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农业范文

时间:2023-07-03 10:58:20

绿色生态农业

绿色生态农业范文第1篇

一、没有形成自己产品的独立品牌:

本来村南的柿子林,所产的都是盘山最为著名的磨盘柿,据老辈人相传,也曾作为御供,供奉静寄山庄,成为宫庭食品,我们却将其当普通山野果零散销售了,因此价值卖不出来,如果能将其当作品牌绿色食品,当作月饼一样的卖,肯定可以卖出更多的延伸品牌及包装价值来,这不是一户一人独立可以担纲的,需要依靠集体力量,公司化运作才有可能。

二、缺乏系统科学的种田:

在通过乡村整治以后,全村不仅有这230亩可耕地,还将会有砖瓦窑一队80亩宅基地将复耕,全村可耕地将达到310亩,再加上俩村的山林地,全村可供耕种的可耕地与山林地相加,即应高达2019亩,这也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资源,我们希望通过村民大会公决,将这部份有形土地资源,通过公司化运作,达到集约化、科学化、的方式去种田、种树,以使其达到增收的目的,为此需开展工作下工作:

1、对全村土地PH值进行测试。

2、对全村可耕地、山林地土垠成份、组分进行系统取样、测试、化验。

3、聘请农科院、农业专家对未来**农林业的发展,进行科学种植规划,以达到科学种植目的。

三、缺乏市场化的系统运作:

当今我国,已从一个完全行政管理产业的状况下,通过改革开放,各项生产均已逐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或转型,农业生产也逐步向土地的集约化、科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变化,目前一村一户一人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结构也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化发展变化的严重挑战,所以按目前**农村生产现状与市场化运作的差距愈显严重,个体农业生产已无法适宜这种发展与变化来了,我们认为组织起来走公司化道路是唯一出路。

我们通过对近几年来农业生产收入低下状况的了解感受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市场化、科学化运作才是第一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编制此项规划时,拟通过筹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来改变现状,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也希望通过建大棚、引入新品种、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土垠条件的高附加值农产品,经过市场化、品牌化运作,达到上述目的。

四、筹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土地资源现状的调研:

1、土地土质(PH值、土垠化学成份、土质物理现状)的科学调研。

2、土地将依不同土质条件、地下水、海拨测绘地形图。

3、委托专业机构、专家进行科学种植计划的规划方案编制。

4、请土地与投资机构对本村土地目前市场价值进行评估,提供一份系统的**土地资源详细状况报告,供可能投资者决策之用。

(二)将现有土地资源的市场价值经过量化、打折(更合乎客观公正)使其按资源总量、量化成资产总量,分配到每户户头(或人头)以此作为筹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股权基础。

(三)招商引资、引智,寻求合作:

在对我们现有土地资源状况充分调研基础上、在对土地价值有一个公允评估的基础上,由于农民已将土地资源总量,量化成一个可以计算的价值资产总量,即可以按市场化原则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引智,进行合作,其对象可以是国内、国际、农业科研单位,也可以是农业产品种植、投资机构,引入的是资金智力(人才)品种与市场。

由于有了上述第(一)(二)项基础,对于外来投资者合作方式可以是买断(承租)经营权或股份制合作。

上述组成可以是中外合资(合作)方式,也可以是国内股份有限制,根据上述第(二)项测算,农民股权配置就比较容易实施。

五、绿色生态农业公司的组成模式:

(一)有限责任制公司:

依照公司法,该公司无论是与国内或国外合作,其性质必须也必然是有限责任制企业。

(二)公司注册资本:

建议为人民币200万元,其中70-90%可以是土地,其余30-10%可以是现金

(三)公司股本金配置:

1、建议每户村民占有0.5%股份,即价值人民币1万元,其中0.8万元以土地折让入股,其余0.2万元以现金入股,全村98户,即相当入股股份49%,每户都具有0.5%股权的股东。

2、村集体经营公司,占有21%股权,其收入主要用于未来公共积累及全村社会保险、文化、医疗费用及基础建设(维护费用)按比例应投入8.4万元现金,其余以土地公共财产折让入股。

3、吸引一个外来投资者(或内部竞聘)投资人民币60万元,占有30%股金,并负责目标经营管理,作为最大股东承担生产发展全责。

以此:土地2190亩(耕地230亩,复耕地80亩,山林地区性1880亩),现金88万,进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运作。

(四)经营保证:

为了保证全体村民现有土地经营管理的风险,外来承包经营或投资者,除缴纳人民币60万元投资款外,同时应向村委会缴纳30万元人民币的风险保证金,保证村民总的收入分配,不低于30万元/年起步。

(五)经营期:

暂订十年,即从2007年起,至2017年止,经营期满,经营业绩良好,可以续签,如在合同期中,经营承包方违约或不能经营达标,董事会有权对承包经营者处以违约罚金或终止经营权方式,予以处置。

