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集范文

时间:2023-03-19 15:24:27

培根随笔集范文第1篇

另附《培根随笔集》精彩摘抄:

1. 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种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种深入习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谬误与偏见。

2.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3. 妻子是青年时代的情人,中年时代的伴侣,暮年时代的守护。

4. 德行犹如宝石,镶嵌在素净处为佳。

5. 无事忙和包打听往往嫉妒心重。因为了解别人的事情绝不是因为这些麻烦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他肯定在窥探别人的祸福纵横那个得到了一种看戏的乐趣。一个只顾自己事务的人是找不到多少嫉妒的理由的,因为嫉妒是一种好动的情绪,喜欢逛大街,不肯在家待:“好事之徒没有不心怀叵测的。”

6. 一无所长的人总要嫉妒别人的长处,因为人的心灵不是靠自身的善滋养,就是以别人的恶为食。一个人缺此,必然要吞彼;一个人无望达到他人的长处,必然要压制别人的幸运来打个平手。

7. 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的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8. 人的心灵如若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就必定要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由于自己的缺陷无法弥补,因此需要损伤别人来求得心灵的宽慰。

9. 蒙田在探讨谎言为何可耻可恶时说得真好:“仔细想来,说人撒谎就等于说他蔑视上帝,惧怕凡人。因为谎言是直面上帝而逃避凡人的。”有人预言:基督再来时,他在世上将难遇诚信。因而谎言是吁请上帝审判人类的最后钟声。

培根随笔集范文第2篇

《培根随笔集》里的散文,短小精悍却发人深思,是典型的重理之文。文章从客观理性的“上帝视角”去看待人生的重大话题――“宗教”“爱情”“婚姻”“友谊”乃至“生老病死”,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不追求抒情效果,不卖弄幽默风趣,读此类文章像听一位睿智的老者谈经论道。虽然有人说,“我们需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看哪些文章该‘浅尝辄止’,哪些该‘囫囵吞下’,哪些该‘咀嚼消化’”,但读充满理性精神的文章,要有所收获实在是不能“囫囵吞下”的,要学会在阅读中思考,读出自己的见解。

在《谈友谊》中,培根说:“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他又说:“向朋友倾诉衷肠可以收到两种相反的效果:它可以使欢乐加倍,又可以使忧愁减半。”从中可见,培根不仅学识渊博,而且通晓人情世故;否则,他不可能把“友谊”说得如此透彻明了。融入培根的散文世界,品味其中的名言警句,总能让你浮想联翩,得益良多。

三毛的散文重情。她说:“既然我想写了,我就不再多想,欢天喜地地将它们写出来吧!”于是她写自己的琐事、自己的态度和自己的感情。她多次强调“只会用第一人称写作,不会用第三人称写别人的故事”。我喜欢她的文字,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孩子气,犹如相见恨晚的朋友;我喜欢她的个性,生活节奏简单明快,却始终忠于自己的内心。一个人能够始终遵循内心的意愿,就是一个真实的“我”。

三毛以自己迥异的个性,偏执的脾气,跌宕的经历,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魅力。对许多人来说,三毛“不一样”的人生充满了奇异的吸引力,当然,其中还有一个愿意陪她“闹腾”的丈夫――荷西。我有段时间总迟迟不敢翻看后面的故事――因为荷西的去世,我总不能从刚刚还快乐的心情突然转到悲哀、思念的情绪里来。后来鼓起勇气读后面的故事,如同着了魔又哭又笑,我仿佛也看见三毛在写下这些文字时又哭又笑的模样,还有故事中处处浸润着的浓浓思念。读重情的文章,是在用心与作者交流,是击掌欢呼、惺惺相惜甚至相矶泣。

无论是读重理之文,还是重情之文,都是一次阅读的享受,一次心灵的升华。重情重理,各取所宜。

这篇文章是典型的读书笔记。全文围绕“情与理”的话题,先从重理重情两类文章的不同特点和读者的不同阅读感受落笔,然后分别论述《培根随笔集》散文重理和三毛散文重情的特点,分别议论或描述自己的阅读感悟,展现了作者的多元阅读趣味和独到的阅读体验。文章语言或简洁凝练,或生动活泼,展示了不同的语言风格。

培根随笔集范文第3篇

米兰・昆德拉 著

《相遇》是昆德拉2009年的新作,是米兰・昆德拉继《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帷幕》后推出的第四本随笔集,共分为九个部分,涉及绘画、文学、音乐等各个领域。昆德拉一如既往“出入于艺术之境”,在书中回忆了与弗朗西斯・培根、富恩特斯、勋伯格、阿纳托尔・法郎士等人的“相遇”,既是美学的“相遇”,也是几个时代的“相遇”、更是作者与其旧主题和旧爱的“相遇”。在这部结构精巧、笔触轻灵的随笔集中,不仅有对文学、艺术、音乐的探索和诘问,更有作者对家国历史的反思和对广义上“故乡”的怀念。

昆德拉的书已经到了这个程度:无论如何,总要买回来看看;即使不好看,也要给它在书架上留一个位子――总算是一种慰藉吧。这种“慰藉”不排除附庸风雅的成分――不管怎么说,与昆德拉相遇,似乎已经成了我们这个年代一部分人的“文化宿命”。

《美国倒计时》

苏言 著

拥有世界级美丽的黄石公园,地下沉睡着一个“美国终结者”――世界上最大的超级火山。这是目前地球上最嗜血的死亡幽灵。

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曾造成3.6万人丧生,而黄石的喷发威力是它的100倍。

2010年,冰岛火山爆发引起世界瞩目后,黄石超级火山被列为当前最危险的六大火山之一。

它的喷发“闹钟”在60万年左右,现在距上次爆发已经了64万年,科学家说“黄石的爆发有可能在明天,也有可能在数千年之后”。现实中,近年来这座超级火山已出现了种种异常现象……

不堪重负的地球,是不是在酝酿一次最可怕的对人类的宣言?我们又该用怎样的方法,才能阻止这场人类的超级灾难?

“西续红楼梦”之

《宝玉传》和《黛玉传》

西岭雪 著

张爱玲此生的一大恨事为“红楼未完”――这也是众多热爱《红楼梦》的读者及作家们的恨事。

著名作家西岭雪耗时数十载的力作――“西续红楼梦”之《宝玉传》和《黛玉传》。

“双玉传”是作者将自己对《红楼梦》脂批的研究,对前八十回伏笔的猜测,结合曹雪芹家世说,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政治等背景,进行大胆推断,缜密还原了失落的后四十回中故事,跌宕起伏,真是,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西岭双玉传,雪白或可吟?

