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03-20 00:58:48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一、上半年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就业再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506人,完成目标任务8000人的81.3%;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82人,完成目标任务2800人的85%;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66人,完成目标任务1100人的87.8%;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34人,完成目标任务8000人的122.9%。组织劳动力参加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4620人,完成目标任务3300人的140%。帮助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467人,完成目标任务460人的101.5%;带动就业1899人,完成目标任务1840人的103.2%。《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1177人,完成目标任务1320人的89.2%。组织人员到就业训练中心开展就业创业培训133人,完成目标任务330人的40.3 %。组织参加“志·能”激发培训283人,完成目标任务404人的70%。

(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市适龄城乡居民续保缴费154787人,完成目标任务165182人的93.7%;新增扩面1608人,新增扩面率1%;待遇发放准确率、信息数据采集准确率均为100%。城乡居民办理社保卡85124张,完成目标任务63000人的135.1%;发放社保卡回收工本费28850人,回收率60.2%。

(三)劳动关系。完成用人单位信息采集254家,完成目标任务250家的101.6%。组织规模以上企业年检135家,完成目标任务的56.5%;指导帮助用人单位建立调解组织62家,完成目标任务72家的86.1%。协助调处案件23件,达到预定目标。

(四)基础平台建设。镇(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经费正确使用率100%。在各类媒体发表宣传报道66篇,完成目标任务90篇的77.3%,完成调研文章2篇。

新增入库人才和农村拔尖人才届中年度考核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协助劳动保障监察专项检查工作暂未展开。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做法

(一)全力服务企业用工。今年以来,各镇(处)人社服务中心按照局党组“服务再升级”的相关要求,坚持以服务企业用工为重点,立足实际,积极作为。

一是大力落实就业政策,全力做好就业创业帮扶工作。玉泉人社服务中心上半年成功为20名创业人员获得创业扶持资金100万元;为全处农家乐旅游经营户争取扶持资金,上报扶持户20户。其中为辖区鸡公岭农庄成功申报湖北省五星级农家乐,为王大岩农家山庄、张家坡农庄、吉祥园农庄、茗茶淡饭成功申报湖北省四星级农家乐,带动就业336人。淯溪人社服务中心在政策上优惠,在资金上优先,帮扶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90人,带动就业305人。王店人社服务中心对创业状况进行跟踪服务,帮扶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 28户,带动就业112人。全市镇(处)人社服务中心共帮扶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467人,带动就业1899人。通过帮扶成功创业,极大地带动了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二是扎实开展“三对接”服务,认真做好企业用工服务工作。做好岗位对接是关键,玉阳、坝陵、河溶、庙前、王店等人社服务中心扎实开展对辖区内新上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重点企业用工情况的调查摸底,健全台帐。同时通过开展“送岗位信息进农户”活动,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各类招聘活动,积极引导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近就业。坝陵人社服务中心通过走访辖区企业,了解用工现状和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就业典型,联动西泉食品、金盛太阳能等企业洽谈校企联培事宜,缓解了就业和用工压力。王店人社服务中心工作扎实,深入辖区16个行政村和社区,对辖区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建立了台账。半月、两河、河溶、玉阳、坝陵等人社服务中心积极组织劳动力参加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全市各镇(处)组织劳动力参加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共计4606人。做好培训对接是重点,半月、玉阳、玉泉人社服务中心把新招员工岗前培训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一个突破口狠抓落实,在新项目开工前提前介入,开展联合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人才保障,三个镇(处)共组织人员到就业训练中心开展就业创业培训133人。做好政策对接是保障。坝陵、两河、玉泉等人社服务中心勤走访,广宣传,主动上门宣传讲解政策法规、现场发放宣传单,引导企业自觉规范用工行为,确保劳动关系和谐,促进了企业稳定发展。

三是继续实施“志·能”激发关爱工程。玉泉、玉阳、庙前、两河、河溶、半月等人社服务中心把“志·能”激发关爱工作作为联系服务群众、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有效抓手,不断创新志能激发方式,组织辖区内有就业愿望的困难家庭子女到就业训练中心参加技能培训,积极提供就业援助,深化全程关爱,使“志·能”激发关爱工程真正成为困难家庭的“福民工程”、“惠民工程”。

(二)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缴费工作。

各镇(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新举措,强化宣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缴费工作有力推进。各镇(处)党委、政府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安排人社工作,还以文件形式印发了《2014年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和《2014年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考核办法》,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村(社区)。玉泉、坝陵、王店、河溶、两河、庙前等镇(处)党委、政府还召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会议,全方位引导居民续保缴费。河溶镇党委、政府印发了《关于2014年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征收工作情况的 通报》,加强对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缴费工作进度的督办力度,实施“三三制销号法”,全力以赴促征收。玉阳办事处采取“每天督进度、一天一结账”,半月镇注重对多缴长缴的宣传,人均缴费居全市首位。玉泉办事处做到早谋划、早发动,淯溪镇发扬“5+2、白+黑”的工作精神,开展一线前置服务,在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开展城乡居保费收缴工作,收效明显。庙前镇抓住在外务工人员春节返乡时间点,加大征缴力度,续保率达96.6%,新增扩面人数达1%。

(三)切实抓好劳动保障维权工作。

10个镇(处)以人社服务中心为主体,不断健全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加强政策法规学习,提高了自身执行政策法规的水平和能力,调处劳动关系纠纷案件的技巧和经验得到展现,对于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的案件就地、就近及时调处化解。坝陵、河溶、淯溪人社服务中心成功举办了首届调解员培训班,玉泉人社服务中心积极做好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接受群众劳动争议法律咨询85人次,处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案件8起,涉及22人,成功调解6起。玉阳人社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有计划地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查工作,为辖区内企业调处劳动纠纷案件6起。上半年,各镇(处)人社服务中心在劳动保障监察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具体指导下调处案件26起。

(四)深入推进基层平台建设。

继续深化人社工作“基础建设年”活动。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基本形成了市、镇(处)、村(社区)层级管理模式,通过逐级分解任务、督办落实、考核兑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镇(处)基层人社服务平台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今年玉阳、玉泉、庙前人社服务中心新(改扩)建已全部完成,进驻办公,加强了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河溶、淯溪人社中心正在建设之中,王店已确定新建选址,也正在筹建之中。各村、社区基本的办公条件得到保障,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获得就业信息不出村、享受社会保障服务不出村。基层人社业务网络系统实现了数据集中、全市联网、信息共享。通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镇(处)人社服务中心党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得到增强,能够做到主动服务、温馨服务、优质服务,让群众少耗时、少>:请记住我站域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填报《工作目标任务完成进度表》数据情况和工作总结看,仍有部分镇(处)对局印发的《工作要点》和《工作考核办法》还缺乏认真分析研究,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的填报《工作目标任务完成进度表》数据不准确,未与相关单位进行认真核对,有些工作数据相差太大;有的对目前还未开展的工作不能充分确定也填报了;有的工作总结过于简单,缺乏“新、亮、特”,没有全面反映出半年工作情况。

