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战略范文

时间:2023-02-28 20:31:57

绿色发展战略

绿色发展战略范文第1篇

一、树立绿色理念,明确发展导向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而资源环境决定人类的生存可能。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绿色理念,明确发展导向,从产业规划、经济布局、消费理念等各个方面协调推进。

1、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以总量增长代替全面发展,带来了经济结构失衡、分配差距拉大、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保护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是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根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推动经济活动从高消耗、高污染向低消耗、低污染转变,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2、明确绿色战略内涵

人类不仅是环境资源的利用者,同时也是保护者和建设者。绿色发展战略就是以发展适应人类环保、健康和全面发展需要的绿色经济为基本内容,以经济与生态、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战略。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发展模式中环境与发展的对立关系,转而追求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相互融合及共同发展,不以牺牲长远利益来获取短期利益,不以污染环境、危及生命来获取经济利益。

3、确立绿色发展导向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需要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完善发展绿色经济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深化行政审批、事业单位改制、投融资、财税等重点领域的配套改革,让市场在生产要素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

从泰山区的情况看,尤其需要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口规模、产业布局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根据毗邻泰山的区位条件、国际旅游名城的功能定位和生产要素禀赋特点,科学确定三次产业比例及产业内部结构,突出发展以服务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的绿色产业,深入挖掘文化旅游潜力,打造休闲旅游品牌,并以此为依托,重点发展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高效农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中实现稳中求进的目标。

同时,明确政府在公共服务、公共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健全激励机制,引导绿色消费,优化发展环境,加强规划指导,加大税收、金融对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和环境承受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二、突出主体功能,优化空间布局

党的十七大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出,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必须按照主体功能区理论,优化三次产业空间布局。

1、明确区域功能定位

城市功能定位是指依据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要素、环境和产业,确定城市在全球或区域分工中担任的角色,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前提和基础。泰山区与泰山的关系可以说是“城依山建、山在城中”,充分发挥泰山这一世界旅游胜地的独特优势,挖掘区域旅游资源,构建“大泰山旅游圈”,把泰城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旅游名城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定位。

2、突出发展主导产业

主体功能区的核心思想在于依托产业基础,突出主导产业,形成产业特色,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泰山区自然生态景观群聚,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具备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业的资源基础。其境内有文化和自然世界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泰山,是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泰山区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必需借助泰山旅游品牌,突出发展方特欢乐世界、花样年华等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发展模式。

3、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当前,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如华尔街的金融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北京中关村信息产业集群等。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经验,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对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可以发挥不同区域的区位优势,形成互为补充、错位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

城区是泰山区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资源环境压力性对较大,因此应把中心老城区列为服务业优化开发区,依托产业基础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特定街区的主体功能,突出现代旅游、高端商务、金融、物流等主导产业,打造具有局部特色的服务业功能区;把新城区列为服务业重点开发区,以项目建设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扩张。在项目周边集聚各种生产要素,规划建设新的产业中心,形成城市综合体,减轻老城区的资源环境压力,实现人口、产业的合理配置;把泰山景区周边列为服务业限制开发区,作为世界旅游胜地,泰山的环境承载能力较低,生态保护尤为重要,不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条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对于工业的发展,应服务于“国际旅游名城”的基本定位,引导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和集聚区集中,实现产业规划、布局、管理、收益一体化,促进工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对于农业的发展,应以城郊型特色农业为方向,围绕泰山女儿茶等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做文章。

三、突出绿色产业,优化产业体系

产业体系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要求产业体系向无污染、低能耗、高产出、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运用“倒逼”机制,发展以低碳、环保、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构建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体系。

1、突出发展生产业

绿色发展战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绿色物流 可持续发展 战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加强,大量的物资和信息通过各种运输与传播方式频繁的交换和转移,如原材料的供应、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运输销售等,物流业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当中,流通时间和流通成本绝大部分被物流占用,物流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促进和制约作用。现代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水平。自上世纪我国引进物流理论以来,在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同重视下,物流业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在我国,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物流作业设备专业化水平低,物流系统不合理,配送计划不完善等一系列原因所造成的污染、浪费给环境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危害。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我们不能不重视物流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社会经济在21世纪里的大战略,物流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由此,我们提出“绿色发展战略”。

一、绿色物流的涵义

所谓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指的是物流系统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1.要在物流系统中抑制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物流系统包括了运输、加工、装卸、储存、配送、包装等,每个环节中都隐藏了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因素,所以,绿色物流着眼于物流系统,通过针对每一环节的具体措施的实施来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要在物流系统中实现对环境的净化。随着物流系统的开发,物流合理化的广泛推行,在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够在更合理、更节约使用物流设备的情况下完成资源配置任务;物流系统化后,物流设备可以得到全面系统的开发,装备的效率大大提高而同时装备的能耗大大降低,这些努力汇集起来以后,就能实现物流改善环境、降低污染的作用。

3.要充分利用物流等一系列社会资源。随着环境恶化程度的加深,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减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来越大,人们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愈加重视。这就要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减少浪费,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各类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

二、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意义

由上述绿色物流的涵义可知,实施绿色物流战略对于树立物流企业本身良好的社会形象,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对于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1.绿色物流着眼于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兼顾,从而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发展战略。实施绿色物流的企业把环境问题纳入组织运行,企业不仅关注他们承担的环境义务,并对其环境行为负责,同时就环境问题与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使其在公众心目中的绿色形象大大提升,从而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契机。此外,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再利用对物流企业也是有好处的,这有利于物流企业节约投资,使其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物流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而增强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物流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物流业的良性发展。我们应当明确,企业可持续成长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既包含“可持续”,也包含“发展”,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没有企业的持续成长,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企业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主体,企业是现代经济的基础,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贡献。

3.绿色物流的发展必将进一步促进物流系统合理化,物流作业合理化,从而有效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企业由被动、消极的角色转变为主动、积极地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改变生产经营方式来最大限度的节约或寻找替代资源,降低直至消除废弃物排放,从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从根本上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最终实现企业、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正确实施绿色物流战略

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看,宏观的绿色物流政策是对微观的绿色物流措施的指导和促进;微观的绿色物流措施是对宏观的绿色物流政策的保证和执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从宏观方面来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部门已不再直接面对经济活动的具体管理,而主要从宏观上来调控社会经济的运行。由于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厂家和个人并不承担或仅承担其成本的很小一部分,而这种消极行为的部分甚至是所有受害者并不是这些行为的履行者,市场对于解决此类外部问题的无效性决定了在资源使用和环境保护领域需要政府对整个社会进行干预。政府促进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措施包括:

(1)立法和行政。政府部门要对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全方位的立法(目前,我国对生态环境已有立法,但尚不够全面),从宏观上建立一套生态环境的法律体系,给物流企业创造一个有利于开展绿色物流的宏观环境。另外,要制定相应的行政规则,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度化,如对交通工具尾气排放进行规制,对车辆噪音进行规制等。

(2)税收及收费手段。利用税收和收费手段对资源使用的浪费行为和污染环境的制造行为予以限制和惩罚,以基金或补贴的形式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予以鼓励和资助,从而引导和支持物流企业主动实施绿色物流,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支持绿色物流的产业政策。对于积极实施绿色物流的企业来说,环保的投入必然带来服务成本的提高,这一成本如果得不到政府的补贴和支持,会造成企业积极性的挫伤,所以,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予以鼓励和补偿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政府的这种补偿成本可以通过加大对消极实施绿色物流的企业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惩罚来获取。

2.从微观方面来看,实施绿色物流战略主要是从物流的几个重要环节着手,并对每一重要环节分别采取措施,从而达到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目的。

(1)绿色运输。物流企业要使用“绿色的运输工具”,即使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原料作为运输工具的动力。物流企业也要使输配送计划化,通过车辆的有效利用降低车辆运行次数,提高配送效率和积载率。物流企业还要尽力使用标准化的物流装备。

(2)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绿色包装的实施途径主要有: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商品流通过程中尽量采用可重复使用的单元式包装,实现流通部门的经营活动用包装的减量化;流通部门也要主动地协助生产部门进行包装材料的回收及再利用。

(3)绿色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指在流通过程中继续对流通中的商品进行生产性加工,以使其成为更加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最终产品。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物流部门对环境保护大有可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的途径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

此外,也要注意仓储、装卸等环节。

总之,实施绿色物流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意义重大而深远,它的成功实施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也需要物流企业以及其它各行业的积极配合。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物流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就总体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业本身的发展壮大也需要好长一段时问,但对发展物流业和治理伴随物流业而来的污染浪费这两个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笔者认为,应该边发展边治理,只有邀样,才能使物流业从一开始就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林瑛:理性发展绿色物流[J].价格月刊.2005.12

[2]兰丕武周松:对我国物流管理现代化模式选择的探讨[J].经营与管理.1999.06

[3]夏文汇:现代物流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09

[4]吴晓波耿帅:供应链与物流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05

绿色发展战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湖南;湖南发展;战略探索

绿色湖南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以及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在经济方面,构建低消耗、高产出、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结构,形成绿色消费模式;在社会方面,倡导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生态方面,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湖南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尽量修复已经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提出绿色湖南发展战略之前,首先要明确建设绿色湖南的有利条件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一、绿色湖南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自然条件。湖南的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省内有丰富的水资源,并且日照长短、气温适宜、降雨丰富,这些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以及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优越的自然环境。湖南的森林覆盖率达到整个省内面积的一半以上,并且在全国名列前茅。此外,湖南还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以及动植物资源,整个境内的生态总价值较高,绿色资源的优势较为明显,这使得湖南在绿色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基础。

(二)经济条件。湖南在“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四化两型”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为湖南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局面。三大产业的总产值大幅上涨,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大大提高。湖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绿色湖南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

(三)人文条件。湖南的人文色彩非常浓厚,湘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心忧天下代表了湖南精神的精髓,敢为人先、敢于担当代表了湖南精神的气度,这些为湖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哲学思想基础以及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绿色文化的内涵与湖南的人文色彩相得益彰,为发展绿色湖南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

(四)政策条件。湖南积极响应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和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和最终目的,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上提出了“四化两型”和“两个加快”、“两个率先”的发展战略决策,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规政策来促进战略的实施,为绿色湖南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绿色湖南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自然资源方面。湖南的自然资源存在所谓的“瓶颈”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湖南产业发展仍然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资源的高消耗虽然有所缓解,但是资源的低水平利用问题仍然存在。另一个是工业产业所需的能源资源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出现严重的短缺。因此,湖南应该优先发展绿色产业,降低资源的消耗,节约资源,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推进经济产业绿色化。

