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范文

时间:2023-03-19 11:16:37

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范文第1篇

>> 农业现代化研究综述 农业现代化 国外农业现代化借鉴研究 递减背景下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 农业现代化几个前提的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与对策 农业现代化与金融支持研究评述 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 金融支持辽宁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 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问题研究 湘南地区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研究 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 科研助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路径探讨 土地与农业现代化 不要忘了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出路 农业现代化加速 克服农业现代化短板 农业现代化绿色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赵景阳,郭艳红,米庆华.广义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1):28-31, 46.

[4]陈美球,金志农,翁贞林. 基于SWOT分析的江西省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13-17.

[5]蒋和平,黄德林.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2):87-91.

[6]辛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6):646-650.

[7]郭强,李荣喜.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38(1):97-101.

[8]陆相林.山东省十七地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分类及区划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6):403-406.

[9]杨宏力.山东省十七地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实证研究(2009―2013)[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59-64.

[10]“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调研世界,2012 (7):41-47.

[11]林丽梅,郑逸芳,许佳贤,等.基于熵值法的福建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J].科技和产业,2013,13(10):40-45, 77.

农业现代化范文第2篇

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全文共分5个部分,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今年“一号文件”聚焦改革和农业现代化,与去年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一脉相承。文件开篇即用“四个重大”概括当前形势,指出经济增速放缓、农业生产成本攀升、农业资源短缺、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等背景下,农业发展面临重大考验和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表示,当前中国整个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农业发展也进入新阶段,解决越来越复杂的矛盾问题和重大课题,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全局谋划。

“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定位。”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朱立志认为,与去年相比,今年“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相信在文件部署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有望加快推进。

农垦改革加速推进

过去几年中央“一号文件”曾零星提及“国有农场改革”,今年“一号文件”则首次将农垦改革纳入,并将之视为改革重点。

文件提出,加快研究出台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股权多元化改革,创新行业指导管理体制、企业市场化经营体制、农场经营管理体制。

文件强调,明晰农垦国有资产权属关系,建立符合农垦特点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推进农垦办社会职能改革。发挥农垦独特优势,积极培育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把农垦建成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带动力量。

“国有农场改革将是农垦改革重点,国有农场面积广、商品粮种植程度高、现代化程度高,通过引入工商资本和机制改革,可以打造成为农业现代化试点基地和‘走出去’的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向媒体表示。

农业部数据显示,目前农垦系统有耕地近1亿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5%,拥有1779个国有农场,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元(不包括土地等资源性资产)。2014年,农垦实现生产总值6500亿元。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1月31日在农业部农垦局与北大联合启动的农垦改革发展重大战略问题课题研究会上也表示,“农垦改革的总目标应该是把国有资源或者资产,包括土地、资本和人力等三方面搞活,更好地发挥效益。”

其实,从2014年开始,中央将农垦改革提升到空前的战略高度,在顶层设计、实地调研方面均给予大量关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推动农垦改革发展纳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4-2020年)》和年度工作计划,2014年下半年八部委联合对农垦进行全面调研,时间、空间跨度都远超外界想象。

齐鲁证券农林牧渔研究团队在其研报中称,2015年农垦系统将迎来加速变革的一年。

“转基因”七入文件

以高投入的生产模式,实现粮食生产十一连增,近年来我国农业取得显著成绩。但同时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新挑战,日益稀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不具竞争力的价格,正对农业生产高投入高产出的旧有发展模式亮起“红灯”。

文件提出,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文件提出要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支持农机、化肥、农药企业技术创新。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制度,强化地方政府法定职责。加大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力度,保护农林业生产安全。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严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研究员朱立志说:“文件提出要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这与以往更多地强调产量增长的表述有着明显区别。中国强,农业必须强,农业的强不是体现在产量上,而是体现在竞争力上,这意味着农业在‘转方式’上将有更多突破。”

而转基因技术被寄予厚望。事实上自2007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已有6次明确提及转基因。其中,2007年提出要“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管理”。2008年则强调“启动研究”。2009年、2010年为“加快研究,加快商业化”。2012年为“继续研究”。2011年、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未提及转基因问题。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表述为“加强以分子育种为重点的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

这一次,在“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中提到“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加强转基因科学普及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指出,当前社会对农业转基因认识不足,甚至有“妖魔化”的现象。与此前官方在转基因问题上“积极研究,谨慎推广”的口径相比,此次没有提到推广问题。

依法进行

2014年一号文件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被单独列为一章,今年则与其他农村改革并列为一章,主要为两点。

一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出台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重点是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扩大整省推进试点范围,总体上要确地到户,从严掌握确权确股不确地的范围;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

二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分类实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此前,国家已陆续出台三个重磅文件,包括:《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

此次,“一号文件”主要是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提到的基本都是原则性内容。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外,农地入市和流转的改革仍将重点放在各地方试点的探索和逐步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中还提到,“要做好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

郑风田表示,“今年就上述抵押贷款等问题,国家会专门制定出台相关文件。”

农村一些地方非法征用农民土地、非法占有农民集体资产等问题时有发生。文件提出要健全农村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加强农村改革决策与立法的衔接,农村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郑风田表示,没有农村的法治化,就不可能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文件首次用大量篇幅聚焦法治,可见“依法治农”已成推进“三农”发展的重要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提出农村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农村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更需要用法律为改革保驾护航,一方面可保证农村改革的顺利推进,另一方面也能杜绝一些人‘以言代法’现象的发生,保护农民权益。”郑风田说。

社会资本走向农村

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还比较低下。特别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长期滞后。

文件提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今年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和以往一号文件相比,今年文件在强调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强调公共服务水平及文化建设,提出要创新乡贤文化,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至新的高度。由“物”到“人”,新农村建设内涵更为丰富。

“在推进路径上,文件首次提出‘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这将有益于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加入新农村建设,让新农村建设更可持续、农民获益更实在。”李国祥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所所长叶兴庆认为,30多年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释放了长期被禁锢的生产力。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问题,仍然在于旧体制的制约,唯有通过改革来破题。“文件部署的这些改革,意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被长期压抑的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让农村‘沉睡的资本’得以‘活’起来,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此外,文件还指出,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同时,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债券。

农业现代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意义 金融支持 途径

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农业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可以说是对传统农业的全面完善和深度变革、概括地说农业现代化表现为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各种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农业生产向企业化、地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供应紧密结合、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由原始传统分散粗放低效益的自由农业向科学现代专业集约化高效能的外向型农业发展。在生产和经营理念上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等现代技术设备及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生产过程中。现代农业精细化、专业化、集约化,注重环保和可持续。

根据不同的气候土壤等物理环境发展不同的农业如:绿色农业、物理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立体农业、订单农业等运作模式,有外向创汇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科技园型、山地园艺型等各种不同的特色农业。

二、当前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及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在人口和面积上占有绝对的比重,如何利用、组合、开发、挖掘好我国的农业资源,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数量,丰富“三农”的内涵,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民向城市的涌入、缩小城乡差别、提升农民素质,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这一链条带动就业,促进工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强综合国力,强化国际竞争的能力,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展农业现代化是百年大计,千年大业,立国之本,兴盛之基。

三、我国目前农村农民农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简要地说,从我国目前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来看,有利因素不少,但不利因素也相当多,特别是在农业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面临恶化的趋势下,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之以前虽有一定的程度的提高,但综合起来全面的看文化素质还是偏低,在全国各个地区农民农业农村三农的发展水平也极为不平衡,基础设施(道路、通讯、水利配套工程)技术装备现代化的程度还很低,与农村生产相配套的农用机械设备研发制造工业和生物化学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的快速提高,农民分散经营,个体农户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的程度还很低。相应的管理模式,管理学有待建立,急需大量的管理人才与实践的结合打造一支知识化年轻化懂科学会管理的农业现代化队伍以及有知识能够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新一代的农民,整个农业要想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一定的瓶颈、要突破这一瓶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却财政拨款等其他形式的投资,最终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

四、金融究竟应该怎样来切实有效地支持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金融应如何来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我们从事金融工作研究现代金融的学者不可退却义不容辞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研究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我国现在农业金融体系运行的现状

1.农村地域广需求高农业金融投入少。银监会数据显示,2010年农户贷款只有2.6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5.1%。从贷款种类上看,农业贷款只占贷款总额的5%.截至9月末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依然高达2087个。

有研究指出,农村金融市场极为广阔,覆盖7.5亿人口和日益增长的中小企业,地域4万个乡镇和大约40万个村。

2.农村金融机构投资风险大、收益少、缺少有效的风险担保。农业生产面临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双重影响,风险高,由于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往往造成金融机构投入贷款难以收回的结果,损失无以弥补。这种现状制约了金融向农业投入资金的积极性。

3.农业生产区域广,种类多,金融需求大多为小额信贷,客观上要求农村金融必须设立密集的网点。由于目前农村地域广阔,农场和农业企业所占比重较低,农民多为零星分散经营,农村的农业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种植养殖及简单加工业。由此造成小额信贷的需求量较高而农村金融网点少,投入低这一样一种客观现实的矛盾。

4.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性不尽理想。由于农村金融投资风险大,收入少,效益低,资金有限造成农村金融的可持续性较弱,呆滞呆账贷款,所占比重大。对于这个问题对症下药:应该是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盘活资金增加再保险。建立各种保险互助互补的保险创新机制。(政府+农村合作社合作基金+农产品收购预付+关联农业互保)。

5.政策性金融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现阶段,我国对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并不少,但目前我国政策性金融定位不清,运行机制不健全,因此影响了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发挥。作为主要支持农业经济的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支农作用仅局限于粮棉油收购;国家开发银行主要负责大型建设项目的投资;对于急需资金支持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等,缺乏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农业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金融业务并存,职责不清,政策性资金运营绩效较差;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很多用于弥补亏损和促进其机制转换,支农再贷款很难收回。更重要的是,目前政策性金融以对特定机构的特定业务进行直接补贴为主,对商业金融机构的担保、抵押、保险、减免税等措施缺乏,吸引金融资金及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因此需要我们借鉴一下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现代化水平领先的国家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探讨一条适合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发展的金融运行之路。

五、外国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实践

(一)美国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美国农业金融机构在20世纪初才开始建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业金融体系,它主要由政府农业金融机构、农场主合作金融的农业信贷系统、商业金融机构及私人信贷组成。这些金融机构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共同为美国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及其他服务。

1.政府农业信贷机构由政府所有,专门为农业发展服务,如农民家计局、商品信贷公司、小企业管理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等。

