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3-03-02 22:00:34

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范文第1篇

对于很多人来说,生态经济学背后的思想开始于20世纪末。在那个时候,大家开始关注生态,倡导世界是一个生态体系的观念。任何事情,包括所有种类的经济活动,不管是好还是坏,都发生在这个体系内,并受之影响。大量环保作家和活动家,不管来自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煞费苦心地指出,如果不从整体上权衡人类世界的经济活动多带来的影响,就会给全球带来不可逆转的形势,不仅水和燃料,而且许多重要的生命物种,都会在我们子孙后代的生活中消失殆尽。

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变暖的威胁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注意,科学家和政府都密切关注这个问题。环保主义者因此开始把目光更密切地投向了经济因素给地缘政治带来的影响,例如不断上涨的粮食价格、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美国农业专家莱斯特·布朗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传统经济学直非常关注的是增长的问题:如果国内生产总值上升,那么每个人都应该是快乐的。然而,就像布朗所指出的那样,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在他出版的50本左右关于这个课题的著作中,他试图吸引世人将注意力关注到这样一个问题上如果不致力于去开发可再生能源,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他认为:“我们今天的全球文明在走一条对环境来说无法持续发展的经济之路。这条路最终会导致我们走向经济衰退,并最终崩溃。”

在1995年出版的《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中,布朗强调,随着更多的国家,尤其是中国,成为发达国家,更多的人希望享受发达国家长久以来所享受的那种生活

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变暖的威胁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注意,科学家和政府都密切关注这个问题。环保主义者因此开始把目光更密切地投向了经济因素给地缘政治带来的影响,例如不断上涨的粮食价格、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方式,这就会给世界资源带来很大的压力。从这点上来看,布朗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名誉教授,不是一个巧合。

然而,像环保主义者一样,对于人类找到再生资源并高效使用来拯救自己的能力,布朗并不持悲观态度。换句话说,在他心目中,没必要把经济学说成像凯恩斯所发现的那样是门“沉闷的科学。”生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寻找问题,并寻求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当世界各国人民都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时,有才华的人以及有创新意识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大脑自然会想出创造性的解决办法,世界各国政府也会联手合作,把这些新的解决方案付诸实施。所以,就像以前经常在世界历史上发生的那样,在面临不测的时候,人类终将能够生存下来。当然,也有不乐观的地方。说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到一些失败的全球谈判,诸如关于排放问题的“京都议定书”或者世界贸易组织的“多哈回合谈判”等。这些失败的谈判显示,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有看到全球形势的严峻性,并采取一致的措施去应对问题。

西方的生态经济学家,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的,一般都认为,这个问题的产生,部分是因为主流经济学家分析各个年代人的经济活动、评估他们的发展潜力的时候,没有考虑责任、正义、平等等因素。当这些标准被当成做决定性的因素的时候,大家首先考虑的是政治,因此,最终做出的不是纯粹的经济决定。

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类似的问题被质疑为与人的直觉作对。有人认为,经济学家的任务,是保持自由市场的畅通,并允许市场力量尽可能最大程度地为多数人产生利益。按照这种观点,所有的环保和生态经济学家提出的的问题都是“外行”的,不应该得到一视同仁。假若人民现在满意,那就没必要去关注未来。未来的事情自然会由未来去自行解决。但是,就像著名的经济学家赫伯特·斯坦在一篇著名的文章《亚当·斯密没有戴一个亚当·斯密领带》里所说的那样,即使是伟大的苏格兰现代经济学理论创造者和自由市场的冠军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一书中,关注当前的经济活动和其决定对后人福利的影响,也认为在多数情况下,政府有权利甚至有义务去干预市场。也许,如果亚当-斯密在当今去写他的巨著,也会沿着生态经济的路线走。

生态经济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生产力;协同发展论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1-0122-03

社会生态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生态关系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它同研究动植物或微生物的生态关系的生态学实质上是相同或相通的:它们都有相近或相类的系统结构和功能,也都存在生态平衡与优化的系统状态,等等。差异或区别在于:它们在进化的层次上有高低之分,而在系统的调控上则区别于是否存在意识的作用。烟台大学叶峻教授新近推出的专著《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一书(2012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建构起一门全新的复杂性学科——社会生态学,首创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发展战略——协同发展论。可以相信并且期待,该书的出版发行是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对于生态科学尤其是社会生态学、经济科学尤其是生态经济学、社会发展理论尤其是协同发展论等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无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和科学理论价值。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这个命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和基本规范。《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一书进一步揭示出社会经济又以社会生态为最根本的基础即根基。因为社会实践已经一再表明并且证实,社会经济的发生与发展完全取决于由人类主体及其环境客体所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质量和功能效率。正因为如此,社会经济的生产、消费等基本环节,统统都离不开社会生态系统的支撑与制约:如果没有生态环境(无机环境、有机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供应原材料和能源,并且调配组合相关社会人才的话,哪怕是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产品或商品,都根本无法制造与生产出来;同样地,如果没有生态群体(经营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及时经销和消费这些产品或商品的话,社会生产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系统都将难以为继。不言而喻,社会生态系统是整个人类社会大系统(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宗教等)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无论是军事还是文化,如果没有社会生态系统为其根基的话,它们统统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显然,社会生态根基论是对社会经济基础论的进一步丰富与深化,也是经济基础原理自身的与时俱进和时代创新。

不仅如此,在社会生态根基论的基础上,《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一书还提出了诸如“社会平等,必然以社会生态平等为基础”,“社会公民的人权保障,必然以其社会生态权保障为基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然以在社会生态面前人人平等为基础”,“天赋人权,不啻就是天赋人社会生态权”,“构建和谐社会,必然以构建和谐社会生态为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必然以建设社会生态文明为基础”等一系列全新的学术见解和社会理念,从而为包括经济学特别是生态经济学、政治学特别是生态政治学、军事学特别是生态军事学、社会学特别是生态社会学、法学特别是生态法学、哲学特别是生态哲学、伦理学特别是生态伦理学、美学特别是生态美学等在内的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释出了许多新的思维与信息。

遵循经济是社会的基础这种思维模式,过去我们总是由经济论经济,也由经济论政治,还由经济论社会的一切。现在,社会生态研究提示我们,今后应当从社会生态来讨论社会经济,再从社会生态及其经济来讨论社会政治,以及社会中的各种问题与矛盾,这样才能及时找准问题的根源,由此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如,面对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等重大社会矛盾和问题,社会生态学揭示,所有这些社会问题与矛盾的实质或根源,统统都是由社会生态系统的失衡或紊乱造成的。要真正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维护人类社会的均衡发展,就必须从社会生态的根基上去着手解决。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分配公平公正、贫富相宜相济、防治,并由此确保社会的和谐与安定,维持社会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优化。

过去我们对社会生产力的研究与论述,往往忽视生态环境在生产中的作用,即忽视了生态的生产力。所以,传统的生产力概念是由劳动者(生产者)、劳动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土地、原材料等)、科学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所组成。显然,传统的生产力概念突出地强调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作用力,从根本上忽略了生态环境因素的力量及其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由此,在引发和助长人类对自然界无休止地征服、改造和索取的同时,也导致自然环境不断遭受污染和破坏,其结果是不仅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急剧退化,而且招致自然界持续不断地报复和惩罚人类。对此,学术界早就有人提出异议:传统的社会生产力,“它把自然力量这部分生产力删除了,剩下的只是半边生产力;它在指导实践活动时,造成了自然力的巨大破坏,说它是一种致残生产力毫不过分。”(柯宗瑞,1991)为此,《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一书指出,人类社会的生产力系统,必须将“自然生产力”或“生态生产力”包括其中;也就是说,一定要把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力(自然力或生态力)纳入生产力系统中来,即“生产力=生态生产力+社会生产力”。

社会生态学所关注的许多社会、生态与经济问题,同样也是生态经济学必然要面对的一些基本问题,原因在于社会生态学的学科分类上。生态经济学原本就是社会生态学专门研究社会经济的学科领域,它与生态政治学、生态军事学、生态法学、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教育学、生态科学学、生态心理学、生态宗教学、生态文化学等相并列,同是社会生态学的诸多分支学科和新的发展方向之一。由此,生态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同仁,应当热忱欢迎和积极关注社会生态学的建构与发展,以便从中吸收营养和信息,从而更好地充实与完善自己。我们相信并且期盼,随着社会生态学的建立与发展,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

《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一书最大的学术贡献或信息输出,是创立并建构了社会生态学这一新学科和协同发展论这一新战略。为此,该书首先对社会生态学的主要方面(如研究对象与任务、基本概念与范畴、基本原理与规律、学科体系、历史回顾、研究现状、发展前景等),都逐一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与探讨;然后,对于协同发展论的应运而生及其相关方面(如与可持续发展、人天相依存、社会生态学、科学发展观等的关系),也都分别予以讨论与分析。如,该书首次建构了诸如社会生态工程(工程技术层次)、社会生态论(技术科学层次)、社会生态学(基础科学层次’)、人天观(学科哲学层次)等科学理论所构成的社会生态学学科体系。又如,该书反复强调与论证,为了确保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必须切实实施协同发展的战略方针:既要实施社会(人群)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经济(生产经营)子系统等的系统协同发展,也要实施各类系统空间地域分布的空间协同发展,还要实施各类系统时间区段系列的时间协同发展;总之,要在众多系统方面、各个空域方面和不同时段方面全面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唯有如此,才能保持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与循环,从而避免恶性运转与循环,始终确保社会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优化,实现人类社会的均衡发展。不言而喻,社会生态学的研究和协同发展论的创立,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等,无疑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意义。

生态经济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经济学

在生态学上,生态补偿分为生态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和外部补偿机制。其中,生态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由于外界活动而遭干扰、破坏后的自我调节、自我恢复。生态系统的外部补偿机制是人类为了推进和加速生态系统的内部自我补偿机制,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所进行的生态建设活动的总称。从生态“经济人”的角度讲,生态补偿给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人带来一定的成本费用,表现为劳务和物质的付出,它的实质是实现经济价值补偿生态价值的过程。从“法律人”的角度讲,既保护环境污染者和破坏者应该承担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也包括污染者、破坏者支付恢复和重建费用,以及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向生态建设者支付一定费用的义务,这一过程在法学上表现为权利义务关系。因此,法学和生态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生态补偿是生态系统的外部补偿机制。

一、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生态经济学根据

1.生态系统是可恢复的

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体和无生命物质构成了具有一定物质和能量循环功能和自净功能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如气候因子、土壤因子、水因子、生物因子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进,并在一定的时期内形成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但是,来自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的干扰,会使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并导致失衡。如森林砍伐、草原开垦等都会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受损。在人类的参与下,生态系统也可以从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所产生的失衡状态中得到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逐步协调。生态补偿就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通过自然和人工的结合,通过人类向生态系统的投入来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生态建设活动。因此,生态系统的可恢复原理,为我们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2.生态环境资源是稀缺的

人的欲望要用各种物质产品(或劳务)来满足,物质产品(或劳务)要用各种资源来生产。但自然赋予人们的资源却是有限的。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便产生了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同时,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延续,以及环境资源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性,使得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更加明显。为了用稀缺的资源来满足人类的需求,我们就需要不断地保护、改善和补偿环境资源,使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然而传统的经济价值观认为环境资源的天然的,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因而没有价值。所以,认为环境资源可以无偿使用,从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改善、整治和补偿措施得不到重视。但现代经济学认为,稀缺的东西具有价值,物以稀为贵,越稀缺的物质,其价值越高。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具有的价值属性为生态补偿奠定了价值理论基础,它要求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人类应当不断地改善、补偿环境资源;同时它还要求将环境资源补偿的具体行为引入到社会关系内部,使损害生态环境者和生态补偿的受益者补偿生态建设者和为生态建设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者,使生态补偿从人对自然的补偿转化为人对人的补偿。

