报教学。(2)学校为老师订购了《金太阳导学案》《学习报导学案》《精编导学案》等相关导学案供学习参考,印发了《高效课堂的二十一条》《五步三查高效教学模式解读》等资料给教师。备课组采取先集中后分散自学的形式进行理论学习与研讨交流。建立了课改公共邮箱和教师QQ群,学校及时将一些相关材料上传至邮箱或群里供教师下载学习、研讨交流。这些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二、着眼细节抓落实,稳步构建高效课堂

课改之初,教师曾满是疑问:什么是高效课堂?改革如何改?学习小组如何组建才有效?怎样合作学习?如何展示汇报?在提高教师素质,不断观摩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我校的教师逐渐清醒地认识到,“关注细节,着手落实”是引领我们构建高效课堂的最有效途径。如今,全新的高效课堂的种子已在我们的校园生根发芽,抽枝吐绿,迸发出勃勃生机,靠的就是这两个字——细!实!

1.详指引,化难为易

小学生由于年龄还小,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欠缺,组织与合作协调能力更有待培养,加上课改对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东西,所以课堂中的自学、探讨、交流等环节都需老师手把手步步牵引,教给独立学习的方法、合作学习的步骤,以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并熟练掌握一定的学习模式,保护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细分工,人人参与

高效的课堂由全新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催生,所以课改必须改变原来的教师串问,少数学生串答,多数学生无所事事的教学局面。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人人参与、人人展示呢?通过摸索,我们发现关键还在老师!老师是设计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的“工种”分配到每一个学生手中,并且明确要求、落实责任!

3.明赏罚,激发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被动接受老师分派的学习任务,这不是出于学生的内在需要,它的力量是有限的。如何才能让学生自发地主动探究,争先恐后分享所得,将学习变为自己的自觉自愿行为呢?实践证明:对待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成果,赏罚需分明,分寸要把握,即给予奖励为主,施以惩罚为辅!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我校制订的“你争我抢”奖惩计划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习小组的每日学习表现积分,每班每周评出8个小组冠军和8个个人冠军;每月评选出4个小组月冠军和4个个人月冠军。这些冠军除了可以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亲眼见证小组“成长树”“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奖励外,还可获得与老师、校长合影的权利!当然,如果有同学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长期处于小组或个人积分的倒数行列,一定会得到事先已经明示的扣分、罚值日、被淘汰出冠军组座位等相应的责罚。在制度的引导下,学生们为了每周一次的周冠军评选都铆足了劲,通过自学、汇报、评价、纪律、作业等多项表现来赚取积分。因“课堂答题”和“评价补充”分值最高,所以学生发言几乎不用点名,“大胆站起来说”成为他们争先恐后的自觉行为。不仅如此,为了争夺冠军小组,组长会想方设法手把手教他的组员说、写、演,因为他们体会到了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谁都不可或缺!他们愿意、他们追求团队利益共享。因此,“你问我答,我讲你听”成了教室一道最为动人的风景。

4.重“听“”评”,共同进步

当下的高效课堂,我们期待的是全班同学同成长、共进步!如何将全班同学紧密团结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呢?那就是,努力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与评价的能力。倾听既需要倾听老师,同样需要倾听同学;评价也一样,我们鼓励大胆评价同学,也鼓励大胆评价老师。历经两年半的课改,我们欣喜地发现,首先学生的日常习惯明显改善。我们的课改不仅“改”学习方式,还需对学生的学习纪律、作业质量、文明习惯、卫生习惯、好人好事、团结协作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并评出周冠军、月冠军及各类明星。如此的精神奖励便是学生进步的最大动力!其次,学生的能力明显提升。最典型的是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组长的组织与协调,组员的汇报与评价,组间的质疑与补充等,落落大方,平和礼貌,清晰流畅!当然,课改,我们依然在路上!教师的素质,我们需继续提高;课堂,我们需不断完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携手每个学生共努力、同期待:期待我们的课改之路越走越顺畅,期待我们的课堂越来越精彩。

师徒结对徒弟心得体会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课题;课例;培训;提高

一、以课题为引领,努力提高师资水平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创造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关键。有关理论研究表明,“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研究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且“教师的学习也和儿童的学习道理一样,不是靠外部的灌输,而是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究和研究、不断吸收与同化各种信息,从而建构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能力的过程。”在近年的教研活动过程中我们觉得通过课题的开展能较快地促进幼儿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具体要做到以下两点:

1.努力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我园是公办幼儿园,但因教育主管部门没有相关的业务人员对我们的教研活动进行指导,也很少组织相关的业务学习交流活动。然而我们没有故步自封,导致教学教研水平的停滞。相反地,2006年我园通过广东省学前教育协会,搭建起学习交流的平台,每年定期举行不同主题的学习交流活动,如,某园的课题设想介绍,课题阶段小结,幼儿园优秀课例展示,专家、教授讲座等等。

幼教界的园长、教师把各自开展课题的经验、收获、困惑等都在协会这个平台上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在会长的指引下我园先后确立了“十一五”课题《客家山歌、客家童谣在节日活动中渗透教育课程研究》及“十二五”课题《山歌飘万里 “客”情传万代――幼儿园通过客家山歌对梅州华侨文化的传承发扬研究》。

2.积极进行课题申报和研究

办园二十多年来,我们积极开展申报省级课题研究,召开了多场次的教研小组会议,讨论教研课题的选取、申报及课题的开展等工作。如,“十一五”课题《客家山歌、客家童谣在节日活动中渗透教育课程研究》确立以前,我们首先让教师了解梅州自古就有“山歌之乡”的美称,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瑰宝,是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也是客家历史文化长河中长盛不衰、名扬四海的品牌等等。

所以,作为幼儿的启蒙教师,我们应肩挑重任,以“传承客家文化”为突破口,以“开展客家山歌、客家童谣启蒙教育”为抓手,拓展研究的视点,培养孩子学唱山歌、诵童谣的兴趣,并以此形成我园的园本教研特色。

在省级教研课题“客家山歌、客家童谣在节日活动中渗透教育”的课题研究圆满结题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客家山歌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探索,且梅州是华侨之乡,海外著名华侨的创业、为人就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外出艰苦创业的华侨身上具有的勤劳、勇敢、坚强、爱国、爱家等的光辉品质是非常值得孩子们学习和传承的。所以,我们决定再接再厉,结合罗会长“客从何来、客去何方、客归何处”的指导方针,我园教研组结合本园实际,经过讨论、商议,决定把《山歌飘万里 “客”情传万代――幼儿园通过客家山歌对梅州华侨文化的传承发扬研究》这一课题作为我园“十二五”教研的方向和重点,并以此主题来申报省级“十二五”教研课题。

二、以课例为主阵地,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课例研讨是教师由理论走向实践的绿色通道,教师在课例的研讨中,练就了幼儿教师必需的基本功,增强了各自的专业能力。

1.“摩”常规课

我园为提高教师组织各科活动的能力水平,每学期行政人员特别是业务园长都会去观摩教师组织的活动,这种常规性的听课要求全园教师每人、每学期都要展示一次,展示的科目、内容、形式都不限,唯一要求的就是教师一定要创新教法而不照搬别人的教学模式。听课后我们先让教师自己发表组织活动的感想、体会,这样教师在一次次的大胆尝试与实践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各自的业务水平。

2.“摩”特色课

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敢于实践、学习经验,不断反思。为了让每一位教师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提升,我园每学期要求各级组教师(自荐或轮流)派出两位以上的教师举行园本教研特色课观摩,这种观摩课根据教师的能力水平而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年轻、经验不足的教师提出的要求较低,让他们上自己认为最擅长的活动课,一次、两次、三次……在他们不断成长提高后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对骨干教师,我们不仅规定上课的科目,有时还提出某方面技能的要求,让骨干教师在高标准、严要求的过程中加快提高的步伐。

三、以园本培训为途径,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园本培训是学习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最有效途径。学习是一个教师发展的原动力,教师要具备不断学习的热情,并且不断地付诸行动,主动参与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自我反思、分析、总结。实践出真知,教师必须通过“跌、打、滚、爬”,经过岗位锻炼,经受挫折和磨练,才能在岗位上成才。具体学习方式如下:

1.开展探究式学习

以信息交流为平台,培养学习型的师资队伍。如,定期摘取各种幼教刊物中好的论文、有用的经验、新颖的活动内容、有趣的活动形式等让教师自学,采用“投资小见效大”的园本教研学习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也可让教师畅谈自己教学中的成绩与困惑,集思广益地积累幼教经验,如,针对教学中出现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主题探讨学习活动,使极富个性色彩的教师在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开放对话,分享对幼教新理念的认识和体会。

在问题式学习中,总结交流经验、研讨问题困惑;在互动式学习中,共享教育资源、拓展思维空间;在体验式学习中,转变角色意识,注重实践操作。封闭式的研讨有时候容易将大家的思路带进死胡同,因此我们根据教师学习的需求,派他们去参加不同类型的学习,如,“国培”“骨干教师培训”或到上海、南京、北京等学前教育发展较快的地方,要求他们学习,回园后不仅要把学习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还要组织一节活动观摩课,并就自己幼儿园与外园的差异进行反思。通过外出学习,进一步理解新的儿童观、教育观,解决了自己在实践中的困惑,调整了教育教学策略,同时也为我园自己开展的教学教研活动注入新鲜的血液,达到锻造研究型师资队伍的目的。

2.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为了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做好新、老教师的接力工作,提高全体青年教师教育教研的水平,我们创新双赢式研讨和园本教研活动模式,让幼儿园的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开展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的同伴互助活动。师徒结对的优势在于:徒弟得到师傅的指导,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而师傅在帮助过程中,促使自己去学习和接受更多的教学新知识。

对所有的公开课我们都进行热烈的讨论,肯定优点的同时,善意地指出不足之处。这样以师徒结对“捆绑式”评课的方式对徒弟举行的园本教研观摩课进行评价,让师傅不仅担负指导徒弟公开课的任务,还负责点评公开课的责任,这种评价使师徒两人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近年来,我园通过以课题为引领,以课例为主阵地,以园本培训为途径,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在“十一五”“十二五”省级课题研究活动中,我园有多位教师组织的活动课例获奖,也有多位教师创设的活动设计、撰写的论文获各级奖。开展课题研究和课例研讨,不仅提升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创造力和灵活性,而且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广新型“幼师”品牌,为我园积极树立“高质量、有特色”的幼儿园品牌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

师徒结对徒弟心得体会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研活动 专业成长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219-01

1 传授“鱼”,度过强化期

1.1 新老结对,在帮带中成长

这里所说的“鱼”是指知识技能。新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便要负责一群年幼而经历充沛的幼儿的健康与安全,有时还要应付家长各种要求。这些很容易引起新教师内心的恐慌及忧虑。为帮助新教师更快适应新的岗位,担当好教师角色,幼儿园教研中开展新老结对活动,由幼儿园的高级教师担任新教师的师傅:给她们提供及时的、持续不断的教学辅导,使年轻教师得到直接而有效的帮助,促进自己迅速成长。

确立新老教师结对活动的目标责任,为期三年:第一学年,重点帮助年轻教师度过求生阶段,在师傅帮、传、带的基础上,熟悉幼儿园工作常规以及组织好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第二学年,以徒弟独立作战为主,师傅指导为辅。经过一年的教学,新教师有能力整理一年的教学经验与心得体会,计划自己需要从事的工作与需要学习的特别技能,于是师傅一起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学年,师徒间以互帮互学为主。徒弟探索幼儿教育的新趋势、新观念及新教法等,调整更新和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与师傅相互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以此老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度过了求生、强化期,同时青年教师为教师队伍输入了新鲜血液,使老教师们接受了新的事物与理念,在互帮互学中促进专业成长。

1.2 集体备课,在共商中成长

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工作能力的重要措施。而集体备课更能集思广益、博取众长、取长补短,充分发挥集体的才能和智慧,是促进教师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教研活动中的集体备课,老师首先要熟悉这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确定教学目标理论依据是什么。因此加强学习是关键,在集体备课时教师将学习过程中掌握的新知识、新理论、新信息。分析教材,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交流与碰撞,激发灵感的火花,使得教学活动设计更加完美。集体备课既合理利用了个体的潜在资源,发展了群体的共享资源,有助于形成团队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群体的共同成长。

