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体系范文

时间:2023-03-19 08:38:44

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范文第1篇

招生政策、选拔机制、评价体系……颇多不合理之处,如何修补?拆了东墙补西墙,不过是权宜之计,若循其本呢,恐怕得重新思考——上学真的有用吗?全日制的教育模式,仿佛世界工厂式的不断复制着的学校,真的可以造就一个人吗?

学校把青少年纳入一条一切均可测量的流水线,用灌装的制度输送的量化的知识,至于青少年的想象力、心灵的成长、忧伤与焦灼……从来不在学校考虑的范畴之内——既然这些无法测量,就不必重视。学校总是对天真未凿的青少年心怀敌意,每一个初次踏进校门的儿童都能感受到,并本能地想摆脱这种控制,可惜大多以失败告终,换来的是一生的庸庸碌碌。

也许,只有跳出学校的选拔、评价体系,才能让我们定睛于一个活泼的生命本身。

哪一个大师不曾有过逃离学校的经历呢?最生动的记录,在《从文自传》中可以找到,无论是私塾还是新式小学,沈从文一概屡屡逃学,“我的爸爸因这件事十分愤怒,有一次竟说若再逃学说谎,便当砍去我一个手指。我仍然不为这话所恐吓,机会一来时总不把逃学的机会轻轻放过。当我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一切,到不同社会中去生活时,学校对于我便已毫无兴味可言了。”

更典型的例子是达尔文,他曾在爱丁堡大学读过两年,但是“简直使人难以相信,我竟然已经把过去学过的一切课本知识,甚至连几个希腊字母,全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后来费了很大力气进了剑桥大学,在那里度过了三年,“这三年我在大学所学到的功课,也如同在爱丁堡大学和中学时代一样,仍旧是完全白白浪费了……”达尔文缺乏大学专业化培养,缺乏生物学教育,恰恰帮助他成为一名富有真知灼见的业余爱好者。刘易斯·芒德福总结道:“由于缺乏学校教育的僵固性和禁忌,没有什么东西阻止达尔文对于生物环境中的每一表现保持警觉。”

循序渐进的学制,貌似有体系的课程,并不能提供年轻人真正需要的东西,也很难解决他们的极为紧迫的问题。有人大声疾呼,提醒人们留意那些杰出人物的成长方式:“他们绕开学校的弥天大谎,并且获得了成功。比如,你们一定已经知道,我们的计算机产业是建立在一批辍学者的远见卓识上的;你们也一定知道,我们所有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都是辍学者;你们一定还知道,娱乐业和快餐业清一色的是由辍学者主导的;而且我们委以国家重任的政客们全都是成绩平平的。”

从终极意义上来说,没有一个人可以去公正地评判另一个人,即便试图仰赖一套复杂的评价体系。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有可能是恰当的呢?19世纪法国学者泰纳的描述,着实令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悠然神往,请允许我抄录如下:

“在医院、矿山和工厂,在建筑师或律师的办公室里,十分年轻便开始学业的学生们,按部就班地经历他们的学徒期,非常类似于办公室里的律师秘书或工作室里的艺术家。在投入实际工作之前,他也有机会接受一些—般性教育过程,因此已经准备好了一个框架,可以把他们迅速观察到的东西储存进去,而且他能够利用自己在空闲时间得到的各种各样的技能,由此逐渐同他所获得的日常经验协调一致。在这种制度下,实践能力得到了发展,并且与学生的才能相适应,发展方向也符合他未来的任务和特定工作的要求,这些工作就是他今后要从事的工作。因此在英国或美国,年轻人很快便处在能够尽量发挥自己能力的位置上。在25岁时——如果不缺少各种材料和部件,时间还会提前——他不但成了一个有用的工作者,甚至具备自我创业的能力;他不只是机器上的一个零件,而且是个发动机。”

(作者系知名教育学者,本刊封二“教育人物”曾予介绍。)

评价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德育评价体系

前言

应用型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之中,在社会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水平不断飞速发展的带动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才类型。不同于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在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实践方面具有更高的应用水平。德育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对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在应用型人才模式下更好的建立德育评价体系,近年来,信息工程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一、构建德育评价体系的意义

德育评价一直以来都是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综合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德育评价,指的就是在校学生在根据其各项与道德品质评估内容有关的客观发展指标的基础上,对自身的综合道德素质开展定性以及定量方面的评定和评估。通过道德评价的评估结果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身在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在德育相关知识内容方面的学习成果,最终实现学生德育知识的融汇贯通、促进其将德育知识更好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1]。对道德教育工作构建全面、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全面检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有时能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一名学生个人道德素质水平提升和发展的速度,对于高校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注重德育评价范围的综合性

最大限度的保障道德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在德育评价范围上的高度综合,是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工作人员需要尤其关注的首要问题。由于德育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对象在性格、学习习惯以及个人成长的背景和特征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与之相对应的道德教育评价工作的开展就要对德育教学对象政治、思想、道德以及个人综合心理品质、环境卫生习惯等多个方面进行更加综合全面的评价和评估。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工作应该最大限度的保证对在校大学生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好充分了解之后,有效且全面的展开。除此之外,德育对象在德、勤、能、绩等方面的实际发展情况也是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需要相关学生工作人员,在有效构建德育评价体系时应该着重关注的重点研究内容[2]。

(二)关注德育评价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除了更加全面的注重德育评价范围的综合性以外,学生工作人员还要真正认识到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对德育评价内容以及体系构建方式方面产生的影响。在整个道德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之中更加注重对德育评价方式以及评价手段的创新。这就要求相应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及时顺应当代社会变化发展的基本需求,更加灵活的运用现代化高科技的信息收集以及分析手段。必要时,学生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信息数字化处理方式的应用,将德育对象在思想、学习以及德育内容的接受程度等一系列的数据信息统一收录存储到信息数据库之中。通过对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合理应用,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德育评价体系的有效构建。从2007年开始至今,坚持在毕业生中开展德育答辩,以往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思想有了极大改变,通过这种检验,更增强了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信心。

(三)最大限度的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各大企业以及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提升的带动和影响下,自我评价逐渐在德育评价体系构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相关学生工作者如果想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更加有效和全面的构建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就要在相应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之中更加关注对自我评价环节的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校学生的自我评价在道德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保障作用。将在校学生德育素质水平的自我评价更加深入的应用到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调动其在评价环节中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之上,还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在学生培养其自身德育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过程中起到的促进和推动作用[3]。

三、结论

总而言之,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在高校在校大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更好的适应和满足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培养应用型社会人才新型理念的基本需求。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积极推进整体联动的育人机制、德育教育机制,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的整体研究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国家、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彰显高等教育本色,促进德育教育向科学化、系统化、特色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立忠.德育答辩: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0:59-61.

[2]梁明进,谭伟群,李祎.中职校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广东茂名卫生学校为例[J].职教通讯,2012,32:76-80.

[3]张佩芳,曹志鸿,张静之.浅谈中职学校德育评价体系构建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03:129-131.

评价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 健康 评价 研究

1.企业健康评价的意义

从企业自身角度看,企业跟人体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其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机体各部分是否健康。人的健康状况可由一系列指标来评价,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也需要一系列指标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从行业发展和竞争角度看,目前钢铁、水泥、铁合金、焦炭、纺织、化肥等行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需要对企业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监控与诊断。

2.企业健康评价指标的选择

为了全面客观的反映一个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寻找和发现经营中的矛盾,进而研究和解决、改善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控制的人、财、物得到充分利用和平衡发展,创造更好的效益,不断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需要建立一套全面完整的评价体系对企业运营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诊断。本人经过对企业长时间的摸索并结合行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操作性很强的评价体系—企业健康评价体系,该体系为企业评价自身健康状况找到了良好的方法。

本评价体系从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决策管理能力等5大维度对企业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每个维度涉及5-6个指标,评价指标共27项。本评价指标在选择上规避了传统评价指标体系定性指标难于量化处理的缺点,而运用自定义指标进行了有效的解决。指标具体内容、指标算法如表1所示。

3.企业健康评价模型的构建

在构建健康评价模型时,首先要确定每个维度内各个指标的标准值和权重fi。各个指标的标准值可以为企业历年指标的平均值,也可以为行业的平均值,具体可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权重f可以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每一维度和单项指标得分计算方法为:

每一维度内单项指标得分Xij=单项指标实际值/单项指标标准值*权重fi

每一指标维度得分Xi=∑该指标体系单项指标得分

确定每一指标维度得分后,可以根据每一维度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程度确定各单项指标权重Fi和综合指标的权重F。

设每一指标体系基础标准满分均为100,公司综合指标值计算公式为:

综合指标得分=∑每一指标维度得分/100*权重Fi

(Fi根据专家打分法确定)

即企业健康评价体系最终模型为:

Y=∑Xi/100*Fi (i≤5)

同时为了避免某项指标得分过高对整体评价造成偏差,我们限定单项指标的最高得分不得超过该指标所定标准分的2倍,最低得分不得低于负2倍标准分。

4.企业健康评价结果

按照企业健康评价模型,根据某企业2002年至2011年数据计算每一指标维度得分和综合评价得分,假设(F1=0.4,F2=0.3,F3=0.1,F4=0.1,F5=0.1),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企业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和各维度得分可以看出:

4.1该企业2002-2004年间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都比较突出,但偿债能力略显不足,在此期间企业应重点关注和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

4.2 2005年企业发展陷入低谷,各项指标均大幅下降,发展能力指标出现了负值,企业由于某种原因受到了巨大冲击,在此期间企业的重点在于市场的开拓和销量的恢复。

4.3 2006-2007年企业走出低谷,且经营基本稳定,取得了较好的盈利能力,但是发展能力略显不足,整体健康度低于2002-2004年水平,在此期间企业的重点是发展问题。

4.4 2008-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大幅下滑,企业管理的重点是稳定企业经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4.5 2010-2011年企业摆脱金融危机影响,步入了稳定经营轨道,同时偿债能力明显增强,企业管理的重点是企业发展能力的提升。

5.结论

运用该健康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进行自我诊断和评价,还可以运用该体系对企业间的健康程度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该评价体系扩展性强,不仅可以作为企业年度健康度的综合评价,还可以作为企业月度健康度的监控与诊断,为企业找到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找到突破口,以突出管理重点。由于企业的健康评价体系研究仍处在探索阶段,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健康评价的最终实现需要经过评价指标的初选和终选、评价指标的应用以及最终的验证,且标准值和权重的设计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和完善,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的循环往复,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使评价体系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建坤.房地产开发企业健康评价体系与实证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1月第12卷第1期

[2]刘香瑞.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2007(6).

