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小结范文

时间:2023-12-12 01:59:43

师徒结对小结

师徒结对小结篇1

姚国平

本学期的师徒结对签约仪式如期举行,这次师徒结对精选了33个对子,开了专题的会议,对师傅、徒弟分别提了具体的要求,明确各自的任务,但最终效果如何,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探讨。

每个学校每学年都会举行师徒结对的签约仪式,往往仪式很重视,宣传报道很重视,但结对的过程却不了了之,师傅没有尽到师傅的责任,徒弟也没有跟师傅虚心学习,最后做点假材料供学校考核,至于效果如何没人深究。

我想,师徒结对的目的是促进徒弟成长,让他迅速掌握教育教学的技能,快速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能不能从最终的目的出发,去细化师徒结对的过程,去考评师徒结对的效果呢?

谈到"细化师徒结对的过程",有学校这样做:每月徒弟听师傅4节课,师傅听徒弟4节课,查看听课笔记为凭证。这样细化的要求到底行不行?我认为不妥,原因有三:一是师徒负担太重。作为老师本来教学事情很多: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学生、处理其他学校交付的任务,一个月8节课很难实现,每月8节基本不可能;二是可以做假。既然查看听课笔记,就可以不听课补抄听课笔记;三是目标不明。相互听课不是目的,研讨、指导、帮助徒弟提高才是目的。即便师徒相互听课,倘若不研讨、不指导,徒弟教学能力没提高也是没有用的。

那么怎么从实效出发,去细化师徒结对的过程呢?我认为一个学期一个目标,一步一步地走。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不能急,不能一学期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首先,制定徒弟专业成长计划。3年或5年一个周期,分别从基本功(三字一话)、课堂教学、教学研究、论文撰写、班级管理等几方面来规划发展,明确每个学期的计划任务。

其次,围绕计划有步骤逐一落实。一个学期一项任务,完成好下学期再有新的任务。比如三字一话,徒弟每天练写粉笔字,师傅指导加督促,当徒弟写得很好,师傅认定过关了,粉笔字就不再练了。下面再练普通话,帮助徒弟正确发音、处理好情感,注意声音抑扬顿挫。

第三,依据发展情况,有快有慢,不强求统一。对徒弟的培养不搞一刀切,依据每个人的发展,适时安排培训,促进其发展。比如课堂教学,师傅指导徒弟上课,可以就一课反复试上,直到徒弟上好这节课为止。也就是用"磨课"的方式培养徒弟上课的技能、技巧,效果的确很好。但人的悟性、能力不一样,有的徒弟需要试上很多次才能上好一节课,有的甚至需要几年在课堂教学跟踪培养才能成熟。所以每个人的培养周期和进度都不一样,要为徒弟量身打造。

师徒结对小结篇2

关键词:供电企业;“师带徒”培训;创新

作者简介:杨颖琦(1980-),女,福建厦门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电业局,工程师;张兴义(1971-),男,福建南平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电业局,高级工程师。(福建 厦门 361000)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153-02

在新员工上岗、转岗和低技能人员的培训中,在采用传统“师带徒”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培训理论和标准化管理培训模式,解决了以理论、技术为出发点的课程培训班效果不甚理想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师带徒”培训模式在供电企业的创新应用

1.“师带徒”培训模式概述

师徒培训制是一种常见的传统培训方式,是促进新员工和转岗人员技能、技术快速提升的一种传统培训形式。主要通过确立培训导师和培训人员,即师傅和徒弟,通过师傅来带(培训)徒弟。在双方约定好的时间内,通过师傅的传、帮、带、教,使徒弟掌握岗位(或工种)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出师后能独立或与他人配合完成岗位工作。

通过“师带徒”这种培训方式,能够使优秀员工工作经验与技能技巧得到快速传承,同时让徒弟的技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

2.“师带徒”培训模式应用范围

师徒培训方式主要适用于技术性、技巧性较强的一线岗位(工种)的新员工和转岗员工的培训。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来带徒弟。对于技术性、技巧性强的岗位(工种),如果采用课堂教学来培训,通过抽象的理论、概念来阐述原理或者通过一些幻灯片来展示现场操作技艺,往往使培训人员的操作技能停留在印象阶段,得不到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和改善,且记忆不深刻,到实际操作时又忘得一干二净。因此,应用“师带徒”这种方式,让徒弟跟着师傅出门,在工作现场边看边学,不仅能够迅速提升徒弟的现场操作能力,而且可使其从实践中领悟技术理论,形成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提升到理论的不断学习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减少徒弟在现场实际工作中摸索的过程,能够有效地、迅速地提升徒弟的技能和技术。

3.“师带徒”培训模式的实施

由于传统的“师徒”培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现代企业的培训机制,因此供电企业根据自身企业文化及企业特点,在传统的师徒培训方式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培训理念和标准化管理方式,使“师带徒”这种培训模式更加贴合供电企业,为供电企业技能、技术人才的发展发挥人才孵化器的功效。

在供电企业内部,建立一系列标准化的流程来实现整个“师带徒”培训的规范化管理,同时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来推动和促进培训效果。

(1)建立“师带徒”培训标准化流程。通过多年来“师带徒”培训活动的实施,在充分吸收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流程优化设计,最终形成具有供电企业特色的标准化培训流程。同时明确了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职责。其具体的流程如图1所示。

