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教学范文

时间:2023-02-26 16:52:45

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实验教学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实验设计题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鉴于当前学生对生物学实验教学普遍重视不够,学生缺乏对实验设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因此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较差。为尽快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设计能力,应加强该方面的教学实践。

1拓展教学,明确实验设计原理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决定教学效果有三个主要因素:认知的前提能力(基础知识)、情感的前提特性(参加学习的动机情感)、教学的质。它们对学习速度的影响分别是50%、25%、25%,虽然有了知识不等于就有了能力,但没有知识则不可能提高能力,由此可见基础知识的重要地位,因此实验设计之前必须深谙实验设计的原理。

1.1挖掘教材中的实验设计理论知识在现行的教材中对生物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内容没有专门的系统阐述,而是把它们隐含在教材的实验内容和生物学史的内容之中,这就要教师应善于发现并挖掘出教材中的隐含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实验设计的理论知识。例如复习“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通过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的细致分析,帮助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实验设计思想;通过比较对照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学会运用实验设计科学性原则――设立对照组;通过实验内容的剖析,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准确性原则――设立多因子变量。通过分析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揭示过程使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2补充经典实验,优化实验设计理论知识分析教材中的实验,发现实验内容少且缺乏系统性的方法指导,这对于学生全面了解实验设计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补充生物学的经典实验(如伞藻的嫁接实验、童弟周培育单尾鳍金鱼实验等),着重让学生了解实验者的实验意图,认识实验的形成过程,分析实验设置的实验条件的目的。这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

2强化实验设计训练,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必经之路

学生在明确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后,只有通过必要的实验设计训练,才能真正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2.1课本实验的重新设计树立实验设计的信心进行实验设计的初期,学生对实验设计方案的思路模糊,存在畏惧心理。此时教师可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策略,帮助学生树立实验设计的自信心。课本实验是学生既熟悉又亲切的知识,教师在课本实验的复习中可灵活地改变实验的某个条件,让学生模仿课本实验的程序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功感,增强对实验设计的兴趣;同时在“模仿”过程中训练学生实验设计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初步形成实验设计的正确思路,为实验设计实施的可行性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2.2典型习题的剖析——理顺实验设计的思路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不但要重视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以及推导实验结论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无论哪种类型的生物实验设计,其本质都是根据实验题目所提出的问题,运用已具备的生物知识或生物技能,有时甚至是根据实验题目所给出的信息或提示,构思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综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明确实验设计师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让学生掌握学生实验设计的正确思路。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为:①明确要求和目的②联系理论原理③确定实验思路④设计实验步骤⑤实验结果的预期、分析和讨论。由于实验设计题常常开放度较大,设计的实验步骤甚至在方法上可能不统一,但只要是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都应给予认可。

2.3专题训练——深化实验设计的理解“实践出真知”,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只有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从而形成相应的技能。学生在明确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之后,一定数量的设计练习是必要的,它可培养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等,提高实验设计题的应答准确性。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按照实验设计题的类型采用专题训练的做法。专题训练的内容有:①设计实验方案:如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种题型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和给出的条件,确定跟书本相关的知识点涉及的实验原理,构思相关的生物情景,而后再设计便于操作的实验方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②设计实验步骤:此类题目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器材和药品以及实验提出的目的,设计或补全实验步骤。③设计实验改进方法:此类题目主要检查学生对实验设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的把握,并以此为媒介,引导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实验思维能力。

生物实验教学范文第2篇

一、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所存在问题

1、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传统的中等教育大多存在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现象。实验教学的计划是紧紧围绕理论教学而制定的.从内容到进度基本上都是依附于理论课,没有形成独立而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内容陈旧,多是验证课堂理论实验,忽略了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实验设备落后,实验用品不够。从而使学生缺乏独立实验操作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实操能力。

2、缺乏专职的生物实验教学人员。实验技术人员肩负着学生实验的准备、实验仪器的维护保养、实验场所的管理、疑难技术的操作与指导.其重要作用往往是理论教师所无法达到的。然而,目前学校缺乏专职的生物实验技术人员.生物实验人员是兼职的.业务不够精通,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操技术和能力。

3、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传统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仅以实验报告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而当前学生实验报告却存在一些问题:如固定书写框架太多,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过少,相互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普遍,只按教材内容填写而不按实际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的也大有人在.这些都会造成评价结果不准确,真正做过实验的学生和没做过实验的学生成绩相差不多,不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

