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模型范文

时间:2023-03-17 14:40:36

评价模型

评价模型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评价政策 分类

评价政策模型是一个分类。评价很复杂,涉及到许多变化、维度和活动。相应地,为了很好地引导这种复杂我们需要用到不同种类的评价策略。目前,我们没有一套明确的可以做出一套全面政策的评价政策的分类。这里介绍一个我参考文献定义出来的分类,一个评价政策类别的列表。在列表中,我希望能够开发出一些较具体的政策:

一、政策评价的分类

政策评价的分类:1.评价目标政策。2.评价参与政策。3.评价能力建设政策。4.评价管理政策。4.评价作用的政策。5.评价过程和方法政策。6.评价使用政策。7.评价政策评价(元评价)。对于评价政策的实证分析来说开发一个分类系统将是非常好的。例如,当你用到像概念图(Kane &特罗钦,2006;特罗钦,1989;特罗钦& Kane,2005)这样的评价政策来识别什么是评判家们认为的最好的政策类。我们的学者们正在努力,但结果是没有一个单一的可接受的形式能完全的表达评价政策。因此,这一学术领域内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实验。为了解释这种政策,在分类中提供的例子会表示的像你可能会在组织的标准政策和程序手册中看到的形式主义般的政策语言。一般来说,评价政策应该是相对简短和简洁的陈述,虽然他们可能需要用注释,定义和其他解释性的文本来补充。

分类开始于能在组织或环境中描述评价目标的政策。例如,一个目标政策可能是“我们的组织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改善项目以及确保对我们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对于两个在广义范畴目标中的任意一个而言,你能想到一些子政策。例如,你可以进一步用“项目改进的评价应诠释项目的过程和结果。”来描述项目的改进目标。评价参与政策包括参与评价和解释利益相关者如何和何时参与进来。例如“评估将用与关键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协商来设计”。另外三种像能力建设、管理和角色这样的三类政策与组织管理、资源和支持评价的基础设施相关联。一个高层次的能力建设政策可能只是简单地用提供更详细意思的子政策来陈述“组织提供足够的容量来支持组织内部评价活动。”。例如“员工将在方法和适当评价的使用上按他们的项目角色上被训练。”管理政策可能包括引导时间资源政策(“员工会得到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评估相关活动”),引导资源配置的政策(“项目将分配总项目成本评估活动成本的3%和5%之间”),或那些管理评价的进程(“所有项目将进行年度评价”)。角色政策可以用来描述不同的人在评价中所承担的责任:“项目经理有责任确保对每一个项目的评价适当性”或“项目人员对积极参与综合评估和项目活动进行负责。”在分类中所有评价的过程和方法政策被折叠成一类。对于那些经常在评价中工作的我们,这机制可能看起来太小从而不能涵盖大部分我们如何工作的细节的政策,包括问题识别,采样,测量,设计和分析。也许我们需要几个类别或者我们可以将这类需要分成若干政策子范畴。评价家会看到许多这样的细分,但对于大多数不是评价家的人来说狭义范畴是更详细的,所以广义范畴将会在这儿被用。过程和方法政策可能是“可行的混合方法(定性和定量)将用于评估”或“评估数据将存储在有不少于五年跟随报告的安全定位中。”分类还包括对评价使用的范畴。例如:“每一个评价必须包括结果如何被报道和结果的书面计划将如何报告与使用”或“每一个评价应包括对结果的效用和可以消除低效用方法的后续评估。”最后,分类包括评估评价的范畴即元评估,其中可能包括“至少每三年组织将为评估实施、质量及其评价的效用的独立元评估买单。”

参考文献:

[1]Julnes,G.,& Rog,D.(Eds.).(2007).Informing federal policies on evaluation methodology: Building the evidence base for method choice in government sponsored evaluation. New Directions in Evaluation,113.

[2]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3, November 4). Scientifically based evaluation methods.Federal Register,62445-62447.

评价模型范文第2篇

关键词:BOT模式;财务评价;探究

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主要是以该投资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为依据的,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考虑。采用BOT模式进行财务评价后,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对其评价的难度也相对较大,所以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运用预定折现率的方式对不同时间点的现金流入以及流出现象进行评价,从中可以计算出项目的净现值,这样就可以作为项目是否可行的重要依据。在本文中主要对几种财务评价模型进行了探究,希望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一、现金流量折现法

在这一方法中,主要包含了两个主要内容,一个是净现值法,另外一个是内含报酬率法。另外不常见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最常见的还是以上的两种方法。这是静态分析法中的一种。但是如果BOT的项目风险投资较大,上述方法就不能顺利的实现评估。净现值法主要探究的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现金流入与流出之间所形成的差额,在不同的时间点内,等额现金所具有的价值是不相同的,并且货币资金自身就具有一定的成本,所以可以进行相应的折现处理,测定出净现值,将净现值与零进行比较,当净现值超过零时,那么就说明项目具有可行性,相反,如果低于零,那么就说明项目不具有可行性。在采用净现值的方法后,主要是从货币的时间价值予以考虑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对特定BOT中所含有的内含报酬率加以计算。

另外一种内含报酬率的计算方法主要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现金流入进行计算,使其与现金流出值的折现率达到同等的效果。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需要事先对折现率进行设定,然后将项目的净现值计算出来,同样与零进行比较,如果结果大于零,那么就说明项目中的报酬率要高出折现率,需要进一步对折现率加以测试,相反,如果结果小于零,那么就需要对折现率进行降低处理,以便对内含报酬率予以进一步的计算。在进行逐步测试的过程中,通常会运用插值法进行测试,这样可以对内含报酬率的精准度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可以解决的问题有两点,一点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现金流量,另外一点是加权平均资本的成本问题。

二、对BOT项目中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

由于BOT项目投资耗费巨大,建设期、回收期持续时间较长,财务评价难度较大。现金流量折现法充分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采用预定的折现率对未来不同时点现金流入、流出进行折现,然后在同一时点上对比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计算出净现值,从而判断项目是否可行,进而采用逐步测试法计算出BOT项目内含报酬率。

在BOT项目中(特指某一特定的BOT项目),在该项目中对现金流量的流入以及流出进行管理,其中包含了众多的内容,例如货币资金,或者非货币资源所具有的变现价值等,这些都是以项目公司为角度开展的预测工作。在进行预测的过程中,首先要处理的内容就是将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这时项目财务是否具有可行性并且对其进行评判的重要依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财务可行性的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到了其准确性的发展。在具体的现金流量中,主要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现金流入,另一个方面是现金的流出。在现金流入的管理中,需要对项目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投资进行回收,也就是要将项目使用者需要的资金予以支付。而现金的支出则主要包含了建设投资、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相关费用支出等,还包括对项目维护的花销等,这些都是BOT项目中现金的具体走向,也是建立财务评价模型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使用现金流量折现法对BOT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应注意事项

B0T投资一般是指政府或者政府授权的有关部门在财政资金不足或者不愿意投入资金的情况下,与投资者签订特许权协议,投资者成立具备法人资质的项目公司,项目公司一般以债务性和权益性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建设该项目,项目建成后,在特许期内负责运营,收回投资成本并获取一定利润,特许期满后将项目无偿移交给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有关部门。同时,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有关部门对该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拥有监督权。目前B0T投资与建设模式在国内逐步得到认可并发展起来。在进行财务评价时,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点加以重视。

第一是要注意其中的风险。因为现金流量折现法之所以能够被应用起来,主要是依靠现金流量本身的余额,还要对运用的时间要有准确的把握和预测,只有这样,才能的充分发挥现金流量折现法的作用。但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这两点是很难达到的,尤其是对于BOT这种投资大且周期长的项目来讲,更是很难精准的预测现金流量的大小和其发生的时间,因此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对于这一点,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就要把现金流量进出的风险提前通过折现率来加以控制,比如若风险大,则在净现值估算时,就按照高折现率进行估算,反之则按照低折现率进行估算,以此来达到规避风险的效果。

第二是要注意财务评估本身是具备一定动态性的,因为市场不是固定不变的,这就使得未来现金流量也存在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而使资产成本不断变化。在BOT项目的财务评估中,需要定期重新评价财务指标,利用动态评估来掌握资金情况,调整经营策略,从而实现项目的有效掌握,保证项目可以实现较高的收益。

四、结语

BOT模式投资建设的项目,内容涉及到投资、融资、建设、运营和转让等一系列活动,具有参与方众多,投资规模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对财务管理环境要求较高。本文主要介绍了BOT模式下财务评价的模型,对于做好BOT投资项目的财务管理、提高投资项目的运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艳茹,卢小广.BOT融资模式在经营性水利项目中的财务评价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4(09).