[3]刘晓辉,张健.浅谈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指标体系建立[J].消费导刊,2007(5).

[4]许广义,赵继伟.基于资源和能力的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作者简介:

评价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应急管理 评价指标 体系建设

1 绪论

政府应急能力一般是指政府日常对突发事件的预防能力和灾害发生时处置灾害的能力。应急能力主要体现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四大环节中的综合处置能力。由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非常规性和复杂性,建设先进的管理管理体系,应急管理能力不一定提高[1]。所以,对应急管理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能够查找出应急管理工作中的比较完善和需要改进的内容,通过对应急管理能力中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映射出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和欠缺之处,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指明方向。同时把应急管理能力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有利于人民政府从宏观上了解当地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水平,优化配置资源,为相关部门的监督和问责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应急管理机构的合作与对话创造机会,有效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2 指标选取的原则

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要具有独立性、客观性、规范性和经济性[2]。

2.1 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是指同一类别中的各项指标之间应该相对独立,说明不同问题或问题的不同方面,彼此之间不存在交叉重复,但各项指标之间应有一定的关联,都应围绕一个问题或问题的一个方面。综合应急能力指标体系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因此在指标选取的时候要尽可能涵盖应急管理能力相关的所有内容组成的6个二级指标。

2.2 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又称真实性,是指体系指标是客观存在的,即指标的选取应当以应急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能够如实地反映应急管理能力的现状,保证评估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3 规范性原则

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使用正确的层次结构,不仅可使评价体系清晰明了,易于理解,而且可以规范操作流程,降低评估成本,保障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

2.4 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要求在设置评估指标体系时,要从实际出发,防止事无巨细,指标过于繁杂,评估成本过高。超出现实的承受能力,应该选择最经济的资料来源渠道与成本最低的资料搜集方式,降低评估成本,提高评估效益。

3 国外应急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3.1 美国

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与国家应急管理协会于1997年6月共同提出了一套州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系统。

评估系统包括13个应急管理职能,每个应急管理职能各自有其评估指标。其主要应急管理职能为:法律及权责单位、危险识别与风险评估、灾险减缓、资源管理和后勤保障、计划方针、指挥、控制与协调、通讯与预警、执行与程序、应急指挥中心设施、教育训练、演练、评估与改进措施、危机沟通、公众教育和新闻、和资金保障、行政和计划管理。

3.2 日本

日本于2002年在相关研讨会上指出,地方公共团体应客观的评估自己的防灾与危机管理体制,参考其结果,制定方针,进而评估地区的防灾与危机管理对应能力。日本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估项目主要包括:危机的掌握与评估、灾害情况的假设、减轻灾害情况对策、整顿体制、情报联络体系(组织内与组织外)、器材与储备粮食的管理、活动计划(应变时、善后时、重建时)、居民间的情报流通、教育与训练以及活动水平的维持与提升等。

3.3 加拿大

加政府制定了加拿大应急管理框架。该框架确定了应急管理的四大支柱及其相关内容,即预防和减灾、准备、应对和恢复,在管理能力评价上(以安大略省为例),安大略省2003年的全面应急计划中拟定从预防和减灾、应对、和恢复方面对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估。在减灾阶段进行应急反应能力评价,评价项目包括:社区备灾水平、预警系统的有效性、社区预期伤亡和损失的反应能力;在应对阶段评估灾害对安全、卫生、经济、环境、社会、人道主义、法律和政治产生的影响;在恢复阶段进行损害评估,包括公共评估(对公共财产和基础设施的损害)和个体评估(对个人、家庭、农业和私营部门的影响或损害)[3]。

4 国内应急能力评估研究现状

不同于国外应急管理能力,我国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才开始产生关于城市抗灾、承灾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经过数年的摸索,广东模式、上饶模式、泰安模式等代表不同城市发展类型、社会经济结构的城市应急管理指标体系构建已经浮出水面,成为公认的“最佳实践”,扮演着引领政策实验与指导政策学习的重要典范。

4.1 广东模式

广东省将应急管理工作考核指标划分为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参照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制定,分别为应急准备、应急处理、善后处理和社会评价,共四个,考核重点在应急管理的准备和处理,二级指标16个和三级指标42个。

(1)应急准备主要包括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应急预案及演练、应急值守、监测预警、应急保障、宣教培训等。(2)应急处置主要包括响应速度、指挥协调、信息公开、处置效果等。(3)善后处理主要包括调查评估、恢复重建、事后评估等。(4)社会评价主要包括社会公众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改进度评价等。

4.2 上饶模式

上饶市将应急管理工作考核指标划分为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为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应急值守、应急培训宣传、开拓创新能力四项,二级指标共11项。

(1)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包括标准化建设的覆盖面、标准化建设的保障、基层示范精品打造、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建设。(2)应急培训包括应急知识宣传、应急管理培训和应急演练。(3)开拓创新包括总结交流与理论研究、应急体系规划、政府应急平台建设。

4.3 泰安模式

泰安市将应急管理工作考核指标划分为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为值班工作、应急管理和其他,共三项;二级指标共11项。

(1)值班工作包括机构建设、政务值班、硬件设施、预警制度、信息报告。(2)应急管理包括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处置、预案编制演练管理、应急宣教、应急培训和应急平台。(3)其他包括奖励分数和扣减分数。

5 对我国应急能力指标体系建设的启示

通过研究国内外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幅员辽阔,各城市所处区位不同,自然环境、灾害因子、诱发因素、灾害处理能力不同等因素,建议应急能力指标评价体系可从结果性指标、过程性指标和其他重要事项与创新三方面建设,避免指标缺项、冗余等问题。

(1)结果性指标是指突发事件与应急表现。(2)过程性指标包括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处置救援、善后恢复。(3)其他重要事项与创新包括大型活动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钱刚毅,佘廉,纪丰伟.政府的应急执行力研究一个概念性分析框架[J].管理世界,2010,(7):169-170.

[2]郭太生.重点单位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0,(3):80-88.

评价体系范文第5篇

(一)主观评价

在传统的中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简单地认为艺术设计教学评价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在课堂上,学生一做完作业,教师便主观地给予学生相应的成绩评价,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固然高兴,但是并不清楚自己的作业好在哪里,而得到不好的成绩的学生,灰心丧气,但并不知道做得不好的地方在哪里。这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得到准确恰当的学习信息反馈,长此以往,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让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厌学心理。

(二)传统评价

在传统的中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传统的观点及眼光来看待当代学生的作品,往往以单纯的画面干净以及良好比例为标准。这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导致了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单一化。这样的传统的评价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利于学生掌握并改进学习方法。

(三)单一评价

现今的中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仅重视对作业的评价,对学生的艺术设计期末成绩评定也仅仅采用单一的“一次性定成绩”的方式。例如,让学生现场临摹一幅画作,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临摹情况给出一个成绩,这样的评价形式并不能体现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能力,以致忽略了艺术设计评价的全面性。因此,现阶段的中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应当构建一种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注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学生艺术设计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二、艺术设计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现阶段的中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应以构建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为重要目标,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以及更好地进行后续学习,那么如何构建中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呢?

(一)发展

所谓发展,正是中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的观念内涵,如有没有形成艺术设计课程标准中提倡的良好的评价体系,那么再好再有效的评价方法以及手段都会因为指导思想的缺乏而达不到应有的评价效果,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这一良好的评价观念呢?

1.多元化的评价目标《艺术设计课程标准》提出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这四方面的课程教学目标。当然,这四方面是一个联系密切的有机整体,在中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考虑这几方面来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及综合素质。

2.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在现阶段的中职艺术设计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当全面地参与到整个教育教学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学评价和自我评价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认识以及自我激励,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评价的目标。

(二)协调

协调是中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的策略之一。因此,在中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应当以辩证的方法论为指导,在比较了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劣之后,选择性地将其进行整合并在教学中运用,真正地实现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互补。此外,教师还应根据现阶段的艺术设计学科特征以及评价的目的来进行有效的艺术设计教学评价。

1.注重过程的评价模式

在中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首先,注重结果的终结评价,这是面对过去的评价,其重点在对管理的评价。其次,注重过程的评价,这是面对未来的评价,其重点在于对发展的评价。只有关注过程,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身的艺术设计能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真正实现艺术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的有机结合以及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时,应当使结果终结性评价与过程形成性评价有效结合起来。

2.注重质量的评价模式

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仅仅采用单一的定量性评价方式会让较为复杂的教育观念简单化,让艺术设计教育形式更加技术化,但是这样会导致艺术设计教育失去原本的意义。因此,当学生自身的艺术设计成绩简单化地成为一组数据时,学生在艺术设计中会失去感知与欣赏的乐趣。而注重质量的评价方式能更加全面深入地发现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还艺术以本来面目,更好地促使艺术设计教学评价成为促进学生艺术能力发展的动力。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的中职艺术设计教育也在不断改进发展,评价在中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的教学评价是有效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应当注重发展及协调,全面提升评价水平及教学效果。

评价体系范文第6篇

始于1992年,是国内最早的核心期刊评价工具,也是国内最权威的核心期刊工具,运用相当广泛。该评价体系每4年评1次,有效期4年,并出版目录。最近1版为2004年出版,共评选出1 798种核心期刊。基本上包含量所有学科的期刊,分属7大编75个学科类目。但是非中文期刊不被考虑收录。其中也包括了一些非学术期刊,如文学作品类。