1)师带徒人员的选定。在师傅的选择上,应选择具有熟练的岗位技能,较高实践能力、理论水平和工作业绩或科技成果突出的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或者是单位中的岗位能手、技术能手以及各技能通道人才,同时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及较高的安全文明生产意识,能够严守岗位纪律,坚守岗位职责,坚持安全文明生产的人员。在确认师傅人选的方式上,可以通过采取自愿报名、基层推荐、组织委派等方式进行。在徒弟的确认上,主要分成三个层次来选择。一是针对新进单位员工或转岗人员。二是参加工作两年以内或转岗工作一年以内的以及参加工作两年以上但业务水平提高缓慢未经过专门培训的青工。三是主动要求培训提升岗位技能、技术的员工。

师徒结对的方式可以由徒弟自主选择,也可以由培训主管部门指定。可以一个师傅带一名徒弟,也可以是一个师傅带多名徒弟。一个师傅所带徒弟最多不超过两名。

2)师徒协议的签订。由徒弟所在部门根据其所在岗位的业务需要提出培训总体要求,由师傅制订贴合岗位要求的总计划,并约定结对培训期限及考核时间。商定后双方签订师徒协议,培训时间以三个月至一年为期。然后将协议送培训中心进行确认备案,再根据培训计划安排具体培训任务,指导监督培训进展,并进行期末考核。

3)按季度制定培训计划及培训目标。师徒培训中,师傅根据师徒协议的总计划,由师傅于每个季度初制定本季度的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及实施过程和要达到的培训目标。并将月度计划报送培训部门,培训部门根据季度计划对培训过程进行监督指导。

4)师带徒培训的实施。根据师徒协议的总要求及季度培训计划,由师傅结合徒弟的岗位实际,将相应操作规范、岗位规范以及相应的安全规程等向徒弟传授。

师傅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带教:口耳相传方式、现场带教方式及情景练习方式。通过口耳方式,向徒弟传递工作规章规程、安全法规等应知应会规定和一些基础工作理论,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的教学。现场带教的方式,通过师傅在工作现场的操作,让徒弟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逐步向加强徒弟动手能力的方向前进。情景练习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一些口头或者模拟装置的方式,向徒弟展示异常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极端问题,并讲解在极端条件下如何安全应对或操作。

徒弟根据师傅的教学方式,通过与师傅一起工作,现场观摩、现场实习操作方式进行动手演练,在熟悉现场的同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并进行每月培训小结,将一个月以来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复习小结,形成书面心得。

5)师徒培训期满考核鉴定。为加强对师徒培训效果的跟踪,在培训期满后对师徒培训效果开展鉴定活动。鉴定首先由徒弟对培训期间的所学所获进行总结,再由师傅对徒弟培训期间的表现情况以及技能、技术的掌握情况做出鉴定,最后由师徒双方所在部门对本次结对培训情况做出鉴定。为了更好地巩固徒弟的学习成果,在每期师徒培训活动结束后,由徒弟所在部门举行学习成果会。由徒弟上台汇报,通过PPT图文并茂的形式,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会,汇报学习成果。最后由培训部门牵头组织期满考评,主要根据培训工种,组织相关的专家对徒弟掌握的理论、操作技能进行考核,根据考评结果评选优秀导师和培训对象。

6)师徒培训全程监控指导。成立“师带徒”考核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负责“师带徒”活动的顺利开展,研究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落实各项措施。负责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考核要求的审定,并负责组织统一的理论考试,监督实施实践技能的考试。

在生产部门间成立“师带徒”专业督导小组,负责检查、审核每对师徒培训计划的内容、进度的可操作性,并按季度督促检查计划完成情况;负责期满理论知识模拟试题的出题和评判工作;根据实际技能操作考核要求,负责配备必须的鉴定工器具、材料和设备;实施思想品德的考评和操作技能的考试考核。

7)资料归档。培训部门制定标准档案模板,徒弟及时收集培训期间所有资料,按文件考核时限上报完整培训档案。

(2)出台“师带徒”培训管理办法。为促使“师带徒”培训有效发展,将该培训模式的流程固化下来,推动该培训模式的常态发展,同时促进该模式的有效化运作,由培训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并进行相应的激励。

1)在培训期满后,按制度要求时限提交所有结对培训资料并考核合格后按结对培训时间3~6个月、6~12个月,向结对师傅分别发放培训津贴400元、600元。

2)培训关系结束次年度内,结对培训员工专业技术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提高、岗级晋升、竞赛调考获本单位及以上奖励的,嘉奖导师200元。

3)在师徒培训时间内的培训课时可计入受训员工及指导教师当年继续教育学时。

4)结对培训的考核结果作为员工转正、定岗、晋级的重要依据。新员工结对培训、生产岗位转岗结对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将延期3~6个月转正或定岗,导师在延长培训期内取消津贴发放。强化结对培训考核不合格的,转入待岗管理。

二、“师带徒”培训模式对供电企业的意义

在供电企业内部实施“师带徒”培训模式,对现场操作性很强的工种进行培训。“师带徒”培训方式是供电企业内部培训的重要环节。依靠企业内部有经验的师傅认真传、帮、带,通过带思想、带作风、带技术,集中企业内部优秀骨干力量来带新人、带转岗员工,促进优秀员工工作经验与技能技巧的快速传承。对于“徒弟”来说,为加速其成长过程开辟新通道;对于师傅而言,通过帮、传、带过程,促进了自身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充分体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投资少、效益高的培训模式。