一是农民家计局的贷款对象主要是那些难以从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资力薄弱或新创业的农民,贷款以中长期为主,利率明显低于市场利率,因此大部分贷款均有贴息。另外,它还对遭受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而造成种植面积减少或较大减少给予灾害补贴,对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的差价给予差价补贴。为各种特定设备提供贷款等。

二是农村电气化管理局主要对农村电业合作社和农场等借款人发放贷款,用于组建农村电网、购买发电设备等。小企业管理局是1953年为了针对小企业提供贷款而设,其主要职能是向那些不能从私人信贷机构获得贷款的小企业提供贷款。

2.美国的合作金融是在20世纪大萧条时期由政府倡导建立的,它主要包括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合作社银行、联邦土地银行,由农业信用管理局管理。联邦土地银行的贷款业务经过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认购至少相当于本人贷款5%的有投票权的股票,成为合作社社员,取得一人一票权。偿还全部贷款后,社员资源决定是否退回股金而合作社必须认购同等数额的股票而成为该区联邦土地银行的股东。

3.美国保险业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联邦农作物保险运作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第二个层次为有经营农业保险联邦资格的私营保险公司,第三个层次为保险人和农业查勘核损人。

(二)日本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在日本既有政府办的政策性金融,又有强大的合作金融来支持农业的发展,还有一部分其他金融机构,这对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虽然日本人多地少,自然环境又比较差,但是它的农业现代化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日本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简称农林公库)。它建立的目的是在农林渔业者向农林渔业金库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困难时,给它提供利率较低、偿还期限较长的资金。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主要是把资金用于土地改良、造林、建设渔港等基础设施的融资,同时还用于农业现代化投资、对国内大型农业产品批发市场及交易市场提供市场设施贷款等。农林公库的贷款利率要比民间金融机构优惠,而且贷款偿还期限从10~45年不等。

日本支持农业发展的合作金融组织主要是农协系统。农协系统是按照农民自愿、自主的原则登记成立的。它主要有三级组成:最基层的是农业协同组合,为市町村一级,直接与农户发生关系,不以盈利为目的,农协还兼营保险、供销等其他业务。

中间层是信用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简称信农联,为都道府级,帮助基层农协进行资金管理,并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农业资金的结算、调剂和运用。它在基层农协和农林中央金库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它的会员为服务对象。

最高层的是农林中央金库,为中央一级,是农协系统的最高层机构,是各级农协内部以及农协组织与其他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的渠道。他在全国范围内对系统内资金进行融通、调剂、清算,并按国家法令营运资金,同时,它还指导新农联的工作,并为它提供咨询。

日本现行的农业保险制度于始1948年,采用“三级”制村民共济制度,形成政府与村民共济组合相结合的自上而下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

(三)印度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印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绿色革命,以各种措施来支持农业的发展。它的措施以推行现代农业技术为中心,辅之以农业信贷、财政补贴、价格支持等。随着这些措施的实行,印度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体系逐渐发展和完善。现在印度既有合作性质的农业信贷机构,又有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商业银行来支持农业的发展。印度的农业保险充分发挥了保险在分散农业经营中风险的中重要作用。

综上可以总结出以下外国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经验:

各国为支持农业发展都建立了比较发达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宽松优惠的贷款条件。都通过立法来保障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正常运行,基本都建立了农业保险制度。

六、借鉴国外金融支持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

(一)政府应下大力量支持加快建立为现代农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尽快出台各种具体的政策措施来保障和支持多种农业金融机构的建设和持续快速的发展.成立多种形式的支农金融机构,相互配合互相补充.改革和创立全新的农村金融支持制度,建立多种形式并存优势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并在扩大农业保险基础上全面实行农业风险化解机制。使农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金都有途径取得。

(二)支持农业发展应允许金融机购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

支持农业发展的各种资金要通过各种手段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从社会各个层次聚拢资金,允许其根据实际情况对支农资金的存贷款实行差别利率。

(三)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是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保障

我们现在是法制的社会,依法治国,一切都要有完整完备的法律体系来保障我们生活秩序和生产建设的快速持续发展。因此要通过立法来保障农业发展所需的金融支持。

(四)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种类多,地域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为了保证支农金融资金的安全回收和持续性增长必须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业,通过互保和再保险,进行风险的转移和分散。

(五)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提供更为广泛充足的金融信贷支持

逐步建立与农业转型升级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基层财政与金融支持制度、其中包括对农村现代化人才培养与培训的长期投资。对三农的投资不应以短期的盈利为目的,应着眼于长远,为劳动密集型农业向资本密集农业成功转型提供基础性集约化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时报》,2012-04-16.

[2]《我国农村服务现状究竟如何》.《金融时报》,2006.02.21.

[3]康书生,鲍静海,李巧莎.《外国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经验及启示》.

农业现代化范文第4篇

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学术界对此进行了较长时期的讨论,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转变论。人们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出发,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世界范畴的、历史的和发展的概念,它作为一个动态的、渐进的和阶段性的发展过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一般都认为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的生产部门转变为现代的产业部门的过程。第二,过程论。学者们认为农业现代化不是农业领域一个方面、一个过程的现代化,而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现代化。包括生产过程的现代化、流通与消费过程的现代化及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第三,制度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由于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推广而引发的组织制度、管理方法的变革与创新。第四,可持续发展论。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完整涵义是用现代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改造成为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我们认为,对农业现代化的界定,不能仅从一个或几个方面来界定。思考中国农业现代化应从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所应有的“共性”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个性”上去把握。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依据国际公认的现代农业的标准来定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与教育、科技发展水平、生态资源及劳动力条件等因素,走自己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因此,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科技、农业管理、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组织的社会化、农业生态化和农村城市化的过程,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在分析、界定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的同时,学术界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普遍认为,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位学者的观点表述上虽有差异,但通过疏理后可以发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研究视角的差异。

从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来审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学者们认为:从世界上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来看,农业现代化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以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为代表,他们主要走从现代机械技术起步到现代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道路;二是以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为代表,主要走从现代生物化学技术起步到现代机械技术的发展道路;三是以法、德、英等国为代表,走机械技术与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同步发展道路。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既不能走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型的、以机械化和化学化为特征的道路,也不能照搬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型的、以生物技术的实现为主要特征的道路。而应根据中国特定的条件,走资源节约、技术优先发展的道路,走现代生物技术与现代机械技术、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与现代农业科技、机械化、半机械化与手工劳动有机结合起来的道路。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至少应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工程化等三个显著特点。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加农村工业化,其发展道路应该是走集约农业、高效增收和持续发展的路子。把农业现代化看作是一种过程的学者们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应从其所具有的动态性、区域性、世界性和时代性、整体性上去分析。因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性较强的概念,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期应当选择不同的阶段目标以及在不同的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同时农业现代化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区域、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有很大差异。但强调这一点,并不能否认我国农业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将要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因而也应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分析农业现代化,依国际标准来确立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种手段的学者们则从农业现代化的构成要素上来分析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认为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生产技术科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因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上学者们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特征的表述,都有可取之处,如同我们讨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一样,对其特征的描述也可以是多角度的。

我国农业现代化应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但也要避免“一刀切”走灵活多样的发展道路。从整体上看至少应具备如下特征:第一,把现代生物科技与机械技术结合起来,寻求传统的精耕农作技术和现代化农业在保持生态良性循环下的有机结合;第二,农业现代化必将与农业的商品化、产业化、集约化相伴随;第三,就全国而言,农业必将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来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第四,把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实现与城乡差别、地区差距的缩小、农村工业化与乡村城市化以及农民的现代化等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因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农业内部,它与国家经济结构、产业政策的调整、城乡关系的调整、农民与农村的现代化密不可分。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虽有长足进步,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有学者参照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衡量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建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标体系,并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比较,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具体描述。也有的学者从区域农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对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做了实证研究。如果我们不去探究学术界在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上的差异(2001年前后,国内学者提出的衡量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有数十种之多,白人朴在《关于衡量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的探讨》中有详细论述,原文刊载在《实验研究》2001年第2期),学者们大都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无论在速度、规模、结构、效益、程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都有较大差距。这一客观事实,使人们日益关注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制约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其一,从农业生产要素的层面来探讨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认为,中国传统农业未能向现代农业转型,劳动者(高素质)、土地、科技、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欠缺、要素市场发育迟缓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没有高素质的、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懂得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新型劳动者,中国农业要实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科技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支撑。资金短缺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瓶颈,如何建立一个与农业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与资金保障体系事关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土地市场化与农地使用权流转一直是研究农业现代化的学者们关注的,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目前中国农业经济、农业产业化水平、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等问题,而且关系到农民的利益。

其二,从制度与公共政策的层面来思考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在农业转型过程中,制度变迁起着很大作用。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经济增长与农业》中就曾断言: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制度的变革。学者们对中国农业制度变迁的历史及制度效益进行了历史考察。对农业制度变迁的内涵、特点及制约当前农业经济制度创新的深层障碍,如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不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不灵活、非农偏好的国家资源供给、分配制度、不清晰的产权制度、不合理的税收制度与风险分摊制度等,展开了充分研究。

在对农业制度变迁进行审视的同时,还有学者们从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国家公共政策的取向等方面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三,从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的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认为,目前实际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滞后的城市化是导致中国农业落后的原因。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制度对农业经济的作用是通过制度变迁、制度效率的改善来影响其他各要素投入的积极性和效率来实现的,其作用体现在两方面:直接贡献与间接贡献。直接贡献是指制度作为内生变量同其他投入一起共同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直接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间接贡献是指制度作为外生变量对其他要素投入起保证、激励、阻滞或诱导作用,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制约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主要有:

1.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农业机制尚不健全。尽管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严格地说,目前市场农业的发育还很不成熟,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尚不健全,要素流转和生产安排仍有盲目性。(1)农户没有真正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农户在投资决策上还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盲目性、产品的单一化、市场行为的趋同性,导致农业生产经营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2)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由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尚未根本改革的户籍制度妨碍了城乡劳动力市场发育,使以劳动力为典型代表的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始终滞后。(3)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服务体系在多数地区还不健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需的信息、技术、资金、物资、加工、销售等社会服务体系明显滞后。2.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灵活。未能建立与健全有效的土地流转与集中机制,使土地难以在很大范围内流转与合理配置,妨碍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3.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没有形成,导致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生产潜力下降、农业公益福利事业的投入也严重滞后于城市水平,使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益福利事业体系发育不足。4.不清晰的农村产权制度为侵害农民的利益提供了可能。按照现行法律制度的规定,包括土地在内的集体资产属农村社区公有。在这种规定之下,农村集体资产性质模糊不清、资产所有权代表不明确,诱使各行为主体、尤其是拥有垄断行政权利的基层政府和部门对农民利益的侵害成为可能。