(二)有些重点、难点工作推进力度不够,工作滞后。坝陵、两河、河溶、淯溪、庙前、王店、草埠湖7个镇(处)人社服务中心还未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工作。王店人社服务中心组织劳动力参加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人数过低。草埠湖人社服务中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续保人数过低;《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工作还未开展。庙前、草埠湖人社服务中心未开展指导发放社保卡工本费回收工作。玉阳、河溶、庙前、王店、草埠湖镇(处)规模以上企业年检完成任务比例过低。半月、草埠湖镇人社服务中心未开展用人单位建立调解组织工作。另外,王店、草埠湖人社中心应加强宣传报道工作;玉阳、玉泉、河溶、王店、半月、两河、庙前、草埠湖人社服务中心应加强调研工作。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2017年上半年街道意识形态工作总结1】

为响应县委对各单位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我局秉承以宣传强规划、以理论促发展,紧密围绕抓发展、抓改革、抓民生、抓党建的精神,贯彻落实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依照《荥经县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要求,现将我局2017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坚定政治立场,重视践行意识形态工作

中共荥经县委印发《荥经县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后,局党组开展了多次学习活动领会文件精神,力求体悟透彻、体会深刻。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我局党组负责人以对党负责的态度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时刻履行监督责任,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加强组织领导,塑造坚定政治立场。

(一)构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格局

局党组站在党建设、政权建设战略高度,紧跟县委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全局调度,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努力健全完善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工作分工明确、各相关科室积极配合,共同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格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了重要日程。

(二)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上下功夫

改革创新是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动力。我局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善于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与规划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与解决个别性、群体性的思想认识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个别谈心、耐心疏导、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等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入情入理、潜移默化。

(三)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归根到底靠队伍、靠人才。我局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努力打造了一支思想理论好、综合素质高、具有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

(四) 树立亲民利民服务于民的正面形象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统一思想的工作,关系到民心向背,规划干部更要与党同心同德,我局多次召开会议、组织学习,塑造正确意识形态。同时在局网站等平台宣扬党的领导下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为树立群众心中的正面形象作出了贡献。

二、努力完善好党建工作的新理念

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抓好党建是关键。一是科学部署党建工作。按照县委工作要点要求,组织全局人员围绕新形势、新要求下党建工作的重点,周密谋划全年的党建工作。半年来,我局的党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以党建工作促规划队伍建设。二是详细分解工作责任。明确了相关领导、相关部门和各支部的党建目标任务。在班子内部,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分工,局党组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要问题,从而形成党建工作新格局。三是坚持监督检查严要求。对各项工作,做到了有布置必有检查,有检查必有通报。对出现问题以及任务完成不及时、不达标的党员干部及时进行批评劝诫,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改进方法。

三、重视道德建设,培养德才兼备复合人才

组织学习廉政宣传片、共和国的精神宣传片等教育活动,着力于促进全局干部职工自律自爱,提高干部职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既不要有德无才的庸才,也不要有才无德的害才,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多开展向楷模学习的活动,如学习王川对党忠诚,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以崇高的理念唤起负责奉献的党性,以培德强才干,以楷模促学习,以思想促发展。

四、促进文化发展,提升规划干部综合素质

我局积极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在纪念4.20芦山地震周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六周年暨第六个防灾减灾日活动中,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相关活动。如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展板,发放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手册、书籍,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讲座等。

五、2017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是继续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局作风建设成果。二是继续做好地震监测、地震科普宣传、灾后重建等相关协调配合工作,促进我县灾后重建相关工作顺利进行。2017上半年,我局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较为顺利,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存在部分规划干部意识形态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2017年,我局将在继续高效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同时,加强领导,树立楷模,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以宣传工作促发展,以意识形态强规划,提高规划干部的思想高度,以提升工作效率,增强规划职能,更好地履行规划在防震减灾方面的作用,为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7年上半年街道意识形态工作总结2】

今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党员干部群策群力、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突出人社工作主题,把握好经济建设是党的工作重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的内涵,紧紧围绕人社中心工作任务,找准立足点,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深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现将我局2017年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积极开展意识形态工作

局党支部开展了多次学习,力求体悟透彻、体会深刻。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我局负责人以对党负责的态度,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时刻履行监督责任,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加强组织领导,塑造坚定政治立场。

(一)高度重视

局党支部在以安全促发展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努力健全完善党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工作分工明确、各相关科室积极配合,共同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格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了重要日程。

(二)建设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归根到底靠队伍、靠人才。局党支部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努力打造了一支思想理论好、综合素质高、具有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

(三)狠抓好党建工作

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抓好党建是关键。一是科学部署党建工作。2017年初,按照区委党建工作要点要求,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围绕新形势、新要求下党建工作的重点,制定了全年的党建工作计划。从建立党建工作协调制度、完善党建工作例会、开展两学一做等方面入手,制定了组织、宣传等工作计划,致力于促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今年,我局的党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详细分解工作责任。明确党建工作分工,一把手负总责,班子其他成员结合分工抓好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党建工作。三是坚持监督检查严要求。对人社局各项重点工作,做到了有布置必有检查,有检查必有通报。建立了工作纪律、对出现问题以及任务完成不及时、不达标的党员干部及时进行批评劝诫,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改进方法,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二、加强理论武装

一是以两学一做学习活动为载体,通过领导干部上党课,警示教育等方式,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工作力度,为人社工作提供理论保障。二是坚持学习制度,将学理论、学业务、党建专题知识讲座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做到计划、讲座、心得和考勤相结合。三是多次开展学习活动,学习重要讲话及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全局党员干部紧跟上级步伐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注重舆论引导

一是先后在灞桥区政府网工作信息40余条,由灞桥人社微博转发正面宣传微博累计1078条,灞桥人社微信公众号信息十余条,《三秦都市报》、《华商报》《西安日报》发表稿件累计七篇,市级电视台相关采访三次,人社局以透明公开的态度让群众了解我们的工作,提升了灞桥区人社局社会公信力,提升群众人社工作的信任度和熟悉度。

