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03-14 04:36:13

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乡镇;生态文化;文化建设

一、渔沟镇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元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乡镇领导干部支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环保教育讲座,并提出加大环境破坏的惩处力度及关闭污染严重的化工厂等多项建议。但乡镇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单纯的改善人居环境,而是要生态与文化齐头并进。现如今大多数乡镇领导已经摆脱了将经济发展作为衡量乡镇发展情况的唯一指标的旧观念,能够给予乡镇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充分的重视,但生态与文化二者仍然不能达到同步走的理想效果。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在媒体上的广泛宣传,使当地群众对自身的生活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对于生态文化的发展,明显有认识不充分、不到位的情况。文化同生态环境一样,是一个乡镇的软实力,若运用得当,可在乡镇发展的各个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2.生态文化建设缺乏配套设施。

在调查中发现渔沟镇环保基础设施存在短板,果皮纸箱设立不足、环卫保洁车辆较少,公园数量、公共绿地量等有待增加,景观效果有待提高,文化娱乐设施陈旧,人员与场所不足,缺乏文娱活动的器材,造成文化氛围淡薄,镇属村级的图书室与文化活动室更是少之又少,之前“农村书屋”的推广,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3.生态文化个性特征保护与挖掘不充分。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状态,生态环境是乡镇的外在表现,而文化是内在,要做到内外兼修,就要将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氛围,发展形成独特而鲜明的乡镇景观风格和个性特征。渔沟镇作为千年古镇,有着悠久历史与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遗产,例如现存的骠马街、八角琉璃井、林川书院等历史遗迹,以及著名的雕塑家滑田友、编导吴纯一先生和作家司马中原等文化名人,然而渔沟镇对这些特色文化元素的保护和挖掘并不充分,没有在现有文化元素基础上凸显自身的特点,古建筑多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风格统一的楼房,名人遗迹也较难寻找,传统文化有所缺失。

二、渔沟镇生态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1.提高认识,科学规划。

对乡镇一级甚至村一级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将生态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台阶,不仅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还应从乡镇固有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着力,追求乡镇生态文化的价值和品牌。乡镇生态文化规划,不仅是空间形式与功能设计,还是整个乡镇环境特征与人文精神的历史延续,不仅要专门设立规划委员会,邀请专家顾问,使规划科学化、规范化,还应提高乡镇当地居民的参与度,融合乡镇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特色,注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元素,制定出长、短期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2.增加投入,有效利用。

生态文化建设对于乡镇发展而言具有超高的回报,要拓宽筹资渠道,不仅依赖政府和企业,在小数额且群众负担得起的前提下,甚至可采取群众自愿临时集资的做法。在物资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如何发挥其最大效益,这就要求乡镇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设施建设必须具有针对性,使其能真正满足乡镇居民的多层次需求,一方面,从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出发,尤其是道路沿线绿化保洁及景观河沿岸风光入手,积极构建天蓝地绿水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空间;另一方面,在开掘、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将其传承好、发扬好、利用好,可因地制宜建设乡镇博物馆,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的乡镇历史文化资料,提高乡镇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益,打造生态文化古镇。

3.彰显特色,打造品牌。

乡镇之美,美在特色,依托资源禀赋,从自然、人文、建筑、乃至风俗饮食等多角度地发掘渔沟镇生态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将“无声”的乡镇特色、人文精神融入到“有形”的生态环境和物质设施中,突出自己乡镇的独特韵味,不盲目模仿。要打造、做实渔沟镇生态文化品牌,融合乡镇所处地域的自然人文特色,分门别类地制定所属不同区域或乡村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努力打造美丽乡镇的特色,借助媒体等各种宣传渠道,放大自身品牌效应和经济社会效益。

结论

不同的乡镇要通过规划调研找到自己的定位,提炼自身地域特点,在学习其他乡镇的发展的案例时,要学习发展的逻辑,而不是照搬,才能留得住自身的特点。本次调查未能充分了解分析当地社会的现状,以及生态文化涉及的各个方面,我们需要更加全面的分析之后,找到乡镇生态文化与群众现代生活的结合点,才能将当地的生态文化资源发挥百分百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詹承场.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生态乡镇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2]吴子钟,刘光菊.乡镇文化生态建设的样本:资丘的调研与启示[J].中华文化论坛,2015,(02):131-136.

[3]郭世松.大力推进美丽乡村文化生态建设[J].领导科学论坛(上),2015,(04):11-13.

[4]李冬梅,黄文婷.辽宁民族地区生态乡镇建设调研报告[J].满族研究,2015,(02):19-24.

生态文化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环境问题也在随之不断的出现。全球变暖,水污染等等环境问题成为我们口中的热门词语,我们人类与大自然是一体的,共同依存的,所以,当我们只是一昧的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对于生态文化的建设,那么,我们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抱负,会有越来越多的感染疾病出现在人类身上,会有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使人类遭到严重的损失。所以,还是那句老话,我们不能够先发展,后治理,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前提下,发展绿色经济,使我们的经济发展得到高效的持续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历史观中提出这样一个原理,人本来就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离不开大自然,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为人类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使得人类在经济上和生活水平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尊重大自然,顺应大自然,敬畏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思想意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对于理论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对生态教育的拓展,使这个社会对生态环境问题都高度的重视起来,并且懂得怎样去保护生态环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同时,在物质方面上我们应该要把保护生态文化资源作为重点,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的建设,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并追求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背景下,对于处于正在转型期的人口大国来说,容易产生一种错误的意识,仅仅只以追求高额的利润和发展而无情的,盲目的,没有限制的截取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人类大手大脚的浪费资源,对于树木乱砍乱伐,将没有处理干净甚至是没有处理过的污水进行随意的排放,使得人类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面对的不是青山绿水,不是碧水蓝天,没有草长莺飞,没有干净的水资源,没有干净新鲜的空气,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在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研究生态文明中生态文化建设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上面曾提到,生态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统一的建设,它是一种科学的,和谐的文化。增加对生态文化的认知,增强生态文化的建设,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由于自由的有限性使得资源环境形式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重点问题,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建设生态文化建设,从思想意识方面进行教育,从日常行为,工作行为上进行规范,加大生态文化建设的宣传。只有将每一个公民保护自然,培养生态行为和生态道德的意识抓起来,并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转焕人们的思维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改变消费结构,才能逐步实现生态文明。同时,我们应该把生态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来进行分析和建设,这样不但能够把证生态文化在理论上的完整性,还可以使他的每一个部分得到高效的沟通和协作,使生态文化建设得到更好,更高水平的建设。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生态环境是我们生活和发展的物质保障,相信,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从点滴做起,注重每天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节约用电用水,提倡步行出门,科学并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生活开销安排,并为之付出努力,我们国家的生态文化建设一定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我们的观念意识得到转变和提升以后,我们与大自然的和谐度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经济的发展才能够得到更高,更快,更好的持续发展,而社会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发展也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幸福感也会在无意间得到提升。

到现在我们国家的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人对于生态文化建设的认识程度还是仅仅存在于表面,生态文化建设不仅仅只是对于生态的保护,还包括了对于生态文化的产业,生态经济等等。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态文化建设不单单需要我们进行生态建设,还需要我们在文化精神层面有所建设,所以,生态文化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生态文化建设得以保证。其次,我们国家对于民间艺术的挖掘度还不够高,对于林业部门一些负责人职责没有得到很好的履行,生态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还不够高,所以,有很多人还没有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来。

生态文明是我们当今社会所追求的一种精神道德文明,而增强对生态文化的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价值实现的保证,如果没有生态文化,生态文明也就不知道该从何谈起。和谐社会就应该要更好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创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些不仅仅只是为了保护自然,更多的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为我们有着更好,更持续的经济发展,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来,在生态文明中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胡小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生态文化建设[D].江西理工大学,2013.

