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普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4:04:14

农业科普论文

农业科普论文范文第1篇

首先运用实地考察法、资料查阅法等对某循环农业示范园园区区位、资源等现状进行调查,绘制出较完整的园区物质循环流程图,然后遵循知识性、趣味性、科技性的设计理念,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完成适宜不同人群的较完善的园区科普教育方案。

2园区概况与科普教育方案设计

2.1园区概况

调查显示该园区所在地属于太行山脉,最高峰海拔400m。位于暖温带半湿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3.2℃,年均降雨量514.4mm。园区规划山下面积约366668.5m2,山上面积约166667.5m2。种养植规划如下:山上种植酸枣树、山楂树、柿子树、花椒树等;山下种植牧草、野菜、蔬菜大棚、粮食作物等;园区防护林由梧桐、杨树等构成;畜禽养殖园主要养殖猪、牛、羊、驴、蛋鸡等。在整个园区中,蚯蚓是实现废物资源化的主导者,其可以将动物粪便、植物秸秆等转化为自身蛋白和蚯蚓粪,巧妙地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蚯蚓为核心,以“畜禽—蚯蚓—植物—畜禽”为生态链条,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4],有效地解决畜禽规模养殖粪便污染问题,基本实现园区物质循环。

2.2园区科普教育价值挖掘

整理园区种养物种的驯化史、生物学特性、种养管理要点、用途、相似物种地区分布等知识,通过制作解说牌、园区物质循环流程图展示牌、科普宣传栏、导游解说等,结合实物向参观者进行系统的科普教育宣讲,介绍循环农业的定义、循环农业前景,让参观者了解农业中的动植物、农业发展史、现代农业技术等。例如在畜禽养殖园可以参观了解不同生长阶段动物的行为与管理要点;在果园内可以向参观者讲解剪枝、疏花疏果、套袋等管护技术,到金秋时节还可组织参观者进行采摘;在大棚种植园向参观者介绍白色农业、立体种植、无土栽培等技术。园区后期还将设立DIY园和农业科普中心,如DIY园可以传授用山上柳条或荆条编织盛物筐、篓的技术,或者让城市参观者有机会承租园中小块土地进行种养管理实践等。农业科普中心可以设置各阶段农耕用具展区、现代农业科技展览区、虚拟农业展示区等,让参观者身临其境,了解植物播种、发芽、生长的过程,常见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等。此外,还可以在供参观者休息的长廊内设立科普宣传栏,使参观者在休息的同时了解农业发展历史以及本园区建成前后所形成的鲜明对比。

2.3园区科普教育方案设计

2.3.1园区科普教育游园路线的设计根据游览目的、兴趣、时节不同,规划了三条路线。

1)循环农业观光路线:林木深处—田园灌溉—畜禽粪便沼气发酵—蚯蚓园—大棚种植—农业科普中心,主要了解循环路径、观赏循环农业景观、现代农业技术、自然景观等。

2)农俗体验路线:林木深处—采摘乐园—DIY园—农业科普中心,主要可以识别常见农业物种、干农家活(根据时节不同组织参观者采摘等),了解绿色、循环农业。

3)特色专题路线:主要有春季踏青节、盛夏狂欢节、金秋采摘节、重阳登高节以及以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为主题的夏令营等专题旅游。

2.3.2以解说系统为基础的科普教育方案的设计解说系统分为向导式解说系统和自导式解说系统。向导式解说系统,也称导游解说系统,一名合格的农业示范园专业导游既要具备农学、生物学相关专业素质,又要懂得教育学、旅游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方可抓住参观者的心理,熟知参观者的需求,更好地进行农业科普宣传。自导式解说系统由图文、语音、声像导游等设施、设备向参观者提供静态的、被动的信息传递,可通过园区设立的各种解说牌、科普宣传栏、音像制品等传递科普信息。

1)针对儿童的向导式解说系统科普教育方案。儿童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寓教于乐对儿童至关重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在教学中要采取以“导奇式法”为主,走农俗体验路线。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应注意:路线不宜太长,考虑儿童身体、心理状况,内容上要控制难度,专业内容要浅,主要目的使儿童了解与生活相关的农业常识,建立环保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2)针对青少年的向导式解说系统科普教育方案。青少年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有一定的农业常识。针对青少年采用PBL法(Problem-basedlearning),即以任务为导向,以问题为基础[5],挖掘青少年潜力,逐步引导青少年关注农业、了解农业。游览路线以循环农业观光路线为主,讲述现代农业技术,以识别物种为辅,纠正青少年的错误认识。如在蚯蚓园,可以让青少年们动手挖几条蚯蚓来观察,说出蚯蚓的生活习性、用途等,根据蚯蚓的生活习性还可以延伸到利用菌渣、畜禽粪便养蚯蚓的技术,而蚯蚓粪还可以作为生物肥;在果园中通过青少年们提问交流让学生了解水果生长对日光、温度等条件的需求及果树的管理。

3)针对成年人、老年人的向导式解说系统科普教育方案。对这一群体可以采取参观法,即在解说员的引导下,成年人、老年人对具体事物进行观察、思考,从而获得新知识或验证已有知识。针对成年人、老年人主要是农俗体验路线,辅以循环农业观光路线。

4)针对成年、老年人的自导式解说系统科普教育方案。成年人、老年人生活阅历较丰富,也可以采取自导式解说系统游览循环农业园区,园区科普教育中心可以制作针对性的自导式解说系统科普教育指导书、语音、声像等资料提供给参观者。其中解说牌要重点研制适宜本园区物种特色的科普教育解说牌、现代农业技术解说牌、文化长廊宣传栏等。为了达到较好的科普宣传效果,根据参观者年龄不同还可具体设计系统的科普教育方案材料供自导式解说系统的参观者选择。

3园区科普教育的展望

该设计只是从理论上初步探索了在循环农业示范园开展系统农业科普教育的方式,今后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并不断地完善园区科普教育参观路线、教育方案,以提升循环农业示范园的科普教育价值,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与推广。

农业科普论文范文第2篇

一、组织编制了"十一五"棉花优势区域规划工作

*7年*棉花学会与中国棉花学会一起,在"十五"规划基础上,科学全面的规划了我国和*"十一五"棉花生产优势区域布局及建设项目重点,这对于做大做强*棉花产业具有重要积极意义。该规划已作为农业部政府规划执行。

二、学会积极组织会员参加中国棉花学会*7年年会

*7年*棉花学会积极组织全疆棉花战线上的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等部门60余人参加了中国棉花学会*7年学术年会。*棉花学会秘书长李雪源代表*作了关于*棉花强省论和*棉花生产面临的品种问题的大会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普遍关注和强烈反响。*棉花学会提交大会论文20余篇。其中*棉花学会提交的论文中有三篇论文获中国棉花学会优秀青年论文奖。

三、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高产棉花田间鉴定工作

*7年受兵团农业局邀请,*棉花学会和中国棉花学会有关棉花专家对兵团农二师30团高产棉田进行了田间现场鉴定,同时此次鉴定也为*棉花高产、超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棉花单产的进一步提高和生产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四、学会组织编写了"*优质棉花高效栽培技术问答手册"科普丛书(文版);制作了"高密度棉花种植技术"科教片等科普资料音像制品。

这些科普音像作品紧紧围绕*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深入浅出的为棉农朋友进行了介绍,使棉农朋友能够掌握种植栽培要点。这些作品的编辑发行,极大的丰富了*棉花科普读物的内容,促进了生产当地棉农的科普意识的提高,为充分发挥*棉花学会功能产生了很好影响。

五、*棉花学会积极响应自治区科协捐书惠农活动,捐赠科普读物50本,科教片光盘50张。

六、积极开展科普咨询活动。

通过*人民广播电台《金土地》栏目,对棉农进行科普咨询,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全年录制咨询节目20余期,很好的解答了棉农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植棉技术问题、政策问题和市场问题等。有利的发挥了棉花学会的功能。

七、*棉花学会积极做好学会建设工作。

近两年学会发展有关棉业界会员50余人,进一步壮大了学会组织,增强了学会凝聚力。

八、根据*棉花生产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技术需求调查。

目前,正在针对科研、生产、加工、流通、棉农等领域部门组织调研工作,全面了解棉花各个环节技术需求,为合理制定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科普论文范文第3篇

一、转变作风抓学习,夯实基础,努力打造科协自身新形象

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市科协“”精神,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并结合我县科协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增强信心,开拓进取,努力推进各项工作。

1、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狠抓机关政治理论学习

按照县委、县政府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统一部署,引导干部根据科协工作性质,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扎实工作,讲求实效,努力提升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抓好科协系统干部培训教育工作。按时组织干部参加市科协举办的秘书长培训班;9月份,县科协举办乡镇(街道)秘书长培训班,共有17人参加了培训,收到很好效果。

2、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

为扎扎实实地实施好科协工作目标任务,促进目标责任落实到位,根据市科协的要求及时制订《*县20*年科协工作思路》,把工作目标具体化。结合实际,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进科普“六进六有”活动。*街道车河社区举行了“邻里共培科学花,科普知识进百家”活动,现场发放了300多份科普宣传小册;到香花山海军雷达基地进行“情系子弟兵,科普进军营”活动,慰问驻军部队并举办了以“健康生活”、“科学发展观在*”为主题的科普图片展,捐赠了500多册科普图书;创建*县城东小学为“市科普示范学校”,在全县中小学生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高潮;今年我县直属各机关单位都建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联系人,同时还根据各自的职能特点,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3、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加大科普经费的投入

针对全县基层科普设施薄弱的现状,县委、县政府领导非常重视,科普专项经费从20*年的60万元增加到82万元,达人均1元以上。

二、立足实践抓科普,求新求活,努力开创科普工作新局面

以科普活动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实践活动,并努力求新求活创特色,提升了科普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初步形成了社会化、经常化、群众化的格局。通过以科普图片展、科普讲座、科技咨询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普活动,一是使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在机关、企业、社区、农村、学校、军营进一步弘扬;二是在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营造了良好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和促进广大公众科技素质的提高;三是稳步推进我县科学技术普及的进程。