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入选的期刊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受国家科技部委托,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JCR)的模式评选。科技期刊较“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入选比例大,例如生物医学类期刊前者2004年选取了499种,后者仅选取222种。该机构每年评1次,评上的期刊称号有效期为2年。这是统计源期刊最权威的说法,并具有核心期刊的意义,在国内的运用相当广泛。能够搜索到出版的目录,但目录出版很不及时。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始于1999年,至今出版核心期刊目录2次,最近1次是2004年,评选期刊736种。和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一样每4年评选1次,有效期4年。主要评价人文社会科学大类的期刊,在国内社会科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和运用。也是核心期刊较权威的说法,但不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权威。有出版的目录。

四、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缩写为CSSCI,也被误译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为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 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评价的期刊学科范围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相似,并有较高的重复率。每年评选1次,有效期未公布。具有核心期刊的意义,是目前国内正在产生影响力的统计源期刊说法,但远不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影响广泛。有出版的目录。2004年调整后CSSCI来源期刊为461种,海外出版的期刊为17种,涉及的学科范围包括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语言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教育学、体育学、统计学、心理学、社科总论、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人文、经济地理、环境科学等社会科学领域。

五、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涵盖数学,物理学,力学,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管理科学。核心库669种期刊,扩展库378种期刊。CSCD从1996年开始出版,每年出版光盘1套。但是运用不多,也难见其出版的目录。

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这种核心期刊说法目前缺乏公认性,国内运用较少,评选周期和有效期不祥,也难见其出核心期刊的目录。

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不是期刊性质的标准,而往往作为科研部门评价期刊性质的参考工具。其原因与评价体系过多,评价结果悬殊,各有自己的权威性和运用程度,谁更科学合理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当前各高校科研处运用最多的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其次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未进入这3个目录的或者不予报销发表费用,或者评职称不予承认。又如四川省卫生厅将职称论文分为[8]A类期刊和B类期刊两种,其中A类期刊是指“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其余未被收录的正规期刊一律归为B类期刊,并要求评高职要求至少有1篇论文在A类期刊发表。

评价体系范文第7篇

一、NAEP阅读评价体系述要

1963年,担任美国教育专员的弗朗西斯•凯普尔针对美国缺乏有关学生学业成绩方面信息的状况,呼吁建立全国性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并邀请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泰勒参与。针对这一举措,当时有人认为,这“是企图扩张联邦政府在州和地方教育上的权力,甚至是企图建立全国统一课程”;“一些有影响的教育组织如美国学校管理协会(AASA)等,担心评价结果会用来做不正当和有害的比较,因此强烈反对从各州收集评价材料并把评价结果发放给各州”。因为多方的反对,整个评价体系的研制工作时断时续。20世纪70年代,有些州在NAEP的技术支持下发展了自己的阅读评价体系,而NAEP的阅读评价则始于1992年对公立学校4年级学生进行的州立层面的评价。2001年出台的《美国中小学教育法案》确定:NAEP全国评价和州评价至少每隔2年对4年级、8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NAEP全国评价必须(NAEP州评价可以)定期对12年级的学生进行。自1992年起,NAEP阅读评价已进行了七次(1992,1994,1998,2000,2002、2003、2005年),评价体系日臻完善。

NAEP阅读评价体系,主要由评价框架、评价实施两部分组成。现作扼要介绍:

(一)评价框架

NAEP的阅读评价框架,集中了与阅读教育相关的很多个人、团体的观点。NAEP认为阅读时读者、文本以及阅读目的三者是互动的,是动态的互相影响的:每一个读者都会将先前的阅读经验(对流派的认识,对文章的结构、写作技巧、策略的理解)带到当前的阅读中;读者如何理解文本与文本类型有关;阅读目的影响阅读理解的过程,影响阅读策略、技巧的使用,影响个人已有知识与文本内容相联系的程度。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阅读情境:为获得文学体验而阅读、为获取信息而阅读和为完成任务而阅读。主要考查四个方面:整体感知、形成解释、联系自身、作出评价。这三种情境、四个方面是NAEP阅读评价的基本构架,也是进行阅读评价的基础。

1.阅读评价的三种情境

(1)为获取文学体验而阅读

这一情境是指读者通过阅读文学性文本,来探索其中的主题、事件、情节、背景、人物行为和语言。相关的文本包括小说、短篇故事、诗歌、戏剧、传说、传记、神话和民间故事等。为获取文学体验而阅读时,读者思考作者的观点、揣摩作品中的角色、品味故事的语言和结构,依据自己的经历和已有知识推测故事发展、想象故事场景、分析人物行为。

(2)为获取信息而阅读

这一情境是指通过阅读信息性文本获得有用的信息。相关的文本通常是杂志、报纸、教科书、论文和演讲稿等。信息性文本与文学性文本不同点在于文本的组织形式和信息呈现的方式。信息性文本由主题及相关的细节组成,而文学性文本是以故事、诗歌或戏剧的结构呈现。信息性文本为了标示出重要的信息可能使用黑体的标题、表格、图例等。

为获取信息而阅读时,读者带着特定的目的进行阅读,比如,在浏览杂志上的文章时找到需要的信息、解释某个问题或是大概地了解它说了些什么。读者需要了解文本类型及其组织形式(比如: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论点、论据和论证等)。阅读信息性文本的指向与阅读文学性文本不同,此时读者的主要任务是从中获取信息,所以他们可能会选择所需部分进行阅读,而不是从头读到尾。

(3)为完成任务而阅读

这一情境是指读者通过阅读汽车或火车时刻表、课程表、游戏式维修说明书、税务表格(限12年级)、地图等掌握信息,并对信息加以运用。相关的文本包括图表、选举者注册资料等。为完成任务而阅读时,读者根据阅读目的及对文本结构的了解来指导自己选择、理解、应用信息。读者目的明确,就是找寻信息然后做事。读者需要运用信息而不仅仅是理解信息。在读这种类型的作品时,读者不是像在为获取文学体验而阅读那种情境下那样享受文章的风格与思想。

NAEP的三种情境彼此不是孤立的,比如说,读者可能为了获得文学体验或为了提取信息而阅读历史类文本。然而,情境间存在差异。不同的情境影响理解的过程,影响读者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和技巧,也影响着读者已有的认知经验在什么程度上被激活。

2.阅读评价的四个方面

NAEP认为阅读过程中,读者在不同的方面发展自己的理解能力:整体感知、形成解释、联系自身、作出评价。

(1)整体感知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要求读者必须将文章看成一个整体并有一个较为初步的理解。这种整体感知的考查,也许会让学生为文章加个题目、解释文章的写作目的或者思考故事的主题。这方面的考查可以提下列问题:

写一段话讲述故事内容。

下面哪个选项最恰当地表述了故事的主题?

写一段话说说文章大体上写了什么。

这个文本想告诉你什么?

你怎么向他人介绍文章的主要人物?

(2)形成解释

读者要扩展最早形成的初步印象,对所读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解。要关注文本的特定部分,并且要把文本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测试阅读的这一方面的问题包括推理两个信息之间的关系、为行动的原因找到证据。这方面的考查可以提下列问题:

哪件事标志着情节的转折?

什么导致了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件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人物是哪种类型的人?解释一下。

这个观点暗示了什么?

在这份说明书中采取这个步骤会导致什么结果?

人物对___________________的看法是什么?

(3)联系自身

就是要在读者和文本之间建立联系,要超越文本去思考,将文本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同时所有学生的回答必须以文本为基础,NAEP不会问学生的个人感觉。这类问题通常如下:

为什么牛蛙吃蜻蜓?你觉得他们还有别的可吃的吗?运用文中的信息或你已有的知识来回答这个问题。

移民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至少举出其中的两点。

你喜欢生活在殖民时代吗?请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做出回答。

在这个故事里,两个人物选择了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哪个方法最有效?运用文本中的信息支持你的答案。

如果你没有_________________,你如何改变建造______________的方向?

(4)作出评价

所谓作出评价,就是要读者对文本进行批判性地衡量、比较,并了解反语、幽默这类手法的效果。这一方面的测试问题要求读者跳出文本,客观地看待它。掌握关于文本内容、结构相关的知识很重要。测试问题会要求读者能根据具体目的决定文本的用处、能评价文本的语言及其结构要素、能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行文风格。有些问题要求读者联系前后文或其他文章来回答。例如,要求学生比较同一主题下的一首诗和一个故事;或者比较一下对同一事件,当事人的叙述与一篇文章中的描写有什么不同;或者将当事人叙述的信息与课本对这一件事的描述相联系。测试阅读这一方面的问题包括:

比较一下这本杂志中这篇文章和另一篇的结构。

对______________来说这有什么作用?为什么?

