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22:56:06

师徒结对总结

师徒结对总结范文第1篇

刘兴永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一个学年即将过去。这一学年,我很荣幸能成为陈润先老师的徒弟,她在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管理学生等方面都毫不保留地给了我许多的指导和帮助,真正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使我在各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成为了师徒结对活动的一名受益者。

下面我就从徒弟这个角度谈谈我这一学年的收获:

首先在教学上,陈老师在数学教学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她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条理性强、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能够很好的把握关键点,同时又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所以和师傅之间的互相听课、评课成为了我向她学习的最直接也最常用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第一、如何备课?所有的老师上课前都要备课,年轻老师更要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时要特别注意以终为始,也就是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为了讲内容而讲课,从而使自己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备课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重点、难点、关键点、教学过程、结课方法等各个方面陈老师都给予我很多的指导,并且师傅在她的课中有什么好的举措,有什么难点或容易引起学生歧义的关键点,也都会及时地讲给我,使我在课堂上能够避免一些问题,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

第二、正确对待听课。只有多交流,多听取意见才能进步,很多年轻老师都惧怕被听课,怕出丑,所以端正态度是第一位的。听课可以使我发现一些自己难以注意到的问题并能及时改正。比如我上课的时候特别容易说的口头禅,有时形体语言过于频繁,这些问题都是我自己平时无法注意到的,在师傅的帮助下,我渐渐有了改善。听课后要能够把每一位老师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上课时的方法还需要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要多思考,多总结,才能真正的掌握教学的技巧。

第三、善于利用评课机会查找不足,(个人总结 )做一个有心者。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在某个教学环节问题上,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没有任何问题,而我的师傅在听课时则从听者的角度看出许多不足之处,这样的时候,陈老师会在评课时及时地反馈给我,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师傅在评课时对我的指导不仅在理论层面,更是体现在具体的每一个环节中,甚至对学生的每一句评价语言都仔细斟酌,使我明白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四、利用一切机会学习。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思想、观点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因此,在陈老师的要求、指导下,我坚持课课写教学反思,平时及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每天都生活在紧张与充实之中,通过这样长期地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我的教学水平不断地进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能做到认真备课,钻研教材,遇到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疑点,主动向师傅请教,与师傅共同钻研教材和备课;主动让师傅检查教案,虚心接受师傅的建议,修改不足,更好的吃透教材。

第五、多向师傅取经。我听师傅的课收获颇丰,陈老师上课不仅思路清晰,有条不紊,而且很重视鼓励学生,真正的做到了让学生在思考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我们时常一起交流上课后的体会,在多次听师傅课的过程中,我慢慢体味到她的教学风格,并且渐渐地能把握住他每一节课的闪光之处,这使我受益匪浅。

这一学年以来,陈老师的为人处事,经验心得,她的热情、负责、真诚与自信,常常让我在感动之余,获得了更多的学习、工作动力,使自己能更好的投入到这份事业中去。在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她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的感染下,良好人格品质的熏陶下,我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作为青年教师的我,更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要让学生有一碗水,老师就一定要成为一条奔流不止的小溪,因而,只有虚心的向师傅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也将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争取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高中数学教师。

《师徒结对徒弟总结》出自:

师徒结对总结范文第2篇

一、 提升专业技能

在教育、教学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要有长流水,孩子才会有一桶水”。教书育人,教师担负着为祖国托起明天太阳的重任。作为青年教师,要向老教师学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准,争取在语言、计算、音乐、舞蹈、外语等各方面都有所发展,并且要学习怎么样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孩子们展示,激发幼儿潜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二、 加强师德修养

在师德修养上:孩子有着水晶般的童心,珍珠般的童稚,还有那钻石般的童真。教师应该用无限热情,无限希望,无限爱去爱护他们,我把孩子们比作幼苗;比作新玉,我们教师应该悉心的浇灌他们、培育他们;呵护他们、雕琢他们。我将用各种方式、方法引导红红来了解孩子,使她在日常生活中以“妈妈”的细心关心体贴他们;在教育教学中以“严师”的耐心启发引导他们;不厌其烦地教导指正、循循善诱;在游戏活动中以“玩伴”的童心信任鼓励他们。走进童心世界,与他们同舞同歌,同喜同忧,同玩同乐,处处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理智施爱,用爱心谱写一曲优美的旋律,让爱心的种子撒满他们成长的道路。

三、 丰富保育知识

在保育知识上:幼儿教师不仅要负责“传道、授业、解惑”,还要负责他们的吃、喝、拉、撒,保教任务相当繁重,没有一身过硬的业务本领和一颗炽热的爱心是不行的。我将带领红红一起学习,一起探索,努力学习保育方面的知识,保证孩子们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

四、 重视及时反思

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反思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因素,它可以使教育教学有很大的收获,可以使我在教育教学中进步的更快。并对幼儿的学习状况做出及时准确的评价,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做出改进。因此,本学期要求红红积极参与每一次的研讨活动,多和同事进行讨论评价,从而获得广泛而深入的评价反思信息,找出改进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提高教学技能的对策。

师徒结对总结范文第3篇

师徒结对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这也成为大多数徒弟向师傅学习的过程中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1、 如何看待听课?可能很多新老师惧怕被听课,怕被揭短。所以端正态度是第一位的。听课可以帮助我发现一些自己难以注意到的问题,放下了包袱,就会使我在有人听课比没人听课时的兴奋程度高出很多,讲课也就更加有激情,对学生的感染力就更大。

2 、如何备课?因为要在课前向师傅阐述备课的构思,所以备课时会特别注意以终为始。也就是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为了讲内容而讲课,从而使自己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师傅在她的课中有什么好的举措,有什么难点或容易引起学生歧义的关键点,也都会及时地与我交流,使我的课堂上能够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

