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范文

时间:2023-10-05 13:36:52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篇1

关键词: 高职生;自我概念;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自我概念的界定

自我概念是指行为人在一定的时期内,通过外界感知以及自我感觉,对自我进行感受评价的结果。自我概念一般情况下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生理自我即是对自己生理上所体现的特征进行的一个客观上的认识,如自己的身高、体重、形态、健康等概念的认知。心理自我是对自我内心状况属性的一种认知,如性格、气质、行为能力等。社会自我则是对自身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处在怎样的一个社会地位上的一种认知。自我概念的界定关乎行为人自身的身心健康是否协调一致,心理健康是否符合正常的标准。高职生的自我概念,在不同的时期亦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判断。

2.高职生自我评价以及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在研究特殊行业特殊群体的基础上,展开对当代大学生各项素质的调查,其中包括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的研究调查。当时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抑郁症的关系以及大学生的忧虑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但当时并没有细化到对高职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

高职生在社会的建设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在读高职生以及刚刚完成就业的高职生,其从校园刚刚步入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尤其是当消费水平与工资的增长不成正比,自我概念与对自我的评价,相比于刚升入高等院校的状况一定有所不同。而这时候适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结合家长的经验之谈以及朋友的关心呵护会对孩子本身起到一定的作用。自我评价关乎心理健康状况,关乎学生自身的抗压能力,关乎个体对于社会的评价,关乎个人的幸福感以及与整个社会相和谐的状态。有一些高职生对自身的评价非常客观,而有一些高职生则能够很好地认识到自转身的心理状态。下表为研究结果。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发现,实际上高职学生在心理方面会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有些是自身家庭所造成的,而有些则是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这其中男学生和女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会有着一定的差异性。

3.学习教育规划以及良好的社会交流

个体的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自我评价越低,可能性格抑郁内向的可能性比较 大;自我评价越高,可能社会道德感越强,自我期待越高,相对心理健康程度会越好。但不一定自我评价高的人就一定会比自我评价的低的人内心更健康。良好的自我评价要建立在合理的社会期待的基础上,过低的自我评价,会导致个体在社会活动中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晋升,而过高的过于自负的自我评价会导致一旦低于自己的期待,容易导致内心失衡,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高生存在自我评价定位较低或者过于自负影响到心理健康的情况下,除了学生自我疏导,与同学朋友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外,还需要学校注重学生心理状态,加强安排心理教育方面的课程,此外仍需要家长的配合。认识到学生的自我概念关乎心理健康,关注高职生的心态,如学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会直接影响自我评价,这时候采用心理疏导措施以及教师及时沟通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职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群体,其自我概念与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因而高职生在树 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 同时,应平衡心态,形成良好的自我 评价。

参考文献:

[1]樊富民,付吉元.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篇2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职业压力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一系列教学和管理制度改革面前,普遍承受着相当程度的工作和精神压力。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关注教育发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首先必须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状况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1)教师的心理状况会影响自己的行为,又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2)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3)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和世界观的形成。因此,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卫生与保健工作,对于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很有必要的。

2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意蕴

2.1 心理健康定义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得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状态”。我国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及他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能够妥善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总之,心理健康既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也是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进而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过程。

2.2 教师心理健康的界定及评价标准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指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觉实践中形成的心理品质。浙江教育学院的骆伯巍认为,心理健康的教师必须具备五条标准:1)广泛的兴趣;2)融洽的人际关系;3)健康的情绪体验;4)积极的进取精神;5)稳定的工作热情。

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所以,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的要求除了应该与其他人群遵循同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标准外,应适当考虑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笔者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的标准:1)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胜任教学工作;2)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特点;4)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5)和谐的人际关系。

3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3.1 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种:l)亚健康问题突出。因于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变革激烈的时代,有许多教师长期处于抑郁、焦虑、沮丧、淡漠、敌对等不良情绪状态中。2)人际关系问题。因教师工作的性质,教师必须与学生、同事、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教师角色的多重性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心理调节。3)职业行为问题。教师的不健康心理在职业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有: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教学活动失去创造性,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不尊重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对教师职业失去热情,甚至开始厌恶教育工作,出现职业倦怠等。

3.2 影响教师心理的主要原因

教师心理健康是由多个维度、多个层次构成的复杂的系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社会文化和家庭期望的压力。作为“人民教师”,他们所拥有的荣誉大多来源于善良、值得相任、学识渊博、勤奋、为人师表以及社会前进的知识动力等等,从收入和薪资报酬上看,教师是内部贫富差距较大的阶层,收人拉开了档次,都会带来自我价值感的混乱及巨大的心理压力。2)工作繁重负荷大。从职业因素来看,教师教书育人,责任重大,既承受着外在期望的压力,又面对内在的角色冲突,加上期望与现实的差距,使教师极易产生一些心理压力。3)教师个体因素。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受其自身因素影响,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其心理健康状况在一定意义是由自己的身心因素决定。4)学校行政管理过于专制性,教育评价机制不科学。

4 解决和防范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路径

为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本文依据产生心理健康的原因,针对如何防范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4.1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对教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以及心理素质技能培训,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既为日后的心理干预和辅导打下基础,这一学习过程本身就能够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4.2 建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有利于教师积极评价自身的教学水平,能有效缓解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4.3 培养兴趣爱好,形成压力免疫

教师拥有良好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在教学中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还能使教师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它还可以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有利于良好情绪的保持和培养,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

4.4 教师自身形成积极的自我能力评价,充分挖掘自身的积极品质

对于教师自身来说,既要客观、正确地评估自己的教学水平,也要对自己当前教学能力的不足予以适当的包容,并对自己日后的发展和完善充满自信,从而形成对自我教学能力的积极认知,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

4.5 社会关注,建设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教师的紧张、焦虑心理。教育行政部门和管理机构是教师强有力的帮助者和支持者,为教师提供适当的物质帮助和情感支持,改善教学条件,创建良好的教师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5 结语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促进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给出了一些预防及维护心理健康的对策。因此,不论社会还是学校都要从以人为本及尊重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予以关心,既要重视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也要重视他们的心理素质建设,让所有的教师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重庆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2]张佩云.试论教师的心理健康[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05).

[3]王艳.谈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02).

[4]徐学俊,魏礼飞.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基础教育研究,2001(01).

