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技能范文

时间:2023-02-23 18:10:24

实验技能

实验技能范文第1篇

第一,音叉振动与发声。

教材叙述:用橡皮锤敲一下音叉,可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让悬在线上的小球靠近音叉,小球会被音叉弹开。这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如果捏紧音叉的叉股,使它停止振动,就听不到声音了。

缺点:橡皮锤敲音叉,其直接振动及发声均很微弱,前排学生也很难看清或听到。

改进:将敲击后的音叉叉股直接轻触桌面,这样能听到叉股与桌面撞击发出的“喀喀”声;将敲击后的音叉叉股直接与硬纸片接触,整个教室都可听到硬纸片在振动的叉股作用下发出的响声。这些现象都能表明音叉的振动。在演示音叉发声时,可将音叉底部与课桌等物体紧密接触,此时用橡皮锤敲音叉,整个教室可听到音叉发声引起的共鸣声;如果用手捏紧音叉叉股,就听不到声音。由于课桌等物体的共鸣频带较宽,在用音叉组演示音调时也可采用此法。

优点:此改进不需增加其它器材,但效果却明显好于原版。

第二,简谐运动。

教材用沙摆实验得到简谐运动图象。这个实验存在的问题:不便于观察,学生对为什么要将接沙的木板匀速拉动缺乏亲身体验。

改进建议:之前,先增加一个小实验,用细线悬挂一装水塑料袋,一人手提细线上端,站立不动,以针在塑料袋下部刺一小孔,将袋拉离平衡位置,使其在垂直于人的正前方平面内运动,洒下的水在地面,水迹为一直线。思考:“如何将各不同时刻洒下的水位置错开?” “人应怎样向前行走?行走速度对留水痕有什么影响?”结论:人须向正前方匀速行走;行走速度大小,影响水痕形状和在行走方向上的距离。

改进后实验的优点:器材简单,操作方便,可见度大,学生愿意参与,利于对沙摆实验的理解。

第三,干涉现象。

两列相干波源发出的波,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相差恒定,二列波相遇,使得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加强和减弱的区域间隔,且在相遇区域内各质点的振动强弱空间分布稳定,加强的区域始终加强,减弱的区域始终减弱。干涉现象的这些特点,教材是根据水波干涉实验和波的干涉示意图来总结的。缺点:投影式水波干涉器材及环境要求高,很多学校不具备,就算做了,学生对眼花缭乱的水波,也只是“外行看热闹”,很难注意到干涉的特点,无法对干涉特点形成感性认识。

改进:用橡皮锤、音叉、尼龙弦线、带有支架的定滑轮、砝码和砝码盘等做“弦上驻波”实验。适当调节砝码数量或弦线长度,可观察到弦线上出现明显的波腹和波节相间的“驻波”现象。波腹处,振动始终加强,波节处,振动始终减弱且不振动。

优点:用材简单,操作简便,能直观显示干涉特点,还可用波的叠加原理探究形成原因,帮助理解干涉时振动加强减弱的深层含义。

以上改进对实验技能培养的启示:

实验技能主要包括六方面:掌握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正确使用仪器观察、测量和读数;掌握有关实验的一般原理和实验方法;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运算分析,得出结论;了解误差概念,学会初步的误差计算和分析;会写一般实验报告;初步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如爱护仪器、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和尊重实验事实等。

介绍基本仪器使用方法时,应抓住各种基本仪器的共性,如,都有一定量程,使用前,搞清量程,估计被测对象选用适当量程,避免超过量程而损坏仪器;调节或校正零点,零误差修正;掌握读数的一般方法,会读出最小刻度值,会从最小刻度之间估计出一位有效数字,掌握正确读数姿势,如从量筒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不仰视或俯视,凹液面读凹处,凸液面读凸处,从安培表、伏特表读数,视线与刻度盘垂直,且正对指针,估计读数四舍五入;根据仪器构造原理,掌握使用方法和规则,如,使用天平要做到横梁平衡,保护刀口,温度计不能离开液体,且要在温度计内液柱稳定时读数。

要明确各实验的目的、原理或理论根据,相应设计;搞清已知量,被测量,选择所需仪器,设计实验步骤,画好记录表格。

正确调整和安装仪器,正确连接电路,必要时,做好机械调整或电气调整。如,气垫导轨前,调水平位置;电学实验中,依电路图连接线路时,将电路分为主回路和支路,从电源一端开始沿主回路按顺序进行,再支路,其中主回路中必须有开关,导线选多种颜色,主、支回路分别用。往接线柱上接导线,按顺时针方向缠。连接后,复查,确认正确方通电。

