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政策范文

时间:2023-02-21 19:33:58

农业科技政策

农业科技政策范文第1篇

1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成立,使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建国6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与农业科技政策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作如下划分。

1.1曲折发展时期(1949—1976年)

(1)农业科技发展得到新生人民政权的重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召开,颁布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要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农业建设。其第三十四条规定,在一切已彻底实现的地区,人民政府应组织农民及一切可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以发展农业生产及其副业为中心任务,并应引导农民逐步地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组织各种形式的劳动互助和生产合作。在新解放区,工作的每一步骤均应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相结合。人民政府应根据国家计划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争取于短时期内恢复并超过战前粮食、工业原料和外销物资的生产水平。应注意兴修水利,防洪防旱;恢复和发展畜力,增加肥料并改良农具和种子,防止病虫害,救济灾荒,并有计划地移民开垦;保护森林,并有计划地发展林业;保护沿海渔场,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发展畜牧业,防止兽疫。这成为建国初期我国农业科技工作的指针,农业科技发展的帷幕由此拉开。

(2)农业科技发展纳入科技发展规划。1956年,国务院组织全国600名科学家制定出我国第一个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即《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在该规划制定的57项任务中,选出12个重点,其中第10个重点是农业的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的重大科学问题,因为它关系到5亿人口生产和全国人民生活的问题。在耕作制度、农业机械选型、农村动力来源和小型发电设备、地方电力网的建立、化学肥料、防治病虫药剂、灭草剂的生产等方面都有大量的科学问题。1960年通过《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对改善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和技术指导工作专门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需要和可能条件,建立和改进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和技术指导工作的机构;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指导,必须同农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从具有相当生产经验和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民中间,为农业合作社培养初级和中级的技术人才等。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突变,要求我国必须独立解决经济问题和国防尖端科技问题,以及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并向世界科技水平迈进。此时制定了《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科学规划》),规划要求“全面安排,充实基础,重抓两头”,其中“两头”是指“农业和有关解决吃穿用问题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及尖端技术”。《十年科学规划》共有10章,其中第4章是农业科学技术,指出:十年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多快好省地为农业技术改革提供确切的科学技术依据和研究成果,要加强农业研究,促进农业发展,规划了农业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3)农业科技发展遭受10年停滞。在“”中,、反革命集团篡夺了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他们高举“阶级斗争”的大旗,将“抓革命”放在首要地位,广大知识分子变成了“臭老九”和反动学术权威。建国后建设起来的农业科技队伍处于崩溃的边缘,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被撤消或停办,农业科技遭受了巨大灾难。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总理在报告中提出“要全国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邓小平在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时,对“”中的混乱局面实行全面整顿。但“”给我国农业科技事业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这将成为中华民族永久的教训。

1.2恢复调整时期(1976—1985年)

(1)拨乱反正,重新认识农业科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976年,“”结束。1978年3月18日,被誉为“科学春天”的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集中力量,在农业等8个影响全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领域、重大新兴技术领域和带头学科,作出突出成绩。其中,对农业科学技术的主要要求如下:发展与机械化相适应的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解决南水北调工程及有关的科学技术问题;全面提高良种的高产、优质和抗逆性能;实行科学施肥,研究生物和化学模拟固氮;尽快解决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加强林、牧、渔各业的科学研究,研制各种高质量高效率的农业械具;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等。重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有7项,其中农业方面有17个方面,涉及到的政府部门有一机部、六机部、农林部、国家农垦总局、国家林业总局、国家水产局、中国科学院、水电部、化工部、教育部、商业部、轻工部、国家地质总局等。

(2)重心转移,将农村经济发展视为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党工作重心转移,这成为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战略重心转移的客观基础。1980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召开,邓小平指出“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结合起来,克服它们相互脱节的毛病”。1981年我国科技发展方针确定为“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1983年编制了《1986—2000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此规划对农业科技的指导意义,一是强调了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的结合;二是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三是出台了面向农村的“星火计划”等科技计划,为国家管理农业科技活动、配置农业科技资源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3改革创新时期(1985年至今)

(1)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改革农业科学技术体制,使之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各级政府对于重大的农业技术开发项目或区域开发项目,应打破部门、地区的局限,实行公开招标,择优委托。各地要围绕农林牧副渔的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积极会同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省以上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高等学校要加强合作,用较大的力量进行超前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并且建立科学技术成果综合运用的示范基地。要鼓励和推动城市各行各业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科学技术机构向农村提供各种技术成果、信息和技术服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同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密切合作,加强同乡镇企业、各种合作组织以及专业户、技术示范户、能工巧匠的结合,以点带面,积极做好供、产、储、运和加工等各方面的技术服务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工作。要推行联系经济效益计算报酬的技术责任制或收取技术服务费的办法,使技术推广机构和科学技术人员的收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而逐步有所增加。技术推广机构和研究机构可以举办企业型的经营实体。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研究机构的事业费,仍可由国家拨给,实行包干制。应当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逐步做到事业费自给。1992年,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要保证农业科技经费的稳定增长与农业科研队伍的持续发展。国家和地方要支持和引导县及县以下农业科技机构逐步发展成为独立核算的、综合性的技术开发、推广、服务经营实体,实行有偿服务,以增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活力。用先进适用的工业技术装备新型的农村企业,对农户进行商品生产全程服务,推动其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对农民进行经常性的技术教育和培训,培养新型农民。

(2)加强农业科技立法。1986年,我国第一次发表科技白皮书《科学技术政策指南》。随后,《科学技术进步法》、《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科学技术普及法》等颁布施行。同时,一些农业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如《农业技术推广法》于1993年通过;《农业法》于1993年通过,2002年修订,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种子法》于2000年通过,2004年修正等。

(3)重视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1991-2000)》规定了今后10年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目标,大力开发、推广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主要农业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达到80年代初的世界先进水平,一些优势领域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全面提高乡镇企业和国营农场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形成比较完整的农业科技研究、发展与推广的组织结构、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纲要》,规定农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九五”期间农业发展的重点是:确保到本世纪末为主要农副产品的稳定供给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为下世纪前10年主要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储备,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持续发展等。《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指出,必须贯彻“科技兴农”的方针。应以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为强大支柱,建立现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把传统农业转变到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现代集约农业上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指出,“十五”期间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加强农业的基础研究工作;重点实施生态农业、高效设施农业、信息化农业等重大项目;提高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水平;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培育农业技术市场;建设优质高效农产品示范基地。2004年完成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农业等11个重点领域,确定了“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等9个农业优先发展主题。为实施《纲要》,国家制定了《“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加快农业技术全面升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规划》确立了“开发新型肥料研制与高效施用技术,加强农业优质高产高效安全技术研究”等12个主题,要求组织实施“农林生物质工程”等8个重大项目。同时,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培育等进行了规划。

2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特点

2.1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截止2008年底,开过的71次中共中央全会中有12次通过了关于农业问题的专项决议,占中共中央全会总次数的17%。建国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党把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当作全党的重要工作。1995年,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式上,同志阐述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12个关系,其中之一便是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发展农业,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多方增加农业投入,引导二、三产业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发挥科技兴农作用。1998年,党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中心不动摇,要加大科教兴农力度等。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做好农技推广服务等。2008年,党的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发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继续办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从1982—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了11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一号文件”(1982—1986年连续5年,2004—2009年连续6年“一号文件”),集中凝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农业科技的智慧,保障了农业科技政策实施的强制性与合法性。

2.2农业科技注重面向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相结合。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别强调科学技术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在党史上第一次把科学技术列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我国的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农业科技政策也与农村经济紧密结合。《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纲要》,规定农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九五”期间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持续发展,为农民奔小康、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8000万农民脱贫致富提供科技支撑。研究农林副产品综合加工技术和装备技术,使农林产品附加值提高30%左右;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规模效益和生态效益;加速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加快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并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2000—2020)》提出,要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保证农业科技经费的稳定增长与农业科研队伍的持续发展;要引导与鼓励各级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科技人员,配合地方政府共同进行区域经济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增强县及县以下农业科技机构的活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农的道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要重点研究开发生态型林产经济可持续经营技术、经济型农林动力机械等,把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发展农业经济,从而为发展国民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2.3农业科技政策的制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20世纪最后10年,环境生态问题尤为突出,世界各国把目光转到“可持续发展”上,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本手段在于依靠科学技术,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也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持续增长是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由于我国人口逐年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资源日趋紧缺,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发展我国的农业若仍采用粗放的方式已无出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农之路。《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1991-2000)》规定:要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控制对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切实加强对耕地、草场、山林、滩涂、水域的监测评价,提出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的优化方案。《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2000—2020)》规定农业科学技术的重点是,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现有耕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有计划地改造大片中低产田。大力发展干旱、半干旱农业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开发利用尚有很大潜力的丘陵山区、草原、水面和大片滩涂,注重兴修水利,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复合生态体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生态与环境状况依然严峻,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食物安全、生态安全问题突出。重点研究开发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设备、生态环境信息数字化采集技术、农林生态系统监测技术及虚拟农业技术,发展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等,促进农业新兴产业发展,提高农林生态环境质量。《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是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储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要求“十五”期间,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确保新阶段农业持续发展。重点实施生态农业、高效设施农业技术等重大项目,开展农用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重建等方面的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要求围绕农业领域的战略需求,重点部署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基础科学研究。加快农业技术全面升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研究农林生态安全保障技术以及高效发展技术,开发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等。

