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创建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9 18:56:45

示范创建工作计划

示范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1、督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创建要求标准。一是对两馆、乡镇文广站和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面积不完善的加强督导和协调,使面积达到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标准。二是协助乡镇文广站和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搞好室内室外展示,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从文化站到村到社区,室内墙上、走廊要有展板,有开放项目,有展示群众文化活动和自己特色的照片,烘托浓厚的文化氛围。各室要挂有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规范各室的管理。室有文化宣传栏,展示各自的文化特色及文化活动成果。

2、强化两级中心建设管理,达到规范要求标准。一是督促乡镇文化站在搞好自身文化站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对村文化服务中心的监督。二是协助各村配备专职文化管理员,加强对各文化站、村、社区的协调、指导、管理和监督,督促文化站长要与村,社区一起,要把制度建设好,设施看护好,资料归档保存好,书籍管理好,把卫生搞好。并保障各室独立开放,书屋有专人管理。

3、协助两馆完善制度,该上墙的上墙。对照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要求,对两馆建设中,未制定的制度协助制定,没上墙的制度要上墙,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

4、抓好典型,扶持典型。在普遍要求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通过对13个乡镇文化站和235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踏查,对较好的文化站和村进行重点扶持,树立典型,对不好的文化站和村协助加强协助和督导,让其他文化站可以在模范典型带动下,更好的完善、发展自身。

5、完善创建工作资料,规范资料归档立卷。对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35项任务标准,进一步整理好创建资料。对于不完善的要进行完善,缺少的要进行补齐。对于两馆、乡镇文化站和两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创建工作资料不合格的,进行一对一指导,完善创建资料,形成体系,归档立卷。

6、协调县委政府,做好参加创建单位配合工作。对标国家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对于16个参加创建的县直部门,在工作有交叉、有缝隙的时候,主动进位、主动协调、主动担责,努力营造群策群力、齐心协力、凝心聚力的良好氛围。积极研究,形成合力,使示范区创建工作任务得到落实。

示范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加强对创建科普示范县工作领导

把科普工作纳入局机关议事日程,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走基层中,积极推进科普工作群众化,社会化、经常化,开创科普工作新局面。

二、开展群众性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积极配合科技周、科普日、“四下乡”、巡回医疗、义诊活动等,开展科普宣传。大力开展公共卫生讲座,社区慢性病防治与管理、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结核病防治宣传、接种疫苗管理、癌症的康复与保健、老年人养生、防癌知识、妇幼保健等,面向社会,深入农村开展科普活动。

三、加强科普知识、技术培训

加强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在岗培训工作,按照省州下达的任务有计划的输送卫生技术人员到省州和对口支援地学习进修。邀请成都等地专家到我县开展讲座,加强乡村医生的技术技能培训及卫生法律法规教育。

四、积极开展科技、科普示范推广

组织县级各医疗卫生单位对各乡镇卫生院医生和乡村医生进行业务培训和科普知识推广。

五、设立科普宣传展示

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社区、乡村设立卫生科普知识宣传栏,按季度展出,制作宣传册,在电视台设健康宣传栏目。

六、认真实施“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

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落实全民健康促进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得健康水平,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广泛传播健康知识,引导树立健康观念,养成健康行为,提高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开展主题为“合理用药”的健康中国行健康教育活动,通过专题宣传巡展,巡讲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倡导合理用药理念,普及合理用药知识,维护和保障居民基本健康权利和提高公众合理用药科学素养。

七、工作要求

示范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实现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共奔小康和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奋斗目标,全面发动,全部开展,全员培训,全力以赴,确保区实现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各项工作标准。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原则。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区、街两级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将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形成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区财政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经费列入预算,加大投入,支持残疾人康复工作全面快速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共同推进;

2、坚持全面、规范的原则。全面设计,统筹规划康复服务体系和相关保障制度建设;

3、坚持社区康复的原则。把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区康复上,重视社区康复,形成“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管理完善、指导和服务统一协调的基层康复工作体系;

4、坚持全面康复的原则。以医学康复为重点,兼顾教育、职业、社会康复;

5、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区、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发,从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投入,全面覆盖,最大限度地扩大残疾人康复的服务面和受益面。