二、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目标

1.生态正义目标

正义是法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正义的主题是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和社会合作利益的划分。美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确定了社会经济不平等条件下的正义原则:第一,人们在收入和财富方面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但这种分配是对“最少受惠者”最有利的;第二,人们在使用权力方面也是不平等的,但掌握权力的地位和职位应该是对每个人都开放的,即具有同样条件的人应具有同样机会担任这种职务和占有这种地位。环境正义是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运用,它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第一,环境正义是作为公平的正义,包括了环境的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权利义务分担公平;第二,环境正义的核心是公平地分配环境成本和费用;第三,环境正义体现了发展权和发展机会的均等;第四,环境正义必须体现差别对待原则,优先考虑最不利地区和成员的利益问题,如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利益问题。环境正义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法理学和伦理学的依据,环境正义要求对那些为地球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做出贡献和失去发展机会者,以及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生态补偿,以达到整体生态均衡。

2.环境均衡目标

均衡分析是理性选择理论分析决策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具体到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分析,主要要考虑以下两个均衡:

第一,代内均衡:指代内的所有人,不论其国籍、种族、性别、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差异,对于良好的生态系统享有平等的权利。目前讨论最多的就是不同区域之间生态补偿的不均衡,西部廉价的能源供应东部而没有得到生态补偿,造成东西部生态系统负担的不均衡,从环境正义的角度看,地区之间有平等的发展权,上游地区因保护生态环境而丧失发展机会,下游地区应当给予其适当的补偿,其次,大江大河上游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化是由千百年的战乱、自然灾害、政策失误造成的,如果让上游地区单独承担生态恢复和重建的责任是有损生态公平原则的。然而,目前因为地区间的生态效益难以测算,使地区间生态补偿的标准很难确定,加之,地区生态补偿协商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为地区间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安徽省黄山市是新安江流域上游的水源涵养地,而浙江省杭州市是流域下游的受益区,两市都对新安江流域的生态补偿问题非常重视,但在如何补偿的问题上,却各抒己见。黄山市希望能得到浙江省获得生态补偿,并期待浙江省来投资,而浙江省和杭州市则认为,上游没有提供合格的水,特别是总氮和总磷指标甚至达到V类,对下游水质造成影响,下游不应对其进行补偿。另外还有不同主体之间生态补偿的不均衡。例如当代社会中有人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和受益者,有人是生态系统的建设者,按照权利和义务相对等的原则出发,享受生态效益好处的人应该给生态环境建设者提供生态补偿。但是因为生态效益的计算困难和补偿机制的不完善,我国不同主体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第二,代际均衡:罗尔斯在其巨著《正义论》中,为代际平等提供了一个起点。罗尔斯认为,假定把每一个人置于“无知的面纱”之后,则是一种可能得到公平的普通标准方法。无知的面纱防止了他们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真实处境的了解。人们被置于这个面纱后面,一旦他们做出决定,就被迫生活在一个社会里,而且会根据某种原则做出决定来管理这个社会。这种方法意味着当代和后代所有成员进行假设性协商,根据这些准则来决定资源的代际间分配。由于无知阻碍了他们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代人,因而人们既不是过度的保护主义者(除非他们变成了前代的成员),也不会过度开发(除非我们变成了后代的成员)。代际均衡的环境正义,确立了当代人和后代人共同享有地球生态系统的权利,要求当代人在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毁损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给地球生态系统以补偿,并公平地负担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成本费用。

三、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原则

生态补偿是为了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功能和自净功能,使生态系统保持高的能量转化率、物质积累率和最大的自净能力,这就是生态效益;而经济效益要求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使投入和产出最大化。所以生态补偿中,要用最大的投入换来最大的生态效益,用生态效益更好地为经济效益服务,同时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为生态补偿提供经济基础,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原则应该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四、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标准

在考虑环境资源法中权利安排的价值目标时,传统法学往往以公平、正义标准来衡量。但公平与正义的标准是基于主观的价值判断。即使涉及客观的标准,也往往将利益的衡量限于经验的观察,而缺乏理论的例证。事实上,公平、正义绝不是与功利主义相悖的,仅属古典自然法的价值目标,亚里士多德曾区分出交换的正义和分配的正义。所谓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不过是因各自内涵在不同条件、不同价值层面下的差异所引起的,他们完全可能统一于某个价值终点。生态补偿机制应该以效率作为其生态经济学的评判标准,因为其允许生态破坏者对生态建设者进行经济补偿,如果受益者得到的补偿大于破坏者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其结果是社会的总体福利增加,那么这就实现了一次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在不违背效率的同时向分配正义的“理想王国”迈进了一步。这也同时表明:在现代环境资源法学领域,公平原则有着自己独特的判断标准和解释。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必然会涉及到利益、资源的分配和调节,这就必然存在着对某一方的损害。帕累托均衡和帕累托改进对现实法律世界的可适用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因为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复杂的社会关系,每项法律在对一部分人有利的同时,必然也会对其他人不那么有利甚至有害。所以就有了卡尔多―希克斯改革,这是指在改革中受益总量大于受损总量,以至受益者可对受损者进行补偿,使之不受损或受损最小。严格说来,卡尔多―希克斯改革是非帕累托改革通过“赎买”、“补偿”向帕累托改革的一种转化。卡尔多提出:“任何潜在的变动都要受到以下的测验:要问所有因革新结果受到有害影响的人,认为革新给他们带来的不便最低要有多少货币补偿。同样,也要问所有因革新获得的人,估计最高意愿让出多少钱而又不放弃已得的利益。只要后者的总和大于前者的总和,就可断定这是社会合意的革新。”其意思是说如果一项法律制度的安排使一些人的福利增加而同时使另外一些人的福利减少,那么只要增加的福利超过减少的福利,就可以认为这项法律使社会福利总体实现了增值,因而这项法律就是合乎效率的。换言之,只要法律收益获得者能对受损者给予补偿,最终的法律安排就是有效率的。

参考文献:

[1]张炳淳: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分析[J].河北学刊,2008(1):172

[2]吕忠梅主编:环境法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87

[3]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2,105

[4]庾莉萍:水资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思考[J].工作研究,2007(10):25

生态经济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马克思;社会历史哲学;现实意义

当下,国际金融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们发现这次深刻的经济危机,可能引起全球性的决策机制空前的改变,生态问题在可见的将来必然会成为经济政策的主导因素之一,整个生态运动的理念也将会产生一次历史性变化。这样,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政策制定者既有的观念系统必须适应新的挑战。中国政府在其既有的马克思主义观念系统中要找到相应的思想资源,并不困难,问题在于需要在本土实践中根据这种资源,不断作出切题的再思考。

一、生态运动的价值论阶段及其局限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尽管利奥波德(Aldo Leopold)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提出了“大地伦理学”的概念,但学者群体系统地回应生态危机、构造生态哲学仅仅有45年左右的历史。这几十年间,人文社科界的生态学说风起云涌,顿成西方学术界之显学,学派林立,并且涌现出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与生态中心主义(ecocentrism)两大阵营的争论。不管以人类为最高的价值目标,还是以自然系统为最高的价值目标,这些生态学术运动的主线是一种价值学说,换言之,生态伦理学是这45年来整个生态哲学和生态社会科学的轴心。但是过分地从伦理学角度考虑我们的生态困境,不可避免带有强烈的局限性,其缺陷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价值观先行的视角,日益脱离人类与自然的实际,带有浪漫主义、神化自然的乌托邦色彩。在生态哲学诞生之初,影响最广的四篇奠基性论文都带有这种倾向。例如小林恩·怀特(Lynn T. White, Jr.)教授1967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著名论文《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认为早在中世纪,犹太-基督宗教传统的人类优于自然的倾向已经造成西方人使用科学技术榨取自然的心态萌芽。[1]这个带有韦伯风格的论断本来尚有可取之处,但是随后他谈及未来的解决方案时,盛赞佛教禅文化以及中世纪著名修士阿西西的方济各(Francis of Assisi)对待自然的态度。我们分析一下后一个个案,方济各在他著名的《太阳颂歌》(Canticle of the Sun)中表达他对自然的感受:“我主,愿你因亿万受造而蒙颂赞,尤其是因为太阳兄弟,它带来白昼,给我们光明,它美丽灿烂,彰显你的尊荣…… 我主,为了风兄弟,又为了空气、白云和晴朗,以及各种气候,愿你受赞颂……为了水妹妹,愿你受赞颂,它多么有用又谦逊,宝贵而贞洁……我主,为了我们慈母般的大地姊妹,愿你受赞颂,它负载并照顾我们,它生产许多果实和缤纷的花卉草木……” [2]但是,这种田园牧歌的情调确实与方济各时代的现实生活紧密关联,蛮族入侵瓦解了西罗马帝国后,基督教在蛮族中虽然获得承认,但能够保存的文化遗产极少,中世纪欧洲的封建采邑制和教会的苦修传统构成了这个“黑暗时代”(the Dark Ages,方济各生活在狭义上的黑暗时代刚刚结束的时期)紧缩而有序的社会构造。在自给型经济中,作为共同体恬静的成员,自然当然不会成为过度索取的对象。现代生态哲学家对方济各这种与自然相团契的价值观称羡不已,但是不见得他们就愿意还原方济各时代欧洲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再者,方济各传中的很多情节,如果和东方文化相类比,更接近于董仲舒学说的天人交感关系,是带有等级制教化功能的,禅佛教以人人皆有佛性立说,拒斥这种向下示范的苦修文化。完全是现代西方学者对生态伦理脱离具体场景的浪漫幻想,把方济各和禅宗这两种风牛马不相及的传统,一起摆放到生态价值论的玄学神坛上当作护法。

生态经济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生态经济学 课程特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新兴交叉学科。生态经济学概念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于1966年提出,但其快速发展却是在1989年之后(该年国际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并出版《Ecological Economics》杂志)。生态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人如何在经济行为下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宗旨是探索人类如何实现资源、人口、生态、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它作为一门课程进入我国大学课堂只有20余年的时间。生态经济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一个国家全民生态保护素质最好的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经济学课程特点,接下来分析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改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以期有益于该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化。

一、“生态经济学”课程特点

(一)知识点多,涉及内容广。

目前国内生态经济学教材版本众多,其教学内容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生态经济系统与功能理论;(2)生态经济产业理论;(3)生态经济市场与消费理论;(4)生态经济价值及其核算理论;(5)生态经济制度与政策理论。由此可见,生态经济学知识点丰富,涉及内容广泛,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广泛和扎实的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教师既要能辨分主次,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讲清重点,又不能遗漏相关知识的传授。

(二)学科交叉性与理论性强,实践难度高。

生态经济学课程涉及的各种原理与方法涵盖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统计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的知识,具有多学科交叉且理论性强的特点。而且,该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难度高。课程中的一些原理和方法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实验和演示,而由于缺乏教学实践环节,学生对部分内容没有感性认识,增加了学习难度,往往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三)与现实环境问题联系紧密,时代性强。

生态经济学是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生态问题而出现的。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时代性很强,因此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体现出时代特征。当前国际上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前沿主要体现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人类福利的评价、生态补偿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这些前沿知识,掌握生态经济学领域的先进理念和研究方法,通过联系实际及社会环境热点,加深学生对理论及方法如何应用于实际的理解。

二、“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偏重理论教学。

一部分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讲授为主。以理论阐述为主的讲授方法使得学生感觉课程内容太抽象,有些学生自身经济理论功底不足,而有的老师缺乏有关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事件的亲身经历,上课时照本宣科,往往导致这样的问题:教学初期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随后学生因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慢慢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越来越差。

(二)教材适用性差,教学内容设置不尽合理。

国内许多高校使用的生态经济学教材偏重于理论,教材中罗列大量的名词概念和经济模型等,并且所引用的案例比较陈旧且国外案例居多,缺乏国内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合适案例,教材更新速度慢。更严重的是,目前国内生态经济学教材在逻辑起点问题上大多立场不明,在逻辑框架的选择上也不够讲究,从而造成许多教材取材混乱、内容残缺。如很多生态经济学教材没有或很少涉及人口、消费等问题。可想而知,使用这些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难以跟上时展的要求。