3 、要善于利用评课机会查找不足,做一个有心者。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师傅在评课时对我的指导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是体现在具体的每一个环节中,甚至对学生的每一句评价语言都悉心琢磨,使我明白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 、听师傅的课要学什么?我听师傅的课也有很大收获。樊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条理性强,思路清晰,同时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地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发现语文学美,欣赏语文美并及把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然后一起交流上课后的体会,在多次听师傅课的过程中,我慢慢体味到了她思想的灵动,并且准确地把握住每一节课的闪光之处,在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

师徒结对总结范文第4篇

通过这学期的师徒结对活动,我体会较深的是:这是一个师徒相长的过程。大家都知道“教学相长”,就是在于师徒共同教研中,师父与徒弟共同获得大提高。下面我就从徒弟这个角度谈谈我的收获:

大家都知道师徒结队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

1.就我个人而言,有人听课势必没人听课时的兴奋程度要高很多,讲课也就更加有激情,对学生的感染力就更大。

2.因为要向师傅阐述备课的构思,所以备课时会特别注意以终为始,就是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为了讲内容而讲课。从而使自己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

3.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对某个教具的使用,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该用,但并不知效果会怎样,但师傅可以听课是可以从听讲人的角度体会到,评课时就会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效果,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4、我听师傅的课也会有很大收获。一点就是堂课的核心内容;二点就是实际解决幼儿出现的实际问题;再就是王老师的课给人的感觉从容不迫,而且特别容易理解!课堂气氛也很好!真正的做到了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

大家都有体会,认真准备一节轮流课和大家听课评课的过程会给讲课人带来很大收获,那么师徒之间的听评课就好比堂堂都是公开课,必定会带来更大收获。我感到师徒结对象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师徒之间,使他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得到提高。

师徒结对总结范文第5篇

Xx老师本学期担负六年和七年的体育教学任务,他谦虚好学,做事讲方法,一个学期下来,他与各班主任的配合和对所教授班级学生的管理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体育课中出现的各种状况他都能处理的恰到好处,讲方法,讲原则,面带微笑,严格管理是Xx老师这一学期工作的总的特点。

Xx老师担任六年十一班的班主任工作。作为年轻教师,既要上好课又要当好班主任,确实有一定的困难。而最困难的事情是怎样管理好班级,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教学秩序,也就是说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纪律。如果课堂纪律过于松散,不但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反而会使学生连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法掌握。而且长此以往,班级管理会无从做起,教师的威信也会降低。一个学期下来,赵老师用她的细腻的管理和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把一个训练有素、成绩优秀的班级呈现在我们眼前。我相信,赵老师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师徒结对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或者说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觉得师徒结对以后,作为指导教师,首先应该认真负责地完成教学处规定的各项任务,让新教师顺利度过实习期,站稳讲台,快速地进入教师角色。Xx老师就是一位初登讲台的新教师,但她在这个学期里的表现更是让我钦佩,不愧是研究生毕业,无论是知识底蕴还是工作态度我都自叹不如。Xx老师的最大优点就是做事情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一个学期下来,她所担任班主任的六年九班管理的井井有条,在各项评比中均名列前茅,真是让我又自豪又嫉妒。

我想,一个青年教师,有机会成为三个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那是一种荣幸。正因为这样,从结成对子的那一天起,在我的心目中,三位老师的进步成长,也成了自我的一种追求和幸福。因此,师徒结对后我自己也进入学习状态,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随时注意自己的模范作用,另一方面是指导教师除自己的教学外,能自觉地关心自己的徒弟,自觉向徒弟学习。

我觉得,其实,所谓师徒不仅是暂时的,而且从一开始起就是相互为师的。新教师有他们的长处,作为指导教师,也可以从自己的徒弟那里学到不少东西。从这一点来说,在这里我要感谢这一学期以来三位老师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对我的鞭策。

师徒结对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师徒结对 现状 问题 对策

教师是立校之基,强校之本,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师徒结对”就是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师傅”对“徒弟”实施传、帮、带,引领和指导他们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学校实行师徒结对的主要目的是营造有助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加快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师徒结对”这种教师培训模式在职业学校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师徒结对”的实效。为此,我们对某职业学校的“师徒结对”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做出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师徒结对”的现状

1.基本情况

(1)领导重视。该校每年都要录用10多名青年教师,其中大部分是师范院校的新毕业生。因专业需要,也录用少数非师范院校毕业的专业人员。“师徒结对”已成为该校的一项传统。多年来,学校党委、行政、工会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每学年初,都举行隆重的“拜师结对会”。

(2)人为合作。学校根据专业为新上岗教师聘请一名教学师傅,一名班主任师傅,也有身兼两职的情况。师徒的配对是学校安排的,在“拜师结对会”双方签订为期一年的“师徒结对协议书”“协议书”上明确师徒的职责,主要就师德、教学、科研、德育、技能等方面制定了“师徒结对”的活动内容,如:师傅要经常关心徒弟思想和教育教学情况,及时帮助徒弟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制定教学目标、选用合适的教法和学法;要定期和随堂推门听徒弟上课,课后及时评析,共同研究改进教法和学法的措施。徒弟要通过听课比较,对课堂教学每学期师徒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总结论文;要敢挑教学重担,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及技能竞赛,争取优良成绩等。通过新老挂钩相结合,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带教,使其尽快适应并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虽然师傅都是学校遴选出来的资深骨干教师,也有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的思想觉悟,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特别是非师范专业的新教师来说,他们的结对愿望也很强烈。但这样的结对非自愿结合和内在需求,这样的合作表现为人为的合作。

(3)过程松散。明确了要求和任务后,在结对活动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缺乏严格、有序的过程管理,基本上在举行完“拜师”仪式后就完全靠教师的自觉去开展结对后的活动。就教学师傅而言,对徒弟的指导往往就停留在备课、听课、评课上,没有一个完整的培养计划。当徒弟要开设汇报课或参加比赛时,师傅们各显神通,亲力亲为,竭尽全力让自己的徒弟崭露头角,师徒荣辱与共。在班主任师徒活动中,徒弟基本上担任了师傅的助手或者说是随从。协助师傅做好班级各项常规工作和处理班级事务。对青年教师而言,在学习过程中,是机械被动,模仿师傅的教育教学行为,服从师傅的工作布置安排。学校对“师徒活动”关注的主要是结果,而对过程细节关心不够。所以,许多工作流于形式和表面,缺乏创新与发展。