三、组织领导

1、成立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

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和各街道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徐明晶担任,副主任由杜东担任。办公室负责组织创建的日常工作,并检查、指导、落实各项任务指标,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创建工作联席会议。

2、成立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工作办公室

区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负责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工作的总体领导和协调。副区长、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主任谷孝红负责审评工作。成立由区卫生局、民政局、财政局、教育局、残联和公安分局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审评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残联,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残联副理事长杜东担任,副组长由区残联综合科科长陈亚文、区卫生局医政科科长刘玫、区民政局基层政权科科长封贺才担任。

区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负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推动落实《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有关要求,参与审评工作,做好日常督导检查。

区审评办公室在区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制定审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审评,并承担审评工作培训及审评相关资料、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上报与保存。

3、成立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工作技术指导组

由区卫生局和残联负责成立由康复医学、社区医学、公共卫生管理学、统计学、社区康复学、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工作技术指导组,负责人员培训,提供技术指导,承担本区相关工作。

各街道亦应依据上述组织领导机构,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四、工作目标

到年第四季度,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基本得到康复服务,首批达到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标准,提前实现我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使9274名残疾人得到有效康复服务。

五、标准与条件

(一)标准

1、工作标准

按照《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实施;

2、审评标准

依据《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年)》确定的14大项21分项指标,逐项评价计分,不得漏项,总分为100分,最小分值差为0.5分。审评总分≥80分为“实现目标”;60至80分(不含80分)为“基本实现目标”;60分以下(不含60分)为“未实现目标”。21个分项指标中,有5项为“0”分的,也视为未实现目标。

(二)条件

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区、示范街道,应具备以下条件:

1、强化责任。各街道、各有关部门重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区、示范街道创建工作,将残疾人社区康复融入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社区建设,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协同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社会化工作方式。各街道及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单位实际,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正常开展。

2、机构健全。建立并完善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社区康复服务网络。区各类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机构健全,街道配备社区康复指导员,社区普遍建立非盈利性质的残疾人康复站

3、社区康复工作全面开展。区所辖社区100%开展规范化社区康复工作,社区康复站(室、点)设置和康复协调员服务水平能满足辖区内残疾人康复需求。

4、康复人员全员培训。采取不同形式广泛开展各级培训,基层康复人员培训率达100%,培训合格率不低于95%。有康复需要的残疾人及家庭康复知识普及率达100%。

5、服务内容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普遍建立残疾人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档案,残疾人康复需求筛查率不低于残疾人总数的60%,社区康复人员能够有计划地开展康复知识的普及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提供转介服务。

六、工作步骤

(一)制定方案

根据国家民政部、卫生部、中残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的通知》和省、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达标县(市)区培育活动实施方案》,对照《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结合我区实际,由区残联牵头,区民政局、卫生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讨论制定区创建工作方案,完成时间为年9月21日。

(二)动员部署

由分管副区长、区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主任对参与创建活动的相关部门和街道作动员部署。

(三)组织实施

年9月15日至年11月30日,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组织实施阶段。具体要求如下:

1、各街道、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制定开展创建工作的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在年9月底,将方案和领导小组名单报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区民政局要将创建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工作计划,指导街道、社区做好社区残疾人日间照料、康复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区卫生局要将创建工作纳入社区卫生工作计划,按照中国残联卫生部[]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的意见》的要求和创建工作标准,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并进行质量监控;区残联要将创建工作纳入区残疾人工作计划,组织协调创建工作的实施,对街道、社区的创建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

3、区内挂牌的各康复机构,要依据本次创建工作的要求,利用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发挥康复机构对社区康复的带动、示范、指导和培训作用。

4、参与创建工作的各街道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高度重视创建工作,积极主动地提供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确保创建工作全面落实。

5、创建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相关部门、各街道、各社区一把手为本次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亲力亲为,组织落实好创建的各项工作。

(四)检查督导

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参与创建工作的各街道、各社区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检查指导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自查总结

年10月30日前,参与创建工作的街道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依据《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目标、责任分解表》、《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指标、任务检查表》,完成自查总结工作,接受区领导小组的检查,区领导小组将于11月中旬完成检查和自查工作,并写出自查报告。

