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小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10 20:55:12

普通话小诗歌

普通话小诗歌范文第1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掌握一个新笔顺横折提,会写田字格里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小诗,读出诗歌由静到动再回到静的节奏感。

3.想象小诗描写的情景,感受月亮倒影的美和变化。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小诗,读出节奏感,背诵小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借助媒体,创设情境

1.(出示课文情境图,同时播放课文录音)瞪大你的小眼睛,仔细瞧;竖起你的小耳朵,认真听!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师生共同进入情境――夜空中有一轮晶亮、滚圆的月亮,它普照着大地)

2.小朋友们,清清静静的小河里倒映着一轮明月,滚圆、滚圆,晶亮、晶亮。当小鱼游过时,倒影在水中的明月发生了变化。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出示课文)读读这首优美的小诗,我想你会喜欢的!

【设计意图:课文配了两幅清新优美的情境图,可谓“诗中有画”,这为学生提供了初步的视觉意象;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发学生把自己融入大自然的情感。美的画面、美的语言,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了一种美的情趣,进入一种美的境界。这样的引导,使诗歌对儿童心性的陶冶如春雨般丝丝润入心田。】

二、 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指点。

3.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首小诗?请大家一起欣赏一下。

【设计意图:自由朗读、同桌互读,相互指点,既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又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尊重意识,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一个自主展示的平台。】

三、 品读诗文,读中感悟

1.(出示课文1~4行)小朋友们,你看见天上一个月亮,河里一个月亮,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把有关的诗句读给同桌听!

2.指名读。(可以看着课文插图,体会月亮的圆润、晶亮,整体节奏缓慢些)

3.小组合作,读中感悟。

(1)读。(读相关语句,可以小组读,也可以几个人读或一个人读,其余人欣赏)

(2)说。(交流:听了朗读,我好像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

(3)再读。(带着想象,再读一读,读出画面来)

【设计意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是一种既有组织,又比较自由的学习方式。它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由读、说、想象,训练了他们的思维,发挥了他们的想象,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4.(出示课文5~8行)一条鱼儿游过,月亮发生了什么?找出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读一读。(自由选择朗读形式,语速稍快,表现小鱼的游动打破了原先的宁静)

(2)说一说。(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

(3)演一演。(表现孩子充满童真的惊呼)

【设计意图:孩子的内心是丰富多彩的,放手让他们自己朗读、想象、表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5.(出示课文9~14行)“啊,不要惊动它,让它安静一下。”小朋友们,这里的“它”是谁呀?

师:“嘘”――待会儿你再来瞧,你瞧见了吗?指名读。

齐读。(声音高些,速度渐慢)

【设计意图: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感受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这里,教师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朗读中感受河里的月亮由静到动又归于平静的过程,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同时,在朗读中他们体会小诗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也表现他们的童真童趣。】

四、 补充阅读,拓展延伸

1.出示课文,齐读。

2.出示插图,试背。

3.看着插图,你还能想到与月亮有关的其他诗吗?(学生自由展示)

【设计意图:这里,教师激发学生诵读有关月亮诗歌的兴趣,加强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与积累。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读、多积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五、 自主探究,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让、会、再、么。

2.学生自主识字,教师指点。

(1)“让”书写要点:横折提,横上斜,竖稍左斜,提上翘;左右紧凑,底横穿插。

(2)“会”书写要点:人字头,像把伞,上下撇头对对齐。

(3)“再”书写要点:横画之间空距均匀,长横两边要出头。

(4)“么”书写要点:像个三角形,撇画方向一致。

3. 完成《习字册》上的写字作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的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主动发现汉字的美,激发他们识字写字的愿望,这是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关键。】

普通话小诗歌范文第2篇

人们对古典诗词的这种热情是可以理解的。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日益变得功利和浮躁的人们,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而古典诗词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世界上许多民族尚处于蒙昧时期的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编纂了《诗经》这样完备的诗歌总集,拥有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2000多年来,我们积累了足可引以为自豪的诗歌遗产,而唐诗宋词——尤其是那些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传诵至今的名篇佳什,更是诗歌遗产中的“极品”,说它们“字字珠玑”,绝对不是夸张。作为现代人的中国青少年,如果不会欣赏唐诗宋词的美,实在是一件无法弥补的憾事。

当然,现在的青少年升学压力重,课外作业多,没有充裕的时间和悠闲的心情去阅读与考试无关的书籍。但我想,诗词篇幅短小,课余读一些,所花时间不多;再则,在紧张学习的间隙,伸一伸懒腰,慢声吟诵一两首优美的小诗,正好可以松弛一下紧绷的神经,调剂一下疲惫的身心,也是十分惬意的。我看,关键还在于培养读诗的兴趣。只要有了兴趣,时间总是挤得出来的。

要培养对诗的兴趣,首先是用心灵去接近它、解读它。那些千古传诵的诗词佳作,它们所蕴含的古代诗人的情感体验,往往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性,纵然有时代隔阂,也不致成为我们欣赏的障碍。再说,那些真正的好诗,大多明白如话,虽然是一千多年前的语言,对今天的读者却依然充满了魅力。比如下面这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全诗没有一个冷僻的字,不用任何典故,朴素得比如今的很多新诗和流行歌曲的歌词更晓畅易懂。它真挚的感情全从肺腑中流出,即使从未有过远离亲人、作客他乡的生活经历的人,也不能不为之动情,不能不为之从内心升起对母爱的深深眷恋;更不用说有过这种生活经历的人了。记得我在十五六岁的时候,离开乡下到上海求学,虽然路不算远,但少小离家,总有一种游子思乡的心情。不幸又在初中毕业之前忽遭丧母之痛,悲痛中反复地读这首诗,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不太会写诗的我居然也写出这样的诗句:“密缝针线今犹在,不忍开箱检旧衣。”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至今仍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当时这首《游子吟》给予我的巨大的冲击力。

诗词都是有韵律、有节奏的,在古代,诗词都能合着乐唱。当时的唱法现在虽然已经失传,但读诗词如果不懂它的韵律和节奏,就很难品出它特有的韵味。三味书屋里的寿老先生读书时那种悠长摇曳的声调和如醉如痴的神态,人们也许觉得很可笑,其实,读诗词时需要的正是这种对诗词韵味的体验和充分的感情投入。人们把读诗叫做“吟诗”,吟,就是一种拉长了声调有节奏的诵读。我无意于提倡吟,但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想把读诗变成一种精神享受,那就至少应该学会用普通话朗诵。我听过孙道临朗诵诗词,虽然不是吟,但同样读出了诗词的韵味。学习这种朗诵,除了体会诗意外,关键在于处理好诗句的节奏,具体说,就是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和某些字音的拖长。一般说,一句中逢双的字如果是平声(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阴平声和阳平声),读的时候都要把这个字的音调拖长些(押韵的字如果是平声,也要拖长),从而形成一种长短相同、抑扬顿挫的节律。

读古典诗词给予人的影响,不是外显的,而是一种潜移默化。读诗词的人自己也许并不感到这种影响的存在,但当他诗读得多了,积淀丰厚了,人们就会从他不俗的谈吐和文雅的举止中感觉到一种特有的气质,一种超凡脱俗的“书卷气”。苏轼有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确实如此,一个饱读诗书、受过传统文化熏陶的人,即使身穿土布衣服,也无法掩藏其内在气质之美。

普通话小诗歌范文第3篇

若论考试升学,泰州教育在整个江苏省优势明显。当下,家长们普遍紧盯孩子的成绩,在考试和升学上,社会对泰州的教育是满意的。泰州教育人完全可以在赞誉声中安享“太平日子”。可事实却不然,他们并未满足于学生一时的成绩与升学,而是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泰州市教育局局长宋吕银说:“我们要改变教育一味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育人的现状,因为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

“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从2010年9月28日开始,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工程在泰州大地全面启动。“三进”工作,通俗地说,就是教育学生“说好话,写好字,读好书”。“这不是大家一直在做的平常事嘛,有什么新鲜?”在热衷于“新名词”、“新概念”的人眼里,这似乎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而泰州教育人却“勿以善小而不为”,把“小事”做得郑重其事、有声有色。

咬定青山不放松

在鉴赏家眼里,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往往取决于细节。大体来说,泰州教育可谓形势大好,为什么还要搞“三进”?这并非空穴来风。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孩子们对于“写好字”的意识却日益淡漠。老师们反映,在中考、高考阅卷时,卷面上错别字特别多,字迹越来越潦草,有时甚至还出现一些“火星文”,真让人看不懂。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听写生字,也要用电脑“通过拼音输入查一查”,还振振有词:“练一手好字,不如打一手快字。以后都是通过电脑、手机进行联系,就算不会写、写得丑,也没什么。”这绝非个别现象。

泰州属江淮语系和吴语系混杂的地方,即便是在泰州市4市3区内,不同市(区)的人说起方言来,也往往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宋吕银局长在县市工作时,也曾遇到上级领导来基层检查工作,基层干部不会讲普通话而导致领导听不懂的尴尬场面。

担任泰州市教育局局长后,一次宋吕银到学校调研,校长、副校长都在场。校长红着脸说:“让我们的副校长介绍工作吧!”事后才知道,校长不会说普通话,有意回避。再深入到课堂,尽管教师讲得神采飞扬,但方言大行其道。“课堂里坐着不少外来人员子女,他们能听懂吗?”宋吕银内心有一种深深的忧虑。

随着对教育的深入了解,宋吕银发现,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端地降低了教学要求,说、写、读的基本教学要求不达标;同时,又无端地拔高了教学要求,将大量时间花费在题海战术上。自2007年10月以来,泰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实施了“减负增效提质”工程,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逐步得以控制。学生在校上课时间短了,作业少了,却出现一个苗头,不少学生走进了网吧。“推进素质教育,不能仅仅做减法和除法,还要做加法和乘法。”宋吕银说:“不能让学生无所适从,应该让孩子们跳起来,动起来,自己学起来。要让学生多读多写,丰富课外阅读,学会自主学习,快乐获取知识。”在宋吕银看来,说普通话,练书法,诵读经典,就是“一种快乐的学习,也是提升学生素质最基础、最本真的内容”。

教育局并没有急着作出决策,而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他们发现,在普通话方面,学生说得比老师好,老师普通话考试虽然已经达标,但在校内,普通话并没有真正成为校园语言,尤其是少数教师在课堂上也不用普通话;在书法方面,学校之间差距较大,同一学校班级之间,作业书写质量差距明显;在诵读方面,教师只按部就班地完成语文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阅读缺乏系统安排。

经过广泛调查和慎重研究,2010年9月底,泰州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活动的意见》,决定从2010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市初中、小学开展“三进”活动,旨在以培养中小学生“说好话、写好字、读好书”为切入点,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水平,提高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打造泰州区域教育特色。《意见》明确指出,到2012年年底,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建成“三进”工作合格学校,其中20%以上的学校建成“三进”工作示范学校。《意见》还对“三进”工作的“时间”、“教材”、“师资”等作出具体要求。如“落实时间”,要求学校将“三进”工作纳入学校课程,每两周安排1节书法指导课和1节诵读教学课,学生课外自主时间也可以安排“三进”的有关内容。

《意见》一经下发,立即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校长和教师们觉得“三进”是好事,同时又认为是“小事一桩”,是“小题大做”。普通话天天讲,字天天写,诵读内容教材中就有,为什么还要把“三进”当作重点工作、专项工作来提出并推进?因此,不少学校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态度,甚至有的校长认为这是一项“运动”,一阵风而已,于是采取了一种观望、等待、应付的态度。

可他们没有想到,教育局认准了的事,还真有一股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2011年5月20日,教育局召开泰州市“三进”工作推进会,会上,宋吕银慷慨陈词:“全市上下,教育部门积极推进,学校主动探索创新,‘三进’活动已全面铺开,特别是教材、课时、师资以及渗透、融合等重点、难点问题都有了校本的或者区域的解决办法。要按照‘全覆盖、常态化、创特色’的要求,将‘三进’活动引向深入。”随后,教育局下发了《泰州市“三进”工作专项督导和评估的通知》。2011年9月30日,泰州市教育局召开“三进”工作交流会。宋吕银高调地谈道:“对于‘三进’的现实意义我们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不是不认识这个问题,而是行动得不够。有的学校不是行动得不够,而是坚持得不够,‘恒’的问题没有解决。还有的学校是坚持了,但是被动、痛苦地坚持,没有当成一种享受,没有变成一种幸福的教育。”

在紧锣密鼓的行政推动和制度推动中,泰州教育人终于形成了共识:“三进”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很好的一个抓手,是为学生成长奠基的工程。

“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好字,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三进’切口虽小,但事关学生的精神成长,带给他们的是一种素质、修养和气质。走上社会后。他将会是一个大写的人,出类拔萃的人。”宋吕银充满自信地说。

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2011年8月,《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颁布。《意见》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时隔近20年后,教育部重提“书法教育”的重要性,重拾书法教育的优良传统,这给予一年前提出并实践“书法进课堂”的泰州教育人莫大的激励和鞭策。

此时的泰州,“书法进课堂”工作已经摸着一些门道儿。这是兴化市周庄中心小学高志坤老师的一节书法课。

师:印度总理尼赫鲁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优美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伸缩》这一课,用我们会发现美的眼睛来感受汉字的“伸缩”之美。

师:什么是“伸缩”?

生:一字中如果笔画出现重复,就需要进行变化,延伸一部分,收缩一部分。

师: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生:经过“伸缩”处理以后的字就能避免呆板,使字形生动美观。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徘”字的伸缩变化。)

师:谁来说说这个“徘”字什么地方用了“伸缩”的处理方法?