2.结对成效

(1)发挥了作用。通过师傅的“传、帮、带”引领,缩短了青年教师由大学生到新教师的角色转变过渡期,使青年教师对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教学效果的考核、班主任工作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等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尽快熟悉和掌握,从而增强了徒弟“一年站稳讲台”的工作信心。在调研中,大部分青年教师认为在师傅的帮助下,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在专业发展意识、教育教学理念、科研能力以及技能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2)增进了友谊。师傅们也坦言,“师徒帮带”活动在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条件和机会的同时,也为老教师的进步增添动力。不少师傅的能力和人格魅力令徒弟折服,徒弟的领悟性和虚心好学也深深打动师傅,因此,尽管结对协议期是一年,双方结下了师徒情谊,彼此的互动互助一直在延续。

二、“师徒结对”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师徒结对”的认识不全面

“师徒结对”是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最经济、最有效和最持久的方法与途径,学校视之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制度。因此,存在将“师徒结对”这一形式模式化的问题。认为“师徒结对”就是在某一青年教师刚刚踏上讲台之际,找一位较为成熟的老教师担任师傅,签上一纸合同,将师徒二人“捆绑”在一起,青年教师的成长似乎便大功告成了。另外,学校基本上都只是从“徒弟”专业成长的角度去认识“师徒结对”的目的和意义,将结对的意义窄化为“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从而忽视了师傅在此过程中专业成长的需要。师傅不计得失的奉献和付出,而最终的受益者是徒弟,结对目标偏重徒弟一方。这样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导致师傅心理上的失衡,从而使他们对“师徒结对”工作缺乏热情,从而影响“师徒结对”的实际效果。

2.结对活动的内容狭窄且标准化

由于对“师徒结对”目的及意义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使青年教师快速胜任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层面上,因此,在实际的结对内容方面,基本上涉及的都是一些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特别是课堂教学方面的经验,师徒双方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活动开展的程序方面,双方就按照学校统一制定的“师徒结对协议书”上的规定执行,师徒自由发挥的空间狭小。在指导的内容方面,要求大致相同。这些强制性的要求虽然有利于保证“师徒结对”活动的有序开展,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师徒双方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对于新上岗的老师来说,除了面对不熟悉的教育教学任务以外,还面临着适应新的角色、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问题。此外,教育工作是一项个人风格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门艺术。而每一位教师的思想理念、生活环境、学习氛围、个人禀赋等各不相同。因此,在“师徒结对”活动中,“因材施教”同样适用。

3.结对活动的过程缺乏管理

在对“师徒结对”的管理中,学校的做法是虎头蛇尾,缺少必要的过程指导和监督。每学期初,学校都要举行隆重的“拜师就对会”,在这个仪式上,相关领导会做专题讲话,师徒双方代表也都发言,最后大家很庄严地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然而,轰轰烈烈的仪式一过,剩下的就只是师徒双方的“自由发挥”了,没有制定相应的检查和评估制度。学校开展的“师徒结对”仪式虽然可以让教师感到学校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给师徒带来一种无形的工作动力,但由于没有完善的过程监督和管理,加之师傅们本身就工作繁重,难以兼顾,从而导致“师徒结对”活动出现了表面上轰轰烈烈,而实际上却倾向“形式化”。

4.评价功利化、激励简单化

在“师徒结对”工作的评价上,学校常用“获得多少张证书,发表多少篇文章,公开课评价如何,班级考试成绩等”作为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评价指标。但评价一个教师的时候,不能只看其表面的教学效果,还要看其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由于各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同样的努力,也会出现在短时期内发展的程度不一样的结果。而这种功利性的评价方式不仅不科学,而且容易挫伤师徒的积极性。而对“师徒结对”的激励方法不外乎两种:一是评选“优秀师徒”,二是为师傅出具一张证明,让师傅在晋升、评优中有一份辅导青年教师的工作业绩。

三、提高“师徒结对”活动实效的对策

为了使“师徒结对”达到促进师徒双方专业发展的双赢效果,进而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可以从理念的转变、方法和策略的创新以及管理的完善等多方面入手。

1.树立“师徒双赢”的师徒结对理念

首先,学校要从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师徒结对”的意义,树立“师徒双赢”的结对理念。学校的发展依赖于教师的素质,优秀的骨干教师是学校的支撑和中坚力量,他们的发展理应得到学校的重视,而新教师又是学校必不可少的新鲜血液,是学校发展的后备军,他们的发展决定着学校的未来,因此,同样应该得到足够的关心和照顾。尽管新老教师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但他们都有专业发展的需求,都面临着各自的发展任务。学校要充分发挥新老教师各自的优势,使他们以“师徒结对”的方式结成学习共同体,相互取长补短,在互助互动中获得各自的专业成长。

其次,师傅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徒弟之间不是单纯的“传、帮、带”关系,而是一种基于协作条件下的平等、共赢的关系。师徒交往的过程就是资源共享、教学相长、和谐共赢、创造自我的过程。师傅是合作中的引领者,同时也是结对的受益者,他在成就徒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最后,徒弟也要认识到“师徒结对”的双赢目标,正确看待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在虚心接受师傅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的同时,也要以自己开拓创新之长补师傅“教学定势”之短,给师傅提供一个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经验的机会,从而真正达到师徒双赢的效果。

