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0:23

农业科学研究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第1篇

《农业科学研究》(CN:64-1056/S)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农业科学研究》被国内《全国报刊索引(生物、农业)》、《中国生物学文摘》等重要文摘期刊摘录、索引、著录;成为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部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期刊网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科学技术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9个数据库和文摘刊物的刊源。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第2篇

2.宁夏中部干旱区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及覆盖措施研究李成军,吴宏亮,康建宏,许强,LiChengjun,WuHongliang,KangJianhong,XuQiang

3.荒漠草滩生态养鸡模式研究张春珍,李聚才,马振胜,彭文栋,ZhangChunzhen,LiJucai,MaZhensheng,PengWendong

4.黄牛乳腺炎与肥大细胞的相关性研究孙伟,于洪川,王克新,SunWei,YuHongchuan,WangKexin

5.肉羊重点疫病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孙云霞,马步君,SunYunxia,MaBujun

6.宁夏植物病害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任斌,韩高斗,张瑜,RenBin,HanGaodou,ZhangYu

7.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对银川市绿地面积变化的预测及分析吴习文,马毅兵,王志成,WuXiwen,MaYibing,WangZhicheng

8.补白

9.宁夏石中高速公路中分带侧柏节水灌溉制度试验研究李应海,杨玉英,LiYinghai,YangYuying

10.农村信贷市场中借贷行为的博弈分析王俏荔,王玉霞,WangQiaoli,WangYuxia

11.软质奶酪加工工艺研究徐桂花,尤丽琴,张洁,XuGuihua,YouLiqin,ZhangJie

12.响应面法优化提取羊血SOD除血红蛋白工艺研究于颖,徐桂花,张洁,YuYing,XuGuihua,ZhangJie

13.宁夏银川地区奶牛繁殖性能调查巫亮,李金博,李爱华,温万,WuLiang,LiJinbo,LiAihua,WenWan

14.变截面对称刚架的无剪力分配法张学科,胡必武,ZhangXueke,HuBiwu

15.中国压砂田的发展与意义戈敢,GeGan

16.我国枣产业发展形势及灵武长枣良种培育之思考农业科学研究 蒋全熊,陶利刚,马占儒,JiangQuanxiong,TaoLigang,MaZhanru

17.解磷微生物研究进展毕江涛,孙权,李素剑,刘学琴,杜伟,BiJiangtao,SunQuan,LiSujian,LiuXueqin,DuWei

18.宁夏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对策马斌,MaBin

19.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结构、生物合成及其功能分析——生物碱李家玉,王海斌,林志华,陈荣山,何海斌,LiJiayu,WangHaibin,LiuZhihua,ChenRongshan,HeHaibin

20.刈割对紫花苜蓿的补偿效应研究进展岳彩娟,李生宝,蔡进军,陈宏亮,YueCaijuan,LiShengbao,CaiJinjun,ChenHongliang

21.让潜在市场变为现实市场——扩大宁夏农村消费的建议杨桂琴,YangGuiqin

22.青铜峡灌区农民用水协会建设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庆锋,海云瑞,李锋,WangQingfeng,HaiYunrui,LiFeng

23.看我国传统农业精华思考现代生态农业徐坤,XuKun

24.葡萄胚挽救试管苗配套优化移栽技术研究任杰,徐彦平,RenJie,XuYanping

25.宁夏灌区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田俊霞,蒋万兵,魏学贞,滕燕玲,康建宏

1.宁夏枸杞果实和叶片糖积累及其枸杞多糖单糖组成研究郑国琦,罗杰,许兴,王俊,ZhengGuoqi,LuoJie,XuXing,WangJun

2.春小麦品种结实小穗数和穗粒数的配合力分析姬月梅,宋晓华,刘生祥,陈素生,JiYuemei,SongXiaohua,LiuShengxiang,ChenSusheng

3.紫花苜蓿CW301种子萌发抗旱抗盐综合评价刘根红,谢应忠,兰剑,李忠宁,赵功强,LiuGenhong,XieYingzhong,LanJian,LiZhongning,ZhaoGongqiang

4.吴忠市区麦套玉米习惯施肥调查、评价与对策杨建功,杨健,王双喜,侯永佳,吴彦梅,吴欣,毛燕,张文娟,杨自军,姚志芳,马江涛,YangJiangong,YangJian,WangShuangxi,HouYongjia,WuYanmei,WuXin,MaoYan,ZhangWenjuan,YangZijun,YaoZhifang,MaJiangtao

5.沙地玉米施肥技术研究龚玉琴,白锦红,马晓红,王梅琴,GongYuqin,BaiJinhong,MaXiaohong,WangMeiqin

6.山农一号在北海道黄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杨亚亚,麻东梅,许兴,YangYaya,MaDongmei,XuXing

7.低剂量吡虫啉对多异瓢虫捕食蚜虫及繁殖的影响胡聪,李蓓蓓,贺达汉,赵丽,马世谕,HuCong,LiBeibei,HeDahan,ZhaoLi,MaShiyu

8.宁夏银南黄河灌区盐渍土壤的地学背景及其开发利用张卫红,吴永钧,李慧萍,ZhangWeihong,WuYongjun,LiHuiping

9.动物微生态制剂鸡肠源乳球菌的分离与鉴定孟军,刘淑英,万海霞,MengJun,LiuShuying,WanHaixia

10.应用全混合日粮技术饲喂奶牛效果比较周吉清,李艳艳,ZhouJiqing,LiYanyan

11.溶剂提取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徐桂花,于颖,XuGuihua,YuYing

12.壳聚糖复合物固定化脂肪酶用于催化合成手性化合物丰宗清,FengZongqing

13.γ-氨基丁酸、牛磺酸对蟾蜍密闭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谈永萍,王莉,魏智清,TanYongping,WangLi,WeiZhiqing

14.补白

15.农业科学研究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以山东苹果生产为例孙庆珍,郑祥华,SunQingzhen,ZhengXianghua

16.灰色系统理论在分析预测银川市农民纯收入中的应用研究陈丽宇,柳成荫,ChenLiyu,LiuChengyin

17.宁夏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前景探讨——以玉泉营葡萄山庄为例刘丽丹,韩旭,LiuLidan,HanXu

18.药用植物秦艽的研究概述朱强,李小龙,郑紫燕,王俊,任辉丽,杨丽琴,ZhuQiang,LiXiaolong,ZhengZiyan,WangJun,RenHuili,YangLiqing

19.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进展刘萍,马宏玮,王掌军,LiuPing,MaHongwei,WangZhangjun

20.关于宁夏扶贫扬黄灌区发展的若干思考邵建华,闫建忠,ShaoJianhua,YanJianzhong

21.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张娟,姜闯道,平吉成,ZhangJuan,JiangChuangdao,PingJicheng

22.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武荣,WuRong

23.宁夏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陈超美,朱莉娅,ChenChaomei,ZhuLiya

24.宁夏隆德县农用土地分等成果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应用李立,詹硕仁,LiLi,ZhanShuoren

25.宁夏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特征杨智敏,高宇,王辉,YangZhimin,GaoYu,WangHui

26.宁夏东部地区杠柳原野螟的为害特性及其天敌调查李占文,孙耀武,宗世祥,王东菊,杨学荣,李立国,LiZhanwen,SunYaowu,ZongShixiang,WangDongju,YangXuerong,LiLiguo

1.宁夏不同生态区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与灰分、比叶质量、收获系数等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许兴,朱林,李树华,何军,景继海,董建力,XuXing,ZhuLin,LiShuhua,HeJun,JingJihai,DongJianli

2.宁夏灌区玉米径粗与气温的关系袁海燕,张晓煜,亢艳莉,YuanHaiyan,ZhangXiaoyu,KangYanli

3.外源钙对盐胁迫下枸杞愈伤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毛桂莲,郑国琦,郑红艳,MaoGuilian,ZhengGuoqi,ZhengHongyan

4.宁夏人工固沙林地红林蚁蚁巢结构及掘沙量的测定辛明,贺达汉,XinMing,HeDahan

5.补白

6.干旱胁迫对臭椿苗木蒸腾耗水日变化的影响宋丽华,孙文升,SongLihua,SunWensheng

7.温和压力对酵母菌Saf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章中,ZhangZhong

8.麦麸膳食纤维面条烹煮品质特性的研究邵佩兰,徐明,ShaoPeilan,XuMing

9.小鼠急性缺氧后淋巴结内肥大细胞的观察于洪川,魏智清,毛喜霞,YuHongchuan,WeiZhiqing,MaoXixia

10.牧马豆生物碱抑菌抗炎作用研究李勇,李银燕,何生虎,张永康,LiYong,LiYinyan,HeShenghu,ZhangYongkang

11.宁夏盐池荒漠草原土壤种子库动态变化研究余军,马红彬,王宁,YuJun,MaHongbin,WangNing

12.红巴梨高接换优效应研究张光弟,杨正德,俞晓艳,张军翔,王立峰,ZhangGuangdi,YangZhengde,YuXiaoyan,ZhangJunxiang,WangLifenghHTTp://