(六)申报验收

年11月20日前,向省、市“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达标区市县培育活动领导小组提出验收申请,验收合格后,做好迎接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领导小组的检查验收工作。

七、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工作网络。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审评工作办公室、审评工作技术指导组严格履行职能,形成创建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三个工作网络。一是组织管理网络。(1)各相关部门要实行目标管理,按各自职责分工,各尽其职,各负其责,狠抓落实。(2)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将此次创建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3)区残疾人康复办公室要切实发挥作用,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分解任务指标,协调相关部门,综合利用社区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完成方案规定的各项任务,建立康复站、点,开展康复需求调查,实施康复训练,为康复训练对象提供康复服务,并进行康复工作的统计检查。(4)街道理事长负责创建培育工作,建立规章制度,制定工作计划,指导社区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5)社区设社区康复协调员1名(须持有社区康复协调员上岗证),会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的信息采集,建立康复档案,向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信息和转介服务,协调社区有关机构、相关人员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和相应的支持。二是技术指导网络。(1)建立区级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确定相应医疗机构为各类残疾康复技术资源中心,整合和有效利用我区在区域内及周边地区建立的10个康复机构的资源优势,培训技术骨干,深入社区指导,参与检查评估验收。各级康复机构要面向基层开展康复咨询,指导培训等服务,积极发挥技术指导作用,形成门类齐全、运作规范、衔接顺畅和效果明显的残疾人社区康复技术指导网络。(2)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残疾人康复站,履行“六位一体”职能。明确经培训考核取得任职资格的在编专业技术人员为社区康复指导员(可以兼职精神病防治医生)1名。配置30平米以上康复训练场地并挂牌,同时匹配一套康复器材。其主要职责是在自身开展康复服务的同时,加强对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指导。三是训练服务网络。(1)建立以康复机构、医疗机构为基地,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康复训练与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社区现有机构、设施、人员的作用,形成一个分工合作、比较完整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提高整体服务功能,为残疾人提供就地就便、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与服务。(2)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实行创建工作责任制,依据《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明确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在创建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制定考核办法,由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检查督促。

2、搞好培训。采取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康复机构多级培训的形式,提高康复从业人员和残疾人对康复工作应知应会能力,提高社区康复质量。一是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由区康复办负责组织实施。培训的重点是:康复工作的意义、工作原则、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基础康复训练常识;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康复服务记录的填写和评估方法;康复器具使用及咨询转介服务等,使其能直接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从事参加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培训每年不少于30学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有培训记录。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社区康复指导员培训应根据其承担的任务分别确定。培训的内容是: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的方法,康复服务的内容、方式和要求;功能评定、训练计划的制定、评估,训练技术、训练档案和评估标准以及训练器材的应用等。康复指导员的业务培训每年不少于120学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有记录。三是社区康复协调员的培训。内容是区分残疾的程度、残疾人的心理、残疾人康复需求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科学的康复训练和评估方法、康复器械的使用以及康复表格的填写等,使其能直接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社区康复协调员上岗前应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集中培训,考核合格后需持证上岗。四是残疾人亲友、助残志愿者(义工)的业务培训。残疾人亲友是不可忽视的支持力量,康复助残志愿者是康复员队伍有效的补充力量,但必须经过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以提高康复成效。主要的培训内容是区分残疾的程度、残疾人的心理、残疾人的家庭护理、康复服务的内容、康复训练的方法和训练器具的应用等。

同时要保持基层残职干部队伍、从事康复工作管理、技术人员和社区专干的稳定性,确保康复工作保证健康发展。

3、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开展创建工作的积极作用。社区是开展本次创建工作的关键和重点,为此,必须做到:(1)街道、社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根据创建要求,配备和调整好管理人员;(2)建立健全社区内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器械和活动的场所;(3)了解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进行康复评估筛查;(4)开展康复服务,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指导;(5)开展康复知识宣传和整改工作。

4、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体作用。(1)对所辖社区残疾人进行健康档案的建档、管理和应用,通过残疾人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及时了解社区内残疾人群体的健康状况、生命质量和康复需求;(2)做好各类残疾预、检测和跟踪服务;(3)为有康复需求的各类残疾人提供“送康复服务上门”、心理疏导、基本保健知道介绍、康复方法传授和转介等服务,做好服务记录,康复效果评估。