[2] 王卫.生态文明假设背景下的企业生态文化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

生态文化建设范文第3篇

一、生态文化——人类文化的最新走向

纵观人类的文化史可以发现:人类已走过了太古时代的自然文化——迈过了古代社会的人文文化——正在经历工业文明时代的科学文化。

(1)当我们极力推进现代化大业之际,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一种现象:现代化在东西方均遭遇到了挑战,现代化正经受着审视与批判。为了不断做大“经济馅饼”,满足贪婪的物质消费欲望,人类向自然开战,向自己的同类索取,甚至不怕挖自己的祖坟。人类失去了敬畏自然和尊重生命之心,不断地消灭其它物种和生命,不断地破坏历史文明,正在成为“生命的孤独者”,难以享受到与其它物种和生命共存共娱的欢乐。同时,自大的人类亵渎神灵、失去信仰、放逐崇高,正在成为一个精神无所归依,失去终极关怀的精神流浪者。

(2)于是本世纪70年代前后由若干先驱呼喊出“拯救地球”“敬畏生命”“全球伦理”的口号,揭示了人类文化的最新走向——由科学文化走向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它代表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演进的潮流,它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首先,是人的价值观的革命,即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其次,是世界观的革命,即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用关于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生态世界观代替机械论、元素论;另外,它还会引发人类思维方式的革命,整体的生态学思维如莱昂波尔德等提倡的“象一座山那样的思考”将代替机械论的分析思维。

(3)这一转变已经在各个领域中表现出来,它是全方位的、深刻的人类文化革命和创新。因此,生态文化早已突破了单纯的环境科学扩展到了人类学、社会学以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它反映了一个事实:全新的生态化社会正在形成,地域文化作为生态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必然也存在自身的生态文化。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不是经济活动的直接产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变量。由于山脉、河流、海洋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居住地、环境、先前的社会观念、现实生活中流行的新观念,以及社会、社区的特殊发展趋势,等等,都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场合和情境。文化生态学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如果我们不尊重文化生态学的科学规律,人为地去营造但一的文化形貌和但一的摸式,就破坏了文化的生态。

(4)文化生态是生态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同时又依赖于经济、反作用于经济;在考虑经济建设的同时不能不考虑文化生态的建设。从玉贵走廊建设两年多来的实际情况看,在建设经济的过程中,许多文化生态不但得不到保护,反而遭到了破坏。如反映历史文化生态的*汉古墓,1954年文化部门统计有500多个封土堆,到了2004年统计,只剩下了41个封土堆。反映现代文化生态的文化馆站,70年代文化部门统计,全市有100多个,而且都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2004年文化部门统计50%以上的文化馆站被逼给经济建设让位,有的被全盘出买,有的被宿小、被变形、被挤到无人问津的地方。这种破坏文化生态的行为,不但没有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而造成了得不赏失的不良后果。

(5)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处在生态环境下,人们的心灵文化才能够得以正常发展——即人们的思想才得到平衡的发展。反之,就会造至人们的逆反心理,造至人们对单一心灵文化的对抗。近两年来,*市、玉林市两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仰制文化生态的现象。如在“玉贵走廊”(*)建设规划中出现了禁止道公活动的规定;在*道公是道教文化的传播、继承者,如果不问青红皂白,不管道公传承的是什么文化,一慨地抹杀,这是对文化生态的仰制。和十六大报告一如继往地指出:要大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玉林的道教文化是该地域的民族的特色文化,是文化生态的组成部分。

(6)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的关系。文化生态是生态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和环境生态、农业生态、建筑生态是孽生姐妹,是生态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余秋里说:生态文化是关注人们衣食住行的文化,文化生态也关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可以想象单一的饮食文化,让人们天天吃肉,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

二、生态文化走廊——“玉贵走廊”的前詹

“玉贵走廊”在原来制定的建设方案中没有提及生态文化一词,可见这两年来,在“玉贵走廊”建设过称中对构建“玉贵走廊”生态文化的慨念不是十分明确,存在把生态文化理解为文化基本建设或理解为生态文化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应该部分。因而,在“玉贵走廊”建设中,对生态文化建设的考虑,特别是对文化生态的看考虑和实施不是十分理想。要进一步加强“玉贵走廊”的建设,就要进一步去理解“玉贵走廊”生态文化,尊重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

(1)生态文化是一个新慨念,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是关系着人们衣食住行的文化。它与自然文化、科学文化有着不同的区分,目前在人们的理念中处在边远的地位,还没有被人们广泛理解和认识。因此,在“玉贵走廊”的建设中,必须加强对生态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在经济活动以及其他一切生活活动中,都要确立起生态文化的理念,用生态文化这个理念去确定其行为的正确性,去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对于加强生态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不但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广大人民群众也要学习理解。

(2)在“玉贵走廊”生态文化的建设中,首先要把文化生态作为“玉归走廊”的重点生态来抓。文化分为心灵文化、科学文化、生态文化,心灵文化是指思想、信仰等,科学文化是指书面知识,生态文化是指关注人们一切生活的文化。在文化的分类中,不管是那一类文化都存在生态平衡问题,文化生态又关系到人们的思想、信仰和知识、习惯、风俗、娱乐方面,是心灵文化、科学文化的基础,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可见没有文化的人民是愚蠢的人民,没有文化的领导是愚蠢的领导。在一切社会活动中人们的所有活动都是在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而人们思想的形成,则是在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何时候任何活动都必须重视文化生态的建设。

生态文化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3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80-02

党的十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更加明确的指出了应该把生态建设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各地农村已经开始了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但有关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不足以指导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所以应该加强关于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

一、农村生态文化的概念

广义的农村生态文化是指农民在本地特定的生存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生态价值观,它反映了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与制度层面的农村生态文化内容;狭义的农村生态文化则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农村生态文化,它是指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中,以维护生态,保障人生幸福为目标,在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不仅应该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关系,还应该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友好共赢的交往状态。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应该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和健全的管理体制,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教育,培育和引导生态导向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形成提倡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既要建设一种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文化,还要建设一种生态的交往文化、人文文化。