四、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措施

如何化解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人们从各个不同侧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许多好的对策、建议。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土地制度改革,实现规模经营。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可行性的思路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消除土地投资的制度风险,克服农民的短期行为;另一方面,实现经营权的自由流转,有利于土地这一稀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适度集中。

(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业就业在社会就业中所占比重的降低,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在我国现行条件下,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主要依靠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三)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和产业化组织建设,进一步协调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为此,国家要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流通、科技开发的各种专业机构;大力发展农业市场组织,对农业生产和流通环节,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经营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市场咨询和服务,使农村经济和市场经济接轨;消除各种自然的以及人为的经济和行政的市场阻隔障碍,使农村经济发展纳入统一的市场经济轨道。

(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其转化和应用步伐。其一是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在鼓励社会多元化投入的同时,应大力提高政府对农业科技的财政支持力度;其二,加大对农业科技的基础性研究的投入;其三、把农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体系转向社会化,逐步形成以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产业化组织为主体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五)大力加强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开发力度,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经营管理才能的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的现代商品生产者。

(六)实现城乡统筹,消除二元经济阻隔,在加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七)不断深化改革,消除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体制、机制。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解决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农业制度创新。在不断推进农业制度创新的同时,我们认为必须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而不能随意改变其制度内核。第二,坚持农地集体所有,明晰土地产权关系。目前土地制度创新的关键是要在明确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增强生产要素重组的灵活性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通过规范流转行为、明确利益关系,鼓励农业的规模经营与生产的专业化。第三,探索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鼓励和扶持农民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推进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提高农业的组织化、集约化水平,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第四,坚持多样化,不搞一刀切。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农业制度创新形式的选择与推进,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不要强行移植,也不能靠行政推动,必须坚持多样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农业;现代化;政府作用

Abstract:Governmentsplayanimportantrolein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whichisnotonlyatheoreticaljudgementbutalsoapracticalexperienceofdevelopedcountries''''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ChineseGovernmentplayedapositiveroleintheprocessof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buttherearealsomanydeficiencies.TheGovernmentshouldstrengthenitsleadingroleinagriculturallegislation,investmentandservicesorganizations.Atthesametime,properlyhandletherelationsbetweenGovernmentandmarkets,Governmentandfarmers,Governmentandagriculturalcooperativeorganizations.

Keywords:agriculturalofchina;modernization;thegovernment''''srole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由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农业的多层面的动态演进过程。中国在没有完成工业化的情况下推进农业现代化,其进程必定更加艰巨,面临的问题也更多,因而要加强政府在此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一、政府是农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

1.发展中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政府的支持

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国家实行的农业政策,是促进或抑制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或原因,农业政策如何,关系农业是不是稳定。发展中国家农业基础薄弱,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尤其需要政府力量的支持。首先,农业现代化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科技投入以及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自身内部的积累又相当有限,因而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物质保证。其次,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政府的制度保证。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专业化,要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制度。政府要深化现有的土地制度改革,通过法律或政策来保证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制度安排。其次,农业现代化需要政府的环境保证。农业是弱势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保护,另外发展现代农业还需要相应的组织、信息和服务等方面的保证,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政府的大力支持。

2.发达国家实践证明政府在农业现代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发达国家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农业现代化所走的道路也不同。形成了美国为代表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主,日本为代表的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以及欧洲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并重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虽然不同,但政府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政府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做法主要有:(1)通过立法,保证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策顺利实施。美国在农业方面的立法涉及到农业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农产品价格支持、土地调整、农业合作社、农业劳动、农产品流通、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农业技术推广等。日本在1961年制定了《农业基本法》,以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实现农业现代化。法国政府不仅制定实施了《农业基本法》和《农业指导法》来推动土地集中,还专门制定了《农业现代化法》和《农业发展方向法》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2)通过经济手段,对农业进行支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发达国家通过加大农业公共物品的供给和各种补贴政策、税收减免、信贷优惠等政策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3)运用适度的行政干预手段如在日本和欧盟国家,普遍存在着对农产品价格的管制,在这些国家即使粮食供大于求,农民仍然可以以高价出售。同时为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发达国家通常以配额或限额等贸易壁垒阻碍国外农产品的输入[1]。

二、增强中国政府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

中国政府一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为加快农业发展,在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农产专业市场建立、农业立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职业素质教育和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然而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从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来看,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还有许多需要加强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立法方面:中国政府通过多年的努力,在农业领域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但是中国的农业立法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从法律体系上看,法律、法规的缺位现象严重。例如关于农业保险的法律缺位,对农业合作组织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另外地方性农业法规比较少。二是从农业立法的效果看,立法的实效比较差。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的调查,在现有的农业法律法规中,只有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法、种子法等少数法律、法规得到较多农民的认可,有十二部法律法规只有少于10%的被访农民认为有用,可以说农民基本没有感受到农业法律所起的作用[2]。为此,中国政府必须加强在农业立法方面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认真贯彻执行现有的法律法规,真正发挥现现有农业法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要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农业保险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和有关对农产品加工业税收优惠政策和鼓励农产品出口政策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农业政策法规体系。

2.资金投入方面:近年来,中国财政支农投人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从总体来看,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仍然较低,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因而我国政府应在有限财力的基础上,尽力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并通过制定有力的政策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资渠道,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人机制,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招商引资的政策性支持,制定更加宽松的投资政策,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外资进人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3]。

3.服务组织方面:发达国家为农业提供服务的除了各级政府的农业管理与服务机构,还有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网络。农业合作组织以其自身的优点,可以做农民和企业想做做不了,政府想做做不好的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组织形式。中国农业协作经济组织目前还处于分散、零星的状态,没有形成全国性的网络系统而且缺乏法律地位,因而业务范围小,服务功能弱,对农户的帮助有限[4]。农业协作经济组织的落后与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有很大的关系,因而我国政府应充分重视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通过立法、政策、补贴、金融、财政、税收等手段支持和发展农业协作组织,更好地发挥其独特优势,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三、发挥农业现代化中政府主导作用应注意的问题

农业现代化实现所需的各种制度和组织条件的成熟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理应发挥主导作用。但政府的作用不是无限的,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协调好以下关系。

1.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农业市场化的过程,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只有坚持市场化才能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由于市场经济内在的缺陷和农业自身的弱势,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农业这一特殊产业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农业现代化还离不开政府的干预,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但政府的调控应以市场为基础,政府的经济决策应建立在市场价值规律基础上,政府要防止过多使用直接的行政干预,而是要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借助市场对农业的发展进行引导,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宏观的调控和服务[5]。

2.协调好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要通过农民的实践来发挥作用。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在农业人才保障方面的作用,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科技普及教育,以便尽快地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为农民自身的发展提供教育服务。同时政府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政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着眼点在于引导和扶持,而要防止强迫命令。政府在制定各项政策时充分征求农民意见,尊重农民的选择,避免超越政府应当承担的职能,出现瞎指挥、乱指挥和代替农民进行决策的错误行为[6]。

3.协调好政府与农协的关系。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各种农业协会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要通过专门法肯定农业协会的合法地位,明确其性质和职能,规范各协会的运行,并对其进行监督。对于协会中存在的问题,政府要以引导、支持、合作、指导为主,而不是包办和替代。政府通过各种手段为协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在必要时给予专项经费支持,为各行业协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必须明确政府与协会的分工,把适于协会承担的行业管理职能交给有关的协会,充分发挥农协的作用,政府要避免直接干预,协调好政府与农协的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柳建平,张永丽.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纵横,2007,(10).

[2]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现代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邢玉升,吴显亮.浅析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求是学刊,2007,(11).

[4]卢荣善.经济学视角: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2).

[5]谭国雄.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我国农业现代化应处理好六大关系[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1).

农业现代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032-1

1 土地制度与农业现代化

土地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历朝历代对土地十分重视,2000多年来,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土地税收一直对国家农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土地社会主义所有制,农民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使我国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制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积极的土地政策,调动了8亿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使我国农业生产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6年,中国宣布农民免交全部农业税,使中国8亿农民直接受惠。2007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实行严格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这一系列土地政策、制度的实施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发展面临三个不可逆转,一是人口增长不可逆转,二是土地(特别是耕地)减少不可逆转,三是农产品(粮食)需求增长不可逆转。其中土地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起着最基本,最直接,不可替代的作用。

(1)土地总体规划有利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2)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带动农村产业化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实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

(4)实现土地统一登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有利于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2 土地综合整治与农业现代化

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总体规划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其根本任务是形成合理、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

2.1 土地综合整治能有效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对农村居民点重新合理规划,农村田间道路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多项土地综合整治措施,有效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2 土地综合整治能有效提升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水利化、标准化水平

通过对农村各项用地的重新合理布局,改善农村田间道路条件、改造中低产田、修梯田、改善农田水利设施,为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水利化、标准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2.3 土地综合整治是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1.2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却承载了世界22%的人口。在人口增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人增地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最为突出的矛盾。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改善中低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将扩大耕地面积,改善土地的基础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2.4 土地综合整治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和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土地做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为吸纳产业转移和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创造条件,并带动农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3 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

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在二、三产业发达、大多数农民实现非农就业并具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的地方,才有条件出现较大范围的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1)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技术的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利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

(2)土地流转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3)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同步发展。

(4)以土地为股本举办乡村企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4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国外农业现代化 中国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5-0112-06

在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受自然禀赋、制度和非制度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但是农业现代化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例如土地制度的变革、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造、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乡经济的交流、农业政策的调节、产业结构的变化等等,农业现代化先行国家或地区与后行者并无根本区别。因此,分析、研究和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仍具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世界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历程与动力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范畴的、历史的和发展的概念,它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进程而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