5、充分发挥舆论作用。各相关部门、街道、社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康复技术指导机构要积极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媒体,有计划、有目的地向百姓宣传创建国家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重要意义。

示范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为了加强三个文明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我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努力提升我校创建文明单位水平,扎扎实实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对照文明单位创建的标准与要求,特制定本计划,并在实施中作动态调整和完善。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瑞安市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和《瑞安市文明服务示范点考核评分细则》为依据,以创建瑞安市名校为目标,以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以主题教育和群体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大精神文明的宣传力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创建目标

努力创建瑞安市文明单位,顺利通过检查评估,为争创温州市、省文明单位奠定坚实的基础,本年度达到以下目标:

1、加强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职员工的文明素质;

2、完善规章制度,坚持科学民主管理;

3、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和教育教学水平;

4、大力开展学生礼仪文明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5、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共建;

6、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7、优化整洁内外环境,实现校园绿化、净化、美化。

三、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保证创建活动有序正常开展,学校决定成立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在林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制定创建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落实措施,并协调各工作小组的相关工作。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四、创建内容与措施

1、加强创建责任,完善考核制度

(1)、成立和完善文明创建领导机构,建立文明创建责任追究制。领导小组成员通过签订文明创建责任书,提高领导成员对分管工作中开展文明创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强化文明创建规划意识。创建领导小组制订学校创建规划,小组成员根据学校整体规划,结合分管工作实际制订多项计划,由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定期检查验收,使创建规范有序。

(3)、是落实“一岗双责”的工作机制。即对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实行“分管工作和文明创建工作”一起考核,在年度考核和平时民主评议中,既考核其分管工作的成绩,又考核其结合岗位职责开展文明创建的成效,使大家牢固树立“三个文明一齐抓、两项成果一起要”的思想,积极参与投身到争创活动中去。

2、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创建保证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和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学校的重大决策事项上的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定期交换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和拒腐防腐的能力。以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切实增强党员的先进意识、模范意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抓好中层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民主评议、定期考核的管理监督机制。坚持中层以上干部联系点制度,每人联系一个教研组和一个年级段,了解实情,加强指导,做好思想工作,提高工作实效。坚持上课,带头参加课题研究和教改实验、竞赛辅导,积极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在干部中提倡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艰苦创业,务实创新,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做好每年度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的民主测评,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3)、大力推进教师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学历进修、业务培训、教研活动、传帮带、教育教学比赛、教育教学研究等途径,深化校本教科研,逐步建立一支学科齐全、专业结构合理、教学方法独特的专业教师队伍。大胆选拔使用优秀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中层干部等,在重要岗位上培养锻炼。

3、加强创建的广度,提高创建的深度

(1)、加强文明创建的广度,即拓展两个面:文明创建工作的覆盖面和人员参与面。在拓展文明创建的覆盖面方面,我们将把文明创建由过去单纯的思想建设向业务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建设和社区建设四个方面拓展,进一步充实创建的内容,形成创建网络。教职工参与是文明创建工作的生命力所在,最广泛地动员教职工投身到创建工作中来是不断提高创建效益的有效途径。我校在提高教职工参与面方面将做到“三全”,即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全员参与就是动员全校师生上上下下一齐动手、共同努力,形成教职工参与热潮;全过程参与就是提高教职工等的参与度,从创建的规划、重大决策到实施、监督、反馈等全过程,让教职工或教职工代表、家长等积极参与,让创建工作向家庭、社会延伸。注重舆论导向作用,发挥学校精神文明示范辐射作用。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广播站对校园先进事迹及时宣传、报道,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大力宣传精神文明的思想道德,倡导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行为。

(2)、在提高创建的深度方面,一方面我校将大力加强组织、制度、理论、阵地四大建设,建立层层负责的创建组织,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探索学校文明创建的理论,广泛开辟创建阵地,为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促使领导班子成员在文明创建中做到“三个深入”,即深入教职工,了解个性,发挥特长;深入组室,了解工作,协调指挥;深入家庭,融洽关系,排忧解难,使文明创建工作深入细致,不走过场。 创建市文明单位工作计划 的相关参考:小学暑假工作计划 | 2011年度中学工作计划 |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学校工作计划 |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 2011年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 中学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 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 |