六、绿色生态农业公司主要经营内容:

(一)优质山地(平原)果品种植,新品种引入及加工。

(二)绿色蔬菜、果类、菌类的大棚、窖化生产。

(三)绿色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包装、品牌销售。

(四)上述新产品的收购、包装、品牌化销售与气调仓储、物流配送。

(五)配合农家乐旅游的现场采摘。

(六)果园地生态旅游餐厅的开放供餐。

绿色生态农业范文第2篇

虽然资源优势明显,但在发展典型的同时,忻州市发展生态农业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水资源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土壤肥力水平下降,土地生产力水平较低,品牌产品不多、推广力度不够、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生产中存在掠夺性经营思想、小农业思想,条条各自为政和短期行为等难题。近年来,忻州市在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一直存在着以下几个大的问题:

①广阔的石质山区宜林地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到处有山地,就是少林木,而且原有的国有林、集体林也在萎缩。全市山区有宜林地66.7×104hm2以上,但大多数是荒山秃岭及稀疏草灌植被,一直沉睡着、闲置着,基本无人问津,无人去承包、去造林。

②广阔的黄土丘陵宜林、宜果、宜牧地资源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综合开发利用,反而是农垦过度,致水土流失严重。黄土丘陵包括荒山荒沟面积也在66.7×104hm2以上,但均以农耕为主。虽然酥梨、核桃、红枣、海红果、仁用杏等是这些生态区域的优势品种,但一直没有大的发展;农林牧综合开发治理也不普遍,只是在退耕还林项目区种植了一些新的树种。

③广阔的盆地平川宜农宜耕区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种植业大、养殖业小,大量的玉米等秸秆资源白白浪费,焚烧成灾。没做到种养结合,使纯农业村农民的收入单一,为了高产高效,便依靠大量投入化学物质,致农业污染日趋严重。

2建设绿色生态忻州应该做好的大文章

2.1围绕生态产品,做好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的大文章

长期以来,忻州市农业自然资源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自然资源的生态性能不仅得不到恢复和提高,为了保持粮食增产,还不得不增加化肥、农药、激素的投入,导致土地污染日益严重,恶化了原有的农业生态环境,使农业活动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从而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既绿化了荒沟荒坡,保持了水土,又可同时产出果、粮、畜等优质产品。忻州应打破部门分割,大力推广林草、果粮、林药、林菇,或利用各种林地及果园,大力发展林下生态养殖等一系列高效的生态农业及循环经济新模式,既能显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又能产出绿色品牌产品。

2.2围绕农业增效,做好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发展大文章

从2006年起,忻州市观光农业点由原来的3个发展到现在的大大小小77个,观光旅游农业收入超过13亿元。忻州市是旅游区,要借助旅游业,对当地产业转型、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利用蔬菜大棚基地和核桃、杏、枣、梨等干鲜果基地,通过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农业技术,建设特色精品果蔬采摘型农家庄园。建设集蔬菜产业、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学习培训农业示范基地。

2.3围绕农民增收,做好资本发展山地生态经济大文章

在抓好集体林权经营制度改革的同时,要制定政策、出台办法,调动和鼓励农民,尤其是工商企业、社会资本进山入沟,承包山地,植树造林,发展松树、杨树用材林,山桃、山杏经济林,以及大果榛子、大果沙棘、刺梅等经济灌木,宜栽什么就栽什么,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能继承。有力促使全市广阔的山地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既绿化了山河、改善了生态,又开辟了长远增收途径。

绿色生态农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

在农业发展新时期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一种既能保证农产品产量,又能维护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并且具有科学标准体系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来推动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既十分迫切,又十分艰巨。

1我国绿色生态农业观念提出的背景

我国绿色生态农业理念之所以被提出,其社会背景有以下两方面:

1.1我国农业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时期。我国人多地少,合理有效利用农业资源显得非常迫切。改革开放以来,使得农业生产环境受到工业发展的影响,为了增加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农业资源的利用也非常的不合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的应注重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发展方向,开辟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1.2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传统农业由于受到化肥农药的污染,使得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新提出的绿色生态农业,可以生产出安全可靠的绿色食品,有效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让绿色生态农业这一崭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迅速地落地生根,积极的推广、传播,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

2绿色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

绿色生态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以下两个特点:

2.1注重资源的节约,提倡循环利用。绿色生态农业积极倡导使用生产和生活上的废弃物,不提倡使用化学物质,但并不是完全不使用化学物质,这就要求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用品进行合理的划分,从而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不浪费有效的资源。

2.2注重以人为本,确保产品绿色安全。绿色生态农业要求最终产品绿色、安全、营养。虽然根据健康调查,我国现阶段居民的营养良好,但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很大。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国民的整体营养水平,由于其生产工艺的严谨,从而也从根本上保证了食品质量的安全。