二、卫校生物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1、思想上重视实验教学。教育者应以“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在培养创新型和实操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实验教学是实验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实验研究被纳入教学过程的具体体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两个居于同等重要地位的教学环节,对于中职教育来说,更应该重视实验教学,这样才更有利于培养实操型人才。重视实验教学,还应加大实验室的投入,更新实验设备,使人人都有实验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生物实验室应配备一名专职的实验技术人员,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培训,给实验人员提供出外进修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的机会,提高实践教学人员的业务水平。调动实验人员积极性,从制度上解决实验人员的职称晋升和待遇问题。

3、改良实验教学方法。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抱着走”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仅告诉学生实验原理,实验所用仪器及药品实验方法和步骤,甚至将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全都告诉了学生,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个人认为,生物实验教学中更多地应采用启发诱导教授学生的实验方法。例如,在蛋白质电泳实验中,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教学,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要求学生注意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仔细观察电泳缓冲液的配制、加样、电泳及染色等重要步骤,观看视频之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该实验的一些重点问题和难点加以强调和解释,之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这样学生对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就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即可进入实验操作阶段,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加强辅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加强动脑、动手,掌握方法,提高实操能力。

4、建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这是生物实验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实验成绩由平时成绩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组成,各占50%,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前预习(1O%)、课堂表现(2O%)和实验报告(2O%)组成。在课前预习中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与方法,做到实验时心中有数,以课堂随机提问方式进行;课堂表现只是考核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学习态度和协作能力;实验报告中重点考查学生的从实验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心得和想法。实验操作考试主要选取基本操作与能力验证两方面的小实验进行操作考试,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的实操能力。

生物实验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卫校 生物 实验

生物是卫生学校的一门基础学科。生物实验教学在培养中等卫生实用型技术人才中显得十分重要,这就为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们目前的生物实验教学却存在着很多误区。“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还十分严重。因此,加强生物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焦点问题,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所存在问题

1、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传统的中等教育大多存在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现象。实验教学的计划是紧紧围绕理论教学而制定的.从内容到进度基本上都是依附于理论课,没有形成独立而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内容陈旧,多是验证课堂理论实验,忽略了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实验设备落后,实验用品不够。从而使学生缺乏独立实验操作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实操能力。

2、缺乏专职的生物实验教学人员。实验技术人员肩负着学生实验的准备、实验仪器的维护保养、实验场所的管理、疑难技术的操作与指导.其重要作用往往是理论教师所无法达到的。然而,目前学校缺乏专职的生物实验技术人员.生物实验人员是兼职的.业务不够精通,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操技术和能力。

3、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传统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仅以实验报告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而当前学生实验报告却存在一些问题:如固定书写框架太多,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过少,相互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普遍,只按教材内容填写而不按实际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的也大有人在.这些都会造成评价结果不准确,真正做过实验的学生和没做过实验的学生成绩相差不多,不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

二、卫校生物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1、思想上重视实验教学。教育者应以“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在培养创新型和实操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实验教学是实验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实验研究被纳入教学过程的具体体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两个居于同等重要地位的教学环节,对于中职教育来说,更应该重视实验教学,这样才更有利于培养实操型人才。重视实验教学,还应加大实验室的投入,更新实验设备,使人人都有实验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生物实验室应配备一名专职的实验技术人员,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培训,给实验人员提供出外进修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的机会,提高实践教学人员的业务水平。调动实验人员积极性,从制度上解决实验人员的职称晋升和待遇问题。

3、改良实验教学方法。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抱着走”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仅告诉学生实验原理,实验所用仪器及药品实验方法和步骤,甚至将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全都告诉了学生,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个人认为,生物实验教学中更多地应采用启发诱导教授学生的实验方法。例如,在蛋白质电泳实验中,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教学,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要求学生注意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仔细观察电泳缓冲液的配制、加样、电泳及染色等重要步骤,观看视频之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该实验的一些重点问题和难点加以强调和解释,之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这样学生对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就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即可进入实验操作阶段,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加强辅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加强动脑、动手,掌握方法,提高实操能力。

4、建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这是生物实验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实验成绩由平时成绩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组成,各占50%,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前预习(1o%)、课堂表现(2o%)和实验报告(2o%)组成。在课前预习中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与方法,做到实验时心中有数,以课堂随机提问方式进行;课堂表现只是考核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学习态度和协作能力;实验报告中重点考查学生的从实验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心得和想法。实验操作考试主要选取基本操作与能力验证两方面的小实验进行操作考试,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的实操能力。