2 探索“渔”,走入成熟期

这里所讲的“渔”是指学会学习。群体动力学创始人勒温曾提出:在合作的群体中,个体具有较强的工作动机,往往能够相互激励、相互理解,个体问的信息交流频繁,工作效率明显高于非合作性群体。因此,教研中的教学观摩、论坛、专家引领等形式有助于教师群体智慧的碰撞,带来参与者原有认识的超越,能带来智慧的无穷增值,使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

2.1 教学观摩,在互动中成长

教学观摩是幼儿园教师之间常见的教研活动,教学观摩通常包括园内、区、市级或跨市的观摩评课活动,教师在这其中有时会担任两种角色――观摩者和被观摩者。教师不仅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同时为了观摩活动的有效开展,不断去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使得双方在互动中获得提高。

例如:在开展分析教材活动时,采用了观摩研讨的形式。四位老师两两分工,每两位老师根据话题中的教材,选择同一内容,对原教材进行分析,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将活动目标、活动材料准备、活动环节重新进行了调整。在第一位教师上完观摩课后,两位老师又根据活动中出现的情况,又对原教案作了调整修改,尽量使活动达到最佳效果。研讨中因为教育者及教育对象的不同,应该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仔细分析教材,选取适宜的部分,对原有教材进行调整。这使得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自我调整,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

2.2 网上论坛,在共商中成长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我们尝试进行参与式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园内局域网的优势,将教研活动的主体由园长、副园长转向教师,给每位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此活有问绞视媒淌Σ灰桌斫饣虼嬖谡议的问题,或是对教学策略最优化的讨论,利于教师间的合作与相互学习。

如:在开展以“幼儿游戏”为主题的研讨时,园长先将理论学习的资料,姐妹园自制的游戏玩具、半成品材料,游戏环境创设的照片放于局域网上供教师学习参考,大家通过上网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需要资料。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同时,在网上交流自己的想法。“学习游戏理论后体会”、“外出参观后的感悟”、 “影响幼儿游戏的因素”、“教师如何观察指导幼儿游戏”等主题内容的资源库在互动中形成。

2.3 专家引领,在指导中成长

每学期都邀请专家和资深老师来园作讲座或现场指导,如:游戏中如何观察幼儿;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如何开展幼儿美术欣赏活动;如何说课等。专家引领无疑为帮助教师拓宽知识视野、提升理论水平、促进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有效途径。

如:评课研讨活动中,幼教专家张春梅老师参与活动,活动中专家的点评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了专家评析后,教师们的颇有感触。评课不仅仅是评整个活动流程,教材选择,目标定位,流程设计。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教材内涵的把握上,引起大家思考。如果教师只能抓住教材表面的东西,容易流失教材的实质。教材教育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教师专业化成长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在教研活动中,无论是传授“鱼”还是探索“渔”,都仅仅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外部资源,最终的目的却是将外部资源真正转化为教师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使教师学会探讨研究,学会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幼教老师的成长[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改善在职幼儿教师培训过程与方式的研究[J].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师徒结对徒弟心得体会范文第9篇

[关键词]价值引领;磨课教研;认识引导;行动带领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8002502

磨课教研可以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既能使教师形成研究的思维方式,又能让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理念和研究成果等得到交换、碰撞、升华与共享。目前的磨课教研还存在不少问题,下面我通过分析现状,谈谈如何提高价值引领下磨课教研的效益。

一、磨课教研现状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数学磨课教研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就课而论,含研量低

如有的教师观课时不停地点头、不停地说好,可究竟好在哪里议课时又说不出来,只能以宽泛的、通识性的语言来概括,犹如“贴标签”。也有的教师议课时找不到某教学环节失败的原因,说不出改进教学的策略,缺少统计、分析和反思的能力,导致观课、议课的甄别功能远远大于认识指导的功能。

2.教师颜值高,磨课策略少

不少教师认为观摩课就是表演课,所以磨课成员应该由颜值高的青年教师组成,即使有中老年教师,在磨课过程中也多是让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中老年教师只负责分析和评课,导致磨课策略单一。

3.磨课缺乏系统性,多为任务停留

多数学校只为一课的教学而进行磨课,因为这一课往往是为了争面子的竞赛课(如优质课评比等),而不能为教学一类课进行磨课,导致教学后就马放南山,不进行研究了。

那么,如何提高数学磨课教研的效益,使磨课教研成为每个教师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课题?

