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素质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02 16:21:09

少儿素质教育

少儿素质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少儿舞蹈;素质教育;德育;智育;美育;个性心理;素质教育

Abstract: children dance education in the moral, intellectual, aesthetic education quality, psychological such aspects of the education effect is imperceptible. Children dance education's rapid development, enrich and rich content of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to broaden the path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he overall implementation.

Keywords: children dance;education quality of moral education; aesthetic;psychological;diathesis of intellectual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是塑造少儿真、善、美的心灵,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具有“辅德、启智、怡情、健身”等作用,因此,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各种艺术培训班学习。就少儿舞蹈来说,大家意识到舞蹈除了可以锻炼身体、培养气质,还可以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变得更美丽。特别是中小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少儿舞蹈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开展少儿舞蹈教育的学校越来越多,具有了相当的广泛性。少儿舞蹈教育的水平迅速提高,涌现了一批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少儿舞蹈教育业余学校、业余演出团体,创编了不少深受中小学生及家长欢迎的少儿舞蹈精品节目。少儿舞蹈教育的长足发展,充实和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拓宽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推动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目前,少儿舞蹈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少儿舞蹈教育与少儿道德教育

少儿舞蹈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形势诸方面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作用,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少儿舞蹈教育,可以陶冶少儿高尚的情操,培养少儿对美的追求。少儿舞蹈教育通过优美的音乐节奏、优美的旋律、优美的舞蹈动作及组合,塑出了优美的舞蹈形象,少儿在学习、训练、表演的过程中受到了美的教育。尤其是一些健康向上的少儿舞蹈节目,都具有十分丰富而且符合少儿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思想教育内容。少儿通过训练、表演,教育了别人,自己也受到了思想教育。二是少儿舞蹈教育是培养少儿团队精神的一种好形式。少儿舞蹈是一种集教学、训练、排练、表演为一体的教育活动。在教学、训练、排练、表演等方面有严格的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这种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有助于培养少儿严格的纪律观念,有助于培养少儿的团结意识、协作配合意识、荣誉观念及培养少儿的团队意识。三是少儿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少儿的吃苦精神,磨练少儿的坚强意志。少儿舞蹈教育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艰苦的。对于受教育的少儿,她们正是可以通过这种艰苦的学习过程,受到吃苦精神和坚强意志的教育。四是少儿舞蹈教育的德育教育是通过少儿自己参与、自己感受、自己体验的形式来实现的,真正体现了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和自我教育的教育原则,符合少儿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

舞蹈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少儿舞蹈大都有故事性、情节性及深刻的教育性,孩子们在学习、排练、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学会认识事物的真、善、美。如少儿舞蹈 《蓝天蓝》表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鸟在蓝天下自由快乐的生活。表现了人与自然、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同时通过少儿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我们要爱护动物、注意环保,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再如根据歌曲改编的舞蹈《闪闪的红星》,这首歌曲曲调自然流畅,歌词朗朗上口,再编配上少儿感兴趣的舞蹈动作,使爱国主义这抽象、深刻的教育内容在少儿理解的基础上,真切表演过程中完成了。同时通过舞蹈《闪闪的红星》培养少年儿童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勇敢、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所以,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道德教育的培养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二、少儿舞蹈教育与少儿智育教育

随着科学发展,科学教育应运而生。科学教育一方面是指高新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指儿童潜能的开发。有研究表明,三岁儿童的脑重量可达1011克,七岁则达到1280克,基本接近成人的重量,整个大脑皮质也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这就为学前儿童智力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把智力开发仅仅理解为知识教育,它偏重于开发左脑。现代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开发右脑的许多功能,如分析、记数、推理等,而且更快速精确;而“分管”音乐欣赏、空间识别、动作协调等的右脑,其功能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创造性是电脑无法替代的。舞蹈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跟右脑的“不解之缘”。少儿舞蹈教育的智育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少儿可以进行知识教育。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具有十分丰富的知识教育内容,少儿舞蹈教育的过程首先是进行舞蹈知识教学的过程。通过教学,少儿可以学习舞蹈方面的专门知识,这些专业门知识是少儿知识教育体系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那种认为舞蹈教育无知识的看法是极其片面的,也是极其错误的。还应看到,一段好的舞蹈音乐,一部好的少儿舞蹈作品,就是一本好书,少儿从中可以学到自然、人文、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其次,舞蹈是一种综合艺术,它对少儿的要求兼有音乐欣赏、动作协调及空间识别等诸多方面。所以说舞蹈学习实质是右脑在做“体操”,它对右脑开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再次,少儿舞蹈教育的实践表明,作为一种艺术,它本身就为人提供了发展丰富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的广阔天地,因为艺术教育给孩子们的“知觉促动”会促使孩子们以其自身的能力对艺术进行把握、阐释、解疑和改进。遵循这一原理,少儿的舞蹈教学应克服单纯传授技巧,让孩子机械模仿的陈旧模式,而努力把教学过程变成少儿自主的探索活动。比如教《好一朵小兰花》这一舞蹈,就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先带孩子们去公园看看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各种花朵,领略大自然的美丽,然后提出问题:“公园里的花漂亮吗?怎样用动作表示出花朵最美的姿态呢?”小朋友们想出了踮脚的高枝上的花,跪着的花,俯身的花等等,想象力之丰富足以证明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理解能力、表现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而少儿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是智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少儿舞蹈教育与少儿美育教育

美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康的强大源泉。”美好事物总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吸引力的,爱美是人的天性,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使是少儿也不例外,舞蹈具有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功能。是对少儿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良好的形式,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身体动作,也就是身体语言来表现人物、事物及深刻的内涵,因此,少儿学习舞蹈的同时身体形态也同时得到训练,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诸如站立、半脚尖、手位、舞步等动作,少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会使他们对肌体的运用从本能的无意识状态过渡到具有舞蹈功能的有意识状态,通过各种舞蹈的姿态的训练使少儿四肢动作协调,躬胸、驼背等不良习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优雅的举止,舞蹈训练使少儿具备优雅的体态和较好的外形气质是舞蹈对少儿产生的最直接、最显著的美育功能。

四、少儿舞蹈教育与少儿的个性心理素质教育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曾一再强调他的教学法不是以培养音乐家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小提琴,培养能力之芽,同时打好品德修养的基础。他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成为心灵美的人。这种观念确实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说舞蹈教育也不是为培养几个舞蹈家,而是借此培养少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成为“心灵美”的人。

首先,鼓励少儿表达,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建立在较高的自我评价基础上,积极的个性心理素质,是个体不断奋斗的动力。舞蹈教育中培养少儿的自信心应结合舞蹈教育内容进行,可以通过鼓励少儿大胆表达的方法得到展现。我认为可以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形成舞蹈欣赏的活动。“自信心训练法”是在心理学家格恩里的对抗性条件作用原理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行为矫正法。该法主要通过训练使对象直接表达思想,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来培养其自信心的结合“自信心训练法”,我在舞蹈欣赏活动中鼓励少儿大胆地自评或互评,评议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少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自信心。比如他们评议的过程中会逐步认识到上台表演是一种很自豪的事而不再惧怕表演。认识到自己能上台表演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这样自信心随之产生并发展。同时,我们应尽可能为少儿创造表现、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如开展小小联欢会、汇报表演、学术交流、舞蹈比赛等活动。孩子在集体中表演的机会多了,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还易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其次,确立成就目标,培养坚持性。坚持性是指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坚持性可以通过确定成就目标而得到增强。结合舞蹈教育,我们可以引导少儿确立这样一个目标:争取参加演出活动。这样的目的对少儿来说是直观的,理解的。而且他们上台表演,就必须要使自己的舞蹈水平有进步,还要能与别人竞争。为此,孩子们会迫切地要求进步,努力地学习舞蹈。在这过程中坚持性能得到明显增强,这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

综上所述,舞蹈的训练对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培养都是大有好处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舞蹈的韵律美,也让舞蹈艺术美的殿堂能真正向每一个孩子敞开欢迎的大门。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儿舞蹈的发展,让我们的下一代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鲁•阿恩海姆著,郭小平,瞿灿译.《艺术心理学新论》.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少儿素质教育范文第2篇

临翔区(原临沧县)文化馆常年举办少儿美术书法培训,我作为辅导教师,对教学中传统美术教育方法与素质教育的问题进行过反复思考。我不赞成“重技能而轻创造”的传统少儿美术教育模式,而主张加强少儿美术中的素质教育。现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一、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少儿美术素质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培育自信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能力的一种手段,是优化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表达情感、陶冶心灵的载体。少儿美术教育不是以培养少数画家为目的,也不是通常说的“有点兴趣,学点特长丰富课外生活”,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开发大脑的形象思维、去想象、去创造,使孩子们有一个宽阔的胸怀和开阔的眼界。