要学生集中精力,按实验步骤有条不紊操作和读取测量数据,必要时动作迅速,把握时机,如温度测量、电学测量。要按实验先后顺序将各量测出,并记录。读取和记录必须注意,读数要及时,并马上记录;记录要完整,按有效数字方式记录;数据单位要正确。最好列出表格,表格设计要求:能记录直接测出的各物理量,能记录各次测出的量,能填写计算出来的中间数据和最后数据。

偶然误差是在实验条件不变情况下,对某物理量多次重复测量时,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导致的误差。减少偶然误差的办法是多次重复测量,以自述平均值为最终结果。测量次数根据偶然误差对被测量影响的大小确定,如测量值的有效数值较小或测量值变动较大时,应多测量几次。

实验课是培养实验技能的基本途径。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讨性的实验。先让学生去研究、探索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后总结出物理规律。

实验技能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状;重视;前提;保证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要通过观察和实验制作等活动。而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课教学的特点。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验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指导儿童自己进行观察和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知识能力。

一、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

1.实验仪器设备不足

据调研了解,目前很多农村学校实验仪器短缺现象十分严重。有些仪器,老化严重;有些已发霉生锈,破损的不能使用,体温计不能回位,酒精灯灯芯损坏;药品、酒精等易耗品早已用完,不能及时购买;有些仪器已经不能再用于教学,如同摆设。加之学校管理不善,补充维护又不及时,实验仪器每年都在减少,致使实验教学任务根本无法完成。有些中心小学配置了实验室,但因条件限制,没有上下水,限制了正常使用。村级小学数学教具、语文教具、科学实验仪器,甚至文体器材都放在实验室中,使实验室成了综合仪器室,根本无法开展实验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演示实验频率很低、分组实验频率极低甚至为零。教师只是在上公开课时,才用仪器,平时上课根本不用,嫌太麻烦。

2.实验教学不被重视

学校只重视语数外三科教学,导致了对实验教学的忽视。对实验室和科学教师的管理不规范,很多学校管理制度不能结合本校实际,只是从网上下载了一些现成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张贴在墙上,却没有人去过问,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实验室管理制度。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建立教师实验管理制度,教师没有进行实验教学,以及实验教学的质量如何,不能进行有效监督考评。在小学教学中,把语文、数学视为主课,其他学科视为"副课"依然是农村小学尤其是村级小学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课安排骨干、优秀教师来教,“副课”大多由教师兼课或由年龄偏大、担任主课又太重、太累的老教师来教。村级小学老师年龄偏大,一人多课头代课。他们对新课标的学习、理解、把握不够,对科学课的教学更谈不上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教学、合作学习等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根本无法实施,只是在课本上划划题,把标准答案给学生记下来,死记硬背,以便在县、乡统一质量检测中考个高分就行。

二、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对策

实验教学是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它虽然不能较快地见到成效,但它对学生将来乃至一生都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针对实验教学现状,积极思考,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对症下药,提高科学实验教学质量。

1.高度重视是前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是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是落实“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根本保证。科学学科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成为科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高度决定行动的速度。不能依照课标要求开设实验课,是与学校领导不重视、放任自流分不开的。因此,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从教师配置、资源利用、学习培训等方面,多思考、多谋划、多督促。要明确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明晰小学各年级实验教学的目的、任务,合理配置、优化组合本校资源,重视乡土自然教学,使实验教学贴近生活。作为农村小学的科学实验课,应突破由仪器、设备等带来的问题和不便,利用本身的自然、地理优势,开发和运用乡土自然教学,创造条件、想方设法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

2.制度落实是保证

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让教师提高认识、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尽快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每学期开学初,任课教师一定要熟悉教材,每位教师要根据年级特点,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技能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计划。学校对实验教学计划要认真审查、经常检查,通过不定期查备课、听课、找学生代表座谈等形式督促落实。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积极探索适应于农村小学的符合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建立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制度。

以上所述,只仅仅是自己局部的不全面的调查了解,是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作为一名山区的教育工作者,面对新课程的实施,面对山区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总以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万万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邓辉.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Z1).