[2]张玲.柬埔寨BOT投资法律环境研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03).

评价模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健康;指标体系;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综合评价;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X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5-3211-03

Urban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 in Shandong Based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WANG Yan1,CAO Jun-ru1,MENG Qing-juan2

(1.Schoo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255049, Shandong, China;

2. Binzhou Quality Supervision Sta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Binzhou 256613, Shandong,China)

Abstract: Urban area is an advanced man-made complex ecosystem consisting of society, economy and nat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area is determined by urban ecosystem health. Five factors were suggested to access the urban ecosystem health, including vigor,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resilience, maintenance of the ecosystem functions and the health situation of crowd. An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of urban ecosystem health was set up using 17 cities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research object. Improve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each index weight, an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odel was utilized to assess urban ecosystem health in Shandong. According to the value of urban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 and grade standard of urban ecosystem health, 17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as healthy, sub healthy and unhealthy. The result of assessment was reasonable so as to provide credible background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system health in Shandong province.

Key words: urban ecosystem health; index system; improve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IAHP);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handong province

目前,山东省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但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资源耗竭、环境污染、自然生态退化和人群健康受损等城市生态系统健康问题。而生态系统健康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城市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的评价方法,对山东省17个城市的生态健康进行评价,以便为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实施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国内对城市生态健康的研究起步虽然较晚,但进展迅速,熊鹰等[1]应用属性理论与方法对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健康进行了评价;张晓琴等[2]采用因子分析与模糊优选评价模型对兰州市生态系统2000~2006年的相对健康状态进行了评价;苏美蓉等[3]运用集对分析法对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16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本文采用以上评价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并针对其中的不足,建立适合山东省17个城市的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山东省17个城市的生态健康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提高城市生态健康水平的建议,以解决具体的社会生产和实际问题。

1城市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评价指标的选择

城市生态健康指标的选择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评价指标应遵循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城市生态健康状况的原则[4]。桑燕鸿等[5]从活力、恢复力、组织结构等8个方面建立了城市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张晓琴等[2]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城市是一种高度人工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特点,应该建立适合自身的城市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和数据可获得性,本文选择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服务功能的维持、人群健康状况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5个要素,针对每个要素的内涵提出相应的指标,最后构建山东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表1)。

1.2评价标准的确定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确定后,就需要明确各项指标的健康标准,才能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6]。目前学术界尚没有统一认可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标准,本文参照国际和国内标准以及国际和国内公认的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标准来制定,将城市健康标准划分为5 级:病态、不健康、亚健康、健康和很健康。具体的分级标准值及各标准值的区间范围如表1所示。

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传统的权重分配常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其中Delphi法不仅对咨询专家要求较高,而且多轮咨询的工作量较大。近年来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并在多方面得到应用,但AHP采用九标度刻划比较判断结果,使专家感到操作困难,而且计算复杂,还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为克服AHP的上述特点,本文采用了改进的三标度层次分析法IAHP[7],其计算步骤如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建立比较矩阵C=[cij]。当指标i比指标j重要时取cij=1;当指标i与指标j同等重要时取cij=0;当指标i不如指标j重要时取cij=-1。

2)建立感觉判断矩阵S=S[sij],其中:

sij=di-dj,di=∑cij(1)

3)建立客观判断矩阵R=[rij],其中:

rij=P(sij/Sm),Sm=maxsij(2)

其中,P为使用者定义的标度扩展值范围,如P取值为3、5或7。

4)在完成以上的工作后,对矩阵R的每一列元素都进行归一化计算,即得到权重分值。

IAHP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客观、完全一致三大优点,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的上述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如表1所示。

3山东省城市生态健康综合评价

3.1单指标评价

城市生态健康评价过程,是在单指标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加权综合评价[8]。单指标评价也叫做无量纲化,是指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将指标统计值的量纲消除掉,使不同量纲之间的值可以相互比较和综合。设第i个子区的第j个指标的取值为xij,则指标的单项评价值yij有两种计算方式。

x为正作用指标时,用公式(3)来计算:

yij=(xij-xjmin)/(xjmax-xjmin)(3)

x为负作用指标时,用公式(4)来计算:

yij=(xjmax-xij)/(xjmax-xjmin) (4)

式中:xjmax为第j个指标中的最大值;xjmin为第j个指标中的最小值。

该无量纲化将使所有指标值界于0~1,正、负指标取值在无量纲化后具有同向性,即得分越高,其可持续发展功能越强。

3.2综合评价

根据综合评价法的方法与原理,采用指标加权求和法,从而得到各城市健康评价的总分值。该模型强调指标的群体性和迭加性,指标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即个别指标的落后对系统整体功能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加权求和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F为评价单元总分值;n为评价指标数;w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fi为第i个指标的分值。

采用前述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根据所采集的统计数据,对山东省17个城市生态健康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山东省17个城市的生态健康综合评价值和健康状态分级标准(表3)可以看出,山东省17个城市的综合评价值分布在3个区间内,即可以将山东省17个城市的城市生态健康情况分为3类: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其中青岛、东营、烟台、威海为健康城市;济南、淄博、枣庄、潍坊、济宁、泰安、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为亚健康城市;莱芜为不健康城市。根据分类结果,在MapInfo中绘制出专题地图(图1)。

通过山东省17个城市各个评价指标的具体数值与标准值的比较,可以发现莱芜市单位GDP能耗太大,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指标方面与其他城市相差太大,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摆脱不健康状态;而枣庄等个别城市处在不健康状态边缘,针对弱项指标应制定相关政策,逐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作为省会的济南市由于人口过多,虽然综合经济实力很强,但人均GDP并不高,市区人口密度太大,失业率较高,都是影响其城市健康程度的主要问题,但这些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威海和青岛是最为健康的两个城市,绿化程度高,恢复力强,服务功能强大,多数指标都在全省前列。综合来看,山东省很多指标优于其他多数省份,其特点是整体效果好,恢复力要素很强。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各个城市的生态健康程度有望提升一个层次。

4结论

本文在对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山东省17个城市的生态健康进行了评价,得到结论如下。

1)从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服务功能的维持、人群健康状况5要素,选取了17个评价指标。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该方法巧妙地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操作简单,所得权重较准确。

2)对山东省17个城市生态健康的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17个城市中有4个城市为健康状态,1个城市为不健康状态,大部分城市处于亚健康状态,影响山东省17个城市生态健康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活力不强和组织结构不尽合理。

3)评价结果较合理,该评价结果可为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实施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熊鹰,陈昊林. 基于属性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19(6):1422-1427.

