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形象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2 12:56:34

旅游形象研究报告

旅游形象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旅游形象 设计与策划 营销与传播 操作和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273-03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旅游形象研究成为旅游研究中的一个新热点。根据1995年以来的文献检索,涉及到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的文章有近130余篇,主要来源于《旅游科学》、《旅游学刊》等旅游研究的专业性期刊和以《商业时代》为代表的经济管理类期刊。内容主要探讨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与设计、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与营销、城市旅游形象管理等问题。本文以此为基础,试图对我国城市旅游形象文献作一个回顾和梳理,对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一、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的历史回顾

总体而言,我国的旅游发展经历了80年代的资源导向阶段、90年代初的市场和产品导向阶段、90年代中后期的形象驱动阶段,国内城市旅游形象研究也开始于90年代中后期。、林炎钊(1995)较早对城市旅游形象进行了探索,指出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旅游形象是指旅游者、社会公众及旅游业内部对旅游业以及旅游业有关活动所给予的整体评价和一般认定。并将城市旅游形象结构划分为:旅游景观形象,旅游产品品质形象,旅游社会形象或旅游环境形象。李蕾蕾(1998)则首先关注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问题,指出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核心应当是解决城市旅游的基本定位问题, 即城市将在旅游者心目中树立并传播怎样的一种形象,它到底是怎样的一座旅游城市,这种形象如何成为吸引人们前来旅游的动力源泉。而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与设计问题,也成为后来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聂献忠(1998)则对城市旅游形象的含义进行了扩展,作为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概念范围不一,但大体包括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以及当地的旅游纪念品等商品、旅游宣传材料及旅游线路等,广义的还包括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机构与部门的建设,以及服务质量和水平等,这些旅游产品一经传播将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综合的视觉意象(image)即旅游视觉形象,构成了城市总体旅游形象的基础框架。以高品味的旅游产品带来的良好视觉形象为基础,加上通过行业人员活动所表现出的旅游行为形象(BI),共同构建完整的旅游形象。到了21世纪,学者们对城市旅游形象更加关注,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范围更广,视角更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谷明(2000)引进了西方的City Identity System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简称CIS,这一系统是从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引申而来。很多学者都对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作了更深入的研究,对李蕾蕾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观点进行了补充,指出这种定位是以对城市旅游发展动力、城市“文脉”、城市客源市场特征及城市旅游形象现状的分析为基础的。汪克会(2005)还专题讨论了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文脉的传承与创新。程金龙不仅对旅游形象研究的策划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操作模式(2007),而且还对城市旅游形象的监控和管理进行了研究(2006),在此基础上又从概念与内涵、制约及影响因素、结构层次、构成要素、关系模式、功能定位和运作机制等方面力图揭示城市旅游形象的内在机理,丰富了城市旅游形象的理论研究(2009)。李宗诚(2008),李晓玲(2009)等从形象传播的角度解析城市旅游形象的发展。熊礼明(2007)则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战略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旅游者。侯兵、黄震方、尚正永(2009)从城市意象变迁的角度分析城市旅游形象的发生和演变机理。吴红霞(2009)探索性地以情感化的城市意象作为城市旅游形象的核心,从客体景观形象、媒介传播形象、主体感知形象三个层面构建起一个城市旅游形象提升系统模型。由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时间较短,旅游形象研究基本上又是“任务带学科”方式,起步也较晚,特别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资金约束,削弱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力量,在旅游感知影响因素、旅游形象感知类型和旅游形象感知行为模式等研究领域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二、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与策划。形象策略在60年代被欧美企业界正式应用和系统化,后为日本所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企业形象设计理论(即人们常称的CI),80年代传人中国,得到应用和推崇。专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形象时代(The Age of Image),那时市场竞争及非市场竞争都将集中表现于“形象力”竞争,形象竞争策略将成为最高层次的竞争策略,相应地,各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旅游业的竞争将从局部的资源、产品、人才、信息等竞争发展到旅游业整体性竞争――旅游形象力的竞争。在此背景下、林炎钊(1995)认为中国城市旅游形象也急待发展,这是摆在城市管理者、旅游部门以及全市人民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应该通过结合城市建设管理理论、旅游发展理论以及现化设计观念的整体性运用,精心刻划城市个性特征,弘扬地方文化,塑造旅游形象, 提高旅游产品的品位和吸引力。并提出在对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时要遵循系统性、特质性、优质性原则。作为对城市旅游形象设计较早的探索,此时的形象设计还仅仅停留在旅游城市阶段,而李蕾蕾(1998)提出了全新的观点。她认为,城市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已不能单纯依赖孤立的旅游景点区,而必须推出城市整体的旅游形象,通过旅游形象的定位、主题口号的提出、视觉形象的设计与推广等基本形象战略来全面发展城市旅游。大多数城市关于形象定位的最终表述,往往以一句主题口号加以概括。如何确定主题口号,应遵循内容源自文脉、表达针对游客、语言紧扣时代、形式借鉴广告的基本原则。李娟文,彭红霞,何军(1999)以武汉市为例,阐释了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的方法,即着眼于一个“特”字,深入分析、体验,做好旅游形象的理念定位工作;着眼于一个“实”字,通过优势旅游资源的规模开发,塑造真实的旅游特色视觉形象;着眼于一个“广”字,借助强有力的宣传推销活动传播城市旅游形象。谷明(2000)在大连市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过程中,在企业CIS包括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的引申下通过分析城市CIS,包含文化识别(CI)、功能识别(FI)、市场识别(MI)三方面,最终完成形象定位,并提出以地域综合性方法塑造多功能城市旅游形象、以创意性思维塑造个性化城市旅游形象。田洪、邹再进(2003)对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策划的核心是对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准确的定位”这一观点进行了补充,结合重庆合川市的具体情况,提出这种定位是以对城市旅游发展动力、城市“文脉”、城市客源市场特征及城市旅游形象现状的分析为基础的。李晓波、袁霜凌(2004)结合成都市案例,提出城市旅游形象设计必须以可识别性为中心,形成主体、客体及其感知为支撑的三元结构。宋欢、喻学才(2006)也提出城市旅游形象定位模式,认为定位需要考虑三方面因素即城市文脉、竞争者因素和市场因素,并且用实例说明了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方法:领先定位、比附定位、导向定位、组合定位。汪克会(2005)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重点关注了文脉的传承与创新和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城市文脉是塑造城市旅游形象的基础性因素之一,而城市旅游形象则一般是城市文脉的具体体现。不难看出,在讨论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与策划这一问题中,不少学者都提到了“文脉”的重要性,“文脉”这一概念由已故地理学家陈传康先生提出,它是指旅游点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既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也包括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是一种综合性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三维时空组合。除了上述观点外,还有不少学者对不同类型的城市进行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作了专题讨论,如章锦河, 陆林(2001)以淮南市为例,研究了资源型城市的旅游形象设计,崔凤军、蒙吉军(1999)通过对平遥古城的案例研究,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设计与实施策略作出了样本。

2.城市旅游形象的营销与传播。在检索到的涉及城市旅游形象的130余篇文献中,有近100篇都与具体的城市或地区相联系,可以说,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一般都是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与实际的旅游营销紧密联系。聂献忠(1998)以香港和上海为例,论述了旅游产品及配套设施等旅游视觉要素的建设,尤其强调了成功的经营与管理表现出的旅游行为形象。他肯定了香港旅协历来都重视宣传活动,它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研究制定不同的市场推广主题,而以上海为代表的大陆城市,在这方面就存在明显的差距。田洪、邹再进(2003)指出形象营造应从城市旅游产品体系、城市旅游形象行为识别体系、城市旅游形象视觉识别体系、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和城市旅游节庆5个方面来进行。顾韬,李胜利(2007)以延安市为例,提出设计旅游形象标志,加大形象宣传力度,策划旅游节庆活动的形象推广策略。张金山(2007)指出,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前提下,迫切需要形象营销的牵引拉动,形象营销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他分析了资源型城市旅游形象营销的策略包括:形象重塑策略;借势策略;密集强化策略;规避策略;政府主导战略。谢利芳(2009)在研究城市旅游形象和营销策略时指出,良好的设计只是整个旅游形象战略的开始。要使城市旅游形象得到很好的推广,使城市的知名度得以提高,必须有一系列的营销策略。她以绍兴市为例,罗列了五点营销策略:文化旅游营销策略;形象的差别化战略;旅游市场细分及定位策略;市场营销活动策略;服务质量营销策略。国外旅游形象研究表明,形象是吸引旅游者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形象”使旅游者产生一种追求感,进而驱动旅游者前往。并且形象还将随着游客的到来离开而广为传播,形成一个广告效应圈。1999年3月26日,中央电视台第四套的国际频道播出了“威海CHINA”形象广告后,广告首开城市形象广告的先河,再到央视推出“2004年中国魅力城市展示”和后来的“魅力中国、魅力名镇展示”已有300多个城市在各类媒体上不同程度的作过形象广告,形成令人目不暇接的“城市形象广告秀”。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在城市旅游形象的营销过程中,形象的传播至关重要。梁海燕(2005)分析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应借助于多样化的手段,形成全方位的立体传播网络,包括:设计统一的视觉标识;创立形象的主题口号;抓住宣传的表现时机;开发代表性的形象纪念品;开展全民好客的形象运动。李晓玲(2009)以泸州市为例,指出城市形象传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大众传播策略与商业广告与行销策略结合;既要注重互补和协同,利用背景替代,又要防止雷同,突出差异化与独特性,避免接近替代;加强旅游地软硬件设施建设,使旅游者的让渡价值最大化,产生正面的实地感知形象,形成口碑效应。吴红霞(2009)在研究城市旅游形象提升系统时,专门关注了旅游媒介形象提升策略,她结合重庆市的具体案例,提出可以采用以交互式和非目的性媒介载体为主的柔性传播渠道,重视和敢于尝试时尚性较强的新型媒体传播方式。