2.遵循双向选择的原则,给师徒自主发展的空间

“师徒结对”应当坚持以自愿、双向选择的基本原则。徒弟看到师傅的能力与人格魅力,对师傅产生敬仰崇拜之情;师傅看到徒弟的悟性与灵性,有一种愿成为“雕琢玉璞”之巧匠的冲动。徒弟自愿拜师,增加师徒相融性;师徒自愿结对,能使师徒关系畅通。这样,师徒双方都产生了心理安全和心理满足,就为师徒结对打下了感情基础。这样使一方敬其师而苦学,徒弟诚心诚意地虚心向师傅请教,一方乐其徒而相授,师傅真心实意地对徒弟进行指导,使带教工作事半功倍。因此,实行师徒双向选择结对,应该是师徒结对方式的首选。

在师徒自愿结对的基础上,再给予师徒双方适度调整发展内容的权利,为其自主性的发挥提供足够的空间。在不违反学校统一要求的前提下,给予师徒适度调整发展内容的权利,让他们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通过过程管理来促进他们将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逐步增强他们自主发展的意识。绝大多数“师徒结对协议书”只是对师徒双方职责作了大致的规定,这需要师徒双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自主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和翔实的阶段性计划。这种能体现师徒个性化的活动内容,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师徒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避免师徒活动的随意性、盲目性,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3.创新结对形式,与校本培训有机整合

传统的“一对一”的指导方式虽然有利于师傅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一个徒弟身上,提高指导的效果,但毕竟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青年教师的成长应“博采众长”。现代的师徒结对应是一个特殊的学习共同体,应该与团队引导相结合,因此,在强化“一对一”师傅引领的同时,应多注重发挥团队的引领作用。创设“集体指导”和“首席指导”相结合的机制,这样做也能盘活学校的名师资源,把所有名师组成各个学科的“智囊团”,随时为所有的徒弟解惑,共同为所有徒弟的成长贡献力量。这不仅有利于新教师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同时也能推动本校的教研文化。

为了丰富结对内容,学校可将“师徒结对”渗透在校本培训之中。通过聘请专家来校指导、外出参加学习、开展业务技能考核、读书活动、主题研讨活动等校本培训形式,让青年教师得到既遵循需求又贴近教育实践的“各路名师”指导。

4.加强过程监督和管理,做到有始有终

长期以来,“师徒结对”的过程管理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缺少了监督和管理,师徒双方也就生出了一些惰性,常常只是随便应付、敷衍了事。因此,学校要落实分管部门,定期对“师徒结对”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指出进步之处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除了监督和检查,学校领导还要及时了解师徒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全力以赴地帮助解决,尽可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最后,在活动结束时,学校要召开“师徒结对”成果展示会和体会交流会。要对整个“师徒结对”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并及时调整、修改和完善工作方案。

5.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调动师徒积极性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方式是“师徒结对”工作顺利开展的外部保证。评价既要看师徒双方在教学上取得的成绩,更要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来评价师徒的发展潜力,注重发展性评价。通过多方面、多方位地对师徒双方进行合理的评价,发掘他们的发展潜力。做的既有过程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努力使评价成为促进师徒双方专业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量。

师徒结对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师徒结对;实效性;青蓝工程;师徒观

高职教师师徒结对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高职师徒结对的内涵

高职教师师徒结对指的是高职院校里具有一定资质(这里指资格、经验、品质)的中老年教师与刚刚入校的青年教师结成互帮互学对子,旨在使青年教师加速成长的一种师导徒学的师资建设范式,即通常所言的“师带徒”。师徒结对既是悠久传统中扶持年轻人快速掌握生产技能与工艺的既定做法,又是新时期高职藉以促进青年教师进步的现代路径及其操作规程,也是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一种建构与传承,因此,被命名为“青蓝工程”。

近代著名教育家张謇先生当年提出“彼之学可为我学,彼之法可为我法”的沟通中西、包容会通的开放思想,同样也适用于高职的师徒之间。一方面,具有优良品质和一定经验的中老年教师,在学田和教坛上勤耕不辍,较深地把握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较好地掌握了教书育人的技巧和艺术,因而,其在长期实践中积攒的“财富”,应该在承继中发扬光大,否则就可能造成资源浪费。青年教师精力充沛,进取精神昂扬,善于在接受“老经验”的同时,与新知识、新体验进行“焊接”,不了解“老经验”就容易多走弯路。另一方面,中老年教师凭借自己多年摸索的有效套路,往往容易孤芳自赏,并且形成思维定势,倘若不能与富有现代、“后现代”气息的青年教师亲密接触,就有知识老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之虞。青年教师作为教坛新锐,敢作敢为,勇于开拓自不待言,但探索无,讲课有纪律,课堂上不是什么话都能讲,什么事都能做的,倘若不能从中老年教师那里吸取教益,有序有度,则有滑边、犯规之虑。因此,“彼之学可为我学,彼之法可为我法”可演绎成:师之法可为我法,徒之学可为我学。新型师徒关系的这种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现实和深远影响都是毫无疑义的。

(二)高职教师师徒结对的特征

高职师徒结对既有传统意义上师徒关系的要素,又有现代视阈中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特征。第一,交互性。传统意义上师与徒的界限是严格分明的,为师者可以居高临下,指手画脚,为徒者只能俯首听命。而现代高职的师徒关系是新型的互帮互助关系,亦师亦朋,亦徒亦友,在知识、经验、技巧的交流及具体实践中是相互作用的,认知不同还可以并且应该讨论、争鸣,做到教学相长。第二,友爱性。传统崇尚师道尊严,讲究严师出高徒,而现代高职师徒关系是建立在同事间友爱平等基础之上的,提倡严格要求与无私关爱相结合,主张仁师出高足,严慈相济,情理交融。第三,自主性。传统意义上师徒之间是师嘱徒为,为师如何吩咐为徒则如何行事,为徒的依赖性较强,而现代高职师徒之间既紧密又松散,双方具有完全的自主性。第四,全面性。传统意义上师带徒重在传授技艺,而在其他方面则有所不为,更有甚者,即使传授技艺也会“留一手”。而在现代高职,师父对徒弟的引导则包涵了政治思想、品德情操、教学业务以及学术研究等诸多方面,传授时不藏不掖,提倡和盘托出。