3对未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思考

3.1继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科技体制改革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国家整体的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才能使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1]。要继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对重点科研单位给予重点支持,把一般性的科研单位转向服务领域。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支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等。应结合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从公益性的角度出发,面向中国广大农村和农民的科技需求,科学设置各级农业科技机构,尤其是要大力发展县级、乡镇农业科技机构,明确它们的工作定位和工作职责,稳定基层一线的农业科技人员[2]。

3.2构建以支持农民生计改善为导向的农业科技政策

目前,我国农业政策、法规对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正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就农业科技工作来说,它是农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工作的自身特点,以及它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决不能把它等同于一般的农业资源来看待,而应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现行的农业科技政策的特点是宏观有余而微观不足,原则性有余而操作性不足。民生导向、人才培养、投入保障、产业发展是农业科技保障体系的重点内容。我国主体农业研究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然由政府所控制,并依靠其传导农业科技政策。而农业科技政策的真正落实点又在于农民。因此,政府的政策制定目标与农民的技术选择目标容易出现异位,由政府与农民双重决策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与科技体系的低效运行便在所难免。政府实行的农业科技政策基本上以保证粮食安全为目标,在此基础上侧重于追赶先进的农业科技水平、占领农业科技的国际制高点;而农民选择技术的目标则是其生计的改善。在粮食紧缺时期,两者保持了很好的协调性。然而,随着短缺约束的逐步放松,旧有的增产目标以及为实现此目标而设置的科技体系便无力支撑微观上农户生计进一步改善的要求。要使农业科技政策服务于农户生计的改善,就必须要建立起用户导向型的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机制,让农民参与到这个机制之中,让农民真正成为发展主体,充分表达其利益诉求,而不是在政府技术选择之后进行二次选择。为此,需着重做好两件事: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下移各项资源的重心[3]。

3.3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邓小平在1985年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为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需要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为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化,需要培养学科知识丰富、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和农民经纪人;为发展农业科技企业,需要培养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为提升农业生产水平,需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培养现代农民;为依法治农,需要培养一支素质高、勤政廉洁的执法队伍和公务员队伍;办好农业院校,培养现代农业科技急需的后备人才。

3.4提高农业科技产业化水平

要从制度上促进农业高技术发展并提高产业化程度,加强与国外农业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利用国外力量加快发展我国农业高技术及其产业;适时加大农业高科技资金的投入力度,同时进行必要的社会融资[4]。必须重视相关基础研究,这是提高农业技术的关键平台。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3.5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要研究制定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务实性政策和方法。转变支农观念,进一步优化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发展支出结构,增加对农民技能培训的支出,加大农业科技推广支出,重点支持关键的技术创新项目;理顺各级则政科技支农体制,建立农业科技支出基金,加大对乡镇农业科技支出的转移支付力度[5]。此外,还要健全农业科技投入保障制度,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升农业科技的原始创新能力;引导相关企业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使之真正成为农业科技投入的主体;鼓励、扶持农业科研单位进入市场,向企业转制,并享受国家给予的科研单位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建立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资体系,同时加强投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6-7]。

农业科技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印度;农业科技政策;研发体系;研发项目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1日

一、引言

印度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研究与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对从事农业研究和推广的科研机构实行政府全额拨款,经费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和邦政府的财政预算。农业科技投入中政府投入占90%左右(其中,中央政府占50%,邦政府占40%),私营部门投入占10%左右。在农业科技投入方面,早在加入WTO之前,印度每个五年计划用于农业科技预算的比重就达到总预算科研经费的20%以上。2015财年,印度用于农业科技的经费达到1.93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1.7%。

加入WTO后,印度政府更加注重引导科研机构、农业大学和农业专家、学者向生物技术、基因重组和转基因研究、遗传研究、空间技术、遥感技术、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更高级、更系统的领域发展,同时还将计算机管理和网络信息技术也逐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来。现在,印度政府正努力组建一种有组织、高效率的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体系,以便更好地促进印度农业技术的变革、创新与推广。近年来,中央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占总科研投入的15%,地方政府科研投入的91.5%用在了农业及相关领域。

二、印度农业科技政策目标及研发体系

(一)政策目标。农业科技政策支持的目标是为充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防治有害生物和不良环境对农业的破坏,以期获得农业生产的最佳组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业安全。

(二)农业科技研发系统。注重研究系统间的合作、分工与交流。印度的农业研究系统是世界上最庞大、最综合的制度化的研究系统之一,它由中央、地方和高等农业院校三大部分组成。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ICAR)是中央农业科研系统的核心,中央政府的投资主要由ICAR管理和分配。下设有4个综合性国家研究所、45个中央一级专业研究所、30个国家研究中心和6个国家局。主要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重视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根本性问题,还负责组织和实施协作研究项目,调动农业研究系统各部分的研究力量,对印度的农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印度的高等农业院校(SAU)作为国家研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工承担大量研究课题,如食物营养、农业气象、收获和保管技术等;地方科研系统主要从事地方性课题,主要是经济作物和畜牧兽医等方面应用学科的研究。在过去的十年中,农业研发系统的重大贡献包括Bt基因抗虫棉、杂交玉米和巴斯马蒂大米。从农业科技经费的使用主体来看,ICAR所属机构使用的农业研究和推广经费占全国农业科技经费总额的37%,邦农业大学占51%,其他公共和私营机构占12%。印度农业研究系统的构成如图1所示。(图1)

近年来,印度政府建议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更多的合作。据观察私营部门的跨国公司纷纷投入巨资于R&D。因此,农业科研系统的投资水平大幅提高,印度农业创新公司充分体现了对农业科技服务大力投入的政策倾向。印度农业创新公司由印度政府下属的农业研究和教育局(DARE)全资所有。该公司成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商业化以及建立国内外伙伴关系来促进研发成果的传播。

此外,组织协同研究、如何激励、知识产权管理和问责与监管等制度改革问题,由公共部门的研发体系着重解决。由世界银行和印度政府共同出资创建的国家农业创新项目(NAIP)是依赖于研发体系解决各种问题的典型。NAIP由ICAR负责具体实施,一些新的技术创新项目正在此项目下进行开发。

三、重点支持的农业科技研发项目

印度不但有着完善的农业研究体系,而且科技研发项目丰富、规则具体化,具体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资源适应性技术研发。由于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牲畜对于食品、纤维、饲料和燃料的需求日益增加,给自然资源造成的压力不断加大,因此NARS十分关注土壤和水资源管理,期望增加所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已经为各种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有效规划,并建立了相关数据库资料。例如,自然资源管理(NRM)司分别编制了国家、邦、县级的土壤图。为制定有效的资源保护规划,国家土壤退化图和各邦的土壤侵蚀图也已制作完成。依据这些规划已经为几个特定地区的土壤和水资源制定了保护措施,且正在通过各种不同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运行机构实施,以解决土壤侵蚀以防止农业生产力的下降。各邦已编制出数字化土壤肥力地图和基于测土数据提出的施肥建议。同时主要种植系统集成养分管理软件包也被研发,以推广平衡施肥。另外,几个为特定地区推出的粮食生产技术、资源节约技术、综合养殖系统和农林间作模式等已被建议实施。

(二)作物科技研发。ICAR与SAUs合作下的农作物科学司负责多个品种农作物的研发工作,作为研究基金项目,25个研究机构和26个印度协调研究项目正在努力研发具有特定性状的能够提高产量和营养品质,并且在农业生态上具备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耐受性的高产作物品种。同时也研发耐旱、耐盐碱的作物品种。此外,国家品种委员会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在6个邦提出建议施种品种。农作物科学的研究目的是试图提供合适的改良作物品种以及更好的作物耕作技术。目前,谷类品种的研究已有突破性进展,适应不同生态系统的两种杂交水稻和8种小麦品种以及一个新的双重作用的大麦品种已开始实现商业化种植;适合不同农业生态条件的14个玉米杂交品种和两个复合品种也已;适合不同生态环境下生长的两个新的甜高粱品种、6个珍珠谷子杂交品种和3个开放授粉品种已经确定下来准备。

