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设计理念范文

时间:2023-03-13 09:54:23

空间设计理念

空间设计理念范文第1篇

随着时代与科技进步,现代纪念性空间应该有多样的主题,其设计也应更加人性化。国内的凡拓数字集团于2010年首创了国内互动式动态百景图数字长卷———广州国家档案馆多媒体展厅,而在国外,以美国为例最早的“数字博物馆”可以追溯到1990年。[3]这其中,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不仅很好地节约了土地资源,更带给参观者视觉冲击与互动式体验。如今,屏幕体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未来的纪念性空间也逐渐会趋向科技化和人性化的屏幕及数字虚拟体验式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强调自然、人机之间的互动。[4]当承载记忆的载体不再是展板、展柜这样的真实物体,纪念性空间设计的理念就彻底改变了。虚拟现实技术会将视觉场景、触感、声音与文字内容的超4D感受随着体验者的游览进程适时激发,实现身临其境的超逼真感受。

2记忆的元素在纪念性空间设计中的提取与运用

以人的心理体验为空间参照,运用提炼空间记忆元素的设计手法及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探讨纪念性空间的设计,以再现珍贵的自然美景、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和保留关于美好地球的集体记忆。以濒危海景为例,主要有两方面:(1)知觉的重建。提取关于难忘美景中的记忆元素,像和煦的海风、细软的沙滩、碧蓝的海水、略带咸味的空气等,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场景设备再现流动的空气感与气味、温和柔软的质地与触感、绚丽的视觉色彩等知觉,将其融入纪念性空间设计的细节。游览其中,不再是静态的文字图像与宣传册,而是步移景异的奇妙、触控游览的欢沁之享和超逼真的视听触盛宴,真切感受记忆的温暖和美好。(2)情景的再现。遵循“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理念,透过记忆中经典美景与视角的再现,配合触控游览的远近视角与环境氛围,将视距、视角、场景声音与场地不同要素的触觉、色彩、温度、湿度和气味适时的激发与呈现,向游人复原逼真的完整情景。游览其中,脚下不再是大理石地面的冰冷,耳畔也不再是窸窣的脚步和议论声,而是唤醒关于曾经美丽干净地球的集体记忆与共鸣。

3构建纪念性空间的设计理念与方法

通过社会调查、现场观察、对比分析以纪念馆为主的传统纪念性空间我们可以得知:参观者往往目的性不强或太过被动,缺乏自主选择。其原因在于传统的纪念性空间多以展板、展架和简单模拟场景的设计手法,并无逼真的游览体验来激发主动性,而未来的设计主要应包括三方面理念:(1)“一比一”还原。纪念性空间在观感上应该给参观者以美的享受,而影像模型及内部陈设应该最大程度接近实物尺度、造型、材料、质感、色彩等,力求逼真生动,并结合视距远近角度转变真实地呈现变化,实现“一比一”还原。同时,通过前期收集环境样本和游人样板的综合参数并考虑真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的差异,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的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并最终利用场景装置和交互设计界面加以虚拟实践,来还原参观者印象深刻的感官体验。如在照明设计时注重“取其自然”,注意南北向不同季节光照的冷暖、位置、阴影变化,通过虚拟照明系统引导光线的合理分布。(2)自主的引导与认知。进入未来的纪念性空间,只要点击触控装置到想要浏览的区域,就能探索那些人间仙境的任何一个神秘角落。同时,设计造型新颖奇特的体验装置来吸引参观者,如“可触摸的文物”“动态的消失美景”“可闻到的花香”等,增加游人的自主认知与引导。关于引导与认知,也可参考《又见平遥》实景演绎的设计思路———整个场景突破传统博物馆以文物再现历史的方法,使文物动起来,而文字编成故事通过表演者演绎出来,随着情节的变换观众跟随演员体验不同的场景,丰富游人认知的途径。(3)注重自然文化内涵和环境为本的理念。未来纪念性空间的设计不仅在场景与技术上具有开创性,也要注重自然文化内涵和环境为本的理念,因为倡导环境意识才是回顾美景的真正目的。所以,在设计中加入与自然美景相关的民间传说、形成原因、存在时间以及消失的原因及时间,激发参观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情感追求并由衷的产生强烈的环境意识,进而创造参观者的精神生活家园。

4结语

相信就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通过这样的纪念性空间来感受即将或已经消失的美景,在当今追求人性化设计的时代,未来的纪念性空间所承担的已经不仅仅是传承历史、留存记忆的责任,其重要的主题是参观者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回归方面的关怀。应“以人为本”,注重参观者真实的心理体验,在参观的同时感悟环境意识和人类本有的热爱自然的情感,以达到最好的设计效果。

空间设计理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慢设计理念;特征;居室空间设计;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TS664;TU23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260(2016)02-0096-02 DOI:10.16771/43-1247/ts.2016.02.036