[2] 张晓琴,石培基. 基于PSR模型的兰州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24(3):77-82.

[3] 苏美蓉,杨志峰,陈彬. 基于生命力指数与集对分析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2):122-128.

[4] 颜文涛.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属性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 (8):137-145.

[5] 桑燕鸿,陈新庚,吴仁海,等.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7):1280-1285.

[6] 官冬杰,苏维词.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0):1716-1722.

[7] 王艳,宋振柏,吴佩林. 基于GIS的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08(6): 2487-2489.

[8] 官冬杰,苏维词.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5):70-73.

评价模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因子分析

不论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企业绩效评价给予高度关注和认真实践。从财务数据入手,应用多元统计研究方法,构建绩效评价模型,通过模型研究及实证分析,客观评价上市公司绩效,对于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公司改善经营管理,以及投资者调整决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绩效评价应真实、全面地反映公司经营状况。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借鉴国际惯例做法,并结合我国国情,对国外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和改造,提高可操作性,客观公正评价企业业绩。

本文以财政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基本指标为主,选择以下指标:每股收益(X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X2)、主营业务利润率(X3)、总资产周转率(X4)、流动资产周转率(X5)、资产负债率(X6)、主营业务增长率(X7)、总资产利润率(X8)、年末资产总额(X9)、主营业务收入净额(X10)、利润总额(X11)、股票年末价格(X12)。这些指标基本上涵盖企业的财务效益、资产质量、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能客观反映情况。本文以信息技术行业84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构建业绩评价模型。

因子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以因子分析模型为出发点,在满足数据信息丢失容许的范围内对多个指标提取公因子,通过计算确定哪些因子对原始变量有影响以及影响大小。通常,提取因子数目少于原始变量,但可以较全面地描述原始变量。因此,因子分析属于降维处理的范畴,使指标体系的分析更加简单有效。为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建立的因子分析模型可简记为:

以84家上市公司的12个指标数据为样本,计算样本协差阵的特征值。根据计算结果选取前6个特征值,这6个特征值之和占全部的90.779%,即6个公因子可以描述样本协差阵90.779%的信息。为理解公共因子的意义,有必要对因子载荷矩阵A进行旋转变换,目的是使矩阵结构简化,因子的贡献越分散越好。旋转方法很多,最为常用的是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在获得公共因子后,再利用回归分析法求出各主因子得分。

绩效评价的综合得分,是以每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六个主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数来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F=31.51×f1+20.468×f2+12.692×f3+11.00×f4+9.218×f5+5.892×f6。

将样本数据代入公式,计算结果见下表。

从综合得分来看,一些效益好、偿债能力较强、发展能力较强的企业排名明显靠前,排在榜首的是中国联通,其综合得分遥遥领先,这主要归因于其在主因子f1和f6的得分,显示该企业有良好的财务效益和发展能力。可见,不同企业在资产运营、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决策者应根据对公司的情况分析而做出决策。

参考文献:

[1]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课题组编,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卢纹岱编: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白厚义编:回归设计及多元统计分析,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评价模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税务文化;评价指标;模型

一、税务文化的概念

税务文化是税务机构和公民组成的特殊文化主体,经过长期的税收实践活动后,逐步积累的物质条件、行为方式、法律制度与价值理念等的总和。根据这个概念,也可以把税务文化进一步细分为税务价值、税务制度、税务行为和税务物质四个部分。税务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先进的税务文化在促进税收更加平等与公正;提高税务机关征管水平和促进企业合理进行纳税筹划,降低征纳税成本;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和谐税收征纳关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形象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二、评价指标与评判标准的建立

虽然税务文化的评价指标是多元的、模糊的,但本文只采用一级指标,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如要评价一个具体机构的税务文化建设水平,可以确定税务价值、税务制度、税务行为、税务物质四个指标。在评价指标中,选择排序性的评价等级 “优秀、良好、合格、差”,并给出相应的分值“7分、5分、3分、1分”, 在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改进评判标准,见表1。

三、税务文化评价模型的简单设计与应用

1.由领导者、税务学者、纳税人等30人成立专家评估组,确定税务文化评价的因素集U。该评估组一致假定评价指标集U=(u1,u2,u3,u4)=(税务价值、税务制度、税务行为、税务物质)。

2.评估组一致确定税务文化的评价等级集V=(v1,v2,v3,v4)=(优秀,良好,合格,差)=(7,5,3,1)。并根据实际情况,评估组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各个基本评价指标的权重A=(a1,a2,a3,a4,a5)=(0.2,0.3,0.3,0.2)。

3.求出模糊评价矩阵R和评价结果B。通过参照表1,评估组成员对税务文化的四个基本指标分别作出独立的评判,如表2。

显然,0.203+0.323+0.333+0.14=1,这是最终的评价结果。由此可见,有20.3%的人认为税务文化建设得优秀,32.3%的人认为良好,并以此类推。再按照最大隶属原则,综合确定税务文化建设水平为合格。

四、建立税务文化评价模型的意义

1.为研究税务文化提供一种创新思路。当前已有很多专家学者从宏观、微观层面、税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方面对税务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也提出了相应的税务文化理论,但是很少研究税务文化的评价模型。因此,建立评价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税务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2.引导税务文化建设实践活动。为了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税务工作者都积极进行着税务文化建设实践活动,但是各级税务机构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且各地协调合作差,共建力弱,导致发展不均衡,建设效果不明显。如果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模型就可以评价其建设的质量与效益,找出缺陷,采取相对应改进措施。税务文化评价模型也可以引导纳税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督促税务机构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毛云芳,林擎国.现代税收文化内涵及其建设的再探讨[J].税务与经济,2005(1):24-26

[2]陈伟.河南省税务文化评价体系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8):9-11

作者简介:

评价模型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地勘单位;安全标准化;未确知测度;信息熵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125

1引言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企业需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本文将信息熵和未确知测度理论引入地勘单位安全标准化运行状况的检查和评估,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便于企业进行自评。

2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考评标准》的相关规定,结合地勘单位(企业)生产实际特点,从策划、实施与运行、成果三个方面,选取了16个独立评价指标,建立地勘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模型。本文将每个评价指标的运行状况,按照得分结果,划分为A、B、C、D,4个评价等级,如表1所示。

地勘单位实际使用中,受可操作性等方面原因的制约,构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要求务必简单、通俗、易懂。在综合研究了地勘单位企业特点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直线型未确知测度函数。根据单指标测度函数的定义,构造出16个单向指标的未确知度函数。

3实例应用

3.1指标观测值的获取

以武汉市某地勘单位安全标准化运行状况自评工作为例,将此模型进行应用,并记录数据,各单向评价指标得分的平均值见表2。

3.2多指标综合测度

根据单指标未确知测度评价矩阵,由公式计算得单向指标权重:

W={w1,w2,…,w16}={0.065499,0.050683,0059072,0.067631,0.062261,0.068052,0.052857,0071765,0.056061,0.064783,0.057473,0.071082,0061576,0.055300,0.069692,0.066211}

根据计算可得评价对象多指标综合测度评判向量:

u={ui1,ui2,ui3,ui4}={0.090292,0.799434,0110273,0},取置信度δ=0.7,由置信度识别准则和公式计算得s=2,即该地勘单位安全标准化运行等级为B级,得分在75-89之间,符合2级安全标准化要求。

3.3结果分析

该地勘单位安全标准化的评估得分是815分,符合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与评价结果一致。

4结论

(1)实例应用表明:熵权-未确知测度模型可用于地勘单位(企业)对自身安全标准化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且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

(2)指标观测值的获取强调全员参与,各层次人员参与地勘单位安全标准化运行状况评估,使评价结果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减少了少数人过强的主观判断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数据的有效信息。

参考文献

[1]齐敏芳,付忠广,景源等.基于信息熵与主成分分析的火电机组综合评价方法[J].中国机电工程学报,2013,15(1):005807.