(三)考核方法单一。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方式,即通过期末考试和平时出勤情况评定学生学习的优劣,考试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以记忆为主的概念和理论。这种考核方式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背道而驰,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改进“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创新教学内容体系。

合适的教材是改进课程教学的前提与基础。针对当前生态经济学教材的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创新教学内容体系。

1.确立生态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一门科学或学科理论体系中思维的起点。要创新生态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体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态经济学逻辑起点的推溯和界定问题。生态经济学以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视阈,以可持续发展为学科宗旨。它致力于解决生态经济系统中自然生态过程与社会经济过程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集中表现为“日益扩张的经济规模(经济规模并非是指GDP这样的价值意义上的规模,而是指经济系统物质吞吐量的规模)与有限的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当前一切生态危机的实质,也是困扰生态经济系统健康发展的“原始的基本关系”,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所有方面,都是紧紧围绕这一矛盾展开的。因此,生态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以“经济规模与生态承载力”这一基本矛盾关系作为逻辑起点。

2.建构生态经济学的逻辑框架。

逻辑起点只是理论分析和体系建构的开端,有关概念范畴和具体理论还有待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演绎。为此,还需要为随后的逻辑展开寻找一个合适的线索或框架。以IPAT方程作为建构生态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的逻辑框架非常合适。所谓IPAT方程,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口学家Paul R.Ehrlich于1971年提出的用来表示环境冲击与影响因子关系的一个恒等式,其基本形式是:

I=P×A×T(1)

式中,I代表环境压力或环境影响,可以是某种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可以是某种资源的消耗量;P代表人口规模;A代表富裕度,通常可用人均GDP表示;T代表技术因素,常用单位GDP所形成的环境指标表示。

使用该方程作为构建生态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的逻辑框架,首要的理由是该框架能对前面述及的逻辑起点进行很好的承接:既然将协调“经济规模与生态承载力”的矛盾关系作为生态经济研究的逻辑起点,既然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要求是经济的扩张不能突破生态承载力的限制,那么自然就需要对造成生态压力或生态影响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因素分析,以期找到生态压力的社会经济源头,并对这些源头进行管理和控制。IPAT方程无疑是进行这种因素分析的最好框架。

(二)改革教学方法。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针对生态经济学课程特点及当前该课程教学方法的缺陷,笔者建议教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开展案例教学。

好的教学案例能实现经济理论与生态知识的充分融合。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对抽象的生态经济理论的理解不相互脱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以比较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迅速掌握相关知识。因此,如何选择案例及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学习显得非常重要。总的来说,要遵循3个原则:(1)生态知识与经济理论相结合原则。典型案例都包含许多相关的生态知识与经济知识,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2)案例本土化原则。国外案例所叙述的生态经济问题常常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因此容易使学生的案例学习与现实问题发生脱节,从而导致案例教学的效果不显著。因此,应当多采用国内典型案例,无论是成功或失败的案例都可以用来分析,比如西南地区石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3)取近舍远原则,也就是尽量选用近期案例。在案例组织方法上,教师应利用案例来引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探讨,并利用案例进行验证,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讲故事和进行案例灌输。

2.分组讨论。

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结合当前生态经济学前沿动态,列出多个专题(比如生态经济核算专题包括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生态足迹核算理论与方法、能值核算理论与方法等)。由学生分组选题后,每个小组通过小组成员协作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和案例制作,并通过PPT在课堂上进行案例介绍分析,结合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相应讨论,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进行提问。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引导以保证讨论不偏离主题,同时可采用适当的嘉奖方式鼓励提问。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演讲和讨论,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分析问题、协同工作及语言表达等能力,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

3.围绕区域特色生态经济资源开展教学。

由于教学材料直接来自自身区域,因此能更好地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实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融合,自然教学效果更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地最突出的生态问题――严重的石漠化,从石漠化出现的原因、石漠化的后果、石漠化的治理等方面进行讲授,效果很好。

4.室内模拟教学。

由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许多生态经济学方法都出现了软件。利用相关软件,对生态经济学的物流分析方法、能值分析方法、生态足迹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生态经济核算等进行模拟运用,使学生深入理解生态经济方法,并运用某些方法评价生态经济系统。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国内外有许多生态经济研究机构网站,如中国生态经济科学学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环境生态网等等。通过这些网站的浏览可以获取很多的生态经济信息、研究动态、研究前沿。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小论文题目,如“全球气候变暖,是危机还是骗局”、“我国沙漠化现状及治理”、“三峡工程的生态效应”等,学生在小论文写作过程中自觉和不自觉地上网查找资料,在有意无意间获得了许多科学知识。

(三)革新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应从考核内容变革、平时出勤与课堂表现、专题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革新。例如,可将试卷内容设定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概念和解释题,注重考核学生平时在案例互动、实验式互动及分组讨论中所表现的学习和思考能力,而不仅仅是根据出勤次数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定。采用以上的综合考核方法,能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明灿,刘惠民.建立生态经济学学科体系的理论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10(2):21-23.

[2]沈满洪.生态经济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3]徐中民,程国栋.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进展――理论篇[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2.

[4]成美.生态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J].教学研究,2012(2):49-52.

[5]Ehrlich P R,Holdrens J P.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growth[J].Science,1971(171):1212-1217.

生态经济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的问世,标志着人类首次真正结合社会经济问题开展生态学研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人类经济迅猛发展,可是用著名经济学家布朗的话来形容,这是“自我毁灭的经济”[1],因为伴随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众多环境问题,已严重的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不容乐观的地球生态环境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给人类经济带来飞速发展,可是这也给环境带来的巨大的破坏。经济理论和经济指标并不能解释经济是如何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的。为什么中国西北部的沙漠化越来越严重,为什么南太平洋珊瑚礁大批死亡,为什么从南极冰原到北极冰盖冰雪融化无处不在,为什么人类已处在自恐龙灭绝后最大一次物种灭绝的早期阶段?以及日常报道的森林缩减、牧场退化、土地风化、渔业崩溃等诸多问题都在表明着经济发展与地球生态环境的激烈冲突。我们将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就是产生经济衰退的结果。

(一)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即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况。[2]它包括大气的平均状况,也包括多种可能的统计特征及其极端状况。而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述,“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然其本质为环境问题,但却给地球上所有物种的生存带来影响。它会影响经济增长、人口扩张、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管理等全球性的问题,同时也会受他们影响。”[3]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致命的。如上面提到的冰川融化,气象灾害频发,中国98洪水造成2.23亿人受灾,以及2005年的三场超级大西洋飓风,现在想起仍让人不寒而栗。

(二)物种多样性减少

地球是一个整体,所有的物种共同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然而,近年来人类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大量侵占动植物栖息地,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生物多样性锐减。在我国,上海的淡水河流、湖泊的河面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1.10%减少到21世纪初的8.40%,减少了2.7%。[4]森林是巨大的基因库,地球上20%-40%的物种都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里,可在1969-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亚马逊地区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千米,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5]20世纪80年代,热带雨林国家的人口从15%增加到36%,而森林毁灭的速度几乎加快了90%。[6]面对如此现状,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在环境恶化并带来长期经济衰退之前扭转局势,避免重蹈覆辙。

二、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一)国外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麦肯齐(Mekenzie)首次在研究人类群落和社会时融入了植物和动物生态学,第一次将经济研究与生态学结合了起来。而在卡逊《寂静的春天》出版后,人类觉醒了,因此大批拥有生态意识的经济思想家如雨后春笋班出现。最终,在1966年,肯尼斯·鲍尔丁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个概念。迄今为止,西方理论界关于生态经济的多种思潮学派,大体可基本分为以下三类。

悲观派:这一学派的代表是美国的米都斯及其于20世纪60年代末所著的《增长的极限》;英国生态学家爱德华、哥尔德史密斯的《生存的蓝图》。悲观派学者认为,如果任由现在的经济和人口增长趋势发展下去,在今后的100年内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极有可能被消耗殆尽,导致人类的灭绝。他们认为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是造成现今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所以只有“零速增长”,即停止经济人口增长,停止工业技术的发展,才有可能解救人类。有些学者甚至提出,人类应该回归到18世纪的田园式农耕生活来解决现今的危机。

乐观派:此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未来学家赫尔曼·卡恩,代表作是《世界经济的发展——令人兴奋的1978~2000年》。以及朱利安·西蒙,其代表作为《最后的资源》。他们认为,目前的粮食、能源、人口问题只不过是出于“伟大转折(1800~2000年)”的过渡时期带来的结果,即产业革命到后工业化社会的过渡时期,人类由贫困到富裕的过渡时期。而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资源的无竭性,生态环境会愈发好转,未来这些问题都会慢慢消失。

可持续发展派:悲观派过于强调人类经济活动的破坏性后果,乐观派则夸大了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对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经过时间的沉淀,两派人员都认识到自身观点的局限性,最终产生了观点趋同的趋势。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大家熟知的赖斯特·R·布朗(Leste R Brown),其代表作为《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他们主张人类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正当手段干预生态经济,引导技术革命,使经济增长、资源开发、人口控制、环境保护朝着生态经济和谐发展方向前进,追求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定的增长。

(二)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生态经济学在我国起步较晚,至今不过三十余年时间。但是其发展很快,并已取得一定成就。1980年8月,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先生在青海西宁的一次会议上首次发出了建立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倡议。1982年11月在南昌市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生态经济学术研讨会。

1984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大会。会上再次强调了生态经济学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7]

经过30余年的研究讨论,我国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理论上,有对生态经济平衡理论的研究,对生态经济再生产理论的研究,对人与生物圈、生物多样性经济评估等学术成果;在实践上,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如生态经济预警研究,积极探索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实践应用。

三、生态经济学的内涵

(一)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态经济学”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 Boulding)在他的重要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正式提出来的。[8]作者在此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协调理论”,指出自然生态系统是现代经济社会系统建立的基础,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活动都在大自然的生物圈中进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生态经济系统,即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和地球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跨领域科学,从广义的角度探讨了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由这两个系统所组成的复杂系统的运动规律。它转变了人类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事实上,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系统理论及伦理理论都为生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接下来着重分析下生态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9]生物时刻改变着环境,环境为生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源,所以两者是共同进化的。因此人类必须意识到,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有限性,珍惜拥有的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理论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即为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具有限制作用,同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也受限制因子的限制,这时如何进行有效资源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济学是一门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10]其两大核心思想为,物品是稀缺的,以及社会必须有效地利用他们。传统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其中的许多理论都构成了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生态经济学探讨的人类经济发展规模不能所占地球承载能力百分比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另一方面,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分配也为生态经济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四、生态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1989年,国际生态经济学会(ISEE)的成立以及《生态经济》杂志的创刊是生态经济学发展史上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而即便研究生态经济学变得越来越普遍和规范化,它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许多课题仍然尚处于摸索阶段,但我们确实可以通过其发展史看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上所说,从西方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史来看,可持续发展理论已经成为主流,这其实就是生态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1990年首届国际生态经济学讨论会的题目与中心议题就是“生态经济学:可持续的科学与管理”,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讨论已经形成热潮。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已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过渡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鲍尔丁及许多科学家过去认为经济系统隶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下,人们应该努力寻找两者协调发展之道。但现在,生态经济学家们意识到,不仅仅是协调发展,如何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促进技术进步,使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都能可持续的进行下去,更为重要。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必将是未来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大方向。

参考文献:

[1]Lester.R.Brown. Eco-Economy [M].NYC: W. W. Norton & Co.,2001.7.

[2]刘俊.关注全球气候变化[A].李占峰.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气象[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1-2.

[3]UNFCC. Background on the UNFCCC: The internation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http://unfccc.int/essential_background/items/6031.php,2013.8.1.

[4]成克武.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及生态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5.

[5]张广明.环境科学知识[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101.