朱光潜先生曾在《文艺心理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阿尔卑斯山谷里,有一条风景很好的汽车路,路边有一个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1]!阿尔卑斯山的管理者希望赶路的人们能够驻足流连一会儿,慢下来,体验生活中的美好。在当今高效、高频的都市生活的节奏下,物质富足的人们对内心及精神享受的需求愈加强烈,人们开始关注心灵的平静、环境的舒适及对传统文化的玩味,“慢”变成了一种风尚。当慢食、慢写成为一种生活的新姿态,随之而来的“慢设计”也给行业带来了一场全新革命。

1慢设计理念的产生与内涵

“慢设计”的概念是由瑞士建筑设计师AtelierPeterZumthor提出的,其源于二十世纪末期欧洲兴起的“慢运动”。这场运动以意大利提出的“慢食运动”为主要代表,其抵制快餐文化,引导人们精心挑选天然的食物,用传统的方式制作食物,以欣赏的态度品尝食物。在这场运动中,人们对于“吃”更专注,从选择、制作的过程中感受交流与沟通的乐趣。于是,人们更加怀念天然的、未被工业化抹去的生活中的乐趣。功能化的高科技产品能帮助人们高效地完成各种活动,但却遗失了活动过程中的乐趣,同时对环境、社会、文化及个人身心发展带来了危害。人们的情感需求在工业化的冲击下,慢设计理念应运而生。所谓的慢设计,并不是一种设计风格,而是一种设计方法与设计理念。“慢”不是速度的快慢,也不是设计周期的长短,其强调的是设计作品在设计与使用的过程中都处于自然、平和、随性的感知状态,即寻找人类内心最纯真的状态[2]。慢设计理念的本质是通过设计减轻现代设备对自然资源消耗过快的现状,以艺术的形式来提醒人们重新审视个人的欲求;借助设计使人们放慢工作、生活的节奏,从而去感受超越世俗的纯净心灵。其主张减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对设计造成的影响,淡化对浮华与物质的欲望,静享生活的美好[3]。慢设计理念要求设计作品能以人的情感交流为出发点,促进使用者与设计作品的情感交流,使人们在当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2慢设计理念的特征

2.1慢设计理念的本真性

慢设计理念的本真性是指:设计产品应注重人们内心、精神、文化上的需求,通过设计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的内在需求,在现有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寻求一种适宜的、恰当的、无过与不及的状态[4]。没有浮华、喧嚣,有的只是适中、平衡、和谐的意境,用那份质朴与本真触动人们的心灵。

2.2慢设计理念的整体性

慢设计理念的整体性是指设计应该注重人与物、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而不是单纯地考虑人的需求,通过设计达到人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5]。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其直接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与幸福程度,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现在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设计不能单一地强调“以人为本”,也应注重“以和为本”,此处的“和”指的是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注入到设计中,使设计作品拥有“灵魂”,才不会被轻易淘汰,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而使人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和平发展,达到整体的和谐统一。

2.3慢设计理念的平衡性

慢设计理念的平衡性是指:设计作品能够调和人们的高层次需求与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适度的平衡[6]。慢设计理念的平衡性强调的是设计作品对“度”的把握,达到一种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的状态,不带有过多的流行元素而显得突兀高调,也不太过朴素无华而显得低调。希望通过精心设计的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舒适与平衡。

2.4慢设计理念的时代性

慢设计理念的时代性是指设计作品要符合时代的特征与需求,其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①对于传统文化的应用需注意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不符合时代需求的部分进行“改良”,使设计作品更符合现在人们的需求。②慢设计理念的时代性注重开放的设计氛围,是指设计师能积极引导使用者参与设计的过程,改变传统的设计师设计模式[7]。③慢设计理念并不排斥新技术与高科技,而是希望在利用高科技的基础上,加入对使用者的人文关怀,避免高科技产品带来的冷漠感。其强调因时变通、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不拘常规。

3居室空间设计引入慢设计理念的原因

居室空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虽然居室空间的设计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但其仍是一个充满感情交流的地方,是人们休憩的场所及心灵的避风港。好的居室空间设计不仅能给人们带来完善的功能及舒适的体验,还应让人们在情感上获得良好的、积极健康的情绪,因此居室空间的设计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8]。而将慢设计理念引入到居室空间设计,会使居室空间具有良好的物质属性、情感属性及精神属性,可以引导人们回归生活,品味生活,从而获得积极向上、健康的生活态度,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4慢设计理念下居室空间设计的原则

4.1注重室内装饰材料的自然属性

居室空间的很多特性可以通过材料来体现,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如在卧室设计中,则需要更多的柔性材料,给人柔软、舒适、放松、温暖的感觉。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居室空间设计时,应对室内装饰材料的自然属性进行深入地了解,不同的属性传达不同的情感[9],结合功能及使用的场所选择,这样才能符合慢设计理念。

4.2注重居室空间的绿色设计

居室空间的绿色设计也可称为生态设计,其注重在居室空间的设计中尽量选取自然界里可再生、可循环且能自然降解的材料,营造一个低能耗、低污染的居室空间及生存环境,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0],与慢设计理念的整体性特征不谋而合。

4.3注重居室空间的可持续性设计

居室空间的可持续性设计是基于可持续发展观而展开的一种设计模式,通过控制“需要”来限制人类的过度消耗,在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的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居室空间的可持续性设计要求设计师从全球生态平衡的角度来审视设计,使其与人类的需求及自然环境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1]。