实验技能范文第3篇

题目:为了证明CO2与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现有五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A~E五个实验装置:

他们认为,如果能观察到明显现象,即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试回答

下列问题:

⑴对图A,当将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滴入烧瓶时,如果看到水槽中的水被吸入到烧瓶中,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NaOH溶液与过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⑵对图B――E,请说明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操作及实验现象,

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⑶请再设计一个其他实验,以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要求写明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结论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所用仪器及试剂均必须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试剂。

答案:⑴CO2 + OH- = HCO3-;⑵(见下表):

⑶在一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滴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红色变浅,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OH-+CO2=CO32-+H2O;CO32-+CO2+H2O=2HCO3-。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再设计新方法就比较容易了。以下是高一(1)7位同学和高一(2)班45位同学设的实验方案。现列如下。

【方案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变红色,将CO2通入红色的NaOH溶液中,红色变浅,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 + 2OH- = CO32- + H2O;CO2 + OH- = HCO3-。

设计者:高一(2)班彭婷婷、毛宏、高双和高一(1)班刘虎等学。

【方案2】:如图所示,操作:滴入NaOH溶液。现象:气球胀大。

结论: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离子方程式:CO2 + 2OH- = CO32- + H2O或CO2 + OH- = HCO3-。

设计者:高一(2)班陈慧、周颖、皮兴灿、吴梦妮、杨力、周威、李明、邱琛、何姣、何祥军、向媛、董军、王懋睿、卫丹晨、阮仕见、杨威、李浩和高一(1)班白益波等同学。

【方案3】:如图所示,将CO2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 + 2OH- = CO32- + H2O。

设计者:高一(2)班杨升、张翠、李苗、胡万元、阮国良、饶志平、杨敏、王勇、张姣、杨忠莉、曹晶、汪传梅、张丙文、冯波等同学。

【方案4】:如图所示。打开活塞,让NaOH溶液进入集气瓶中。现象:导管中上升一段水柱。结论: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离子方程式:CO2 + OH- = HCO3-。

设计者:高一(2)班李奎、柴敦委、刘中亮等同学。

【方案5】:如图所示。操作:打开活塞。现象:气球变小。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2 + OH- = HCO3-。

设计者:高一(2)班罗开志、柯昌波等同学。

【方案6】:如图所示。操作:滴入NaOH溶液于试管中。现象:"喷泉"。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设计者:高一(2)班徐重双、刘峰等同学。

【方案7】:如图所示。向瓶中通入CO2,看b中水柱右低左高,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CO2 + 2OH- = CO32- + H2O。

设计者:高一(2)班石前坤、毛旭、黄晓蒙等同学。

【方案8】:如图所示。向a中通入CO2,红色溶液变成无色。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CO2 + 2OH- = CO32- + H2O。

设计者:高一(2)班蔡光磊同学。

【方案9】:如图所示。通入适量CO2于NaOH溶液中。现象:导管内水柱无明显变化。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CO2 + 2OH- = HCO3-。

【方案10】:NaOH溶液无色溶液白色沉淀,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设计者:高一(1)班冯以军同学。

【方案11】: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称量溶液质量,质量增加,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方案12】:如图所示。U形管左端液面上升而右端液面下降,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设计者:高一(1)班聂满同学。

实验技能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 演示实验 提高技能

通过演示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每个物理教师都应重视的课题。下面谈谈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进行教学反思,改变实验教学观念

多年来,囿于应试教育框架,物理实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教师考查学生实验能力往往只片面地停留在看到什么上面,或怎样按课本或教师给出的步骤操作实验、记录数据、得出结论。甚至纸上谈兵,只讲实验过程,不做具体实验,课后要求学生背实验,把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转化为培养学生应付实验考试能力,严重歪曲了实验的现实意义,削弱了学生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才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出现了严酷的竞争机制,对人才的要求已不能停留在仅有工作能力,而是要求能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开拓创新和竞争能力。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教师要认识学生是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具有初步的实验技能和能力。

二、重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观察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心理活动,而观察力则是这种心理活动的有效程度或认识能力,是指人们通过感官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在自然状态下和人为条件下发生的事物和现象进行仔细地观察和认真的思考,是获得学习信息、积累感性材料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能力,首先要加强学生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实验技能的培养。

