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22:39:38

旅游扶贫论文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PPTST-EP旅游扶贫

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中,有超过50个的旅游业产值在本国国民经济的排序中位列前三名。旅游业也是在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流中,唯一显示顺差的一项服务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2000年的统计,第三世界旅游业当年的顺差额达到6600万美元。然而直到21世纪初,一些援助组织和国际基金机构才意识到旅游业可以作为一种消除贫困的武器。

PPT战略的提出及其内涵

PPT(ProPoorTourismStrategy)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战略,它最早由英国国际发展局资助的贫困人口旅游发展合作组织(Pro-PoorTourismPartnership)提出,意为“引导贫困人口净利益增长的旅游”。在过去的五年中,这一概念在利用旅游消减贫困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PPT战略主要有三种类型:以提高经济利益为目标、以扩大非经济的生存利益为目标和以加强参与与合作为目标。它关注的焦点不是哪一种旅游产品或是哪一类旅游企业能带来上述目标的实现,而是到底有多少净利益的增长是为贫困人口所分享的。在我国的学术研究和政策讨论中,与PPT意义最相近的词汇是“旅游扶贫”。

PPT强调的是“发展”而不仅仅是“增长”。“发展”便不仅代表着经济总量的增加,更意味着质的方面的变化,包括最基层贫困人口的脱贫、观念贫困的根除、贫困人口发展机会的增加等核心问题。只有人口的质提高了,才能增强贫困地区的能力建设,使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返贫的机会。

ST-EP概念的提出及其含义的提升

2002年8月,世界旅游组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峰会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召开。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支持下,会上首次提出了把“可持续旅游作为消除贫困的有力工具”这一概念,即“ST-EP”(SustainableTourismasaneffectivetoolforEliminatingPoverty),并马上展开这一概念的启动计划。事实上,这一计划的启动,将联合国消除贫困的指导思想和世界旅游组织长期追求的可持续旅游的目标联系起来,成为这次南非峰会的中心议题。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计划,到2015年将世界的极端贫困减半,而SE-EP对这一目标积极响应。

ST-EP这一词汇一经产生,在国际上便迅速取代并淘汰了PPT这一几近同义的用法。因为PPT有太强的负面含义:在西方人的理解中,没有人会被愿意称为“穷人”或“贫困人口”(thepoor),这个缩写带有极具歧视性的色彩。因此,ST-EP是一个更能为所有人接受,不带贬意的中性缩写词。它更能体现不论贫富、人人平等的公平价值观。

ST-EP对于旅游业的方向性意义

PPT和ST-EP都不是一种旅游业的新形式,也不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它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路径。有了这个思维观,旅游这块蛋糕就可以留给更多的贫困人口来分享。这一概念的确立,为发展赞助机构和国际基金组织指出了新的努力方向。但是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应该以怎样的政策来发展旅游并达到消除贫困的目的。所以,世界旅游组织开展这一项目的主要工作就是支持探寻ST-EP的最好实践模式的相关研究,并确认其最佳模式。

因为旅游产业构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旅游业往往被作为狭义的服务业部门,如住宿业、餐饮业等,而任何将旅游大产业纳入到其他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活动中去的前向和后向关联总是容易被忽略。但只有旅游业被作为一个整体和系统来运作时,旅游产业才有可能作为消除贫困的有力工具。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政府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因为没有政府积极的支持和介入,贫困和弱势人口的进步是很难实现的。最贫困人口必须有某种形式的授权,而且这种授权必须有立法的支持。因为如果没有法律框架的支撑,任何既得利益者都会阻挠有利于弱势群体发展的积极行动,这样有利于贫困人口的计划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旅游作为推动第三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驱动力。旅游发展是一条康庄大道:它可以让第三世界国家分享更多全球贸易机会,也是防止他们在全球经济中日益边缘化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经济的边缘化是大多数最欠发达国家的通病。旅游业通过扮演催化剂的角色,是引导一部分发展中国家走向较高层次繁荣的少数经济部门之一。对有些国家来说,旅游业甚至可以让他们摆脱贫困国家的地位。位于南太平洋的萨摩亚就是按照ST-EP思路发展的典型案例。

世界上许多发展赞助机构和捐助政府在过去十年当中,更多地关注消除贫困,并把这一问题作为他们资助活动的核心。他们中许多人密切关注旅游业,并把旅游业作为实现消除贫困的潜在途径。他们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许多情况下,贫困人口掌握着资源的所有权(比如文化节庆),而这些都可以用来发展旅游。由此才有可能实现PPT和ST-EP。

虽然到今天为止ST-EP的发展也并不成熟,但是旅游业所具有的事实说服力却使得越来越多的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并到很多发展中国家中去尝试利用旅游消减贫困的行动。这些机构中最知名的包括有世界旅游组织、亚洲发展银行、世界银行、英国国际发展局、荷兰SNV发展组织、联合国的一些技术性机构如联合国贸发会,及其他一些国际旅游组织如亚太旅游协会等非官方机构。在需要消除贫困的背景下,把旅游业的发展完全留给发展中国家的私人部门去处理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因为这些国家的私人部门资金短缺,制度和能力都不健全。在这种情形下,就特别需要加强私人部门和国家旅游权威部门之间的合作。这个国家旅游部门必须代表国际组织或机构的利益,并负责该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运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ST-EP战略的有效设计和具体实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必须有来自国外的经验丰富的专家参与到这些国际组织的合作项目中来。

我国目前就有许多地区旅游开发的资金来自于国际组织的类似项目资助,了解并深刻理解ST-EP这一理念的背景,将有助于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去吸引和利用有关国际组织或基金的捐助。相应地,只有得到机构的充足资金、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贫困地区才能实施ST-EP项目。

参考文献:

1.PPTPartnership.Pro-PoorTourismInfo-SheetsNo.1-12[R].2004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PPTST-EP旅游扶贫

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中,有超过50个的旅游业产值在本国国民经济的排序中位列前三名。旅游业也是在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流中,唯一显示顺差的一项服务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2000年的统计,第三世界旅游业当年的顺差额达到6600万美元。然而直到21世纪初,一些援助组织和国际基金机构才意识到旅游业可以作为一种消除贫困的武器。

PPT战略的提出及其内涵

PPT(ProPoorTourismStrategy)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战略,它最早由英国国际发展局资助的贫困人口旅游发展合作组织(Pro-PoorTourismPartnership)提出,意为“引导贫困人口净利益增长的旅游”。在过去的五年中,这一概念在利用旅游消减贫困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PPT战略主要有三种类型:以提高经济利益为目标、以扩大非经济的生存利益为目标和以加强参与与合作为目标。它关注的焦点不是哪一种旅游产品或是哪一类旅游企业能带来上述目标的实现,而是到底有多少净利益的增长是为贫困人口所分享的。在我国的学术研究和政策讨论中,与PPT意义最相近的词汇是“旅游扶贫”。

PPT强调的是“发展”而不仅仅是“增长”。“发展”便不仅代表着经济总量的增加,更意味着质的方面的变化,包括最基层贫困人口的脱贫、观念贫困的根除、贫困人口发展机会的增加等核心问题。只有人口的质提高了,才能增强贫困地区的能力建设,使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返贫的机会。

ST-EP概念的提出及其含义的提升

2002年8月,世界旅游组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峰会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召开。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支持下,会上首次提出了把“可持续旅游作为消除贫困的有力工具”这一概念,即“ST-EP”(SustainableTourismasaneffectivetoolforEliminatingPoverty),并马上展开这一概念的启动计划。事实上,这一计划的启动,将联合国消除贫困的指导思想和世界旅游组织长期追求的可持续旅游的目标联系起来,成为这次南非峰会的中心议题。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计划,到2015年将世界的极端贫困减半,而SE-EP对这一目标积极响应。