4.4注重人文精神

居室空间的慢设计应注重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的生理及精神尺度为出发点。居室空间的设计并非是艺术创造,也不是技术的实践,而是对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关注与满足,这正是慢设计理念的核心。通过注入人文精神的居室空间设计,增加居住者与室内空间的互动性,使人们从快节奏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人们在居住的过程中细细品味居室环境带来的精神享受,并产生深厚的情谊,引导人们选择“慢生活”,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12]。

4.5注重文化的传承

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不断加快,手工艺生产逐渐被淘汰,设计更多地强调功能性与标准化,而忽视了文化内涵及地域差异。注重文化的传承,并不是一味的复制传统的设计,而是通过对其进行“改良”,使其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如陕西的窑洞有着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等优点,但通风和采光不是很好,利用棱镜和平面镜来解决采光及通风的问题[13]。将传统的文化元素及精神引入到居室空间的设计中,增加了居室空间的亲和力以及居住者的归属感,弥补了人们对民族性及的精神需求。

5结语

慢设计理念是对当今设计状态进行分析反思而形成的一种新兴的设计理念,其可以说是目前最全面、健康的设计理念,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思维及观点[14]。慢设计理念下的居室空间设计,使居室空间富于情感和人文关怀,给人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提升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使人们回归本质的生活,人与自然、社会、文化达到健康平衡、和谐相处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杜军虎.论慢设计[J].装饰,2008,(11):106-107.

[3]庞爱民.慢设计理念下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探讨[J].艺术科技,2014,(4):177.

[4]子思.中庸大全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

[5]崔璐,杨君顺.基于生态设计及心理学的“慢产品”方法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7):175-177.

[6]陈蕾颖.论慢与慢设计之理念[D].无锡:江南大学,2008.

[7]孙昕,潘祖平.论“慢设计”理念下的家居产品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9):186-188.

[8]周腾飞,刘文金.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自然风尚刍议[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1):16-17.

[9]查瑜琦.浅谈慢设计原则[J].大众文艺,2012,(8):91.

[10]孙昕.基于慢设计理念的家居产品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1.

[11]王小雪,陈星.家具设计与空间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初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8):84-85.

[12]黄星源.快速消费文化背景下的慢设计思考[J].艺术.生活,2011,(4):31-33.

[13]谢瑞乐.家居空间的“慢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10):167-169.

[14]马巍伦.基于慢设计理念的家居产品设计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15.

空间设计理念范文第3篇

根据相关问卷调查,绝大部分人认为低碳技术对实现商业空间节能环保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在提倡珍惜资源的今天,低碳消费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法,其实质是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近年来,国家实行“节能惠民”“以旧换新”等政策,不断推进市场对各大商业场所和产品的深入拓展,也同时培养了全民的低碳意识,营造低碳环保氛围。人们开始要求更好的环境与空气质量,把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巧妙引入空间,低碳环保的环境对消费者活动有着重大意义。

二、低碳设计理念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1.低碳节能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应用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代,在商业空间建筑中的选材既要具有美观性、经济性,又要具有耐久性、环保低碳性,从而延长使用年限,无公害、可持续且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1)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在建筑外观方面,可使用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从而节约大量的钢材和水泥,钢材和水泥的节约也可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砌块、空心轻质墙板、复合墙板等新型建筑材料,可减轻结构自重,节约土地资源,同时消化粉煤灰等工业废料,为减排做出贡献;也可采用预拌混凝土,并采用散装水泥,可减轻施工现场噪声和粉尘污染。(2)低碳砖、强化竹地板、再生砖、再生木等材料的使用现今,通过新技术烧制的新型低碳瓷砖保证用料环保,无辐射且抗污性好。如釉面瓷砖就属这类新型低碳砖,其质地坚固厚实,酷似大理石,耐酸、耐碱性优于大理石,无辐射,适合在各种场所使用。(3)再生能源的使用在商业空间设计中运用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热泵技术。如,太阳能空调与传统压缩制冷空调相比,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压缩制冷时所需的电耗,在节能低碳、环保方面颇具前景优势。

2.回收装置与空间绿化达到低碳对循环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及处理时,必须保证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减少材料耗损,减少水泥袋的包装纸袋对森林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1)屋面雨水回收建筑内部实行分质水流,将优质水流、杂排水和黑水分流。黑水通过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当地市政污水管道。而公共建筑中的屋面雨水可回收。屋面雨水通过雨水立管收集后,汇入室外雨水浅草沟和沉砂检查井处理,最后排入商业空间所用的景观水体。需要利用的雨水在景观水体中蓄存,在景观水体的水体循环过程中得到处理。(2)屋顶与墙面的绿化效果屋面的节能技术采用绿化屋面实现。屋顶绿化的夏季隔热效果显著,可节省大量空调电耗。倒置式屋面保温性能好,施工简易,对屋顶结构负荷小,耐老化,屋顶可再利用,防水层维护方便。建筑物的屋顶、外墙受到日照后,部分热量被吸收流入室内,在夏季会因此增大空调负荷。屋顶绿化在商业空间中对隔热也有贡献,这是因为屋顶培植土的覆盖和隔热可以防止日照导致屋顶主体受热膨胀,消除了热、紫外线对防水层的影响。建筑中的商业空间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也关系到国家能源战略和资源节约战略的实施,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设计师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应遵循自然、健康、舒适、高效的设计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理念。