生甲:老师,我发现“徘”字右部6个小短横从上到下逐渐加长,上缩下伸。

生乙:我发现“徘”字双人旁的两撇上缩下伸。

生丙:我还发现“徘”字的右部“非”的两竖左短右长,左缩右伸。

生丁:我还发现“徘”字的左右两部件左窄右宽,左缩右伸。

师:同学们真聪明!大家将“徘”字的伸缩变化基本上都找出来了。经过大家的分析,我感觉到“徘”字左右高低参差,富有韵律,横画长短排列有序,左右穿插避让得当,真是美不胜收。下面我们来讨论讨论,字中伸缩有什么规律。

生:数横并列或数撇并列时(如徘、降、素)上缩下伸;左右并列时(如惟、徘、降)左缩右伸。

(教师范写“降”字。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该字的注意点。)

师:书写“降”字时我们要把刚才讨论的四种伸缩变化都注意到,即写左耳旁时要窄,竖画要略短,且要和右部有呼应之势。在书写右上部时,首撇要短促,横撇的横非常短,撇要长而舒展。捺画同样要舒展,收笔和长撇相比略略上提,要做到上部既紧凑又舒展,右下部注意向上穿插不松散。

(学生描一写一,老师巡视辅导,并给写得好的字打上红圈圈,同时给予鼓励。将写得好的进行展示后大家再写一个。学生试写“徘”字,集体评价。)

师:同学们,刚才“降”字大多数都写得不错,下面我们自己试着来写“徘”字,也是描一写一,同样我们要把“徘”字的几处注意点注意到,使它富有节奏感。(写好后学生同桌互评,将写得好的进行展示,也找两本有典型缺点的书写本进行展示,并指出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中,教师由扶到放,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伸缩美。通过背景音乐的烘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范写过程是一个优雅的、值得享受的过程,激发了学生书写的欲望,让学生沉浸在宁静、闲适的氛围中,享受书写带来的快乐。

高志坤老师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原来,他自己书法写得漂亮,但对于怎么教学生,却苦于找不到对策。兴化市教育局小教科科长何伟俊原为语文教研员,他深入周庄小学,和高志坤等一帮书法爱好者一起研究,并申报了江苏省级课题“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有效策略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提高。“书法课,教师教什么呢?我们摸索出,一要教运笔,笔拿在手上,点横撇捺是怎么写出来的,如果教师不指导,学生写出的字就是硬邦邦的‘火柴棍’;教了如何运笔,他就知道轻重快慢粗细,他写出来的字就有了生命的灵动;二要教笔画的写法;三要教偏旁;四要教汉字结构。”何伟俊颇有心得。

早在1994年,靖江市城东小学就成为中国教育学会书法研究会“全国书法实验学校”。“三进”工作开展之前,学校一直注重写字技能教育,还编写了校本教材《100个关键字的书写》。“三进”工作开展后,学校开始思考“如何让写字教学走向写字教育”。“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是人的发展,从技能到素养和做人,我们总结为:严谨踏实写好字,一笔一画写好人。”校长朱俊杰说。在长期的书法教育实践中,城东小学的老师们认识到,书法对培养孩子严谨、踏实的态度,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意志,高雅的审美情趣,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比较差,学校提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准备写毛笔字的笔墨纸砚。多年来,城东小学的孩子们一直坚持春节期间义务为社区居民写春联,笔墨纸砚都是孩子们自己准备,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

开展书法教育,离不开一支师资队伍。一开始,学校通过行政强行规定,所有教师每星期必须完成“一三五工程”,即认真书写100个毛笔字、300个粉笔字、500个钢笔字。起初,老师们有畏难情绪,“教学任务这么重,让书法爱好者练就可以了,何必让我们每个人都练毛笔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语文老师朱志明,专门研究硬笔字的教学,正是他,将自己多年写字教学的经验和思考整理成《100个关键字的书写》著作,确定为学校校本教材,并获得江苏省首批基础教育改革成果特等奖。如今他又开始研究“120个行楷字的书写”。语文老师龚尽冬,擅长毛笔字,天天坚持练习。他喜欢读书,对中国历史文化比较熟悉。语文老师郑彬,工作再忙,每天坚持三四个小时练书法,如今已是江苏省书法协会会员。在他们的带领下,学校45岁以内的所有老师,每天放学后都会自觉留在学校读书、练字1个小时。老师们从书法和读书中尝到了甜头,他们自觉意识到,教会小孩子写字是自己的一项使命。城东小学的书法教育逐渐蔚成风气,还带动了学校周边笔墨纸砚商业的发展。

书法教育需要持之以恒,正如美国诗人P.C.库利治所说,世界上没有什么能代替坚持!朱俊杰说:“书法进课堂,离不开文化积淀。大凡书法家,他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电脑网络游戏风靡社会的今天,这里的孩子却把每天的写字当成了最大的精神享受。“走出我们学校后,孩子们的书法情结也已经解不开了。即便在高三,他们每天不写50个字就觉得很失落。”朱俊杰说。

作为靖江市书法教育龙头学校,靖江教育局教研室每年都要组织学校到城东小学进行书法教学观摩活动。其间,学校每个孩子的书法作品都要展示在校园里,让前来参观的老师观摩、体会。这无形之中对孩子们是一种特别的激励。

为调动孩子们参与书法的积极性,教研室还模仿围棋段位评定,自创了一套书法段位评定细则。细则依据课标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书写要求和书法、写字本身的技能技巧来确定,分为九段。如一段的孩子要求坐姿和握笔姿势达到基本规范,点横撇捺等基本笔画要规范等。中级水平要求书写规范,而且要美观。九段是最高级,要求书写端庄、规范、匀称、美观,而且要达到一定的速度。一至三段是初级,不发证书;四段以上的孩子可以获得段位证牌,称为“书写能手”,八段九段的孩子称作“小小书法家”。“别小瞧这个小证牌,一旦获得,孩子们便爱不释手,他们上学放学时都会戴在胸前,扬眉吐气,连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要压在枕头下。”教研室副主任刘振铭笑呵呵地说道,“为了获得更高级别的段位,孩子们‘不须扬鞭自奋蹄’,勤学苦练,劲头可足了。”书法训练,其实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书写技能技巧迁移运用在日常书写中。教研室要求学校在日常的作文批改中把“书写分”单列,书写好,可以加分。如今,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也采用了靖江的段位评定细则。

“三进”以来,泰兴市古溪小学专门添置了42张写字临摹台,让学生午休时间练写毛笔字。每天中午,临摹台前总是人头攒动。学校明确提出“写好字、育好人”的理念,每学期在全校海选写字佼佼者书写这6个大字,放大并张贴于学校综合楼前。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的徐刚本是一个沉默寡言、不善言谈的英语老师。“三进”活动开展后,徐刚老师的书法特长有了用武之地,学校专门为其成立了“徐刚工作室”,引领全校书法教学,师生的练习热情空前高涨。教师中涌现了王涛、丁鸿儒、耿虎等一大批书法好手。整个泰兴市分区域开展的师生书法比赛异常活跃。让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一天下午放学后,靖江马桥小学的朱炳林正在学校批改作业,突然听到校门口传来阵阵吵闹声。他放下笔,走到门口一看,一群人正围着几个老师大声嚷嚷:“我们的孩子就是听不懂嘛,怎么办?”原来这些人是外地务工人员家长,他们的孩子进入马桥小学读书后,普遍反映听不懂老师讲课,没法和同学交流。语言差异,成为外地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当地的巨大障碍。

这是多年前发生的事情,如今,朱炳林已成为马桥小学的副校长,但这一幕至今仍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中。“这种情况在泰州并非偶然现象,说明在人才流动迅速的时代,讲普通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朱炳林说。在推广和使用普通话这个命题面前,学校责无旁贷。

李华是泰州市寺巷中心小学的教师,他是在考人泰州师范后,才首次接触到普通话的。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发音深深吸引了李华,但是泰州人学普通话、讲普通话有许多困难。对于从小到大一直讲方言的泰州当地人而言,学习普通话无异于学习一门外语。为了练就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李华坚持每天听广播,大声朗诵,刻苦练习。虽然仍有个别词语说得不太标准,但李华的普通话在班里算是最好的。

毕业后分配到农村学校教书,李华仍然没有放弃使用普通话。作为当时全校唯一一个用普通话上课、与学生交流的老师,他显得很“另类”,师生还给他贴上了一个标签——“普通话老师”。对于这个称谓,李华把它看作别人对自己的欣赏。

因为对普通话的执著,李华是学校最早一批取得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的教师,不久又获得推荐,参加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培训。一年后,李华通过测试,正式成为江苏省普通话测试员。作为当时50名省级测试员之一,李华自己觉得非常光荣。但是,他的工作做起来却并不顺手,只能“偷偷摸摸”地行使普通话测试员的主要职责:推广普通话和参与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

“你这个小伙子真奇怪,没事总让我们说普通话。乡音难改,我们年纪大了,怕是学不好了。”每当李华宣传普通话的好处,倡导使用普通话时,其他教师总能找到推托的理由。“用普通话上课勉强还可以,跟学生交流不行,说着别扭。”年轻教师这样回答。普通话的推广需要语言氛围,单独靠一个人的力量,无异于蚍蜉撼大树。对于测试工作,李华也有很多无奈。更多的时候,他只能以家庭事由为借口向学校领导请假参加测试工作,只因这项工作并非自己本职工作范围内的。

事情转机来自于泰州市“三进”工作的展开。市教育局出台了一个规定: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师必须取得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因为“幼儿和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候教师的影响尤其重要。”宋吕银对记者说。一时间,泰州市教师掀起了学普通话、用普通话的热潮。只有教师讲普通话,才能影响学生,进而影响家长和社会。

其实,绝大多数教师的普通话都不是零基础,师范教育中都接受过普通话培训。刚进人工作岗位时,多数教师还能坚持用普通话上课,但在纯方言氛围中,普通话的“存活率”很低。没过几年,方言在交流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很多人逐渐忘记了普通话的发音。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练习,参加普通话考级成为广大教师的首要选择。于是,李华成了“香饽饽”。

“李老师,请你抽时间去给我们学校的老师培训普通话吧!”“李老师,请教一个问题,‘幼儿园’的‘幼’是发ou还是e呀?”在学说普通话的热潮中,李华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不仅可以光明正大地宣传普通话,而且可以理直气壮地跟学校领导请假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学校非常支持他的工作,因为拥有一位省级普通话测试员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最先受益的是本校教师。

漆老师跟李华搭班,教四年级数学。在李华的影响下,学生们都能使用普通话交流。有时候,漆老师觉得,学生的普通话说得比自己还好。按理说,高年级数学老师的普通话等级只要达到二级乙等就可以,但是漆老师不这么认为:“我跟李华搭班,他的普通话那么好,如果我的普通话太差,那学生怎么看?”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漆老师参加了普通话水平测试,但考试结果是二级乙等。漆老师认为自己的普通话说得还不错,怎么没达到二级甲等呢?她想不明白,找到李华询问原因。“咱们学校学习普通话的氛围这么浓,你又是测试员,你帮我辅导辅导,我也要考个二级甲等。”漆老师跟李华说。听漆老师读了一些词语和句子之后,李华找到了原因:“你朗读字、词时,发音基本都准确,但是一说句子时,一些不正确的发音习惯不由自主地就冒了出来,普通话不是用来‘考试’的,而是用来‘说’的。”漆老师恍然大悟。

她是个不服输的人,既然找到了问题所在,她开始更有针对性的训练。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讲课内容,反复听,寻找不标准的发音。她还坚持在办公室说普通话,请年轻教师随时纠正自己的发音错误。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再一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时,她考了89分,属于二级甲等的高分。

漆老师的故事并非个例,泰州市“三进”工作推开之后,每一所校园里,师师、师生、生生交流都坚持使用普通话。课堂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听不懂教师讲课、同学说话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于诵读中积淀素养

2010年暑假,张晓骊第一次踏入兴化市大邹中心小学的时候,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悲壮感。这所学校位于泰州市最北端,是一所薄弱的农村学校。全校60多名教师没有一名县市级骨干教师,没有一项科研课题,没开展过一次面向全市的教研活动……张晓骊是带着任务来到这所学校的,作为新任校长,他要改变学校的现状。然而,他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把握。

当时,恰逢“三进”工作开展,张晓骊意识到,这可是一个改变学校的机会。他带着一种激动的心情向教师们传达了这一消息,然而教师们的反应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这种活动就是在城区树几个典型,‘春风不度玉门关’,这股风是刮不到我们这种地方的!”“我们何苦费劲折腾呢?”从这些“酸溜溜”的话语中,张晓骊听出了其中的无奈。看着教师们垂头丧气的表情,他的内心反而坚定起来。他的想法已不再是单纯地完成任务,而是要想方设法让这所学校的教师们扬眉吐气、充满自信。

要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必须从其自身的特色和资源人手。兴化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被称为“小说之乡”。学校所在地大邹,古称“双溪”,旧时为兴化十大镇之一,大邹的老城小巷中,走出了郑板桥、刘熙载等古代先贤以及房干森、费宗波等一批当代文人墨客。在几百年来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大邹中心小学也有一大批爱好文学的教师。何不把教师对文学的热爱与“三进”工作结合起来呢?张晓骊一下子找到了突破口——就从文学诵读开始。

在张晓骊的倡导下,一些教师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兴化当代名家的作品,作为课内学习的延伸,扩充学生的阅读量。没想到,学生对于这些本土作家的文学作品,兴趣十足,张晓骊又生出了一个新主意:编一本校本诵读教材,把教师的个体动作变成学校的常规动作,让诵读进教材、进课表。

