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3-02-21 10:50:44

劳动法律法规

劳动法律法规范文第1篇

为了解决劳动法的规范冲突问题,在立法时,应统一立法政策,废改立同时进行,在立法完成后及时进行相关法律规范特别是下位阶法律规范的梳理。

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6)》,梳理了我国劳动关系领域的法律两部,行政法规7部,部门规章15部,复函、答复139个,意见、通知等48个。

然而,在上述劳动关系立法中,个别条款之间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专家建议,相关规范制定机关亟需对此进行清理。

一周标准工作时间是多少?

问及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会说,40小时。

因为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最迟自1997年5月1日后实施此规定。

但实践中肯定还有别的答案。

一家大型企业集团近日的校招信息明确写道:“长白班人员工作六天休一天(每周44小时工作制,周日休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和《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最长周工作时间为44小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文静表示,虽然实践中我们已普遍接受了周最长工作时间为40小时的规定,但从效力层级上来说,按照立法法规定的法律适用规则,显然应当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即每周正常工作时间最长不超过44小时。

对于这种新的位阶较低规定与旧的位阶较高规定之间的不一致,李文静的建议是:为避免形式上产生上述冲突,建议修改劳动法第三十六条,明确授权国务院在法定范围内制定具体工时制度。这种修改在避免冲突的同时,还赋予了国务院一定程度的裁量权,便于国务院按照社会经济形势及时合理地确定工时制度。

李文静梳理发现,在我国劳动关系领域现行两部法律、7部行政法规、15部部门规章和众多复函、答复、意见、通知中,多个条款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对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副院长沈建峰说:“规范冲突问题是我国劳动法中比较多见的现象。”

沈建峰认为,原因首先在于,劳动法律具有很强的社会政策色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做规则调整。从改革开放开始至今,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法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劳动立法速度较快,但是旧法废改却没有跟进,新旧法的冲突就在所难免。

“其次,劳动立法的部门立法较多,不同立法机构的规范设置之间容易发生冲突。最后,立法技术方面的缺陷,也会导致劳动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沈建峰说。

劳动法律法规之间起冲突

李文静梳理还发现一种不一致情况,新法没有就相关内容作出规定,旧有相关规定是否需要继续执行。

比如医疗补助费相关规定。

对于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公负伤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支付医疗补助费的情形,《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22条、《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6条、《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5条,均规定用人单位除支付经济补偿金外,还需支付医疗补助费。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仅规定了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未规定医疗补助费。

实践中,劳动者还因此与用人单位打起了官司。

2011年3月16日,孙某与某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期间为2011年3月16日至2013年12月31日止。此后,孙某因患病,自2012年2月27日至2012年11月2日,先后9次住院治疗。另外,自2012年8月27日开始,孙某因病未再到某公司工作。

2013年6月,孙某以其患病住院治疗、某公司在医疗期扣发工资为由,请求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双方争议的问题之一是,用人单位是否应支付医疗补助费。

一审法院认为,原劳动部为了规范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标准,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制定部门规章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医疗补助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上述规章并未被有权机关废止,其第六条关于医疗补助费的规定未与上位法相冲突,仍为有效。

因此,孙某请求某公司支付医疗补助费,法院予以支持。一审判决后,公司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驳回上诉,维持了一审判决。

李文静认为,虽然劳动合同法未规定医疗补助费,但医疗补助费的功能显然与劳动合同解除终止经济补偿的功能不同,在相关规定未被明确废止的情况下,应当继续适用。

除此之外,李文静还发现,关于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未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法律责任,法律、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规定不一致;对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法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额外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问题,法律、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规定不一致。

在沈建峰看来,劳动关系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对司法、执法以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等来说,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沈建峰认为,最大影响在于,增加了司法机关、仲裁机构适用法律的难度,导致同样的案件作出完全不同裁判的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法律的权威。

“降低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劳动法律规则的可预期性。劳动用工过程中的行为规则不确定,对用人单位来说,一方面导致用工管理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具有计划经济企业办社会色彩的用人单位义务规则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用人单位规则并存,往往也加重了企业负担;对劳动者来说,保护其利益的法律规则不确定,权益维护的成本增加。”沈建峰说。

及时清理与上位阶法律不一规范

根据李文静的梳理,我国法律、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关于试用期期限的规定非常不一致,亟需统一。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国家铁路劳动用工管理办法》和《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则规定,对六个月以下、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劳动合同,分别规定了不得超过15日、30日和60日的试用期。

而《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合同起算时间和试用期问题的复函》第2条规定,合同制工人试用期为三个月至六个月。

李文静认为,针对上述冲突,按照法律优先原则,应当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建议通过适当的方式明确宣布相关部门规范性文件中的相关内容不再适用,并建议铁路管理部门修订《国家铁路劳动用工管理办法》中的相关内容。

沈建峰认为,为了解决劳动法的规范冲突问题,在立法时,应统一立法政策,废改立同时进行,在立法完成后及时进行相关法律规范特别是下位阶法律规范的梳理。

“劳动法领域的规范梳理是一项紧迫而繁重的任务。”沈建峰说。

沈建峰表示,还应不断提高法律适用的技术。立法法确立了一些解决法律冲突的规则,通过这些规则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新旧法、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冲突。

劳动法律法规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提高劳动关系双方的法律意识,严格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营造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良好社会氛围,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促进**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利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支持。

(二)检查目标

通过此次执法检查,受检用人单位社会保险登记率达到100%;受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受检用人单位对提供正常劳动的劳动者全部按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工资,不发生新的拖欠;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查处率为100%,结案率达到95%。

二、检查范围和内容

(一)检查范围

全县各类用人单位,包括适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企业、个体工商户。

(二)检查内容

1、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情况。主要检查用人单位是否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

2、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情况。主要检查符合参保规定和条件的用人单位是否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社会保险费数额时,是否如实申报工资总额和职工人数;用人单位是否文章来自公文易爱心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以及用人单位代扣其职工的社会保险费是否如实缴纳;职工个人账户的缴费基数记录是否真实;企业退休人员统筹外待遇支付情况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事业单位是否有拖欠退休人员养老金问题。

3、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情况。主要检查用人单位是否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用人单位是否将最低工资标准向本单位劳动者公示;用人单位支付给提供正常劳动的劳动者工资是否不低于盘锦市最低工资标准。

4、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情况。主要检查用人单位是否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5、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情况。主要检查用人单位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是否依法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6、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情况。以清理非法职业中介为重点,依法取缔非法职业介绍组织,清理整顿违规经营的职业介绍机构,使企业招用工行为得到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得到显著改善。

7、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情况。主要检查用人单位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是否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8、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其他情况。

三、检查步骤及时间安排

本着与市政府此次执法检查同步运作、注重实效的要求,县政府将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按照劳动保障监察业务管辖范围开展执法检查。联合执法检查组由三个小组组成。其中:第一组负责检查我县各类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第二组负责检查我县各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情况;工资支付(含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和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支付情况;执行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情况以及禁止使用童工情况;第三组负责此次检查宣传工作。具体检查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自查自纠阶段(*年6月25日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在群众当中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并以此为契机,切实提高劳动关系双方尤其是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同时,还要认真组织用人单位对本单位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自查自纠。

(二)全面检查阶段(*年6月26日至8月20日)。县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会同有关部门,对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工资和参加社会保险、缴费等情况进行检查,接受市政府执法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的检查、督查。

四、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为全面协调全县执法检查工作,县政府决定成立**县开展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执法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本次执法检查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工作,检查工作结束后,领导小组随即撤销。

劳动法律法规范文第3篇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台、港、澳以及外国企业常驻珠海代表机构等(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及个人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本条例的实施。

第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每日超过3小时或者每月超过36小时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按每名劳动者每超过工作时间1小时处以20元以上1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条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

第六条 违反《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或者《广东省经济特区劳动条例》的规定,未经劳动行政部门同意并领取职业技能培训办学许可证或者职业介绍许可证而从事职业技能培训或者职业介绍活动的,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条 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经劳动行政部门检查和评估,不具备办学条件或者教学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整顿,并可以给予警告;经整顿仍不符合要求的,吊销职业技能培训办学许可证。

第八条 社会职业介绍机构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介绍童工就业的,每介绍1名处以3000元罚款。

第九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处以罚款:

(一)违反《广东省经济特区劳动条例》的规定[,!],擅自在新闻媒介或者公共场所以刊登、播放、张贴广告等方式进行招工的,每次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广东省经济特区劳动条例》的规定,擅自招用市外劳动者,自招用之日起15日内不向劳动行政部门申报的,按招用人数每人处以500元罚款(招用农业季节工的除外);

(三)非法招用童工的,责令限期送回原住地,并按每招用1名童工处以30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的罚款;

(四)当年内非法招用童工两次以上,或者一次非法招用童工3名以上,或者非法使用童工3个月以上,或者为童工出具假证明、假证件的,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违反《劳动法》的规定,招用没有经市劳动行政部门确认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技术工种岗位的,按招用人数每人处以500元罚款;

(六)违反《广东省经济特区劳动条例》的规定,自招用劳动者之日起15日内不向劳动行政部门办理录用手续的,按超过规定期限的时问处以每人每日2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规定,有下列侵害女职工或者未成年工合法权益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并按每侵害1名女职工或者末成年工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的;

(二)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或者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以上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的;

(三)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以上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或者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的;

(四)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以上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的;