村上春树御用翻译林少华:读罢西岭雪的《黛玉传》,我不由得再次对女性的文学才华刮目相看。

著名作家石钟山:西岭雪的续书写作在质与量上算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回归了曹雪芹的构思和本意构想。

著名红学家邓遂夫:西岭雪反复阅读《红楼梦》之深入和迷恋之痴狂,让我这个红学研究者望尘莫及、自愧弗如。

《生命之痛Ⅱ:

中国需要更多“刁民”》

本书是凤凰卫视的一本对话录,由曾子墨主持。

从字面上来理解,刁,是狡猾的意思;刁民,是官民对立状态下官员对不听话民众的称谓。但平心而论,所谓刁民,自然是民众中的聪明人。这些人不好对付、不好糊弄。他们往往比一般人具备更开阔的视野,也具备更多的策略和手腕。

他们是一群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不畏强权、敢于抗争,打假、打黑、行善、除暴,一路走来被恐吓、遭暗杀,惊心动魄。草根英雄的伤痛与抗争,透视出社会底层群体的生存真相和民心向善的道德力量。

被恐吓,遭暗杀,刁民与强权决一生死!

培根随笔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方随笔;“”;现代散文;个性理论;西方资源

中图分类号:I20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5?0007?06

个性是现代散文理论批评的一个核心范畴,其丰富的内涵汲取和积淀了中外散文的有关理论资源和创作经验,其中又以西方随笔个性表现观念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远。随笔(Essay)是16世纪法国蒙田首创,随后在英国兴盛发达并有世界性影响的一种散文体裁。蒙田在其《随笔集》序文《给读者》中说道:“我要人们在这里看见我底平凡、纯朴和天然的生活,无拘束亦无造作:因为我所描画的就是我自己……只想把它留作我底亲朋底慰藉:使他们失了我之后,可以在这里找到我底性格和脾气底痕迹,因而更恳挚更亲切地怀念我。” [1](3001)其含义,一是表现自我,主要描写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平凡、纯朴和天然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留下自己的个性痕迹;二是自由书写,无拘束亦无造作,真诚自然,与自我存在状态相契合而形成个人文体;三是态度亲切,视读者为亲朋知己,敞开心怀,絮语漫谈,使读者读其书如晤其人。蒙田的“试笔”不仅开创了一种新文体,同时也创立了这种新文体的审美原则和精神传统,其倡扬的自由自在地表现自我的散文观,在18?19世纪的英国文坛被奉为随笔散文的圭臬,并与浪漫主义思潮合流而进一步张扬个性书写的精神传统,形成英国随笔异彩纷呈的景象。由于蒙田和英国随笔的个性自由书写与“五四”时代引进和流行的人本主义、个性主义、自由主义思潮相契合,又与我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传统相通,因此,随笔在“五四”被发现后,其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精神得到了新文学作家和理论家的青睐,出现了诸多关于随笔的译述,进而在精神品格的确立、题材与主题的取向、艺术手法的舍取上,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散文个性理论的建构。

培根随笔集范文第5篇

孩子们需要通过课外书来认识这个世界,而在现实中,大多家长在选择图书的时候,倾向于有益孩子智力开发的方向,而很少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和孩子的德育发展。孩子的头脑越来越聪明,心理素质和传统感恩的美德却渐渐下降。

不知是哪个机构做的数据统计,每10个老人中就有一个老人指责自己的孩子不孝顺、缺乏感恩的心理。尤其在叛逆的青春期,他们开始向自己的内心探索,更加关注情感的释放和给予,比较感性。在阅读方面,他们普遍关注言情小说、青春散文、优美诗集等。有效的选择性阅读,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这个时期,也是孩子自我意愿最强烈的时期,所以,家长们不要看到印有韩寒、郭敬明等名字的书就一概没收,比如韩寒的《长安乱》,孩子们在轻松搞笑的氛围中感受人间真情。再者,像《读者》、《青年文摘》这些励志知性的杂志,也会很好地潜移默化孩子们的思想品格。跟雪小禅、风为裳齐名的写作者一路开花,就受到广大家长和老师们的喜爱,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温雅秀丽,曾经多次入选中考语文试卷题材,最新的亲情美文集《原谅我不懂你的心》也很值得一读。书中包含的80个哲理小故事让不少读者潸然泪下,重新审视两代人的沟通和相处模式,相较于一味的说教,温馨的孝道故事不是更能发挥作用吗?

跳出现代图书圈,国外的《培根随笔集》、《普希金诗选》等佳作同样会让孩子得到阅读的快乐,培养出良好的阅读品味。

培根随笔集范文第6篇

印象中,好象有人说“《围城》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小说!”。对于什么是小说,怎样才称得上是小说,我不敢至喙,但我记得古人曾说过“文无定法”,不知“文”是否包括小说在内?就算不包括,套在小说上,行是不行?被誉为现代文学奠基人的卡夫卡,在他的《变形记》开头就是“一天早上,格里高从不安的梦中醒来,发现自已在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你看,小说,原来还可以这样写!

再往深一层想,也许这句许真的说对了,说《围城》是一本小说,倒不如说是一本充满睿智的书更适合。小说,一般都是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思想,但本不是所有的小说都能给人启迪,能让读者省视自已的灵魂。《围城》就具有这样一种“功能”,它象一面镜子,照镜的不是人,是一个个的灵魂,映出了人性的种种美和丑!“什么都有”,就算不能等同包罗万有,但至小是能反映出人生百态。光停留在反映人生百态上面,也不失为一部很好的作品,但还不算是智慧的书。智慧的书,作者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俯视人生,穿透种种表象,直达人性和灵魂的深处,并能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地作展示,给人启迪。我真的很惊诧,惊诧于钱先生有这种洞若观火的本事,对人性的理解,人情百态的观察,细腻和深刻得让人难以致信。

能看穿人性,洞察人情世态的,我想有二种人,一种是“市井之徒”,一生争名夺利,结交三教九流,在俗世这个大染缸里如鱼得水,“流氓皇帝”刘邦,“乞丐皇帝”朱元章,就是代表,这类人世故,圆滑,狡猾。还有一种是有大智慧的人,他们看透了人性、人生,但不随波流,冷眼旁观,独善其身。两者的区别是前者“入而不出”,这是一种生存的本领!后者是“出淤泥而不染”,这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显然,钱钟书就是后者。正经因为钟先生“入而能出”,所以能站在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上,清醒而明晰的剖析人性的种种,解剖纷纭的世态,举重若轻,包罗万有,呈现一幅刻画人性的“清明上河图”。

你看《围城》中,谈话、吃饭、交友、恋爱、工作、家庭,全是生活中种种细节,极其普通的琐事,然而正是在这些琐事中,在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呈现在读者眼前,是那样生动,艳活和逼真。《红楼梦》描写的不也是一个钟鸣食之家的日常生活?可是它达到的艺术高度,却是旷古炼今。表现生活的真实,却又超过一般意义上的真实,上升到人性和世态的层次和高度上,正是一种高超的艺术。