编教材?这是这所学校的教师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就凭我们这些人能编教材?”教师的疑问并非没有道理,编写教材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从课程目标的确定,到结构设置、材料选择、实施与评价、经费保障等,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尽管困难重重,但张晓骊依然选择一往无前。在张晓骊的鼓舞下,一批有干劲儿、爱好文学的教师成为教材编写人员。他们广泛搜集资料,从几十位兴化籍作家的作品中精心挑选,分为低中高3个年级读本,分别以童诗、童话和散文为主题。3个读本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在试用过程中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历经大半年时间,校本教材《遥远的双溪》终于编制完成。这打破了这所学校从来没有校本教材的尴尬局面。这套校本教材还引起当地政府的关注,他们认为对于提升地方文化品位有积极意义,主动出资编印发放给学生,并成为政府部门馈赠来宾的礼品。

校本教材的编印引起了一系列积极的反响,远远超出教师们的预料。以此为突破口,学校“三进”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每天大课间3分钟集体诵读、午间15分钟“兴化作家作品”广播、每月一次诵读展示活动,孩子们诵着、读着、笑着,脸上绽放出了幸福的光彩。同时,诵读也带动了普通话、写字练习。

而张晓骊还有进一步的打算,以诵读的科研化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以诵读为主题,学校先后承办了泰州市名师送教活动、兴化市“三进”工作诵读现场观摩会、大邹学区青年教师乡土教材诵读研讨等活动,借助同课异构、现场讲评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这种氛围影响下,青年教师成立了读书班,间周进行诵读体会交流,读书、学习的种子深深植入每个教师的心灵。

全覆盖的“三进”工作让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小学弥补了教育科研、课程管理的空白,华丽转身,成为首批泰州市“三进”工作特色学校。“这不代表我们做得最好,而是因为我们在薄弱的基础上作出了一定的成效,在这种思路引导下,将来我们会做得更好。”张晓骊还有更远大的目标。

不仅仅是薄弱校,一些当地名校也在“三进”工作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高港实验小学是当地响当当的名校,社会声誉好,师资力量强。学校一贯重视诵读工作,但是做法比较简单——课外阅读,学生阅读的数量、成效都不好控制。怎么改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校长叶红。

在一次随堂听课中,叶红发现了问题。语文老师按照学习生字、熟读课文、段落分析等步骤按部就班地上课,这时,有个学生嘟嚷了一句:“这几个字我们早就认识了,老师还讲?”上课的老师没有听见,但叶红却听得清清楚楚。她没有放过这个细节,深入调研后发现,全校多数的语文课堂都存在这种情况。

“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情况,很多时候就是在做无用之功。”叶红说。原来几年前,学校就开展了“科学认读”实验,学生的识字量远超课标要求。对于学生已认识的“生字”,教师却还在反复讲解,其实这部分时间完全可以节省出来。在与教师商议之后,高港实验小学提出了一项大胆的措施:整合课时,大量阅读。“语文素养不是讲出来的,是读出来的。”叶红信心坚定。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高港实验小学的举措与“三进”工作不谋而合。整合课时之后,节省出来的时间全部用于诵读。学校将拓展的阅读篇目有计划地纳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广泛阅读书籍和勤于积累的习惯,积淀文化底蕴。此外,学校还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规定适当的阅读量。这些措施实施之后,学生6年的课外阅读量由课标规定的145万字提高到了300万字。

泰州市实验小学实践“最是书香能致远”的办学理念,在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的同时,先后邀请金波、王一梅等儿童文学作家走进校园。“大作家、小读者”共享经典美文,使得孩子们越来越爱读、越来越乐读、越来越美读。姜堰市第四中学利用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诵名言、对警句”的活动已坚持3年。姜堰市教研室副主任沙华中认为,学生深厚的文学素养积淀与学校多年坚持扩大课外阅读量不无关系。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朗朗上口的古诗词配上优美的音乐,由充满童真的孩子声情并茂地齐声诵读,孩子们或温婉或激昂的朗读引来与会者阵阵掌声;旁边的一群孩子正在端坐书写,他们书写的硬笔、软笔等作品或遒劲有力或清新俊逸,令人赏心悦目。这是2012年3月泰州市举行的“三进”工作现场会的场景。“诵读是以阅读为基础,以朗诵为形式,主要目的是在培养学生诵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万琳说。

在“三进”中成就自我

在靖江市外国语学校刚宣布启动“三进”工作的时候,刘艳有些费解:“说话、写字、诵读,这些不就是我们教师干的活儿吗?干吗还要推进?”刘艳的想法代表了一批教师的疑惑,他们不理解教育局的做法,认为“多此一举”。

但刘艳没有止步于自己的想法,她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解决疑惑。刘艳突然想到了学生的作业本。每次批改学生的作业,她都非常头疼,不仅字写得歪七扭八,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符号,学生还笑嘻嘻地称之为“火星文”。可是仔细想想,这能怨学生吗?作为语文老师,除了在讲解生字的时候讲讲笔画顺序,自己从没有专门给学生讲解过笔画的写法、字体的间架结构等知识。从这个角度讲,普通话和诵读也存在工作开展不彻底的问题。

刘艳突然明白了,“三进”不仅是“进入”,更是有“进一步”的意思,将普通话、写字、诵读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随后,刘艳将自己的想法发表在学校网络论坛上,引来大批跟帖。“原本,我觉得‘三进’是多了一项负担,听刘老师这么一分析,就清楚了。”“看来‘三进’不仅必要,而且是必需的工作啊!’''

认识上的改变带来行动上的突破。刘艳没让三项工作变成负担,而是巧妙地与学生的课业、学业结合起来,让三项工作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她从小处做起,在班里每天坚持举行“3个3分钟活动”:晨读3分钟、课前3分钟、练字3分钟。“我今天推荐的词语是‘翩跹’,这个词的意思是……”在晨读3分钟的时候,学生可以向大家推荐好词,还可以推荐成语、歇后语等。能向别人推荐一个新的词语,学生们都非常自豪。语文课前3分钟是诵读小诗的时间,“你是一只小狐狸,聪明有心计。从乌鸦嘴里骗肉吃,多么可爱的主意……”这些小诗朗朗上口,易读易记。对于练字,刘艳从不贪多,每天3分钟,学生工工整整地临摹4排字就可以。别小看这每天短短的3个3分钟,日积月累,效果明显。学生们的词汇量大大丰富,语感也得到了提升,而且在学校组织的写字评比中,他们班的成绩也名列前茅。

孩子们说普通话、读书、写字的兴趣浓厚了,每天都在比谁又学到了一个新词,可是这种相互比较的风气逐渐蔓延到生活中,慢慢地,他们开始攀比谁的书包好,谁的文具盒贵。如何把这种不良的攀比习气引导到正途上来?刘艳又动了一番脑筋。

她在班里发起了“评选藏书小明星”活动,每个学生都领到一张表格,在上面填写家里藏书的数量和种类。表格收上来之后,刘艳大吃一惊,有的学生填了2000本,有的学生填了1000本,“你们可别吹牛,老师可要调查的。”刘艳随后发给学生一张跟踪调查表,要求家长签字、居委会证明,并要用照片加以证实。这么一来,学生纷纷来找刘艳:“刘老师,我家的藏书数量需要改一改。”最终,评比结果揭晓后,藏书最多的学生共有500本书,他是班级公认词汇小达人、作文小达人,“你们家那么多书啊!怪不得你每次都有新词推荐给我们呢!”“回家我也让爸爸妈妈多买书看。”这项活动也刺激了家里藏书少的家长:“刘老师,太惭愧了,今后我们一定多买书,多读书。”不用刘艳多说,学生们开始以藏书、读书为荣,班级风气逐步扭转。

刘艳发起的这项活动得到了学校的响应,得以在全校范围开展。“这可以给家长一个正确的引导,也可以把‘三进’工作拓展到家庭,扩大了辐射面。”靖江外国语学校的校长缪明灿说。在刘艳等一批教师的努力之下,靖江外国语学校被评为泰州市首批“三进”工作示范学校。

“三进”工作不仅激活了学校发展的内驱力,也激发了教师的智慧,让他们在更大的平台上发挥聪明才智,有创意地开展工作。

一天自习课上,兴化市实验小学的顾文艳无意中走到一个学生身边,学生看到老师来了,赶紧把一个本子塞到了抽屉里。“藏什么呀?难道是私人日记,不能让老师看?”顾文艳带班一向宽松,时不时会和学生开个玩笑。学生笑笑没有说话,同桌替他说出了原因:“老师,不是日记,是他创作的长篇小说。”顾文艳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四年级的孩子能创作长篇小说?“真的,老师,咱们班好多同学在写小说呢!”这引起了顾文艳的兴趣,她想看看班里到底有多少孩子在写小说。“正在写小说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们自豪地举起了手。顾文艳仔细数了数,竟然有20多人。这让顾文艳又惊又喜,一股幸福感油然而生。之所以能出现今天的效果,这与顾文艳坚持开展诵读儿童诗密不可分,其中的灵感来自于她的儿子。

有一次,她带儿子出去玩,儿子突然说:“天是云的家,云是雨的家。为什么会下雨?雨宝宝要出来玩。”顾文艳听后觉得很新奇,便问儿子:“这是幼儿园阿姨教给你的新儿歌吗?”“不是啊,是我自己想的。”顾文艳惊讶于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孩子天生就是诗人,我们应该保护孩子这种诗性的语言。”有没有一种适合儿童吟诵、欣赏、阅读的诗歌呢?反复寻找之中,儿童诗进入顾文艳的视线。

在“三进”工作中,兴化市实验小学非常重视诵读活动,但也尊重教师的个性,在统一规定的诵读材料之外,允许教师有“自选动作”。顾文艳把儿童诗作为主要诵读素材,因为儿童诗“离孩子最近”。

“风跑得直喘气

向大家报告消息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花朵站在枝头上

看不见春天

就踮起脚尖,急着找

春天在哪里……”

每天早上,顾文艳都要带领孩子们读一首儿童诗,和孩子们一起徜徉在儿童唯美的世界中。因为内容、语言、想象都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孩子们对儿童诗的喜爱超乎寻常。有时候,孩子们闹腾得厉害,顾文艳会佯装生气,“要挟”孩子们:“如果你们淘气,顾老师就不读儿童诗了!”学生们一听急了:“老师,一定要读,我们会好好表现的。”

随着诵读量的增加,顾文艳惊喜地发现,孩子们说出来的话越来越有诗意。一天,一个孩子跟顾文艳说:“顾老师,你知道吗,我睡觉的时候,只关门,从来不关窗,不拉窗帘。”“为什么呀?”顾文艳问道。“我怕月光进不来。”多美的意境啊,这不就是一首诗吗?

“夜晚睡觉

我从不关窗

我怕月光进不来”

顾文艳把这首小诗寄给了《中国童诗》杂志,竟然发表了,孩子们朗诵、创作童诗的热情越来越高了。顾文艳在教室后面专门设置了一个“童诗专栏”,每当孩子们说出有诗意的语言,顾文艳就鼓励他们写成童诗,贴在“童诗专栏”中,并择优投给各种报刊。顾文艳的做法鼓励了孩子创作的热情,随着年级升高,他们的创作体裁也转向了小说领域。

长期的坚持结出了累累硕果,顾文艳和她的学生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了大量儿童诗,她在童诗教学方面的成果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多次在兴化市开设儿童诗诵读、创作示范课,被冠以“泰州童诗第一人”的雅称。此外,她主持的省级课题“儿童诗阅读欣赏与创作的探索与实践”也顺利立项。“‘三进’工作不仅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成就了我们。”顾文艳感慨地说。

在泰州采访,记者分明感受到,“三进”教育的春风已然吹遍泰州中小学校园,处处萌动着勃勃生机。

高港区汪群小学地处偏僻农村。在这所简朴而整洁的乡村小学,校园甬道旁,教学楼走廊上悬挂着道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微笑面对他人,让校园充满阳光”,“自律中提升修养,参与中获得体验,合作中获得真知,质疑中开启心智……”每个教室前面都摆放着教师的粉笔字作品。“不是因为今天你们来才这样,天天如此。从校长到老师,周一到周四,每天坚持练习一小时粉笔字和毛笔字。”质朴的张铁根校长向记者介绍。学校的食堂也成了孩子们的书法教室。2月的苏北,春寒料峭,孩子们的小手、小脸冻得通红,但他们依然手执毛笔,在古典乐曲的伴奏声中,认认真真、安安静静地练习毛笔字,楷书、隶书、颜体、瘦金体……尽管练习不到一年时间,但笔下已颇见功夫。“这里有十几个学生在江苏省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获得金奖,你看,校园里的那些书法条幅,都是孩子们的作品。”张校长指着窗外,神情自豪地说。每天半小时,孩子们都能沉浸在书法这件美好的事情中,不必机械重复地做作业,他们的童年时光,无疑是幸福的。

普通话小诗歌范文第4篇

一、“方言俚语”可入“大雅之堂”

1.用方言纠正发音。我们宿迁方言(也有人称土话)中除了声母f与h易混淆外,前鼻音发音是特别清晰的。近几年来,由于孩子过早地习说普通话,也由于家长教说普通话的不专业,造成了许多孩子踏上一年级门槛时前、后鼻音分不清。教学“树林”“亲人”“信心”“农民”等音节词的时候,孩子们虽认真地随我学说练,但是,一旦自己发音,仍然说成:“树龄”“轻仍”“杏星”“农名”,但我带着学生回想爷爷、奶奶他们是怎么用土话发音的,理解词语在生活中出现的地方和时候,我自己则“咬牙切齿”做了示范,或者请爱说“土话”的学生“表演”土话。土话进了课堂,激发了他们的生活体验,把他们逗得哈哈大笑,我也乐出了眼泪,而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却轻松地找到了,发音的错误率大大降低了,词语的理解能力则提升了。