初中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能力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的。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对演示实验的仔细观察和善于观察上来,这才能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振动发声中拨动橡皮筋使之发声的演示,我把它分成几个环节展示。①用较小的力拨动;②用较大的力拨动;③减短长度拨动。以此来引导学生观察橡皮筋发声的共同现象:都在振动。还引导学生动脑筋、提疑问。结果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拨动力度不同,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大小也不一样?为什么长橡皮筋拨动时的响声低沉,而短橡皮筋发出的响声尖利?还有一个学生敲了一下桌面,然后问道:老师,为什么我敲了一下桌面,它只发出声音,但却没有看到桌面振动?我对学生提的这些问题,做了如下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好,至于它的具体答案,我们可以在下节课所讲的《音调、响度和音色》中寻找或讨论。通过观察,既让学生养成“观思结合”习惯,又能调动学生探索答案的积极性。

提高演示实验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思维是提高学生观察力与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学生的良好实验技能与形成,首先是从模仿教师的演示实验开始的。课堂上成功的演示实验,会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所以教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只能利落成功,不能拖泥带水或失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课前认真备好演示实验课,注意演示器材、可见度、环境因素等可能给实验效果带来的不利影响,要抓住演示关键,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例如《惯性》中的打棋子演示,可把棋子换成自制的小方块,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告诉学生“打”的要领。又如做摩擦生电演示实验,如果天气不是很干燥,按课本里所提到的器材进行演示实验,就很难成功,即使能演示成功,吸引的纸屑量也较少,实验效果显然不理想。所以必须寻找更易于摩擦带电的物体,例如三环电池的塑料包装纸、包装电器的泡沫,才能使实验完满 成功。有时,还必须加大摩擦力、增加摩擦时间,才能使实验现象明显,才能有利于学生模仿,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训练学生实验技能十分必要。重要的是要上好学生实验课。当前的初中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家庭溺爱,特别农村的学生,他们的父母、长辈,文化素质较低,望子成龙心切,认为让子女拼命读书,就会出人头地,而不知道让孩子参加实践、获得技能的重要作用,不知道技能会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所以他们的孩子大部分缺少动手操作的能力,实验技能较差。如上第一个学生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时,我虽然和同学们共同复习了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演示了规范的测量方法,讲清了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然后再让他们独立测量。但结果却发现:相当部分学生在用刻度尺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尺子放置的方法、读数、记录结果等方面,都出了一些问题;在测较有难度的铜丝直径、硬币直径时,相当部分学生的操作动作都显得十分拙笨,个别学生,甚至摆弄了很久,也做不好。实践证明,上好农村初中物理实验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们要多加小心和细致。组织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切实教会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会记录数据、处理数据、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等方法。

三、重视小制作和小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技巧

实验技能范文第5篇

首先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例如,天平、温度计、测力计等。物理大纲要求: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要让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知道仪器的量程、分度值、使用方法,达到熟练正确的读数,在介绍这些基本仪器使用时,应抓住各种基本测量仪器的共性来加以指导。如:安培表、测力计等应学会校零,会正确读数。要让学生掌握读数的一般方法,关键是知道仪器的最小分度值,学会正确读数的方法。

其次培养学生进行实验的技能,使学生掌握实验的一般原理、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的技能。首先要求学生明确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根据实验的原理、要求(物理定律、公式、图形等)对实验进行设计。还要搞清哪些是已知量、被测量,然后选择所需的仪器和实验条件,设计好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等。还要培养学生正确调整和安装仪器的技能。实验首先要安装、调整好仪器。如:力学实验中的滑轮的安装、牵引线的走向等,有时需要对一些仪器的调整,如:使用杠杆时必须先调水平的位置平衡。这种技能的培养,应先自己示范,让学生模仿学习,逐步提高到学生去独立安装、调整。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进行运算和分析,以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实验后,要指导学生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说明实验的误差主要有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仪器本身的缺陷,实验原理、装置不完善而引起的,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是校准仪器,或是改进实验方法。偶然误差是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由于各种偶然因素产生的误差。减少偶然误差的办法是多次重复测量取算术平均值,以其平均值为最终的结果。

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必须让学生懂得减少误差首先要发现他的存在和来源,其次是确定减少误差的方法。增加测量次数固然可提高平均值的可靠程度,但是作用是有限的,实际上,只有改进实验方法和仪器,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测量的结果,提高测量精确度。会写一般的实验报告。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应根据原始记录和实验时的结论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主要有:实验名称、目的、器材、原理、方法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计算和处理、实验结论及误差分析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对实验报告的写法、格式要严格要求,书写时,要求层次清楚、语言流畅、文字精练、正确、图文并茂,要总结实验成功的经验或实验失败的原因,使学生将来进行科学实验时能写出自己的实践成果,并让别人看懂。