ST-EP这一词汇一经产生,在国际上便迅速取代并淘汰了PPT这一几近同义的用法。因为PPT有太强的负面含义:在西方人的理解中,没有人会被愿意称为“穷人”或“贫困人口”(thepoor),这个缩写带有极具歧视性的色彩。因此,ST-EP是一个更能为所有人接受,不带贬意的中性缩写词。它更能体现不论贫富、人人平等的公平价值观。

ST-EP对于旅游业的方向性意义

PPT和ST-EP都不是一种旅游业的新形式,也不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它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路径。有了这个思维观,旅游这块蛋糕就可以留给更多的贫困人口来分享。这一概念的确立,为发展赞助机构和国际基金组织指出了新的努力方向。但是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应该以怎样的政策来发展旅游并达到消除贫困的目的。所以,世界旅游组织开展这一项目的主要工作就是支持探寻ST-EP的最好实践模式的相关研究,并确认其最佳模式。

因为旅游产业构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旅游业往往被作为狭义的服务业部门,如住宿业、餐饮业等,而任何将旅游大产业纳入到其他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活动中去的前向和后向关联总是容易被忽略。但只有旅游业被作为一个整体和系统来运作时,旅游产业才有可能作为消除贫困的有力工具。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政府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因为没有政府积极的支持和介入,贫困和弱势人口的进步是很难实现的。最贫困人口必须有某种形式的授权,而且这种授权必须有立法的支持。因为如果没有法律框架的支撑,任何既得利益者都会阻挠有利于弱势群体发展的积极行动,这样有利于贫困人口的计划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旅游作为推动第三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驱动力。旅游发展是一条康庄大道:它可以让第三世界国家分享更多全球贸易机会,也是防止他们在全球经济中日益边缘化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经济的边缘化是大多数最欠发达国家的通病。旅游业通过扮演催化剂的角色,是引导一部分发展中国家走向较高层次繁荣的少数经济部门之一。对有些国家来说,旅游业甚至可以让他们摆脱贫困国家的地位。位于南太平洋的萨摩亚就是按照ST-EP思路发展的典型案例。

世界上许多发展赞助机构和捐助政府在过去十年当中,更多地关注消除贫困,并把这一问题作为他们资助活动的核心。他们中许多人密切关注旅游业,并把旅游业作为实现消除贫困的潜在途径。他们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许多情况下,贫困人口掌握着资源的所有权(比如文化节庆),而这些都可以用来发展旅游。由此才有可能实现PPT和ST-EP。

虽然到今天为止ST-EP的发展也并不成熟,但是旅游业所具有的事实说服力却使得越来越多的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并到很多发展中国家中去尝试利用旅游消减贫困的行动。这些机构中最知名的包括有世界旅游组织、亚洲发展银行、世界银行、英国国际发展局、荷兰SNV发展组织、联合国的一些技术性机构如联合国贸发会,及其他一些国际旅游组织如亚太旅游协会等非官方机构。在需要消除贫困的背景下,把旅游业的发展完全留给发展中国家的私人部门去处理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因为这些国家的私人部门资金短缺,制度和能力都不健全。在这种情形下,就特别需要加强私人部门和国家旅游权威部门之间的合作。这个国家旅游部门必须代表国际组织或机构的利益,并负责该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运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ST-EP战略的有效设计和具体实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必须有来自国外的经验丰富的专家参与到这些国际组织的合作项目中来。

我国目前就有许多地区旅游开发的资金来自于国际组织的类似项目资助,了解并深刻理解ST-EP这一理念的背景,将有助于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去吸引和利用有关国际组织或基金的捐助。相应地,只有得到机构的充足资金、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贫困地区才能实施ST-EP项目。

参考文献:

1.PPTPartnership.Pro-PoorTourismInfo-SheetsNo.1-12[R].2004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3篇

一、红色旅游可成为老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

红色旅游业可为老区经济发展创造新契机,提供新引擎,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扶贫工程。发展红色旅游,可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产品转化、加工、增值,扩大畜牧、水产、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扩展非农产业,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开拓农民外部增收潜力。可以将革命老区的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依托自身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培育革命老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旅游业是一项就业成本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许多工作都必须靠员工手工操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另外,旅游业就业层次比较丰富,特别是有些服务工作并不需要很多技术,可以为文化素质不高的广大农村妇女和刚刚进入社会的男女青年提供就业机会。

旅游业也是一项综合性产业,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这些需求在客观上要求旅游产品在面向旅游市场时具有较高综合性,它不仅涉及交通业、饭店业、娱乐业等旅游部门的各行业,还涉及文化、教育、卫生、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农副业等非旅游行业的各部门。因此,旅游业发展可以带动旅游目的地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从而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

二、红色旅游可加快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旅游资源开发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是一个综合的主体开发过程。发展红色旅游,可进入性是关键,交通必须先行,要使旅游地同外界的交通联系以及旅游地内部的交通运输实现便利和畅通。因此,必须完善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各种交通运营的安排。除此之外,还要建设和完善包括供水、供电、通讯、车站码头以及相应的银行、保险、医院、商店等在内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包括饭店、餐饮、娱乐场所等在内的旅游服务设施。这些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是旅游开发中要实现的基本物质条件,它们既满足旅游者的旅居生活需要,同时当地居民也受益。红色旅游的开展,必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加大对农村道路、安全饮用水、农村能源、改厨改厕等设施的投入,完善电力、广播、通讯、电讯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开展对农村生活垃圾、沟渠水塘、院落畜圈的整治,危旧房屋更新改造,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民居民宅,美观实用,节约土地,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使老区农民能够真正享受现代化成果。同时,随着老区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等状况的改善,逐步解决了制约老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促使老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

三、红色旅游可促进老区民众观念更新和素质提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老区的民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相对落后保守,不少人很难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缺乏市场、商品、开放等先进观念。红色旅游景点不同于一般自然景点,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大多数红色旅游接待地地域文化底蕴丰富,当地民风淳朴,民俗风情各具特色。革命先辈给老区人民留下的不仅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革命历史文化遗址和遗物,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征途中,创造了诸如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为代表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革命精神。这既可以使游客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同时伴随着各种阶层、职业、年龄的旅游者涌来,把现代文明带进来,打破老区原有的封闭状态,引起人员、信息、科技、文化、资源、商品的大流动,将大大促进老区与发达地区的交流与互动,在与外来游客的交流、交往中,可使老区人民接受外来文化的熏陶,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引导老区人民增强劳动致富意识、积累意识、商品意识、科技意识,使之产生脱贫致富的内在动机,教育老区群众克服长期困扰老区经济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习惯,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和生活习惯。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从而提升整体素质,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