同时,豆类和油料品种也纷纷卓有成效。中南部区域重点发展鹰嘴豆、大种子品种,目前确认的主要豆类种植地区已经建立6,000个豆类示范点。在2010年进行的技术示范结果表明,技术示范使得农民产量增长达到30%~60%。油料品种方面,低芥子酸含量较低的芥菜品种也已。

(三)作物健康管理研发。作物健康管理研究对重要害虫(昆虫、螨虫、疾病、线虫等)的高耐受性品种进行了研究,促进了作物品种的发展。虽然小麦和水稻中出现了对某种特定药物的抗药性,但是通过生物防治病虫害综合管理,现在已经有效地减少了对农业的过度依赖,有效地抑制了各种害虫。加强了研究开发新品种的速度,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为农民减轻损害提供帮助。一些研究成果已在全国不同种植区域的综合虫害管理中得到发展。

(四)种子研发。印度在种子技术研究方面提供了充足的投入。ICAR负责重要的流行作物品种和杂交品种的种子育种的生产工作。根据兆丰种子工程,ICAR已生产了超过6万担的不同类别的种子。大量的科研团队协同合作创造了一系列作物新品种,为印度的种植者创造了利润。印度大部分植物新品种来自私营部门,私有种业似乎竞争力更强,产能更大。近年来,印度放宽了对种子跨国公司的限制,有近一半的研发成果来自跨国公司,但印度种子市场并没有受到跨国公司的控制。

(五)生物技术研发。政府充分认识转基因作物对印度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增加作物产量;降低生产费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节能技术,导致更高的生产力;更有效地利用外部投入,实现可持续农业和可持续生态环境;提高生产稳定性,减少在生物逆境条件下的损失;改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印度积极参与生物技术研究,2003年印度转基因作物面积只有10万公顷,到2010年剧增至940万公顷。目前,Bt棉花已被广泛接受,种植面积居全球第4位。水稻、玉米以及其他一些食物类农产品的转基因技术正在研发之中。

(六)园艺作物科技研发。2005年印度成立了“全国园艺委员会”,目的是刺激园艺作物生产,主要措施有科研支持、改进生产技术、改进管理、市场营销、鼓励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蔬菜技术服务方面,实施了全印度蔬菜协调改造工程,已经促使了45个杂交品种蔬菜的种植。在水果技术服务方面,重视高密度种植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目前,香蕉、菠萝、番石榴、木瓜、芒果、腰果的高密度种植技术已经被标准化,并被果农采纳。在园艺作物生产投入技术方面,重视优质种植原料和种子技术的研发,特别是香蕉、柑橘、马铃薯种子的研发。在园艺作物施肥技术和水分高效利用技术方面,水果(芒果、香蕉、葡萄、木瓜、石榴、柑橘和草莓)、蔬菜(番茄、辣椒、茄子、秋葵、马铃薯、甜瓜、黄瓜)和观赏作物(玫瑰、康乃馨、非洲菊)和种植作物(椰子、槟榔和咖啡)的施肥技术已经标准化,提高了养分和水分利用效率。在高科技园艺研发方面,涵盖了多种干预措施,如微灌、滴灌施肥、保护和温室栽培、土壤和叶片养分的肥水管理技术,并已经在全国不同区域建立了17个精准农业发展中心。另外,香蕉、葡萄、石榴、辣椒、番茄、辣椒、腰果和部分花卉已实行了精耕细作。在收获后技术服务方面,为了提高园艺产品的附加值,研发机构注重收获后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藏技术的研发,并已经实现标准化。在园艺机械化技术服务方面,为了提高园艺作物生产经营效率,目前已经研发了水果机械化设备,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依赖手工或畜力完成操作的状况。

四、印度农业科技政策趋势及其启示

(一)印度农业科技支持优先领域的趋势。“十二五”计划(2012-2016年)期间在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技术方面,印度提出国家层面的“示范综合养殖系统”以及国家倡议的三个研究平台,即“气候变化适应性农业”、“保护性农业”、“农业固体废物管理”。至2020年,印度农业技术研究将继续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重点放在确保利益相关者获得更高回报的创新技术上来,并且将优先支持以下农业科技领域发展:①精准农业、保护性农业、山地农业的机械化和园艺及其他经济作物的机械化;②通过使用与电源配套的农业机械提高机械化作业的能源使用效率;③发展定制农业机械的科技企业;④在全国不同地区成立以需要为基础的“农机推广中心”,为促进本地设备制造和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起到孵化的作用;⑤对可再生能源和农产品中的副产品和残余产品的创新利用;⑥利用农业残留物的生物甲烷化和气化实现分解发电;⑦通过加工和产品增值减少采后损失并且提高生产效率;⑧从农业和园艺作物、渔业、畜牧业部门利用主要商品和副产品生产开发其产品潜力,比如生产壳聚糖、果胶、维生素、保健品等;⑨其他领域:如基于传统农产品的保健食品的开发,在生产过程中建立基于价值链的农产品加工中心,为加工食品的质量检测设立检测设备和实验室。

(二)对我国的启示

1、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我国和印度都是农业大国,具有以小农经营为主体,农业效益低的共同特点,因此更加注重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性。我国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时,要明确科技服务机构的公益性,通过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企业等组织以各种形式参与到科技服务中来,调动服务机构的主动性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科技服务队伍的素质,从而更好地发展“科技兴农”,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2、加强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的结合,实现各环节的连接。我国农业科研、教育与生产之间的脱节问题较为突出,科研成果无法真正运用到农业生产之中,从而对生产的服务效应大大降低。因此,要从体制上解决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机构分散管理的问题,明确各级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机构由同级农业主管部门统一领导。同时要完善对农业科技机构的考评和奖励机制,推动研究和教育机构加强与生产的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3、优化农业科技服务推广形式,加大科技宣传力度。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形式较为单一,在互联网和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传播效应,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传播手段的高覆盖优势,方便快捷地向农民、农村干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提供和宣传农业科技服务的各种信息。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军杰.印度农业国内支持制度的完善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村经济,2011.8.

[2]李海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8.

农业科技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献综述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把无形抽象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具体可见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并通过相关生产实践环节实现此转化的过程。现阶段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农村等都迫切需要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科技成果总量基数较大,但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现状、科技困境等制约着科技成果的快速有效转化,成果转化率较低,不到50%,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时面临农业科技成果与实际需求想脱轨、推广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工作不到位等疑难杂症,国内外许多学者做过关于此类“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

一、改革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

为建立适应我国经济现状的农业科技体制,农业特色院校和相关科研单位应提升科研实力,精简在编科研人员,强化对外交流,加大与兄弟单位的交流合作,定期开展科研研讨会等;同时集中力量促进农业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大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物力、人力投入,定期对中介服务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还应进一步加强农业主导型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专院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建设农业科研基地,从而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性、经济性。

二、加大农业科技成果保护力度,强化法制观念

依法保护科技成果不但能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潜力,创造出更多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能够确保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有法律保障,有条不紊地前进。一是开展法律讲堂进农村的活动,向大众宣传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政策,不断修订、补充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农业主导型企业及相关单位机构定期开展员工法律知识培训的同时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二是加大对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不端行为,依法保护农业科研人员的利益,确保农业科技成果的依法有序转化并安全推广到农村。

三、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负责农业科技信息的上传下达,将科技成果加工组装推广到农户手中,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应优化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制,收集农户关于科技成果的需求,向科研机构传达农户需求,科研机构生产出农业科技成果后向农户传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信息,中介通过农民反馈评估农业科技成果,根据农户的最新需求预测农业市场走向,协调农业科研单位与涉农企业之间的关系,后期跟踪科技成果的应用情况,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纠纷,为农户提供相关的资金借贷等服务。

四、调整农业科技钻研重点,改革农业科技投资立项方式

农业科研机构应适时改变研究目标,从注重科技成果数量转变到注重成果质量,从注重科技成果回报率到注重科技成果的实用性。提高农业高校农业生产技术,重视符合可持续发展型的技术开发。改变过去单一的政府投资方式,逐步向政府投入带动机构投入,个人和社会团体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方式转变。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发展高校农业的角度确定农业科研目标,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选定科研项目负责人,确保农业科研项目顺利进行。