一般说来,12岁以前是孩子们美术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时期的少儿绘画往往超越现实和时空,造型独特,色彩奔放自由,艺术趣味很强,但有时他们的画面会出现表象怪诞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的家长看了不顺眼,读不懂,但我看来,这是一种极好的现象,是孩子想象力和独立的创造力得到超常规发挥的表现。

孩子们喜欢画自由画,为此,我设计的美术课中,每天都有二节自由创作课时,在这段绘画过程中,孩子们格外的高兴,嘴里唱着歌,手里舞着笔,同学之间还时不时互相讨论。记得有一节课,题目为《圆的联想》,我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然后问大家:“这象什么”?同学们抢着回答:“象太阳”、“象盘子”、“象车轮”、“象盆”、 “灯泡”、“汽球”、“太空”、“象星球”…等,通过提问,同学们的大脑里出现许多个圆的造型,这时,我就给学生布置一幅自由创作画,大家的兴趣可高了,在他们的画笔下,出现了圆圆的脸面、圆圆的蛋糕、圆圆的太阳和圆头圆眼的小鸟,有一位同学还画了一个圆形大奖杯,把自己圆圆的小脸画在上面,睡在小床上,正做《冠军梦》。另一位年仅5岁的同学,用彩色笔画了许许多多的圆,我问他:“你画的是什么?”他告诉我“老师,我画的是水波,是我爸爸用石头打起的水波……”多好的学生啊!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如此的丰富和神奇

二、尊重孩子的选择,因材施教。

我以前不太赞成孩子们画卡通画,觉得卡通画变形太大,对儿童的基础造型训练会带来一定的阻碍,后来我发现80%以上的儿童喜欢卡通画,于是我重新调整自己的认识,努力去探索卡通画的艺术性,结果表明 “学生是对的”,卡通画物体的变形夸张使画面达到比较生动完美的境界,于是我增加这项新的课题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在的市场上出售许多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玩具,如塑料恐龙、皮卡球、太空人、喷火马等,这些玩具能给儿童认识事物提供形象依据,于是我在美术课中让大家都带一件自己最喜欢的小玩具进教室,然后让他们展示玩具作为描绘对象,进行写生和创作,并特别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大胆改变对象的形状和神态,这样一来形体各异的形体跃然于学生的画上,这些作品,出自孩子的手,形象稚拙而生动,一些作品确实成了独一无二的杰作。

三、进行必要的技法训练

每个星期日,我安排两节技法训练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种传统的理念对成人学习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对儿童美术教育,只能进行适量的借鉴, 技法训练对于儿童来说,最好是点到为止,更多的是要直接体验生活,借助实物形象进行技法传授。例如用中国画的方法画鱼,我不要求学生画得形似,只要

掌握中国画用笔和用墨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即可,我还让学生把多类画种溶合在一张画面上,例如一位同学就把底版画成重彩,再用浓墨画几条小鱼,形象很是生动。

四、通过展示成功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我连续多年订购优秀期刊《少几美术》让大家传阅,这份刊物内容丰富多彩,童趣十足,学生十分喜欢看。 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儿童的头像,我把他的嘴巴画得很大,同学们大呼:“老师,嘴巴太大了……”,我好象没听到,继续给大嘴巴画牙齿、舌头,最后画了两条形状恐怖的牙虫叮在牙齿上。画完之后,我问大家:“现在要怎么消灭大牙虫”,一位同学大声说:“画把大牙刷,把牙虫杀死。于是我请他上台,画了一把比例特大的牙刷,牙刷毛变成剽枪直刺牙虫,形象很是生动,成为师生共同创作的成功作品。我班的一位小朋友,擅长人物场景画,她创作了一幅《妈妈给小朋友打针》,画面中一排小朋友勇敢地伸出胳膊,挽起衣袖,等待着……这时,不远的地方传来哭声,有一个怕打针的小朋友被她妈妈拖来了。画面上所有人物的目光都集中在嚎哭的小朋友身上,她那又怕又羞的神态被描绘得很到位…。我让大家传阅这一幅画,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鼓励学生多画写生画,提高造型能力。

写生是通向绘画成功的必由之路,许多绘画大师都以写生伴随绘画生涯。少儿多画写生画,可以极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智力因素。

六、多启发,让学生大胆的画。

激发儿童自身潜在的美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有少数学生想画某种物体但又无从下笔之时,往往大声叫嚷:“老师,我画不出来” ,这时候,我一般不直接动手作示范,而是给他一起讨论这个物体的大致特征和一些和画面有关的环境,这样,学生的动手操作的欲望就被动激发出来。例如有一次我让同学们画各种不同的

鱼,一位同学告诉我:“老师,我想画一条最大的鱼,但我不知什么鱼最大”?。我告诉他:“鲸鱼最大,比我们的教室还大,鲸鱼是灰黑色的,有许多美丽的花纹”。于是他就在纸上画了一条肥胖的大鱼,鱼身上还画了许多花、成了一条美丽的大花鱼。实践证明,开发儿童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要多启发和多讲解,给孩子们自由发挥的足够空间让他们大胆的画。

七、尽量让儿童多了解一些画种对少儿来讲,各类画种都会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但少儿不可能象成人一样,在某段时间内专注地学习一定的内容。为此,我在设计课程时,采取循环式的教学,每个星期至少安排两类以上的画种,让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去发挥。在进行必要的技法传授后,我让同学们自由地选择他们喜爱的画种,喜欢重彩技法的同学,我就让她在重彩画面中多用装饰线条以增强表现力,让喜欢单线平涂的同学在用色时有意识增强素描关系。

八、传统美术教育的弊端。

传统的美术教育“重技法、轻创造”,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造成极大的障碍。我有一个学生喜爱绘画,临摹功夫很强,表现技法也较高,他的作品得到不少家长的称赞,但他一旦离开临本和范画,就会一筹莫展,无从下笔,久而久之,他的绘画没有了个性,失去了自身特点,形成他人作品的翻版。而这种状况还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不少的学生的审美观,如不及时纠正,只能培养出低能的人工翻版照像机,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小画匠,不会表达自己的主观意志和的庸才,其后果不堪设想。

少儿素质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少儿阅览室;素质教育;特色化建设;阵地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010-02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尤其是对少年儿童的基础教育, 加快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更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少儿阅览室作为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培养少年儿童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能够发挥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

1.少儿素质教育是少儿阅览室特色化建设的中心课题

国家的文明、进步与发展,既需特质的保障,更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根基、民族的希望,是二十一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为适应新世纪发展的时代要求,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更要有广阔的知识面、较强的判断力、创造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勇于进取的时代精神。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是终生学习的时代,我们要把勤奋学习的风气推广到青少年中间去。”委员长也指出:“人材的培养要从少年儿童做起,民族素质的提高,它的基础在于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少儿阅览室与文化相关,又与教育相联,同时还有别于成人公共阅览室,它所从事的一切工作,旨在加强少儿素质教育,主要进行的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性教育。

实践证明,少儿阅览室完全可以克服课堂教学和科教书籍的局限性,使广大少儿在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审美情趣、实践技能、身心健康,特别是在培养少儿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方面会得到有效的素质提高。什么是特色?这就是特色。这正是少儿阅览室“特色化”建设有别于学校和成人阅览室的地方。“特色”是一切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少儿阅览室务必立足“特色”,把加强少儿素质教育作为“特色化”建设的中心课题,集中精力,做好“特”字文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探索少儿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以全体馆员的聪明与才智共同谱写少儿素质教育这一最精彩的“特色”篇章,真正把少儿阅览室办成素质教育的阵地和培训中心。

2. 少儿阅览室加强少儿素质教育的独特优势

2.1少儿阅览室在丰富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社会教育中具有优势。少儿阅览室拥有丰富的馆藏,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少年儿童的知识欲求。这对于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来说, 是首先所必须的。一般说来, 每一个少儿阅览室都具有自己的结构合理、比例适宜、内容丰富的藏书体系, 能够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广泛的知识营养。这个优势是一般教育单位所不可比拟的。在学校里,一个学生,一学期只能面对那么几本书,虽然读好那几本书也十分必要, 但从知识面的角度说, 毕竟还是存在很大的局限的。更为重要的是, 少儿阅览室有许多藏书较之学校的课本更具有趣味性、可读性, 图文并茂地把动物人格化, 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把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 所有这些,都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更加贴近,使之在轻松愉快中获得大量的知识, 既开扩了知识视野,又陶冶了情操。