3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3.1改变目前农业发展的不利局面。我国自实施“三农”政策以来,全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不可否认,在实际发展进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的耕地面积虽然相对广泛,但人均耕地少,农业配套设施不完善;第二,农业耕地中,中高产田较少,很多土地因为工业中的“三废”等有害物质污染,致使其性质发生改变,不能产粮;第三,大多为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在短期难以奏效。

3.2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实施绿色农业的过程中,可以确保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以此保证提供的产品是绿色的、无害的。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生产速度极快,但由于施用有机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剂,容易对人们产生诸多潜在威胁。因此,农业发展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这就需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建设绿色生态农业,依据严格科学的程序,改变了原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可以解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新模式是现阶段农业发展模式中的最高形式,绿色农业观念的提出促使农业发展逐渐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但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专家和研究学者们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发展需求进行不断的改进,从而实施系统、完备的绿色生态农业,使我国绿色生态农业走上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洪卫.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J].北京农业,2015(12):336.

[2]石旭.我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索[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绿色生态农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一体化 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经济道路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082-01

一、问题提出及视角引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各种污染的侵害且污染的范围不断扩大,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问题不断暴露,让人们深刻的认识到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也充分说明“传统农业”这种旧的农业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代农业发展方向。它已经成为我国资源浪费,环境和生态问题突出的症结。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可以说,以前的农业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破坏很大,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更是微乎其微。党中央的这一要求表明了我国正在逐步发展生态农业,走现代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生态农业发展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也在逐步坚强。现在人们已经逐渐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进而向生态农业发展转变。张翠艺提出了倘甸龙骧农业主题公园的开发模式,通过政府、公司、社区群众三方签署合作协议。明确三方责任和义务,让社区民众广泛参与到园区建设和管理之中,形成了“政府主导、公司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张凤荣提到生态农业模式是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现代科技农业产品以及现代的管理方式,同时综合了传统农业中适宜农业发展的有关经验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能够获得高经济收入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模式。

三、生态农业之所以取代传统农业,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国国情决定,我国已不足7%的耕地养活了13亿人口。人多地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经济效益地下。为了增加农业产量,过度使用化肥,导致土地污染、水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改变此等现状,国家提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打破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带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二,从温饱到品质的提升。在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下,人们只看重产品的数量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致使人们的身体健康深受威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绿色无公害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加大。而新型的生态农业可以满足消费者这一愿望,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从而起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进而提升全社会人民生活|量的作用。

四、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

综述生态农业发展状况看,分为三种:

第一种,将传统的粮食种植与其他多种经济作物相结合。这样粮食产量不仅得到了提升,还可以提高人民的收入。故而,打破单一的农作物种植模式,实现了农业产量提升和经济增长双赢。

第二种,将农、林、牧、副、渔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有效的将农、林、牧、副、渔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不仅拓宽了五种产业的销售渠道,而且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经济收益。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减轻了就业压力,还避免了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的现象。

第三种,注重节约,提倡循环利用;注重以人为本,确保产品绿色安全。生态农业积极倡导使用各种有用的废弃物,不提倡使用化学物质。这就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用品进行了划分,从而对其进行合理、科学利用,不浪费有效资源。生态绿色农业要求最终产品绿色、安全、营养。虽说根据健康调查,我国现阶段居民的营养良好,但由于过度使用化肥,食品质量安全风险仍很大。但生态农业的发展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症结。

五、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

从经济效益方面看,绿色生态农业改变了单一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一种复合多结构的生态发展方式。提升了人民的收入水平,拓宽了经济收入渠道,加深了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经济转型的认识。

从食品安全方面看,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反思。它运用非科学的手段将农作物与生态有效结合,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也更高。这就从根本上否决了任何化学成分出现在产品中。人民的生活质量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从生态环境方面看,绿色生态农业可以减轻生态压力,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有效地将农业融入大自然,转换了传统农业种植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以往一味向自然索取、掠夺的局面,从而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

六、结语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赋予了现代农业发展新的内涵和要求。当前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实施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规律。

生态农业已成越来越多政府和人民接受的可持续发展路线,而我国也在1994年制定了“中国的二十一世纪议程”为自己的未来定下大纲。由于生态农业它特有的优越性,所以在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生态农业建设已被列为优先项目。绿色生态农业充分将农业与自然有机结合,改善现有的农业模式和农业生产环境,形成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它不仅为现代农业发展开辟出一条道路,更为中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将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参考文献

[1]伍世良,邹桂昌,林健枝.论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五个基本问题.自然资源学报,第16卷,第四期.2001.7

[2]张凤荣.农业经济发展中生态农业影响分析. 2015.7

[3]张翠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开发模式与发展. 2015.7

[4]赵建中.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研究. 2015.7

绿色生态农业范文第5篇

Abstract: Gree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a new form of agriculture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connotations of green ecological agriculture,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 of developing gree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the area of Dahuofang River,and puts forward the way of developing gree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five projects.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流域;生态问题