高职教师师徒结对的内容及其原则

(一)高职教师师徒结对的内容

就教师师徒结对帮扶的内容而言,不外乎:(1)在思想政治上的引导。思想政治上的引导是第一位的、首要的。这是因为,能否行进在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上,事关能否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事关能否融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事关建立在共同理想前提下的个人成长成才。(2)在职业道德和情操上的“传导”。职业道德和情操的“传导”是核心。道德情操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反映。师父为人师表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以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先导形象呈现在徒弟面前,如果不思进取、牢骚满腹、无所作为,如何言传身教?传什么?教什么?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3)在教学和科研业务上的指导。在教学和科研业务上的指导是为师的中心工作,是师徒结对全部工作的基石。教学和科研是标志教师业务水平的一对范畴,教师业务水平是教师的基本功所在,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因此,只有成为教学和科研的前导,才能敢为人师,堪称人师,否则,就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诚惶诚恐。因而师徒结对的重点在教学和科研业务上的指导。(4)在学习、工作、生活情绪上的疏导。青年教师初来乍到,在学习工作生活上的情绪容易起伏不定,或急躁或懒怠,或冲动或踟蹰,或郁闷或兴奋等,都需要及时调适和疏导,从而情绪积极,充满热忱地投身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事业中去。(5)在改正不良习惯上的劝导。对青年教师改正不良习惯的劝导,也是师徒结对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良好习惯,能够促进工作;不良习惯,诸如贪睡、嗜烟、泡吧、丢三落四等,则会给学习和工作带来消极影响。赫尔巴特说过,“有秩序的健康生活必须是教育的基础;同样,也是教育的最初准备。”青年教师应努力克服不良习惯,自觉养成严谨勤奋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二)高职教师师徒结对的原则

师徒结对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自愿性原则。师徒之间指导与被指导、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是建立在自觉自愿基础上的,而不是行政作为的“拉郎配”。即使是由学校职能部门主导,有关部门也只是以倡导者、见证者以及督促者的角色,来推动师徒结对工作的深入,而要进入或升华为实质性帮扶阶段,则需要师徒绝对的自愿、自觉。二是主动性原则。无论是师父的诲人不倦,还是徒弟的虚心请教;不管是师父的不耻下问,还是徒弟的即事穷理,都讲究主动性,即主动关心、主动指点、主动交流、主动弛援,而不是被动地虚与委蛇,穷以应付。这里,更重要的是主动地提出“要求”。马卡连柯指出:“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实在说,在我们的辩证法里,这两者是一个东西:对我们所不尊重的人,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当我们对一个人提出很多要求的时候,在这种要求里也就包含着我们对这个人的尊重,正因为我们向他提出了要求,正因为完成了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们才尊重他。”三是有效性原则。师徒结对与其他任何工作一样,有效性是其最高原则,效能、绩效如何,是考察一项工作成败的主要因素,实效是硬道理。因此,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从日常工作做起,真心实意,真学,真帮,勤学苦练,共同提高。四是自为性原则。师徒结对的本意,是通过师徒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为或师或徒提供某些可供借鉴的知识、技能、经验或者教训,提倡无微不至,但又必须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为性原则,做到热情周到而不包办代替,点到为止而不越俎代庖,越位即错位。五是互原则。师徒结对不是单一的、单向的施舍与承接,而是双向的互勉互助与交流,讲究真诚、对等和互尊,任何一方不可以有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情绪和情形。六是恳切性原则。无论是政治引导、业务指导,还是情绪疏导、习惯劝导,都忌讳或虚情假意或声色俱厉,或吞吞吐吐或虚张声势,应做到诚恳、谦恭、尊重、融洽。

提高高职教师师徒结对的实效性

教师师徒结对的意义卓尔不凡,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师徒结对工作由理论分析变为实际行动。要使师徒结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在于:

树立各取所需、各采其长的师徒观师徒在教育教学中的结对,其宗旨和目的是在相互学习中相互促进,因此必须树立各取所需、各采其长的师徒观。一要勤于实践,即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学会欣赏并借鉴对方的优点和长处。二要勇于开拓,即在学习、模仿中结合自身的优势,创造性地开拓具有自我特色的新天地,自成一体。三要善于协作,只有在协作中才能学会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否则就容易对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视而不见,不以为然,而将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作比较,自鸣得意,“恃才傲物”。四要精于总结,即在实践中从对方那里学到了什么、借鉴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只有认真思考并加以总结,才能思有所获,学有所成。

在实践中共同做好“一二三四”的“大文章”具体说来,就是:第一,确立“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即师徒共同提高。通过师徒结对,在教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彼此合作,共同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协作攻关能力和执教能力。第二,立足“两大领域”。即在教学(或管理)、科研两大领域中勤奋刻苦,努力提高教学(或管理)、科研基本功,尽快掌握教学(或管理)、科研的基本规律,提高教学(或管理)、科研的质量和水准,力争使师徒成为这两大领域的老手和新秀。第三,把握“三个层面”。也就是说,要在方向上、细节(或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常务上学会操作的基本要领。在政治方向或政策界限上,要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办事公道。在细节上,既要善小而为之、恶小而不为,又要着眼于严谨细致,因为知微见著,点点滴滴才是真,林林总总亦关情。至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要懂得并学会临阵不乱、临危不惧,善于化解,避免冲动。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善于掌握自己,克制自己是一种必要的能力,它既关系到教师的工作成就,也关系到他的健康。”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上,做到缜密无误,不因老套而守旧,不因常规而敷衍,不因繁杂而无措,既要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学会举重若轻,又要常做常新,树立创新和责任意识,认真加以对待。第四,落实“四项任务”。除了思想、精神、情感、道义等心理方面的进步外,为徒者至少要有几样可供核查(不是为了核查)的物化物,换句话说,至少要完成四项任务,即一套优秀教案、一本教学周记、一篇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一幅(篇)校报习作。为师的理应有更为可观的教学(或管理)、科研、学术讲座等方面的具体成果。这是因为,“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