师徒结对小结篇3

结为师徒

师徒公告,如果你是位初入《桃园》的新手,可在内政区师徒管理员“石甫”处师徒公告,将你的个人信息以平台的方式在游戏中,以供其余玩家浏览,寻找自己中意的师傅。

如何拜师

师傅为队长,带另一位玩家两人组队,满足收徒拜师条件,即可在师徒管理员“石甫”处结为师徒关系。

拜师条件:等级条件,40级 > 自身等级 >= 10级

关系条件:自身不能拥有任何师徒关系

其他条件:1)师徒列表有一个空位;2)恶意主动脱离师徒关系后需24小时后才可重新拜师。

如何收徒弟

收徒条件:等级条件:>= 40级

关系条件:已出师或者未有师傅

其他条件:1)最多只能拥有2名徒弟;2)师徒列表有一个空位;3)恶意踢除徒弟后需24小时后才可重新收徒。

师徒任务

当你拥有了师傅以后,则作为徒弟在20、30、35级可在内政区“唐小生”处接取师徒任务,师徒任务需要徒弟与师傅组队方可领取,完成后,徒弟可获得大量经验奖励,师傅也能收到一封系统奖励邮件,获得师徒声望。

每日任务

师徒讨伐:如果你是一名师傅或者是徒弟,则每日师徒组队在内政区NPC“晴萱”处接取师徒讨伐任务,讨伐怪物包括普通牙山君、李儒、雪居士。任务完成给予师徒大量经验奖励,而且师傅可以额外获得师徒声望、师恩值奖励,每日只可完成一次。

师徒操练:如果你是一名师傅或者是徒弟,则可每日可以在内政区NPC“胤帅”处接取师徒操练任务,只要你与你的徒弟或者师傅完成一次武将对决即可完成任务。武将对决双方总分数,也会影响到徒弟奖励“师傅的教诲”——所有经验加成50% 的持续时间,师傅则会获得师徒声望、师恩值奖励,每日只可完成一次。

出师试炼(出师任务)

若徒弟等级到达40级,则可与师傅组队在内政区师徒管理员“石甫”处领取出师试炼任务。完成任务徒弟获得大量经验,师傅可收到一封系统奖励邮件,获取大量师徒声望。通过“石甫”的考验,即可顺利进行出师。

完成出师试炼,同样由师傅为队长,带领欲出师的徒弟前往师徒管理员NPC“石甫”处申请出师。

徒弟奖励:道具奖励,“桃花宝典”,上面记载了前辈习武的经验之谈,能够使你的技能熟练度瞬间提升;声望加速奖励,一定时间内,额外增加大量每日可获得的职业声望。

师傅奖励:大量师恩值奖励。

师恩值在师恩商店内兑换道具,包括返生丹、蟠桃、修身志在内的大量珍贵奖励悉数在师恩商店亮相登场,消耗特定师恩值即可兑换。

师徒称号

师徒等级称号随着师徒不同的声望获得不同的称号,依次为“初为人师”、“为人师表”、“良师益友”、“百世之师”、“大圣贤”。当你师徒声望到达特定值即可升级,同时完成相关成就。

师徒系统称号大赏:

为人师表:物理攻击+6,计策攻击+6

良师益友:物理攻击+12,计策攻击+12

百世之师:物理攻击+1%,计策攻击+1%,生命上限+2%,MP上限+2%

大圣贤:物理攻击+2%,计策攻击+2%,生命上限+4%,MP上限+4%

结语

师徒结对小结篇4

【关键词】课堂 有效性学习 模式 师徒

注: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第三批立项资助课题“小学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08B07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44-02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六年级的课堂教学更加讲求高效。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践行新课标理念,提高教学效率,许多教师采取学生二人小组“师徒结对”的合作学习形式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讨。然而,要使师徒学习有效进行,关系到师徒学习的时间、方式、内容具体操作和理论导引。本文在从教师从实施“异质、均衡、互助、共生”的分组原则去组织和引导好生的“教”和激发差生的主动“学”师徒学习模式入手,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对六年级英语课堂师徒有效性学习模式探究。

二、概念的界定

师徒学习模式是学生的二人小组的一种帮带的学习模式,是基于合作学习基础上的一种目标性更强、针对性更明显、任务更细化的学生的二人小组学习模式,遵循“组内异质、均衡、互助、共生”原则,强调课堂上的合作学习。

三、组合的方式

(一)根据成绩,自主拜师

教师首先把全班学生大致分成两拨,平时成绩较好,较稳定的当师傅,成绩较差,学习自觉性较弱的为徒弟;然后尊重徒弟的意愿,让他跟着自己选定的师傅学习,克服了“被支配”、“被学习”的状态;最后由教师把关,做适当的调整。

(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优势互补,即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作共赢的组合。通常为学习伙伴。有些学生成绩虽然不错,较细心,但不善表达,不适合带徒弟。还有些学生思维活跃,表达流畅,但又缺乏耐心。把这两类学生组合成学习伙伴,便能达到优势互补、互相竞争、共同进步的效果。

四、学习的过程

结合小学六年级英语新课标对教材的学习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课型给师徒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具体如下:

(一)课前检查,杜绝蒙混

在英语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时,按照教学要求学生通常会汇报课前预习的情况。我尝试把堂上汇报预习情况的环节放到师徒学习的时间里,让师傅对徒弟的预习情况进行一对一的检查、补充,更有针对性,这样,徒弟再也没有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了。

(二)课堂讨论,引导发言

在课堂的小组讨论中,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可能出现小组内个别组员话语霸权膨胀,部分组员插不上嘴的状况,而师徒讨论或学习中,规定徒弟必须首先发言,如果徒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师傅可通过多种方式的发问来启发徒弟的思维,引导其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一位师傅在教徒弟理解人称代词宾格和人称代词主格的句子“____ often help ____. ”一句中(they/me)的含义时,徒弟怎么把两个词用错了,师傅急得冒汗,徒弟还是弄不明白,后来,师傅计上心头,问徒弟:“这里谁去帮助别人就是主语,就做大哥放在句子开头用主格;谁被别人帮助就是宾语,放在动词后用宾格。师傅用提示的方式引导,徒弟很快答出正确的答案,终于把主格和宾格区分清楚。可见,这不仅让徒弟不得不去动脑思考, 还让师傅自身的理解力、表达力、思维的敏捷度得到了锻炼。