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develope;river;ecological problem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2-0145-02

0引言

绿色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符合农业发展方向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大伙房水库是辽宁省东部重要水源地,库区流域农业发展面临着生态破坏、农业污染、资源不足等系列问题,通过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构建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必然选择。

1绿色生态农业概念

绿色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结合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资源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大伙房水库流域概况及农业生态问题

2.1 流域概况大伙房水库建立在辽宁抚顺浑河上,库区流域位于辽宁省东部偏北,东经123039'42"-125028'58",北纬41041'10"-42038'32"之间(图1),流域面积为5437km2,多年评价流量为52.3m3/s,总库容为21.81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为8.6万平方米,是辽宁省东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基地。流域内主要地貌类型是山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80%(图2左),海拔大多在1000m以下,坡度相对平缓;平原主要是浑河谷地以西的冲击平原,与辽河平原相连,其余为山间盆地与山间谷地(图2右)。年平均气温为4-7℃,年降水量为550-1100mm。

2.2 流域农业发展概况流域地形复杂,土壤停留在原始发育阶段,以各种类型棕壤性土质为主。流域总耕地面积约39475 ha,其中高产农田约20053.3ha,占耕地总面积50.8%,中产农田约9835.4ha, 占耕地总面积26.7%。流域农作物资源丰富多样,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大豆、玉米、高粱、谷子、粟、小杂粮和蔬菜等,其中水稻、玉米、大豆为大宗作物,油料作物以大豆、花生为主;家畜品种有猪、牛、羊、马等60多种;果树资源丰富,除大量栽培品种外,有仁果类、核果类等20多个野生品种;野生药材以人参、紫草、龙胆草、黄芪等为主,食用菌类则以香菇、滑子菇、平菇等为主。

2.3 流域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3.1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从大伙房水库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及构成(表1)变化可以看出,从1987年到2007年,大伙房水库流域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速度较快,建设用地及耕地的大幅度增加表明区域内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剧烈,而林地和草地的减少则表明人类的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很大,未利用地的大幅度增长说明人类对自然植被的破坏与干扰造成了流域内自然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较大破坏。

2.3.2 农业污染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大伙房流域农田生态系统化肥施用量呈上升趋势。流域内主要使用的化肥氢氨、硫氨、尿素等用量逐年增加,而氮肥作物吸收率不足40%、磷肥吸收率不足30%,其余的化肥经挥发、淋溶、反硝化作用和地面、地下径流等进入环境。以渗漏和地表径流形式进入地表水的氮肥约占施用量的35.4%、磷肥约占4%。农药多属不易分解的化学物质,大量进入水体必然造成水质的恶化。目前水库上游地区饲养牛17.7万头,生猪30.6万头,羊20.3万只,鸡、鸭家禽等797.5万只。禽畜粪、尿总体流失率在10%左右,汇入大伙房水库量约占总排放量的一半,加之废水处理设施落后,加剧了流域水质恶化。

2.3.3 可用水资源紧张。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相对量不足,径流变幅大。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550m3,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25%[1]。一方面流域是资源型缺水地区,另一方面水资源浪费严重,水有效利用率仅在40%左右,且现有灌溉用水量超过作物合理灌溉用水量0.5-1.5倍以上。水污染治理工作滞后,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已成为农业水源可持续利用的二大障碍。

2.3.4 耕地资源不足。由于流域发展缺乏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住建房占用土地多为地理位置优越,土壤较肥沃的地区。建设用地也在逐年增加,一些项目盲目上马、缺乏切实可行的项目论证,在计划、资金、原材料、市场需求等没有落实的情况下,急于占地建厂,造成土地使用率过低。由于乱砍滥伐、超坡度开荒种地及坡耨地种植形式不合理,虽然每年都治理了相当数量的水土流失面积,但是水土流失现象仍有发生。现有耕地土壤条件差,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低产田占有相当比例,人多地少的矛盾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非农业用地的不断扩大亟待解决。

3流域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探索

绿色生态农业的建设,要遵循生态规律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以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把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与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

绿色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遵循“立足示范、着眼推广、注重基础、讲究效益”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确定发展思路、目标和基本战略。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协调性,它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讲求综合效益和优化农业结构的农业新模式;二是持续性,它突出的永续性发展理念具有前瞻性,即除了确保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形成良性循环外,还须保证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具有全面的、长期发展的战略能力。