四、红色旅游可促进资源开发与保护,落实科学发展观

环境是旅游的基础。老区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与保存完好的绿色资源可相得益彰,产生出巨大的旅游吸引力。不少地方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是一种重要旅游资源。当政府及老区群众尝到了旅游带来的甜头后,会自觉地将资金投入到生态及自然环境建设上去,更加注重老区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其保护资源的自觉性,并促使政府及有关部门更加重视保护和有效利用红色资源。因此,老区发展红色旅游,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旅游扶贫;研究进展;评述与展望;中国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9)03-0156-07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贫困问题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早在1945年联合国成立之时就把“消灭贫困”写进了庄严的《联合国》。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尽管世界经济不断增长,全球贫困依然严重。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在发展中国家仍有近13亿人口生活处在绝对贫困状态,每年约有1800万人死于贫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社会发育程度较低,自然景观与人文习俗受外界干扰和影响较少,造成了我国贫困区与旅游资源富集区在地理分布上的叠加。如我国贫困县占多数的中西部地区拥有较多的生态旅游资源类型,自然保护区数量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的80%以上,我国70%的旅游景点、近1/2部级风景名胜区都分布在较贫困的农村地区。这无疑为旅游扶贫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加多年来,通过发展旅游直接受益的贫困人口占全部贫困人口的1/3左右。与此同时,旅游扶贫问题受到国内旅游学界和业界的密切关注,并逐渐成为旅游领域的研究热点,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为指导旅游扶贫实践、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文用“旅游”作为主题词,再分别以“贫困”、“扶贫”在中国知网(www.省略)上进行二次检索,获得学术期刊文献403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加篇(截止2007年12月)。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和论述,以期全面反映近20年来国内旅游扶贫问题研究进展,为准确把握今后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提供依据。

1 研究历程

我国关于旅游扶贫问题研究是随着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旅游开发带动当地脱贫致富的实践经验总结而兴起的。据检索,1987年发表的《湖南省大庸市广开门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一文是最早涉及旅游扶贫问题的学术论文从文献的数量看,中国旅游扶贫问题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见图1)。

第一阶段(1987―1996年):这是我国旅游扶贫研究的起步阶段,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研究成果少。这一阶段时间跨度虽然长达10年,但发表的论文只有15篇,年均1.5篇。二是以定性描述研究为主。1996年,第一篇以“旅游扶贫”为篇名的论文出现这与1991年全国旅游局长会议上提出“旅游扶贫”口号,1996年国家旅游局把旅游扶贫作为重要调研课题,并与国务院扶贫办相继召开旅游扶贫工作会议有关。

第二阶段(1997―2001年):这是我国旅游扶贫研究的初步发展时期,5年共100篇,年均20篇,是前10年年均论文数的13倍多。主要特点为:一是研究领域扩大,除广泛关注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扶贫效应外,政府在旅游扶贫中的作用、旅游扶贫战略、旅游扶贫模式、旅游扶贫问题与对策、旅游扶贫融资等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二是研究方法由定性描述向简单定量分析转换。

第三阶段(2002―2007年):这是我国旅游扶贫研究的迅速发展时期,6年共发表学术论文310篇,年均近52篇,是第二阶段年均论文数的2.5倍多,是第一阶段年均论文数的34倍多。主要特点为:一是研究进一步细化和深化,研究视角由贫困地区转向贫困人口。这主要与1999年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提出的PPT(pro-poor tourism)概念有关。旅游扶贫机制、旅游扶贫中的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信息与能力建设、女性与旅游扶贫等成为新的关注点。二是研究方法多元化,比较分析法、访谈和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或发展经济学模型等得到广泛应用。

2 主要研究内容

2.1政府、社区、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中的作用

不少研究者认为,扶贫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政府应在旅游扶贫中起主导作用,主张采取政府主导型的旅游扶贫战略和模式,政府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做出决策前与贫困者协商沟通;对旅游扶贫用地或资产给予优惠政策;应用计划控制和刺激投资手段,鼓励私人业主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完成旅游扶贫承诺;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完善市场,鼓励旅游业进入贫困地区,从而使城乡可持续发展和扶贫工作融为一体;通过政策和财政手段以及高效的各级政府机构落实各项扶贫措施;促进扶贫企业和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修订阻碍贫困者就业和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把旅游扶贫同扶贫事业发展战略和小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等等。

旅游扶贫的目标是贫困人口如何在旅游发展中获益和增加发展机会,而社区参与旅游是实现旅游扶贫目标的有效途径,其作用在于:它可在各个参与者之间起到催化剂和联络沟通作用;为贫困者在培训、自身能力建设、技术支持等方面投资,为旅游就业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为小企业和贫困者之间架起桥梁,为他们排忧解难,提高效率和防范风险;向政府制定者反映贫困者的心声;大力支持旨在加强扶贫的各类旅游活动,推动多边贸易关系中的扶贫活动。

贫困者参与旅游活动的作用在于:作为独立劳动者或创业者,同时也作为社区成员或股东,直接参与旅游规划和收益管理;加深对旅游业的理解,产生切合实际的期望;在旅游业和小企业就业中发展技能;探索发展文化产品,为市场提供商品;在透明管理共同资产和收益,与小业主以及政府的合作过程中,强化社区组织功能;通过提高对资源和环境的认识,主动积极地起到保护环境和文化的作用。对于贫困地区来说,若要充分发挥旅游的扶贫功能,必须从制度上设计保证居民参与的赋权机制、咨询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培训机制等,建立贫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监测与评价体系,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贫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规划。

2.2旅游扶贫战略、模式与机制

许多学者基于理论和实践分析,提出了旅游扶贫的战略思路:贫困地区政府应积极引导、支持和实施旅游扶贫战略;注重旅游扶贫效益分析、发展模式选择;通过旅游扶贫活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可进入性;多渠道筹集旅游扶贫资金,进行合理的融资安排;制定有利于贫困人口参与的机制,提高他们参与和分享的能力;重点发展有利于贫困人口参与的旅游,如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背包旅游等;发挥旅游产业的高关联优势,积极开发旅游商品,与地方主导产业相协调,构建本地化的产业链;重视旅游扶贫试验区的建设和示范作用;重视旅游区的形象建设和营销活动;把旅游扶贫开发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其它扶贫手段相结合。

学者们归纳的有益的旅游扶贫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模式;亦农亦旅模式;景区帮扶模式;异地安置模式;整体租赁模式;城企相助模式;先富助贫模式;旅游扶贫试验区模式;网络复合治理模式。李国平(2004)系统研究了广东全方位协作部门、多层面参与主体、多元化扶贫手段的立体化旅游扶贫模式及其所依附的系统运行机制。姬丹(21307)介绍了贵州天龙屯堡文化旅游开发的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的模式和利益分配模式。龙茂兴(2006)探讨了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提出了村民合资型乡村旅游扶贫模式、“1+1”结对式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和“接力”式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何玲姬等(2007)针对旅游扶贫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在旅游开发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社区参与模式的构想:起步阶段采用政府主导下的社区被动参与模式;发展阶段采用政府引导监督下社区主动参与模式。游佩新媛(2006)从发展旅游的原动力、政府的角色、开发模式、当地产业结构配置、贫困人口参与情况和管理机构六方面对地方自主开发型旅游扶贫模式(以北京郊区为例)和政府扶持国际援助型旅游扶贫模式(以贵州省巴拉河乡村旅游项目为例)进行了比较。这些模式是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和研究领域提出的,目前尽管难以进行统一的分类,但对于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旅游扶贫机制,不少学者也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梁明珠(2004)依据“实现主体利益持续互动均衡”的原则,就关乎生态旅游成败和农民生计的土地补偿、利益分配、培训与就业、社区参与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三农”利益保障机制的设想。朱晶晶等(2005)在分析旅游扶贫特性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目标系统、动力系统、决策系统、信息系统、保障系统、监控系统和执行系统的旅游扶贫联动运行机制。王永莉(2007)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探讨了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受益机制,指出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旅游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基础教育投入和与旅游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并重视非政府部门、私人部门的参与,构建良好的受益机制,让贫困人口能够分享旅游开发利益。