空间设计理念范文第4篇

(一)佛教与汉传佛教

公元前五至六世纪,佛教诞生。它由释迦摩尼创立于南亚次大陆,后以大乘佛教的形式将佛学传入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其中,汉传佛教作为北传分支经西域入中原,后又入东亚地区,而南传分支流入东南亚及西南地区。佛教传进中国内地,是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对传进的具体时间,说法很多,学术界一般认为,汉袁帝元寿元年(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当为佛教传入汉地之始。

(二)汉传佛寺的发展

据《事物纪原》记载,白马寺是汉明帝时期的第一佛寺院。初始,它是编译佛经和传播佛陀的教育机构。作为一门学问,翻译经文和撰写经文是佛学传播的两件要事。自入中土以来,随着交流的加深和积淀,佛学历经数代,逐渐形成以“佛法僧”为核心体系的汉化佛学思想代表。佛寺,作为承担佛学活动场所,是重要的佛教发源地和传播地。从佛寺空间的发展来看,早期它经历了从南亚次大陆佛教僧侣的“精舍”到汉代佛寺雏形初现的“官邸”,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舍宅”,从隋唐时期“组群”的型制,到宋代的“伽蓝七堂”再到明清的“院落”,汉传佛寺的空间发展经历了由置入到初现,再由初现到发展再到繁盛,直至融合的历史发展。

二、汉传佛寺的空间布局与样式

(一)汉传佛寺的空间布局

汉传佛寺的空间布局是探究以殿、楼、亭、塔、台等建筑物和构筑物为对象的佛寺空间布局样式和规律。其方法是采取主从结合、交错布置。其主要建筑物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主要构筑物包括山门(也称三门)、钟楼、鼓楼、佛塔等。其中,主建物间形成的空间又因地形、地貌、布局而异。从规律和布局来看,空间含四部分:主要包括香道区、敬拜区、生活区和游览区。其中,敬拜区和生活区为主区空间,而香道区和游览区为附属区空间。主要建筑物间的连线称为“轴线”。主轴线上通常由佛寺的主殿堂构成,次要轴线上由次要殿构成,或由部分构建物组成。轴线的长短受殿堂数量的影响,决定了佛寺的长度和规模;而轴线的方向决定了佛寺朝向,如南北轴线等。

(二)汉传佛寺的布局样式

从现代美学构成方式来看,汉传佛寺的布局样式可梳理为线式类、环式类、点式类和格式类。首先,线式类。所谓线式类,即由轴线构成的佛寺空间布局,包括毗连式和曲尺式。毗连式,也称单轴式,是汉传佛寺布局的典型代表。它是将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佛寺主体建筑物串连于同一条轴线布局,并将置于其寺院中心突出地位,而将钟楼、鼓楼、佛塔等构筑物置以次要地位。如北京香山碧云寺。曲尺式,在受地貌环境影响下,当主体建筑不能按单一轴线进行佛寺的布局规划时,利用轴线转折或错位规划其空间布局。因而,曲尺式通常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轴线空间布局,并呈现出层层递进、欲扬先抑的视觉空间感。如杭州韬光寺、河南临汝风穴寺等。其次,环式类。所谓环式类,即由回环游览的院落空间构成的佛寺,它主要包括合院式和廊院式。合院式,也称四合院式。它是将佛寺的主体殿堂置于中心,将钟楼、鼓楼、廊道等构筑物置于次要地位,并以山门、寺墙圈围成院落的一种形式。如五台山尊胜寺、山西洪洞县广胜上寺等。廊院式。布局以回廊连接主体建筑,将殿、廊、园、林四位要素穿插呼应,形成山、寺、木、水结合的园林化佛寺景观。如昆明西山太华寺、陕西临潼法门寺等。再次,点式类,即以建筑单体为点进行布局构成。典型代表为散点式。它是据山势而建,因地形而置。依托自然环境,布局采取随机和散点的方式,表现出无轴线特点。灵动多变,自然一体。如四川乐山乌龙寺。最后,格式类,以方格为参考,以块、面为主要布局特征。典型代表包括天井式和综合式。天井式,多适合复杂的地形地貌。在寺内,它将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主体建筑置于核心区域和主要地位,根据寺内空间分布状态的平衡,随机将其他构筑物编排,形成错落、变化、丰富的布局样式。典型的代表包括宁波天童寺、镇江焦山寺、峨眉山伏虎寺等。综合式,依地势和环境的条件,随机变化,减少对轴线和廊院的应用,形成几何形态和自然形态相互包容的形态。如镇江金山江天寺、五台山南山寺等。