文中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着笔很少,所谓的历史容量,时代风云只是点到为止,一笔带过-------这在某些人看来,是一种遗憾,甚至是病灶。我却觉得这正是本书的成功处,因为它不以特定社会下的典型人物为目的,而是反映共同的人性、生活世态为目的,换言之他反映出了带普遍性,而超越了时代的人性百态。我敢说,象方鸿渐的不学无术,董斜川的附庸风雅,曹元朗的庸俗无聊,褚慎明的欺世盗名,孙柔嘉的胸府心计,鲍小姐的轻浮肤浅,李梅亭的厚颜,高松年的老谋心,这一类文人,以前有,今天有,以后还会有;至于“文化沙龙”的无聊,三闾路上的见闻逸事,学校里的人情世故,上海滩上的稻梁谋,大家庭内的口舌是非,无不这样真实,又这般深刻,更不有说将婚姻喻为围城的永恒命题。

所以我个人觉得《围城》比《官场显形记》《儒林外史》等讽刺遣责小说更进一步,就在于前者有固定的社会背景,离了这个社会背景,人物意义就大打折扣。我们今天再读这些小说,多是从文学欣赏的角度上,并不能作为一种智慧之书来看,更不能让人看了后有审视自已的逼切和共鸣感。据称《红楼梦》是第一本将女人当人的小说,能不能说,《围城》是一本专门针对和审视“人作为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性”的书?鲁迅的《阿Q》是从个人方面着手刻画“中国人的劣根性”,那么,能不能说《围城》就是从社会的角度表现人性的共同点?

《围城》常被看作关系婚姻问题,所谓“城里的人想冲出去,城里的人想冲进来”,我觉得这实在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围城要表达的含义和内容与其是指婚姻,不如说是指人生!虽然故事从头就尾象是围绕着方渐鸿的婚姻展开,但钱先生其实是借方渐鸿的经历和其他人的小故事,表达了自已对人生的种种看法和理解,并以讽刺调侃的方式,让人在会心一笑时,有丝丝的苦涩。我总有这样一种感觉,读一次《围城》就象跟着方鸿渐游经一番,有了一次深刻的人生经历。

培根随笔集范文第7篇

[关键词]英语散文 写作能力 经典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192-02

散文,是一个熟悉而难于笼统下定义的概念。对其定义,黄源深教授认为散文根据其所包含的内容有三种划分。“一是广义的‘散文’,英语中的prose,包括除诗歌之外的一切体裁;二是较广义的‘散文’,它在英语中找不到一个相对等的词。如果把广义的散文中的小说与戏剧划出去,余下的部分即为较广义的散文所包含的内容;三是狭义的‘散文’,即英语中的essay。从内容上来看,essay既指那些由一件小事生发开去,信笔写来,意到笔随,揭示出微言大义的“随笔”,也指“议论时政、评价文学现象的气势宏伟、洋洋洒洒的政论和文论”。①

本文所指的散文,就是第三种划分,即通常意义上的“随笔”,它具有题材广泛,文章短小精悍,结构严谨,用词精炼,说理性强等特点。英国文学史上,培根等人的随笔堪称佳作中的典范,他许多作品中的名言警句在英语学习者中广为传诵,他的散文简洁流畅,论述精辟,重点突出,富有哲理。

一、读英语散文的作用

一般来说,大多数英语散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风格迥异,可读性强。阅读英语散文能够增长智慧,还可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具体说来,有如下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写作能力

阅读散文对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写作水平非常有益。目前,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写作对于他们来说,一直是听说读写这四种语言技能中难于掌握的一项内容。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书面英语表达能力,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关注并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摆在他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到了大学阶段,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已经有了相应的提高。针对给定话题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似乎不成问题。可事实证明,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的写作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写的文章虽然成型,但是语言平淡,内容空洞,几乎找不到内涵丰富的词语。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二是部分学生对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掌握得还不到位,写作中没有养成用英语构思的习惯,多数按汉语的思维方式去写作。还有个别学生的英文写作几乎就是中文的机械翻译,通篇中式英语频繁出现。平时习作出现的这些问题也直接反映在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之中。一般说来,6000字左右的毕业论文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观点不够明确,结构松散,语言表述不够凝练,描述性的句子较多,而分析论证的方法和力度明显不足,说理性不强,材料的堆砌罗列比较常见等方面。

如何弥补写作中出现的上述不足引起了广大英语教师或研究者的关注,大家提出的许多方法富有成效,但笔者认为,比起阅读其他文学体裁,阅读散文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语言要有输入才有输出,只有大量的输入才能确保一定量的输出。只有经典语言的输入才能保证输出语言的质量和品位。经典英语的输入、模仿、内化是提高英语习作水平的根本途径”。②散文中词语的选择,篇章结构的布局,排比、对比、隐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某一话题客观冷静的分析,独特的文体风格等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李赋宁说:“我的英语表达能力从这些浅易的英文作品里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帮助我形成了通畅、明晰的英文文体。”③诸多前人以其亲身经历证明了自然流畅的英语散文阅读对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效果显著。

(二)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的提高可以有许多途径,但大量成功的教学案例表明阅读英语散文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首先,阅读英语散文有利于英语学习者领略英美文化的魅力。散文形式自如、形散而神不散,它所阐述的道理能给读者提供借鉴或启迪。其次,阅读英语散文有助于提升英语学习者的兴趣。散文中贴近生活的内容,真挚情感的抒发,都能激发学习者的阅读兴趣,拓宽其视野,提高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最后,散文阅读能够让学习者感受英语语言的美妙。散文语言优美流畅是其他文体所不能替代的,仔细品读散文中的经典语言,感悟其中深刻的寓意,耐人寻味。

二、阅读英语散文的方法

(一)选取经典散文

了解英语散文对英语学习的作用之后,需强调的是英语散文的选取也是一门学问,阅读材料选好了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散文的阅读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文本,如对人物传记感兴趣,可以选择像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这类的英语散文范例;如果侧重谋篇布局、论证的方法和精炼的语言,培根的《随笔集》非常有帮助,尤其是他的《谈读书》。无论哪个版本的英国文学教材,该随笔都被收录其中。其中有许多关于知识、关于人生的名言警句,大多数学习者都耳熟能详。除此之外,英语散文阅读文本的选择还要根据学习者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难度的英语散文。对于语言基础较差的学习者来说选择较高难度的文本,无疑会打消其阅读的积极性。

(二)注重篇章结构

在英语散文的阅读中,把握文章整体结构很重要。通常认为结构是文章的“骨骼”,用黄源深教授的话说,有的散文呈蛛网状,有的呈辐射状,有的呈直线型,有的呈圆形。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散文都有其对应的篇章结构,英语学习者阅读时应把握作者的思路,注意文章开篇如何引出要阐述的问题、中间如何承上启下、结尾是如何总结上文,点明主题等技巧。英语学习者要善于辨别文章的结构是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作者对相关材料是如何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周密的安排,文章如何做到首尾呼应等。只有对上述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方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进而对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有全面充分的理解。