1、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促进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

为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努力提高全县各民族科学文化素质,20*年以“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题的*县“全国科普日”活动于9月14日—18日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向广大公众普及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倡导树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识,同时宣传和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促进人民健康意识和疾病预防意识的提高。在潘天寿广场开展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大型科普图片展;潘天寿广场放映科普电影《鸟与梦飞翔》、《喜马拉雅》,三、四千名群众观看了科普电影;到*县城东小学举行赠书活动,共捐赠科普图书300多册。通过“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起到了良好的科普宣传效果。

2、认真做好科技“三下乡”,有力推进农村科普工作的开展

由县科协牵头,会同农业、卫生等部门组成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组,在乡镇(街道)开展经常的宣传活动,全年共发放实用技术资料1万多份,免费发放种子种苗价值1万多元,接待群众咨询1000多人次。“三下乡”活动已成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形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成为一项广大农民得实惠的“民心工程”。

3、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县科协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法,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培训,广泛开展以蔬菜栽培技术、畜牧养殖、海水养殖等种养殖技术的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今年普网受训人数达1002人,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全县共有结业农函大学员1688人,结业率达到100%。全年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术短期培训班267期,受训人数达13586人次,通过不同类型的培训使农村劳动者学到了科技知识,增长了致富技能,推动了农村学科学、用科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围绕发展抓服务,重在提高,努力培育科普服务新活力

我们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以服务为抓手,抓推进,促提高,不断增强科普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能力。

1、以示范基地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

今年命名“*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东部海洋有限公司”为市级科普示范基地。“*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品牌窗口”的经营模式,在省内率先推行风险基金保险制度,推广土鸡3000余万羽,创产值6亿余元,为农户增收7000余万元;“*东部海洋有限公司”的“内循环养殖基地”共有1000亩,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日本鳗鲡、贝类产品,年产值1500多万元,利润180多万元。通过示范基地的带头作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学会活动空前活跃

今年以来,县属学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各类技术培训富有成效。各学会围绕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如县护理学会举办部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培训学员272人。二是学术交流有声有色。各学会结合实际,举办讲座、开展咨询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学会的影响力,如中医药学会在县机关幼儿园举办《院前急救狐狸健康教育讲座》,约有60名幼儿教师参加了听讲。三是学会组织得到进一步发展。

3、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密切与科技工作者联系

一是构建学术交流的舞台。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围绕*县产业发展规划,本着服务经济、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宗旨,*县科协与科技局合作,成功举办了“第五届浙东大峡谷论坛”。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智能科学与工业自动化”,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著名博士生导师赵杰教授作了关于《我国机器人的现状、趋势与国外差距》的讲座,参加讲座的有50多家企业100多名管理与科技人员,讲座引起了企业界人士的强烈共鸣,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

二是密切与科技工作者联系。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等时间,通过座谈会、茶话会、举办科技工作者联谊活动、走访慰问科技工作者等形式,不断拓宽与科技工作者的沟通渠道,热忱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三是评选优秀论文。经县级各学(协)会及有关单位推荐,优秀论文评审小组认真评比,今年共评出一等奖论文3篇,二等奖论文9篇,三等奖论文12篇,优秀奖论文11篇。

四、着眼创建促发展,求真务实,努力构建科协工作新机制

县科协以创建示范单位作表率,促使科普工作全面开展。求真务实,用成绩说话。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加强培训,通过学习开阔视野,了解形势,明确要求,提高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成绩。

1、认真抓好建章立制。进一步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一是建立工作例会制。每季度分别召开一次镇乡(街道)科协、县属学(协)会工作例会,每次会议交流、通报有关工作。二是建立信息上报制度。及时将科普活动的情况上报上级有关部门。三是建立创新调研制度,每个驻会领导至少完成一篇调研报告。

2、认真开展横向协作,加强沟通

我们把加强横向联系与协作作为加强内部建设和打造形象的一个重要工作去做,千方百计获得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县委宣传部、县委农办、县科技局、县教育局、县环保局、县农林局、县卫生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他们在人力、物力和资金的大力支持,我们也从中进一步扩大了科协和科普工作的影响力。同时,加强国际、国内同行间的友好协作。

3、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活动

我们以素质教育为切实点,开展了中小学生科技节、科技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小实验和小论文等一系列科普活动,还利用节假日开展科普夏令营等课外实践活动。中小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空前高涨,全县青少年科普工作有了新突破。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信息学竞赛,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县各个学校还建立了科技兴趣小组,科普教育成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追求,提高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开展。

农业科普论文范文第4篇

一、抓住机遇,全力优化科协工作的法律和制度环境

1、依法出台政策,营造工作新环境。《科普法》的颁布实施是科协工作的一个全新起点。为进一步贯彻实施《科普法》,不断改善全市科普工作环境,从**年8月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为期60天的执法大检查。我们自始至终参加了这次执法检查活动,并先后组织了两次执法检查汇报会,在市和区、县(市)机关、新闻媒体等30个单位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参与了有关决议起草工作。检查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__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情况汇报》,市人大就优化全市科普工作环境、强化科普社会责任、加大市、区(县、市)科普投入、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作出了《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科学技术普及法〉,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的决议》。随后,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决议和意见的产生,对今后__科普工作产生良好的效用。

2、借文明创建东风,促科普经费增长。科普经费是科普事业发展的保障,事关全民科学素养的大局。**年,我们及时抓住__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积极联系和衔接了市长办公会议。6月7日,在听取了市科协情况汇报后,市委副书记、市长谭仲池同志对__市科协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会议对照有关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指标,明确了**年度科普经费由原人平0.28元调整为0.41元,**年调整到人平0.51元,以后每年度人平年均递增0.10元。通过我们的积极推动,所属区、县(市)的科普经费状况普遍得到了改善。__县年初即将科普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县科协科普用车得到更新;芙蓉区科普投入逐渐形成三级(即区、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投入的良性机制,**年累计投入总额达375万元,**年科普经费已按人平1.0元列入区财政预算;岳麓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了科协工作汇报,对科普经费单列也进行了安排;天心区**年科普经费财政预算为人平1.01元;雨花区人大正式批文,区财政按人平0.5元将科普经费列入预算;宁乡、望城、浏阳科普经费也大幅增长。科普经费不足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为全市科协事业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二、创新手段,牢固树立科普主力军鲜明形象

1、提升科协工作信息化水平。

全面推进科普信息化,是我市科协系统创新科普手段的一个重要举措。为此,**年市科协投入20多万元资金,完成了“__数字科技馆”网站首期开发。“__数字科技馆”网站功能定位包括:科技宫、科学会堂、招商与招聘、科技工作者之家。首期工程开设了“科普广场”、“科普大观园”、“自然科学博览”、“青少年科学世界”、“学会之窗”、“学术论坛”、“企业科技视窗”、“三湘院士馆”、“科学文艺”等一级栏目十余个。网站自开通试运行以来,点击数累计达11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__县、浏阳市、宁乡县、望城县开设的互联网站,为广大农民网友提供了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平台。帮助农民捕捉市场商机,提供市场信息,促进增产增收。市电工技师协会,在市级学会中率先建立起互联网站。芙蓉区韭菜园街道办事处蓉园社区建立的科普网站,成为我市社区科普工作网络化的一大亮点。以网络为媒介,以科普为主要功能的互联网站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我市传播科学知识的手段。

2、大力推进科普旅游开发。

**年我们和__旅游局共同培育和开发了两条科普旅游线路。科普旅游一线是科普基地游,包括中南大学地质馆、岳麓书院和__师范大学动植物馆等;科普旅游二线是工业科技游,包括长丰猎豹、三一重工、中粮可乐等科技工业企业。通过开发科普旅游产品,将全市比较成熟的科普示范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博物馆、公园等精心培育和包装后推向市场,以极低的投入开辟了一条新的科普途径,实现了科普资源共享。

3、探索科协活动项目社会化、市场化运作。

我们对开展科普活动的创新思路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向市场化、社会化道路迈进了一小步。**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我们借助潇影集团强大的宣传能力,积极开展合作。活动规模成倍增加,社会参与面成倍扩大,而投入资金减少二分之一。以较少的投入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并为其他品牌活动开展积累了经验。**年“国储电脑城杯”首届__市大学生FLASH科普动漫设计大赛,我们以有偿使用冠名权的方式,实现大赛活动零投入。通过大赛,组织和动员高校学生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服务,用鲜明生动的动漫语言诠释科学原理、知识和方法,使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学习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同时培养和发现动漫设计人才,推动__动漫产业发展。“长株潭循环经济与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论坛”进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全力打造基层科协活动。

城区与社区科普结出丰硕成果。我市岳麓区、雨花区先后通过了由中国科协委托__省科协组织的考核验收,成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与此同时,科普文明社区创建也在我市全面铺开。芙蓉区科协出台科普五年规划,提出了涵盖“一街一廊一园一广场”的科普设施建设新思路,将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纳入全区工作规划。开福区科协广泛开展科普学校建设,全区一年内兴建起148所科普学校。__市目前已建成全国科普示范城区2个,省级科普文明社区24个,市级科普文明社区59个。__市人民政府为此荣获中央文明办、中国科协授予的“全国科教进社区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岳麓区咸嘉新村社区荣获“全国科教进社区先进集体”称号。

科技下乡活动方兴未艾。持续开展科技下乡,坚持服务“三农”,已成为我们主要的工作目标。我们加大农业科技传播的力度,与__电台星沙之声联合举办的《科技农博士》支农栏目,自开办四年来,栏目内容满足了农民群众的需求,深受农民朋友的好评;将科技下乡与农民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组织院士和涉农学会、医学会、药学会等科技专家,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赴田间地头讲解技术难题、传授卫生保健知识;建立了农村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系统,将培训工作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