(五)安排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延长工作时间或者从事夜班劳动的;

(六)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的。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保护规定,不依法给予女职工产假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按每侵害1名女职工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末按《劳动法》的规定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按每侵害1名末成年工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监察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隐匿、毁灭证据的;

(二)故意提供虚假情况的;

(三)在《劳动监察询问通知书》、《劳动监察指令书》送达后的规定期限内未如实向劳动行政部门作出书面答复的;

(四)以其他方式拒绝或者阻挠劳动监察人员执行劳动监察职权的;

(五)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安全与 卫生管理规定或者有其他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后有意转移财产,或者该用人单位的投资者、经营者故意回避、隐匿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请求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第十七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条例》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复议或者提讼。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劳动法律法规范文第4篇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二届人大第二十次会议报告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情况,请予审议。

一、贯彻执行情况

⒈切实加强领导,组织机构不断健全

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以书记、区长任组长、分管副职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贯彻实施《劳动法》领导小组,各级政府把此项工作均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建立劳动服务机构,健全劳动监察体系,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一是成立了劳动就业服务局和劳动监察大队机构,职责明确;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所、失业保险所、医疗和生育保险所等劳动保障体系;三是建立完善乡镇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站、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等基层组织;四是进一步完善了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劳动市场管理等服务体系;五是结合我区实际,研究出台了大祥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和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一系列的实施办法。这些机构的建立和办法的出台,为贯彻实施《劳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⒉广泛宣传发动,法制意识普遍增强

自《劳动法》颁布以来,我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一是利用干部政治学习日和召开大小会议组织认真学习和广泛宣传《劳动法》、《工会法》、《税收征管法》、《统计法》及其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湖南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湖南省人民政府号令、湖南省人民政府号令等。特别是××××年以来,我区每年都组织机关工作人员上街宣传场次以上,年的上街宣传活动共发放有关宣传资料万余份,接待咨询群众万余人次,今年,劳动部门组织全体工作人员上街宣传次,接待来访咨询群众万千余人次,发放有关宣传资料万余份,及时解答了群众提出有关劳动保障方面的问题。同时,每年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四法”知识竞赛活动一次以上,并将《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纳入了普法范畴。二是加大了《劳动法》培训力度。今年,我们对区辖多家用工单位的法人、政工劳资人员等共余人进行了一次劳动法律、法规系统培训;三是采取定点宣传、悬挂汽球、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学习资料、安排全区个乡镇(场)办事处出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劳动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通过这些活动,基本上做到了让《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全区用工单位逐步规范了用工行为,促进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了劳动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

⒊严格执法监督,劳动用工日趋规范

一是区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部门自××××年以来,不断加大劳动执法检查力度,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年来,劳动监察部门检查用工单位余家,劳动仲裁部门受理劳动者投诉案件余起,为劳动者裁定劳动工资余万元,责令用人单位退还劳动者的押金万余元,帮助劳动者与用工单位补签劳动合同余人,为企业员工和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余万元;查处非法使用童工起,让名童工重返校园;对阻扰劳动执法检查的用工单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起;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办案率为。同时,区政府每年还组织劳动、公安、工商、工会、建设等有关部门对用工单位如建筑工地、餐馆、网吧、酒吧、美发店进行了综合检查,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以切实维护弱势群体、劳动者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⒋强化社会保障,五项保险稳步发展

①从自我做起,从劳动系统抓起。自五大保险启动以来,我区就把劳动系统所有机构及人员纳入社保范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如:劳动部门二级机构原劳服公司属差额拨款单位、人才交流中心属自收自支单位,当时共有人,工资都无法保证,加入社保时,无论是单位所交部分还是个人所交部分的基金都十分困难,为了落实《劳动法》,我们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年在督促单位和个人一次清所有社保基金时,要求以后不管资金如何困难,都按时足额交纳应交部分,决不允许拖欠。②从健全养老保险规范操作抓起。企业养老保险于年启动,当时仅有两家集体企业(拉丝厂、电风扇厂)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且管理极不规范,直到××××年才开始规范操作,并取得明显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做好扩面工作。目前,企业养老保险由原来的家增加到家,参保人员由年人增加到人;灵活就业人,其中已参保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完善,效果明显;在《劳动法》颁布实施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正式启动,年参保人数为人,基金收缴万元,到××××年底,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达人,收缴养老保险基金万元。③稳步推进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医疗保险于年元月启动,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实现平稳运行。年参保人数为人,收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万元,大病互助金万元,参保人数与基金逐年增加,截止××××年月底,参保单位个,参保职工总数人。④失业保险工作迈出新的一步。××××年底成立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并正式启动失业保险工作。××××年参保人数为人,其中劳动部门二级机构事业单位人全部纳入失业保险,截止××××年月底,已将区属个事业单位、个企业单位纳入失业保险征缴范畴,参保人数为人,已征缴失业保险基金万元;××××年上半年征缴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其中,粮食系统失业人员人发放其失业保险金万元,并协保、退养人员生活费万元。

⒌落实就业政策,就业工作强力推进

××××年月,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后,我区就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千人就业与再就业动员大会,开展了宣传《劳动法》万人签名活动。紧接着一方面宣传劳动法规条例,另一方面对全区就业与再就业人员作了一次登门入户调查摸底,当时面临企业破产和改制,就业与用工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我区积极采取“三抓”举措:一是抓组织机构的建立,落实《劳动法》规定的劳动服务机构;二是抓社区平台建设,为就业与再就业搭建鹊桥;三是抓劳动力市场建设,拓宽就业渠道。自××××年以来,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人员再就业人,家政服务等灵活就业人;免费发放再就业优惠证本,免费再就业培训人。

⒍健全工会组织,依法维权效果明显

①积极宣传贯彻新《工会法》。全区各级工会组织,掀起学习宣传《工会法》的热潮。××××年月定为全区新《工会法》宣传月,下发了宣传月活动安排计划的通知,印发了各类宣传资料多份。组织了区委委员、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进行了专题学习。年内开展了一次《工会法》题竞赛活动,全区各级工会共组织干部职工余人参赛。近几年来共举办工会干部和职工骨干学习班期,参加培训人数达多人次,区普法办将《工会法》纳入了普法范围。各基层工会也结合各自实际,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知识竞赛等形式,努力在职工队伍中宣传和普及《工会法》知识,促进了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对《工会法》的了解与认识。

②狠抓基层工会组建工作。为抓好工会组建工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年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刘家齐为组长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年我们及时调整了区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乡镇(场)办也相应成立了工会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做到认识到位,层层负责。二是以区委、区政府两办名义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全区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通知》,给基层党委、政府明确了组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并提出了具体措施与要求。三是实行目标管理。每年签订工会组建工作目标责任状,将任务落实到各单位,责任落实到人,年终考核评分,按工作好坏给予奖惩。坚持“边组建、边充实、再完善、逐步规范”的工作思路,确保工会组建工作稳步推进。四是搞好督查,促进发展。每年都由区委副书记、工会组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带领区委办、政府办、区委组织部、区委督查室、区总工会负责人下基层督促检查,并下发通报、表彰先进、督导后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力地推动了工会组建工作。五是搞好指导服务。为了确保组建质量,我们将工会组建所需的资料、表格、组建工作的有关程序等打印成册,下发到每个需要组建工会的企业,增强了企业组建工会的积极性。为了规范规模较大企业工会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我们按照有牌子、有章子、有办公场、有经费、有规章制度、有工作计划、有会员档案、有活动记录的“八有”要求搞好规范化建设,并从工会经费中拿出几千元资金,统一制作了工会牌子、各种规章制度牌下发到各基层工会,有效地提高了组建工作的质量。六是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工会组建进行上门走访。近年来,区内规模较大一点的企业区工会至少上门一次,有的多达⒌次督促企业组建工会。如长城大酒店,今年上门次找其总经理,要他依法尽快组建工会,他被我们精神感动,正在组建。我区的工会组建工作卓有成效,年年受到市总工会表彰。年底,我区共建工会家,工会会员名。到××××年×月×日止,我区共建基层工会家,会员发展至人。年底,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工会的仅家,到××××年月,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工会家,增加家。进城务工人员建会家,入会人。

③积极行使维权职能。一是积极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全区各级工会及职能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劳动法》,大力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采取签订责任状、完成任务情况列入年终考核、责任到人等措施,目前,全区已有家国有集体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占已建工会企业的,共有名职工签订集体合同,签订率为。非公有制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家,普及劳动合同达以上;覆盖职工人,履约。二是大力发展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全区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企业有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家;实行厂务公开的企业有家,全部为区属企业和乡镇街道企业。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企业基本做到了重大问题交职代会讨论通过。如城南园艺场,近年来每年召开—次职代会,土地责任制调整、农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重大问题,都交职代会讨论通过,真正体现了职工当家作主的精神。三是积极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处理工作。区总工会一名副主席被聘为区劳动仲裁委员会委员兼仲裁员,积极主动参与劳动争议仲裁。近年来共接待处理来信来访件,处理各种劳动争议余起,为余名打工者要回劳动报酬余万元。区无线电二厂职工张克明等人对厂方解除劳动合同并做除名处理不服,我们及时入厂调查,主动与主管部门协商,最后会同劳动仲裁部门一起,给予妥善解决。还会同劳动部门开展执法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努力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近几年来共检查用人单位多家,责令补签劳动合同多人;查处非法职业中介机构家,责令取缔;责令家单位退还用工押金万元。较好地维护了职工的利益。