(二)环境方面。湖南的环境污染是相当严重的,例如洞庭湖的重金属污染以及湘江流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洞庭湖和湘江流域的水位持续下降,并且水质较差,这些都反映了湖南环境恶化的严重性。目前,湖南环境污染最主要的来源是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工业污染,另外农村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湖南政府正视这一问题并采取措施加大投入治理环境,但是建设绿色湖南,要求要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程,并且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治理河流湖泊污染,建设实施生态林工程。

(三)产业方面。湖南产业方面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湖南三次产业的结构,一个是各个产业内部的经济发展方式。进入十二五规划期,湖南的三大产业的经济增长进一步增加,三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但是新型产业的发展水平不高,信息化和现代化特征不明显,煤、石油等能源型产业的比重较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有待改进。另外,在各个产业的科技含量以及资源节约做的不够充分,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制约着湖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区域发展方面。区域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指湖南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在整个境内分布不均,泛长珠潭一带即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同时也是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而湖南南部和西部地区虽然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高,但是经济发展却相对落后,绿色湖南建设要求湖南的全面发展,因此要采取措施统筹区域发展,发挥各个区域自身的优势,全面推进绿色湖南建设。

三、绿色湖南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做好绿色湖南发展规划。绿色湖南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绿色规划,科学的规划能够为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绿色湖南发展规划应当围绕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个重点进行,全面统筹整个区域的发展。要对湖南境内的资源、环境以及生态现状进行明确的调查和评估,对各个生态功能区进行规划保护。在此基础上,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结合生态环境实际制定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经济产业调整规划,开展区域统筹发展。另外,要制定绿色湖南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对各个产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真正的监督管理作用,促进绿色湖南发展战略的健康有序开展。

(二)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和布局。目前湖南经济产业结构仍然以重工业为主,并且对能源型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发展绿色湖南必须要对目前的经济产业结构做出调整,推动低碳经济理念,发展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的新型产业。其次要对合理规划经济产业的空间布局,各个区域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环境状况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如长株潭地区经济实力相对较强,但是环境污染相对严重,不宜在引进大型制造业,应以发展旅游产业、信息产业等优势产业,而湘南地区可以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专业产业,更好的刺激经济发展,积极引导绿色产业的发展。

(三)加大环境治理。在环境方面,绿色湖南建设要做到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加大环境治理工作,这就要求树立科学的环境保护理念,从政府机关到社区居民,都要将绿色环保的观念放在第一位,鼓励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另外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增加环境保护治理的投资额,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另一个方面就是要不断的提高环境容量,广泛的开展植树、种草等增绿造绿活动,建设生态林,并且加大城市和农村的绿化覆盖率。

(四)建设生态文化。要充分发挥湖南本身的人文优势,将湖南湘文化与生态文明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兴的生态文化,打造绿色湖南发展的文化支持力。通过文化产业推进和引进优秀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将湖南湘文化与绿色文化进行积极的整合,促进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环境的融合创新,为发展绿色湖南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

四、结束语

本文在简单介绍发展绿色湖南的有利条件的基础上,对绿色湖南发展应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优势提出了绿色湖南发展的几点战略对策。绿色湖南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坚定推进,将湖南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态环境质量好、生态文化丰富繁荣的美丽家园。

参考文献

[1]廖小平.建设“绿色湖南”的优势、问题和进路[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41(6):9-14.

[2].建设绿色湖南--建设绿色湖南 呵护美好家园[J].新湘评论,2012(21):4-6.

[3].准确把握绿色湖南建设的内涵[J].新湘评论,2012(21):12-14.

[4]易显飞,廖小平,张昊天.“绿色湖南”的实现与两型化科技创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5):89-92.

绿色发展战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绿色战略;房地产;绿色房地产

Abstract:Play to the government in control of the period leading role,take the green strategy into the real estate regulation。Include energy-saving real estate products,reduce-resourc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ecologic tendency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Key words:green strategy;real estate;green real estate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9-30(4)

当前,推进绿色繁荣是从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目标的全局着眼所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在绿色的原则下使得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质的升华,是这一轮房地产调控应该考虑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在调控时期的主导作用,以绿色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房地产调控的制定和实施。把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项目纳入房地产调控,这是推进绿色繁荣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融入绿色发展战略的房地产调控将带动城市化发展向更高的水平迈进。在这样一个迅速增长的时期里,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无论是民众对发展内涵的理解,还是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都日益趋于全面。房地产的未来必须在继续推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在发展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因此,必须强调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房地产的调控,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这样的房地产调控面对绿色繁荣的新的发展背景和新的发展理念上的挑战。应该从绿色发展战略出发提高房地产调控措施制定的立意高度,要使房地产调控中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充分地融入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的绿色发展思想内含,使新形势下房地产调控计划制定比以往的发展计划有明显的思想上和战略上的提高。绿色繁荣作为一种综合的发展观,可以给房地产调控计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领域和指标体系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1 房地产调控的绿色指导思想

房地产调控应该明确地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树立通过绿色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观点。强调追求社会资源环境可以承受的房地产发展,要求以最小的社会资源损失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成果。既不能牺牲资源环境去追求发展,又不能牺牲发展去追求资源环境。在发展的内容上,要求把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建设作为三大目标,实现社会资源环境可以承受的增长和房地产业发展可以承受的绿色化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在发展的方式上,应该通过思想创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将传统的资源社会难以承受的增长方式转变为资源社会可持续的绿色方式。通过改变发展方式,从内在机制和源头上预防资源和社会问题的发生,使我们得以在发展中解决面临的问题,实现房地产的绿色繁荣与发展。

2 房地产调控的绿色框架

以绿色繁荣的观点来观察,一直以来房地产发展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发展,重发展状态、轻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融入绿色发展观点的房地产调控应强调调控领域的全面性和交叉性,强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领域方面的协调发展。根据各个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调控领域的全面性和协调发展又可以具体细分为经济、人口、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房地产调控领域的确定和安排应该充分关注这些有意义的变化,使房地产发展的框架符合绿色繁荣的要求。

房地产发展应该充分重视管理模式、法制体系、科学技术和教育等方面内容,并将其作为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内容。同时应该培育和发挥这些方面内容在保障和推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上的独特作用。

房地产调控应该涵盖绿色发展的下列重点领域:

1、发展物耗低、节能、效益好的房地产产品,减少和淘汰物耗高、资源浪费和效益差的房地产产品。

2、各不同区域的产品体系尝试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进行空间和地域的合理布局。比如城市生态建设、生态小区建设等。

3、推广节能房地产和“减资源” 房地产,从生产源头上减轻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4、推进绿色的房地产能源生产和消费,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5、城市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对这些问题应单独列章研究,赋予包括目标和项目在内的实质性内容,要明确所要达到的可以量化的目标,并从政策措施、法制保障、经济手段和技术可能性等方面提出系统的实施方案。

3 必要的配套绿色目标建设

3.1 在经济领域

要建设具有区域特点的节约资源、减少排放和高效高附加值的经济体系,提高整体经济的绿色性。

从调整产业结构角度,应该大力发展物耗低、污染轻、效益好的房地产相关产业和产品,减少和淘汰物耗高、污染重和效益差的相关产业和产品。

从优化经济布局的角度,经济和产业体系应尝试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进行空间和地域的合理布局。

从改善微观经济运行的角度,要大力推广低碳经济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轻房地产相关产业特别是钢铁水泥等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3.2 在社会领域

绿色发展战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发展;绿色增长;绿色财富;绿色福利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4)01-0014-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1.003

自18世纪中叶,西方国家主导了三次工业革命,经历了“蒸汽时代”(1750-1850年)、“电气时代”(1850-1950年)和“信息时代”(1950-2000年)。在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创造巨大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异常气候所导致的自然危机日益频繁,资源、能源供给日趋紧缺[1]。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工业革命,发展模式将从前三次工业革命的“黑色发展模式”转向全面的“绿色发展模式”。从世界范围看,中国是一个人均生态财富较低的国家,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最大挑战,中国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不但对全球造成了巨大的负外部性,同样也严重脱离了中国人均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基本国情。例如,世界森林覆盖率在2010年约为31%,我国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6%,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6%[2]。因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有影响的新兴经济体,中国不能脱离国情和世情走传统的西方工业化过程中的黑色发展道路,而是应顺应绿色工业革命的世界趋势,寻求中国的绿色发展道路。更进一步来说,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也应当成为这场绿色工业革命的倡导者、创新者和领跑者。中国如果能够成功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不仅为中国开创一条新型的跨越式发展道路,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示范和启示,具有世界意义。

1功能界定:发展观的演化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观。工业革命后形成的传统发展观是以工业技术革命为依托,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基础,以物质财富的增加为目标,强调资本积累和高投入、能源和初级产品的高消耗以及伴随增长过程中不加限制的消费增长,形成了增长至上的发展观,甚至是GDP崇拜(GDP Fetishism)。传统发展观的功利主义必将导致经济增长逼近甚至是超越生态边界(Ecological Boundary Conditions),导致增长的终结以一种崩溃的方式发生以及人类福利不可控制地下降。因此,不顾生态边界条件的增长模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而人类社会的发展至今没有完全脱离传统发展模式。

1987年,联合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取得世界共识。与传统发展观相比,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力资本投资、减贫,主张经济发展应当充分审慎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尽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进步性,但是可持续发展的仍旧是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的发展观,强调修正人类控制自然的模式,对传统发展观只是一种被动的、修正式的调整。此外,虽然可持续发展观获得全球共识,但在实践上没有形成足以扭转传统发展模式的全球行动。其重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国际机制: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占领国际产业链分工的高端部分,通过经济全球化把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高的低端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藉此占领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制高点;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漠视自身对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责任,没有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给予发展中国家足够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相反却对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努力视而不见。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国际机制支撑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难有作为。