(三)课上复习,及时巩固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规律显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为了让学生把课堂的知识转化为长时记忆,及时掌握每一课的知识点,教师可在课堂余留一些时间(10分钟左右),明确复习内容,指导师徒进行及时有效的复习。在师徒复习时,师傅解答徒弟质疑和引导学生归纳答案的过程,实际上是向徒弟解释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其占据40分钟不放,甚至争分夺秒地拖堂,还不如精讲多练,在堂上挤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师徒复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遗忘速度最快的时候得以及时复习、巩固新知,并且是师傅解答的过程中师傅和徒弟一起记忆,一举两得。

(四)交换评改,及时纠正

课上评讲作业,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一味地讲答案只会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刺激,不利于学生发现错误,发展思维。学生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不加以认识和改正,就会重复犯错。评讲作业时,师徒交换评改,将错处圈出,老师讲评完后再留少许时间给学生修正作业,学生不懂的及时问同学或老师。力求达到有错必纠、复习巩固的教学效果。

(五)作文互批,共同提高

小学六年级英语每单元进行一次写作练习,如果老师自己一个人批改,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很多。这种高耗低效的评改方式无益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让师徒共评一份习作,是评改习作的有效性做法。在评改习作的过程中,首先,师徒共阅一份习作,边默读边圈画,徒弟的任务主要是朗读习作,师傅的任务是修改写错的单词、句子和语法,并且查看语句。然后两人把作文重写一次,最后,通过墙报的形式,师徒一起把自己的习作在全班展示。这样,学生体验到了自批自改习作的乐趣,同时加深了他们对作文的整体认识,领悟到作文的基本要求。师徒共评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尤其是师傅们修改习作的习惯和能力,增强了分析能力,而且使徒弟们修改容易混淆的单词、语法等能力也得到提高。

五、具体的措施

(一)了解学生,把课备精

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心理、学习特点,兼顾性别,遵循“组内异质”的合作原则,将学生进行最优组合,密切观察师徒合作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组合。此外,40分钟的教学时间要压缩成30分钟,教学内容要重新调整、合理安排。教学节奏要更加紧凑,教学重、难点要更加突出,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配发学习本,理清情况

给每位师徒配发专用学习本。教师上完课后,将当节课的复习内容列出来,师傅做好登记,并按部就班进行复习。师傅还要对徒弟每一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评价,以此作为师徒学习情况的评价标准之一。

(三)激励表扬,制定标准

班级开展“优秀师徒”、“名师”和“名徒”的活动,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师徒学习的情况,同时把师徒学习本的学习内容及完成情况、学习进步情况纳入量化考核范围,并记入学生 的成长手册之中,每月月底通过“申报”、“小组推荐”、“民主选举”、“教师核定”等环节评选“优秀师徒”。 徒弟们在师傅中民主评选班级“名师”,在班级树立讲题水平高、责任心强、帮助徒弟进步大的 “名师”榜样。同时,也对进步较大的徒弟给以“名徒”称号,形成学习上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师徒结对小结篇5

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增幅三者之和所达到的效果。影响和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观因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客观因素是教学环境。目前,我校实施大班教学,班级人数多,每班六十多人,教师通常任教两个班,难以兼顾每个个体,英语学习两极分化趋于严重。教学中没有体现分层教学,全班一起吃“大锅饭”,所谓尖子生不尖,中等生平庸,学困生更差。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课堂效率的提高必须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呢?我们着手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二、“师徒互助”学习策略的定义及具体操作

本研究中的“师徒”是指优等生和学困生。“师徒互助”学习策略是指优等生和学困生之间互相帮助,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行为习惯好的帮助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共同提高,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师徒互助”的做法是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单元小组,学习优秀的学生做“师傅”、学,学习较差的当“徒弟”或组员,师徒互助学习,组长组员共同提高。“师徒互助”强调把课堂各要素按对立统一的规律组织起来,使学生在参与中成长,在互助中发展,在和谐的课堂组织关系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从而使认知、情感、技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1.师徒常变化

师傅要会学习、效果好、习惯好、能带徒。但谁是“师傅”,谁是“徒弟”,不是固定不变的。刚开始实施时可以采取学生自愿建组与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的方法组成师徒对。通过一个阶段(通常为一个月)的观察、交流、学习,对这一阶段的“师徒互助”作个小结,评选优秀师徒对。再根据“徒弟”的缺点重新组建新的师徒对。师徒常变化可以督促师徒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信心。

2.加强对“师徒互助”模式的培训

教师要加强对全班学生“师徒互助”模式的培训。培训不只是教学方法与技巧,更在于思维走向、教学方略以及习惯养成、健康心态、品德行为等层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师傅”的称号名实相符,才能教出更好的“徒弟”来。在“师傅”教学“徒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则要及时给予帮助,与“师傅”一起研究对策。对于“师傅”在“教学”上有突出表现和“徒弟”成绩不断提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

实施了“师徒互助”的教学策略时,教师并不是对“徒弟”不闻不问,相反应特别加强对他们的训练。不但要让他们学会,还要有高要求的准确率,以及做题的高效率和对时间珍惜的意识。课堂上遇到问题时,教师一般不讲,而是让“师徒互助”。