五、建立完善的科技市场体系,保证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运行

农业科研院所应时刻关注市场动态,研究市场规律,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逐步建立规范化的农业科技市场,完善科技市场体系,解决现今市场体系的相关问题,充分促使农民最大限度地应用科技成果,享受科技成果带来的利益,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农业科技成果研发单位要通过中介服务机构将转化速度快的科技成果于第一时间推向市场;对于研发周期长、投入资金多、推广难度大的科技成果,采取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办法,集中力量将科技成果应用到市场,使农户第一时间应用科技成果。

六、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委员会,开展宏观战略研究

科技成果的转化离不开专家学者的指导建议,农业部门应设立“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财政部门加大财物投入,高薪聘请业界权威专家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出谋划策,权威专家紧密围绕当下农业发展局势,以国家农业发展重点和优势产业为依据,与农业科研机构专业人员商讨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规划纲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规划纲要坚持高效、实用、新颖的原则,紧密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当下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对准农业发展重点,早日实现绿色农业。

七、推进农科教与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加速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前政府组织各行各业专家评估此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项目的回报率等,预测此科技成果的市场前景、农户满意度等,而后通过公开招标竞争确定合作伙伴,促使农业高校、涉农企业包括政府机构合作完成成果转化任务。农业主导型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和各级政府等为科技成果的有序转化出台相应鼓励优惠政策,制定并完善相应激励机制,对参与成果转化工作的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使个人付出得到相应回报,从而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良性循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发展。

八、鼓励科技成果产业化国际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农业领域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全球化的竞争和合作。首先,在各部门各自努力的前提下,涉外机构为农业科研部门和农业高校等相关单位提供国际农业协会的最新动态,全球最新农业科技成果信息,随时准备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从而为农业科研单位提供吸收发达国家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机会,完善农业装备,创新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其次,高薪聘请掌握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华侨回国兴办涉农企业,为中国的农业大事贡献一份力量。再次,国内农技企业与海外先进农机企业强强联合,在农业资源丰富地区合资兴办农业科技企业,海外先进企业的引进可确保国内农机企业接触国际消息,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国际知名度。

参考文献:

[1]王敬华,钟春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02).

[2]辛翔飞,王济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综述[J].农业科技管理,2011(03).

[3]潘冬梅,李仁刚,刘春全.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4]岳福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1(05).

[5]刘文超,赵增锋,杨海芬,田东良.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微观主体因素分析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0(08).

[6]吕令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探析[J].农业科技通讯,2009(04).

[7]王治中.农业推广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4(05).

[8]莫小香,孔令孜,覃泽林.浅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0).

[9]陈势,郑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作物研究,2007(04).

[10]高山,范兴奎,肖扬书,夏文胜.加强科技创新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J].农业科技管理,2007(01).

[11]谭华,刘学文.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09(09).

[12]陈志兴,王云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症结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5(01).

*本文系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GYHY201306064),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4SJB071)的阶段性成果。

农业科技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政策 完善 推广 路径

我国的“三农”建设是一个大系统与大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在“三农”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主要的角色。农业与科技是伴生发展的,科技对农业的意义在于向农业注入新活力,以巩固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农业科技政策是农业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变的催化剂与助推器,渗透在粮食生产、机械化建设及资源节约与生态保护等各个领域。一项符合国情的良性科技政策是农民福祉,也是国家进步的源泉。但是我国的农业科技政策的不完善依然存在,这直接关系到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本文立足于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不足,对我国农业科技政策推广的路径进行探究。

1.结合现实与规律实施决策,促进农业科技政策制定模式转型

科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国家战略,具有预见性与指导意义。农业科技政策具有受众广、投入大与科技水平高的特点,从指定过程来看是国家统一制定并交付地方执行。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内的农业发展状况不同,所以作为国家战略的农业科技政策在制定的过程中难免惠及全部,从而导致部分地区执行不力。并且我国的农业科技政策的制定有时往往滞后于科技发展或偏离技术与自然规律,导致其预见性被挤压并且无法实现政策的目标。

鉴于农业科技政策是国家战略,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考验的则是决策机构判断民众偏好的水平,这种判断不仅要考虑到民众需要的是什么,还要考虑现有的客观条件与实际环境能否满足民众的偏好。以此为条件,决策者需要将民众的偏好与客观条件与规律结合起来加以考量,从而制定政策并加以论证。农业在我国是一个大问题,农业科技政策的制定必须要考量我国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否则仅仅会造成投入的“打水漂”,还会阻碍农业的发展并造成灾难。因此在制定模式上,农业政策要结合各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理性决策并且要经过实际的论证,综合考量科技水平、资金状况、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防止非理性的决策行为。在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制定模式亟需转型。

2.提高农业科研投入,为农业科研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

有科研人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资料整理得出我国农业科研投资情况,截至2007年,我国农业科研总投资为125亿元,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为0.44%。1由此可见,我国的农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使得投入难以满足目前的科研强度。就现阶段来看,我国的科研投入依然以政府为主导。国家应该完善专门的法律法规,将科研投资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认清科研投入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步提高投资额度与GDP所占比例,使得逐步达到发达国家的投入水平。另外,积极鼓励科研能力强的研究机构,积极扶持发展中的研究机构,使之配套前进,协同发展。将市场引入到研发当中,将一些科研项目推给市场,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鼓励民间科研企业与人员从事相关研究,以分担国有科研机构的任务,使得相关科研机构重点攻关大项目、大课题,提高科研成果效率。

与此同时,跟据农业内各个行业的实际情况优化调整农业科研投资结构,使得农业内各个行业的投资能够充分利用,防止投资不平衡导致的各行业发展不均的情况。积极落实与保障农业科研政策的推广经费,使其在执行与推广的过程中有充足的财政支持,以加强农业技术与从业人员培训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完善科研经费监督审计制度,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与审计,防止资金滥用与贪腐的行为发生。

3.灵活执行与持续执行相结合,改革传统政策管理推广体制

面对幅员辽阔的国土,一项统一的政策很难调和不同地区的偏好,另外在国家政策交付地方执行抑或是地方性政策基本都成了地方性的规章。地方性的规章时效性短,更改频率高,很容易在领导的更迭中废止或变更,这严重地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果与执行力度。一项科技政策的落实主要在于地方的执行,所以针对一项政策一方面要灵活执行,具体体现在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财政收入情况与需求情况进行政策执行的可研分析并对政策实施微调,还需要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公共参与的情况对政策实施修订与完善。地方政府在执行的过程中也要尽到对政策进行保护与监督的义务,保持政策的同一性与执行性。建立并完善地方执行政策评价体系,对地方执行政策的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形成问责制度,另执行不力的地方承担相关的消极责任。

目前我国各项科技政策的管理与执行延续着行政体制的弊端,即多头管理的管理模式。以农业科技政策为例,在乡镇中,管理的部门有乡政府、县乡两级农业部门等等,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降低了效率,还造成了互相扯皮、人事分离与管理空白的混乱局面。基于此,变革管理体制依然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具体的农业科技政策管理与推广中,要形成权责一致、井然有序、衔接顺畅的管理推广模式,该放权的放权,该调整的调整,将传统的体制向协同型体制转变,沿着这个方向转变,不仅政策的执行力度可以增加,民众的满意度也会逐渐提高。

4.提高科研人员与农民素质,提高政策的科技含量与推广顺畅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暂时缺少一批科研水平高、研发能力强的队伍,同时也缺少创新含量高的科技产品。这一点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由于我国目前仍然缺少一个完整的农业科技研发、应用与管理体系,再加之投入不足,所以导致了农业科研人员的缺乏与管理的不善。一批高质量的科研队伍亟需建立与补充。依托国内外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引进、培养与吸收一批精英人才,优化整合为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将激励、竞争机制引入队伍中来,全面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国家建立相关的科研基金与政策法规,保证科研人员的经费与其在研发中的主体地位,为农业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学术以及制度环境。从而将农业科技的新技术、新成果运用到政策中来,提高政策的科技含量。

现在我国不少农村的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导致了对政策的理解能力不强,难以接受拥有科技含量的农业政策与,使得在接受政策运用政策的过程中盲目地跟风随大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策收效与投入不对等,最终造成政策的废止。由此可见,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是农业科技政策推广中的重点。县乡的农业主管部门应在政策推广之前对农民进行相关的政策宣讲与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政策的认知能力与运用能力,并建立公共参与制度,提高农民对政策的参与度,这样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使农民加深对政策的理解,另一方面决策部门也可以根据农民的反馈情况对政策进行调整。

5.结语

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广路径从不足走向完善,是提高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建设的大势所趋。纵观世界,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对农业这个占有基础性地位的产业予以极大的支持,在工业化与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农业依然是强国的基础。加强农业科技政策的管理与推广,是推进现代型农业建设与落实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手段,更是促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刘伯龙、竺乾威、何秋祥等.《中国农村公共政策——政策执行的实证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6