[2]罗毅,李昱.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输电网规划方案综合决策[J].电网技术,2013,(03):007705.

[3]何华刚,夏志海,赵慧.地勘行业安全标准评估模型优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10):013208.

评价模型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供应商管理;评价方法;实现设计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4-0082-02

原材料采购成本一般占产品成本的60%~80%,因此,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是供应链关系构建的基础和前提。

1 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概述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指标的选择及指标体系的建立;二是与评价指标体系相对应的评价方法的选用。评价与选择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评价两大类。

1.1 评价与选择供应商的定性方法

1)直观判断法;2)招标法;3)协商选择法。

1.2 评价与选择供应商的定量方法

1)线性权重法;2)采购成本法;3)ABC成本法;4)数据包络分析法。

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都是为了更好的对供应商做出评价,最后选出最佳的供应商。

2 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的现状分析

2.1 供应商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

1)系统全面性原则;2)简明科学性原则;3)及时更新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5)供应源数量控制原则;6)供应链战略原则。

2.2 传统的评价选择方法的问题

传统的选择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即未能持续进行。在选择过程中,首先出现问题不能马上反映;其次年度考核过于形式化,容易使考评软化;最后对供应商的激励和监督不及时。

3 供应商综合评估模型的建立

社会不断发展,系统越来越复杂,信息不充分性等问题很难用精确的方法进行评价,此时模糊方法对复杂系统的评价会更具有优势,因此选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技术来建立供应商综合评估的数学模型。

表1供应商的综合实力指标评价体系

3.1 评语集的确定

在评价体系中包含各级评价标准,在本系统中的评语集分十个等级构成:V={10,20,30,40,50,60,70,80,90,100}简记为V={Vi}i=1,2,…10;

3.2 指标权重矩阵的确定

表1中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7项的权重反映了某个因素对目标的重要程度。

一级指标

权重记为:其中Wi表示一级指标Ui的权重,其中此处n=5,且。

二级指标()权重记为: ,i=1,2,…,n; 即为指标Ui含的二级指标数,且。

3.3 评价矩阵的确定

这一步是由专家组成员逐条对照筛选标准,对被评估实例的二级指标Uij进行评价,评价值为集合V中元素之一。然后再求出该供应商的第i种指标相对于评语集中第j等级的隶属度rij,例如专家组有10人,对指标Uij的评估结果为:2人40,3人50,3人60,1人70,1人80。则Uij的评判值为,即指标Uij相对于V={10,20,30,40,50,60,70,80,90,100} 等次的隶属度分另为记指标Ui的评价矩阵为

其中()是评估专家对一级指标Ui的第j个二级指标Uij (j=1,2,…,k)的评判值,即为指标Uij相对于V={10,20,30,40,50,60,70,80,90,100}等次的隶属度,这里的m是评语集中的等级数,此处m=10。

3.4 模糊综合评判计算

一级指标Ui (i=1,2,…,n)由k个二级指标构成:( ),其权重矩阵为:,Ui的评价矩阵为:

可求出指标Ui的评判值为: (i=1,2,…,n) 。再根据一级指标()的权重矩阵: 求出供应商的综合评判值

得出该供应商的最后得分

4 方案的分析

通过以上对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研究及结合供应链管理条件下新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在案例中的应用,说明此模型是一种动态的评价和选择供应商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评价选择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刘莉平,陈志刚.一种供应商选择与评价模型[J].控制管理,2008.

[2]郭雪松,孙林岩,徐晟.基于P-SVM的绿色供应商评价模型[J].预测,2007.

[3]王一华.基于Rough +Set理论的图书供应商评价模型[J].商业研究,2008.

[4]黄训江,侯光明.技术装备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模型[J].理论新探,2005.

[6]叶磊,冯玉强.一种新的虚拟企业供应商评价模型[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

评价模型范文第8篇

摘要:通过找准营区硬件设施的脆弱因子与脆弱程度,营区防灾能力评价模型可以为编制风险清单、应急预案和防灾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并辅助决策营区灾害防治的工程性措施。基于层次分析法,按照层次清晰、可操作性强和系统全面的原则,建立了由5个目标因素、24个指标构成的营区防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某营区为例,通过改造前后防灾能力评价结果与实际灾害情况的对照,初步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实用性。

关键词:营区防灾;防灾能力;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1引言

近些年,全球自然灾害明显增多,且突发性强、危害后果重。我国灾后抗灾救灾力度大、效率高,相比之下防灾减灾能力则明显不足,不少学者开始相关研究分析,并取得了许多成果。谢礼立[1]等以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震后恢复时间为评价准则,建立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吴大放[2]等构建了城中村火灾防灾能力评价模型,并以广州大学城南亭村为例进行了应用示范;张明媛[3]等提出城市防灾、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能力构成城市综合承灾能力的概念,建立了生命线系统耦合关联矩阵,提出了抗灾能力评价的量化方法;樊运晓[4]等建立了包括社会财富、固定财富和生命线工程三方面内容的区域承灾体脆弱性评判指标体系。综上,因为城市规模尺度较大,城市层面的防灾能力评价主要以单一灾种为主,综合防灾能力评价则以生命线系统为主要考察对象,评价模型不适用于军队营区。地方上与营区规模类似的社区防灾减灾研究,因为受产权私有化制约,很少提出对硬件工程设施的评价与改造,主要集中在通过软性的管理手段进行安全社区的评估与改进,如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等。军内一些学者———主要是“营房人”,已经发现问题并积极开展了相关研究,但研究成果的可实施性不佳。

文献[5]构建的营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只有2个层次、5个指标,造成指标涵盖内容过于笼统、评分偏差可能较大;文献[6]也有类似问题,将营区防护和防灾评价内容混合在一起,造成单项指标所涵盖的评价内容很杂、细节过多,在具体项目评分时不便于操作。灾害之所以造成财物损失和人员伤亡,大多与土木工程的破坏有密切关系。军队营区可能存在的选址不当、规划不合理、设施设备老旧、环保措施不到位和灾备保障不周等问题,会削弱营区防灾能力,进而影响战斗力保持和提升,影响武器装备和官兵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笔者结合长期从事营区营房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经验教训,从军队工程建设管理的需求出发,研究营区作为承灾体的防灾能力评价,以期为提高硬件设施抗御灾害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2营区防灾能力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7]是模拟人们决策过程思维方式的一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多目标、多准则、多时期的系统评价,通过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复杂的系统分解,能将人们的思维过程数学化、系统化。

2.1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通过构造递阶层次结构和两两重要性比较判断矩阵,并通过检验判断矩阵一致性来分析重要性比较的主观判断是否偏离客观实际,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并逐层计算权重。

2.1.1构造各层指标权重判断矩阵模型

根据对问题的调查分析,把相关因素按性质分层次排列。一般可分为三层,分别是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2.1.2构造两两重要性比较判断矩阵

采用专家调查法,通过两两比较,对同层次指标之间相对上层次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定,其中比较结果以1—9标度法标识。