2.3旅游扶贫效应

旅游扶贫最显著的效应无疑是经济效应,这也是旅游扶贫的最初目标。大多数学者通过对贫困地区旅游发展的案例研究,认识到了发展旅游业能促进贫困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财政税收、贫困人口收入增加,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具有消除贫困的潜力。部分学者同时指出旅游扶贫存在经济风险与限制。如刘筏筏(2006)认为旅游业的波动、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开发的机会成本以及对经济影响,威胁着贫困地区旅游的发展,使贫困人口自我发展受限,难以得到旅游开发的利益,严重影响旅游扶贫效果。张小利(2007)指出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比较低,经济漏损比较严重,影响旅游乘数效应的发挥。

旅游扶贫的社会文化效应主要体现在贫困型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在旅游活动介入后会得到整体优化:一是贫困型旅游地社会文化物质环境的改善,表现为各种与旅游相关的社会文化要素和设施得到建设和发展;二是贫困型旅游地社会文化精神环境的改善,表现为贫困型旅游地居民在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所感受并从中获取的各种商品经济意识和现代生活观念;三是贫困型旅游地社会文化制度和心理环境的改善,表现为政府为鼓励和保护旅游活动顺利开展而逐步制定的系统法规制度和大力宣传,使之朝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方向演化。但旅游扶贫可能产生社会文化风险,如地方民俗文化面临危机,包括地方民俗文化的变质(商品化)和消失(同化);社会文化冲突加剧;旅游业引发犯罪率上升、贫富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

旅游扶贫的生态效应主要表现在:旅游开发可以减轻生态经济脆弱区为缓解贫困而进行的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压力,有效克服区域性生态脆弱劣势而导致的贫困问题。如政府利用旅游扶贫基金为农户建立沼气池、修建卫生间、建造节能灶,改变了村民传统的使用燃料的方式(薪炭材),减少了对森林资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了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农民的现金收入增加,生活条件改善,也使他们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环境的过度依赖。当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贫困地区进行旅游开发也可能带来自然资源的耗损、环境退化和大气、水体、生活垃圾、嗓音等环境污染问题。

2.4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学者们认为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旅游扶贫的认识不到位,将旅游业发展和欠发达地区整体经济增长视为关注焦点,忽视贫困人口和社区利益;旅游扶贫投入机制没有形成,缺乏后续建设资金;缺乏旅游专门人才;旅游扶贫思路窄,仿效问题突出,市场意识淡薄;旅游扶贫规划不科学;行业管理体制不健全,多头管理引发部门冲突,形成行政“飞地”;旅游产品配套差,旅游纪念品无特色,旅游产品缺乏参与性;旅游宣传促销困难大;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文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旅游扶贫观念更新――明确旅游扶贫的性质和目标,确保贫困人口的受益和发展;旅游开发措施优化――立足于贫困人口的受益和发展,开发参与型旅游产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景区与社区联动开发;旅游扶贫战略优化――实施系统、全面的扶贫战略,提高贫困人口参与旅游业发展的能力,提供发展机会和支持,多种扶贫方式相结合,多种扶贫主体相结合;创新风景区经营管理体制――政府主导与专家决策、市场化运作和社区监督相结合,并建立包括资金、社区参与、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旅游扶贫保障体系。

2.5其它专题研究

不少学者还对旅游融资、旅游扶贫中的信息建设、女性与旅游扶贫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获得了不少有益的结论。如我国PPT项目可以采取BOT(公共工程特许权或特许权融资)模式进行融资;网络以及其所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ICTs)不仅改变了旅游营销的方式、内容和效果,而且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平等,即由于网络营销的出现,使旅游产品供应链在各个方面和各种程度上发生了改变,进而使旅游收益向有利于目的地以及当地人(特别是贫困人口)的方向流动,从而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贫困地区的女性在旅游扶贫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造成了目的地女性商品化、双重工作日以及女性文化的同化和变异等问题。

3 研究地域与研究方法

3.1主要研究地域

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部和西部的山区。国家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东部44个,占7.4%,中部173个,占29.2%,西部375个,占63.3%。因此,中西部地区是旅游扶贫研究的热点地区,相关文献占88.3%。从研究区域的省际分布看,研究范围涉及27个省(只有吉林、天津、江苏、上海4省(直辖市)未见相关文献),其中云南、广西、湖北、贵州、甘肃5省是研究的热点地区(均占15%以上)。从研究地域的等级来看,研究较多关注省区(29%)、县域(18%)、全国(16%)、地区(13%)层面,市州(10%)、景区(10%)、村镇(4%)级文献较少。

3.2主要研究方法

大部分旅游扶贫研究采用定性描述,主要侧重于对旅游扶贫的问题分析,对策、战略和思路的设想,以及运用概念性方法分析旅游扶贫的理论基础、旅游扶贫的含义,两类研究占61.8%。数理统计主要是对旅游扶贫的经济效应和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简单统计。李国平(2004)、游佩媛(2006)、澹丰霞(2006)等使用了比较分析法进行旅游扶贫的模式对比和旅游扶贫效应的前后时间对比;张伟(2005),何姬玲等(2007)、常慧丽(2007)等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进行数理统计;郭为等(2004)、赵小芸(2004)、张小利(2007)等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或发展经济学模型证明旅游对地区经济增长、收入、就业、税收等方面的贡献(见图2)。

4 结论与展望

4.1主要结论

我国旅游扶贫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起步、初步发展、迅速发展三个阶段,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和细化,研究方法逐步多元化。具体来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不同主体在旅游扶贫中的作用、旅游扶贫的战略、模式和机制、旅游扶贫效应、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绝大多数研究注意到了旅游对贫困地区的影响,但对旅游对贫困人口的影响关注不足。虽然相关研究已经认识到政府的作用和社区参与的重要性,但大多局限于问题的提出、必要性论述和一般性探讨,缺乏系统的研究及具体的解决方案、机制的建立和模式的设计等,且缺乏关于旅游扶贫中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等相关利益主体对旅游扶贫的影响和作用分析。研究区域方面,云南、广西、湖北、贵州、甘肃等贫困人口较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是研究的热点。从研究的地域等级来看,偏重宏观分析(这可能与数据收集难易程度有关),对景区和村等微观单元研究不足。研究方法主要以定性描述为主,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占据主流,定量方法相对较少,主要为旅游扶贫的经济学分析,且局限于旅游的一般性区域经济效应,尚无通过对旅游现金流的分析考察旅游对贫困人口的直接影响方面的量化研究成果。同时,实证研究和归纳法是研究的主流,而规范分析和演绎方法的运用尚不多见,缺乏体系化、数量化、规范化的理论研究成果。

4.2研究展望

一是拓展研究领域,关注微观层面,推进研究深度。旅游扶贫应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不仅应进行旅游扶贫的战略构思,而且应关注贫困人口参与旅游的障碍与内容、受益机制与模式,旅游对贫困人口的影响、本地化产业链构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等深层内容,使研究更紧密结合实际,使旅游事业真正能造福于贫困人口。不仅从国家、地区、省区、市县等宏观层面进行研究,还需加强对贫困村镇、景区等微观单元的深度实证研究。同时,注重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和理论指导旅游扶贫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如应用心理学、社会学等方法研究贫困人口参与旅游问题,地理学、资源学方法研究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和贫困缓解的空间过程问题,反贫困理论和发展经济学方法研究旅游与扶贫相结合问题,用管理学中的博弈论进行旅游扶贫的相关利益主体分析,供应链和价值链理论进行贫困地区旅游产业链的构建等,从功能、效应、战略的一般性探讨转向具体的机理与模式、时空对比研究。

二是广泛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突出旅游扶贫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在部级和省级旅游扶贫工程和试验区的发展中,应广泛借鉴国内扶贫开发和国际PPT和sT―Ep发展中有益经验,如国内扶贫开发中的小额信贷扶贫,国际PPT的案例区项目实践与研究互促,ST-EP的成立基金会、促进旅游扶贫研究、建立运作机制、开展一年一度的论坛等都是很好的做法。同时,结合国情和各地实情,注重旅游扶贫工程和试验区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研究。