2.用方言找准语气。语气――借用百度得来的定义是――语言学术语,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一年级学生初次接触书面语,在肃静的课堂,听老师侃侃而谈,有的孩子就像迷途的羔羊,听不懂老师讲话;又像到了异国他乡,满脸的茫然。此时此刻,带上语气的书面语和土语先后发出指令,让他们明白老师的态度和意思就非常重要了。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一年级第二册练习中就针对感叹号,问号、句号等进行了填标点设计。教学时,学生对对话中的语气词“吗” “了” “呢”不甚留意,老师又不能超标深讲。我就请学生思考一会儿,试着用宿迁话说说练习中的句子,想想是问句还是叹句,再请最爱说“土话”的高旭说几句方言,大家共同把方言“翻译”过来。学生来了兴致,一句句“你吃饭man?” “你搁哪儿dai?”几乎让学生笑趴在了桌子上……翻译成“你吃饭了吗?”“你在哪儿呢?”瞬间,学生就正确填出了那些语气词。我想,方言的使用也是搭起了普通话学习时理解和运用的桥梁。

二、“狗尾续貂”也是“锦上添花”

语文是活的,她反映的是精彩纷呈的主客观世界。如果说方言在课堂中的介入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开始,那么,创造性的写诗、写话就是活用书面语言的开始。为了激起学生的说话热情和表达欲望,针对一篇篇教材的特点,或让他们学完《三个小伙伴》等课文后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父母听;或让他们学完《司马光》等课文后夸一夸这个孩子,说一说我们能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些什么;或让他们在课上模仿规范句式,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后创编诗歌。

如教学一年级第二册儿童诗《雨点》时,第一学生很快都能做着动作背诵了: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睡觉状);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散步状);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奔跑状),雨点落进大海里,在大海里跳跃(跳跃状)。我又引导他们思考: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又在做什么呢?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有的说,雨点落在头发里,在头发里睡觉;有的说,雨点落在手心里,在手心里挠痒痒;有的说,雨点落进草丛里,在草叶上滑滑梯;有的说,雨点落在花伞上,在花伞上溜旱冰……有了那么多的创意,我请学生自己选择优美的诗句串联成诗,立即背诵,又一首优美的小诗诞生了。可能,“雨打芭蕉”是李清照透视内心的寂寥生活,而雨抚手、脸,这是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快乐体验,也是用语文、学语文的良好开端。

三、“情景再现”享受“其乐融融”

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当我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时,应充分重视情境教学法在语言学习和应用的作用。新课标也要求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特定语言环境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运用语言的热情;并能在参与中发展语言,提高语感。

教学口语交际《做客》时,我准备了一些糖果,并用语言描绘情境:这个教室就是我们的家,老师是妈妈,你们是孩子,谁来做客人,来我们家做客呢?学生听了乐不可支,纷纷举手愿意表演客人。我挑选了一名男生,请他走到教室外头,并且关上了教室的门。“谁在外头敲门?”我佯装听见敲门声大声提醒门外的男孩,外头意会,咚咚咚地敲起门来。“宝贝,我在洗衣服,你去看看谁来了。”我指挥一名女生去开门应答。“哟,是xxx啊!”“请进!”“谢谢!” “请吃糖果!”……“欢迎再来!”……在一唱一和的应答声中礼貌用语被频频使用,在不太自然的招待和被招待中,孩子们的闲聊引发了其他孩子的开心一笑。表演乐此不疲,一次又一次地“做客”,孩子们越来越会做主人,也越来越会做客人。语言的娴熟运用增添了孩子们的成就感,用语文其实就是好好生活,享受融洽的人际关系,享受语言交际的愉悦感受。

普通话小诗歌范文第5篇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能够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亲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等明丽的色彩,能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了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大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能够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了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能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四、朗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放声朗读文章,可以增强语音的感受能力。如果对精美的文章反复地朗读,会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和鉴别能力;反之听到不正确的读音或词不达意、生硬不通的句子,就会从感情上感到不适,并加以排斥。课堂中放声朗读课文,有时候让有些老师觉得闹哄哄的,课堂纪律不好。其实不然,学生在大声朗读的同时,也在检查自己,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检查预习的好方法。不会的、不懂的字词他会选择多读几遍,从而不但使自己学到了新的字词,也培养了自己的语感,同时也给自己大胆大声地说话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必然会说得趋于简明、流畅、连贯、得体、有条理;同时,如果学生经常性地朗读,其结果必然是熟能生巧。表现在说话上,学生就能逐步取得发音清晰、音量适中、感染力强的效果。一般而言,朗读能力强的学生,他的口头表达能力也通常比较强。这也验证了朗读能够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这一点。另外,因为朗读时要求采用普通话,自然会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

普通话小诗歌范文第6篇

关键词:格律诗 翻译 狄金森 翻译原则

一、汉语格律诗的特点简述

汉语格律诗自古有之。《诗经》中最早的诗歌写于西周初年,人们写诗时就已经创立并遵守押韵等诗作规则了。至少在商朝,人们已经在写格律诗了。甚至于说,当人类开始出现文化的迹象之时,比如在尧舜禹时代,人们就在自觉地写格律诗了。因为他们知道,要把几句话写成一首歌曲一样,念起来动听,有乐感,那就是诗。只是那个时代的诗歌没有流传下来而已。因此,有乐感的、念起来朗朗上口的、意思连贯的几句话,就是格律诗。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每行字数多少是次要的,关键是要相等字数,或四个字,或五个、七个字;或者是字数有规律的变化,如宋词。诗歌押韵只是次重要的规则,其字数和行数是不确定的。每首诗可用一个韵,或者两个韵,甚至两个以上的韵,也允许换韵。既可在偶数句上面押韵,也可奇数句和偶数句上都押韵,这样的押韵方式就会很灵活。

诗歌发展到了唐朝,迎来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岁月里,诗人们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就有五六十个。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诗人们把诗歌主要固定在了绝句和律诗两种形式上。在这个时期,除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涌现了很多成就卓著的诗人。他们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以边塞诗闻名的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焕等;中唐时期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元稹等。他们都以高超的智慧和能力,把汉字在诗歌中运用得非常自如和超凡,极大地提高了汉字的表现力,而又遵守着诗歌的格律规则,使后人难以企及和超越。

这些规律简述起来就是:形式上的五言、七言绝句和律诗;平仄或轻重音、用韵和对仗等等。比如,在律诗中连续两行诗的汉字要遵循“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的规律等等。具体的格律形式还是很复杂的,但还有更重要的写诗规则,那就是要有真情实感,要有思想和道德深度,要有同情心。否则,只是符合平仄变化要求的填词,那是生硬、空洞的,不会得到人们的喜爱和流传。南宋诗陆游有言:“汝要学诗,功夫在诗外。”所谓“诗内功夫”,是指格律诗的所有规范、规则;所谓“诗外功夫”,是指做人、修身和正己。

二、英语格律诗的特点简述

诗歌语言的共同特点:语言是形象的、富有音乐性的。它是人类早期的音乐,有鲜明的节奏感和优美悦耳的韵律。英语格律诗也一样。

英文格律诗的具体特点是指它的格律诗、无韵诗和自由体三种形式。英文格律诗的节奏感也很强,它主要靠重音低音的出现频率(称为“格”)来体现节奏的快慢。常见的格有七种,最常见的格只有两种:即在一个音步(foot)中有两个元音:1.一轻一重的音步叫“轻重格”或“抑扬格”;2.一重一轻的音步叫“重轻格”或“扬抑格”。可以根据诗行中轻重音出现的规律和音步的数目判断它的格律,即所谓的“格律分析”或“音步划分”。这样,某诗的格律形式就会是“五音步抑扬格(iambic pentameter)”,或“五音步扬抑格(trochaic pentameter)”,或“四音步抑扬格(iambic trimeter)”,或“四音步扬抑格(trochaic trimeter)”等等。

“音步”和“格”是诗行中的节奏和韵律(rhythm)。就像汉诗中的“平仄”一样,这是英诗中最难掌握的规则。著名诗人如“弥尔顿、雪莱、济慈、朗费罗”等等都常常“违规”。可见,即使很严苛的规则,也是可以突破的。

所谓押韵或韵式,是指相同或相似的音节读音依照规律出现在两个或更多诗行的相应位置上。可划分为全韵、近似韵(也称“有缺陷的韵”)、尾韵、行内韵、词首韵、男韵和女韵等。

全韵是最严格的韵,是指元音和元音后的辅音完全相同。如“cloud―crowd;trees―breeze;know―oh;me―be”等等。

因为压全韵很难做到,所以就不得不以近似韵代替之。近似韵有三种情况:1.最后的辅音相同,但前面的元音相似而不相同,如“stone―one”。2.元音相同,后面的辅音不同,叫“谐元韵”,如“lake―fate”。3.元音不同,所有的辅音都相同,叫“谐辅韵”,如“black-block; reade-ride”。

押韵也是英汉诗歌中的重要一环。正如高东山所说:“巧妙的用韵不仅是声音的共鸣,也含有语义和逻辑的联系,能使人产生喜怒哀乐的联想。”[1](P15)

总而言之,英语和汉语的格律诗规则都是非常复杂的,需要长时间学习才能掌握。但第一重要的写诗原则是:表现人们鲜活的、生动的、正义的、有价值的、有道德的思想。第二重要的原则:汉字数目(以及英诗中的音节数目)是相等的,或者有规律的变化。第三重要的原则是押韵。第四重要的才是“平仄”“音步”或“格”。

三、英诗汉译的理论思考

正因为汉英格律诗的写诗规范都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又都只是表面的现象,是次要的因素,其诗歌内涵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在英诗汉译时,首先应该把精力用在吃透原诗的内涵上面,力求传达出原诗的深刻内涵。其次是外形方面。对于英语格律诗,应将其翻译成“仿汉语格律诗”的形式,并将英语自由体诗翻译成汉语的自由体诗;反之亦然。但例外还是有的:即,如果英语格律诗无法翻译成“仿汉语格律诗”,那就只能翻译成汉语自由体诗;英语自由体诗也是可以翻译成“仿汉语格律诗”的。

为什么说是“仿汉语格律诗”呢?因为中国古诗所包含的几项原则,如平仄变化、押韵等规律没法符合英诗的要求。比如,五言、七言绝句和律诗的行数少,字数也少,而英诗的诗行会更多一些。又因为英语的一个音节相当于一个汉字的位置,而英诗的每一诗行都会超过五个或七个音节,每首诗都会超过四个、八个诗行等等。另外英诗中的“抑扬格”或“扬抑格”更是难以翻译。

尤其是汉字的“平仄”发声,这是古人确定的读声规则,我们现在也难以把握。我们听不到古人发音的录音,但是一句“乡音无改鬓毛衰”说明,古人的“乡音”也就和现在同一地方的方言是一样的,从古到今没有多大变化,但它和普通话有很大的区别。

古汉字的平仄是以哪个地区的方言为基础来确定的?在相当长的古代时期,文化的繁荣之地位于长安到洛阳一线的中原地区。那么,平仄的确定是以西安话还是以河南话为基础的?而现代普通话,却是以中原以北的北京等地的方言为基础方言重新确定的。

有人研究证明:普通话中的一、二声,相当于“平”声,三、四声相当于是“仄”声。这只能是个大概的说法。既然如此,在这方面追求和古诗的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符合部分规则,只能译成“仿汉语格律诗”的形式。

四、译例的理论分析

1.采取“仿汉语格律诗”的形式进行翻译时,只能取其有利于英诗的几项因素。如模仿汉语诗中的押韵,模仿其整齐紧凑、意思浓缩、对仗和节奏感;尤其要体现出一定的韵式和节奏,因押韵而产生的乐感是格律诗中的重要因素。如果个别英诗无法这样翻译,也可采用汉语自由体诗的形式去翻译。反之,对于个别英语自由体诗难以译成饱含诗意的汉语自由体时,也可采用“仿汉语格律诗”的形式进行翻译。

现列举美国诗人狄金森女士(EmilyDickinson[1830~1886])的一首小诗进行点评分析,以实例诠释英诗汉译的翻译原则。

狄金森是美国早期的传奇女诗人。一生未嫁的她在孤独中创作的大量诗篇,是她留给世人最好的礼物。在她有生之年,其作品未能出版,这却丝毫没有折损她丰富的诗歌创作天分和深刻的诗意内涵。据统计,狄金森为世人留下了1800多首诗。狄金森去世后,她的亲友曾编选出版了她的部分遗诗,于19世纪末出版了三本诗集。

狄金森的短诗在形式上富于独创性,大抵应该算是美国自由体诗歌的创始人,且诗作价值很高。尤其是她通过短小的诗歌而超前反映了个人的幻想、想象、思考和心理活动,其独创性功劳和价值是很丰富的。由于她的诗歌在生前未能出版,根据著作权法,自由体诗歌的创始之功便由惠特曼(Whitman[1810~1892])获得了。

美国现代诗歌兴起之后,她便作为现代诗的先驱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对她的研究成了美国现代文学评论中的热门题材。1955年,《狄金森全集》出版,共有三本诗歌集和三本书信集,从而奠定了她作为女诗人在美国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

2.狄金森写诗时非常随意,好像是信手拈来。她既不给诗歌起标题,也不给它署写作日期,有时押韵,有时不押韵。因此,后人整理诗作时在时间排序上是无能为力的。标题的使用上也统统使用原诗的第一诗行作为标题,且很多字母都保留第一诗行的写法,没有大写;或者用编号作为诗作的标题。例如诗作I’m nobody! Who are you?