二、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结合农村具体发展实际作出的科学选择,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生态文化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作为一种价值观,一种意识形态,生态文化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发挥支持与协调作用,具体的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实现与否的关键。

同时,生态文化建设也是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加快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达到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具体要求,也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途径,更是建设和谐社会,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基础和保障。

三、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民生态文化意识薄弱,参与程度低

在农村,受传统观念和小农意识的影响,村民的生态文化意识还比较淡薄,生态文化理念比较落后,没有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甚至相当严重。同时,由于对生态文化没概念、不了解,民众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参与热情较低。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水平不高、思想观念保守、满足于现状,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慢。由于缺乏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意识不到生态文化建设对于整个国家、整个人类,以及对子孙后代的意义,真正实施起来配合度低,懈怠情绪严重。

(二)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必须以完善的管理体制作为依托。但生态文化建设实施时间还不长,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对生态宣传与教育、生态保护团体及生态文化普及等各方面都缺乏经验和相关制度,使得生态文化建设管理工作落实难度加大,特别是法律制度作为最基本的一种保障制度,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法律、法规落实并不到位,一些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法规还不完备。再次,由于许多环保法规缺少实施细则,相关的法律监督及实施保障措施缺乏可操作性。

(三)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我国的生态文化建设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化建设组织机构。虽然设有一些乡镇文化站,在有的地方有站无址,形同虚设。而在农村,我国一直实行村民自治管理,形式松散,对于新兴的生态文化建设,更没有专一的机构去负责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宣传,以及监督生态文化建设措施的落实。除没有完善的机构设置外,生态文化建设的其他辅助设施也不完备,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有限,有很多农村就没有文化活动场所,利用率较低。村庄整体面貌和卫生环境普遍较差:乡村道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庭院内外,道路旁边柴草堆放混乱。

(四)追求经济利益,破坏生态文化建设

我国农村广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生活还不富裕,对短期经济效益的过多追求和关注使之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的社会、经济、生态的长期综合效益。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行为或离自己很遥远的事。另外,生态环保意识淡漠在广大农村地区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许多乡镇基层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淡漠,只重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尚未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以污染环境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在农村地区很常见。

三、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生态科技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生态文化意识

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生态文化建设的快慢,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生态文化教育,应该把生态文化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对青少年的家庭、学校教育和对成年农民的社会化再教育。除了生态文化教育之外,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生态文化理念,使生态文化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农民真正意识到生态文化的发展对于自身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 完善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

第一,制定生态文化建设考核标准,严格考核评议制度,使各部门围绕生态文化建设有依据可寻,使生态文化建设科学、健康发展;第二,建立健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群众监督制度,对群众反映的具体情况要核实,并进行详细的调查,对调查结果予以公示,对破坏生态文化建设的现象及行为要给以曝光批评,比如,查封农村造假售假的小作坊、要求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的小工厂停业整顿等;第三,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法制保障,制定地方性法规以及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地方条例,特别注意发挥村民自发形成的村规民约的作用。

(三)建立完善生态文化建设机构和基础设施,确保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建立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管理机构,在上级部门中设立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在基层设置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小分队,自上而下,形成一个促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连贯体系,使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政策执行具有连贯性,持续性,使生态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其次,生态文化建设应该依托一定的物质载体,在每个村修建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建立村中心花园,设置生态文化宣传长廊;建立生态文化家园,统一规划居民住宅,硬化、绿化、美化道路,改变脏乱差现象;加大农村能源环保设施建设,安装太阳能,修建沼气池,改善农户早晚炊烟四起的状况,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文化基础设施的建立,使农民生活在生态、和谐、美丽的环境中,能够切身感受到生态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最终会进一步促进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四)生态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绿色”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拜金主义盛行,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生态文化的同时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是促进生态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第一,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产业。充分挖掘、保护、利用好农村特有文化资源,变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为生态文化产业优势,进而整合资源,引资合资,进行产业开发,比如开展生态文化旅游、农业观光等;第二,发展生态农业。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应注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培育和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把文化建设与群众增产增收紧密结合,使群众在参加文化建设活动中增强致富能力,有利于增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和长期发展。

总之,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核心环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基石。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深刻把握生态文化的内涵、任务和意义,大力进行生态文化的宣传和建设,才能在农村地区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舆论环境,形成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意识,才能更好的推进农村生态文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胡今.浅析辽宁农村生态文化建设[J].辽宁经济,2012,(10).

[2] 徐丽华.构建红河州农村生态文明的彝族生态文化建设[J].毕节学院学报,2010,(05).

[3] 郭会平、李艳芳、张素珍.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石家庄生态文化建设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24).

生态文化建设范文第5篇

(一)太白湖新区建设总体情况。济宁太白湖新区位于济宁市城区南邻,于2008年2月经国家批准设立,规划总面积约97平方公里,辖区面积57平方公里,其发展定位是“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2009年5月,济宁市城市规划(2008-2030)获得山东省政府批复,太白湖新区正式确定为城市发展的主中心。近一个时期以来,按照新一轮城市发展定位,济宁市正在实施“东拓西跨、南联北延”战略。济宁太白湖新区总体规划立足突出高端定位、生态优先,整体开发、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引湖入城、筑城入湖”,将太白湖引入城市中心,展开“一轴一带系两区、四心绕一湾”的功能布局,着力营造城水相融、天人合一的境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环保健康的人居方式、生态宜人的生活空间,力求打造国家一流的高品质、生态型城市。

(二)太白湖新区社区建设及生态文化现状。自2009年太白湖新区被正式确定为济宁城市发展主中心以来,太白湖新区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太白湖新区秉承“统筹规划、高点定位”的原则,分别在西北、西南、东北建立三大回迁安置片区。目前,以三大回迁安置片区为标志的民居工程已基本完成,可安置14个村居、8436户村民,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除此之外,太白湖新区还致力于打造一批生态公园社区。太白湖新区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依托绿水环抱的超低密度空间优势以及微山湖、古运河、太白湖新区公园稀缺的、广袤的水景生态,在生态涵养、生态调节和生态服务功能方面等日益完善。同时,太白湖新区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的规章制度,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社区面貌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绿化覆盖面积进一步扩大,社区居民的生态文化意识和生活生态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

二、新城区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社区生态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有其历史必然性。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能一蹴而就。在新城区建设过程中,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系统建设原则。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结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社区的各构成因素之间是内在统一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其中生态文化建设强调“天人合一”,将人、社会、自然看作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认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二者彼此相互依赖。因此,在新城区建设过程中,加强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必须注重目标内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重视各方面的联动发展、整体推进。