作者对______________(讽刺、象征、幽默)的运用恰当吗?解释一下。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运用文章中的信息,用一两句话来支持你的答案。

这条信息对______________来说有用吗?解释一下。

(二)评价的实施

1.评价方法

NAEP目的在于评价特定学生群体的阅读水平,他们采取全国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确定参与测试的学生。用矩阵取样技术保证题目的量大、覆盖面广。从学生的回答中能收集几百条信息,但每个参与评价的学生完成的题目量是有限的,每个学生拿到手的只是整个评价内容的1/8或是稍多一点,每个学生完成题目所用的时间限制在大约50分钟。

2.试题形式

NAEP的阅读评价试卷,有的由两份答题时间为25分钟的材料组成,有的只有一份答题时间为50分钟的材料。给4年级学生的都是答题时间为25分钟的材料。试题以选择题或开放题的形式出现。开放题包括短的(通常答案包括一到两个句子)和长的(需用一段话或更长的篇幅进行较为深入的回答)两种。在题量上,开放题占到一半以上。

3.评价选材

为了创造一个接近于真实的阅读情境,更加真实地反映学生的阅读能力,NAEP的阅读文段一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像《故事会》等儿童杂志中的文章。选用测试材料遵循以下原则:所选文章要对学生的发展有益;所选文章在体裁、语言和组织等方面要符合相应的标准,这些标准主要包括对课程标准的考虑、题目的适切性、风格、视角和公平性。

选用的文段一般都用原文,如果要修改,要保证不影响文章的难度水平或是作品的意义。测试材料的长短不同,4年级学生阅读250―800字的文章,8年级阅读400―1000字的文章,12年级阅读500―1500字的文章。

4.命题范围

NAEP的命题建立在阅读的四个方面和读者在理解时运用的相关策略的基础上。出题时,NAEP力图覆盖阅读的四个方面和文本本身的重要因素。参见附表1、2、3。

5.审核过程

命题过后,为了保证试题与评价框架有内在的一致性,NAEP请外界的阅读团体、测试专家审核评价的内容,一方面看其中是否存有偏见或敏感话题,另一方面从命题技术的角度加以审核。

6.评分指导

评分指导由ETS(教育测试服务机构)制定。长的开放题分四个层次评价,短的开放题有的分三个层次,而有的只有可接受与不可接受之分。每个开放题的评分指导都是独特的:出开放题的时候NAEP会随着给出初步的评分指导,学科领域和评价领域的专家检查此评分指导,以确保语言简洁、清楚、明白,能够反映评价框架的标准。此时的评分指导是出题人及相关领域的专家们认为合适的,并不能完全反映特定年龄段学生的真实水平。所以NAEP在正式测试之前会进行一次前测,用此评分指导对前测中学生的答案进行评分,根据前测中学生的答题情况进一步斟酌评分指导。同时ETS的评价专家们从前测中学生的答案里找出样例,进一步解释评分指导中的不同表现水平。在实际的评分过程中,样例帮助评分者相对一致地解读评分标准,从而保证评分时的准确、可信。

二、NAEP阅读评价体系给我国语文阅读测试的启示

新的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也开始对课改实验区学生的语文学业能力进行检测的工作。NAEP的阅读测试进行的时间长、效果好,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评价框架

对于阅读能力的本质及其构成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对阅读的本质、阅读能力的构成进行探讨的学者很多,但这些探讨大多是基于阅读能力培养的探讨。基于阅读测试的探讨集中在高考的阅读测试中,以章熊先生的《中国当作与阅读测试》中对阅读能力的分析为代表。书中在综观国内外各家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阅读的能力可归纳为以下几项:认知能力;筛选能力;阐释能力;组合能力;鉴赏、评价、创造能力。目前我国的这种分析难以作为评价的有效框架。

NAEP在分析当代多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阅读的三种情境、四个方面,形成了有效的评价框架。基于对情境的分析和对不同年级学生水平的把握,在NAEP的阅读测试中不同的年级需要面对的阅读情境是不同的,在相同的阅读情境下,分值比重是不一样的,见附表4。

2.选材

NAEP的选材力图为学生创造真实的阅读环境,从学生日常能够接触到的读物中选择阅读材料,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NAEP关于不同年级学生阅读材料长度的确定是在分析美国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做出的。汉语不同于英语,我国的教育水平与美国也不一样,学生日常的阅读量可能也不尽相同,所以我国的阅读测试在确定不同年级学生阅读材料长度的时候,需要结合我国特定的情况,加以调查、确定。

3.评分标准的制定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多元解读,那么评分标准较之以前也应有相应的变化。NAEP在评分时对不同的题目进行分层评分,并通过前测从学生的实际回答中举出恰当的例子,有助于评分者对评分标准的掌握,从而有助于减轻评分者效应。

4.程序保证

NAEP的阅读测试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命题并给出评分标准、对评分标准进行检查、进行前测、调整评分标准、真正的测试及评分。这样一套程序从制度的层面上保证整个测试的信度和效度,这一点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周红《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价(NAEP)体系的产生与发展》,《外国教育研究》,2005.2

(2)《Reading Framework for the 2003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 Progress》

(3)章熊《中国当作与阅读测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附例题:为了获得文学体验的阅读

饥饿的蜘蛛和一个乌龟

蜘蛛是一个很容易饿的家伙,他总是想吃。每个住在Ashanti的人都知道他的这点爱好。他也很贪婪,总是想多吃一份,所以大家都离蜘蛛远远的。但是有一天,一个外人从这个国家的另一端来到了蜘蛛的住所,他的名字是乌龟。乌龟从家里出来已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在大太阳下面走了一整天了,现在又累又饿。所以蜘蛛不得不把乌龟请到家里给他点什么吃的。蜘蛛不想这么做,可是如果他不对疲惫的旅行者表现得好客点,村子里的居民很快就会在背后议论他的。

所以他对乌龟说:

“这里有泉水,你可以洗一下手。沿着这条小路过去。我来准备一下晚餐。”

乌龟背着他的壳尽可能快地向泉水爬去。他从泉里取点水,仔仔细细地把手洗了一下。然后沿着小路爬回来。但是这条小路很脏。等乌龟回到屋里的时候,他的手上又沾满了尘土。

蜘蛛把食物都摆出来了,还都冒着热气儿,食物的味道让乌龟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从早上日出后他就没吃过东西。蜘蛛很不满意地看着乌龟的手。

“你的手实在是太脏了,”他说,“你不觉得你在开吃前该好好洗一下吗?”

乌龟看着自己的手。他很不好意思,真的很脏。所以他又尽可能快地转身爬向泉水,他沾着泉水细细地又洗了一遍,然后又尽可能快地回去。但是乌龟走起来总是慢的,等他回到屋里的时候蜘蛛已经开吃了。

“很好的食物,不是吗?”蜘蛛说。他失望地看着蜘蛛的手,“嗯,你没洗手吗?”

乌龟看看自己的手。在急急忙忙回来的路上,他的手又脏了。

“我洗了,”他说,“我洗了两遍了,你的小路有点脏,让它们又有灰了。”

“喔,”蜘蛛说,“这么说你是在责怪我的房子喽!”他吃下一大口东西,开始咀嚼,看起来还很伤心的样子。

“不,”闻着食物的味道,乌龟说,“我只是解释一下。”

“好吧,快去再洗一下,然后我们开始吃东西。”蜘蛛说。

乌龟看了看,食物已经没了一大半,蜘蛛也在尽可能快地吃。乌龟转过身,急忙向泉水去了。沾点泉水,洗了洗,然后他向屋子爬去。这回他不走那条小路了,而是从小草和灌木丛上过来。这多花了他一点时间,但是这回手可一点没脏。等他回到屋里的时候,他看到蜘蛛在擦嘴巴。

“啊哈,我们吃了多美好的一餐。”他说。

乌龟看了看盘子,什么都没有了,连味儿都没了。乌龟好饿。可是他什么也没有说,他微笑了一下:

“是啊,非常不错,”他说,“在你们这里你一定是对行人很好的人了。如果哪天你到了我那里,你一定会受到欢迎的。”

“没什么,”蜘蛛说,“千万别这么说。”

乌龟走了。他没有和任何人说起在蜘蛛家的这件事,对他的这次经历保持缄默。

几个月后的一天,蜘蛛离开家走了好远的路,然后他发现他到了乌龟的地盘了。他看到乌龟正在湖边上享受日光浴呢。

“啊,蜘蛛我的好朋友,你离家很远了啊,”乌龟说,“要不要和我一起吃点东西?”

“是啊,慷慨对慷慨,这正是对待远离家门者的为人之道。”蜘蛛饥肠辘辘地说。

“你在岸上等一下,我去准备吃的。”乌龟说着滑到水里到了湖底。等到了湖底他拿出东西来吃。一会儿他游到水面上来对不耐烦地坐在岸上等待的蜘蛛说:“好了,什么都准备好了,让我们下去吃吧。”话一说完,乌龟就又回到湖里去了。

蜘蛛太饿了。他跟着乌龟跳到水里,可是蜘蛛身子那么轻,他只能在水上漂着。他怎么办都无济于事,他还是漂在水面上。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力争沉到水下,到那个乌龟正吃东西的地方。可是他怎么也下不去。

过了一会儿,乌龟上来了,朝着蜘蛛抹抹嘴。

“怎么回事?你不饿吗?”他说:“东西真的很好吃,快来。”说完他又下去了。

蜘蛛又做了一次无力的尝试,可他还是在漂着。然后他有了一个好主意。他回到岸上,拿了些土放到他马甲的口袋里。他放得太多了,那么沉,以至于他都快走不动了。然后他又跳到水里,这回他沉到了水底。乌龟正在这儿吃着呢,食物已经没了一半儿。蜘蛛很饿,当他正想开吃的时候,乌龟很有礼貌地说:

“对不起,我的朋友,在这儿我们从来不穿着马甲吃东西。脱了你的马甲吧,这样我们就能吃了。”

乌龟吃了一大口,开始咀嚼。再过几分钟就什么也没了,蜘蛛饿得有些肚子疼了。乌龟又吃了一口,蜘蛛赶紧脱掉他的外衣去抓食物,但是没有了泥土,他又变轻了,马上又被浮到了水面上。

人们总是说一报还一报。

测试问题:

1.为什么蜘蛛邀请乌龟分享他的食物?

A.为了让自己高兴

B.好心和乐于助人

C.为了在晚餐的时候有个伴儿

D.为了让自己看上去很大方

(考查点:形成解释 答案:D)

2.有一句话说,别冲动,冷静点。这句话对这个故事来说暗示了什么?

(考查点:作出评价)

3.下面哪个选项最恰当地描述了蜘蛛的性格?

A.耐心

B.友好

C.自私

D.易怒

(考查点:整体感知 答案:C)

4.乌龟在蜘蛛家的行为让你知道了有关乌龟的什么?