[2]罗光宇.论新农村建设中科技政策体系的建立[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6)

[3]王顺强.科技政策地方政府执行力评价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注 释:

1.资料引用自刘伯龙、竺乾威、何秋祥等.《中国农村公共政策——政策执行的实证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6:228

作者简介:

农业科技政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农业科技人才;分类评价

党的十以来,中央明确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的新阶段,也迫切需要强化农业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引领支撑,进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更好地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协同创新水平和转化应用速度,本文重点围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技推广效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等四个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关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

近年来,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徘徊不前,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乏力。主要问题有:一是投入结构不合理制约了重大科技成果产出。近年来,国家农业科技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稳定支持的科研经费仅占20~40%,竞争性比例高达60~80%,这一方面导致重大、关键和长期性农业问题难以得到持续攻关,另一方面导致一流科研人员争项目、二流人员做项目,农业科研短期化、功利化现象普遍存在。二是产业导向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尚未建立制约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农业科研产业导向、问题导向坚持不够,科研项目指南编写、组织实施、验收评价都由同一圈子专家完成,专家“自娱自乐”的项目管理模式普遍存在,导致不少科研项目的立项与生产脱节,没能充分体现农业产业部门的重大需求,科研成果有效供给不足,对产业发展支撑不足。三是农业科研与推广相互分割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和推广分段运行、各成体系,一方面农业科研项目很少有推广和用户单位参与,另一方面科技成果中试、熟化、转化经费严重不足,加大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风险和不确定性,成为整个创新链条上的突出短板。四是协同创新机制尚待完善制约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明显滞后,跨部门、跨单位、跨学科的科技资源整合亟待加强。中央、省、地三级农业科研机构分工不清晰,竞争有余、协作不足。此外,科技“大牛”、项目“寡头”垄断科技资源,成为新阶段农业科研“专家倾向”的新特点、新表现。为此,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需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兼顾农业特点及体量与结构的投入机制。充分考虑“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特殊性,在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总量的基础上,调整资金投入结构,重点增加稳定投入和基本公用经费,聚焦品质、节本、高效、绿色等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切相关的关键领域和重大技术,促进前沿技术、重大理论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创新,推动农业科技从过去的跟跑、并行向超越、引领转变。以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将产学研企科技创新联盟科研和运行费用纳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促进协同创新和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在新一轮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中有效发挥农业行业部门作用。充分考虑农业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和民生保障作用,发挥农业行业部门熟悉产业需求的优势,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需求征集、指南编制、项目评审、组织实施、监督评价中,强化农业行业部门的作用,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三是建立农业科研和推广一体化组织管理方式。借鉴美国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和韩国科研、推广一体化管理的成果经验,完善顶层设计,建立科研与推广一起布局、同步验收的机制,应用型科研项目的研发要把推广单位参与作为重要环节,确保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农业技术推广要把新技术研发和熟化作为的源头活水,确保推广技术的先进性和针对性。四是优化农业科研体系和主体结构。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精神,明确中央和地方农业科研机构职能和定位,中央农业科研单位侧重于全局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侧重于技术开发和转化应用,改变农业科研单位“上下一般粗”,竞争有余、协作不足的局面,构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同时,完善农业科研主体结构,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二、关于提升农技推广效能问题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机构、条件、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但实力不强、手段落后、似有似无的现象仍然存在,严重制约体系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主要问题有:一是无财难推。农技推广走村进户,面广量大,既需要稳定经常的工作经费支持,也需要中试、熟化和试验示范投入,而普遍存在“有钱养兵,没钱打仗”实际,致使许多应推技术难到位、亟需技术难熟化、先进技术难储备、试验示范难实施。二是无技可推。由于科研、教育、推广结合不紧密,源头技术供给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够,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面对出现的生产实际问题,一些农技推广机构出现“无技可推”的窘境。三是无力能推。长期以来,农技推广系统普遍存在年龄老化、队伍断层、知识陈旧、手段落后、方法单一等问题,加上机制不活,不少地方的农技推广机构面对农户综合、集成、高效的技术需求和全程、全产业链、保姆式的服务需求,显得无能为力。为此,要大力提升农技推广效能需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大投资强度,解决“无财难推”。增加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经费、条件保障、试验示范等方面的投入,特别要加大对农机、畜牧、水产等分设的基层农技站条件建设投入,提升体系整体功能。对经营性农技推广机构,依据服务效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给予补贴。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经营领域,满足多元化需求。二是强化需求导向,破解“无技可推”。建立“政产研学推”科技创新联盟,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供给体系,加强对农民经验和创造的总结提升,增加适销对路技术和产品供给。加快构建“专家+科技示范基地+农技推广人员+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等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提高技术入户率、到位率。三是提升推广能力,改变无“力”能推。继续实施特岗计划,解决农技人员“进得来”的问题。实施新一轮农技推广人员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和骨干农技人员培训工程,对人员学历提升给予学费补贴,解决“用得上”的问题。加大“一衔接”政策落实力度,优先解决基层农技人员职称晋升等切身利益,解决“留得住”的问题。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等信息化手段,普及农民田间学校,创新服务方式,解决“推得广”的问题。

三、关于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我国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农业科研领军人才缺乏、中青年骨干培养缓慢、创新团队建设滞后、后备人才总量不足,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主要问题有:一是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环境不宽松。受“平均主义”“大锅饭”“论资排辈”等传统思维的影响,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很难形成,已有激励机制难落实。现有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社保政策不配套、服务培养不到位,制约了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人才的成长和作用发挥。二是农业科技人才评价标准不科学。由于对各类科技人才特点、评价导向、个性需求、考核指标缺乏深入研究,制定的评价标准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不强,不能完全体现各类农业科技人才的能力与贡献。三是用人单位选人用人不自主。主管部门对用人单位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管理等方面管得过宽过细,用人单位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对特需人才的薪酬分配和福利待遇等缺乏自,特需人才引进受限,统一考试招考的农业科技人员与专业岗位匹配性较差。为此,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需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解决动力问题。加强对人才成长和使用规律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政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制定出台农业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意见及实施方案,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科技人员分配激励机制。破除人才流动障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二是完善人才评价标准,解决导向问题。以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分类指导为重点,制定符合新常态人才理念的综合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唯职称的评价倾向,切实发挥人才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标准的试点工作,不断完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评价体系。三是探索扩大用人单位自,解决活力问题。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创新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方式,改进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模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政府人才管理服务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强人才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相关政策落到实处。

四、关于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问题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在分类评价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体系。主要问题有:一是评价主体的确定与管理不规范,评价质量亟待提高。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评价主体的确定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强,各类评价主体不能有序参与评价。政府评价形式简单,准确性不够;市场评价趋利明显,客观性不足;专业组织良莠不齐,权威性不够。二是评价指标针对性不强,评价导向亟待转变。没有建立适合不同类型科研机构和人员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工作不规范、不科学。已有评价指标过于强调经费、论文、专利等指标,对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转移转化、支撑产业发展等重视不够。评价周期过短,功利色彩浓厚,不符合农业科研规律。三是评价结果使用不科学,评价指导亟待增强。评价结果存在不用、滥用、误用的现象。评价结果与奖惩措施结合不紧密,没有起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对改进工作的指导作用没有得到切实体现。为此,开展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需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明确职责,积极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政府负责制定分类评价规范,认定、考核和监督其他评价主体。发挥政府在行业重大公益性创新活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增强市场主体在应用型研发活动和产业化技术成果评价中的话语权;增强专业组织开展评价工作的可信度。积极引入国际同行参与评价。二是加强研究,建立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基础研究重点评价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应用研究重点评价技术成果的突破性、带动性和转移转化效益的显著性;示范推广重点评价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实际效果;农业经济和管理研究重点评价理论创新、支撑决策和智库建设能力;科研、管理、服务等不同岗位科研人员重点评价职责履行、实绩贡献和建功立业,实现人尽其才。三是完善政策,强化评价结果使用的导向作用。完善收入分配机制,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调动科技创新、转移转化、示范推广、科研辅助等不同岗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大评价结果与科技人员工资待遇、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挂钩力度,将评价结果作为对科研机构经费和项目支持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韩刚,方辉,刘英杰,等.我国农业科技评价存在问题及建议[J].农业经济,2012(3).

[2]王广,郭翔宇.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与创新[J].学术交流,2016(5).

[3]李文.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12(3).

[4]王雅鹏等.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特征、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2).