3.城市旅游形象的操作与管理。城市旅游形象的具体操作与管理过程,是在城市旅游形象确定并传播后,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主体应不断关注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要根据旅游者的反馈,对城市旅游形象进行监控和调整。程金龙(2006,2007,2009)从概念与内涵、制约及影响因素、结构层次、构成要素、关系模式、功能定位和运作机制等方面力图揭示城市旅游形象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了城市旅游形象运作过程中的三大着眼点:一是继承传统优势,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弘扬形象的优势点和面;二是找出和改进形象的明显不佳之处;三是寻找形象优化的新的增长点和生长线。他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城市旅游形象策划实践,包括如下七个步骤:形象调查分析与诊断、形象定位模式与竞争分析、主题形象策划、微观形象策划、形象要素空间配置与协调、形象塑造推广与传播、形象评价与管理。他创新性地探索了城市旅游形象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五种差距:旅游者预期形象与形象设计者认知的顾客期望形象之间的差距。形象设计者认知的旅游者期望形象与其设计出的形象管理规范之间的差距。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旅游服务所传递出的形象与形象设计者制定的形象管理规范之间的差距。旅游服务传递中的形象与形象管理部门对外宣扬的形象间的差距。旅游者的体验形象与预期形象之间的差距。针对这五种差距,城市旅游形象的管理就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常态管理――建立城市旅游信息系统,动态管理――追踪监控城市旅游形象状态,危机管理――避免或减轻危机事件的影响,优化管理――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功能。韩顺法,陶卓民(2005)针对城市旅游形象问题,分析城市旅游形象的修正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旅游地的发展阶段;旅游目标市场的受众分析和替代分析;旅游发展的外部条件即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和事件的发生,最后,结合营销的创新理念进行旅游形象的修正。汪克会(2007)指出当前国内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存在着以下一些误区:把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简单化为城市旅游形象视觉景观建设;片面夸大城市旅游形象的经济作用;忽略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黄河(2009)则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策划实践应用效果不佳的原因:政府的无为与“失位”;策划者缺乏对地方文脉的准确把握。

三、中国城市旅游形象研究中较少涉及的方面

1.城市旅游形象间的对比研究。经过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国内虽然在旅游城市形象策划方面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旅游城市形象的理论研究不够,理论建设较为薄弱,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且在形象策划实践中多偏重于应用研究,个案研究过程中不同学者对不同地域的构想在分析上有雷同倾向。虽然不少学者都提出城市旅游形象策划时应分析竞争因素,但是在实际的个案研究中却鲜有涉及。城市旅游,贵在特色,贵在个性,在对单个城市进行旅游形象策划时,除了分析传统的区位、资源、功能时,还应考虑到区域内临近城市的旅游形象,或者是借鉴其他一些相似类型的城市的旅游形象策划案例。因此,在城市旅游形象进行策划时,不同城市旅游形象间的对比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旅游形象间的关系。城市经济与城市旅游形象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促进城市旅游水平的提高,因此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策划必须顺应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律。而另一方面,一个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对于提高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必然为城市带来更多的游客和投资,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就城市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旅游形象形成之间的关系而言,目前尚无专文论及。不难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城市,在设计和策划城市旅游形象时,有不同的侧重点和方法,经济因素在城市旅游形象中的影响力也不相同。随着城市旅游形象理论与实践的逐渐丰富和成熟,对城市经济发展与旅游形象间的关系研究,应该也会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锋.区域旅游形象设计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经济地理,1999(19)

2.,林炎钊.构建城市旅游形象初探[J].旅游研究与实践,1995(3)

3.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J].旅游学刊,1998(1)

4.聂献忠.旅游形象建设与都市旅游业发展―以香港、上海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1998(2)

5.谷明.大连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及整体策划[J].旅游学刊,2000(5)

6.汪克会.试论国内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文脉的继承与创新[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5

7.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的内在机理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2)

8.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策划的操作模式研究[J].旅游科学,2007(10)

9.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的监控与管理研究[J].旅游科学,2006(10)

10.李宗诚.中国城市的形象传播[J].旅游时代,2008(11)

11.李晓玲.旅游形象传播研究―――兼论泸州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策略[J].集体经济,2009(6)

12.熊礼明.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城市旅游形象战略探讨[J].商业时代,2007(22)

13.侯兵,黄震方,尚正永. 基于城市意象变迁的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9(12)

14.吴红霞.城市旅游形象提升系统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9

15.李娟文,彭红霞,何军.论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以武汉市为例[J].人文地理,1999(9)

16.田洪,邹再进.城市旅游形象策划[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3(12)

17.李晓波,袁霜凌.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三元论―――以成都市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3)

18.宋欢,喻学才.浅议城市旅游形象定位[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

19.章锦河,陆林.资源型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以淮南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1(2)

20.崔凤军,蒙吉军.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设计与实施策略―――平遥古城的案例研究[J].人文地理,1999(2)

21.顾韬,李胜利.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与推广策略研究―――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22.张金山.浅析资源型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及营销策略―――以焦作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9)

23.谢利芳.绍兴城市旅游形象及其营销策略探析[J].集体经济,2009(6)

24.梁海燕.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J].福建地理,2005(12)

25.韩顺法,陶卓民.城市旅游形象问题及系统修正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5(7)

26.汪克会.浅析当前国内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的几个误区[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5)

27.黄河.城市旅游形象策划实践应用效果不佳的原因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9(14)

28.熊礼明.旅游者对长沙市旅游形象认知的问卷调查[J].商场现代化,2008(3)

29.汪克会.国内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综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30.程金龙,吴国清.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旅游学刊,2004(2)

旅游形象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芹川;古村落;旅游品牌;VI设计;视觉形象

说起芹川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座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浪川乡西部的古村落。芹川古村为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旅游业发展多年,虽有了不小的游客量,但今仍未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开发,且旅游发展对芹川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从我们知道、了解了这村落古老的人文文化,发现同样是有建筑特色,有悠久历史的古建筑群,为什么大如乌镇、周庄,小如西塘,他们都能把自己地方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得有声有色,而知道芹川的人却寥寥无几,更别提带动当地的经济产业。所以,我们课题组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就如何为芹川古镇塑造“一村一品”的品牌形象做了深入研究及调查。首先我们根据芹川古镇原有的人文文化,针对当今旅游品牌的风向进行了VI形象设计,并总结了市场上常见的设计方法与思路;然后剖析芹川古镇现有品牌视觉形象不足,并提出相对的设计修改方案,来促进芹川古镇旅游业走上特色化发展道路。最后我们制作影音视频文件来更生动的向世人展现芹川的古朴之美、建筑之美,来表达芹川古镇的可塑造性。

在芹川古村落旅游品牌视觉系统设计中我们将其分为两大类来分别进行项目研究:

1 第一大类VI形象设计

1.1 古村落的标志策划

此间我们多次去芹川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该村落虽然地处浙江,可是整个村子建筑风格都是能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徽派建筑的气息。在街角巷口漫步,仿若置身于皖南某个古村落。正因如此我们特地将整个标志基调定位徽派风格。

漫步与村庄会发现在村子中央横卧了一条溪流,宛如衣带自上游飘至村口,因为有了这溪水自然少不了桥,在全村约莫估计大大小小就有30多座桥,而半数以上是柏木搭成的独木桥,少数的拱形桥穿插其中。走在桥上,柏木会时常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溪的两岸屋舍俨然,环溪而建。经过我们团队多次筛选商议最终决定将溪流跟拱形桥作为标志的组成元素,至于深意容我徐徐道来。

1.2 古村落的标志设计

芹川古镇的整体LOGO(图1)设计将中国古典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与印章造型相结合,具有古村旅游浓郁的人文气息。细看文字的横平竖直均采用了有江南建筑代表美誉的徽派建筑,横笔以徽派建筑中马头墙为创意来源,竖笔则用立柱来体现,其间最有意思的是将中国古建筑――拱形桥与字体融合,来向人们传达出亲传古镇的整体形象跟风格。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标志下方W也是wisdom(智慧)的开头字母,表达了古镇的一砖一瓦的建筑也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同样也可以比喻成一条蜿蜒的河流,设计者用它来比拟人家,也想表达出芹川古镇的居民自然的尊敬与热爱。

1.3 古村落的标准色/辅助色设计

我们以深灰色(C:65 M:56 Y:58 K:10)为主色调作为整个古村落水墨江南徽派建筑的体现。然后中间的河流用蓝色(C:73 M:26 Y:9 K:0),因为蓝色用能给予人一种包容、平和的感觉就像祖先的智慧一样,在意更深层次的蓝(C:64 M:27 Y:29 K:0)运用水波上加以点缀。最后视线的右下方的印章用红色(C:6 M:99 Y:95 K:0)来象征传统,印章的字体颜色则是淡黄(C:0 M:0 Y:20 K:0)。

1.4 古村落名称标准字体设计

字体演变则来源于黑体之后再在边角进行仿徽派建筑马头墙O计。

1.5 古村落VI视觉形象设计

包括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两个部分。第一,基础部分包括标志设计、标准色与标准字体设计、口号设计、吉祥物设计等;第二,应用部分包括古村落广告宣传系统、古村落环境及建筑形象系统、古村落观光交通设备形象、古村落品牌网站、古村落办公及服务系统设计、古村落商品包装设计、古村落观光指示系统、古村落公共服务系统导向系统等。

2 第二大类品牌形象推广设计

2.1 古村落广告宣传系统

我们运用媒介加强对芹川文化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推广的效果是要给人以感官和心理上的刺激,通过采用图案、字体、色彩、口号等设计进行传播,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将芹川打造成为人人知晓的旅游古村。具体有:第一,芹川古村宣传片拍摄与制作(图2)。第二,形象广告宣传。广告设计及宣传推广手册设计、留念光碟设计。第三,网络媒介宣传。第四,旅游展览会宣传。

2.2 古村落商品包装设计

经过我们了解,知道芹川古镇有一种较为有名的特色糕点――麻酥糖,但是麻酥糖原有的包装并不能引起游客的直接购买欲望,部分购买游客也只是因为了解后或者被人介绍后才特意去买这种糕点,所以我们决定从包装设计下手从产品包装装潢上给游客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设计图3(右)麻酥糖的外包装。我们在包装材质上选择了天然材料――牛皮纸。牛皮纸具有朴质的原始特点,符合我们理念土特产品以其“土生土长”为特色来吸引各地的消费者,同时又恰当的表达传统手工“麻酥糖”的传承文化。另外,色调上我们以牛皮纸的淡黄色为主色而不是沿用标志的主色调,因为我们觉得淡黄色作为一个比较温馨的颜色更能第一时间拉近食品与游客之间的距离。包装右边的图案则是引用了产品的实体造型,更好地向游客传达产品的真实情况,让游客通过图片产生购买欲望,也同时让游客一目了然清楚包装上看到的是什么样,购买到的也便是一样的。包装的左边我们对“麻酥糖”三个字进行了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字体设计,视觉上更时尚,也很好的突出了品牌调性。另外,整体包装设计简约、大气,未出现繁琐的介绍词,但在包装内里我们设计了一张小的介绍单,介绍了芹川麻酥糖的历史以及制作工艺,让游客足够了解我们产品的与众不同,增加好感度。

3 结语

我们通过对芹川古村品牌形象的设计,全方位宣传古民居的特色文化,在芹川品牌形象塑造上已经产生了一个宏观的视角、整体的规划,并且通过规范景点导视牌的设计,协调古村形象,能够改变缺少整体的现象;在这次旅游产品的设计地加入了能够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元素,使品牌观念加强来引导游客了解该地区的史实文化和相关信息等问题,直接提高了芹川古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终推广“一村一品”是芹川旅游发展的正确途径,也是增强旅游竞争力的一种趋势。我们也希望通过对芹川古村旅游品牌形象的设计与推广,将对芹川古村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起到极强的推动力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卫霞.杭州古村落旅游品牌VI设计实践与探索――以桐庐深澳古村为例[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05):45-47.