[5]王以仁等.教师心理卫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6]张海燕.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维护[J].大连理工大学,2006(07).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篇3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

学生的课程评价一般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即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通过日常的积累来提高学生的能力。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正遵从了这一理念,它是对中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的具体表现和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作出的评判的过程。评价的好与坏、正确与否都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如何正确进行中学体育和健康课程学习的评价,是我国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现状

1.对评价的理解存在偏差,没有正确认识评价的目的

“学习评价”只能是一种工具,不能作为教学目的而存在。但是在现阶段中学教育的发展中,很多人都误解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原意,他们错把评价结果当成了教学目的,“反客为主”。不仅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实施,也阻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2.评价内容不科学、不合理

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不只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个人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等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大多数人觉得体育与健康课程只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所以,在评价过程中也仅仅只是把“体能”这一项列入了评价内容。忽视了对其他方面,例如:心理素质、个人兴趣、学习态度等的认识。这种情况违背了全面发展的要求,不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3.评价方式不合理、十分单一

大部分的老师和学校,因为贪图简单或者思想观念落后等原因,在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时,依然习惯于采用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即仅仅只通过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一次检测,来对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老师和学生日常工作的负担,节省了时间,但实际上是相当不合理的。因为这种方式本身就不科学,只要学生在期末测试中因为某些原因产生了失误,那么对他的评价就会有失水准,这是不符合评价目的的。

4.评价结果不够客观,主体意识强

现在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时,大部分情况下,老师都是主体,并且是唯一的主体。实际上这是有失公正的,由于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评价结果难免会产生偏差,有时甚至差距很大。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指导,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对教学目的实现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二、如何正确进行中学体育与健康过程学习评价

1.正确认识学习评价的目的

为了防止“评价”作为工具,但却反客为主的情况,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学习评价”的目的。

首先,学习评价是为了增加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认识。只有了解了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才能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当前的学习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其次,学习评价也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自我的认识。通过加深学生对现阶段学习情况的了解,有利于课程设计的顺利展开,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

2.评价内容的转变,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

为了应对我国现阶段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只针对身体素质的现状,我们应该转变评价内容,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将课程目标与评价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把心理素质、适应新事物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纳入到学习评价中去。

3.优化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如何优化评价方式,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成果,但是由于终结性评价缺乏“流动性”,只存在于期末这一个时间段,不能完成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考察,所以不符合教学发展的需要。

其次,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考察方式以书面考察为主,特别是在体育基础知识上。但是这种考察方式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对所有学生一概而论。所以,在新的教育体制下,老师应该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4.评价主体采用多方参与的形式,弱化主观意识的影响

单一的以老师作为评价主体,存在着巨大的缺陷。由于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存在明显的差距。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多方参与的形式,保证学习评价的结果尽量公平合理。

首先,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认识最为深刻的自然是学生自身。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老师能够对每个学生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老师在学生学习评价过程中依然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每节课的过程实际上都是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过程,在平时的观察中,老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有一个较直观的认识。

最后,班级同学也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进来。作为同龄人和日常生活的主要对象,学生之间更多的能够增加对相互之间品行的认识。

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我国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大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重视,从正确认知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转变、评价方式转变和弱化主观意识的影响等方面来促进其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万虎,张辉.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调查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2(02)

[2]管水法,王德洪.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02)

[3]李旭天,刘金生,毛淑芳.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6)

作者简介: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篇4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公共卫生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乃至医务人员采用较大范围的问卷调查方式,采集人群健康方面的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供管理决策者参考。

疾病的发生是重要的健康测评指标,这里所说的疾病是指被医学手段检测到的疾病。基于健康是生命正常状态的定义,当生理和心理指标发生偏移就是疾病。因此,生理与心理功能的监测往往成为临床医生喜欢采用的评判健康的指标。

健康问卷调查的目的各有不同,但目前常用的诸多健康测评的方法大都整齐划一。有些侧重于疾病(客观指标).有些侧重于病患(主观体验),这类通过简单地询问人们对于自己健康状况的判断非常简便实用,其前提就是相信每一个人都清晰地从医学上分辨健康和不健康。在调查中,有人坚信自己很健康而体检结果却显示他们身体欠佳,而有些人怀疑自己浑身是病,但又查不出任何证据。由于人为的主观的误差无时不在,使得健康自测的准确性受到质疑。

问卷式测评关注了疾病过程中的痛苦证候与体验(被调查者主诉).以及通过日常行为能力来测评健康,这从大概率上仍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当一份健康问卷调查设计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自我主观感觉描述(如我觉得不太舒服)②临床体征的自我描述(如我的后背不舒服)③行为特征的自我描述(如我今天卧病在床)。这里只有第三个方面(即行为能力)最有价值,因为第一、第二个方面描述的主观感受很难被观察衡量。其实,最简单的健康测评方法就是看某人是否因病去医院或者因病无法工作。虽然人们倾向于正相地评估健康,但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和相关的测量方法,因此,不得不更多地选用负相指标来衡量健康,也就是说,将不健康的指证用来测评健康状态,这实在是一种不得已的方法……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篇5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自评生活质量;固定效应模型

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6-0001-11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6-001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在老年人日常生活和照料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水平又和他们的健康状况紧密相连,国外较早就出现了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研究[1-3]。国内有关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也发现,老年人健康状况是对他们生活质量的重要衡量,健康状况越好,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评价一般也越高[4-5]。不过,国内的这些研究尚可进一步深入。首先,以往研究多把老年人健康状况作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或者替代性评估指标。这种处理实际上暗含了二者是等价关系的假定,对“健康是否影响生活质量”这一命题缺少前置的检验。史密斯(Smith)等人的研究发现,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是不同的概念,在研究中并不能混用这两个术语[6]。其次,以往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分析健康的某一个或某两个指标与生活质量的关系,较少全面地考察二者的关系。实际上,国外有研究发现,不同维度的健康状况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机制都是不同的[7-8],国内研究还尚未就不同维度的健康水平对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过细致的全面比较研究。最后,现有研究大多采用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并没有将二者置于时序关系中去考察,容易造成遗漏变量偏误所导致的分析结果的偏差,导致我们无法确定健康是否真的对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具有预测作用。这主要是由于普通的OLS方法将未被观测到的异质性归入随机误差项中,从而忽略了误差项与引入模型的其他解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潜在关联,造成内生性问题。为了弥补国内同类研究的上述不足,本文以“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CLHLS)项目中跟踪调查数据为基础,尝试多维度纵向地分析老年健康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二、文献与分析框架