生物实验教学范文第4篇

一、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思想和观念落后。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必须坚持以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为先导。传统实验教学目标,强调的是验证理论、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忽视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理论和实验的关系问题上,没有恰当的平衡点,忽视实验是理论的补充、深化和发展的作用。

2、缺乏有效的实验教学目标管理机制。在目前的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缺乏有效的实验教学目标管理机制,只注重实验过程,忽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陈旧。在目前的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验证性的实验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设计性、应用性实验少,传统、经典的实验多,内容单一的实验多,综合性实验少。

4、实验教学的设备落后。目前的生物学实验设备陈旧落后,由于教学经费紧张无法更新实验设备,上世纪八十年代生产的显微镜仍然在使用,部分无脊椎动物实验仅由显微镜、装片、挂图等来完成,多数实验室未能配备计算机来辅助教学。

二、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1、构建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构建生物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应强调整体规划与系统建设,要以学科特点、培养目标及实验教学自身的规律为主体,分层次建设.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实验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实验内容的设置可分四类: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总之,实验教学内容应具备多样性、系列性、研究性,以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和科技进步的要求。

2、整合实验教学内容。随着中学课程的改革,实验课的课时数也发生了变化,为此,对实验进行了优化、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应坚持“三多三少”,既少单一性实验、多综合性实验,少验证性实验、多设计性实验,少演示性实验、多操作性实验。实践证明,这有利于克服“重理论、轻实践、轻能力”的弊端,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训练实验技能和综合创造能力。

3、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常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的实验教学需要,也不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和教学结构将由线性结构趋与复杂的教学方法。实验课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4、规范实验教学考核制度。以往的生物学实验考核方式,以学生实验报告为主,难以全面、客观、公正的反映出学生学习成绩。为此,有必要采取新的实验考核办法: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大块。其中平时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70%,考试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30%。前者根据实验纪律、实验操作、课堂回答、实验报告等进行评分;而后者则通过笔试来考查,首先编制了实验试题库,内容包括实际操作、问答题等,考试形式采取抽签方式,现场考核的方法,由学.生抽签进行随机组题当场考试,通过实验考试全面衡量学生的显微镜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以及学生对实验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等等。

三、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目标

针对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要加强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将逐步实现教育工作现代化,包括教学思想观念现代化,教学模式现代化,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现代化,教学管理现代化等。

1、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生物学实验教学必须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既要注重纵向知识的系统性,又要注重学生的横向知识的相互渗透;既要抓好学生的共性要求,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既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应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知识潜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智力开发。

2、努力开发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一般步骤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生物学实验应加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开发力度,尤其要将教师科研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部分及时转化为实验内容。

3、构建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新的生物学实验教学管理模式要以目标管理为核心,以学分制为手段,指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机制。指定完整、规范、行之有效、开放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教学人员应认真落实实验教学的考核、评价制度;同时应有一套更新、更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督促体系,促进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水平不断提高。

生物实验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原因;对策

生物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在推动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方面,生物实验教学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特有功能。实验还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的学校常规实验课开展得较多,但是对新课标要求的实验性质发生了转变,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进行的是探究实验课,许多教师却以验证性的实验来完成,学生被动地完成整个实验,使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

一、阻碍实验教学开展的原因

1.教育经费的不足制约着实验课的开展。实验仪器的配备、实验仪器损耗的填补、动态的配备实验仪器,无不与教育经费的不足相矛盾,制约了实验课的正常开设。 另外,相对理、化实验而言,许多生物学实验要求及时购买新鲜的活体材料才能保证实验得顺利进行,这也使某些实验教师产生了畏难的想法。甚至有些教师有图方便的心理,把很多探究实验改成了课内的书面实验设计。

2.受考查方式的影响。多年来,我国教育传统上对实验的动手操作考核基本没有进行过,而现在实行的高二年实验考查中,也往往是走走形式过过场而已,并没有真正达到考查的目的,导致了目前只“讲实验”而“不做实验”的现象。特别是为了高考,教师更看重考分而忽视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便形成了目前实验课的传授方式教师把实验讲熟讲透,让学生通过记忆和练习来巩固实验的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实验课难以开展。

3. 师生在思想上认识不到位,教学创造性不高。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师专业发展,高素质教师队伍是课改成功的保证。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教学模式,更要清楚认识到,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只是会考试的学生,更要有创新思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为我国未来培养创新型人才。