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绿色发展逐步成为新的发展共识。从内涵来讲,绿色发展更具包容性,既包括传统可持续发展中所关注的人口和经济增长与粮食和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强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危机。特别是,人类社会已经逐步认识到气候变化影响的范围广和气候异常影响的不确定性强对所有国家都是潜在的威胁,这些威胁包括: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和降雨情况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粮食作物产量下降;气候变化导致冰山融化及各大河系水流减少;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日益频繁,直接威胁人类的生产安全、生化安全以及自然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讲,绿色发展观是第二代可持续发展观,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绿色发展强调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共生性(Symbiosis)和发展目标的多元化,即三大系统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这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所主张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非常接近。第二,绿色发展的基础是绿色经济增长模式。这种增长模式的显著特征是绿色经济比重的不断提高,即以绿色科技、绿色能源和绿色资本带动的低能耗、适应人类健康、环境友好的相关产业在GDP比重的不断提高,增长模式强调低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污染排放脱钩(Decoupling)。第三,绿色发展强调全球治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对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威胁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其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基本原则,它也应该成为绿色发展全球治理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发达国家要真正承担起绿色发展的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实施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援助和资金援助;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应该建立基于本国国情的绿色发展战略,并通过有效的政策工具加以落实。从某种意义上讲,绿色发展战略不是基于一国的,而是基于全球的。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工业化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将为人类发展史开创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道路,体现了科学发展的主旨和内涵。伴随着2000年以来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国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迫在眉睫。从初级能源消费来看,中国占世界的比重由2000年的11%上升到2010年的20.3%,占世界消费增长的53%[3-4]。其中,中国煤炭消耗占世界的比重从2000年的28%迅速上升到2010年的48%,是美国的3倍多,接近美国、俄罗斯和欧盟25国的两倍[3-4]。此外,中国对矿产资源的消耗也在2000年之后急剧上升。其中,铁矿石的进口依赖度(进口铁矿石产铁量占总产铁量比重)从2000年的35%上升到2009年的70%以上[5]。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色发展战略对中国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提高,它不是一个可选择的战略,而是一个必须要遵循的发展战略。创新绿色发展是“中国道路”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未来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2分析框架与机制分析

2.1分析框架:绿色发展的三圈模型

绿色发展的理论前提是经济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共生性,由此也决定了系统间复杂的交互作用,既有正向的交互机制(良性循环)也有负向的交互机制(恶性循环)。从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的交互关系来看,两者正向的交互关系体现为:自然系统是经济系统的物质基础,为经济系统提供初级生产投入品(例如,能源、矿产资源、林木产品等)和生活消费品(例如,水、粮食、畜产品、水产品等);而经济增长有助于提高对自然系统的投入能力,进而对维持自然系统的功能维护和生产能力提供保障。例如,经济系统对森林的投入,有助于提升森林覆盖率,进而有助于维系生物多样性、土壤蓄水能力、降低水土流失等;经济系统对荒漠化治理的投入,有助于保护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而对生态脆弱地区的经济系统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两者的负向交互关系体现为:经济系统如果对自然系统过度攫取,或者经济系统对自然系统产生了过度的外部性而超出了自然系统的自然消解能力,自然系统将失去对经济系统的支持作用,甚至产生破坏性作用。例如,如果为了短期经济利益而过度砍伐和破坏森林资源将导致森林退化和生态退化,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生产力的降低,导致经济系统的粮食短缺。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形成何种交互关系,关键在于两个方面:其一,经济系统的运行处于自然系统的承载边界以下;其二,经济系统对自然系统的有效投入,提升自然系统的承载边界。

从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正向交互关系来看,经济发展有助于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健康)和各项公共服务投入,从而促进社会发展;而人力资本的增长又是经济增长的创新基础,各项公共服务的提升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使得资源更多地被投入到经济增长中,而不是被用于管理社会冲突上。从两者负向交互关系来看,如果经济增长的结果是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弱势群体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导致社会认同程度降低以及社会冲突上升,恶化社会系统;社会冲突上升也将导致社会风险加剧,从而抑制投资和经济增长,恶化经济系统的潜在增长能力。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形成何种交互关系取决于经济增长的社会分享机制,例如提供普惠式(Generalfavoredtype)的公共服务以及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从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的正向交互关系来看,人力资本提升(例如,受教育程度)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进而促进对自然系统的保护和投入;自然系统的提升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进而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本(例如,健康水平)。从两者的负向交互关系来看,人力资本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影响全社会环境意识的提升,从而加剧自然生态风险。此外,缺乏人力资本的社会群体由于不能通过人力资本提升的途径获取收入,会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的上升,会导致社会冲突加剧,引发更高的社会冲突管理成本,从而减少对自然系统投入的可利用资源。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形成何种关系,取决于社会的和谐发展,重视生态治理以及培育公众的环保意识。

基于以上三大系统共生性的讨论,本论文构建“三圈模型”对绿色发展进行机制分析(见图1)。该模型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三大系统的共生性形成了以绿色增长(Green Growth)、绿色财富(Green Wealth)和绿色福利(Green Welfare)的耦合关系(Coupling)。其中,经济系统以绿色增长(Green Growth)为基础,并受绿色财富和绿色福利影响;自然系统以绿色财富(Green Wealth)为基础,并受绿色增长和绿色福利影响;社会系统以绿色福利(Green Welfare)为基础,并受绿色增长和绿色财富影响。在该分析框架中,绿色增长、绿色财富和绿色福利具有特定内涵(见表1)。

图1绿色发展的三圈模型

Fig.1Threecircle model for green development

绿色福利不仅包括人类生活的安全利和适宜利,也包括可持续利等。因此,绿色福利不仅涉及当代人的福利,也与后代人的福利有关。绿色福利是绿色发展的目标,以绿色财富为基础,并对绿色财富和绿色增长起到积极的正面影响。

绿色财富是绿色福利的载体和绿色增长的基础,绿色财富的累积是绿色增长的长期结果。绿色财富内涵丰富,包括有助于绿色增长并实现绿色福利增进的各类资本:有形、可测度的财富,例如自然资本(Natural Capital)和实体资本(Physical Capital);无形的、可测度的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以及无形的、难以测度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见表1)。其中,自然资本、实体资本和人力资本是经济繁荣的直接原因。社会资本也可以被称为社会基础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是集体行动的准则,通过影响社会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影响社会整合的形态、自然资本的获取和使用、实体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累积和生产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绩效,并从长期上解释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国家的繁荣与衰落。因此,社会资本不仅是自然资本、实体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重要决定因素,更是国家繁荣的根本原因。例如,基于开放性的制度安排可以使国家的经济发展超越自身的自然资源限制,通过利用其它国家的自然资源弥补自身的不足;发育良好的市场机制、保护产权、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有助于促进投资并提升实体资本的累积和生产率;以人为本的社会政策(例如教育和卫生事业),会促进人力资本的累积,提升实体资本的生产率、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绿色增长的制度安排,有助于降低自然资源损耗,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性能力等。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资本的发展是实体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三大资本间产生协同作用(Synergy)的软性支持要素,在促进绿色增长的同时,实现绿色财富的累积以及绿色福利的提升。

绿色增长是绿色财富累积和绿色福利提升的手段。绿色增长内涵可以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显著具有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的特征,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实现脱钩;第二,绿色增长促进绿色财富的累积和绿色福利的提升,降低当代人和后代人在资源消耗上的冲突,并实现绿色福利的可持续性。实现绿色增长的关键是通过进步性的制度安排(Progressive Institutions)提升社会资本,鼓励绿色技

2.2机制分析:绿色增长管理

从机制上讲,绿色增长是绿色财富累积和绿色福利提升的必要条件,是绿色发展的核心(见图2)。能否实现绿色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有效的绿色增长管理。在经济系统中,经济活动是自然资本、实体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产出包括消费品(包括产品和服务)、中间投入品(进入生产活动)和投资性投入品(通过投资活动形成实体资本或改善自然资本状况)。绿色增长管理本质上是社会资本的一部分,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以及所对应的外部性管理。其中,外部性管理是指对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排放进行有效管理,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并促进资源使用的减量化。

绿色生产是指生产部门(农业、建筑业、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的生产活动实现低能耗(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降低)、低物耗(生产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和中间投入品使用的强度降低)、低排放(生产过程中产生较低的污染物排放)。其中,循环经济系统、高效能源系统以及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是绿色生产的关键支持。循环经济系统有助于实现低物耗,降低对初级原料的需求,进而降低对自然系统的压力。高效能源系统既包括碳基源的高效化,也包括可再生能源在总体能源供给比重的提升以及生产的低成本化,进而实现低排放(特别是CO2排放)。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不仅是绿色生产的技术基础,实现生产过程中的低能耗、低物耗和低排放,也是促进绿色消费的技术基础,实现消费活动中低能耗和低排放。对应于生产活动的外部性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对生产活动排放(废液、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等)严格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边界以下(保障可持续发展福利),而且不降低和威胁人类生活的安全利和适宜利。此外,通过外部性管理(例如,循环经济系统),部分排放重新转化为生产活动的投入,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

绿色消费是指人类的消费活动产生较低的能源消耗、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绿色消费的实现也需要一系列的支持性因素(本质上也是绿色增长管理),例如绿色社区管理、资源类生活产品的定价机制以及绿色消费文化等。通过绿色社区管理使生活废弃物得到妥善收集和处理,并通过循环经济系统再转化为生产性投入,实现绿色社区管理有赖于基层政府与社区之间建立良性互动的关系,藉此也不断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资源类生活产品的价格机制是指利用价格手段(例如,阶梯定价)在保障居民对于水、电、煤气等方面的基本消费需求的前提下,抑制居民对这类生活资料的过度消费。绿色消费文化是指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例如,采用环保包装、购买和使用绿色标识产品、采用公共交通出行等),降低居民生活方式对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有效的绿色增长管理是绿色财富和绿色增长的软性支持因素(用虚线箭头表示),直接影响绿色财富的累积和绿色增长的质量,进而影响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绿色福利。一方面,作为一类社会资本,绿色增长管理对自然资本、实体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累积产生直接的正面影响,提升绿色财富的累积(例如,提升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实体资本的生产率以及由于生态环境改善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正面影响),进而影响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绿色福利。另一方面,绿色增长管理也通过影响社会发展(例如,公众的环保意识)对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绿色福利产生正面影响。

总体而言,绿色发展就是在充分认识“经济―自然―社会”三者交互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机制设计实现三大系统间的正向交互机制,极力避免负向交互机制,进而实现绿色发展。其中,经济系统实现从“黑色增长”转向“绿色增长”;自然系统实现由“生态赤字”转向“生态盈余”,积累绿色财富;社会系统实现人民健康、社会和谐,提升绿色福利。

3发展战略

能否实现绿色发展取决于能否实现绿色治理,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绿色发展能力和绿色发展战略。