(三)学习论证方法

英语散文在说理论辩方面别具一格。阅读英语散文时,要认真领会散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因为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往往是英语学习者相对薄弱之处。散文主要通过描述法、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方法来阐明主旨,增强说服力。阅读时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对学习者的英文写作有很大帮助。以“通过对具体例证或实据进行分析讨论,概括总结出一般性结论的逻辑推理”的归纳法为例④,这种方法运用于英语散文创作通常是先引出话题,进而展开论述,最后水到渠成,概括总结全文。阅读时需注意散文不同的论证方法,在写作时就会避免出现诸如段落之间的衔接,缺乏过渡语言,逻辑性不强,层次不够分明等问题。

(四)模仿背诵经典句式

在阅读英语散文时读者还需注意对一些经典的句式进行有意的模仿,必要时可以做笔记,记下优美句子,并记忆内化。模仿经典句式有益于锻炼学习者的篇章策略,所谓篇章策略是指“篇章作者在篇章生产中根据交际目的对篇章所作的总体决策和选择,是作者判断选择以何种方式,在什么程度上最好的服务于语言交际目的所做出的自觉的、理性的、有目的的权衡和取舍”⑤由此可见,阅读散文时,经典句式的模仿、理解和内化对学习者英文写作有很大作用。长此以往,写出符合英语思维习惯的英语文章便不再是一件难事,而且写出来的文章往往也是一气呵成、浑然天成。

(五)学习散文中的修辞手法

为了增强文章的说理性和感染力,抑或是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所阐述内容,作者经常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效果。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应该是比喻,以培根的《谈读书》为例,“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在这句话中,作者把读书比作进食东西,强调有些书只须读其中的某些部分,有些只须大体涉猎,而少数则须全读,该比喻非常生动形象,而且说理性很强。英国18世纪塞缪尔・约翰逊博士在《致吉士菲尔德伯爵的一封信中》中有这样一段话:“The shepherd in Virgil grew at last acquainted with Love, and found him a native of the Rocks.Is not a Patron, my Lord, one who looks with unconcern on a man struggling for life in the water, and, when he has reached ground, encumbers him with help?”第一句话既是一个典故,又是一个暗喻,喻指伯爵铁石心肠,对作者当初的求助无动于衷;第二句讽刺了伯爵当初拒绝资助作者编撰辞典,然而当作者的辞典即将问世时,他却希望作者承认他是辞典的赞助人。因而作者说“当有人落水,他袖手旁观;当此人上岸时,他却伸手相助。这样的人,还堪称恩人吗?”作者用这样一个反问句,以及微妙的类比,笔锋犀利地讽刺了伯爵的虚伪自私,发泄了自己的悲愤。诸如此类的修辞手法在散文中很常见,阅读时应引起注意,这也是写作中值得借鉴的方法。

综上所述,英语散文以其在语言、结构、文体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所喜爱。阅读英语散文能够提高学习者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语篇的驾驭能力。但是由于思想观念、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同,对待英语散文我们要进行批判性阅读及客观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具备这种甄别能力;其次,透过散文来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和增强文化素养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要持之以恒方能见成效;再次,模仿背诵经典句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创新能力。要勤于思考,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多写,才能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增强语感。总之,高效率的散文阅读要求学习者不但有阅读散文的意识,而且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散文材料,更要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攻克听说读写这四种语言技能中最难于掌握的一项内容――英文写作,进而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能力。

注释:

①黄源深.英国散文选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②刘可红.基于经典英语模仿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最简策略[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05):67.

③陈羽纶.识途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49.

④张爱卿.大学英语写作漫谈[J].大学英语学报,1999.

⑤姚明发.篇章特征与英语写作教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08).

【参考文献】

[1]郭鑫.基于合作W习理论的英语散文课程教学[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5).

[2]蒋显文,王玲.评点英语散文培养英专学生的思维和论证能力[J].怀化学院学报,2012(01).

[3]王海啸.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3).

[4]姚春树.英国散文概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4(03).

培根随笔集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古语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初中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广泛阅读对其知识构成和人格养成的作用不可替代。同时,当学生爱上阅读以后,语文能力的提高是水到渠成的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教育部规定了必读名著篇目,要求课外阅读量400万字以上,中考逐年增加名著考察的分值。应试压力下,学生人手一套必读名著,然而学生爱读吗?有学生曾对笔者说:“不喜欢看这些名著,没意思……”不少学生只看名著导读或缩减本,为考试死记硬背,味同嚼蜡。苏轼那种“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豪情壮志已是天方夜谭。究其原因,堆积如山的作业、名目繁多的辅导班、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子产品,这些都挤占了阅读时间,消磨了阅读意愿。如何拯救学生的阅读,使其爱上阅读呢?

一、营造宽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沉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更喜欢做“轻松愉快”的事,如玩游戏、看电视,而不是阅读。因此,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开展课外阅读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解放稚嫩的肩膀,才能让他们有时间精力发展兴趣爱好,尽情徜徉书海。而且,不少家长、老师甚至学生自己都觉得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若能广泛涉猎古今中外名著,其学习潜力一定不容小觑。教师要竭力传播阅读的重要性,家长要以身作则,关闭电视电脑,亲子共造充满书香的家庭环境。

二、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元化的时代,相比电子游戏和漫画书,厚厚的名著显得“生硬无趣”。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唤醒学生对名著的兴趣,激励他们的阅读热情,这是教师的职责。

1、灵活利用课本资源,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资源,调动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其阅读热情。

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是种有效尝试。在教《爸爸的花儿落了》这课时,笔者给学生放映了电影《城南旧事》片段,播放了插曲《送别》,生动的人物形象、优美的音乐旋律使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汲取了营养,也对原著中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发展充满了好奇。课后有不少学生去图书馆借阅了《城南旧事》。再如讲到圣埃克絮佩里的《在沙漠中心》,向学生展示《小王子》的漫画插图,可爱的卡通形象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看小王子的冒险历程。

2、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同学间的交流讨论

学生易受同龄人影响,相互讨论是营造良好阅读风气、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途径。叛逆期的孩子,大抵讨厌强迫,喜欢自由。与其苦口婆心强调名著在考试中的重要性,不如以读书经验交流会、写书评比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其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受到感染。笔者将课前五分钟定为读书交流时间,学生轮流把新近读的书介绍给其他人,畅谈所思所想。读过的人也参与讨论,没读过的则产生好奇心,进而去阅读。又如有学生反映《昆虫记》都是各种昆虫习性的描写,太枯燥。笔者于是举办了昆虫知识竞赛,先给学生两周准备时间。竞赛形式果然激发了阅读热情,也检验了阅读效果。