三、汉传佛寺的空间设计思想与理念

汉传佛寺的初现和发展既是在“佛法僧”为核心的汉化佛教思想下形成的历史客观产物,又是佛学融入中华本土文化的主观积淀。纵观历史,汉传佛寺的美学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选址、布局和园林,并呈现出城郭化、山水化、院落化和园林化的四大特点。

(一)“静”的选址

汉传佛寺的选址既符合“丛林制度”,又符合地质地貌的客观要求,并呈现出城郭化和山水化的特点。首先,城郭化。如洛阳白马寺,《高僧传•摄摩腾传》载:“至乎洛邑,帝甚加赏接,于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汉地有沙门之始也。”再如,唐代诗人张继笔下的寒山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外,还包括西安大慈恩寺和大兴善寺、南京鸡鸣寺等。二是山水化。如杭州西湖飞来峰下的灵隐寺,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曾赋诗“溪山处处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再如中国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南京栖霞寺,位于金陵十八景的栖霞山,曾是南朝刘宋时期著名隐士明僧绍的宅寺。此外,还包括江西庐山东林寺、四川峨眉山光相寺等。

(二)“融”的布局

自明清以来,汉传佛寺的布局经历变化,逐渐呈现出院落化的特征。首先,布局方面。早期汉传佛寺布局受南亚次大陆影响,以佛塔为中心,融合汉代官衙四周围墙特点,形成以单体寺院为代表的建筑样式,即官邸为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殿在中轴,但居佛塔之后,典型代表样式包括浮屠寺、石窟等。隋唐时期,寺院布局呈现“大尺寸”的特点,由先前的单一寺院变为殿、堂、廊等构成的群组化布局。宋代,布局采取将主殿居中从殿侧位的形式,伽蓝七堂是其中的经典代表。元明清时期,佛寺布局渐入成熟期,院落式的布局中得以综合历代风格得以吸收和普遍表达。其次,佛塔方面。佛教初传,寺庙或以佛塔为中心,以表征对佛的礼敬,或以深山隐寺中的毗诃罗式洞窟,以摩仿印度僧人的苦修生活。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殿开始位于寺内中心,且将佛塔后置于位于寺院中心的佛殿。而后,至隋唐至明清阶段,佛塔渐由寺内各佛殿取代,并形成“院落化”。

(三)“奉”的绿化

汉传佛寺的美学思想不仅在于选址和布局,而且更有赖于植物,并呈现出园林化的特点。首先,托物言志是其核心意涵。树木方面,菩提树是佛教的“圣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也曾借其表达清净的哲学观。银杏树、娑罗树、罗汉松等,都具有洁净素雅、超凡脱俗的意味;花卉方面,莲花,作为佛教的“圣花”,是圣洁的象征,唐代诗人孟浩然曾诗:“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此外,桃花、梅花、牡丹等是佛寺园林中具象征的植物。二是在配置方面,基于名山而建的汉传佛寺在其植物配置上有天然的优势,如南京栖霞山的栖霞寺、杭州飞来峰的灵隐寺、厦门五老山的南普陀寺等。相比,基于城市而建汉传佛寺以寺墙外植物作为掩映,烘托佛寺的幽静,寺中园林配置见以框景、漏景、障景等表现园林表现手法居多,如北京雍和宫、上海玉佛寺等。

四、结论

综上所述,汉传佛寺的发展既是以“佛法僧”为代表的汉化佛教思想的历史积淀,也是先祖先民对汉传佛寺布局营造的孜孜追求。首先,汉传佛寺的空间布局是历代建筑祖师对汉传佛寺布局的不断探究的结果,以线、环、点、格为代表的四类布局样式囊括汉传佛寺的布局类别,是在现代美学视角下的汉传佛寺布局营造的抽离。其次,汉传佛寺的空间设计理念是先祖对以城郭、山水、院落和园林为代表的人文精神的致真追求,是哲学和美学的交汇,“静”“融”“奉”是对汉传佛寺在选址、布局、绿化三方面的简括和升华。再次,作为一种文化自觉,一种设计积淀,汉传佛寺的空间设计理念是宝贵的设计思想,将对未来的环境艺术设计和建筑景观规划发挥其历久弥新的经典价值。

空间设计理念范文第5篇

1.1生态餐厅及其特点

生态餐厅是一种倡导生态理念、回归自然的餐饮模式。这种类型的餐厅规划、设计和建设涉及到建筑、景观园林、设施园艺、生态经济等多个学科,运用冷暖通风设施的人工与自然调控技术,结合农艺栽培和生态管理技术,创造出餐厅内持续的的优美生态环境。通常以观景植物为主体,以蔬果、花草、药类植物进行配套种植,引入了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山石飞瀑等园林景观元素,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展现出生态宜人、优雅自然的就餐环境。生态餐厅一般空间开阔,占地面积大,位于市郊,多与农业地块结合。餐厅内常用中等高度植物做成绿篱来分隔空间,用较大植株的观景植物来营造氛围,让消费者如入世外桃源之境。多数生态餐厅与自有的农业园区或农场配套建设,可以种植蔬菜、养殖鱼类、饲养家畜,基本实现食材自给。农业园区通过种植、养殖、沼气、餐厅等经营类型来实现循环利用的生态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餐饮模式。近年来生态餐厅这种模式得到了政策的支持,被大量的复制,同业竞争开始加剧,另外因为占用农地较多,也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因而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1.2室内交往空间