以“赛”促“教”,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效显著。我们参与组织的__市大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小学生航空模型锦标赛,营造了一个青少年向往科学和主动走近科学的氛围,培养了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在**年“飞向北京”__活动中,有22位选手被选拔参加全国锦标赛。在第25届__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市在发明、论文、研究性学习、信息成果等四大类项目中有12个项目获一等奖。其中5个项目、2幅科幻绘画被推送全国参评。

三、围绕中心,打造品牌,大力促进学术繁荣

1、__市优秀学术论文评选

年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是__市科技界的一件盛事。连续九年来,我市科技工作者围绕__经济工作撰写优秀学术论文2700多篇,到市领导的高度民主赞扬。论文评选活动为科技人员办了实事,促进了社会发展和学术繁荣。对其中遴选出来的极具价值的论文,我们向市政府推荐,由市政府予以表彰和重奖。

2、__市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__市自然科学学术年会是__科协为全市科学家、企业家和社会各界精英、科技工作者提供的一个思想交流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旨在促进科学思想的扩散和融合,科技成果的涌现和转化,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推动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探索学术交流的新思路和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途经,引导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才智与力量。首届__市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于**年11月25日召开,历时七天。年会围绕“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经济大发展”的主题,通过1个主会场、3个分会场形式,组织跨学科、跨地区、跨部门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年会围绕“装备制造业与__工业化”、“农业科技进步与城乡协调发展”、“医药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信息科学与自动控制技术”四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全市有近1000名科技工作者直接参与了学术年会活动。共征集论文300多篇,大会录用论文156篇。年会上,以钟掘院士为首的专家们为__市委、市政府提出了“__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的建议。

3、“长、株、潭”学术论坛

__、株洲、湘潭是__的中心城市群。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号召,三市科协密切合作,已经举办三届学术论坛。论坛以三市经济一体化和共同面对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主要议题。**年第四届的主题是“长、株、潭循环经济与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合作方扩成大至三市发改委和环保局。

四、突出服务,努力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1、建设科技活动中心,构筑“有形”之家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投资449.75万元改扩建的__市科技活动中心于**年6月28日建成。中心总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集学术报告厅、科技展示厅、院士馆、培训教室、科技阅览室、数字科技馆于一体。建成后,该中心的设施陆续投入使用,目前已经成为__市科技人员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科技与文化相结合,营造一个适应科技工作者交流活动的人文环境、信息环境,把中心建设成为宣传科技工作者的阵地,成为发挥科技工作者聪明才智,为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贡献力量的阵地。

2、举荐科技英才,关心科技工作者成长

对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工程技术领域、科学技术普及、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科技管理工作中取得创新性的成就、做出突出贡献或者产生显著效益的科技工作者,我们极力向省、市推荐参加“__省青年科技奖”等奖项的评选,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献身科学、勇攀高峰、乐于奉献,培养“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

3、为困难科技人员排忧解难,使其感到“家”的温暖

农业科普论文范文第5篇

晋城市科协开展2012年春季“三下乡”活动

2月7日,山西晋城市科协参加了2012年晋城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多年来,市科协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段,为农村、农民办了大量实事、好事,在加快农村地区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本次“三下乡”,由晋城市委宣传部牵头、市科协等17家市直单位联合开展。“三下乡”活动在泽州县川底乡文化广场举行。晋城市科协“三下乡”服务队在市科协副主席刘鹏飞的带领下向农民群众进行科普宣传。虽然天气寒冷,但当地群众对技术的需求热情高涨,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气氛非常活跃,前来咨询的人员络绎不绝。此次活动共发放《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用技术汇编》、《低碳生活》等科普丛书3000余册、科普挂图500余份。

重庆科协:

璧山县科普示范“三级联创”再创佳绩

2月8日,重庆市璧山县科协、璧山县科委联合对2011年申报创建县级科普示范经验收合格的10个单位进行了命名。这标志着璧山县科普示范“三级联创”活动再次取得新的实效。

近年来,璧山县科协一直把创建部级、市级、县级科普示范单位作为推动全县科普工作上档升级的重要措施和抓手。从2009年起,璧山县科协积极争取到县委支持,每年从财政科技三项费用中安排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三级联创”活动。整个创建活动涵盖了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县级科普示范基地、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特色学校、科普示范企业、科普示范街镇、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社区、星级部门科协、星级学会等十个方面。采取制定创建标准、对创建经验收合格的单位给予5 000~10 000元不等的工作经费补助等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自2009年璧山县科协与县科委联合开展“三级联创”活动至今,全县己有35个单位获得命名。其中璧山县获得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市科协命名科普示范镇、街道4个,县级科普示范村、社区、基地30个。

通过创建活动,璧山县不仅涌现了一大批科普示范典型,而且展示了璧山科普成果;通过示范带动,有效促进了全县科普工作快速健康开展。如今,科普工作“三级联创”活动已成为璧山科普工作新亮点、新“品牌”。

安徽科协:全椒县借助民俗盛况掀动科普春潮

2012年2月7日,农历正月十六,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第六届“儒林风・走太平民俗文化节”正式拉开大幕,来自省内外的50余万人(次)齐聚全椒,观看有着“中华民俗活化石”美誉的“正月十六走太平”活动,体验延续一千五百多年的全椒民俗文化风情。

县科协、科技局、宣传部、农委、卫生局借助一年一度“正月十六走太平”的鼎盛人气,联合举办了全椒县第五届“科普之春”活动。

湖北科协:

激光产业合作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为进一步推进湖北省激光产业的快速发展,近日,“湖北绿色光电―激光产业合作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汉召开。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张震龙、湖北省科协副主席徐菊明,武汉市委常委、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贾耀斌,武汉市科协副主席张太玲、光大银行武汉分行行长袁敢、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处长雷忠文、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会长朱晓及武汉激光企业家代表130余人参加会议,雷忠文主持开幕式,朱晓主持研讨会。

会议中心议题为推进激光领域与资本市场相结合、加强激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推进东湖开发区激光产业园建设,并对制定湖北省激光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议和意见。

吉林科协:

聚焦社会经济热点推进科技思想库建设

2月9日,吉林省科协组织省内部分农业专家召开了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座谈会。两院院士夏咸柱、任露泉,吉林省农科院院长岳德荣,吉林农业大学校长秦贵信等11位专家出席座谈会。与会专家认真解读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交流认识体会,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体制与政策、资源与人才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建议措施。为加强成果提炼,进一步提升决策咨询质量和水平,吉林省科协特邀省科咨委委员、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衣保中教授参加会议,并作为执笔人整理专家建议,上报吉林省委、省政府。

为充分发挥科协在开展决策咨询、为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撑中的重要作用,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近年来,吉林省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决策咨询工作,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扎实推进部级科技思想库建设试点工作。

陕西科协:

零下16度 科普进村热流涌

2月7日,尽管遇到零下16度的寒潮天气,陕西省铜川市科协和宜君县科协的工作人员一行10人乘坐科普大篷车,远赴距铜川市区80余公里外的宜君县云梦乡南堡村,开展 “科普进农村服务基层”活动,在寒冷的天气里给村民带去了科普暖流。

南堡村是铜川市科协的包抓联系点,一大早铜川市科协的科普大篷车就出发了。

崎岖狭窄的山路、不时出现的积雪滑冰,使科普大篷车的前行遇到了较大的挑战。

经过近4个小时的山路颠簸,科普大篷车终于到达了南堡村。

湖南科协:专家建议重视农村生态环保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广大农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有更多的期盼,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呼吁“四化两型”农村环保要同行。为加快推进农村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四化两型”建设,湖南岳阳市科协举办了“农村生态环保与发展”专题沙龙活动,通过沙龙活动,专家建议:

完善政绩评价体系。政绩评价是领导干部的“指挥棒”、“风向标”,环境保护考核要纳入当地政府考核目标体系,实施绿色GDP核算和考评标准体系,从根本上调动地方政府对于环保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促使地方经济的发展由数量竞争向质量竞争的转变。

新疆科协:

两奖并举 力荐优秀科技人才

2月6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召开“十二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动员大会,对范霞等四名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刘海涛等10名自然优秀论文奖获得者进行了表彰奖励。

为进一步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智慧,举荐优秀科技科技人才,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情,激励一大批科技工作者更加奋发有为地投身到和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来,2006年,和田地区设立了青年科技奖和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每两年评选1次,由行署颁奖,主要面向45岁以下从事自然科学和交叉科学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和田地委组织部、人社局、科协、团委具体承办评选工作。

农业科普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旅游;科普旅游;专项科普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3-0049-07

科普旅游是一种通过旅游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目的的特殊旅游形式。科普旅游最早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以1906年世界上第一座新型科学技术博物馆――德意志博物馆的诞生为标志。20世纪30年代,法国雷诺、标志、雪铁龙三个汽车制造公司通过组织公众参观其汽车生产流水线等形式宣传企业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科普旅游由此产生。经过80年的发展,科普旅游开发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逐步趋向成熟,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科普旅游的发展,主要是在科普主题园、科普展馆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我国的科普旅游已经起步并且发展形势良好。目前,北京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中关村为中心,包括北大、清华、航天中心等其他30多个景点在内的科普旅游网络。在上海,目前已经建成了一批科普旅游基地,如上海科技馆、上海天文台、上海地震台、上海动物园、上海植物园以及一些科研机构的研究室、实验室、陈列室等,形成了许多实力雄厚的集科普、科研、旅游于一体的场馆或单位,如上海地震博物馆、上海超级计算机中心、上海浦东气象场馆等。另外,我国其他地区也相继认识到科普旅游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开展科普旅游,如武汉推出“光谷科普游”,中科院水生所、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武汉大学生物馆等也向游人开放。四川绵阳拥有的“两弹”研制基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亚洲最大的空气动力研究中心和部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旅游资源,自1999年对游人开放后,已接待了几十万游客。

在实践上,我国科普旅游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兴起,但是,在理论上科普旅游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空间。本文意在对国内科普旅游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研究,并从中得出未来科普旅游研究的启示。