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途径。认真上好实验课,既能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是训练和提高实验技能的基本途径。实验课包括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是学生使用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典范,它教给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通过大量的演示实验,学生可以在长年累月的耳闻目睹中,潜移默化地学到实验技能。在分组实验中,学生的活动是多方面的,既有思维,又有操作,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随着实验技能的不断提高,逐步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独立实验的能力。其次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再次,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的实验。先让学生去研究、探索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后总结出物理规律。

总之,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需通过多方面的长期培养。但作为我们老师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基本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能在社会的这个大舞台上一显身手。

实验技能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电子专业 实验技能 培养方法

电子专业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有的电子专业知识,包括概念、定律和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了解电子知识的研究方法,培养严格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学生今后搞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有重要的基础作用。这就是当前我们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实验素质的正确教育思想。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一、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

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是做好电子实验的基础。基本仪器主要有:刻度尺、量筒、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天平、温度计、测力计、压强计、打点计时器、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万用表欧姆档等。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掌握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以达到熟练地、正确地读数。在介绍这些基本仪器使用方法时,教师应抓住各种基本测量仪器的共性来加以指导。

1.各种基本测量仪器都有一定的量程。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使用各种基本仪器前,搞清仪器的量程,并且能估计被测对象的情况,选用适当量程,避免超过量程而损坏仪器。

2.使用测量仪器前通常都要调节零点或校正零点,否则测出的数据就会不准确。

3.会正确读数。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读数的一般方法,关键是会读出仪器的最小刻度值,会从最小刻度之间估计出一位有效数字,同时要让学生学会正确读数的姿势。

4.根据仪器的构造原理,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教师要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必须注意把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与理解仪器原理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使用仪器。只有理解了仪器原理,学生使用起来才会更加自觉和主动。

(二)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过程必须掌握的技能

1.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一般原理,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的技能。首先要求学生明确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或理论根据,根据实验的原理、要求对实验进行设计,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电学实验用什么电路图等。还要搞清哪些是已知量、被测量,然后选择所需的仪器和实验条件,进而设计好实验步骤,画好记录表格等。其次要培养学生正确调整和安装仪器,正确连接电路的技能。正确的实验,首先是安装、调整好仪器或正确连接电路。

2.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进行运算和分析,以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教师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要求学生集中精力,按实验步骤有条不紊地操作和读取测量数据。有的实验要求测量或操作时动作迅速,要把握时机。

3.要使学生了解误差概念,并学会初步的误差计算和分析。实验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说明实验的误差主要有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仪器本身的缺陷,实验原理、装置不完善而引起的,增加测量次数固然可提高平均值的可靠程度,但是作用是有限的,只有改进实验方法和仪器,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测量的结果,提高测量精确度。

4.指导学生写一般的实验报告。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应根据原始记录和实验时的体会,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主要有:实验名称、目的、器材、原理、方法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计算和处理、实验结论和误差分析等。

5.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包括爱护仪器,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和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等。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良好实验习惯的教育,以免损坏仪器和发生实验事故等。

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途径

(一)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途径

认真上好实验课,既能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电子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是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的基本途径。

(二)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

实验课包括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是教师使用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典范,教给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在分组实验中,学生的活动是多方面的,既有思维,又有操作,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实验方法、实验修养。随着实验技能的不断提高,学生能逐步培养自己设计实验、独立实验的能力。

(三)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讨性实验

先让学生研究、探索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而后总结出物理规律。如验证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教师可首先让学生讨论三极管的电路原理,然后画个简单的电路图,再找电路器件实验。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做实验,能加深理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开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既可完善、丰富、深化课堂知识,又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主要形式有:1.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2.组织参观活动;3.举行操作实验竞赛;4.组织课外兴趣小组;5.举办电子科技晚会等。

(五)实验考查

考查的形式有:1.书面实验考试;2.实物实验操作的考查。

实验技能范文第7篇

分析化学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非常有必要。针对学生在分析化学实验技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培养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技能的重要性,知道怎样是规范操作,清楚为什么要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自我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达到培养目标。

【关键词】

医学检验技术;分析化学;实验技能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厅2015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2015ZCY102),项目负责人为董丽丹。2015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导学案在高职高专‘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GH150631),项目负责人为蔺首睿。