一般认为,生活质量是一个多向度的概念,既应包括主观感受,也含有客观评价[4,9-10]。生活质量的客观评价主要基于外在的观察者对研究对象客观生活环境、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系统的一系列评判[11],而主观生活质量则偏重于从个体价值观和主观感受的角度评估生活质量,例如,吉尔(Gill)和费恩斯坦(Feinstein)认为,生活质量应由个人的感知来界定,研究者需要询问个体独特的切身感受[12]。蒂娜(Diener)和徐(Suh)也提出,反映客观生活环境的社会评价指标不能替代个体对其生活环境和幸福程度的主观评定,比如,对于相同的外在环境和生活条件,个体可能会表现出很不一样的判断和反应[13]。本文选取的研究变量是自评生活质量,侧重于老年人个体的主观生活体验,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等含义较为接近。

健康一直被视为如何使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重要影响因素。按照联合国的定义,“健康是一种在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14],所以,首先从肌体健康看,随着人体的自然老化,老年人身体器官的生理机能会逐渐减退,器质性的损伤不可避免,各种身体功能障碍和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大。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了伴随着衰老、疾病等老年人肌体健康状况的下降和各种身体失能情况,常常会导致老年人自身幸福感和整体生活质量的下降。老年人身体机能的损伤和躯体功能的障碍会使得老年人出现感官系统功能下降、行动不便、反应迟缓、记忆减退等现象,从而削弱了他们的自我主控能力,降低了老年人的自尊水平和自我效能感[15-16]。此外,老年人身体上的力不能及还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技能、正常出行、社会活动等,降低老年人参与社会交往的频率,减弱社会支持系统[17],由此削减了由社会联系带来的情感交流、精神支持和情绪排遣,造成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下降。

老年人肌体健康不佳如日常活动能力缺损、遭受病痛折磨等不仅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也常常会给老年人带来一些心理上的问题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李建新和张风雨的研究发现,客观的身体健康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老年人的精神情绪和心理状态,无疾病的老年人在孤独感和幸福感两个心理健康指标上表现都好于有疾病的老年人[18]。而盖曼(Gayman)等人也证实,患有慢性病和低水平的生活自理能力会增加老年人的抑郁情绪和焦虑症状[19]。利夫尼(Livneh)和安东尼娅(Antonak)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发现,伴随着慢性病和身体失能的不同阶段,失能人群可能经常出现一系列心理反应,如震惊、焦虑、否认、沮丧、愤怒、调适等[20]。这些心理上的阶段波动无疑会影响到失能人群的情绪状态,造成心理上的紊乱,而且如果最终的心理调适不成功,带来的消极后果将是持久性的。

事实上,老年人心理或者精神健康状况与其幸福感、生活质量的联系更为直接。席曼(Schieman)和特纳(Turner)的研究指出,随着年龄的增大,除了身体失能的威胁,老年人还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社会角色和社会支持的丧失所带来的不适感,也更容易经历亲人好友离世带来的痛苦体验[15]。老年人从社会生产领域的退出、社会角色的转变、权威的失去、社会联系的减少、经济上对他人的依赖都容易对他们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负担,使得老年人经常承受来自孤独、疏离引起的抑郁和焦虑,并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家人、朋友、圈子等组成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变化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影响[4],因此,老龄化容易给老年人带来的诸多心理变化和心理困扰,加之身体失能以及由此而加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对老年人生活质量造成双重消极影响。另外,心理健康状况也反映了老年人享受生活和心理复原的能力[21],老年人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缓解老年人的情绪压力,提高其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的能力。

自评健康是健康测量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一个综合变量,它是回答者对自身健康水平的一个总体性的主观认知评价。在吉尔哈(Jylh)看来,一个人的生理机能状况(通过医学诊断信息、观察身体功能、是否有患病的症状和身体的感觉等进行判断)是这种自我健康认知的基础[22]。因此,健康的自我评价首先反映了老年人对自己客观身体健康状况的感知[23],而患有疾病、日常生活能力受限、身体失能等都会引起更加消极的健康自评[24-25]。作为一种整合性的认知,自评健康还渗透了自评者心理状况的影响[26]。心态积极的老年人更容易对自己的健康抱有乐观的态度,从而做出更高水平的健康自评[27],相反,心理烦恼则会导致消极的健康自评[28]。作为老年人客观机体健康和主观心理健康的综合性反映,自评健康对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萨伊迪安(Saeedian)等人基于帕金森病人的研究就发现,自评健康在病人身体的功能情况和生活质量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29]。

通过上述文献梳理,我们认为肌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都可能影响到老年人的自评生活质量,以往国内关于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关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健康的某一个维度,缺乏多维度地考察健康的效应。同时,也缺少不同健康维度变量变化的影响作用机制的研究,即肌体健康通过影响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进而影响老年人的自评生活质量。在考虑多维健康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设计框架下(见图1),本文尝试回答两个主要问题:第一,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改善是否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评生活质量?第二,如果存在上述影响,那么不同维度的健康状况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和机制是否存在差异?

三、数据、变量和方法

1.数据与变量

本文使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08年和2011年两个年份的跟踪调查数据。该项目从全国22个调查省市中随机选择大约一半的市或县进行调查,涵盖区域总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5%,具有较好的全国代表性,数据质量较高[30]。在两个时点的调查数据中,共追踪得到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为有效回答的7093个人年样本(14186个观察值),去除自变量和控制变量含有缺失值的样本之后,剩下的分析人年样本为6869个(13738个观察值),同时,本文的固定效应模型自动剔除了因变量没有发生变化即自评生活质量水平在两个调查时点相同的个体4012个,最终进入模型的人年样本量为2857个(5714个观察值)。

本文研究的因变量是老年人口的自评生活质量。我们以问卷中“您觉得您现在生活怎么样?”来测量老年人总体的自评生活质量。该问题的有效回答分为“很好”、“好”、“一般”、“不好”和“很不好”五个等级,本文将其简化为二分变量进行处理,即前两个等级合并为一类,表示“好”;将后三个等级合并为一类,表示“不好”。本文模型剔除了在两个时点没有发生变化的因变量,因此因变量在模型中只表现为“变好”或者“变不好”两种情况。当然,这种处理虽然比较简洁,但也因此丢失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不过,我们也尝试了把因变量做五分类处理,采用线性回归的模型,发现分析结果与非线性的模型结果相差不大。所以,本文留存了这种简洁的分类变量模型分析。