三是加强定量研究,推进时空对比、3s等多样方法研究。旅游扶贫需要改变定量研究不足的局面,加强对比研究、实验与观察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数理统计、模型构建、3s等方法的运用,如不同旅游形式消除贫困作用的比较研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地反贫困的问题与特征比较研究,贫困人口对旅游扶贫的感知、参与行为和参与态度的结构方程模型,用3s方法对贫困地区旅游资源、旅游线路分布和贫困消除情况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等。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利用实证经济学的方法从整体和个体的角度检验了鄂西北地区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从1991年到2002年之间对农民收

>> 改革开放以来鄂西北旅游发展与扶贫的可行性:一些发现和解释 一些关于内容的解释 关于刑事和解制度的一些思考 火星上发现的一些古怪东西 解释关于征集补充兵员的一些认识问题 高考化学双选题命题的一些特点和解题方法 医院网络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 美国研究发现一些成人健康问题与儿时有关 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调试发现的一些问题的探讨 浅谈对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些体会与发现 工程完工后使用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数学概念中的一些新发现及其应用 人的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回顾与反思 关于对旅游扶贫的一些思考 对辽宁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些回忆 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理念的统一性 如何发现和解释青年人的仪式抵抗潜能 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些实验的可行性改进 污水处理厂电气自控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 “性”随意一些也无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改革开放以来鄂西北旅游发展与扶贫的可行性:一些发现和解释 改革开放以来鄂西北旅游发展与扶贫的可行性:一些发现和解释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利用实证经济学的方法从整体和个体的角度检验了鄂西北地区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从1991年到2002年之间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否存在贡献以及贡献度是多少,客观上说明了利用旅游业扶贫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在肯定了旅游业的贡献之后,具体分析了鄂西北各地区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以及在开发规划上如何利用这些比较优势(这是扶贫的基础);最后,文章说明了扶贫的本质和途径,并具体提出了扶贫的基本原则。[关键词]鄂西北;扶贫;实证分析;农民收入[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3―0027―05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6篇

>> “9+2”教育扶贫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贫困村扶贫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扶贫30年,定西的实践与探索 “整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甘肃30年扶贫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索 民营企业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索 旅游演艺的实践与探索 乡村旅游助力精准扶贫,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探索与思考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探索 鄱阳县旅游扶贫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第三部门促进扶贫机制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金融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亚贫困群体长效扶贫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互联网+农村”助力国家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浅议街头镇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与探索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创新 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理念的实践与探索 旅游管理专业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12-24.

⑥本资料来源:雷山县旅游局

参考文献:

[1]项保华,《战略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1.

[2]邹益民,《旅游企业战略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0.

[3]厉新建,《中国旅游发展创新研究》[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7.

[4]徐晓光、翁家烈,《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M],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9.

[5]李佳,《扶贫旅游理论与实践》[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7.

[6]史本林,《我国旅游扶贫开发研究》[M],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

[7]“雷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雷山县人民政府,2011年1月。

[8]雷山县人民政府《雷山县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北京天健融通咨询公司。

[9]刘涛“新农村建设中贵州省雷山县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探讨”[J],《农业经济》2008年第08期。

[10]张伟、张建春“国外旅游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05年第一期。

[11]何景明“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省思――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中心的考察”[J],《旅游学刊》2010年底二期。

[12]董海峰《旅游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百度网。

[13]张伟、张建春《国外旅游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评述》,百度网。

[14]汪俊辉《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百度网。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 要: 碛口古镇是山西省的旅游扶贫实验区,通过软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研究、发动 群众等方法,碛口的旅游扶贫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还存在产品开发、 客源开发、资源保护、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问题。碛口旅游扶贫的实验对旅游扶贫工作有着较 大的借鉴意义。

一、探讨碛口旅游扶贫的意义

我国很多贫困地区都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存在,在贫困地区很 多价值很高的旅游资源长期得不到利用和保护,当地群众守着宝藏过穷日子。在目前旅游开 发的大潮中,各地也要设法开发这些资源,以达到保护和利用资源、脱贫致富的目的。在有 资源条件的贫困地区,如何发展旅游、造福群众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碛口古镇是部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风景名胜区,同时还被联合国列为世界百大濒 危文化遗址之一,开发潜力大,保护的任务也很重。2001年,碛口成为山西省的第一个旅游 扶贫实验区,几年来,在旅游扶贫工作中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有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值 得注意的问题,对碛口旅游扶贫工作进行研究与总结,对山西省乃至于全国贫困地区的旅游 扶贫工作都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二、碛口旅游扶贫的背景

碛口古镇位于晋陕大峡谷中段,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境内,湫水河和黄河的交汇处,历史 上曾经是晋商重要的水旱码头,至今保存基本完整。

从清代乾隆朝到20世纪30年代末的200多年是碛口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碛口被 称为晋陕大峡谷黄河沿岸的第一镇 ,也称晋西第一镇。在黄河水运走向衰落之后,碛口基 本上处于一种封闭、贫困的状态,几十年来,古镇的基本形态没有太多改变。碛口古镇在风 貌上一方面体现了传统商贸集镇的特色,另一方面体现了晋西北的地方传统特色,具体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单体古建筑保存数量大、质量高,整体集镇保存较完整。碛口古镇的风貌特色主要 表现在其群体性上,并以此为基础表现出它的其他特点。全镇现在还有400多座大小院落都 是原来的商行或店铺。长长的古街、幽深的古巷和镇上成片的古建筑群共同营造了浓郁的古 镇文化氛围。

2.碛口古镇是古代北方集镇的代表,突出体现了集镇的商贸功能。碛口古镇的主街沿 河随地势而建,一些店铺出门便是码头,货物运输十分方便。货栈、骆驼店、骡马店、商铺 、钱庄、当铺在建筑上各具特色。古镇上各种行当齐全,并且还有商会、税局等管理部门, 形成了完整的集镇商业体系。

3.碛口古镇是具有黄土高原特色的山地建筑群。碛口古镇面山背河,随势而建。窑洞 是当地基本的建筑形式,一般的房屋底层都是用砖券成的“箍窑”,二层大多是硬山顶的木 构房屋。由于院落大多依山而建,有许多建筑都是下屋窑洞的窑顶便是上层院落的院子,层 层叠叠,非常壮观。

碛口古镇还有几处庙宇建筑,其中最为壮观的是黑龙庙,是碛口的标志性建筑,现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碛口的民俗分为商业习俗和生活习俗两个部分,也是碛口文化遗产的重 要组成部分。

碛口古镇紧邻黄河的第二大激流区——大同碛,滩险流急,景象壮观,古镇附近的黄 河水雕、冯家会土林等都是地质奇观。古镇东面的西湾村是部级历史文化名村,南面的李 家山村被称为“立体交融式”建筑的代表。

碛口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古镇周边及黄河上游沿岸均无大 的工矿企业,环境污染程度很低。水文及地质原生态形态显著,黄土地貌的各种形态几乎在 这里都可以找到。碛口镇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和湫水河,地下水的储存与补给条件差,地下 水贫乏。区内植被覆盖率较低,自然植被稀少,以枣树为主要林木,水土流失较严重。

由于耕地面积少,粮食产量低,水旱灾害频繁,碛口多数劳动力靠外出打工、经商、 从事手工业维持生活,红枣也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目前年人均收入600元左右,属 部级贫困区。