(二)因地制宜原则。唯物辩证法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个性的存在要求我们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同样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共性体现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性质的一致性,个性体现在不同社区的不同人文环境、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此,在新城区建设过程中,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群众参与原则。社区建设是一项内容繁琐、涉及面广的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主要包括社区组织建设、社区服务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社区居民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借助社区居民的智慧解决问题是社区建设的重要途径。离开了本社区居民的支持参与,社区建设将寸步难行。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用生态建设的知识武装社区居民,提高他们参与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到具体工作之中,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集体智慧,广泛吸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建议,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推进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相互借鉴原则。新时期,世界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各种文化都以其独特的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程度不断提高,彼此在相互借鉴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充分吸收传统地域性文化,也应立足当今时代积极吸收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其进行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同时,还要结合具体实际,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需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生态文化的有益之处,做到“洋为中用”。

三、新城区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改善生活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态意识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既有社区生态化建设的一面,也有社区文化建设的一面。因此,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地域实际,将生态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实现社区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坚强的组织领导是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正要结合社区实际,明确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内容方法,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合理规划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另外,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培训,使得大家树立起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加强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体,社区居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对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把生态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通过加强生态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普及生态文化的价值观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自觉摒弃传统生产、生活中不符合生态价值观念的部分。在社区内部可以通过书籍、板报、宣传册、宣讲、网络等方式进行多元化的生态文化宣传,让社区居民充分了解社区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当前社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增强居民参与积极性,激发创造性,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氛围。社区居民文化活动要与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相结合,用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生态知识的传授和生态理念的灌输,实现娱乐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

(三)完善城市新区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机制体制。在落实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以社区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为主导、社区居民为主体、社区物业管理公司为中介的三位一体管理机制。社区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主导、社区居民的主体、物业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三者紧密相关,其中社区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是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总指挥”,负责对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综合协调、指导调度;社区居民是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必须依靠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物业管理部门是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助推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需要物业管理部门的优质服务。

良好的社区生态文化建设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法律监督是推进社区生态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城市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增强可操作性。要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普及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法律知识,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监督城市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

生态文化建设范文第6篇

(一)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生态文化意识已经逐渐提高,生态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实现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背景下,人类对自己所酿成悲剧进行改善的主要方式。生态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政策法规之上,还需要全社会的人们一起努力,通过人类自身生态文化意识的提高,从自身做起,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可以进一步展开,为人与自然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在笔者看来,生态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对人类思想、道德的规范,使人类能够自觉地加入到生态文化建设中,改进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使人类社会可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生态文化建设是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人类社会发展不应当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从当前出发,为未来考虑,实现资源的永久利用以及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使人们能够自觉加入到生态保护的行动中,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证。

2.是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须,这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须,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共识,为了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也是必然。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树立人们的生态价值观,提高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促进人们参与到生态保护的过程中,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3.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判断性地继承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全部优秀成果。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提高,人类的自然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考

由于生态文化建设对我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以下笔者就对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创新性意见,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

(一)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为引导,在吸收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念的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构建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生态文化观。同时,要结合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新要求,调整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各类社会关系,将生态文化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通过正确引导使人们自觉加入到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自觉地承担起对生态保护的责任。

(二)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

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正确认识生态文化的关键,也是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对生态文化有一定的科学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对传统的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给予重视。改变一直以来先污染再治理的思想,应当注意在污染发生以后出现的很多环境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有些就是解决也是要花费很长时间才可以完成的。而科学的发展观,就要用长远的利益出发,将经济建设所取得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当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应当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着眼于子孙后代,经过多方面考虑来选择一条可以长期发展的道路。通过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关键环节,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位置放在首位,在充分考虑人,将人的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发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切实反映出其意义,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所建设的生态文化才会对社会发展有意义,如果不能科学地进行建设,建设也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也将会使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加强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政府引导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其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政府引导,政府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引导人们增强环境意识,不断地根据当今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的成就进行生态文化创新,促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同时,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物质层面建设也十分重要,政府对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应当给予考虑,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激励进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就是促进生态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一点,保证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取得切实有效的成绩。

(四)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生态文化建设并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事情。政府应当加大对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舆论气氛,促进人们都能够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在进行生态保护的过程中,起到最主要作用的还是我们人民群众,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媒体、街头广告等方式来进行宣传,提倡人民对生态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提倡人民绿色消费,使人们从自身出发进行生态保护。同时,政府应当对生态保护中积极鼓励人们参与,对举报、参与生态保护工作的人们给予奖励,使人们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个人或者是企业及时举报,通过群众监督,还可以促进政府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有利于将破坏环境的行为都彻底杜绝,支持环境执法,让公众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权利,为生态保护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加强国际间生态文化建设的交流合作

生态问题并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全球人们共同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对这方面也都给予高度重视,由于国际组织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并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对各国在这方面的经验进行借鉴,对其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优点加以学习,对其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给予改进。结合我国社会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在国外发达国家生态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

(六)政府应当加强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也是重要一点,建立完善、科学、透明的环境保护制度,充分发挥我国各级政府的职能,使政府在进行环境保护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应当对制度执行效果进行考核,使制度能够切实落到实处,为我国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三、总结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才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环境破坏情况,制定出适应当前时展的生态文化建设方案。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结合我国社会发展情况,制定出适应我国的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建设范文第7篇

一、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所谓生态文化,从狭义理解,是指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从广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它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和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可以说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也是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先进文化。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发展成绩的同时,经济与生态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十分严峻,治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匮乏,参与程度太低,参与人数太少,生态文化还未成为大众性的自觉活动,而主要是一种政府行为。而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则使得人们陷入无法可持续发展的危机中。当人们面临这种危机的时候,就有必要重新审视人和自然关系,认识到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人对自然进行保护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而这种义务和责任的形成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全新的文化,即生态文化。因此,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首先,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公众的可持续发展,人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不良状况,实现可待续发展局面,关键是要使广大决策者、管理者和群众从只注重经济效益、物质消费的“经济人”变为“生态人”,只有当人们从文化的层面上来接纳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扎下根来,成为人类共同的信念和价值取向,进而转变为人的自觉行为。鉴于此,从文化的层面上认识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科学技术,弘扬生态文化,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施和健康运行的必然选择。

其次,生态文化建设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了人类文化的纵深发展,催生了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结合、相得益彰,从整体上保证经济发展的后劲,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和效益。同时,生态文化所具有的功能也必然会作用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这种动力产生表现为生态文化对人的思想、感情、心理、性格和行为,凝聚成精神的力量,作用于人的心灵,教化人,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观念的转变,激发人们自觉地投入到可持续发展活动中去。生态文化既是可持续发展的成果,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尺度。因此,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成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三,生态文化建设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模式。它对于生态问题蕴涵着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强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的需要的满足:既要满足本地区、本国人民的需要,又不损害其他地区人民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二是通过社会机制和科学技术,对向自然界索取的行为加以限制,以保持对环境和资源的永久利用。三是保持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以及人类系统内部的协调。人是以文化的方式存在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当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历史选择的时候,与之相适应的必定是一种新型的文化——生态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生态文化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可见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必将从思想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实现。