2.2少儿阅览室在为培养少年儿童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创造精神方面具有优势。少儿阅览室可以帮助少年儿童挖掘时间潜能, 使他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创造精神。少年儿童平时功课繁重,疲于应付,课余时间、双休日、 节假日是他们到阅览室游览、“充电”的最佳时间。尤其是寒、暑假期,他们一身轻松,能够到阅览室比较从容、比较系统地读一点书。少儿阅览室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 加大对小读者们的阅读服务, 发挥自己的独特的教育功能。一方面延长开放时间, 提供更大的空间,更舒适的条件,吸引更多的少年儿童到阅览室来阅读学习, 同时加强阅览室全方位服务;另一方面,认真制订假期少儿读书指导计划,指导小读者多读书,读好书。同时,精心组织各类读书夏令营、知识竞赛、读书征文、读书演讲比赛、故事会、诗文朗诵、科普报告会、读书兴趣小组、手工制作科技小实验。充分利用视听室、结合学生所学知识播放影片、幻灯、录像等丰富多彩、新颖活泼的读书活动 ,丰富小读者们的假期生活, 充实他们多方面知识, 并给他们的创造能力提供施展的天地。

3.创新阅览室的服务,提高少儿读者的素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青少年提供全新的服务是图书馆应尽的职责。以鹤壁图书馆为例,馆内根据不同年龄层次,设置了少儿阅览室和亲子阅览室。少儿阅览室不对家长开放,这样就能保证学生独立借阅自己喜爱的图书。在每年采购新书的时候,都要认真调查少儿的阅读需求,购进学生喜爱的图书,把少儿阅览室中丰富的、充满儿童情趣的藏书,设置专门的书柜,,让他们自主地选择;通过优美、安静、整洁的阅读环境和周到细致的服务,从细微处营造出一种符合青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特征的阅读氛围,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亲子阅览室是由家长陪同孩子并为他们讲解,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挑选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并增加感情,让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增长了知识。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到图书馆阅读图书。

3.1开发素质教育的学习资源。开展素质教育,学习资源很重要。少儿阅览室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要面向全社会的少年儿童,开发学习资源有利于素质教育在全社会普及和推广,有利于引导少年儿童素质的自我构建。

现代社会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音频、视频乃至多媒体资源等,少儿阅览室应根据少儿读者的年龄特点,搜集、编写、设计、制作各种载体、面向不同目标的学习资源。例如,编写贴近少年儿童认知水平、生动有趣、内容扼要、清晰明了的少儿阅览室基础知识小册子;编制利用广播、电视播放,直观可视的少儿阅览室利用教育节目;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展信息检索教育等。通过纸质媒介的传递方便性,广播、电视的直观性,计算机的互动性和生动的实验模拟,有趣的游戏探索等。

3.2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少儿读者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兴趣是一种启发式的素质教育。兴趣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成形于阅读过程之中,并需要不断的强化和积累。

阅读指导是少儿阅览室发挥素质教育职能,培养少儿读者阅读兴趣的又一项重要工作,在阅读指导中既要注意少儿读者的学习倾向,又要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的能力,并在需要时能灵活运用。有计划、有目的、有实效地为他们进行阅读指导,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主要措施有:1)坚持抓好少儿读者入馆教育工作,吸引少年儿童到馆阅读。2)编制各种馆藏目录、专题索引来揭示馆藏,引导少年儿童阅读。3)定期推荐新书目,张贴新书海报及内容简介,发放阅读指南,提供健康有益的书刊资料,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读书观。4)开展参考咨询服务工作。

3.3根据少儿的阅读特点,针对性地丰富馆藏 。图书馆馆藏是向儿童进行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馆藏缺乏,儿童的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馆藏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效果。人们知道,儿童时期所读的书对其一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素质教育是要把儿童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少年阅览室要紧紧围绕这一宗旨有系统性的,完整地科学地搞好藏书建设,把为少儿提供健康、优秀的书刊资料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做好这一工作我们认为:②密切关注少儿出版物的动态,及时为儿童提供最新、最优秀的儿童出版物。②与学校各有关部门联系,了解他们开展有关素质教育活动的动向和信息,以便为学校提供他们所需的书籍资料。③了解少儿读者对书刊阅读兴趣的转向,儿童的阅读兴趣会随校园文化,社会文化,自身变化及教师所要求的变化而转化。少儿阅览室要及时掌握这些动态,只要这种兴趣转向是健康的,有益于儿童素质教育的,我们对藏书就要做及时调整和补充以满足广大少年儿童的需要。例如:有一阵子,在工作中发现关于鲁迅的书借得特别多,后来从一位学生中得知“学校里流行鲁迅的书呗!”。再如:以前总认为女生是文学、童话书籍的忠实读者,但现在发现越来越多的女生和男生一样喜欢阅读有关科普、科幻、军事、地理等方面的书籍,再比如杨红樱的书、郑渊洁的书,这些热门书,都是少年儿童喜欢阅读的。针对这些现象,少儿阅览室都应及时观察研究,才能更好地做好藏书工作。

少儿读者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的读者,开始具有阅读通俗读物的能力,他们关心课外阅读,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不仅喜欢阅读文艺读物,而且喜爱阅读科普读物,也开始关心国家大事,逐步爱读报刊上通俗易懂、能增长知识富有风趣的文章。所以,少儿阅览室应针对这些特点进行采购图书。

4.提高馆员专业素质,开展多种多样的服务

少儿阅览室是广大少儿和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少儿德、智、体、美健康发展的重要阵地,是开启少儿智慧、促进孩子养成自学求知的良好习惯,走向成功的摇篮。它肩负着对少儿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重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尤显重要。搞好读者服务离不开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少儿阅览室的每个工作人员,既是少儿工作者,又是少儿教育者,其言谈举止、仪表风尚、精神风貌、文化修养、专业技能等无不对孩子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它不仅关系到读者服务工作水平的高低,还直接影响到小读者的成长。作为少儿阅览室的工作人员,特别是身处图书借阅、读者辅导岗位的专业人员都要认真学习研讨专业知识,即要通晓与图书馆业务相关的一些学科知识,还要学习一些儿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唯如此方能更快地捕捉科学信息,准确地掌握小读者的心理特性及阅读倾向,才能科学地综合多种资料,创造出最佳的服务效益,真正把少儿阅览室办成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精神食粮的求知场所,成为知识情报信息储存与利用的中心,成为智力开发的宝库。

少儿阅览室的读者服务,除了引导、组织少儿和中学生进馆借阅之外,还必须视其好学、好奇、好动、兴趣广泛等心理特征,有选择性、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一些寓教于乐、丰富多彩、多形式、多样化的读书活动,使之汇成体系,形成特色。如举办读书会和演讲会等,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还可以针对小读者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举办一些科技知识竞赛,充分发挥孩子们的特点优势,培养其读书求知的兴趣,汲取多种多样的科学文化知识。此外,还要为他们举办美术、书法、诗歌朗诵、小巧手制作比赛等系列美育教育活动,使小读者通过美育教育,净化心录,陶冶情操,丰富他们的课外活动,使他们从小就受到丰富多彩的艺术熏陶,正确引导孩子们去追求真正的真、善、美。少年儿童时代读过的书,往往一辈子不忘。好的图书可以培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为树立远大的理想起着良好的作用。

少儿阅览室要配备合理的少儿专业图书服务人员,尤其要给予管理员有充足的时间开展业务工作,避免人才浪费。

少儿阅览室的少儿专业服务人员要积极与中小学校教师相互合作,把课外阅读活动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使教学上的重难点迎刃而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可以培养学生在这个过程的创新素质。

科技进步永远不会停止,素质教育是当今少儿阅览室工作永恒的课题。综上所述,少儿阅览室在开展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把少儿阅览室建成少儿素质教育的培训中心,促进少儿阅览室特色化建设,创新少儿阅览室的服务,提高少儿读者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虹;吴为.教育部加大素质教育力度 青少年素质教育平台正式建立--《基础教育参考・8点钟》杂志创刊暨赠阅发行新闻会召开

[2]丁雅霜.以素质教育为契机把图书馆办成终身教育的基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5).

[3]宋元诚.素质教育:直面中小学图书馆的挑战及对策[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0,(1).