三、“师徒互助”的理论依据

1.合作学习原则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instruction)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它是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合作学习”活动大致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三种形式。“合作学习”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为主体。在教学评价上,“合作学习”将常模参照评价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记分改成小组记分,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在“师徒互助”的教学模式下,师师、生生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

2.因材施教原则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还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具有非常丰富的现代价值。实行因材施教,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现行的班级上课注重面向全体,往往搞大家齐步走而难以照顾到学生的特点,使许多学生的才能发展受到局限。“师徒互助”的教学模式正是建立在了解学生个别特点、差别的基础之上的。

四、“师徒互助”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师生的课堂幸福指数

课堂是师生的精神家园。成功的英语课堂活动能使师生获得精神慰藉与享受,获得幸福。让学生享受幸福的英语课堂,让教师享受英语课堂的幸福,是英语“幸福课堂”的应有之义。英语后进生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经历了数次失败后,因社会评价(学校、老师、同学、家长)形成信心缺乏的心态,因自我评价形成消极的心态和自卑封闭的意识,进而丧失了英语学习的驱动力,最终出现了恶性循环:英语后进生在多次总结“惨痛教训”后,便会产生自我心理暗示:“我不行”,在心理上逐渐筑起一道封闭的防线,在课堂上“不敢越雷池半步”。英语课堂的“师徒互助”教学模式,帮助他们建立心理优势,给学生心理暗示:只要敢参与,哪怕讲错了,老师与同学也会为你参与课堂的勇敢精神而喝彩!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打消顾虑,让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才能。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知识、情感和智慧,达到生生共享共创。“师”“徒”在互帮互助中,很容易找到成就感、归属感,实现了师徒的共荣共进,有效地实现了和谐共进。

2.有效地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发扬民主,渗透情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英语课堂的“师徒互助”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减少学生之间的差异,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有效途径。实施“师徒互助”后,学生两极分化日渐缩小,优秀生数量不断增加,特长更加突出。这种师徒式同伴互助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有效克服了传统班级授课的弊端,巧妙地将教学相长的思想应用于同伴合作互助学习中,将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有效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对目标教学、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模式的一种本良和创新发展。

3.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尽可能地创设多种活动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是具有生命和思想的人。他们具有这个年龄所独有的视野和心灵世界,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放弃“霸权”地位,在一些适当的环节放弃课堂学习活动的主宰权,真正给予学生一些自主选择的机会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新课程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要求老师尊重、爱护学生,走近学生,平等对待和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也倡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转变单纯注重传授知识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师徒互助”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共同合作。

五、实施“师徒互助”需要注意的事项

1.“师徒互助”应明确任务

“师徒互助”学习应该是适时的,必须有明确的任务。新课程提倡任务型教学,而大部分task都需要通过合作(如,pairwork和groupwork)来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每次的合作前深入研究教材,设计好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任务,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提出任务,让师徒明白合作的目的,给足合作的时间,注重个体的独立思考,确保师徒在合作时充分交流和有表现的机会。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才能和谐发展。

2.“师徒互助”应进行有效管理

教师在“师徒互助”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进行适时有效的管理。在“师徒互助”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学生各行其是,看似热闹却无实效的场面。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各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在合作学习的组织方面,制止“师徒互助”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话语霸权,努力使徒弟的表达机会均等。

3.及时评价

“师徒互助”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因此,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尤其对于学困生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给予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到成功的。教师不应以一个终极决定者的身份出现,更不能以自己认为唯一正确的答案来评定小组合作学习所得出来的各种不同结论,否则就会抹杀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在每次“师徒互助”交流结束时,教师在评价学习结果的同时,还可以有意识地评价小组间合作的能力,以此经常提示、强化,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使他们真正懂得:并非只有聪明人才能成功,而是能吸取别人意见、会与他人合作的人才能成功。

注:本文为如皋市级课题“借助‘师徒互助’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成果。

师徒结对小结篇6

【关键词】中职英语;师徒结对;互助教学;策略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曾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探究教育的策略,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存在的一系列差异,又要能最大限度促进学生个体获得发展”。那么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兼顾学生存在的差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近年来笔者长期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进行探索,认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如能大力推行师徒结对互助的教学模式,打造以词汇、语法、阅读三位合一的立体化教学,定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中职英语教学推行师徒结对互助模式的必然性

在如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候,笔者认为“师徒结对互助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形式的一些不足,改变中职英语教学滞后的现象。过去大部分的中职英语教师基本都采用普高的教学模式,而没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待差异越来越大的学生。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和机会少,学习主动性差,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分化越来越显著。而“师徒结对互助教学”,刚好对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此外,学生从初中升入中职学校后,因受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同,以及个人的潜能、性格、爱好和才能不同,使他们的学习差异较大,英语学习差异更大,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多,两极分化日益加剧,导致部分学生厌学、辍学。笔者想到用师徒结对的方式教学,因其立足点是从实际出发,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统模式,能做到既不压制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又不放弃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使教学要求适合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这必然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二、中职英语师徒结对互助教学模式的实践性探究

(一)师徒配对的构成模式

对于“师徒结对”这个词语,我想每个教师都很清楚,一般每个新上岗的教师,都会配对一个老教师作为师傅,从而“老带新”,使新教师可以很快的适应工作岗位,更好的融入教学生活,更快更好的成长。所以在教学中笔者也模仿新教师上岗的方法,结合分层次教学,把班级学生分成“师父队”和“徒弟队”。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教师通过测验,当然也可以到任教班级班主任那里去咨询一些学生相关的具体情况,把学生分成基础较好和基础较差两大组,这样就可以进行“师父”与“徒弟”配对了。如本班有58名同学,分成两组,每组29个学生,我们可以类似1+30,2+31,3+32,4+33, ……(数字指的是学生英语成绩在班级里的排名)这样配对,当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差异,可以通过调查、谈话、问卷与座谈等多种形式摸清学生存在的共性个性问题,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以及其他的一些情况,进行少部分学生配对的调整。如此一来,就能打造一个以词汇、语法、阅读三位合一的立体化教学体系。