二、建设生态文化的政策措施

生态文化重在建设,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积极发展生态文化,让生态文化的基本精神指引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行动和决策,浸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提高公众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环保观念和道德,能够自觉地关怀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人”,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突出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质,加大教育宣传力度。生态文化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特别是要促进人们生态意识的养成,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要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要在人们心目中唤起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要在人们的心目中重新扶起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等等。为此,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化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中,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帮助学生树立环境生态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道德观念。同时,还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而且要造福子孙,造福后代,切不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只有通过开展全民的环境教育,真正唤起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人们的生态伦理责任,唤醒人们的生态良心,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义务感,通过自觉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来遏制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才能使生态环境朝着有益于人类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2.突出勤俭节约,加大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力度。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要以促进生态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为重点。生态环境既是人类生活的必要前提,也是人类生活的必然结果。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益于生态环境,而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损毁。在传统文化观的作用下,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是物质第一主义和感观享受第一主义,按照这种价值取向,无限制地追求物质享受和消费成为时尚,人们以大量占有高档商品和奢侈品为荣耀,以此炫耀自己的金钱、荣誉和地位。为了满足这些远远超出人类合理需要的要求,大量开采资源,耗尽森林、草原和土壤,污染水域和大气,表现出对大自然的贪婪,破坏了生态平衡。生态文化建设就是要摒弃这种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建立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即按照社会生态化的要求,培育支持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能力,创建有利于生态环境和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生活方式。从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提倡正确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态保护的关系,逐步形成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改变挥霍性消费观念和行为,提倡节约型消费、合理享受,反对无理性的过度消费和仅仅为了自己、为了眼前的极度享乐主义消费观。全民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3.突出制度保证,加大政府行为和制度建设力度。生态文化建设,涉及到诸如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社会公正等与公众息息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完全交给市场,不能指望市场的各个利益主体自发地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当前社会中出现的资源问题、社会公平问题,说到底就是私人利益、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过度“溢出”,就是公共利益、整体利益、长期利益的缺乏保护。目前的社会权力结构中,能够充当公共利益、整体利益、长期利益人角色的主要是政府,因此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政府有着重要的职责。而政府要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决不能为追求政绩搞短期繁荣而牺牲环境和资源,政府要代表公众的利益,通过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的监管,真正维护公众的利益。还要通过法律、制度、宣传、教育等方式,倡导生态文明行为,约束不文明行为。在强化政府行为的同时,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通过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政策,健全管理体制,使生态文明者受保护、受褒奖;使破坏生态者受制裁、受惩罚。只有在政府强有力的监管下,在健全的法律制度的约束下,生态文化建设才有坚强的保证。

生态文化建设范文第8篇

1、决策管理与体制文化建设

一是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全县社会和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编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明确提出生态建设的目标和措施,经县人大审议后颁布实施。同时,为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快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县建设,打造生态XX的工作意见》,并与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二是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重大环境决策听证会制度,向社会公众实事求是地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三是设立举报接待日、举报热线电话、举报信箱、举报网址,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生态建设中的问题,对有关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和相关渠道进行通报、宣传和教育。

二、素质教育与认知文化建设版权所有

一是在决策层中加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教育。我们通过在党委中心组学习中列入环保内容、在各种党训班和干训班中开设环保课程、结合环境日和科普宣传周等重大节日举办环保讲座等形式,着力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二是在中小学生中加强环境渗透教育。我们将环境教育列入了全县中小学校的校本课程,并定购了统编教材。同时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不断提升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目前,我县已建成3所省级绿色学校、11所市级绿色学校、30所县级绿色学校,其中8所在城区,36所在乡镇。三是在社会公众中加强环境道德教育。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橱窗、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开辟环保专栏,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科学知识,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典型人和事,倡导环保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公众环境道德水准。

三、环境伦理与心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建设范文第9篇

“生态文化”概念最早由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切伊所提出的,他认为生态文化即是“人类通过技术圈的入侵、榨取生物圈的结果,破坏了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人类自救的唯一选择就是要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形成一种新的形式的文化。”[2]生态文化的诞生就是时代变迁的要求,就是人类在终于认识到自身真实处境之后做出的英明决断。每一个时代都必须经历文化的革命,尤其当人类已经无法控制自身的贪婪,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对抗打乱了应有的平静之时,只有进行文化性质的革命,才能对人类实现自救。生态文化带给现代文明以曙光,因为生态文化的核心强调“生态”,它要求人类必须建立符合时展要求、符合人类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断谋求人类性发展新理念的时代精神。生态文化这一文化革命以生态学的思想与方式来认识世界、观察世界,并逐步建立起符合文明要求的思维模式、价值体系和人类生活方式等。生态文化预示着将生态学的优势融入文化的形式之中,体现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生态文化是人类积极反思恶果的产物,与一般的文化含义不同,生态文化以“生态”的思维方式、从关系性与整体性两方面入手,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即从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利制衡到人与自然的合作关系。

“生态”的思维方式就是要超越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机械化思维模式,把自然与人的活动动态的结合在一起。一个问题值得思考,为什么在当今社会文化的作用效果常常达不到人们的预期?文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出现问题时,一切着眼于文化力量的做法都是可取的,但是需要看到的本质是,如果将文化也仅仅看作是产业化、商品化的社会灌输形式,那么文化发挥的作用力就并不出自文化本身,而是人们的其他目的。所以首先需要扭转的是人们思考文化的方式,以及人们将文化注入现实社会发展中的方式。这一切的前提就是生态问题的核心———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思考。只有真正构建在以此为基础的生态文化,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实现人们对于文化的重新理解,以及对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发生问题的实践行动。因此,这就要求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不应机械的将二者的关系理解为是相互利用、竞争的,人与自然应是相互依存与发展的。而生态文化以加强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整体性思考为基本旨趣,才能实现通过文化的传播达到思维方式变革的目的。因此,在这个层面上,生态文化在现代文明中不仅具有了文化层面的意义,也具有了梳理现代社会中人的价值观的重要作用。生态文化作为文化变革的新形式引起了价值体系重塑的讨论,何为价值体系的实然主体?谁才真正拥有价值的最终解释权?生态文明下的文化变革必然引起一系列价值观的动摇,人类中心主义在这样的趋势下不断反思自身的价值指向,传统的人类统治自然、支配自然的价值观不再通行,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价值观的变革深刻的反映了人类内心的挣扎,但自然的价值不应在这种挣扎中被淡忘,自然价值的彰显才是人类价值的深刻印证。如果说生态文化通过价值观的重新塑形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可作为实践依据的内在尺度,那么生态文化还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为新文明、新时代下的人类生活世界的变革提供了具体的途径。