⒎加强统计执法,统计工作扎实有效

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以《统计法》为工作准则,统计工作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①加大《统计法》宣传力度,用《统计法》促进各统计对象的统计基础工作。近年来,我区结合“四·五”统计普法工作,加大对统计调查对象关于《统计法》的宣传力度,先后制作宣传横幅余条,发放宣传资料余份,对各单位的法人及统计人员进行重点宣传,提高了他们的法律意识,规范了统计工作。同时,我们对重要调查对象的统计基础工作也进行规范,要求报表单位报送统计表必须规范,既要签字盖章,还要保证报送及时和数据准确,主要数据应建立台帐,统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参加省、市组织的继续再教育。

②以统计执法为突破口,使《统计法》的贯彻实施落到实处。今年月份开始,组织两个组,邀请人大和监察局的有关领导,开展近一个月的统计执法大检查,到目前为止,检查了个单位,发出《统计查询书》份,要求各有关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作出答复。为使《统计法》的有关内容落到实处,我们在执法检查的过程中,把宣传《统计法》和业务培训指导融于其中,一方面对被检对象指出他们在具体统计工作中不符合《统计法》的行为,并告之改正方法;另一方面,在具体数据检查核实过程中,我们耐心细致地讲解统计指标的含义、构成、来源以及填报的方法,要求统计数据做到准确无误。

⒏突出服务重点,税收征管日益规范

近来年,我区税务部门坚持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的基本工作思路,严格贯彻落实《税收征管法》,坚持依法治税,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工作质量逐年得到提高。××××年在邵阳市执法检查评比中,我区国税分局被邵阳市法制办评为先进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推动全区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到依法行政,保障各项税收工作任务的完成。税务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及相关规定,并在全区开展税收征管月、税收征管事活动,将执法情况纳入岗位责任制一同进行检查考核,提高了执法人员素质,增强广大群众的纳税意识。

在规范税收征管的同时,重点加强了改制企业的税收管理和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在企业改制期间,在税收政策给予企业最大限度的支持,共为企业减免税款万元,有力扶持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改制后,税务部门加强征管力度,制度上实行专人负责,专项管理,政策上大力扶持,使我区税收逐年递增,如酒厂集团××××年月改制,××××年上缴增值税、消费税万元,××××年上缴两税万元,××××年—月已入库两税万元,预计全年实现两税万元。在促进再就业方面,鼓励下岗职工创办个体工商户,实现再就业,从××××年起共为户个体工商户办理了减免税,减免各项地方税收多万元,减免办理税收证件工本费万元。其中有户享受税收优惠时间超过两年,经营已步入正轨,基本具备了纳税能力,有户经营规模扩大,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区在贯彻实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的要求、人民的期望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今年×月×日—×月×日,我们组织专门力量,就贯彻执行《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对全区所辖民营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进行抽样检查,我们共检查了家企业,余名工人(含农民工),通过检查,发现有些企业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⒈劳动保险观念不强。所有被检单位中只有步步高超市和百威酒店家入了社会保险,未加入社保的占以上。有些企业收取员工押金的行为仍然存在,占。劳动者的劳保待遇有的没有得到完全落实。任意延长工作时间情况比较普遍,加班不加工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拖欠劳动者工资现象仍有发生。

⒉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的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不规范,没有经过劳动部门鉴证。“用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合同必须缴纳社会保险”未形成气候,各项就业服务手段尚不完善,促进就业有关扶持和优惠政策虽在劳动部门落实,但在有些专项补贴方面,尚未落实到位。

⒊企业工会组织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企业统计机构奇缺,工作质量不高,统计报表不是很实。

⒋税收征管还存在很多漏洞。一些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导致偷税、漏税,企业发票管理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私人办酒席,酒店就不开具发票等。

⒌执法环境不很优。部分用人单位习惯旧的用工体制,对实施《劳动法》新的条例不理解,税收执法、统计执法都存在着问题,对执法检查抱有明显的抵触情绪,极个别的态度十分恶劣,甚至侮辱谩骂执法人员,处罚时,说情的多,打招呼的多,有的甚至利用优化经济环境的牌子施加压力,导致处罚难以到位。

三、下步打算

⒈进一步加大《劳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让法制宣传渗透城乡,更加深入人心,从而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要利用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开辟专栏,进行专访,扩大《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覆盖面。要定期举办法制讲座,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依法行政、劳动法律法规和业务操作培训学习,认真开展法律知识考试竞赛,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学法、懂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效地提高干部队伍依法行政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劳动法》等“四法”提供有力的保障。

⒉进一步加强对《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切实保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要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各级执法部门执法工作是否真正落到实处,查出问题限期整改。要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抽查企业是否真正按法办事,签订劳动合同是否规范合法,有效遏制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任意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要建立健全企业工会组织,真正体现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办法,加大税收执法力度。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统计机构,提高统计质量,确保统计报表准确无误,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真实依据。

劳动法律法规范文第5篇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二届人大第二十次会议报告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情况,请予审议。

一、贯彻执行情况

1、切实加强领导,组织机构不断健全

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以书记、区长任组长、分管副职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贯彻实施《劳动法》领导小组,各级政府把此项工作均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建立劳动服务机构,健全劳动监察体系,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一是成立了劳动就业服务局和劳动监察大队机构,职责明确;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所、失业保险所、医疗和生育保险所等劳动保障体系;三是建立完善乡镇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站、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等基层组织;四是进一步完善了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劳动市场管理等服务体系;五是结合我区实际,研究出台了大祥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和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一系列的实施办法。这些机构的建立和办法的出台,为贯彻实施《劳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2、广泛宣传发动,法制意识普遍增强

自《劳动法》颁布以来,我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一是利用干部政治学习日和召开大小会议组织认真学习和广泛宣传《劳动法》、《工会法》、《税收征管法》、《统计法》及其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湖南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湖南省人民政府168号令、湖南省人民政府181号令等。特别是2002年以来,我区每年都组织机关工作人员上街宣传2场次以上,4年的上街宣传活动共发放有关宣传资料10万余份,接待咨询群众5万余人次,今年,劳动部门组织全体工作人员上街宣传2次,接待来访咨询群众1万6千余人次,发放有关宣传资料3万余份,及时解答了群众提出有关劳动保障方面的问题。同时,每年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四法”知识竞赛活动一次以上,并将《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纳入了普法范畴。二是加大了《劳动法》培训力度。今年,我们对区辖600多家用工单位的法人、政工劳资人员等共800余人进行了一次劳动法律、法规系统培训;三是采取定点宣传、悬挂汽球、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学习资料、安排全区13个乡镇(场)办事处出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劳动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通过这些活动,基本上做到了让《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全区用工单位逐步规范了用工行为,促进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了劳动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

3、严格执法监督,劳动用工日趋规范

一是区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部门自2002年以来,不断加大劳动执法检查力度,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4年来,劳动监察部门检查用工单位3000余家,劳动仲裁部门受理劳动者投诉案件80余起,为劳动者裁定劳动工资60余万元,责令用人单位退还劳动者的押金10万余元,帮助劳动者与用工单位补签劳动合同9000余人,为企业员工和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100余万元;查处非法使用童工6起,让7名童工重返校园;对阻扰劳动执法检查的用工单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40起;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办案率为100%。同时,区政府每年还组织劳动、公安、工商、工会、建设等有关部门对用工单位如建筑工地、餐馆、网吧、酒吧、美发店进行了综合检查,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以切实维护弱势群体、劳动者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4、强化社会保障,五项保险稳步发展

①从自我做起,从劳动系统抓起。自五大保险启动以来,我区就把劳动系统所有机构及人员纳入社保范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如:劳动部门二级机构原劳服公司属差额拨款单位、人才交流中心属自收自支单位,当时共有11人,工资都无法保证,加入社保时,无论是单位所交部分还是个人所交部分的基金都十分困难,为了落实《劳动法》,我们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筹措资金。2003年在督促单位和个人一次清所有社保基金时,要求以后不管资金如何困难,都按时足额交纳应交部分,决不允许拖欠。②从健全养老保险规范操作抓起。企业养老保险于1993年启动,当时仅有两家集体企业(拉丝厂、电风扇厂)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且管理极不规范,直到2002年才开始规范操作,并取得明显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做好扩面工作。目前,企业养老保险由原来的2家增加到7家,参保人员由93年31人增加到1884人;灵活就业3472人,其中已参保246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完善,效果明显;在《劳动法》颁布实施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正式启动,1996年参保人数为1882人,基金收缴406.9万元,到2004年底,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达3485人,收缴养老保险基金1216万元。③稳步推进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医疗保险于2001年元月启动,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实现平稳运行。2001年参保人数为3097人,收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51万元,大病互助金24万元,参保人数与基金逐年增加,截止2005年6月底,参保单位75个,参保职工总数4125人。④失业保险工作迈出新的一步。2002年底成立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并正式启动失业保险工作。2003年参保人数为1200人,其中劳动部门二级机构事业单位20人全部纳入失业保险,截止2005年6月底,已将区属37个事业单位、9个企业单位纳入失业保险征缴范畴,参保人数为2122人,已征缴失业保险基金117万元;2005年上半年征缴44.53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78.15%;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其中,粮食系统失业人员85人发放其失业保险金17.25万元,并协保、退养人员生活费3.21万元。