[4]杨章宏.素质教育研究[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少儿素质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品格素质;综合性素质

一、少儿民族舞蹈教育所处的环境现时期

我国非常重视少年儿童的综合教育,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孩子的素质成长也有了新的认识,而舞蹈教育则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家长提升孩子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教学模式的转变,素质教育与美育教育越发被学校和家长们所重视,许多学校都将少儿民族舞蹈教育融入现有的教学中,不仅开设课程教导少年儿童学习,在课外开设兴趣班与舞蹈小组来积极培养学生们对民族舞蹈的喜爱与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表演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建立集体荣誉感,继而帮助少年儿童提高身体素质,使心理素养得到升华,也为少年儿童们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

二、少儿民族舞蹈的教育方向

少儿民族舞蹈是面向幼儿园及中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幼儿园阶段的少儿以三到六岁为主,偏向于用形象化的方式来理解他们接触到的新鲜事物。由于少儿年龄较小,注意力与自制力都比较差,常常不会在某一事物上保持长时间的关注。所以在这一阶段,要通过民族舞蹈中优美精彩的歌舞和所表达的故事来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和兴趣,通过幼儿喜欢模仿事物的性格进行教学来培养孩子们的感受能力与创造能力。小学阶段的少儿主要以六到十四岁左右的少儿为主,这一期间是少儿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少儿的心志和认知能力有了质的变化,他们不仅具有探索新鲜事物的思维能力还有勇气和判断能力。在这一阶段,少儿一旦产生兴趣,就会迅速投入进去,如果家长及时深入培养,成长将会十分迅速,而这一阶段,引导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三、少儿民族舞蹈教育的内容与问题

少儿民族舞蹈教育根据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舞蹈文化进行提炼,舞蹈艺术不仅有画的意境、音乐的魅力,还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故事,对少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在传统家长的观念中,少儿舞蹈只是教导如何跳舞,训练舞蹈动作的艺术爱好,不受家长们的重视,少儿们在学习中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与鼓励,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舞蹈的兴致。

四、少儿民族舞蹈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通过科学系统的民族舞教学训练,它可以塑造美丽,增添魅力,锻炼体力,增强体质,磨练毅力,培养自信心,丰富想像力,还可以陶冶心灵,培养出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优雅自信的气质。在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发现,学习民族舞的孩子经过长期、专业、系统的训练后,她们的身体外形会向理想的方向发展。与其他孩子相比,身材更挺拔、修长、矫健,举手投足间都能表现出一种优雅。少儿民族舞蹈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群舞的完成需要团队的协作。每一次民族舞蹈演出的精彩表演,都是孩子们共同努力、相互扶持鼓励得来的。在集体的舞蹈训练中,少儿们会逐渐自觉遵守纪律,主动关心他人,热爱集体,既拓展了少儿们自信心和表现欲,又让少儿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培养身心素质。

五、少儿民族舞蹈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

少儿民族舞蹈是文化与艺术的交融,是民族思想与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传承了人们对美好的祝愿,用舞蹈让少年儿童在快乐中感受文化与艺术的美丽。民族音乐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包含不同地区各个民族独有的风俗、文化、和历史背景故事。通过不同民族特色音乐、舞蹈与故事使少儿们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风格和舞蹈,还能了解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丰富见闻并开拓自己的视野,增长头脑的知识。所以,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要让少儿感受美,发现美,缔造美,培养审美观念,塑造美丽的心灵。在当代社会,许多少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亲人的宠爱和关怀,却没有兄弟姐妹一起成长和陪伴,很容易产生娇惯或内向的性格。而舞蹈是舞台表演,这种艺术活动具有极强的集体荣誉感,通过表演和集体活动逐渐打开少儿们的心扉,培养乐观、自信、开朗的性格。

六、总结

少年儿童心灵纯净如水,生活无忧无虑,这是对少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最佳时期。而将这些教育融入到舞蹈之中,以舞蹈的形式让孩子们接受德育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们能通过舞蹈感受生活的美好,也能通过舞蹈来表现美好的生活,从而激发孩子们爱家人、爱朋友、爱生活、爱社会的美好情感。

参考文献:

[1]高菲.浅析少儿舞蹈教育的问题与策略[D].河北大学,2012.

[2]张玲.探析少儿舞蹈教育中的游戏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3):22-24.

[3]孙铭.少儿舞蹈教育的特点及教育意义[J].大众文艺,2011,(7):211.

少儿素质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力发展;自信心;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J7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096-01

在少儿舞蹈培训中,除了每堂课必要的基本功训练之外,老师往往会通过编排一些少儿舞蹈,来达到提高学生的舞蹈兴趣,培养孩子情操的目的。其实,很多老师和家长并不知道,让孩子多参与排练和表演少儿舞蹈,不仅仅能起到培养兴趣的作用,还能有助于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的开展。这其中包括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等,具有许多在课堂教育中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以下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有利于促进少儿智力的发展

少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性格特点,音乐节奏欢快明朗,舞蹈动作活泼生动,这些都能瞬间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意识,使大脑神经处于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提高模仿能力和记忆力。

舞蹈的语汇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的,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不同程度的加深了孩子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它能培养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训练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感知、联想、想象、幻想等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少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

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少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

少儿舞蹈还能培养孩子们活泼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少儿,特别是当代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亲人的宠爱,在公众场合可能会有内向害羞、娇气任性的毛病。而舞蹈这种艺术活动有着现场即时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激发学生进行富有表现力的表演。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集体活动,许多学生克服了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广泛参加艺术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还增强了她们的自信心,培养了她们开朗活泼、积极向上的性格。另一方面,舞蹈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在舞蹈训练过程中,艰辛始终伴随着她们的学习成长,这些都磨炼了孩子们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三、有利于提高少儿身体素质,增强形体与气质美感

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会提高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儿童的骨骼发育,增强孩子们的消化机能,增进食欲,提高身体素质。

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有一些孩子原来曾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习惯,我在舞蹈教育中常常注意提醒她们自觉地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她们的这种习惯,逐渐得以改变,身形日渐挺拔。这些受过舞蹈训练的孩子,仪态举止端庄得体,气质姣好,往往是大人们争相赞美的主角,孩子们在听到这些赞美之词后会更加开朗乐观,热爱生活,提高了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有利于培养少儿良好的审美视角

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为孩子们提供和构筑了审美欣赏能力与审美创造空间。少儿舞蹈以它独到的寓教于乐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使孩子们习惯于热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憎厌一切假、恶、丑的行径,通过舞蹈的具体形象来认识缤纷的世界,认识真善美,感知真善美,从而启发学生去体验美、欣赏美和追求美,培养学生在学习少儿舞蹈的过程中去领悟动作的动态美感和动作的造型美感的能力。

总之,学习少儿舞蹈对各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都是大有好处的,对智力的促进开发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从小就不拘泥某一方面的专业学习,发展创新,鼓励她们求新求异,增强欣赏能力及对生活的积极想象、热爱和追求。

少儿素质教育范文第6篇

民族文化少儿舞蹈素质教育云南2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色鲜明、风格浓郁的歌舞,每逢节日集会、婚丧喜庆都有盛大的歌舞活动。云南一年四季都有民族节日盛会,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歌舞的海洋”里徜徉。云南的民族歌舞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目前,云南已收集到的各民族民歌民曲有2万多首,舞蹈6718套,戏剧2000多个,器乐200多种,叙事长诗50多部,大多数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产实践,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民俗学价值。正是凭借着多样性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云南的少数民族舞蹈在各种比赛中屡获大奖。纵观云南的获奖节目,也无一不是少数民族题材。

目前,少儿民族舞蹈教育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舞蹈作为一门形体艺术,能够凭借其独特的艺术手段开发儿童的智力,并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舞蹈艺术的形式美能增强少儿的审美感知能力,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少数民族舞蹈更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形式美感,成为少儿舞蹈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抓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对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特殊作用。尤其是在云南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充分利用丰富的舞蹈资源来提升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少儿民族舞蹈教育与美育

美育是通过人们对美的感受、鉴别、欣赏和创造,以生动形象的文化艺术形式为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促进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少儿舞蹈是少儿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学科里,占有重要的位置,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利用艺术美来影响和教育少儿,它所产生的效果是其它形式的教育所不能替代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父母愿意让孩子从幼儿时代就接受音乐、舞蹈、美术教育,就是看到了幼儿美育的潜在作用。

舞蹈艺术可以把少年儿童的内心世界带到崇高的境地,既能达到自我娱乐的目的,又能美化心灵。从内容上讲,它体现了美的理想、美的观念、美的情感和美的趣味。从形式上讲,它体现了美的人体、美的舞姿、美的造型、美的服饰。通过对舞蹈艺术美的欣赏,可以培养少年儿童对自然美、社会美的鉴赏力,掌握美的本质和规律,使艺术的美融化在心里,使之思想上得到启迪,心灵上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使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在追求美的理想中统一起来。

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流动的雕塑、舞蹈艺术有画的意境,有诗的魅力,有流畅的造型,有独特的形式美。民族舞蹈其丰富的表现形式,生动的舞姿造型,对少年儿童更加具有吸引力。例如傣族的孔雀舞。傣族人民对孔雀怀有深厚的感情,在他们心目中,美丽的孔雀是聪明、机智而善良的吉祥鸟,是幸福的象征。因此,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舞蹈艺术中,把孔雀作为模仿的对象,傣族人民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和理想。孔雀舞的语汇是非常丰富的,比如手上的动作就有好几种,手臂、手腕、手掌、手指都有各不相同的作用和表现形式。孩子最有兴趣也最易学会的是表现孔雀形象的手式。这个手式是食指和大拇指相捏成个椭圆形,象征孔雀的嘴,手腕一拱其它三个指头向上伸直,代表孔雀头上的羽翎,这手掌就形成了一个孔雀头的静态。而食指和大姆指上下捏合就犹如孔雀的嘴巴在张合,再把手腕朝内一弯,一个动态的孔雀头的艺术形象就活灵活现地形成了。教师这样一说,这样一比,充满童趣,吻合童心,孩子们是非常容易地就学会了。