3.1 大伙房水库流域发展绿色农业的基本思路培育和发展库区绿色生态农业,一是要按照“库区高效生态农业走廊”战略,加强库区生态农业的产业规划和布局调整,制定具有库区特点的科学的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二要从库区的实际出发,建设“以生态为基础、以科技为主导”的新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建立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农业龙头企业[3],形成生态产业链及产业群,拓宽生态产业范围;三是要坚持“高产、高效、优质”的原则,根据库区农业资源实际和条件,把发展生态农业与调整和优化库区农村经济结构结合起来,培育和发展库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农业;四是要完善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建立政府投资、企业投资、民间投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投入;五是要根据库区不同生态类型,建设高产、多熟、优质、高效的集约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总结和推广集约型生态农业技术,开发适宜当地环境的生态农业体系。

3.2 实施五个发展工程

3.2.1 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工程。在保护基本农田和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重点围绕壮大畜牧业、保护地、药材、杂粮、林果业五大产业,整合生产要素,形成市场相对稳定、规模较大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4]。一是建立适应消费与市场对接的畜禽商品生产基地,通过培育一批优良育种大户、一批养殖大户、一批加工大户和一批流通大户,推进畜牧业上规模、上水平;二是建设以主要交通基础设施周围沿线乡镇为纽带的保护地生产基地;三是大力建设与合理规划流域内药材生产基地。按照扩大规模与调整种植结构并举的要求,积极推广高效栽培模式,建设果蔬、农牧、冷暖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建立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打造知名品牌,提高生产效益;四是建设流域上游的杂粮生产基地;五是建设覆盖全流域的林产品生产基地。

3.2.2 发展农产品加工工程。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延长农业生产产业链,构建公司与新型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及农户合作格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紧紧围绕“五大基地”建设,着力抓好“三个一批”。一是做大做强一批,将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强做大,形成较强的拉动力,推动农业产业化上规模、上水平。二是外引内联一批。搞好项目包装,积极吸引域外客商到流域投资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推介药材、脱水菜、畜产品、果品、林副产品等优质农产品加工项目。同时,加强联合与合作,进一步增强产业链条的紧密度。三是培育发展一批蛋类、乳制品和干鲜果等深加工项目,使优质农产品深加工不断取得新突破,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

3.2.3 建设观光农业工程。利用大伙房水库流域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市场,把流域特色生态农业工程建设成“农家乐”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基地。通过保护并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旅游区优势,运用高科技在更高层次上改造传统农业生产。围绕建设旅游生态经济区,大力发展高科技的现代生态农业观光项目。高起点、高标准建立一批无公害、无污染的高效生态果园、特色养殖园。同时,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以人文、生态景观为主体的特色观光休闲农业,形成大伙房水库流域生态旅游农业经济格局。

3.2.4 发展生态林业工程。切实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尽快制定、出台《大伙房水库流域林地保护管理办法》,使得流域林地保护管理规范化、法制化。一是设立林地界桩(标),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点保护林地和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地实行重点保护,设立保护标志;对天然林实行特殊保护、严禁破坏林地植被和地貌。二是禁止毁林开垦,25°以上的坡耕地应逐步退耕还林;林地经营单位应当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防止林地地力衰退和水土流失;在5°以上的坡地整地造林、抚育幼林、集材作业等,应当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三是流域内各项工程建设需要占用征用林地的,必须依法办理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本着“用一还一”原则恢复植被,确保林地不减少。四是禁止毁林采砂,对毁林采砂严重地区产行重点监控,综合治理;禁止采挖风景石。

3.2.5 实施环境保护工程。一是实行畜禽的规模化饲养,对规模化畜禽场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二是严格控制工业“三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工业和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三是实施沃土计划,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控制农业自身污染。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使用高效、无污染的绿色肥料,推广生物农药,用生物制剂代替化学农药,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切实夯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崔双发,李树滢,等.大伙房水库上游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J].水利渔业,2004,24(3):46-47.

[2]廖允勇.西部地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3]董经纬,蒋菊生,等. 海南省生态产业建设初探[J].热带农业科学,2007,27(6):46-49.

绿色生态农业范文第6篇

方案强调,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要以现有补贴政策的改革完善为切入点,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突出绿色生态导向,将政策目标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在保持存量补贴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基础上,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统筹协调,提高补贴资金使用的指向性;增量资金重点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倾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方案指出,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要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调动农民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率。统筹补贴、环境保护等政策措施,协同推进、循序渐进、相互促进、形成合力。鼓励地方探索创新,注重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政策,稳妥推进改革。

方案强调,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要从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入手,加快改革完善相关政策。全面推开农资综合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等农业“三项补贴”改革,鼓励各地创新补贴方式方法,切实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自觉提升耕地地力。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建立健全全国农业信J担保体系。稳步推进国内渔业油价补贴政策改革。

方案指出,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完善保护补偿激励机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树立“量质并重”“用养结合”理念,多措并举,提升土壤肥力。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实施天然林保护全覆盖政策。建立湿地保护制度。发展节水灌溉、雨养农业,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绿色生态农业范文第7篇