[6]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

[7]韩威.百卷本生态全书生态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

[8]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

[9]Frodin.D.G.Guide to Standard Floras of the Worl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72.

[10]Harper,Douglas.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Economy.http:///index.php?term=economy. 2013.8.2.

[11]方时姣.西方生态经济学发展的前沿和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7-2(2).

生态经济学范文第7篇

1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就其一般意义来说。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经济系统。它是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结合上.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理论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围绕着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发展的关系这个主题.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学不是一般地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而是研究作为整体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统一有机体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2生态经济学的特点

生态经济学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等重要特点.这些特点从不同角度又体现了生态经济学的性质。

2.1整体性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有机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内各个成分之间,都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使生态经济系统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生态经济学具有严密的整体性。

2.2综合性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就是综合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序列的综合结构体系。在这个庞大的综合体系中,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是包含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并由食物链连接起来的生物网络:环境系统有各种物理、化学过程。由于生态经济学涉及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因此.它必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2.3战略性战略问题一般是指带有全局性和长远目标的主导问题,生态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技术、社会和生态问题,一般来说都具有这一特征:如人日和资源。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技术进步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在几年以至十几年内都看不出其后果。一旦达到质变的程度.就会对整个社会和人类产生无可挽回的影响。生态经济学在着眼于长远利益的基础上.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重视研究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重视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当代人与子孙共享资源与环境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之路。

3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经济系统及其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正是由于生态系统思想的产生,人们才有可能把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他的重要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先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利用市场机制控制人口和调节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环境污染以及用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人类福利的缺陷等进行了创见性的论述。

4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的生态经济学是1980年由中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提出建立的.它的出现是生态时代的需要,其目标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在我国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建立了本身的学科理论体系,并广泛用于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实践.对我国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起了很大促进作用[21。过去.由于没有经济与生态协调的思想做指导,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经济社会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动了生态经济学的产生。生态经济学的建立,为指导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建立生态经济学的目的是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反映了新的时代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世界和我国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的反映。生态经济学的产生是新时期解决普遍存在的生态与经济矛盾的需要。我国的生态经济学是世界生态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生态经济学的产生表现出与世界走向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潮流的三个同步:即与世界3O年来的环境与发展运动同步[3]:与世界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同步…:与世界经济生态化趋势的出现同步[。

5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5.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即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即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从经济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即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㈣。从科技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有的学者从技术选择的角度扩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如司伯斯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5.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5.2.1公平性原则:一是当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二是代际问的公平即世代平等]。

5.2.2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发展必须有一定的限制因素]。

5.2.3共同性原则: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惟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8]。

5.3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界定问题

5.3.1代际公平:这是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原则之一。所谓代际公平就是指:若某种选择或某个决策涉及多代人的利益,就存在一个代与代之间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这时就要遵循代际公平的原则,使各代人有同等的满足其需要的权利。

5.3.2最低安全标准原则:可持续的经济活动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不超过环境承载力的限度,以使得该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能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环境系统自身动态平衡得以消除。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可用最低安全标准来衡量。最低安全标准至少应包括以下3条:①社会使用可更新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资源的更新速度;②社会使用不可更新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其替代品的开发速度,且替代品必须是可更新资源:③社会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能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速度。

5.3.3对环境极限的特别关注:环境资源不是可以无限制消费的客体,地球环境处于宇宙这一物理性空间中,且具有其自身物理性极限,它是通过人类、生物等有机体与无机体间的相互联合形成的有时空限制的整体。人类只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征服自然只不过是人类的一种过激想法。自然是由恒定的生态系统构成的,无视这些,人类的行为必将引起生态系统的混乱。

生态经济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7)05―0011―07

长期以来,新古典经济学把生态系统视为经济系统的一个外生变量,不纳入经济分析的范畴。在不考虑生态系统而单独研究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前提下,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就简化为如何使经济系统在既定成本下产出达到最大化,或如何在既定产量水平下投入成本最小化的问题。

随着上世纪中叶以来现实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深化和广化,生态经济思想开始萌发,①并日益成为当代对新古典经济学予以反思的代表性潮流。生态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生态背景,决定了生态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相比存在着本质性区别:第一,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为克服新古典经济学的固有缺陷,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扩大到了整个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以及由三个子系统耦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生态系统与其它子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生态经济学注重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与持续发展。第二,生态经济学追求的目标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只有符合这一目标的经济行为才被视为理性的行为。生态经济学追求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第三,生态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在研究方法路径上存在较大差异。

近年来大量的文献对生态经济学的思想史和方法论进行了综述(参见Bergh,2000;Brown,2001等)[2][3],作为异端经济学流派之一的生态经济学,其研究层面集中于更加广义的人类活动,其模型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消费和生产活动,也包括生态、社会和伦理维度上的活动。因此,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囊括了新古典经济学和各类异端经济学流派,包括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心理经济学、激进主义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等的思想和方法。

基于生态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之间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差别,研究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论,可以从其区别于新古典经济学方法的角度予以具体解析(Gowdy&Erickson,2005)[4]。

一、价值多元论

新古典经济学遵从价值一元论观点,价值一元论意味着所有的目标效用都具有可计量性和可对比性。20世纪中期之前,理论界有关价值多样化的讨论尽管活跃,如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争,劳动价值和效用价值之辩等;但20世纪中期之后,西方主流的经济学界开始普遍采用一种更为狭窄和单一的价值标准――市场交换价值,有关分配的理论被限定于行为个体具有完全理性和方法论个人主义,每个孤立的个体所做的分配决策都独立于其他个体,人们在每个时点都会根据自己消费选择的成本和收益权衡来体现其外生性选择偏好,人们选择自己想要的,而他们想要的体现了他们的偏好。成本-收益分析的推理逻辑就从人们的偏好转变为市场背景下的选择再到市场价值的选择。那种假定生态的多样性偏好具有与市场商品同样的可比性并予以选择的逻辑,却被生态经济学家们认为是很脆弱的思路。因为如果人类的偏好并不像消费者选择公理那样准确,那么在市场背景下所做的有限选择就未必是严格限定的。

实验经济学为新古典经济学指明了新方向,即一条与古典的、更广义的价值概念较为一致的方向。例如,有关环境产品选择偏好的条件价值分析发现,即对环境资源等产品的价值偏好并不遵从一般的市场价值均衡。行为经济学和心理经济学有关禀赋效应、双曲线贴现、损失厌恶和对众多消费选择理论中异常现象的论证都可以予以佐证(Gintis,2000)[5][6]。

标准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cost-benefit analysis,CBA)利用消费者剩余来判断公共政策选择的期望程度,而价值一元论有力地支撑着标准的成本-收益分析法。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依赖于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人类行为模型的有效性,甚至条件价值评估技术(contingent valuation techniques,CVM)都提出了质疑。禀赋效应即是因其对福利变化测定时采用的意愿支付方法(willingness-to-pay,WTP)与意愿接受方法(willingness-to-accept,WTA)出现差异的一个可能解释。尽管WAP方法是衡量环境成本和收益的最一般化方法,但WTA方法在理论上可能更适合(Brown&Gregory,1999)[7]。①双曲线贴现的存在也对利用CBA技术来衡量未来中长期成本或收益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深入研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引入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系统论的熵值理论、能值理论、生态占用等知识工具来度量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可以克服价值货币理论的主观因素。新兴的生态经济学提出了在整体上替代CBA和价值一元论的多维决策标准(multi-cri-teria decision aide,MCDA)。MCDA这种政策分析方法考虑更多样化的相关信息,适用于针对多维度决策问题的选择、评价和权衡。其价值是建立在考虑效率、公正和稳定等多样化标准之上的,是典型的价值多元论观点,允许对多样化标准之间的替代和互补关系予以更现实的评估。例如,MCDA涉及到道德或伦理考虑,允许在民主决策框架下探讨长远未来的利益关联及其不协调问题。Spash(2000)[8]应用MC-DA方法强调了将有效信息引入经济价值框架的重要性,并认为MCDA的思想源于欧洲,但被应用于美国实践。

二、“生态人”假定

新古典经济学依赖于理性主体模型,其经济分析的起点是理性人在毫无社会和环境条件约束下的单纯经济决策,但后来众多经济学家对理性人假定进行了修补、弱化和拓展。

结合个体真实行为的实验和测试结果,博弈理论对这种新古典理性主体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发现人的偏好具有内生性特点,而这种内生性偏好取决于行为主体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和意识兴趣的发展(Albert&Hahnel,1990)[9]。相关实证研究发现,公平和公正在人们的分配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影响对经济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人们在作为单独隔离的主体和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内部成员分别所作出的决策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例如,人们频繁地与那些完全陌生的人进行合作和协调,即使他们知道这些人可能以后再也不会遇到。Fehr&Gachter(2002)[10]证明了在团体中与别人合作,即使预期这些成本得不到补偿的情况也不惜花费很大个人成本的前提下,惩罚破坏合作规范(如搭便车、背叛和逃避责任等行为)的人的利他性惩罚行为的存在。最后通牒式博弈和独裁者博弈中,公平和自私对于预测人类的行为]化同等重要。这些研究都表明理性主体模型并不能作为人类行为最优的表达式,人类相比较于其他哺乳动物具有更多更复杂的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常常是由社会组织强加的。民主决议或集中决策制约下的协作行为决不会在单纯个体偏好约束下的决策机制中产生。人的需要是社会化而不是原子式的,公共决策需要对比市场化成本和收益,同时也需要考虑比市场价值更重要的社会福利问题。

理模型的矛盾性体现在未来环境贴现上,即应用市场价值贴现率来估算未来社会和生态的收益和损失大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Price,1993)[11]。因为第一,理性个体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所作出的市场行为决策未必适用于整个社会。例如人们很难对人类长期生存、气候的稳定性、生物的多样化和未遭受污染的土壤、空气和水等重要的具有自然特征的价值予以贴现。第二,甚至在新古典的选择背景下,大量的研究也表明线性贴现率并不能真实反映个体实际上是如何看待未来的,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们的研究表明人更遵从双曲线式贴现偏好,即对短期所获得收益给以较高的贴现权重,中期锐减且趋于平滑的贴现权重,长期是常数化的贴现权重(Laibson,1997)[12]。这种双曲线形贴现率模型对于利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来计算未来全球气候的稳定性和生物的多样化等收益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行为金融学研究主体决策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Tversky&Kahneman,1984)[13]和偏差性文化传导(biased cultural transmission)(Henrich,2003)[14],都被证明是比选择公理性模型预测人类行为更好的模型。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有关厂商之间在时间、空间和行为等方面相互独立的模型正在被更加现实的模型所取代。Radner(1968)[15]研究发现企业家在聘用和解雇员工时具有程度不等的公平意识。新古典经济学中厂商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模式,正在丧失其预测性,并被更为微妙的协作、利他性惩罚及其他形式的战略行为模型所取代,尽管这些模型与瓦尔拉斯福利模型缺乏一致性。

事实上,以上对“经济人”假定的质疑和证伪,甚至包括凡勃伦的制度人假定、阿尔钦的“as-if”假定、西蒙的有限理性假定和行为经济学家提出行为人假定等思想和方法,都或多或少地被生态经济学理论吸收和借鉴。一定程度上,生态经济学的主体行为假定可以被认为是更现实、更一般化的“生态人”假定,即符合有限理性、满足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平衡和追求人与环境(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收益最大化这三个特征,以生态意识、生态良心和生态理性为内涵的一种主体假定。

三、对边际分析的替代性方法

边际分析法是新古典经济学最一般化的方法,边际概念隐含着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替代、价值一元论、机会成本和市场均衡等众多基本假定。但应用边际分析方法于生态经济学,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Gowdy,1997)[16]。比如增加或者减少生态系统中的某一种物种将会影响到其他物种甚至整个系统的完整性,而这种影响效应具有复杂性和易变性,某些物种的变化效应是很小的,但关键物种的变化则会使得整个生态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生态多样性具有功能透明性(functional transparence)特征,一种物种对于生态系统的贡献只有在其被消减和增加之后才能被识别。此外即使是在市场背景下,人们也会认为某些商品和服务很重要,而不根据边际法则予以交易。