一、国内科普旅游研究进展

(一)科普旅游概念的研究

由于我国科普旅游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对科普旅游概念的界定是科普旅游研究的基础,而出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各专家学者的论述也有所差异,形成了众说纷纭的状况。关于科普旅游,目前尚无准确完整的定义。有些学者从产品角度,有些学者则从发展理念的角度分别对科普旅游进行了定义。即使同是从产品角度进行研究的学者,由于对科普旅游资源认识的不同,也形成了他们各自对科普旅游产品的不同看法,下面将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详细阐述。

从资源角度对科普旅游进行界定。于洪贤、何卓、朱井丽指出科普旅游就是在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把科技建设、科学实验、科普知识讲座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并从中提高自身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范新宇提出科普旅游是以类型多样的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寓教于游的旅游方式,使游客领略丰富的科学知识内涵,从中学习到科学知识并且达到身心锻炼,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的旅游方式。

从产品角度对科普旅游进行界定。李裕红、陈怀宇提出科普旅游是通过旅游地深层次开发,突出其科学文化内涵,以满足人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提高自然科学知识水平的生态旅游精品项目。

从科普与旅游的关系角度对科普旅游概念进行界定。如刘霁堂提出旅游科普的概念,认为旅游科普即借助旅游的企业化经营机制整合科普事业,以增加科普设施投资,提高科普产品质量,提升科普人员素质,激活科普运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创建科普资源,发挥科普效益,实现旅游业和科普事业的双赢。

根据界定范围不同对科普旅游概念进行阐述。如李绍刚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科普旅游的概念进行理解。他认为狭义的科普旅游是指以旅游活动为载体,以传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形式,而广义的科普旅游则是指凡是通过旅游活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旅游形式均属科普旅游。

从两种角度对科普旅游概念进行综合性的定义。如邓伟、苏阳等在定义科普旅游的概念时,借鉴了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认为科普旅游可以从两方面来定义,它既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同时也是一种发展理念。从产品角度看,科普旅游指的是集科普教育和旅游为一体的旅游产品,其目的在于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是以旅游活动为载体,在旅游产品中增加科普教育含量,使游人在旅游过程中身心受到陶冶与熏陶,提高游人素质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从发展理念上看,科普旅游是指旅游地发展过程中始终将科普教育作为一条重要的发展准则,用以指导旅游地整体发展方向。

(二)区域科普旅游研究

区域科普旅游研究表现出鲜明的区域性特征,研究立足于一定区域,多着重对某一区域的科普旅游资源、科普旅游开发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曾经主持完成“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规划研究”项目及著作《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规划研究》,这是我国较早的关于某一区域科普旅游的研究。项目及著作对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资源的分类、分区进行了划分,对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东北地区科普旅游总体规划,并且对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进行了分专题研究。研究专题涉及东北地区森林草原景观科普旅游规划、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科普旅游规划、东北地区冰雪科普旅游规划、东北地区火山熔岩地质地貌科普旅游规划、东北地区关东文化和革命历史纪念地科普旅游规划、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及国企改革成果科普旅游规划、东北地区滨海与海洋知识科普旅游规划等方面。这是我国首次也是至今以来对区域科普旅游进行的较为详细和系统的研究,对以后科普旅游研究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继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的研究之后,还有其他学者对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进行了研究。李绍刚在硕士论文《吉林省科普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研究了科普旅游的相关理论,如科普旅游的内涵、界定,科普旅游资源的类型等。他以吉林省作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吉林省科普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点,对吉林省科普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并且提出了吉林省科普旅游分区发展的观点。刘丹、刘元晨在《对沈阳科普旅游开发的思考》中,分析了沈阳科普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沈阳科普旅游开发对策,对策中提到整合科普旅游资源,设计科学合理的科普旅游线路等。

谢雨萍、耿文辉在《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开发初探》中,以桂北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分析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资源的类型及主要特色,并提出了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发展的对策。

(三)科普旅游资源研究

关于科普旅游资源分类及分区的研究。李绍刚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省科普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建立了吉林省科普旅游资源的分类系统,具体分为天文景观、地文景观、水文景观、生物景观、气候景观、历史遗产景观和现代人文景观等7个主类,其下又分为21个亚类,69种基本类型。并且,在此文中,研究者还提出了科普旅游资源的分区原则,即资源相对一致性原则、突出特色原则、与行政区划相对协调原则、综合性原则、旅游中心城市合理配置原则。唐顺英在《山东省科普旅游资源特色评价及其分区研究》中建立了山东科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主要分为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和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其中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天象景观、生物景观;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产景观、民俗景观、人工科普场馆、现代科技园区、科学研究场所等。袁平在《河南省科普旅游产品开发的资源分布研究》中对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提出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可以分为地质地貌旅游资源、黄河旅游资源、武术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等,并且对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市场开发潜力及分布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于科普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目前,对科普旅游资源的评价仍以定性评价为主,邓伟、苏阳等对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主要是对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资源的类别进行了综合评价,对主要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地资源进行了评价。这是关于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最早的研究,主要是定性的研究。李绍刚在其硕士论文《吉林省科普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对吉林省科普旅游资源类型进行了特色评价、地域结构评价、质量等级评价。任远在《赤水丹霞科普旅游资源评价及产品设计》中对贵州西北部的赤水丹霞科普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提出赤水丹霞是高原峡谷型丹霞大观园,赤水丹霞是侏罗纪时代的生物避难所。而关于科普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目前几乎没有,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也没有学者进行研究,科普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体系亟待建立起来。

(四)科普旅游的内容和特征研究

于洪贤、何卓、朱井丽在《我国科普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中指出,科普旅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内容包括现代农业观摩活动、海洋探秘活动、天文观象活动、影视科技活动和工业基地游览活动等;形式有领先科技游、文化科技游、海洋生物游、天文气象游、农业科技游和影视探秘游等。科普旅游具有内容主题专一、方式新颖、参与性项目多、蕴含知识丰富、效益性高、带动性强等特征。梁锡儒在《科普旅游:一个新业态》中,指出科普旅游涉及工业、农业、环保、气象、天文等领域,内容十分丰富。他指出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科普景点、科普示范基地及科技旅游专业都是科普旅游的重要内容。

(五)科普旅游的意义研究

周捷在《大力发展科普旅游,促进公众科学素养》中指出,发展科普旅游有利于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促进旅游事业发展,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刘丹、刘元晨在《对沈阳科普旅游开发的思考》中,同样认为科普旅游有利于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另外,他们还提出科普旅游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普旅游有利于完善中心城市的功能。刘艳在《沈阳科普旅游的现状及对策》中还指出科普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段宁、吴高盛在《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科普旅游产业》中指出发展科普旅游产业可以科普和旅游双赢,发展科普旅游产业可以提高城市品位。晓洲在《科普旅游走俏中国》中提出科普旅游能够增长人们的见识、开启人们的心智,能够缓解长假旅游综合症,对旅游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还可以促进高科技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六)专项科普旅游研究综述

1 地质科普旅游研究

在科普旅游文献中,关于地质科普旅游研究的文章较多。王雨昕在《我国地质科普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研究了地质科普旅游的概念,分析了我国地质科普旅游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我国地质科普旅游的发展对策。杨廷锋在《喀斯特地质科普旅游开发的研究》中对喀斯特洞穴及化学沉积形态、水文景观、地层剖面、自然灾变遗迹等的科普价值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喀斯特科普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喀斯特科普旅游开发的对策。杨廷峰在《黔东南州地质科普旅游的开发初探》一文中对黔东南州旅游地质资源的科普价值类型、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指出黔东南州旅游地质资源的科普价值类型主要有古生物化石及遗址、地层及地质剖面、喀斯特地貌、地质构造地貌和奇峰异岭、土壤景观和农业生态地质、金矿矿址地质、地质灾害遗迹、人文地质景观等。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地质科普旅游开发意识差,开发度低;开发管理和科普水平低;区位优势差等。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地质科普旅游开发的对策,作为有关政府部门的参考。陈锐凯、钟学斌、孙志国在《咸宁岩溶资源科普旅游开发研究》中,分析了岩溶地质资源的科普旅游开发价值,提出了咸宁岩溶地质资源的科普旅游开发模式。他们将岩溶科普旅游模式划分为三个等级:初级模式、中级模式、高级模式,不同等级的模式有不同的针对对象、科普旅游内容、科普旅游方式。施广伟在硕士论文《基于模糊数学和Dijkstra算法的地质公园地质科普旅游线路设计》中,选择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为具体对象,以模糊数学方法计算地质遗迹价值,通过专家问卷分析辛苦度指标,运用运筹学最优路径算法计算出最优地质科普旅游线路。董晓英在《基于游客感知的陕西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翠华山园区科普旅游开发研究》中,利用Excel、Spss分析软件,建立陕西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翠华山园区科普旅游游客感知测评指标体系,对翠华山园区科普旅游游客感知进行定量分析,了解游客感知状况,以指导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于雪剑、杨晓霞、程永玲以重庆万盛部级地质公园为例,提出并分析了乡土科普教育、教学实践科普教育、普通游客科普教育三种科普旅游开发模式,以期为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梁留科等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对策项目中对我国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功能进行了研究,并以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作为典型案例,研究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科普资源的科普价值、开展科普旅游的现状、采取的措施,并提出地质科普旅游开发的对策。

2 自然保护区科普旅游研究

李裕红、陈怀宇在《牛姆林自然保护区科普旅游开发探讨》中基于对牛姆林自然保护区科普旅游开发优势及不利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开发方案,方案内容包括挖掘科学内涵、扩展旅游线路及建立标牌系统、建立游客中心和科普展览馆,注重岗前培训,加强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开发科普旅游市场。范新宇在《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科普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中,分析了广西花坪部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科普旅游的优势,包括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机遇优势等,并且提出了科普旅游开发模式,即发展植物科普、动物科普、气象科普、地质科普、天象科普、生态学科普、水文科普、民俗科普等。梁留科等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对策项目中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科普教育功能进行了研究,并以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作为典型案例,研究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开展科普教育及科普旅游的资源优势,并且进行了分区研究,如原始森林科普区、珍稀动物科普区、地质科普区、水体科普区等。