2.1.3层次排序和结果一致性

检验将相关说明、材料和评价参考标准提交给本领域专家,凭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

2.2营区防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多年营区建设管理工作经验的总结梳理,按照层次清晰、可操作性强和系统全面的原则,筛选出24个营区防灾能力考察指标组成指标层,并归纳成5个方面组成准则层。选址部署准则层包括场址避灾情况、周边灾害源、营区对外通达性、外部救援力量和安全防护等五部分内容。规划布局准则层包括保密性圈层划分、功能分区、路网交通、绿地和场地等五部分内容。营房条件准则层包括营房建成时间与维护使用情况、结构形式、防火安全性、防灾设施可靠性、日照通风和采光等五部分内容。环境保护准则层包括地形地貌处理、雨污排放、废气处理、垃圾处理和军事污染处理等五部分内容。灾备保障准则层包括供水、供电、通信保障和监测监控系统等四部分内容。

2.3营区防灾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为提高指标权重确定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邀请某军事设施建设主管部门、某工程设计研究院、某工程建设指挥部、某质量监督站、某军兵种军事设施建设局以及相关院校等单位的11名专家,按照前述1—9标度法对各指标重要程度进行评定。首先,将1—9标度表、相对重要性调查表和有关资料发给专家进行独立判断;其次,回收结果并计算相对重要性均值和同类指标归一化处理;然后,将计算结果返给各位专家重新填写,直至各位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以此的两两指标相对重要性平均值构建最终的判断矩阵;最后,按照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对其进行仔细验算,对不符合要求的重新进行调整,直到各判断矩阵都具有符合要求的一致性,最终得出军事设施防灾能力评价各指标的权重。

2.3.1层次单排序

层次单排序解决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的问题,即对于判断矩阵A,计算满足AW=λmaxW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式中λmax为A的最大特征根,W为对应于λmax的正规化特征向量,W的分量Wi为相应因素的单排序值。

2.3.2层次总排序

层次总排序是在同一准则层中单排序的基础上,计算出针对目标层的准则层所有指标重要性的绝对权重,为了使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具有一致性,也需要像层次单排序那样,进行一致性检验。将军事设施防灾能力评价模型各指标经过调整的最终权重值进行层次总排序。

2.4营区防灾能力各项指标评价评定标准

各项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主要根据营区规划设计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建筑法规和《军队现代营房建设管理评估试行标准》要求等制定的[8]。由于我军部队类型多、分布广,对营区防灾规划建设要求不尽相同,本文所拟订的评定标准不可能适用于全军部队,其他营区参照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修正。

3实例应用

3.1某营区防灾能力评价实施与结果

首先,调研与评分。选定13位军事设施建设管理方面的专家和管理干部,通过对某营区现场查看和集中审阅规划、现状及相关管理资料,发放评价表,并要求评价人员背对背独立评分。然后,数据采集与处理。所有评价表经收回且确认有效后,用Excel软件建立高级运算表格,输入评分数据。假定各位评价人员的评分权重相同,根据评分进行平均计算,得出该营区防灾能力各项指标得分,并加权计算,得出加权总分。七年后,再次请专家对改造后的营区防灾能力进行评价打分。

3.2营区改造前防灾能力评价结果分析与灾害情况

该营区综合防灾能力评价结果为6.98分,表明该营区防灾能力较弱,其中,6、7、8、11、12、13、14、16、17、21、22共十一项单项得分低于7.2分,特别是营房条件方面,建成时间与维护使用情况、结构形式和防火安全性三个指标项得分均未超过5.02分,结合营区营房具体情况,可知大量营房建成年代久、安全性较差,急需改造。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该营区90%营房严重受损。

3.3营区防灾改造情况概述

该营区进行了灾后恢复重建,改造后建筑密度1.8%,容积率0.02,绿地率70%,污水达标排放率和垃圾收集率均为100%,重点对场地和营房加强了防灾规划设计,主要改造内容包括:(1)场地与布局改造。因山就势保留和恢复林区1360亩,整合功能、紧凑布局、集约建设,尽量减少对原始地形地貌的影响,对地震后出现的多处山体松动、滑坡地段进行了堡坎加固,恢复地表植被。营区集中建成区内地势较平坦,南高北低,营区综合训练场空旷宽敞。在营区主轴线区域设计的景观水系,结合了防洪和生态建设。(2)营房改造。新建22栋营房单体,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加固改造营房4.5万平方米,整修营房3500平方米,新建和改造营房均按照国家和地方抗震、防雷、防火等要求设计。(3)道路和出入口改造。根据场址实际情况保留北出入口和东北侧辅助出入口,增设南侧战备出入口。营区道路为混凝土和沥青路面,主干道混凝土强度C25,宽7米,三纵三横,分隔六大功能分区,营区道路占地18%,主要道路成环,道路呈网状。(4)防灾工程改造。重点考虑防火、防震和防洪。拓宽原有道路兼作消防车道,结合道路网将营区分为五大防灾区,在每个分区最高处设防灾监控系统,台地建设区消防道路连接成环。(5)设施设备改造。优化营区生活给水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以及给排水外线、消防外线等系统。变电室由原来的1个增加至3个,进行分区供电。打造营区“六网七系一中心”的信息化基础平台,其中,“营区安防一体监控系统”通过营区周界、营房和营房内部及重点部位设置的监控点,实时掌握营区安全状况,及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数字营区综合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计量、传感设备,精确监测水网泄漏点位。

3.4营区改造后防灾能力评价结果分析与灾害情况

该营区改造后防灾能力评价结果为8.21分,且24个指标中没有低于7.2分的,表明该营区综合防灾能力较强,且基本没有防灾短板。该营区营房在2013年四川雅安芦山7.0级地震和2014年云南昭通鲁甸6.5级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恢复重建以来未发生各类重大灾害事件。

4结束语

本文以军队营区防灾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可以用于找准营区工程设施的脆弱因子与脆弱程度,为编制风险清单、应急预案和防灾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并辅助决策营区灾害防治的工程性措施,为军队营区灾害防治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通过某营区改造前后防灾能力评价结果与实际灾害情况的对照,初步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张风华,谢礼立,范立础.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研究[J].地震学报,2004,26(3):318-330.

[2]吴大放,刘艳艳,陈剑波,等.城中村火灾防灾能力评价及等级划分———以广州大学城南亭村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4):107-110.

[3]张明媛.城市承灾能力及灾后综合风险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4]樊运晓,罗云,陈庆寿.区域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地质,2001,15(1):113-116.

[5]张义清.营房工程防灾减灾管理研究[D].重庆:后勤工程学院,2010.

[6]张庆.营区规划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后勤指挥学院,2009.

[7]董艳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J].科技创业,2010(10):92-93.