孩子们可以想象在阳光明媚的林中空地上,在清清的小溪边,在绿绿的凤尾竹下,一群群孔雀欢快而自由地与傣族人民共同翩翩起舞……然后模仿孔雀漫步森林、饮泉嬉水、飞跑下山、展翅、登枝、抖翅、开屏、追逐、飞翔,等等。

通过学习民族舞蹈,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美的熏陶。在少儿舞蹈培训中,通过纠正他们的自然姿态,对他们的头、肩、腰、手、腿等部位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使他们的软开度、协调性、自控能力、弹跳力、耐力、血液循环和身体各关节肌肉的生理机能都得到全面的锻炼,使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身体素质、形体气质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和提升。由此可见,舞蹈是少儿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体现在审美情操的陶冶上,更体现在形体健美的实践中,这一点是其他任何艺术教育都无法替代的。

二、少儿民族舞蹈教育与德育

舞蹈教育是提高一个人思想品质、陶冶道德情操的一种教育方式,舞蹈艺术通过人的肢体动作这种舞蹈语汇来表达或再现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对假、丑、恶的鞭笞与不屑。

儿童的心理特征表明少儿是通过感知和依靠现象来认识事物的,而儿童的生理特点又是活泼的、好动的,舞蹈通过人体动作、造型和表情,形象地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直观性,正恰恰适应了少儿的心理、生理特征。少儿舞蹈形式优美,动作有趣,且内容反映少儿自己的生活。生动活泼的舞蹈动作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参与舞蹈学习,在寓教娱乐之中感知世界、认识事物进而受到思想道德教育。融于民族舞蹈中的民族精神,更能对孩子起到激励与引导作用。且许多民族舞蹈都伴有相应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通常是以扬善弃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护花草树木、动物飞禽和歌颂美好的生活等思想内容为主题,将生活中简单的道理用形象化的舞蹈语言表现出来,告诉人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应该爱什么、恨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等。能通过学习民族舞蹈培养孩子们对真善美、假恶丑的是非判断能力。

现在的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往往对孩子偏重于生活上的关心、呵护,而忽视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甚至以溺爱来代替正常的亲情,使许多孩子缺乏吃苦精神。通过学习民族舞蹈,孩子们从此多了一份对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人文历史以及少数民族生存现状的关注。从而更多了一份对大自然的热爱,更加珍惜自己已有的幸福生活。

如在教授蒙古族舞蹈组合《小小牧羊人》之前,教师除了要用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音乐来感染学生,还要用尽可能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讲解舞蹈内容,这样学生会很快地对要学习的舞蹈产生兴趣。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讲清楚每一个动作的要领,让学生理解动作的要求,并按照动作的规范做到位。少儿民族舞蹈组合动作简单,但要求少儿有情感的表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培养少儿把自己想象成为舞蹈中的主角,体会在舞蹈时的主人公真实的情感表达,就成为教师教授完基本动作后的又一个重点。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少儿去体会舞蹈中小牧羊人对小羊的爱和对大自然的爱,那么,在舞蹈中少儿表演的是自己,也就才能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情感,这样不仅诱发了少儿的舞蹈激情,提高了舞蹈学习的兴趣,同时真实的情感还容易感染别人,感染观众。

学习民族舞蹈不仅仅是一种意志和体力的磨练,更是一种情操的升华。民族舞蹈艺术对培养我国少年儿童的高尚品德、集体荣誉感、纪律观念等综合素质方面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少儿美育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少儿民族舞蹈教育与智育

智力,也称智能,是成才的基础。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它指的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思维能力。智力与个人的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结构和机能密切相关,它是以人的先天素质为基础,并在实践活动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学家布隆把智力看作是学习、保持知识、推理和顺应新环境的能力。在舞蹈艺术的教育活动中,舞蹈的表演意识与儿童的心理素质、思维反应关系十分密切,儿童的心理素质好,思维反应敏捷,舞蹈的表演意识就强烈。有研究发现,舞蹈动作能力与儿童的智力发展显著相关,因为舞蹈动作能力是一种复杂的动作技能,具有复杂的层次结构。

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掌握。一个少儿舞蹈的完成,要对每一个小演员的手、眼、身、法、步进行无数次的调动和配合。这种调动配合,极易促进大脑进入兴奋状态。这时,老师稍加启发,儿童就会随音乐的起伏展开积极的想象,如模仿小白兔怎样蹦蹦跳跳,模仿小蜜峰如何忙着采蜜,这些简单的动作稍作加工,就能使孩子们在练习中对某一些事物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最终使他们的想象力有新的突破,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挥。许多参加民族舞蹈培训的孩子已经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崭露头角,自己创编舞蹈,并组织同学排练参加学校的大型活动演出。其创新能力、组织能力深得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喜爱。

教授民族舞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舞蹈动作,还有整个民族的文化。授课前,教师首先必须深入研究和了解所授课的民族,准确抓住该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然后把舞蹈动作一一进行分解再教给学生。如教授佤族舞蹈时,首先应该告诉孩子们,佤族分布在哪些地区,具有什么样的生活环境、、生活习俗,而这些民族文化又是如何反映在民族舞蹈中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居住在我省西南部边境的佤族,是我国南方诸多民族中的一支古老的民族,它跨境而居,主要分布在我们云南的临沧地区、思茅地区和缅甸佤邦,在泰国、老挝也有少量分布。随着社会形式的过渡和发展,佤族社会渐渐由原来的狩猎采集过渡到以不稳定的农业经济作物种植为主。佤族又称阿佤人,“佤”与“阿佤”在佤族语言中意为“住在山上的人”,这说明佤族人民很早就依山而居,并因住在山区而得名,佤族居住地又称为阿佤山区,山岭重叠,平坝较少。由于长期的山地行走,佤族舞蹈的身体特点为上身微微前倾,双脚屈膝,舞蹈动律在双膝的屈伸过程中,上身作呼吸式波浪、上下随动,就像爬山时的样子。佤族人民把绘有佤族崖画的山崖视为“神圣之地”,由于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千百年来,对于自然的崇拜就成为佤族的原始信仰,他们认为万物有灵,如日、月、山川、河流、树林等都有“神灵”,都要崇拜和祭祀。每逢旱季或年节,佤族人民要到崖画地点举行庄严的祭祀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因此,佤族舞蹈中的木鼓舞、剽牛舞、臼棒舞等,就是以祭祀舞蹈形式传承下来的、意有美好祝愿的舞蹈形式。蒙占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傣族人民被称为“水的民族’,而佤族则称为“山地民族”。他们勤劳、勇敢,热情、豪放,其舞蹈动作也是稳重、扎实、古朴、粗犷,风格浓郁,独具特点的,体现了佤族人民剽悍的气质和热爱大自然的豪放胸怀。

这样的民族舞蹈教学不但能让孩子们更深地领会到民族舞蹈的精神,以便更好地表现该民族舞蹈,同时也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直接增加了其知识储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少儿民族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是在音乐中舞蹈,在舞蹈中表现音乐,通过舞蹈勾勒出一副副美丽的民族画卷,书写着一部部民族的宏伟诗篇,就是因为有很多元素组成这样的综合性教育,在少儿民族舞蹈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少儿的舞蹈素质,还在很多方面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也正是通过民族舞蹈教学,让少儿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明辨了是非、分清了美丑,从而达到德、智、体、美素质的全面提高。道德的熏陶,智力的开发,舞蹈表演技能的掌握,同时对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审美能力的加强,这些都是书本上所学不到的,因此只有加强少儿民族舞蹈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才会更加牢固,更加完整。

少儿民族舞蹈教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艺术教育事业,摆在少儿民族舞蹈教师面前的任务是十分光荣而艰巨的。要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美的种子,启迪美的灵魂,培养和造就一批民族舞蹈的优秀人才,教师们除了埋头于课堂教学实践之外,还必须深入民间,认真的向民间艺人学习,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尽量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并把所学到的民间素材进行整理,吸取精华,在遵循规范性、科学性、训练性和系统性的舞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依据少儿的教学特征,编排适应少儿教学的、可行的民间舞蹈训练教材,同时把民间舞蹈的文化基础知识在教学中不断的灌输给孩子们。

民族艺术就如散落乡间的美玉,经过优秀的民间舞蹈教师的打磨,再传到孩子的手里,那么这块民族艺术的瑰宝就有望通过孩子们的手代代相传。因此,少儿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客观上还将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在民族艺术传承濒临困境,社会各界强烈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少儿民族舞蹈教育不失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极好的方式。孩子们在学习民族舞蹈的过程中,除了直接学习民间舞蹈文化外,教师的正确引导还将激起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和热爱,那么民族文化传承走出困境也就指日可待了。通过民族舞蹈教育为民族文化传承做出积极的贡献,这也是每个民族舞蹈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少儿民族舞蹈的学习不仅有助于陶冶孩子们的情操,而且能够开发少儿智力,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懂得通过民族舞蹈这种特殊的语汇去表现各民族人民的丰富生活和道德理想。少儿民族舞蹈教育对于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将为民族文化传承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杜燕.浅谈舞蹈艺术培训与少儿全面发展的关系[J].青海教育,2005,(10).