边际分析方法认知下的经济变迁是逐步的、连续的和渐进的,这是一种不完全的进化过程观点。生态经济学理解下的社会经济系统和生物系统]化的推动力量却是随机的、非边际的冲击,例如6400万年前与6600万年前地球生物分布的差别,正是由于6500万年前一颗流星撞击地球所引发的地球气候急剧变化所导致的。又例如,如果不是2001年美国911事件的发生,现代国际商业保险和航空工业的新变化就很难被理解。真正的进化变迁是被自然选择、历史偶然和随机事件所左右的,进化系统中不可能在某一子系统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而保持其他子系统的稳定性。但这种质变和非边际变化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所不能容忍的,因此使得自己无法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分析基础(Van den Bergh&Gowdy,2003)[17]。

生态经济学对边际分析方法的一个替代选择是复杂适应性系统分析(complex adaptive system)方法。近年来,生态经济学研究对维持社会经济生态的复杂性有两个基本的观察性结论:第一,针对各类问题和危机,现代的发展政策在短期内是富有成效的,但长期来看则是僵化的和短视的。经济和社会部门越来越依赖于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却变得越来越脆弱,公众对政府也越来越缺乏信任。第二,决定于大量关键变量和过程的区域性系统中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时机性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复杂适应性系统分析方法认为:在存量和流量频繁地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认识到天然资本的损耗作为一个负的流量,有利于政府监管部门重视天然资本的恢复和保持广义系统边界的稳定性。这种生态经济观点将弹性作为生态健康的重要指标,而对非预期和不可预见变化的适应能力也有利于微观主体行为和宏观经济的总体稳定。

对边际分析方法的另一种替代路径是使用扩展的投入产出(expanded input-output)模型来审视经济结构中大规模变迁的直接及间接影响效应。对比于新古典经济学中常用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式社会会计学(the IO Social Accounting)框架允许对经济活动进行更具有弹性的界定。社会会计学提供了一种组织足够且有效信息的系统分析方法,而这些信息是评估替代性非边际政策选择及其对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影响结果的基础。

四、不确定性的独特解决路径

新古典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在处理不确定性问题上有很大的分化。二战之后的新古典综合中抛弃了凯恩斯一般理论中对不确定问题重要性的洞察①及其提出的“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思想,改为研究决定论式的、具有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行为。新古典的福利经济学通过简化不确定性风险问题来使得其一般均衡分析模型更易于处理,因此一般均衡框架中的现实主义牺牲于形式主义。相反,许多生态经济学家呼吁使用一种类似在对某些特殊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技术性描述时所使用的情景―结构分析方法(Duchin,1998)[18]。在考虑政策制定时,生态经济学家替代性地认为,不确定性只能在遵循缜密性原则的基础上才能简化为风险问题,这意味着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宁可失之谨慎。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大多数决策理论都直接指向结果的预期效用最大化,而对最优化的具体路径很少顾及。例如,研究动态分配问题常常假定不存在不确定性,计算出一个状态稳定的最优目标并指出达到此最优目标的一个最快速路径(most-rapid-approach path)。相反,生态经济学家则支持系统的认识不确定性和动态变迁之间的协同进化观点,摈弃新古典经济学原子论的机械模型,试图以现实为基础,从协同进化的角度建立概念框架。协同进化是指相互依赖和进化的子系统之间的互惠反应,各个子系统的进化都存在两种相反的趋势:一是系统有保持原有属性的趋势;二是有参与整个系统,构成整个系统功能的趋势。也就是说,某一系统进化的方向和形式、系统的适应和变异都取决于它们对于全球变化作出反应的形式。生态经济系统也不例外。协同进化观点认为复杂的社会-自然-物理系统无法象通常的效用最大化问题那样预测和操作。Norgaard(1994)[19]基于协同进化观点调研了亚马逊流域的农业发展经验,认为将流行的西方农业理论和全球市场观念应用于热带生态和气候改善方面是一个错误,而历史传统的相关知识和文化与当地特殊的生态系统更为吻合,并被重复证明更具可靠性。认识到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之间的深层次的协同进化进程,可以形成如下四个指导当下社会经济实践的经验教训(Erickson,1999)[20]:(1)可以小规模地予以试验并监视事件的]化链条;(2)应该避免带有承诺性的长期性试验;(3)保持共同]化系统天然的差异性而不是破坏它;(4)强调进化过程而不是机械性修补。

生态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积极主动把握不确定性因子,建立一套生态、社会和经济的最低安全标准,其目的是保护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使人类社会能应对环境条件的各种变化,达到生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在充分考虑到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基础之上,生态经济重新审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生态经济的伦理价值观为指导,以系统的稳定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增加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五、效率、稳定和公平:市场偏好和社会价值

新古典经济政策理论优先强调分配的效率,产出和消费是相分离的,以便于产出效率均衡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厂商减少成本的目标逐步被扩展为宏观经济和人类社会的整体目标。Bromley(1990)[21]认为这个目标是意识形态化而不是科学化的,即价值判断掩饰了经济学分析。标准的福利经济学中的经济效率与其客观性之间缺乏逻辑关联,因为在缺乏人际之间效用的比较之前,新古典福利经济学是无法解释替代性社会状态的总体渴望程度的(Suzumura,1999)[22]。在马歇尔和庇古讨论一般的人类福利时,他们对提升社会状态的政策讨论具有很大的自由性,但二战之后经济学家们停止了对人们及其相互关系的讨论,而转为仅仅讨论商品。根据这种将经济政策的选择仅限定于效率高低排列的逻辑思路,必然得出市场机制决定社会选择的结论。然而市场并不适合于社会的选择,市场结果仅仅反映了原子式的、相互隔离的个体的消费决策,而不是作为一个社会现象的人类选择。这一点可以参照现代流行的内生偏好研究文献中对理性选择模型的质疑观点。

生态经济学严格区分个体价值和社会选择,并确定新的个体价值系统 (尊重自然和未来人类,强调基本需求的满足)和社会选择目标 (稳定状态),要求平衡效率、配置和规模之间的比重,主张小规模活动和控制副作用;强调长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以变化的价值观和利他主义为基础。Vatn&Bromley(1994)[23]写道“正如偏好对于预算约束内的消费者选择具有的影响作用一样,判断力对于公民选择基本的行为准则或改进现存的约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制度因素是个关键变量。Douglas(1986)[24]研究认为,多数关于正义问题的深奥决策不是由个体单独作出的,而是由制度约束下的人代表制度作出的。

六、生产本质的新界定

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不是研究生产的理论,而更像是研究固定量的、给定生产投入分布的配置理论。就像新古典的增长理论并不是研究增长的理论,而更像是研究投入增长率最优配置的理论。Pasinetti(1977)[25]认为,新古典的生产理论并没有清楚地分析生产现象,而是解决了通过交换对初始的资源禀赋和分布予以最优配置的问题。

生态经济学则认为经济的生产必须保持原材料投入和废物输出之间的天然平衡。对新古典生产函数比较好的一个替代方法是投入产出分析。动态投入产出模型(Dynamic IO models)具有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特征,但投入产出方法与可计算的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方法仍具有根本的不同,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刻画现实的生产活动,同时可以用来对经济活动、社会制度和环境特征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扩展的投入产出技术――社会会计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对于分析经济活动,特别是经济部门、家庭特征和社会制度之间的联系非常有效。拓展的自然资源账户(Natural Resource Accounts)则可以用来研究自然和环境资源的投入产出问题。生态经济学家们分别利用IO、SAM和NRA方法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广义交易予以分析,也综合利用合成的SAM-NRA模型对复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情景变迁予以解释。

基于生态经济学的观念,对经济统计中GDP和GNP的替代指标可以多样化选择,如绿色净国内生产总值、可持续的经济福利指标(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ISEW)、真实发展指标(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模型等。确切地讲,要理解人类的整体经济行为,需要对等级阶层、偶然性和自组织等因素的重要影响进行评估,需要重新认识市场经济对脆弱的生物物理空间和文化层面的破坏性冲击。

总体上看,由于是多学科的渗透、多技术的合成,代表着成熟阶段的生态经济学的方法,对比于新古典经济学而言,是更加综合的、动态的和现实的。这种方法论特征为生态经济学发展和新古典经济学的拓展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对人类的实践也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美] 彼德・纽曼,默里・米尔盖特;[英] 约翰・伊特韦尔编.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2]BERGHC.J.M. Ecological Economics: themes, approaches, and differences with envirmental economics[J].Regional Environomental Change, 2000, vol.2, 13-23.

[3]BROWNP. The Commonwealth of Life[M].Montreal, Black Rose Book, 2001.

[4]GOWDYJ and ERICKSO J. D. The approach of ecological economics[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5, 29, 207-222.

[5]GINTIS H. Beyond Homo economicus: evidence from experimental economics[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0, vol. 35, 311-22.

[6]HIRSHLEIFER, D. Investor psychology and asset pricing[M].Journal of Finance, 2001, vol.64, 1533-57.

[7]BROWN,T. and GREGORY, R. Why the WTA-WTP disparity matters[J].Economics, 1999, vol.28,323-35.

[8]SPASH, C. Ecosystems, contingent valuation and ethics: the case of wetland recreation[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0, vol.34, 195-215.

[9]ALBERT, M. and HAHNEL, R. A Quiet Revolution in Welfare Economics[M].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10]FEHR, E. and GACHTER, S. Altruistic punishment in public goods experiments[M]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0, vol.90, 980-94.

[11]PRICE, C. Time, Discounting and Value[M].Cambridge, MA, Basil Blackwell, 1993.

[12]LAIBSON, D. Golden eggs and hyperbolic discounting[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7, vol.12, 443-77.

[13]TVERSKY, A. and KAHNEMAN, D. Loss aversion in riskless choice: a reference-dependent model[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1, vol,112,443-77.

[14]HENRICH, J. Cultural group selection, coevolutionary processes, and large scale cooper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2003, vol.53, 3-35.

[15]RADNER, R.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under uncertainty[J].Econometrica, 1968, vol.36,31-58.

[16]GOWDY, J. The value of biodiversity: markets,society and ecosystems[J].Land Economics, 1997, vol.73, 25-41.

[17]BERGH,C.J.M. and GOWDY, J. The microfoundations of macroeconomics: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3, vol..27, 65-84.

[18]DUCHIN, F. Structural Economics[M].Washington, D. C., Island Press, 1998.

[19]NORGAARD, R. Development Betrayed: The End of Process and a Coevolutionary Revisioning of the Future[M].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4.

[20]ERICKSON, J.D. Ecological economics: an emerging alternative to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in Chapman, D.(ed.), Environomental Economics: Theory, Application, and Policy[M].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HarperCollins, 1999.

[21]BROMELY, D. The ideology of efficiency: searching to a theory of policy analysi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0, vol.19, 86-107.

[22]SUZUMURA, K. Paretian welfare judgements and Bergsonian social choice[J].Economic Journal, 1999, vol.109, 204-21.

[23]VATN, A. and BROMLEY, D. Choices, without prices, without apolog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4, vol.26, 129-48.

[24]DOUGLAS, M. How Institutions Think[M].Syracuse, N.Y.,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1986.