4.教材实验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某些实验在中学难以开展。人教版的生物必修的三册教材共有二十多个实验,但一般的学校只开设7-8个实验。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有些实验的药品较难买到,如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等;有些实验是由于实验条件限制而无法进行;有些实验是由于实验时间较长,或野外活动实施困难,如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等。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更好地开展生物学实验教学,应做到。

二、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生物实验教学的方法

1.加大实验投资力度。实验教学自然离不开实验所用的仪器,并且实验仪器的现代化水平是反映实验室技术的基础要素。近年来,学校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真正将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位,必然要加大对教学仪器设备的投资力度。一方面应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理解和支持,投入一定的经费购买必要的设备、仪器、药品等。另一方面,广大生物教师也应克服困难,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现有设备的作用,尽量能基本完成新课程所要求的实验内容。

2.加强实验教学的课堂指导和管理。在一些生物实验课教学中,我们虽然看到了学生热闹参与实验的过程,但是,可能只是表面现象;我们虽然看到了教师在课堂上顺利完成了实验教学任务,但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可能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多数初中生把观察简单地理解为“看”,对看到的现象缺乏分析和思考,实验完毕后往往答不上产生现象的原因和实验的结论。因此,要加强学生的实验指导和管理工作,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及实验方法,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并教育学生对实验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要重视实验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更应该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改课内实验为课外实验,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尽可能多地创造学生实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提高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课前充分准备和精心设计实验教学程序。教师应该在每学期之初,认真钻研教材,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生物实验教学计划,避免平时生物实验教学的随意性。在每次实验教学前,教师要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课前认真做几遍,确保自己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熟练。实验教学和一般的授课有不同的要求,而生物教材又往往受到地方性和季节性的限制,有些生理性实验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5.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即可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又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分析问题的习惯及思维方法,分享体验其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的快乐。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对生物实验,特别是探究性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因此,我们要改进教学方法,深挖教材,更新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祖国的未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的人才。

生物实验教学范文第6篇

1.生物实验教学的含义

广义的中学生物实验,不仅出现在生物课堂(包括教室和实验室),还出现在家庭、社会,使生物教学与自然结合、与社会结合、与现实生活结合、与当地经济建设结合。它包括生物观察、生物调查、生物制作、生物实验等。狭义的中学生物实验,即运用一定的器材和设备,人为地使所要学习的生物事物和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表现出来,以获得和验证生物知识的实验。

从生物科学的角度来思考,狭义的生物实验不能包括生物教学中涉及的所有的实验内容,所以要更充分全面地研究生物实验就要从广义实验入手。

2.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实验须具有简易可操作性。实验的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用既简易又预期效果好的器材做实验,难度不宜过大,不能为了做实验而设计一些高难度的复杂实验,以免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2.2 实验应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生物科学与物理、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性,生物事物和规律更多的是无法通过实验的手段再现出来,生物实验教学不具有普遍性,因而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通过生物实验能够更直观、更有效地理解、掌握生物知识的内容进行实验。

2.3 实验应具有典型性。教师对实验内容的选择还必须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设计一些不会干扰正确概念形成的实验,使学生对生物现象和生物过程具有深刻的印象,防止由于实验的不典型而造成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负迁移。

2.4 实验必须有启发性。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发现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进行直观教学提供感性认识的一种方式,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一种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条捷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实验的启发性,并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分析、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3.生物实验的基本要求

3.1 要有明确的生物实验目的。要验证什么,探索什么生物规律、原理,达到什么目标。这是实验目的,是实验设计的出发点。

3.2 实验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制定好实验计划,准备好实验需要的用品,分好实验小组。

3.3 重视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演示实验的主要特征;巡视全班实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解释和引导。

3.4 安排实验的步骤和具体做法。明确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具体的做法。

3.5 做做实验评价。教师要鼓励自己动手做实验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的认真动脑筋、做笔记、提出问题、善于思考的态度给予表扬,及时发现闪光点。

4.生物实验教学的作用

4.1 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生物学习的动机。

兴趣是影响学生选择接受教学信息的重要因素,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的首要条件。生物实验具有真实、生动、形象的特点,尤其是对中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

4.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验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3 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有一个古老的教育谚语说:“告诉我,我忘了;演示给我看,我记住了;让我参与,我理解了”。实验教学强调演示与参与,它能够有力地改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实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得出结论。