创设尊师爱徒的校园环境教师师徒结对实效性的获取,还与校园文化环境是否匹配、行政资源支持力度强弱以及激励机制运行状况密不可分。在高职,党委和行政要把“青蓝工程”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尊师重教的宝贵平台加以重视、呵护和力行,努力创设尊师爱徒,“比学赶帮”,力求精进的局面。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师徒结对检查监督和激励机制并切实提高执行力,营造共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凝心聚力、自强不息的进取氛围,扎扎实实,以夺取师徒结对工作实效性的大面积丰收。

参考文献:

[1]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260;287;340.

[2]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400-401.

师徒结对总结范文第8篇

那么师徒结对共同发展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呢?

一、 要创设合作型培养环境

师徒结对是双向流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教师在师傅指导下学习、提高与师傅在青年教师促动下再学习、再提高是同步的。因此,一方面要建立一种合作提高的关系。带教活动不是一方主动,一方被动,而是合作互动、共同提高的教育过程。所以我们要激发师徒之间积极互动、合作的内驱力,真正发挥师徒结对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一种情感融洽的关系。师徒带教关系固然重要,但是师徒本身的情感关系也会影响带教的效果,所以应为师徒结对创设平等、民主、新型的良好环境。

1. 开展师徒培训座谈会

首先在师徒结对前开展师徒培训会使师徒从思想上认识师徒结对是以“平等、对话”为基础和“人人是学习主体”为主要特征的建构性学习,是指导教师和新教师相互发挥作用的团队。其次每一阶段都应为其创设情感及思想交流的机会,青年教师谈自己在听课、磨课、开公开课过程中得到师傅的无私指点,在师德方面得到师傅润物无声的感化,表达自己对师傅的感恩之心;师傅们也为徒弟不畏困难,虚心好学的精神所感动,表示在徒弟身上感受到了压力,也学到了许多。在宽松的交流中,师徒间的情感思想交流得以升华。

2. 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

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新教师与老教师尤其如此,在业余时间幼儿园组织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爬山、划船、唱歌等),在活动中师傅主动与徒弟聊天,聊工作,聊生活,聊情感问题等。通过聊天,在轻松愉悦的业余生活中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彼此的情感,这加强了合作交流的感情基础。

二、 要创新多样化结对方式

一对一的师徒结对方式容易产生“复制翻版”的现象,不利于新教师们博采众长个性化发展,也不利于老教师专业化发展。现代的师徒结对应是一个特殊的学习共同体,应该与团队引导相结合。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要创新教师的结对方式,注重发挥团队的引领作用,提高师徒结对的有效性,促进共同发展。

1. 成立专家指导团

我园根据新教师的特长,每年都要成立师徒结对指导组若干个,有语言组、美术组、音乐组等。由业务园长、资深教师、优秀骨干教师组成,其职责在于对师徒结对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师傅的职责进行评估、业绩考核等。这样师傅就可以将指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积累指导新教师的资源,分享经验,形成指导新教师实践的集体智慧。

2. 组建学习共同体

师徒结对由“一对一”向“多对一”或“一对多”的学习共同体转变,可以把各学科的骨干教师组成各学科的智囊团,随时为所有的徒弟解惑。共同为所有的徒弟的成长贡献力量。我园每月安排一次“智囊团”在集体备课时间为青年教师诊课、集体备课、解答教学或带班中的疑惑,以促进青年教师的整体发展。

3. 实施教学沙龙式的团队指导

定期开展小组活动,每个小组由两名老教师和4名青年教师组成。在开展活动前,指导教师会更加自觉做质量更高的辅导准备,不会像一对一那样拘谨有压力,而且指导教师也会产生交流和碰撞。对于新教师来说,不是告诉她怎么做,而是在碰撞中获得启发和深入思考。在各种沙龙活动中,青年教师不仅是被指导的对象,同时也成为活动的主人呢,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 要丰富多元化指导形式

1. 现场指导

教师的工作是在不同的教育场景中完成的,老教师现场指导新教师,为他们示范与学习创设条件,让她们在教学场景中感知。一般采用师徒相互观摩的方式。如师傅上示范课,徒弟听,学习师傅是如何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实现目标,如何运用各种教学策略的;或者是徒弟上实践课,师傅听课,指导徒弟制定教学目标、运用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重难点的把握,逐渐提高徒弟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2. 专题研修

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专题研修,如同题异构,大家就同一个课题独立备课、上课、锻炼青年教师分析教材、定位目标、设计活动、组织活动的能力。我园以《蛋》为课题进行了一次青年教师同题异构的研讨活动。活动中,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年龄段及班级幼儿的特点,设计了各有特色的活动,涉及到科学、美术、音乐、语言等多个领域。既体现了创造性又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实战能力。

3. 总结评价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自评即自我反思,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达到自我提高。一种是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如课后反思,活动后的反思,从活动后幼儿的反应、效果来反思活动的目标、反思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另一种是针对师徒结对过程进行反思,反思学教方法、学教过程、学教效果,反思自己的收获、存在的不足,从而使徒弟有目的的学,提高师徒结对的效果。

他评即领导、师傅及同伴对青年教师的评价。有群体评价和个体评价。群体评价是对新教师群体在一个阶段内工作情况进行总的评价,个体评价是指一节课或一个活动后的评价。他评要以激励性、启发性、发展性为导向,把对青年教师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发展动力相结合,通过评价引导他们确立起适合自己专业发展水平的目标。师傅在运用不同方法指导徒弟时,也是对自己教育教学、教育研究等专业技能的再学习再思考,同时也是对自己专业素养的再提高。