三、教会学生高效的阅读方法

仅有兴趣是不够的。没有方法的阅读,好比随意捡起散乱的珍珠,难以串起知识的项链。“学贵得法”,读书的成效,不仅在于读什么,更在于怎么读。朱熹云: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对于阅读方法,见仁见智,笔者在此仅谈些个人见解,以抛砖引玉。

1、读法因书而异

培根说过:“有的书只要阅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书不同读法也不同。课文需研读,好书需精读,可引导学生采用背诵、摘抄、旁批等方法,加深记忆。一般的书可速读、略读、跳读,引导学生采用“筛选式阅读法”,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抓片段阅读等方法在较短时间内获取信息。精读和略读互补,既能保证阅读量,又能保证阅读效果。

2、熟读而精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俗话说“眼口心”到,即读书时伴随思考,逐步推求其立意所在,由此融会贯通。学而不思,只会沦为知识容器。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养成边读边想、边圈画的习惯,并做好读书笔记,以加深记忆,提高感知力。

让学生爱上阅读、善于思考,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心愿。努力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多种手段激发其阅读兴趣,同时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定能跳出课本的囚笼,到更广阔的书山学海中纵情驰骋。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2]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3]培根.培根随笔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9月.

[4]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期.

[5]焦英泽.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1年.

[6]钱月香.初中语文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探究[J].文教资料,2008年,33期.

培根随笔集范文第9篇

如今,一部名为《鲨滩》的新电影再次震撼了人们尚未痊愈的心灵,让更多的人患上了深海恐惧症。那么,什么是恐惧症?它是如何产生的?我们人类又为什么会感到恐惧呢?

恐惧,从何而来?

恐惧,是人们在面临某种大脑认为危险的情况时,想要摆脱却又无能为力而产生害怕、担忧的一种强烈的压抑情绪体验。当恐惧来临之时,人体会迅速进入应激状态,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同时伴随着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瞳孔放大等生理反应。

众所周知,我们的恐惧通常来自于两方面:先天形成的恐惧,比如我们看见蛇会害怕,待在黑暗的房间里会不安,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起来的恐惧情绪;后天养成的恐惧,包括成长过程中的不愉快经历,他人的思想灌输,以及父母对子女的某些“挫折教育”。例如,童年时期被狗咬过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害怕狗,甚至是有毛的动物;年幼的孩子不愿入睡,家长便用鬼怪故事来吓唬他们,极有可能导致孩子的性格怯懦、遇事退缩;而最严重的是看似正确的“挫折教育”,许多家长在孩子付出努力和收获成功后,吝啬于向孩子表达夸奖,他们不希望子女变得骄傲自满,却在无意中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得成年后的子女们畏惧接受未知的挑战。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也曾在《随笔集》中写道,“恐惧是粉碎人类个性最可怕的敌人”,可见恐惧对人类的影响之大!然而更可怕的是,大多数恐惧症患者明明知道这种恐惧感的产生是违背常理的,却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最终只好带着畏惧之心去忍受,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日常活动。

目前,人们患上恐惧症的概率还是很普遍的,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恐惧症的“大观园”,看看你有没有“中枪”?

五花八门的恐惧症

恐惧症的种类有多少,至今还没有人统计过,因为实在是太多了:从密集恐惧症、昆虫恐惧症,到人群恐惧症、深海恐惧症,还有奇怪的拐角恐惧症、周一恐惧症、数字13恐惧症,等等,不一而足。

深海恐惧症

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观影事件就是一种患上深海恐惧症的常见情形,当人们看过与深海有关的惊悚电影后,内心不够强大的人会在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很长时间甚至终生都不敢再看有关深海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最终产生深海恐惧症。除此之外,因工作或是爱好需要经常潜入深海的人,一旦在水下遇到惊险的事件,又没有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也可能会产生深海恐惧症。

幽闭恐惧症

神秘莫测的深海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幽闭空间,让人感觉会深陷其中,因此深海恐惧症往往与幽闭恐惧症密不可分。各类影视剧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电梯突然停止,被困电梯里的人就会变得呼吸急促,仿佛立刻就要窒息而亡。事实上,这种窒息感也是因恐惧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障碍,车厢、电梯、阁楼、狭小的仓库等密闭空间都会引发幽闭恐惧症患者的不适。

密集恐惧症

在所有的恐惧症中,密集恐惧症恐怕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了。它通过特定角度的视觉刺激来引起人们的厌恶情绪,严重的情况还会引发人们精神紧张、心理恐慌,甚至偏头痛等症状。其实,这是来自于人们内心深处对孔洞的恐惧,像颗粒饱满的莲蓬、美味的多孔奶酪、一串串七彩的肥皂泡,看似平凡无奇的物体,都会在不经意间造成密集恐惧症患者的困扰。

恐惧症的是与非

了解了这么多的恐惧症类型,你一定认为恐惧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恰恰相反,适度的恐惧是人类自我保护的重要机制之一,它能使人在遭遇危险时“急中生智”,加快大脑的转动,激励人们用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挑战。

2014年11月,日本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进行了一项实验:让108名成人和25名儿童看各种蛇和花的照片,然后回答照片上蛇或花的颜色,并由专人记录下他们回答问题所耗费的时间。最终,研究人员发现,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回答蛇的颜色所用时间均比回答花的颜色要短,这一结果间接证实了达尔文在《人与动物的感情表达》一书中所表达的“情绪有目的性,可以帮助动物适应环境”这一观点。

培根随笔集范文第10篇

个性是现代散文理论批评的一个核心范畴,其丰富的内涵汲取和积淀了中外散文的有关理论资源和创作经验,其中又以西方随笔个性表现观念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远。随笔(essay)是16世纪法国蒙田首创,随后在英国兴盛发达并有世界性影响的一种散文体裁。蒙田在其《随笔集》序文《给读者》中说道:“我要人们在这里看见我底平凡、纯朴和天然的生活,无拘束亦无造作:因为我所描画的就是我自己……只想把它留作我底亲朋底慰藉:使他们失了我之后,可以在这里找到我底性格和脾气底痕迹,因而更恳挚更亲切地怀念我。” [1](3001)其含义,一是表现自我,主要描写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平凡、纯朴和天然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留下自己的个性痕迹;二是自由书写,无拘束亦无造作,真诚自然,与自我存在状态相契合而形成个人文体;三是态度亲切,视读者为亲朋知己,敞开心怀,絮语漫谈,使读者读其书如晤其人。蒙田的“试笔”不仅开创了一种新文体,同时也创立了这种新文体的审美原则和精神传统,其倡扬的自由自在地表现自我的散文观,在18?19世纪的英国文坛被奉为随笔散文的圭臬,并与浪漫主义思潮合流而进一步张扬个性书写的精神传统,形成英国随笔异彩纷呈的景象。由于蒙田和英国随笔的个性自由书写与“五四”时代引进和流行的人本主义、个性主义、自由主义思潮相契合,又与我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传统相通,因此,随笔在“五四”被发现后,其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精神得到了新文学作家和理论家的青睐,出现了诸多关于随笔的译述,进而在精神品格的确立、题材与主题的取向、艺术手法的舍取上,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散文个性理论的建构。