4.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能力。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是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知识,学会思维与方法,发展各种生物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验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分析研究得出结论等多个环节。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此外,还能够培养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5 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学生在做生物实验时,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发挥了智力智能,学到了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培养了大胆创新、积极思维的精神。教育实验证明:生物实验教学与中学生物教学效果成正相关,生物实验教学可以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优化生物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生物素养的形成。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

4.6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生物实验和野外实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直接经验,受到规范的实验和实习训练。如:生物实验教学从实验设计、实践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分析研究资料、得出结论等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方法。野外观察训练,要根据观察的目的任务,结合观察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整体和局部结合起来进行观察,还要对观察成果进行口头或书面的总结。这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都是十分必要的。生物试验和实习还能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5.生物实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1 在实验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角色必须改变。应该从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中解脱出来,扮演好主导的角色;从单纯的讲解原理为主转变为设计教学为主;从训导者转变为启发者、帮助者、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5.2 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设备资源,使这一教学资源得到共享。有些学校生物实验教学设备虽然齐全,但大多数束之高阁,造成极大的浪费。试验设备的价值是在教师学生的实践中使用中体现出来的,使用率是评价教学实践效果的重要标志。

5.3 必须加强生物教师的实验和科研能力培养。生物实验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计算机拟实验等)越来越频繁,特别是现代教学手段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若教师没有相应的知识技能,生物实验教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总之,生物实验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科学探索活动过程为主的生物教学活动。无论从学生发展方面、课标与教改方面,还是命题与考试方面,都说明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广大生物教师应该结合教学,敢于尝试,不断创新,寻找多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生物实验教学,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生物实验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生物实验教学 学习兴趣 合作交流 探究能力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运动规律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命科学的基本方法。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在生物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注重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动手,勤于思考。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合作交流、科学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的形成。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若干做法。

1.优化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演示实验是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主要类型之一。在生物教学中借助于演示实验来再现生命活动现象、验证生命活动规律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通过演示实验,将各种生命活动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使学生对生物学理论有透彻的理解、深刻的记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甚至吸引一些学生投身于生物学的研究。在“说出人体能量的供给”一节的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设计。老师先准备如下实验器材:广口瓶、带温度计的塞子、火柴、一罐薯片。提问:薯片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学生回答后,让两位学生上讲台根据薯片罐上的营养成分表确认薯片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薯片中营养成分主要含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然后一位同学点燃薯片放入广口瓶中,迅速塞上塞子,另一位学生读出塞子上的温度计的温度变化并告知全班同学。老师提问:温度计的温度为什么会迅速上升?如果人吃了薯片,薯片在人体内将怎么呢?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此演示实验取材简单,实验效果明显,温度计温度迅速上升,收到了很好的演示效果。在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指导者,两位学生是演示实验操作的主体,他们积极投入到实验中,并成功完成了实验,其他学生都专注于温度计的温度变化,并积极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了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化的程度不断加剧,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精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件事情由一个人单独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每个人总是和周边的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此,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利用分组实验,加强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在“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的实验教学中进行如下设计。在制作生态缸前,6人一组,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交流。生态缸可以用其他哪些材料代替?设计时要考虑的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有哪些?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怎样获得?各组成成分的量怎样?生态缸制作完成后,是否要密封?应该放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制作生态缸。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有的同学从家中带来废弃的玻璃罐替代生态缸;有的同学在野外采集水草、浮萍和烂泥;有的同学从市场买来仙人掌和小乌龟,生态缸很快制作完成。每星期观察一次生态缸内生物种类与数量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根据观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总结生态缸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在制作生态缸前,小组围绕几个关键的问题进行讨论,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他成员认真倾听,既加深了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知识的深入理解,又为制作生态缸奠定了理论基础。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各展所长,成功地完成了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合作和交流的价值,合作和交流的意识得到了增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3.设计探究实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块内容进行如下设计。准备材料器具:紫色洋葱鳞茎、葫芦藓、碘液(贴有警示标签)、30%的蔗糖溶液、人血涂片标本、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然后进行探究活动。(1)提出问题:科学家常把细胞比作构建生物体的砖块。砖块是房屋的结构单位,有一定的模式。动植物细胞是否也有一定的模式?(2)进行实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葫芦藓叶细胞,观察人血涂片标本。观察后并绘制细胞的简图。(3)交流总结:画表格比较不同细胞(洋葱表皮细胞、葫芦藓叶细胞、红细胞、白细胞)中能观察到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线粒体)。(4)得出结论:尝试绘出高等植物细胞、高等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进行引导。不同学生在不同细胞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有所差异,要尊重事实,以观察到的现象为准。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了生物学知识,掌握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差异,通过探究获得的生物学知识是牢固的、持久的、不易遗忘的。通过精心设计实验,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新知识,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和创新实验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过分依赖教材、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现象,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周成平主编.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