本研究从肌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三个维度来测量本文的核心自变量,即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反映健康的生理效应、心理效应和综合认知效应。老年人相对客观的肌体健康状况由日常活动能力(ADL)来反映。CLHLS问卷依据Katz指数[31],从六个方面来调查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的能力:洗澡、穿衣、室内活动、上厕所、吃饭和大小便控制。本文把这六个项目综合为一个变量,首先把每一项都按照“1=完全自理”、“2=部分自理”和“3=完全不能自理”的方式进行了编码,然后将每一项都进行了反向的编码,最后将每一项的分数相加并计算平均值作为老年人自理能力评分,分数越高意味着老年人自理能力越强。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则由问卷中的七道问题来反映,即“遇事是否都想得开”、“是否喜欢干净整洁”、“是否经常感觉紧张害怕”、“是否经常觉得孤独”、“自己的事是否自己说了算”、“是否觉得越老越不中用”、“是否觉得与年轻时一样快活”,所有问题均为五级评分(1.5分),我们将负向评分的题项转化为正向评分,分数越高,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由于此组问题内部一致性较好(经过信度检验,Cronbach’s Alpha系数2008年为0.615,2011年为0.637),我们把七个问题项的分数进行了累加并计算平均值,作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评分。

对于老年人的综合认知健康,本文选取了问卷中“您觉得现在您自己的健康状况怎么样?”这一问题来反映。对该问题的回答包括“很好、好、一般、不好、很不好”五类,本文将前两类合并,代表“好”,将后三类合并,代表“不好”。

本文使用2008年和2011年的跟踪数据分析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变化,把这种变化作为老年人健康状况变化及其他随时间变化的控制变量的函数。因此,与单时点的截面数据分析不同,老年人ADL和心理健康的变化是两年评分的差值,自评健康变化表现为“变好”、“不变”和“变不好”三种情况。

除了因变量和指示健康状况的三个自变量之外,基于已有的研究文献,本文还选取了对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可能具有显著影响的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婚姻状况、教育程度、60岁以前的职业类别、老年人的生活保障情况和相对经济状况,以及重病治疗是否及时。其中,年龄为定距变量。性别、居住地、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类别、生活保障情况、重病治疗是否及时均为二分变量,生活保障以“生活来源是否够用”来衡量,分为“够用”和“不够用”两类。相对经济水平为定距变量,以“您的生活在当地比较起来,属于什么水平?”来测量,其回答分为“很困难、比较困难、一般、比较富裕、很富裕”,分别赋值1.5分。变量基本情况描述详见表1。

2.分析方法

本文使用非线性固定效应Logit模型分析老年人健康状况对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固定效应模型将个体在不同时点的差异固定起来,从而有效排除了未被观察到的遗漏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以及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的干扰作用。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缺失变量导致的估计偏误问题。二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固定效应模型将个体之间没有被观察到的差异当做固定参数来处理,随机效应模型则是将遗漏变量当做具有特殊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且假定与观察到的变量不相关[32]。随机模型的这种假定一般较难实现,因为遗漏变量通常与模型中的其他解释变量存在关联。本文借助Hausman 检验的结果发现,固定效应模型比随机效应模型更适合本文的模型。

为回答本文的研究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三个嵌套模型,来考察我们关心的自变量在两个时点(2008年和2011年)上的变化对因变量变化的影响:模型1在纳入控制变量的前提下,考察老年人ADL状况的变化对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心理健康变量变化的影响;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自评健康变量变化的影响。其次,通过嵌套模型的对比,考察三个维度的健康变量对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价的不同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我们依据巴伦(Baron)和肯尼(Kenny)提出的方法[33],对三个维度的健康变量和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进行了验证。最后,我们将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汇合回归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四、分析结果

1.健康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表2显示了健康状况变化影响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2中模型1在纳入控制变量的前提下,考察了老年人肌体健康改变对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每提高1分,老年人报告自己生活质量好的发生比就增加62%(e0.480.1=0.62),且统计显著(sig

在其他控制变量方面,与2008年相比,生活来源变得够用、比较生活水平变得更好、重大疾病变得能够得到及时治疗的那些老年人,在2011年都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自评。

2.不同维度的健康变化对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影响的比较

通过表2的结果,我们还可以看出不同维度的健康状况的变化对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价变化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模型2和模型3的卡方增值LR Chi2分别为211.67和455.15,相应的相对百分比分别为50.69%和72.33%。这一结果说明,肌体健康变化、心理健康变化和自评健康变化对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评价的相对影响是依次增大的。

在影响机制方面,为了检验三个维度的健康变量和自评生活质量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我们根据巴伦和肯尼关于中介效应的界定进行了验证[33]。表2模型1显示日常活动能力对自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影响。表3模型4和模型5显示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都受到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自评健康受到心理健康的正向影响,且影响方向都一致。表2模型2和模型3显示在分别加入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的影响后,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系数逐渐降低,且影响变得不再显著,说明老年人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具有完全中介的作用。心理健康的影响在表2模型3中也有所下降,但其影响依然非常显著,说明自评健康对其只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这一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客观的身体状况对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效应,主要是通过影响老年人心理状态和自我认知的健康水平来实现的。图2对上述中介效应的检验过程进行了展现。