碛口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从文化遗存到自然景观都有很好的基础,从保护传统文化、 利用资源的角度应该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而当地落后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使旅游开发的必要 性、紧迫性更为突出,另一方面也给旅游开发带来了很大难度。

三、碛口旅游扶贫的措施与效果

1.以文化活动为核心的软开发。

2001年以来,碛口举办了多次大型文化活动。碛口民间文化节、国际摄影节、古村镇 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等都很引人注目。此外,从2001年开始,碛口每年一次的红枣节也吸 引了大量游客。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碛口曾多次作为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外景地。2003 年,中央电视台在碛口拍摄了大型电视连续剧《延安颂》,该剧播出后,使碛口的风貌得以 较完整地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在临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碛口古镇还完成了部级历 史文化名镇等多项申报工作,申报促进了碛口各方面工作的发展,并且大大提高了碛口在国 内外的知名度。

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和频繁的新闻事件,近年来碛口成了各级各类媒体争相报道的对 象。据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以来,碛口古镇先后在省级以上的报纸、杂志被报道150余次 ,其中大型专题报道50余篇。碛口在省级以上电视台曾被报道80余次,其中专题报道20多次 ,黄河电视台《民生全记录》栏目还为碛口做了长达12集的专题系列片在黄金时段播出;从 2000年12月开始,中央电视台确定碛口的李家山村为联系村,对普通村民李秋生一家将进行 5~10年的跟踪报道。现在在网络上可以轻松地查阅大量与碛口相关的信息。

频繁的文化活动使更多的学者和当地群众了解碛口的价值,对碛口的保护与发展有很 大促进意义。以碛口为外景地的影视作品增加了碛口的知名度,当地群众通过为剧组提供劳 务、担任群众演员等增加了收入。大量的媒体报道使外界更多的人知道碛口、了解碛口,起 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2.基础设施建设。

碛口的各项基础设施都较为薄弱,近年来,碛口镇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争取外界支 持,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

2003年建成的湫水河堤坝工程使古镇的防洪能力大大提高。碛口古街巷原来都被淤泥 、尘土覆盖,经发动群众清理后,大部分地段又恢复了原貌,古镇的古风古韵得以更好的展 现。2003年建成了旅游接待中心,使碛口作为一个旅游区有了服务接待的基地和场所。为重 点建筑制作了旅游景点国标简介牌,既方便了游客,也有利于保护。随着离石与太原高速公 路的开通和沿黄河公路的拓展延伸,碛口的对外交通也有了一定改善,2005年,湫水河上建 起一座石拱桥,大大方便了游客和当地群众。

3.古镇文化的挖掘与研究。

碛口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他们分别从建筑学、民俗学、社 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角度对碛口展开研究,已经取得一系列的成果。2004年,清华大学 教授陈志华出版了全面研究碛口的专著《古镇碛口》;2005年,当地学者王洪廷出版了内容 翔实、形式新颖的《碛口志》。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设立了以碛口为专题的科研项目进行研 究,不断有关于碛口的。碛口目前已成为是众多艺术家、高校师生采风、实习的基 地,这也促使对碛口古镇的文化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

对碛口的文化研究工作保护、发掘、整理了大量有关碛口的第一手资料,对碛口文化 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与探索,为碛口的旅游开发打下了文化基础。

4.群众教育与发动。 临县政府编制了《碛口镇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并分发到每一位居民手中,当地群众 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碛口古镇的价值,开始自觉地保护和利用古镇的文化遗产。老房子不 再被随意拆毁重建,古式家具也不再轻易卖给文物贩子。由于从事旅游服务业产生了明显的 经济效益,长兴店、黄河宾馆等旅店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古镇的个体旅店已增加至14家 ,个体商店及其他服务性店铺数量也有较大增长。据山西大学旅游学院2006年进行的问卷调 查显示,碛口96%的居民希望碛口的旅游业能够发展壮大,90%的居民对旅游者抱有欢迎友善 的态度,在碛口进行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已经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碛口的旅游扶贫开发取得了初步成效,近年来游客人数快速上升,旅游收入也明显增 加。2007 年的“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每天接待游客均达到2000人以上;2007 年春节,来自广州、北京等地的100多位游客在碛口度过了富有民俗特色的新年。碛口镇两 家较大的个体旅店长兴店和黄河宾馆2007年全年收入都超过了50000元。这些数字与成熟的 旅游区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但碛口旅游区硬件投入非常有限,处于不是十分有利的交通区 位,旅游开发才刚刚起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四、碛口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产品开发问题。

碛口旅游的软开发取得了很大成果,古镇知名度越来越高,但与之相应的产品和客源 的开发没有及时跟进,使碛口的旅游未能获得跨越式的发展。

碛口有黄河第二碛、黄河水雕、黄土梯田、黄土林等自然景观,有九曲黄河阵、伞头 秧歌等民间文化,在碛口可以开发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观光旅游、以民俗风情为基 础的村落旅游、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农业旅游等。这些旅游产品的开发既有良好的资源基础 ,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碛口在开发的过程中偏重于强调碛口的古代建筑、晋商文化等,这 些对普通民众,尤其是周边区域的旅游者没有太大的吸引力。积极开拓思路,突出自身特色 ,避免盲目跟风,充分发挥多种旅游资源的作用,多角度开发适应市场的旅游产品是碛口的 当务之急。

2.客源开发问题。

目前碛口的旅游者主要是专家、学者、大学生等,文化层次普遍较高,形成了一种停 留在精英层面的文化旅游,尚未成为真正意义的大众旅游。碛口组织过几次旅游推介活动, 但效果并不明显。至今碛口还没有进入旅行社组织的旅游线路之中,除了当地邀请的专家、 学者外,所有的旅游者都是自助游,由于当地交通、住宿、通讯、商务等条件都还比较落后 ,一般的旅游者不愿意在没有旅行社组织的情况下前往。鼓励旅行社积极参与客源组织是碛 口旅游走向大众的必由之路。

此外,高校实习的学生往往在旅游淡季来碛口,并且停留时间较长,他们是碛口目前最 稳定、最重要的客源之一。但是,对高校的宣传工作却基本是仅仅依靠几家个体旅店来零散 地进行的。在整体旅游区的层面上,对高校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宣传,扩大实习学生客 源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3.资源保护问题。

碛口的旅游资源保护还存在很多问题。由于资金缺乏,碛口镇区和李家山、西湾等古 村落中有很多民居、庙宇处于濒危状态,一些老房子已经倒塌。碛口被联合国列入百大濒危 遗址,其警示意义远远大于荣誉价值。除了自然因素造成的破坏外,建设性破坏也是一项重 要因素。碛口的旅游接待中心和其附近古镇唯一的公厕,处于古镇中部,黄河岸边,体量、 造型、色彩均与古镇传统风貌格格不入,成了古镇的一大败笔。在修建沿黄公路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景观保护意识,一些罕见的自然奇观遭到了破坏。

4.利益分配问题。

碛口的旅游开发使一部分群众受了益,但这种受益并不普遍。在碛口镇区,旅游者的 到来使旅店、商店等经营者得到了实惠,由于镇区商业发达,人流较密集,所以旅游开发的 受益者相对较多。而在碛口附近的李家山、西湾等古村落旅游者很少留宿和购物,当地群众 较少因旅游开发而获益,反而受到了更多的打扰,造成一些生活上的不便,使少数群众对旅 游者产生了厌烦情绪。随着碛口知名度的提高,外来投资者越来越多,妥善处理投资者与当 地群众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如果处理不当,由于受益不均衡引发的各种矛盾将成为碛 口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障碍。