生态经济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主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研究纲领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1-0022-005

目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给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了巨大障碍。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反思主流经济学的局限性,更科学地处理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的关系。西方主流经济学过分强调经济学与现实经济生活的联系,却无法处理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这是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纲领忽略生态维度造成的。本文将借助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分析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生态缺憾,并展望其研究纲领的生态走向。

一、对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的解析

“科学方法本身就是经济学的朝圣地”。[1]64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从事经济学研究时,就已经借助于牛顿自然哲学的启发。经济学的发展也一直受益于这种智慧讨论的优势传统。例如,逻辑实证主义结构和科学理论相关联,在经济学形式化的同时推动数理经济学快速发展,就某种意义上来说严格遵循实证原则将会使得经济学可检验性要求日益提高,从而推动计量经济学快速发展。经济学术史专家布劳格明确指出,20世纪经济学方法论的全部经历是证伪主义,正是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哲学把经济学方法论研究领进繁荣昌盛阶段,与此同时针对经济学理论和论证方式重点突显出方法论支持意义。

拉卡托斯认可波普尔重建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与此同时还将其与库恩范式理论中涉及的常态科学相结合,使得波普尔朴素证伪主义逐渐发展成精致证伪主义,也就是研究纲领方法论。在拉卡托斯看来,“评价单位不是孤立的理论……它包括一系列发展着的理论”[2]250。科学研究纲领有一个“像牛顿研究纲领中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那样的坚韧的硬核”[2]250,由“辅助假说围绕该核形成了一个保护带……也就是辅助假说保护带需要经过不断检验与调整,或许是将其替换掉从而保护系统内核”[2]67。实质上我们可明显发现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方面知识易受到大众认可,其中涉及科学研究框架理论。就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充分利用证伪原则将理论框架进行修正,将经验数据证伪成功替换并加以证实。与此同时还要不断调整辅助假设以便能够灵活应对当下所面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运用拉卡托斯深入分析概念构想、问题体系、理论框架等,有助于分析经济学理论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朝向经济学方向发展,是否在逐步前进。

根据De Marchi分类,由1972年开始直至1989年为止,研究者在25种经济学领域中灵活运用经济学英文文献中所涉及的科学研究纲领,在这之中新古典研究纲领、凯恩斯革命、一般均衡理论是其最主要的研究内容。布劳格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主要由理性的经济计算、稳定的偏好、独立的决策、完全的知识、完全的确定性、完全的要素流动等构成。他认为无论是从凯恩斯研究纲领来看还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硬核而言,其中都涉及一般均衡、完全竞争、比较静态分析等方面内容,但是也存在不同之处,即凯恩斯不认可萨伊定律中“否定有效需求不足”这一结论,他表示供给是需求自身所创造出来的,而总有效需求则主要取决于就业量以及供求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政府干预思想,这一思想观念的核心内容就是需求管理以及需求分析。站在研究层面而言,凯恩斯并非强调要把注意力集中于古典经济学单个理性经济人,而是采用了总量分析法,首次将研究视角置于国家之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宏观经济学理论。就凯恩斯研究纲领的保护带而言,主要涉及乘数效应、消费函数、货币的投机需求、自主开支概念等方面内容,与此同时还将人们研究方向转移到消费函数、有效需求、国民收入总量等方面。格拉斯和约翰逊认为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形而上学包括利己主义、合理性、私有和市场经济。[3]近年来类似于美国新自由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方面理论日渐发展起来,使得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畴日渐扩大,在此基础上合理构建经济学体系,在这之中主要涉及的内容有稀缺资源、生产技术、消费者偏好、社会制度等,妥善处理诸多经济问题的同时还能够对自由竞争市场机制有效性加以保护。总体来说,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主要包括理性经济人、资源稀缺和经济增长,效用最大化、均衡论、自由竞争、完全信息、比较优势、市场出清、边际收益递减等辅假说全部都是保护带。

除此之外,拉卡托斯还提供诸多工具便于比较研究纲领。例如,拉齐斯以及莱廷加多将新古典厂商理论纲领和行为的、进化的厂商理论纲领进行对比,与此同时还将诸多类型理论发展情况与经验进步等进行对比。布劳格在充分利用科学研究纲领评价标准的同时,还解剖了1900—1965年间经济学的12个基本创新理论,以此为基础对经济学进步情况进行评析。[4]

二、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生态缺憾

从主流经济学的研究纲领中可以看出,西方主流经济学已经抛弃了古典经济学范式中的生态取向[5],致使经济学通过否定自然界以实现经济增长,成为有关财富的学问。

1.理性经济人假设忽视了人的生态需求

理性经济人或弗里德曼所谓的“收益最大化假说”将利益、金钱视作价值目标、价值尺度,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将金钱需求视作个人全部需求。这背离了古典经济学“经济人+道德人”的理论传统,是经济学研究纲领的致命缺陷。虽然赫伯特·西蒙、制度学派极度怀疑理性经济人学说,但是依然对此进行限制与完善,就某种意义上来说尚未完全抛弃经济人假定。这一假设导致主流经济学尤其重视资源优化配置,想要以最小成本谋得最大利益,从而实现经济与物质增长的最终目的,因此侧重于关注经济效益,严重忽略生态资源、生态环境、技术代价,对自然资本关注不够,为谋取个人私利往往会向自然界无止境索取,最终导致资源大量浪费,严重影响到生态平衡,甚至还会导致“生态赤字”。现在看来,尽管经济高效率已然实现,但是却要付出沉重代价,即破坏自然环境、消耗生态资源等。就未来发展形势而言必然会导致整体经济效率下滑。所以我们在不断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慎重考虑经济人生态效益需求、经济效益需求等,换言之,也就是从经济效益唯一论逐渐转变成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统一论。

2.环境假定并未将生态系统纳入经济分析的范畴

从过往实际情况来看,西方主流经济学将生态系统作为经济系统外生变量,并未将其直接划归到经济分析范围。西方主流经济学重点关注的是经济系统,注重对经济系统本身内在规律的研究,而不同程度地忽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的联系。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自然资源为经济系统所提供能力是无止境的,往往可以满足经济活动所需;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清楚认识到环境吸纳废物的能力同样也是无止境的,无论是经济活动中所产生废料还是日常生活垃圾都能将其直接倒入环境。这一背景下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就简化为不考虑生态系统,主要研究如何使经济系统在既定成本固定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最大化目标,或者是怎样才能够在产量水平既定的基础上减少成本投入。例如,哈罗德-多马模式,以索罗、斯旺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以罗默和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都是基于环境资源具有无限供给这一前提条件,分析经济增长原因的理论。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而“帕累托最优”分配的资源,仅限于不变更他人经济情况却严重忽略资源环境。我们要清楚认识到“帕累托改进”时,尽管部分资源利用过度且环境已然遭受严重破坏,也有可能达到“最优”。

3.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一切要素都可以替代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以及相关实践应用过分低估全球生态恶化等方面问题。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而言,在假定“资源稀缺”的基础上优化配置经济资源,但传统经济学则不同,所谓“资源稀缺”也仅仅是指“特定资源的稀缺”,经济增长的不同特定资源都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自然资源的稀缺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或其他资源替代。在经济学的分析中,通常只使用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传统经济学侧重于关注要素稀缺程度,一旦某要素逐渐减少,那么价格自然就会上涨,从而要求经营者重视稀缺资源并对此进行合理利用。但若价格临近最高值,那么经营者自然就会找寻其他事物替换。但是我们需要清楚认识到自然资源是不可替代物,难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寻到与之相类似的再生资源,即便是能够找寻到也要耗费大量时间。其实自然界中的确是存在可再生资源,但是我们如果只知道过度使用却没有进行优化配置,那么即便是可再生资源也会逐渐转变成为不可再生资源。我们难以客观估价与计量环境资源,导致部分环境效益低估,甚至还会使得无形环境效益的经济分析中体现得更少。

4.西方主流经济学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增长

西方主流经济学重点强调“以物为本”的传统财富观,并表示财富其实也就是物质收入,而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核心部分则是物质收入增长,人力资源也仅仅只是收入增加的手段之一。所以我们需要将最终目的设定为物质收入无限增加。经济学提倡理性的计算,与此相对应,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无论是经济高速增长,还是国民生产高速增长,其实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虽然凯恩斯将注意力从单个理性经济人身上移开,首次站在国家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并建设科学合理化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但其研究纲领的保护带——乘数效应、消费函数、货币的投机需求、自主开支概念,将人们的研究方向逐渐转移到消费函数、有效需求、国民收入总量等方面。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把GDP作为国民经济统计体系的核心。它被萨缪尔森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以能够计算出的货币价值为统计对象,虽然早期在实现经济增长工业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资源环境成本没有纳入GDP核算的生产成本范围,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的一部分也以虚假增长的形式计算在GDP中。于是,这种财富增长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危及社会为代价。

上述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中存在不足之处严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导致市场经济、工业经济面临不持续增长危机。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危机存在才将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中存在的不足显露出来,对此我们需要进行不断反思。

三、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生态走向

针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生态缺憾,经济学家们已经意识到经济学亟须新的研究纲领的牵引,通过更加合理的设计与整合,通过科学哲学发展理念的贯穿和提升,形成新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经济学理论。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首次提出将经济学和生态学进行有效综合的思想观念,从而出现生态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将生态经济学研究纲领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进行对比,我们可明显发现两者逻辑思想相同,不同的则是理论假设、政策主张、结论等。

1.生态经济学的“硬核”

为妥善处理新古典经济学中存在的不足,我们需要将生态经济学研究领域逐步扩大,通过对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深入分析,可明显发现生态系统和自然子系统之间在互相影响的同时还会互相依赖。生态经济学研究纲领强调把自然资源需要和生态环境需要置于经济人需要的中心,使之与经济利益需求具有同等地位,其关键在于有效弥补经济人假设难以补足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构建易于人们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判断标准,从而构建更加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生态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包括“能够同时满足人与环境需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自然资料稀缺”、“促进社会公平、民主和正义,消除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等,这是生态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分界的主要标准。

2.生态经济学的“保护带”

(1)我们时常会将经济系统视作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就生态经济学研究纲领来看,重点强调经济系统属于生态系统一部分,两者不仅相互影响,还会相互依赖。无论是经济系统生产,还是再生产,所需能源与物质都是自然生态环境给予的,换言之,我们需要将生态系统视作经济系统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不管是在污染物质排放还是在物质能源输入都必须仰仗生态系统。众所周知,经济系统难以超越母系统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换言之,经济增长物质规模存在一定局限,经济发展不能突破生态阈限,不能违背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一旦生态阈限超越过后,经济发展自然也就会变得难以持续。此外,经济增长物质扩张涉及生态成本,我们可明显发现边际收益要远远超出生态边际成本增长。如果经济系统过度扩张,那么必然会导致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结构、自我更新能力等遭受到严重破坏,与此同时还将严重影响到经济系统持续发展。

(2)自然资源要素是有限的。生态经济学研究纲领认为,虽然目前自然资源的价格相对较低,但并不意味着自然资源不稀缺或不重要。在资源加速攫取的时代,短期供给的扩大才导致了自然资源的价格很低。生态经济学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作为其保护带,认为经济发展所要解决的是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应该将自然资源看作是稀缺性物品,其使用规模也是有限制的。由此,人类所有的生产最终都必须以自然资源为基础。这些资源通过生产过程转化为供人类使用的物品,从而产生一些不会轻易消失的废弃物,产生的废弃物是生产过程必要的组成部分。任何无用的东西,都能够以废弃物的形式返回提供这些资源的支撑系统。因此,经济系统是一个将低熵原材料和能量转变为高熵废弃物和不可利用能量的有序系统,不可避免的是,经济系统的有序性只能通过稳定的低熵物质——能量流才能维持,而高质量的有用的物质是地球总物质中极小的一部分。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的需求无法无限扩张。因此,新的经济学范式认为合理的经济应该是节约型经济,合理的经济发展应该是节约型发展。

(3)蕴含生态财富的财富观。生态经济学将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生态环境视为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生态经济学财富理论则将其研究范围扩大到自然生态系统,逐渐发展成为蕴含生态财富的财富观念。生态经济学清楚认识到现代经济社会是一个生态经济有机整体,从财富维度来看,主要涉及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环境资源;而整体生态系统的生态财富则主要涉及经济系统全部生产与消费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新的经济学范式重点强调投入和产出问题,减少自然生态破坏所付出代价,在短时间内将生态资源浪费降至最低,将环境破坏程度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减少自然资本消耗。1989年,戴利和科布提出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SIEW),这个指标主要考虑四个问题:生产的抵御性支付、自然资本的损耗、政府资本的考虑和社会公平。[6]2005年第60届联合国首脑峰会期间,世界银行重点强调我们需要针对国内生产总值、产出资本、自然资源、人的技术、能力等对国家财富进行综合评定。