(二)作业的布置模式和考试方式

在作业的布置方面,“师傅队”的作业可以稍微难点,“徒弟队”可以稍微容易点。比如要求“师傅队”会默写所有的词组,并且掌握他们的用法。而“徒弟队”只要多抄写几遍课本上出现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句型和语法的例句等,加强下记忆就可以了。“师傅队”主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上,而“徒弟队”多做些重复性的抄写作业,注重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这样做法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改善作业抄袭的情况,二是可以让基础好点的学生在语言运用的能力上有更大提高,而基础差点的就可以达到补基础的目的。

(三)鼓励师徒结对互助的关系,构成以发展为导向的机制

要想使中职英语教学中同学之间师徒结对互助关系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就需要针对这些建立完善的发展机制,而且这种机制要从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三方面开展,这样才能够引导中职英语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对此,我们可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其一,实现固定小组的合理安排,并且给予组长一定的权限,譬如,可以帮助教师检查组员的作业等,组长应该以轮流担任的方式来进行,使每一位组员都可以成为对应组的领导和师父;其二,鼓励这种师徒结对互助关系在其他学习或者班级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养成相互帮助学习的习惯,进而营造出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这对于引导师徒结对互助关系可持续发展而言,是很有意义的;其三,积极在课堂上开展小组之间的竞争活动,并且设立对应的评价标准和规范,使组员的积极性得到提升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三、“师徒结对互助教学法”的初步成效

(一)“师父队”学生可获得良好培养。他们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他们加强了语法教学与阅读教学,提升了他们的阅读量,令其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积累了雄厚的运用英语的实力,同时通过给“徒弟队”的指导,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真正自己做到了查漏补缺。

(二)“徒弟队”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由于该层次学生上课起点相对较低,难度缩小,台阶加密,注重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师父队”适时补讲他们欠缺的知识,使他们上课听得懂,知识得以消化吸收。由于表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和受到师生以及自己“师父”鼓励的机会增加,他们大大增强了学习英语的爱好,充满了信心。

注:此文系教学工作委员会、教材工作委员会2015―2016年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课题《现代学徒制在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运用研究》的支撑论文,课题编号:02-39。

作者简介:王辉耀(1976-),男,汉族,湖南衡阳常宁,讲师,主要从事中职英语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谢红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误区及应对策略[J].英语教师.2015(19)

师徒结对小结篇7

关键词:工学结合;师徒制;综合运用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制造业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与此同时制造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企业需求更多的高级专业技工,但是在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的人才市场上却难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对企业来说,在招聘人员的时候,更多的是看重应聘人员的能力。一般大学毕业生都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要上岗往往需要经过3个月左右的业务培训,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普遍不愿意花时间培训自己的员工,而喜欢招即能用的员工。所以,相对来说,那些拥有技术资格证书的人才、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更会得到企业的青睐。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发达国家实施了现代学徒制,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节约了成本也节省了招聘的麻烦。学生有相当长的时间从事实践,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是教育和企业需求提早的、更专业的、更基础的结合,值得借鉴。

一、关于师徒制教学

师徒制教学模式是指徒弟跟随师傅按照一定的合同结对的方式,在师傅的指导和影响下学得专业技能和情景智慧的培训模式。师徒制的众多种类都是以通过直接经验来学习专业技术为目的,由师傅和徒弟构成一种情感化的人际关系。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背景下,提出师徒制教学模式是因为师徒制教学有其特殊的优越性,可以为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所利用。

师徒制教学是工学结合的具体体现。师傅带徒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言传加身教,学与做融为一体,这与现行的“工学结合”有着最根本的最本质的共同追求。师带徒,主要通过案例教学进行单独讲授,操作性强,徒弟学习师傅的经验、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率。学生部分时间在学校集中学习专业基础知识,部分时间则主要在企业生产岗位实习。工学交互,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同步进行,学生的技能通过系统地锻炼,得以充分发展。

师徒制教学传递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实做能力。师傅带徒弟,实行一对一的、手把手的培训,在学习的过程中,包含着大量的可供模仿的内容,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使师傅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很好地传承下来,弥补一般培训脱离实践的不足之处。师徒制教育的过程,徒弟学习的目的明确,学习效果好。“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其生命力在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性。

师徒制教学以培养学生技能为核心。师傅带徒弟,以技能教学为中心,徒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是操作要领,作业就是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产品必须具有可以使用的价值,因而客观上对学生的劳动过程形成严格要求,操作要求规范,否则产品将会是次品或废品。操作过程中的技术含量决定着制造产品的价值质量,因而整个操作过程印证了徒弟的操作技术水平。这种无形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的技能。

二、师徒制教育历史与现状

中国没有经历工业革命,真正的机器大工业是从改革开放后开始的。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传统师徒制在我国企业中仍是主要的技工培训方式。80年代以后,中国工业开始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国家用工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即采取“先招生,后招工”、“先培训,后就业”的方针,企业招收工人的形式从过去招收学徒工为主转变为以各大、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为主补充新工人,至此,中国的师徒制基本上不复存在。