3 植物园科普旅游研究

李朝仙、孙先凤、杜靖川在《昆明植物园科普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对策》中,对昆明植物园科普旅游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葛玉珍、黄仕训等在《桂林植物园开展科普旅游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中分析了桂林植物园开展科普旅游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转变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加强园林景观建设,提高科普导游素质,完善科普旅游设施,加强宣传力度,努力开发客源市场等途径进一步深入开发桂林植物园的科普旅游工作。王英、孙建兴等在《浅谈麦积植物园发展科普旅游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中分析了麦积植物园发展科普旅游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森林生态旅游为载体,建设精品科普旅游项目,发展特色科普活动,加强园林景观建设,提高科普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完善科普设施,加强宣传力度等措施,进一步深入发展麦积植物园的科普旅游。梁留科等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对策项目中对我国植物园科普教育功能进行了分析,并且分析了我国植物园开展科普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戚瑞静、梁留科等在《中国动植物园科普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中,从资金来源、科普设施、科普队伍、科普形式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动植物园进行对比,分析我国动植物园开展科普教育及科普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七)其他学科理论在科普旅游中的运用

以上分析的是目前已有的科普旅游文献研究比较集中的问题。有的学者利用其他学科理论对科普旅游进行了研究。如王雨昕在硕士论文《科普旅游体验设计研究》中利用剧场模型理论、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畅爽”理论等对科普旅游体验设计模式进行了研究。范新宇的硕士论文《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的高校学生科普旅游开发研究》中,研究认知心理学在科普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具体分析了认知心理学在科普旅游解说系统中的应用、在参与性活动中的应用、在科普旅游项目中的应用和在科普旅游宣传设计中的应用等。

二、国内科普旅游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科普旅游文章数量少、级别低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输入“科普旅游”选择“篇名”分别进行对会议论文、报纸文章、期刊论文、硕博论文检索,时间范围是1998年至2012年,检索结果如下:

数据显示,科普旅游的文章较少,并且很多为会议、宣传报道类文章。我国研究科普旅游最早的文献是1998年的《科研事业硕果累累科普旅游充满活力――林海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新发展》。最早的文献也不是从科普旅游理论入手研究的,而是基于个别案例的研究。从2000年到2012年的国内科普旅游文献时间分布表反应的趋势(如图1),可以看出科普旅游文献总体基本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但不是直线上升趋势,其中有“高峰”,也有“低谷”,如2007年达到了18篇,2010年达到22篇,这都是产生文献比较多的年份,“低谷”年份如2011年,只有9篇文献。这说明,目前在我国关于科普旅游的研究还没有出现一个快速增长的态势,并且增长率是极不稳定的。

通过查阅科普旅游文献,发现科普旅游的文章所载的期刊从整体上来说级别比较低,基本上没有SCI、EI、CSSCI来源期刊。这反映出科普旅游的研究目前高质量的文章还较少,研究的深度还比较浅显。

(二)案例开发研究居多,理论研究较少

经统计分析,在“科普旅游”161篇研究文献中,案例开发研究有108篇,占总量的67.08%。案例开发研究一般以某一区域的某一种科普旅游模式进行研究,理论研究相对较少,甚至完全意义上的理论研究还没有,有的文章将理论研究作为文章的一小部分。这就造成了目前科普旅游研究在理论上的严重不足,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对科普旅游、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等知识的统一认识,科普旅游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等的研究少有学者进行。理论研究的不足,大大降低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三)研究方法过于简单,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分析

在科普旅游文献中,基本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主要依赖传统的逻辑分析、推理等。统计法在科普旅游研究中应用很少,只有王剑、彭建在对龙宫风景区的科普旅游研究中,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了一些数据的搜集和整理。现在我国有关科普旅游的数据资料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虽然定性研究方法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但是国内外旅游研究中越来越重视模型构造、指标建立、数理统计分析的应用。科普旅游作为旅游学的一个研究领域要真正发展成熟起来,必须高度重视定量分析方法,比如,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

三、国内科普旅游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的分析,总体来说,我国对科普旅游的研究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上,相关文献较少,基础理论研究较少,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尽管目前不少学者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关于科普旅游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科普旅游知识体系构建

科普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有很强的研究价值,但是为了实现研究的规范性,需要构建包括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在内的知识体系。在构建科普旅游知识体系过程中,可以考虑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尤其是借鉴发展比较成熟的其他旅游形式,比如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等,借鉴这些研究领域的理论、原理及研究方法,并且进行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科普旅游具有多个学科的性质,可以借鉴地理学、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尽快构建起科普旅游的知识体系。

(二)科普与旅游的结合点研究

科普旅游是科普和旅游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那么,研究科普和旅游的结合点也是科普旅游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以“场所”作为结合点,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的对外开放,就是在开展科普旅游。另外,目前已经形成的旅游景区也可以强化科普旅游,例如,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园、地质公园等都是开展科普旅游的很好的场所。以“产品”作为结合点,在旅游活动中设计一些科普展教品、科普旅游纪念物等,这主要是内容产品的设计;还可以在旅游景区设置科普休闲中心,开展科普艺术表演,这主要是服务产品的设计。除了“场所”和“产品”,还可以思考更多的科普与旅游的结合点,这是值得学者去继续深入研究的。

(三)科普旅游项目开发研究

任何一个研究领域最终都是要回到实践中的,科普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科普旅游项目的设计及开发是开展科普旅游的最终落脚点,所以,特色专项的科普旅游项目也是研究的重点。如传达地学知识的地质科普旅游,可以设计登山探险旅游活动以及适合青少年的科普家庭游;传达植物知识的植物科普旅游,可以设计植物游园会等。这些科普旅游项目需要进行深度开发研究,另外,由于人们传统上认为科普本身具有专业性、深奥性、枯燥性的特点,在科普旅游项目开发研究过程中,要加强科普旅游的体验设计,这样才可能更受到人们的欢迎。

(四)科普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目前,虽然有学者对特定区域的科普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但是仍然停留在定性研究的初期阶段,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概念框架和可量化、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全国不少景区,尤其是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园等已经开展科普旅游,显然,学术界已经滞后于业界实践。认识科普旅游的内涵、尽快建立科普旅游评价指标体系,使科普旅游从一种较为模糊的概念转变为一种具有现实操作性的、制度化和标准化的景区治理模式,既能为科普旅游决策提供科学数据,又能为未来科普旅游景区指标核查、减排项目合作等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五)科普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一度是很活跃的。目前,公认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应实现与自然、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协调。科普旅游的研究同样要强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应用,例如,地质科普旅游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对地质、地貌进行保护,因为有的地质地貌是历经上亿年形成的结果,一旦毁坏,就无法恢复;植物科普旅游活动中,尤其是专业游园会、植物展览会等要注意对珍贵物种的保护;在开展民俗科普旅游中,要在现代化包装的同时,注意民俗的传承性,不能使民俗活动失真。

(六)科普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农业科普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村;农民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06-1

农业、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特别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气象服务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气象服务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提出改善农村气象服务的应对措施,对于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对我国新农村的实现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不能满足农村需求

目前我国气象服务方面仅仅停留在对天气的预报,并且这种预报有时还不是特别准确,这就限制了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很多气象服务不但没有,而且很多气象部门缺乏这方面的认识,例如农业需要的气象服务,名特优农作物经济作物生育期采摘期的气象保障服务、养殖业发展的气象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适应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气象服务必须能够跟的上这些服务。尽可能地为农业提供及时、准确、时效性的气象信息服务。

1.2 气象科普的匮乏

由于气象部门资金的匮乏,很多气象科普不能直接选到农村,很多农民不能了解到比较科学的气象知识,只能是通过电视等一些媒体得到有限的气象知识,这就限制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农民根本不知道有什么样的气象服务,又何谈去利用好这些服务呢。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农村留守的一般都是老人、小孩,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再就是富余的人们直接搬到城市居住,这样的人口结构对于气象的普及起着消极的影响。再就是很多气象服务人员对农村的了解不多,这导致了很多气象服务不符合农村的现状,这样就浪费了财力,又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影响气象信息在农村发挥的作用。

1.3 防雷知识的空白

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农民已经能够认识到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对于雷电的避防还是处于空白阶段。很多农民还是在雷雨来临时,往往跑到没防雷装置的凉亭、简易棚、大树下等最易受雷击的地方躲雨,这就会出现雷击而遭雷击伤亡事件。农村绝大部分的民房没有防雷装置。

2 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2.1 体制改革和人才建设

随着农村对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多样化,这就要求气象部门不断提高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和增加服务产品的数量。气象部门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思想,不能把传统的服务一成不变地强压给农民,气象部门一定要提供适合农村需求的预报产品,这样的话就对气象部门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一些要求,要对整个气象运行系统进行改革和调整。要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那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同时要注重对人才的引进和队伍的建设。

2.2 建立气象监测预报系统

加强对农村的气象监测网络的建设,这对农村减少天气及地质灾害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国家气象卫星和地方监测的数据为农村提供农业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雷电等各项服务,提高遥感遥测技术在农村气象监测的应用水平,为农村气象服务提供必要的监测技术手段。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农业气象、重大病虫害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等方面的观测,这样就可以为农村提供服务,也可以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研究提供基础监测数据。建立和完善气象监测预报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2.3 建立农村气象科普教育体系

针对农村存在的问题,气象部门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适合农村特点的、通俗易懂的气象预报运用、气候资源利用、种养业气象服务指标、避雷防雷技术等科普知识,能够让农村的农民非常容易的接受这些科学知识。气象信息的提供一定打破传统的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手段来进行传播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定要利用好现代工具和传统工具,气象部门还要定期给农民培训一些科普知识,通过举办农村气象技术培训班,传授经济实用的农村适用技术,培养乡土气象专家,从而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科学利用气象信息的水平。

2.4 加大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力度

雷电知识的普及对于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好的帮助,通过科普知识进行宣传,让农村人们认识到雷击的危害,把农村防雷减灾纳入到日常工作规范管理中,建立完善农村建设项目的防雷设计审核和施工监督制度。对农村的防雷状况进行定期普查,公布普查结果。特别是对农村企业、公共建筑、学校的防雷隐患,要分类指导,督促整改到位。

参考文献

[1] 韩佳芮.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的若干问题分析[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4).