[8]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评价模型范文第9篇

风险度是表示风险大小的主要指标。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主要是通过风险度的大小,从经济效益角度评价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各种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将分析结果提供给农业决策者,可降低决策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是农业风险决策和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核心是建立风险评价模型,通过模型可计算出各条风险链和风险体系的风险度。本文建立的风险评价模型以改进的农业生态地区法为基础,考虑了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干物质积累以及对产量的影响,是一种适宜于以籽粒或果实为收获部分的农作物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

2模型综述

建立一个实用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模型需经过三个层次逐级放大:(1)概念模型,(2)过渡模型,(3)实用模型,各层次的具体关系如所示,下文将对层次结构作进一步阐述。

3模型的层次结构

3.1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1]的结构如所示,风险分析的重要环节是建立灾害模型、价值模型和抗灾性能模型。

3.1.1建立灾害模型

灾害模型描述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以及危害程度,并包括一些与灾害有关的信息。灾害模型主要反映自然灾害系统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成灾规律、承灾体以及灾情的特征,包括如下主要内容:(1)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形式、天气特点、致害的主要气象指标、灾害的表现;(2)农业气象灾害的分级说明以及各级灾害的指标;(3)根据历史气象资料和灾情资料统计出的各级灾害发生的概率;(4)灾害强度和受灾程度的定量关系。

3.1.2建立价值模型

价值模型必须反映出不同等级农业气象灾害下的最终产值。为计算风险度的大小,还应研究灾前、灾中以及灾后作物价值的变化规律和农业生产的投入价值。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价值模型要体现如下特点:首先,农作物的价值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农业生产过程始于一定的基础投入价值之上,在干物质积累的同时不断提高农作物的价值,最终形成产出价值,但是由于作物在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累积对最终产值的贡献不同,所以作物价值的变化与干物质累积并不同步。其次,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是以投入价值和最终产值作为风险分析的基础,而干物质的积累到最终产值的形成需要有良好的转化途径,对以籽粒或果实为收获部分的农作物而言,这个转化途径就是作物能顺利地由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从中可看出,进行风险分析时,仅研究干物质的积累尚不够,还必须研究最终产值的形成过程。再次,由于作物是活的有机体,对灾害有一定的适应和防御等调节能力,并且能够通过后期生长来弥补灾害带来的损失。所以当灾害发生后,作物价值的变化与受灾程度和抗灾能力紧密相关,而且灾后价值的变化又受作物恢复能力的影响。

3.1.3建立抗灾性能模型

抗灾性能模型的主要功能是根据作物种植环境以及作物本身特征来确定作物的抗灾性能指数。影响作物抗灾性能的因素很多,与作物有关的因素有品种、发育期、作物长势等等,与环境有关的因素有地形、地势、海拔高度、土壤状况等等。理想的抗灾性能模型应能较好地回答如下问题:(1)抗灾性能与哪些因子有关;(2)抗灾性能与这些相关因子的定量关系如何;(3)如何综合这些相关因子对抗灾性能的影响。

3.2过渡模型

3.2.1对农业生态地区法[2]的几点改进

过渡模型的结构如所示,为适应农业气象灾害价值模型的特点,将农业生态地区法作了如下改进:(1)假设作物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的干物质分别为Mn和Mr,而籽粒或果实的干物质(Mf)来源于Mn和Mr的一部分,可表示为:Mf=Mn•Tnf+Mr•d(1)式中,Tnf表示营养生长期总干物质输送到籽粒或果实中的比例;d表示生殖生长期总干物质被籽粒或果实利用的比例。(2)在实际做风险分析时要求以天为步长考察作物干物质的变化,这是由灾害发生的随机性和作物内在的调解机制决定的。(3)农业生态地区法得到的产量是一种对气候适应,无限制条件下种植的高产品种的潜在产量,所以有必要考虑除气象条件以外其他因素对产量的胁迫作用,为此引入了实际最大产量(Ypc)的概念,它是指在当前平均生产水平下,由气候条件决定的单位面积植物经济学产量,其计算可依据当地实际产量资料,其值等于代表当前平均生产及管理水平的趋势产量和最大气象产量之和,这里最大气象产量和当地最适气象条件对应。在缺乏实际产量资料时,可由环境相似地区的实际最大产量订正求得。(4)引入了表征除气象条件外其它环境条件对农业生产胁迫作用的系数K,K=1-Ypc•(1-W)Ymp(2)其中:Ymp为由农业生态地区法求得的潜在产量;W为籽粒或果实的水分含量,K值越大,表明除气象条件以外的其它环境条件的胁迫作用越大;反之亦然。(5)为反映果实干物质和最终产值之间的联系,在大面积生产上,暂不考虑产后风险,假定都能及时采收上市、保证品质的条件下,可以认为最终产值主要取决于干物质产量,因此引入从果实干物质到最终产值的转换系数T,其计算式如下:T=YpcPMf(1-K)(3)其中:T表示在最适气候条件及当前生产状况下,每公斤果实干物质在当前市场状况下能获得的最终产值,单位为元/kg;P为当前平均价格。T随当前市场价格的变化,可反映市场条件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影响。

3.2.2实际最终产值的计算

为计算风险度必须求得实际最终产值,而实际最终产值又与果实的干物重密切相关,文中以Mfp表示实际果实干物重,可按下式计算:Mfp=(Mnp•Tnfp+Mrp•dp)•Fp(4)其中:Mnp为实际状态下营养生长阶段积累的干物质;Mrp为实际状态下生殖生长阶段积累的干物质;Tnfp,dp分别为实际状态下营养及生殖生长期干物质的利用比例;Fp为实际状态下受开花受粉状态影响的果实转化系数。前文已有介绍,籽粒和果实的形成需要有良好的干物质转化途径,这种转化途径的好坏主要受花芽分化期以及开花受粉期气象条件的制约,Fp正反映了该时段气象条件的优劣程度。各变量的计算式如下:Mnp=∑mi=1Md(5)Md=M•(1-K)•f1(d)•R(6)Mrp=∑ni=1M′d(7)M′d=M•(1-K)•f2(d)•R(8)Tnfp=TnfE1(9)dp=d•E2(10)Fp=F•f3(d)(11)其中:Md和M′d为实际状态下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每天干物质积累;M为最适气象条件下每天的干物质生产量;R为在抗灾性能模型中确定的抗灾性能指数;f1(d),f2(d),f3(d),E1,E2分别描述灾害对营养生长期每天干物质、生殖生长期每天干物质、开花受粉情况、Tnf和d的影响;d为当天的受灾程度;d为花芽分化期或开花受粉期的平均受灾程度;F为理想状态下的转化系数,其值恒为1。受灾程度是对作物受灾等级的定量描述,其取值范围在[0,1]之间,在取值范围内,随着受灾等级增加,受灾程度逐渐增大。E1和E2的确定可根据营养生长期及生殖生长期的平均受灾程度。

3.3实用模型

针对具体的灾害类型,根据各种灾害的实际资料,可确定上述5个灾害影响函数的具体形式,代入相应计算式中即得到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实用模型。

4以华南荔枝生产为例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

4.1资料来源华南荔枝生产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依据广西玉林地区农业气象实验站多年调研和实验研究的成果,同时参考了有关文献[3,4]。气象资料取自广东珠江三角洲代表台站,包括从化(1959-1993)、高要(1955-1993)、广州(1951-1993)、惠阳(1953-1993)、台山(1954-1993)、珠海(1962-1993)、深圳(1953-1993),同时以广西玉林(1954-1993)和陆川(1962-1993)作为对比。选取了与各农业气象灾害指标有关的气象要素,包括从11月至次年5月逐日的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荔枝价格假定为15元/kg,并以15万元/hm2作为目标产值。

4.2荔枝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影响函数

华南荔枝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有:(1)越冬期冻害、(2)花芽分化期暖害和(3)开花期低温阴雨天气。越冬期冻害指标如下:当极端最低气温≤0℃时,幼苗开始受冻,下降到-2.0—-3.0℃时,成龄树中等受害,当出现-4.0℃的低温时,冻害严重[5]。荔枝的花芽分化需要一定时间的低温诱导,如果花芽分化期气温持续偏高,则难以形成果枝[6],构成“暖害”。荔枝暖害有两种指标形式:一是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在4.0—5.0℃时,为轻暖害;5.1—7.0℃时为中度暖害;≥7.1℃时为严重暖害。二是最冷月平均气温,一般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3.0至14.0℃时为轻暖害,14.1至15.0℃时为中度暖害,≥15.1℃时为重度暖害。荔枝开花期的气象条件以低温阴雨日数表示:一般以日平均气温≤17.0℃或极端最低气温≤12.0℃,且雨量≥0.1mm或日照≤1.0h为低温阴雨天气,若盛花期连续低温阴雨天气≤2d为小害,3—4d为中害,≥5d为重害[7]。根据以上分析,华南荔枝生产的风险体系如所示。荔枝冻害可发生在营养生长期或生殖生长期,并能影响Tnfp和d,而暖害和低温阴雨均表现为对转化途径的影响,考虑到低结实率下籽粒重(或单果重)的补偿效应,其函数选用幂函数形式。具体函数如所示。