[2]赵冷松.试论舞蹈艺术在少儿美育中的教育作用[J].内江科技,2006,(6).

[3]冉少敏.舞蹈教育对儿童智能提高的作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5).

[4]李金惠.浅谈少儿民族舞蹈教学[J].民族艺术研究,1995,(3).

[5]石裕祖.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史[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6]高主旗.西盟佤族民间舞蹈[M].国际文化出版社.

少儿素质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少儿;美术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39-2当前,人们愈发注重美术教育和美术活动在提升人综合素养中的功用。我国中学美术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 开发少儿智力

第一,美术教育能够提升少儿观察力。美术以其特殊感知方式来展现现实生活。美术的视觉艺术涵盖绘画、雕塑等。组成视觉艺术众多要素中的最核心的要素是线与形。有关研究成果业显示,长时间欣赏和谐的线型构造,可以推动人的视觉感知的健康发展,进而为提升人的观察力。例如欣赏一幅画面,可以观察画的线条、形态、色彩等,让人能够深入理解此几个方面的处理技法,找到画面的层次感和节奏韵律感。很明显,此种艺术活动对于提升人观察物体的灵敏度是有帮助的。由实践方面看,美术对提升观察能力也获得了少许的认可。调查结果显示,有81.2%的少儿认为美术教育对提升他们观察能力有重要作用;有16. 6%的认为有一定作用;只有2.2%的同学认为没有作用。

第二,美术教育能够提升少年儿童的记忆力。在临摹、写生等美术活动中,对看见的事物形象进行回忆或再认,这样不断训练就能培养青少年对图像、色彩、线条等方面的记忆,使人们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好地认识事物的形象。一般来讲,受过美术教育的少年儿童,他们的记忆力是比较好的。主要是因为,形象的事物比较容易记忆。相关心理学的研究数据显示,人在面对感性形象进行记忆时,借助的具象越多,让形象接触各种感官越多,人脑就越能构建起神经元模型,或者同对象相对应的神经元模型就容易兴奋起来,建立起比较牢固的神经联系,即形成比较稳固的记忆。

第三,美术教育能够提升少年儿童的想象力与形象思维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和知识相比显得尤为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相关研究数据表明,那些受过很好美术教育或者美术修养较高的人,皆其想象力与形象思维能力都比较发达。在理论层面来看,人们在理解、欣赏、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总是通过自己的想象、思索、回味去体会美术作品的意境,理解美术作品塑造的形象和表达的内容。而美术作品有着丰富的潜在内涵,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动态结构,具有激发和调动欣赏主体心理活动的召唤功能。所以,优秀的艺术作品最能充分地调动欣赏者依照自己的心理结构和心理定势进行再创造的积极想像力。因为想象是象思维主要的思维形式,所以,想像力的发展又能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四,美术教育能够激发少年儿童的灵感,从而提升其创造力。美术教育在培育少年儿童创新能力上有独特优势。这是由于,美术活动能够积累美感经验和提高艺术修养,而美感经验与艺术修养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诱发人们的潜意识,激活人们的灵感,进而成为人们创造的契机。那些具有创造性力的人才之中,很多是受过非常好的艺术教育。事实证明,美术教育能让人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激发人的创造的灵感,拓展视野,帮助发现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途径。就是由美术教育自身特点来审视,美术教育本身是一种开放式、发散式的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少年儿童沿着各种路径,冲破习惯的范围,进而产生很多不同见解和想法,且有意识地促使其从各个方面、多视角思维操作,进而实现提升创造力之目的。尤其是其形象语言的多样性,有利于开启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成为一种广义的创新思维文化教育。

二、 美术教育与少年儿童动力系统――情绪力(心力)调控:以美控心

现代心理学认为,心力素质,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非常关键。美国成人教育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靠他的专业知识,而85%要靠他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处世能力。近年来,国外心理学家逐渐用/情商的概念来描述心理素质。情商理论的创始人沙洛维和梅耶教授在1996年把情商界定为:对情绪的知觉力、评估力、表达力、分析力、习得力、转换力、调节力,涵盖了自我情绪的控制调整能力、对人的亲和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自我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等等。情商又可分为个人情商和人际情商两方面。而美术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因素相连,不仅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个人情商(自我情绪的控制调整能力、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自我了解程度),对其人际情商(对他人的亲和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度)的开发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第一,美术教育能够帮助提高少年儿童的积极乐观性情绪及意志力、求知欲等个人情商。(1) 求知欲望的诱发。美的产生,是物化于人的感觉器官所引起的,美的感觉与人的心理活动相关, 少年儿童的美术教育可以调动其求知动机。而动机是直接推动着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进一步激发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望。有人说美术课是愉快教育,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让少年儿童受到美的熏陶。(2) 积极性思维的催生。美感的产生总是直观性的,与美有关的内容如色彩、线条、形体、声音、风景等在美感产生中起着作用,使人心旷神怡,让人的精神生活变得充实。少年儿童通过美术教育,慢慢积累了美感,对美有所体验,并根据各人对美的需要和评价产生情绪的体验,这些情绪也调节着人的心理过程,抒发着各人情感。不管是哪一类型的少年儿童,当他们手中的材料流淌着色彩的斑驳和栩栩如生的各种造型,怎不会让他们欢呼雀跃?这样也就产生了愉快轻松氛围,瞬间,美感从人的内心直蹦出来,从而积极乐观性情绪也得以催生。(3) 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的强化。美术学习过程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也是意志耐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体现。特别是对意志力组成结构――信心、决心、恒心的强化意义重大。因为少年儿童要完成一幅相对令人满意的美术作品,必须对作品进行反复的修改与调整,这对耐心与自制力是很好的锻炼。长此以往,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少年儿童的信心、决心、恒心得到强化。从有关单位学习美术对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的作用的调查来看,有41. 2%的少年儿童认为有很大作用;有55. 3%认为有一定的作用;只有3. 9%认为没有作用。这也充分说明,美术教育对意志力的促进作用得到广泛认可。

第二,美术教育有利于开发少年儿童的开放宽容意识等人际情商因素。在美术作品欣赏和创作过程中,能够涉及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建筑、民风民俗、影视等大千世界所有的美好东西,能够接受毛笔、水彩笔、油画笔、刻刀,甚至计算机等各种可接受的风格技法,能够体会玩味作品中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对象、手段的多样性及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都有利于扩展少儿的视野,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包容意识、开放人格的熏陶和塑造。特别是在对吸收阴阳五行学说中的合理成份、以和为主旨、崇尚和美学的中国美术作品的鉴赏过程中,其和的境界就会润物无声地感染着少年儿童,使其自觉地萌生着宽容意识。

三、 美术教育与少年儿童的定位系统――人生哲学矫正:以美匡德

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少年儿童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帮助少年儿童知善恶、识美丑,进一步塑造他们美的心灵。正像康德说的: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美育对少年儿童的文化、修养、品位、思想、品德都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因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少年儿童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何以言之?众所周知, 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仍属过渡阶段,心理往往不够稳定,人们把这个阶段称为/危险期,这里主要说有些少年儿童是非观念淡薄,易受不良习气影响。不可讳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也不同程度地传进我国,青少年一代由于生理与心理尚不成熟,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善恶标准、美丑界限模糊,特别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病使我们的教育往往苍白无力,枯燥乏味,根本打动不了青少年一代。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拨动人们的情感。而美术教育的特点恰恰就在于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艺术活动激发少年儿童的兴趣,打动他们的感情,使他们愉快地受到教育。正是美育的形象性使人易于接受教育,美育的愉悦性使人们乐于接受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在美育中使少年儿童明是非、知善恶、论美丑,进而塑造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由此可见,美育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美术教育更能使少年儿童受到艺术的魅力感染,抚慰那些扭曲了的心灵,让五彩缤纷的艺术恢复其心理健康状态,从而使少年儿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构建正确的人生哲学。所以,丰子恺说/美术是为人生的,人生走到哪里,美术跟到哪里。从调查情况看,也是如此。在对/学习美术对修身养性的积极作用的评价调查中,得到这样一组数据:有63. 9%少年儿童认为其作用很大;有37. 7%认为有一定作用;只有1. 4%认为没作用。

四、 美术教育与少年儿童的物质系统――体力锻炼:以美健体

由于体力包括体质、精力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相应地,美术教育对少年儿童体力的开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精力。相对于接受数学、物理学等抽象科学教育,从事美术活动就像休息一般,可以有效调节青少年的紧张情绪,从而得以保持旺盛的精力,这种作用与人们在劳累之际听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二,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体质和运动能力。诚然,美术作品创作本身就是艰苦的劳动,过于沉迷创作可能会损害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但这只是看到了其中一个方面。体质锻炼,尽管这可能不是美术创作的追求所在,却是它的副产品。且不说美术教育过程中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对人脑这个器官的保健,事实上,在跋万山涉千水现场写生的过程中, 少年儿童的体质和运动能力也会得到锻炼。第三,美术教育有利于指导少年儿童参加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从而间接维护健康。前文所述,良好的美术教育,可以陶冶情操、优化思维,进而使少年儿童远离迷恋网络、抽烟吸毒等不良行为,积极参加有利于身心的文体活动,避免了因不良习气损害身心健康。我们有理由相信,美术教育对增强体力是有所裨益的。

总之,美术教育可以启智、定心、匡德、健体,对青少年的四大成长系统――动力系统(心力)、认知系统(脑力)、物质系统(体力)和定位系统(人生哲学或价值观)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作为教育者,一定要切实强化美术教育,使其在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健康成长中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继宏.论艺术活动对人的智力开发的影响[J].人才开发, 1999, (02).