13.不同品种康乃馨引种栽培试验张黎,齐霞,ZhangLi,QiXia

14.施肥量和播种量对当年播种的多叶老芒麦叶面积增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马秀琴,MaXiuqin

15.宁夏干旱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户水价承受能力分析田军才,TianJuncai

16.黄河宁夏段水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李淑霞,王炳亮,LiShuxia,WangBingliang

17.郴州市苏仙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李仕利,唐国滔,李振波,吕晓,LiShili,TangGuotao,LiZhenbo,LüXiao

18.小杂粮产业在宁夏南部山区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王建宇,杨勇军,WangJianyu,YangYongjun

19.国内牧草育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宁夏牧草育种的启示刘根红,谢应忠,兰剑,杨锐,LiuGenhong,XieYingzhong,LanJian,YangRui

20.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进展刘阳春,何文寿,何进智,沈振荣,LiuYangchun,HeWenshou,HeJinzhi,ShenZhenrong

21.填闲作物防治保护地土壤硝酸盐淋溶损失的研究进展屈兴红,何文寿,何进智,曾洪学,沈凯,QuXinghong,HeWenshou,HeJinzhi,ZengHongxue,ShenKai

22.MHC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徐金瑞,杨易,XuJinrui,YangYi

23.测量水技术在宁夏灌区的应用与发展周有寿,哈斌,ZhouYoushou,HaBin

24.3个绿化树种的光合特性比较谭瑶,曹兵,赖声谓,TanYao,CaoBing,LaiShengwei

25.笼养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武军,赵亚峰,闫利珍,WuJun,ZhaoYafeng,YanLizhen

26.宁夏海原县节水灌溉技术在硒砂瓜特色产业中的推广和应用王耀平,WangYaoping

27.生长调节剂对红地球葡萄抗寒性的影响农业科学研究 王文举,张亚红,王姮,王振平

28.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宋汉成,SongHancheng

29.宁夏干旱风沙区薪炭林营造技术与成效调查刘伟泽,成兴兰,石慧书,郭海峰,杨学武1.甜瓜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标记分析王掌军,王建设,刘生祥,许兴,WangZhangjun,WangJianshe,LiuShengxiang,XuXing

2.BIBAC2载体转化水稻的研究丁文静,叶兴国,DingWenjing,YeXingguo

3.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与葡萄对霜霉病抗性的关系史娟,杨之伟,ShiJuan,YangZhiwei

4.宁夏贺兰山农牧场温棚黄瓜根结线虫病发生初报张靠稳,李建设,马军,ZhangKaowen,LiJianshe,MaJun

5.三种主要天敌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urticaeKoch)的控制作用研究王文娟,贺达汉,WangWenjuan,HeDahan

6.龟纹瓢虫对麦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研究任月萍,刘生祥,RenYueping,LiuShengxiang

7.枸杞总黄酮和多糖的超声提取及含量测定张自萍,黄文波,ZhangZiping,HuangWenbo

8.节能型冷却除湿机的研制何建国,刘贵珊,张海红,詹志彪,韩小珍,HeJianguo,LiuGuishan,ZhangHaihong,ZhanZhibiao,HanXiaoZhen

9.枸杞咖啡复合饮料的研制徐桂花,徐惠娟,XuGuihua,XuHuijuan

10.B9、N29的引种栽培及在园林景观配置中的应用分析张光弟,俞晓艳,徐庆林,冯小蓉,ZhangGuangdi,YuXiaoyan,XuQinlin,FengXiaorong

11.宁夏地区82种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生物活性的测定洪波,陈洪亮,关晓庆,徐诚,HongBo,ChenHongliang,GuanXiaoqing,XuCheng

12.牛磺酸、γ-氨基丁酸影响泥鳅抗缺氧能力的试验研究魏智清,杨涓,赵红雪,赵江涛,WeiZhiqing,YangJuan,ZhaoHongxue,ZhaoJiangtao

13.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探析王彦庚,李陇堂,WangYangeng,LiLongtang

14.热泵干燥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刘贵珊,何建国,韩小珍,张海波,LiuGuishan,HeJianguo,HanXiaozhen,ZhangHaibo

15.宁夏卷蛾亚科(鳞翅目:卷蛾科)昆虫名录王新谱,李后魂,WangXinpu,LiHouhun

16.异形琵甲成虫氨基酸的测定与分析于有志,贾龙,YuYouzhi,JiaLong

17.六盘山区秦艽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研究唐建宁,杨云飞,李满,许强,王俊,TangJianning,YangYunfei,LiMan,XuQiang,WangJun

18.放牧草地植物补偿效应的研究进展马红彬,余治家,MaHongbin,YuZhijia

19.宁夏固原草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李希善,张国坪,LiXishan,ZhangGuoping

20.乙型脑炎血清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宋大伟,何生虎,SongDawei,HeShenghu

21.欧美现行农业支持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徐立恒,宋晓华,XuLiheng,SongXiaohua

22.宁夏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初报周全良,郭宏玲,刘英,李怀珠,李玉鼎,ZhouQuanliang,GuoHongling,LiuYing,LiHuaizhu,LiYuding

23.不同肉羊品种杂一代羔羊经济效益分析孙占鹏,谢志鹏,李如冲,李学仁,SunZhanpeng,XieZhipeng,LiRuchong,LiXueren

24.卵细胞的发生和调控张珠明,汪仁莉,ZhangZhuming,WangRenli

25.不同非洲菊品种在银川地区日光温室的栽培表现张黎,张桂芳,张志静,ZhangLi,ZhangGuifang,ZhangZhijing

26.利用城市污泥生产高效有机无机复混肥研究初探张益民,任玉锋,赵银宝,ZhangYimin,RenYufeng,ZhaoYinbao

1.新疆精河县大农业系统能值利用情景预测(Ⅰ)——系统能值利用基本情况分析李秀花,郭凯,LiXiuhua,GuoKai

2.农村公共品贡献度的经验分析:以江苏省农业为例王文普,WangWenpu

3.不同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对比试验马艳蓉,MaYanrong

4.基于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的水果品质定量分析与预测马毅,汪西原,MaYi,WangXiyuan

5.微波辅助提取红枣色素研究蒋荣花,邵佩兰,杨丽娟,扈慧玲,JiangRonghua,ShaoPeilan,YangLijuan,HuHuiling

6.电力载波在农村电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李世芳,LiShifang

7.宁夏滩羊角蛋白KRT1.2基因与二毛裘皮性状关联性研究张蕊,李爱华,杨丽娟,陈志强,任德新,崔保国,ZhangRui,LiAihua,YangLijuan,ChenZhiqiang,RenDexin,CuiBaoguo

8.小麦留茬高度对联合收割机作业效能的影响潘跃,PanYue

9.西夏区高校区域喜鹊巢址选择的影响因子分析闫鹏,滕静,陈文森,魏智清,YanPeng,TengJing,ChenWensen,WeiZhiqing

10.农业科学研究 基于GIS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土壤侵蚀变化分析闫军,YanJun

11.银川平原沟渠湿地高等植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程志,何彤慧,郭亮华,张玉峰,ChengZhi,HeTonghui,GuoLianghua,ZhangYufeng

12.动物FABP家族基因与脂肪沉积关联研究进展刘顺德,李娜,高小艳,刘文艳,LiuShunde,LiNa,GaoXiaoyan,LiuWenyan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第3篇

一、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发展现状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号召“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农村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迅速实施,拉开了农业、农村以及社会各经济领域改革开放的序幕。农业体制改革,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中,循序渐进的开展。《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了农业科研单位人才队伍的建设、科技手段的提高及对外科技交流等各方面工作。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在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就拿2010年来说,多项指标均创历史水平。一是授权品种保护、专利15个,8个稻、麦、蔬菜品种通过审定,授权保护品种及授权专利总数列全省农区所前列;二是成果奖级别大幅提高,表现出历史最好,参与合作的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历史性的突破;三是科技服务成效显著,社会效益列全省农区所首位,并先后获国家“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专利金奖及省服务业名牌单位等10多项奖项荣誉。就我所人才队伍建设为例,在改革的起步阶段,在编科技干部有原来的14名,增添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进编28名,计42名,至1988年底,每年从大专院校进员,在编干部增至67名,农业科技队伍迅猛扩大,目前全所拥有90多名职工,学历层次大幅提高,人才结构全面优化。现在我所正在开展以学科建设为依托的资源整合和重组,全所研究工作划成七个方面,配置六个研究室,设立四个中心,转动四大科技服务企业。