3.1绿色发展能力

绿色发展能力包括识别能力、投入能力和评估能力(见图3)。识别能力是指对影响和制约绿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进行识别(特别是对三大系统的脆弱性以及导致三大系统之间形成负向反馈关系的机制),也包括对绿色发展的投入需求进行识别。例如,在自然系统中,对自然资源账户的全面核算,包括自然资源的分布性、供给的可持续性,同时也包括自然资源的生态脆弱性评价、自然资源使用的外部性评价以及生态投入的需求分析;在经济系统中,对促进或抑制绿色增长(包括生产和消费)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在社会系统中,对公众的环保意识以及有效提升公众环境意识的有效手段进行识别。此外,识别能力也包括对三大系统之间的反馈机制和相互影响程度的诊断。例如,环境恶化(自然系统)是否导致公众健康的恶化以及恶化程度(社会系统);环境恶化对粮食安全(经济系统)的影响。

投入能力是指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对绿色发展各相关领域的投入水平。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各地区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生态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这也导致了各地区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投入需求和投入能力之间的不匹配: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导致地方财力的地区差异,导致绿色投入能力的差异;另一方面,各地区的区位条件和生态基础又决定了绿色发展的投入需求(包括投入领域和投入强度)的差异性。因此,实现投入需求和投入能力之间的匹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这取决于中央对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在绿色发展方面的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是否合理以及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此外,中国存在明显的区域间生态外部性,有必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生态公共产品提供地区进行补贴和投入。例如,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为中国提供最重要的环境保护公共产品,但是西北地区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

评估能力是指对与绿色投入相关的评估能否做到科学性和全面性,并最终对绿色投入具有指导性。科学性是指在评估过程中各类指标的可测度(Measurable)、可报告(Reportable)和可核查(Verifiable),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反映绿色发展的客观状况。全面性是指评估不仅要采用客观指标(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家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应引入主观指标(即把老百姓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指标);不仅要对绿色投入的经济效应评价,也应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不仅要对绿色投入的短期效益评价,也要对绿色投入的长期效益评价。科学、全面地评估对绿色投入具有指导意义,是不断优化绿色投入的依据。

3.2绿色发展战略

中国已经明确了绿色发展战略(见图4)。2009年9月,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就气候变化问题首次阐述中国立场,承诺中国将采取有力措施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同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202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比2005年

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此外,会议还规划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万h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m3。这些战略目标明确了中国的绿色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是一个综合的发展战略,包括绿色规划、绿色金融和绿色财政。其中,绿色规划是绿色发展的战略指引,绿色金融和绿色财政是绿色发展的政策工具。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被纳入五年发展规划。例如,“十一五”规划突出了绿色发展的思路,绿色发展指标被列为约束性指标,这些指标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基本完成,而“十二五”规划又进一步强化了绿色发展的理念,明确了绿色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的“绿色发展时代”。通过绿色规划,引导各级地方政府放弃GDP本位主义,抛弃GDP崇拜(GDP Fetishism),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地方发展规划的实践中,并付诸实施。

图4绿色发展战略

Fig.4Strategy for green development

绿色金融是绿色发展的间接政策工具,是指通过金融手段促进资本流向促进绿色经济部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经济活动的生态成本,控制投资项目的环境风险。例如,通过利率优惠政策引导金融资本流向环保产业、高效节能技术领域和循环经济领域;通过信贷配额限制金融资本流向产能过剩、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部门;发挥政策性金融手段的“开发性金融”职能,对投资规模大、资本回收周期长、具有显著生态效益的投资项目进行信贷支持。

绿色财政是绿色发展的直接政策工具,是指通过财政收支的杠杆作用促进绿色发展。从税收手段看来,可以通过征收和调整排污费等手段加大排放成本来抑制环境公害产生,并把排污收费转化为绿色发展的专项基金;对于碳基能源部门,征收碳排放税,并把相关税收列入绿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专项基金;对于循环经济项目实施增值税抵扣政策,降低相关企业税负,大力促进生产或生活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实现资源使用的减量化。从财政支出手段来看,对具各类有重大生态效应的工程以及跨区域重大环境治理项目(例如三江源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荒漠化治理等项目),中央财政通过专项基金给予充分的投入保障,严格监控财政投入的使用流向和项目资金的执行效果;鼓励企业采用绿色环保设备,对企业购置绿色环保设备给予补贴或税收抵扣;积极引入绿色政府采购(Green Public Procurement),制定绿色采购标准,逐步提升绿色采购支出占政府总体采购支出的比重,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补贴绿色消费,推广绿色标志家电产品,促进公民的绿色消费意识。

4总结性评论

按照邓小平的战略构想,即中国要在2050年实现现代化,届时中国将完成自改革开放以来的70年的发展历程,而中国的“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将完成这一发展历程的上半程。2016-2050年期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征程的下半场,也是中国由基本完成工业化到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成就在于善于把握时机、利用时机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而推进和带动全面发展。随着中国城市化过程逐步接近成熟阶段以及人口老龄化逐步进入纵深阶段,中国将面临更为复杂的人口、资源和环境挑战。对于中国现代化的下半场征程而言,绿色发展战略不是一个可选择的战略,而是一个必须要遵循的发展战略,应该把绿色发展作为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等五大建设的抓手。

在经济建设中,依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绿色增长;在政治建设中,应当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强化绿色发展意识;在文化建设中,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全民族的绿色文化意识,丰富和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社会建设中,大力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建立良性的社会分享机制,强化绿色发展的社会基础;在生态建设中,应当通过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绿色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生态投入,实现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绿色福利,实现“吃祖宗饭、造子孙福”。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中国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科学制定绿色规划。通过绿色规划引导绿色增长,积累绿色财富,提升绿色福利。以全国发展规划为指导,各省及省以下各级政府应当把绿色发展理念纳入地方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明确针对本地的绿色发展主题,推进绿色发展的制度创新,把绿色发展作为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条件。

第二,积极强化绿色投入。完善资源类产品的定价机制,逐步完善资源使用税,建立生态与环境的补偿机制,使得资源类产品的价格充分反应资源类产品的稀缺性以及资源类产品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生态成本。利用财政和金融手段,鼓励企业绿色投资,严格实施各项与绿色发展相关的法律。各级政府逐步推广绿色采购,制定绿色采购标准,逐步提升绿色采购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

第三,突出绿色政绩考核。转变各级地方政府的发展观,按照不同地区所对应的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强化绿色考核、弱化GDP增长的考核,提高绿色发展相关指标在地方政绩考核的比重,并对地方党政负责人实行离任绿色审计。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胡鞍钢. 中国创新绿色发展[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Hu Angang. Innovating Green Development in China [M].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12.]

[2]The World Bank Group.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R]. World Bank,2012.

[3]The BP Group.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R]. BP, 2011.

[4]The BP Group.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R]. BP, 2006.

[5]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钢铁统计年鉴2011[M].北京:钢铁工业出版社,2011. [China Steel Industry Association. China Steel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1[M]. Beijing: China Steel Industry Press, 2011.]

绿色发展战略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物流;绿色运输

中图分类号:F506文献标识码:A

Environmental Transportation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Wang Lijun Li Jianhong

(Baodi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Abstra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demands green logistics management. Transportation, as the central activity of logistics, also needs to be developed greenly. It is the only way of developing environmental transportation in our country that we should develop multi-model transport and common delivery, and increas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nt of logistics.

Key Word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Green logistics; Environmental transportation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绿色物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偏重社会效益方面的问题。为保证未来社会实现良性循环,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即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在达到发展经济目的地同时,又要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持续发展。绿色革命也正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消费、生产、流通等环节提出的要求。这种绿色革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样适用于物流活动,于是绿色物流理念应运而生。

二、绿色物流的内涵

绿色物流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规划和实施的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既实现物流服务顾客满意,又减少物流活动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绿色物流倡导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包括运输、包装、仓储和装卸、流通加工和废弃物处理等物流活动中,采用环保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绿色物流要求在企业供应链中时时处处考虑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采取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态度和全新理念去建立和管理物流系统。

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管理,要达到三个主要目标:一是实现共生型物流,即在提高现代物流效率的同时不以牺牲环境和生态为代价,而是积极有效的采取技术和措施实现物流与环境的共同进步;二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物流,通过集约型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使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最有效、最充分地得到利用,使单位资源的产出达到最大最优,减少、降低在运输、包装、仓储、流通加工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三是实现循环型物流,在通过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措施和全过程控制的环境管理,使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的同时,实现再生资源如原材料副产品、包装物、废品、垃圾的回收和利用,实现再资源化。以上三个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通过这3个目标的实现,最终使企业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环境改善协调同步,走上企业与社会都能可持续发展的双赢之路。真正实现绿色物流既追求经济高效又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绿色运输

我们知道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但同时也是物流作业耗用资源、污染和破坏环境的重要方面。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噪声、可能出现的能源浪费等都对绿色物流管理提出了课题。近年来激烈的能源供求矛盾使运输的绿色化更加凸显出来。如何实现绿色运输,保证运输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实现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企业运输绿色化提供了借鉴。

1.发展多式联运

伴随着我国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将与日俱增。我国已实施了一些法律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对公路运输提价,鼓励铁路运输等鼓励企业绿色生产、绿色经营。而从美国运输企业实现绿色化的经验来看,大量采取多式联运是企业遵守国家法律和制度推行物流绿色化的有效途径。

多式联运可以减少包装支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多式联运的优势还表现在:它克服了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 通过最优化运输线路的选择,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搭配,使各种运输方式扬长避短,实现了运输一体化,从而在整体上保证了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以此降低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从物流渠道看,它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市场环境差异造成的商品在产销空间、时间上的分离,促进了产销之间紧密结合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运转。

多式联运不是单纯的运输方式的转换,而是运输企业或运输承运人的自觉行动,以提高运输效率。联运的主要特点是:在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整个行程中,货物运输在公路和铁路(有时是水上)之间连续不断的,联运的核心是每一种运输形式都发挥出最适应其运输特点的应有的作用。

2.发展共同配送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作为一种现代流通组织形式,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身,是具有独特运作模式的物流活动。在物流活动中,运输主要是指长距离两地间的商品和服务移动,而短距离、少批量、高频率的商品和物品的移动常常称之为配送。

共同配送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它主要是针对某一地区的客户所需要物品数量较少而使用车辆不满载、配送车辆利用率不高等情况。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对企业界而言,向物流绿色化推进就必须实行共同配送,以节约能源,防止环境污染。

3.建立信息网络

当前经济形式对多品种小批量的物流要求成为趋势,就更要求企业信息系统的顺畅可靠。因此采用和建立库存管理信息系统、配送分销系统、用户信息系统、EDI/Internet数据交换、GPS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货物跟踪系统和车辆运行管理系统等,对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起着关键作用。同时要更好的建立和运用企业间的信息平台,将分属不同所有者的物流资源通过网络系统连接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使用,物流服务和货物集散空间被放大,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作者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夏春玉,李健生.绿色物流[F].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8 .