室内交往空间是隶属于室内空间的一种类型,泛指交往行为所发生的空间。交往空间并不是特定为提供交往行为的空间,各种空间只要能够发生交往的行为,都属于交往空间的范畴。其以建筑空间环境为载体,以人的交往行为为核心,同时还承载着人与环境的交往、人与信息的交往、人与社会的交往,在室内空间方面常见的类型有门厅、走廊、中庭、休闲区、活动区等,任何建筑空间,只要存在人的活动,就会促使发生一定的交往行为。

2生态餐厅与交往空间的关系

生态餐厅为消费者提供人与生态环境交往的餐饮场所,是让消费者零距离接触生态环境,同时产生餐饮消费的一种模式。其营造的卖点就是现代都市人群渴望触摸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亲密交往的一种诉求。优秀的生态餐厅不只是提供顾客餐饮消费的场所,更是提供一个人与自然交互沟通的平台,通过顾客与环境的交往,进而形成餐厅的吸引力。基于此,生态餐厅的交往空间就要充分的让消费者与环境进行交往,通过特色植物观光、异域生态风情体验、山水嬉戏等方式,在热带雨林、南国风情、江南水乡中,在享受着美食的同时感受着自然带来的愉悦。生态餐厅与交往空间是一个包含的关系,又是一个反向促进的关系。整个生态餐厅包含了交往空间,门厅、过道、中庭、休闲区等这些空间本身就是整个餐厅的内部空间,承担着餐厅的交通、交流功能。反过来,在交往空间中发生的交往行为又是整个生态餐厅与消费者之间最直接、最密切的交往,直接决定了餐厅的经营状况,交往空间功能开发是否完善,是否符合消费者需求,是否能够促进消费者的体验评价都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交往空间又对整个餐厅是一个反向促进的关系。

3当前生态餐厅交往空间设计的典型做法

南阳市金岁月生态餐厅是典型的园林式中餐厅,建筑面积约8000m2,采用钢结构,顶部为塑料采光顶。该餐厅集餐饮功能和园林艺术为一体,采用经典与现代结合的方式,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古木、假山应有尽有,给人一种远离都市,与自然亲密交往的感觉。

(1)门厅交往空间设计。进入生态餐厅迎面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卧石,名人手写题名,卧石的侧后方是一个中国传统风格的亭子———陶然亭,亭子与卧石相应成趣、错落有致,构成了生态餐厅入口的正立面。

(2)中庭交往空间设计。卧石的背后是该餐厅较为开敞的中央大厅,古榕阁、小桥流水和藤条编制的桌椅共同渲染了大厅浓厚的自然气息。

(3)室内庭院交往空间设计。在生态餐厅的雅间设置南北两侧,曲径通幽的房间,粉墙黛瓦、木雕字画的装饰充分展示了江南园林风格。

(4)室内通道交往空间设计。在餐厅中的主要通道上设置有供人短暂停留、休息、交往的各种类型亭子,傍边往往配置有可供观赏的奇花异草、金鱼嬉戏、文人墨宝等,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产生互相交流的欲望,对共同的自然话题达成共识,进而有效的促进交往行为的发生。

4当前生态餐厅交往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生态餐厅的交往空间设计现在看来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基于此总结出来当前生态餐厅室内交往空间设计存在的几个问题。

4.1重静态景观,轻互动体验

从大多数生态餐厅的做法来看,生态景观的展示仍然是主要的内容,调动消费者进行互动体验的项目却没有开发出来。消费者选择去生态餐厅就餐,本身就是渴望回归自然,体验自然,因此可以设置一些专门的交往空间进行生态活动的体验,让消费者亲身参与,互动起来,与自然环境进行充分的交往。生态餐厅的环境及硬件的建设,往往是委托专业的景观设计公司进行设计施工的,从景观的角度来看确实非常专业,但是在实际运营中对交往空间这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环节缺少完善的配套服务。不应仅让消费者参加一些采摘活动、水中摸鱼活动等,对于消费者参加活动获取的蔬菜、水果、鱼类等生鲜的食材,还应该更进一步的进行美食创作的过程体验,让有兴趣的消费者亲自参与到菜品的加工过程中。这样既能够让消费者放心,又增加了生态活动的体验服务环节,这些配套的服务功能在交往空间设计时都应该有所体现。

4.2重环境氛围,轻生态教育

生态餐厅的环境氛围可谓是赏心悦目。但是消费者体验过后除了放松心情,舒缓工作压力之外还能在这个生态环境中获取什么,这个方面就有所欠缺。现代人比较重视情境教育,一些消费者也希望获取一些亲子教育、生态教育的触动,这些优雅的生态环境就是一个极佳的情境教育场所,因此生态环境氛围的附加值应该更高一些,选取的生态景观的典型性、文化内涵、生态观念、自然理念等方面都应该有所体现,而不仅仅停留在欣赏的层面上。