二、目前面临的问题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江苏丘陵农区的农业生产和发展上,勇于探索,激励创新。“十一五”期间,共获各类奖项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十多个稻麦新品种以科技转让服务社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认识程度不够目前,尽管解决“三农”问题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由于受我国传统观念影响,轻农、怠农现象,仍较严重。表现形式有:走过场,避实就虚,重名利,轻实效。面对江苏丘陵农区面广量大的分散经营农户,在选题和服务上,要认识到它的繁重性和长期性,要加强认识农区农业生产在经济上的地位及重要性。

2.科研力量不足主要表现在科研手段的落后。虽然“十一五”期间,项目经费渠道增加了,但在科研手段的强化上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增强了中心实验室,涉及到人员、项目等因素,要达到高端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服务创新不力农区内大型连片果品园区的示范方式、优良品种科技转让、农民专家培训等作为科技服务支持农区农业生产,在服务创新上仍未突出“新”来,电子服务终端、服务网络建设等现代措施,有待落实。

4.人才培养不畅人才是关键,培养人才涉及到科研与服务整个过程。“十一五”人才培养规划中,把人才培养、引进融入到学科建设、专业配置、科技服务中,每年度增加人员。在人才使用、激励措施,人才调配上,还需要积累经验,形成畅顺的培养和使用人才运作机制。

5.体制机制不全科技体制改革,使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处于大发展时期。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立足本地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引进消化,加强农业科研,探索农业科技服务方式,通过资源整合,人员重组,谋求有利发展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在科研与开发的轻重问题、在人事调配、业绩考核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发展对策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农业科研,在人才引进与培养,科学仪器添置,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着手,使区域内农业科研向深度和广度充分发展。在农民培训及科技转化上,日益重视,已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服务方式。近来,以发展为主线,鼓励创新,加大科技服务力量,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强内部凝聚力。为加强该所在区域内农业经济上的地位和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推进作用,要采取以下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纠正长期的轻视农业的观点农业是社会物质生产的重要部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全国第二次农业科技大会上,中央提出了“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首先,是政府有关领导,应充分重视农业科研单位的地位和科技支撑作用,确实贯彻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纠正传统思想影响下的“轻农”“怠农”的模糊认识。

2.强化科技能力,提高其区域内农业经济地位积极要求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予以财政上的大力支持,以逐年投入递增,解决单位科研事业费不足的问题。用充裕的资金,提高科研能力和科技服务转化,提升单位在农区的“三农”服务中的经济地位。

3.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区域内农业生产科技支撑力在科技成果转化上,我所紧密联系实际,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已逐步形成了专家培训、科技示范、技术转让上等多形式的服务模式。经多年的实践,我所已从科研促开发,转向科研与开发并重。在科技服务上,仍要花大气力,探索研究更贴近丘陵农区农业发展需要,更能发挥农业所科研优势的各种模式。

4.培养引进人才,打造现代的高效科研与开发平台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培养与引进人才上,我所近年来已做了一些尝试。为了打造现代高效的基层农业科研与开发平台,仍需要在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上作研究,总结经验,使各学科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从而把我所发展推向科技开发的良性循环。

5.完善体制机制,保证其在健康稳定的轨道上发展近几年,在我所研究与服务的运作过程中,制订一些列管理办法,按照政策要求,做了调整与重组等工作。在今后工作中,仍要在科研选题立项,选人用人、科研开发等各方面,激励创新,形成完善的保障体系,以保证各项工作卓有成效。

四、发展展望

总体来看,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已逐渐步入良性轨道,只要克服目前科研与服务上一系列问题,就有着更大的发展前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作为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在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紧抓发展重点,积极鼓励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和机制创新,以创新的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水平,以完善的体制机制强化运作效率,以创新的服务方式提升农区所的战略地位,以学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学科设置,整合科技资源。以人才培养作为关键,确立农区内优势学科及培植特色学科,拥有一支水平高、品质优的专业团队,把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建设成为学科配置合理、优势学科突出、富有朝气活力的文明之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研和科技转化工作;坚持以发展高效农业作为主攻方向,致力于农区内农业生产与发展。在科学研究上,加大对环保节约型的农业科学研究,走低消耗、高产出、高回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科技转化上,以园区为窗口,加强服务创新,打造崭新科技服务平台。在今后的发展中,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将会在区域农业生产和“三农”服务中,地位愈益凸显,作用更加强大。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第4篇

真的,在农科所,我不但大开了眼界,也大长了知识。

一走进农科所,眼前繁花似锦,草儿吐绿,花团簇锦,异彩纷呈。我不禁赞叹是园艺工作者们给了我们美的享受,是科学种植创造了美的世界。

在奇花异果园,我们真的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奇花异果。看,瓜棚上面挂着的那个青绿色的小瓜,和我们常见的圆圆的冬瓜,长条的丝瓜就是不一样,它挺着大肚子,上短下长,上小下大,呈8字形,越看越像个小葫芦。咦,这是什么?这种草怎么长得像个鸟窝呢?哦!这种叫蒜香藤的植物被种在一个铁丝绑成的小篮子里,它的藤蔓真多,多得把整个篮子都缠满了。哇!这里的一大片种在水里的花草使我眼前一绿,绿得发亮,绿得晶莹,绿油油,水灵灵,真是翠流,比平时种在土里的花草更显得生机勃勃。园艺叔叔告诉我们这是用无土栽培中的水培方法栽培出来的植物。这种水培方法十分方便,只要把植物种在水中,定期加入营养液就可以了。而且花期比土培的花草的花期长得多。

走进仙人球园,我们就感觉到这里面比外面要热得多。听了老师的介绍,我们才知道,原来仙人球是一种热带植物,喜欢较高的温度。所以叔叔阿姨们就把室温调节到了这么高。给仙人球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在这个温室里,仙人球生命特别活跃,长得特别漂亮。看,那簇长在地上的仙人球可真有趣,它们有中指那么长,圆圆的茎上长着嫩黄色的绒毛,好像是一只蹲在地上的小鸡。还有一种名字叫蓝云的仙人球,那圆圆的长满刺的仙人球上有一团洁白的小绒毛,绒毛上还有两三朵紫红色的小花,整个仙人球看起来好像一团糕点,令人垂涎欲滴。

在荫生植物园里,我们感觉这里格外清凉,阴暗。原来,是一个遮荫大顶棚庇护着这里的所有生命,是喜阴不喜阳的植物得以在凉快阴暗的环境里生长的郁郁葱葱。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科学研究 严肃性 科学性 预算管理

近年来,我国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增产达10%至44.7%,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6%,粮食生产“十二连增”,可以说,农业科学研究是农业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国家在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逐年持续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农业科学研究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预算编制不科学,项目执行与预算偏差较大形成项目结余,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监督,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对农业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的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一)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特点

农业科研基本立足于农作物的现代育种、定向栽培等研究和推广应用,而农作物的生长则易受气候环境的影响,且农作物研究的周期长、季节性强、地域适应性要求高,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科研越来越受重视,各种渠道的项目资金逐渐进入农业科研系统,纵向的有国家科委、农委、自然基金委以及省科技厅、农业厅等的各级财政经费拨款,横向的有企业及个人的项目投资,课题经费渠道越来越多样化,项目预算管理要求也大不相同;农业科研单位事业费得不到增加,又不允许多提取人员费用,事业费与科研费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加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人员配置严重不足,预算管理工作面临着头绪多,力度轻,可控性差,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二)项目预算编制不合理、不全面

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申报的一般做法是课题组或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本单位计财部门审查后再上报至上级预算管理部门,而农业科研人员大都不熟悉财务规范,对形势变化预见不足,缺乏详细的预算规划,不能很好处理预算分配以及控制比例,未能将项目预算与研究目标、相关的专项管理办法和财经政策进行有效结合;预算编制过程缺乏一个规范的科学的流程,科管部门以及计财部门的指导性极为有限,预算编制的不科学,给预算的审批、执行、监督、绩效考核等过程增加了工作难度,致使预算原有约束力失去意义;项目子项测算依据支撑力度明显不够,而且预算编制周期普遍较短,预算编制质量普遍不高。