生态文化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人类需要不断的通过实践体现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实践就是人类的特殊生活方式。科学文化将科学视为人类实践的手段与目的,科学的实体化弱化了人类的实践真实性,为了科学人类甘愿沦为工具,人类的实践活动也变成科学的附属品,在这一过程中,自然给人类带来的欣喜远不及科学,人的存在方式自觉的将人与自然拉开了距离。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成为了成就科学的条件,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面对窘境,人类需要改变现有生活方式,用生态文化丰富自己的生活。生态文化提倡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相处的文化形态,在生态文化中,生态系统把持着人的存在活动的必要尺度,人类活动必须在生态系统的范围内展开,与工业文化大肆地掠夺自然资源的方式不同,生态文化主张人与自然的融洽相处,要求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为目的,进行合理生产、和生态生活的方式。因此,生态文化的发扬预示着人的新的存在方式的诞生,人的存在不再用科学的标杆加以衡量,而是以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全面运行作为主要的评判标准。生态文化有效的促使了人的存在方式的优化发展,生态文化以人类与自然的整体利益作为人类优质生活的重要原则,生态文化坚持尊重自然理性,从根本上认识到人与自然在生态系统中平等地位,从根本上优化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因此,人自由的选择生态化的存在方式,自由的将人类社会整体利益放置在自然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促进了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福祉。生态文化的变革脚步预示着一种现代性文明的升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文化的建设,表明了生态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说明了生态文化彰显了现代性内涵,为人类发展找到了新方向。生态文化展现的不是一个单一的层面,生态文化的发展牵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的文明建设内容。许多学者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余谋昌认为:“从狭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等;从广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3]生态文化内涵丰富,它以人类社会、人类文明的建设息息相关,生态文化又是一个崛起的新文化,它不仅涉及生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加凸显出了人类与自然、与自身文化历史的关系维度,是人类社会在生态文明时展过程中起到主导型的新文化,它影响着人类的生存方式,促进着人类各种活动的开展。生态文化不仅是在理论具有意义,在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同样起到了指导作用。人类在面对生态危机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制度都基于对生态文化的认真考量,生态文化以知识的形式融入人类的生活、以意识形态的方式指引着人类发展的新方向,在生态文化的支撑下,生态文明才能在现代社会的进程中稳步发展,为社会的整体性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文化支撑。

二、生态文化建设的构思原点———承继传统,与时俱进

人类面对的荒漠不是文化本身,而是人类跨越文化而留下的人类精神的衰弱。文化的建设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原点设想自身的可行性,参照社会发展的规律,透视时代进步的方向,才能将生态文明的建设贯穿于人类的思想根基之中,保有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潜力。我国传统的生态文化以尊重自然、珍惜生命为主要的价值观念,在人与自然相和谐思维方式的指引下,生态文化为发展现代文化、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因此,对传统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提炼和升华其思想理论中的积极价值,才能使生态文明在时代的意义之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观念的发扬光大,以一种新的视角深化挖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宝贵的资源。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历来崇尚“天地人和”、“阴阳互补”、“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些观念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具有深刻的生态情怀,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以及匡正效果。我国周代就有“斧斤不入幼林,网罟不宜过密”的说法,对自然的合理采伐虽然在当时与人们对“天”的朴素认知密切相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约束的效用,表达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维系生态系统的基本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会出现对“天”的描述,“天”具有神化的色彩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朴素理解,因此才造成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重视。重“天时”即“因时制宜”,传统农学认为,农作物本身是气,农作物主要感受环境中气的阴阳状况,也就是天体,日月星辰的变化状况给农业带来的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可以说由“天”决定,人们普遍认为,只要顺应天地的阴阳变化就能耕耘收获,迎来丰收,如果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就必将劳而无获。在中国古代,“天时”对人类来说是无法超越的限制,因为农业作为当时主要的生产活动决定着人们的生存条件,因此,荀子曾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4]对天时的重视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性思考,人类想要保全自身的生存就要首先保全自然环境,因为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不可估量。不仅天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重视,所谓“地利”即指地理因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主要通过对土地有限度的改造来实现,土地将成为人类的家园还是荒岛由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决定。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农耕的重要性,把土地看作是孕育一切人类资源的宝藏,不乱开采,强调维持土地应有的原貌,对现代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启示作用。“人和”则是将“天时”与“地利”带到了自觉的层面,从生态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将爱护一切生命体看作是人和的重要内容,认为“天有时,地有气,物有情,悉以人事司其柄”,人类对于自然的一切行为必须依据自然自身的规律才是真正的“人和”,“人和”即人与自然相和谐,保护自然就是为人类造福。中国传统文化将人类生活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形成了最初的生态意识,成为了现代文明得以借鉴的优秀传统文化。从黄帝时期开始,自然保护就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生死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财物。”[5]可见,在我国古代早有生态保护的意识,并且为了这一意识得以实行,提出了一系列禁止人类肆意破坏环境的法令、主张等。生态保护已然不再仅是攸关农业生产的问题,在人类的生态意识萌芽中,生态问题还涉及了人类的社会法制以及伦理道德传统问题。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人类社会才能和谐的发展,为了这一发展,人类必须遵循自然法则,珍爱一切生命,因此便要求在行为规范中效法自然,如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就是基于这种认识的社会法制前提。西周时颁布的《禁伐令》也是针对生态保护提出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法规、法令,在这些法令的维护下,自然才能够得到休养生息。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在伦理之中主张尊重生命,仁爱万物,并要求人类追求勤俭的生活方式以减轻自然的压力,实现为人的“善”。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从生产生活实践、法令制度、伦理道德等多方面向现代人展示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全面关照,从这些发人深省的传统文化中应该深刻的意识到,生态保护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责任,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只有将生态保护看作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才能够真正理解传统文化遗留给现代人的真正宝藏,才能继往开来的将生态文明设置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重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文化建立在人们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之上,是时展的必然结果。生态文化植根于时代生活的土壤之中,时代造就了文化的基本形象,但是文化并不能纸上谈兵,离开了现实的生态环境以及具体的实践,生态文化的发展就失去了根基和源泉。因此,尽管不同时代的生态文化都有着相应的时代局限,都受到一定的历史发展形态的限制,但对生态文化的需求是不变的,因此这就要求生态文化自身不断调整姿态,不断的应对当现代社会的诸多挑战。现代生态文化的培育和发展更加要求人们从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经验中汲取营养,早日步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阶段,这才是社会正义所真正关注的人类整体及后代的长远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利益的共享以及社会整体的和谐与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化建设的现实保障———生态文化的普及

生态文化的建设以支撑生态文明为目标,生态文化需要以一种普及的姿态、共识的认知体现出生态文明对现代社会的重大影响力。生态文化相关知识的普及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现实的保障。以生态法则规范,以生态教育倡导,以生态哲学提升,生态文化才能以强制性、知识性以及意识性的形式发挥最大的社会效应,体现最为突出的现代生态文明观。生态文化的构建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系列,生态文化的普及将这一系列统筹在自身的应用上,体现了生态文化的实践理念。生态文化的普及因素包括生态法律法规的合理建立、生态教育的具体实施以及生态哲学的社会化共识。从三个具体的方向落实生态文化建设的整体系列才能使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