农业科技政策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民增收;障碍;路径;城乡一体化

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面对“三农”发展和经济运行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出台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如“三个大幅度”、“四项补贴“、“五件实事”等,大大加强了各地农业基础建设,促进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政策精神,紧抓机遇,挑战困难,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服务”三农”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高潮。现结合农村和农业生产现状,就农民增收的与路径选择分析如下。

1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

首先,从农业本身来看,主要是资源禀赋差异的存在导致农民增收的产业空间余地很小。在土地资源方面,一是规模小,农户用来交换的商品性农产品数量少,资金收入低;二是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稳定程度低;三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使农民对土地资源占有不完全产权,出售权、转让处置权、风险抵押权不到位,很难成为其固定资产,难以带来其他利润,如不能作为银行贷款抵押品,这使农民在市场竞争与调节中失去很多获得收益的机会。在劳动力素质方面,由于文化技术作为一种附着在劳动者身上的潜在资源,同样也会因其禀赋差异而影响收入,一是影响其对经济发展周期性和波动性的适应能力;二是影响其对生产资源投入和机会成本选择的比较与决策能力;三是影响其创新能力。在产业链条方面,产业空洞明显存在。农业的产前环节属于工业,产后环节属于商业,使农民对农业产业占有的不完整性,失去了分享二、三产业利润及剩余的机会,形成了产业利益获得的空洞。产业环境的不良背景严重影响着农民的增收,同时加大了农民收入对农产品供求形势与价格的依赖程度[1]。

其次,从农业发展看,主要是基础条件不足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民增收的产业后劲不大。一是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助推力偏弱。究其原因,一方面科技应用的支撑条件还不成熟,如资金投入与技术人才的不足;另一方面科技供给没能形成聚集农民生产力要素的良好效应,从而导致农业生产中科技供给与科技需求的客观脱节。二是农业投入不足。由于受财力和投入效益的影响,农业投入不足,造成农业基础设施陈旧老化,靠天吃饭、基本受制于自然的农业生产特征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结构转化缺乏应有的基础。三是农产品转化率下降。四是农业组织结构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在当前情况下,农户之间的同步调整行为,极易产生对市场波动的放大效应,导致市场同步震荡、大起大落,难以避免价格竞争,更难以实现规模经营以降低农业经营成本。特别是农民分散进入市场,交易成本高和抵御风险能力差的问题不仅难以根本解决,而且也不利于农户之间的有效联合,对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农产品加工附加值增值等将形成较大障碍。

再次,从非农途径看,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导致农民收入增长方式难以得到快速转变。一是农村与城市工业产业结构同构现象严重。乡镇企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比重不足。二是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力下降。乡镇企业目前正面临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调整、收缩、改制、淘汰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在质和量上都在发生巨大变化,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正成为其共同选择,对劳动力的需求明显减弱。也就是说,农民离土不离乡挣钱的出路已越来越窄。三是由于市场建设与市场布局的尚欠完全,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市场空间受到限制。

2农民增收的路径

2.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

通过适时调整粮食种植面积、改善粮食品质、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等方法使农民增收,但同时农业结构调整要注意到:一是耕地面积和粮食安全的制约,限定了农产品的增长空间;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需求量的增长空间制约了农业收入增长空间。况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如果太高,对于部分已经实现结构调整的农民来说,由于生产成本增大,最终收益不一定能够提高多少;对低收入农户来说,不要因一次性投入过大而限制了调整的广度和深度[1]。

2.2农业产业化经营与订单农业拉动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处理。从现实情况看,一般有这样几种方式:一次买断,龙头企业与农民双方自由买卖,为纯粹市场交易行为;保护价收购,签订收购合同;提供服务,只收成本费或免费;一次收购、二次返还,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农产品按合同价格实行一次收购,并按收购数量拿出加工、流通环节部分利润返还给农民,双方以合同制约;股份合作制与合作制,目前返还部分利润和合作制的利益分配机制属于少数。

从以上可以看出,利益机制的实现形式中依然是农民处于产业空洞地位,增收的潜力虽然有,但有限。对于订单农业这种模式,从理论上讲,农户的分散经营与龙头企业的规模经营存在客观的产业链条关系,但这种关系也同时是一种供应与被供应的关系。因此,在现实操作当中,假定市场较好且比较稳定,农民和企业都会有较高的履诺诚信;而一旦市场不利且风险很大,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就有可能切断供应链;同样如果市场很好且红火有望,农民也会去寻求合同以外能够提供更高收益的载体[2]。

2.3非农产业发展促动

这种方式主要是由乡镇企业、劳务输出、小城镇建设、家庭经营为载体,能够为农民提供较为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在乡镇企业方面,受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乡镇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空间缩小,并呈现出新的特点,特别是区域布局特征显现,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程度较高,对农民各种收入的增加有明显作用,但在其他地区由于乡镇企业自身的调整和发展还未到位,作用就不是很明显。在劳务输出方面,受基础建设投资弱化的影响,农民外出务工机会减少。在小城镇建设方面,由于实际进展不快,农民从中获得的增收机会和收入幅度均不明显。在家庭经营方面,因其最大的制约来自于农民自身优势条件的发挥程度、产业链条的培育深度和近距离市场的成长幅度,因而发展较为缓慢,难以承担促进农民增收之重任[3]。

2.4科技兴农带动

这种方式的实现形式主要有2种,即科技项目推广和科技园区示范。除此之外,通过减轻农民负担、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如发展观光农业、推进土地流转等方式提升农民收入,也能取得一定成效。

3农民增收最佳路径的选择及建议

农民增收的最佳也是最终的路径应是逐步减少农民数量,实现方式则是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从世界经验看,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业就业比重就下降1个百分点。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能够明显影响农民收入。美国等国家的人力资本之所以在其农业生产经营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主要是得益于这些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逐步转移,结果提供了规模经营和人少地多这样一个农业人力资本的收益条件。

农业不仅存在着劳动力剩余,也存在着比普通劳动力剩余更加严重的人力资本剩余,即由于农村劳动者文化水平越高,其含有的人力资本投资越多,所要求的人力资本收益就比普通劳动力资源要高;这时,如果农村人力资本在农业中的边际投入为零,甚至为负,就会出现大量过剩的农村人力资本。在人力资本收益要求比普通劳动力高的情况下,如果农村土地资源相对人口少,而不能实现规模化经营,说明农业经济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容纳能力非常小,农村人力资本追逐比较收益,必须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这就说明,如果不改变农村的土地资源制约和落后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农村劳动力流出农村的速度将越来越快,农业科技运用的成效就越不明显。同时,大量低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留在农村,不仅将造成农业劳动效率低下,规模不经济;也将会使人地关系更加紧张,劳动方式难以创新,小农改造步伐受阻。与此同时,要以促进产业衔接、劳动衔接、保障衔接为目标,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促进城乡之间在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原材料、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优势互补,积极引导乡镇企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融入城市大工业体系[4]。以城市为中心,每年通过组织几次大型配套协作洽谈会,引导乡镇企业、集体企业为城市工业广泛开展配套协作。同时要积极组织乡镇对外招商引资,支持乡镇兴办工业小区,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民资到农村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由这些龙头企业就地吸收农村劳动力,就地加工消化农产品。二是打破过去在劳动力安置、就业方面存在的城乡分割局面,认真清理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阻碍农民进城进镇务工就业的政策,全面建立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介绍所等中介机构,定期组织人才交流和招聘洽谈会,鼓励农民进城进镇就业、定居[5-6]。三是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要积极鼓励乡镇企业(包括个体私营企业)组织职工参加社会保险或购买商业保险,积极创造条件使农村社保与城市社保体系逐步接轨,从而实现农民增收。

4参考文献

[1] 黄建军,杨青山.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民增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4):9-10.

[2] 丁培人.着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j].宁波通讯,2010(4):16-17.

[3] 农民增收的三大重点[j].理论与当代,2010(3):46-47.

[4] 杨莹默,李惠芳.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4):1.

[5] 翟绪军.农民收入结构视阈下的黑龙江垦区农民增收新途径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0(2):98-102.