I’m nobody! Who are you?

Are you nobody, too?

Then there’s a pair of us ―― don’t tell!

They’d banish us, you know.

How dreary to be somebody!

How public, like a frog

To tell your name the livelong day

To an admiring bog![2](P92)

汪义群翻译了该诗,孙梁校对。他们将标题译为“我是无名之辈”,将作者译为“爱米丽・狄更生”。译文如下:

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

你也是无名之辈?

那么,咱俩是一对――且莫声张!

你懂嘛,他们容不得咱俩。

做个名人多无聊!

像青蛙――到处招摇――

向一洼仰慕的泥塘

把自己的大名整天宣扬![3](P341)

3.点评:该诗是一首用词简单的自由体,但也有“frog”和“bog”压全韵,“somebody”和“day”压近似韵,音节数基本相称;其含意则颇为深刻。此诗的写作时间较早,应该是她投稿的几首诗遭到拒绝之后写出来进行自我安慰的。因此,诗中的“你”不是指她的朋友,而是指“被拒绝发表的诗歌”,进而指她的所有诗歌。诗人表示,自己和“你”都被世人所抛弃了,即“他们容不得咱俩”,但是无所谓,我们俩相依为命就可以了。这胜过那些沽名钓誉的名人和大众,他们是青蛙和泥塘的关系。

如果根据诗歌的一般翻译原则的话,就这样一首短诗而言,汪义群的译文很不符合中国人的读诗习惯,形似而神损。既然译诗的要旨是保留其深刻的内涵,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坚持保留其表面的诗作结构,故应模拟中国古诗形式翻译之。

4.笔者将标题译为“默默无闻”。因此语言更浓缩一些,诗味更浓厚一些。译文如下:

默默无闻欲问卿,

我俩竟是相同命。

成双相伴别显示,

任凭众人把我摒。

成名立家多无聊!

像只青蛙四处跳。

整日对着烂泥塘,

来把你的臭名叫。

因篇幅所限,笔者没有详细分析狄金森的个性和写诗风格。但笔者是在对诗人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来翻译这首小诗的。这样翻译标题,是因为标题的翻译历来都是很灵活的意译,成功的译例也很多。

诗作反映的是诗人愿意独处的人生观,这也符合身为基督徒的她修学基督教义的要求,她就像是在家修学的修女;同时她也对另一种人生观表达了轻蔑的态度。这就是她立志不嫁、不投稿、不发表诗作,并愿意独处的理念依据。在翻译时,译者要将这个理念渗透在字词之中。因此,从笔者的译文中,读者不难看到该诗流露出的轻蔑口气。依据诗歌的深刻内涵来翻译,用“仿汉语格律诗”的形式来表达,不拘泥于原诗的表面单词,乐感更强,文字更浓缩、更紧凑,从而更像是押韵的(格律)名诗。译文中的很多汉字都不是原诗表面所有的,但都是符合原文内涵的。

五、结语

上文已经详细探讨了诗歌的理解和翻译原则问题。汪义群对原诗理解得比较好,只是翻译方法上太过直译,以至于汉字根本就不象是诗歌语言,难以入诗。对于像中国这样的诗歌王国而言,读者也很难把它看作是“名诗”。根本原因是因为译者对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都理解得不够深刻,最后不得不直译。而直译后的汉语显得平淡无奇。

美国的文学历史很短,狄金森的诗歌当然是不能和某些英国诗歌相比的,更不能和中国古诗相比。但既然美国人喜欢,认为它很重要,我们翻译时就要考虑它的国别价值所在,从而要把它翻译为一首有水平的汉语诗歌。于是在这里就要打破一下常规,改变一下角度,用“仿汉语格律诗”的形式来翻译这首英语自由体诗。只有改变用词用语的角度,依据原诗的深度内涵来翻译,才能译成仿格律诗。

值得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仿汉语格律诗”形式就是指“仿汉语古诗”的部分表面形式,而不能完全符合汉语的格律诗要求。有些译者可能认为,既然不能译成绝对正确的汉语格律诗,就索性将英语古诗都翻译成了汉语自由体。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这样的译文必然会破坏原诗中的一些要素。所以,翻译时要顾及原诗的背景和表意的需要,不能过分追求译者的自由表达和自我表现,但也不能追求绝对的满意和正确的古诗形式。

参考文献:

[1]高东山.英诗格律与赏析[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3.

[2]Bode,Carl.Highlights of American Literature[M].

Washington D.C.:English Language Program Division,1987:92.

[3]孙梁.英美名诗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341.

普通话小诗歌范文第7篇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你是我的太阳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附着在大地上,

就是土壤。

漂浮在半空中,

只能是尘埃。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题解析

河南今年作文命题形式仍然是二选一,一个命题作文,一个材料作文。第一题从成长、感恩的角度命制,第二题则考查同学们的思辨能力。这两则试题整体难度比去年有所增加。

第一题是命题作文,题目的重心在“太阳”这个词上,显然这里的“太阳”不是指自然界的太阳,而是一个比喻性象征性的人或者事物。写好此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太阳的象征意义很广泛,比如温暖、快乐、希望、促进成长、正确的方向,等等。这里的“你”可以是某个人或者某个事物,“你是我的太阳”意思就是说某人或者某物对“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给了“我”温暖、快乐、希望或者其他正能量方面的支持。

2.立意。如果把“你”定为某个人,可以是爸爸、妈妈、老师,或者是其他有恩于自己的人,写成一篇讴歌亲情,或赞颂人情美的文章。如果把“你”定为某物,最好是某本书或者某篇(首)文学作品,或者其他能给自己思想启迪的东西,写出某物在自己心目中的意义。

3.选材。如果写人,最好选择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三则为佳,写出每件事对自己的好的影响。如果写某本书或某部文学作品,最好有选择地引用书中一些句子,借以强调突出其给自己的启发感悟。

第二题是一则材料作文。试题所给的材料是香港词作家、诗人林夕的一首哲理小诗《土》,诗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诗歌所体现出的哲理却很深刻。写作此题要注意几个要点。

1.理解诗歌的内涵。诗歌内容是说“土”在不同位置有不同作用或者价值,但其内涵却是多方面的:(1)一个人要选对位置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2)部分只有融入整体才有价值;(3)高位置不等于高价值。

2.选择合适的角度。准确理解题意很重要,把题意理解透彻,选一个自己有把握、容易写的角度下笔是最好的选择。选择立意角度时,还要考虑自己掌握的素材。

3.选择合适的文体。此题写成记叙文或者议论文都可以。如果写记叙文,可以通过一件事体现一个道理,也可以多件事说明一个道理。如果写成议论文,则需要选择恰当的论据来论述,选择论据时最好不要只选同一类的论据,比如可选事实论据,也可选道理论据等。

中考佳作

试题一佳作选评

你是我的太阳

河南 一考生

“这学期,由我当你们的班主任。我愿做你们的太阳,照耀你们健康成长。”记得第一次听他操着不标准的普通话向我们发表“就职演说”时,我“嗤”的一声笑了出来:就你那样,土里土气,普通话都说不好,衣服都穿不整齐,还要做我们的太阳,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这样的老师,还太阳呢,真让我瞧不起!

一天,我们在课堂上取笑“太阳”前后舌音不分,我们以为他会生气,没想到“太阳”说:“大学毕业后十多年我都在一个山区支教,受当地口音影响厉害。所以,我希望今后你们能常常指出我发音不准的地方,帮我尽快练好普通话,好做你们称职的老师。”听到他这样说,我们都愣住了,想不到他是这么谦虚,这么诚恳,全班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太阳”站在讲台上,一脸朴实的笑,笑中含满了阳光。

因为看不上“太阳”的土气,他的课我照例是不认真听的,所以我的语文成绩下降得厉害。一次,“太阳”提问我,因为我在和同桌窃窃私语,根本没听清他问的什么。我就站起来,直直地盯着他,一言不发。“太阳”一脸关心地问:“怎么,这个不会吗?我来给你讲……”“不要你讲,我不是不会,而是你提的问题太简单。”我嬉皮笑脸地说。

霎时间,教室里静得能听到我的呼吸声,同学们都惊讶地看着我。同桌捅捅我:“你怎么这样?老师要生气了!”但是,“太阳”只是愣了一下,然后说:“嫌我的问题简单,说明你知识储备很深厚,我很高兴。”但“太阳”明显不相信我“知识储备很深厚”,下课后,“太阳”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仔细询问了一些问题,确信我真的不会,非常痛心。当知道我不好好听课是因为嫌他土气时,他就给我讲了他土气的原因。原来他为了和山区的孩子打成一片,慢慢养成不修边幅的习惯。“太阳挂在天上是为了让幼苗成长的,不是为了给幼苗展示穿戴的,你说对吗?”“太阳”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想起“太阳”的谦虚和宽容,我突然感到是我的心太狭隘了。从此我改变了对“太阳”的看法,认真地听“太阳”的课。同时,“太阳”也积极帮我补课。下一次的考试,我的成绩真的提上去了。当“太阳”宣读分数时,我又看到他朴实的笑,笑中含满了阳光。

“太阳”真是太阳啊!他温暖、乐观、诚恳、谦逊、宽容、无私,他用他的美德补上了我内心的缺陷,让我健康地成长。

谢谢您,老师,你真的是我的太阳啊。

亮点分析

这篇文章获得高分主要得益于几个亮点。

一、人物鲜明。读完此文,一个心胸宽广、爱护学生、受学生敬爱的老师形象便跃然纸上。能在如此短小的文章中塑造出如此鲜明的人物形象,得益于作者对各类描法的熟练运用。

二、内容感人。这篇作文读后让人感动,因为一个好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文中的老师,他的胸怀感动了学生,他的美好品性影响了学生,也感动了阅读此文的人,让人对这位老师肃然起敬。

试题二佳作选评

爸爸的选择

河南 一考生

爸爸是乡村小学的一位教师。爸爸曾经有过一次进城“当官”的经历,但是爸爸最终又回到了乡村小学的讲台上。为什么会这样呢?爸爸给我讲了他的那段经历。

爸爸是个教学能手,他教学校里的实验班,他钻研教学方法,总结经验,发表了许多教研文章。每次县教研室下乡检查教学,乡里中心校的人就会领着领导到爸爸所在的学校去参观,爸爸都会把自己的成果一一拿出来,中心校为此获得了很多加分,在县里被评为先进。

那一年乡中心校校长亲自找到爸爸,劝爸爸去县里工作。“县教研室里几个教研员退休了,缺人了,教研室主任给我打电话,要调你去县教研室工作,主管小学教育这一块儿。”爸爸的反应却很平淡:“我的实验班那不是半途而废了吗?我的教研课题还没有出最后的成果,我怎么能脱离这片研究土壤呢?你还是推荐其他老师去吧。”“哎――话不能这么说。可不是我让你去,县里领导定下来的,我可做不了主哦。”

然后爸爸就不情愿地去县里“当官”去了,中心校的一些领导都会和爸爸很客气地打招呼,爸爸的同事都会投去羡慕的目光。可是爸爸坐在县教研室的办公室里,再也出不了教研成果了。他要忙很多公文,写很多总结,制定许多计划,发很多会议通知,参加很多检查,赶好多饭场。有一天,爸爸突然感觉,他在做一些毫无价值的事,他觉得失去了讲台就失去了自己的价值。

爸爸就给县教研室主任吐露了心声,教研室主任就让乡中心校校长劝慰爸爸:“你别老想着回来啊!现在教研室主任年龄也大了,你这么有才华,说不定你能接他的位置啊,那时你掌管全县的教学教研,连我都得乖乖地听你的安排呢,要多风光有多风光啊!”“可是,我感觉我的位置不在这里,而应该在讲台上啊。”“你回来,不是给我出难题吗?你现在大小是县里的官儿,你回来我咋给你安排位置呢?”“你想哪儿去了!我就是还做我的普通老师,教我的实验班,研究我的课题。”

于是爸爸又回到了他的讲台。爸爸的课题结项了,先是获得了省里的奖,后又获得了部级的奖。县教研室开会表扬了爸爸,市教育局也开会表扬了爸爸。爸爸对他的讲台更加热爱了,爸爸相信,他这片土壤里,能长出许许多多优秀人才。

亮点分析

一、妙用悬念。本文讲述了爸爸辞去县里的高职位回到基层讲台做出优秀成绩的故事,启示大家只有找对自己的位置,才能做出更好的成绩。文章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然后逐步说明事情原委。