(考查点:形成解释)

5.当写乌龟对蜘蛛的行为保持沉默时,作者想要表达的是:

A.认为乌龟会害怕

B.同情乌龟

C.不喜欢乌龟

D.觉得乌龟吃不到东西了

(考查点:作出评价 答案:B)

6.想想故事中的蜘蛛和乌龟,从你知道的人里面,或是曾经在书中读到过的、或是在电视电影里看到过的人物中找一个,说说他与蜘蛛或是乌龟的相似之处。

(考查点:联系自身)

7.蜘蛛在这个故事第一部分中的行为最像

A.妈妈保护她们的孩子

B.劫匪抢银行

C.运动员输了比赛

D.人们没有享受到他们的财富

(考查点:联系自身 答案:D)

8.你认为蜘蛛和乌龟谁更容易成好朋友?解释一下为什么。

(考查点:联系自身)

9.在第二部分中写蜘蛛的造访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

A.乌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蜘蛛

B.蜘蛛能在水上漂流

C.蜘蛛能得到免费的一顿饭

D.乌龟生活在一个小房子里

(考查点:作出评价 答案:A)

10.你认为乌龟是否应该这样对待蜘蛛?解释一下为什么。

(考查点:联系自身)

11.这个故事的最后一句话是:“人们常说一报还一报。”作者在这里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说明

A.乌龟和蜘蛛都是好厨子

B.乌龟不应该请蜘蛛来吃饭

C.蜘蛛是自作自受

D.蜘蛛应该做点乌龟爱吃的

(考查点:作出评价 答案:C)

开放题评分指导

第2题

可接受的:学生的回答中表明乌龟进行报复是因为蜘蛛没有让他分享食物。

不可接受的:学生的回答中表现出学生没有理解乌龟是因为蜘蛛不让它分享食物而进行报复。

第4题

可接受的:

被动的、消极的;有耐心的;有礼貌的;得体的;屈从的;忍辱负重的;聪明的;渴望得到食物的;被欺骗的;永不放弃的;

不可接受的:

洗手;脏

下面的回答如果没有相应的可信的解释或是支持性的信息则是不可接受的:

很好;很友善

第6题

全面的:表现出对乌龟和蜘蛛这两个人物性格的深入、全面地掌握,并能与生活中的或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相联系。学生把握了人物性格的表现是:能够描述故事里与生活中或是小说中的某一个人物有联系的某种性格特征,并能对这种性格特征有相对精深的解释,能够分析出这个人物在哪些方面像乌龟或是在哪些方面像蜘蛛,或者能同时举出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性格分别像乌龟和蜘蛛。例如:

我哥哥和蜘蛛有些像,因为这二者在涉及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对别人都不是很公平。

我哥哥和蜘蛛有点像,因为他们两个都欺骗别人,很自私。

Scrooge像蜘蛛,因为他很贪婪,Bob Gratchet像乌龟,因为他总能在最后得到一些东西。

我朋友Anne像乌龟,因为当有人叫她名字的时候,她只是走开,但有些时候她又像蜘蛛,玩点小花招。

基本可接受的:

这些回答表现出了对两个人物性格的不错的理解,举出其中任何一个性格特征,与生活中或是虚构的人物有联系的。例如:

我哥哥和乌龟像,因为他们都会报复他们的敌人。

我姐姐和蜘蛛像,国为她喜欢欺骗人。

部分可接受的:

这些回答表现出对人物性格的部分理解,并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依据,但是不能与生活中的人物建立起联系;或者他们能够把故事中某个人物与生活中或是小说中虚构的某个人物建立联系,但是建立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或者他们能把故事中的人物与生活中或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之间建立联系,但是分辨不出这个人物的性格是像乌龟还是像蜘蛛。例如:

乌龟这样做是对的,因为蜘蛛曾经那样对待他。

我朋友像乌龟,因为他们都经常洗手。

Mindy和乌龟很像,因为她很友善。

在《Chip and Dale's Rescue Rangers》这本书中,Dale总是很自私。

让人不满意的:

这些回答表现出对人物了解得很少或是完全不理解。在这些回答中,学生说出一种性格,但是说出的这种性格与乌龟或蜘蛛都没有关系;或者仅仅说出不完全合适的性格特征;或者,学生说出一个故事或是一部电影,但是没有清楚地说出人物性格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的朋友像乌龟。

乌龟总是在洗脚。

我朋友Jeff,因为他很友好。

我班里的某个人像蜘蛛一样友好。

第8题

可接受的:

在答案中提到蜘蛛或乌龟,并且从文中引用证据说明其选择,说明中引用的信息,从文章的上下文看应该是恰当的。

例如:

“我认为乌龟可能更适合做朋友,因为他不卑鄙。”

不可接受的:

“我想蜘蛛更合适,因为它与人分享了自己的食物。”

第10题

可接受的:

同意或者不同意乌龟的行为,指出蜘蛛曾经对乌龟非常吝啬;或是指出乌龟报复了蜘蛛。解释中所用的信息必须是文本中的、合适的。例如:

乌龟报复蜘蛛是对的,因为蜘蛛对他是那么吝啬。

乌龟报复蜘蛛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做是不好的。

不可接受的回答:

评价体系范文第8篇

1、建立在EVA基础上的绩效评价体系的特点及优越性。

与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相比,利用EVA进行业绩评价,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明显的优越性,而事实上,其特点也正是其优越性的所在。概括起来,其特点即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EVA不受公认会计准则的限制,其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作出适度调整,以获取相对准确的数据,从而降低了会计准则引起的经营绩效扭曲现象。因为尽管EVA与现行损益表中的会计利润概念相似,但二者有根本性的区别:(1)由于EVA在计算中所使用的“已投入的资本”是股东权益与所有付息的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之和,所以计算EVA所涉及的成本既含有负债的成本,也有权益的成本。然而按公认会计准则编制的损益表中,其利润指标只是扣除了负债成本,这显然是不完整的。尽管权益成本的确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由于企业的目标是不断地增加股东的财富,因而在评估经营者的经营绩效时将权益成本纳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2)EVA和会计利润赖以计算的成本基点有很大的差异,因为“已投入资本”的概念涉及某些战略费用的资本化。例如,根据公认会计准则,“研究与开发费用”是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的,而事实上这种投入与固定资产的构建是相似的,所以EVA将其作为已投入资本。类似需要资本化的费用还包括部分营销费用、培训和重建费用等。这种处理方式因有助于把握经营者实现利润的真实成本基础,而使计算出的EVA更具有内在的经济合理性。(3)即使不存在经营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会计资料进行粉饰的行为,公认会计准则本身也仍不可避免地扭曲企业利润和成本的测定。例如公认会计准则并不将递延所得税的变动额计入净收入项,而EVA却要求计入,这是因为递延所得税通常是由于在计税中所使用的折旧方法不同而引起的,该项目的增减额也应视为经营者的贡献,从而计入收益项,所以说,在对公认准则则可能引起的扭曲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出现的EVA是一种比会计利润更准确地测定管理者经营绩效的指标和方法。

2、EVA和MVA(MarketValueAdded,市场价值增量)相联系,因而它可以激励管理者去选择那些能创造更高价值的投资项目。MVA正是预期未来EVA的现值。具体地:MVA=企业的市场价值—投入企业的权益性资本和债权性资本。在以EVA基础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经理人员的直接目的是使MVA最大化,而不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因为企业价值的增加很容易通过不断追加资本投入而实现。比如一家公司投入800万元资本,如果该项目预计投资利润率正好等于这笔投资的资金成本率,其结果是公司的总资本和总价值都增加了800万元,而事实上MVA是不变的;只有当投资利润率高于资金成本率时,即NPV大于零时,MVA才增加,经营者才有可能有较好的业绩。所以说,当EVA与MVA相联系时,有利于克服经营者的风险厌恶,促使他们选择更有利于实现股东利益的投资项目。

3、EVA将股东利益和经理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避免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讨价还价,克服了经营者的利润粉饰行为。目前,大多数公司对经营者的奖励是依据其是否实现了年度会计利润指标而决定的,但现实中这些指标是不但可以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通过谈判而讨价还价的,而且还可以通过利润包装进行粉饰的。以EVA为基础的绩效评价体系明确地表明,只有经营者实现企业EVA的增值,也即增加企业所有者财富的价值,才可以获得奖励,而且EVA增值得越多,经营者的收入也就越高。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同所有者之间关于利润指标的讨价还价和利润包装已失去意义,因为事实上EVA已经使所有者和经营者达到了利益上的统一,这就会促使经营者像所有者那样采取行动,将其工作重点转移到增加股东财富上来,从而也使自己获取较高的收入。

4、EVA同时提供了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评价、企业内部的资本预算以及管理者绩效评估的测定和分析工具。可以说,EVA的出现使得在财务管理中管理者第一次有了共同的绩效评价语言,这是因为EVA为会计指标(如净利润)和其他财务指标(如净现值)之间建立了桥梁,因而建立在EVA基础上的财务管理系统不仅可以使企业所使用的各种财务指标一致化,而且还可以在此基础上使企业的各种相关利益集团对企业财务目标取得一致性看法,并采取一致性行动,从而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协调和统一,有利于避免财务决策与执行之间的冲突,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有利于经理人实现其EVA增值计划。

5、EVA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这是因为:首先,EVA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对象,它不但适用于企业层次而且使用于企业分支机构的经营绩效评价;不但适合企业内部也适合企业外部的绩效评价,从而由内而外的共同工作而推动企业的经营者为创造股东财富同时也为自己创造财富而努力工作。其次,EVA的使用,使涉及财务管理过程的所有主要方面以单一的测定技术联结起来成为可能,从而使整个绩效评价系统更易于理解和实施。也就是说,尽管某一特定企业建立以EVA为基础财务管理系统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该系统一旦建立,其使用起来相当方便,并且更容易使财务管理系统一致化。

2、建立在EVA基础上的激励机制

以EVA为基础的绩效评价系统的建立,有效地为“有激励地补偿”提供了依据,这种补偿的目的在于激励经营者从所有者的利益出发开展活动。同时随着企业经营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变得越来越多,所有者和经营者都越来越不满足传统会计准则下绩效的测定方法和结果。所有者怀疑这种结果的准确性,经营者则要求有更多业绩评价的弹性,因此利用EVA技术对传统的激励机制进行改进和创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结合西方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以下三种激励机制具有可行性。