3.生态经济学的“正面启发法”

生态经济学的“正面启发法”原则遵循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自然和社会内在规律、本质联系,将重心放在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环境,力求经济达到可持续发展。把人的可持续生存与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幸福生活放在发展的第一位;赋予经济增长、货币、财富和生活质量新的内涵等。而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财富的积累、残酷竞争、不公平的贸易准则、效用最大化等是生态经济学坚决反对的内容,同样也是生态经济学“正面启发法”原则不予认可的,但就某层面而言,这些却恰恰是西方主流经济学 “硬核”、“保护带”积极追求的目标或者造成的后果。

四、结论与启示

主流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纲领可总结如表1。目前,生态经济学尚处于“童年时代”,它的研究纲领尚处于百家争鸣阶段。从表1可以看出,生态经济学研究纲领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的基本逻辑是一致的,生态经济学继承了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精华。所不同的是,生态经济学直面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生态缺憾,从生态系统对于经济系统的包含性关系入手,从理论假设、结论和政策主张等方面,系统地思考如何提高人类社会的福利。

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因为中国人数较多且人均资源量相对较少,和其他国家相较需要承担更大的环境压力和资源压力,与此同时,我们可明显发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三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日益加剧。生态经济学的出现为中国进一步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发展模式等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要想生态经济学理论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还需要经济学家们对其研究纲领进行不断地完善,使生态经济学最终成为主流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在21世纪,我们要清楚认识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一定是生态经济学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与此同时,生态经济学发展又将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秦朵.科学哲学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J].经济研究,1988,23(7):79-84.

[2][英]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3]朱成全.经济学方法论(第二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4][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石士钧,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2.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生态经济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方法论;伦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2-0034-06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方兴未艾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建设中,生态经济学可以说是最早产生的之一,然而从其整个发展状态看,可以说是“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至今仍然没有形成特有的方法、范畴和内容等,学科体系仍然是不同学科和不同内容的拼凑,社会影响也日渐式微等。对此,笔者曾在《生态经济学的现状及发展对策》①一文中分析了其中的部分原因,不过当时只是提出了问题,但却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将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同时,笔者希望本文探讨的问题不仅适用于生态经济学,而且也适用于像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类似的边缘交叉经济学科,从而具有一般性。

一、生态经济学是一种独特的看待世界的方法论

我国的生态经济学几十年来之所以没有形成方法独特、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能够保持逻辑一致的一元论的方法论。所谓一元论的方法论,是指其理论的前提假设是一元的,即事物的性质是单一的,不能出现性质相反的多元性的事物,这样在逻辑推导中才能顺利前进而不易出错,理论体系才能保持逻辑上的一致而得以成立。因为一门学科在理论上是否成立的重要标志,除了是否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方法和范畴等外,最主要的就是其体系是否能够经得起(形式)逻辑的检验。理论的力量来自于逻辑的无懈可击,逻辑的一致只能建立在前提假设的单一性基础上,这样在推论中才能保证方向的正确性,或者说不会出现岔路口而不知何往的困惑,假说的单一性建立在从一个单一的视角看待被观察的对象,所以前提假设的一元性是保证理论能够成立的必要条件。我们知道,看世界的角度实际上也就是方法论,能否建立起独特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元性方法论及其相应的前提假设,是生态经济学是否能够成立的重要标志。

然而,被称为边缘交叉学科的生态经济学的建设却不是从一个单一角度,而是从多个不同角度来看待的,比如认为生态经济学就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结合,因此要从两个甚至更多不同的角度来看待②。这就是说,生态经济学是以多重性假设为自己的逻辑起点的,在这样的基础上,逻辑推理是无法进行的,所以是不可能建立起体系严谨与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的,其结果只能是多学科的拼凑,最终成为不伦不类的“四不像”。

实际上,所有的社会科学观察的对象都是相同的,即都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既然是相同的主体对象,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学科分类?这是因为各自看待这个对象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事物也就不同。正如一棵树,木工看到的是该棵树做家具的质材功能,生态学家看到的是它在能量转换和生态多样性中的作用,园艺家看到的是其景观功能等等。由于每个物体都可以从360个以上的角度来观察,因此会得到相应多的不同的对象图景,这正如当今的社会科学随着研究的细分而门类日益丰富一样,这也正是客观世界丰富多彩的体现。

要保证逻辑的一致性,前提假设就必须是单一和绝对的,即要么是黑要么是白,而不能是又黑又白,否则逻辑将无法推进。虽然客观世界并非如此绝对,比如现实中的人就是理性与非理性、利己与利他、文明与野蛮等矛盾的统一体,但在学科研究中,却必须以绝对假说为前提,如经济学将人假设为理性人,社会学则将人假设为非理性人,伦理学或宗教学假设人是利他的等等。由此一来,每个学科看到的人或事都是片面的或是不完全的,不能够完全反映客观事实,这似乎是个缺陷(当今许多人都希望能创造出一门能够避免这种缺陷而能解释所有事物的学问),但却是科学研究发展不可避免的结果,也是科学研究进步的体现。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分工协作不断深化的基础上的,分工协作意味着每个人和每种工作都是整个工作体系中的一个部分或阶段,因而一定是片面的。在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都是高度片面的,任何人离开社会都无法独立生存,然而通过分工协作,每个人都能分享全社会的劳动成果,而且每个人从中所得到的产品数量与质量是与社会上每个人的片面程度,也就是整个社会分工协作的程度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当个人在社会分工协作体系中变得越来越片面时,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却因此变得越来越强大。科学研究领域也同样如此,当每门学科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都变得越来越细,从而越来越片面时,整个的科学体系却因此变得越来越强大。这同时也说明,根本不可能建立一种能够解释一切的学科,每门学科所能解释的只能是其从某个独特角度看到的(片面)世界。显然,当每门学科都变得越来越片面而科学体系却因此变得强大,是建立在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协作上的,每门学科都需要其他学科来矫正其片面性,既不能凌驾,更不能否定其他科学。因此,当一门学科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变得过于强大时,那么该社会一定会出现或即将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这就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学过于强势而导致当今社会的严重失衡一样。

显然,生态经济学要建立自己独特且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就必须放弃那种试图从多角度来解释世界的企图,建立一种单一视角的方法论,从经济学特有的视角去看待生态经济活动,由此才能建立起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

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的活动总是在自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本就是一体的。传统上人们观察经济活动时没有将整个生态系统纳入研究范围,是人们看问题角度的不同,如传统经济学中并非没有生态系统,只是将那部分不给人类带来直接市场交易价值的生态系统作为外生变量对待,将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统称为“外部性”而没有加入深入研究罢了。生态经济学之所以不同于传统经济学,就是因为换了一个视角,将传统经济学忽视的生态系统纳入到观察对象。这说明,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两个或多少异质系统的结合,而是一个统一的系统,是一个特殊视角的人类社会活动体系。这种情况正如同属于边缘交叉学科的信息经济学一样,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信息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结合,更不是信息流与价值流的结合,而是从经济学特有的成本与收益角度去分析信息非对称下的交易行为以及获得信息的交易成本等,在此过程中,信息(流)转化成了价值(流),因此尽管是新兴交叉学科,但保证了前提假设和方法的单一性,从而能够建立起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

经济学是一门以价值为分析工具,以投入(成本)产出(收入)之比较来确定一项活动是否有效,从而是否值得进行的学问。以价值为工具,实际上就是将看到的一切事物都转化为价值(钱或货币),因此通俗地说,经济学是一门“从钱眼看世界”的学问③。作为一门经济学科,观察的对象又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因此生态经济学也必须将其研究的对象转化为单纯的经济系统或价值流。这也就是说,要使生态经济学成为一门体系严谨的经济学科,就必须将传统生态经济学视为与“经济系统”独立的“生态系统”转化或融入“经济系统”,将生态学意义上的能量转化、物种间的依存和普遍联系等内容转化为经济学的价值量等。显然,作为一门研究效率的学问,生态经济学同样必须遵循经济学科共同的前提假设,即“资源稀缺”和“经济人”。

当然,作为一门从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待经济世界的特殊经济学,传统经济学或经济学普遍共用的前提假设和范畴被生态经济学借用后,一些内容会发生变化,否则也就体现不出相互的差异,新学科的产生也就毫无意义。在生态经济学中,“资源”的内涵将不同于传统经济学,其范围更宽,包含整个人类活动涉及到的自然界,既包括有形的自然资源,也包括无形的生态环境等;既包括目前能够市场化的资源,也包括目前尚无法市场化但对人类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一切资源。

在传统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资源的差异被认为是它们与传统经济学最大差异的地方,然而与这个差异相比,“经济人”内涵的差异也许更大和更本质。因为不管任何社会学科,人都处在最核心的地位并围绕其利益展开,所以对“人”的理解的差异是各学科之间最根本的地方。实际上,即使经济学科内部,甚至主流经济学内部,不同学派对“经济人”的认识就不完全相同。当代主流经济学主要从技术和自然角度来认识人,认为“自利”与“理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其“经济人”的内涵是“自然行为经济人”;而古典政治经济学,尤其是马克思经济学或当代的激进经济学等,则是从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人的,认为人的行为,尤其是个体的行为是受社会生产关系和制度约束的,其“经济人”内涵是“制度经济人”。虽然作为经济学科,生态经济学仍然必须以“经济人”为前提假设,但其内涵却与传统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内涵有重大区别,这样才能建立与传统不同而有自身特殊性的内容。生态经济学的产生是为了解决人与自然或生态环境的对立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因此生态经济学的“经济人”是不同于传统经济学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经济人”,而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人”。与传统“经济人”相比,“生态经济人”虽然以人为中心,并以实现人的最大利益为目标,但这里,人更多的不是以个体出现的人,而是以整体出现的人,其利益最大化也不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人作为一个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不像传统经济学那样以当代人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人作为一个物种永续生存和发展为最大化利益目标。在这个目标下,在具体的资源配置中,也存在为自身利益最大化努力的个体经济人,但这些个体经济人的行为将受到整体利益最大化制度的严格约束,如每个人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中不仅得不到现行制度下的利益,反而会受到严重的利益损害,由此制度会引导每个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体向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向努力,所以每个人在生态经济学中都是“生态制度经济人”。这种情况自然也反映出,同传统经济学相比,生态经济学更强调制度建设的作用。

从一个新的角度观察世界,肯定会得到与传统不同的认识,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完全否定传统认识。新学科只是丰富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能因此否定其他学科(从其所处角度)所见世界的真实性。必须承认的是,每个学科所看到的世界从而对世界的认识都是片面的,要得到完整的世界,就必须将所有学科综合起来,同时各学科之间必须相互借鉴,所以,生态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经济学的终结,反而会为传统经济学的发展提供良好借鉴。

二、生态经济学代表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伦理

社会伦理是反映人们对人和社会本质认识的一种世界观,支配着人的基本行为。伦理既是一切社会科学的起点,又是它们共同的归宿。任何社会科学,无论其是否公开声称代表或体现某种伦理,理论体系中都会隐含某种社会伦理。

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对传统经济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新兴经济学,其体现的社会经济伦理显然不同于传统经济学,这种伦理应该始终统筹整个学科的建设。