旅游形象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2009年里,陕西省决咨委选择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调研,提出27份课题研究报告、126份咨询建议,参与了10部地方立法、30多个专项规划和98个重大项目的咨询论证,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发挥了参谋作用。

一、关于专题研究报告

1.针对“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升级,是我省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提出了三项研究报告:

建议将我省资源型企业建成“航母”式的大集团,发展深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做出《将陕煤集团建成我省“航母”式特大型企业集团》的研究报告,建议实施“大集团体制,现代化采掘,深加工开发,循环式利用”的煤炭资源开发转化新战略,提出做大做强的8条措施。袁省长作出批示“省政府已专题研究过陕煤集团的进一步发展,正在论证方案,请华炜同志将进一步意见报告省政府”。陕煤集团遵照袁省长的批示,参考省决咨委的建议正在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省政府。

建议把发展风电设备,作为推动我省装备制造业换代升级的重要内容。做出《把陕西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做强做大的建议》报告,指出我省发展风电设备产业的技术优势突出,研发生产风电设备可以提升我省传统产业水平,并提出6条对策建议。袁省长批示要求省发改委和省工信厅“按振兴产业规划的分工”,“搞一个实施性规划”与“支持政策措施”。根据袁省长指示,省发改委牵头召开了一系列座谈论证会,制定出《陕西省风电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已报经省政府22次常务会审议批准实施。

建议发展通用飞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报告对发展通用飞机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调研认为,4~6座级单翼小型飞机和7~12座级公务机在我国用途广、潜力大、前景好,我省具有良好的研发平台和较强的技术装备,可以形成一个战略性产业。吴登昌副省长接到报告后,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听取了省决咨委的专题汇报,决定以阎良航空产业基地为主要平台,制定通用飞机产业发展规划,抓好相关工作的落实,积极推进通用飞机产业发展。随后,赵正永常务副省长批示:“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发展通用飞机产业予以支持,我省可进一步争取。”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制定发展通用飞机方案。

2.就“我省出现了新一轮的投资高潮,为了既快又好地用好这些投资”提出了两项报告:

《进一步改革我省行政审批制度》的报告。建议:凡法律、法规对同一事项规定省市县政府都有权审批的,原则上下放下级政府审批;凡通过行政执法、质量认证、事后监管证明能达到要求的,可以交给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自律管理,不再作为行政审批事项保留;凡一个审批事项分别由一个部门审查、一个部门登记的,可以作为登记部门的审批项目,列入前置备案即可。同时,建议对政务大厅实行“三集中”、“三到位”的管理,提高办事效率,缩短项目审批时间。袁省长批示“监察厅拿出深化改革意见,政府专题研究。”

《完善我省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保障机制》的报告。建议采取6项具体措施完善监督保障机制,确保新上重大项目“工程优质,资金安全,干部廉洁”。袁省长、赵正永常务副省长及时作出批示。省纪检委郭永平书记批示:“所提建议很好,我完全赞成。请毅民、岳崇同志召集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具体安排意见,抓好落实。”

3.就调整我省对外贸易结构和建立协调机制提出了两项报告:

建议建立出口贸易与出口产业紧密互动机制。建议省政府建立有综合部门、产业主管部门、对外贸易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出口产业与出口贸易之间的重大问题,指导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建立重点出口产品产业联盟,推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景俊海副省长肯定了这个意见,并报经袁省长同意,建立了以景副省长为召集人的全省出口外贸与出口产业联席会议制度。

建议将我省国际服务贸易打造成开放型经济的新亮点。提出着力抓好服务外包和软件及相关信息服务出口、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拓展国际会展、发展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等五大重点领域,建议采取9条措施强力予以推进,力争实现我省国际服务贸易的新突破。赵书记批示“加快发展服务贸易,重要而紧迫,又正当其时”,要求有关领导及部门认真加以研究推进。景俊海副省长提议“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一个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正在抓紧起草,其中《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省政府27次常务会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4.鉴于我省科技优势名列全国前茅,有效推进科技资源转化是发展新兴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为此,提出两份报告:

建议发挥我省军工科技优势,促进民品产业发展。陕西军工资源名列全国第一,但长期以来却未能很好地转化为推动我省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报告分析出4条原因,提出5条加快军民融合发展的建议。赵书记看后还专门召集省国防科工办的有关负责人进行座谈,对我省军民融合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根据赵书记的指示,结合实施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省政府去年专门发出69号文件,推出“双百工程”,集中支持100家军民结合企业和100个民项目,大力推进我省军民融合的发展。

加快我省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报告。建议采取6项政策措施,推动成果转化,加快实现产业化步伐。赵正永常务副省长批示省发改委“对此加以研究并专门讨论一次”。吴登昌副省长批示“请省工信厅负责同志会同发改委、科技厅负责同志研究提出意见”。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抓紧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5.围绕“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把西安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提出了三项研究报告:

提出西咸共同建设新区的意见。建议:由省发改委牵头,抓紧编制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发展规划,作为指导一体化发展的蓝图;以“三区一带”(沣渭新区、泾渭工业园区、空港产业园区和渭河西咸段生态景观带)为基础,启动两市共建新区,在共建区内率先实现突破;建立由省政府主导的权威性体制,加强指导和协调。同时对两市在共建区的责任和利益分配也提出了意见。建议受到了赵书记和袁省长的重视。随后省发改委在参考省决咨委和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并经省政府26次常务会议审议批准。方案对西咸共建新区的发展目标、功能区分和产业布局,以及省政府的支持政策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成立了由袁省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今年2月沣渭、泾渭两个新区已揭牌成立,正式运行。

把西安市作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建议。做出《把西安市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地区》的研究报告。赵书记批示“请清云、宝根同志阅研并提出意见”。目前在孙清云书记和陈宝根市长的主持下,西安市正在起草《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和《实施方案》报省审批。

将西安建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建议。提出《将西安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研究报告。西安市委中心组对这个研究报告进行了讨论,认为目标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西安市在制定“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实施意见”时,采纳了研究报告的相关建议。

6.针对“为什么陕西农民收入排位长期靠后”问题,提出了三方面对策:

《我省急需建设和改造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报告,建议“建设一批新工程,改造一批老工程,配套一批建成工程。”赵书记批示“这件事需引起高度重视”。省水利厅已制定专题规划报送省政府。目前几处在建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几项新上项目已通过国家评审。

《在陕北沿黄河山区建设300万亩优质红枣产业基地》的研究报告。提出在陕北沿黄河山区建立5大支持体系,实施6大对策措施,建设红枣产业基地。赵书记批示“这件事要在已有基础上,予以重视和推进”。袁省长批示“首先是要确定优生区,完善规划和措施”。姚引良副省长批示要“推进陕北红枣重点县建设,专项资金予以倾斜”。目前,林业厅和陕北两市正在制定落实建设基地的规划和有关措施。

《指导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健康发展》的研究报告。通过分析我省专业合作社发展慢、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的问题,提出抓好示范建设、推动科技入社、鼓励人才加盟、落实帮扶政策、组建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等推进措施。赵书记和袁省长等领导分别批示,指出“决咨委的建议值得重视。这是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省农业厅已经制定了扶持发展方案和有关政策措施,正在逐步实施。

7.围绕“陕南突破发展问题”提出了三份报告:

《陕南需要布局一批重大项目带动突破发展》的报告。建议“十二五”期间,省上重点在陕南布局7类重大项目,即:绿色产业、生态旅游、生物制药、电能装机、装备制造、新型材料、钢铁产业。同时,提出了培育核心企业、建设循环经济园区、构建技术支撑平台、强化资源勘探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城镇建设等相关措施。

《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勘探开发镇巴油气资源》报告。对镇巴油气勘探情况进行了专门调研,发现制约勘探的主要问题是交通问题,由于山区交通困难,大型设备难于进入,影响勘探进度。赵书记、袁省长等领导在报告上作出批示。洪峰副省长亲自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到镇巴现场办公,专门解决勘探地区的交通问题。目前勘探区内急需打通的隧道和公路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需要新建的西乡――镇巴二级公路已经动工,勘探单位定于今年6月正式开工打3口探井。

《抓住纳入关天经济区的机遇,加快商洛突破发展》的报告。建议把商洛建成关天经济区内新能源和现代材料工业基地以及发展绿色经济和生态旅游等。有4位省级领导在报告上作出批示,要求省发改委“在‘十二五’规划制定中体现支持商洛突破发展”。省发改委在修改陕南产业规划中吸收了省决咨委的有关建议。

8.对府谷、靖边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两份调查报告:

《府谷发展模式调查》的报告。分析了府谷的3大发展阶段,总结出5条成功经验。袁省长批示:这篇报告“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通过我们的工作,围绕一个龙头企业或是优势资源,形成一个创业的局面,既富民又强省”。全省能源工作暨第七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将这篇调查报告作为会议文件印发。省政府拟于适当时机在府谷召开全省民营企业发展现场会,推广府谷经验。《陕西日报》、国务院扶贫网、中国企业新闻网、新华网、陕经网等近30家网转发。

《靖边县怎样实现三年跨入全国百强县》的报告。总结靖边的主要经验是做好了三篇大文章:立足能源资源优势,做大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的大文章;立足自然条件优势,做大发展现代农业的大文章;立足县情实际,做好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文章。这篇调查《陕西日报》全文发表后,其他县也从中获得了启示和借鉴。