五、碛口旅游扶贫的借鉴意义

碛口几年的旅游扶贫实践对旅游扶贫工作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旅游的软开发是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投入相对较少,开发效果显著,在缺乏 开发资金的贫困地区进行旅游开发时,软开发的地位更为重要,通过文化活动能获得明显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由于经济上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贫困地区进行旅游开发时,容易忽视自身特色而 盲目照搬他人的东西。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更需要在开发前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对自身的旅 游产品、旅游客源有准确的定位,尤其是要抓住特色求发展。

3.对为数不多的资金要科学使用,首先保证对资源的保护,以维护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要依照旅游开发的需要分清主次,循序渐进,尤其是要科学设计, 杜绝浪费和建设性破坏。

4.旅游扶贫要十分注重其扶贫效应,其目标是致力于贫困人口的发展,使当地贫困人 口利益最大化,不能是旅游发展了,当地群众还是贫困依旧。旅游扶贫开发的过程应当是一 个引导群众致富的过程,旅游开发要使大多数的当地人受益,这样才能达到开发的目的,这 样的开发才有后劲。地方政府要引导群众保护旅游资源,积极参与旅游相关行业。对碛口这 样刚刚起步的旅游区来说,尽快开始收门票,使广大群众能从中分红获利是化解矛盾、保障 发展的重要措施。

总之,旅游扶贫应该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开发,要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相结合, 同时促进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保护和经济振兴。旅游扶贫也应该是一种和谐发展的旅 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开发中要以当地贫困人口的利益为核心,兼顾政府、投资 者、旅游者等多方的利益。

[本文为2004年山西省教育厅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碛口旅游扶贫实验区模式研究”(编 号0405201)的系列论文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古镇碛口【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孙丽萍.屋宇春秋——山西老宅院【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3.李秋香.中国村居【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4.师振亚.旅游开发的软与硬【N】.中国旅游报,2004.2.18

5.周歆红.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J】.旅游学刊,2002(1)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8篇

[摘 要]生态旅游是21世纪的一种旅游时尚,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旅游开发新趋势。在我国,生态旅游开发方兴未艾。一方面,旅游的

>> 江苏沿海生态旅游竞合战略与保障机制探讨 城市发展与生态旅游的探讨 生态旅游资源义务分担与利益分享机制研究 旅游权内涵解析及其保险保障机制探讨 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村民的利益保障机制研究 土地流转与农民利益保障机制的探究 “三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保障机制形成 遵义市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探讨 对生态旅游开发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基于三大利益主体的喀纳斯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探讨浙江生态省建设与发展生态旅游的关系 农圣文化中的现代生态旅游观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探讨 大型超市农产品“农超对接”配送链组织与保障机制研究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论野三坡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 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与路径研究 探险旅游安全保障机制研究 探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 安徽大别山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与发展模式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生态旅游与“三农”利益保障机制探讨 生态旅游与“三农”利益保障机制探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生态旅游是21世纪的一种旅游时尚,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旅游开发新趋势。在我国,生态旅游开发方兴未艾。一方面,旅游的扶贫效应日益显现;另一方面,在一些地方也出现农民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由此造成了生态旅游发展与“三农”利益的不协调。本文依据“实现主体利益持续互动均衡”的原则,就关乎生态旅游成败和农民生计的土地补偿、利益分配、培训与就业、社区参与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三农”利益保障机制的设想。[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扶贫;“三农”利益;保障机制[中图分类号]P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6―0069―04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9篇

>> 乡村旅游国内旅游行为的实证研究 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方向:从理念阐释到理论实证 国内旅游危机管理研究述评及趋势分析 IPA分析法在国内旅游研究领域的应用 影响国内旅游需求因素的实证分析 国内旅游专线公路的外部性分析 对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 影响国内旅游业收入因素的分析 中国国内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国内旅游者角色认知的实证研究 国内旅游管理的困境及解决建议研究 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争议评述 关于扩大国内旅游消费的对策研究 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综述 国内旅游景区开发研究综述 国内旅游流研究综述 关于国内旅游厕所研究综述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 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旅游学科的成熟依赖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旅游研究的方法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作者通过对《旅游学刊》1999-2003年发表的465篇文章的分析,认为定性研究是中国旅游研究的主导范式,仍基本处于传统定性阶段;旅游研究的资料来源主要是论文书籍和官方统计数据,不同研究方法的资料来源存在差异;研究内容和作者的地理分布影响研究方法的选择;作者单位对研究方法影响较小。

[关键词]旅游研究;研究方法;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P590

[文献标识码]A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广西;高校;旅游乡村;科技帮扶

[作者简介]文军,广西大学生态与旅游科学研究所所长,广西大学环境景观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副教授;李星群,广西大学商学院讲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05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4―0069―04

近10年来,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对广西的旅游乡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等现状情况目前还缺乏系统研究。与本论文相关的前期研究主要有:方锦明等(2004)对高校实施农村扶贫作了探析,认为高校扶贫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高校目前的扶贫工作存在一些误区,高校实施农村扶贫工作应把重点放在科技文化、思想精神等各方面;陈大柔等(2004)就高校教育扶贫的问题及对策作了分析;黄昌财等(2005)分析了高校与农村共建青年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在浙江师大与井冈山拿山乡共建青年中心的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探索乡校共建农村青年中心的新途径;辛艳伟等(2006)就农业高校参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与方式进行了探讨;裴春秀(2006)对地方高校立足于为建设新农村服务进行了重新定位。总之,通过从CNKI期刊检索的结果来看,目前国内对高校科技扶贫方面的研究很少,而且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欠缺,目前仅有40余篇相关论文,尚没有涉及高校与旅游乡村进行对口旅游扶贫方面的论文与实践报道,也没有关于广西“高校一旅游乡村”结对子旅游扶贫的前期研究。

一、研究意义

实践教学、专业实践以及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够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旅游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或活动的作用和地位显得尤其重要,对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锻炼的现象,旅游专业学生真正参与实践的机会不多,加上一些实践教学、专业实践多采用“放羊式”管理,学生实践效果较差。此外,许多高校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组织与管理摹本沿用了传统的运作模式,即一种“观光或度假式”的社会实践,并没有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的特点和科技优势,这对国家建设以及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非常不利。高校出现了诸如旅游专业的学生不懂旅游,农业专业大学生不懂种田,林业专业大学生不知道种树等许多“奇怪”的现象,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社会需求或社会的期望值存在明显差距,大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广西旅游乡村总体文化水平不高,迫切需要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来提高文化水平。通过“高校一旅游乡村”结对子是高校与旅游乡村实现双赢的重要途径。目前,对我国许多学校关于“校―企”结对子的科技扶贫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高校与没有多少经济实力的乡村的合作有实质成效的不多见,对于科技文化比较落后的广西广大旅游乡村,“校―村”旅游科技帮扶显得意义非常重大,结合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校―村”结对子科技旅游扶贫显得更加重要与迫切。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在“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和“新世纪广西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的支持下,课题组于2006年5月一2006年12月,分批对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村屯进行了调研。旨在系统研究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乡村旅游开发对广西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以期揭示乡村小型民营旅游经济发展机制等问题。调查范围涉及整个广西区域,主要调研的县市包括龙胜、阳朔、恭城、临桂、灵川、资源、桂林市近郊、乐业、田东、田阳、南宁市近郊、武鸣、靖西、东兴、北海市近郊等县市,调查村屯或乡村旅游景点共32个,调查对象为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及对照样本(未进行乡村旅游经营的村民)。为保证本次调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次调查通过实地调查、问卷法与深度访谈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问卷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法,调查完即回收问卷,未能完成调查的样本不列入统计分析中,共完成调查样本250份,其中有效样本213份;对照样本264份,其中有效样本232份。深度访谈在征得被采访人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录音后整理,每次时间为2~3小时,共完成12份样本调查。本论文的内容取自调研中与其相关的经济实体及其对照的基本信息采集模块和一些实地调查内容的总结。虽然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样本与其对照样本数不一致,考虑到样本比较多分析的准确率会高一些,加上本论文的分析是用百分比来表示,因此,对照样本多出部分在分析中没有剔除。