与中国不同的是,一种起源于师徒制模式的适应当今时代的新兴学徒制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兴起。二战结束后,澳大利亚政府战后重建教育培训计划,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项持久的政策。人们将有关发展学徒制的新规定并入手工业、商业和工业法案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78年,经济部制定的职业培训法修正案被澳大利亚国会通过,奠定了学徒制法律地位,使得学徒制得以健康发展。新学徒制的实施减少了政府对失业金的支付,广泛的培训为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提供了高素质劳动者。新兴的学徒制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像日本、美国等高品质工业品象征的国家正是得益于新兴学徒制培养出的高素质工人的结果。

三、实行师徒制教学模式的基础

1.工学结合的政策导向

2005年以来,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建设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为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确定了明确的方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了职业学校要转换办学机制,实行“工学结合”,强调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这就为职业学校突破传统的以学校为主体来办职业教育束缚,彻底打破学科型专业办学模式和以知识结构为基础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政策支持。

2.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存在着较大区别,然而在诸多的区别当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它决定着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本质所在。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院校最基本的办学指导思想。生存教育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体现了最根本的人文关怀。高职院校要使自己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面向市场办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应用型人才仅仅依靠课堂是培养不出来的,实践训练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瞄准市场的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施行教育并在实践中进行锻炼,高职教育才能走出自身的教育特色。

3.实行师徒制教育的物质基础

一定数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是实行师徒制教育的物质基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实训教学基础。高职教育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实践训练的场所,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术技能培训与鉴定的实训教学单位。校外实训基地,学生进厂顶岗实习,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不但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企业现场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及设备管理等,还让学生直接参与产品生产工艺的制定和实际生产。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的特色。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还必须有丰富的现代新型知识和实践能力,既能讲课又能指导实训操作,“教师就是师傅”。实行师徒制教学最为紧缺的就是这样的“师傅”。

四、师徒制教学模式的运用

传统的师徒制有其优越性的一面,现代的国外学徒制有其可以借鉴利用的一面。但是机械地强调传统的师徒制对高职院校而言未必完全符合实际,因为中国的高职院校不能完全等同于工厂,对于学生还有学制教育的要求;僵化地看待国外的学徒制

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只是一个高职院校单纯描摹国外的学徒制是没有刚性的条件可以开展的。因此,取其“师徒制”一对一教学的长处,依据高职院校自身的条件并充分利用网络时代先进的技术,灵活运用,不同的专业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创造自身特色的“师徒制”,达到培养高级技工人才的目的是实行师徒制教学模式最终的、最根本的追求。

1.双元师徒制

实训教学开展由学校实训与企业实训双元组成,教学中采用一带一的“师徒制”教学方式,校企双方教师利用校内专业实训设备与校外实训基地的生产设备。

“双元师徒制”的教学模式,实现职业能力训练在校内与企业“双元”交替进行。校内一“元”指在校内实训基地上进行技能实训,校外一“元”指校外实训基地的企业实训。校内实训由实训指导教师做师傅,负责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进行一对一的教学。企业实训将学生带到工厂企业,由技师担任学生的师傅,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与师傅共同工作、共同生活,师傅负责学生的技能培训指导与考核工作。“双元师徒制”实训教学模式,实现了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确保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可以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2.改变传统的“师傅”观

师傅带徒弟是手把手教,一对一学,需要大量的“师傅”,对于职业院校确实是个大问题。职业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中心等实训平台,结合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在专业核心技能教学上,着力搞好实训工作。要用伯乐的眼光,善于发现身边的学习技能快、技能水平高的学员苗子,给予他们以信任,让其参与到实训中心的设备维护、运行、管理中来,并在实训指导教师的引领下开展工作,丰富学生的工作阅历和生活经验;再次,充分把握住课余时间,给苗子足够的训练量,迅速让其成长为“小师傅”。有了这些骨干,后面的实训工作他们将会成为一支重要力量,通过学生带学生式的发酵,使学员能够快速掌握一些技术要领。小师傅带学生,可以让实训指导教师拿出精力来解决实训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小师傅与学生情感上接近,学生心理上易于接受,而且在传授技能的过程中甚至包括课余时间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实现合作式学习。改变传统的师徒制观念,在学生中培养师傅,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师徒制教学中“师傅”缺乏的问题。

3.虚拟“师徒”

虚拟实训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网络教学的远程教育模式。在大力提倡真实情境学习的同时,开拓“虚拟”技术的使用,模仿实训条件。虚拟现实技术,是适应当今实训实践性要求而产生的。职业实训的实践性,客观上要求必须有实际操作的环境,才能提高学生的真实的技术能力,但各个院校实际的实训条件不可能有那么多实习场所。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实训模拟运用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之中,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光电技术、传感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以人为本,让“计算机适应人”,从而形成了和谐的人机环境。虚拟现实技术所营造的实训环境逼真,给受训者造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气氛,能使学生具有适应实训需要的技能与心理素质,虽说不是实际的操作,却胜似实际操作。虚拟技术的产生可以替代“师傅”一部分的职责,从而使一个师傅能够腾出手来做机器做不到的事情,能够带领更多的徒弟进行实习。

4.转益多个师傅

一般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获得成功,如何让学生扩展专业能力并能主动地适应企业目标是个大问题。安排师徒制教学的过程中,在操作上切实改善师傅带徒弟式的单一化和个性化倾向,突破个人技术层面的局限性,博采众家之长。有意让学生处于不同的工作环境,阶段性地变革实训指导师傅,让学生找准最佳的成长方式,倾向化地寻坐标,从而自觉地调整学习状态,达到自主学习目的。

5.案例实训“师徒”