二、寓理于事。这篇文章把要讲述的道理巧妙地融在故事中,没有刻意地说教,却让读者明白自己要讲述的道理,易于让人接受。

普通话小诗歌范文第8篇

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史”和理论的讲授固然少不了,但作品的赏析理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加重要。因为,作品的理解记忆正是进一步学习掌握文学史的基础。离开了一首首具体作品,文学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笔者在多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讲授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如果只是死记硬背文学史上的某个概念,或某个作家的艺术成就、某种文学现象的价值和意义,那么这种记忆往往是暂时记忆。随着考试结束,学生们也就把死记硬背的东西还给老师了。更不用说一两年之后,他们还能掌握多少文学史的知识。而反过来,如果学生们真正读懂了一首优秀的作品,从心底欣赏它、喜爱它,并把它背诵下来,那么这种记忆往往是永久性的。多年以后再提起某首作品,仍能眉飞色舞,娓娓道来。而且,背诵了一个作家的多首代表性作品,再来理解这个作家的艺术成就,则是水到渠成之事。要想学好中国古代文学,理解记诵大量的作品也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既然理解记忆作品这么重要,那么采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以为,“吟诵”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手段。当今全国高教系统都在推进教学改革,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忽略或忘记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提倡是恰恰是“复古”。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所说的“复古”并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古人,更不是食古不化。而是像唐代的陈子昂和李白那样,“以复古为革新”,通过创造性的继承和借鉴古人的优秀成果,来为当代服务。吟诵是中华古老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被称为一门绝学,曾延续数千年而不衰。然何为“吟诵”?却至今未有较为明确的解释。笔者曾在南京师范大学求学期间向陈少松先生学习过吟诵的一些基本知识。陈先生的说法是:“传统的吟,就是拉长了声音像唱歌似地读;传统的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1]

陈先生给吟诵下的定义说出了吟诵的一些基本特点,但仍然不够具体。而在更早的时候,著名的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先生曾对“吟诵”和“吟唱”进行过更为细致的区分:“吟唱。这是一种运用语言的风格,它既不是声调和语调的数字合成,从而产生一种通常的语言,也不是具音乐旋律的歌唱,它是介乎这两者之间的东西,它主要基于语词的词素的声调之上,并以固定的方式为其说话的特点。……由于吟唱完全取决于声调,所以每种方音自然都有其不同的吟唱方式。”“吟诵基本上取决于声调,但又不十分明确。假如有了特定的语词,它们的声调只允许有限的变化。在这个范围内,念或吟诵的人经过较多的倾听和练习,就可以即兴吟诵,但一般不即兴吟诵,而且每次吟诵同样的文本时不能重复相同的调子。”[2]在赵元任先生看来,吟诵与吟唱相比,在声调上具有一定的不固定性,但又不同于完全的即兴发挥,介于吟唱与朗诵之间。以上两位先生的观点都给笔者以极大的启示。但笔者以为,在当代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对于“吟诵”的定义不能过窄,我们更应该提倡一种广义的吟诵概念。这个概念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吟唱、吟诵以及朗诵。对于高校中文系的学生来说,他们所关心并不是“吟诵”概念本身学术意义上的探讨,而是这种学习方式对提高文学作品鉴赏分析能力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吟唱、吟诵、朗诵都是古代文学教学中所需要的,三者若能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则可以取得更佳效果。吟诵对于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学习的重要性,是由古典诗词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有“诗言志,歌永言”的说法,“永”也就是“咏”,指延长诗的语言,徐徐吟诵,以突出诗的意义。

《毛诗序》又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3]诗歌是人的真情实感的外化和抒发,而“咏歌”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诗歌的抒情效果。《汉书•艺文志》则进一步阐述道:“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诵非直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可见,歌咏吟诵的赏读方式正是由诗歌自身特点所决定,诗歌需要吟诵,诗歌离不开吟诵。如果吟诗吟得好,甚至能产生出人意料的作用。《孔子家语•困誓》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之宋,匡人简子以甲士围之。子路怒,奋戟将与战。孔子止之曰:“恶有修仁义而不免世俗之恶者乎?夫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是丘之过也,若以述先王,好古法而为咎者,则非丘之罪也。命之夫。歌,予和汝。”子路弹琴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终,匡人解甲而罢。可见诗歌经吟唱之后所产生的感染力是何等惊人,竟能让战争消弥于无形。当然,很多学者认为《孔子家语》是伪书,笔者在这里也不指望让吟诵去消灭战争,但这个故事还是提示我们,应该通过吟诵去提高高校古代文学课的教学效果。其实不止诗词,吟诵同样也是学习文章的好办法。

清代著名桐城散文家姚鼐在《与陈硕士札》中说过:“大抵学文者,必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刘大魁在《论文偶记》也说:“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在桐城派散文家们看来,吟诵歌咏于学习散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能“默看”,那么终身都只能是个外行。在姚、刘二人的基础上,张裕钊在《答吴挚甫书》中总结出了有名的“因声求气”说:“古之论文者曰,文以意为主,而辞欲能副其意,气欲能举其辞。譬之车然,意为之御,辞为之载,而气则所以行也。欲学古人之文,其始在因声以求气,得其气,则意与辞往往因之而并显,而法不外是也。……夫作者之亡也久矣,而吾欲求至乎其域,则务通乎其微。以其无意为之而莫不至也。故必讽诵之深且久,使吾之与古人祈合于无间,然后能深契自然之妙,而究极其能事。……故姚氏暨诸家因声求气之说,为不可易也。”古人的这些说法对我们今天学习吟诵、运用吟诵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吟诵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具体要求

吟诵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具体说来主要包括这样三点:

(1)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往往是由教师在板书或幻灯片的配合下,逐一讲解作家的生平、作品的主题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最后再归纳作家的艺术成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四平八稳地讲,学生无精打采地听,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吟诵这一环节,则可以起到变换课堂教学节奏的作用,对学生的听觉产生刺激,并产生一种新鲜感。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人们总是愿意关注新颖的事物。在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加入吟诵这一环节,无疑是对课堂教学手段的丰富,同时也符合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2)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吟诵不光是教师吟或放音像资料,更需要全体同学的参与。由于吟诵需要发声,而且是在众人面前发出声音,这就会让参与其中的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不仅是声音的能力,更是一种包含自信心、表现欲以及对作品深入理解的综合能力。在吟诵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赏析能力,并且展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

(3)丰富学生课余自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于大学中文专业学生来说,课余自学这一块往往显得比较薄弱。与理工科学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做实验不同,中文专业的学生课余时间相对比较“自由”。于是就出现了平时玩,考前突击复习背诵的不正常现象。这时当然存在一个学习自觉性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看书”的枯燥性也是学生不愿主动自学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古书古籍,看起来难免会有艰涩之感。而且,“看书”往往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必须在一个相对安静封闭、无人打扰的环境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大学宿舍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环境,而学校图书馆紧张的座位也限制了学生看书的时间。在多了吟诵这个学习手段后,学生课余自学古典文学的空间就大大拓展了。不论是走路、运动,或是茶余饭后,都可以较为自由地进行吟诵学习,这无疑可以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自学,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既然吟诵对教学有这么大的促进作用,那如果运用好它也就显得十分关键了。在笔者看来,具体的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自身要提高对吟诵教学的认识,要清醒地意识到吟诵是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绝不是什么落伍或过时的东西。无论是朗诵、吟诵还是吟唱,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要大胆、自觉地对其加以运用,并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让吟诵这一古老传统在当代高校教学中焕发出新的风采。第二,尽管吟诵并无完全通行的格式可言,但一些基本的规律还是必须掌握的。比如,在处理音长音高、平声与仄声关系时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1)“平长仄短”。就是说,平声字要读得长一些,仄声字要读得相对短一些。(2)“平低仄高”。就是平声字读起来相对低沉,而仄声字读起来应比平声字更加高亢响亮。关于这一点,有些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甚至认为应该是“平高仄低”。这种争论产生的主要原因其实是中国中古以来语音体系的变迁。唐宋时代中国人说话分为“平上去入”原则,而元代以后,慢慢演变为今天的普通话四声。语音体系不同,用来读诗词的效果当然也有区别。笔者认为,我们今天在吟诵时还是要尽量遵循“平低仄高”,这样可以更好地体会古典文学作品特有风味。(3)“平直仄曲”。平声字在吟诵的过程中,音高的变化较小或不明显。而仄声字在读的过程中,音高往往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明代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曾经这样描写过四声的读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所谓“声音平道”,就是音高的相对稳定;而对于上、去、入这三个仄声来说,诵读过程中音高往往有明显的变化。

除了音长、音高、平仄,节奏也是吟诵教学中必须强调的。对于一首作品来说,能否准确地读出它的节奏,不仅仅是个“美感”的问题,更关系到对它的理解与掌握。在笔者看来,散文、古体诗的节奏与近体诗、词、散曲的节奏是不同的,吟诵的要求也不一样。对于近体诗词来说,作品中每一句自身的节奏较为重要。(1)五言近体诗。每句的节奏应该是“2-2-1”或“2-1-2”。孟浩然的《春晓》,第一句应该读成“春眠-不觉-晓”,第二句则应该读成“处处-闻-啼鸟”,第三句读成“夜来-风雨-声”,最后一句读成“花落-知-多少”。一、三两句是“2-2-1”,而二、四两句则是“2-1-2”,如果读反了,则不符合诗歌的原意。从节奏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尽管这首诗很短,却包含了节奏的齐整与变化,这也正是首小诗魅力独具的一个重要原因。(2)七言近体诗。其节奏可以由五言诗类推,就是在每句开头再加一个“2”,变成“2-2-2-1”或“2-2-1-2”。如杜甫的《登高》,第一句应读成“风急-天高-猿-啸哀”,第二句读成“渚清-沙白-鸟-飞回”,第三、四句读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杜甫律诗在节奏方面的变化多端。(3)词。词由于句式长短不一,节奏的变化也更多。由于有一部分词牌,特别是小令,与近体诗关系密切,所以在诵读节奏上也与近体诗相近,如《鹧鸪天》、《菩萨蛮》等。但中调和长调就不同了。在慢词中,特别要注意“领字”的效果。如柳永《八声甘州》中“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一句,“渐”即为领字,统领后面的“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所以在读“渐”字时,要在后面加入较为明显的停顿,这样才能突出这个领字的作用。否则,如果不加停顿,则“渐”字只是针对“霜风凄紧”,而与后面的“关河”与“残照”无关,这就破坏了词原有的意境。再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一句中,“叹”与是领字,读时也要加以明显停顿。

对于长篇古体诗和散文来说,由于篇幅较长,每一句句内的节奏并不如近体诗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整篇作品在节奏上的变化。比如李白的《将进酒》,从开头至“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为诗人情感的酝酿与过渡,在吟诵时语气可较为平缓,节奏也较慢。而从“岑夫子,丹丘生”至诗歌结束可谓歌中之歌,诗人的情感如火山喷发而出,在诵读时应该加快节奏,语气也要更加激烈高昂。这样的吟诵方式才能更好地展示出这首作品的艺术效果。又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这篇散文,从开头“某启:昨日蒙教”至“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叙述自己写这封书信的原因,并表现了自己的谦逊之态。这一段读起来应该用较舒缓平和的语气。而从“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开始,作者转入批判司马光的错误观点,语气逐渐激烈,吟诵时节奏应当加快。文章最后“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一句,则又转为平缓,节奏变慢。这种节奏上的变化在吟诵时一定要体现出来,才能更好地展现文章的艺术魅力。由于历史变迁,今天我们在吟诵古代文学作品时,已经不可能全用古音了,而只能以普通话四声作为基本音。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古典文学作品中有一些字我们今天在吟诵时仍然要发古音或遵循古音的一些发音规则。如杜牧《山行》的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字,在普通话中念xié,但在吟诵时我们应读为xiá。在平水韵中,“斜”属“麻”部,读为xiá,这样才能和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的“家”相押。再如李白《清平调》中“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的“看”字,今天普通话应读第四声(仄声),但在诗韵中,却应该读第一声(平声),这样才能和第四句“沉香亭北倚栏杆”的韵相一致。尤其是那些古今发音变化较大的字,如入声字,在吟诵时一定要注意。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押的是入声韵,而今天普通话已经没有入声。我们在吟诵时应尽量读出入声的效果,如“黑”要读成短促的he,“摘”要读成短促的ze,“得”要读成短促的di。短促的入声韵能够较真实地传达出词人内心惶惑与不安,而如果完全用普通话的发音方法去读,这首词的艺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高校吟诵教学的三个误区及对策

尽管相当多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师都已意识到吟诵教学法的重要性,也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关尝试,但效果往往不理想。归结起来,目前各高校的吟诵教学存在以下三个误区:

(1)教师自身的吟诵知识和艺术修养积累不够,对不同的人吟诵同一作品的水平高下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并导致不能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吟诵范例。当今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近几年在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吟诵音像资料,这无疑给学生学习吟诵提供了帮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网上的吟诵资料往往鱼龙混杂,其中既有名家的吟诵片段,也有一些滥竽充数的段子。如果教师不能进行认真的甄别和精心的选择,胡乱向学生推荐范例,则可能造成学生盲目模仿一些低水平的吟诵作品,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力、鉴赏力停滞不前甚至退化。

(2)对教学对象缺乏足够的了解,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大学生不同于小学生,他们都是成年人,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判断力。教师不可能要求他们像小学生那样,什么都听老师的。如果他们感觉老师的吟诵一点都不美,甚至很难听,往往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连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音乐都已经过时不想听了,古诗词吟诵想吸引他们谈何容易。因此,教师自身的吟诵一定要有基本的美感,在节奏和韵律上符合音乐和诗的基本要求。

(3)吟诵教学的方式和手段过于单一。或者是在课堂上简单地播放一下从网上下载的吟诵片段,或者只是教师本人用很短的时间吟诵一下作品。无论哪一种,学生在下面只是机械被动地听,能听进多少,学到多少,就很难说了。

针对以上三个误区,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1)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吟诵水平。一方面努力学习关于吟诵的基本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广泛学习名家的吟诵技法,既可以通过音像资料学,更要争取机会当面请教。目前国内仍有一批前辈学者多年研习吟诵,造诣深厚。而且不同的名家,往往有不同的风格,每个人对吟诵的见解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指点,广泛学习他们的优点,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就一定能大幅提高自身的吟诵水平。