早在1918年4月,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就提出学习和借鉴包括蒙田和培根散文随笔在内的西方散文样式。稍后,刘半农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中首次引进了“essay”一词,傅斯年在《怎样做白话文》中再次提及了“essay”这一概念,认为“无韵文里头,再以杂体为限,仅当英文的essay一流”。[2](218)“五四”初期关于随笔的这些只言片语,仅是介绍性的提及,并未具体探讨其重自我和个性的文体特征。直到1921年,周作人《美文》的发表,随笔才逐渐引起新文坛的注意。周作人提出“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论文”,可分为“批评的”和“记述的”两类,其中“记述的”又称作“美文”,并认为美文写作只是“真实简明”,可根据“外国的模范”去写,但必须“用自己的文句与思想”。[3](29)早在1908年,周作人在《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一文中,就已把英国培根的《essays》译为《论文小集》,此处所谓的“论文”亦为“essay”的译名。由此可见,周作人是把随笔视为真实表达自己的一种文体,可学其个性独创精神而不能沦于模仿。1924年,王统照在《散文的分类》一文中评介了美国文艺学家韩德关于随笔的论述,并认为以随笔为主的杂散文“文字上不受任何形式的拘束易于自由挥发”、“集合众长而运用自由,独抒所见”、“良好的趣味”等文体特长。[4](13)周作人、王统照虽已认识到随笔重个性和自由的文体特性,但仍处于直观的状态,还未全面、深入地揭示随笔独特的艺术特性。直至1925年,鲁迅先生翻译了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一书后,随笔及其文学精神才全面地为新文学作家所认可和接受。厨川白村认为随笔的特性是“作者将自己的个人底人格的色彩,浓厚地表现出来”,“将作者的自我极端地扩大了夸张了而写出来的东西,其兴味全在于人格的调子”,认为随笔是一种最便当的“自己告白的文学”,所以许多作家选用这种“既是费话也是闲话”的体裁来“表现不伪不饰的真的自己”。[5](166)厨川白村精通西洋文学史,对随笔有深入的研究,其简明扼要的论述,深刻地勾画出了随笔中作者自我表现的自在性与文体随意自如的自由性之间同质同构的内在联系,切中了随笔的命脉,所以才被鲁迅和众多文人所认同和激赏,引为散文小品的知音和标尺,深刻影响着中国现代散文的理论建设和创作走向。就如20世纪30年代郁达夫在检视新文学的成就时所说的,鲁迅先生所翻译的厨川白村介绍随笔的文章“更为弄弄文墨的人,大家所读过的妙文”,并作为“英国散文对我们的影响之大且深”的重要实证。[6](269)继鲁迅之后,胡梦华于1926年在《絮语散文》中全面系统地对西方散文特别是英法随笔的体性作了进一步概括和发挥,认为絮语散文的“美质”除了“家常絮语”的重要特性外,“还有比较重要的就是作者和作品的关系”,认为仔细读了一篇絮语散文,可以洞见作者的“人格的动静”“人格的声音”“人 格的色彩”,“所以它的特质是个人的(personal),一切都是从个人的主观发出来”。[7](15)虽然“絮语散文”这一名称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传播开来,但该文对于絮语散文的精彩解说在当时和后来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人视为散文理论批评的经典之论而反复征引,像钟敬文的《试谈小品文》、李素伯的《小品文研究》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散文理论篇章都曾大段地引述过胡梦华的文字。这正如有些研究者指出的,胡梦华的这一文章“至今在英国小品文研究论著中仍然是第一流的”。[8](168)可以说,自厨川白村关于随笔的介绍经由鲁迅之手翻译到中国,以及胡梦华对絮语散文的精辟概括之后,个性与自我作为散文的基本要素已被现代散文家广泛认可。此后,梁遇春的《〈小品文选〉序》、林语堂的《论小品文笔调》、郁达夫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毛如升的《英国小品文的发展》、方重的《英国小品文的演进与艺术》等,又对随笔重个性的艺术特质作了补充和发挥。

转贴于论文联盟

但是,现代散文家对于西方随笔的理念和精神并非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性地借鉴和吸收。随笔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大约出现了两种形式:正式的 (formal essay)与非正式的(familiar essay)。前者以培根、琼生、布朗、考莱等人的创作为代表,后者则以孟田、艾狄生、兰姆、赫兹里特等的创作为代表。总的说来,两者都是自我告白的文学形式,但在主体情感介入的深浅、作家人格的显露程度及其写作方式等方面却有所区别。前者“相对地不带个人感情;作者以权威的身份,或者至少是以学识渊博的人的身份写作,解释主题有条不紊”。而后者则“以一种亲切的口气同他的读者讲话,并倾向于讨论日常琐事,而不讨论公众事物或专门题目;写作方法是轻松愉快、自我揭露、甚至异想天开的方式”。[9](32)从整体上来看,现代散文理论界普遍排斥前者而肯定后者。因为现代散文是在反对道统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自我的时代语境中确立起来的,而前者带有“冠冕堂皇的神气”,后者则是自由不拘、亲切自然的闲谈絮语。周作人在《美文》中沿用二分随笔的习见,把“美文”看成其中的一种,并指认阿迪生、兰姆、欧文、霍桑等人为“美文”创作的代表,建议新文学作家尝试创作。显然,他是用“美文”指称非正式的随笔。对现代散文理论建构影响至深的厨川白村,说随笔是“随随便便,和好友任心闲话”“想到什么就纵谈什么,而托于即兴 之笔”[5](164–165)写下的一类文章,其实这时他探讨也是非正式的随笔。胡梦华把非正式的随笔译成“絮语散文”,并认为培根的散文“欠个人的风趣”,“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絮语散文家”,[7](20)因而推崇兰姆一脉娓娓道来、毫不矫饰的文章。梁遇春翻译过多种英国小品文选,被称为“中国的爱利亚”。但由于对非正式的随笔的偏爱,他有意不介绍培根、沃尔顿、布朗、考莱等人相对典重谨严的随笔,而着重选译18世纪斯梯尔、艾狄生、哥尔斯密,19世纪兰姆、赫兹里特、亨特和20世纪切斯特顿、贝洛克、卢卡斯、林德、高尔斯华绥诸家轻松活泼的小品。林语堂则把“学理文(treatise)”和“小品文(familiar essay)”比附为“载道文”与“言志文”,反感前者的“庄严”和“不敢越雷池一步”,而肯定后者的“个人笔调”(familiar style),赞赏其“系主观的,个人的,所言系个人情感”。[10](65)以上诸家对于非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正式随笔的倚重,主要是着眼于这一品类的随笔中个性、自由和亲切三者的有机联系,强调作者个性的审美把握在小品文创作中的主导作用,兰姆等人的随笔理也正是这一意味,才使得现代散文