示范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的加强生态省(市、县)和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要求,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善我市生态环境状况,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弘扬生态文明,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全面推进生态**建设,依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生态县、生态市考核验收工作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

列入**市年度生态示范创建(包括生态县(市)创建、生态示范区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创建、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计划的县(市、区)、乡(镇)、行政村。

二、考核标准

按照国家、省、市制定的生态县、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考核验收标准。

三、考核验收程序

(一)市政府每年以责任目标的形式,向各县(市、区)下达生态示范创建任务,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任务落实单位,并报**市环保局备案。

(二)列入**市省级以上创建名单的县(市)、乡(镇),经过创建,自查达到验收标准的,将申请验收报告、总结材料、技术报告报**市环保局,由**市环保局组织初步验收,合格后报**省环保局进行正式验收(审核)。

(三)列入**市市级生态示范创建名单的村,经过创建,自查达到验收标准的,将申请验收报告、总结材料、技术报告报所在县(市)环保局,由县(市)环保局组织初步验收,合格后报**市环保局进行正式验收。

四、奖励办法

(一)目标奖励

完成生态县(市)或部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目标,并通过环境保护部验收,每个奖励50万元,记重大业绩一次。

完成部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并通过环境保护部验收命名后,每个奖励总额10万元;完成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并通过**省环保局验收命名后,每个奖励6万元。逐级申报命名的,奖励金额补足总额。

完成部级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经过环境保护部验收命名后,每个奖励总额5万元;完成省级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经省环保局验收命名后,每个奖励总额3万元;完成市级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经**市环保局验收命名后,每个奖励1万元。逐级申报命名的,奖励金额补足总额。

(二)特色奖励

鉴于生态示范创建的示范性和先进性,为鼓励探索和创新,设立特色奖励,每年在全市范围内挑选2个在生态示范创建中对环境改善、污染治理、生态建设方面具有推广、示范、借鉴意义的生态工程予以褒奖。特色奖励最高金额为5万元,由**市环保局组织专家进行先进性评价,视其科学性和推广性价值予以一定奖励。

(三)先进个人奖励新晨

对在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进行奖励。奖励对象为政府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县(市、区)、乡(镇)、村领导及环保相关人员。奖励名额为全市每年10名,奖励金额为每人20**元。

以上奖励所需资金列入市政府年度环保预算,目标奖励和特色奖励资金应用于受奖励单位的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不得挪作他用。

五、处罚办法

对逾期未完成生态示范创建年度目标任务的单位,在全市通报批评,并依据所签定的责任目标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附件:1.生态县建设考核指标

2.生态示范区建设考核指标

3.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考核指标

示范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开展以“清理确权,服务,动态管理,全程监督,盘活增效,促进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示范点创建工作,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为促进科学发展、跨越赶超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分级办点、以点带面的原则,通过认真遴选,确定乡(镇)、村两级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示范点,在办好示范点的同时,指导面上全面开展创建活动;二是坚持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重点地开展创建活动,突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坚持创新实践、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示范点创建工作中,要突出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两大主题,力求创建工作出经验、创特色、求实效,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创建内容和标准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示范点创建主要包括组织领导、机构设施、管理制度、委托、运行管理、档案资料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创建标准为:

1、组织领导落实。县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示范点创建活动,完善领导管理体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工作机制,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示范点创建工作。

2、机构设施健全。示范点创建活动机构健全,具体业务人员充实,岗位职责明确;相关业务场所建设到位,办公设施设备配置齐全。

3、管理制度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规范,服务工作制度、工作职责、操作流程健全完善;集体产权交易组织机构、范围、方式、程序、规则、监督机制、评审办法、信息公开等操作流程规定具体实用。

4、监管规范。委托协议签订规范,会计业务运行流畅,业务处理准确及时,审核衔接合理,运行程序合法有效,“三资”监管信息系统数据录入全面准确、更新及时,及时开展相关业务的指导、检查、督促。