预算一般采用基数加因素调整的方法,项目预算经费完全由基期的相关数据决定,因各种变化因素影响,预算工作质量难以提高。

(三)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监督

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存在重项目执行而轻预算管理的现象,在申报立项、项目执行、完成情况以及成果申报等方面工作力度很大,与预算管理及财务验收的相关基础工作却做的不够充分,尤其是在预算编制初期得不到有效纠偏,支出管理与监督考核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控制与行之有效的约束及激励机制,经费使用缺乏系统考核机制,无形中增加了其随意性。

(四)资金结余现象较为突出

农业科研项目经费以往是以实拨资金为主,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项目结余在年终转化为结转指标或者结余,无形中形成了“省下的是国家的,花了的是自己的”现象,导致项目申报时科研人员对项目预算随意夸大、虚报;有的项目业已结题,但经费还有没有用完;有的项目因方法、规模等变化导致预算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项目预算有可能比原来批准的还低;有的科研项目在合同期内,因大部分经费指标未使用,根本无法通过验收,从而产生资金结余。

(五)项目管理与预算费用管理脱节,科研成本无法准确核算

农业科研项目一直以来实行课题负责制,课题负责人对预算费用支配有主导权,项目预算费用使用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结题结账后虽然账面上总体上体现的是收支平衡,各项预算支出误差时常偏离,各项成本要素缺乏核算标准,预算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无法保证;劳务费、材料费等支出误差标准偏小不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科研成本列支不合理,科研成本无法准确核算。

(六)预算组织机构设置简单,人员配备不足

现有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预算机构编制弱化,人员不足,有的甚至没有预算机构,由计财部门或个别财务人员兼职预算员来履行预算管理职能,可想而知,预算管理工作无法由始至终完整地进行,预算执行力度大打折扣。

二、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的对策

针对现阶段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

项目实施技术方案和经费支出预算方案在编审时要充分考虑其符合性、可预见性、可操作性;规范项目预算调整程序,纳入本单位绩效考评指标;将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与预算项目进行对应,提高预算编制和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合理分摊项目成本费用,制定与项目属性相适应的预算科目支出浮动比例标准,提高预算支出的合理性;形成结存经费的项目,严格按照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办法及时清理;将预算管理工作向前延伸至项目申报初期,向后延伸至项目结题,贯穿于项目执行的整个过程。

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编制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须做好调研、分析、目标预测、协调、论证等方面的基础工作,并且要有充足合理的时间安排做为保障;在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原则下,准确细化预算项目,加强部门之间协调性,采纳科管及财务部门的合理化建议,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同时,应全力开展零基预算,弃去基数法,从而提高编制方法的科学性,使项目预算更具前瞻性。

(二)提高预算管理的自我规范意识,强化执行力度

目前,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普遍采用严格的预算管理,项目所涉人员须自身增强预算法制观念,自觉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依法依规执行国家及省主管部门(科技/农业)与财政部门共同制定的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使批准的项目经费支出预算方案真正成为预算的执行依据,按照均衡性原则,重视预算执行实情,跟踪预算是否按规定得以执行。

各课题组或项目负责人更要预先做好项目实施及预算使用计划准备,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及时组织阶段性验收,及时进行财务结算,预算调整须遵守“项目总预算不变,直接费用预算微调,间接费用预算不调”原则,力求避免结题不结账的情况发生。

(三)加强预算管理过程管控,建立支出约束机制

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管理须遵循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规定,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不仅仅是计财部门或预算员的单一工作,更是审计、财务、科管等各部门共同协作的立体联动工作,要摈弃以前那种为项目而预算的认识,强化项目开支计划性,合理安排项目经费;各相关部门及人员须强化预算约束观念,严格经费支出管理,设置额度限制,超额度的情况要科管与计财联合审批,从而建立严格的经费开支审批制度及报销程序;加强经费开支的事前监督,健全单位财产物资的管理,从单位内部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并且严格按制度办事,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建立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

(四)加强预算执行监督

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将定时检查与随机抽查有效结合,使审计、监察等部门一同参与到监督活动中来,以减缓预算人员配置严重不足问题,全方位、多角度监督资金使用各环节,确保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在制度上有约束,在人力上有保障;做到计划在事前、监督在事中、评价在事后,全方位构建预算追责平台,事前计划是预算工作的基础,事中监督是预算执行的关键,事后评价是预算管理的延伸;项目资金到位后,按规定跟踪管理,对照预算支出方案核查项目执行情况,确保资金规范使用。

建立项目审计制度,将科研项目经费全部纳入单位财务会计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每个项目验收结题进行独立审计,单独设帐,专款专用。

(五)加强项目结余资金制度建设以及激励机制,促进结余资金高效使用

加强项目结余资金管理的制度建设,首先加强科学化、规范化、完整化、结构化的项目支出定额标准建设,将项目结余资金纳入整体规划;其次,建立并实施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资金的风险控制,从预算编制、项目申请、项目考评、项目调整、项目决算、项目验收等全方位开展,促使项目预算风险与预算绩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建立结余资金激励机制,对于纵向的各级财政拨款,因励行节约而形成的结余资金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对课题组的科研人员进行适当奖励,从而鼓励节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研究积极性,尽可能提高经费的使用价值;对于横向的自筹项目、企业委托项目以及个人资助项目形成的结余资金,建议合作方对课题组的科研人员予以一定额度的奖励。

(六)用成本核算理念去规范项目预算结构

课题负责制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已运行多年,均未进行成本核算,结合单位情况及项目特点,引用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办法,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测算,对公用资产及耗材确定合理的分摊比率,对大型的仪器设备或场地确定合理的租金结构,对直接费用适度提高支出误差标准,对人员费用确定合理的成本标准,将业已确定的规范标准等融入到项目预算编制阶段,通过成本核算提升科研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项目预算支出科学合理。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探析,科学建立监督机制、核算机制、支出机制等立体化管理体系,将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向前延伸至预算编制,向后延伸至结题结账,实行全程管控,这将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对促进农业科学研究以及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和东.财政科技经费管理中的问题及其治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2)

[2]李爱武.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农业科研所;科研发展;现状;问题;发展思路;湖南永州

中图分类号 F124.3;F3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340-02

1 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工作的进展

永州市农科所是湖南省永州市唯一的正处级农业综合性科研事业单位,承担全市的农业科技引进、研究、示范、推广重任。现有职工211人,其中在职职工106人,退休职工105人。全所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人,其中在职的高级职称10人(研究员1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19人。所内目前科研组有6个,即水稻育种研究室、作物栽培研究室、果蔬研究室、烤烟研究室、畜牧水产研究室、花卉苗木中心。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研究所共承担国家、省、市和自选科研项目(课题)500多个,共获得科研成果128项。在农业耕作制度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研究以及试验示范推广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湖南省科技成果示范推广试点单位、全国烤烟良种繁殖基地、湖南省水稻区试点、湖南省超级稻项目协作单位、全省8个高档优质稻选育攻关单位之一;中国杂交粳稻协作组成员单位之一。近年来,该所的科研工作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1 始终坚持科研立所,围绕科研项目建设提升科研实力

始终紧紧围绕科研立所这个中心,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使科研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作为一个基层科研机构,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资金保障不力、科研人员待遇不高的问题。近年来,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围绕项目活所,实施国家、省、市及自选的各级重点科研课题30多项,其中部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10项。通过全所科研人员发扬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优良传统,在科研条件差、科研任务重的情况下仍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科研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育种专家李四九选育的永早1-3S两系不育系通过省级鉴定,受到了袁隆平院士的充分肯定。园艺室主持的《早春播超甜玉米“LH305”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优质杂交早稻Ⅰ优899应用推广》荣获永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所成为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区域试验站依托单位,李四九研究员被聘为省水稻岗位科学家、区域试验站站长,从而使该所科研课题跻身省农业科研创新体系,提高了科研创新能力。此外,“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种三产四”推广示范项目以该所为推广单位在永州市全面展开,科研实力和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1.2 发挥科研优势,加强科研与生产的有效结合,竭诚服务“三农”