[2](美)Ronald H.Ballou著.王晓东,胡瑞娟等译.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89-105.

绿色发展战略范文第7篇

一、绿色会计产生的原因

从18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日益先进的现代工业在为人类社会提供丰富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极度开采的状态,从而使能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纵观全球,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物质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已呈现出日渐衰竭的征兆,这不仅动摇了国家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使人类和自然、生态和经济出现了紧张局面。为解决这一矛盾,部分西方经济学家、环境学家、社会学家和生态学家自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着手研究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于是绿色会计应运而生。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绿色会计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类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对立统一、协调共进的动态过程。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工业化进程中,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口的剧增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滥用,不仅透支了子孙后代的生存资源,也已经影响了当代人的生存环境。为了能够实现人类持久地健康发展,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对传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修正所确立的一种发展模式。它不是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一种必然的历史选择,是基于对人类、环境、经济密切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一观点认为,要使经济、社会能顺利发展,就必须要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以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能够真正实现长期的和谐统一。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绿色会计得以建立的必要前提,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会计也就失去了理论支撑。

绿色会计是可持续发展会计。它将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纳入了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从而使自然资本和社会效益在企业的活动中通过会计工作反映出来,便于评估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环境代价,使环境保护不是企业的一种被动压力,而是企业的主动内在行为,从而有效引导和管理企业走环保之路。

三、实施绿色会计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绿色会计是我国环境现状提出的要求,是加强环境保护的需要。现行的经济政策、会计法规未将环境资源列入核算范围,如果扣除自然资源损耗及环境污染代价,我国每年GDP的增长幅度很可能会大大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长。特别是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体系缺少对环境、资源的核算内容,我国资源产品的价格未将资源、环境成本计入在内,这样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的资源成了可以廉价出口的商品,虽获得暂时利益,但无疑会损失我国长远发展的利益。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不能无限制地开采和破坏生态资源,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生态资源的存量、流量进行测算、计量、评估和对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会计逐渐受到重视,它能够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二)绿色会计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会带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能产生良好的效益,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联系在最初阶段却表现的与实际情况相反,似乎经济效益的取得是建立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基础上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会逐渐显现出来。作为盈利性质的企业很难将眼光放的如此长远,即使有一部分企业认识到这一点,生态建设和绿色会计持续运作模式单一,靠一个或几个企业的努力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需要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三)绿色会计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要求。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这必然造成过度开发和消耗资源,而由此产生的高污染低效益也必然造成生态环境补偿能力的严重滞后,这些都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将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同时,对企业的废弃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进行反映和控制,计算和记录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向外界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从企业长远利益看,只有增大环保投入,重视绿色会计,才能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

四、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具体措施

(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绿色会计的指导思想。我国对绿色会计的研究还仅限于在传统会计上的局部创新,尚未系统地从经济、生态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对绿色会计进行实证性、规范性的深入研究与可操作性实践。因此,应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将研究视角从单一的会计学领域转移到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与会计学有机结合的研究与应用上来。

(二)修改会计法,在会计法中增加相应内容。将绿色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定它的地位和作用是将其付诸实践的强有力手段。自然环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资源,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都有使用环境的权利和保护环境的义务。如果企业的经济活动破坏了自然环境,就应按照相关法规的规定加以赔偿,从而使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企业的环境行为后果纳入会计核算系统后,环境事项就能通过财务报告得到真实的反映。为此,应该进一步完善会计法、环境法规,使绿色会计内容纳入会计法,这是实施绿色会计的根本法律保障。

(三)进行绿色会计试点工作。在加大绿色会计理论研究及实施力度的基础上,遵循由简入繁、从易到难的原则,从相对明确、简单和易于了解的绿色会计核算科目入手,在部分地区、部门试行。结合具体情况,对不同的产业、产品,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期选择不同的核算内容和标准,在取得切实可行的经验之后,再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实施。

绿色发展战略范文第8篇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建立在现代农业资源、生产、贸易、环境和人类消费需求变化以及上述各方面间和谐统一基础之上的现代农业生产贸易方式,是现代农业可持续生产、经营和贸易活动过程的总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增长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农业经贸史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是农业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客观需要,也是发展农村区域特色经济的必然要求。

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的地域间不均衡性和产品与服务不完全流动性决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时候都具有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利用地区资源优势,集中和发展规模经济,减少产品与服务的转移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产品国际间贸易的必要性。经济全球化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循环,为稀缺的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置换与整合创造条件。区域经济集团化使区域经济集团组织在自由贸易、关税、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区域同盟成员之间的资源配置优化,经济上互补、互利、互惠,共同促进经济增长,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基础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初期不具备推动所有农业产业和所有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资本、技术和其他资源,政府对农业各地区、各部门或各产业进行广泛的、大规模投资是不现实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很难做到地区均衡发展,因此,区域农业经济非均衡发展也就成为客观现实。区域农业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加速发展地区绿色农业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生产和贸易。

农产品绿色贸易不仅是当前和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当今,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和战略制定来推进农产品绿色贸易和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二、农产品绿色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一)实施农产品绿色贸易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农业经济发展史实质上是农产品贸易战略变化的历史。从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阶段看,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依附阶段、自主阶段和战略阶段等三个不同的贸易发展阶段。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小,农业问题已不再是农业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把农产品贸易发展看作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从社会经贸发展史看,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是现代社会经贸史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从国际农产品贸易协议谈判看,国际贸易协议谈判中,农产品贸易谈判历来成为国际贸易谈判的焦点问题;从当今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看,近年来由于国际农产品绿色贸易的兴起和绿色贸易壁垒的抬头,使我国农产品贸易受到严重挫折。以福建农产品贸易为例,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2001年全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下滑到156376万美元,比2000年的170041万美元下降了8个百分点。因此,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战略问题。

(二)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国内农产品自身品质、质量与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是主要原因。表现在:第一,农产品产前、产中的安全卫生与过量用药的污染问题。化肥、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过度使用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等严重影响茶叶、蔬菜、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出口贸易。第二,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水平不高问题。一是环保安全型生产资料少。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造成产品污染严重的常规肥料、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市场份额占到95%以上,用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资料不足5%。二是缺乏相对完整、配套、可操作的农产品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体系、标准和具体措施。一些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由于缺少无公害型的农用生产资料作为技术保障支撑,产品质量名不符实。三是产品检测技术与手段落后。农产品质量控制手段相对薄弱,已有的检测技术和各种设备重点是针对产后商品的安全性检测,普遍忽视了产前、产中生产过程控制的质量检测。第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与发达国家差距问题。我国现行制定的有关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等项目少,标准也相对低,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长期以来,我国技术标准体系落后,技术标准水平低(现有国家标准中,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标率为43%),技术标准更新慢(现有国家标准中有一半应废止和急需修改),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等,严重影响农产品出口质量和产品竞争力。第四,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保鲜技术落后,产品流通、市场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品种较单一,成熟期过分集中。初级产品直接上市多,产品出口主要以初级产品形式为主;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营销方式落后,如,大多数果农还停留在果熟才找出路的无序竞争阶段;储藏、冷冻、保鲜技术不过关,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保鲜剂应用影响品质;流通运输条件差,产品长途运输影响质量,产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建设落后;农产品地区市场结构雷同、产品缺乏特色;农产品出口地区过于集中等。

(三)农产品绿色贸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农产品绿色贸易是现代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动力源泉农产品绿色贸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表现在:第一,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动力源泉。发展绿色农业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现代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绿色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第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克服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危险性的重要途径。传统以粮食为主的自给农业,是一种土地密集型产业,并以资源消耗的增加为农业增长的基础。随着土地及其它资源稀缺性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不断增加,农业产业比较利益不断降低,使传统农业增长方式最终难以为继。第三,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发达国家依靠技术优势制定了一系列严格标准,限制国外农产品流进本国,只有大力发展农产品绿色生产,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才能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效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第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实现区域经济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转移的必要途径。受边际投资回报率递减规律的影响,随着发达地区某一阶段农业外向型绿色经济的边际投资回报率递减和不发达地区农业边际投资回报率的递增,发达地区农业投资增加最终会过渡或转移到不发达地区,实现农业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的转移。

2.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增长国际化的重要前提首先,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改善农业的贸易环境,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使农业的贸易免受其他国家在非关税壁垒方面的种种歧视及农产品进出口带来的压力,降低农产品贸易的谈判成本和交易成本,赢得更多的国际市场;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对外开放,为国外投资者创造更为宽松、透明、稳定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使农业贸易获得主动权,维护农业及农民的利益。其次,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区域农业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农产品贸易可以从世界范围解决农产品供求平衡问题和有效配置稀缺农业资源问题,有利于促进各国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通,为农业增长国际化提供了从世界范围寻求要素资源与产品市场的空间和机会;有利于使农业增长从国际国内分工和产业转移中获得结构调整、外向发展的机遇,实现供给创新,创造新的需求,开拓新的市场;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和产品布局调整,压缩、淘汰那些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解决适地适种或适养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产业素质和经济效益,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

3.农产品绿色贸易是适应WTO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循环,为我国相对富余的劳动力要素与稀缺的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置换与整合创造条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也在迅速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使区域经济集团组织在自由贸易、关税、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通过区域集团组织的协议、条约等形式在资本、技术、商品、信息等领域进行合作,实现区域同盟成员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经济上互补、互利、互惠,共同促进经济增长,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适应WTO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4.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区域农业生产水平从农业国际间技术和产品的交流角度看,农产品贸易是获得农业技术外部经济和资本外部经济的基本前提条件。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或地区在经济成长过程中,其相对优势会由劳动密集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品转移。农产品绿色贸易,通过国际间产品、技术的贸易和交流,可以有效促进农产品生产水平和技术的提高和进步,克服国际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有效促进农业技术引进、创新和交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提高。因此,在不妨碍我国自主发展能力的前提下,要积极鼓励外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公司来我国投资,并在地域上集中布局,以扩大技术外溢效应;同时,积极帮助国内农业新兴、幼稚产业和中级产业的发展,培育农业后劲产业,为农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基础。

5.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的必然选择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制定了先出口环境资源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发展战略,利用环境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对外贸易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正确地处理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走社会、经济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一,实现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保护贸易环境,减少、消除污染和环境破坏,维护动植物和人类自身的安全与健康,维护生态平衡,是实现农业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共生与循环的不可逆转趋势。第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要求。随着农业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优化,关税和非关税限制逐步减少,自由贸易原则得到贯彻,绿色贸易政策的透明度逐步增强,农产品绿色贸易成为实现国际贸易的自然要求。第三,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人类消费需求变化的结果。人类消费需求变化导致国际农产品市场供求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将集中表现在具有优质、卫生安全、便利和品种、风味多样化等特征的产品上。