(2)应虚心向音乐学领域的专家请教。中国古典诗词开始就是和音乐密不可分的。所谓吟诵,也就是朗诵和音乐结合的产物。因此,懂一点音乐对于吟诵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如果一点音乐不懂,最基本的旋律和调子都没有,那么吟诵也就变成了信口开河、痴人说梦,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美感可言,更不可能去吸引当代的青年学子。可以说,当代大学生很多人对吟诵有反感甚至抵触情绪,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吟诵者所吟的作品根本不美,甚至听起来让人很反感。因此,我们必须多向音乐家们请教,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与文学作品结合起来。笔者曾听过湘潭大学刘庆云教授的诗词吟诵,给人的感觉很高雅、优美。刘教授就是一个很懂音乐的学者,她把昆曲的调子融入古诗词吟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普通话小诗歌范文第9篇

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史”和理论的讲授固然少不了,但作品的赏析理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加重要。因为,作品的理解记忆正是进一步学习掌握文学史的基础。离开了一首首具体作品,文学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笔者在多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讲授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如果只是死记硬背文学史上的某个概念,或某个作家的艺术成就、某种文学现象的价值和意义,那么这种记忆往往是暂时记忆。随着考试结束,学生们也就把死记硬背的东西还给老师了。更不用说一两年之后,他们还能掌握多少文学史的知识。而反过来,如果学生们真正读懂了一首优秀的作品,从心底欣赏它、喜爱它,并把它背诵下来,那么这种记忆往往是永久性的。多年以后再提起某首作品,仍能眉飞色舞,娓娓道来。而且,背诵了一个作家的多首代表性作品,再来理解这个作家的艺术成就,则是水到渠成之事。要想学好中国古代文学,理解记诵大量的作品也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既然理解记忆作品这么重要,那么采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以为,“吟诵”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手段。当今全国高教系统都在推进教学改革,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忽略或忘记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提倡是恰恰是“复古”。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所说的“复古”并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古人,更不是食古不化。而是像唐代的陈子昂和李白那样,“以复古为革新”,通过创造性的继承和借鉴古人的优秀成果,来为当代服务。吟诵是中华古老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被称为一门绝学,曾延续数千年而不衰。然何为“吟诵”?却至今未有较为明确的解释。笔者曾在南京师范大学求学期间向陈少松先生学习过吟诵的一些基本知识。陈先生的说法是:“传统的吟,就是拉长了声音像唱歌似地读;传统的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1]

陈先生给吟诵下的定义说出了吟诵的一些基本特点,但仍然不够具体。而在更早的时候,著名的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先生曾对“吟诵”和“吟唱”进行过更为细致的区分:“吟唱。这是一种运用语言的风格,它既不是声调和语调的数字合成,从而产生一种通常的语言,也不是具音乐旋律的歌唱,它是介乎这两者之间的东西,它主要基于语词的词素的声调之上,并以固定的方式为其说话的特点。……由于吟唱完全取决于声调,所以每种方音自然都有其不同的吟唱方式。”“吟诵基本上取决于声调,但又不十分明确。假如有了特定的语词,它们的声调只允许有限的变化。在这个范围内,念或吟诵的人经过较多的倾听和练习,就可以即兴吟诵,但一般不即兴吟诵,而且每次吟诵同样的文本时不能重复相同的调子。”[2]在赵元任先生看来,吟诵与吟唱相比,在声调上具有一定的不固定性,但又不同于完全的即兴发挥,介于吟唱与朗诵之间。以上两位先生的观点都给笔者以极大的启示。但笔者以为,在当代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对于“吟诵”的定义不能过窄,我们更应该提倡一种广义的吟诵概念。这个概念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吟唱、吟诵以及朗诵。对于高校中文系的学生来说,他们所关心并不是“吟诵”概念本身学术意义上的探讨,而是这种学习方式对提高文学作品鉴赏分析能力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吟唱、吟诵、朗诵都是古代文学教学中所需要的,三者若能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则可以取得更佳效果。吟诵对于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学习的重要性,是由古典诗词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有“诗言志,歌永言”的说法,“永”也就是“咏”,指延长诗的语言,徐徐吟诵,以突出诗的意义。《毛诗序》又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3]诗歌是人的真情实感的外化和抒发,而“咏歌”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诗歌的抒情效果。《汉书•艺文志》则进一步阐述道:“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诵非直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可见,歌咏吟诵的赏读方式正是由诗歌自身特点所决定,诗歌需要吟诵,诗歌离不开吟诵。

如果吟诗吟得好,甚至能产生出人意料的作用。《孔子家语•困誓》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之宋,匡人简子以甲士围之。子路怒,奋戟将与战。孔子止之曰:“恶有修仁义而不免世俗之恶者乎?夫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是丘之过也,若以述先王,好古法而为咎者,则非丘之罪也。命之夫。歌,予和汝。”子路弹琴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终,匡人解甲而罢。可见诗歌经吟唱之后所产生的感染力是何等惊人,竟能让战争消弥于无形。当然,很多学者认为《孔子家语》是伪书,笔者在这里也不指望让吟诵去消灭战争,但这个故事还是提示我们,应该通过吟诵去提高高校古代文学课的教学效果。其实不止诗词,吟诵同样也是学习文章的好办法。清代著名桐城散文家姚鼐在《与陈硕士札》中说过:“大抵学文者,必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刘大魁在《论文偶记》也说:“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在桐城派散文家们看来,吟诵歌咏于学习散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能“默看”,那么终身都只能是个外行。在姚、刘二人的基础上,张裕钊在《答吴挚甫书》中总结出了有名的“因声求气”说:“古之论文者曰,文以意为主,而辞欲能副其意,气欲能举其辞。譬之车然,意为之御,辞为之载,而气则所以行也。欲学古人之文,其始在因声以求气,得其气,则意与辞往往因之而并显,而法不外是也。……夫作者之亡也久矣,而吾欲求至乎其域,则务通乎其微。以其无意为之而莫不至也。故必讽诵之深且久,使吾之与古人祈合于无间,然后能深契自然之妙,而究极其能事。……故姚氏暨诸家因声求气之说,为不可易也。”古人的这些说法对我们今天学习吟诵、运用吟诵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吟诵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具体要求

吟诵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具体说来主要包括这样三点:

(1)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往往是由教师在板书或幻灯片的配合下,逐一讲解作家的生平、作品的主题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最后再归纳作家的艺术成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四平八稳地讲,学生无精打采地听,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吟诵这一环节,则可以起到变换课堂教学节奏的作用,对学生的听觉产生刺激,并产生一种新鲜感。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人们总是愿意关注新颖的事物。在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加入吟诵这一环节,无疑是对课堂教学手段的丰富,同时也符合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2)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吟诵不光是教师吟或放音像资料,更需要全体同学的参与。由于吟诵需要发声,而且是在众人面前发出声音,这就会让参与其中的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不仅是声音的能力,更是一种包含自信心、表现欲以及对作品深入理解的综合能力。在吟诵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赏析能力,并且展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

(3)丰富学生课余自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于大学中文专业学生来说,课余自学这一块往往显得比较薄弱。与理工科学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做实验不同,中文专业的学生课余时间相对比较“自由”。于是就出现了平时玩,考前突击复习背诵的不正常现象。这时当然存在一个学习自觉性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看书”的枯燥性也是学生不愿主动自学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古书古籍,看起来难免会有艰涩之感。而且,“看书”往往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必须在一个相对安静封闭、无人打扰的环境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大学宿舍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环境,而学校图书馆紧张的座位也限制了学生看书的时间。在多了吟诵这个学习手段后,学生课余自学古典文学的空间就大大拓展了。不论是走路、运动,或是茶余饭后,都可以较为自由地进行吟诵学习,这无疑可以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自学,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既然吟诵对教学有这么大的促进作用,那如果运用好它也就显得十分关键了。

在笔者看来,具体的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自身要提高对吟诵教学的认识,要清醒地意识到吟诵是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绝不是什么落伍或过时的东西。无论是朗诵、吟诵还是吟唱,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要大胆、自觉地对其加以运用,并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让吟诵这一古老传统在当代高校教学中焕发出新的风采。第二,尽管吟诵并无完全通行的格式可言,但一些基本的规律还是必须掌握的。比如,在处理音长音高、平声与仄声关系时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1)“平长仄短”。就是说,平声字要读得长一些,仄声字要读得相对短一些。(2)“平低仄高”。就是平声字读起来相对低沉,而仄声字读起来应比平声字更加高亢响亮。关于这一点,有些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甚至认为应该是“平高仄低”。这种争论产生的主要原因其实是中国中古以来语音体系的变迁。唐宋时代中国人说话分为“平上去入”原则,而元代以后,慢慢演变为今天的普通话四声。语音体系不同,用来读诗词的效果当然也有区别。笔者认为,我们今天在吟诵时还是要尽量遵循“平低仄高”,这样可以更好地体会古典文学作品特有风味。(3)“平直仄曲”。平声字在吟诵的过程中,音高的变化较小或不明显。而仄声字在读的过程中,音高往往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明代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曾经这样描写过四声的读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所谓“声音平道”,就是音高的相对稳定;而对于上、去、入这三个仄声来说,诵读过程中音高往往有明显的变化。

除了音长、音高、平仄,节奏也是吟诵教学中必须强调的。对于一首作品来说,能否准确地读出它的节奏,不仅仅是个“美感”的问题,更关系到对它的理解与掌握。在笔者看来,散文、古体诗的节奏与近体诗、词、散曲的节奏是不同的,吟诵的要求也不一样。对于近体诗词来说,作品中每一句自身的节奏较为重要。(1)五言近体诗。每句的节奏应该是“2-2-1”或“2-1-2”。孟浩然的《春晓》,第一句应该读成“春眠-不觉-晓”,第二句则应该读成“处处-闻-啼鸟”,第三句读成“夜来-风雨-声”,最后一句读成“花落-知-多少”。一、三两句是“2-2-1”,而二、四两句则是“2-1-2”,如果读反了,则不符合诗歌的原意。从节奏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尽管这首诗很短,却包含了节奏的齐整与变化,这也正是首小诗魅力独具的一个重要原因。(2)七言近体诗。其节奏可以由五言诗类推,就是在每句开头再加一个“2”,变成“2-2-2-1”或“2-2-1-2”。如杜甫的《登高》,第一句应读成“风急-天高-猿-啸哀”,第二句读成“渚清-沙白-鸟-飞回”,第三、四句读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杜甫律诗在节奏方面的变化多端。(3)词。词由于句式长短不一,节奏的变化也更多。由于有一部分词牌,特别是小令,与近体诗关系密切,所以在诵读节奏上也与近体诗相近,如《鹧鸪天》、《菩萨蛮》等。但中调和长调就不同了。在慢词中,特别要注意“领字”的效果。如柳永《八声甘州》中“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一句,“渐”即为领字,统领后面的“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所以在读“渐”字时,要在后面加入较为明显的停顿,这样才能突出这个领字的作用。否则,如果不加停顿,则“渐”字只是针对“霜风凄紧”,而与后面的“关河”与“残照”无关,这就破坏了词原有的意境。再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一句中,“叹”与是领字,读时也要加以明显停顿。

对于长篇古体诗和散文来说,由于篇幅较长,每一句句内的节奏并不如近体诗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整篇作品在节奏上的变化。比如李白的《将进酒》,从开头至“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为诗人情感的酝酿与过渡,在吟诵时语气可较为平缓,节奏也较慢。而从“岑夫子,丹丘生”至诗歌结束可谓歌中之歌,诗人的情感如火山喷发而出,在诵读时应该加快节奏,语气也要更加激烈高昂。这样的吟诵方式才能更好地展示出这首作品的艺术效果。又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这篇散文,从开头“某启:昨日蒙教”至“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叙述自己写这封书信的原因,并表现了自己的谦逊之态。这一段读起来应该用较舒缓平和的语气。而从“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开始,作者转入批判司马光的错误观点,语气逐渐激烈,吟诵时节奏应当加快。文章最后“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一句,则又转为平缓,节奏变慢。这种节奏上的变化在吟诵时一定要体现出来,才能更好地展现文章的艺术魅力。由于历史变迁,今天我们在吟诵古代文学作品时,已经不可能全用古音了,而只能以普通话四声作为基本音。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古典文学作品中有一些字我们今天在吟诵时仍然要发古音或遵循古音的一些发音规则。如杜牧《山行》的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字,在普通话中念xié,但在吟诵时我们应读为xiá。在平水韵中,“斜”属“麻”部,读为xiá,这样才能和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的“家”相押。再如李白《清平调》中“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的“看”字,今天普通话应读第四声(仄声),但在诗韵中,却应该读第一声(平声),这样才能和第四句“沉香亭北倚栏杆”的韵相一致。尤其是那些古今发音变化较大的字,如入声字,在吟诵时一定要注意。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押的是入声韵,而今天普通话已经没有入声。我们在吟诵时应尽量读出入声的效果,如“黑”要读成短促的he,“摘”要读成短促的ze,“得”要读成短促的di。短促的入声韵能够较真实地传达出词人内心惶惑与不安,而如果完全用普通话的发音方法去读,这首词的艺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高校吟诵教学的三个误区及对策

尽管相当多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师都已意识到吟诵教学法的重要性,也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关尝试,但效果往往不理想。归结起来,目前各高校的吟诵教学存在以下三个误区:

(1)教师自身的吟诵知识和艺术修养积累不够,对不同的人吟诵同一作品的水平高下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并导致不能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吟诵范例。当今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近几年在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吟诵音像资料,这无疑给学生学习吟诵提供了帮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网上的吟诵资料往往鱼龙混杂,其中既有名家的吟诵片段,也有一些滥竽充数的段子。如果教师不能进行认真的甄别和精心的选择,胡乱向学生推荐范例,则可能造成学生盲目模仿一些低水平的吟诵作品,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力、鉴赏力停滞不前甚至退化。

(2)对教学对象缺乏足够的了解,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大学生不同于小学生,他们都是成年人,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判断力。教师不可能要求他们像小学生那样,什么都听老师的。如果他们感觉老师的吟诵一点都不美,甚至很难听,往往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连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音乐都已经过时不想听了,古诗词吟诵想吸引他们谈何容易。因此,教师自身的吟诵一定要有基本的美感,在节奏和韵律上符合音乐和诗的基本要求。

(3)吟诵教学的方式和手段过于单一。或者是在课堂上简单地播放一下从网上下载的吟诵片段,或者只是教师本人用很短的时间吟诵一下作品。无论哪一种,学生在下面只是机械被动地听,能听进多少,学到多少,就很难说了。

针对以上三个误区,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1)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吟诵水平。一方面努力学习关于吟诵的基本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广泛学习名家的吟诵技法,既可以通过音像资料学,更要争取机会当面请教。目前国内仍有一批前辈学者多年研习吟诵,造诣深厚。而且不同的名家,往往有不同的风格,每个人对吟诵的见解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指点,广泛学习他们的优点,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就一定能大幅提高自身的吟诵水平。

(2)应虚心向音乐学领域的专家请教。中国古典诗词开始就是和音乐密不可分的。所谓吟诵,也就是朗诵和音乐结合的产物。因此,懂一点音乐对于吟诵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如果一点音乐不懂,最基本的旋律和调子都没有,那么吟诵也就变成了信口开河、痴人说梦,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美感可言,更不可能去吸引当代的青年学子。可以说,当代大学生很多人对吟诵有反感甚至抵触情绪,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吟诵者所吟的作品根本不美,甚至听起来让人很反感。因此,我们必须多向音乐家们请教,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与文学作品结合起来。笔者曾听过湘潭大学刘庆云教授的诗词吟诵,给人的感觉很高雅、优美。刘教授就是一个很懂音乐的学者,她把昆曲的调子融入古诗词吟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普通话小诗歌范文第10篇

《庄子・应帝王》说:“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从前读这段文字总有些恍惚,“浑沌”怎么就死了呢?倏与忽不是出于好心谋报浑沌之德吗?庄子究竟想说些什么?后来为人夫为人父―倏忽之间就有了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倏忽之间小孩就长大成人。回想起来,小孩的天真稚气总让人忍俊不禁,5岁以前的言语(思维)尤其让我们惊讶!试举一例:

萱4岁的时候,我们经常去九峰桃源玩―外龙潭与中龙潭的堤坝,如果被水淹没,我们就只能绕山道从左侧走。有一次,大概距上次一周吧,我们再次来到堤坝,这次运气不错,堤坝没被淹没,我们正想过去,萱说了句让我惊讶的话:

咦―这条路又浮上来啦!

人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化,4岁小孩的思维实在是愧杀我辈,什么叫想落天外,什么叫天真未凿―对了,这未凿的天真不就是“浑沌”吗?后来萱上了幼儿园,之后小学、初中,那么多的老师,那么多的“倏与忽”,出于好心,“日凿一窍”,终于让我的小孩跟社会上的人一样“有七窍,以视听食息”,然后说话就越来越中规中矩,越来越“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了。

鲁迅曾说“人生忧患识字始”,以此类推可得:人生荒诞识字始!

《老子》第八十章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老子看来,“什伯之器”(能使效率提高十倍百倍的器具)“舟舆”“甲兵”都不是好东西,它们都会让人具有更多的心机、智巧,并且在心机、智巧方面日益精微。所以他要“绝圣弃智”(不尚贤,使民不争),保持那种质朴平等的、无知无识的“浑沌”状态!如是则风俗淳朴,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可事实上,这个世界就像脱缰的野马,一味地发展,无可挽回地光怪陆离起来:“什伯之器”发展成今日的大机器生产,“舟舆”发展成航空母舰,“甲兵”已发展成可以毁灭地球N次的导弹,而“结绳而用之”的算术,发展成你我须臾不可离的电脑、手机……

查第5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荒诞派”词条:“西方现代文学艺术流派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于法国,后流行欧美和日本,在戏剧上表现最为集中和突出。以存在主义为思想基础,着重表现世界的非理性和人的异化,常采用象征隐喻、夸张变形等手法来营造荒诞感。”―关键词:“表现”“世界的非理性和人的异化”。再追问:世界何以非理性?人何以异化?你看,社会大机器生产之于人的异化或者螺丝钉,航空母舰和导弹之于人以及生命和平,电脑手机和电脑手机综合征……非常不幸,都是老子当初最担心的东东!而这些东东,正是目前社会让一批又一批的小孩开窍的理由,开窍之后,无非就是“令人目盲”的“五色”;“令人耳聋”的“五音”;“令人口爽”的“五味”;“令人心发狂”的“驰骋田猎”―且慢,有时还只能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上。

结论:“世界的非理性和人的异化”不是源于法国的“存在主义”,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古已有之”,“于今尤烈”,荒诞派的鼻祖应是老庄。

二、后知后觉的荒诞

有篇文章不错,因为小,就抄一下(算了,就抄文章的前面一半吧)―

我在梦中采访了上帝。

“人类有什么最让你惊讶?”

上帝答道:“他们厌倦童年,他们忙着长大,然后又希望回到孩提时代。”

“他们牺牲健康来挣钱,然后又用钱来恢复健康。”

“他们老是想着未来,却忘记了现在,结果他们既没活在现在也没活在未来。”

“他们活得好像永远不会死,死得好像从来没活过。”……

冲着这些文字,我估计我的立论能够成立:荒诞是后知后觉的,人人都是潜在的荒诞诗人!区别在于:有人后知后觉,有人终其一生执迷不悟。在这世上,先知先觉的荒诞诗人恐怕还没有;更多的人是后知后觉―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实不是想荒诞就能荒诞的,最起码要在世上滚打摸爬一段时间,在某一时空因某人某事而突然开窍(有人碰巧摸到了荒诞的开关,在某个瞬间有荒诞的火花闪现,一转眼又回到黑暗中了)。只有真正开了窍的文字才判然有别。

为了说明荒诞的后知后觉,我援引张乎的一首小诗《聊天记》―

他在短信里聊得热烈

一个劲地追问我的年龄

长相和工作

实话实说我告诉他我很美

并且未婚

他从此音信全无

这首小诗耐人寻味,抵得上一篇小说。主人公“他”是什么样的?之前“在短信里聊得热烈”,“一个劲地追问我的年龄、长相和工作”,这让“我”似乎有所期待了。在得知“我”“很美”“并且未婚”的时候―为什么他就哑火了呢?他结婚了吗?如果未婚,不是好事一桩吗?人性之复杂、微妙于此可见一斑。可是对一个爱情至上的年轻人来说,这首诗是无效的,他(她)会觉得莫名其妙。

从小就有人教导我:“成功需要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这是伟大的爱迪生说的,所以我一直很勤奋很努力地读书―很多年过去了,我终于看到爱迪生说的下半句:“而这1%恰恰是决定性的!”瞧,我因为勤奋终于觉悟了。而你还没有觉悟,没关系,继续过你的日子吧,就像瓦兰说的:“假如生活没有欺骗你,请继续生活!”

三、零度叙述的呈现手法

从真善美的角度看,荒诞诗歌应是求真的,它看上去可能不美。它的写作是智性的,它更多的是发现―在日常生活或历史长河中发现耐人寻味的瞬间或片断,加以呈现―既是呈现,作者的褒贬就尽可能地隐藏在文字后面,而只让描写的场景或叙述的事件唤醒读者的感受。所谓零度叙事,即作家与读者是平等的关系。在作品中,作家只是客观的描写,而不显露自己的立场。作品中不流露作者自己的价值态度评判,至于读者生发的感受如何,诗人就管不了那么宽了。比如《叫燕芳的女孩》―

这个叫燕芳的女孩

距离我有14年的光阴

我曾经一次又一次把她

高高抛起

玩小鸟飞飞

她咯咯笑个不停

叫我叔叔叔叔

昨天这只燕子

从遥远的北方

匆匆飞回

她已经不习惯说家乡话

整个下午

在老屋门口

我用普通话陪她聊天

从离家多年的燕芳角度说,不习惯说家乡话从而在老屋门前说着普通话,很正常啊,说顺了嘴嘛。从作为居家叔叔的“我”的角度就觉得有些别扭了,作为家乡父老(如果听到叔侄对话)感受可能就更丰富一些,作为读者甚至还能联想到“乡音未改”以及“他乡故乡”等人生感慨。这些感受从各自的感受者来说,都既合情又合理的,但看上去就是有些怪异,有些忍俊不禁,在莞尔一笑中让你有所领悟。领悟什么呢?诗人并没有说,甚至连暗示都没有,诗人只是截取了生活的一个小片段,对读者采取的是完全信任的态度。这种做法暗合了接受美学理论―接受美学理论特别强调读者的阅读主体地位,认为阅读的本质就是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展开的一种特殊的对话。读者有阅读期待从而生成文本的意义。

再以《米杰的日常生活》(组诗)为例,因为它颇能体现我对当下日益庞杂的城市生活的一种态度和看法。传统的乡村抒情经验会迷失在钢筋水泥丛林中,因为城市生活原本有着不同于乡村的内容。用简单的赞美或者批判,用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来描写城市,经常会流于肤浅或者愤世。《米杰的日常生活》(组诗)是一天之内(没超过一小时)写成的,但写作之前,整整停顿了两个月―2006年那个暑假我到处游荡:有时在八一南路的购书中心消磨半天,贪图那里的背景音乐和空调;有时在繁华的宾虹路各大商场走走停停,看到许许多多有意思的街景―有什么意思呢,当时也不甚了然。我只是记录―

不断有人发传单

米杰一边走

一边把它们一一放好

吃饭的减肥的

洗脚的喝茶的

卖手机的还送千元话费

米杰还看到一张瑜伽培训的

瑜伽瑜伽

米杰想到瑜伽不就是

把脚搁到头上吗

这时候米杰

刚好走到福泰隆门口

一个黑不溜秋的男孩

光着膀子坐在地面

果然就把左脚搁到了头上

―《米杰走在街上》

那些传单是商家的促销广告,发广告的就是那些暑期做勤工的大学生,俊男靓女,也是街景(他们发一整天,可以得到50元)。“吃饭的减肥的”“洗脚的喝茶的”“卖手机的”“瑜伽培训的”等等都有优惠,他们发给你当然是觉得你有这个需要,比如你身材偏胖比如你兜里有钱比如他们觉得你有闲―不错,商家是为你提供服务的,当然商家也想掏空你的钱袋,呵呵。与这种街景形成对比的是“福泰隆门口”那“一个黑不溜秋的男孩”,他的目的是讨钱。你不必过于愤世也不必动辄就掏钢儿表示你的爱心,我知道那个小孩是个讨饭专业户,这样的人在宾虹路上还有很多。再看看《购物天堂》―天堂是多么好的地方!我估计全国各个城市都有叫这个的。这个天堂是谁的天堂?消费者的还是商家的?你看看商家的促销手段,“若干周年店庆”“断码处理”“换季处理”,商家一次次让利、打折,一次次从你的口袋掏出钱来―商家不是活雷锋,老话说的: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可是这儿也是街景,它没有是非对错的,这些促销手段都是教科书上写的(有人说这是“反讽”手法)。再看看米杰在试衣时的富有戏剧性的一幕―

短袖体恤

米杰换了5种款式

每一次老板娘都说好

米杰一次次

套上脱下

老板娘就

一次次看到米杰

胸部和腹部

茂密的体毛

附:米杰的日常生活(组诗)

自画像

木头脑

花花肠子

腰椎盘有待

突出

购物天堂

若干周年店庆

米杰买下了7分裤

8折优惠

若干天后的晚上

米杰瞎逛

有一种米杰体恤

5折断码处理

其余的米杰衣饰

一律7折

米杰乐颠颠地淘得一件体恤

昨天下午

全场1―3折

换季处理

原价586的只要58

原先786的只卖88

米杰一口气

买进3套

米杰米杰

那个叫米杰的牌子

好像是为米杰定作的

米杰不是小白脸

不要那种精致的

米杰就是粗犷的休闲风格

米杰的7分裤

恰到好处地搭在腰间

短袖体恤

米杰换了5种款式

每一次老板娘都说好

米杰一次次

套上脱下

老板娘就

一次次看到米杰

胸部和腹部

茂密的体毛

米杰走在街上(见文中)

米杰

闲着也是闲着

米杰跟着人们来到6楼

报告厅

听免费讲座

主办方免费提供茶水

中央空调

米杰听着听着

就进入梦乡

他的口水从桌面挂下来

挂下来

在地毯上积了

那么一小摊

不久就是中场休息

米杰醒过来

跟身边的人聊了

十分钟

休息时间结束

米杰继续挂他的

口水

米杰在医院

啊啊啊―

舌苔有些厚睡眠不好

米杰想了想

最近睡眠是不太好

啊啊啊―

舌苔有些厚胃口也不好

米杰想了想

最近胃口是不太好

啊啊啊―

舌苔有些厚不要太劳累

米杰想了想

最近是有些累

啊啊啊―

到处都排着长队看医生

米杰想了想

我们都是有病的人

作者简介

上一篇:建安诗歌范文 下一篇:现代诗歌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