5生态餐厅的室内交往空间设计理念

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体验让消费者对生态餐厅的食材、加工、环境、内涵做到充分的了解,让消费者与生态环境、与生态产品、与生态教育进行交往,同时还要让消费者之间面对同一个生态话题产生一些沟通。面对生态餐厅大量复制的竞争压力,从室内交往空间的角度入手,提升生态餐厅的消费者认可度,也不啻为一种思路。

5.1激励消费者参与生态体验,融入生态教育

体验式营销已经成为了当前济济转型升级时代的宠儿,因此在生态餐厅的运行方面也应该做出响应。生态餐厅以往的“环境+美食”的思路已经落伍,加入体验消费的元素才能够创造新的增长点。室内交往空间的设计就是以注重消费者体验为切入点,利用室内交往空间设计出展示。体验、教育、消费等不同类型的空间功能,把这几个功能融为一体,促进促进生态餐厅的进行转型升级。依托现有的生态景观展示的基础,加入各种特色的生态体验活动,对中庭等较为开阔的交往空间进行改造,开发戏水摸鱼、石缝捉蟹等生态游戏,以此实现互动体验的升级。也可以把现有的厨房中某些功能外置到交往空间中,如大厅、过道等,让感兴趣消费者参与到美食加工的流程之中,更加丰富了交往空间的体验功能,同时可以加强消费者的认同感。还可以开展一些生态教育的竞猜活动,把生态饮食、生态保护、生态危机等各种知识点穿插到竞猜活动中,通过生态教育来体验品牌升级的档次感,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

5.2用互联网思维来丰富生态餐厅室内交往空间的内容

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无孔不入,生态餐厅作为一个标榜时代名词的典型空间,也应该与互联网更加密切的结合起来。一般餐厅常规的做法就是在门厅、过道、大厅、休闲区、包间等这些人流量较大的空间中设置二维码,开展扫码有奖活动,这些做法都是对室内交往空间功能的二次开发。除此之外,在生态餐厅的室内交往空间还可以比普通餐厅更加前卫一些,因为这里同时存在“互联网”和“生态”两个引领时代的标题,更加能够引起消费者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通过扫码活动在生态餐厅内收集某一特色蔡菜品的食材植物来源。或者通过二维码对食材的植物进行组合,创新特色菜品抽取大奖等。这就要求在门厅、过道、大厅、休闲区、包间等这些交往空间中,设置对应的植物食材样本、种植组合等基本条件,与移动互联网进行对接。

6结语

对生态餐厅的室内交往空间的设计理念研究,并不是具体到空间的尺度、界面材质、色彩应用、灯光效果等实施层面,而是站在了一个空间转型升级的角度,将室内交往空间的功能性与生态餐厅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需求进行嫁接融合,从而拓展了现有的门厅、过道、大厅、休闲区、包间等这些交往空间的功能,在互动体验、生态教育、运用互联网思维等方面,提升生态餐厅的服务品质,为今后生态餐厅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理念支持。

空间设计理念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户型、住宅、设计

中图分类号:F287文献标识码: A

一、小户型的特点

小户型住宅一般位于适合上班族需求、交通便捷的城市较好地段,面积小,总价低,能为一些收入不高的单身青年和家庭人员较少的家庭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住所。

由于我国小户型正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所以还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因此,小户型的居住群体大部分是年轻人过渡的住所,这也是小户型住宅自身缺陷所决定的。

在公共配套设施方面,由于小户型住宅用地的限制,空间较小,很难有大片的园林绿地,娱乐文化配套服务设施也相对有限,会所功能不完善。公共交通方面,小户型住宅由于用地条件限制等原因,一般情况下入口空间相对紧凑,缺乏相关景观园林绿化设计,很难形成温馨舒适的居家氛围;并且小户型住宅会在标准层布置较多、紧密排列的居住单元,而带状的公共走廊缺乏自然的采光和通风,没有滞留性空间,狭长并空间感差,没有私密性。户型设计方面,由于户型面积较小,居住舒适度一般,在标准层布局条件的限制下,大多的居住单元也只有一个采光面,对各个功能房间的采光和通风都不够理想。邻里关系方面,小户型住宅多为年轻人作为过渡住房使用,随着他们的经济条件好转或者家庭成员的增加等元因素,他们会更换住房,从而导致住户的居住时间较短,邻居更换频繁,陌生,缺乏交流和信任。

二、小户型的使用对象

从目前买房者以及社会调研来看,这种小户型住宅的适用人群大致是三种人,即单身白领、年轻一族以及以投资、保值为目的的购房人。这些购房人认为,小面积住房易于出租、出售,最适合大量年轻人用于过渡住房,也能满足投资、保值的需求,而且,贷款总额低,还款压力小。