汉中被公认为是地球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区之一,是水稻、油菜、蔬菜、茶叶、柑橘等亚热带农作物的适生优生区。近年来,汉中着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截至2015年,全市龙头企业共注册商标193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个,省级著名商标40个、省级名牌产品28个,先后打造了汉中大米、汉中仙毫、汉中大鲵、城固柑橘等一批绿色农业国内外知名品牌,在西北乃至全国农产品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

汉中大米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常年种植面积120万亩,产量50多万吨,其中认定有机稻米基地10万亩,绿色稻米基地11.6万亩。

汉中是西北最大的生猪生产基地,汉中白猪、汉江黑猪等品种皮薄肉嫩口感好,生猪年饲养量达672万头,出栏406万头,猪肉产量33万吨。建成部级标准化示范猪场9个,省级44个,市级88个,俗蓟、规模化水平位局全省前列。

汉中绿茶“香高、味浓、耐冲泡”特点突出,“汉中仙毫”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连续六届获北京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2013年荣获第31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绿茶类唯一金奖。目前,全市茶叶总面积99万亩,茶叶总产量3.6万吨,产值60亿元,全市茶叶企业近1870家,生产的绿茶、红茶系列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汉中柑橘总面积36.3万亩,产量35.72万吨。“城固柑橘”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和“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年出口2.4万吨,创汇2049万美元。

汉中猕猴桃面积近5万亩,产量近3万吨,计划每年新建设3万亩,沿秦岭南麓建成面积30万亩、产量60万吨,产值80亿元,独具汉色的高效优质猕猴桃产业基地。

略阳乌鸡为中国四大乌鸡品种之一,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滋补食疗作用,年饲养量达280万只。汉中是我国重要的大鲵原产地之一,2010年被农业部授予“中国大鲵之乡”,“汉中大鲵”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养殖总量突破400万尾。汉中食用菌栽培1.5亿袋,产量4.5万吨。已建成食用菌示范镇村23个、专业合作社92家、省市级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3个,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绿色生态农业范文第8篇

关 键 词:绿色生态型新农村;生态;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2-0063-0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农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是以低技术含量和高投入(包括劳动力的投入)、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为特征的“一低三高”粗放型增长模式。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建设和发展绿色生态型新农村,走和谐、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绿色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一)绿色生态型新农村的基本内涵

绿色生态型新农村是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乡村集聚地。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经济的基本规律,研究农村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探讨农村自然生态问题与社会经济问题,在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对农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农村生态经济、环境、文化、法治的建设,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1]。

(二)绿色生态型新农村的基本特征

绿色生态型新农村是以实现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的,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以农村环境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态型长效增收机制为核心,以实现农村社会、经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方向。(2)以绿色生态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生态产业园区等农村生态产业[2],强调农村经济的高效而不是高速,以实现农村环境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态型长效增收机制。(3)以生态环境的优化为重点,在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村容规划、乡镇企业发展、能源的循环利用上运用生态系统学、循环经济学、生态工程技术,实现居住环境良好、生态环境优美的人居乡村。(4)以建设生态文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社会为目标,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之间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态型新农村发展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其强调在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强调在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对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辩证否定,它扬弃了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唯经济的传统农村发展模式,转向兼顾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发展,注重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一种农村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二、绿色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模式

绿色生态型新农村的模式就是围绕农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绿色生态整体效益,以农村环境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态型长效增收机制为核心来指导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从生态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因地制宜地进行全面生态化的建设,实现绿色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理想目标。具体来讲,绿色生态型新农村的模式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农村绿色生态经济模式

农村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就是把清洁生产、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等相关经济理论置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框架中,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绿色生态旅游农业、生态乡镇工业和生态产业园区等生态产业。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2]的原则,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传统农业精华,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起来,逐步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又称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它是在充分运用已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以生态学、旅游学和经济学原理来指导农业生产,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把农田建设、农艺管理、产品生产、原料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达到增加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向游客提供高质量观光旅游的目的。由于它注重高科技投入和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因此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单一经营思想,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密切城乡交流,促进城乡一体化。在有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的农村发展生态工业要对乡镇企业或村办企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3],按照生态产业学的原理和方法组建生态工业园区。

(二)农村绿色生态环境模式

绿色生态环境模式是以农村、农民、农户庭院为依托,以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配套利用为纽带,通过改厕、改圈、改房、改水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及农业废弃物、农村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形成农户层面上的物质利用、能量转换和能流、物流的良性循环,达到农村家居环境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农村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涉及到农村庭院配置模式、村落整体规划、排污基础设施的建设、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和设施管理技能、综合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卫生与环保知识的普及等,是一项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