9.鉴于“我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正处在一个高点起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提出了《关于提升陕西文化形象若干问题的研究和建议》。建议打造文化遗产形象、山川形胜形象、城乡视觉形象、文学艺术形象、媒体网络形象等9大文化形象工程,将陕西建成富有东方文化神韵、具有时代创新活力的西部文化强省,并提出了具体的推进政策和措施。袁省长批示“此报告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十分难得,也有价值”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悦认为“此研究报告十分重要”,“需要认真规划,精心策划,调动方方面面锲而不舍抓落实”。目前省委宣传部和文化厅正在加紧研究制定实施意见。

二、关于咨询委员个人建议

全年共有85位委员提出咨询建议126条。这些建议主题明确,短小精练,一事一议,开门见山,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有39条建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批示和肯定,有不少“小建议”发挥了“大作用”。

杨永善,以《1+1>2之谜》为题,写了一份建议,深入分析了统计浮夸的原因,提出了从法律和制度上杜绝这种现象的具体建议。建议受到了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的重视,他写信呈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副总理看后批示 “省市区GDP由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十分必要,请国家统计局深入调研,提出具体实施方案,报国务院审批”。

张仲良和马文义,提出西宝、西铜两条高速公路改扩建初步设计不尽合理的建议,陈述了调整的具体意见。赵书记、袁省长作出批示。洪峰副省长两次批示:“请交通厅认真研究论证,最好当面听一听建议人的意见。”省交通厅十分重视领导批示和专家意见,在西宝线改扩建过程中,集思广益,反复论证,缩短了新建路线的长度,节省了建设资金,节约了土地资源。

杨宝珊、李铁,写出《加强我省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建议。建议省住建厅会同省发改委、科技厅、环保厅重视我省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并作为一项重点环保项目推动开发。此建议引起了赵书记的重视,批示洪峰同志处理。

杜鸿科、王治国,写出《应尽快拆迁神禾塬高校群内的长安殡仪馆》的建议。主管教育的朱静芝副省长看到后立即批示:“请相关部门,尤其是教育厅、西安市、长安区尽快解决此问题。”这一问题及时解决后,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热烈欢迎。

三、积极参与法规、规划和重大项目的咨询论证,提出了许多重要修改意见

一年中,多名决咨委员应邀参与了10部地方法规、30多个专项规划和98项重大工程项目的咨询论证。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不少重要意见,为领导决策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部署2010年决策咨询重点工作

旅游形象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我作为省政协委员,于2004年向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呈报了《关于加快我省会展业发展的建议》书面材料,省政协将其确定为大会发言。这一建议,被省政府采纳,2005年组织制定并实施了河北省第一个《会展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至今已5年了。我作为《规划纲要》的制定、实施亲历者,感到有必要就其产生和效果作一回顾,以存史并资政。

省政府高度重视政协委员的建议

2004年1月,在河北省各级组织总结一年来工作、谋划新一年工作之际,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开幕,我的《关于加快我省会展业发展的建议》大会发言材料,印发与会人员。时任省政府分管外事、商务、旅游等工作的副省长才利民出席会议并在我的发言材料上作了批示。批示在指出发展会展经济的重要性、建议很好外,向省贸促会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现着手开始编制我省会展业发展规划。二是指导各市和重点县利用现有载体,办好大中型展。三是按照市场经济运作的方式,组织部分我省企业走出去参加国内外的贸易展览。四是加强会展经济的协调,发改委、财政、商务等有关部门应积极支持会展业的发展。”

河北省贸促会认真落实了上述批示。2004年3月1日由我主持,召开了会长办公会议(我时任省贸促会会长、党组书记),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关于制定河北省会展业发展规划,会议在强调它是省政府交给会的任务,意义重大外,决定成立河北省会展业发展规划小组(以下简称规划小组),由赵玉生副会长负责,尽快完成规划的制定任务。3月16日,由省贸促会、省社科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政法学院、省国际展览中心等单位领导、专家教授及展览业人员组成的规划小组成立。4至5月,规划小组对上海、辽宁等地及河北省11个设区市会展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7月编制出《规划纲要(草案)》,并撰写了《河北省会展业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作为对《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研究报告》由前言、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国际会展业发展趋势与中外会展业比较、河北会展业发展现状、河北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发展河北会展业的建议6部分组成。7月27日,为了保证《规划纲要(草案)》和《研究报告》具有科学性、可行性,规划小组组织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旅游局、省贸促会等部门主管负责人召开了省内论证会;7月31日组织全国会展业界的权威专家召开了全国论证会。规划小组根据论证会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纲要(草案)》和《研究报告》进行了认真修改。

省贸促会将《规划纲要(草案)》和《研究报告》呈报省政府后,2004年8月、2005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外事商务处就《规划纲要(草案)》和《研究报告》征求了省政府外经贸专家咨询组专家和省发改委等14个委厅局,以及11个设区市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小组对《规划纲要(草案)》和《研究报告》作进一步修改后,才利民副省长召集以上14个委厅局及石家庄海关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研究。2005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将《规划纲要(草案)》和《研究报告》送省政府研究室修改。11月26日,根据时任常务副省长郭庚茂的批示,省发改委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对《规划纲要(草案)》和《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规划小组又对《规划纲要(草案)》和《研究报告》作了修改,于12月1日经省贸促会党组会议研究同意后,呈报了省政府。

2005年12月28日省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列专题研究了《规划纲要(草案)》和《研究报告》。会议由时任省长季允石主持。我就《规划纲要(草案)》和《研究报告》的起草过程、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说明。经过讨论,会议通过了《规划纲要》和《研究报告》,并于2005年12月31日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冀政办[2005]37号)将其印发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要求认真抓好落实。这是河北省第一个会展业发展规划。

河北省会展业发展规划取得明显成效

《规划纲要》,确定了2006年至2010年河北省会展业发展的思路与总体目标、发展布局及其重点、保障措施。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年举办各类相关活动100项,形成20个较大影响展会,展馆面积达26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达3万人左右,展会直接收入达到3.5亿左右,带动收入达到35亿元左右。重点是建设和形成4个会展城市――石家庄、廊坊、唐山、邯郸,20个较大影响展会――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中国・石家庄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唐山)陶瓷博览会、中国北方农产品交易会、中国(承德)国际旅游文化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清河国际羊绒及绒毛制品博览会、中国(安平)国际丝网博览会、中国(石家庄)消费品博览会、河北省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石家庄国际医药博览会、河北省畜牧产品交易会、石家庄信息产业博览会、邯郸秋季博览会(邯郸国际采购经贸洽谈会)、河北服装博览会、中国北方皮革皮草博览会、河北工业装备展览会、中国河北物流博览会、北方建筑材料展览会、保定汽车博览会、北方酒类展览会。保障措施主要是:加快场馆建设,完善配套措施;加强会展业的管理和协调;培育和规范会展市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及会展应用研究;促进会展业对外开放。

至今,《规划纲要》实施5年了,实践充分证明,它的制定非常及时、正确。《规划纲要》的实施,取得以下3个方面突出成效。一是改变了河北省会展业发展无章可循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会展业加速发展,带来了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省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展示企业形象、宣传河北经济建设成就、提升河北在国际上的知名度的窗口行业。但是,由于会展是新兴产业,又缺乏管理经验,河北省会展业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了全省会展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各地强烈呼吁政府制定制度,规范会展发展行为、市场秩序。《规划纲要》的实施,从根本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条件。二是有力指导了河北省会展业健康发展。《规划纲要》后,各设区市政府和部分县(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自己的会展业发展规划或实施细则,并付诸行动,促进了全省会展业可持续发展,使会展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石家庄、唐山、廊坊、邯郸市制定的会展业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本市会展业快速、健康发展。三是为制定河北省“十二五”会展业发展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旅游形象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戏曲;院校招生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3

一、绪论

中国戏曲是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从文学角度讲,中国戏曲可以与汉赋、唐诗、宋词等相提并论。中国戏曲从起源,到逐渐不断发展,直至成熟,中间经历了千年历史时间,到元明清时期达到戏曲高峰。清乾隆以后,中国戏曲呈现地方戏曲蓬勃发展的状态,成为中国戏曲的主流。到了现代,则伴随中西文化的交融,出现了现代戏。现代戏的发展是中国戏曲历史上重大的历史变革,不但在戏曲反映内容上,而且在戏曲的创作手法、舞台表演、音乐唱腔方面等都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中国戏曲的创作也逐渐以“革命历史剧、讴歌现实剧、改革反思剧、爱情伦理剧、社会伦理剧”为主要内容。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也不断创新,在中国戏曲表演程式的核心地位得到重新确认的同时,也逐渐增加许多新的现代戏曲的表演形式。“以人带戏、名角效应”也变得越来越突出,“舞台美术”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由于中西文化的不断交融,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戏曲也不断受到多元文化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影响,在中国戏曲的舞台美术、音乐配置、道具选择、服饰打扮及戏曲对白、唱词唱腔方面都呈现出与以往传统戏曲,既有差异又有共同点的特性。由于目前中国社会正在处于变化迅速,娱乐多元化的时代,中国戏曲面对诸多形式的娱乐竞争,如何让自己更好的得到群众的欢迎,成为中国戏曲发展面临突出现象。中国戏曲的发展,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中国戏曲人才的培养,而中国戏曲人才的培养,却又与中国戏曲院校的招生入学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戏曲院校只有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才可能从中培养出杰出的中国戏曲人才,这样才可能为中国戏曲在诸多的娱乐竞争中赢得一片天地。

二、文献综述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中国民间的歌舞、说唱和滑稽戏综合而成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经过汉、唐、宋、金等朝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为核心的中国戏曲苑,这种艺术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表演艺术等。目前大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例如,昆曲、淮剧、秦腔、粤剧、川剧、河北梆子、湘剧、晋剧、黄梅戏、河南坠子、汉剧、湖南花鼓戏等。