4. 进行才艺展示汇报

举办各类特色活动,促进新老教师个性发展。如开展师徒才艺大比拼活动,才艺比拼要求师徒共同展示一项才艺。青年教师具有朝气,生机勃勃,老教师经验丰富,使每位新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培养新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让每个新教师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四、 要合理建立结对制度

师徒结对工作不但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为使师徒结对过程体现正常性和规范性,就必须完善师徒结对工作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师徒结对工作的有效实施。为此,应建立合理规章管理制度。比如师徒结对工作常规制度、计划或方案制度、档案袋制度、成果汇报制度、考核制度以及奖励制度等等,真正把师徒结对工作落到实处。

师徒结对总结范文第9篇

一、跨校结对研修的基本形式

1.教师跨校结对研修,为青年教师寻找“好师傅”

对于骨干教师严重缺乏的学校,我们根据其学科需求,从骨干教师力量充沛的学校选聘名优教师担任该校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以“师徒结对”的形式开展跨校结对研修,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使跨校结对研修落到实处,我们对师徒双方都制订了基本职责,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导教师的基本职责包含“应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影响结对新教师,并能将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无私传授给结对新教师;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常规等进行科学培育指导;对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进行及时评价,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方法;积极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与新教师积极构建相互探讨与协作、共同提高与进步的融洽关系;每学期对结对情况进行全面的小结,对新教师进行一次综合评价”等等。对被指导的新教师的要求有:“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制订操作性强的一年专业发展目标;主动自觉地向指导教师请教,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认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教研活动,虚心学习,勇于实践,并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内化为教育教学行为;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工作、总结得失,不断改进方法。每学期应有全面的学习与工作小结。”每项职责或要求都赋予一定的权重,以便于量化考核。

跨校结对活动的开展,为新教师的快速成长铺平了道路,也为名优教师传授经验、更新观念和方法开辟了新渠道。为使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各位研训员担负起跨校结对的牵头人和监督员的重任。首先,研训员要当好牵头人,预先深入学校实际,了解“徒”的专业素养基础和发展需求,勾画其基本的专业发展指导框架。同时还需要通盘考虑,寻找适合的“师”,并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为徒弟量身定做指导方案;其次,在跨校师徒结对活动开展之后,研训员还要做好协调和督促工作,为跨校结对研修策划专项活动,组织一定规模的观摩、研讨活动。同时加强跨校结对研修工作的过程性管理,确保跨校结对工作能够按计划和要求落到实处。

为确保跨校结对工作的深入推进,区教师发展中心分学科不定期举办跨校结对经验交流活动,请徒弟教师上汇报课并谈自己的教学思路,请师傅教师点评。也有的是由师傅教师围绕某一主题上展示课,谈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设计策略,然后共同研讨。交流活动,促进了师徒双方的共同发展,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2.教研组跨校结对研修,为教研组寻找“好伙伴”

实践表明,有些学校因受地域、人事变动等方面的影响,部分教研组师资力量整体薄弱,严重制约了该学科的教学,拖了学校发展的后腿。对于这样的教研组,我们采取跨校教研组结对研修的形式,即在全区范围内选择优秀教研组与薄弱学校的教研组结对,进行帮扶指导,促进该校教研组整体水平的提升。

跨校教研组结对研修工作主要在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教研组整体建设。帮助教研组厘定发展规划、梳理工作目标、规范活动程序是教研组结对研修的首要任务,而且,这项工作必须在师徒两个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下完成。二是教研组长的专业提升。教研组长是一组之魂,其敬业态度、专业发展水平、协调能力等等事关教研组的建设水平。师徒教研组长之间相互沟通是结对研修的重要内容,“师傅”教研组长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促使教研组长尽快成长为教学骨干。三是成员的专业发展。要像跨校师徒结对研修那样,进行成员之间的帮扶活动,“师傅”老师要指导“徒弟”老师制订专业发展规划,进行过程督促和阶段考评,以促进新教师的健康、快速成长。

为切实落实跨校结对研修工作,区教师发展中心加强了过程管理和专项考核,除不定期举办专题研讨、观摩交流外,每学期进行专项小结,每学年进行总结考评。教育局要求学校将这一考核结果作为刚入职的新教师转正定级的必备条件和其他新教师后续发展(如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方面优先考虑)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工作出色的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跨校的教研组结对研修,促进薄弱学校教研组的整体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受到学校和老师的普遍称赞,现已成为我区常规研训方式之一。

二、跨校结对研修工作的主要特色

我们的跨校结对研修工作有一定的特色。

第一,摈弃了囿于一校的传统“师徒结对”模式,盘活了区域教育资源,激活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第二,为广大新教师的健康快速成长提供了保障。跨校结对研修途径更具体,要求更明确,考核更完备,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历练也更加扎实,专业发展成效更加明显。

第三,激发了名优、骨干教师的活力。全市范围内选聘指导教师,对“师傅老师”的规范性要求较高,促使名优教师更加认真负责,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第四,从教师个体跨校结对发展到教研组集体跨校结对,对改变一个学科、一所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及教学质量,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跨校结对研修的意义与发展

跨校结对研修工作开展两年来取得了积极成效,凸显了其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意义。

一是跨校结对研修学校的薄弱教研组的建设水平得以明显提升,所在学科的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短腿”消解作用明显。在近两年的常州市、金坛区两级优秀教研组评比中,农村学校占比明显高于以往。

二是作为“徒弟”的新教师成长喜人。近三年入职的新教师中,经结对研修的规范培育,专业发展意识较强、水平较高者明显增多。参加各类课题研究特别是金坛区“小课题”研究的热情较高,公开发表或获奖的教学论文人均2.6篇,有22人在县区级教师基本功竞赛或评优课中获等级奖,目前已有35人被评为金坛区级教坛新秀。