四、加强人才培养

一是多次组织学习廉政宣传片、共和国的精神宣传片等教育活动,着力于促进全局干部职工自律自爱,提高党员干部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既不要有德无才的庸才,也不要有才无德的害才,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二是多次开展向楷模学习的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以崇高的理念唤起负责奉献的党性,以培德强才干,以楷模促学习,以思想促发展。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根据《2013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为确保纠风各项任务的落实,我局成立了由局长尹晓华任组长的纠风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的对各股室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二、以开展纠风工作为契机,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一)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我局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加大了劳动行政执法力度,纠正和处理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定,严重侵害职工权益的案件。全年共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0件,追回被拖欠工资50余万元。

(二)进一步规范社保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我局在社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内控制度操作,严格依法办事,规范内部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做到监管有力,支出使用规范。在基金支付使用环节中,不存在人为调节基金支付的情况,基金支出层层把关,互相牵制,保障参保人的合法权益,不存在挪用基金的情况;在基金管理环节中,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和按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规范会计工作,及时按规定报销费用,未出现会计核算不标准和违规乱收费等现象,也不存在任何挤占挪用基金情况。

(三)加大检查力度,杜绝“吃空饷”现象。

我局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对单位在编人员进行公示,并对照机构编制管理证、增人计划卡、工资表、在岗及离退休人员名册、考勤记录等相关信息,按要求严格排查“吃空饷”人员,同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从根本上杜绝“吃空饷”现象的出现。

(四)全面做好政务公开,广泛征求意见,接受监督。

我局按照县政府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设立了群众意见箱和举报电话,在就业服务大厅、人才交流中心、社保大厅等窗口单位发放《政风行风评议调查表》,接受群众监督,征求群众意见。做好政务公开,承诺事项公开,监督措施公开,责任追究公开和办事程序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预防不正之风问题的发生。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纠风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运用多种宣传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人社部门的职能职责,让社会各界了解我们,进而理解、支持我们切实履行职责。

(二)实行阳光运作,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将办事程序、服务指南等政务信息,通过新闻媒体、门户网站、政务公开专栏等载体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切实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一、就业创业

实施就业创业提升行动,坚持把稳就业放在首位。“十三五”期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000人,年均新增就业人员达11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2%以内。深入推进“人社政策暖千企惠万民”行动,巩固扩大“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活动成果,进一步做好企业招工服务,举办各类招聘682场次,提供用工岗位85632个,促进就业12387人。全面贯彻落实援企稳岗扶持政策,累计落实资金3437.41万元。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1586个,发放岗位补贴865.9万元。为城乡创业人员共发放担保贷款47383万元;加强技能培训,“十三五”期间累计培训12471人,支付培训补贴资金952.05万元。

二、城镇居民增收

实施居民增收提升行动。认真落实市、区政府关于持续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工作要点和实施方案,继续加大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力度,拓宽增收渠道,夯实增收基础,挖掘增收潜力,促进居民增收。

“十三五”期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2016年我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87元,2019年底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58元,增长率9.7%。

“十三五”期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6%。2016年我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00.8元,2019年底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09元,增长率10.3%。

三、社会保障

实施社保惠民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引导和鼓励中小微企业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推动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扶贫车间、返乡创业企业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加快高危行业和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截至2019年底,全区城镇职工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39628人,缴费收入达57209.22万元。

“十三五”期间,我区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实现省级统收统支。截至2019年底,我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征收36549.4万元,支出51006.9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征收16011万亿元;支出25935万元。

“十三五”期间,我局根据省市部署,及时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积极贯彻落实城乡居保“两个机制”实施办法。贯彻落实全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意见。截至2019年底,我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0.5万人,人均缴费水平达483.9元,比全市平均缴费水平的383元高出100.9元,征收保费1.34亿元,基金累计结余7.11亿元,月发放养老金人数达12.78万人,月养老金发放金额达1500万元,养老金发放率达100%。

四、人事人才

“十三五”期间,我局积极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开展全区拔尖人才等重点人才项目推荐选拔工作,积极做好省战略性领军人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省级人才项目申报评选工作。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不断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深入贯彻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十三五”期间,累计新增评聘初级1168人;中级823人;高级443人。

“十三五”期间,我局积极配合做好事业单位机构优化整合工作。积极落实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做好全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保障工作。加强人事考试工作,稳慎实施各项人事考试。2016年,招聘区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30名,招募24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2017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41名,完成区内选调22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完成18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招募工作。2018年,招聘45名幼儿教师,公开招聘223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完成24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招募工作。2019年,完成12名基层特岗和25名“三支一扶”人员招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幼师31名,中小学教师74名,选调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193名。

五、劳动关系

全面建立企业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劳动合同全部在就业失业和劳动用工备案管理信息系统上备案,备案人数达37961人,劳动合同签订率96%,集体合同签订率96%。“十三五”期间,处理劳动争议案件930件,争议案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100%,并全部在劳动人事调解仲裁办案管理信息系统上运行,建立了区仲裁委巡回仲裁庭乡镇开庭制度,完善了仲裁案件开庭网上公示制度,建立了区有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乡镇街有调解中心,企业有调解委员会的三级调解组织机构,推行了劳动争议案件在乡镇调解中心或企业调解委员会先行调解制度。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成就明显,已覆盖各乡镇街,机构人员均已落实,覆盖率已达100%。劳动保障违法举报投诉结案率达96%以上。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机制不断完善,进一步建立了属地管理和行业归口管理机制,农民工工资清欠力度不断加大,部门联动合力清欠成效显著,累计接待欠薪案件337件,为劳动者追讨工资待遇达2.41亿元。

六、自身建设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一、全面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下发2012年工程实施指导计划。充分发挥地方人社厅局、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有关中央企业的职能作用,统筹实施好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和岗位培训项目,举办200期高级研修项目,新建20个部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成立全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指导协调小组,指导各地人社厅局和有关重点领域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工程实施方案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工程运行管理机制。明确工程实施重点领域的牵头部门,分行业进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指标测算和任务分解。以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重点,全面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二、构建国家高级专家选拔培养体系

做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选拔工作。下发《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部署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选拔工作,加大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国内外培训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实施未来管理英才培养计划。完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制度,逐步构建层次分明、上下衔接、结构合理、梯次递进的专家选拔培养制度体系。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创业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三、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开展专家服务基层工作,全面实施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研究制定关于鼓励专业技术人才为基层服务的政策措施。做好专家西部行、东北行等专家服务活动。加大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指导力度。创新完善相关政策,不断拓展基层和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环境。

四、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

修改完善《关于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组织实施好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上报《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研究提出相关系列职称制度改革意见。继续做好职业资格的清理规范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称考试和评审工作,研究修订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考务工作规程,修订出台职称评审管理办法。