4.3计算结果分析

风险曲线描述了风险度和目标产值之间的关系,珠江三角洲代表台站以及广西玉林地区荔枝生产的花芽分化期暖害风险曲线如所示,其余灾害有相似的形式。同时在表3中列出了对指定目标产值的各条风险链和风险体系的风险度。从风险曲线可以看出,风险度和风险曲线都有较好的指数关系,即:随着目标产值的上升,风险度呈指数上升。同时从可看出:(1)华南地区荔枝越冬期冻害对生产影响不大,其风险度均小于0.1,而荔枝花芽分化期暖害和开花期低温阴雨天气所造成的风险要大得多,所以该地区荔枝生产的灾害防御应以防御上述两种灾害为主。(2)冻害和暖害的风险程度存在较明显的纬向分布特征:往北越冬期冻害严重,往南花芽分化期暖害逐渐加强,从风险体系的风险度可看出,华南地区荔枝生产的最适区域在北纬23度附近。

5讨论

评价模型范文第10篇

1.存在财务指标权重过大、非财务指标权重偏小的评价倾向。例如国有企业效绩评价模型中财务指标占80%的权重;而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与《中国证券报》合作提出的上市公司业绩综合评分模型,选取的指标则全部为财务指标。由于财务指标具有综合性和数据易收集等特点,必然成为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财务指标权重过大所带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首先,财务指标权重过大,导致企业过分重视短期财务结果,助长管理者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行为,使得企业不愿意进行可能会降低当前盈利水平的资本投资,从而影响了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次,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殊性,企业只有投资和关注于顾客、供应商、员工和技术创新等各个方面,才能完成创造未来价值的行为,但财务指标评价体系显然不能实现对这一过程的指导,它评价和描述的是过去的事情,用来指导和评价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显得捉襟见肘。而且,现行的会计制度对企业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做出了很严格的限制,企业的很多无形资产不能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体现,使得财务指标在评价企业无形资产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而这恰恰是评价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绩效评价体系中财务指标权重过大,易导致企业重短期业绩评价,轻长期业绩评价,重过去财务成果,轻未来价值创造;重有形资产业绩,轻无形资产业绩等倾向。

2.存在评价内容不具全面性的缺陷。由于财务指标权重过大,上述评价模型涉及企业战略性发展的指标较少,对顾客、员工和内部流程方面的指标涉及较少或几乎没有涉及,不利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例如财政部的绩效评价模型中,其定量分析指标全部是财务指标,没有对企业经营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等其他方面指标进行设计。此外,上述评价模型大多是从企业经济利益出发进行评价,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较少考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取得的社会效益,对企业社会贡献未作评价。现代社会的企业追求的不仅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还要考虑其作为社会组成部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应该将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作为其价值导向。但在上述评价模型中,未涉及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评价。

3.评价结果不够准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由于设计不合理而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的现象。在财政部的绩效评价模型中,整套财务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有些是正指标(如存货周转率),有些是逆指标(如不良资产比率),但却同时进行加权平均,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例如基本指标中的资产负债率,修正指标中的不良资产比率、资产损失率等都是适度指标或逆指标。模型对适度指标资产负债率进行了特殊规定,但对逆指标不良资产比率等未做说明,而是与资产负债率一道直接与其他指标进行加权计算,使计算结果缺乏科学性。此外,在中国证券报和亚商企业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1999年和2000年“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排行榜”上,东方电子连续两年位列排行榜首位,评价结果显示该公司在财务状况、核心业务、经营能力、企业制度、管理层素质和行业环境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公司具有良好的持续发展能力,但随着东方电子财务造假曝光,评价结果和公司真实情况之间的差异使得该评价体系也开始受到市场的质疑。

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模型的价值取向及设计原则

一、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模型的价值取向

企业的价值取向是指其经营目标的基本取向。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单元,企业经营目标的基本取向是实现收益最大化。追求收益最大化是企业的天性,中国上市公司的价值取向也离不开此。但随着市场形势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价值取向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经历了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三个阶段。

1.利润最大化。传统的财务理论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长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但是这种观点没有考虑利润取得的时间,承担风险的大小,也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因此,利润最大化不应该是中国上市公司在经营决策时的价值取向。

2.企业价值最大化。由于利润最大化观点存在的种种弊端,企业经营目标和价值导向开始发展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认为,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财富,由于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对于已经上市的股份公司而言,其在公开市场上的股票价格代表了企业的价值。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股价的高低,代表了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客观评价,体现了投资者对企业过去和未来收益、时间性和风险性、股利政策等等综合因素的考虑。但这种股价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紧密联系有一个依赖的基本前提,即证券市场要达到强式或半强式有效,股价的波动才能衡量企业价值的变化。这也就是说,利用股价来评价公司经营业绩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从属的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而在中国新兴的证券市场中,股价受到诸多正常和非正常因素制约,并不能完全代表企业的真实价值,因此,在中国利用股票价格来衡量上市公司的价值往往会出现较大偏差。此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将企业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看待,没有考虑其与所处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的问题,容易导致企业过分关注经济利益而忽视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3.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企业开始进入战略经营时期,这一时期的企业经营目标和价值导向开始演变为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这一概念包括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其他相关利益者,诸如员工利益最大化、政府利益最大化、债权人利益最大化等等。系统论认为,系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企业对于它下设的各个部门和基层单位来讲,是一个大系统,而对于它所属的城市、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讲,又仅仅是一个子系统。为此,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从企业本身来考察,还必须从企业所从属的更大社会系统所定的规范和目标来考察。企业要在激励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必须与其周围的环境取得和谐,这包括与政府的关系、与员工的关系和与社区的关系等,因此企业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包括解决社会就业、讲求诚信、保护消费者、支持公益事业、环境保护和搞好社区建设等。“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就是要求企业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与其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形成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间的良性循环关系。

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追求的基本目标,这一目标兼容了时间性、风险性、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因素,体现了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也是本文所采纳的企业价值取向观点。在中国社会主

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下,中国上市公司绝大多数属于国有控股性质的国情下,中国上市公司更应将追求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并贯彻到经营决策过程中。

二、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根据知识经济时期中国上市公司所面临的特殊经营环境、战略目标和价值取向,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可执行性,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守以下原则:

1.一般原则

(1)可操作原则。可操作性主要是指指标体系本身的可行性以及指标项目有关数据收集的可行性。如指标体系过于详细则会导致繁琐,同时如果某项评价指标虽然有用,但为获取该指标数据所花费的成本大于其所能带来的利益时,一般应放弃该项指标转而选取其他可替代的指标。

(2)系统性原则。在确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时,一要注意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协调,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协调。财务指标主要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非财务指标体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态势和竞争力;定量指标主要以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和统计资料为依据,定性指标则从其他方面反映企业的运作状态,因此需要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有机结合。二是要注意评价内容的协调。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一套综合的绩效评价体系,对能够反映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各个方面要全面考虑,关键性指标要互相衔接,并赋予适当的权重。