1、世界农业现代化概念的演变

根据世界农业现代化概念及内涵认识的演变过程,可归纳、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结合概念上的农业现代化。较早时期人们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局限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结合,形成以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电气化为主要标志的农业生产的工业化。第二阶段:现代科技武装的农业与社会的有机融合。既要采用现代工业先进的物质技术,也要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使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实现社会化,使农业生产成为社会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业的社会化分纵向社会化和横向社会化两种。纵向社会化首先是指农户、农场同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之间通过合同,把农业生产纳入加工、销售的需要。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农业的产业化。农业的横向社会化主要是指农民联合组成合作社之类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的农民组织,摆脱分散、孤立的状态,形成有序分工,有效整合的格局。第三阶段:农业生产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融合。农业现代化概念中增加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着眼于食品的安全健康,着眼于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着眼于自然资源永续利用。

2、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历程

从世界农业现代化的技术进程来看,主要是沿着两条技术轨道进行的。一是大量采用节约劳动的农业机械以替代繁重劳动的农业机械化,它以美、加等国为代表,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走的也是这条路。二是通过大量增加施用化肥,采用优良品种以及使用精耕细作方法来增加农业产出的道路,它以日本和欧洲大陆国家较为典型。以美国为代表的农业机械化是从19世纪末开始进行,并且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60年代。这一进程,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半机械化阶段、主要田间作业机械化阶段和全盘机械化阶段。

3、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动力

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表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有四个:一是市场力量。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在全社会配置资源。同时,现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以赚取利润。因此,现代农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其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运销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二是农业技术进步。二次大战后,许多发达国家先后都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农业研究机构。农业科研成果对农业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它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一般都地2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90%。三是以合作社为主要载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方式有:公司农场、公司+农户、合作社三种组织形式,其中尤以合作供销最为普遍、比重最大,较好解决了小生产者与大市场的矛盾。四是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政府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农业经济稳定增长。

中外农业现代化条件比较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对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条件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条件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我们吸取经验,少走弯路。应当承认,就农业现代化的条件而言,我国和西方无论是在自然资源,还是在社会经济基础、意识形态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首先,我国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远比不上美、加、澳等国优越。美国可耕地面积1.9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20.4%,人均0.71公顷,农业劳力平均占有耕地85.4公顷。中国可耕地面积仅占国土总面积的13.54%,人均仅0.1公顷,按农业劳力计算的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37公顷。美国人均占有耕地是中国的7.1倍,农业劳力平均占有耕地则是中国的231倍!美国淡水的占有量也是我国的4倍。森林覆盖率23%,高出中国约10个百分点,是维护生态环境和农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其次,西方的农业现代化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基础上推进完成的。强大的工业经济基础不仅可以大批吸纳农村劳动力,支农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政府的政策性财政扶持,在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均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况且,西方国家农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压力原本就比我们小得多。美国的情况自不必说,就日本为例,1945年前后,其农业劳动人口占经济活动人口的比例为48%左右,比我国1999年(50%)的该比例还低。日本农业现代化起步的20世纪60年代初,农业劳动人口的比重为40%,在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的1970年,农业劳动人口比重已下降为19.7%。也即日本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10年时间里,农业劳动人口减少了50%还多。而我国在1952-1999年的47年中,农业劳动力比重才从83.5%缓慢地下降到50.1%。更严峻的问题是直到1991年,我国农业劳动总量才停止增长,并呈现缓慢下降,但1999年农业劳力总量却又比1998年增长1.5%。

第三,国民经济运行体制上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已有几百年市场经济发展历史,早已建立起规范的国内统一市场和健全的法律体系,使农业的发展既可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可寻求法律的保障。而我国则刚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市场发育程度低,法制不健全,远未建立起全国统一的规范化市场体系,这就给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第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时,各类现代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已经相当发达,经营规模较大,同类企业间(行业)联合程度和农民组织化程度都很高,早已作为市场主体融于市场经济中,其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和行为方式同市场环境相适应。而我国

的农业现代化是产生在小农户家庭经营的环境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行为方式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

第五,农业教育、科研及农技推广水平的差异。西方国家政府历来重视加强农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如1960年以后,法国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建立了以高等、中等农业教育和农民业余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教育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教育,提高了农民素质。现在的法国农民一般都具有农业技术高中或农业专科大学的文化程度,他们有文化、懂科学、善经营,对发展本国农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法国还建立了数量众多的不同类型的农业研究机构,拥有大批的农业科技人员。西方国家在注重农业科研开发的投入之时,亦注重科研成果的推广,使农业科研教育与成果转化应用相结合,从而有利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一套针对农民的完备的农业教育体系,农村中的青壮劳力绝大多数或从事非农产业,或成为进城打工的流动大军,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为老人和妇女,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差。农业科研与推广也存在与实际相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

第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差异。西方国家工业化完成后,政府便在强大财力支持下,通过各种途径对农业实施保护。如法国政府早就确定的发展农业的政策、目标,并投入巨额资金,国家还向农民提供低息贷款、低价土地,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农民社会保障体制,鼓励农民安心务农。从政府对农民收入的支持比例看,美国为20%、欧盟为34%、日本为58%,中国仅为6%。

国外农业现代化的模式比较

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一般将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化划分为北美、日本、欧洲、印度等几种主要模式,尤以北美模式和日本最为典型。由于人少地多,美国主要是通过农业机械化和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此相反,日本为了解决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的问题,选择的是依靠技术创新和资本大量投入来实现农业现代化。

1、美国农业现代化模式

美国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现代化的装备与发达的科学技术,以及高效率的管理,创造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美国农业现代化模式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其一,技术创新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大大刺激了农业技术、特别是农业机械的发展。广泛运用农业机械,不仅弥补了劳动力短缺,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剩余的供给能力。其二,土地大规模经营是美国农业现代化模式最显著的特征。农场是美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美国农场分为家庭农场、合股农场和公司农场三大类,其中家庭农场占全部农场总数的90%以上,其农产品销售量占美国的70%以上。其三,政府的农业政策起了重大推动作用。美国政府的农业政策主要有对农业资源的保护政策、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农业信贷政策等。其目标是稳定、保护农业和农民正常利益,保证消费者得到可靠的供应,维护市场秩序。其四,充分发挥农业服务体系的作用。在美国的家庭农场和农资市场、农技市场、农产品销售市场之间,有着完善的服务体系,其主体是合作社,完全由农民自发联办,主要活跃在流通及农产品初加工、储运环节,把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联结在一起。类似于美国农业现代化模式的有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

2、日本农业现代化模式

日本由于地少人多、资源贫乏,农业在二次大战中遭到严重的破坏等诸方面因素,决定了日本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艰难性,其现代化模式也有它独特的一面:选择的是一条依靠技术创新、资本大量投入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战后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有如下显著特点:一是政府对农业发展的强力主导和干预。日本政府结合农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农业发展规划和基本政策,为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指明方向。同时,完备各种农业法规,保障农业发展,保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二是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从美国引进小型拖拉机,加以改造后普及推广。从中国引进水稻插秧机,研究、改进成适合日本使用的插秧机再出口中国。日本政府在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法制上保证、组织上协调、资金上支持。三是充分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对农业实行高资本投入。20世纪60-70年代,日本每年对农业的投资,都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一倍半以上,最多的一年竟达六倍。日本政府充分利用财政金融手段,不仅直接对农业实行国家补贴,以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还通过发放低息政策贷款,调动农民积极性,诱导农民贯彻国家农业政策。

3、法国农业现代化模式

法国是欧洲农业现代化模式的代表。法国既不像北美那样劳动力短缺,也不像日本那样耕地短缺,因此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法国政府采取“以工养农”政策,加速土地集中,实行物力投资和智力投资并举,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既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走上了一条以农业机械化为主,大力发展专业化生产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法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做法与特点是:

(1)土地政策。为了实现规模化经营,20世纪50年代中期,法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土地集中”。首先,政府采用多种办法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规定年龄在55岁以上的农民,国家负责养起来,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农村年轻人离土离乡,到国有企业工作;政府出资创办各类培训机构,对农村剩余的青壮年进行培训。其次,政府推行土地规模经营的大农业政策:规定农场主的合法继承人只有一个子女,其他子女只能继承货币资产,以防止土地进一步分散;推出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父子农场、兄弟农场以土地入股,开展联合经营。再次,国家给大农场提供低息贷款,对农民自发的土地合并减免税费,促使农场规模不断扩大。从实施效果看,1955年,法国10公顷以下的小农场有127万个,20年后减少到53万个,50公顷以上的大农场增加了4万多个。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50年代初近40%,现在只有2.2%,农民平均占有农场达10公顷以上。

(2)合作社。法国的合作社产生于19世纪中叶,随后迅速发展。合作社一般按行业划分,农户可根据经营情况,同时加入几个合作社。双方每年签订一次合约,农民只要专心生产,其他的事项全交给合作社去办理。年终结算时,扣除风险基金和发展储备金,其余按入社资金和按农产品收购量分给社员。如果发生亏损,社员也要按对应的份额承担风险。为了鼓励合作社的发展,法国出台了有关政策,合作社可免交33.3%的公司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法国农户基本上都成了合作社社员,农业合作社占据了农产品市场绝大多数的份额,生产资料和饲料基本上由供销合作社销售,90%以上的农业贷款业务,由信贷合作社提供。

(3)政府投资。二战后,法国实行“以工养农”的政策,1952-1972年,农业投资增长幅度超过其他所有部门,1960-1974年,国家发放的农业贷款增长37倍;不仅如此,为了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确保农业的竞争能力和出口能力,维护农村地区经济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法国政府于1995年2月1日颁布了《农业现代化法》,使得政府对农业的引导法制化。

(4)专业化生产方式。法国政府在推行农场经营规模化、生产方式机械化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引导本国农业走上了专业化道路。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传统习俗和技术水平,对全国农业分布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把全国分成22个大农业区,其下细分为470个小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到70年代,法国半数以上农场搞起了专业化经营。农业生产分工越细,效率就越高,收益就越好。专业化生产使法国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城市中等工资水平。