周新友(2012)通过对中国戏曲院校的招生方面研究,当费用水平较高时,这不但限制或妨碍了学员入学的可能性与积极性,同时也使得院校丧失了更多培养戏曲学员的机会与条件,从而造成中国戏曲学院招生入学率的下降。祁建(2008)认为如果学习戏曲的费用是学员所能够承担的,则学员就会有机会进入戏曲院校学习戏曲,从而提高戏曲院校的招生入学率;反之,如果学习的费用水平超过了学员所能承担的经济条件,则学员就会丧失进入戏曲学院学习戏曲的机会,最终导致戏曲学院招生入学率的下降。在政府财政拨款或学院演出收入不断减少的情况,培养戏曲学员的费用也就会相应减少,从而戏曲学院所能够培养的学员数量也就会随之减少,这样就会造成戏曲学院招生计划人数的下降,从而导致戏曲学院招生入学率的下降。祁建(2008)指出由于以前曾经发生过戏曲院校的领导打击报复学生的事件,以及戏曲院校招生过程中存在的“圈子”现象等,这在败坏戏曲院校整体社会声誉的同时,也降低了年轻一代对戏曲院校的信任度,从而妨碍了戏曲院校对于考生的吸引力。张文振(2010)指出,目前中国的戏曲院校在戏曲的艺术本体创作方面缺乏深入研究,对于有助于戏曲艺术实践和创作的理论归纳过于忽略,这导致无法进一步提升戏曲院校的规格和品格,导致社会形象受损。在戏曲院校过于强调戏曲艺术表演的实践,突出以舞台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往往造成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设置,从而忽视了科学研究的内容,这样长期发展就会戏曲院校科研成果少、限制了戏曲院校办学规格的提升,从而成为戏曲院校提升自身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的瓶颈,这也妨碍了新学生的招生。沈勇(2012)认为如果戏曲院校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新颖或创新性强,教学技巧丰富,那么这很有利于吸引更多学员学习戏曲,目前戏曲教学教师人员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教师人员数量的多少成为衡量戏曲院校教师综合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刘坚(2002)指出,戏曲教育专业多、戏曲教师分工细、专长突出、个性明显,这都要求戏曲院校在师资结构队伍构建上面更加健全,否则无法满足戏曲院校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朱为总(2007)指出,由于昆曲的专业演员的演艺标准高、教学难度较大,这就导致昆曲的培训师资相对比较缺乏。中国的许多戏曲院校由于昆曲方面的师资力量不够,导致无法招生。张文振(2010)发现目前中国戏曲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很多不利于戏曲教育和招生的现象:专业从事戏曲教学的教师队伍不够,外聘兼职教师比例太多,教师队伍机构建设不够合理,缺乏戏曲教育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部分教师的奉献意识差、责任感不强、整体素质偏低等。曲润海(1996)目前的戏曲教学中,尤其是表演教学中,还是仍然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为主,缺乏相应的规范性的教学纲要。刘坚(2002)指出,戏曲院校的培养教材不但应该具有高质量的内容和标准,而且在表述形式和撰写技巧方面也应该实现文风舒展、语言流畅。教材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到求实显效教学方法的形成,所以提高培养教材的质量和标准,这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戏曲的学习中来,从而促进招生量的提高。王娜(2010)指出在戏曲逐渐丧失原来的主流地位以后,戏曲演出的收入也大幅度减少,这样让很多学员感到无法平衡学习戏曲的付出成本,从而丧失学习戏曲的积极性。在演出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很多戏曲毕业的学员也纷纷转行从事其它行业,不愿意到戏曲行业就业,这样也导致戏曲学员在戏曲行业就业率的下降,从而让学员对未来丧失希望,最终放弃入学学习戏曲。曲润海(1996)在中国戏曲院校培养中,虽然有许多的实践机会和实习表演戏,但是面对数量众多的大学生和中专生,还是不能满足需求。学生的表演能力在无法得到充分提高和剧团接受能力有限及毕业学生众多的情况下,戏曲院校的学生就业成为限制戏曲院校招生的瓶颈。朱为总(2007)由于戏曲的不景气,昆曲的演出量每年都锐减,这使得中年演员登台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少,年轻演员对于自己未来艺术发展前途缺乏信心;同时由于较低的就业待遇,这也使得众多演员不愿意把昆曲作为自己职业的终生选择,最终导致昆曲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招生方面的难度越来越大,人员数量越来越少。

本研究报告就假设“戏曲学习所需平均费用水平、戏曲院校的社会形象、戏曲院校教师综合能力水平、戏曲院校教学课程比例、戏曲学员就业比率”与“戏曲院校招生入学率”之间分别存在显著性的正相关。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对上述研究假设的关系进行研究检验和研究验证。

三、研究方法设计

由于本研究报告是研究“戏曲学习所需平均费用水平、戏曲院校的社会形象、戏曲院校教师综合能力水平、戏曲院校教学课程比例、戏曲学员就业比率与中国戏曲学校招生入学率”之间的关系,所以本研究报告采用定量演绎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报告选择的研究对象总体是所有中国戏曲学校的在校学生。为了让研究对象更具有广泛代表性,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本研究报告计划随机发放600份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委托中国戏曲院校朋友的关系代为发放和回收。这些委托代为发放和回收的人员都在戏曲院校工作,计划发放的数量安排:(1)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为30份;(2)上海戏剧学院为125份;(3)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为30份;(4)中国戏曲学院为140份;(5)中央戏剧学院为135份;(6)山东艺术学院为30份;(7)江苏省戏剧学校为80份;(8)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为30份。在目前流行的商业项目研究中,自我管理式研究最为常用。这种研究方法一般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这种方法具有隐秘性强、应答者考虑时间充分的优点。本研究报告采用电子版的调查问卷,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和回收,这样具有操作简便、节约成本、可靠性高的优点。

四、数据分析

本研究报告的调查问卷这样经过三次修改、测试后,最后的信度测试结果(Cronbach α系数值)是:戏曲学习所需平均费用水平(0.819)、戏曲院校的社会形象(0.675)、戏曲院校教师综合能力水平(0.921)、戏曲院校教学课程比例(0.734)、戏曲学员就业比率(0.697)。这些变量的最低信度测试结果是0.675(大于0.6),这表示调查问卷的题目设计符合达到了规定标准要求,可以正式发放。本研究报告在调查问卷的初步测试和正式发放过程中,都随时对被随机抽取的调查对象进行记录,避免他们重复参与答卷的现象。

本研究报告正式发放调查问卷数量为600份(不包括初步测试的数量),实际回收577份,缺失或不符合的调查问卷共计23份(统一按照缺失处理,予以放弃),回收合格率为96.2%,这个数值达到了研究规定的最低标准(95%)要求,这说明调查问卷是有效的,可以进行数据测量分析。

本研究报告调查问卷的题目基本都是直接从研究文献中获取。根据本研究报告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报告主要侧重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如果本研究报告的结构效度达到规定要求,则可以认为本研究报告的调查问卷的设计题目可以对调查对象之间态度差异情况实现准确测量,即能够准确反映出调查对象的实际差异变化情况。本研究报告的结构效度测量分为:符合效度和判别效度。本研究报告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结构效度中的符合效度测量。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本研究报告首先进行因子分析的检验。本研究报告运用主成份分析方法提取因子以后,统计分析得出在Sig(P value)=0.000(小于0.05)时,Kaiser-Meyer-Olkin =0.830。KMO数值大小的标准规定,本研究报告的KMO数值为0.830(高于0.7),就说明本研究报告调查问卷数据是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的。本研究报告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后,因子载荷数值最高的为“戏曲院校教师综合能力水平(0.920)”,最低的因子载荷数值为“戏曲院校的社会形象0.632”。根据因子载荷数值大小的判断标准可知,大于或等于0.5,就可以认为调查问卷数据是有效,所以本研究报告的调查问卷数据是达到规定要求的。本研究报告运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方法是最大方差法中的正交旋转测量分析。在对本研究报告进行正交旋转后,获得旋转成份系数矩阵。根据旋转系数矩阵的统计结果可知,旋转后的五个独立成份与五个研究变量相对应,调查问卷的判别效度达到了规定要求,视为有效。

因变量“中国戏曲学校招生入学率”与自变量“戏曲院校的社会形象、戏曲院校教师综合能力水平、戏曲院校教学课程比例、戏曲学员就业比率”之间的皮尔逊系数分别是“0.561、0.619、0.538、0.657”,这表示它们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因变量“中国戏曲学校招生入学率”与自变量“戏曲学习所需平均费用水平”之间的皮尔逊系数分别是“-0.398(绝对值低于0.4)”,这表示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或是相关性不显著。

五、研究结果与建议

(一)研究结果

在置信区间(0.05)之内,“戏曲学习所需平均费用水平”与“中国戏曲学校招生入学率”之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的研究假设为假(不成立)。本研究报告的数据分析观点与前面文献研究的观点不一样,这也许是由于本研究报告的调查问卷发放对象所限或是以前研究者的观点缺乏深入所致,但这对于中国戏曲院校的招生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借鉴和启示。“戏曲院校的社会形象”的P值(Sig)是0.03(低于0.05),“戏曲院校的社会形象”与“中国戏曲学校招生入学率”之间的皮尔逊系数是“0.561(高于0.4)”。这表示“戏曲院校的社会形象”与“中国戏曲学校招生入学率”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即在置信区间(0.05)之内,“戏曲院校的社会形象”与“中国戏曲学校招生入学率”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的研究假设为真(成立)。“戏曲院校教师综合能力水平”与“中国戏曲学校招生入学率”之间的皮尔逊系数是“0. 619(高于0.4)”。这表示“戏曲院校教师综合能力水平”与“中国戏曲学校招生入学率”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即在置信区间(0.05)之内,“戏曲院校教师综合能力水平”与“中国戏曲学校招生入学率”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的研究假设为真(成立)。“戏曲院校教学课程比例”的P值(Sig)是0.04(低于0.05),“戏曲院校教学课程比例”与“中国戏曲学校招生入学率”之间的皮尔逊系数是“0.538(高于0.4)”。这表示“戏曲院校教学课程比例”与“中国戏曲学校招生入学率”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即在置信区间(0.05)之内,“戏曲院校教学课程比例”与“中国戏曲学校招生入学率”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的研究假设为真(成立)。“戏曲学员就业比率”的P值(Sig)是0.02(低于0.05),“戏曲学员就业比率”与“中国戏曲学校招生入学率”之间的皮尔逊系数是“0.657(高于0.4)”。这表示“戏曲学员就业比率”与“中国戏曲学校招生入学率”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即在置信区间(0.05)之内,“戏曲学员就业比率”与“中国戏曲学校招生入学率”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的研究假设为真(成立)。

(二)研究建议

本研究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和文献研究的总结,针对目前中国戏曲院校的招生情况,着重从如下几个角度提出本研究报告的一些中国戏曲院校的招生建议,希望这可以为促进中国戏曲院校的招生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收费标准合理化,提高戏曲学习奖励