[2] 周文韬.我国气象信息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4,(04).

[3] 陈利敏.合理利用气象经济 促进农产品营销[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08).

[4] 韩佳芮.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的若干问题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7.

农业科普论文范文第8篇

*年,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行动计划》为重点,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重点工作

1、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行动计划》,推进主要行动和基础工程,落实政策、投入、队伍等相关保障条件。以贯彻落实《纲要》的实际成果,迎接明年年底中国科协对“全国科普示范县”的复查验收。

2、积极探索、研究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工作模式和机制,指导各单位各部门推进实施工作。

3、全面推进并落实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惠农行动计划”。要将农村“科普惠农服务站”、“科普惠农信息员”、“科普惠农志愿者服务队”的建设等三项工作结合起来进行。

4、认真做好“科普惠农宣传栏”和城区“科普画廊”的定期更换以及日常维护工作。不仅要加强对中小学校现有科普场馆利用和管理方面的指导,而且要督促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乡镇抓紧乡镇“科技文化中心”的建设。同时,还要做好农村“科普惠农宣传栏”和城区“科普画廊”的维护管理和宣传栏内容的更新工作。不仅要把栏建起来,而且要把栏内内容的编选、定期更换以及宣传栏的日常维护工作做好。

5、继续依托“科普惠农讲师团”,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

6、进一步加强科普示范基地的建设与培养。建设好1-2个标准化的科普示范基地,同时,我们还要指导参加“科普示范乡(镇)”创建活动的乡(镇)建好4-6处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基地建设要走出只“挂牌”不“营业”的误区,真正发挥科普示范作用,辐射和带动周边农业产业的发展。

7、与县电视台紧密配合,继续办好“科普大篷车”电视专栏节目。继续建好“*县科普信息网站”,积极探索直接面向农民的村级科普网站的建设。

8、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普工作,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创新大赛和各类科普竞赛活动,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9、与农办紧密配合,进一步加强村级农技协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进一步发挥科普示范的辐射作用。

10、抓好学会工作,加强学术交流,继续开展学术论文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加强学会间的交流。认真组织开展学术论文评选活动,促进学术繁荣。

农业科普论文范文第9篇

【摘要】要提高大学生科普能力,高校应该发挥其孵化器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更多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文章认为大学科技园建设与提升高校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能力有紧密联系,从而分析了北农科技园运作制度、体系与承担的科普教育职能等基本问题。北农科技园的科普教育职能主要体现在园区功能分区、园区发展环境、园区科普旅游开展三个方面。最后讨论认为:北农科技园运作是生态农业科普教育与科普旅游的良好载体,兼顾经济效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合理运作之后具有一定文化辐射带动作用。

【关键词】高校科技园;科普教育;北农科技园;都市型农业;辐射带动

为弘扬和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市属高校青年教师成立社会实践团”,暑假期间深入企业、社区、农村开展“见证辉煌成就,践行北京精神”首都城乡社会体验日活动。2012年7月20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高校青年教师代表、中央和市属媒体代表共1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青年教师张祖群副教授与王波博士研究生等一行6人参加了上述活动,2014年下半年补充进行调研与电话访谈,重新补录文献分析,本文主要围绕“十二五”、“十三五”的转型时期北农科技园运作制度、体系与承担的科普教育职能等方面进行思考,主要目标是如何探索出一种兼顾经济效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新模式这一问题。

一、科普教育综述:如何提升大学生科普能力?

2010年我国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显著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重要目标,要求进一步普及科学技术教育。因此,我国高校急需加强大学生科普教育,提升其科普能力。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早已经开始了。王晓红(2001)[1]提出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投身科学实践活动,营造校园的科学氛围,重塑大学生科学精神;薛世平(2002)[2]提出高校应开设科普创新课程;廖洪元(2002)[3]等认为,通过建立现代科普理念、弘扬科学精神,来引导大学生参加科学实践,提升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杨东铭(2003) [4]指出高校科普现状存在一定的盲区;王欧(2003)以2002年统计年鉴数据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部分国家农业园区效益进行综合性评价[5];叶华松 (2005) [6]认为,应使科学精神的培养成为大学生教育的主题;赵大中(2006) [7]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要普及科学知识及弘扬科学精神,应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普活动,并建立科普活动的长效机制;许志峰(2007)[8]认为应借鉴国外成熟科学素质理论和先进经验,建立大学生综合性科学素质评价体系和培养体系;王宇良,沈瑶琴,戚敏(2008)[9]认为高校科普人才严重短缺、科普能力被忽视,并思考“高校大学生不仅是科普的受众体,还是科普的传播者”;李同升、王武科(2008) [10]以“技术创新-中介平台-技术受体”之间关系为研究框架,分析了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园技术扩散系统、动力机制、主要类型。

近年来很多高校启动了“高校科普工程”,其目的和宗旨在于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以达到传播科学思想、培养大学生科学意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活动的效果。很多地方政府、企业与之合作,成立了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服务站、实习基地等,在全国高校建立大学科普橱窗,因地制宜开展各类高校大学生科普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工作不应仅仅限于从高校的视角来研究,更应拓宽研究视角,在兼顾多种效益的同时提升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科普能力。

综上所述,要提高大学生科普能力,高校就应发挥其孵化器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更多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而大学科技园就是发挥高校孵化器作用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大学科技园与科普教育是紧密关联的。一方面,大学科技园为科普教育提供了实践教学的平台,大学科技园实际运作中的基础设施为科普教育提供必要的硬件服务,大学科技园的专家学者大多是高校教师,又为学生提供了软件服务,大学生在完善的硬件和软件的平台下,将会发挥更好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的科普能力,完善我国的科普教育。另一方面,大学科技园的发展需要高校的支撑,高校为大学科技园提供高科技和科研技术人才,高校的教师和博士生研究生、研究生及本科生等都促进了科技园的发展。因此,大学科技园建设完善与提升高校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能力之间有紧密联系。

二、北农科技园的运作与科普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功能分区

北农科技园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亭自庄村西,其始建于2008年,至2011年8月学校总投资5000余万元,已初步建成了一个水电路暖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科技园总占地面积1023亩,其中1号地373亩主要是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农产品加工、综合服务,2号地186亩包括主要是设施果树、蔬菜园艺种植,3号地234亩主要是大田作物、精品种子实验区,4号地230亩主要是特色园林花卉植物苗圃种植区。

北农科技园通过对功能区的划分,一是便于对园区的管理,二是便于科普教学。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可以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实践研究,增加其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在专业领域里研究的更深入。北农科技园的园区功能分工明确,不但有种植区、养殖区,还有农产品加工区、综合服务区。科技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在种植、养殖方面的技术,进行科学种植、科学养殖,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现代科技中的农产品加工的教学实践环节。科技园功能区包括设施种植、露地种植、养殖区、农产品加工区等,对提高学生的科普教育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园区发展环境

北农科技园具有极强的教育职能,它不但在基础设施上满足了大学生进入到实践活动中的硬件要求,而且在技术指导和实验研究方面,有高校教师和专家、企业也可以满足大学生实践的软件要求。因为农业技术属于准公共产品,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可以分为公益型、市场型和两者混合型三种类型。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属于公益与市场混合型的农业技术推广类型[11]。管理部门对入驻北农科技园的企业有特殊要求,一般入驻园区的企业负责人同时身兼教学厂长(主任)、项目经理、项目研发合作伙伴三个职位,体现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角色扮演[12],为北农科技园在提高大学生科普能力、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技术孵化、发展科普旅游科普示范功能、辐射带动周边社区发展等创造了条件。

一个良好的园区发展环境是科技园区良好运行、发挥功效的外部保证,而能否理顺管理体制、兼顾各个利益主体、融合现代政府治理与现代公司治理等是科技园区能否良好运行、发挥功效的内部保证。北农科技园目前入驻企业平均亩产值只有3000-4000元,与国内同类园区企业相比处于中游水平,发展潜力、目标与创新空间还很大(从4000上升到10000元)。已有研究表明,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环境、园区政策环境、园区市场环境和园区金融环境等直接影响到园区的绩效创新,并间接影响园区创新能力[13]。只有以现代政府治理方法与现代公司治理理论为引领,培育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才能为农业生态科技创新提供体制动力,从而创造一流的农业生态效益和农业经济效益[14]。

以小汤山农业科技园为对比,它作为目前北京市唯一的部级农业科技园,早在8年前,田新豹(2007)从总部经济的视角来对小汤山农业科技园进行分析,将加大吸引企业入驻的力度作为解决转型发展问题的突破口[15]。8年过去了,小汤山农业科技园的转型取得了可喜成绩,而北农科技园的辐射还不够,要辐射全国,需要从北京市级大学科技园跃升到部级平台,积极申报部级农业科技园。2014年12月,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这是部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农(牧)业、农垦科学院共同参与的全国科技创新协作平台,使联盟成为国家农业科研联合攻关的核心平台、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的骨干网络以及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16]。作为一个北京市属的农业科技园,北农科技园应该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中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三)园区科普旅游开展

北农科技园因为区位相对优越,除接待北京市内农业高校学生在此实习以外,也欢迎其他非农业高校、非北京所在地的高校学生到北农科技园参观体验。例如北京大学团委就于2012年上半年组织学生参观了北农科技园日光节能异型温室、灵芝虫草研究孵化基地、智能有机奶牛和家禽养殖场、葡萄酒和牛奶生产加工车间、特色蔬菜种植、生态鸡场和生态奶牛养殖场等典型园区,了解生态农业,体会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思想。北京市教委多次组织市属高校青年教师、相关专业大学生下基层,到北农科技园进行社会服务实践。