生物实验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教学策略;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65-001

1.前言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实验、实习和观察等实践环节对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科学方法、培养能力和形成科学素质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初中生物新课程中,一方面增加了许多实验,包括观察、探究和调查等实验;另一方面,也在强化教师实验教学的意识。可以说,生物实验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2.1透析教材实验,建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能力应与传授知识并举,也就是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由应试教育转轨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必须科学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中《生物》中安排的近40个学生实验中,其中单纯的观察实验近30个,占全部学生实验的70%以上,而且观察贯穿于全部实验中。

观察是一切知识获取的首要步骤,是顺利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甚至创造发明的基本能力。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观察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生物实验过程的仔细、准确、敏锐、深刻的观察。因此,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必须科学地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中,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2.1.1明确观察的目的。进行实验现象观察时要注意明确提出观察的目的,切不可盲目地乱看,没有目的的观察,是空洞的,也是一种徒劳。

2.1.2保证足够的观察信息源。要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以帮助学生进行全面的观察。

2.1.3要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机会和时空。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不要将知识点直接告诉学生。

2.2重视生物实验教学预习和预实验,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和实验的效果

2.2.1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学习也是如此。预习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自学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课堂学习的基础,是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成绩的前提之一。

2.2.2通过预实验,提高实验的效果。所谓预实验,就是在学生正式实验之前先做一个实验,这样可以为实验的进一步进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2.3把握生物实验演示,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生物实验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操作能力;②获得知识的能力;③整理分析能力;④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以下不同的组织形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3.1授之以“鱼”――模拟实验:针对初一新生好奇心强、好动,注意力分散在实验仪器及用品上,忽视老师的讲解与示范,一般采取模拟方式进行实验。如《显微镜的作用》一课,先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操作显微镜时边讲要点、边做示范,学生边模仿操作。学生模仿操作完显微镜后,教师再训练学生独自操作一两次,学生就基本上学会使用显微镜了。

2.3.2授之以“渔”――分段实验: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再以分段实验的方式训练学生。如在《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的细胞》一课,把实验分为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每个阶段实验过程是老师先讲实验操作的要领、做示范,然后学生再独立操作、观察。学生操作观察时老师巡回辅导,一个阶段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阶段。各个阶段完成后,老师以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老师再补充说明。

2.3.3形成“渔识”――独立实验:经过一段时期分段实验的训练后,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操作实验。方法是实验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实验所需的药品、材料。教师提出实验要求,讲清要点,然后再让学生独立操作。例如在探究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老师先讲解探究光照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材料的选取、培养条件的控制处理、观察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然后有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与解释,完成模仿性的实验。在这基础上,教师就进一步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植物生物的影响》的实验。实验设计无疑是实验能力的较高水平。当然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巡回指导,若发现带共性的问题,要让全班停下来,统一纠正后再继续实验,最后总结实验,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这样就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通过以上的组织训练后,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2.4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与教育技术,扩大生物实验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广泛地应用到了实验教学中,使得生物实验教学的方法、手段也呈现出了多样性,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教学效果。例如,观察根尖结构时,教师进行的是演示实验,但是由于根尖就很小,下面的同学根本就看不到也看不清,采用实物投影仪将实物投影到大屏幕上,其效果就非常不错,既真实又清楚。同时,教师的现代教育手段与教育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掌握与运用。

3.结语

生物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生物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验是生物的灵魂,是生物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最基本的教学形式,能把文本的知识转换成具有活性的生命性知识,把书本知识从微观转变成宏观,把抽象转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与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预习能力和操作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因此,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谢玉萍.谈“说课”,授业笔谈,1998

生物实验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 定位 现状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74-01

作为生物科学的基础课程——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如何定位、如何正视现状、如何创新是生物科师生需要面对和探索的课题。本文是多年实践和认识的积累,现刍议如下、意在抛砖引玉。

一、生物实验教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生命科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己从静态的、形态描述演化为动态的、定性、定量并存的实验科学。而生物学既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更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由此,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而新课程标准的实验要求,更加关注学生在科学的过程和方法上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综合考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由此,生物实验教学是增进学生智商、情商的良好平台和载体,更是体现了“实验室是素质教育的最好切入点”。