6.农产品绿色贸易符合比较利益原则,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实现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途径。我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的1/4,人均土地资源是世界1/3,人均森林资源是世界的1/7,人均草地资源是世界的1/2-1/3,人均海洋资源是世界的1/4,通过实现农业国际化,可利用国际资源解决中国农业资源不足的问题,将自身资源配置到能发挥最大效率的地方,从而促进农业提高比较效益。

7.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实现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实行负保护,农业为实现工业化发展资本积累提供重要来源,农产品出口仍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农业部门在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是一个不断作“贡献”的部门,政府不可能也没有能力通过价格支持、收入补贴、市场收购等方式对农业部门进行较大程度特别保护和支持,只有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和特色,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才能有效保护农业本身发展,促进二元结构的根本转变。

三、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的战略构想与对策措施

如何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呢?本文认为其指导思想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为基本指导,以科技为依托,实施区域优势发展战略、国家(区域)技术标准战略、科技与市场一体化发展战略、项目工程带动战略以及打造绿色贸易区等为主要战略内容,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农产品绿色贸易,以点带面、梯度推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转移;重视发挥政府在区域优势发展中的战略指导作用,重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体系创新相结合,有目标、有重点、按步骤、分阶段地发展农产品绿色贸易区;重视加强贸易环境立法和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区域贸易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应对绿色壁垒,反对以环境保护为借口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全面提高区域农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具体对策如下:

(一)发挥政府在区域优势发展中的战略指导作用,促进农产品贸易和区域绿色经济的发展政府要不断转变职能,从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由行使企业和市场职能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投资与发展环境职能上来。发挥政府在区域优势发展中的战略指导作用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1.要重视做好六个结合一是把区域优势发展总体战略的选择、制定同区域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设计、区域优势产业发展方向的设计和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时空布局及平衡发展结合起来;二是把区域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体系创新结合起来;三是把提倡发展绿色贸易、鼓励绿色产品生产和销售及促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反对以环境保护为借口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结合起来;四是把促进提升农产品品质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同国内农业的扶持和保护结合起来;五是把促进国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同加快环境法制建设的步伐、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结合起来;六是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2.要正确处理好观念更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体系建设间的关系观念更新是实现绿色贸易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观念更新,才有目标、手段和方法的更新。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贸易的重要依托。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最有效方法。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高所表现的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农产品质量(包括安全性)高的优势和农产品花色品种多、精深加工产品的优势等这三个方面优势的发挥均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可以降低单位农产品物化过程的劳动消耗,可以减少单位农产品生产的劳动支出,可以以同样多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品和收益,或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同样的产品和收益,从而达到单位农业资源利用率和效用满足度的提高,并降低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科技进步又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先决条件,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质量差、品种花色少、缺乏加工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贸易的关键。制度创新是改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制度创新可以合理整合、利用各种优势的资源,提高资源生产利用效率,发挥比较效益和规模效益;通过制度创新可以调整生产结构和社会再生产的产品分配过程,通过生产结构的调整,促进资源和产品向有效资源利用的部门或产品生产的部门和方向转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通过制度创新可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提高绿色产品、绿色生产和绿色经营的法律意识,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度创新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组织创新和体系建设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绿色贸易的重要环节。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体系建设和管理创新是实现制度目标的根本和重要保证。

3.发挥政府战略指导作用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二要成立实施“绿色农业工程”统一领导机构和组织管理协调机构。制定区域项目发展规划和总体目标,确立重点项目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及指导思想、战略方针和实施步骤,组织项目的落实,协调项目的管理,组织监督、检查、评定项目的进展与完成质量等。三要加强政府对发展绿色经济的扶持力度。从减免农业税费、增加农业科技教育投入、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降低农业生产资料成本、降低农产品市场流通成本、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四要特别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加快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色的农产品,不断增加农产品的花色品种;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要打好非转基因农产品的牌子,增加非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出口;要增加农产品的文化含量,丰富农产品的文化内涵,并以此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建立农产品国家(区域)技术标准体系,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把建立农产品国家(区域)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到发展战略高度,作为区域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关键内容。要特别重视制定农产品国家(区域)绿色技术标准体系,把它列入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建立农产品区域绿色技术标准体系是全面、合理、科学地规划、配置、利用区域内农业科技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全面提高区域科技水平、实现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和区域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措施。长期以来,我国技术标准体系落后,技术标准水平低,技术标准更新慢,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等,严重影响农产品出口质量和产品竞争力。

建立农产品国家(区域)技术标准体系,要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实现蔬菜、水果、茶叶、水产等大宗农产品出口为突破口,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建立食物安全生产基地为依托,以生产过程源头控制为切入点,以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依法加强质量监测管理为手段,力争用较短时间基本上解决我国农产品品质和污染物超标问题。当前首要任务是建立大宗农产品绿色技术标准体系,要加快制定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参照世界著名(权威)产品认证机构和主要产品认证制度,在广泛开展农产品贸易国际技术法规、标准的搜集和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配套的原则,通过规范技术,制定食物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包括种子种苗技术、施肥技术、植物保护技术、栽培管理技术、食品加工、运输、储存等技术措施。加强现有标准修订工作,引入竞争机制,清理和修订过时的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推进高新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要积极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加大对采标项目的资金投入,保证国际标准转化工作任务的落实。对涉及人身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要保证实施效果。要加强采标示范,扩大标准化示范规模。

(三)整合科技力量,创新科技与市场一体化发展体系

整合科技力量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首要环节,是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要把整合科技力量同建立新型的农业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推广的科技支撑系统结合起来,同建立科技与市场一体化发展体系结合起来。整合科技力量要重视机制创新,鼓励多学科联合协作攻关,鼓励产、学、研结合,降低技术创新与技术流通应用成本。

当前要特别重视把整合科技力量与确立技术发展目标和优先领域结合起来。要重视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综合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加速新型无公害农产品替代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技术的研究和创新,研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关键技术、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技术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技术和设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全程控制高技术成果。重点包括优质品种选育、产地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以及安全生产、加工与卫生技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及生物防治技术;高效、低残留(化学生物)农药、作物生长调节剂和新型高效专用复合肥、叶面肥技术;城郊农业和设施农业中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微生物肥料技术、基因工程疫苗、生物有机肥料、生物调节剂等生物技术;农产品信息、安全、预警、预报的网络体系建设技术等。要加快建立农业环保技术研究中心,从无公害新型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入手,分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无公害农业的发展。要积极促进技术扩散、技术推广,重视建立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按照“五统一”(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规程标准、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的要求,重点创建一批无公害蔬菜、水果和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加强产地源头控制。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中介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产销顺畅。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联姻,创办农业生产基地、科技示范园、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基地示范、企业带动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

(四)建立农产品绿色贸易区,实施区域优势发展战略

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优势的必要。建立农产品绿色贸易区,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施区域优势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是克服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转移的有效措施。要重视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重视建立绿色贸易经济区、绿色贸易特区、闽台农业绿色贸易区等绿色贸易经济区。要明确区域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地发挥优势,提高质量;要善于抓主要矛盾,重点治理,以点带面,梯度推进;要把打造“绿色特区”同实施梯度推进战略结合起来。

第二,重视实施绿色项目工程带动发展战略。要积极促进绿色基地建设、绿色园区、绿色示范区建设;要积极组织实施包括项目组织多元化、推广形式综合化、推广措施一体化的工程项目,促进区域综合生产开发能力的提高。

第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针对南北、东西的差距,积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对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如水产品、畜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烤烟等)的调整,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发展步伐,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努力开拓国际高档农产品市场,积极改善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条件。加快建立大统一、大流通的市场体系,减少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培植和扶持一批农产品营销公司,树立名优农产品形象,建立生产、经营连锁店。对于缺乏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战略调整,应在保证安全供给的条件下适当减少生产,调整资源成本高、缺乏比较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布局。要建立农业结构调整支持制度,鼓励和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既要保证粮食安全供给,又要促进粮食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重点加强落后产区的技术培训,通过规范技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区域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并与国际接轨。

(五)加强体系创新与制度建设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加强生产监管、市场准入体系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

第一,加强生产监管。一要强化生产基地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分期分批创建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加强动植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二要净化产地环境,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力度,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重点解决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三要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建立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公告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四要推行标准化生产;五要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扶持和发展专业技术协会、流通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促进农业产业化,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生产,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品种布局和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生产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

第二,推行市场准入制度。一要建立监测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二要推广速测技术。在全国大中城市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开展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技术,推广速测技术,公布检测结果。三要创建专销网点。在国家和省级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连锁超市推进安全优质认证农产品的专销区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连锁经营和集中配送。四要实施标识管理。推行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和产地标识制度,对包装上市的农产品,要求标明产地和生产者(经营者)。五要实行追溯和承诺制度。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

2.加快完善保障体系建设第一,要健全标准体系。按照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配套的原则,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及时清理和修订过时的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抓紧制定急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第二,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疫、检测体系建设。有关职能部门及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快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疫、检验和检测设备,制定相关制度,培训人员,强化检测手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和纠正。要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检验检疫方面的差距。第三,要加快认证体系建设。整顿绿色产品市场,规范绿色产品的认证、发证工作;加强认证机构建设,重视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认证工作的权威性;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工作。第四,要加强生态环境污染监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建设。尽快启动农产品食品污染监控和预警系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加强研究收集国外的绿色壁垒条款、措施,建立绿色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并及时地将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企业,做好防范工作;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南北对话,建立环境与贸易协调的良性机制,及时向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和使用者提供质量、安全、标准、品牌、市场等方面的信息。第五,要加强管理机构与服务队伍建设。加快标准化研究及管理机构的整合,建立起布局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标准研究和信息服务格局,提高标准化工作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3.加强与绿色贸易有关的环境法制及制度建设要加快建立贸易与环境法制建设专门机构,加速与贸易有关的环境立法;要健全环境标准体系,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志制度,促进环境标准与国际接轨;要提高贸易与环境执法水平;要积极鼓励技术创新,扶持绿色产业。

4.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农业国内政策支持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农村新一轮改革。要建立健全一个能适应新阶段和农业国际化要求的集中、高效、协调的农业管理体制。要积极培育农村市场经营主体,鼓励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龙头企业、专业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使其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搞活农产品流通,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重点抓好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体系建设,鼓励组建农业行业技术协会、商会等组织进入流通行业。加强农业国内政策支持,要用好农业协议“绿箱”政策条款,强化对农业的投入支持,重点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质量标准和市场信息等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要加强农产品安全宣传培训,从正反两方面对食物安全生产和市场情况进行经常性的宣传,在《农民日报》或《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开辟“食物安全”宣传专栏,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参考文献:

[1]孙久文.现代区域经济学主要流派和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J].经济问题,2003,(3):2-5.