家对蒙田、艾狄生、念有着充分的认同。

当然,由于文学理想差异,现代散文家也依据不同的立场和思想基础提出了各自的“个性说”:左翼理论批评家提出的个人性与社会性、阶级性的“调和论”;周作人、林语堂等的“言志论”、“性灵说”;梁实秋以新人文主义为标准的“高超的文调论”;郁达夫在总结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散文创作时提出了“心体说”;沈从文、朱光潜、何其芳、李健吾等京派青年作家为抵制自遣把玩的趣味和幽默,坚持“纯粹的独立的创作”,“为抒情的散文找出一个新的方向”。[11](3)虽然众说纷纭,但却是一个系脉的衍变,诸家都是普遍认同西方随笔所注重的个人色彩和自我意识,把自我个性的自由、亲切的表现视为散文的特质和现代表征,在创作主体性、个性真实性、文体独创性等核心内涵和基本问题上达成异口同声的共识和相辅相成的互补,并以此冲破“文以载道”的陈旧观念,努力建构自我个性表现的散文理论。

从精神品格上确认了个性与自我的核心价值后,如何对之进行落实成了现代散文家关注的另一焦点。对此,西方散文特别是19世纪英国随笔关注日常人生的价值取向得到了他们的热烈拥抱。蒙田絮语人生的随笔被引入英国以后,其关注日常人生的态度和文学方式得到了艾狄生、兰姆等英国散文作家的师承和发扬,形成了一脉以个性表达为基础、注重日常生活琐事及习俗轶闻的书写传统。英国随笔作家本森曾说:“与传奇作者恰恰相反,随笔作家唯一不变的宗旨是把眼光牢牢盯住日常琐事,是正视实际状况而不是从它们那里高飞远扬。”因此他赞赏兰姆“坦然运用极其平凡的生活素材,而最简单的生活经历经他的手点染,就像神仙故事中发生的事情那样,一下子就变得妙趣横生、放出异彩!”[12](272)亚历山大·史密斯说小品文作家应“拣选那种最琐屑的题目,从小处着眼,而渐渐涉及它们的想象最欢喜想的大题目”,他认为小品文作家“不会缺少题材。日常的生活,已经很丰富”,并指出小品文作家“最重要的天赋,是在乎能从很平凡的事物中,找出其暗示”。[13](25)深受西洋文学影响的芥川龙之介也曾说:“因为使人幸福,不可不爱日常的琐事,……在所有的日常琐事之中,感着天上的甘露味。”西方散文家对于琐细题材的关注和眷念,不仅在于他们可以由此获得精神的自由和解放,还在于他们看到了人生的每一细微处都饱含着无限的意蕴,他们可以按照自己对日常人生的印象,随兴所至地去体察万事万物,道出人所未道的的意义和乐趣,让即使单调、平凡的日常事物也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新奇和华丽。

西方随笔由个人而人生的题材取向无疑与五四时期盛行的“人的文学”主张有着相契合的一面。周作人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文中提出文学要以“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写人的平常生活”、创造一种不记英雄豪杰及才子佳人而只书写“世间普遍男女的悲欢成败”的平民文学。“人的文学”理念之所以获得认可,在于个人的永不缺席,并以一种高标着独立精神的姿态注视人生,最终在文学与现实人生之间搭起了一座自由通行的桥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散文随笔中那种以个人主义为立场、眷注人生的独特的文学方式,给予现代散文家极大的惊喜,他们由此发现了一种与 “经世文章”异质的言说主题,使他们多年来提倡的“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的主张不再是一种精神的吁求,而是非常贴切地坐实在人生的细微之处,个体的日常人生由此合法地进入了散文的审美领域。因此,林语堂宣称小品文应关注“种种人生心灵上的问题”,即使是“牛毛细一样题目”也不放过。[10](68)陈叔华说小品文所描绘的人情世故就像“荷包里装的东西,即使渺小,含义伟大,凡为人类,皆须思考”。[14](12)即使到了血雨腥风的20世纪40年代,李广田仍不否认“身边琐事”的价值:“至于琐事,当然是相当散漫的,这表现起来就容易成为小品散文的形式。”[15](145)总的看来,现代散文家对于琐碎题材的偏爱,虽出于文体的自觉,但主要还是为了纠治传统载道文的虚伪空疏之弊,把散文从神圣庄严的殿堂中拉回到人间俗众上来,让其在个人亲切眼神的烛照下散射出诱人的光焰,这正如李素伯所说的,小品散文“所表现的正是零星杂碎的片段的人生。在这里,读者虽不能愉快地领略到象在小说中所表现的一切可歌可泣可爱可悯的有系统的人生的断面;却能出其不意的,找到在人生里随处都散布着的每颗沙砾的闪光,使你惊叹,使你欣喜,以为不易掘得的宝藏”。[16](12–13)转贴于论文联盟

当然,文学不能等同于人生,无法反照出人生的巨细与多面,但是由于完全个人主义的在场,文学成为人生不可缺少的安慰和精神指导,正如沈从文所说:“读者从作品中接触了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示,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 [17](143)因此现代散文家大多不愿让琐碎之谈堕落为无聊的唠叨,而是提倡“从小处落笔,却是着眼在大处”,谈出味道和意义。正是这一意味使那些关于个人生活的闲言碎语,以更加诱人的魅力吸引着部分现代散文家。这也从另一方面可以说明为什么当周作人、林语堂等人“苍蝇之微”的散文之路越走越窄的时候,他们仍然负隅顽抗。