5、日常管理有效。村级预决算管理执行到位;财务收支管理严格,审签准确;经济合同、财产物资、往来结算管理严密;产权交易方案合理,实施程序规范;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工作有效开展;村办实体财务监管措施落实。

6、档案资料齐全。账薄凭证、文书资料、财务报表、经济合同、财务公开等档案资料严格按照“一村一柜”要求收集整理、存放有序、安全完整。

三、方法步骤

(一)准备部署阶段(5月下旬至6月上旬)。各乡镇、村按照本《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创建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落实相关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6月中旬至9月中旬)。各乡镇要按照本《工作方案》要求和各自制定的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县直相关部门及时开展检查指导和督办。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公开栏等多种有效形式进行宣传,为创建活动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总结提高阶段(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乡村两级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示范点创建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及时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并以书面材料于10月10日前上报县纪委监察局和县财政局(经管局)。

(四)检查验收阶段(10月下旬)。10月下旬,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会同县财政局(经管局)等单位组织专班,对全县示范点创建项目开展检查考核,准备迎接省市考核验收准备。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有主要领导挂帅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示范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财政局(经管局),下设督导检查组和业务指导组,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办检查等项工作。各乡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示范点创建工作,必须明确一名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组建工作专班,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及时检查督办。县乡纪检监察机关和财政(经管)部门要及时沟通协调,采取实地调研、现场交流、会议督办等形式加强对示范点建设的指导、检查和督促,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示范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主线,着眼于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托养服务需求,立足街道(镇)、社区(村)的工作实际,通过开展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创建活动,完善托养服务政策,整合托养服务资源,优化托养服务体系,拓展托养服务内容,不断提高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能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满足需求。坚持人道主义理念,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最大程度上满足残疾人的托养服务需求,着力改善广大残疾人、特别是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的生活、生存状况,确保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2、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以街道(镇)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和社区(村)残疾人托养服务点建设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典型示范,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以专业托养机构为主体、社区日间照料为依托、居家护理服务为基础,布局合理、就近就便的残疾人托养服务网络。

3、开拓创新、营造特色。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拓展托养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内容,增设服务项目,进一步满足残疾人生活照料、专业护理、职业康复、心理疏导和文化娱乐等个性化服务需求,努力形成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特色。

三、目标任务

至2011年底,通过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验收,街道(镇)全部建成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30%以上的社区(村)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点,基本形成政策配套、制度健全、服务规范、管理严格的残疾人托养服务长效机制。

四、部门职责

1、区残疾人联合会。承担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牵头相关部门组织开展“阳光家园”示范区创建工作,认真协调具体事务;指导街道(镇)、社区(村)结合实际,针对需求,创造条件,就近就便为残疾人提供多种形式的托养服务。

2、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把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建设和创建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开展。

3、区民政局。负责将社区(村)残疾人托养服务点建设纳入全区社区建设整体规划,列入社区工作年度计划同步考核。

4、区财政局。负责做好残疾人服务(托养)资金的审核管理和使用监督工作,核拨“阳光家园”示范区创建工作经费,为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经费保证。

5、各街道(镇)。负责制定本辖区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和社区(村)残疾人托养服务点建设计划,建立创建工作机构;开展残疾人服务需求调查,建立托养需求与服务档案;因地制宜开展以日间照料为主要内容的托养服务,完成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

五、方法步骤

1、组织筹备阶段(2011年3月)。成立“阳光家园”示范区创建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创建工作任务,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实施推动阶段(2011年4月-7月)。根据实施方案要求,以街道(镇)为单位,严格对照创建标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逐项落实。

3、自查评估阶段(2011年7月-9月)。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考核评估标准》、《全国“阳光家园”示范机构考核评估标准》进行自下而上的检查评估,查漏补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迎接检查阶段(2011年10月-11月)。完成所有创建工作,提出验收申请,迎接中国残联组织的“阳光家园”示范区检查验收组的考核评估。