无论是从戏曲院校的经济投入,还是学员学习成本投入的角度而言,费用的增加一直是目前困扰戏曲学院和学生进行戏曲教学和学习的绊脚石。很多中国戏曲院校由于经济投入的不足,无法有效改变教学环境、无法提高教学待遇,以致整体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戏曲学习成本的增加,也导致一些戏曲天赋较好的学员不能进入戏曲学院的大门,导致戏曲人才的流失。所以适当提高戏曲学生的学习奖励,可以更好的鼓励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促进中国戏曲行业的健康发展。

2.塑造良好形象、提高社会影响力

戏曲学院的良好社会形象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无形的吸引力,就如同招牌一样,这直接代表和反映了戏曲学院整体的教学质量和内在价值。在信息化情况下,学生更多是凭借戏曲院校的外在社会影响和形象而选择戏曲院校。这需要避免在中国戏曲院校招生过程中存在的“圈子”现象,所以提高戏曲学院的良好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可以提高学生选择戏曲学院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促进中国戏曲学院招生的增加。

3.构建科学师资队伍、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教师作为戏曲教学过程的核心力量,直接决定着戏曲学院的内外在社会形象和整理教学质量。目前的很多知名表演艺术家,由于戏曲院校的职称和待遇的原因,不愿意亲自到戏曲院校进行教学指导,这对于戏曲院校的学生表演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限制。专业从事戏曲教学的教师队伍不够,外聘兼职教师比例太多,教师队伍机构建设不够合理,缺乏戏曲教育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部分教师的奉献意识差、责任感不强、整体素质偏低等。所以,这就需要根据戏曲教育专业多的特点,做到戏曲教师分工细、专长突出、个性明显,搭配合理的教学人员结构是促进中国戏曲院校招生增加的必要途径。

4.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多样化需求

在目前的戏曲教学中,尤其是表演教学中,还是仍然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为主,缺乏相应的规范性的教学纲要。所以他认为应该按照不同的专业、科目、年级规律,对戏曲类的教材进行细致、实用、规范的编制,同时编制相应的音像教材作为补充。这样可以使得戏曲教学的过程更为有效,培养目标和内容更为明确。从宏观层次上,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根据不同的戏曲院校的特点而构建;从微观层次上讲,课程体系设置应该是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不同的课程需要相互联系,以突出专业的特点。总之,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与体系,这可以有效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从而增加中戏曲学院的招生率。

5.扩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

目前中国戏曲院校的年轻演员对于自己未来艺术发展前途缺乏信心;同时由于较低的就业待遇,这也使得众多演员不愿意把昆曲作为自己职业的终生选择。

戏曲表演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如果学员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但需要自身具备较高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而且还需要得到知名艺术家的专业指导,这就导致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培养成优秀演员,大多数只能跑龙套、演配角或是转从其它行业。所以这就需要为学生扩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让戏曲学员有更多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戏曲才华,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戏曲院校的招生。

导师:林正杰。

参考文献:

[1]于涓.高等音乐院校招生管理改革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2]王长安.黄梅戏志[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3]王玲.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戏曲专业办学的实践与创新[J].大众文艺,2013(12):261-263.

[4]朱万曙.徽州戏曲[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5]祁建.戏曲招生:艺考热中的“冷门”之思[J].中国文化报,第3版,2014.

[6]刘华.高校网络招生管理与分析系统的开发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论文,2004.

[7]江树忠.解决高中戏曲教育中师资问题的策略[J].儿童音乐,2012(12):50-51.

[8]张从渡.我国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招生制度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论文,2008.

[9]张立环.传统戏曲怎样走进大学校园[J].艺术教育,2012(04):49-52.

[10]吴新雷.中国戏曲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11]张德贤.少儿戏曲辅导的“三圈现象”透析>[J].中国文化报,第3版,2003.

[12]沈勇.论戏曲教学中的“口传心授”[J].艺术百家,2007(05):163.

[13]周龙.高等戏曲艺术院校发展策略思考[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02):6-8.

[14]林丽珍.艺术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3(05):120-121.

[15]郑伟.京剧表演专业培养目标的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16]思哲.中等戏曲教育遭遇四个困扰[J].中国文化报,第7版,2011.

[17]徐城北.中国京剧[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

[18][美]布罗凯特.世界戏剧艺术欣赏(世界戏剧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19][美]D.R.克拉斯沃尔.教育目标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0][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作者:焦丽君(JIAO LIJUN)

导师:林正杰(Dr. Kelvin C.K.Lam)

旅游形象研究报告范文第6篇

自1999年底回归以来,这已是澳门常见的一景。2011年,澳门入境游客人数达到2800万人次,是本地常住人口的50倍,而回归之前仅为700多万。

如今,作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头堡,澳门已不满足于一般的旅游目的地,她吹响了新的号角: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走过400多年风雨的澳门,踏上了新的征程。

探索转型

长期以来,澳门一直主打旅游业,这是澳门的独有优势,然而亦是澳门的瓶颈所在。如何维持澳门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澳门的旅游优势,成为澳门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旅游是澳门的支柱产业。回归以来,澳门特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旅游业快速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澳门旅游业正在向以休闲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回归以来,澳门也创造了微型经济体的发展奇迹,至2010年底,名义GDP增长超过3.7倍,人均GDP稳居亚洲第二,备受关注。

然而,澳门业一业独大,经济内生动力不足。有学者认为,澳门可观的经济成效大多并不是源于本地的劳动与知识创造,而是基于外部地区的财富和收入转移。且继新加坡之后,日本、印度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纷纷考虑将合法化,澳门业将面临世界范围内日益激烈的竞争。

分析人士表示,旅游休闲是增强澳门社会上升力的必然选择。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应是在业的基础上,开拓关联性旅游休闲业,依托延伸和丰富休闲产业要素,丰富和提升澳门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政策“东风”

澳门的转型得力于政策“东风”。2008年,《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首次将澳门定位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2010年11月,总理访问澳门期间,提出“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今年颁布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澳门的发展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此外,《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也提出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这些政策的出台,顺应了世界旅游休闲产业发展趋势,也为澳门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对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从“世界中心”到“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澳门之变,可谓质变。单从定位上看来,后者的含义已远超前者,它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保健、美食、购物、演艺、世界遗产、会展、娱乐等元素在内的旅游休闲。这些因素无疑将升华澳门的境界,提升澳门的形象,今后人们提起澳门,第一印象将不仅仅是业,而会是一个旅游休闲的好去处,一个观光娱乐的自在天堂。

建设之路

澳门要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并非一朝之功。这个宏大的课题,需要多方的努力及纷繁复杂的工作。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在2012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指出,澳门特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并形成一套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配套设施。国家也长期支持澳门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更大力支持澳门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基础上,打造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特区政府将致力结合澳门独有的南欧文化风格及深厚的文化积淀,塑造澳门旅游休闲城市的形象。同时,也将休闲融入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素质。

崔世安说,为了配合“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建设,澳门将巩固现有的客源,拓展国际客源市场;鼓励兴建经济型的酒店,积极推广优质旅游、会议展览活动与综合性旅游;透过区域合作,发展“一程多站”旅游线路,推动旅游产品的多元化。

8月11—13日,《澳门月刊》及澳门新闻通讯社组织的“推广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高峰论坛”在澳召开。此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副局长文绮华在接受《中国对外贸易》专访时表示,“这不仅是旅游业的事情,更是整个澳门的总体发展方向,需要文化、环保、交通等各方面一起协作,大家都将此作为共同的奋斗目标。”

据她介绍,对于这个课题,澳门已经启动了短中长期规划,对此课题的研究也已经广泛展开,旅游局组织了学术界、旅游界的人士集思广益。6月19日,澳门旅游局举行澳门专题研究报告会,公布由亚太旅游协会专家组撰写关于“迈向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研究报告。

该报告首先建议澳门制订全面的旅游发展总规划,内容亦就完善对外交通网络、商务活动及会议展览、多元旅游产品、市场推广及打造澳门品牌、人力资源配搭、创造及输送持续旅游成果以及建立统筹管理机构等,提出具体建议,以配合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多元发展

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也要直视一些问题。景点集中度高、过关时间长、游客黏着度低、服务水平待提高等都是突出问题。

游客大量涌入议事亭前地、大三巴、妈阁庙等主要景点,使得这些地方拥挤不堪,难堪重负,游客的体验也失色不少。

“从旅游部门来说,要做的工作很多。重点是多元化发展:使旅游产品多元,旅客来源多元。”文绮华对本刊记者说。“以前提到澳门,大家就想到娱乐,印象太单一。其实,澳门的文化内涵非常深远。澳门有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留下来很多标志性建筑,‘澳门历史城区’已经是中国第31处世界文化遗产。”

这座历史城区见证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碰撞与对话,以及中西两种相异文化和平共存的可能性。难能可贵的是,直至今天,她依然保存原有面貌和延续原有功能,不仅是澳门文化和市民生活的重要部分,更是澳门为中国文化以至世界文化留存的一份珍贵遗产。

然而游客似乎并未抵达这座城区的每一处。“我们想让他们不仅去欣赏热门的景点,也去人迹罕至的小巷街道,那里同样有独特的文化。”文绮华告诉记者。

目前,进入澳门的游客数量内地、香港特区、中国台湾分列一、二、三位,韩国和日本分列四、五位。除了大中华区,回归前澳门的国际游客人数年均仅有50万,去年已经达到300万,仅10多年就有了6倍的增长。

“我们计划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比如东亚、东南亚、‘金砖国家’的印度、俄罗斯等。今年,澳门已经和俄罗斯商定了双方相互免签政策。”文绮华说。

澳门的口岸建设也将加快。当前,从珠海人关到澳门,游客多反映等候时间较长。据悉,澳门将新建专供行人使用的粤澳通道,澳门机场旁边的新码头,也将在2014年澳门回归15周年之际投入运营,以减缓通关压力,同时吸引更多游客。

另外,澳门民航业的一系列组合拳,包括特区政府公布机场扩建规划、澳门机场管理公司(ADA)顺利过渡、打造国际机场的绿色及文化机场形象等,也显示出澳门为迎接更多的国际游客做好了准备。