西方随笔在表现自我、关切人生的同时形成了相应的絮语笔调,也为现代散文创建有别于古文的“个人笔调”提供了参照系。西方随笔向来有与读者“推诚相与”的絮语闲谈传统。蒙田是絮语散文的开创者,他用漫不经心的态度和亲切随和的语气纵谈人生感悟、日常杂事,用精细微妙的心灵赋予每一件所谈事物以全新的意义,他的娓娓细谈不仅体现了一种自由的文学方式,而且还营造了一种与读者促膝而谈的对话情境。蒙田的个人化写作以及絮语文体在19世纪被兰姆等作家发挥到了极致。兰姆谈穷孩子、论烤猪、写拜太尔太太打牌,无不采用一种有意与读者闲谈的方式娓娓道来。这一独特的话语方式就是赫兹里特所说的“作者穿着睡衣,拖鞋,读者隐在帘幕后边”。由蒙田到兰姆一派散文的絮语文风得到了中国散文家的充分认同,他们用“絮语”“娓语”“闲谈”“闲话”定位现代散文的文体笔调。胡梦华率先把“familiar essay”译为“絮语散文”,确认其“如家人絮语,和颜悦色的唠唠叨叨地说着”。[7](15)鲁迅不仅把厨川白村的“随随便便,和好友任心闲话”的絮语精神介绍到新文坛上来,而且还以此定义自己的杂感文创作:“短短的批评,纵意而谈,就是所谓的‘杂感’者。”[18](15)林语堂把“familiar essay”和小品文对照而谈,认为小品文笔调(familiar style)“译为‘闲适笔调’,约略得之,亦可译为‘闲谈体’,‘娓语体’”。尽管对小品文笔调译名斟酌不定,却一再强调其应是“认读者为‘亲熟的(familiar)故交,作文时略如良朋旧话,私房娓语,……或者谈得畅快忘形……达到如西文所谓‘衣不钮扣之心境(unbuttoned moods)”。[10](65?66)现代散文家对于絮语笔调的偏爱,在于能够因此任心而谈,率性而作,“排除了为改造世界而泛泛对整个社会发言的旧式新古典主义姿态,也放弃了把文人当作哲人和超常者的柯尔律治式现代姿态”,[19](227–228)从而让闲谈的心性、自由的心态和亲如好友的读者三者之间取得内在的协调,由此消解了阻碍散文个性化的外在桎梏。只是絮语闲谈后来被周作人、林语堂等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过度的推崇,与闲适、性灵相提并论,其消极的精神旨趣不仅背离了时代的主题,为当时的主流话语所不容,亦从另一个向度束缚了“真我”。失去了五四时代健全个人主义的精神力量。因此,有必要把絮语人生的闲谈和避世自娱的闲适区别对待,只有坚执前者才能深得西方随笔的真谛,把散文的创作引向健康的境地。

当然,强调“絮语闲谈”并非是随意涂鸦,不求艺术匠心,而是相对于正统庙廊文学的庄重矜持、凝滞呆板而言的,是针对“古文义法”等艺术教条提出来的一种语体策略。厨川白村就要求读者从随笔作家“装着随便的涂鸦模样”中,领会到“其实是用了雕心刻骨的苦心文章”。[5](169)对于随笔体性的这一辩证关系,现代散文家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胡梦华发挥了厨川白村的观点,认为“絮语散文”表面上虽然娓娓道来,平淡无奇,但若细致的的考察一番,却能够发现“惊人的奇思”和“苦心雕刻的妙笔”。[7](16)周作人向来偏爱平和冲淡的随笔小品,但冲淡并不等于无味,而是要蕴含深意,他在谈到清代郝兰皋的文章时说道:“措辞质朴,善能达意,随便说来仿佛满不在乎,却很深切地显示出爱惜惆怅之情,此等文字正是不佞所想望而写不出者也。”[20](133)对此,郁达夫在30年代的总结说得更为明确:“至于个人文体的另一面的说法,就是英国各散文大家所惯用的那一种不拘形式家常闲话似的体裁(informal or familiar essays)的话,看来却似很容易,像是一种不正经的偷懒的写法,其实在这容易的表面下的作者的努力与苦心,批评家又那里能够理会?”[6](263)这在认同絮语文体更便于个性自由表现的理论基础上,也深化了对个人文体的认识,辩证地指出了絮语闲谈之中隐藏着作者艺术个性的潜心创造。

卢卡契谱说:“真正的影响永远是一种潜力的解放。”[21](452)西方随笔的个性表现精神能够在现代中国传播和繁衍,也得益于本土潜在的抒情言志传统的内应。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起,周作人及其弟子就力图探寻现代散文抒情言志的渊源,他们把晚周散文、司马迁史传、魏晋文章、唐宋古文家偶尔“忘记了载道”写出的部分作品、明末清初小品等归结于言志一派。到了30年代,林语堂更是孜孜不倦地为现代散文的自我和性灵“寻根”,认为提倡小品文的个人笔调“不应专谈西洋散文,也须寻出中国祖宗来,此文体才会生根”。[22](96)此外,鲁迅、朱自清、郁达夫、朱光潜等也都不同程度地探源了散文的师心使气、不拘格套的精神传统,力图在复杂的文学史序列中描绘出散文个性理论的谱系。

传统的在场,使得现代散文个性说对异域资源的借鉴,更加注重于中外会通和新旧互补。整体上看来,现代散文家对于中国古代散文和传统文论,既视为革命对象又作为文学遗产,既深受浸润滋养又力避因袭拘束,既有尖锐批判又有具体分析,既有古为今用的共识又有因人而异的别择,是广采博收、有扬有弃的。在五四文学革命伊始, 文白之争、新旧之争致使新文学倡导者更多地否定古文,为白话文学鸣锣开道。但他们着重批判的是“文以载道”的正统观念,和固守“古文义法”“文言正宗”的艺术教条,并不一概否定传统散文。到了新文学建设期,散文界开始关注传统文学资源,对古代散文和传统文论进行多方面的发掘和重估,总体上给予好评的有百家争鸣的诸子散文、师心使气的魏晋文章、独抒性灵的晚明小品、纵笔所至不检束的晚清新文体,而对于唐宋古文家和明清古文正统派则颇多非议。这种总体取向表明,现代散文家是以现代西方的思想立场和文学观念来看取历代散文的,看重的主要是富有思想艺术个性和自主创新精神的作家作品和思潮流派,是立言、言志、师心、使气、性灵、本真、文气、文品之类的文论思想,是与现代散文观念有内在联系、能为散文创新服务的精神传统。其中贯穿着对传统文学个性风格理论尤其是言志说、性灵说和发愤说的发掘与阐释,为现代散文个性表现理论和个人文体创造探寻历史的依据和传统的借镜。

转贴于论文联盟

因此,西方随笔自主自由的文学精神在现代文坛的传播和接受,如言志抒情传统的发掘和传承那样,都在五四以来的散文变革中融会贯通,最终催化和推进了中国现代散文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繁荣。朱自清在总结新文学运动时说道:“这时候的文学是语体文学,开始似乎是应用着‘人情物理’、‘通俗’那两个尺度以及‘自然’那个标准。然而‘人情物理’变了质,成为‘打到礼教’,就是‘反封建’,也就是‘个人主义’这个标准,‘通俗’和‘自然’也让步给那‘欧化’的新尺度;这‘欧化’的尺度,后来并且也成了标准。用欧化的语言表现个人主义,顺带着人道主义,是这时期知识阶级向着现代化的路。”[23](136)这种自觉接受“欧化”的“新尺度”而内化为自身的 “标准”,在现代中国散文接受西方随笔个人主义、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精神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进程。

上一篇:体育教学随笔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