五、大力吸引留学人才回国工作

完善留学人员回国政策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待遇的意见》。完善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体系,推进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建设,发挥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继续开展省部共建活动。配合实施“”,组织实施好 “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做好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试点、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工作。以推进“两个体系”、“三项计划”建设为重点,不断健全完善回国工作、回国创业、为国服务三位一体的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格局。

六、加快培养博士后青年拔尖人才

出台《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促进博士后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企业博士后工作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意见》。开展增设流动站评审工作,新设立一批流动站。继续做好香江学者计划、中非博士后交流项目、中韩博士后交流项目,启动博士后青年英才计划。通过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造就青年拔尖人才。

七、扎实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修改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加强继续教育基础工作,加大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力度,研究编辑公共科目课程,指导分类制定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大纲,加强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提高培训质量,规范证书发放。继续实施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工作,进一步做好西部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资源开发,加强对口人才培训。研究开展青海三江源人才工程有关工作。

八、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以“一园、两站、两个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部级专家服务基地和部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为载体,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专家、留学人员回国、博士后等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建设,推进职称管理工作信息化。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和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为依托,构建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体系。推行博士后进出站手续的“一站式”服务。

九、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

围绕政府人才中心工作,组织专题宣传报道,为重大政策出台、重大活动开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开展好经常性宣传工作,协调主流媒体,全面深入地宣传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进展和重要成果。进一步办好《人才工作信息》。加强舆情引导,稳妥应对和化解舆论热点问题。编辑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实用政策法规。

十、切实发挥政府人才工作综合管理部门职能作用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四区四高地”的总体发展战略,坚持“人才优先、民生为本”的工作方针,突出“规范、创新、发展”的工作重点,全力推进人才开发引进、就业创业扶持、社会保险经办、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与人事管理服务等职能工作,确保全区人社工作始终服务于中心大局,始终服务于科学发展,努力实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跨越提升。

二、主要工作目标:

构建区“PPI”(人、岗、信息)三位一体高质就业服务体系:新增就业岗位50000个,其中大学生就业岗位10000个;援助困难弱势群体实现就业5000个;开发公益性岗位2000个;组织创业培训10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0万;推介创业项目100个。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净增参保人员10000人;开展全区老居民纳入社会化管理工作,实现社会化管理率完成90%以上。加强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健全“双高”人才服务体系;深化人事管理服务机制建设,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推进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稳妥做好安置工作。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综合维护保障机制建设,确保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8%以上,全年劳动保障投诉举报案件、劳动争议案件和案件处理结案率均保持在95%以上。

三、具体工作要点:

(一)关注人才驱动效应,推进“三大体系”健全完善。

1.搭建高层次人才开发体系。办好2014年“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分会场活动,为人才和项目牵线搭桥,争取更多项目落地。搭建智企合作平台,指导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等载体,帮助实施“海鸥计划”,借智发展。建立专业中介机构推荐名册,为企业提供专业意见和合作伙伴。

2.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落实技能人才目标责任制和专项资金的科学使用机制,积极参与苏州技能英才周活动,建立我区技能人才信息平台。举办10大职业技能竞赛,加大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内训,逐步完善相应评价体系。

3.构筑人才综合服务体系。搭建“人才项目实时跟踪服务”与“人才创新创业诱导”两大系统,优化“人才服务直通车”,为企业发展提供一条龙服务。

(二)立足高质就业惠民,加快“三大特色平台”建设。推动“三化”(信息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建设,提升有形的专业服务平台(职介市场)、无形的智能服务平台(网站、热线、触摸屏)和精细的窗口服务平台“三大特色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招聘信息网络辐射实时更新、职业指导一对一服务、特殊困难群体面对面援助、创业能力测评学员全覆盖、家庭服务业中心发挥出品牌效应的目标。

1.做优一个职介市场。抓住市区两级职业介绍市场合署办公的契机,整合资源,搭建职业介绍“PPI”(人、岗、信息)五大良性循环通道,即智能登陆,超市选岗;定点投送,移动供岗;主题招聘,联合送岗;网上预约,365有岗;线上测评,线下指导。打造老百姓“家门口、手掌边、面对面、全天候和高度匹配”的特色职介市场。

2.打造一个家庭服务业中心。建立一个“家庭服务业中心”,打造家政服务品牌,使之成为45-55岁就业弱势群体的托底安置载体。推进“新市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并通过创建省级示范中心等举措加大农民工工作的力度。

3.做亮一个特色创业孵化基地。针对大学生电子商务领域创业群体,建立专业化的孵化基地。同时,全面试点星级测评办法,促进全区孵化基地的提档升级。

(三)围绕服务效能提升,构建社保经办“三化”模式。

1.社保扩面持续化。加强企业参保入口、出口管理,做好政策引导与风险预警,力争实现净增参保人员10000人。不断畅通被征地农民社保经办绿色通道,做好其身份认定与社保补缴工作。

2.经办服务高效化。加强三个社保分中心整合后的快速磨合,打造“高配”服务大厅和业务归档星级标准,抓好服务机制落实,优化窗口服务质量。推进经办“e化”建设,设立网上申报专窗,推进社保网上申报工作,推进网上待遇支付,提高经办惠民效率。

3.退管服务创新化。坚持“携手为老”幸福工程的持续建设,将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享受人员和老年被征地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加强协管员队伍建设,引入退管工作CA认证,重点加强对特殊老年群体的关心和服务。开展“乐活夕阳”系列活动,做优做大“爱心联盟”品牌,不断创新退管活动组织宣传模式,实现退管工作整体推进。

(四)着眼劳动关系和谐,落实综合维权“三项机制”。

1.预防机制。开展以“主动送单、企业下单、街道谱单、系统谋单、疑难点单”为内容的劳动关系“五单式”指导,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指导服务针对性。建立劳动监察预警信息员机制,探索聘请企业人事经理作为预警信息员,及时化解劳资纠纷。

2.调处机制。深化劳动争议案件“五位一体”调解机制建设,健全劳调组织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的相互衔接。探索群体性劳资纠纷调处新模式,将“政府主导”变为“政府指导”,调动企业积极性。

3.保障机制。开展“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活动,引导企业与职工同舟共济。积极整合法院派驻法庭资源,逐步实现全区各街道仲裁分庭全覆盖。

(五)深化人事工资管理,抓住“规范与改革”关键词。严格按照人事规程做好各类人员管理,进一步健全相关指导意见。加强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出台用工管理细则,做好人员招聘、备案、考核、流动、合同签订指导等工作。根据我区实际,规范做好各类人员招考工作,加大教育、经济管理、建筑管理、城市管理、规划建设等专技人才引进。探索改进工资业务工作模式,力争实现工资数据、日常审批网络化。完善全区工资业务实用手册,强化业务工作指导。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范文第7篇