1、EVA奖金计划

EVA奖金计划有三个要点:一是奖金的发放额度取决于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对企业EVA的改进程度。依据改进的EVA而不是依据EVA的绝对数的原则是解决因经营的内部外部环境的不同而引起的问题。即使是那些具有负有EVA的经营者,因为EVA的改进程度较大,可能获得较高的奖金;而那些具有正的数额较大的EVA的经营者因EVA的改进程度很小,可能只获得较少的奖金。二是以EVA为基础的奖金制度认为,EVA奖金的发放额度主要取决于管理者的绩效,并应当是无限的,这实际上解决了传统的奖金激励计划因奖金发放封顶而引起的激励不足的问题。三是为避免经营者的短视行为,EVA奖金系统引入“奖金银行”概念,即年度奖金奖励不被全部发放,而将其中的一部分存放在公司的专户上,从而使经营者具有风险感;这部分封存的奖金直到经营者实现了持续的EVA改进之后才发放。例如可以将当年的奖金存放起来1/2或1/3,然后下一年度发放。由此,在经营业绩良好的年份,经营者实际获得的现金奖金和存放在“奖金银行”的奖金得以增加。然而,在经营业绩不佳的年份,经营者获得的现金分配减少,其在“奖金银行”的奖金也将减少。由于任何一年所发放的奖金额取决于过去若干年应得奖金累计额,所以长期和短期奖金激励之间的差别消失了。同时,在“奖金银行”制度下,EVA目标能自动地在各年度里自我调整,而无需每年进行谈判。因为不管什么原因,只要EVA下降,则经营者在这一年获得的奖金将会下降,甚至得负的奖金。然而,获得下一年奖金的最低绩效标准也会自动地依照已建立的规则而降低。这种自动降低的机制将有助于激励经营者度过难关,同时又给予他们获得奖金的新机会。所以说EVA奖金银行实现了在同一时刻既强调了长期激励,又强调了短期激励的目标,这对于改革国有企业现行的奖金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有条件的EVA经理期权计划

与传统的期权奖励计划相比,这种期权计划没有更多的限制。(1)基准价格的限制。一般而言,股票期权的授予价格以公司与经营者签定股票期权合同当天前一个月的股票平均市价或前五天交易日的平均市价的较低者为基准。(2)有效期限的限制。为了引导经营者将EVA的最优目标定位于中长期。这种股票期权的有效期限一般为3—10年。如果由于经营者的严重过失造成企业巨大损失的,例如使企业的EVA骤然下降50%以上而被董事会解职的经营者,其股票期权也相应作废。(3)购股数量的限制。通常可购的股票数量,一般占总股本的1%—10%,这一数量限制的目的在于既起到充分激励的作用,又不损害企业所有者权益。(4)其他附加条件的限制。例如期权不能一次执行,而要分批、分比例执行;规定购买股票转让套利期限不低于几年等等。这种限制的目的在于保证股票期权在长期内保持对经营者的约束力。有条件的EVA经理期权计划尽管有很多限制,但它可以使高级管理者获得真正的所有权,因而在很多情况下,它比奖金计划更为有效。

3、EVA奖金期权计划

这是一种建立在EVA基础上,把奖金和期权相结合的一种创新的激励机制。它有三个特点:(1)这种期权最初是实值期权而不是两平期权;(2)股票期权的执行价格随时间推移稳定提高,而且是按资本成本设定的,所以说这种期权可以被购买,但得不到保证;(3)经营者只可按其奖金的一定比例购买股票期权限,从而使得只有那些在经营活动中使EVA改进的经营者,才有资格分享整个公司获得成功之后实现的利益。举例说明,假定某公司股票当前市价为每股10元,资本成本贴现率为10%,则股票最初执行价格为每股9元(=10—10*10%),由此这种股票期权价值为每股1元。当经营者购买时,每股需付出一元,从而使之具有风险,而且经营者购买的额度碍其EVA奖金之限,假定这一股票期权期限为6年,其执行价格自动地依据企业资金成本率10%由每股9元提高到每股14、4元(=9+9*10%*6),也即是经营者现在购买期权每股需支付1元,6年之后需随时间推移而提高了执行价格至每股14、4元履约。这种执行价格提高意味着只有当公司权益价值增长超过执行价格增长时,经营者方可获得额外的收益分享。EVA奖金期权计划吸收了奖金和期权两种激励机制的长处,因而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激励机制。

当然,建立在EVA基础上的激励机制,并不局限于以上三种。不同的类型的公司在设计这种激励机制时应更多地考虑到自身特点和适应性,但其目标同以上三种模式是一致的,即激励经营者像所有者一样采取行动。

参考文献:

1.Youg,D,EconomicValueAdded:APrimerforEuropeanManager,EuropeanManagementJournal,Vol.15,No.4August,1997

2.Burkette,G.D.,Hedley,T.P.,TheTruthaboutEconomicValueAdded:ADifferentPerspectiveoftheBottomLine,CPAJournal,Vol.67Issue7.P46-50,1997

评价体系范文第9篇

竞技体育的制胜关键是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力量素质、技术、战术和心理是决定其竞技能力的主要要素[12]。静水皮划艇运动涉及人、桨、船和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水上运动项目。在静水皮划艇训练或竞赛中,为了获得最佳成绩,运动员必须通过身体各个部分肌群发力和身体转动来产生尽可能大的动力,再通过控制桨与水的相互作用将这些动力尽可能多地用于推动船体前进。也就是说,动力产生和动力保护是皮划艇运动员技术调控的重要内容[5]。另外,静水皮划艇运动属于速度耐力型项目,运动员良好的身体机能和力量素质是完成比赛的基本保证,而力量素质又能反映身体机能的好坏[1];竞速结构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比赛过程的体能变化特点,同时,也反映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水平和竞赛策略是否合理,是制定战术的重要参考[6],而桨频模式是界定竞速结构的较好依据[3,6]。从以上分析可知,除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心理外,力量素质、桨频与拉桨节奏、动力产生与动力保护、竞速结构分配等技、战术能力,是建立科学的静水皮艇专项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要素。目前的评价方法大多基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力量素质和桨频与拉桨节奏等指标。由于缺乏水上实船训练时的定量检测装置,目前力量素质的评估主要采用陆上的卧拉、卧推、引体向上、负重转体、负重下蹲等指标,专项针对性不强[8]。而近年的研究认为,力量的训练必须要结合项目特点和专项技术,侧重专项力量素质的训练,同时,兼顾整体化和个性化[4,9,11]。而且,陆上专项力量素质不确定能否成功地转化为水上的速度力量和耐力,不利于竞技能力的评估和诊断,借助水上专项力量素质的测量分析是一种直观且科学的陆上训练效果的定量评价方法。在技术诊断上,很多技术术语,如水感、流畅性、动力产生和动力保护等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但以前由于缺乏水上定量测量装置,概念较抽象,不容易被运动员理解和掌握[5]。科研人员和教练员越来越意识到皮划艇水上实船训练时运动生物力学信息测试分析的重要性,德国最早开发了实船动力学测量仪器,以桨力为基础进行训练评价和指导,但其仪器和技术对外保密。为了更好地认识项目制胜规律和提高科学训练水平,我们国家的科研人员和体育工作者精诚合作,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先后自行研制了类似的测量系统,测量水上训练时的桨力、角度和加速度等信息[6,13],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研制了皮划艇运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该系统利用加速度传感器(美国ADI公司的ADXL330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满量程为±2g)获取皮划艇水上训练时的船体加速度和船速,利用基于电阻应变片和弹性结构梁设计的偏置型桨力传感器获取桨力,桨力传感器量程范围为0~1000N,测量精度≤1%;偏置型桨力传感器通过固定环安装在桨柄外部,解决了不破坏桨杆前提下测量桨力的难题;而且,整个传感器重量轻,对运动员操控感影响小;测试系统采用锂电池供电,防水防锈,可连续工作20h,已经在中国国家队和省(市)级运动队大量应用,也已用于静水皮艇专项竞技能力的评估方法研究中[2]。前期的静水皮艇专项竞技能力评估方法从桨力和加速度信息中构建了30余项表征运动学、动力学和船体姿态的指标参数,侧重于以这些参数逐项评估拉桨技术动作、身体素质、竞速结构、动力保护、桨力效率和划船效果等专项竞技能力[2],没有从整体上考察这些指标对专项竞技能力的作用主次关系,有些指标欠缺,而且,有些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以这些指标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将产生较大的信息冗余。因此,本文在此工作基础上,首先丰富指标参数,使得指标尽可能全面反映竞技能力,再从中寻找能够从本质上反映竞技能力的综合性指标,减少指标数量,建立静水皮艇专项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中国国家皮艇队28名现役男、女运动员,其中,男运动员16名,女运动员12名;积累了从2006年8月至2011年6月间28名运动员的跟踪数据。

2.2 研究工具

采用自行研制的皮划艇运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测量静水皮艇水上训练时的桨力和船体加速度信息,船体加速度包括船体前向、摇晃和颠簸加速度。

2.3 研究方法首先从桨力和船体加速度信息中构建能够较为全面地表征皮艇运动学、动力学和船体姿态的指标参数,再采用定量分析和统计方法降低指标数量(即降维),找出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指标,建立静水皮艇专项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以降维为目的的统计分析方法中,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因为能够较好地反映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而得到广泛应用[10]。因子分析法将原始变量表示成少数几个不相关公共因子的线性组合,将求得的公共因子经过旋转后可以解释公共因子的实际含义,因此,更适用于本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任务。本研究采用专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 13.0中的因子分析模块对基于桨力和船体加速度的皮艇指标参数进行分析,找出若干个公共因子作为综合性指标,根据因子载荷系数矩阵从原始指标参数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静水皮艇专项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如图1所示。

3 指标参数的构建

要建立静水皮艇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从水上实船训练时获取到的桨力和船体加速度信息中构建能够较为真实、全面地表征皮艇运动学、动力学和船体姿态的指标参数,文献[2,5]中采用了桨频、桨力、船速、船速差、拉桨时间和桨力效率等30余项指标参数,也给出了桨力衰减因子和桨力效率等部分参数的计算方法。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增加新的指标参数,并以图2为参考给出每个指标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静水皮艇项目分左桨和右桨,划桨动作中的一桨周期是指一侧桨的桨叶入水至对侧桨叶入水这个过程,包括水下拉桨和空中回桨两个基本动作。