3.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汇合回归模型比较

为了进一步比较不同模型的结果,表4又显示了与表2模型3相对应的使用汇合回归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的结果。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因果关系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现象的发生存在先后时序即原因应该先于结果[34],因此,纵向数据分析提高了对社会现象进行因果解释的准确性。汇合回归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都是利用纵向数据分析的不同策略。汇合回归是假设不存在个体效应,将所有时点的数据汇总到一起进行回归分析。针对本文的情况,采用汇合回归分析实际上就是把两个年份的纵向数据放在一起视作为截面数据,再进行二分Logit回归分析。这种处理虽然也利用了纵向数据的信息,但是仍旧忽略了个体间被遗漏的异质性,而这种异质性与解释变量可能存在的关联会导致估计的偏差。随机效应模型虽然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缺失变量导致的估计偏误问题,但正如前面介绍,该种策略须假定遗漏变量不会对解释变量造成影响,因此,一旦遗漏变量和解释变量存在相关,随机效应模型则可能会导致分析结果的偏误。通过比较模型3、模型6和模型7的结果可以看出,使用汇合回归和随机效应模型,表明老年人肌体健康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变量出现了与自评生活质量非常显著的反向影响,即使采用约束样本的随机效应模型(即与固定效应模型的样本相同),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因变量仍呈现相反的影响,这与以往的研究成果并不一致。这说明汇合回归分析并不能准确评估健康变化对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而随机效应模型出现的估计偏误说明我们模型中未被观测到的影响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遗漏变量和我们的解释变量是存在关联的。因此,虽然本文采用的非线性固定效应模型损失了在两个时间点因变量未发生改变的那部分观察样本,但是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变量的真实影响。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CLHLS调查2008年和2011年的跟踪调查数据,在控制了老年人个体特征变量之后,考察了健康变化对我国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人肌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的改善,均能够提高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水平,但是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这二者的变化所起到的相对作用更大。同时,三个健康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存在中介机制,即表现为老年人肌体健康状况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是通过影响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的变化,从而间接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价。以往的相关研究一般只采用截面数据进行分析,缺少时间序列变化的因果检验,同时对健康的测量也往往选择单维的指标,因此也缺少了不同维度的健康对生活质量影响程度和机制的比较。本文的研究弥补了上述不足。

本文关于中介效应的实证表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主要是通过对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造成消极影响,进而降低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水平的。这启示我们心理调适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年人的重要性。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发现,心理上的积极体验和乐观情绪可以平衡消极事件(如身体病变)导致的挫折感[35],同时,采取有效的多重应对策略可以起到控制压力事件,减弱、改变和稀释其影响的效果[36]。比绍普(Bishop)认为,失能后的认知调适和自我管理是抵御控制能力减弱的重要因素,对失能和疾病有正确的理解和管理,对健康护理与治疗的积极参与,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自我控制感[7]。因此,对于失能老年人群,应采取更多心理干预措施,帮助他们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减弱身体失能对生活质量感受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的程度。例如,健康知识储备与健康行为训练可以增加老年人对健康的管理和控制,可以减小疾病发生的概率,或者减轻病痛的影响、阻止进一步的恶化[37],也能帮助预知可能遇到的压力事件,并准备有效的措施应对,起到改善病人自评健康水平的效果[38]。此外,对于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老年人要改变“补救性”的福利服务和救济保障思想[39],在有效评估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建立更积极的社会适应的策略。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我国急速的人口老龄化也会带来各方面的社会挑战。在到来的老年社会中,如何使老年人安度晚年,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也是国家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健康变化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启示我们在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的实践中,需要全面评估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的健康变化情况,需要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知识普及,需要构建健康积极的老龄社会。

参考文献:

[1]TORRANCE G W. Utility approach to measuring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J]. Journal of Chronic Diseases, 1987, 40(6): 593.600.

[2] PATRICK D L, ERICKSON P. Assessing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for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M]// WALKER S R, ROESER R M.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Key Issues in the 1990s. 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3:11.63.

[3] GUATT G H, FEENY D H, PATRICK D L. Measuring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J].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993, 118(8): 622.629.

[4] 李建新. 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J]. 人口研究, 2007(3): 50.60.

[5] 胡洪曙, 鲁元平. 收入不平等、健康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的经验证据[J]. 中国软科学, 2012(11): 41.56.

[6] SMITH K W, AVIS N E, ASSMANN S 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quality of life and health status in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a metaanalysis [J].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1999, 8(5): 447. 459.

[7] BISHOP M.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social adaptation to chronic illness and disability [J].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Bulletin, 2005, 48(4): 219C231.

[8] KIM W S, CHO S I, SHIN H I, PARK J H. Identifying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elfrated health according to age at onset of disability[J].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 2012, 34(15): 1262 . 1270.

[9] ARNOLD S B. Measur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frail elderly [M]// Birren J E. The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Frail Elderly.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1991:50.73.

[10] 曾毅, 顾大男. 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的国际动态[J]. 中国人口科学, 2002(5): 59.69.

[11] BIRREN J E, DIECKMANN L. Concepts and cont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later years: an overview[M]// BIRREN J E. The Concept & Measur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Frail Elderly. San Diego, CA:Academic Press,1991: 344 .360.

[12] GILL T M, FEINSTEIN A R.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the quality of qualityoflife measurements [J]. 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94, 272(8): 619.626.

[13] DIENER E, SUH E. Measuring quality of life: economic, social, and subjective indicators [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997, 40(1.2): 189.216.

[1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1946.

[15] SCHIEMAN S, TURNER H A. Age, disability, and the sense of mastery [J].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998, 39(3): 169.186.

[16] MCAULEY E, KONOPACK J F, MOTL R W, MORRIS K S, DOERKSEN S E, ROSENGREN K R. Physical activ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older adults: influence of health status and selfefficacy[J].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06, 31(1): 99.103.

[17] NEWSOM J, SCHULZ R. Social support as a mediator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function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older[J]. Psychology and Aging, 1996, 11(1): 34.44.

[18] 李建新,张风雨.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 1997(3): 29.35.

[19] GAYMAN M D, TURNER R J, CUI M. Physical limitation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exploring the nature of the association [J].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8, 63(4): S219.S228.

[20] LIVENEH H, ANTONAK R F. Psychosocial adaptation to chronic illness and disability: a primer for counselors [J].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2005, 83: 12.20.

[21] SINGH R, UPADHYAY A. Mental health of elderly people [J]. Journal of Psychosocial Research, 2014, 9(1): 61.70.

[22] Jylh M. What is selfrated health and why does it predict mortality? towards a unified conceptual model[J]. General Information, 2009, 69(3):307.316.

[23] BOSWORTH H B, SIEGLER I C, BRUMMETT B H, BAREFOOT J C, WILLIAMS R B, VITALIANO P P, MARK D B.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rated health and health status among coronary artery patients[J]. 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 1999, 11(4): 565.584.

[24] JOHNSON R J, WOLINSKY F D. The structure of health status among older adults: disease, disability, functional limitation, and perceived health[J]. Journal of Health & Social Behavior, 1993,34(2): 105.121.

[25] 谷琳, 乔晓春. 我国老年人健康自评影响因素分析[J]. 人口学刊, 2007(6): 25.29.