传统经济学体现的社会经济伦理主要有:人是万物的主宰,世界上的一切都服从于人的需要;当代人的最大福利就是人的最大福利;市场经济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有效手段等。然而事实证明,这种社会经济伦理指导下的实践并不能带给人类最大的福利,如环境的严重破坏、物种非正常大规模灭绝、竞争不断加剧带来的高度紧张、两极分化加剧等弊端,不仅没有给当代人带来最大福利,而且严重威胁人类的持续生存能力。当前人类的最大威胁就是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人类持续生存问题。而威胁当前人类持续生存的,并不是人类制造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不是地震或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而是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的物种灭绝可能带来的生态之网瓦解的后果。人类文明不管发展到何种程度,都是生物界的一分子,是整个生态网中的一个环节,其生存与发展依赖于整个生态网的完整,一旦某个环节被破坏,其产生的连锁反应最终就可能像“蝴蝶效应”那样导致整个生态之网的瓦解。正是在这种危机面前,人类开始对传统伦理及其指导下的社会经济实践进行反思,由此产生了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社会伦理,生态经济学就是这种伦理影响下的社会结果之一。

从人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就避免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与传统经济伦理不同的是,生态经济学是从人是整个生态之网中的一个环节,其生存与发展依赖于生态之网的完整性,人对万物的利用以不破坏它为前提作为行为指南的。由于传统伦理指导下的社会实践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生态之网千疮百孔,因此约束人的贪婪、节制人口增长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健康功能,将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生态经济学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其学科建设中的核心内容。

与传统经济学将当代人的最大福利作为目标取向的道德标准不同,生态经济学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福利,而且要考虑后代人的福利。以他们之间福利总和的最大化为目标,因此那些可能损害当代人部分福利,但能给后代人带来最大福利补偿的行为,将被视为理性的行为。如前所述,虽然生态经济学仍然以“经济人”为前提假说,但其内涵更多的却是“整体经济人”而不是单个“经济人”,这种整体不仅包含当代人,也包含后代人。显然,后代人并不能以现实人出现在谈判桌上与当代人来讨论他们所应具有的权利义务,因此他们的利益只能通过一定的社会伦理来实现。生态经济学在理论建设与社会实践中,应该充分体现这种反映人类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伦理。资源配置不仅应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应该满足后代人的需要。生态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社会需要理论、资源配置理论等都应该围绕这个核心来进行,由此才能构建不同于传统的经济理论体系。

三、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待经济活动的学问

从经济学科的角度来说,所谓边缘交叉学科,尤其是将其他学科引入经济学科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其实就是从被引入的这个学科的角度,用经济学特有的价值分析方法来重新审视它的运行,也就是用经济学的一般分析工具,但是从被引入学科的特殊视角和方法来分析特殊问题的学科。只有在分析中充分体现各被引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各学科才有自己的特色而具有意义。除了特殊的视角,特殊的问题和内容也是各自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方面。

生态经济学是从一个新的角度,也就是生态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类原有的经济活动(效果)的一门新兴经济学,或者说生态经济学就是利用经济分析工具,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门特殊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科,生态经济学自然要采用经济学的一般前提假设和分析方法,但作为一门特殊的、与其他经济学科有重大区别的经济学,它显然有特殊的视角。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待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除了特殊的能反映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价值理论外,还必须体现生态学食物链中的特殊能量转换关系,如在资源配置中,特别是在涉及生态环境的资源配置中,如满足一定质量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上,不仅要保证其能量转换需求,而且必须满足生态多样性及其相对制衡的需要,以保证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否则就会像某些人认为以地球最大(干物质)生产量计量可以承载多少人口,因此认为当前人口数量并没有走出地球的承载能力。这种计算显然忽视了生物多样性和物种间的相互依存需要,如果真达到这个所谓的规模界限,估计生态之网在此之前早就瓦解了,人类也必然在更早的时候就随被他灭绝的动物而消失了。所以在生态经济学中,资源配置的效果必须服从生态学的基本要求,同时在分析中对每种物种的社会经济价值给予足够的尊重。

生态学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最终都可能对整个系统产生“蝴蝶效应”式的结果。生态经济学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分析,尤其是在涉及生态环境关系方面的经济活动分析,必须充分反映生态学这种普遍联系和事物间的相互依存制约关系。不仅要考虑它的直接效果,而且要对传统经济学重视不足的“外部效应”进行追根溯源的分析,以更充分地反映各项活动的社会经济效果。

显然,从生态学特殊能量转换和普遍联系等思想来分析生态系统中的人类经济活动,即使采取高度抽象的分析方法,其复杂程度和难度都是可以想象的,因此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有可能完成。

与此对照,我国现有的已成型的生态经济学,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分析中并没有体现出生态学的基本方法和思想,因此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经济学。

四、反映生态伦理和生态学原理的价值理论

由于经济学是一门用价值工具来分析社会问题的学问,因此价值标准的确定就至关重要。然而在这个问题上,不同偏好、不同世界观、不同阶级和阶层、不同学科的人们之间却难以达成共识。历史上不同价值理论和价值标准之间的激烈争论就反映了这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价值的本质是生产关系、伦理、主观心理认识等,这些因素都不是完全客观和固定不变的④,而是因时因地改变,即使在同一时间,不同收入、不同偏好、不同阶级的人对同一对象的价值认定也是各不相同的。这正如对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价值评估。在20世纪90年代,专家学者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调节等角度认真评估后认为每公顷的价值每年在100万美元以上,而当地居民则认为不到200美元――他们毁地种植小麦的利润每公顷不到200美元;又比如,拍卖市场上人们对同一商品的出价也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不可能在由不同阶级、利益集团、偏好和世界观的社会内部形成同一价值标准或价值理论。正因为这样,不同学派、不同阶级代表、不同学科之间的价值理论是不完全相同的。

生态经济学是一种特殊伦理(即生态伦理)的体现,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方法论,是一种从生态学角度看待经济问题的思维方法等,这些内容都必须通过特殊的价值理论来体现。这是因为,经济学的分析是以价值为工具的,工具的内涵与标准不同,对事物的评估就会出现像对亚马逊热带雨林价值的认识那样产生天差地别的结果,这对不同的利益当事人的不同影响将是十分巨大的,所以,确定价值内涵与标准的价值理论对不同阶级、不同伦理、不同学科的理论与利益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已有的生态经济学之所以至今仍然不能形成一个逻辑严谨并使自己区别于其他经济学科的理论体系,与其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价值理论是密不可分的,如我国早期的生态经济学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而劳动价值论是根本解释不了生态环境的价值问题的,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上,根本不可能建立起反映生态学内容和生态伦理的科学的生态经济学来。实际上,不同经济学科的差别,不仅仅是研究事物的不同,而且是对事物“价值”判断标准的不同。价值理论的内容主要由价值的本质、价值的源泉、价值尺度、价值生产、价值的交换与分配等内容构成。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殊经济学,在这些方面显然与其他经济学科不完全一样。受篇幅等限制,这里只提出生态经济学价值理论的一些基本设想。完整的生态经济学价值理论的构建实际上就是整个生态经济学的建立。

人们对一定面积的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价值认定不同,是基于他们各自不同的计价标准,不同的计价标准则是基于不同的视角;而不同的视角则是建立在不同的价值伦理基础上;不同的伦理则代表着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那些认为每公顷面积价值100万美元的专家学者,显然是从整个人类这个利益主体,并且是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价值的,而那些认为每公顷价值不到200美元的人则显然是从个体,并且是以眼前利益的角度来看待价值的。这说明,完全客观并且所有人公认的价值标准是不存在的,(物品)价值随着伦理、主体和视角的不同而改变。生态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必须体现生态伦理和生态学基本要求。

在经济学中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通过价值来反映的,一定量的价值代表特定社会关系下的一定量经济利益。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反映生态学要求的新兴经济学,是从整个人类利益的角度来看待价值的标准及其再生产的(这区别于传统经济学主要从个体利益角度来看待价值的标准和再生产),其价值理论的核心(价值本质、价值尺度和价值源泉)必须与此相适应。为此,价值理论必须充分满足这些要求:统筹当代人之间及其与后代人的利益关系;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此当代人的公平应该是其福利最大化的构成内容之一;为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各种资源的价值贴现率必须尽可能低;每种资源的价值必须充分体现它们在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持久作用。这也就是说,生态环境和各种资源的价值评估必须充分体现生态伦理和生态学的价值取向;生态经济学的主体对象主要是整体,价值衡量的重点是整体而不是个体等等。

价值虽然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范畴,其核心内容是人的利益,但一定量的价值却并不一定是人创造的,只要能够增进或改变人的利益及其关系的,就是价值的生产活动。为此,生态环境和各种自然资源不仅有价值,而且也同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一样是价值的源泉,它们的总和构成一个社会的价值总量。该价值量的大小,由它们满足生态经济学要求的高低程度来衡量,每种活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包括负的价值量),则由其增进或改变人的利益的大小决定。这也就是说,生态经济学中的价值尺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改变的。当生态环境恶化时,一定量生态环境的存量及其边际变量的价值会变大;当生态环境状态良好时,其一定量存量和边际增量的价值会变小。

五、必须构建一个能作为分析基础并反映生态经济本质的生态经济系统

在以上内容基本确定后,构建一个能作为分析基础并反映生态经济基本要求的生态经济系统就成为重要工作。这个系统建立得好,整个分析就能够比较顺利地推进并能够较好地反映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要求,否则就很可能费尽功力也难以达到目标。马克思与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各自对市场经济分析提供的经济系统构架的效果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马克思将市场经济系统设计为两部类与三部分价值构成,这个系统虽然简单,却包含了结构与总量的相互关系,同时包括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等内容,由此可以为市场经济的分析提供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能够深入探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等内容⑤。与马克思一样,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将经济系统设计为一个极其简单的构架,即两个主体与两个市场,但这个系统图除了提供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方法和价值的一般循环流量外,对人们深入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等更本质的内容却帮助不大。这说明,对研究内容系统图的设计,是一项需要对研究对象的性质和内容有深入了解并需要高度技巧的工作。现有生态经济研究之所以长期进展不大,与缺乏这样一种足够简单而又能反映生态经济本质的系统构架有密切关系。

一个设计良好的生态经济系统构架,需要为整个分析提供基本框架、思维方法、分析角度、分析问题的切入点、研究的主要内容、分量之间及其与总量之间(即结构与总量)的相互关系等内容,同时这个系统既要有高度的抽象性(即必须足够简洁)以便于分析,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客观世界以能够较好地解释世界,由此能够做到理论与实际的高度统一。为此它既要能够反映生态学意义上食物链中能量转换的制约关系、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依存性等基本内容,同时反映社会、经济、人口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又必须便于经济学的单一工具分析。显然,要做到这样一个既包含众多复杂因素又具有高度简洁性以便于单一经济工具分析的生态经济系统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但却又是必须完成的,它是我们建立能够反映生态学基本内容同时又是经济学科,也就是分析的对象虽然是多异质因素的结合,但分析的过程却是单一的价值分析的基本要求,否则我们的研究就可能像盲人摸象般不知所措,或者像现有的生态经济学内容由不同学科内容拼凑而不伦不类。

这样的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将为人们较好地揭示市场经济中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的内容及相互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解释这对矛盾是如何支配人们的生态经济活动的。在此基础上,也就能够较好地揭示生态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揭示它们相互作用过程中不同层次的资源配置并进行相应的生态经济核算,同时在认识生态市场经济矛盾等弊端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和政府调控分析等,不断地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显然,本文更多的还是提出问题。问题的最终解决,只有在达到理想目标的体系建设实现后才算完成,这需要包括笔者在内的所有有志于生态经济学建设和推进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建设的人们的共同努力。

注释:

①参见《生态经济》2001年第3期。

②这种现象是我国“自创”边缘学科的一个共同特征。所有的边缘交叉学科都被认为是几个不同系统的结合,所以必须从多方位、全视角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系统。

③“从钱眼看世界”是学科分工中社会交给经济学的一项任务,其目的是在投入物与产出物分别为不同性质产品时进行效率比较(不同性质的产品之间是不能直接比较的),所以是社会促进效率而交给经济学的一门任务。

④这方面的分析,请参见拙著《论马克思的宏观经济学――马克思经济理论新解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版)。

上一篇:声乐表演论文范文 下一篇:生化教学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