(3)重要性原则。这里重要性原则是指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强调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因为它有助于从不同侧面显示企业的经营业绩。但过于面面俱到的评价指标会使整个评价体系变得模糊不清,不利于围绕核心问题来展开评论。因此在选取指标时,应按照重要性原则的要求,选择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方面,而不是每个方面。

2.特殊原则

(1)社会效益原则。根据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下,考虑到中国上市公司大多数是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国有控股公司,因此在评价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时,必须考虑其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即社会效益原则。例如上市公司在提供就业岗位、上缴国家税收、诚信程度、环境保护、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关注等方面,都是衡量一家上市公司整体绩效的重要因素。

(2)激励性原则。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为中国上市公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奠定基础,因此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应将评价范围限制在管理者所能控制的范围内,非可控指标要尽量避免出现,否则会引起管理者的抵触。此外,指标水平应是平均先进水平,这对管理者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激发其工作潜能。

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根据系统管理理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经营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内外部一系列因素,因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既要考虑上市公司内部各种影响战略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更要考虑外部环境对上市公司经营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特别是要考虑中国上市公司所处国情特点和环境的特殊性。在设计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体现以下几个结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结合、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结合、过去业绩评价和未来发展能力评价的结合、内部层面和外部层面的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只有实现以上几个结合,才能很好地避免中国现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具体来说,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定量指标(评价指标)和定性指标(评议指标),其中定量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包括五方面:财务层面评价指标、顾客层面评价指标、内部流程层面指标、创新与学习层面指标、社会责任层面指标;定性指标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管理者基本素质、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发展创新能力、经营发展战略、基础管理水平、社会综合贡献、信用操守情况等八方面。整个体系完整反映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避免评价内容不全的弊病。我们在对财政部颁布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补充完善的基础上,设计了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详见表1。

表1: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

评价指标

评议指标

指标分类

权数

基本指标

权数

修正指标

权数

评议指标

权数

财务60

财务效益状况

28

净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报酬率

18

10

主营业务利润率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每股收益

每股股利

每股净资产

6

6

9

5

2

公司治理结构

管理者基本素质

产品市场占有能

力(服务满意度)

发展创新能力

经营发展战略

基础管理水平

社会综合贡献

信用操守情况

18

16

14

12

12

10

10

8

偿债能力状况

15

资产负债率

已获利息倍数

9

6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速动比率

8

7

发展能力状况

17

主营业务增长率

资本

扩张率

9

8

三年主营业务平均增长率

三年资本扩张平均增长率

9

8

顾客15

市场占有状况

15

主营业务市场份额

15

顾客满意比率

15

内部流程10

资产管理状况

10

总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5

5

存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优良资产比率

产品合格率

3

3

2

2

创新与学习10

技术领先状况

10

人均利润

生产工人人均生产设施

5

5

研发投入比率

培训支出比率

员工稳定率

员工人均收入

4

2

2

2

社会责任5

社会效益状况

5

就业岗位比率

上缴税收比率

3

2

社会公益捐赠比率

5

80%

20%

二、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基本指标体系

基本指标是对企业绩效的主要计量指标,是整个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通过基本指标评价,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基本效益水平。基本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主营业务增长率、资本扩张率、主营业务市场份额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人均利润率、生产工人人均生产设施、就业岗位比率和上缴税收比率。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主营业务增长率、资本扩张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8个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与财政部《国有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相关规定相同,其余指标含义及计算公式如下:

1.主营业务市场份额。主营业务市场份额是企业本年营业收入净额占国内该行业营业收入总额比率。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市场份额=本年营业收入净额/该行业营业收入总额。该指标是衡量企业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表明了其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

2.人均利润。人均利润是指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同员工平均人数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人均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员工平均人数。它从企业人均创造价值的角度,反映了企业的技术领先状况和生产效率状况。

3.生产工人人均生产设施。生产工人人均生产设施是指企业经营用固定资产总额同车间生产工人平均总数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生产工人人均生产设施=企业经营用固定资产总额/车间生产工人平均总数。该指标从企业固定资产投入的角度考察了企业的技术领先状况。

4.就业岗位比率。就业岗位比率是指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与平均资产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就业岗位比率=企业平均人数/平均资产总额。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每单位资产提供的就业岗位,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贡献。

5.上缴税收比率。上缴税收比率是指企业上缴的国家税收总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上缴税收比率=企业上缴的国家税收总额/平均资产总额。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上缴国家税收的情况,从税收角度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贡献。

三、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修正指标体系

修正指标的基本功能是对基本指标评价中的不正确和不全面的情况根据客观情况进行修正。通过修正指标评价,可以使企业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准确。本指标体系中部分修正指标含义及计算公式如下,其余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与财政部《国有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相关规定相同。

1.顾客满意比率。顾客满意比率是无顾客投诉营业收入与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顾客满意比率=无顾客投诉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总额。该指标主要用来衡量顾客对企业提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

2.优良资产比率。优良资产比率是企业年末优良资产总额占年末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优良资产比率=1-(年末不良资产总额/年末总资产额)*100%。其中企业不良资产包括3年以上应收款项、积压存货、不良投资、待处理资产损失、费用性资产等。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现有资产的营运状况,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可以参加正常生产经营的资产越多,资产利用率越高。

3.产品合格率。产品合格率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出合格产品与全部产品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产品合格率=合格产品产量/全部产品产量。该指标体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控制质量的能力。

4.培训支出比率。培训支出比率是指企业当年员工培训支出与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培训支出比率=员工培训支出/主营业务收入*100%。该指标是衡量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方面的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在未来的竞争能力。

5.员工稳定比率。员工稳定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稳定员工与员工平均总数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员工稳定比率=1-(年内流动员工比率/员工平均总数*100%)。该指标体现了企业的凝聚力。一般来说,该指标过低反映企业人心涣散,员工士气不足。

6.员工人均收入。员工人均收入是指企业工资性支出与员工平均总数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员工人均收入=企业工资性支出/员工平均总数。该指标体现了企业员工的平均报酬水平,是衡量企业保障员工利益的重要指标。

7.社会公益捐赠比率。社会公益捐赠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社会公益捐赠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社会公益捐赠比率=社会公益捐赠总额/平均资产总额。该指标是衡量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指标。

四、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评议指标体系

评议指标概括了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社会综合贡献等方面的非计量因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管理者基本素质、产品

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发展创新能力、经营发展战略、基础管理水平、社会综合贡献和信用操守情况等指标。

1.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设置是否符合监管部门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要求,运作是否规范,是否体现了“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原则,是否保障了全体股东的权益。

2.管理者基本素质。经营者基本素质是指公司现任领导班子的治理素质、品德素质和能力素质等,具体包括知识结构、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开拓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等因素。

3.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产品市场占有能力主要用于工业企业,指企业主导产品由于技术含量、质量水平、品牌优势和营销策略等因素而拥有的占有市场的能力。服务满意度是用于服务行业的评议指标,指消费者或服务的质量、种类、速度和方便程度等的心理满足程度。

4.发展创新能力。发展创新能力指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为保持竞争优势,不断根据外部环境进行自我调整和革新的能力,包括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观念创新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也包括公司员工素质,即公司员工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准、专业技能、组织纪律性、参与公司管理的积极性及敬业精神等方面的综合情况。

5.经营发展战略。公司经营发展战略是指公司所采取的包括科研投入、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资产重组、资金筹集等各方面的长期策略。

上一篇:规范研究范文 下一篇:农业信息化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