一、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真正确立企业和公民个人的投资主体地位。加快以备案制为主的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切实减少投资领域的行政审批。逐步推行公益性项目“代建制”、项目法人招标制和重大项目公示制。(市发改局牵头)

——逐步建立“宽入严管”的企业登记管理新体系,降低市场准入成本。(市工商局牵头)

二、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科学配置各级政府财力,健全基层政权组织财政保障机制,构建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保障水平。(市财政局牵头)

——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改制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引进设立和培育创投基金,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融资新渠道。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市金融工作局牵头)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就业和分配制度。探索设立创业带动就业专项基金,积极推进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促进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促进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市、区(县)、街(镇)、村(居)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相适应的促进就业工作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动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共决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市人社局牵头)

——探索建立商业保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有机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市人社局牵头)

——深化住房保障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以公租房为主体的新型住房保障制度,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适度保障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研究出台公租房保障办法,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合理确定住房保障范围、保障方式和保障标准。探索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公租房的新路子,强化住房保障目标责任制的管理和落实。(市房管局牵头)

——加强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制定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五保”供养标准方案、城乡困难群体生活补贴工作方案,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行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实现应保尽保。支持设立各类慈善基金和救助基金,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市民政局牵头)

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加大向市场和社会简政力度,推进政府行业管理、社会微观事务管理向具有资质条件的社会组织转移,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编制出台政府职能转移目录(市编办牵头)。出台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目录(市财政局牵头)。

——加快培育和规范社会组织。以落实民政部、省民政厅、市政府关于共建民政工作改革创新综合观察点协议精神为契机,全面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长效机制,引导社会组织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社会公益服务。制订出台促进社会组织发展、规范管理的政策措施。重点培育发展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和群众生活类社会组织,力争年底前,每个街道、镇建立群众生活类社会组织达到15个以上。(市民政局牵头)

五、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出台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投资健康可持续发展。(市发改局牵头)

——加快中小企业公共平台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增资扩产、品牌培育和上市融资,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融资服务体系,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帮助民营、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市经信局牵头)

六、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积极落实居民阶梯式电价,落实好限制、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差别电价、水价、排污费政策,加快推进平价商店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公用公益事业价格改革。(市物价局牵头)

——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与中央企业的战略合作。继续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市国资委牵头)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制定实施人才政策,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市人社局牵头)

——推进粮食流通产业化体系建设,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市粮食局牵头)

——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与“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继续开展“农超对接”,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市农业局、经信局、供销合作社牵头)

七、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放权、简政、服务”的要求,开展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一批、下放一批、向社会转移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并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切实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痼疾,着力建设精简、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市编办牵头)

——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积极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实现形式。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市人社局、编办牵头)

——全面推广濠江区行政体制综合改革经验。推广大部门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科学合理调整市、区(县)、街(镇)行政管理职权,增强县镇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市编办、发改局牵头)

——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政府管理与服务,推广网上办事与审批,加快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市经信局牵头)

八、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入推进全民医保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推进付费方式改革。规范商业保险参与医保体系建设行为,扩大引入市场机制参与医保管理服务试点,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费用补助政策。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探索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扩大至村卫生室,研究制定对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将其纳入基本药物制度范围。(市卫生局、人社局牵头)

——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统筹推进试点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药品供应、价格机制等综合改革。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具体模式。(市卫生局、发改局牵头)

九、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完善农村征地制度改革。创新耕地和农田保护制度,探索建立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制订耕地保护补偿政策,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积极性。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市国土局牵头)

——制定出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加快农村改革步伐。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发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清产核资工作。开展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转包、出租、入股、转让、互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村土地适度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组建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继续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和山区县(南澳)农村综合改革。(市农业局牵头)

十、深化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体制改革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科学、公平、多样化的人才选拔培养制度。改革完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和管理机制。着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建设粤东职教基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逐步使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达到规范化标准。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保障机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市教育局牵头)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加快推进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争取今年完成改革任务。积极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大力实施基层文化设施覆盖工程,加快建设一批综合文化站、文化室等基层文化设施。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配套完善各级支中心,推进镇、村两级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市文广新局牵头)

——继续推进体育事业单位改革,制定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工作方案,推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等免费开放。(市体育局、物价局牵头)

——着力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民政工作改革创新综合观察点建设的有关要求,积极探索城乡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立足构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站“三位一体”的新模式,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府公共管理服务重心下移进社区,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率先在中心城区先行开展城乡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市社工委、编办、民政局牵头)

十一、完善自主创新支撑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组建农业、社会发展和科技服务业主体机构。(市科技局牵头)

——推进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大力建设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行业性研究开发院,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推动建设一批科技中介和服务机构,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市科技局牵头)

十二、推进城乡一体化

——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整完善激励型财政机制,健全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教育、基本卫生服务、社会医疗保障、城乡生活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城乡公共交通、住房保障和扩大就业为重点的公共支出。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考评机制。(市财政局牵头)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研究出台户籍改革政策,逐步取消户口迁移的限制条件,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完善农民工积分入户城镇制度。制定加快外来务工人员有效融入的工作方案,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一证通”制度。(市公安局牵头)

十三、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

——加大对商业贿赂、欺行霸市、制假售假的等行为的处罚和信息披露力度。完善举报激励机制,通过进一步提高奖励力度等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市场监管。研究建立市场秩序评价体系。(监察局、公安局、工商局、质监局按职责分工牵头)

——推动建立大部门的市场监管体制。(市编办)

——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强化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市食品安全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

十四、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编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加快信用法规制度建设。推进行业、部门和地方信用建设,加强对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市发改局牵头)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范文第8篇

497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日前,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批准了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这次共有482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其中高技能人才497人。从2008年高技能人才纳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范围以来,共有1286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部委

教育部召开2013年度职成教工作会

3月18日,教育部在京召开2013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总结2012年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职成教战线参与“中国梦”建设、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落实新一届政府工作要求的思路和举措,部署2013年的重点工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并讲话。

两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推进水利职教改革发展

2月28日,水利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水人事[2013]121号),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部署。《意见》明确了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要求加快推进现代水利职业教育体系、水利职业院校办学能力、水利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利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水利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等5个重点环节建设,大力实施水利职业资格证书推进计划、水利职业院校教学改革计划、基层水利职工文化与专业素质提升工程、水利职业教育“送教下乡”计划、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计划等重点项目。