[2]孙东升.WTO与中国农产品贸易[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67-69.

[3]戴小枫,赵秉强.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J].中国科技论坛,2002,(2):21-24.

[4]刘彦.技术性贸易体系建设是我国产业与外贸发展的战略性任务[J].中国科技论坛,2003,(1):5-6.

[5]林国华,林卿.论技术创新与农产品贸易自由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2):58-62.

绿色发展战略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企业 绿色产品 绿色营销 可持续发展

1.前言

进入9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经济活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随着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的发生,人们开始对过去那种掠夺式采掘和无限制消耗的行为进行反思,并且逐渐转化为生产、消费过程中的一种自律行为。各国政府基于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各种贸易保护政策的相继出台, 使得作为社会经济运行主体的企业被逼到了保护环境的前沿。目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比以往更加关注适度、无污染、保护环境的消费, 绿色需求在世界范围内正被逐渐唤起。以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苏醒为代表的外界压力促使企业改变生产、经营思想、实施绿色营销。改变以往传统单纯追求利润的经营模式, 取而代之以环保、绿色为切入点的新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已经被构建。

可持续发展战略自上世纪70 年代提出以来,“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成为全球性经济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主题。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联系, 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以保证社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求人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对自然界采取“强取毫夺”的传统态度和观念, 减少和消除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不友好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为了治理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全世界各国都在努力使各自的发展回到可持续轨道上来。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努力,在环境保护方面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而且形成了绿色需求—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价格—绿色市场开发—绿色消费这种以“绿色”为主线的消费链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人口膨胀等社会问题。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并且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作为环境污染主要制造者的企业, 必须在生产经营、环境保护等社会活动中承担起社会责任。同时要将产品的营销活动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因此,绿色营销应运而生成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目前我国在绿色营销模式方面刚刚起步,由于企业的被动致使对绿色营销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单纯的谋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每年我国有数亿美元的产品因为环境管理标准差异而受限;因蒙特利尔条约的限制,我国许多含氟里昂产品被禁止生产和销售;在农产品方面,由于农牧产品的农药残留梁超标和纺织品中由于染料中间体的毒性而被欧盟退回。一系列的问题表明,目前我国的企业因绿色壁垒而造成的损失日益增加。而且这样一种生产和销售模式也不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实行以社会贡献为目的的现代营销模式。确立以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经济观。以符合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的绿色营销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2 绿色营销的概念界定(绿色营销的理论基础、概念界定、特征、意义等)

2.1绿色营销的理论基础及特征

在理论基础方面,绿色营销被称为生态营销或和谐营销。生态经济学、经济生态学和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为绿色营销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绿色营销理论的建立是研究生态系统、环境系统和营销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的结果。

与传统的市场营销相比较, 他们的相同点都在于包括市场营销调研、目标市场选择、制定企业战略计划及营销计划、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等。

在特征方面与传统的营销模式相比,产品在设计时,考虑到了资源与能源的保护与利用,易于回收和处置;采用清洁技术与生产工艺生产;它重视资源回收利用和产品的环境性能,不但要求尽可能地将污染消除在生产阶段,而且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在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在营销宗旨方面,绿色营销是强调节约材料耗费,保护资源;确保产品安全、卫生和方便,以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提升;引导绿色消费,培养人们的绿色意识,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6];在营销过程方面, 传统的营销模式强调采用各种手段达到营销目标使利益最大化,却忽视了营销手段的负面影响;而绿色营销则不同,除了强调营销的目的外还强调营销的方式必须与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的和谐,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销售过程;就研究范围而言,传统营销的研究范围是由企业、顾客与竞争者构成的, 主要通过刺激消费和协调三者间的关系来获取利润,忽视了企业之外的自然环境因素;在销售渠道方面,虽然分销渠道目前不能成为绿色营销的重点,但是绿色分销日益引起企业的关注,采取技术革新,提出绿色产品的概念。

另外,采用绿色标志,培养绿色文化是也是绿色营销的重要特点。相关机构依据绿色产品标准及有关规定,对产品的环境性能及生产过程进行确认,并以标志图形的形式告知消费者哪些产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更为有利。目前,绿色文化已成为了许多企业文化的中心内容;企业目标开始了与环境目标的融合;企业管理理念、营销理念开始了与绿色生态理念的融合;这种融合,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企业管理理念、特别是现代营销理念的新进展。将为网络营销理念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并将提出明确的生态要求。

2.2 概念界定

国外有的学者认为绿色营销是“green marketing”,或是“environmental marketing”,但都是表达一个大致相同的内涵[2]。肯· 毕提教授在其所著的《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1]一书中指出“ 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 peattie等人将绿色营销定义为“以有利润且环境可承受的方式来认明、预期和满足顾客与社会要求的管理过程”[3]。walter认为绿色营销的内涵是“将环境管理认知并作为事业发展的义务和成长机会的营销活动即绿色营销”。我国学者认为:“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中要重视保护地球资源环境,防治污染以保护生态,充分利用并回收再生资源以造福后代[4]。”从以上界定中可知,绿色营销是是传统营销的创新与发展,即以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的社会需求管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市场营销方式。在追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过程中更长远地追求社会利益,注重对社会的宏观贡献,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绿色营销不仅要求企业对人、财、物、信息、形象等有形和无形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且还要求企业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到重要位置,使这三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从而产生绿色效益[7]。

总之,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为中心和出发点,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的统一, 市场主体根据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原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及同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价值来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的营销策略[5]。

2.3我国实行绿色营销的意义

目前,绿色的浪潮席卷全球,绿色消费意识得到了各国消费者的认同。一项调查显示,75%以上的美国人、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在购买商品时考虑环境问题,有40%的欧洲人愿意购买绿色食品。

但是,近几年,许多生产厂商抓住消费者对绿色产品鉴别能力不强的特点,纷纷标榜自己的产品为“绿色产品”、“环保先锋”。目前市面的假“绿色”产品在建筑装饰、家电、日用化工等行业表现得已最为突出。假绿色产品充斥市场,严重阻碍了绿色消费的健康发展,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已成为我国绿色消费事业发展中刻不容缓的大事。

目前,我国面临人口不断膨胀,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现实。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经中科院测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致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水平高出7% ,因环境污染对人民身体健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000亿元。正如主席所指出的:“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因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进一步强化人们的绿色意识,进一步推进绿色活动,从而形成企业经济行为绿化的动力。一方面将迫使企业大力发展集约型循环经济,采用绿色技术,进行绿色生产;另一方面将促使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不再满足于优越的物质享受而追求更自然更健康和谐的生活,形成绿色环保意识,观念的转变将体现在消费上,最终形成绿色消费的新时尚。作为社会经济系统中基本单位的企业, 只有顺应这一历史潮流, 把实施绿色营销融入到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中去,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企业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实践绿色市场营销战略是当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在新形势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无论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是来自消费者的压力,都说明企业必须贯彻绿色营销的观念,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3 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现状及问题

绿色营销在我国起步较晚,虽得到一定发展,但面临着全社会绿色消费需求尚未形成、绝大多数企业绿色营销理念仍未确立、生产管理方式滞后、营销组合策略不相适应以及政府措施不力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对策,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使绿色营销逐步成为本世纪中国企业市场营销的主流。

我国的绿色营销始于绿色食品开发,我国的绿色营销从90 年代初就开始了,农业部曾邀请有关专家对国外有机食品、自然食品、生态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内涵及质量标准、环境标准、卫生指标进行了研究,正式提出了绿色食品概念,并推出了我国的绿色食品。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开始实施绿色食品标志制度。1993年5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1994年,农业部又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三项基本原则。并正式决定由太阳、植物叶片、蓓蕾构成绿色食品标志。从此,绿色食品标志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绿色食品逐步成为我国各大城市的最畅销食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许多产品获得绿色标志使用权。

对外贸易上,许多国家利用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来拒绝或限制进口,使我国一些出口产品遭受威胁。据不完全统计,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我国含氟产品将因蒙特利尔条约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将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而面临市场准入问题;由于农药残留量超标,我国部分粮油食品出口受阻;纺织品出口也因染料问题面临退出欧盟市场的危险。因此,对实施绿色营销,我们必须要有紧迫感[8]。

但是对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来说,其经营观念仍处于由传统推销向市场营销的转变之中,往往过分注重近期和微观利益,因而割裂了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加之中国现有的市场竞争不充分,法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使我国的绿色营销客观上面临着一些障碍。

企业的经营观念方面相对落后。我国的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其传统的经营观念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战略。

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有限。实施绿色营销战略,意味着原材料的选择,产品的加工、销售、使用过程以及产品报废后的处理都必须实施环境管理,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需要大量的相关技术设备以及各种有关环保技术和环境管理方面的人才。但我国现阶段,对于环保技术相对落后、环保设备的研发力量不够,环保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严重缺乏,而且对环境管理的认识度还没有提高到企业战略的高度。

4 现代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企业是资源的最大消耗者和环境污染的最大制造者,外部环境的变化给现代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必将使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因此,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决策的转变

加大对企业管理层的培育力度,改变过去那种以纯粹的刺激消费为主的营销模式,确立对环境影响最小化和确保最有效利用资源作为制定发展战略的原则, 并体现在的整个绿色行动计划之中。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向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传递,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经营观念的改变,推动绿色营销战略的实施。树立以“绿色文化”为核心的绿色营销观念。转变观念,树立以绿色营销为经营哲学,以绿色营销为先导的思想,实现企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深度开发绿色产品的正确方向,而绿色营销战略正是其核心所在。

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品开发设计

确立绿色产品的研究开发导向, 支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都对环境无害或危害很小, 既符合环境保护又有利于资源回收再生。全球性产业结构发展的新趋势,就是向资源利用合理化、废物产生减量化的生态工业发展模式转化。绿色产业是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产品流通、信息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新型产业。产品的绿色设计是企业的重要环节,在设计时应该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且在保证产品的性能、质量、寿命、成本要求的同时,优先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从根本上防止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