4、印度农业现代化模式

应该说,印度仍处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作为人口众多和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印度国土面积约为中国的31%,人口相当于中国的77%(1998年),耕地面积是中国的1.3倍(1996年)。印度粮食不能完全自给,每年都要进口。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甚至比中国还慢。1956年至1966年的“二五”和“三五”计划时期,印度政府采取了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的战略,政府的农业投入减少,导致农业生产计划不能完成,粮食进口增加,并出现通货膨胀的态势,进而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局动荡。因此自1966年以后政府开始了全面的战略性经济调整,在世界银行和美国的帮助下实行了新的农业政策,即所谓的“绿色革命”。引进高产品种、水利灌溉、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其他投入的现代新技术成为印度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基本特征。从1975年至今,农业投入分别占三个五年计划支出的22%、25%和22%。合作银行和商业银行提供了大量农业信贷,印度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印度虽也注意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但印度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粮食自给,所以调整力度和余地都不大。印度以农产品深加工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乡村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但远达不到我国乡镇企业的程度。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模式选择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国家宏观政策上一度沿袭前苏联做法,即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为工业化积累和提供资金,其结果是严重制约了农业自身的积累,影响了自我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业投入增加,但在农业基本建设方面仍然不足,不仅影响农业资本的形成,也严重影响人力资本的形成。长期以来,我国在思想观念上大力宣传所谓“人定胜天’、“征服自然”,政策上一直片面追求农业产出的增长,实践上采取种种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的行为,忽略了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甚至实行过掠夺经营,导致生态资源存量锐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此外,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石油产品、化肥、农药等化学品,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农业现代化到底采取何种模式,受到自然、经济、社会多方面条件约束。

1、农业资源约束

我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在如此巨大的人口压力下,依托有限的资源条件,要迅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资源和谐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2、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约束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别突出,江苏仍有50%以上人口住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率,将会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但我们的工业化已进人中后期,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则严重滞后,难以在短期内吸收如此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劳动力大量滞留在农村,又使得农业生产率难以提高。这是目前我们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两难。

3、农业经营体制约束

市场发育不健全,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加入各类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比例不到3%,现有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也普遍不理想、不规范。传统体制的残留尤其是流通领域的部门垄断还在起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农业现代化,不仅无法借助成熟市场的推动力,而且必须突破传统体制的羁绊,相关成本较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经济体制的成功转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之一。

4、地域复杂性约束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巨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要复杂、艰巨得多。因此,我国农业现代化将是一个很长的非均衡发展过程,具体模式有可能是多种类型的。各地区必须依据自身经济发展的条件,如经济规模、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以选择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在推进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分地区、分阶段,差别前进,多种模式,分类指导的原则。

国外农业现代化经验借鉴

认真分析、研究和吸纳国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不但给我们以很多有益的启示,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缩小差距。

启示一,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必须根据本国或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离不开各种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采用,而采用何种技术需从各国或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美国由于耕地多而劳动力不足,走的是一条注重机械技术的资本密集型道路;日本和中国台湾由于地少人多,地形复杂,加之亚洲农民固有的土地情结太重,所以二者的发展注重采用生物化学技术。同时,为了弥补小农业吸纳劳动力有限这一不足,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农户的兼业化倾向十分明显。

启示二,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教育的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条件。众所周知,农业的科技含量越高,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就会越大。日本的农业科研机构和专业设置齐全,设备和研究手段先进,经费充足,多年来为农林水产业提供了大量研究成果;法国对农民实行技术教育和轮训制度,特别是对青年农民立户,要求其必须完成义务教育后,经过专门农业学校学习,并到农场实习,成绩合格取得绿色证书后,才能得到政府承认。这些措施对促进农业技术改造、农民技能提高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启示三,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需要土地制度的适时变更。从美国的土地租佃制到法国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政策法令;从日本反封建农地改革再到中国台湾地区旨在实现“耕者有其田”的,都是适应了当时的实际情况,释放了当时的农业劳动生产力,激发了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巨大飞跃。

启示四,农民互助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农户走向市场的桥梁。无论是美国的农产品销售合作社,还是日本的农协、法国的合作社、中国台湾地区的农会等,均在各自实现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组织不仅减少了中间商对农户的盘剥,而且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和意外自然灾害的能力。

农业现代化范文第8篇

特殊的人地结构与保守的农地制度、不合理的城乡二元体制使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困难重重,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人口转型的提前出现则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农业的基础,导致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农村人口过度流失,老人农业蔓延,伪城市化人口急剧膨胀,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希望以此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扭转城乡差距的继续扩大,但由于相关制度改革的滞后使中国农业现代化遭遇转型瓶颈,导致新农村建设效果递减,老人农业继续恶化,严重威胁中国的现代化大业。然而,老人农业并非中国所独有,它是东亚地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但经过长期努力,东亚模式地区已有效缓解了老人农业危机,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顺利实现了现代化的赶超。作为与他们农情相似的近邻,中国应认真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以早日化解老人农业危机,顺利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

一、东亚模式地区农业的特殊性与发展目标冲突

本文所说的东亚模式地区特指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这三个顺利实现现代化赶超的东亚经济体,他们都属于儒家文化圈,农业现代化的初始情况与中国大陆基本相似,因此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也与大陆基本相同。东亚模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人地结构、人口密度与规模、后发赶超特点,使其土地制度与农业发展目标与先发国家有很大差别,导致其农业现代化面临着与先发国家不同的问题,无法采用先发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经验,只能探索自己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因此,东亚农业现代化模式深深植根于东亚特殊的区情。

(一)东亚农业发展面临特殊的人地结构由于封建时达的农耕经济,长期的文明历史,东亚地区人口密度普遍比较高,属于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其中中国台湾地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3人,韩国为495人,日本为335人,相比较而言,美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3人,法国为119人,东亚地区人口密度明显过高。而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地形,进一步降低了东亚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按照联合国统计,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0.26公顷,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基本均为0.03公顷,相对应德国为0.15公顷,法国为0.28公顷,美国为0.53公顷,东亚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明显偏小。由于东亚地区人口密度过大,人均耕地过少,丘陵、山地比例过高,导致土地细碎分割,规模化经营难度较大,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二)东亚现代化特殊的后发赶超战略与先发的欧美国家可以通过殖民掠夺、不等价国际交换积累工业化资本不同,后发的东亚只能主要通过内部的工农业剪刀差进行原始资本积累,无论是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还是二战后的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都是如此,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在经济赶超过程中,不同部门生产率进步速度差异很大,农业部门技术进步速度、生产率提高水平远低于工业部门,使农业部门收入增长缓慢,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东亚人口过密也使农业部门人口过剩问题长期存在,既阻碍了东亚耕地的规模化经营,也抑制了农民工工资的增长,使城乡差距更大。

(三)东亚模式地区特殊的土地政策由于土地过度兼并导致大量流民的出现是传统东亚社会动乱之源,因此,二战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都实行了比较彻底的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目标,扶植大批自耕农缓和了社会矛盾。为防止土地兼并,东亚模式地区实行了严格的耕地最高面积限制和转让限制,严格限制耕地的非农化利用,也限制企业法人到农村承包土地。应该说,东亚各国和地区的土地政策是对东亚近代社会革命的反映,在人口严重过剩,社会保障严重匮乏,城市化水平很低(即使最发达的日本,1945年的城市化率也仅仅为27.8%)的背景下,平均地权、严格限制耕地流转为农民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免除了加于农民身上沉重的地租负担,维护了社会稳定。大量自耕农的形成也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大幅增长,既保障了粮食供应安全也为工业化积累了资本。但严格的耕地保护与流转限制也阻碍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延缓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东亚模式地区特殊的农业发展目标与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等有限目标不同,东亚特殊的人地结构、较高的人口密度、特殊的赶超战略与土地制度使东亚农业发展目标多重。东亚农业的首要发展目标是保障粮食供应安全,由于东亚人口过密,人均耕地少,小农经济生产效率低,导致本地区粮食供应长期紧张,随着二战后东亚地区人口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与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冷战背景进一步突出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为保障粮食安全,东亚各国和地区政府制定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限制耕地的非农利用。东亚农业的第二个发展目标是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基本生活保障,战后东亚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由于经济落后,政府无力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加上战后初期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比较低,无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因此政府制定了比较僵化的土地政策,以防止大量失地农民的出现影响社会稳定。东亚农业的第三个发展目标是提高农民收入,这在经济起飞后才重点考虑,通过扩大农场规模,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业补贴,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实现。

(五)东亚模式地区农业发展目标存在内在冲突东亚模式地区特殊的区情与赶超战略决定了他们农业发展目标的多重性,但在这些多重目标之间却存在着内在冲突。首先,为农村过剩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与提高农民收入之间存在冲突,要实现前一个目标,政府就必须坚持小农经济,严格限制土地流转与兼并,要实现后一个目标,政府就应该鼓励土地流转,扩大农场面积,实现规模化经营。其次,为农村过剩人口提供就业保障与国家粮食安全之间存在冲突,在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前,传统劳动密集型农业兼顾了农民就业与粮食安全,但在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后,还顽固地坚持保守的土地政策只能延缓农业现代化转型,导致城乡差距急剧扩大,农村人口过度流失,传统农业衰落、耕地被大量抛荒、弃耕,必然影响粮食安全。再次,提高农民收入与保障粮食安全之间存在着冲突。要保障粮食安全,就必须严禁耕地的非农利用,鼓励主粮种植,但东亚农场规模过小,主粮种植缺乏比较优势,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要提高农民收入,就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缩小主粮种植面积,允许部分农地的非农、非粮利用,这必然降低粮食自给率。东亚模式地区特殊的区情与后发赶超战略使他们普遍制定了特殊的土地政策,也使他们的农业发展兼顾着多重目标,但由于各目标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内在冲突,直接影响到他们经济赶超战略的实现。

二、东亚模式地区化解农业发展目标冲突的主要对策

为化解农业现代化目标冲突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东亚模式地区顺应时势适时地进行了制度创新,不断调整农业发展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包括: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在农业恢复阶段还是在以农促工、以工补农阶段,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本措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农田水利、道路、电力设施建设,土地平整,新品种开发,农业机械的推广等。在二战后农业恢复、以农促工阶段,尽管东亚模式地区为提高农业产量,保障粮食供应安全和工业化的原料供应,增加外汇收入,很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资源有限,农村资源的净流出,这一阶段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限。随着东亚模式地区经济的起飞,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度流失,小农经济衰落,严重威胁到这些地区的粮食安全。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保障粮食供应安全,东亚模式地区先后进行了乡村建设运动。日本工业化最早,乡村建设运动开展也最早,1955年就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构想”,开始了战后首次“新农村建设”。196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开始了第二次“新农村建设”,使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化肥化、水利化和良种化。从1956年开始中国台湾地区就进行了农地重划活动,通过对国土的整治,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了农地生产能力。1991年,中国台湾农政当局出台了《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推动了以“发展农业、照顾农民、建设农村”为宗旨的富丽农村建设运动,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了农民生活。韩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通过新村运动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激发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扭转了乡村的衰败。