教育部召开新闻会介绍职教改革创新进展

2月20日,教育部召开新春首场新闻会,介绍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进展情况。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副司长刘建同、王扬南出席会。据介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在助学政策、综合改革、产教融合、质量建设、基础建设、资源共享等多方面已经取得了新进展,突出表现在积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上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教育部要求做好成人教育培训服务等三项国家标准贯彻实施有关工作

1月17日,教育部《关于做好成人教育培训服务等三项国家标准贯彻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3]2号),决定于2013年2月1日起实施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10月12日批准的《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术语》《成人教育培训组织服务通则》《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服务能力评价》三项国家标准。

人社部印发《关于做好部级重点技工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

1月2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做好部级重点技工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3]9号),决定将原部级重点技工学校评估调整为部级重点技工院校评估,包括部级重点技工学校、部级重点高级技工学校和部级重点技师学院评估。

人社部印发2013年职业能力建设工作要点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印发《2013年职业能力建设工作要点》,明确提出2013年工作重点是: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职业培训,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和职业技能竞赛和开展基础性工作。

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职业教育类2项课题通过鉴定

日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13年3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由江苏省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孙伟宏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适应现代化技术工人培养要求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由宁波市教育局张力鸣主持的教育部规划课题《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模式研究》通过鉴定。

职业教育类22项课题获批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近日,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青年基金、自筹经费项目立项情况公布,职业教育类研究有22项课题获批立项。

机构

《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

2月27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在北京《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该报告是中国职教学会组织编写的全国首份聚焦中职学生发展与就业的报告。报告从第三方的视角观察分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促进社会各界了解和关注中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职教社2013赴台职教高级研修班在台开班

3月19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台湾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共同举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2013赴台职业教育高级研修班”在台北科技大学开班。来自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等大陆的16所职业院校和教育机构的23位同志参加了研修班。在台期间,中华职业教育社还将与台北科技大学、龙华科技大学等19所台湾职业院校和有关单位签订以“学习、合作、交流、研究、服务”为宗旨的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职教学会系统工作平台启用

3月15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关于启用“学会系统工作平台”的通知》(学会[2013]7号)。《通知》指出,工作平台由“学会日常工作平台”、“学会网站建设平台”、“学会资讯服务平台”三个子平台以及“‘职教通’即时通讯工具”共同组成,致力于提升职教学会系统内部日常管理、沟通联络、宣传展示和服务会员的能力与水平。

全国电子商务职教教指委2013年工作会议召开

3月22~23日,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近三年的工作,部署2013年工作任务。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工作会议,部署了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工作的各项任务。

学校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第一届中芬职业院校虚拟公司技能比赛

3月13日,第一届中芬职业院校虚拟公司技能比赛在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这是中芬职业院校间第一次在商科/文科领域开展技能比赛,芬兰FINPEC(芬兰虚拟公司管理中心)对比赛提供技术支持。来自芬兰的两个职业院校代表队,以及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组成的五个代表队共29名学生参加了比赛。

五所职业院校入选首批“教育部-PPG示范联合培训中心”项目

2月16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出通知,批准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交通运输中等专业学校、山东德州汽车摩托车专修学院、深圳技师学院等5所职业院校成为首批“教育部-PPG示范联合培训中心”项目。该项目是由教育部与庞贝捷漆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PPG)签订的汽车涂装专业校企合作项目协议。根据协议,该中心将培养有现代汽车服务理念的汽车车身涂装专业人才,以满足汽车售后服务市场需求。

劲松职高与法国提莱尔酒店餐饮职高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3月5日,北京劲松职业高级中学与法国提莱尔酒店餐饮职业高中签订合作协议。本次合作是在北京市教委和巴黎学区的共同推动下开展的。双方经过协商,共同确定了未来几年两校的合作方式,包括教师交流、学生交流和网络课程的共同建设等内容。

淄博职院首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

近日,淄博职业学院制药与生物工程系申报的“山东省曲霉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山东省科技厅批准立项。

企业

北京两家企业与延庆一职开展校企合作

日前,北京鸿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巴黎汇发型设计有限公司与北京延庆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签订了“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协议。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每年定向为企业培养学生。根据协议,企业安排学生实习,实习期间学生由校企双向共同管理。企业参与学生考核与评价及教材的开发。

奔腾公司与教育部共建“奔腾ARS汽车实训中心”

2月16日,教育部和奔腾公司共同设立的首批 “奔腾ARS汽车实训中心”名单公布,包括长春市机械工业学校在内的23所中高职院校入选该项目。根据协议,奔腾公司将为每所建立“奔腾ARS汽车实训中心”的项目院校提供价值约22.68万元人民币的设备和资金支持;为项目院校免费培训2名核心教师,提供全面的教学模块培训课程,提供每个实训模块对应的实训课程,同时提供学生教材样本和教师上课教案蓝本;为项目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推荐平台;建立项目院校间课程、技术、学术的交流平台,组织项目院校进行学术交流和技能竞赛,为与国外同类院校间交流建立沟通的桥梁;结合汽车新技术的发展,不定期与学校合作举办贴近市场的新技术培训,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要求保持同步,帮助学校培养出更适合市场竞争的技术人才。

各地

广东要求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3月18日,广东省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从全面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创新职业开发和技能评价体系及促进劳动者就业和职业发展强化服务等方面,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多形式、有计划、全方位确保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和水平。

浙江鼓励学生报考中高职家政服务专业

浙江省教育厅近日发文要求各地各校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和鼓励学生报考家政服务专业,并将各地开展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纳入全省年度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浙江省教育厅要求各设区市应确定至少2至3所中职学校和1所高职院校,作为本地区家政服务业人才教育培养培训的骨干单位,积极引导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乡镇成校和社区学院多形式开展家政服务与管理人员培养培训,形成家政服务人才的教育培训网络。

甘肃推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

3月22日,甘肃省教育厅下发《关于推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理顺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通过资源整合,力争到“十二五”末,使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数调整到200所左右。

湖北规定中职生实习每天不超8小时

近日,湖北省教育厅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程》明确规定建立健全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学校在完成三分之二的教学计划后,方可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实习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学校不得安排学生在风险较大,如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和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不适宜学生的岗位顶岗实习;学生每天顶岗实习不得超过8小时。

南京召开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会议

3月1日,南京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布置落实了2013年南京市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相关试点项目工作。南京市教育局有关领导,南京市职教教研室部分专家,南京晓庄学院等40余个中高职院校负责人参加会议。

常州市科教城签约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3月3日,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教育、青年和体育部,德国(上海)工商协会三方在江苏常州就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签署备忘录。合作内容包括依托巴符州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对常州科教城职业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推动该校与在华德资企业在课程、教学、实习、职业资格认证等方面的合作,引入和实施德国政府认可的国际技师课程、教学和认证,逐步实现受培训的高职学生达到国际公认学士学位水平,合作成立“中德职业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等 。