5、落实就业政策,就业工作强力推进

2002年9月,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后,我区就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千人就业与再就业动员大会,开展了宣传《劳动法》万人签名活动。紧接着一方面宣传劳动法规条例,另一方面对全区就业与再就业人员作了一次登门入户调查摸底,当时面临企业破产和改制,就业与用工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我区积极采取“三抓”举措:一是抓组织机构的建立,落实《劳动法》规定的劳动服务机构;二是抓社区平台建设,为就业与再就业搭建鹊桥;三是抓劳动力市场建设,拓宽就业渠道。自2003年以来,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88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542人,“4050”人员再就业1760人,家政服务等灵活就业13472人;免费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5479本,免费再就业培训3281人。

6、健全工会组织,依法维权效果明显

①积极宣传贯彻新《工会法》。全区各级工会组织,掀起学习宣传《工会法》的热潮。2002年4月定为全区新《工会法》宣传月,下发了宣传月活动安排计划的通知,印发了各类宣传资料1100多份。组织了区委委员、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进行了专题学习。年内开展了一次《工会法》100题竞赛活动,全区各级工会共组织干部职工5000余人参赛。近几年来共举办工会干部和职工骨干学习班5期,参加培训人数达700多人次,区普法办将《工会法》纳入了普法范围。各基层工会也结合各自实际,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知识竞赛等形式,努力在职工队伍中宣传和普及《工会法》知识,促进了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对《工会法》的了解与认识。

②狠抓基层工会组建工作。为抓好工会组建工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2001年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刘家齐为组长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领导小组,2004年我们及时调整了区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乡镇(场)办也相应成立了工会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做到认识到位,层层负责。二是以区委、区政府两办名义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全区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通知》,给基层党委、政府明确了组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并提出了具体措施与要求。三是实行目标管理。每年签订工会组建工作目标责任状,将任务落实到各单位,责任落实到人,年终考核评分,按工作好坏给予奖惩。坚持“边组建、边充实、再完善、逐步规范”的工作思路,确保工会组建工作稳步推进。四是搞好督查,促进发展。每年都由区委副书记、工会组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带领区委办、政府办、区委组织部、区委督查室、区总工会负责人下基层督促检查,并下发通报、表彰先进、督导后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力地推动了工会组建工作。五是搞好指导服务。为了确保组建质量,我们将工会组建所需的资料、表格、组建工作的有关程序等打印成册,下发到每个需要组建工会的企业,增强了企业组建工会的积极性。为了规范规模较大企业工会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我们按照有牌子、有章子、有办公场、有经费、有规章制度、有工作计划、有会员档案、有活动记录的“八有”要求搞好规范化建设,并从工会经费中拿出几千元资金,统一制作了工会牌子、各种规章制度牌下发到各基层工会,有效地提高了组建工作的质量。六是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工会组建进行上门走访。近年来,区内规模较大一点的企业区工会至少上门一次,有的多达5、6次督促企业组建工会。如长城大酒店,今年上门4次找其总经理,要他依法尽快组建工会,他被我们精神感动,正在组建。我区的工会组建工作卓有成效,年年受到市总工会表彰。2001年底,我区共建工会146家,工会会员5438名。到2005年6月30日止,我区共建基层工会324家,会员发展至10185人。2001年底,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工会的仅7家,到2005年6月,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工会112家,增加105家。进城务工人员建会15家,入会306人。

③积极行使维权职能。一是积极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全区各级工会及职能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劳动法》,大力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采取签订责任状、完成任务情况列入年终考核、责任到人等措施,目前,全区已有121家国有集体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占已建工会企业的92%,共有7122名职工签订集体合同,签订率为90%。非公有制企业签订集体合同86家,普及劳动合同达80%以上;覆盖职工2368人,履约78%。二是大力发展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全区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企业有142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14家;实行厂务公开的企业有128家,全部为区属企业和乡镇街道企业。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企业基本做到了重大问题交职代会讨论通过。如城南园艺场,近年来每年召开1—2次职代会,土地责任制调整、农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重大问题,都交职代会讨论通过,真正体现了职工当家作主的精神。三是积极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处理工作。区总工会一名副主席被聘为区劳动仲裁委员会委员兼仲裁员,积极主动参与劳动争议仲裁。近年来共接待处理来信来访625件,处理各种劳动争议60余起,为80余名打工者要回劳动报酬100余万元。区无线电二厂职工张克明等4人对厂方解除劳动合同并做除名处理不服,我们及时入厂调查,主动与主管部门协商,最后会同劳动仲裁部门一起,给予妥善解决。还会同劳动部门开展执法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努力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近几年来共检查用人单位400多家,责令补签劳动合同2000多人;查处非法职业中介机构6家,责令取缔;责令20家单位退还用工押金3万元。较好地维护了职工的利益。

7、加强统计执法,统计工作扎实有效

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以《统计法》为工作准则,统计工作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①加大《统计法》宣传力度,用《统计法》促进各统计对象的统计基础工作。近年来,我区结合“四·五”统计普法工作,加大对统计调查对象关于《统计法》的宣传力度,先后制作宣传横幅1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120余份,对各单位的法人及统计人员进行重点宣传,提高了他们的法律意识,规范了统计工作。同时,我们对重要调查对象的统计基础工作也进行规范,要求报表单位报送统计表必须规范,既要签字盖章,还要保证报送及时和数据准确,主要数据应建立台帐,统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参加省、市组织的继续再教育。

②以统计执法为突破口,使《统计法》的贯彻实施落到实处。今年7月份开始,组织两个组,邀请人大和监察局的有关领导,开展近一个月的统计执法大检查,到目前为止,检查了14个单位,发出《统计查询书》13份,要求各有关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作出答复。为使《统计法》的有关内容落到实处,我们在执法检查的过程中,把宣传《统计法》和业务培训指导融于其中,一方面对被检对象指出他们在具体统计工作中不符合《统计法》的行为,并告之改正方法;另一方面,在具体数据检查核实过程中,我们耐心细致地讲解统计指标的含义、构成、来源以及填报的方法,要求统计数据做到准确无误。

8、突出服务重点,税收征管日益规范

近来年,我区税务部门坚持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的基本工作思路,严格贯彻落实《税收征管法》,坚持依法治税,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工作质量逐年得到提高。2004年在邵阳市执法检查评比中,我区国税分局被邵阳市法制办评为先进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推动全区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到依法行政,保障各项税收工作任务的完成。税务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及相关规定,并在全区开展税收征管月、税收征管事活动,将执法情况纳入岗位责任制一同进行检查考核,提高了执法人员素质,增强广大群众的纳税意识。

在规范税收征管的同时,重点加强了改制企业的税收管理和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在企业改制期间,在税收政策给予企业最大限度的支持,共为企业减免税款192万元,有力扶持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改制后,税务部门加强征管力度,制度上实行专人负责,专项管理,政策上大力扶持,使我区税收逐年递增,如酒厂集团2003年7月改制,2003年上缴增值税、消费税2179万元,2004年上缴两税2398万元,2005年1—6月已入库两税1368万元,预计全年实现两税2600万元。在促进再就业方面,鼓励下岗职工创办个体工商户,实现再就业,从2003年起共为952户个体工商户办理了减免税,减免各项地方税收310多万元,减免办理税收证件工本费4.2万元。其中有307户享受税收优惠时间超过两年,经营已步入正轨,基本具备了纳税能力,有135户经营规模扩大,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区在贯彻实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的要求、人民的期望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今年7月1日—8月1日,我们组织专门力量,就贯彻执行《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对全区所辖民营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进行抽样检查,我们共检查了387家企业,3000余名工人(含农民工),通过检查,发现有些企业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1、劳动保险观念不强。所有被检单位中只有步步高超市和百威酒店2家入了社会保险,未加入社保的占99%以上。有些企业收取员工押金的行为仍然存在,占16%。劳动者的劳保待遇有50%的没有得到完全落实。任意延长工作时间情况比较普遍,加班不加工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拖欠劳动者工资现象仍有发生。

2、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90%的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不规范,没有经过劳动部门鉴证。“用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合同必须缴纳社会保险”未形成气候,各项就业服务手段尚不完善,促进就业有关扶持和优惠政策虽在劳动部门落实,但在有些专项补贴方面,尚未落实到位。

3、企业工会组织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企业统计机构奇缺,工作质量不高,统计报表不是很实。

4、税收征管还存在很多漏洞。一些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导致偷税、漏税,企业发票管理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私人办酒席,酒店就不开具发票等。

5、执法环境不很优。部分用人单位习惯旧的用工体制,对实施《劳动法》新的条例不理解,税收执法、统计执法都存在着问题,对执法检查抱有明显的抵触情绪,极个别的态度十分恶劣,甚至侮辱谩骂执法人员,处罚时,说情的多,打招呼的多,有的甚至利用优化经济环境的牌子施加压力,导致处罚难以到位。

三、下步打算

1、进一步加大《劳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让法制宣传渗透城乡,更加深入人心,从而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要利用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开辟专栏,进行专访,扩大《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覆盖面。要定期举办法制讲座,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依法行政、劳动法律法规和业务操作培训学习,认真开展法律知识考试竞赛,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学法、懂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效地提高干部队伍依法行政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劳动法》等“四法”提供有力的保障。