三是作为“师傅”的骨干教师获得了更高层次的发展。近三年来,“师傅”队伍中有62人次在常州市、金坛区级教师培训活动中作专题讲座或经验介绍,3人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2人被评为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多人获得常州市、金坛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学术荣誉称号。

2013年起,跨校结对研修方式正式纳入我市新聘教师培养机制――“新教师入岗培育过程”,并在具体操作环节上更加细化。如要求指导老师“每学期帮助新教师做好教材分析,辅导教学设计或教案不少于10篇;指导出卷不少于2份;每学期为新教师提供教育理论和教学信息资料不少于10篇;每学期对新教师课堂教学阶段过关抽查不少于3次;每学年写一篇关于做好青年教师业务培养的专题总结或论文”等等。要求新教师“一学期听指导教师随堂课不少于16节,并作好听课记录,写好听课心得;每学期上交1篇质量分析,至少写2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撰写1篇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等等。

当然,作为一项跨校合作性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新教师工作量比较大,时间安排比较紧张;教研组结对研修上还存在简单“复制”的心理和做法,优秀教研组的工作机制和研修方式一时还难以被“消化吸收”等等。

为此,我们在总结跨校结对研修工作的基础上,正在系统梳理,摸底排查,深入推进此项工作。一是出台跨校研修工作的基本规范,使一些工作有章可循。二是举办跨校结对研修现场观摩交流活动,推介典型经验。三是加强专项调研,深入了解薄弱学校的发展困惑及教师发展需求,为学校及教师“定制”研修及专业成长方案,牵头组建跨校结对研修共同体,以更好地促进薄弱学校及薄弱学科的建设,从根本上保障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有效实施。

师徒结对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师徒结对;新教师;共同成长

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新课程的改革给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要求也更高了。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专业水平的策略、途径、方法很多,其中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师徒结对作为校本培训和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形式,已经被中小学校广泛采用。我校一直以来,都坚持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加快青年教师培养。多年来,这样的师徒结对,也造就了很多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成才。

一、以爱为载体,开展新教师激“情”教育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教师只有满怀理想,才能点燃青春,激发智慧,创造佳绩。为此,激“情”应当成为青年教师踏上教育岗位的第一课。

1. 爱的情感体验,形成动力

初涉讲坛,新教师对教师职业充满着神圣感,对教育工作倾注着满腔热情。学校建立青年教师活动日制度,通过专家培训、同伴交流、领导鼓励,经常性地进行引导、激励,不断强化青年教师的成才观念和忧患意识。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热爱学生,这一条很重要。教师在工作中用真挚的爱去对待学生,才能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

政治上信任,生活上关心,业务上大胆起用青年教师,用真切的人文关怀赢取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校还着力建立和增进师徒间真挚的情感交流。传统节庆日组织师徒联谊活动,期末评比、表彰优秀徒弟、优秀师傅。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学校总是有意识地强调师徒角色,强化师徒互动,以此增强师傅的责任感和徒弟的成才意识,密切师徒情感联系,形成师徒同生共长、荣辱与共的成才机制。

3. 确立新教师的成长目标

要求新教师根据所教学科和自身实际,设计自我,规划未来。学校在宏观上确立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引领教师成长。根据教师的层次特点,学校设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成才途径和考量标准。

二、以教学为抓手,促进师徒共同发展

1. 通过课堂研讨,落实和深化教学主题

教学是师徒结对的中心环节,也是师徒结对实效性的可靠保证。确立了教学的主题后,就要着手开始课例的设计。师徒结对教学活动的基本模式为:采用“滚雪球”的方式上了研讨课。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反思、修改教学设计、再上课、再反思写心得这一系列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都得到了锻炼,教学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2. 学习理论,在共同研讨中相互交流

学习是进行教师专业培养的重要环节。由于新教师缺乏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所以在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前,指导教师要印发一些切合课堂内容的学习资料供新教师自学,从而提高新老师对教学的认识,促进新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然后指导教师或学科组通过集体研讨,相互交流,集体备课,把相关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充分准备。所以新教师无论是在上级组织的名师观摩课、专题讲座、学术报告,还是同级或本单位的集体备课、小组讨论、研究课等,都是他们最好的学习和反思的机会。广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创建富有建设性和发展性的教研“共同体”,随时随地相互学习,相互“碰撞”,相互鞭策,共同成长。

3. 撰写反思,在共同感悟中获得发展

美国学者波斯纳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我们提出“不会反思的教师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教师”。因此,引导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我们要求上课的新教师写反思,听课的新教师写反思,指导教师也要有具体的指导效果反思。青年教师作为一种新生力量,他们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这些独特的优势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对有经验的指导教师来说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催生力量。

三、通过教师结对研究,引发问题的思考

师徒结对活动开展以来,效果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与教师对师徒结对的认识和投入态度的不同。一般来说师徒结对的态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 完成任务

大多数不成功的结对师徒,对于学校安排的基本认识是没有必要,基本态度是完成任务。只是将学校要求必须以书面形式上交的内容完成了,不论是指导的老师还是学习的老师都没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关心、去学习,效果就很一般,没有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2. 自觉关心

有许多老师在结对初期也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来对待这个工作的,但是随着与被指导对象的接触和交往,师徒之间的情感发生了变化,指导老师开始积极主动地自觉关心被指导老师。主动了解新教师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与新教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并指导新教师积极开展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3. 共同成长

师徒结对的第三个层次是参与的老师一开始就认识到,所谓师徒不仅是暂时的,而且从一开始起就是相互为师的。新教师有他们的长处,作为导师,也可以从自己的徒弟那里学到不少东西。有这样思想的老师,往往把师徒结对过程中的各种活动都当做是一个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探究的过程,把这些问题都当做研究的课题。于是在研究中新教师和指导教师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共同研究、共同进步。能有这样认识的师徒之间的感情是最好的,新教师对指导老师也是最尊重的,双方的进步也是最大的。

上一篇:男孩小名范文 下一篇:教师个人小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