农业科技政策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业 科技创新 财政政策

引 言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可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农业领域里的科技创新即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国务院年初作出的重大决策,并指出要大幅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1.农业科技创新财政政策机制的基本要义

1.1克服农业科技创新外部性的制约

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特征。科技进步的性质,包括内生性与外生性等。如果一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取决于行业内部生产者的决策行为或努力程度,属于内生性的。反之,若一个行业的技术进步的推动力来自行业的外部,则称为外生性的。农业技术进步主要是外生性的或是以外生性为主的。农业科技进步将使社会食品的供应丰富及价格下降,因此,农业的(R&D)投入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所以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应来自于政府及社会的努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技创新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和一定的资金投入。我国杂交水稻的研发推广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

1.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必要保障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粮食安全备受关注。美国、欧盟各国和日本等国家政府直接对农业的干预和长期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实力雄厚。据报道,1990年这些发达国家,用于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5%左右,农业科技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60%~80%。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拥有众多人口,又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更应高度重视农业发展,根据财力,加大投入比重,支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贡献率。使中国农业在土地经营制度完善、技术进步、市场建设、规模和产业化经营等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持续快速发展。

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选择

2.1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政府财政资金支出的目标是追求社会福利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弥补市场失灵,政府财政有必要介入农业科技创新中来。国家要做好短期和中长期的目标规划,选择项目进行立项。要以法律法规形式健全财政预算拨款制度,保障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经费落到实处。美国、欧盟各国和日本等国通过“输血”式的农业政策,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给予大量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等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经验。

2.2加快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第一要素。各农业高等院校要把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摆在第一位,国家财政在教学经费方面要给予支持,对涉农专业的学生给予学费减免或免费。到农业农村领域创业开发的,政府要给予支持和帮助。农业科研院所要得到国家应有的重视,保障科研项目经费。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对长期从事农业科研人员在政策上给予适当提高生活补贴等。农村要加强农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各级政府财政要给予扶持,使已经研发的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和应用。

2.3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促进农业增收

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经费的投入,要相应提高并逐年增加占GDP的比例,增长幅度力争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并逐年提高占财政正常支出的比重。另外,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宣传动员鼓励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科技创新,引进外资合作研究和开发,吸引多层次、多方面资金积极参与进来。发达国家用于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5%左右,值得参考借鉴。

2.4制定农业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化

要创建和开发农业科技创新园区等平台载体,并通过载体的吸引和辐射作用,带动和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如创建农业科技开发园区,设立农业生产经营企业集团,建设商品生产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培植支柱产业和专业批发市场等。实行产加供销一条龙服务的企业化管理,国家要鼓励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减免税费。

2.5提供农村融资信贷优质服务,促进农业发展

农业和农村金融系统要把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服务作为首要任务,要给予农村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融资信贷支持,要执行优惠的信贷政策,逐步增加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比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信贷项目,要去繁从简,适当放宽抵押、担保政策,为项目提供优质服务。国家要制定相应的科技创新评估标准和鉴定验收体系以及组建相应的鉴定验收机构,符合验收条件的要给予贴息和资金补助。

3.总结

粮食安全战略一直深受各国政府的重视。要居安思危,发展农业,提高粮食产量。国家要调整财政支农政策,根据财力,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经费的投入,促进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要动员全社会重视农业,支持农业,发展农业,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较快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叶静怡.孟祥轶.不同经济结构国家的农业政策及中国在WTO农业谈判中的抉择[J].经济科学.2001(3)

[2]叶静怡.欧盟农业政策目标及其保护[J].经济科学.1998(4)

[3]樊丽明.商华.加入WTO与中国政府支农方式的调整.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J].2001(10)

农业科技政策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农产品营销用户导向型

任何事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的特定环境的影响。农产品营销所面临的环境大体上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类。宏观环境也称为总体环境,由比较强大的社会力量所构成,它可以影响微观环境中的各种力量,包括人口、经济、自然、技术、政治法律、文化环境等。农产品营销微观环境,又称直接环境,各要素与企业间的协作、服务、竞争、监督等关系,直接制约着企业为目标市场服务的能力,包括供应商、营销中介、顾客及竞争者、政府大众传媒等。这些环境因素又有着客观性、复杂性和不可控性等特点。因此,研究这些环境因素对农产品营销有哪些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不难看出农业科技政策属于影响农产品营销的宏观环境因素,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农产品营销的影响又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农产品开发方面看,现代生物技术中的细胞工程、遗传育种、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开创和发展,不仅使农产品数量大幅度增加,农产品品质也在不断提高,而且还能开发出自然界过去没有的农业生物新品种。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为企业向市场提供安全、优质、多样化的农产品提供了科技支撑和物质保障。

其次,从对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影响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农产品营销渠道正在从传统的营销渠道转变为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农产品营销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从对农产品促销影响上看,由于网络营销是一对一和交互式的双向沟通,顾客能直接参与农产品营销活动,与营销者进行商务洽谈和情感的沟通,既有助于加强企业营销人员与顾客的合作等,又能够及时地把握市场机会。然而传统的营销则通过媒体或其他促销工具的单向式促销行为,不仅促销成本高,而且促销效率也很低。

从消极的方面来说,政府仍然是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农业政策是否能落在实处又完全取决于农民。实际上,政府制定和实施定农业科技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粮食的供给,同时又注重赶超国际先进的农业科技水平;而农民选择农业科学技术的目标则是追求其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改革开放后的粮食紧缺的市场背景下,政府政策的粮食增产目标和农民生计改善目标热克保持某种协调,农业额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随着粮食不断增产,已经出现粮食供给过剩,农产品“卖难”的现象,政府的政策目标和农民的科技选择目标出现了偏差,已经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市场的丰富。

这主要表现在:

1.农业科技投资高度集中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制定的目标一直着眼于粮食增产。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粮食生产呈现出明显的比较弱势,而畜牧、水产、园艺、蔬菜等却呈现出较大的比较优势。而事实上,这种市场信息导向已深刻地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结构,进而改变着他们的收入结构。因此,农业科技投资应均衡用于农业的方方面面,注重农产品营销各个环节的投入,这样才能丰富农产品市场,活跃农产品市场。

2.农业高科技投资比重增加。我国农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目标除了保证粮食的安全供给之外,还追求国际先进的农业科技水平。而我国小农经营的农户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资金并且难以得到金融体系的配套支持,因此,大部分农户只能在现实状况的束缚下望“高新技术”而兴叹。这样的状况就给农产品的品质、规格、分级等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农产品订单直销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的农产品市场。

3.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人员设置不合理,难以协调。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倒三角”结构,即越是上层的机构,其工作条件与人员配备越完善,而越是基层的、越是直接与农民打交道的机构,其工作条件和人员配备与实际所需相差越远。这种状况将会导致农民难以及时获得农产品市场信息,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与市场脱轨;难以获得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农产品质量、规格不合要求,技术水平低;缺乏科学农产品市场营销知识作指导,导致农产品营销市场产销矛盾突出,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综上所述,要使农业科技真正服务于农产品的营销,服务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必须要开发出用户导向型的农业科技政策与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鼓励农民的积极参与,并且真正参与到政府的各项决策中,这样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解决农产品营销矛盾,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活跃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营销队伍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季,徐志刚,胡瑞法.《农业科研与推广资金投入与使用情况》,“中国政府支农资金使用与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子课题报告,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2年3月

[2]张兰英,左停,许建初.《政府的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政策》,《技术发展与农民参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3]李季圣,李志荣(主编).《农产品营销理论与实务》,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农业科技政策范文第9篇

经过几年的发展与研究,我国的“三农”已经开始步入到了自己的黄金期,农业生产的成果大幅提高,同时,农民的收入也接连增长,农村中的农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与高度,农业科技成果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不断放开。今年实施颁布了中央一号的文件,这一文件的颁布迎来了农业科技的有一个新的春天。在文件中强调指出,农业科技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公共性与基础性,这些作用都需要充分的发挥出政府的主导作用,继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这一政策的制定也必将能够对农业科技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二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将显著增强。首先,由于整个农业行业正在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农民朝着组织化以及农业社会化等这些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的发展正在全面转型升级等者一系列的变化与发展使得对农业科技的需求超过了以往任何的一个时期。其次,通过最近几年来大力发展各种各样的农民科技培训的相关工作,推广了大量的先进实用农业技术,这一措施显著增强了农民吸纳、并且使用科技产品的意识与能力,向科技要产量、要质量、同时要效益的氛围已经变得越来越浓了。三是农业科技发展的空间将更加广阔。农业科技不仅承担着基础农业的相关改造与提升功能,而且还不断的延伸到各个行业的触角,积极适应着农业一二三的融合与发展的要求,努力建立着从产到销的各个科研体系,努力把农业的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等这一系列的功能都努力的纳入到农业科技的研究内容当中,研发先进的信息传递、生产管理、产品营销、文化传承和生态修复等技术,促进农业科技由单项的技术创新向复合型的集成创新改变,不断适应农业上中下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与现代农业中的“高产、优质、安全、生态、高效”等这些要求相比较而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未来的发展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的,主要表现为不全面、不配套、不平衡、科技支撑等引领行业发展的能力不够等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的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一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力量与科技资源缺乏统筹,配置效率不高。科研、教育和推广部门相对独立运行,科技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机制不完善,在立项方面过于强调竞争,选题偏离生产需要,弱化协作,农业科技的整体合力不强,没有形成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科技研发存在着“头重脚轻”现象,即研究强推广弱,上面强基层弱,农业生产得不到科技的有力支撑的现象较为普遍。二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不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跟踪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较多。如种业上,除“甬优”水稻系列品种外,其他作物上育成的品种很少,蔬菜、家禽品种主要从省外引进。农业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对农业设施装备、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研究少,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集成配套明显不足,以节水、节能、节肥、节本技术为主的成系统的栽培技术还未得到普遍应用。一些重点领域技术成果还比较缺乏,单学科、单专业成果多,重大跨学科和影响全局的大成果少,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三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利用率不高。由于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条件比较薄弱,基础还不够扎实、力量也比较薄弱、农科教、产学研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农业方面的科技成果的转换率比较低。农业社会化的相关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备,农民的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人员在技术服务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对于农民的培训缺乏相关的针对性,而且培训的对象多是老龄化,培训的内容也大多是教条化,培训过程中形式比较单一,这些都会严重的影响到科技的应用。加上农业具有一定得风险性,这一情况就会导致农民既想迫切的希望得到最新的技术,但又存在着矛盾那就是不愿意承担示范试验过程中所具有的风险,这一问题也就增加了技术推广的难度。四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力量不足。科技创新的工作还是不能够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相关农业科技建设的队伍总量不够、结构还不够合理,同时也缺少一流的专业团队和领军的人物,在相关的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很难有重大的突破。农业的科技才人储备不足,很少有大学生愿意从事农业生产领域的工作,即使是可以引进相关的人才,留不住、发挥不了作用这一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