2、进一步加强对《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切实保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要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各级执法部门执法工作是否真正落到实处,查出问题限期整改。要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抽查企业是否真正按法办事,签订劳动合同是否规范合法,有效遏制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任意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要建立健全企业工会组织,真正体现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办法,加大税收执法力度。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统计机构,提高统计质量,确保统计报表准确无误,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真实依据。

劳动法律法规范文第6篇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二届人大第二十次会议报告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情况,请予审议。

一、贯彻执行情况

1、切实加强领导,组织机构不断健全

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以书记、区长任组长、分管副职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贯彻实施《劳动法》领导小组,各级政府把此项工作均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建立劳动服务机构,健全劳动监察体系,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一是成立了劳动就业服务局和劳动监察大队机构,职责明确;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所、失业保险所、医疗和生育保险所等劳动保障体系;三是建立完善乡镇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站、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等基层组织;四是进一步完善了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劳动市场管理等服务体系;五是结合我区实际,研究出台了大祥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和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一系列的实施办法。这些机构的建立和办法的出台,为贯彻实施《劳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2、广泛宣传发动,法制意识普遍增强

自《劳动法》颁布以来,我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一是利用干部政治学习日和召开大小会议组织认真学习和广泛宣传《劳动法》、《工会法》、《税收征管法》、《统计法》及其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湖南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湖南省人民政府168号令、湖南省人民政府181号令等。特别是2002年以来,我区每年都组织机关工作人员上街宣传2场次以上,4年的上街宣传活动共发放有关宣传资料10万余份,接待咨询群众5万余人次,今年,劳动部门组织全体工作人员上街宣传2次,接待来访咨询群众1万6千余人次,发放有关宣传资料3万余份,及时解答了群众提出有关劳动保障方面的问题。同时,每年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四法”知识竞赛活动一次以上,并将《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纳入了普法范畴。二是加大了《劳动法》培训力度。今年,我们对区辖600多家用工单位的法人、政工劳资人员等共800余人进行了一次劳动法律、法规系统培训;三是采取定点宣传、悬挂汽球、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学习资料、安排全区13个乡镇(场)办事处出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劳动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通过这些活动,基本上做到了让《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全区用工单位逐步规范了用工行为,促进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了劳动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

3、严格执法监督,劳动用工日趋规范

一是区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部门自2002年以来,不断加大劳动执法检查力度,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4年来,劳动监察部门检查用工单位3000余家,劳动仲裁部门受理劳动者投诉案件80余起,为劳动者裁定劳动工资60余万元,责令用人单位退还劳动者的押金10万余元,帮助劳动者与用工单位补签劳动合同9000余人,为企业员工和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100余万元;查处非法使用童工6起,让7名童工重返校园;对阻扰劳动执法检查的用工单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40起;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办案率为100%。同时,区政府每年还组织劳动、公安、工商、工会、建设等有关部门对用工单位如建筑工地、餐馆、网吧、酒吧、美发店进行了综合检查,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以切实维护弱势群体、劳动者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4、强化社会保障,五项保险稳步发展

①从自我做起,从劳动系统抓起。自五大保险启动以来,我区就把劳动系统所有机构及人员纳入社保范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如:劳动部门二级机构原劳服公司属差额拨款单位、人才交流中心属自收自支单位,当时共有11人,工资都无法保证,加入社保时,无论是单位所交部分还是个人所交部分的基金都十分困难,为了落实《劳动法》,我们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筹措资金。2003年在督促单位和个人一次清所有社保基金时,要求以后不管资金如何困难,都按时足额交纳应交部分,决不允许拖欠。②从健全养老保险规范操作抓起。企业养老保险于1993年启动,当时仅有两家集体企业(拉丝厂、电风扇厂)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且管理极不规范,直到2002年才开始规范操作,并取得明显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做好扩面工作。目前,企业养老保险由原来的2家增加到7家,参保人员由93年31人增加到1884人;灵活就业3472人,其中已参保246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完善,效果明显;在《劳动法》颁布实施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正式启动,1996年参保人数为1882人,基金收缴406.9万元,到2004年底,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达3485人,收缴养老保险基金1216万元。③稳步推进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医疗保险于2001年元月启动,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实现平稳运行。2001年参保人数为3097人,收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51万元,大病互助金24万元,参保人数与基金逐年增加,截止2005年6月底,参保单位75个,参保职工总数4125人。④失业保险工作迈出新的一步。2002年底成立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并正式启动失业保险工作。2003年参保人数为1200人,其中劳动部门二级机构事业单位20人全部纳入失业保险,截止2005年6月底,已将区属37个事业单位、9个企业单位纳入失业保险征缴范畴,参保人数为2122人,已征缴失业保险基金117万元;2005年上半年征缴44.53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78.15%;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其中,粮食系统失业人员85人发放其失业保险金17.25万元,并协保、退养人员生活费3.21万元。

5、落实就业政策,就业工作强力推进

2002年9月,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后,我区就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千人就业与再就业动员大会,开展了宣传《劳动法》万人签名活动。紧接着一方面宣传劳动法规条例,另一方面对全区就业与再就业人员作了一次登门入户调查摸底,当时面临企业破产和改制,就业与用工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我区积极采取“三抓”举措:一是抓组织机构的建立,落实《劳动法》规定的劳动服务机构;二是抓社区平台建设,为就业与再就业搭建鹊桥;三是抓劳动力市场建设,拓宽就业渠道。自2003年以来,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88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542人,“4050”人员再就业1760人,家政服务等灵活就业13472人;免费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5479本,免费再就业培训3281人。

6、健全工会组织,依法维权效果明显

①积极宣传贯彻新《工会法》。全区各级工会组织,掀起学习宣传《工会法》的热潮。2002年4月定为全区新《工会法》宣传月,下发了宣传月活动安排计划的通知,印发了各类宣传资料1100多份。组织了区委委员、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进行了专题学习。年内开展了一次《工会法》100题竞赛活动,全区各级工会共组织干部职工5000余人参赛。近几年来共举办工会干部和职工骨干学习班5期,参加培训人数达700多人次,区普法办将《工会法》纳入了普法范围。各基层工会也结合各自实际,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知识竞赛等形式,努力在职工队伍中宣传和普及《工会法》知识,促进了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对《工会法》的了解与认识。

②狠抓基层工会组建工作。为抓好工会组建工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2001年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刘家齐为组长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领导小组,2004年我们及时调整了区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乡镇(场)办也相应成立了工会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做到认识到位,层层负责。二是以区委、区政府两办名义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全区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通知》,给基层党委、政府明确了组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并提出了具体措施与要求。三是实行目标管理。每年签订工会组建工作目标责任状,将任务落实到各单位,责任落实到人,年终考核评分,按工作好坏给予奖惩。坚持“边组建、边充实、再完善、逐步规范”的工作思路,确保工会组建工作稳步推进。四是搞好督查,促进发展。每年都由区委副书记、工会组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带领区委办、政府办、区委组织部、区委督查室、区总工会负责人下基层督促检查,并下发通报、表彰先进、督导后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力地推动了工会组建工作。五是搞好指导服务。为了确保组建质量,我们将工会组建所需的资料、表格、组建工作的有关程序等打印成册,下发到每个需要组建工会的企业,增强了企业组建工会的积极性。为了规范规模较大企业工会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我们按照有牌子、有章子、有办公场、有经费、有规章制度、有工作计划、有会员档案、有活动记录的“八有”要求搞好规范化建设,并从工会经费中拿出几千元资金,统一制作了工会牌子、各种规章制度牌下发到各基层工会,有效地提高了组建工作的质量。六是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工会组建进行上门走访。近年来,区内规模较大一点的企业区工会至少上门一次,有的多达5、6次督促企业组建工会。如长城大酒店,今年上门4次找其总经理,要他依法尽快组建工会,他被我们精神感动,正在组建。我区的工会组建工作卓有成效,年年受到市总工会表彰。2001年底,我区共建工会146家,工会会员5438名。到2005年6月30日止,我区共建基层工会324家,会员发展至10185人。2001年底,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工会的仅7家,到2005年6月,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工会112家,增加105家。进城务工人员建会15家,入会306人。

③积极行使维权职能。一是积极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全区各级工会及职能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劳动法》,大力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采取签订责任状、完成任务情况列入年终考核、责任到人等措施,目前,全区已有121家国有集体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占已建工会企业的92%,共有7122名职工签订集体合同,签订率为90%。非公有制企业签订集体合同86家,普及劳动合同达80%以上;覆盖职工2368人,履约78%。二是大力发展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全区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企业有142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14家;实行厂务公开的企业有128家,全部为区属企业和乡镇街道企业。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企业基本做到了重大问题交职代会讨论通过。如城南园艺场,近年来每年召开1—2次职代会,土地责任制调整、农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重大问题,都交职代会讨论通过,真正体现了职工当家作主的精神。三是积极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处理工作。区总工会一名副主席被聘为区劳动仲裁委员会委员兼仲裁员,积极主动参与劳动争议仲裁。近年来共接待处理来信来访625件,处理各种劳动争议60余起,为80余名打工者要回劳动报酬100余万元。区无线电二厂职工张克明等4人对厂方解除劳动合同并做除名处理不服,我们及时入厂调查,主动与主管部门协商,最后会同劳动仲裁部门一起,给予妥善解决。还会同劳动部门开展执法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努力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近几年来共检查用人单位400多家,责令补签劳动合同2000多人;查处非法职业中介机构6家,责令取缔;责令20家单位退还用工押金3万元。较好地维护了职工的利益。