案例实训也是虚拟实训的一种,老师以真实的企业案例为实训项目,带领学员进行实训。训练学员在面对模拟管理世界中变化莫测的情况或对案例中给出的情况做出决策。案例都是以描述的方式重现以往发生的事件以及对事件做出的决策、解决办法和得到的结果,而这些记录对我们处理现在或者是未来发生的类似事件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所以,案例法在实训中的使用有重要价值。在案例实训中,将学员置身于复杂的现实生活环境中,帮助学员获得分析实际情况的能力,让学员练习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所能获得的有限的资料来进行决策,增长学员依据不完全的信息进行决策和采取相应行动的能力。案例实训方法优点是在师傅带领下的团队学习,共同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它不仅对提高学员能力和改变行为有所帮助,而且,也是理论学习结合实践的一种方法。

五、师徒制教学模式运用的现实问题

1.师资问题

师资是教育资料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师徒制职业教育中,师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监督、评价者,这样,要求师傅不但有了解学生个性和发现学生特长的能力,还要求师傅具备相当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这里所讲的“师傅”不但指传统的学校里的教师,还包括学徒培训场所涉及的其他人员,如企业的技术人员、社会其他有所特长者以及现代技术下的“虚拟”老师。

2.体制问题

师徒制教育渗入专业建设过程中,必然触及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等核心内容,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必须建立与之匹配的工学结合管理体制。

3.管理问题

师徒制教学,学生、学校受益,对于工学异地或工学一地,都应该加强管理工作。学生在企业可能会对企业文化不适应,企业生产任务有时会随市场变化而波动,它与学校规律性的作息时间不同,有一定的灵活性,因而会造成学生思想的波动。做好新形势下的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一个重要的课题。

六、结语

师徒结对小结篇8

1、交流预习

(1)学生根据预习作业,师徒相互提问与这节课相关旧知识。

(2)师徒相互交流预习新课的情况,教师巡视,让预习充分的师徒上讲台就本节课的重难点为全班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老师点拨,并规范做题步骤。

2、互助探究

(1)师徒共同学习例题,并通过相互讲解加深理解。

(2)教师出示准备好的习题,师徒各自独立做题,互相纠错,徒弟会的先让徒弟讲,徒弟不会时师傅给徒弟讲,徒弟会了再给师傅听,师徒都不会的时候,师傅向其他师傅请教后给徒弟讲。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后,就重难点进行点评。

3、分层提高

(1)教师通过多媒体分不同难度出示变式题,学生进行书面练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选择放弃1―2道基础题,挤出时间做难题。

(2)集体交流,教师订正答案,基础题让徒弟讲给师傅听,徒弟解决不了的题让师傅帮忙解决,较高难度的题经老师点拨后小组讨论,分层练习。鼓励徒弟思考中等难度问题,老师在巡视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检查师傅的情况。

4、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新学知识,师徒交流、总结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学生集体交流,教师进行补充,纠正或点评,对优秀的师徒予以表扬,树立典型。

(2)教师出示知识体系,作简要强调。

5、巩固反馈

(1)老师出示一、两个典型题,让学生当堂限时完成,并让师徒互批。

(2)师傅根据徒弟反馈的情况课后互助过关,教师出示下节课预习内容。

和谐互助模式就是把学生划分为四大类: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然后,把全班学生按照优秀――一般,良好――较差的座位调好,两个人中有一个成绩好点的,作为师傅;成绩差点的,就是徒弟。师徒搭配是实施“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前提。

而在实施“和谐互助”教学时,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传授新课时,学生先后经历了“交流预习”、“互助探究”、“分层提高”、“总结归纳”、“巩固提高”五个步骤。这样的课堂模式,创造性地将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分层次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课堂上再也不见教师满堂灌、口若悬河、唱独角戏的现象,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先向其他“师傅”请教,再教会自己的“徒弟”,如果“师傅”都不会,最后由老师讲解。这一种转变,使后进生感到自己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慢慢自信起来,逐渐由“边缘地带”转向了中心位置。从而,促使全体学生都有所提高。

在听课中发现,我们的课堂容量极大,教学步骤推进极快,效率极高,学生从始至终紧张地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师友在知识和认识上也是有很大漏洞的,在学生讨论中,教师要不断的巡视,以发现师友认识的漏洞,并及时指证,以免这种错误的认识传递给更多的学友。

互助式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课堂改革要符合新课改理念,有教师的高度热情和认知统一。其次,课堂改革变革的是教育思想,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样学生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再次,校园资源无处不在,重视学生帮扶,德育为重,学生的活动才会正常运转。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新课改理念,在课堂上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互助式课堂教学改革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大家知道:“自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去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概念、解决新问题,进而获取经验、发展能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开放”,既指教学理念开放,也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开放,其核心是学生思维空间的开放。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思维活跃,勤思、善问、能议、敢评,从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在操作上主要包涵了三个模块:自学、交流、反馈,也就是自主学习、发展交流、反馈测评。

自主学习阶段,学生根据“课堂指南”的指导,自学教材,积累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然后解决“课堂指南”的预学导学题,遇到障碍时,提交组内讨论解决,由学科组长带领组员合作探究,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记号,提交全班交流时解决。

展示交流阶段,学生可交流自学的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感悟的提炼提升,这是一个生生、师生、组组互动合作的过程,各小组在全班展示交流自学成果,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提出问题并讨论,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展现提升,其他效率与质量就存很大的提高。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体验、感受予以检查和总结,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尤其突出“弱势”学生,尽量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

反馈测评阶段,反馈测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考试。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对子之间“一对一”来进行。教师正是利用这个环节完成本节课的学情调查的。测评同时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查缺补漏,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对于测评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即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提供直接帮扶,也可以指派小组长、课代表、班长等实现对弱生的帮扶。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范文 下一篇:红楼梦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