三、调查数据分析

(一)受教育程度分析

从调查样本的年龄结构来看,在广西已开办乡村旅游的地方,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创办者主要集中在25―54岁这个年龄段。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中文盲比例为4.2%,其对照样本文盲比例高达17.2%,说明文盲在广西旅游乡村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虽然对照的比例远高于经营实体的比例,但我们仍可看出,相当一部分乡村旅游经营者文化水平还很低。在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经营者中,小学文化比例占25.4%,与未创办实体者的比例41.4%相比,未创办实体者小学文化比例明显高于创办经济实体者。综合文盲与小学文化这两项,实体创办者两者之和比例为29.6%,而未创办实体者两者之和的比例高达58.6%,相差近1倍,从这两项之和可知文化因素仍然是决定乡村旅游经济是否成功开办的主导因素。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初中及以上文化者所占比例为70.4%,而未创办旅游经济实体初中以上文化所占比例为41.4%,两者相差很大。尤其是在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中,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24%,远远高于未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9.9%的比例。

另外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层次实体创办者在本次调查中共有8人,占总比率的3.8%,而其对照样本的比率为0。从整个受教育程度的调查来看,在广西旅游乡村居民的总体文化水平仍然偏低,文盲比例高达11%,高中比例仅占14.8%,大专及以上学历层次所占比率仅有1.8%,小学与初中文化占绝对优势,占总比率的

72.4%,说明广西的旅游乡村总体文化素质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总体来看,即使在经济相对发达、文化水平较高的旅游乡村,文盲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的群体整体文化水平还不高,这严重地阻碍了广西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极大地影响其市场竞争力,这说明发展“高校―旅游乡村”校企结对子科技旅游扶贫非常重要,这从一个基本层面揭示了广西“高校一旅游乡村”科技对口帮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普通话水平分析

从普通话水平分析来看,开办乡村旅游实体者普通话“听和说”比例均为100%,而对应的未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听和说”的比例为90.1%和82.3%,说明广西旅游乡村在开办乡村旅游后,村民总体普通话“听和说”的比例还是很高的,其中开办实体者均能听和说普通话,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广西的旅游乡村开办有乡村旅游的村民整体文化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开办乡村旅游实体者中,能够“读和写”的比例分别为94.8%和93.4%,同时其对照样本为60.8%和54.7%。从普通话水平来看,说明乡村旅游开办者整体文化水平要高于未创办乡村旅游者,这从两者的学历层次上也得到了印证。但与受教育程度对比进行分析可知,开办实体者有4.2%是文盲,但这些文盲均具有“听和说”普通话的能力,未创办旅游经济实体的文盲比率为11%,与不能“听”普通话的对照约10%的比例基本一致,而有17.7%的对照不能“说”普通话,明显高于其文盲的比率,说明一部分小学文化的未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说不好普通话。在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中不能“读和写”的比率分别为5.2%和6.6%,略高于文盲的比例,说明少量的非文盲的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创办者还不能正常“读和写”,这是一项摆在我们高校、研究者和乡村旅游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英文水平分析

从英文水平分析来看,开办乡村旅游实体者能“听”英语的比例为5.6%,而对应的未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听”英语的比例为4,3%,虽然两者比例相差不大,但总体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远高于广西其他未开办乡村旅游的村落。说明广西旅游乡村在开办乡村旅游后,村民总体英语“听”的比例有所提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开办乡村旅游后,广西旅游乡村居民的外语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够“说”英语的比例实体与对照样本分别为4.2%和2.6%,两者总体所占比例不高,但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距,除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总体文化水平高于未开办者这个因素外,可能还存在乡村旅游开办的过程中,由于业务需要,一部分经营实体被迫去“说”英文,其英文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开办乡村旅游实体者中,英文能够“读和写”的比例分别为3.3%和2.8%,其对照样本的比例均为0.4%,这说明广西的旅游乡村实体经营者英语“读和写”的能力明显高于未创办乡村旅游经营实体者,但从广西整个旅游乡村的层面上来看,能够“读和写”英文的乡村居民比例非常低。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英语水平较高的主要集中在龙胜平安村与阳朔的乡村,这个区域村民的英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这可能与这两个区域接待的客源结构相关,龙胜与阳朔的客源结构中,外国游客占有相当的比例,由于经营的需要,部分村民自觉地学习英语,这不仅提高了本村英语水平,而且从整体上提高了广西旅游乡村的英语水平。

(四)家庭收入水平分析

从家庭收入水平来看,在广西旅游乡村中开办旅游经济实体者处于“下等”的比例为3.29%,同比未开办实体者,其比例高达19.8%,相差非常大。开办实体者家庭收入处于中下层次的比例为14.1%,其对照样本比率为28%,两者相差也相当悬殊。综合家庭收入的“下等+中下”两项,实体与其对照的比例分别为17.4%和47.8%,两者相差很大,说明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对当地农村经济的影响很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中,家庭收入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其经营实体缺乏竞争力的缘故,主要是经营不成规模和软硬件设施差的原因,这些实体多数是季节性乡村旅游经营者,只有在旺季其他旅游经济实体不能满足游客需求的前提下,游客才会到他们处消费,加上条件差,收费低廉,经营效益不高,这些群体的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收益不足以改变其贫困状况。在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中,属于中等及以上的比例高达82.6%,而其对照仅有52.2%,尤其是收入处于上等的比例相差非常悬殊,开办实体者收入处于上等的比例为9.86%,而未创办乡村旅游经营实体者比例仅有0.4%。此外,由于涉及收人这个敏感问题,多数乡村旅游经营实体开办者回答比较保守,回答时普遍存在偏低的现象,而相当一部分对照样本即未开办乡村旅游者又可能顾及面子,可能会夸大其家庭经济状况,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得出广西乡村旅游开发有力地推动了广西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

通过对广西旅游乡村村民进行现状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一,广西目前的旅游乡村居民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的文化水平明显高于未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其二,开办乡村旅游对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具有明显的作用,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在开办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文化水平得到提高,主要体现在普通话水平和英文水平的提高,其他乡村居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三,村民的文化素质高低与其收入水平相关,总体呈现出高文化素质高收入的趋势。从广西旅游乡村单方面调查结果来看,广西旅游乡村亟需提高整体文化素质,因此,广西“校―村”科技帮扶显得意义非常重大而迫切。

四、“高校―旅游乡村”科技对口帮扶的展望

(一)加强“校―村”联系,探索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科技旅游扶贫新路子

“校―村”结对子旅游扶贫开发与实践,要充分利用广西乡村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高校的科技资源,走一条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科技旅游扶贫开发新路。“校―村”合作旨在深挖乡村旅游本身增效潜力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农村经济的转型,促进农业经济向多元化发展并实现农业经济较高层次上的良性循环。而且在扩大农民就业门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解决农民就业等问题上意义重大。这种旨在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校―村”结对子科技旅游扶贫开发,不仅可以开创一条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路子,提高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高校一乡村”科技旅游扶贫开发对广西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具有带头和示范效应,对高校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和实践教学具有较强参考价值;对我国其他区域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贫困乡村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创新也有较强的参考与示范作用,对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乡村旅游科技扶贫相结合的“校―村”对口帮扶体系

上一篇:扶贫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村经济学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