7、加强统计执法,统计工作扎实有效

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以《统计法》为工作准则,统计工作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①加大《统计法》宣传力度,用《统计法》促进各统计对象的统计基础工作。近年来,我区结合“四·五”统计普法工作,加大对统计调查对象关于《统计法》的宣传力度,先后制作宣传横幅1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120余份,对各单位的法人及统计人员进行重点宣传,提高了他们的法律意识,规范了统计工作。同时,我们对重要调查对象的统计基础工作也进行规范,要求报表单位报送统计表必须规范,既要签字盖章,还要保证报送及时和数据准确,主要数据应建立台帐,统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参加省、市组织的继续再教育。

②以统计执法为突破口,使《统计法》的贯彻实施落到实处。今年7月份开始,组织两个组,邀请人大和监察局的有关领导,开展近一个月的统计执法大检查,到目前为止,检查了14个单位,发出《统计查询书》13份,要求各有关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作出答复。为使《统计法》的有关内容落到实处,我们在执法检查的过程中,把宣传《统计法》和业务培训指导融于其中,一方面对被检对象指出他们在具体统计工作中不符合《统计法》的行为,并告之改正方法;另一方面,在具体数据检查核实过程中,我们耐心细致地讲解统计指标的含义、构成、来源以及填报的方法,要求统计数据做到准确无误。

8、突出服务重点,税收征管日益规范

近来年,我区税务部门坚持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的基本工作思路,严格贯彻落实《税收征管法》,坚持依法治税,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工作质量逐年得到提高。2004年在邵阳市执法检查评比中,我区国税分局被邵阳市法制办评为先进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推动全区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到依法行政,保障各项税收工作任务的完成。税务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及相关规定,并在全区开展税收征管月、税收征管事活动,将执法情况纳入岗位责任制一同进行检查考核,提高了执法人员素质,增强广大群众的纳税意识。

在规范税收征管的同时,重点加强了改制企业的税收管理和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在企业改制期间,在税收政策给予企业最大限度的支持,共为企业减免税款192万元,有力扶持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改制后,税务部门加强征管力度,制度上实行专人负责,专项管理,政策上大力扶持,使我区税收逐年递增,如酒厂集团2003年7月改制,2003年上缴增值税、消费税2179万元,2004年上缴两税2398万元,2005年1—6月已入库两税1368万元,预计全年实现两税2600万元。在促进再就业方面,鼓励下岗职工创办个体工商户,实现再就业,从2003年起共为952户个体工商户办理了减免税,减免各项地方税收310多万元,减免办理税收证件工本费4.2万元。其中有307户享受税收优惠时间超过两年,经营已步入正轨,基本具备了纳税能力,有135户经营规模扩大,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区在贯彻实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的要求、人民的期望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今年7月1日—8月1日,我们组织专门力量,就贯彻执行《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对全区所辖民营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进行抽样检查,我们共检查了387家企业,3000余名工人(含农民工),通过检查,发现有些企业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1、劳动保险观念不强。所有被检单位中只有步步高超市和百威酒店2家入了社会保险,未加入社保的占99%以上。有些企业收取员工押金的行为仍然存在,占16%。劳动者的劳保待遇有50%的没有得到完全落实。任意延长工作时间情况比较普遍,加班不加工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拖欠劳动者工资现象仍有发生。

2、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90%的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不规范,没有经过劳动部门鉴证。“用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合同必须缴纳社会保险”未形成气候,各项就业服务手段尚不完善,促进就业有关扶持和优惠政策虽在劳动部门落实,但在有些专项补贴方面,尚未落实到位。

3、企业工会组织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企业统计机构奇缺,工作质量不高,统计报表不是很实。

4、税收征管还存在很多漏洞。一些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导致偷税、漏税,企业发票管理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私人办酒席,酒店就不开具发票等。

5、执法环境不很优。部分用人单位习惯旧的用工体制,对实施《劳动法》新的条例不理解,税收执法、统计执法都存在着问题,对执法检查抱有明显的抵触情绪,极个别的态度十分恶劣,甚至侮辱谩骂执法人员,处罚时,说情的多,打招呼的多,有的甚至利用优化经济环境的牌子施加压力,导致处罚难以到位。

三、下步打算

1、进一步加大《劳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让法制宣传渗透城乡,更加深入人心,从而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要利用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开辟专栏,进行专访,扩大《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覆盖面。要定期举办法制讲座,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依法行政、劳动法律法规和业务操作培训学习,认真开展法律知识考试竞赛,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学法、懂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效地提高干部队伍依法行政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劳动法》等“四法”提供有力的保障。

2、进一步加强对《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切实保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要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各级执法部门执法工作是否真正落到实处,查出问题限期整改。要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抽查企业是否真正按法办事,签订劳动合同是否规范合法,有效遏制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任意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要建立健全企业工会组织,真正体现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办法,加大税收执法力度。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统计机构,提高统计质量,确保统计报表准确无误,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真实依据。

劳动法律法规范文第7篇

浙江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实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是指工会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况进行的有组织的群众性监督。

第三条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应当遵循依法监督、客观公正、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的原则。

第四条 地方总工会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和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

产业工会、基层工会的联合会负责协调和实施本行业、本区域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

基层工会负责实施本单位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完善政府与同级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支持工会依法实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涉及职工劳动权益的重大政策以及处理涉及职工劳动权益的重大问题时,应当听取同级地方总工会的意见。

有关单位和个人在实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六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公安、司法行政、住房城乡建设、卫生计生等有关部门,应当与同级地方总工会就劳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通报、定期会商,按照各自职责支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时,应当邀请同级地方总工会参加;在处理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重大案件时,应当听取同级地方总工会的意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将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记入社会信用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地方总工会和企业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等企业方面代表组织,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第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配合工会依法实施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

工会应当尊重用人单位及其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支持用人单位依法开展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教育职工遵守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履行劳动合同,引导职工合理有序表达诉求。

工会与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协商制度,定期就涉及职工合法权益事项进行协商。

第二章 监督组织和职责

第九条 工会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合

法权益的下列情况进行监督:

(一)平等就业情况;

(二)涉及劳动者利益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和执行情况;

(三)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情况;

(四)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

(五)劳动报酬支付、福利待遇落实和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

(六)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制度的执行情况;

(七)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护等劳动安全卫生情况;

(八)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

(九)女职工、未成年工和残疾职工特殊权益的保护情况;

(十)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等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十一)职工教育培训开展及其经费的提取、使用情况;

(十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

工会应当加强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保障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况的监督。

第十条 地方总工会、产业工会、基层工会的联合会和基层工会设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具体实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宣传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具体实施对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的培训;

(三)就有关监督事项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促成和解;

(四)提请工会同意后对有关单位和事项进行调查;

(五)提请工会向用人单位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

(六)提请地方总工会向同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

(七)向上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报告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重大情况;

(八)指导和支持下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

(九)办理上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交办的事项。

第十一条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工会会员中推选产生,主任一般由工会主席或者副主席担任;承担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具体工作的组成人员,应当具备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条件。

基层工会会员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不设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但应当在工会会员中推选产生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由其承担本单位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具体工作。

工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聘请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等专业人士担任特邀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参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具体工作。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任期与本级工会委员会任期相同,特邀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聘期根据聘请协议确定。

第十二条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熟悉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热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能力;

(四)清正廉洁,公正守法。

地方总工会应当对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进行培训、考核,并颁发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证。

第十三条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应当认真履职,不得,不得泄露劳动者的个人隐私和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

地方总工会、产业工会、基层工会的联合会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办理的监督事项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四条 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履行职责需要占用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应当支持,不得因其履行职责扣减劳动报酬、福利待遇。

用人单位不得通过调整工作岗位、降低职级、免除职务、解除劳动合同等方式对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进行打击报复。

第十五条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实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职责所需经费依法纳入本级工会预算。

第三章 协商和处理

第十六条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应当公布办公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和通信地址等信息,接受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投诉。

第十七条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接到劳动者关于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投诉,应当及时受理。

劳动者投诉事项不属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范围或者已经由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受理、立案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不予受理,并于五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劳动者。

工会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应当予以登记,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第十八条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受理劳动者投诉的有关事项后,应当及时派员听取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意见,了解有关情况。

第十九条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了解情况后,认为用人单位不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认为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应当根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意愿,组织双方沟通,协商解决。

第二十条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不愿协商解决或者协商解决未果的事项,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可以对用人单位进行必要的调查,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查阅、复制相关资料。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应当由两名以上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实施,并出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证。

基层工会未设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且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只有一名的,可以申请上一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进行调查或者由上一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指派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参加调查。

对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的调查,用人单位应当配合。用人单位不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进行沟通,拒绝提供或者提供虚假资料,隐匿、毁灭资料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应当如实记录相关情况。

地方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时,根据工作需要,还应当听取企业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等企业方面代表组织的意见。

第二十一条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调查后,认为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应当督促用人单位及时改正;必要时,由工会主席或者副主席签署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送达用人单位。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收到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答复,说明情况和改正措施。用人单位认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意见不适当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地方总工会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并移交相关材料:

(一)用人单位拒绝接收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的;

(二)用人单位接到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后未在规定期限内答复的;

(三)用人单位接到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后无正当理由不改正的。

第二十四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接到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后,应当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审查,依法调查处理,并及时反馈调查处理结果。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扣减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劳动报酬、福利待遇,或者调整其工作岗位、解除