(二)积极的农业支持政策农业是弱势产业,东亚地区的小农经济更加弱势,仅仅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扭转衰落命运,必须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避免农村过度衰败,东亚模式地区实施了积极的农业支持政策,除先后减免农业税外,还采取了一些共同的支农政策:(1)提供价格补贴。包括农产品价格补贴,最低保护价,目标价格补贴,直接补贴等,通过价格补贴,东亚模式地区有效地提高了农民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激发了农民务农积极性。(2)提供农机购置、基础设施建设补贴。为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政府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修建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提供补贴。(3)提供金融支持。农民平均贷款额度小,贷款风险大,普通商业银行不愿意提供贷款,为保证农业发展的融资需求,东亚模式地区政府先后成立了各种政策性金融机构,或与商业银行、农会合作提供政府贴息贷款,既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也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村发展。(4)对耕地流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农人进行补贴。为促进耕地流转,政府对买卖耕地、签订长期租售协议的双方进行补贴,耕地流转面积越大,补贴越多。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政府也通过补贴变化进行调节。为缓解老人农业危机,吸引年轻人务农,政府对初次务农的新农人提供一定额度的创业补贴和生活补贴。(5)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为解除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实现社会公正,日本于1961年、韩国和中国台湾于1995年分别将农民纳入国民年金制度,设立老人农业福利年金。

(三)适时的农地制度改革随着东亚模式地区工业化的起飞,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二战初制定的农地制度已经落伍,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桎梏,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人口过度流失,农业增长停滞,仅仅依靠外部输血式的农业补贴显然不够,必须通过农地制度改革释放土地潜能来提高农村内源性发展能力。但考虑到东亚特殊的人地结构,农地制度改革是渐进的,第一步是在坚持农地农用前提下,逐步取消对家庭农场耕地面积的最高限额,鼓励耕地的适度流转,扩大农场规模。日本工业化最早,刘易斯拐点也来得最早,因此土地制度改革也最早,1970年日本修改《农地法》,废除旧法中对拥有土地最高额的限制,鼓励农户扩大经营规模。[1]随后,中国台湾地区于20世纪80年代,韩国于20世纪90年代也纷纷进行了类似的土地制度改革。第二步是允许工商资本法人购买农地进行农业生产。随着农村人口持续流出,东亚老人农业蔓延,越来越多的土地被抛荒、弃耕,急需新的农业经营主体补充。资本法人由于资本、技术、可持续发展优势,逐步成为东亚重要的农业经营主体。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台湾、韩国稍晚也积极鼓励农业法人经营主体的发展。第三步是逐步放松严格的耕地非粮、非农利用限制,在确保主粮供应安全基础上,允许更多耕地转变为非粮、非农用地,以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2]从总体上看,东亚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市场化、自由化。

(四)农村社会组织的完善原子化的小农很难与市场抗衡,也无法争取自己的权益,因此组织农民对于维护农民利益,加速农业现代化非常重要。在东亚模式地区,农协是最重要的农村社会组织,随着威权体制的终结,农协的独立性与作用越来越大,他不仅组织农民争取政治、经济利益,也积极参与农村建设,发挥多方面的服务功能。如日本农协为农民会员采购生产与生活资料,提供金融、育种、育苗、加工、储藏、农机具维修以及医疗保健、房地产信贷、邮政、农民婚丧、销售农产品等服务、进行生产技术和发展计划指导,有效解决了单个农户所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生产与生活问题,在分散的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建立了密切联系,克服了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局限性,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率。[3]专业性的农民合作社也是重要的农村社会组织,它通过合作提高农民的市场地位,增加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得益,并整合集体资源延长产业链,实现规模经济。土地银行则是东亚地区的一项制度创新,东亚土地分割细碎,产权分散导致反公地悲剧,土地银行能够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通过耕地整理促进规模经营,对加速耕地流转,减少抛荒、弃耕,维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五)与时俱进地调整农业发展目标二战后,东亚地区饱受战争摧残,农民流离失所,粮食短缺,处于冷战前沿,因此这一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粮食供应自足,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随着东亚经济的起飞,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刘易斯拐点先后到来,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劳动力不足,在这一阶段,农民就业问题已经解决,但冷战还没有结束,加上东亚长期的粮食安全恐惧症,使这一阶段的主要农业发展目标转变为提高农民收入和确保粮食供应安全。随着冷战结束,老人农业的蔓延,继续坚持粮食自足已不可能,代价也太大,并严重影响农民收入提高,在这种背景下,东亚模式地区纷纷转变粮食安全观,在确保主粮供应安全基础上积极鼓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此这一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主粮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随着全球化推进与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贸易自由化已成世界潮流,东亚模式地区粮食安全观继续转变,纷纷降低粮食自给率,鼓励按照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倡导绿色农业,使农业发展目标逐步与世界接轨,进一步综合化。

(六)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着老人农业在东亚的蔓延,旧农业经营主体逐渐衰落,必须培育新的农业经营主体代替。东亚模式地区审时度势,陆续修改农业政策,允许法人团体参与农业经营,扶植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鼓励、资助新农人加入农业生产。[4]新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有效补充了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本,避免了农业的进一步衰退,加速了东亚模式地区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三、对东亚模式地区农业现代化政策效果的评价

在经过60多年的农业现代化实践后,我们基本可以对东亚模式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政策作出客观评价,从总体上看,东亚模式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政策比较成功,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东亚模式地区农业现代化政策为本地区顺利实现现代化的超赶创造了条件在东亚模式地区,由于二战后比较彻底的土地制度改革,使耕者有其田,大大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保证了工业化启动阶段粮食供应的自足,维持了工业化的低成本,有利于工业化的资本积累。严格的土地流转和土地拥有量限制使小农经济长期稳定,避免了土地过度兼并形成大量流民,既保障了农民就业也维护了社会稳定。因此,东亚模式地区二战后制定的土地制度虽然保守但符合区情,既提高了农民收入、保障了粮食供应安全也解决了农村过剩人口的就业问题,实现了多赢目标,为工业化起飞创造了条件。东亚模式的农地制度改革使本地区避免了非洲式的长期粮食短缺,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也避免了拉美式的城市贫民窟恶性膨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东亚模式地区过剩农民的就业问题解决,但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问题随之凸显。东亚模式地区政府审时度势,改变以前的以农促工战略,积极地推进以工补农战略,通过大量农业补贴和农业支持政策提高了农民收入,通过把农民纳入国民年金解除了农民后顾之忧,通过耕地重划和放松耕地限制鼓励耕地流转,鼓励企业到乡镇投资增加农民兼业机会,并通过新村运动,富美乡村建设全面改造了农村。这些战略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增强了粮食生产能力,全面缩小了城乡差距,避免了东南亚各国那样过大的城乡差距和社会冲突,实现了均衡发展。由于东亚模式地区农业内源性发展动力不足,随着工业化的继续推进,老人农业恶化,城乡差距重新扩大。为应对农业危机,东亚模式地区进一步调整农业政策,转变粮食安全观念,合理降低粮食自给率标准,放松农地的非农、非粮利用限制,注意比较优势的发挥,通过土地流转补贴、土地银行等方式鼓励耕地流转,积极鼓励企业法人、新农人加入农业经营。从效果看,粮食安全包袱最轻的中国台湾老人农业解决最好,粮食安全包袱重的日本、韩国还需继续努力。[5]

(二)东亚模式地区农业现代化政策使本地区走出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农业发展道路东亚模式地区农业现代化政策使本地区在极端不利的人地条件下确保了现代化过程中粮食供应的安全,实现了城乡和谐发展,形成了农业现代化的东亚模式,这种模式包括:(1)彻底的农地制度改革。二战后东亚地区比较彻底的农地制度改革为工业化创造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了东亚工业化的粮食供应,积累了资本,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6](2)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极度重视。与发展中国家普遍重工轻农不同,东亚地区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把粮食安全放在重要地位,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不惜投入巨额财政资金支持(日本2000年农业产值占GDP的1.1%,但政府的农业补贴支出占到GDP的1.4%),并先后掀起一波波的乡村建设运动。(3)以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与西方的渐进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为先导不同,东亚模式基本遵循二元结构理论,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动力,以刘易斯拐点为契机,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4)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东亚经济发展初期更强调政府的调节作用,在低效的农业领域更是如此,二战后彻底的农地制度改革,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高额的农业补贴,耕地重划与新村运动都体现了东亚政府对农业的积极干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粮食安全观念的转变,政府对市场的作用日益重视,逐步放松对土地利用、农业准入的限制,注重比较优势的发挥,鼓励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5)与时俱进地调整农业发展目标。东亚模式地区农业现代化的相对成功关键在于其灵活性,能够根据时势的变迁不断调整农业发展目标,并根据发展目标不断调整农业支持政策,有效缓解了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现了城乡和谐发展。当然,由于东亚特殊的人地关系,人口密度与规模,加上制度的路径依赖,东亚模式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人口规模超过5000万的韩国和日本,由于粮食安全的约束,“三农问题”依然严峻。(1)由于地价上涨过快,农民的恋土情节,以及政府的高农业补贴使兼业农民比例高,导致土地流转缓慢,农场规模小,缺乏竞争力,也影响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2)农场规模小使农民收入低,只能依靠政府的价格保护和农业补贴增加收入,导致大量年轻人逃离农村,老人农业蔓延,农村发展后继乏人。(3)韩国、日本山地广布,产权分散,导致土地流转交易成本过高,机械化推进缓慢,越来越多的耕地被抛荒、弃耕。(4)过高的农业补贴导致政府财政负担沉重,而超高的粮食价格也降低了居民生活水平。(5)随着全球化的扩张,东亚模式地区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度会越来越高,必然会严重冲击依赖于高度保护的本地农业。