[2]严以森.高情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2, (03).

作者简介:

少儿素质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少儿声乐教育;发声方法;情感表达;训练方法

童年时期是一个人最美好最快乐的时期,通过歌唱表达内心真实而直接的情感是孩子们的天性,歌声无处不在,自然而然的,孩子们对歌唱充满了向往。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理解领悟能力与成人不同,所以少儿声乐教育要针对儿童嗓音条件、歌曲理解、情感表现等训练进行展开。少儿声乐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需要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来激发、挖掘学生的兴趣与自身潜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科学的发声,更要重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以及对歌曲情感的准确表达,要求学生站在更高的审美角度去诠释歌曲深层次的含义与情感,从而打下牢固的声乐基础。

一、童声训练的基本注意事项

少年儿童在变声前叫童声,一般而言,儿童在六岁前为雏声期,六岁开始为童声初期,十岁为童声期,十岁后为童声成熟期,十四至十六岁步入变声期。训练童声不可过分强调共鸣腔体,也不可过分拓宽音域,要充分展现童声的稚气可爱,练声曲和歌曲也要求简单、具儿童特色。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对感兴趣的事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心,甚至激起主动学习的欲望。生活中很常见,有些孩子每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就会随着节奏摇摆身体,这说明,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还是很大的。对于教师而言,怎样维持孩子们的兴趣与热情是尤为重要的。(一)营造愉悦气氛、带动学生情绪在学习前,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学习;学习中,贯穿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时刻保持歌唱情绪,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双提高;一节课可以以激励学生的进步结束,使学生时刻带有高涨情绪。(二)科学选材、形象教学很多儿童歌曲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学生学习,有些歌曲歌词对于某些学生而言很难理解,有些歌曲的节奏与音域不符合儿童的年龄与发声特点,所以科学地选择合适的歌曲尤为重要。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可以进行形象的教学。

三、科学的发声训练

(一)演唱姿势、面部表情正确的歌唱站姿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歌唱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女孩可在歌唱时两脚前后分开,丁字站立,身体重心落在前脚,歌唱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前后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而造成肌肉紧张,不能自如歌唱。2.挺胸抬头,微收小腹,引导学生找到腰背向上伸张的感觉,身体力量自双腿向地下延伸、支撑全身,但过分用力会造成不必要的紧张,适度即可。3.肩膀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歌唱中可根据音乐的情绪、表现的要求自然地做动作。4.目视前方,盯住一个点,注意力集中,注意力不集中会造成眼光无焦点,造成的心理紧张。5.面部发自内心的微笑、神情饱满、表情自然,避免撇嘴、皱眉等不自然表情。(二)气息训练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正确的呼吸是歌唱表演艺术中重要的因素、是发声的动力。气息的训练笔者推荐以下几种方法:1.闻花训练。让学生摸着自己的肋骨,深呼吸假装闻花,感受肋骨在一呼一吸中的一张一弛。过程中,提醒学生肩膀放松、不要鼓肚子。2.抽泣练习。引导学生找到不出声抽泣的感觉,让学生体会肋骨、横膈膜的活动,锻炼横膈膜的弹性。3.“嘶”音练习。让学生在深呼吸的过程中停住,保持吸气的状态,发“嘶”音,让气流从齿缝间缓缓流出,让学生体会横膈膜保持、控制气息的感觉,并逐步掌握。(三)喉咙“打开”的训练笔者认为,“打开喉咙”是建立腔体的共鸣,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撑、压喉头。引导学生深呼吸至横膈膜处,同时抬高软腭,喉位自然就会降低,形成一个共鸣的腔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打哈欠”的感觉,这个动作会很自然的使喉咙打开,“打哈欠”时念歌词,可以更好的提高发声的质量。(四)咬字、吐字的练习歌唱,是将语言在旋律上艺术化表达的形式。引导学生做到字正腔圆、吐字清晰,能让听众明白歌曲表达的内容。作品中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要念准确。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1.韵头。声母唱得清晰,唇齿要灵活、轻巧地配合在一起,来保证声母能快速正确地完成。2.韵腹。韵母上拖腔,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字或者一组词所占时值较长,那么在这个长拍上保持的一定是韵母。3.韵尾轻巧。归韵要尽量轻巧,但不要急于归韵,导致发声质量下降,或者时值不够。总之,引导学生要将韵头、韵腹、韵尾都交代清楚,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在感情,使得歌曲更婉转动人。

四、情感表达的训练

歌唱是一门用来表达情感的艺术,表达内心的情感是歌唱真正的意义。少年儿童的情感表达训练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歌词。歌词是歌曲较为具体的情感表达,所以儿童在学习一首歌曲之前,引导他们带感情地朗读歌词,与学生共同分析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并提高立意、升华内涵,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使学生理解作品深层的情感。如《游子吟》这首作品,笔者在教学之前,首先会和学生一起分析这首诗的含义,明白这是首讲述母爱的诗,然后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一遍,脑中要有画面感。该作品前四句较为平缓,所以应该用较为舒缓的、弱的力度演唱,后两句为全曲高潮,应该采用内心激动的、稍强的力度演唱,这样强弱对比之下,学生就能自然而然的深受感动,就能够自然地表达出真挚的情感。2.掌握旋律。节奏、音准是歌唱中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对儿童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音准的训练,可以适当地加上视唱练耳的训练,可以对学生进行模唱的训练。节奏可以很形象地表达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情绪,所以,引导学生懂得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等在歌曲中分别代表什么样的情绪是很重要的,在演唱一首作品时不能随意地改变原来的节奏型,要引导学生养成规矩的、良好的歌唱习惯。总之,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进行科学的声乐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为将来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还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深层含义,感受作者创作时的情感,进行二度创作,唱出优美动人的歌曲。

五、变声期的训练及嗓音保护

(一)变声期嗓音特点

变声,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性腺发达引起的第二次性征候,咽喉在短时期内急剧长大引起变声,儿童的喉头、声带大约只有成年人的一半,这时的发声器官比较脆弱,男孩女孩声音差异不明显,青春发育期,内分泌的作用使得身体各方面迅速发育,喉部在外形与机能上发生变化,喉头、声带迅速生长发育,这些发声器官的变化引起声音的变化。这一时期在生理学上就称为“变声期”。整个变声期分为变声初期,变声期和变声后期。

(二)变声期的训练

变声期前的男童、女童的发声器官无根本区别,而男童在11岁后便逐渐出现明显变化,喉头变得粗大,喉结明显,声带较之女童长而厚,音色逐渐变暗,高音变得困难,为了稳定男童的情绪,在歌唱训练中可以适量多演唱中、低音的曲目,变声期间避免男童大喊大叫,保护好发声器官,为以后的歌唱奠定良好的嗓声条件。变声期间女童变化不大,声乐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加一些技巧训练,如跳音的练习,也可以进行连音、跳音结合的练习,教学要循序渐进、由浅及深。