劳动合同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拒绝提供或者提供虚假资料,以及隐匿、毁灭资料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职责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未按规定履行监督职责或者,损害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由所在工会责令改正,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阻挠、妨碍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权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条例所称用人单位,是指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及依法成立的合伙组织和基金会等组织,以及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所称基层工会的联合会,是指乡镇、街道、开发区(园区)和村、社区等建立的区域性工会组织。

第三十二条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的样式,由省总工会规定。

劳动法律法规范文第8篇

我国政府提高治国效能的重要体现之一是促进社会的效率与公平,促进社会发展,构建社会和谐。社会关系集中体现在人的利益关系,而劳动关系集中体现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利益关系。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由于用人单位普遍以掌控经营资金为特征,劳动关系也称为劳资关系。劳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非企业组织和个体组织等社会组织的效率;由于各类组织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劳动关系很大程度影响到社会发展,影响到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因此,劳动关系和谐很大程度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我国劳动立法是治国的重要手段,劳动法律法规调节劳动关系的作用是把劳资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划定在维护效率与公平的界限之内,促使双方利益趋于平衡,寻求劳动关系和谐,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本文试就劳动法律法规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出一些看法。

一、我国近期劳动立法及劳动关系的基本情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类产权形式和经济成分的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它们经营着经济和非经济的行业,为社会提品和服务,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各类社会组织的劳动关系出现了大量的新问题,这给国家原有的劳动法规以及政府监管办法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显露了很多有待补充的欠缺;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存在的问题更多。劳动关系出现的问题和情况的普遍表现是:劳动合同签约率低,劳动合同内容不合理,劳动报酬过低,劳保费用偏少,社会保险欠缺,劳动时间过长,员工必需的休息时间被剥夺,随意裁员损害员工的合理利益等。上述现象大量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劳资双方的地位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劳动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存在着欠缺。为了使劳资双方的失衡转向平衡,我国不断以司法和行政的办法调节劳动关系,并向劳动者权益倾斜,使劳动关系趋向和谐,并符合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调节劳动关系的核心是制定符合国情的立足于社会本位的劳动合同制度。我国1994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劳动法》是我国第一部建立劳动合同制的法律。自1995年1月起实施以来,我国劳动用工情况不断发生变化,各类社会组织不断出现新的重大情况。如:国有企业产权改制,国有资产控股,民营企业资产规模迅速扩大,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外资准人行业增加,企业的成立和消失越来越多,劳动力流动和跨地区劳务派遣越来越多,各地区劳动法规和经济补偿办法存在差异等。上述新情况引发了劳动关系的一系列新问题,集中反映在劳动者的合理权益得不到保障和延续,相当部分民营企业的劳资双方权益严重失衡,城市的农民工被拖欠工资为特征的基本权益被侵占的情况大量存在等。上述情况和问题也引发了国家有关机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大量新问题,常见的争议问题有:劳动用工不签约如何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政府如何制止大量存在的不签约用工情况,如何界定用人单位有关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是否合法有效,如何界定用人单位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发生仲裁和诉讼时谁承担举证责任等。近10多年来,国家根据劳动关系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公布和实施一些与《劳动法》相关的司法解释和行政法规;由于各地具体情况和问题往往不同,地方政府在秉承《劳动法》的宗旨的前提下,不断公布和实施一些地方性劳动法规;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制定的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法》都做了很多补充、细化和注解。但是过去出台的各种法律法规与现在的劳动用工情况已存在很多不相适应之处,因此有待进一步修改补充。地方性劳动法规的内容往往不同,从全国来看存在着不合理的差异。这与全国劳动力流动越来越大,社会组织的异地分支机构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很不相适应,有待统一整合相关法规的内容。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尽管过去制定的《劳动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制定一部适应当前全国劳动用工情况的关于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已是非常迫切的一件事情。2以)4年起,国家有关部门在认真总结我国现行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经验以及借鉴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合同制度的基础上,反复讨论起草了《劳动合同法(草案)》,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05年ro月讨论通过了《劳动合同法(草案)》,随后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全国广泛征求意见并经人大常委会多次会议审议修订,最终于2007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表决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决定于2008年1月起实施。现已公布的《劳动合同法》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各级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和全国总工会正深人广泛进行宣传。这部《劳动合同法》保留了劳动法的宗旨,保留了劳动法在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方面向劳动者权益倾斜的基本原则,全面补充和细化了过去颁布的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范畴以及维权条件、劳动标准等,进一步明确了劳资双方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劳动合同法》有以下一些实践中常见的重要内容及其有关的新规定:劳动合同期和试用期的期限以及期限内最低工资标准(如:符合一定条件的劳动者应允许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只能约定一次);用人单位制定或决定有关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的合法程序,应当经职代会或全体职工讨论,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并经公示或告知;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如:用人单位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如:一定数量的裁员要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报告,一些情形的职工不得裁员);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标准(如:劳动者月工资达不到一定数额的,补偿金不受过去相关劳动法规规定的最多支付12个月工资的限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监督检查(如:工会的维权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有关条款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如: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要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按应付金额5o%以上100%以下加付赔偿金)等等。为了配合执行《劳动合同法》,加强劳动立法效能,2007年8月26日,国务院起草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该草案的基本原则与《劳动合同淤是一致的,体现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劳动用工争议的调解与仲裁仍然贯彻了国家劳动立法的宗旨。该草案的重要内容包括:为了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企业可以设立劳动调解组织,成员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针对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周期长的情况,有关劳动报酬、工伤医疗、经济补偿、养老金或赔偿金、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争议的案件,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立即发生法律效力,改变了过去规定的仲裁后可以提讼的办法;在仲裁过程中,针对劳动者处于弱者地位以致举证困难的情况,规定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逾期未举证则采取有利于劳动者的裁决等。目前,理论界和媒体就《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的一些实际应用较多的条款和新的重要内容发表了很多论文和重点解释的文章,也包括关注和引用国家劳动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的一些负责人的有关说明讲话。

二、我国劳动法律法规应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我国立法服务于治国效能,立足于社会本位,其重要特征之一是强化社会的效率与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劳动立法的初衷也是如此,它强化用人单位权益(以提高效率为前提)与劳动者权益的和谐,消除和化解劳资双方权益的抗衡,把这种不平衡调节为平衡,目的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市场呈现着明显的价值规律特征,人力资源的供需决定着各行业各组织的人力资源的配置与流动。市场经济赋予各社会组织的人力资源的自治性质,从而产生了劳资自治性质,在此前提下劳动契约和劳资双方权益与义务也产生了自治性质、但是,正如公民的自由受到法律约束才能构建社会和谐一样,劳资自治也受到劳动法律法规的约束才能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世界上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政府无一例外地介人劳动关系。面对劳资关系中雇主和劳动者这两个主体,政府的定位不是并列于雇主和劳动者当中,也不是代表劳资哪一方,而是居于他们之上。政府作为劳资关系的特殊主体,运用以司法为核心的国家权力调节劳资双方的权益,使之趋向平衡。我国政府也不例外,国家相关机构制定劳动法律法规.对劳资双方权益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调解或仲裁,一部分案件允许进人诉讼程序,由法院进行审判。从上述意义上来说,劳资自治、调节劳资双方权益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都是在劳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和国家权力机构的监管下实现的。我国劳动立法的宗旨应保证劳资双方享有合法权利和履行合法义务,调节劳资双方权益的平衡,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劳动法律法规新制定的办法及相关的标准和条件,是劳资双方合法的权利和义务的基本界线,是双方相关行为的底线。这些标准和条件在定性方面支持或限制某些行为,如:劳动用工必须订立劳动合同;劳资其中一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同时,劳动标准和条件在定量方面限制劳资双方某些行为的程度,女9:劳动者每日每周工作时间,最低工资标准等。在政治民主、经济繁荣的社会,人民享有生存、发展、健康和幸福等权利。我国现阶段人民普遍处于生活水平和工资水平较低的状况,劳动者付出劳动力基本上是为了生存,大多数劳动者的收人只够维持生存需要,就业基本上是追求“饭碗”,这是劳动者一种刚性的需求,致使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上处于被动和弱者地位。雇主以资金和经营控制着单位组织,在满足生存需要后,更大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发展。追求发展是有弹性的,这使雇主掌握劳资双方权益的分配更主动,处于强者地位。以上劳资双方不同的追求和需求,致使劳资双方地位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我国劳动力市场一直供过于求,近年来就业困难更为严峻,这种状况更加剧了劳资双方地位的不平衡。在用人单位的管理活动中,利益本位必然追求增加利润。单位财务核算如果增加利润,必须相应减少劳动力成本。减少劳动力成本的常用核算办法是减少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减少社会保险和劳保的支出等。在用工管理方面,增加利润的常见办法是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定额等。雇主认为这些办法在财务核算和用工管理方面虽然可以增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但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实施,设计这个限度是基于必须维持企业的良性运作。也就是说,雇主知道如果超出这个限度就会损害劳动力的再生产,从而降低劳动效率,甚至失去企业所必需的劳动力供给。同时.如果超出这个限度也会违民主和法制,受到法律制裁;也会违公德,损害单位形象;也会侵占劳动者合理权益,遭到劳动者抗拒。雇主一般都明白这些道理,但雇主设计劳资双方权益分界的思想,与劳动者的思想虽然有相同之处,却明显有差异,甚至是互相抗衡的。雇主会认为自己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在合理范围之内,而劳动者会认为自己享有的权利太少,要付出的义务太多,或者会认为自己付出的义务并没有取得相应的合理的权利;劳动者也会不满意自己的经济待遇、劳动时间和劳动环境等,认为雇主侵占了自己的合理权利。这种劳资双方权利的抗衡源于双方不同的追求和需求,并使双方权利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为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我国劳动立法的宗旨应该在劳资双方权益的抗衡中寻求平衡并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由于现实社会中劳资双方地位差异明显,我国劳动法律法规更多保护和强化的是劳动者的合理权益,更多地向劳动者权益倾斜。这种倾斜是为了寻求劳资双方权益的实质上的平衡,以寻求法律的公平,回归其社会本位。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存在着劳动关系和谐的社会基础。一方面,劳动者必须依附用人单位的资金和经营,用人单位必须依附劳动者的劳动力,致使双方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这是劳动关系和谐的经济基础。劳动法律法规调节劳动关系,致力于把劳资双方权益的抗衡转化为和谐,这是劳动关系和谐的法律基础。另一方面,劳资双方对各自权益的追求也具有相同的目标,如:用人单位增加利润使员工普遍增加收人和福利的可能性增大,激励措施使单位增加利润与业绩良好的员工增加奖金和福利同时实现,员工培训使单位增强实力也提高了员工技能,改善集体福利有利于改善单位形象和员工待遇,良好的单位形象有利于员工的社会人际关系,等等。上述都是劳资“双赢”的劳动关系和谐的普遍现象。