作为一个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贴近农业生产,贴近农村经营。一方面,将生产上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作为科研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利用自身拥有成果及信息的优势,将科研应用研究的农业技术吸收进来进行整合、创新,通过示范、推广将这些综合配套技术以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应用于生产中,是最主要的工作。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以定点帮扶和科技服务为核心,以专家服务驻村工作站为载体,并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工作,大力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竭诚服务“三农”,取得了一定实效。一是加强成果推广应用。2010年在省内外推广应用各类农作物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逾13.33万hm2,其中水稻新品种推广逾10.00万hm2,玉米新品种推广逾2.00万hm2,油菜新品种逾1.33万hm2。二是着力开展成果示范。在永州市11个县(区)实施了优质农作物新品种示范片11个。三是全面启动综合试验站工作。全所先期启动的国家水稻与玉米综合试验站积极参加永州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水稻综合试验站在东安、祁阳、宁远协助当地建立水稻百亩高产攻关创建片3个,现场实测产验收产量均达10 500 kg/hm2。且在水稻生长期,全程对3个县区的农民进行高产栽培技术指导与培训。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所内科技人员积极帮农、扶农,年内扶持种粮大户100户,在扶持技术和指导高产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共举办培训班26期2万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余份。特别是针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全所派出了4个科技分队到县区指导农户,并结合实际向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提出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和办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1.3 强化科研内部管理,改善科研条件、建立创新性农业科研所

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基础设施老旧、科研条件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制约了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逐步改善这一现状,近年来,该所将强化科研内部管理、改善科研条件、创新性发展科研作为工作重点。一方面,想方设法,积极与各部门沟通衔接,完成了综合实验大楼建设,另一方面,引进一些精密仪器和设备,建好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及土壤肥料检测实验室。同时强化内部管理,努力挖掘内部潜力[1-2]。与各科研室、课题组签订责任承诺书,细化管理制度,按照责任承诺书要求开展科研和农技推广工作,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2 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科研人才队伍相对薄弱,人才引进、留下困难

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作为承担技术支持的科研机构成为建设的重点之一。地方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加大对所属科研单位的资金投入,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特别是省属科研院所,凭借自身优势,高薪聘请高端科研人才。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由于地处湖南南部山区,经济条件差,自我“造血功能”不强,作为差额拨款单位,只能保证全所科研人员财政工资的发放,其他津贴、补贴难以落实,福利待遇差。因此,只能以情动人、以事留人。目前,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每年新进科研人员少,退休人数日益增多,基本与在职人员持平。人才流失严重,“老、中、青”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的问题日益突出,现全所在职人员中,科技人员70人,50岁以上的20人,占29%;40~50岁的16人,占23%;30~40岁的20人,占29%;30岁以下的14人,占20%。30岁以下科研人员所占比例最少,但这个年龄段人员素质高、科研思路新颖,却极不稳定,随时都有流失的可能。

2.2 离、退休人员过多、比例大,制约科研发展

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是一个老所,而且一直采取差额拨款方式。全所211名职工中,退休人员达105人,占全所职工总数的50%左右。离、退休人员除社保发放外,其他所有待遇全由所里自行解决,包袱十分沉重。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不堪重负,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科研发展。

2.3 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与市级科研所的地位不符,发展势头难以维持

作为基层农科所,争取到的国家、省级项目、课题仍十分有限。尤其是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作为山区的科研机构,自身财力薄弱,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科研事业的正常运转和进一步发展。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基层农业科研机构将进一步拉大与部级、省级科研单位的距离,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将被逐步边缘化,发展势头难以维持[3]。

3 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发展的思路

3.1 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提升科研水平

创新的意义是深远的。科研成果是农业科研院所生存发展的根本[4]。基层科研院所应从小而实,对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成果开展创新性科研,以获得便于推广、优化农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的农业科技成果。根据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实际情况,应争取在育种方法上有新突破,争取在品种选育方面有新进展。同时,加强品种繁殖技术、制种技术和保优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争取在新领域取得成果。并继续认真实施和完成好目前承担的国家及省级各项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任务,尤其对承担的重点科技项目严格执行项目要求,确保质量。积极争取基地建设资金,在全市范围内与当地政府共建3~5个条件比较好、具典型性的“种三产四”试验基地,开展农业新技术推广和新品种示范。积极协助农业科技园区工作,完成好园区内农业科研技术服务[5-6]。

3.2 挖掘自身潜力,增加自我造血功能,提升农业效益

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重点建设“一基地一园”。“一基地”是指无公害蔬菜基地。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居民健康生活观念的提升,现代农业经济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城市休闲农业、建设无公害绿色生态蔬菜基地,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适应人们的生活需求。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发展城市休闲农业、建设无公害绿色生态蔬菜基地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农科所的科研、示范、工作中心,一起规划,一起建设,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充分利用永州市及周边地区的生态资源、文化传承特色和对外开放格局,着力打造永州市文化品牌,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市场上的大众蔬菜仍然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且蔬菜品种有限。为充分挖掘全国各地名特优蔬菜和野生保健蔬菜品种,提高蔬菜质量,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方法,结合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在所内建设一个占地面积约13.33 hm2的无公害生态蔬菜基地,总结出一套适应永州市气候和特点的栽培技术和品种。“一园”是指萍岛农业科技生态园。该所地处湘江、潇水交汇处,北靠萍洲岛,南依小石城山。所内有果园、鱼池、稻田,一年四季瓜、果、油轮作不断,景致秀丽,风光无限。为了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优势,可修建占地面积3.33 hm2的萍岛农业科技生态园,带动当地农业观光产业发展[7]。

3.3 借助事业单位改革契机,将单位定位为公益性机构,发挥其独特作用

农业是弱势产业,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农业基础性地位不能动摇。由于大多数农业科研产品都具备公共产品特性,如种质资源的筛选与应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果树栽培施肥技术的应用等,科研单位和研究人员不可能在科研中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农业科研受气候、季节等影响,出成果具有周期长、成果应用时间短、适应地域狭窄等特征。农业科研工作环境艰苦,单一重复劳动多,科研人员待遇低,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因此,只有将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划分为公益性机构予以扶持,才能保证其发挥农业成果转化、推广的独特作用。应通过调整科研方向,优化管理职能结构,精简行政、工勤人员,解决科研资金分散、历史负担过重的问题,逐步建立“理事会决策、职工代表大会监督、院(所)长负责”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创建一支精干、高水平的科研队伍,通过政府增加投入,改善科研条件,大幅提高科研实力和水平,最终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4 参考文献

[1] 雷群.凉山州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17):52.

[2] 陈静.对做好农业科研所工会工作的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33-34.

[3] 张鑫,张成亮,季生栋.浅议基层农业科研所的人才战略[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2):133-134.

[4] 贺佩珍.地市农科所科普工作的模式探索[J].三明农业科技,2007(3):31-32.

[5] 杨庆贵.对新形势下农业科研所开展所务公开工作的探索 [J].安徽农学通报,2006(5):34-35.

[6] 张志琴.农业科研所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2):50-51.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第7篇

《西昌农业科技》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半年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西昌农业科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西昌农业科技》杂志主要刊载农业科学院及相关机构的科研成果、技术推广、科技情报与信息、经验交流等方面的内容,特别关注高寒、山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科技研究和生产实践。该杂志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声誉。

《西昌农业科技》杂志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该杂志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主办,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是四川省重点农业科技创新机构之一,是集科研、开发、生产、推广、培训、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2. 农业部华西农业科学研究所:该杂志的前身是农业部华西农业科学研究所,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农业科学研究机构,为西南地区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 高寒、山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西昌农业科技》杂志主要关注高寒、山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科技研究和生产实践,这些地区的农业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产特点,对于推进当地的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收入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西昌农业科技》杂志的背景可以说是依托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华西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具备丰富的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经验的机构,注重发挥自身在高寒、山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技研究和生产实践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第8篇

1.1健全农业科学技术管理体制,制定长期远大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针对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以战略高度的视角制定预期性部署,对各自为政的科技管理体制打破,强化和健全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的法律保障,全力保护知识产权,对于获得重大科研成果并转为实际应用的单位和个人要重奖。组建科研成果转为实际应用的保障机制,健全技术市场和金融市场。把农科研投放在公共财政保障上。要重视农业科研领域,把农业科研作为农业持续增长的需求。制定远大的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目标,不但是农业经济保持长期平稳发展的重大措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要取得进步也必须这样做。国家农业科学技术的主要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应该从长远着想,使农业科学技术工作更加合理化、规范化,从而促成三个层次配置的最优化,给予我国农业由现行农业转向新兴农业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1.2努力贯彻科教兴农战略,快速将农业科学技术转为实际应用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使科学研究转为实际应用,科学研究成果转为实际应用涉及到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从广义上讲,科研成果转为实际应用主要包括科技提供、转化、需求及科技条件系统等组成的大系统,包含创立、完善有关机制收入分配机制、考核机制、奖励机制、调控机制等运行过程。从狭义上讲,科研成果转变主要由实验室研究、实验性试验、生产性实验、工业化生产等步骤组成,应管控大学、科研机构、研究开发及成果实际应用接续体系。做好大学、科研机构和工厂及地方的科技联系,发动全体农业科教研究部门与民营企业参加多元化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农业科学工作要遵照市场经济规律操作,生产企业部门的需求是科学研究的推动力量,科学研究成果只有转变为实际应用才能使社会增值。生产部门以自身优势研发、引进新品种、新工艺、新机械转为创新型主体与推广技术的载体,科研部门、主导企业和农民结成紧密利益相关体。这种利益相关体是教学和科技成果孵化器,推广优良品种的产业部门,发挥有力科技辐射。