二、价值引领下的磨课教研

基于以上磨课教研的现状分析,结合我校的磨课教研,我认为磨课教研应该以价值引领为前提来展开。所谓价值引领,是指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优秀教师或反映先进教育理念的信息资源,对磨课组中的教师进行认识引导和行动带领活动。

1.认识引导

认识引导表现在引领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发展。先进的教育理念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等,都是待成长教师学习的内容。有了先进思想或成功经验的积累,教师在磨课中就不会再无话可说,上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1)理论学习是最直接的认识引导。

理论是实践的精髓,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因此,每位磨课组成员都需要通过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和撰写学习随笔等方式来积累教育实践智慧,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其中,《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数学类教学期刊是必选项,教师在学习的同时还需撰写学习随笔。通过学习,努力从理论层面引导教师提高磨课水平,实现教学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2)制定和使用《观课维度记录表》进行磨课。

制定和使用适宜的《观课维度记录表》,能够锁定课堂的观察方向,让观课教师定量、定性的记录课堂教学,并结合记录的数据进行科学、细致地分析,提高听、评课的效益。诚然,《观课维度记录表》的设计要切合课程改革要求,多维度地指向课堂教学实际,如教材处理、教师教学、学生活动、课堂提问及师生互评等维度,每个观察维度中又需细分为几个观察视点。这样观课,教师才会分工明确,议课时才有重点、有根据,使上课教师也能在教学实际中体悟到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基本教学理念。

(3)带着反思去磨课。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一种再认识,是思想认识的提升。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槊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对骨干教师或待发展的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在《听课记录》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加随堂点评和心得体会两个方面的思考与反思。随堂点评,旨在让观课者对课堂中出现的灵光一现式的想法记录下来;心得体会,意在让教师针对整堂课或某一教学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思考。反思需要交流和共享,以实现观点融合、共同成长的目的。

2.行动带领

结构合理的磨课组是保证磨课教研顺利开展的关键。颜值高的青年教师热情好学,接受能力强,而中老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和善于研究。因此,磨课教研要兼顾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共同成长的目的。特别是组内的优秀骨干教师,要引领待成长教师进行课例、专题等研究,促使磨课活动升华,教学研究深化。

(1)师徒结对,带领课例研究。

真实的课堂教学是磨课的基础,也是教师成长的“示范田”和“试验田”。为促进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磨课组教师可适当地结对子――师徒结对子。结合磨课的实际进程,师徒要完成课例的教案设计和课堂实际教学的研究。其中教案设计的研究,徒弟要在独立备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身边无处不在的角,发现角就在自己的生活中。随着课件的播放,学生发现自己熟悉的事物中居然隐藏着这么多知识,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的学生说:“哇,这是我们的校园,好美啊!”有的学生说:“我们正在做课间操。”还有的学生说:“教室里到处都有‘角’。”……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作用。

二、教学手段更直观,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数学是一门以培养思维能力为主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同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数学课堂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鲜明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进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课件出示校园生活的情景图,并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知识?”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说道:“这是我们的校园,同学们正在上活动课,有的踢球,有的做操,而老师手里拿着三角板准备去上课,护工伯伯正在修剪花木……”随着课件的播放,有角的地方不停地闪动。这时,有学生说道:“哇,角是这样子的!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由此,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为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物找出角的过程,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再次借助课件动态展示角的抽象过程。课件先展示实物(如剪刀、吸管、水龙头、球门框等)中的角,再去掉实物,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在图形中依次闪动角的顶点和边,然后注明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提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样教学,借助课件动态展示了角的抽象过程,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对角的认识障碍,使学生在认识角的特征后,闭着眼睛就能想出角的样子。在学生正确地建立了角的概念后,教师投影出示练习八的习题。如下:

1.判断下面的图形是否是角,不是的话,请说出理由。

2.拓展题:下图中有几个角?数数看。

看着课件中的练习题,学生兴趣高涨,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明晰角的特征,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三、教学评价更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对知识的探究和掌握往往难以到位。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尊重、鼓励学生,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学生一旦失去信心,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性就会降低,学习就会提不起兴趣。另外,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等,都是学生积极参与、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因此,教师要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对学生的一丁点进步都给予及时的鼓励性评价,也可恰当地运用多媒w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例如,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答对时,教师点击配有声音的课件予以评价:“谢谢你,你说得很正确、很清楚!”“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你回答得很棒!”……学生听到这样的鼓励,学习热情会更高涨。在学生说得不完整时,教师点击课件予以评价:“虽然你说得不是很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在学生答得不着边际时,教师可这样进行评价:“这位同学认真思考了,但说得还不完全,哪位同学给予补充?”……

又如,完成三年级上册第42页练习八中的习题时,教师这样激励学生:“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老师想看看你们学到什么程度了。下面分两个小组做习题,看看哪个小组同学夺得红旗多,哪个小组就是胜利者!”

电脑出示第一题:下面图形哪个是角?

师:第(3)幅图形为什么不是角?

生1:因为它的一条边不直。

师:你答对了,奖励你一面红旗。(伴随着音乐升起第一面红旗)

电脑继续出示第二题: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学生回答正确后升起第二面红旗)

师:第三题有难度,哪个小组有信心?

电脑出示第三题:下图中有几个角?

(学生回答正确后升起第三面红旗)

看着徐徐升起的红旗,学生都想一比高下,不愿下课,余兴未了。这样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易于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不断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真正内化所学知识。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有利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开展有意义的学习的同时,主动探索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实现各学科课程的整合,让山区小学课堂成为真正的有效课堂、高效课堂。

师徒结对徒弟心得体会范文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以“市教育大会”精神为指针,坚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等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加强实验干部教师队伍的提高与发展为重点,以优化的实验工作管理、科学的评价与监控为保证,以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为目的,积极研究、探索与实践,不断推进我校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的深入与发展。

二、工作思路目标:重过程、重总结、重反思;抓典型、保质量。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教育理念。

干部教师要再次认真学习新课程纲要、课程标准和各科教材,最大限度把握精神实质,深刻领会现代教育的特点、课程改革的目的与意义,切实更新教育思想与观念,增强实验工作的使命感和自觉性,用现代教育的观念指导我们的实验工作。

1、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新课标、新教材。通过学习不断探索课改的途径、研究其方法、策略,总结经验。

学校积极为教师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课改组学习做到“三落实”即:时间落实、内容落实、人员落实。建立学习制度,实验教师人人设立“学习札记”,实验教师每人一本,及时记录学习心得体会,在理论上不断武装自己,丰富自己。坚持理论学习与应用相结合,通过“个案分析”、专题深入等方式,将新观念付诸行动,使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寓活动于教学之中,不断创设符合学生需求,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

2、新课程的后续培训。

深入学习课改理论(a继续学习有关课程与教学理论专着;b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研究的理论和经验),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创新发展性评价管理机制。并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素养。

3、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

本学期结合教育教学常规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我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主题的“五个一”活动,内容包括:①一篇教案;②一堂能体现新课标理念的课;③一篇教学案例;④一份试卷;⑤一篇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思想的体会文章或教学论文。

4、骨干教师培训。 5、青年教师培训

本学期大力发挥青年教师在“课改”中的生力军作用,,要求他们率先更新教学观念,提升学习品位,做“课改”的先行者,努力做好:①自我研读,做好笔记。②互动交流,学术沙龙。③广泛收集,解决问题。④借助信息技术,开阔视野。⑤上好一节高水平的公开课。⑥师徒结对,明确职责,通过师傅的导育人、导教学、导科研,促使徒弟教学水平不断提高。⑦期末写出一篇有较高质量的教学经验反思或案例剖析。⑧力争在相关学科竞赛中脱颖而出,取得好成绩。

(二)、加强教学研究,确保课改质量。

实验教学研究工作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观点、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推进改革坚持以科研为先导,在实践中学理论、用理论,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确保实验质量。

1、继续实施学校课改课题,即“学生课堂教学有效参与的研究”。抓好课题的研究、探索、交流、总结工作。

初一和初二年级所有学科全面进行课程改革综合实验外,初三年级各学科也应主动应用新课程标准提示的先进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相应开展如下活动① 集体备课。②课改沙龙。③课改成果展示活动。④区、市级论文评比等。

上一篇: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教师幸福感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