[26] HOOKER K, SIEGLER I C. Separating apples from oranges in health ratings: perceived health include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 Behavior, Health, and Aging, 1992(2): 81.92.

[27] ROSS C E, BIRD C E. Sex stratification and health lifestyle: consequences for men’s and women’s perceived health[J].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994, 35(2): 161.178.

[28] FARMER M M, FERRARO K F. Distress and perceived health:mechanisms of health decline [J].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997, 38: 298C311.

[29] SAEEDIAN R G, NAGYOVA I, KLEIN D, SKORVANEK M, ROSENBERGER J,GDOVINOVA Z, GROOTHOFF J W, VAN DIJK J P. Selfrated health medi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unctional status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rkinson’s disease [J].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2013, 23:1970.1977.

[30] ZENG Yi. Toward deeper research and better policy for healthy aging:using the unique data of 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J]. China Economic Journal, 2012, 5(2): 131. 149.

[31] KATZ S, FORD A B, MOSKOWITZ R W, JACKSON B A, JAFFE M W. Studies of illness in the aged, the index of ADL: a standardized measure of biological and psychosocial function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63, 185(12):914C919.

[32] 杨菊华. 数据管理与模型分析:STATA软件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329.

[33] BARON R M, KENNY D A.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 51: 1173C1182.

[34] 谢宇. 回归分析[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264.

[35] TAYLOR S E, KEMENY M E, BOWER J E, GRUENEWALD T L, REED M G. Psychological resources, positive illusions, and health[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 99C109.

[36] TAYLOR S E, CLARK L F. Does information improve adjustment to noxious events? [M]// SAKS M J, SAXE L. Advances in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Vol. 3).Hillsdale, NJ: Lawronce Erlbaum, 1986:1.28.

[37] WRIGHT J, FRANK A, AYRES P, JONE K, ROBERTS T, WHITTY P. Public health in hospitals: the missing link in health improvement[J].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2, 24(3):152.155.

[38] VEENSTRA M, MOUM T, GARRATT A M. Patient experiences with information in a hospital setting: association with coping and selfrated health in chronic illness[J].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2006, 15: 967C978.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篇6

>> 四子散药熨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社区骨关节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社区干预对膝骨关节炎治疗的临床研究 泰安地区居民膝骨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 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体会 膝骨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进展 膝骨关节炎治疗概况 内外兼治膝骨关节炎 综合治疗膝骨关节炎88例 膝骨关节炎治疗新进展 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 膝骨关节炎及其康复治疗 口服骨碎补总黄酮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老年患者膝骨关节炎的功能锻炼 康复护理对于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分析 优质护理干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基于膝骨关节炎患者探究其术后康复治疗的成效 输液式关节冲洗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 康复护理干预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期间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问卷后自动分析。

2 结果

SF-36量表访谈问卷自动分析结果:

生理内容综合测量(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PCS)(t±s)43.1773±4.93604。

心理内容综合测量(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MCS)(t±s)40.5735±5.58147。

SF-36量表访谈问卷自动分析结果提示:漕河泾街道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3 讨论

膝骨关节炎又称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和比较难治的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该病在我国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为60―70%,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该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多。由于本病不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故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相比,无论是患者本人、家庭、社会对本病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本病引起的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具有反复发作,病程冗长的特点,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心理、情感、功能状态和社会功能等产生极大影响,也是造成残疾、肢体功能受限和卫生资源消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社区内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疗、预防和保健工作提供全面、科学依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生存质量(QOL)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并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重视和发展,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新健康观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专家认识到过去沿用的有关疾病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因此,现代医学在重视检测指标的同时开始关注QOL,生存质量在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生存质量评价的应用,使健康测量发生了从物质到精神,从客观到主观的转变,生存质量的评价不仅从人的生物属性出发,而且重视了人的社会性和心理状况,充分反映了健康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由于生存质量能够从多维角度反映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况,并能从正性和负性两个方面表现健康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因此在新的医学模式下,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无疑是评价健康的重要发展方向。

生存质量研究强调人的整体性及宏观判断,膝骨关节炎的主要症状虽然集中在局部,但其对全身及心理的影响一直以来未被临床工作者所重视,在广大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确实存在着对整体生理及心理上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膝关节功能明显受限的患者。所以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变方面的研究不容忽视。SF-36生存质量调查问卷(中文版)是一个多目的、形式简短的健康调查量表,量表的汉化研究,其结果为SF-36量表所表达的健康概念适用于中国人提供了证据,可用于我国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测评,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信度和效度都较高的普适性评价生存质量的标准量表[3],内容包括躯体层面和精神层面,并采用量化的方法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进行综合测评,即PCS和MCS,已成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生存质量测评工具之一[4]。

本调查分析结果提示:漕河泾街道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在生理健康方面,大部分患者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已经影响到自己正常的生理活动,尤其是在运动、参加社会活动和完成必要的家务方面存在很多困难或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有些严重的患者甚至生活自理都难以完成,且对自身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评价较差;②在心理健康方面,除了感觉精力不济、易于疲劳外,很多患者还产生情绪低落、精神紧张、害怕社交活动等不良情绪。其原因可能为:①本中心地处城乡结合部,周围居民大多长期务农,在疾病的早期很多患者未予重视,往往在症状加重,甚至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时再就医,所以就诊患者临床较重、疼痛剧烈,易对生理和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②部分患者过度相信偏方,导致病情不断加重,心理负担日渐增加;③很多患者缺乏本病预防、保健和自我康复的基本知识,或不恰当甚至过度锻炼,或消极对待;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对本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二个方面:其一,患者更加重视易对生命造成威胁疾病的治疗,尤其在本病的早期,更容易被患者忽视,一旦病情加重,往往会出现负面情绪,个别患者甚至产生抑郁症;其二,由于其它慢性疾病的存在,使对本病治疗方式的选择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患者产生悲观情绪。生理和心理健康受损,使患者的社交能力减弱,甚至影响到与家人、朋友的正常交往和社会活动,因此,社会功能方面的生存质量随之下降。以上可见,各级医疗机构在加强对本病治疗的同时,应注重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应尽到健康守门人的责任,在疾病的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充分发挥自己贴近居民的优势,在缓解患者症状和减轻家庭、社会负担和的同时,提高其生存质量。

由于本次调查对象全部来自本中心针推伤门诊,所以其代表性尚有欠缺,今后如果条件允许,将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以便更全面了解社区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为居民提供更合理、有效的医疗保健方法。