生态文化的建设只有受到国家的重视,将一定的文化认同纳人到法律之中,才能在现实层面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自觉的遵守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我国很早就有针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应法律举措,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就建立了《环境保护法》,此后又相继颁布了9部环境保护法律,10多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保护法律,30多项环境立法,400多项环境标准。同时,从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也制定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保护政策,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政治保障。实现生态文化知识的普及,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用法律法规调节生态文化与人类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因此,生态文化建设需要建立和健全各项环保政策、法规和标准。我国生态法律法规具有滞后的现象,不利于生态生产、生态保护以及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环境补偿成为了解决这一滞后现象的有力措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保证。生态补偿制度是环境保护、环境建设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一项制度性创新。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必须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制度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资源、人口、经济、环境都将成为生态补偿制度的考核标准,在这一标准的看护下,国家和各级政府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按一定比例拨出专项基金,加强支持以及监管各地区生态补偿制度的具体实施。

现实的需要与具体政策相结合才能使生态文化在制度的层面更为深入的展开,在法律、法规的强制执行力之下,生态文化建设才能真正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之上,有效的形式文化的内在作用力,让文化与人化有机的统一起来,让人类与自然自由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现代生活,共建节约型社会、生态化文明。生态文化建设需要教育进行人化支撑。生态教育应从基础抓起,并以全面的样态面对时代挑战,生态教育落实到现代教育的实践中就是一种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模式。生态教育运用生态学原理及方法教育人们客观评价当前的生态环境,生态教育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诠释并进行传播,力求将人类与自然界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目的,并形成相应的生态文化知识,从而对人民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起到改善的作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态素养,在现实层面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文化教育应当是全民、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教育使人感受教化,生态教育应该在它的普及过程中激发人类的生态觉悟,通过教育使人主动自觉的投身于生态保护的行列中去,将教育与生态真正纳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纳入到人类的知识体系中,才能真正改善人类的生态现状,共建和谐家园。因此,生态文化教育要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的共同努力。家庭教育。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家庭也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初课堂,一个人的行为最先受到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这是由心理机制原理决定的,孩子的成长首先经历的心理过程就是模仿,家长用怎样的言行举止都会被孩子效仿,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养成行为特点。家长的榜样力量不可忽视,家长的行为可以成就一个孩子也可以毁掉一个孩子。所以说家庭教育在生态教育中起基础性作用。家长应以身作则,引导孩子认识并进行生态实践,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用行动教会孩子生态环境乃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要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怀,树立对待生态环境的正确价值观,通过直观教育引导孩子自觉遵守环境道德规则、尊重自然、识别和抵制侵害生态环境的不道德行为。学校教育。

生态教育具有长期性,它贯穿人类教育的各个阶段。因此,为了保障生态教育的持续性,必须将学校教育立足于生态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生态环境的现实情况,用正规教育突显生态教育重要性。在学校教育体制方面,我国在中小学全面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在大专、高等教育院校开设生态环保相关的专业课程。在学校教育实践方面,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以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题内容的生态夏令营、冬令营等。提倡生态体验和植树造林、保护母亲河等环境公益活动,努力将中国的下一代培养成为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与意识的新生力量。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相结合,加强培养了新一代的环保精神,为祖国的未来播种了绿色的希望。在一系列的生态学校教育中,高等教育已经普遍成为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重点领域,因此,大学生生态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生态知识和生态意识,并且对现实的生态环境也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大学生是一个具有将生态教育合理的运用于实践的潜力性群体,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能够更加有效的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高等教育中还应注重生态教育与德育的相结合,用道德教育的软性条件规约生态教育,更有利于大学生自觉的发挥所学知识运用于社会主义文明的建设中去。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应责无旁贷的肩负起大学生生态教育的使命。高校生态教育要求从课程的改革入手,突出生态教育层面,具体体现在公共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以及各个相关的科研学术领域。在教学方法的实践方面,教师的生态素质决定着学生生态培养的效果。教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教师主体与生态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将生态不仅作为一种知识性的内容加以教授更应作为一种文化、素质性的内涵加以教化。

只有通过教师自身生态素质与生态知识、生态意识、生态精神教育的相融合,大学生才能由内而外的将生态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去追求,才能更好的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生态理念。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即是指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机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社会教育是对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的补充,现代的社会教育面临变革的挑战,在生态问题普遍化的今天,社会教育相较于其他教育形式便具有了特殊的作用:社会生态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更加具有广泛性,因其活动范围的扩大,因此相对影响面也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相应的作用;社会生态教育不仅面向家庭,面对学校、青少年,更面对社会的其他劳动者,因此弥补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足,具有更加全面的包容特性与辐射力,更有效的促进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与进步;社会教育不受制度限制,没有指标规定,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更能体现生态文化的精髓———民主、平等,领导阶级同人民大众一样,需要接受生态的再教育。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任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从领导阶层入手,有利于由上至下的贯彻生态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因此可以说生态的社会教育不仅在全社会层面倡导了人与自然的平等,在社会教育的自身层面也将生态的态度加以吸收,体现了生态社会对生态文化的进一社会经纬步诠释与挖掘。社会教育将家庭教育的模板化以及学校教育的课本化转变为社会教育的社会化、人化,更有利于人与自然在实践层面上的真正结合,更加能够体现生态教育即是一种实践关照的理念,更加有助于生态文化的现代性建设。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生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理想境界。

生态的自我教育凸显了自我作为社会主体的能力,也彰显了教育的精神实质。自我教育才是真正属人的教育,马克思认为无论是人类的哪种活动,包括教育都以人为基本前提,只有这样,自我教育才能最直接的基于每个人的自身特点,实现其最自然的发展。自我教育集教育者和被教者的角色于一身,使得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将一切其他教育融会贯通。在自我教育的反思之后,教育才具有了属人的可能,教育才是真实的、有效的。自我教育既是教育的另一种形式也是教育的内在印证,教育只有上升到自我教育的层面,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才能真正的融合,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建立在合法内容和方式上的教育成果。因此,现代社会生态文化的教育必须提升至自我教育的层面,才能指导生态文明的效果,保障生态文明的现实成果。生态法律法规的建立以及生态教育的培养都是在现实层面上对生态文化建设做出的努力。就人类的本性来说,一切合理化的根源都在于人类形而上的追求。生态文化建设也不例外,它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的真实祈望,蕴含着以生态哲学充盈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在需求。哲学源于一种意识性思考,生态哲学基于20世纪以来的生态现象、文化现象做出了哲学思考。生态哲学以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暴发为起点,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基本问题,挖掘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世界观,逐渐成为人类的一种新文化形式。在人类发展的道路上,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的和解。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生态哲学研究、发展及应用的方向。生态哲学主张扬弃用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思考生态的合理性问题,生态哲学希求摆脱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噩梦,高扬“和谐”的生态旗帜,建设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统一的社会,为人类的新文化———生态文化的创造提供了一种哲学基础。生态哲学以一种新的世界观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世界,并不断将生态理解为一种价值观,“它认为不仅人具有价值,生命和自然界也具有价值,包括它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6]生态哲学是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构建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框架,是对传统哲学的革命。