(三)农村绿色生态制度模式

农村绿色生态制度实际上是制度的全面生态化,是基于农村生态效益的长期性与农户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矛盾,农村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公共性与农民经济利益的内部性矛盾,围绕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免受破坏和污染的法律、法规和各种制度安排[4]。农村绿色生态制度在于规制生态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者的协调发展,其模式的建设主要包括:(1)农村污染防治体系的建立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用法律和行政管理手段来协调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环境改善的相互促进的生态型长效增收机制。(2)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要求,积极推动乡镇机构、乡镇财政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农村医疗制度、粮食流通、征地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金融改革,以及户籍制度、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及其他配套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发展建设的新体制、新机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3)农村经济改革、体制改革的全面生态化。新的经济制度、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建立都要在保证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实现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的发展。

(四)农村绿色生态文化模式

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生态文化建设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知、社会精神面貌、人类行为的规范以及生产消费行为。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和各种生态文化工程建设,增强农民的生态观念,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等生态世界观、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对农民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习惯、环境行为按照绿色生态型的原则进行规范,培养节约型的生活习惯,提倡废旧物的二次回收循环利用[5],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三、建设绿色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

(一)在农村社会中倡导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

绿色生态经济、清洁生产的实质是循环经济,强调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我国农村必须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抓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在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调整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代之以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步将“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转型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环状反馈式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

(二)加强乡村建设规划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绿色生态人居环境

乡村建设科学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性工作,是绿色生态人居环境的基础。各地要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人口密度、自然资源等条件,确定一个合理的建设规模,发展速度要循序渐进,既不可搞事事盲从的生搬硬套,也不能追求脱离实际的标新立异。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公众参与意识,要因地制宜定方案,坚持不懈抓落实,逐步完善村庄生产和生活设施,为建设小康生态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地方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三)加大农村生态制度、生态意识、生态政策、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建设绿色生态文明村

绿色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不仅要有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的基础,还必须有生态意识、生态文化、生态政策、生态制度的支撑。广大农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以及生态意识、文化还相对滞后,因此,一方面要制定类似于《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农药环境安全管理条例》等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门性法规,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生态意识、生态文化的引导和宣传意识,多渠道、多途径宣传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使绿色生态观念、生态文化深入人心。

绿色生态型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维,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主题,是建立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生态文化进步基础上的绿色生态经济、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生态制度、绿色生态文化的有机统一整体,任何一方面的缺少都将影响农村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影响农村、农业、农民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但是,理想条件下的绿色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也要充分结合各地实际形成不同的模式类型,具有不同的建设内容并有所侧重。对于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村地区,可以借助旧村改造、新村规划的契机,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对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生态自然资源,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相关绿色生态产业,逐步实现绿色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的同步发展。

注释:

①农村绿色生态经济模式、绿色生态环境模式、绿色生态制度模式、绿色生态文化模式是绿色生态型新农村模式的统一体,是绿色生态型新农村模式的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邹君.生态农村的内涵及其建设方法初探[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5):19~21.

[2]孙新章,成升魁,闵庆文.生态农村工程: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新思维[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3): 86~89.

[3]朱跃龙,吴文良,霍苗.生态农村――未来农村发展的理想模式[J].生态经济,2005.(1):64~66.

[4]来亚红.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6):56.

[5]佘黎,双华军.生态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新思维[J].甘肃农业,2006.(2):37~38.

绿色生态农业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植物保护;新技术

生态农业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类型。而在生态农业生产中运用植物保护技术,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同时能够保障农产品在生长过程中避免遭受病虫的侵害,从而生产出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

1生态农业理念

生态农业主要指的是根据经济学及生态学原理,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来进行合理的生态管理。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发展观念不同,生态农业是以发展大农业为主,运用多种多样的生态管理模式促进种植业及其副业同时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并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需求,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1]。

2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重要性

2.1促进农业发展

例如,在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种植生产中,实行水田连作免耕栽培技术、水旱轮作免耕栽培技术和旱地免耕栽培技术三大类免耕栽培技术模式,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可以有效地避免太阳的日晒,节约用水量。

2.2减少病虫害的侵袭,节约生产成本

首先,可以有效地通过植物保护技术来减少病虫的数量,从而能够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降低生产损失。其次,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农户的投入成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3植物保护技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植物保护工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可用的资源及能源的利用需求越来越大。再加上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对于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需要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这就要求合理运用植物保护技术,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例如,病虫害灾害对于农作物健康生长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威胁,由于农业防护治理工作力度不够,很多地方对于农作物的保护仅仅采取喷洒农药的措施,不仅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病虫害问题,而且对农作物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污染了农作物的生存环境,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农作物的生存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合理应用植物保护技术。

4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4.1借助杀虫灯来有效灭杀害虫

借助杀虫灯来吸引害虫,然后灭杀害虫,不仅能够有效防治害虫,不会给作物带来伤害,而且不会使农作物存在农药残留,确保了农作物的绿色、无公害生产。不仅如此,还能够通过有色光的诱导来集聚害虫,从而进行集体消除,确保农作物健康生长。

4.2采用防虫措施进行生态管理

通过先进的阻隔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害虫,如利用防虫网可以有效地将害虫隔离出种植区域,能够有效降低害虫数量,减少对于农作物的伤害,优化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我国农业的绿色生态化发展。

4.3全面监测,保障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应采取合理的植物保护措施,对农作物的生长进行全面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御措施,有效降低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从而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为了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人员要及时将先进的植物保护措施传授给农民,做好植物保护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工作。总之,植物保护技术适应了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今后应不断加强对植物保护技术的研究,确保农作物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韦彩红.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J].绿色植保,现代园艺,2014(12):79.