二、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实验在生物教学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然而,由于主、客观的原因,生物实验教学重知识、重理论,轻实验、轻实践,致使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至今仍普遍存在。不少的学生对实验设计的方法、步骤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实验过程、结果可以对答如流,却在实验操作时一筹莫展、不尽如意。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现行的生物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完善。一是生物虽作为高考的科目,生物实验题也占一定比例,但仅是课本实验向卷面实验的一种转移,没有从本质上摆脱为实验而实验的困境和尴尬,无法真正成为择取高等学子的考核依据;二是生物实验考查的评价体系及要求流于形式,致使生物实验被长期的严重的“弱化”,学校不关心,教师不重视,学生不肯学。于是出现了教师“画实验”、“讲实验”,学生“听实验”、“背实验”;于是实验设备残缺老化。实验经费或难以到位;于是实验员被兼职,不安心本职、不钻研业务,无所事事、得过且过;这种忽视生物学认知规律的无实验、实践验证的纯理论的教学怎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又怎能促使他们在生命科学的领域有所作为,成就事业呢?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与21世纪生命科学的需要相距甚远,为此生物实验教学应当并且必须引起教育界和国人的高度重视。

三、生物实验教学必须在规范和创新上下功夫

一方面是生物实验教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是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针对这一矛盾,本人认为生物实验教学必须在规范和创新上下功夫。

1.要牢固地树立以实验为基础的生物教学观

树立以实验为基础的生物教学观是由生物学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站在中华民族必须领先发展生命科学的战略高度来加以认识,它是继承和创新生物实验教学的根本保障。

2.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规范的制约体系

(1)评价机制是教学质量及教学结果的指挥棒。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的。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有利于保障和促进生物实验教学的评价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本人认为这个评价机制必须是全面的、多样的、动态的。所谓“全面的”即不仅要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评价,更要对其运用知识的技能进行评价;所谓“多样的”即不仅要看其卷面的成绩,更要观察其动口、动脑、动手的表现;所谓“动态的”即不仅要讲求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同时,评价机制要突出落实高中生物实验的考查,并且在生物会考、高考、奥赛等其他可能的环节适当增加生物实验的成份;(2)规范的制约体系主要是针对学校和教师,制约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消除不关心生物实验教学的学校和不重视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师;制约的手段至少包括:将实验的设备、实验的开课率和学生实验的成绩等相关要素列入学校的评定升级和任课教师的年度业务考核及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之一。

3.要做好继承和创新这篇大文章

根据生命科学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生物实验教学必须在继承传统有效的教与学方法的基础上,致力于实验形式、实验手段、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本人认为:(1)实验形式的创新主要是拓宽实验的时空。由原来单一的课堂实验转向兼容面向自然、走进家园。面向自然:即组织学生开展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SO2对植物的影响、物种及生态等相关生物知识自然现象的调研,使学生在接触自然的进程中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实现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走进家园:主要是指导学生应用学习掌握的有关生物知识在家园进行或种植名贵花卉、或饲养小动物、或培育食用菌、或制作标本、或解剖家禽等适宜实验,亦可进行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遗传病的调查等,既使理论得以深化,亦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智能开发;(2)实验手段的创新主要是着力提高实验手段的科技含量。即充分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光盘、微机、多媒体等功能,突出直观、增强动感。既有利于学生进行模似实验亦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更有利于学生自己动手规范实验操作的成功;(3)实验内容的创新主要指实验内容要在完成课本中用来帮助学生形成、理解、巩固生物知识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进行生物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老师引导下,可采用自我报告、出刊物、成果展示,也可以组织知识竞赛、论文评比,还可以开展趣味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创意性实验的探究方案等。这种有效的评价机制,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亦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4)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是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系统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实验课的管理、实验计划的制定。不仅要注重实验结果,更应让学生着重体验实验过程。教师只能是引导者、指导者,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标和方向,解决好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以及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疑惑。要千方百计地鼓励学生体验动手实验的快乐、感受创新实验的成果。在科学探索中,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得到态度、意识、能力的培养,获得综合性、协调性的发展。从而更好地营造实验氛围、优化实验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

生物实验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生物 实验教学 重视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也能促进学生形成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但在实践教学中,因为教师和学生对实验课重视不够,导致实验教学走过场,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严重影响了实验效果。如何有效进行生物学实验教学,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有如下体会:

一、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教师指导

实验室是进行生物学实验的重要场所,规章制度和实验规则是上好实验课的保证。进入实验室,首先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实验室内环境安静;其次仔细观察实验桌上的实验用品,不要急于动手,要按照实验内容的要求规范操作步骤和方法。不应做与本实验无关的动作,以免损坏实验仪器,甚至发生意外事故;再次不到下课时间,不准擅自离开实验室。如本人实验完毕或有事要离开,须报告教师。在做每个实验前后,要求学生一定要养成洗手的习惯,以免实验时玷污实验仪器和试剂、样品、标本,从而引起实验误差。在学生操作前,教师应对有关重点问题进行讲解与示范,通过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在视觉和听觉共同的作用下,学生更容易接受并掌握要点,不会再轻易出现错误。若要改变实验步骤和内容,一定要征得教师同意,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实验过程中不得乱丢纸屑、杂物。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仪器,把仪器放回原位,清洁实验桌(台)凳。最后由值日生做好整个实验室的安全检查。严禁将教学器具如镊子、放大镜、剪子等带出实验室。

二、要有质疑精神

实验课的目的之一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实验教学中首先鼓励学生提问题,包括实验设计的原理(为什么这样设计,是否还有其他设计) ;实验材料的选定(为什么用这种材料?其他材料可否代替?) ;实验操作步骤(步骤调换一下是否可能?条件可否改变?) ;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一致?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等方面的问题。要让学生带有疑问进实验室,发现问题在实验室,带着新问题离开实验室。

三、要有实事求是和富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在实验课上,我们发现有些学生由于实验操作不规范,最终实验结果不准确,他们便擅自更改实验结果,为了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采取思想上教育的办法,告诉学生们生物学上许多发明就是这样发现的;其次采取了实验最后通报实验结果的做法,请学生评议并发表看法。这样使学生在结果的比较重发现一些问题,并在分析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有新的理解和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在“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该实验只是研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但学生在做完实验时,会提出许多问题:如把含有唾液和淀粉糊的试管放在其他温度环境中,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他们自然就会把温度作为因变量,自主设计实验,并改变原来的实验步骤进行研究,进而就将这一实验拓展为研究温度变化与酶活性影响的另一实验,让他们对实验结果分析,自然得出3 7℃左右条件下,酶的活性最强的结论,从而也明确了体温稳定在3 7℃左右的意义。通过“动手动脑”的实验设计和实施过程,可训练思维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

四、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率

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实验过程中,几乎都要应用合作交流的手段。但在实验操作中,我们有时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实验小组中只有个别学生动手,其他学生要么坐在一边看,要么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做的方式,而是采用了小组合作形式,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相互讨论操作步骤,教师再总结操作过程及要点,接着小组同学互相帮助,学习认识,尝试操作。如:在“认识、使用显微镜”及“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几个实验中,同学们都非常兴奋,因发现了物象是倒像而惊奇,因不断观察到真实的细胞而发自内心地欢喜。各小组之间还互相帮助,热心指导,呈现出一片积极学习,认真探索的动人景象。这种自我发现与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最后,各小组派代表比赛操作,全班同学点评。经统计,每班较好掌握实验操作方法的学生达9 0%以上,动手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在轻松而富有竞争性的氛围中,学生经过合作学习,提高了自控能力,激发了学习机制,调动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好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用学生相互促进,主动学习,能让每个学生都用进步。

五、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随着生物学实验数量的增加,实验药品的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大幅增加, [许多实验药品是有毒的(如丙酮、苯等)有些是腐蚀性的(如盐酸等)有些使挥发性的(如丙酮等)有些是易燃的(如石油醚等) ]实验废物也越来越多,这些废弃物中,污染环境的成分也不少,因此要引导学生部随手丢弃实验废物,不随处乱倒实验废液,合理回收和再次利用实验物品。这样既保护了环境,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实践证明,预先讲解药品使用方法及安全措施,阐明实验的正确操作规程。有利于调动学生上好实验课的积极性。

六、生物学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当前一部分学校,客观上存在生物学专业教师队伍薄弱,学校实验设施简陋,班级人数过多等因素。主观上存在学科地位低,应试教育依然存在,教学方法还比较落后,实验教学不够重视等因素,这就造成教研氛围不浓,实验教学不够深入,甚至把做实验变成学实验的现状。为了跟上时展的步伐,改变生物学实验的现状,教师应该:A、不断学习领会当前生物学教学的改革精神,以全新的视角审视生物学实验教学。B、不断总结实验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C、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然科学素质。

上一篇:物理实验教学范文 下一篇:实验技能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