以科技园、公园、植物园等为依托开展科普旅游已逐渐成为都市人追求的一种时尚。例如2012年5月,在北坞公园、海淀公园和上庄镇举行“乐活农耕,播种希望”主题的京西御稻插秧节,开展京西稻文化推广和市民农耕体验大型活动,该活动深受家长与孩子们的欢迎[17]。2013年杭州植物园为拓展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建立农耕科普园,向学生展示粮食作物、蔬菜作物、纤维作物和油料作物的区别,展示农业轮作、间作制度和生物固氮等科学机理,从农作物展示和农耕体验两方面开展农耕科普旅游,达到了极好的科普教育效果[18]。相比较而言,北农科技园做得更出色。北农科技园还积极开展针对小学生、儿童的亲子农耕体验,推出农耕类、创意手工类、厨艺类、游戏拓展类、科普实践类等40多项体验活动,不同数量家长与孩子的组合可选择不同的套餐,如周六欢乐之旅、周日芳香之旅等。家长与孩子一同喂奶牛、采摘蔬菜,栽盆栽,学习农业知识,享受田园绿色生活。北农科技园还与旅行社合作,推出亲子科普旅游产品。一对夫妻带着孩子一家三口一天体验特价326元,若加一名儿童一家四口则是480元,每5个家庭就成团。主要活动包括:参观蘑菇基地、牛奶养殖场、有机餐厅、栽花、采摘蔬菜、喂羊、田野荡秋等,在家长、孩子与泥土亲近活动中,增加了孩子对泥土的自然情感、对父母的亲情以及与其他小伙伴的团队合作精神。这种亲子农耕体验推广了古老农耕文明,普及了农业科技,启发了儿童的科学探索精神,倡导了绿色生活理念,取得了极大成功。当前主要有“下乡体验式农耕”和“农业进城的都市农耕”两种农耕体验方式,前者更亲近泥土,后者因为交通通达性较好、来回时间可受控,更受家长与孩子欢迎。总之,城市家长带着孩子的农耕体验不仅拉近了市民和农民之间的距离,更拉近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距离和人与土地之间的距离。这实际上是践行一种“人本、生态、和谐”的生活方式,具有统筹城乡、追寻绿色田园生活方式的重大意义[19] [20]。

三、结论与建议

北农科技园以种植、养殖、加工、循环四个产业平台为基础,合理搭配,做到上、中、下游结合,打通全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出一种经济效应、社会效益、科普教育职能、生态效益良好的新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使之在中国诸多农业科技园中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北农科技园良性运作是提升科普教育的基础

北农科技园对生态猪场、生态奶牛教学示范牧场、生态养鸡教学示范场、农业种植、园林果艺等生态养殖和培育技术的运作,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技研究能力,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北农科技园的生态养殖技术的辐射作用。科技园本身可以借助其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优势指导生态养殖及农业种植,运用高科技的生态养殖及种植技术增加产品的产量,提高产品的品质,为专门从事养殖和种植的人员提供示范作用。

如北农科技园的生态养鸡的教学示范场,鸡场以“生态农业、健康绿色”为出发点,建立了统一品牌、统一育雏、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生产体系的现代化鸡场,对养殖区、种植区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创造性地把现代化鸡舍建设和农业设施相结合,在保障鸡蛋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有机鸡蛋的现代化、规模化和可持续生产。生态养鸡,是指在动物福利思想指导下,把鸡放养在果园、山林和菜园,让鸡群在自然、自在、自由的环境中生活、生产。鸡群能够享受到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饮水,有广阔的活动场地,符合鸡的喜好,有利于鸡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养殖出的鸡适应性和抗病力强、食性杂、耐粗饲、节省粮食、易于管理、体型清秀、黄羽或黑黄相间羽色、柴鸡特征显著,鸡蛋品质也更加健康。又如生态奶牛教学示范牧场,牧场的占地面积是50亩,最大容量是120头牛,牛的品种主要是荷兰牛和本地牛,学名叫荷斯坦牛,俗称黑白花牛。牛场设计风格采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建筑风格,在牛棚内部安装了风扇、喷淋、自动喷射系统、TMR的日粮搅拌机等基础设施,并装有阿拉伯挤奶系统,牧场采用的是科学养殖技术,整个养殖过程都是机械化的。整个牛场只有两个管理人员,并且管理比较人性化,牛棚外面是运动场,而且配有音乐和自动挠痒的设配,牛用过餐后可以出来散散步、听听音乐。北农科技园对牛奶质量也可以进行全程跟踪,只要扫描牛奶包装上的二维码,通过物联网技术就可以追溯每个家庭喝的每一袋牛奶是哪一天从哪一头牛身上挤出来的、这头牛吃的草生长在哪里、挤奶工人是谁、配送员是谁、牛奶的营养价值多少等多重信息。这种高科技的生态养殖对专门从事养殖业的人员起了模范作用。这种生态养殖的产量很高,每头牛每天平均产量大约是四十公斤,产下来的奶被直接运送到乳制品加工车间进行加工生产。这种集养殖、加工的一体化生产模式是一种示范的典型。

(二)对扩大科教职能的建议

北农科技园科普的辐射作用未来将表现在三方面。

1.北农科技园将高科技的科研成果与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科研实验结合起来,提高大学学生的科普能力,实现高校“产、学、研”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

2.科技园内的企业及其员工的企业辐射功能。科技园实现了将其科技成果和运作模式辐射给科技园里的企业,提高企业对科技应用的观念和科学的运作模式的思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提升企业员工的科学观念和科技思维,进而提高企业员工的科普能力。

3.北农科技园可以将其与运作模式及科普教育职能辐射给周边的企业、高校及中小学。从事养殖、种植的企事业,可以参照北农科技园的运作模式,应用科学技术从事生态养殖及种植,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提高人们的科普能力。周边的高校中小学可以在学校的组织下到北农科技园参观实习实践,增加科普见识,使科普思想和科普精神深入到学生的价值体系当中,提升学生的科普观念,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普素质。

所以从国家科普教育的角度以及提高全民的科普素质和能力方面来看,可以把北农科技园的这种运作模式看作是生态农业科普教育的载体[21]。未来北农科技园的科普教育、农耕旅游体验活动将开展得更加精彩。

四、结束语

北农科技园后期发展应该在高层次研究平台上下功夫,重点增强其科普教育的辐射功能。在积极争取申报部级农业科技园区中,对自己未来转型发展正确定位,扬长避短,与北京其他科技园区保持良好“竞合”关系。北农科技园在区域经济发展、企业的科技运用以及科普教育等方面的辐射作用还比较小,在以后的运作与发展中,应加强高校、政府与科技园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给各个利益主体带来更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创造更好的生态效益[22]。

参考文献:

[1]王晓红.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匮缺与重塑[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57-60.

[2]薛世平.高校开设科普创作课程邹议[J].福建师范大福清分校学报,2002,(4):87-90.

[3]廖洪元,胡新华,邱煌明.高校科普的思考与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报学院,2002(3):48-49.

[4]杨东铭.高校科普问题调查分析与对策[J].宜春师专学报, 1998,(4):86-88.

[5]王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研究 ――理论、模式与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博士论文,导师:吴文良,2003:1-127.

[6]叶松华.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J].理论月刊,2005,(6):169-170.

[7]赵大中.对加强高校科普工作的思考[J].南京工程学报学院(社会工程版),2006,(3):45-48.

[8]许志峰.论高校大学生的高级科普内容与形式[J].科普研究,2007(5):47-51.

[9]王宇良,沈瑶琴,戚敏.高校大学生科普及其研究的几点启示[J].科普研究,2008,6(3):29-34.

[10]李同升,王武科.农业科技园技术扩散的机制与模式研究――以杨凌示范区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08,(1):53-59.

[11]刘战平.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机制与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论文,导师:蒋和平,2007:1-174.

[12]程桔华.北农科技园:全产业链突围[J].中关村,2014,(1):38-39.

[13]郑宝华,王志华,刘晓秋.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4,(12):103-109.

[14]翟文华,周志太.农业生态科技园区发展路径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76-80.

[15]田新豹.北京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论文,导师:张新伟、陈建成,2007:1-158.

[16]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J].河北农机,2015,(1):6.

[17]何健勇.乐活农耕 播种希望 海淀区举办2012年京西御稻插秧节[J].绿化与生活,2012,(6):2.

[18]高瞻,谭远军,莫亚鹰,等.农耕科普园的建设与效果评估[J].北方园艺,2013,(3):197-200.

[19]王秀艳.人本、生态、和谐――论中国当代的都市农耕体验[J].北京农业,2013,(23):26-29.

[20]王秀艳.论中国当代的都市农耕体验[J].改革与开放,2012,(8):86-87.

[21]张祖群.高校科技园运行机制探析[J].中国国情国力,2012,(12):18-20.