成都出台《成都市职业教育促进条例》

近日,成都市出台《成都市职业教育促进条例》,以促进成都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法律保障。

各地推进高职招生制度改革

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级示范性高职首次实行单独招生。日前,广西召开高职院校2013年单独对口招生联合测试工作协调会。据悉,广西15所国家、自治区级示范骨干高职院校2013年预计单独招生1.5万人。2012年,广西只有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具备单独招生资格。今年,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10所自治区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也具备了单独招生资格。考生按照平行志愿填报原则,可任意选填6所院校各6个专业。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范文第9篇

今年以来,我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依法治区2016年工作要点》、依法治区“十大行动”、深度普法暨法治宣传“一月一主题”、“法律七进”和法治示范创建等工作部署,着力推进人社系统依法治理工作。

(一)加强学习宣传,依法履职能力不断提升。我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坚持党委会、局务会会前学法制度,定期组织干部职工研学《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行业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促使全系统党员干部真正用法律法规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根据全区法制宣传“一月一主题”活动安排,4月初,联合法院、公安、住建等10多个部门的力量,采取搭台宣传、流动宣传、走访调查、联合整治等方式,历时一个多月,深入各用工单位开展了“保障劳动者权益”法制宣传治理活动。

(二)加强教育管理,依法行政能力切实提高。在日常管理中,我能够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坚决做到用法律法规管理人和事、用法律约束引导干部职工,在全系统积极倡导法律大于人情、办事不可逾法的工作思想,切实推动全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持续健康步入法治化轨道。结合管干职能,着力落实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年度法治工作能力和水平考核办法。深入挂包村(社区),实施党员志愿服务和结对帮扶“四大活动”,加强对服务对象和基层群众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引导树立文明健康、科学依法的生活方式与办事规则。

(三)加强依法治理,依法服务水平切实提高。今年来,我主动联系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农民工欠薪治理“、“保障劳动者权益法制宣传治理”、“行政许可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情况”等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了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了各用人单位特别是建筑施工单位劳动用工关系,建立完善了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制度,切实加强了对服务窗口和基层中心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正确引导,确保服务对象依法享有的基本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今年来,我主动接受区人大的依法监督,自觉将人社系统的各项工作置于人大代表的监督之下,认真贯彻执行区人大及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及时办理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及其他交办事项,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方面:主动接受人大对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评议。 今年,区人大对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进行了民主评议,在评议中,各位领导充分肯定了我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取得的成效,客观公正地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我们以后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我高度重视人大对人社工作

的评议,组织专人,成立专班,针对各位代表提出的意见及建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按时限完成了整改。通过评议,促进了全系统干部职工工作作风的转变,进一步提升了为民服务的质量,医疗保险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2016年,城镇职工参(续)保34000余人,城乡居民实际参保62.5万余人,征收职工医保基金9200万元,征收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5188万元,均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另一方面:及时办理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和代表建议。坚持把办理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和代表建议作为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促进工作落实的大事来抓。今年,我局具体承办人大代表建议14件,主要涉及就业创业、拖欠工资、社会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为把代表建议办实办好,专门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16年度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文件,健全了组织领导,明确了工作责任及时限要求,确保了办理实效与质量。承办的14件建议,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面商率、回复率、反馈率、满意率均达100%。

(一)着力创业型城市创建,就业创业形势持续向好。一是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全区城镇新增就业6590人,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30人,其中帮扶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570人,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6个,品牌培训160人,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1850人。二是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截止目前,收集创业项目40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80万元,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6个,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50人,发放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50万元;创业培训830人,成功创业493人,带动就业1125人。以盘兴物流为依托,创业孵化园建设稳步推进,规划面积6000平米,目前1000平米精品馆已投入使用。园区现有孵化企业24家,其中正在孵化的大学生创办企业13家,涉及通讯信息、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生活服务、文化创意、设计策划等产业,成功孵化的企业有巴中民安商贸有限公司、巴中A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四川易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3家。三是支持农民工和企业家返乡创业工作。2016年,全区登记返乡创业人数590人,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00余家,创办各类经济实体168个,其中回引投资300万元以上项目62个(无空白乡镇),计划总投资17.24亿元,完成投资7.7989亿元。

(二)深入推进社保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16年,“五大”社会保险参保达94.9万人次,征收社会保险基金约5.15亿元,待遇支出约12亿元。今年来,追回死亡冒领、重复领取养老金分别为5万余元和204万元;查出死亡退休人员42人,及时停发了养老金;异地外伤申报270人次,经核查其中77人次的受伤医疗费用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涉及金额100余万元;暂停了2家定点医疗机构收治参保患者住院,处违约金57万元,查处2笔虚假费用,上报公安立案调查,涉嫌金额10余万元。

(三)稳慎推进工资人事制度改革,全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公务员制度建设,稳慎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持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16年,先后赴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现场考核招聘20名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和24名音乐、体育教师;考核招聘18名硕士研究生、5名省属免费幼儿师范生、3名“三支一扶”项目志愿者和3名“一村一大”项目志愿者;选聘36名教师充实到棠湖学校任教;面向社会公开考调21名优秀教师到巴师附小兴合国际学校;完成了21名专业士官安置聘用工作;完成了2016年首批27名市委人才办引进人才聘用手续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公务员48名;办理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更改工龄165人;提高享受省部级劳模、先进工作者待遇工资2人。

(四)狠抓劳动维权维稳,劳动关系总体和谐平稳。今年来

,接待和受理举报投诉案件231起,协调处理195件,其中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216起,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机关19件,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7件,为1150名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共计3177.78万元,受理用人单位和职工提出工伤申请57件,为因工伤亡职工或家属协调赔偿工伤待遇近1000万元。收到劳动争议纠纷案54件(其中受理50件,不予受理4件。调解结案36件,依法仲裁10件,延期审理2件,正在审理的2件)。接待群众320人次,处理案件129件,办结率98%,妥善处理四川中兴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集体劳动争议案,全区劳动关系总体和谐平稳。(五)着力加强基层平台建设,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今年来,整合项目资金65余万元重点对清江镇、凌云乡、曾口镇等乡镇服务中心(站)进行了标准化建设,使用扶持公共就业专项资金20余万元对部分基层服务中心和经办机构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进行了补充和更新。继续深入推进以“金保工程”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和拓展信息系统应用,确保公共服务联网应用和信息共享;进一步扩大了社保经办业务下移试点范围,在全区所有强权扩镇试点乡镇办理社保经办业务;进一步优化了就业、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流程,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范文第10篇