四、东亚农业现代化对当前中国农业改革的启示

由于相似的农情,东亚模式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许多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但中国是大国,国土辽阔,回旋余地大,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3人,为东亚模式地区平均值的三分之一,人均耕地数量为0.08公顷,相当于东亚模式地区的三倍,并且平原辽阔,农业发展总体条件比东亚模式地区优越。中国大陆地形多样,各地人口密度、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相差很大,中国人口的超大规模,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与西方的较大差异也使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更严峻,中国国情与东亚模式地区的较大差异决定了中国不能完全照搬东亚农业现代化经验,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制度创新。从中国现代化的程度看,中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刘易斯拐点已出现,城乡差距很大,老人农业非常普遍,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问题都十分严峻,且二者之间存在严重冲突,这与东亚模式地区工业化第二阶段的情形相似,因此他们的农业现代化经验对当前中国的农业改革依然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一)应尽快转变粮食安全观随着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均主粮消费呈下降趋势,计划生育导致人口转型提前到来,也预示着中国人口接近峰值,主粮总需求增长趋缓。当前美国有接近1∕3的耕地因供应过剩而休耕,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粮食增产潜力也很大,世界粮食问题不是生产问题而是分配问题,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完全有能力购买更多粮食。中国粮食储备比例很高,相当于国民年消费的40%—50%,远高于联合国规定的18%。在现代社会,因意识形态冲突而实施粮食禁运造成人道危机基本不被允许,即使像朝鲜这样的国家,国际社会也积极援助以减轻人道危机。中国人均耕地少,主粮种植总体上缺乏比较优势,过高的粮食安全要求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大量耕地被抛荒、弃耕,不仅不利于农民增收也不利于粮食安全。因此,中国应学习东亚模式地区及时转变粮食安全观,在保证主粮基本自足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粮食自给率,以释放更多农地进行非粮、非农利用,提高耕地总体利用效率和农民收入。

(二)应积极推进农地制度改革粮食安全观的调整将为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创造契机,我们应重新审视18亿亩耕地红线和15.6亿亩基本农田保护的合理性,缩小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进一步将基本农田集中到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主产区和国家商品粮基地,提高对这些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于新释放的耕地,政府应优先满足城市化、工业化用地,放弃对城市用地的垄断,在合理规划基础上允许农用地以市场化方式非农化,这对于降低工业化成本和房价,促进农民的城市化和耕地流转,减轻留守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也应放松耕地利用限制,除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外,政府应允许其他地区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种植结构调整。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刘易斯拐点的提前到来,老人农业的蔓延,农地流转已具备条件,政府30多年前制定的农地政策已成为土地流转的桎梏。在农村人口严重过剩时代,这种所有制防止了土地过度兼并,维护了社会稳定,但在老人农业时代,这种土地制度已成为耕地流转的障碍,应尽快调整。考虑到中国农民人口规模依然庞大,我们可以采取折衷方式,选定一些地区做试点,在沿海发达地区、华中耕地抛荒比较严重的地区进行农地制度改革试验,然后根据试验效果谨慎推广。只有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我们才能加速耕地流转,推进耕地的规模化经营,吸引长期投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应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仅农地制度改革还不够,中国广大的丘陵地区、山区不适合机械化耕作,需要改造,但成本很高,并且中国农地产权过度分散,导致流转成本过高,产生反公地悲剧,二者都影响农地流转。虽然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使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但在内地很多地区新农村建设往往沦为形象工程,急需的农田水利、电气、防涝抗旱设施,农业机械辅道建设都很匮乏,严重影响农业现代化,导致耕地被大量抛荒、弃耕。这些地区靠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耕地整理,人口大量外流也使这些地区缺乏土地整理意愿,必须借助外力。中央政府由于财力有限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耕地整理,需要引进中国台湾,日本的土地银行制度,以土地银行为平台,与农民协定土地长期流转或买断的价格,然后吸收社会资本投资,进行先期开发,使耕地连成一片,适合机械化、规模化耕作,在出租新整理耕地后土地银行可以利用租金继续滚动开发,整理出更多耕地。通过土地银行,政府有效化解了反公地悲剧,实现了资源整合,满足了耕地整理庞大的资金需求。

(四)应逐步调整农业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中国已进入以工补农阶段,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已很大,2012年各级政府的农业支出已达到12286.6亿元,但无论是占农民收入比还是占GDP比重都与东亚模式地区有很大差距,并且很多农业支出跑冒滴漏严重。因此中国应进一步提高农业支出占GDP的比重,并合理调整农业补贴政策,进一步增加耕地整理、农机购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技开发与推广、农民教育、现代农业发展补贴,减少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提高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扩大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范围,提高主粮收购价格,对耕地流转进行补贴。只有将农业补贴进一步集中到促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化上,我们才能有效增强农业竞争力,确保主粮供应安全和农民增收。此外,中国应提高农民养老金标准,这不仅关涉到社会公平、内需的扩大,也影响到土地流转,考虑到国家财政负担能力有限,政府可以先允许农村子女入城老人和无子女老人将宅基地、承包地永久流转换取养老金。

(五)应大力完善农村社会组织当前中国乡村衰败,农业现代化转型缓慢除城乡二元体制、农业自身生产率进步慢外,农民组织性差,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在可预见的未来,家庭农场可能依然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经营主体,只有将分散的家庭农场组织起来农民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只有组织农民,才能形成规模经济,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变农民在市场上的弱势地位。从东亚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看,成立区域性、全国性的农民协会对于组织农民,争取农民的政治、经济利益非常重要,而专业化的农民合作社则对于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起到推动作用。尽管当前中国农业专业合作社数量很多,但质量堪忧,在小农经济、兼业农业盛行的情况下,农民之间缺乏内在利益联系,很多只是简单的购销关系,有些甚至连购销关系都没有,只是为套取国家政策补贴而成立。因此,尽快建立维护农民利益、加强农民协作的农民协会,培育健康的农民合作社对于中国农业的现代化非常重要。

(六)应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政策最终必须通过合适的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尽管中国农民数量依然庞大,但主要由老农民和传统农业大户组成,无法承担起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任,随着老农民的逐渐离世,传统农业大户由于知识结构陈旧无法扩大经营规模、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急需新型农民来完成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转型。从当前看,要避免日本、韩国式老人农业的恶化,中国必须三管齐下,一是通过建立农民学院对农村专业大户进行培训,以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农民学院主要依托地方高校建立,也鼓励私人投资,政府补贴。二是放宽法人组织涉农限制,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经营农业,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休闲业、现代农业领域,形成示范效应。三是鼓励大学生加入新农人行列,由于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容易接受新知识,合作性强,应该是未来新农民的重要来源,政府可以学习日本、韩国经验免除涉农专业学生学费,对毕业后愿意务农的大学生进行培训,顺利结业后为他们提供优惠的创业、生活补贴。只有三管齐下,我们才能为中国农业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化解老人农业危机,加速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农业现代化范文第9篇

Abstract: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that the agriculture is armed by modern equipment, is enhanced by modern technology, is operated by market-based instruments and is guaranteed by social services; high-quality personnel is engaged in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chieves industria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sustainabl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national policie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difficulties i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process, and proposes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at this stage.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特征; 困难;方针;对策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characteristics;difficult;policy;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320-03

0 引言

农业现代化内涵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提升农民收入的过程。农业现代化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1.1 现代装备武装农业。以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投入要素,发展资本密集型、劳动节约型的现代农业。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

1.2 现代科技提升农业。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

1.3 市场手段经营农业。依据市场化原则,健全“统分”结合的互动协调发展机制,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综合经营。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1.4 社会化服务保障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

1.5 高素质人员从事农业。需要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具备现代化水平的知识和技能,懂管理会经营。

1.6 农业生产产业化。通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1.7 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坚持生态良性循环和高品质发展,维持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不滥用自然资源,兼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农业生产资源持续利用。

2 目前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安徽的情况说明)

2.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实现农业机械化大生产不相适应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大机械生产。鉴于中国农田的分散性及以家庭为单位的使用权,很难实行大机械生产。实现机械化大生产的困难在于:农村人多地少,改变现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大农庄后,无地农民如何安置,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哪里去?城市?似乎鸿沟重重。不管是制度上,还是现有城乡二元的结构上,乃至城市的承受力(软件:就业安置、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双方的心理观念上;硬件:基础建设,住房,医疗等供给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尽管,国家在努力城市化,但毕竟农村人口基数太大,并且这还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问题,更是需要一系列保障措施配套,若不能有效解决无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城市化就失去了意义。

2.2 城市化程度滞后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长 按2003年安徽省从业人员总数3544.9万人计算,不考虑新增加的劳动力,要使全省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例达到30%,则第一产业劳动力要减少到1063.5万人。而安徽省目前农业从业人员为1860.6万人,即安徽省近年要从农业中转移剩余劳动力约800万人。目前普遍的说法是中国农村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劳动力是剩余的,绝对数大约有1.5亿到2亿,这些剩余劳动力是农业二、三产业所无法消化的,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困难其实就是中国城市化的困难。因为解决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安排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即便大农场模式中农民可以以股东身份参与解决一部分农民的出路,但现实是基数的过于庞大决定了不可能吸收大部分农民参与其中,若大量参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经济效益则无从体现,也就失去了现代化存在的意义,无非就是新瓶装旧酒的大锅饭!

2.3 农业基础薄弱限制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保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条件还不稳定,农业生产的抗灾、防灾能力相对不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仅以安徽省水利设施为例。安徽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大都是20世纪70年代留下来的,标准低,年久失修,设施不配套。到2007年底,全省共有水库4797座,其中病险水库占到三分之一,现有水利设施已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正常需要,旱涝保收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61.8%,机电灌溉面积仅占70.9%。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表明,2006年末,安徽省还有1.7%的村没有灌溉水源,仅有29.4%的村有排灌站,30.5%的村有机电井,粮食生产受制于自然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近五年,安徽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平均为2200千公顷,占常用耕地面积的52.6%。由此暴露出农田水利设施水平不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弱的矛盾,这是造成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较低,农民种植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迫在眉睫

2.4 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制约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形成成片规模,由于地块划分过小,即使几亩土地也要涉及很多农户,对于农民来说,耕地首先是“生存资料”,惜土意识越来越强(租金越来越高)。这种小规模分散生产,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更不利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发展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难度。受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的制约,农民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实行集约经营,着重提高土地生产率。由于分散经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不具优势,从土地流转看,农民普遍不愿出让土地,存在维持现状的心态,认为土地是自己的命根子,是生存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相当部分农户虽长期在外务工经商,但仍不愿放弃土地。安徽省农普资料显示,全省农户租出、包出过耕地的户62.6万户,占总户数的5.3%;租入、包入、转入过耕地的户101.8万户,占总户数的8.6%。

2.5 劳动力素质低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相适应 现有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科技的意识,熟练劳动力较少,管理人员更是奇缺。随着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农业增产增收越来越多地依靠知识、技术、信息和资本集约的结合,与劳动力素质的相关程度越发显著。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目前全省农村从业人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2.6%;初中文化程度占52.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6%。由于农业劳动者文化知识的贫乏,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吸收。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低,粗放的耕作方式和打工形式,与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实施,以及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不相适应。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