3)推行绿色营销战略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短缺, 以满足顾客的需要为中心, 组织企业的整体营销活动, 为满足顾客的需要取得赢利和发展的传统营销已无法适应环保时代企业营销的特点和要求, 而以环境保护、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 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 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绿色营销已成为企业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 9 ]。

树立企业绿色形象,可以帮助企业更直接、更广泛地将绿色信誉传送到促销无法达到的细分市场,从而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转变企业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机制, 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率先实施绿色营销计划,建立基于绿色管理的考核、激励制度, 同时创造各种机会对员工进行绿色服务培训, 培养出高素质的绿色人才梯队。把环保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在满足消费者绿色需求的基础上谋求企业的盈利。充分利用各种宣传企业绿色形象的机会。企业通过绿色广告, 宣传绿色产品, 塑造企业的绿色形象, 把绿色产品信息传递给广大消费者。绿色公关是树立企业及产品绿色形象的重要传播道路。

5 结论

目前,我国的绿色营销处于起步阶段,推行绿色营销战略,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我国消费者的对绿色产品的消费意思还未达到相应高度。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还建立在以粗放式生产经营为主要目标的方式上。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制定和实行生态环境政策, 指导我国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积极开展绿色营销,促进和引导消费者改变传统消费方式,进行绿色消费,形成绿色营销的国内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基础。

总之,绿色营销对于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具体实践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同时实施绿色营销也是创造我国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成功战略。走绿色管理发展之路,是实现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未来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抉择。

参考文献

[1]漆雁冰 绿色导向企业管理新理念 中外管理导报,2003(7) ,

[1]michellareche,jasminbe~emn,guidobarbaro—forleo.targeting consumers who are wdling to pay more for environn~ntally friendly products[j].the journal of consuraer marketing,2001,18(6):503

[2]肯·毕提(kenpeattie):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2004

[5]杨静 关于实施绿色营销的思考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12-13

[3]徐学敏: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

[4]郑继方跨世纪的绿色文化 中外管理导报,2005(1)

[7]张梅21世纪营销初探 延边党校学报,2007(9)53-55

[8]中国绿色营销的现状、障碍及其对策研究./html/lunwen/guanli/qiye/

2006-5/21/065212128173289074.htm

绿色发展战略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能源安全;绿色金融;产业结构

一、引言

能源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先决条件,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爆发于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得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同时也宣告了西方世界“黄金时代”的结束。此后,能源安全问题一直是倍受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为此,世界许多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和学者们都对能源安全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就经济学领域而言,能源经济学已成为一门专门以研究石油问题为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和探讨石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和各国经济的影响。国际上研究能源经济学的学者们其研究也大多集中于分析国际油价的变动对世界石油供求和各国经济的影响这一问题上。例如,Noureddine Krichene(2002)通过考察1918~1999年间的世界原油与天然气市场,并对1918~1973年和1973~1999年这两个时期的原油与天然气的供给与需求弹性进行了估算,发现1918~1973年这一时期的原油与天然气价格稳定,而1973年之后石油与天然气价格变得极不稳定,反映了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世界石油与天然气的市场结构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James D. Hamilton(2003)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证明了石油价格的变动与GDP增长之间呈现出非线性关系的特征;J.Bielecki(2002)从能源安全概念、石油市场演进、制度安全框架、目前石油安全状况、未来石油安全需要、增加能源安全战略措施等方面分析了世界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认为尽管未来不会出现像1970年代那么大的全球能源危机,但某些能源安全的严重程度将继续值得关注,未来并有可能进一步加重,因而对于能源安全没有任何自满的余地,目前的石油紧急措施有必要扩大到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其他能源来源;David K.Backus和Mario J.Crucini(2000)通过考察石油价格与贸易条件后发现在最近25年中石油价格的变动主要是由贸易条件的变化所引起的,并且量的作用也是极不相同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致了能源需求的稳步上升。特别是20世纪90年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刺激了以电力、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需求急增。近年来,国内能源产供能力受多种因素制约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增加,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安全问题开始越来越受到众多国内学者的关注,如舒先林、阎高程(2004)、王树林(2001)、曹志峰(2004)等,他们都对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开展了相应研究。然而,与国际上学者的研究相比,国内学者对能源安全问题的探讨才刚刚起步,还有待于不断深入和系统化。诚然,国内外学者所做的上述研究为进一步更好地开展对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研究参考基础。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石油能源以及能源安全供给问题上,而有关能源生产和消费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分析研究得较少。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本文以国内外研究为基础,更为深入地分析和探讨金融部门如何通过实施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把金融业务运作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化节能减排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二、中国能源安全现状分析

所谓能源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保障能源的持续、稳定供给,即能源的供给安全;二是减少和降低能源生产与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环境安全。就中国能源安全现状而言,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一)持续扩大的能源需求所形成的供给压力不断加大,能源供给安全受到极大挑战

自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目前已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能源消费高强度时期。从城市化发展水平来考察,中国城镇人口已由1978年占总人口的17.92%上升到2005年占总人口的42.99%。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开始逐步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城市就业人口呈稳步上升趋势,从1985年城市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25.68%上升到2005年36.04%(引自2005BP世界能源统计)。从城市人口和城市就业人口两个方面的数据来看,按照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化率在30%―70%为高速发展时期,因而中国城市化已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就工业化发展水平来考察,根据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业结构模式,再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来判断,中国工业化正处于中期快速发展阶段。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急剧地扩大了能源消费需求,而我国能源消费需求又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等三大行业部门。1995年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三大行业能源消费量为103388.70万吨标准煤,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78.82%,2005年三大行业能源消费量为178139.50万吨标准煤,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79.77%(见表1)。尽管1995―2005年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等三大行业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没有多大变化,2005年的比重只比1995年高出不到1%,但三大行业的能源消费需求量却增加了72.30%。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石油和电力能源消费需求呈急剧上升态势。就石油而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内石油产供能力短时期内难以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为满足国内石油需求只有通过扩大石油进口来实现。1993年之前,中国还是一个石油净出口国,而1993年之后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5年,中国石油净进口为1218.7万吨,而到2005年石油净进口达14275.1万吨[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5》、国际能源机构(IEA)及美国能源署(EIA)网站数据整理而得]。另据国家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进口原油14518万吨、成品油3638万吨,原油进口金额664.11亿美元,成品油进口金额155.52亿美元。随着石油进口的增加,中国石油进口对外依赖程度也随之提高,1994年中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还只有1.9%,但到2003年却高达48.6%,并且石油对外依存度还在不断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石油消费与进口大国也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总量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能源需求还将持续较快地增加,能源供给压力加大,供求矛盾仍会长期存在,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对外进口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能源供给紧张格局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难以有根本性改变。

(二)能源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大了对环境影响的压力

从能源资源禀赋状况来看,中国是煤多、气少、油贫。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煤炭资源储量相当丰富,且煤质较好。中国煤炭资源探明可采储量为1145亿吨,占世界探明可采储量的12.6%,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储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2004年中国煤炭资源采储比只有59年,而世界煤炭资源的平均储采比为164年。就石油资源而言,截至2004年底,中国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248.44亿吨,累计探明可采储量67.91亿吨,而累计采出量已达43亿吨,剩余可采储量只有24.91亿吨。相比世界富油地区来说,中国石油资源是比较匮乏的,而且人均石油资源储量就更低了。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2007年的数据显示:2006年底,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探明可采储量约为7427亿桶,约占世界的61.5%;欧洲(主要是俄罗斯)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约为1444亿桶,占世界的12%;非洲约为1172亿桶,占世界的9.7%;北美地区约为599亿桶,占世界的5.0%;亚太地区石油资源最少,约为405亿桶,占世界的3.5%,其中中国约为163亿桶,占世界的1.3%。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在短期内较难改变。由于中国煤炭清洁利用水平低,煤炭燃烧使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污染性气体大分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种状况受我国能源结构制约还将持续下去,对本来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三)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能耗产业比重过大,单位GDP能耗高,能源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供给紧张局面

从能源消耗强度来看,2004年,全世界能源消费强度(单位GDP产出能源消耗量)为2.5吨油当量/万美元GDP,而中国为8.4吨油当量/万美元GDP,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6倍,美国的4倍多,日英德法等国的近8倍。根据国家发改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的数据,目前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为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铁、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中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导致中国能效低下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替代能源等技术的开发相对滞后,节能降耗、污染治理等技术的应用还不广泛等,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能耗产业所占比重过大,而耗能少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例如,2004年采掘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几大高耗能行业的产值就占当年GDP的57.68%。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能耗,节约能源资源,是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首要任务之一。

三、实行绿色金融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对策

(一)实行绿色金融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所谓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自己的一项政策,通过金融业务动作同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强化节能减排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确保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能源安全对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日益增强趋势下,金融部门实行绿色金融战略意义极其重大,主要体现在:有利于金融部门正确认识金融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辩证关系,提高对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增强绿色金融意识,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环境、生态、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把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贯彻到具体的金融业务之中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克服过去那种只顾经济效益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资源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的不足,提高金融部门加强环境风险管理与化解金融环境风险的能力;有利于金融部门通过金融业务运作把好信贷、证券融资关口,促使企业实行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金融部门通过运用信贷杠杆、证券融资等多种金融手段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导向作用;有利于金融部门利用自身的金融优势,通过金融业务运作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实行绿色金融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金融部门应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绿色金融意识与能源安全意识以及在金融业务中贯彻落实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性。

2、金融部门通过业务运作利用金融手段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凡有利于环境资源保护、能源资源节约、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产业和节能减排技术项目,一律给予金融上的优先支持;而对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高能耗产业,金融部门一律不予支持,也不为其开办其他金融业务。

3、金融部门应加大对洁净煤技术开发与应用、节能技术改造、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及替代能源开发技术与应用推广、能源综合利用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资源能耗,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4、将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制度化、具体化,使之成为金融业务运作的具体可操作准则。金融部门应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发展战略方针等相关法规政策的要求,把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进行具体细化,使之成为一套完整的金融业务运作操作准则,提高绿色金融业务运作的实效性。

5、为使金融部门配合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让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落到实处,金融部门可以借鉴世界银行的经验,在金融机构内部设立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及时准确掌握国内外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信息动态,并加以认真分析和研究,为实行绿色金融、领导科学决策与金融业务运作,提供有力的方法指南。

参考文献:

1、舒先林,阎高程.石油――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与国际战略[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4(3).

2、王树林.关于能源安全问题的思考[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1(5).

3、曹志峰.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4(5).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5、魏一鸣,范英等.中国能源报告(2006)[M].科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计算机病毒范文 下一篇:职业院校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