农业科普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年来,我县科协工作,在省、市科协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在农村以新农村建设要求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在城区以居民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目的,大力宣传《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实践中不断实现科协工作的创新发展,积极争创全省科普示范县,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实现科技以人为本,为奋力实现在全市率先崛起和率先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的“两个率先”目标服务。

一、20__年工作总结

1、以“创建”工作为契机,完善科协组织网络阵地建设。

一年来,我县科协工作以创建全省科普示范县工作为契机,严格按照创建科普示范县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科普工作,并把创建全省科普示范县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成立高规格的创建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刘辉同志任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的__县创建科普示范县领导小组,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协,县科协还策划县政府组织召开各乡镇和县直负责同志参加的创建科普示范县动员大会,并由县委组织部行文,明确乡镇由分管的副书记或副乡镇长兼任乡镇科协主席,负责乡镇科普工作,同时配齐全县30个乡镇的科协专干,在全县769个村成立了科普小组,明确指派村长或文书兼任村科普小组组长,基本上形成党委政府领导,科协综合协调,部门广泛参与,乡镇具体实施,科技人员带头,经费投入到位,县、乡、村(社区)三级联创的科普创建工作格局。我们在县一中、县行政服务中心、邮政广场、管仲商贸城人员流动大的地方建立科普画廊数十米,用直观生动的方式帮助人们坚信科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一年来,全面加强乡镇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室及科普学校建设,配备电教设备,充实科普图书和科普光盘,汤店镇建起的全省乡镇最大的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八里河镇建起的全省最大的青少年培训基地,省科协新农村建设调研组考察后,给予了高度评价,省科协下发皖科协普[20__]9号文件《同意__县创建省科普示范县的批复》,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顺利进行,为争创全国科普示范县打下了坚实基础。

2、整合社会科普资源,创新科协工作新形式

县科协在工作中,全面加强与社会有实力单位的联合,整合全社会科普资源,致力于科普手段的推陈出新,创新科协工作的新形式,开通阜阳市首家科技网站——__公众科技信息网(.com),为400多个副高以上专业科技人才、1800多个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近40位__籍科技专家、院士、博士、硕士建立网上数据库,为全县广大科技人员提供了科学普及的平台、科技应用的平台、学术交流的平台,点击率达50000多人次,县科协和

电信公司联合开通科普公益短信平台,向广大科技人员发科普短信1000多条,还和县行政服务中心联合,利用行政中心电子大屏幕把《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编写成短信的形式,在县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播放,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省科协创建考察组给予了高度评价,今年以来,我县相继投入55万元开通了__电视二台(农业科技频道),招商引资投入100多万元在__邮政广场建成高科技多媒体大屏幕用于科普宣传,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在两个部级4A风景区(八里河、迪沟)和全球五百佳小张庄,宣传《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提升了我县旅游的品位,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

3、抓好协会、学会工作,推动科协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

十六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提出加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县科协审时度势,积极谋划县委、县政府联合下发了颍[20__]36号《关于加快发展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协会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决定》的文件,决定下发后,全县各类协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县各类农技协组织已发展到66个,会员1.2万名,其中全省十佳农技协——县脱毒甘薯科技示范推广协会被财政部、中国科协联合实施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评为全国100个示范农技协,古城乡养殖协会等6个专业协会被评为全市先进农技协,县科协在农技协发展工作中,运用培育典型,试点示范,总结经验,参观交流,表彰奖励等措施指导和促进农技协的发展,六十铺镇养猪协会创立的“粮—猪—沼—粮(菜)”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受到省人大、省科协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这些协会不仅带领会员致富,还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一部分协会成了远近闻名的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农技协正在成为推动我县农村科普建设的重要力量。

为更好地发挥各学会科技人员在科协工作中的作用,县科协专门召开了各学会理事长和秘书长会议,县委副书记到会做重要讲话,对学会的的工作做了要求和强调。会后,全县17个学会进行整顿,通过整顿加强了学会管理,规范了学会行为,提高了学会素质,使学会在科普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20__年上半年,我县农村党支部按照中央部署,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县科协积极配合县委组织部、县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充分利用各学会、协会人才优势,从县级各学会、协会中挑选专家组织科普培训讲师团,对全县30个乡镇采取巡回演讲的形式,深入乡村、基层开展科普培训。县科协还积极参与组织部门的“双培双带”工程,20__年共招生农函大学员300人,组织专家评审组为参加培训的学员评定职称。县畜牧兽医学会、预防医学会在禽流感防治工作中受到市政府表彰;县水利学会围绕我县治淮工程献计献策;县农学会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县脱毒甘薯科技示范推广协会还邀请省农科院专家朱建祥教授深入我县红芋主要产区讲解红芋茎线虫病防治技术;县科协还组织各学会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先后到汤店镇、半岗镇、润河镇、西三十铺镇、五十铺乡、杨湖镇、江店孜镇等乡镇送科技下乡共计12次,散发科技明白纸58000张,科技图书5000册,开展农业科普讲座10次,讲授种植、养殖,加工新技术,现场解答农民的各类问题,形式灵活多样,深受群众欢迎和好评。20__年元月1日,在汤店镇举办的全市农民青年科技文化节上,市委组织部和团市委领导亲临县科协科普人员青年志愿者咨询台前,对我县科普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5月8日,由县科协等单位牵头组织举办的科技活动周起动仪式,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的主要领导亲自出席,参加学会、协会20多个,吸引了近万名群众参观,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9月17日,县科协组织有关学会专家在邮政广场开展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宣传科学生活,健康防病,节约资源等内容的科普知识,为群众义诊300多人次,吸引了上千群众参与互动。11月18日县科协组织有关学会、协会参加中国(芜湖)第二届科博会,获国家专利的科普教具天象三球仪、伞形星空天文伞、科普图书《字理新说》,受到展会的好评,展会期间,县科协还组织参会代表听取中科院院士科普报告,开拓了大家的视野,全县各学会、协会在省级刊物上共发表科技论文87篇,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组织科普活动18次,在农业、工业、经济生活中科技贡献率不断提升。

4、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科普教育是科协工作的重中之重,县科协积极协调,由县科协、县教育局、团县委三家联合下文,在全县30个

乡镇中心中学和县直各中小学聘任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各中小学利用网络、广播、电视、宣传栏、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科普知识,召开以科普教育为主题的队会,开展以科普小论文,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科学漫画,科普报告会等为中心的科普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开拓思路,动手、动脑,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优秀科技作品。我县还组织学生参加今年4月省科协举办的电脑机器人大赛,城关二小还组织优秀学生参观省科技馆,开拓学生视野。一年来,我县还积极开展青少年夏令营活动,丰富学生假期生活,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热情,县科协还加大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青少年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道德观。今年5月科技活动周期间,组织青少年积极参与其中,起到很好的社会效果。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科普活动,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带进青少年心中。 二、20__年工作意见

1、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科协七大会议精神,把“创建”工作向深度推进

中国科协七大的召开,为我县“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贯彻落实中国科协七大会议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把“创建”工作向深层次推进。20__年是自主创新,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我县提出了到20__年建成安徽十强县和省级文明县城的奋斗目标,县科协要紧紧围绕县委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以创建科普示范县为契机,切实履行科协是党联系科技人才的桥梁、纽带作用,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在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上取得新进展,在科普产业和科技咨询产业的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在创建方面,以创建科普示范乡镇的有关文件和创建规划方案细则,在全县掀起为争创科普示范县努力奉献的热潮。抓好科普示范乡镇建设的同时,在汤店镇抓好科普进新农村的工作,在慎城镇抓好科普进社区工作,在六十铺镇江店孜镇抓好协会循环经济,这三个点要抓出特色。我们还要在古城乡王台、潘庄两个选派村建科普图书室,积极谋划建设多媒体科普电子触摸屏。并把科技短信平台、多媒体大屏幕、科技画廊等阵地加以完善,丰富其内容,以典型引路、示范推进,进一步抓好科普阵地建设。

2、继续大力发展农技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根据《科普法》、《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农技协组织发展的决定》,农技协是科协的基层组织,农技协是新时期农民的伟大创举,是新时期农民走向互助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是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是新时期农民在技术、资金、劳务等方面的自愿联合与合作,它尊重了农民意愿,顺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增强了广大农民消化、吸收及开发新技术的能力,加快了农业商品、专业化、产业化的进程,农技协已经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重要作用。县科协20__年要在原有基础上,再发展30个规范化,有规模的县级农技协,在条件具备的农技协会里,我们将请示县委领导,进行党支部建成在农技协上的试点工作,从而使农技协在党的领导下,更加繁荣、兴旺起来,在全县大力发展农技协的同时,根据形势,适时组建成立__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以利于农技协工作更好地开展,结合县里综合表彰大会,对能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农技协给予表彰,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让农技协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协会,开展好送科技下乡活动

我们准备20__年与宣传、农业、卫生、文化等有关部门联合,利用农闲庙会,组织各学会科技人员开展好送科技下乡活动,把农民朋友急需了解、掌握的新知识、新方法制作成明白纸,广泛散发下去,同时开展科技咨询业务,请相关行业专家教授,现场解答农民朋友的问题,把科技网站充实完善,时时在线为群众解答遇到的各类科技问题。

4、继续实施好“七个一百”工程

20__年,要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好“七个一百”工程,组织有关专家深入结对帮扶的乡、村,帮助农户解决在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依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帮助扶持对象早日致富奔小康。

5、继续认真做好农民技术员的培训和评审工作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下,__县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已经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县长任主任,县内各学会知名的专家评审组。20__年,县科协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开展好农民技术员的培训和职称评审工作,按照市委下发的“十一五”人才规划的目标去努力实施,为新农村建设培育出更多、更好、更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

6、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学会建设要有新突破

积极主动与工矿、服务、企业联系,争取20__年能够在工矿、服务、企业中建立起科协或相关学会组织,摸清全县工矿、服务、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家底,组织他们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发挥科协是学术交流主渠道的作用,搭建好学术交流平台。在适当时间,举办“我为__崛起献计献策”的科技论谈会,对优秀论文的作者给予表彰奖励。结合中国科协和省、市科协的安排,组织有关学会的同志参加省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外地经验,丰富我县学会活动的内容,把学会办成科技人员之家。

7、继续开展科普培训工作,完成农函大招生工作任务

为认真落实创建工作,完成省农函大学员招生工作任务,县科协及其农函大__分校,将努力落实农函大招生工作,准备和组织部门协商联合下文培训村两委班子,积极参与组织部门的“双培双带”工程。20__年力争招生学员600人,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结合农时,请省、市、县有关专家对各乡镇学员分期分批面授,对学习成绩优异的给予表彰,并向县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审委员会推荐,经评审合格,发给农民技术员证书,把科普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__县科学技术协会

上一篇:新型农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业投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