澳门也在其他设施的建设上不遗余力,多个休闲娱乐设施已渐露雏形。此外,澳门也在加强区域合作,深化粤澳合作,全面参与到横琴的大开发中,借以推动澳门旅游的多元发展,辐射整个珠三角的旅游市场。

各方努力下,澳门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澳门如今已成为国内外旅客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珠海拱北海关去年的出入境旅客数字超越深圳海关,成为全国第一大出入境口岸,也说明了澳门作为旅游休闲中心的魅力日增。

旅游形象研究报告范文第7篇

2010年度英语研究报告

徐特立从科举到新学历程考

乡镇中心园发展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

幼儿教师激励机制探究

回归自然——华德福教育创造性游戏的本质特征

幼儿学习第二语言的环境因素分析——基于柬埔寨幼儿学习汉语的思考

动画片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研究

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市场开发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企业外宣资料修辞功能分析及翻译策略

近代江苏女子教育发展的历史考察

社会转型时期的爱情——评电视连续剧《裸婚时代》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新突破

关于我校办学特色的思考

徐特立与湖南近代私立教育

徐特立“教劳结合”思想研究

论徐特立的文艺思想

幼儿园园本培训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我校教师主持的部级课题“高职教学跟踪改善系统研究”开题

个人、文化取向与实践性反思: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桑代克的联结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基于元认知策略培训和导学活动的自主学习实践研究

数据挖掘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湖南省县级篮球赛裁判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永州道县为例

论《金瓶梅》叙事范式中女性典型形象的生命意蕴

哈姆莱特的厌女情节与奥菲利娅的悲惨命运

一种影像,两道风景——小津安二郎与侯孝贤电影比较

徐特立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徐特立纪念馆新馆揭牌典礼纪念徐特立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师范学校隆重举行

在徐特立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在徐特立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在徐特立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在徐特立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

纪念徐特立诞辰130周年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

北京万佛陵园徐特立纪念碑及徐特立铜像揭幕

湖南省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会2007年年会召开

徐老(徐特立)带领我们第一次见

长征路上事文教

徐特立研究形而上的思考

试论徐特立在八一南昌起义中的特殊贡献

试论徐特立对的影响

“板荡显正气,威武不能屈”——论徐特立刚直不阿的圣人品德

徐特立:知识分子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

简述徐特立在八路军办事处时的无私与坦诚

徐特立——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

杰出的革命的人民教育家徐特立

徐特立师道理论研究

徐特立论教师工作的崇高性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美术动画系简介

读徐特立《长征中的医院》有感

徐特立的家风家教

论徐特立对数学教育的贡献

缄默知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性智慧

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活力课堂的创建初探——以《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指导》课为例

论科学探索活动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动因、困难及对策——基于湖北钟祥市、沙洋县的调查分析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一般课题《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

旅游学基础理论研析

认知隐喻观与外语教学新思维

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

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焦虑现状的调查研究

明清戏曲与女性意识

《一千英亩》的女性主义解读

路振《九国志》述评

旅游形象研究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旅游;图形表现;标志设计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188-01

一、以图形表现

图形在信息传播上有快速、广泛、信息量大、识别性高等特征,从而成为城市旅游标志的一种管用表现手法。

(一)具象图形表现

具象图形表现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或是依据客观事物进行概括、提炼、变形而成的图形。主要形象表现:历史古迹、景观建筑、自然地貌。例如:杭州的城市标志运用了江南建筑中具有标志性的翘屋角与圆拱门作为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江南地域特征。标志右半部分隐含了杭州著名景点“三潭印月”的形象,体现了杭州的地域特征。

(二)抽象图形表现

抽象图形表现指的是以高度概括的图形符号来表达标志的含义。抽象的图形可以是几何形、字母、符号化的图形形态。例如:海南三亚城市旅游标志图形取材于“风舞天涯”之理念,拼音字母“Sanya”首字母“S”突显“凤”的造型,寓意深刻,充分表达三亚城市包揽的凤凰岛、凤凰机场、凤凰镇、凤凰路等以“凤”文化为概念,取其美名,名扬三亚,“凤”表达中华民族吉祥美好的期盼,同时也说明三亚是中国南海最美丽的旅游度假城市,与三亚城市中文名片“美丽三亚,浪漫天涯”达成共识。

二、以色彩表现

色彩是旅游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化和装饰,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视觉语言,具有地域文化代表性的颜色,是当地实体环境中所有色彩要素所形成的相对综合、群体的面貌,是一个地方文化集聚体现。例如:香港城市旅游标志在色彩应用上,主色系透过美术设计和色彩带出澎湃的动力和不断前进的感觉,而黑色的选用则体现中国书法的神髓。一如主副色系,主副字款起互相呼应的作用,象征“继往开来,创建明天”,显现香港这亚洲国际都会璀璨的未来;无锡城市旅游标志在颜色使用上可谓独具匠心,分别选取了最具无锡地方特色、最富吴地文化深意的太湖蓝、人文黄、甜美红和生态绿。太湖蓝是自由的蓝,千帆过尽湖水的颜色,万鸟翱翔的天空颜色。人文黄是乐观的黄,辉煌的色彩,代表着“华美、富丽、宝贵、光明”等意义。

三、以文字符号表现

文字本身就是一种高度符号化的表现,在城市旅游标志设计中,对文字进行夸张、解构、重构等,突出表达出旅游地域文化的精神形象和情感气质,可以使标志指向明确、易懂、易理解,而且具有丰富的表现意义和很强的识别性。使受众者通过图形本身就能直接了解其意义和文化内涵。例如:浙江富阳城市旅游标志,以“山水富阳”作为主要视觉元素,以中国书法技巧为表现手法,并巧妙地引入了富阳籍文化名人郁达夫的手迹,较好地体现了“富裕阳光之城”这个城市品牌的深度内涵;武汉城市旅游标志,以“汉”字为主要创意元素。武汉简称为“汉”,是“江汉朝宗”之地,标志以繁体“h”字为设计创意点,融入篆书写法,在文字部分采用水墨毛笔表现的英文字体,给城名以灵动的国际化表达。

四、图文综合表现

图文综合在城市旅游标志设计中表现更丰富,表现形式更多样,应用范围更广泛。

(一)文字与图形的并置

文字与图形一起出现在一个标志中,共同成为标志的组成部分,有写城市旅游标志还连同广告宣传语一起出现。例如:东莞城市旅游标志以东莞特有的莞香花为核心设计元素,花簇的组合形式和五花瓣的造型充分体现了莞香花的特征;花瓣造型在莞香花清新柔美的基础上进行了突破,糅合了“东莞”及其拼音字母等设计元素,造型刚柔并济、充满张力,寓意东莞的多元发展和无限活力。

(二)文字与图形的互补融合

用某个能够表达一定含义的图形,融合补充文字中的部分,从而加强了所要表述的意义,亦或是赋予新的意义。例如:长沙城市旅游标志以草书汉字“长”为设计单位,巧妙地将长沙英文字首“C、S”融入其中,写意设计、自然亲和、大气洒脱、内涵丰富,体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时尚活力的意境,突出了“快乐长沙”的城市形象;广元城市旅游标志以“广元”英文缩写“GY”有机地变化为展翅翱翔的凤凰、蜿蜒的江水,同时融入雄伟的剑门关、奇险的蜀道,结合雄奇的群峰,突出广元鲜明的地域文化以及独具魅力的旅游品牌。

城市旅游标志设计中的运用表现,并非只是针对旅游主体进行创作,其核心策略在于创意要完整地对旅游地的人文历史进行归纳与提炼,寻找其具有代表性的名胜景观、建筑、艺术等元素和精神内涵,着眼于通过旅游形象标志实现人与旅游环境之间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肖勇.VI设计学习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旅游形象研究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CIS战略 辽宁 旅游形象

1 城市无形资产的重点――城市CIS

城市形象作为城市文化资本的构成部分,具有完整的文化内涵,其主体就是城市CIS,是构筑城市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创造一个完整的形象品牌体系是城市CIS系统建设的关键,一个完整的城市CIS系统,需要城市形象系统中的理念、行为和视觉系统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城市品牌不完整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城市CIS系统落实得不完整。只有通过有形的行为才能创造城市形象的无形资产,一个好的城市品牌不能是一个没有资本的城市品牌。对一个社会整体空间的再创造,可以打造一个好的城市品牌,人们在城市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一个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空间体系,空间的大小已不是人们在城市中追求的单一感觉,还包括人们在城市空间中所体验到的城市味觉,如空气清新和安全、自由、宽松的环境以及对每个人来说都存在的发展机会,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2 国内导入CIS品牌形象战略的现状

独特的城市形象不但可以提高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在吸引人才、投资和旅游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品牌形象定位不只单一的反映城市所提供的真实产品,鉴于此还可以指导城市提升与城市发展。《2012中国旅游行业网络关注度指数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在中国旅游省份关注度排行榜单上,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浙江以2.7亿的关注度位列第一,广东凭借2.6亿关注度紧随其后,首都北京关注度为2.3亿,排名第三。除沿海地区外,作为西南地区的四川也表现不凡,搜索量占全国5%以上。浙江、广东、北京、四川无疑都具有自己的旅游形象品牌。这说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程度和区域旅游资源与旅游形象品牌的应用密不可分。但大部分设计就设计效果而言,图形太过简单、缺少文化内涵和形式美感、缺乏设计理念和视觉语言的创新等方面的不足都存在于许多城市品牌的设计中。这样的设计在提升该城市的旅游形象、传播区域性文化和创造商业价值等方面都会导致该城市整体形象树立的困难。

3 辽宁在旅游形象品牌塑造方面存在的问题

辽宁是一座拥有7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其中包括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的沈阳等众多独特的旅游景区,但其旅游形象标志却不明确。在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一个鲜明的反映辽宁历史文化的形象品牌标志,只是简单的对旅游资源的堆砌宣传。辽宁无论是在央视各频道还是其他媒体和宣传渠道上都显得牵强、薄弱;缺乏看点;力度不足,无法促进其对辽宁想象品牌的传播和对旅游经济的提高。盘锦红海滩、丹东青山沟、大连老虎滩、桓仁五女山都是辽宁具有影响力旅游资源,但是目前其缺乏整合,导致辽宁旅游想象混乱是其最大的问题,单一的景点形象无法代表辽宁整体的旅游形象品牌。