另外,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农村土地比较收益率的降低,农村劳动力供求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据调查显示,青壮年农民特别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壮年农民大多外出务工,不愿从事种粮、养猪等传统的农业生产,而留在农业一线的大多为中老年和妇女以及数目庞大的留守儿童。农民整体素质下降,导致大部分田间管理粗放。2006年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安徽农村住户外出从业人员1119.1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占比达62.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76.9%,其中到省外868.9万人。强壮年劳动力过度向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与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又形成了新的矛盾。这种状况延续下去,不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不到保障,农村社会发展也受到影响。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3 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在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方针政策:

①必须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施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②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③必须兼顾土地生产率目标和劳动生产率目标。④必须突破就农业论农业的局限性。⑤必须以农民投入为主体,坚持国家投入与农户投入相结合。⑥要以加强基础建设和产业化组织建设为条件。⑦必须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⑧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以上原则,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3.1 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是:①要把主要农产品生产过程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②对农业机械化进行结构调整。③因地制宜,有重点地推进地区农业机械化。④大力促进农机技术进步,开发适应我国现阶段土地结构条件的农机具。⑤建立与农业机械化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

3.2 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一是从全局出发对农村水系管网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继续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逐步从根本上治理江湖水患,扭转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严重威胁的被动局面;加大推进农业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和中低产田改造等建设;抓好农村水毁工程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建立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气象监测网,形成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防灾减灾和农业气候综合利用的气象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快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实施综合治理。三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形成国道、省道相配套的农村公路网;同时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加快发展小水电,搞好农电管理,提高农用电水平。此外,还要加强信息化服务建设,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3.3 创新农业发展理念,健全符合农村实际的土地流转体系。目前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初级阶段,仅靠过去传统农业的简单外延性增加,是难以实现这样的历史性转变的。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品质、效益和竞争力。

美国、丹麦、荷兰等国外成功经验表明,规模化、大户型生产效益凸显。我国现有的家庭联产承包单户生产已不适应区域化、大物流、大发展的生产需要。现阶段在做好节约耕地、保护耕地的同时,要按照《土地管理法》要求,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针对小生产和大市场的不适应,劳动力、科技、土地等生产要素利用不充分等矛盾,创造条件,逐步加快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当前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较多,客观上具备了流转的基础,另一方面不少地方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土地流转,实践上有成功的典型经验。因此,要尽快出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可以采取土地入股、反租倒包、土地置换、对外招租等多种形式,有重点的培育和辅助部分发展基础较好的农户扩大经营规模,培育种养殖大户,促进规模经营。

选择合理适当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分散经营模式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我国曾经实施的集体所有集中经营的既有模式已被实践否定,土地私有集中经营又为国策所不许,因此必须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发挥民营和集中经营的双重优势,公有、民营、集中经营应该成为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路径。

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选择不仅要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要满足各方的利益要求,应允许多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并存。如果当地农产品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农民市场意识较强,则可以考虑选择专业批发市场+农户型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如果当地生产的专业性较强,又有一定的企业作为依托,则可选择公司+农户型的产业化组织形式。总之,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的选择要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及差异,避免雷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和建设,引导和支持农民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专业流通中介组织,建设现代信息、物流网络。主动参与区域的分工与合作,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积极申办各类农产品交易会,使之成为开拓农产品市场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3.4 创新农业增长方式,加快构建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科技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要把提高科技兴农放到发展现代农业的突出位置,增强广大农民科技兴农意识。安徽人口多,耕地不足,开辟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关键在于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改造传统农业,构建农业技术创新、转移、应用与服务平台,完善农业科技体系,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为此,要广辟资金来源,大幅度增加农村科技投入。支持农业基础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发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尤其要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全面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建立农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技术体系。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和转化,以及科技入户工程步伐,使农户能够了解、掌握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提高农户科学种、养能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3.5 农村教育投资应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结合农村教育资源状况,调整城乡教育结构布局,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各级财政投入机制,逐步把农民培训纳入公共财政投入范畴,通过组织实施主体培训,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6 创新城乡一体化体制,加快构建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要全面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不断增强农业政策的反哺性和普惠性。根据安徽省财政的实际状况和中央的要求,必须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紧紧围绕支持现代农业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投入增长机制,提高财政支农比例,调整和优化支持“三农”发展的财政支出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构、信贷资金投放结构。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和发放方式,扩大农业补贴规模,向农产品主要产区重点倾斜。同时要逐年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在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努力改善农村环境。重点加强乡村道路、改水改厕和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业发展综合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切实解决好农民创业和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积极推动农业的政策性保险试点。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引导农民和社会力量大力投入现代农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推动全民创业。尽快形成完整的国家支持保护农业和农村的政策体系。

3.7 农业信息化。农业是利用光热水气土等自然资源从事有生命物质生产的一种产业,因而具有分散性、区域性、时变性、经验性,以及稳定程度和可控程度低的行业弱势。信息技术将成为克服农业行业弱势的有力武器。①农业专家系统(AES)。农业专家系统是把分散的、局部的单项农业技术综合集成起来,经过智能化信息处理,针对不同的土壤和气候等环境条件,给出系统性和应变性强的各类农业问题的解决方案。②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可以弥补农业分散与闭塞的弱势。③精确农业(PA)。精确农业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新型农业,又称“3S”农业,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农业上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叶普万,白跃世.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述评——兼谈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科学,2002,(09).

[2]林伟.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兰州学刊,2004,(6).

[3]高布权.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态势[J].延安大学学报,2003,(6).

[4]丁晋中.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路[J].生产力研究,2003,(06).

农业现代化范文第10篇

一、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一)农业基础薄弱。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存在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缺陷,农业生产经营粗放,加上城市倾斜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工业抽吸农业、城市吸吮农村,国家对农业投入不足,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含量低,技术装备水平差,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和第三产业的1/4左右,农村生态环境不佳。特别是近年来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据省农业厅的统计,2009年,山西省的耕地面积为4200万亩,山西耕地有效的灌溉面积为1610万亩,仅占总面积的38.33%,每年自然灾害损失的粮食就超过350亿公斤。农业机械拥有量2655万千瓦特。农业基础薄弱,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二)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条件。一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目前农用地面积为15218.7万亩,占土地面积的64.7%。耕地面积为6122.4万亩,占农用地面积的40.2%。耕地大约有3/4的面积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区;耕地中,水浇地为1302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21.3%,主要分布在省内的运城、临汾、晋中、忻定、上党、雁同等几大盆地区。在耕地分布方面,大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区,四分之一的面积分布在盆地和河谷的山间平地。水浇地面积约为1,7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2.67%;旱地5,8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7.33%。;二是水资源短缺。目前山西人均用水量仅有180立方米,位列全国倒数第一。缺水困境使山西2/3的供水必须依赖地下水,而这直接导致地下水位出现大幅下降;三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由于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不仅制约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而且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5460多万吨,氮肥当季利用率只有30%左右,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同时地膜的大量使用也形成了新的污染源。上述条件的制约,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步。

(三)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现代农业是依靠增加大量现代工业装备和物质投入、开放的高效农业系统,以产业化为重要途径。通过多种形式联合起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农业生产呈现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和商品化,使农业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宽和延伸,农业的链条通过延伸更加完善,这都需要强大的农业科技支撑。但我国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足,科技人员数量不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不够,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据2010年山西科技年鉴统计,山西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7%(2009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1%(2009年)。

(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的推动下,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不少农产品的生产总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从经济效益来看,仍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如我国谷物、肉类、禽蛋、水果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投入成本过高,山西农产品主要是小杂粮、蔬菜和畜产品,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五)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整体水平偏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的现代化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农民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因而他们能够接受和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发展现代农业固然必须提高农业的设施和装备水平,但归根到底,还必须依靠现代农民。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整体水平偏低,据调查显示,山西1081多万农村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2%,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7.3%,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6.87%。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影响新知识的吸收和农业科技的推广,进而影响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农业现代化可分为三种模式,即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西欧模式。

(一)美国模式。美国是一个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

(二)日本模式。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缺乏的国家,它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

(三)西欧模式。代表性国家有法国、德国、英国等,是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三、山西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我们应该借鉴它们的经验,探索适合山西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途径。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山西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户的经营规模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人力资本积累少,尤其是水资源奇缺,十年九旱。山西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实现途径是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化,农村城镇化。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不少,但相对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尤其是农业基础建设方面资金的需求相比尤显不足。农业基础建设既包括深化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保障农产品供给,还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同时要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内容。

第一,完善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要按照适合山西省情、着眼长远、逐步增加、健全机制的原则,坚持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不断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加大对粮食蔬菜水果及畜牧主产区的扶持力度。

第二,狠抓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防治水土流失,加大农业机械化推进力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

第三,加强农业科技人才支撑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针对农业生产薄弱环节,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第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繁荣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同时利用国家扶贫开发,将公共资源更多地用于农村,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差距。第五,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发展是粗放型的,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大,同时耕地减少,使粮食增产更加困难,同时食品质量安全也面临许多问题。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目标,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循环经济农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实行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亦即农用地归集体所有,由农户占有、支配、使用并依法处置,并使这些权能商品化、社会化,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适当流动和集中。坚持和完善以农民家庭经营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动和适当集中。加快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建设,妥善处置乡村债务,保障农民及外出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技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为基础,合理开发应用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科技,农业设施,农业经营管理,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现代化,并得以可持续发展。山西农业面临农业资源日益严峻的现实,要实现山西农业的可持续稳定增长,就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在保护农业资源环境的基础上,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以国家为主体,企业、农民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确保在农业科研和推广方面的经费投入以及科技成果的及时推广应用。政府要采取有力政策措施,免费为农村培养科技人才,提高现有农业技术人员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基本标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挥农民的积极主动作用,依靠政府的支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民是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体,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民这个主体,只有广大农民主体积极主动作用,才能切实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当然政府的支持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政府的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长效机制。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促进法》,加大补贴力度,大力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改善土地耕作质量,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进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此外,还要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发展龙头企业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抓了龙头企业,就是抓了工业、抓了结构调整、抓了劳动力转移,抓了农民增收。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必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山西农业的竞争力。

(五)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现代农民。农业同其他产业一样,尤其是现代农业需要合格的农业职业技术人员。“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提高农业的设备和武装水平,也必须依靠现代农民。针对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必须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政府部门要多形式多渠道地大规模培训农民,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扩大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范围,建立健全农村成人教育培训体系,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造就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

上一篇:规范化建设论文范文 下一篇:会计实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