1.3提升农业科技人才水平,健全农业人才市场教育、科学、人才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将科技成果转为实际应用主要依靠科技、管理方面的人才,使其通力配合,才能形成“政、企、校、研、资”全方位互动。所以需要组建和完善以知识产权作为参股的机制,强化知识资本在高新技术中的作用,使知识资本准入门槛降低。另外,具备条件的地区组建地区人才储备库,使之成为长效机制固定下来。大学和科研机构要为地方培养一些有知识、有技能、会管理、善经营的新一代农民,采取远程教育和专业讲座等方式,将各个最新农技项目散播于农业地区,为农村基层单位造就科技推广工作者。为防止人才流失,主管部门要给予科技工作者创造必要的条件。只有这样,我国的激励人才流动要素、市场选择的新型机制才能建立,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1.4改革农业推广机制,健全农业推广体系强化改革和健全农机推广体系关系到农业现代化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问题。在很多地区,农技站已经形同虚设。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不容忽略基层推广站对农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要组建现代化推广体系。我国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既不能迎合市场经济体制,也无法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农产品交易对我国现有农业经济产生的冲击,所以必须在保证农机推广体系平稳的条件下,加深体制改革。组建符合新时期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不把追逐经济效益作为目标,要考虑如何获得最大社会利益。各个地区要以现实情况为出发点,深入地发掘地区农业的发展潜力,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准入资质,不能让不合格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坑害消费者。提高农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指导农民抗击各种风险。

2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新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着,科学技术更新换代必然成为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加强综合经济力极为重要的因素。农业经济的发展,很重要的部分来源于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投入率。政府需要从宏观方面总体管控现代新型农业发展的全局,抓住现代化农业改革的机遇,敢于创新,创立和现代农业发展相符合的农业科学技术新型体系,服务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光辉事业。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第9篇

中农所是民国时期国家建设的产物,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具有悠久厚重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文化传统。自秦以来,政治制度的演变就沿着君权专制化的轨道向前运行,在此期间虽有君主大权旁落之时,但随之而来的是权力更进一步的集中。经过几千年的陶冶和浸染,权力专制成了中国华夏政治文明的定势,无论是江山易主还是王朝更姓,均难以摆脱这一定势的制约。辛亥革命虽然了满清王朝,终结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共和国,但专制主义的政治文化传统作为历史基因一直遗传下来,渗透在国家的政治活动中。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依然是一个缺乏民主基础和科学传统的集权国家,科学很难靠自身的力量获得自主发展,独立的社会研究机构很难支撑,而官办集中型的科学研究机构的出现则成为科学研究和政府的必然要求和选择。这正符合中国社会集权专制的传统结构模式,宜于在中国土壤上生长。在上述背景下,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的出现与发展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带有官办集权的色彩,与国家权力之间保持彼此依赖和同构互融的关系,这成为其摆脱不了的命运。中农所的建立,国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创建了这一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农业研究中心,召集了中国一批优秀的农学家,提供了主要的经费来源和组织保障。国家赋予中农所部级农业研究机构和主管全国农业技术改进的农业最高机关的身份,其职责为研究和改进全国农业并推广其有成效之结果,使之成为我国农事试验研究之总枢纽。中农所正副所长由国民政府任命,其它人员由所长依据政府给定指标聘任并报请政府核准,人员工资由政府依据官俸标准拨付。中农所经费,筹建时报定年度经常费为52.8万元,开办费112.5万元,1933年6月核定经常费为每月5万元,开办费照筹报数额。1934年到1938年,中农所每年的经常费约在50-60万元左右,以后数额逐年增加,这些经费由中农所做出预算,经实业部核准后由政府财政支出。([2],pp.2-5)中农所因其国立机构性质,拥有一定的国家权威性。它负责制定全国农业科学研究计划,指导督促或协助部属农业试验机关、各省立农业改进机关或其他公私立农业改良场所之技术工作,协调各省农业组织、研究机构促进良种推广和发展农业生产,划拨经费支持各省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农所运用其精专化的知识权威,领导全国农业研究、推广农业技术。国家的农业政策、改良方向及其目的,亦通过中农所等中央机构对地方农业改进机关的技术指导和指明用途的经费而得以实现。

中农所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亦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需要的影响。抗战之前,作为一个国立农业科研机构,一开始就承担着挽救当时农业危机、全面振兴中国农业的重任。在这个时期,中农所研究范围比较宽广,涉及农业科学的各个方面,从作物良种培育到土壤肥料研究,从蚕桑及畜种之改良到病虫害及兽疫之防治,从全国性的农业调查到新式农具研制,无不囊括,其研究方向和成果具有基础应用性等特征,工作重点是研究重要农业生产技术之改进,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各方面研究在战前已有重要进展。抗战时期,中农所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亦随着中日战争的迫近而日益深化。鉴于华北及沿海诸省被日军占领,农业资源损失甚多,而后方各省农业远不及沿海。根据国家抗战要求,中农所工作重点是根据后方各省农业区城在非常时期之需要,拟订倡导各省农业改进计划并协助各省尽力实施,以提高粮棉产量供战时需要。中农所人员被直接被分配到后方各省,在川、黔、桂、滇、湘五省设立工作站,指导协助各省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倡导各省战时农业。中农所的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后方各省的农业生产技术,为解决战时粮棉问题起到了重大作用。抗战结束后,中农所迁回南京,随政府接受日伪留下的农业科研机构,并增设系场,准备全面开展农业研究工作,多方位改进全国农业生产技术,后因内战硝烟起,中农所工作在开始之后便面临困顿局面,随着政府迁往台湾,中农所的生命也因此终结。中农所亦在国家之外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自主性。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农所科学研究基本上是不干涉和尊重的,所内技术人员的聘定、研究方向的确立、工作任务的安排、内部事务的处理等等,均由中农所自主决定,中农所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空间,具有较高的独立性。这样,作为研究与行政合而为一的机构,中农所可以较少地受到国家政治生态的影响、外部行政官僚的牵制和干涉以及官僚作风的侵蚀,在中农所,技术专家在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对于中农所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是非常有利的。国家力量的干预,往往会妨碍科学研究的正常进行,打破学术界所崇尚的自由,虽然干预可能是助力,也可能是阻力。国家政治态度极大地影响着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研机构及科学研究人员的命运。特别处于科学民主不发达的环境下,在科学研究上因为外力的干预而导致科学的灾难是更为常见的现象,中农所科学研究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尊重,这种制度的宽容在民国时期是稀少的,它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对科学研究的理解。

二、中央农业实验所对中国近代农学研究体制化的贡献

作为全国性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和农业技术改进主管机构,中农所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活动和交流,指导、联络全国农业科研组织,协助筹设各省农业改进机关和农事实验场,促进农业科学传播和进步,在它十七年的发展历程中,直接推进了中国近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农学研究体制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农所造就了一批中国的早期农学家群。由于其国家农业研究中心性质,该所聚集了当时许多一流的农业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农所原有技术人员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华东农科所,专家阵营之强,列于全国农业科研单位之首,当时农学界都说,全国农业科研系统四分之一的第一流高级农业专家,都集中在华东农科所。[5]可以说,中农所是一大批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学风严谨的优秀科研人员的基地。该所人员分布于中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各学科、各专业领域,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产生了重要影响。该所还十分注重农业人才的训练与培养,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农业研究会、讨论会、讲习会、训练班等,对在职人员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行专业训练,或者吸收新成员,进行新知识、新技术培训,为中国培育了一大批农业技术人才,这些人大都成为中国农业研究各领域技术骨干。作为一个部级农业科研中心,中农所促进了中国近代实验农学的发展。19世纪末20年代,随着西方科学的勃兴以及西学渐进,中国农业研究受西方影响,应用科学实验方法进行农业研究,实验农学逐渐取代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传统农学,成为农业研究的新趋势。中农所成立后,实验农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宏扬。中农所应用实验方法对作物栽培、土壤肥料、园艺蚕桑、病虫防治、畜牧兽医等方面进行研究,成为实验农学的领军者,为我国农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民国最高的农业科研机关,中农所肩负着推动全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历史使命,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兼顾自身的发展之外,还要指导、联络全国农业科研组织的交流和合作,以便能使国内的农业科技水平在整体上有较高的提升。中农所促进了国内各种类型的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该所联合各育种单位在全国举办各种大规模试验。在战前联合各试验场进行稻麦棉等育种试验,战争时期在四川、贵州、云南、湖南、广西、陕西、河南等省分设工作站,与各省农业改进机关合作,举办各种育种试验,选育出一大批作物良种。中国在20世纪30、40年代在育种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与中农所的组织领导是分不开的。该所同时也与国内大学的农学院和农业专门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农业试验。如与中央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浙江大学农学院、四川大学农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及中国蚕桑研究所都有不同的合作。它还同全国各地、各级农业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协助指导地方农业机构进行农业研究和推广,例如四川农业改进所、湖南农业改进所、贵州农业改进所、云南农业改进所、广西农事试验场、广西推广繁殖站等单位都得到中农所的密切参与及指导。