4 鉴于CIS战略辽宁旅游形象的塑造

城市品牌形象是城市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提高塑造辽宁旅游形象品牌意识,加强建设旅游形象品牌指导,明确发展辽宁旅游形象品牌指导思想,在基本思路、政策措施方面都围绕创建“国家中心”这一目标规划好辽宁旅游形象品牌设计。地域文化的开发在旅游形象品牌塑造的过程中,作为展示旅游特色的基础,既是形象品牌标志设计的灵感来源,也成为品牌精神与文化的创造条件。以辽宁旅游形象标志为核心,导入 CIS――城市旅游识别系统(City Identity System)。优秀的理念识别系统(MIS)、行为识别系统(BIS)和视觉识别系统(VIS)的 CIS 设计能使旅游者在接受到各种形象信息的同时就识别出它所代表的城市,并在心理产生美好的印象和的良好联想。以旅游促销行动、国内大型展会为载体,鉴于CIS 战略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展以新闻报道和电视、网络、广播、报刊、户外广告宣传为主的沈阳旅游品牌宣传推广。据山东省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0 年元旦三天全省接待游客 369.8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28.9 亿元,同比增长 25%以上。“好客山东贺年会”旅游节庆活动拉动旅游经济。国外很多城市利用文化的发展规律结合自身的特性进行旅游形象品牌宣传,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把古典音乐作为城市品牌的切入点;巴黎通过主办大型体育赛事(世界杯足球赛、世界田径锦标赛、橄榄球世界杯赛)和文化活动(中法文化年)成为全球的焦点。因此,辽宁旅游形象品牌塑造也应在大型的节事活动的基础上将城市最新、最好的一面展示给旅游者。借助开展多样的旅游节庆活动传播辽宁的旅游形象品牌。

参考文献

[1]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旅游形象研究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媒体;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传播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091-02

一、新媒体语境下,旅游与传媒的互动融合

当今的中国乃至世界都处在大变革的时代,信息大爆炸、经济危机、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一系列的变化,促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开始转变。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传媒业和旅游业也正在经历着大变革,传统媒体纷纷拓展新媒体,旅游产业跨出某一领域向多个领域融合。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行业与传媒行业的互相作用将加剧,依托于新媒体的旅游营销势必将成为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的主流方向。

(一)新媒体的内涵与外延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博客、播客等。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具体的说,新媒体就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将会以数字式信息符号传播技术为核心,集P2P技术、宽带技术、流媒体技术、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是信息传播从跨媒介向媒介融合发展的产物。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点,而这些又是传统媒体所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的特点。

(二)旅游与传媒的互动融合

旅游活动与传媒息息相关,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样离不开传媒的支持和参与,传媒业的发展与进步必然促进旅游业经营与管理的变革。中国西部有两个世界著名的旅游品牌,一个叫香格里拉,一个是丝绸之路。中国西部的旅游精品比比皆是,而香格里拉和丝绸之路最为著名,这就得益于世界性的传播。可以说,是书籍和影视创造了香格里拉的旅游需求,也是书籍和影视打造了香格里拉的旅游品牌。在香格里拉的品牌传播过程中,新媒体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目前,旅游活动已经从观赏型向参与体验型转变,随着散客时代的到来,旅游者更加强调自主性和个性化,对新兴媒体的依赖性也会加强。未来的旅游新媒体将更加注重参与者的互动性和体验性,更加关注人的感受。

二、旅游品牌塑造的新媒体动因

在新媒体时代,旅游者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使旅游消费者需求结构、内容、形式等发生显著变化。随着中国旅游者的日渐成熟,旅游市场正逐步进入“散客时代”。权威统计显示,中国游客团队游数量已由1989年的70%下降至目前的30%,而自由行比例迅速飙升。在散客旅游时代,旅游者更加注重自主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希望享受到不受外界过多约束的旅游体验,而新媒体的发展恰恰能弥补这些方面的缺失。

近几年,穿越火线、开心农场、植物大战僵尸等网络游戏和单机游戏的盛行,也催生了真人CS、现实版开心农场等旅游新形式,而这些旅游项目更加注重旅游者的亲身参与和互动。新媒体的发展催生了旅游的新需求和新业态,因而旅游产品的开发也要紧跟时代潮流或引领时代潮流,不断推陈出新。

在新媒体颠覆性变革的今天,小众市场的需求是不能忽视的,众多小市场汇聚可以达到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长尾理论”有力地支撑了这种观点。与长尾理论几乎同样具有颠覆性影响的就是“微革命”,以微博为代表的“微革命”对旅游业的发展影响重大,通过微博可以让广大消费者参与到旅游产品的开发环节。例如,在景区旅游产品的策划和营销中,旅游者可以通过微博或网络虚拟社区等形式为景区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传统的观点认为“产品为王,资源为后”,笔者认为,新媒体时代的旅游市场营销将会是“传播为王,品牌为后”。 一流的旅游资源,不一定能成为一流的旅游品牌;然而由于新媒体的介入,很多非一流的旅游资源,依然可以打造出一流的旅游品牌。新媒体时代,网络视频、网络社区、博客、微博、iPhone 4手机等各种新兴媒体对旅游品牌的塑造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传播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过程中,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形象传播的互动性,可以是点对点的传播。新兴媒体可以使旅游消费者更有兴趣参与和互动,更容易表达意见和回馈想法。同时,由于传播渠道的大众参与,更需要旅游地相关管理部门加大公关投入,尽量避免或消除旅游的负面影响。旅游企业抢先认准新兴媒体,率先介入新兴媒体是树立旅游品牌的先机。

三、旅游品牌传播的新媒体模式

据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手机网民规模一年内增加了1.2亿,已达到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与此同时,许多新兴旅游媒体开始涌现,在旅游品牌的宣传过程中如果抓不住新媒体,就会丧失很大的市场。对于新媒体的旅游品牌传播路径,笔者通过网络搜索及实践研究总结了几种模式,希望能给旅游品牌的营销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虚拟社区模式

旅游网络社区是指互联网上为旅游者提供的相互交流的场所,包括论坛/BBS、在线聊天室等。目前,我国的旅游虚拟社区营销已经初具规模,许多网站都开设了旅游论坛或旅游版块。例如,携程网、芒果网、驴妈妈等在线社区的旅游论坛,天涯、猫扑、西祠胡同等社区的旅游休闲版块,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的旅游论坛,绿野、磨坊等户外旅游论坛。

针对“旅游者是否对在旅游网络社区搜寻旅游信息、阅读帖子、浏览照片等很感兴趣”这个问题,笔者通过网络调查搜集到57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68.4%的网民有兴趣在旅游网络社区搜寻旅游信息、阅读帖子、浏览照片(见图)。这充分证明了网络虚拟社区对旅游地品牌宣传的重要性,旅游地应该重视旅游虚拟社区对品牌的传播作用。

(二)新病毒式营销模式

病毒式营销自1997年由网络创业者Steve提出,一直引领着网络营销发展的脚步,Hotmail、QQ等网络工具或软件就是病毒性营销的典型代表。笔者通过对人人网(原校内网)连续五年的追踪,发现人人网的大部分用户为活跃用户,并且热衷于上传和分享。分享的特质显示了受众传播的主动性,笔者认为,针对这种热衷于分享的用户可以采取新式病毒营销,让旅游者自己去宣传旅游地品牌。在新病毒式营销方面,芒果网在这方面已经做了成功的先例。

2006 年“十一”黄金周正值传统中秋佳节,是旅游促销同时也是亲朋好友互致祝福的大好时机。网易把芒果网国庆旅游产品和促销信息制作成精美的旅游电子贺卡,通过抽奖等方式鼓励网友写上祝福,将贺卡发给更多的亲友。从第三方提供的广告监测报告看,芒果网与网易中秋贺卡的合作获得了巨大成功,推广活动以“病毒性”传播的方式在用户之间蔓延。此外,在活动期间,芒果网新增注册会员超过了1.2 万人,还有超过 17 万的用户浏览了芒果网促销的详细资料。

(三)搜索引擎模式

目前,传统旅游行业正在加大对电子商务应用的投入,在线旅游服务企业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体系,Google和雅虎已经进入旅游搜索服务市场。与此同时,国中青等传统的旅行社集团,中国的搜索门户(如百度、搜狗等)、中国的在线预订网站(如携程、e龙等),以及以去哪儿为代表的旅游搜索引擎,都在进军网络旅游服务市场。

根据《2010年中国旅游搜索趋势研究报告》的调查显示,中国的旅游搜索服务市场从2008年开始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2007年市场规模为500万,2008年达到2 500万,增幅为400%;2009年市场规模达到了8 000万,增长率为220%。相对于市场规模,中国旅游搜索服务的用户规模也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07年用户规模为140万,占旅行预订用户比重为15%;到2008年这一规模达到了410万,同比增长193%,占旅行预订用户比重也达到了29%;2009年全年更是达到了750万人,增长率为83%,占旅行预订用户比重增长到38%。在搜索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旅游目的地必须抓住市场变革的契机,加大在旅游搜索服务方面的投入,提高在旅游者心中的形象。

(四)其他模式

除上述模式之外,笔者还总结了旅游品牌传播的其他几种模式,包括个人主页模式、互动电子杂志模式、3D虚拟旅游模式、网络咨讯模式、网络在线视频模式、网络事件模式、3G移动营销模式等。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其中以博客最为典型。由于散客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者对信息需求趋于个性化,旅游者更强调旅游的自主性。2011年上半年,旅游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受到热捧就是受此影响。微博,以其短小精悍、传播快捷等特点,迅速成为旅游资讯传播的重要渠道和旅游网络营销的重要手段,引起旅游局的高度重视。新加坡旅游局等国外旅游局,北京、山东等几十家国内旅游局,纷纷开通官方微博,争抢旅游网络营销阵地。不少旅游局的官方微博一经开通,就吸引了无数的粉丝(新浪)或听众(腾讯)。

随着网络的发展,以网络电视、网络影视等为代表的网络视频开始受到热捧,同时网络在线视频也大力开拓智能手机领域。根据Google的OTX调研显示,86%的个人旅行者和90%的商务旅行者会观看在线视频,他们观看特定旅游内容视频的原因有很多:挑选目的地、组织活动、选择住宿点等等。随着多媒体智能手机的发展和3G通信时代的到来,移动媒体的力量将会日渐凸显,旅游业与手机移动媒体的互动营销将会加强,针对智能手机用户的旅游营销需要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康,吴晓东,饶行艳.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江苏商论,2010,(5).

上一篇:策略研究报告范文 下一篇:专题研究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