5、总结表彰阶段(2011年12月)。全面总结创建工作,表彰奖励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创建任务。为加强对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创建活动的领导,区成立创建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残联,负责创建活动的计划制定、组织推进等日常工作。各街道(镇)要将残疾人托养工作和“阳光家园”示范区创建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创建计划,抓好任务分解,扎实有效开展好创建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氛围。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残联系统工作网站、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对残疾人托养工作和示范区创建活动情况进行宣传,全面报道残疾人及其亲属、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提高托养服务工作的公众认知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托养服务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示范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主线,着眼于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托养服务需求,立足街道(镇)、社区(村)的工作实际,通过开展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创建活动,完善托养服务政策,整合托养服务资源,优化托养服务体系,拓展托养服务内容,不断提高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能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满足需求。坚持人道主义理念,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最大程度上满足残疾人的托养服务需求,着力改善广大残疾人、特别是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的生活、生存状况,确保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2、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以街道(镇)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和社区(村)残疾人托养服务点建设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典型示范,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以专业托养机构为主体、社区日间照料为依托、居家护理服务为基础,布局合理、就近就便的残疾人托养服务网络。

3、开拓创新、营造特色。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拓展托养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内容,增设服务项目,进一步满足残疾人生活照料、专业护理、职业康复、心理疏导和文化娱乐等个性化服务需求,努力形成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特色。

三、目标任务

至2011年底,通过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验收,街道(镇)全部建成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30%以上的社区(村)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点,基本形成政策配套、制度健全、服务规范、管理严格的残疾人托养服务长效机制。

四、部门职责

1、区残疾人联合会。承担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牵头相关部门组织开展“阳光家园”示范区创建工作,认真协调具体事务;指导街道(镇)、社区(村)结合实际,针对需求,创造条件,就近就便为残疾人提供多种形式的托养服务。

2、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把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建设和创建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开展。

3、区民政局。负责将社区(村)残疾人托养服务点建设纳入全区社区建设整体规划,列入社区工作年度计划同步考核。

4、区财政局。负责做好残疾人服务(托养)资金的审核管理和使用监督工作,核拨“阳光家园”示范区创建工作经费,为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经费保证。

5、各街道(镇)。负责制定本辖区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和社区(村)残疾人托养服务点建设计划,建立创建工作机构;开展残疾人服务需求调查,建立托养需求与服务档案;因地制宜开展以日间照料为主要内容的托养服务,完成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

五、方法步骤

1、组织筹备阶段(2011年3月)。成立“阳光家园”示范区创建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创建工作任务,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实施推动阶段(2011年4月-7月)。根据实施方案要求,以街道(镇)为单位,严格对照创建标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逐项落实。

3、自查评估阶段(2011年7月-9月)。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考核评估标准》、《全国“阳光家园”示范机构考核评估标准》进行自下而上的检查评估,查漏补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迎接检查阶段(2011年10月-11月)。完成所有创建工作,提出验收申请,迎接中国残联组织的“阳光家园”示范区检查验收组的考核评估。

5、总结表彰阶段(2011年12月)。全面总结创建工作,表彰奖励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创建任务。为加强对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创建活动的领导,区成立创建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残联,负责创建活动的计划制定、组织推进等日常工作。各街道(镇)要将残疾人托养工作和“阳光家园”示范区创建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创建计划,抓好任务分解,扎实有效开展好创建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氛围。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残联系统工作网站、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对残疾人托养工作和示范区创建活动情况进行宣传,全面报道残疾人及其亲属、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提高托养服务工作的公众认知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托养服务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示范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四级联创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步伐,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绿化建设水平,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大力开展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创建工作。现将组织开展创建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创建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充分体现,是城市精神文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创建园林城市活动的必要过程。区直各部门、城区四办、周边九镇要按照市级、区级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居住区创建标准,结合《区2012年绿化工作实施方案》,组织本行业、本系统、本辖区单位扎实有效开展创建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落实专人负责,把创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要把创建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范畴,经常询问掌握创建工作动向,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