中农所在各农业科研单位中起着纽带和指导作用,全国的农业研究机构,以中农所为龙头,构成了一个农业科学研究体系,为中国农业改进,提供了技术支撑。科学交流系统的形成是科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在中国农业科学交流方面,中农所也起着重要作用。中农所倡行全国性的农业科技交流,其影响甚为深远。1934年,中农所与中华棉产改进会自1月22日起共同举行棉业讨论会,这次会议促进了各省棉业科技的交流;1934年,中农所召开中国作物改良研究会议。这次会议加深了全国各农业研究机构、各省农业机关的交流,促进了中国作物改良研究事业,可以视作中国作物改良研究迈向新阶段的起点;1936年3月20日至28日,中农所召开第一届全国治虫讲习会,这次会议促进了全国治虫技术的交流。([2],pp.22-25)同时,中农所技术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表大量研究论文,发表在各类农业学术刊物上,其中很多是当时农业研究某具体领域的开山之作。中农所还延聘国外专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到国外进行农业考察,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为了加强与国际科学界的联系,中农所聘请外籍农业专家来所任职,邀请接待世界著名的农学家来华讲课、考察。如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育种专家洛夫(H.H.Love)在1931-1934年间应邀担任该所总技师。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著名生物统计学家韦适(J.Wishart)应邀担任该所咨议,韦适在华期间,除指导田间实验技术除外,还主讲生物统计学。英籍农村工业专家戴乐仁(Mr.J.B.Taylor)在1934-1935年间应邀担任该所农村工业系顾问,兼任系主任。英籍土壤肥料专家利查逊于1937-1943年间应邀担任该所顾问。美国农业工程专家戴维生(J.B.Davidson)、马考莱(H.F.McColly)于1946年受聘为该所顾问,戴维生且兼任农具系主任技师。英国毛织专家巴克巴克(Prof.A.F.Barker)教授于1935年4月15、16两天,应邀来中农所讲授制手工制呢与机械制呢的比较,及纺织业研究改良的经过。中农所还陪同接待美作物育种专家海斯(H.K.Hayes)、美国水土保持局副局长罗德民(W.C.Loudermilk)、美国农部马铃薯专家戴兹创、农业专家兼政治家的美国副总统华莱士(Henry.A.Wallace)、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农所的麻作及甘蔗专家薛礼文(PierreSylvain)等人来华考察。中农所沈宗瀚、张乃风、贾伟良等人参加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同美方人员共同调查中国农业状况。([2],pp.17-19)中农所技术人员也多次到国外考察,参加学术会议。1937年2月,技正戴弘赴日,考察各种重要化肥设施及一般肥料问题;1939年8月,副所长沈宗瀚,代表我国参加第七届国际遗传学会议,撰《中国小麦区域之研究及其与育种之关系》论文摘要寄该会,并被推举为该会副会长之一;1943年5月,沈宗瀚副所长,稻作系主任赵连芳,作为我国代表赴美参加战后世界粮食会议,会后分别考察美国小麦、水稻试验工作;1943年10月,技正马保之参加农业科学访印团,赴印考察印度农业;1944年,技正张乃凤赴美考察美国的土壤肥料事业;1947、1948年,柯象寅两次参加世界稻米会议。([2],pp.20-21)中农所还有数量众多的出版物,如刊物《农报》、《农情报告》,各类研究报告、杂刊、年报、从书等,它们传播农业试验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农林知识,报告农事消息,解答农事问题,农情报告及农业统计数据,对促进农业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有重要意义。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立是科学体制化的又一重要标志,中农所对全国农业机构建设也有重要贡献。中农所成立后,受命主管全国农业推广,指导协助各省、县设立相应的农业试验推广机构,在这个时期,中国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国的传统农业,逐步出现了现代化转型的气象。战时,中农所西迁,为了发展后方农业生产,中农所受经济部令,以人力经费支持后方各省,协助各省农业研究机关调整。在此期间,中农所协助筹设了贵州省农业改进所、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协助参与了广西省农业机构建设、湖南省农业改进所建设,帮助后方各省建立起一批示范性省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这些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的建立,完善了当时的农业科学研究体制,为中国现代农业科学研究事业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结语

在中国近代农业科学研究体制化进程中,无论是农学家群体的形成还是农业科研机构的设立,无论是实验农学的发展还是农业科学交流体系的建成,中农所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工作及成就,培养造就了一批中国近代的农学家队伍,带动了中国一些重要农业科研机构的创立与发展,对中国现代农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而推动了中国农业科学研究体制化。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第10篇

中农所是民国时期国家建设的产物,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具有悠久厚重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文化传统。自秦以来,政治制度的演变就沿着君权专制化的轨道向前运行,在此期间虽有君主大权旁落之时,但随之而来的是权力更进一步的集中。经过几千年的陶冶和浸染,权力专制成了中国华夏政治文明的定势,无论是江山易主还是王朝更姓,均难以摆脱这一定势的制约。辛亥革命虽然了满清王朝,终结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共和国,但专制主义的政治文化传统作为历史基因一直遗传下来,渗透在国家的政治活动中。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依然是一个缺乏民主基础和科学传统的集权国家,科学很难靠自身的力量获得自主发展,独立的社会研究机构很难支撑,而官办集中型的科学研究机构的出现则成为科学研究和政府的必然要求和选择。这正符合中国社会集权专制的传统结构模式,宜于在中国土壤上生长。在上述背景下,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的出现与发展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带有官办集权的色彩,与国家权力之间保持彼此依赖和同构互融的关系,这成为其摆脱不了的命运。中农所的建立,国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创建了这一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农业研究中心,召集了中国一批优秀的农学家,提供了主要的经费来源和组织保障。国家赋予中农所部级农业研究机构和主管全国农业技术改进的农业最高机关的身份,其职责为研究和改进全国农业并推广其有成效之结果,使之成为我国农事试验研究之总枢纽。中农所正副所长由国民政府任命,其它人员由所长依据政府给定指标聘任并报请政府核准,人员工资由政府依据官俸标准拨付。中农所经费,筹建时报定年度经常费为52.8万元,开办费112.5万元,1933年6月核定经常费为每月5万元,开办费照筹报数额。1934年到1938年,中农所每年的经常费约在50-60万元左右,以后数额逐年增加,这些经费由中农所做出预算,经实业部核准后由政府财政支出。([2],pp.2-5)中农所因其国立机构性质,拥有一定的国家权威性。它负责制定全国农业科学研究计划,指导督促或协助部属农业试验机关、各省立农业改进机关或其他公私立农业改良场所之技术工作,协调各省农业组织、研究机构促进良种推广和发展农业生产,划拨经费支持各省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农所运用其精专化的知识权威,领导全国农业研究、推广农业技术。国家的农业政策、改良方向及其目的,亦通过中农所等中央机构对地方农业改进机关的技术指导和指明用途的经费而得以实现。