分析化学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此前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理论与实验基础,此后衔接临床检验基础等专业课程。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分析化学实验在分析化学课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实验中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养成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分析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规范的分析化学实验技能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实习、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1.深化学生认识,激发学生兴趣

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实验操作技能,对于实验现象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此前的实验多数是定性实验,对定量几乎没有要求,使用的实验仪器也多是精密度不高的烧杯、烧瓶、量筒等。因此学生在最初进入分析化学实验室时,往往定量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不清楚如何依照精密度选用仪器。同时,很多学生在大学仍延续高中应试化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重理论而轻实践,对实验缺乏主动性,忽略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重要性的认识[1]。教师可以依据学生重视理论课的特点,在理论课堂上向学生灌输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解精密度和准确度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思考托盘天平和分析天平、量筒和移液管的选用区别;在讲解误差这部分内容时,罗列不规范实验操作对结果的影响等。教师也可以搜集相关案例,向学生强调规范实验操作对实验安全的重要作用。在实验课堂上,可以开展一些与生活实际关联密切的趣味实验,先借助于学生熟悉又直观的变色、沉淀、仪器数值变化等定性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一步提出更高的定量要求,循序渐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目标。

2.夯实理论根基,规范实验操作

规范的实验操作并不是死记硬背、按方抓药,而是在夯实了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勤加练习的结果。分析化学的实验操作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做到准确、规范、熟练,这就需要学生能够耐心、认真练习操作技能。教师在实验课堂中,应先讲解、演示规范实验操作,将每一个操作步骤拆分再组合,既要讲清如何操作,更要说明为什么如此操作,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例如酸式滴定管漏液应如何处理这个实验操作,要讲清楚如何涂擦凡士林,但为什么要涂凡士林,为什么涂凡士林之前要吸干活塞和活塞槽内的残留水、为什么涂擦凡士林的量不能太多,为什么要避开活塞的小孔等问题都要依据学生的基础适时适当地给出答案,让学生清楚的明白如此操作的原因,轻松地加强学生对此规范操作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实验课堂中加强巡回指导,言语上鼓励学生动手,行动上纠正错误操作,身体力行让学生感受到分析化学实验操作的严谨、规范。

3.改革评价方法,重视自我分析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教师可以将实验技能列入考核内容,在实验课和考试中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2]。在日常的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每次实验课结束后分析自己的实验操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准确度与精密度分析,分析误差来源,提高学生对实验操作规范性的认识,促进学生提高实验技能。

综上所述,通过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蔺首睿 董丽丹 梁芳慧 牛艳秋 单位: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廖丽霞,廖小丽,方涛等.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9:73-74,77.

实验技能范文第8篇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实验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科学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实验技能训练过程的教学。

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包括:仪器使用、观察与测量,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从数据提出结论并对结论加以讨论,完成实验报告等,实验技能是物理实践的基础,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的基本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一、统观教学全局。明确技能要求

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是通过一个个实验、一件件仪器、一项项要求逐步的训练出来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注重这些各不相同的实验,仪器、要求,教师如果不能够从教学的全局把许多似乎孤立的实验联系起来,就很难确立一个整体的技能要求和有效地实施技能培养的方案。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清楚,每一种教学仪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共有多少次训练机会,每次训练应当达到什么样的要求,这些统观全局的要求,对规划实验教学,改进实验教学和指导实验技能训练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实验技能的整体要求落到实处,还需要在统观全局的基础上,制定每一个学生的教学目标,其内容包括:(1)知识目标(2)技能目标(3)其他方面(包括非智力因素)的要求。

二、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技能训练的积极性

一般来说,专门的基本技能训练性的实验比较乏味,因此要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实验的兴趣,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求知欲

如,在声音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拿尺子在桌子边上做,用尺子测量长度,温度计测量温度,特别在温度一节中,可以用双手分别放到热水和冷水中,而后在放到同样一杯温水时的感觉是什么?这样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2.以巧妙地实验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物理实验中有许多巧妙地构思,当学生理解了这些巧妙之处时,就可以唤起一种美的享受,即使是平淡的过程也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如,测量学生爬楼的功率,让学生亲自爬楼,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可以激发他们持久的实验学习动机。

三、遵循技能形成规律,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形成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认识和定向阶段,动作的联系阶段,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1.认识和定向阶段,学生开始接触仪器会紧张,动作不协调,慌乱中伴有多余的动作,操作的进展慢,对自己的错误动作很难察觉,为此,教师应当给学生系统的知识和进行规范操作示范,引领学生观察,给学生示范的机会。