1)水下拉桨时间TT(s):每一桨周期内桨叶在水下运行的时间,细分为左桨拉桨时间TTL和右桨拉桨时间

2)空中回桨时间TU(s):每一桨周期内桨叶在空中划行的时间,细分为左桨空中回桨时间TUL和右桨空中回桨时间TUR。)

3)一桨总时间T(s):完成一桨动作所需的时间,细分为左桨一桨总时间TL和右桨一桨总时间TR。T=TT+TU=T3-T1(3)

4)拉桨时间比例TTP(%):一桨周期中拉桨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细分为左桨拉桨时间比例TTPL和右桨拉桨时间比例TTPR。)

5)抓水时间TI(s):指水下拉桨过程中桨叶抓水动作时间,如图2所示,自桨叶入水(A点)至桨力曲线达到第一个转折点(B点)经历的时间,细分为左桨抓水时间TIL和右桨抓水时间TIR。TI=TB-TA=TB-T1(5)

6)动力时间TP(s):桨叶抓水完成后即进入水下拉桨过程的动力阶段,对应桨力曲线上的第一个转折点(B点)和最后一个转折点(C点)之间的时间,细分为左桨动力时间TPL和右桨动力时间TPR。

7)出水时间TO(s):动力阶段结束后进入水下拉桨的出水阶段,对应桨力曲线上的最后一个转折点(C点)到出水点桨力消失(D点)的时间,细分为左桨出水时间TOL

8)桨频SF(桨每分钟):单位时间内的划桨次数,皮划艇界常以n桨/min表示。桨频是反映训练强度最直观的指标,例如,桨频100表示自桨叶入水到下一桨桨叶入水共需0.6s,常以连续3桨的均值求瞬时桨频。

9)绝对船速差VDF(m/s):一桨周期内最高船速与最低船速之差,以船体前向加速度AX的时间积分计算瞬时船速VB(m/s)。

10)相对船速差RVDF(%):一桨周期内船速差VDF与平均船速VB的百分比。

11)最大前向加速度差AXD(m/s2):每一桨周期内船体前向加速度A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细分为左桨导致的最大前向加速度差AXDL和右桨导致的最大前向加速度差AXDR。

12)前向加速度均方根AXS(m/s2):每一桨周期内船体前向加速度AX的均方根,细分为左桨导致的AXSL和右桨导致的AXSR。

13)最大摇晃加速度差AYD(m/s2):每一桨周期内船体摇晃加速度AY(左右方向加速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细分为左桨导致的AYDL和右桨导致的AYDR。

14)摇晃加速度均方根AYS(m/s2):每一桨周期内船体摇晃加速度AY的均方根,细分为左桨导致的AYSL和右桨导致的AYSR。

15)最大颠簸加速度差AZD(m/s2):每一桨周期内船体颠簸加速度AZ(竖直方向加速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细分为左桨导致的AZDL和右桨导致的AZDR。

16)颠簸加速度均方根AZS(m/s2):每一桨周期内船体颠簸加速度AZ的均方根,细分为左桨导致的AZSL和右桨导致的AZSR。

17)桨距SV(m):每一桨周期内船体前进的距离,以船体前向加速度AX来计算,细分为左桨桨距SVL和右桨桨距SVR。18)最大桨力FM(N):拉桨过程中的桨力最大值,细分为左桨最大桨力FML和右桨最大桨力FMR。19)拉桨冲量FS(N•s):水下拉桨过程的桨力总冲量,细分为左桨拉桨冲量FSL和右桨拉桨冲量FSR。

20)拉桨平均桨力FN(N):水下拉桨过程中的平均桨力,只包括水下拉桨时间,不包括回桨时间,细分为左桨拉桨平均桨力FNL和右桨拉桨平均桨力FNR。

21)一桨平均桨力FNA(N):一桨周期内的平均桨力,细分为左桨一桨平均桨力FNAL和右桨一桨平均桨力FNAR。

22)最大桨力衰减FMD(%):单人500m皮艇比赛中,运动员基本都采用全力划战术,50~100m航程内输出功率最大,最后50m冲刺阶段也需要力量爆发,运动员只有具备较高的耐乳酸能力才能保持一定的桨下力量[5]。因此,这两个特殊区间内的桨力衰减可以反映其有氧耐力水平,本文参考文献[5]中桨力衰减因子的定义来计算最大桨力衰减,细分为左桨最大桨力衰减FMDL和右桨最大桨力衰减FMDR。

4 基于因子分子法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根据以上方法构建的60个能够较为真实、全面地表征皮艇运动学、动力学和船体姿态的指标参数中,有些指标参数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比如一桨总时间(TL和TR)、水下拉桨时间(TTL和TTR)、空中回桨时间(TUL和TUR)以及一桨桨距(SVL和SVR)都与桨频SF有直接相关关系,也就是指标参数有冗余,这些指标可能只由一项公共因子决定和解释。因此,本文采用因子分子法找出较少的几个潜在的起主要作用的但不能观察的公共因子60个指标参数的综合性指标,通过对综合性指标的分析和解释从原始指标参数中提取出代表性指标以建立静水皮艇专项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下面是按图1所示的流程顺序简单介绍指标体系建立过程。

4.1 公共因子的提取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将原始变量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几个因子变量线性表示,这几个公共因子应尽可能多地解释各变量的协方差,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共因子的主要步骤包括:1.对原始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不同变量在数量级和量纲上的不同;2.通过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等方法确定原始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只有具有较强相关性的原始变量才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共因子;3.构造因子变量,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极大似然法和最小二乘法等方法构造因子变量;4.通过正交旋转、斜交旋转或方差极大法旋转等方法旋转因子变量,得到载荷矩阵,对因子变量进行解释。要了解公共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解释能力,除了获取载荷矩阵外,还有变量共同度和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两个统计量比较重要。变量共同度反映全部公共因子对原有变量方差解释说明的好坏程度,其值越接近1,说明公共因子能解释原有变量的信息越多,效果也就越好本文对28名运动员某次测试数据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60个原始指标的变量共同度都在0.95以上,说明所获得的因子变量组合能反映原始指标95%以上的信息,方差解释能力好。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反映公共因子对所有原始变量总方差的解释能力,方差贡献越高,说明公共因子越重要。28名运动员某次测试数据提取的公共因子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如表1所示,给出的是特征值超过1的10个公共因子,它们对原始60个指标参数的总体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5.7%。可以认

由于未经旋转的因子变量综合性太强,使得因子变量的含义不够清晰,难以找出实际意义,不利于解释。因此,需要对原始因子变量进行旋转处理。本文采用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旋转,旋转后每个原始变量只在一个公共因子上具有较高载荷(载荷系数尽量接近1),而其他公共因子的载荷系数尽量接近0,某次测试数据的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4.2 综合性指标(公共因子)的分析和解释从表2中每个公共因子对应大载荷系数的原始指标参数可知,经过旋转的公共因子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分别代表了静水皮艇运动的某类运动学或动力学特征。本文根据载荷矩阵对应的原始指标参数的共性,同时,借鉴专家经验对提取出的以上10个公共因子进行命名和解释,作为静水皮艇专项竞技能力的综合性评价指标。1.桨频指标。公共因子1的主要作用对象是一桨总时间(TL和TR)、拉桨时间(TTL和TTR)、动力时间(TPL和TPR)、一桨桨距(SVL和SVR)和桨频(SF)等反映桨频控制能力的指标。实际上,桨频的变化会引起一桨总时间和拉桨时间的变化,而一桨总时间的变化也会造成桨距的变化。前期研究也指出桨频是身体机能和训练强度的外在表现,桨频和桨距调控是控制船速的关键之一[3,6]。因此,将公共因子1所对应的综合性指标命名为桨频指标。2.船速差指标。公共因子2的主要作用对象是绝对船速差(VDF)、相对船速差(RVDF)、最大前向加速度差(AZDL和AZDR)和前向加速度均方根(AZSL和AZSR)等反映船体速度动态变化特征的指标,是竞技能力中控制速度结构的表现。因此,将公共因子2所对应的综合性指标命名为船速差指标。3.船体颠簸指标。公共因子3的主要作用对象是最大颠簸加速度差(AZDL和AZDR)和颠簸加速度均方根(AZSL和AZSR)等反映船体颠簸的指标,是竞技能力中船体姿态控制好坏的量化表现之一。因此,将公共因子3所对应的综合性指标命名为船体颠簸指标。4.左桨桨力指标。公共因子4的主要作用对象是左桨最大桨力(FML)、左桨拉桨冲量(FSL)、左桨拉桨平均桨力(FNL)和左桨一桨平均桨力(FNAL)等反映左桨拉桨力量素质的指标,反映竞技能力中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和拉桨节奏,因而将公共因子4所对应的综合性指标命名为左桨桨力指标。5.右桨桨力指标。公共因子5的主要作用对象是右桨最大桨力(FMR)、右桨拉桨冲量(FSR)、右桨拉桨平均桨力(FNR)和右桨一桨平均桨力(FNAR)等反映右桨拉桨力量素质的指标,反映竞技能力中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和拉桨节奏,因而将公共因子5所对应的综合性指标命名为右桨桨力指标。6.船体摇晃指标。公共因子6的主要作用对象是最大摇晃加速度差(AYDL和AYDR)和摇晃加速度均方根(AYSL和AYSR)等反映船体摇晃的指标,是竞技能力中船体姿态控制好坏的量化表现之二。因此,将公共因子6所对应的综合性指标命名为船体摇晃指标。7.左桨桨力衰减指标。公共因子7的主要作用对象是左桨最大桨力衰减(FMDL)、左桨冲量衰减(FSDL)、左桨拉桨平均桨力衰减(FNDL)和左桨一桨平均桨力衰减(FNADL)等反映左桨桨力衰减特征的指标,反映竞技能力中运动员的有氧耐力素质和拉桨技术,因而将公共因子7所对应的综合性指标命名为左桨桨力衰减指标。8.桨力变化特征指标。公共因子8的主要作用对象是前坡斜率(SLPFL和SLPFR)、抓水超调(CCL和CCR)和桨力平坦程度(FFL和FFR)等反映桨力变化特征的指标,因而将公共因子8所对应的综合性评价指标命名为桨力变化特征指标。9.右桨桨力衰减指标。公共因子9的主要作用对象是右桨最大桨力衰减(FMDR)、右桨冲量衰减(FSDR)、右桨拉桨平均桨力衰减(FNDR)和右桨一桨平均桨力衰减(FNADR)等反映右桨桨力衰减特征的指标,反映运动员竞技能力中的有氧耐力素质和拉桨技术,因而将公共因子9所对应的综合性指标命名为右桨桨力衰减指标。10.拉桨节奏指标。公共因子10的主要作用对象是拉桨时间比例(TTPL和TTPR),直接反映竞技能力中的拉桨节奏,因而将所对应的综合性指标命名为拉桨节奏指标。由表2还可以知道,绝大多数原始指标参数总会在某个公共因子上具有较大的载荷系数,也就是可以单独由某个主要公共因子代替。但桨力效率、抓水时间、出水时间和后坡斜率分别与多个公共因子关联,桨力效率与船速差、船体颠簸和船体摇晃等综合性指标相关,抓水时间和后坡斜率与桨力变化特征和船体摇晃等综合性指标相关,出水时间与桨力变化特征和船速差等综合性指标相关,而且,在其中任意一个综合性指标上的载荷系数都不超过0.5。前面的研究[2,5]也认识到船速差、船体颠簸和摇晃控制对划船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抓水过程对船体摇晃控制起作用,出水过程对控制船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为了考察数据样本在运动员或训练场地和训练季节的差异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我们以这些因素选择了不同组的测试数据进行了多次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各因子变量的排序有一点变化,但公共因子的作用对象是稳定的,其意义也就是明确的,也就是说,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可靠的。