三、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

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领域是:注重培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突出高效生产技术、农业种业发展、农田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生态循环技术、有害生物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两个大的方面,并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精准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一)加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体系建设。

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和体系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主体,必须要得到巩固和加强。一是要加快构建“一体多元”的农技推广新体系。二是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继续加快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要在项目、经费等科技资源的配置,以及重大项目立项、成果评价、激励措施等方面给予倾斜,建立联系沟通制度,激发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加快基层农技人员的培养,广泛开展分层分类定期培训,完善学术交流制度,继续开展“十佳”农技人员评比活动。把社会化服务农技人员纳入农技推广体系范畴,加强培训和管理。在项目支持、职称评定、社会保障、技术服务、金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二)加快发展现代种业,科技兴农,良种先行。

一是要培育一批现代种业龙头。为了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优势品种的育种能力,同时还能够培育一批具有国内行业竞争力、具有区域优势、或者是专业优势的骨干龙头的种子和种苗的企业。鼓励相关的种业企业通过入股、兼并或者是重组等形式来整合育种机构、育种人才以及育种材料等种业科技的资源利用,这样可以加速扩展规模;农业企业可以通过依靠自主研发或者是通过与与相关行业的科研单位或者是高校联合合作从而研发新品种,向使种业企业朝着育繁推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支持以育种为主要业务的科研单位通过吸引种业经营管理骨干成建制转型为种业企业。目前我国已经开始选择一批规模较大、并且成长性相对较好的种业企业,对他们加大了扶持的力度,更加着力打造了几个育种能力强、市场营销网络覆盖全、生产与加工技术先进、并且又服务到位的现代化的种业集团。二是要推出一批优势新品种。在“十二五”计划期间,我国就已经将重点定在了研发“甬优”这一系列的杂交水稻、肉鸡和生猪等这些优势品种上面,通过与一批育种与示范创新的平台,加快了优势两种的推广与选育的工作进程。争取到“十二五”末,努力培育出具有五个以上的重大应用前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部级的审定新品种。“甬优”力争到“十二五”末,培育出5个以上具有这一系列的杂交水稻争取通过得到三个组合国家的审定,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部级审定新品种。“甬优”系列杂交稻争取有3个组合通过国家审定。同时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开展种质资源普查,依托科研机构设立市级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建立市级种质资源圃,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实行有效保护和有序开发。三是加大力度培养种业研发的专业团队。加大对育种团队的培养同时加强对育种人才的引进。同时,鼓励相关的种业企业按照市场的需要和针对需求,建设相关的育种机构和中心,引进和自主培养出优秀的育种人才和相关行业的经营推广人才。以此来加快种业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支持从事商业化育种的科研单位或者是个人进入到种业企业来开展育种工作的研发。支持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在种业企业就业,对于能够进入到种业企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高校毕业生在农业生产领域或者是给与他们相应的就业或创业的扶持政策。同时,允许国有种业企业育种科技人才、种子经营骨干参股。四是要形成一整套完备的商业化体系。引导农业科技的骨干龙头企业与行业,应该充分利用公益性的研究成果,这需要按照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育种和培育模式来开展品种的研发与推广的工作,从而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要载体的商业化的育种新机制。支持具有种子的企业朝着苗育服务等方向的延伸,以此来拓展种业经营方面的业务。鼓励哪些种业企业不断地发展连锁经营的模式,以此来建立营销网络的模式,改善经营的设施条件和相对应的技术服务水平。建立完善的商业化的育种成果相关的奖励制度,建设成果的评价体系,这样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品种转让等交易平台的形成,初步形成商业化的发展与奖励机制。

农业科技政策范文第10篇

1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0条明确地规定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1985年中共中央制定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启了中国科技进步的进程,1987年颁布的《技术合同法》使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拥有了法律依据。2008年新修订后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在为高等院校科研工作者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为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系列法律及政策上的优惠措施。201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规定高等院校所取得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职务科技成果,本单位未能适时地实施转化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和参加人在不变更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与本单位的协议进行该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享有协议规定的权益。此外还有《专利法》、《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若干意见》、《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关于进一步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等。另外,为加速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从中央到地方政府还设立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专利补助政策”,设立了各种成果转化平台,并成立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基本形成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框架。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转化,通常在大学设置“技术转移办公室(TechnologyTransferOffice)”来完成该项工作,该机构一般具有以下职能:

(1)对大学的研究者进行培训,增强他们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营意识;

(2)协助研究者保护其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

(3)评估大学研究成果的市场潜力;

(4)寻求潜在的产业伙伴和合作者;

(5)与使用者进行技术许可谈判;

(6)创立新技术公司并寻找投资者和产业合作伙伴。1980年后,“专利许可办公室OTL”(OfficeOfTechnologyLiscencing)逐步成为国外大学技术转移的主要机构。“技术转移办公室(TechnologyTransferOffice)”和“专利许可办公室OTL”(OfficeOfTechnologyLiscencing)是国外大学科研成果的基本机构和载体。美国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成果非常显著,这得益于美国1980年颁布的代拜杜专利和商标修正案(Bayh-Doleact),该法案确定了大学对科研成果专利的拥有权,并明确了大学有向社会转化科研成果的义务,激发研究人员申请专利和转化成果的积极性,导致美国成为世界上农业科研成果推广最好的国家之一。英国科研机构同产业界保持着十分广泛的联系,通过“产业界人士到学校讲座、授课,科研人员为产业提供咨询服务,设立由产业支付薪金和提供研究资金的科研岗位,接受产业委托的科研任务,申请英国政府和欧盟旨在加强科研与产业联系的各种计划和实施项目,联合建立研究所、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等方式实现科研成果向产业的有效转移。日本政府于1998年颁布法令,批准大学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新法令不仅授权大学将研究成果申请专利并实施技术转移,还给予技术转移办公室开办资助,以鼓励日本大学和企业开展更好的合作。然而,日本大学的技术转移活动不如美国大学开展得有效,其专利数量和转让数量远少于美国大学。

2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策法规制约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法规体系,而且这些政策法规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对比,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非常低,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设计的政策法规仍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是缺乏调动科研人员进行应用技术研究并及时进行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国内许多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由于受到评价指标的约束,在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奖励过程中,过分强调论文、论著的重要性,导致科研人员重论文,轻成果。同时,由于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科研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再者,许多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对科研成果推广转化工作在其全盘工作中所占的地位认识不请、不够重视,也加剧了科研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另外,尽管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包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和《合同法》等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法律体系,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技术合同管理比较落后,缺乏配套的具体实施细则,权属不明晰,利益分配不合理、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规定模糊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

3我国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保障机制的完善

鉴于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法规存在的缺陷,首先应当转变对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评价机制,建立以服务社会经济能力和实效为重要内容的评价体系(尤其对于地方性院校和科研机构),形成自上而下重视实用成果及转化、鼓励科研人员加速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保障。同时要强化政策法规的宣讲和落实,在社会上形成尊重科研创新、重视成果转化的良性科研氛围。

上一篇:房地产开发项目范文 下一篇:科技全球化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