[2]孙立萍.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J].农技服务,土肥植保,2016(6):131.

绿色生态农业范文第10篇

1.缺乏必要的农业生态税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OECD国家都针对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开征农业生态税。通过开征这种税,将农业生产者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成本内部化,从而引导农民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使用,鼓励农民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农业。例如,瑞典、奥地利和芬兰从20世纪90年代开征化肥和农药税,其收入专用于对农业部门的环境投资;而我国目前税收的绿色化程度不高,生态税还处于空白,专门针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设置的农业生态税更是无从谈起。普通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等外部性成本不是由生产者承担,而是转嫁给了社会。显然,农业生态税的缺失会使农业生产者为增加产量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这与生态农业发展理念相违背,并最终制约生态农业的发展。

2.现行农业补贴政策不尽合理

保持生物的多样性,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但我国现行的农业补贴政策大多数是出于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关注的仍是农业补贴的经济效益,而忽略农业补贴的生态效益,不但没有起到激励和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逆向调节。比如粮食直接补贴与种植补贴,尽管鼓励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由于这种补贴针对的主要是粮食作物,极易导致农民不断增加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而减少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这就人为的引起农业生产结构的不良变化;同时,由于在政策的实施中,粮食补贴数额主要与种植面积挂钩,这样就会促使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补贴而去不断扩大耕地面积,甚至去开垦不适合种植的土地。毋庸置疑,这种补贴的后果不仅导致种植结构的失衡,还可能会影响到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从而对生物多样性构成致命性破坏。

3.支农财政支出结构有待调整

发展生态农业在初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再加之其效益短期内不易显现,所以收入较低的农民不可能愿意承担生态农业发展的所有成本和风险,政府财政必须对其发挥主导作用。但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年份,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较低,真正用于生态农业的财政资金占比也会随之降低。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生态农业的投入,但与生态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投入,以及农民的教育支出等仍显不足。这不仅使得我国许多生态农业方面的技术仍较为落后,而且也导致农民对保护环境和发展生态农业的认知不深、技术欠缺,从而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二、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1.适时开征农业生态税

目前,我国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税,使得税收对污染环境行为的调控力度有限,也未能形成稳定的专门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财政资金来源。由于农业生态税的缺失,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调控更是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为增强税收的生态功能,应加快税收“绿色化”改革进程。适时对化肥和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开征农业生态税,并以化肥和农药等对农业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来设计差别化的税率。这样,那些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的普通农产品会因承担相应税收而增加生产经营成本,而绿色生态农产品不需要承担,或很少承担此类成本而相对降低经营成本。通过生态税种的介入会使绿色生态农产品相对更具有成本和市场价格竞争优势,最终达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目的。

2.实现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生态农业倾斜

农业补贴不仅要注重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经济目标,也要注重发挥其引导农户采用亲环境农业生产经营行为的作用。为此,农业补贴政策应逐步向生态农业倾斜。目前,财政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沼气项目推广的支持力度,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和后续服务补贴,促进以沼气为纽带的资源利用型生态农业模式的发展。同时,应借鉴欧盟国家的一些经验,建立农业环境补贴标准与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相挂钩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重点增加对农民少施化肥、农药,增施有机肥,以及对土地资源节约、保护、节水灌溉等生态方面建设投入的农业补贴,以达到鼓励和引导农民自愿选择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其次,要增加提高农民素质的补贴,使农民受到更多的技术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发展生态农业的知识和技术。

3.进一步优化支农财政支出结构

为切实地解决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问题,财政资金用于农业的增长速度应符合《农业法》中的相关规定,确保对农业支出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为提高有限的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不断增加支农资金总量的同时,应注重优化支农的财政支出结构,要尽量将新增加的资金投向生态农业发展方面。首先,要加大财政对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主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高标准化农田建设,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农业可再生能源建设,以及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建设等,从而提高绿色生态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其次,要加大财政对生态农业的科技研究和推广的投入,既要改善与发展生态农业相关的科研环境,也要鼓励并形成多元化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再次,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建立农业职业教育机构,让农民接受系统的教育,促进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上一篇:保险经营管理范文 下一篇:探究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