强调生态学就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生态学的核心要义。生态哲学还十分关注人与自然的平等,在平等中加强生态保护意识,自觉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生态哲学转变人们看待自然的视角,著名生态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曾说:“我们有充足的有根据的理由可以说,有机的大自然尽管都各自进行个别的努力,但都得按相互依赖原则来运转。在现代世界的祛魅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事实与价值的二分逐渐明显,以至于人们必须通过对事实的系统理性化验证以及对价值的无情排斥来确定人类的合法地位。人们对于自然的描述变成了单一性的事实取证,在这样的关系中,人类精神世界真正脱离了人类的躯壳,单一性、重复性成为了价值指向,结果必然是在事实范畴内与价值范畴相反。因此,在现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面临着道德问题、价值问题的挑战,而生态哲学文化促进了价值观的转变,要求人类具有开阔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以人的生存价值的全面性作为导向,有利于树立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尺度。生态文化的建设,造就生态文明的发展,只有在理解了生态文化的合理构建框架的基础上对生态文化的内涵有所旨趣,才能在实际上造就或者说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明的态势。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合理根基,只有深刻的切入生态文化的内核,才能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跳动的脉搏,才能在一个根本意义之上,即用生态文化的合理建设,不断地推进生态文明的大步向前,抓住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根本方向。

生态文化建设范文第10篇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而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完善,与之相伴随各种社会问题:诚信缺失、道德滑坡、拜金主义盛行、人们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赚快钱甚至赚黑心钱:食品造假、工业排放污染水资源等等,城市化、工业化的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但工业污染,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及危害人类健康的大问题。

现实中我们不难看到,特别是一些白领,过度滥用工业化和电子产品,出门就开车、进门就上网、室内不自然通风,一年四季用空调恒温,每时每刻玩手机,做饭用微波炉(辐射排行第一)甚至叫外卖,吃饭不用碗,用一次性发泡餐盒(丙乙烯)喝水用一次性纸杯(丙苯酚垃圾)随手丢弃,原本是天然的黑发硬是用化学药水染成黄色。前不久有一则新闻:上海某写字楼上班时间,一群白领等电梯等了70分钟,白领相当年轻却没有一个人爬楼梯的;滥用工业品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把一次性消费当成时尚,滥用一个塑料袋,100年不会降解,对水和土壤造成不可挽回的污染雾霾天。现在很多地方搞晚会,组织者不研究创作,首先想到租声光电设备、放乌烟瘴气的烟雾、搭各种光怪陆离甲醛排放极高的舞台。

在现阶段社会上趋利风潮影响下、人们心浮气躁:急、快、忙慌、趋利、短视等时代病成为不良的潮流,传统的中华文化在浮躁的环境中难存昔日的自甘清贫、淡泊名利、执著追求艺术创作氛围,在拜金主义大潮的冲击下,难以见到为提高文化素养,大练基本功的场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待艺术严谨、精益求精、不依靠道具、重内在文化素质的人越来越少了,当务之急,应大力弘扬和倡导对艺术艰苦卓绝的追求的良好风气,只有这样才能诞生经久不衰的艺术精品。

只依靠“外力”不重视人的素质提高,表现在很多方面:北京故宫博物院,号称是天下第一保卫处,拥有全国最先进的设备,小偷盗窃藏品翻墙进入宫殿把电闸给拉了,拉电闸,再先进的设备也发挥不了作用,关键还是要提高人的素质。日益加剧的社会浮躁心态、拜金歪风,使社会上流传这样荒谬的错误观念:“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滥用电子产品,不仅损害健康还使人的功能退化。工业文明造成的日益加深的全球性生态危机:频频出现的PM2.5雾霾天,提醒人类必须改变管理自然征服自然的态度。现代人,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有起码的社会责任感、起码的诚信,对大自然充满敬畏。

在全国各大旅游景点,烧香拜佛或留影的人们络绎不绝,游客基本分不清哪个是“宗教胜地”,哪里是“世界文化遗产”、皇家园林、国家自然风景名胜等,将其统称为公园或景点。见庙烧香拜佛祈福,很少有人了解“寺庙”和“宫殿”的寓意和文化内涵。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孔子大成殿、佛光寺的大殿,都体现了:中正、人和、仁德、礼教、仁义礼智信,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其中意义非常深远。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人物,家喻户晓,大家都熟悉他的名著“出师表”他另一修身励志名篇《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写给后人的,以此醒世名言来教育勉励后人,强调的是自身修养。诸葛亮的思想智慧和政治谋略,为世代有识之士汲取,受益,成为人生的座右铭。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目前孔子学院在全球有349 所,孔子学堂400余所,全世界共享中华优秀文化成果,而我们不应该舍本逐末,疯狂追求西方文化糟粕,要在传统文化中平衡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

农耕文明在二十四节气中轮回,给予我们充足的养分能量,农耕文明培养我们:应时、应季、顺风、顺水、取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顺应大自然、守望田园、辛勤劳作、守则的理念,所谓的建筑“风水”,风和水就是“大自然”。农耕文明推崇自然和谐,契合中华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乐天知命原则,乐天是知晓宇宙的法则和规律,知命则是懂得生命的价值和真谛。崇尚耕读生活与大自然和谐,提倡包容合作,而不是挥霍自然资源,这符合今天的绿色低碳生活、可持续发展。

人类只有保持与自然界和谐共生,才能获得持久健康的生存。这种生态智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弥足珍贵的生存法宝。人民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基础保障。但钱不是幸福的根本。除了基本的物质保障,人还需要爱、需要信任、需要美好的感情。一个有信仰的人:积德行善、不急不躁、不急功近利、崇尚自然、内心平静、讲究规则、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

你可以爱时尚、你可以用电子产品、你可以去游历名胜古迹,但是你不可以不爱护生态环境。

可以说,厚重的传统文化是哈尔滨百年沧桑的历史,这在哈尔滨历史上是一个创举。在当前社会浮躁,人的一切活动趋利的情况下,人们以弘扬时代精神、传播正能量、充满担当和使命感、执著于艺术精品创作为己任、其胆识和对艺术的挚爱精神是令人钦佩的。哈尔滨这座城市是一部地域性极强的名片,多元文化的融会成为哈尔滨重要的文化标志,建设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生态与文明,弘扬这座城市的人民所具有的特性生活更为重要。

生态文明是人们生活的重要载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回馈大自然,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力是长期的,是潜移默化的。我们清楚地看到: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员工凝心聚力、爱岗敬业、对企业充满了信心和依赖,从而遵守行业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可以使这个城市的人民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道德情操、良好的社会风气。文化包括美、包括道德、包括人的行为方式,文化也可以改变人的行为方式。哈尔滨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不仅是因为拥有历史文化遗产和中西合璧的建筑,还有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精神和优良传统。

上一篇:生化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深度营销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