中农所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亦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需要的影响。抗战之前,作为一个国立农业科研机构,一开始就承担着挽救当时农业危机、全面振兴中国农业的重任。在这个时期,中农所研究范围比较宽广,涉及农业科学的各个方面,从作物良种培育到土壤肥料研究,从蚕桑及畜种之改良到病虫害及兽疫之防治,从全国性的农业调查到新式农具研制,无不囊括,其研究方向和成果具有基础应用性等特征,工作重点是研究重要农业生产技术之改进,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各方面研究在战前已有重要进展。抗战时期,中农所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亦随着中日战争的迫近而日益深化。鉴于华北及沿海诸省被日军占领,农业资源损失甚多,而后方各省农业远不及沿海。根据国家抗战要求,中农所工作重点是根据后方各省农业区城在非常时期之需要,拟订倡导各省农业改进计划并协助各省尽力实施,以提高粮棉产量供战时需要。中农所人员被直接被分配到后方各省,在川、黔、桂、滇、湘五省设立工作站,指导协助各省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倡导各省战时农业。中农所的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后方各省的农业生产技术,为解决战时粮棉问题起到了重大作用。抗战结束后,中农所迁回南京,随政府接受日伪留下的农业科研机构,并增设系场,准备全面开展农业研究工作,多方位改进全国农业生产技术,后因内战硝烟起,中农所工作在开始之后便面临困顿局面,随着政府迁往台湾,中农所的生命也因此终结。中农所亦在国家之外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自主性。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农所科学研究基本上是不干涉和尊重的,所内技术人员的聘定、研究方向的确立、工作任务的安排、内部事务的处理等等,均由中农所自主决定,中农所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空间,具有较高的独立性。这样,作为研究与行政合而为一的机构,中农所可以较少地受到国家政治生态的影响、外部行政官僚的牵制和干涉以及官僚作风的侵蚀,在中农所,技术专家在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对于中农所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是非常有利的。国家力量的干预,往往会妨碍科学研究的正常进行,打破学术界所崇尚的自由,虽然干预可能是助力,也可能是阻力。国家政治态度极大地影响着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研机构及科学研究人员的命运。特别处于科学民主不发达的环境下,在科学研究上因为外力的干预而导致科学的灾难是更为常见的现象,中农所科学研究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尊重,这种制度的宽容在民国时期是稀少的,它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对科学研究的理解。

二、中央农业实验所对中国近代农学研究体制化的贡献

作为全国性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和农业技术改进主管机构,中农所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活动和交流,指导、联络全国农业科研组织,协助筹设各省农业改进机关和农事实验场,促进农业科学传播和进步,在它十七年的发展历程中,直接推进了中国近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农学研究体制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农所造就了一批中国的早期农学家群。由于其国家农业研究中心性质,该所聚集了当时许多一流的农业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农所原有技术人员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华东农科所,专家阵营之强,列于全国农业科研单位之首,当时农学界都说,全国农业科研系统四分之一的第一流高级农业专家,都集中在华东农科所。[5]可以说,中农所是一大批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学风严谨的优秀科研人员的基地。该所人员分布于中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各学科、各专业领域,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产生了重要影响。该所还十分注重农业人才的训练与培养,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农业研究会、讨论会、讲习会、训练班等,对在职人员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行专业训练,或者吸收新成员,进行新知识、新技术培训 ,为中国培育了一大批农业技术人才,这些人大都成为中国农业研究各领域技术骨干。作为一个部级农业科研中心,中农所促进了中国近代实验农学的发展。19世纪末20年代,随着西方科学的勃兴以及西学渐进,中国农业研究受西方影响,应用科学实验方法进行农业研究,实验农学逐渐取代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传统农学,成为农业研究的新趋势。中农所成立后,实验农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宏扬。中农所应用实验方法对作物栽培、土壤肥料、园艺蚕桑、病虫防治、畜牧兽医等方面进行研究,成为实验农学的领军者,为我国农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民国最高的农业科研机关,中农所肩负着推动全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历史使命,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兼顾自身的发展之外,还要指导、联络全国农业科研组织的交流和合作,以便能使国内的农业科技水平在整体上有较高的提升。中农所促进了国内各种类型的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该所联合各育种单位在全国举办各种大规模试验。在战前联合各试验场进行稻麦棉等育种试验,战争时期在四川、贵州、云南、湖南、广西、陕西、河南等省分设工作站,与各省农业改进机关合作,举办各种育种试验,选育出一大批作物良种。中国在20世纪30、40年代在育种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与中农所的组织领导是分不开的。该所同时也与国内大学的农学院和农业专门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农业试验。如与中央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浙江大学农学院、四川大学农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及中国蚕桑研究所都有不同的合作。它还同全国各地、各级农业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协助指导地方农业机构进行农业研究和推广,例如四川农业改进所、湖南农业改进所、贵州农业改进所、云南农业改进所、广西农事试验场、广西推广繁殖站等单位都得到中农所的密切参与及指导。

中农所在各农业科研单位中起着纽带和指导作用,全国的农业研究机构,以中农所为龙头,构成了一个农业科学研究体系,为中国农业改进,提供了技术支撑。科学交流系统的形成是科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在中国农业科学交流方面,中农所也起着重要作用。中农所倡行全国性的农业科技交流,其影响甚为深远。1934年,中农所与中华棉产改进会自1月22日起共同举行棉业讨论会,这次会议促进了各省棉业科技的交流;1934年,中农所召开中国作物改良研究会议。这次会议加深了全国各农业研究机构、各省农业机关的交流,促进了中国作物改良研究事业,可以视作中国作物改良研究迈向新阶段的起点;1936年3月20日至28日,中农所召开第一届全国治虫讲习会,这次会议促进了全国治虫技术的交流。([2],pp.22-25)同时,中农所技术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表大量研究论文,发表在各类农业学术刊物上,其中很多是当时农业研究某具体领域的开山之作。中农所还延聘国外专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到国外进行农业考察,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为了加强与国际科学界的联系,中农所聘请外籍农业专家来所任职,邀请接待世界着名的农学家来华讲课、考察。如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育种专家洛夫(H.H.Love)在1931-1934年间应邀担任该所总技师。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着名生物统计学家韦适(J.Wishart)应邀担任该所咨议,韦适在华期间,除指导田间实验技术除外,还主讲生物统计学。英籍农村工业专家戴乐仁(Mr.J.B.Taylor)在1934-1935年间应邀担任该所农村工业系顾问,兼任系主任。英籍土壤肥料专家利查逊于1937-1943年间应邀担任该所顾问。美国农业工程专家戴维生(J.B.Davidson)、马考莱(H.F.McColly)于1946年受聘为该所顾问,戴维生且兼任农具系主任技师。英国毛织专家巴克巴克(Prof.A.F.Barker)教授于1935年4月15、16两天,应邀来中农所讲授制手工制呢与机械制呢的比较,及纺织业研究改良的经过。中农所还陪同接待美作物育种专家海斯(H.K.Hayes)、美国水土保持局副局长罗德民(W.C.Loudermilk)、美国农部马铃薯专家戴兹创、农业专家兼政治家的美国副总统华莱士(Henry.A.Wallace)、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农所的麻作及甘蔗专家薛礼文(PierreSylvain)等人来华考察。中农所沈宗瀚、张乃风、贾伟良等人参加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同美方人员共同调查中国农业状况。([2],pp.17-19)中农所技术人员也多次到国外考察,参加学术会议。1937年2月,技正戴弘赴日,考察各种重要化肥设施及一般肥料问题;1939年8月,副所长沈宗瀚,代表我国参加第七届国际遗传学会议,撰《中国小麦区域之研究及其与育种之关系》论文摘要寄该会,并被推举为该会副会长之一;1943年5月,沈宗瀚副所长,稻作系主任赵连芳,作为我国代表赴美参加战后世界粮食会议,会后分别考察美国小麦、水稻试验工作;1943年10月,技正马保之参加农业科学访印团,赴印考察印度农业;1944年,技正张乃凤赴美考察美国的土壤肥料事业;1947、1948年,柯象寅两次参加世界稻米会议。([2],pp.20-21)中农所还有数量众多的出版物,如刊物《农报》、《农情报告》,各类研究报告、杂刊、年报、从书等,它们传播农业试验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农林知识,报告农事消息,解答农事问题,农情报告及农业统计数据,对促进农业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有重要意义。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立是科学体制化的又一重要标志,中农所对全国农业机构建设也有重要贡献。中农所成立后,受命主管全国农业推广,指导协助各省、县设立相应的农业试验推广机构,在这个时期,中国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国的传统农业,逐步出现了现代化转型的气象。战时,中农所西迁,为了发展后方农业生产,中农所受经济部令,以人力经费支持后方各省,协助各省农业研究机关调整。在此期间,中农所协助筹设了贵州省农业改进所、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协助参与了广西省农业机构建设、湖南省农业改进所建设,帮助后方各省建立起一批示范性省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这些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的建立,完善了当时的农业科学研究体制,为中国现代农业科学研究事业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结语

上一篇:科学实验研究范文 下一篇:土地权籍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