(三)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根据医生在喉镜下的观察,变声期间,声带会有充血、水肿和声门闭合不严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导致变声初期出现声音持久性差、容易疲劳、唱歌吃力等现象,变声期(即变声旺盛期)会出现声音控制力差、胸声增多、声音低沉甚至有沙哑和失声等现象,变声后期,喉结与声带的发育基本趋于稳定,声带充血、水肿等症状基本消失,声带闭合基本完好,音域上,男声的实际音高比女声降低了一个八度。变声期这个特殊时期该如何保护好青少年的嗓音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严禁大喊大叫。要保护好嗓音,首先要引导学生不要乱喊乱叫,高声喊叫造成声带紧张,会引起声带受损,严重者会影响说话和歌唱。2.剧烈运动后不宜歌唱。运动后,呼吸加快、脉搏跳动加速、声带充血,在这种情况下歌唱对声带有损。3.节制发声。变声期不要进行过多的发声训练,节制发声不等同于完全不进行发声训练,只是在练声时音域不宜过宽,音量不宜太大,训练时间不宜太长,一节课中间可以休息20分钟,使喉肌有充分的休息,避免或者减少声带疲劳。若变声期出现发声障碍,可以给学生讲一些生理知识,引导他们懂得青少年变声期是人发育过程中正常的生理现象,出现发声障碍的情况不要恐惧、不要紧张,出现不适要及时治疗,必要时可采取禁声休息。不乱喊乱叫,摄入充足的营养、保证足够的睡眠,女孩子在月经来潮时多休息少用嗓。变声期间少食刺激性食物,少喝冷饮,要让学生注意唱歌之后不要立即喝冷饮,避免引起嗓音疾病。总之,嗓音只有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才能得到进步、锻炼,只有通过平日的保护,才会平稳度过变声期。

六、结语

少儿声乐教育的道路是曲折的,过程中充满了挑战,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每个学生都会在老师的教育下逐渐成长。音乐不会唱歌,会唱歌的是热爱唱歌的心,声乐教学的目的就是激起学生们学习声乐的兴趣,教会他们用心唱歌,教会他们感受爱、创造美。对于少儿的声乐教育,老师们不仅要给学生们打下扎实的音乐基本功,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审美品味,升华学生们的内心情感,使他们的情感世界受到熏陶和感染,让他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充满爱的心,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是少儿声乐教育最崇高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日]品川三郎.儿童歌唱发声———怎样训练美好的童声[M].吕永深,缪裴言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美]弗兰皮尔蒂.嗓音遗训[M].李维渤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少儿素质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少儿;舞蹈教学;素质教育

一直以来,艺术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始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少儿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对于少儿的智力开发、道德培养、意志品质的养成、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意识的增强具有其他教育无法代替的良好作用。

一、少儿舞蹈有利于孩子智力开发

跳舞对于孩子大脑的开发有着强大的作用,在跳舞过程中,孩子们会尽力摆动身体使动作协调,而这就恰恰促进了大脑的高速运转,使少儿的创造力得到很大的开发,从而促进少儿智力发展。孩子天生好动,而舞蹈就是给予了孩子一种“可以动”的条件,他们在“动”的过程中,感受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的变化,提高他们对于自身及周围事物的感知。而舞蹈又是“无声的语言”,这就需要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去感悟舞蹈动作的丰富内涵,这就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及想象能力。因为舞蹈是门综合艺术,要掌握它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和训练,而一段即兴表演往往可以看出很多孩子的特点,例如我们用《快乐的小鸟》作为主题,让孩子们进行一段表演,就会看出很多有趣的动作,有的孩子会表演之前教给他的动作,还有的同学会进行自我创作,根据音乐节拍跳舞。这就很好地说明了舞蹈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少儿舞蹈有利于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在少儿的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否则在社会上很难立足。孩子们生性天真,少儿时期的德育培养孩子们道德品质的开始,也是关键时期,而将这种德育融入舞蹈中,也是基于舞蹈对于孩子们的极大的吸引力。少儿舞蹈有很多是有故事情节的,大多讲述一些让孩子们很容易理解的真善美的故事。孩子们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孩子们的本能,使他们更加关心自己周围的亲人、朋友、同学甚至是陌生人。如少儿舞蹈《手拉手》,表现的是一个失去了父母的小朋友在其他小朋友的帮助下乐观起来的故事。在排演这个舞蹈时,要求孩子们不是简单地记住动作,而是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使孩子们明白关心人,帮助人,献爱心。

三、少儿舞蹈有利于孩子们意志品质的培养

舞蹈训练最讲求的就是坚持,这就要求孩子们要有顽强的敢于面对困难的意志品质。舞蹈训练对于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有很强的要求,例如,在跳民族舞时,孩子们肌肉的柔韧度一定要高,这样在表演时才能更加伸展自如,表演出的效果才更加有力。但是在柔韧度训练中,孩子们要承受很强烈的疼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有比别的孩子更大的耐力和决心。而对于当代的独生子女来说,娇生惯养使他们无法体会到什么是顽强意志力。因此,柔韧度训练就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可以帮助孩子们在劳逸结合中养成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力。一旦训练完成,在孩子们的心中自然会形成一种感觉: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更加认真做事,并且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四、少儿舞蹈训练有利于孩子们身体素质的提高

身体素质是否健康对于孩子们以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少儿进行舞蹈训练可以帮助孩子们身体四肢更加的灵活、协调,也能够促进孩子们骨骼的发育,避免出现“驼背”“端肩”等不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气质,这在以后的待人接物时,也能端庄得体,落落大方。同时在进行舞蹈训练时,还能改善孩子们心肺功能,听音乐跳舞也能放松孩子们的身心,帮助孩子们保持阳光乐观的心态。这就使他们在未来面对任何事,都能充满自信。

五、少儿舞蹈有利于孩子们审美意识的增强

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意识是舞蹈教学的内容之一。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气质得到了锻炼,优雅的气质和落落大方的性格是孩子们一生的财富。舞蹈教学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形态美,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心灵美,一些优秀的传播正能量的舞蹈作品所蕴含的内涵也是在孩子们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少儿舞蹈教学对于孩子们全面素质的培养有着深刻的意义,在未来的素质培养中,应着重进行舞蹈教学,这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才有着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淑月.少儿舞蹈[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06.

少儿素质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少儿艺术培训;关系;建议

前言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发展,对少儿素质的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重视,而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艺术培训是促进少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做好少儿艺术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一、素质教育与少儿艺术培训的关系

一方面,素质教育是少儿艺术培训的根本目的。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精神的接班人。在少儿教育中,素质教育侧重于对少儿智力的开发,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其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的培养以及良好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素质教育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艺术教育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艺术教育,素质教育也就不再完整。而从目前来看,少儿艺术培训的本意,是萌发少儿欣赏美、表现美、体现美的情趣,使得少儿可以在教育和培训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具体来讲,艺术培训可以陶冶少儿的性情,激发其对于艺术的兴趣,提升艺术素养,进而帮助少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品质。而对于家长而言,让孩子参与艺术培训,并非想要其将来成为艺术家,而是希望通过专业的培训教育,启发孩子的心智,塑造优雅的体态,陶冶美好的心灵,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素质教育可以说是少儿艺术培训的根本目的。

另一方面,少儿艺术培训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少儿教育也一直备受社会各级的关注。从目前来看,少儿教育培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启蒙教育培训、文化教育培训、技能教育培训以及艺术教育培训。其中,艺术教育培训主要是通过相应的培训教育,通过鲜明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充分调动人的心理功能,激发人们的情感,使其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艺术的陶冶。艺术培训一般是以鲜明的形象、多变的动作和优美的旋律等来展开相应的教育,比较符合少儿活泼好动的性格,很容易引起其对于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很容易被其理解和接受。少儿艺术培训,可以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教授相应的观察学习方法,培养其自主观察事物的习惯;通过对事物的会议,锻炼其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相似事物的联想,培养少儿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少儿艺术培训注重的不再是教育的结果,而是教育的过程,通过激发少儿兴趣的方式,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潜能的开发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少儿艺术培训是实现少儿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少儿艺术培训的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育教学中,兴趣始终都是最好的老师,少儿艺术教育应该靠吸引而非强制。当前,许多家长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无视孩子的意愿为其选择相应的培训项目,而且美其名曰“为了孩子着想”。而实际上,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兴趣则是产生学习动力的来源。这样强制性的行为,不仅无法起到良好的效果,甚至可能会诱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在少儿艺术培训中,家长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因势利导,激发其对于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主动去学习,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树立学习信心

家长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对其进行相应的赏识和鼓励,引导孩子树立对于良好的自信心。当前,许多家长都喜欢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对比,张口闭口人家的小孩如何如何聪明,自己的小孩如何笨拙,其本意可能是为了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但是却没有看到,这样很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使得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对此,家长应该善于去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树立其良好的自信心,同时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多对孩子进行鼓励,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对于孩子通过努力获得的进步,应该予以肯定和表扬,使其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励其继续前进。

(三)培养创新思维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意识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少儿的心理状态也产生了巨大的而影响。少儿不仅具有极强的求知欲,而且善于独立思考,希望能够摆脱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对此,在少儿艺术培训中,应该加强对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强化少儿的创新能力,摒弃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为其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使得少儿的创新思维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培养其创新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带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培训教育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少儿艺术培训中,应该立足素质教育基础,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激发其对于学习的情趣,引导其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同时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干戈.素质教育与少儿艺术培训[J].大舞台,2012(3): 177,180.

上一篇:施工安全教育范文 下一篇:体育管理知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