4.3 原始指标分类和代表性指标选取因子分析法得到的少数几个公共因子(综合性指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根据综合性指标的含义对原始指标进行分类,每类包含的主要原始指标如表3所示。根据皮划艇项目特点,有些公共因子划归为同一类,例如船体颠簸指标和船体摇晃指标划归为船体姿态类,左右桨的桨力指标划归为桨力类,左右桨的桨力衰减指标划归为桨力衰减类。虽然采用因子分析法获得的公共因子可以作为综合性指标,也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但其数值无法精确测量得到。而每类原始指标对应一个公共因子,所以,自然的想法就是从各类原始指标中选取1~2项指标作为该类的代表性指标,便于竞技能力量化评估的实际操作。代表性指标的选取需要坚持本类代表性和他类独立性原则,即尽可能多地反映本类指标的特征,与其他类指标的相关性尽量小。因子分析法中的载荷矩阵反映原始变量与公共因子的关联度,载荷系数aij表示原始变量xi与对应公共因子Fj的相关性强弱,aij越大,原始变量xi与公共因子Fj的相关性越强,可以解释原始变量的信息越多。因此,每类的代表性指标选取方法是:对于某一个公共因子(综合性指标),选择在其上载荷系数最大的原始指标作为代表性指标。每类的代表性指标及其在相应公共因子上的载荷系数如表3所示,所选择的代表性指标在相应公共因子上的载荷系数均超过0.8,因而只需选择11项原始指标参数就可以表示原有60项指标参数的大部分信息。

在11项代表性原始指标中,桨频是身体机能和训练强度的外在表现,也是调节船速的重要手段,竞赛过程中通过调整桨频来控制竞速结构;船速的高低起伏会造成船体摩擦阻力和兴波阻力的急剧增加[2],同船体颠簸和摇晃一样会造成桨力做功的损耗,也就是说船速差、船体颠簸和摇晃是动力保护能力的重要衡量,可以通过控制身体旋转和重心以及拉桨发力方向来降低动力损耗[5],因此,也是拉桨技术的体现;拉桨平均桨力反映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和拉桨节奏,与船速关联性很强;桨力衰减反映了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和速度力量水平,是耐力水平和竞赛策略结合是否合理的外在表现,桨力衰减过大或过小都不合理,过大的桨力衰减将导致体力严重下降,后半程无法发起有力冲刺,过小的桨力衰减说明前半程发力不充分;桨力平坦度反映动力维持能力和桨力利用效率,影响划船效果;拉桨时间比例(拉桨节奏)会直接影响拉桨力量,拉桨时间过短会造成总的做功不足,过长会降低拉桨速度,导致桨力减小,拉桨节奏取决于身体形态和技术风格、训练强度等。因此,以这11项指标参数建立的静水皮艇专项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整体上体现了运动员的训练强度、专项力量素质、有氧耐力水平、动力保护和技战术等各个方面的专项竞技能力,清晰有效地简化了竞技能力的评估。\

5 结论

评价体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评价;建立;体系;完善;机制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268-02

一、注重评价对象的层次性,确定评价的标准

过程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实行统一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的方法。所以,我们注重评价对象的层次性:对于优等学生的评价,重在引导他们创新,引导他们勇于挑战教师,挑战书本,勇于超越自我。对于相对学困生,则要千方百计抓住其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都要及时加以表扬。同时,实行“弹性”要求,在保底的前提下,不作硬性规定。从而引导其参与到学习之中,品尝学习的乐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对于优等生,因为学习成功率比较高,自信心比较强,评价他们的学习要求也比较高,较为严格,才能有利于促使他们不断进取,不断超越,当他们的学习确有创见时,要给予热情的肯定,甚至可以采用表彰科学家的做法,就学生的某一创新解法以这个学生的名字命名。例如百分数应用题:“服装厂接到生产2000件衬衫的任务,前3天完成了25%,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生产任务一共要用多少天?”练习时大部分学生是在求出每天完成多少的前提下,用方程或比例或算术解来解答这道题目。可我班智丽同学却提出只需3÷25%就可以了,全班同学一致赞同把这种解法命名为“智丽解法”。这样用荣誉称号的办法,可起激励创新的良好课堂氛围。学困生因为学习成功率较低,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教师在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答对及时肯定,答错不妄加指责。

二、注重评价的时效性,把握评价的时机

1.即时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恰到好处的评价讲解,是教师复杂的思维活动的“精化”和“外显”。及时评价,能及时唤起学生相应的复杂思维活动,教师对学生的重要反馈,诸如答问、质疑、课内解题练习(包括板演)、作业等等要及时做出评价,评定其好坏、正误,及时向学生输出这些评价信息,让学生尽快知晓自己见解的正确与否。这样做,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有利于学生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评价方法。

2.延迟评价。课堂中,有时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对学生的答问采取冷处理――延迟评价,给学生留下一点“时间空白”,设置悬念,后发启评。

例如:我在听“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堂课中,教师在讲解例题并总结计算法则后,有一位学生提出:“我把被除数化成整数,在移动除数小数点的位置,一样能算出结果来。”他举出实例并板演9.12÷3.8可以化成912÷380来计算。面临这种情况,这位教师先肯定这位学生爱动脑筋,不迷信课本,不迷信老师,应该称道。教师采用延迟评价,让全班学生用两种不同的算法算一算91.2÷0.38,并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很快就发现,把被除数化成整数,而除数仍然是小数。比较之下,课本的法则适用的范围广,更具科学性。听到这里,我由衷赞叹这位老师的高明:对学生提出的想法及时肯定,妥善保护了学生再创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动手计算,进行讨论,教师加以点拨,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把握好评价的形式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评价时应注重评价主体多样化和内容的多元化,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基于我校的做法,通常采用如下五个方式,通过自评、互评、他评等形式,有效地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1.师评生,激发学生乐学。在学生的心目当中,老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对于学生来说,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一旦得到老师的鼓励、肯定评价之后,内驱力往往成倍地激增。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面向学生个体,有针对性地从学生的学习的情感、动机、态度、自信心、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等方面进行适时、正面、积极的评价。

2.生评师,增强学生自信。学生挑战老师,师生一起活动,多项交流,评价,体现了平等、民主、自由、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3.生评生,学生互学的手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评价学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

4.家长评价,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动力。家长评价也是评价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因为现在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紧密相连的,有时学生的作业也可请家长写上评语。

5.自我评价,让学生自我完善。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如果仅凭某次测验或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不仅不科学,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学生的行为。所以,我们多方面收集学生信息,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进程,给予他们正面、及时、肯定、综合的评价。

1.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包括学生的数学成绩、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内容。把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放在一定的数学情景中进行。通过数学活动,评价可以获得更为翔实的信息。

2.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评价。在评价中注重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强调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侧重于成绩和素质的增值,而不是简单的分等排序。在这种多元的评价中,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四、关注评价主体的发展性,发挥评价的功能

1.数学日记,记录学习。数学日记不仅可用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用于评价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他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可以像和自己说话一样写出他们自己的情感态度、困惑之处或感兴趣之处。新课程数学教学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而写数学日记无疑提供了一个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思维方法和情感的机会。而且数学日记还可以帮助学生评价自己的能力或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也有助于数学教师培养和评价学生的反省能力。刚开始,我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学生感到莫名其妙,十分困难。于是,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写数学日记的格式,规定一些写的内容,打印后分发给学生。下面就是我提供给学生的数学日记的一种格式。

学生按这种格式写“数学日记”越写越会写,有的学生都能写到三四百字,成为一篇“数学学习自我评价小报告”。教师也能从检查学生的“数学日记”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越写越对每一单元的数学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积极性更高,信心更足。

2.成长记录袋,记录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留下成长进步的足迹,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自信是我们设置“成长记录袋”的宗旨。“提倡纵向比较,拒绝横向比较”是我们操作“成长记录袋”的原则。在“成长记录袋”里只存个人前后发展变化的信息资料。既有学生自主选择的,也有与老师共同确定的,主要包括自己的成长手册,研究性活动记录、最满意的作业、数学日记、最成功的一次数学成绩等内容。

上一篇:酒店评价范文 下一篇:环境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