2.动作的联系阶段,通过学生的多次操作训练,学生已能独立、正确、连贯的完成一系列动作,而且能够表现出一些微妙的操作技巧。

3.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学生不仅动作协调规范,而且还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巧,总结出一定的成功经验并有较高的实验技能。

实验技能范文第9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态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260-02

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并能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在《大纲》中对实验技能的具体要求都作了明确固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目的明确,要求具体,计划周密,循序渐进,通过实验课有计划地、分阶段使学生掌握一些技能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1 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

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取得良好效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对每个实验到底要使学生学会、掌握哪些技能,教师应拟出恰当的教学目标,并事先告诉学生,引起他们的重视。

1.1 使用仪器技能的培养

(1)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来认识仪器。学期初,教师要拟定一个学生逐步认识仪器的表格,其主要项目有:章节数、仪器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在学习每节教材时,按表格系统地展示给学生,以帮助他们认识各种仪器。

(2)培养学生学会动手安装仪器,懂得安装仪器的原理。例如:

(1)实验室制氧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而用稀H2SO4与Cu(OH)2反应,微热时试管口却要向上倾斜,为什么?

(2)用H2还原CuO时,导气管为什么要伸入试管底部的上方。通过学生动手安装仪器从而使他们懂得安装仪器的原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还能帮助他们加深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认识。

(3)有计划地训练学生对同一实验内容能采用不同的仪器来安装。例如:演示H2制法时,可用锥形瓶作为气体发生装置;演示H2的还原性实验时,可用启普发生器作为气体发生装置;演示H2爆鸣的实验时,可用大试管作为气体发生装置。

1.2 使用药品技能的培养

(1)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强酸、强碱的能力。在做学生实验时,强调学生必须按实验操作规范去做,既要胆大又要细心,安全稳重,做到万无一失。

(2)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自己选择药品进行实验的能力。例如:你如何鉴别NH4CL、(NH4)2SO4、Cu(NO3)2和KOH四种物质?教师只需把所用各试剂准备好,不必按照一定用量分配给学生,至于加哪些药品和取用多少量,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自行决定。事实说明,这种做法能使学生实验的能力提高得更快。

(3)训练学生取用适量药品来做实验。在做实验时,取用的药品要适量,太多了,浪费药品;太少了,实验现象不明显。有的学生实验目的不明确,觉得做实验就是为了好玩,比如:做酸碱盐的有关实验时,向一个试管中滴加许多种试剂看有什么现象;做制O2实验时,拿点KMnO4放入水中,去欣赏美丽的颜色;甚至连H2SO4也想用小瓶装点带走用。对这类学生,要教育他们节约药品等,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1.3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1)正确示范实验操作,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现行教材图文并茂,增添了不少很好的探究实验、家庭小实验,并改进了部分实验,联系实际的内容多了,知识性、趣味性强,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验能力创造了条件。

课堂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因此,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操作要规范化,做到时间短、效果好,科学性、直观性强,从各个方面做学生的表率,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演示实验的效果不仅取决于熟练的实验技巧,教学艺术的水平,而且取决于学生对实验目的是否明确,在课堂上是否注意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及实验现象观察得是否全面,是否注意仪器如何安装、使用等。一般学生对演示实验很感兴趣,觉得好奇且好玩,这对学生毫无帮助,应引导学生的兴趣健康发展,教给学生如何观察,这样才能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

(2)逐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只演示实验,而学生不动手操作,会造成眼高手低的现象。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首先要做好基本操作实验,让学生了解常用仪器、药品的性能、取用、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知识。其次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药品进行实验。基本操作是实验的基本功,初中开始学化学时,先集中地讲述并练习,而大量的操作训练和技能培养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散到以后的各个实验中去完成,不能操之过急。每节实验课都是某项实验操作技能培养过程中的一环,环环相扣,前后衔接,才能使某项实验操作技能得到提高。例如:培养学生使用试管的能力应在不同的课里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步使学生掌握:①在实验基本操作中,只要求他们能正确地夹持试管,洗刷试管,向试管中加药品有一个大致印象。②在制氧实验时,学会向试管内加固体药品及用试管给固体药品加热。③制H2的实验时,学会向试管中加液体药品,颗粒状药品及加入药品量。④在进行酸碱盐的实验课里,要求学生会振荡试管,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药品,及给液体药品加热等。这样让学生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掌握使用试管的方法。