为把园林创建工作落在实处,按照责任单位职能分工进一步明确责任。区住建局主要负责中心城区和周边9镇所有创建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的申报、评审、验收、命名和技术指导,制定2012年区级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的创建工作计划,督促城区四办、周边九镇对辖区单位和居住区进行详细摸底,建立创建任务台帐,积极完成申报工作,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第一批申报单位进行指导和初步评估,对初审合格的单位和居住区进行综合评审、命名。城区四办和周边9镇要制定2012年创建工作计划,抽调专人对辖区单位和居住区进行详细摸底,建立创建任务台帐,督促辖区单位、居住区在4月底前完成第一批申报工作,并按照要求完成示范点的培育建设任务。新城办、老城办、江北办、建民办要分别培育园林式单位示范点10个以上、园林式居住区示范点2个,辖区内50%的单位、居住区创建为区级以上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周边9镇要在国、省道公路沿线、集镇街道、村道入口打造街头绿地1-2处,分别培育园林式单位示范点5个以上,市级园林村或生态示范村2-3个,辖区内20%的单位创建为区级以上园林式单位。区直各创建单位要利用义务绿化月、植树周活动,加大园林绿化资金投入,绿化美化机关院落及所属单位居住区环境,所有单位的院落、走廊要合理摆放各类花卉盆景不少于10盆、每间办公室不少于3盆,单位职工人均培植花卉或盆景3-5盆以上,积极推行建筑物、阳台、屋顶、墙面等立体绿化。从4月1日起各单位、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组织本机关、本辖区单位、居住区开展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创建工作,积极申报,要求创建一批,成功一批,力争今年5月底以前完成创建目标任务的50%,年底全面通过验收。

三、严格工作要求,确保任务完成

示范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根据《**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年创建工作计划的通知》(*安办发【201*】*号文件的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加强管理,夯实基础,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法规、标准的贯彻实施。以开展企业标准化创建为基本手段,以保持、巩固和提高创建成果为重点,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为目的,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二、工作目标

20xx年全面启动标准化创建工作,用三年时间,全部完成全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实现分级分类监管,使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步骤

根据《**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年创建工作计划》的要求,全镇企业标准化创建工作分宣传发动、推广实施、推进和巩固提高、全面达标四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

根据国家、省有关标准化创建的标准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各行业标准化三年创建实施方案,做好标准化创建的宣传、培训工作,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启动标准化创建工作。

(二)推广实施阶段

到20xx年底,100%的企业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以下简称高危行业)的所有企业达到标准化最低等级以上(以下简称达标)水平。其中,力争10%的高危行业企业达到二级标准化水平。其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0%的达标。

(三)巩固提高阶段

在各类行业(领域)企业全面开展标准化创建的基础上,稳步扩大标准化企业创建成果。到2014年底,所有的规模以上企业达标,其中,力争两个企业达到二级标准化水平(楚天塑业、元港化工)。

(四)全面达标阶段

到20xx年底,规模以上企业全部达标。其中,力争两个企业达到一级标准化水平(楚天塑业、元港化工),*个企业达到二级标准化水平(大江纺织、力道机械、天盛织布、劳士德纺织)。

四、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途径,是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是推动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要充分认识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把企业标准化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机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将标准化创建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做出成效。

(二)建立工作制度,构建长效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标准化创建工作制度,努力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一是考评制度。要将企业能否达标,能否巩固、提高标准化创建成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优劣的重要考评指标,建立基础台帐,定期组织考评。二是动态管理制度。在考评的基础上,对企业安全状况实行分级分类监管,督促企业提档升级。三是公告制度。定期公告企业标准化创建情况和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分级信息,并将相关情况报送上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四是激励约束制度。积极探索在安全信用、经济政策、品牌创建、市场准入等方面建立与标准化创建工作相适应的激励约束制度,促进市场参与各方对标准化创建企业的认可度。

(三)加强检查督导,实行分类推进。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检查指导,摸清标准化创建工作现状,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区分轻重缓急,实施分类推进。针对企业实际,对安全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要重点扶持,起到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对有一定管理基础的企业,要重点培养;对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短时期内难以达到标准化要求的企业,要重点帮促,组织力量对其安全管理机构、制度建设、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等进行指导,确保所有企业在三年内完成标准化创建工作。

(四)强化业务培训,及时总结经验。分级组织业务培训,提高监管部门指导能力和企业创建能力。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巩固和提升创建成果。

(五)实行多措并举,推进提档升级。要将标准化创建与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相结合;与部门和企业安全工作目标考核相结合;与核发企业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工作相结合;与各类创优争先活动相结合;与政府对企业实施的各类经济政策相结合,促进企业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上一篇:法治创建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生态创建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