参考文献

[1] 曾庆馀,许敬才.骨关节炎的分类诊断和流行病学[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2):108-109

[2] 郑晓辉,王建凯,等.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的建立及应用评价[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3):288-230

[3] 李鲁,王红妹,沈毅.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2):109-113

[4] 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9,263-268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拓展训练;心理健康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比较,在人才培养、教学方式、生源结构和目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而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心理、价值观特点也有不同。现代高职院校普通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不够、关注度不够、专业度不够、不适应时代快速发展,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重视。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一种较为新颖能适应年轻人思维,应对社会变化的方法来进行教育。1995年起拓展训练引入中国企业培训,在此领域得到很好的效果,其新颖的教学形式、内容和取得的优秀成果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1]拓展训练将团体人员置于设定特定环境或情景,进行一种体验式学习。此种教育模式可针对个案或团体进行教育,方法灵活,并且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近年以来,我国一些高校将各类拓展训练课程纳入到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中,取得一定成果。[2]

一、高等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高职学生受家庭条件、成长环境、教育环境、个人因素等原因的影响其的心理问题有其独特性、普遍性。主要表现为无法正确自我评价、困惑、责任心缺失等等。

(一)自我评价不准确

多数高职学生过于低估自己,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我国的教育主流仍偏向应试教育,对学生特长培养不足,整体评价偏向考试成绩定论。多数高职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偏低,考入高职院校自觉比考取本科的同学低人一等,产生强烈的自卑感。[3]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成绩有一定水平,因高考失利考入高职院校,心理落差极大,从而产生极其强烈的自卑感。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家庭条件,成长环境,教育环境较为落后,在进入高职院校后,与其他同学比较产生强烈的落差,也会导致自卑。

(二)迷茫、困惑致使产生心理疾病

高职学习阶段不同于初高中的单一、偏理论的课程设置,高职阶段课程科目较丰富,多数课程学习时间以学期为单位,注重理实一体,看重动手能力。学生进校前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进入学校后,学习方式的不同、专业较深、课程进度快等特点导致学生压力过大。多数学生乏学习动力,对人生没有要求、目标和规划,产生迷茫,加上大学生活诱惑增多而将专注点放在游戏、玩乐上,最终虚度光阴。由此可能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情绪焦虑、恐惧、抑郁、自暴自弃或异常愤怒,如果长期处于心理障碍中,就容易导致严重精神疾病的产生。

(三)社会生活经验不足

到高职院校后,学生生活不在单一,需要更多地适应社会,增加人际交往,更加独立自主形成更加完整的人格。但此时多数学生还不够成熟,遇到事无法很好解决会产生消极情绪,或寻求别的方式解决如消极应对、逃避现实等。高职学生生理机能已基本成熟,但思想仍偏幼稚跟异往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有些学生在自己实习或兼职过程中会遇到其他情况,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从而对社会生活产生恐惧、无法定性、随波逐流。

二、拓展训练的含义及优势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含三部分:(1)积极情感与良好环境的体验;(2)积极人格的塑造;(3)积极的社会方面的支持,系统构建及运用。[4]其并不是对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否定,而是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比较简单这一现状的一种补充,通过用年轻群体喜欢的方式,拉近与他们的心里距离、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度、让他们有所感悟学会正确看待自己、调节自己,最终达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一)拓展训练的含义

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旨在通过训练培养各类人的优秀的品质,如良好的心理素质、团队合作意识、正确价值观、积极人生观、独立处理问题、创新能力、优秀领导能力等。[5]目前,对于拓展训练的概念学术界未有统一的规定,但有其相同点,首先,以学习者为主的体验式教学;其次,拓展训练主要在心理发展,人格完善、激发个人潜能、独立能力、培养团队意识等身心健康方面的提问上进行改善;最后,拓展训练是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

(二)拓展训练的优势

1、主动参与性。在拓展训练中,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主导者,不仅仅只是学习心里健康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主动性自我挑战,自我发觉,自我解决问题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身心锻炼。拓展训练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而正是对学生意志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心里素质、团队协作意识等等的考验。迫使学生面对问题,面对压力,最终达到克服自身弱点及心理障碍,树立信心,认识自己的目的。

2、新颖有趣性。拓展训练不同于刻板的讲座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项活动更能吸引学生参加,并且印象深刻,灌输积极的心态。通过对困难项目的完成,提升自我认识、自我认同感、满足感并且借鉴其中获得经验更好的运用于学习、生活中。

三、高职院校开展拓展训练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应该对不同层次、不同生长环境、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需求、社会要求相结合,是贯穿整个高职教育的一系列课程。

(一)建立完整的拓展训练课程体系

在新生入学阶段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首先进行一系列测评,如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6]根据结果不同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同,分组群设置训练课程。辅助配套的心理健康讲座、个人心理辅导等强化训练效果。针对特殊阶段的心理问题如快毕业时所产生的迷茫及心理压力开设相关训练课程,学生可选择行的针对自己的问题参加训练。加入阶段性测试,根据结果修正心理教育方案,最后形成大数据优化课程体系。

(二)建立专业拓展训练团队

此项工作专业性较强,且心理健康问题也不易被察觉、改正、治疗等。所以此项工作需要专业的团队,以专业人员为主如:从事心理咨询相关专业、取得心理咨询师、拓展培训师等资格证书的专人组织课程;兼职人员辅助训练如辅导员队伍,要系统培训以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引导高职学生处理好学业与社会实践、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的具体问题。

(三)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1、多层次评价。根据拓展训练计划安排,对活动每个项目完成后的进行现场小结。以课程体系为单位对各项教育进行评价,落实中期效果。对两年教育项目做长期评价,建档为今后的教育做优化。

2、设施条件评估。(1)管理评估: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工作目标、管理职能落实情况、计划安排可行性进行定期评估;(2)团队评估:对整个拓展训练工作队伍配备、教学技能高低、专业素质强弱、职业道德优劣和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等多项指标进行定期评估;(3)设施评估:相应测试体系是否健全、可行并且能较为准确反映心理健康状况。拓展训练的相应设施是否完备、安全。

3、训练效果评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没有落到实处,最终要通过效果来检验。(1)个人评估:对个人积极心理、健全人格、正确自我评价、抗压力等通过心理测试、行为观察记录、生理反应测量、访谈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2)团队评估:针对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团队整体风貌等通过集体活动、行为观察记录、情景设置、访谈调查等方式评估。

四、结论

现代社会环境下有严重心理问题的高职学生虽然较少但人数有上升趋势。高职院校学生因家庭情况、个人成长情况、学习能力、个人经验多种因素导致心理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潜伏状态,心理疏导、治疗刻不容缓。拓展训练旨在通过训练培养各类人的优秀的品质,它有主动参与性、新颖有趣性、让学生完善自我的优势,能给学生较强烈的印象及影响。通过建立完整的拓展训练课程体系、建立专业拓展训练团队、健全评价体系将拓展训练与常规心理健康课程结合,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作者:黄芸 周祎 任雯 单位: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闰闯.我国高等院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D],2012.