(3)防止和纠正学生在实验操作上的错误。在学生做实验时,会发现有各式各样的错误操作,要想使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教师必须及时纠正在实验操作上的错误,避免发生事故。

实验开始前,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提问和简短的讲述,以强化实验目的,明确实验要求,防止学生“照方抓药”,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基本操作必须严格要求,强调规范化,以生动形象的实例来说明不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造成的危害,使学生不仅懂得应该怎样做,而且了解为什么必须这样做,从而加深理解,促进学生形成技能技巧。

如遇到受伤或着火等意外事故时,教师要冷静沉着,按规定方式进行抢救工作;最好是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不断巡视,及早发现不安全因素,令其改正,让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4)培养学生实验技能,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练习机会,如振荡盛液体的试管,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运用自如的。有些学生在振荡时不会运用手腕的关节,象拿了很重的东西似的,很费力地摆动整个胳膊,应立即加以具体指导,多给他们练习机会,以尽快掌握操作要领。

总之通过使用仪器、使用药品,、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可使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2 化学实验技能的测试

通过测试可以了解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高低,也可以督促学生重视实验。测试方法应灵活多样,有口头叙述,有书面考试,也有进行实验操作的方法。

(1)口头叙述式,可以通过对分散在课内的实验进行提问来完成。如讲O2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提问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安装实验装置的顺序、方法、注意事项及实验过程中的现象等。这种方法由于课堂时间关系只能考查个别学生,不可能针对全体学生。

(2)书面考试式,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验技能。可以考查各种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装置的原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分析实验结果等,了解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3)实验操作式,既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知识的能力,也能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这是一种要求较高的测试方法。这种形式的考试,应充分做好准备,包括题目的拟定、仪器装置、药品的准备等。这种方法常以实验习题的形式出现。实验习题只提供实验问题,至于运用什么原理、使用哪些仪器、药品、通过什么方法、步骤及有关注意事项等均有学生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他们设计的实验,只要原理正确,设计合理,方法又不太繁杂,应尽量满足要求,为他们准备所需仪器、药品,不要只图省事,强求一律。对不合理的、不适用的实验设计,应讲清道理,并帮助其改进直至合理适用。这种方法虽然比较麻烦,但通过这种方式的测试可以培养他们借助实验,研究解决某些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测试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技能范文第10篇

一、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实验态度

在实验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误差,而误差的叠加与传递效应,会影响实验的准确度。因此,在平常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始终将实验操作的严谨细致与实验的准确性联系起来。如在分析化学的滴定管使用中,有的学生在第一次滴定的初读数会调为零或稍下,而第二次滴定时往往不装入溶液就继续滴定。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每次滴定都应调节液面至零或稍下处。通过思考,学生会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是滴定管刻度不匀所产生的误差,在以后的滴定操作中,就不会再省略装液这一步。教师在指导实验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纠错。只有使学生懂得实验的很多细节都关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错误的细节操作足以“毁掉“整个实验,学生才会明白,该细心的地方一定要细心。

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1.强化实验预习

了解实验目标、原理和实验步骤和方法,知道实验“做什么”、“为什么做”以及该“怎么做”,同时要列出实验所需的试剂和器材,用简略的框图或流程图描述实验内容要点,以督促学生条理清晰地预习实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引导实验过程

首先,在教师的示范下同步完成教学实验操作,这样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和学生的模仿相结合,引导学生领会各种操作要领。然后让每个实验小组的学生进行同步对比操作,通过不同程度学生之间的相互指正和切磋,逐步形成规范操作。最后让每个学生进行独立的操作练习,反复强化,巩固熟练程度。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尽量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3.分析实验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学生预习不到位、实验思路混乱或实验不认真,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出现的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标、实验过程和实验要点,逐步分析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并通过适当的重复实验证实并加以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把实验考核提升到相对重要的位置,学校也未设实验考核项目,部分学校仅在理论考试中涉及一些实验内容,检查学生对实验部分的掌握情况,而对于实验能力,特别是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很少,普遍存在“高理论、低技能”的不良现象。现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规范和增加实验操作考核是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和实践能力培训的重要手段,而实验考核的正确实施是落实好实验教学的重要举措。学校要重视实验过程,采取期末实验操作考试和平时实验操作考核相结合,确实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这对促进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培养学生实验现象记录、整理的能力

上一篇:生物实验教学范文 下一篇:实验能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