劳动法律法规范文第9篇

一、澳门《劳动关系法》的法律细化

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理论奠基人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写道:“一切有权力的人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滥用权力的办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他所讲的权力指的是国家的强制力,这种力量以法律为载体,而法律则以国家的意志为转移,要体现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因此,法律的制定必须遵循精细化的原则,这样才不会导致授权不明,才能维护公众的利益。内地一直以来的立法相对来说比较粗略,很多方面的条款,宣誓性的比较多,授权性的比较多,兜底性的比较多,而对相关权利义务精细的规定不足,同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如何进行精细化的立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作为当年葡萄牙的殖民地,澳门长期受到西方法律制度的影响,其立法的精细化程度比较高,这可以从《劳动关系法》的一些细节性规定中体现出来。该法第十三条规定了雇主必须以簿册、数据卡或信息系统记录有关雇员的数据,而记录中需要载明的事项该法律就规定了九条。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了雇主同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建立劳动关系的原则,该原则分成一般原则、例外情况和录用条件三大方面,具体包括了十一项条目。而内地的相关法规中,仅仅只有《劳动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雇主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以及不得安排其从事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总共只有三条,还不到澳门一部《劳动关系法》相关规定的三分之一。法律细化方面的差距还有许多,例如澳门《劳动关系法》第五十条规定了合理缺勤和不合理缺勤的具体情况,具体包括十二个条目,这就为雇主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划定了准则,防止出现不合理的单位规章制度。第六十一条则载明了月薪、日薪和时薪的具体计算公式。这些都是内地劳动法律法规所未载明的。通过澳门《劳动关系法》与内地劳动法律法规的比较,可以看到澳门在劳动立法方面,精细程度要超过内地。同样关于用工平等原则的条款,澳门《劳动关系法》规定,任何雇员或求职者均不得在没有合理理由的情况下,尤其因国籍、社会出身、血统、种族、肤色、性别、性取向、年龄、婚姻状况、语言、宗教、政治或思想信仰、所属组织、文化程度或经济状况而得到优惠、受到损害、被剥夺任何权利或获得豁免任何义务。而内地《劳动法》仅仅提到,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不同而受歧视。虽然两部法律都提出了用工平等这一原则,但较之澳门的劳动法规,内地的法规相对过于简略,使得在有些情况下,致使法律的适用出现无章可循的问题。

二、完善内地劳动法律法规的思路

截止2012年末,内地劳动就业人数达到7.6亿,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无疑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调整劳资关系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其内容需要得到进一步地完善,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澳门《劳动关系法》立法上的人文主义关怀和精细化,给内地劳动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立法注重人文关怀,为和谐社会增添光彩。劳动法律是调整劳资关系的法律,更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法律,这就需要法律的制定要以人为本。现阶段内地劳动法律法规虽然在保障劳动者基本权利方面越加充分完整,但其着眼点主要集中在经济利益和人身安全的角度,缺乏人格和精神层面的全方位保护,例如,劳动者隐私权和劳动者人格尊严权的保护并未在劳动法律中体现。而现实生活中,侵犯劳动者隐私和人格尊严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没有劳动法律上的具体规范,劳动者的隐私权、人格尊严权等精神层面的权益就不能得到切实可靠的保障,也就不能全面正确贯彻宪法中保护公民隐私权和人格尊严的原则性规定。因此,在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的相关法条应当得到不断补充。例如,借鉴澳门《劳动关系法》的规定,将保护员工个人隐私等方面的内容写入法律。在这一点上,部分内地新制定的法律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如新修订的《老年法》强调了赡养人对老年人有提供精神慰藉的义务。

近些年来,受经济利益驱使,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普遍存在,而随着劳动者劳动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所产生的矛盾也日益增多,导致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激增。这迫切要求劳动法律法规的进一步细化,保证司法机关和劳动仲裁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有法可依。内地劳动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金等方面。针对这一现象,在新一轮的劳动法律立法工作中,应该着重考虑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金标准的细化。以经济补偿金为例,《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是以劳动者的月工资为基数,但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的月工资分为基本工资、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之分。这就导致部分用人单位以此着手,想方设法降低经济补偿金的支付额度,从而导致劳资双方出现争议。因此,《劳动合同法》对经济补偿金支付标准做一个明确的细化解释,很有必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劳资之间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劳动法律的精细化,劳动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于缓解劳资矛盾,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无疑会产生重大的积极意义。

劳动法律法规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劳动执法 执法困难 策略

劳动执法职能部门在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监察用人单位依法用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依然面临着一些现实困难,存在着许多问题。

1 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江苏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还比较薄弱。虽劳动保障监察行政主管部门加强了劳动法律法规宣传,用工双方的法制意识较过去也有所提高。但用人单位随意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劳动者自身依法维权意识也不强。一些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都不了解。《劳动法》、《江苏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1.2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不够到位。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现象仍严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合同内容不够规范。某些企业,只与管理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与普通劳动者大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许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合同内容不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不对等。二是最低工资未得到全面执行,工资拖欠现象仍一定程度存在。从调查的情况看,服务、餐饮行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比较长,工艺品行业采用计件工资,用人单位对计件工人的劳动时间不作限制,许多用人单位劳动者的实际工资低于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三是大量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未参保,参保面不广。目前,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金已统一由地税部门依企业当年年产值总额按比例征缴,但存在部分空挂现象,普通员工基本上没有参保,参保面有待拓宽。四是使用童工和超时劳动依然存在,劳动条件比较恶劣。使用童工现象依然存在。超时劳动现象比较普遍,但用人单位大都没有按照规定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条件比较恶劣,一些用人单位的劳动保护设施不符合要求,一些必备的劳动保护装备没有添置等。另外,非法收取保证金、押金,扣压劳动者身份证件,无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技术工种,不按标准支付节假日加班工资等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

1.3 部门配合缺乏正常性工作机制。按照《江苏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要求,财政、税务、经贸、公安、卫生、工商等有关行政部门和妇联、共青团等人民团体应当依照各自职责,依法配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但实际各有关行政部门和妇联、共青团等人民团体三者之间还缺乏信息互通平台,正常性的工作联系机制还没有形成,对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还没有形成合力。

1.4 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乡镇(街道)兼职劳动监察人员的业务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劳动保障监察协理员队伍的管理还不够到位,乡镇(街道)兼职劳动监察人员和协理员协助执法能力有待提高。

2 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和要求,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实际,特提出如下建议:

2.1 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使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力。对企业要分期分批组织培训学习,提高他们依法治企、依法用工的法制观念;要深入企业,向广大职工宣传劳动法律法规,提高他们依法维权的意识,以期营造出良好有序的用工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2.2 要进一步完善劳动监察网络,努力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完善劳动监察网络,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努力形成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工商、公安、卫生、妇联、总工会等单位间要建立信息互通平台,落实联动管理措施,提高劳动监察效率。

2.3 要进一步加强劳动监察力量,加大劳动监察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劳动监察力量,增加劳动监察工作人员,增加劳动监察工作经费,改善劳动监察的硬件建设。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劳动保障监察协理员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协理员的作用。同时,要加大日常劳动监察力度,依法查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用人单位,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督促企业在效益增长的同时提高劳动者工资;督促用人单位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强化企业参保义务,着力解决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参保率低的问题,努力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

2.4 要进一步加强劳动监察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劳动监察水平。一是要加强劳动监察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切实增强劳动监察人员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二是要加强劳动监察人员的业务技能学习,增强严格执法意识,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管方法,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三是要加强对乡镇(街道)兼职劳动监察人员的业务指导,完善相关工作制度,规范日常执法行为。四是要加强对劳动保障监察协理员队伍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协理员协助执法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怀文.规范企业用工拓展就业空间[J].中国劳动保障,2006(1).

[2]张圣林.完善劳动合同内容 加强劳动用工管理[J].中国邮政,2002(9).

上一篇:法律文秘范文 下一篇:法律事务专业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