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创建良好人才工作机制

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社部门综合管理、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成立了强有力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09年3月和2012年4月,鄂尔多斯市市委组织部先后两次根据领导干部调整的实际和工作需要,调整充实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人才人事工作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等30多个市直部门为成员单位,并在市委组织部设立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人员从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抽调人员组成。建立和落实了党委专题研究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议事、办公室例会、人才工作重大事项报告、人才工作联络员、人才工作信息、人才工作督促检查等制度。坚持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每个月进行一次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部分成员会议,每周进行一次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例会。制定下发年度人才工作要点和人才工作重点任务分解方案。通过人才工作重点任务逐项分解、限期完成和专项考核,落实了人才工作责任,使人才工作服务产业、服务项目、服务民生的主动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建设产业人才高地,创建良好人才集聚平台

根据本市产业发展规律和特点,依托产业在全国及部分区域形成的比较优势和对人才的集聚作用,搭建政产学研互动的平台,建设一批产业人才高地,推动人才整合、信息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实现人才与产业协调发展。

一是建立分类推进机制。依托现代物流、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全区范围内特色突出的产业人才高地;依托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中西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人才高地;依托煤炭、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建设全国领先的产业人才高地。近年来,在新型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羊绒服装、陶瓷、建材、生物医药、农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领域,各选择1-2家龙头企业来带动,初步打造了全国能源煤化工人才高地、全国羊绒产业人才高地、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人才高地、西部地区新能源产业人才高地、西部地区新兴产业高层次创业人才高地、西部地区生物技术人才高地、西部地区服务业人才高地等7个人才高地。比如在全国能源煤化工人才高地建设方面,通过建成世界第一条煤直接液化生产线,国内第一条煤间接液化生产线,引领煤液化世界顶端技术,聚集了一批国内外高科技尖端人才。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大路煤化工基地被评定为自治区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二是建立鄂尔多斯市首席专家选拔管理机制。在同一产业高层次人才中选聘首席专家,负责本产业发展的决策咨询、重大建设项目立项咨询论证、产业重点技术难题攻关以及产业创新人才团队的培养指导等工作,赴重点企业调研会诊,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最大限度地发挥首席专家的技术领军作用和人才集聚效应。2012年3月,开展了首批鄂尔多斯市首席专家选拔工作,从公共卫生、农牧业生产、气象、环保、电力保障等公共安全专业技术领域选拔了公共卫生安全首席专家、流行病预防控制首席专家、首席高级农艺师、首席高级兽医师、气象预报首席专家、环境监测首席专家、首席电网工程师等7名市首席专家。依据《鄂尔多斯市首席专家选拔管理办法》,每批市首席专家管理期为3年,每月发放市政府津贴,名单录入鄂尔多斯市高层次人才库,享受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有关待遇。

三是建立产业人才预警机制。建立人才供求动态监测网络,在人才市场、高等院校、骨干企业、重点开发(园)区、重点部门设立人才信息采集点,掌握人才供求第一手资料,对产业人才供求状况进行分析预测,编制人才需求目录。全市人才需求目录定期更新,编印成册,在市内外各类人才交流活动、人才招聘洽谈会上广泛发放,同时在鄂尔多斯市人事人才网上。

四是建立动态评选管理机制。根据产业优势和人才开况对产业人才高地进行评选、调整和补充,逐步把鄂尔多斯低碳谷、鄂尔多斯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鄂尔多斯科技教育创业园、惠谷工业设计园等一批专业特色产业园区加速培养成产业人才高地,努力形成层次多样、资源共享、人才互动、优势突出的产业人才高地集群。

五是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推进机制。强化与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合作,打造海内外高端人才集聚基地。与国家煤炭科学总院共同开展了科研试点攻关,引进西安煤炭设计院等5家专业科研机构在我市设立了长期办事机构。先后挂牌成立了蒙西、鄂绒、亿利、伊化等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成4个国家和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2个自治区级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3个自治区级“666”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基地。以各类研发基地建设为引擎,加快产学研互动。目前,中科院内蒙古研究所总部和ADS大科学装置项目落户鄂尔多斯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大学鄂尔多斯市紫荆创新研究院入驻中国鄂尔多斯低碳谷,超临界空气储能产业化项目落户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世纪互联100万平方米超大型数据中心及中兴通讯绿色数据中心落户鄂尔多斯云计算产业园,有14个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新能源、新材料与节能环保类项目4个,电子信息技术领域项目5个,光机电一体化项目5个)落户鄂尔多斯科技教育产业园。东胜区政府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共建中国东胜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所、中国东胜低碳能源技术研发基地,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计算机与系统工程东胜工程中心。大路煤化工基地与中科院成立了鄂尔多斯大路煤化工产学研创新基地、大路煤化工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间接液化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大路基地、地方企业联合煤炭间接液化国家工程中心等7个创新机构。中科院植物所、过程所、大化所、遗传所、地理所等5所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分站启动运作。

强化政策资金保障,创建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决定》《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鄂尔多斯建设的意见》《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一系列人才工作的政策、文件。2011年6月,在赴长三角、珠三角考察和在本市各旗区、开发(园)区、重点企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实施“人才鄂尔多斯”战略的意见》,着眼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确立了“引进使用急需人才,提升用好现有人才,培养储备后备人才,市域人才一体化开发”的工作思路,启动了“人才鄂尔多斯战略·十万英才培养引进计划”。针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两项重点,安排了充足的人才资金进行引进、扶持。2011年,市财政预算了人才专项资金5000万元,并逐年增加,到2015年,全市人才专项资金将达到3亿元。为集聚高层次人才,根据“人才鄂尔多斯”战略实施意见,制定了高层次人才认定评定实施办法、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实施办法、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办法、引进人才住房解决办法、引进人才配偶就业促进办法、引进人才子女就学解决办法等8个配套实施办法,对人才引进的层级、待遇、创新扶持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在力度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在制度设计中,对于本土人才,凡是能达到相应层级人才标准的,每年给予相应的资助,鼓励他们在学术、事业上提高层次、多出成果。项目多了,项目出成果了,相应的经费支持力度就加大了。对于市外人才,采取刚性与柔性结合的引进方式,储备一批优秀专业人才;人才专项资金,重在发挥激励与导向作用,重点向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型人才倾斜,给予创新创业人才的资金扶持,标准接近或高于发达地区,并在全国率先为柔性引进领军人才提供大额补贴,解决了“关系不转、来去自由”的柔性引进人才的待遇问题。

上一篇:交通局安全工作要点范文 下一篇:建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