[2]罗峰,赵亮,辛阳.大学体育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社会适应及心理健康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1(3):187-188.

[3]卫根泉,孟欣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

[4]陈虹.大力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始人孟万金教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2007,(1):7-9.

[5]孙克成.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影响的价值探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2008,31(9).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篇8

【关键词】  结核,肺;健康教育;护理程序

结核病是一种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慢性疾病。我科摒弃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应用护理程序对住院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健康教育有计划性、预见性、针对性、时限性和可视性,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 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治疗、转归有一个科学认识,提高患者认知行为和遵医方式,增强治疗效果,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2月至2009月12月,我科收治120例肺结核病患者,根据住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18~71岁;试验组60例,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21~70岁。2组性别比、年龄间有均衡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推荐的肺结核诊断标准;(2)需要抗痨治疗;(3)年龄≥18岁;(4)自愿接受各种问卷评估。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2)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及老年痴呆患者;(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1.3 护理评估 入院时评估患者的基本状况,包括目前生活状况、知识技能水平、生理、心理状态;评估入院时各系统的常规检查情况,有无药物过敏史;评估护理对象对长期用药的态度,对药物知识的了解程度。通过评估了解护理对象及其家庭对疾病、健康、治疗、康复的态度,家庭经济情况等,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1]。结核病患者通常能照顾自己而且似乎没有问题。 然而,可能会产生某些阻碍治疗依从性的事件,如情绪沮丧、财务困难、怀孕、乙醇或药物依赖、违法工作、至亲过世、无家可归等。护士必须听取患者的意见,并评价什么是患者最需要的、什么是患者正在努力完成的,以及结核病诊断对患者有着怎样的影响[2]。

1.4 护理诊断 正确区分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认真评估患者的个体是否具有该诊断的依据。肺结核的护理诊断侧重于认知、行为等因素。主要的护理诊断有: (1)清理呼吸道低效: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有关;(2)气体交换受损:与疾病致肺通/换气障碍有关;(3)体温过高:与机体感染致病菌有关;(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疾病消耗有关;(5)活动无耐力:与疾病致体力下降有关;(6)知识缺乏:与缺乏肺结核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1.5 护理计划的制定 标准护理计划对相同疾病的患者提出共同存在护理诊断、预期目标、基本的护理措施和评价标准[2]。尽管患者使用的药物剂量、方法均相同,但是,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要灵活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制定一个包括支持系统在内的个体化计划,这样可以使治疗对患者生活的影响降到最底,激发患者的依从性,并且促进药物治疗的完成情况。

1.6 护理措施

1.6.1 制定健康教育路线图: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方式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然后护理人员根据评估情况按临床路径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施连续动态、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6.2 保证达标: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严格执行医嘱,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肺结核患者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坚持服药。根据健康教育内容上的指标,反复进行评估教育,直至达到最终护理目标。运用沟通技巧,积极建立治疗性人际关系,取得患者信任,关心他们,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医院环境,积极主动配合医疗人员进行药物治疗。保证患者理解:服用多种药物的重要性,即使在感觉已经很好时;每种药物要按剂量服用;每种药物按药物的时间服用;药物可能的副作用的观察。

1.6.3 指标观察:定期对肺结核健康教育指标进行观察,观察内容及方式包括: 将自行设计的问卷发放给患者,由患者填写后收回。①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住院次数。②对肺结核知识认知程度问卷。认知内容包括肺结核的发病原因、诱因、传播途径、疾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案、所服药物名称及不良反应、所服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不按医嘱服药的后果、按医嘱完成药疗计划及定期复查的重要性等。按认知程度分为了解组、一般了解组、不了解组。③对疾病预后的了解情况。④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是否满意。⑤治疗依从性问卷。治疗依从性情况分为坚持服药、间断服药、从不服药;复查情况分为定期和不定期复查,遵医方式综合 评分70分以上者为遵医方式良好,69分以下者为不遵医。其中正确用药占60分,饮食习惯占25分,其他占15分。

1.7 护理评价 评价贯穿于健康教育过程的始终,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的过程,不断评估教育策略、教育内容是否适合教育对象,以便随时修订教育计划[3]。在长期的结核病治疗(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的患者)期间,许多因素会改变,因此护士必须在患者同意下定期地评价患者的进展,包括患者的临床情况、个人的境况、心情、态度、外表方面的任何改变都应该被关注。临床实践证明,护理程序应用于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取得一定效果。

2 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90%患者受益,学到护理知识,对多种宣教形式满意。通过出院后反馈调查显示,大部分患者都能做到合理饮食,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坚持服药,能满足自我护理的需要。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4]。护理程序作为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为护士提供了一个符合逻辑的、科学的健康教育活动的工作程序框架,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5]。运用护理程序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护士热情周到的服务,密切了护患关系,促进了信息交流传递,不但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还减轻了患者孤独感和心理压力。使患者在情绪稳定下接受治疗,保证了健康教育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宣教,使健康教育有计划性,有目的性,根据不同病人的生理、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护理计划,随时评价学习情况,及时修改使护理目标更加明确,通过全程质量控制,提高护理质量,保证肺结核患者用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何春渝.病人入院护理评估中的缺陷及干预措施.中国护理管理,2006,6:3233.

2 姜安丽,林菊瑛,巩玉秀,等.整体护理于护理程序.//姜安丽主编.新编护理学基础.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0.

3 刘岩.利用护理程序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714.

4 赵小梅,何建华,彭海兰.临床路径在肺心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护理研究, 2005, 19:1615.

上一篇:公务员考试文学常识范文 下一篇:望海潮秦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