三、小户型的分类及改造

狭义小户型一般为一居室,按户型样式分为合体一居和分体一居;而按使用功能上可以分为居家型和商住型。

3.1分体一居

分体一居的主要特征是卧室与起居室分成两个居室,各自拥有采光,通风面,也通常称为一室一厅。

实例:呼和浩特学苑小区一期B户型

B户型为一室一厅。居室的分配在基本相同的两个开间内进行;卧室和卫生间占据了一个开间;门厅、客厅和厨房占据了一个开间。

改造:改开大门的位置;移动厨房位置;改开卧室门的位置。首先是将大门改开到卧室门正对的位置。之后将厨房的位置移到最北的位置最后将卧室的上墙下移并将卧室的门改开到右墙的上端。

3.2合体一居

标准的一居室是一室一厅,过去睡觉、起居分别处在不同的带有采光面的空间里,而随着一居室的热销,为了缩小面积,降低总价,市场上出现了将卧室和起居室合二为一的合体一居,俗称“大开间”。

这种户型的特点是:空间布局大体一致,均为较狭长的空间,只拥有一个窗户或阳台的采光面。一进门为卫生间、厨房,中间部分是开敞小客厅,靠窗部分为休息空间与办公学习空间,这样就解决了睡觉、工作、会客、做饭等多种生活问题。

实例1:呼和浩特金隅时代城S4平层公寓

该户型建筑面积为54,功能比较完善。厨房比例适宜,但占据了较大空间,使会客区变得狭长,面积配比受到了影响。卧区处在交通通道处,像会客区门、卫生间门和厨房门分布在卧区四周,这些都对厅的稳定性产生了影响,并且因交通通道的存在,有效使用面积也变小。

改造: 首先可以考虑将会客区和睡眠区对调,同时在睡眠区和会客区之间增加半通玻璃隔墙,相互独立。其次将厨房向左移这样可以留出餐区,在装修上,把厨房与餐区的门和窗以及卧区与会客区的门和窗结合在一起,做成磨砂玻璃隔断,形成一个整体,这样既增加了餐区和会客区的采光度,又充满着时尚感,同时面积也扩大了不少。

3.3居家型

居家小户型的核心在于:小面积能达到多功能,除去基本的就餐、洗浴、睡觉和会客外,还能适时增加读书、休息等功能空间,尽量满足生活多方面的需求。

实例三:艾博・都柏林E户型

该户型为三室两厅两卫的E户型,建筑面积为126.00,各居室的面积配比不错,南侧的主卧和次卧可以充分的享受阳光和景致。有所遗憾的是:餐厅正对大门,主卫没有设在主卧里面。

改造:首先考虑到主卫不够私密,可以将主卫的门向下移,可以将洗脸池的位置变成浴缸的位置,并将洗手池放在左侧,其次可以考虑将厨房的门上移,留出放餐桌的位置,最后可以考虑在餐桌和门厅之间设置一道半通透的屏风,避免“开门见餐”。

3.4商住型

商务公寓主要是针对商务人士日常起居所设立的居所,表现为装修高档,配套精致,服务一流。商务公寓中的小户型多为集中的酒店式公寓。

实例四:呼和浩特兴泰御都H6户型

该户型采用餐、厨、起居和卧室连成一体,这种西式风情的合体一局,能满足一部分外国人的需求,因为配有宽大的落地窗,使这款进深稍长的大开间居室在视觉上并不显得压抑,同时还恰到好处地分出了卧区、客区和餐厨区。

改造:厨区位于里侧,因缺少通风窗口,并且多少会使房屋显得凌乱,建议将卧区用玻璃等半通透材质分隔,餐厨区的炉灶等厨具设置在整体橱柜内,以保证客区的整洁,同时在卧区和客区之间增加半通玻璃隔墙,相互独立。

四、小户型空间的设计建议

4.1空间的灵活隔断

由于小户型的特殊性,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样手法分隔空间。大部分小户型公寓的主要功能空间就是一个方形的单一空间,所以其分隔功能空间主要是将对外与对内、动与静的空间区分开来,灵活布置家具,使用家具分隔,创造出不同需要的使用空间。

4.2空间的叠加利用

小户型住宅不像一般住宅一样,每个功能空间都有明确的界定,由于面积的限制,决定了小户型不同的功能空间不得不叠加使用。所以,分析研究小户型的使用空间如何叠加利用,成为小户型住宅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4.3色彩

小户型住宅色调如果选择不合理,会让房间显得更加昏暗狭小。因此,在选择自己喜爱颜色的基础上可选择浅色调、中间色作为家具、沙发及窗帘的基调,这些色彩因有扩散和后退性,使居室能给人明亮、清新、宽敞的感受。相对不同的色调,会使房间的视觉效果提高,但不要过多采用不同的材质及色彩,造成视觉上的压迫感。

总之,随着社会发展,土地缺少,人口积聚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小户型住宅逐渐涌入并占据未来的建筑市场,必将成为未来住宅建筑的中心。因此,科学的、人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的小户型住宅设计必将成为设计师主要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超. 城市单身公寓的探讨.安徽建筑,2003

空间设计理念范文第7篇

关键词:居住空间;低碳;绿色;环保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工业经济飞速发展,加上人口持续剧增,世界气候问题越来越严峻。臭氧层遭到了破坏,并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召开后,“低碳”这个词一夜之间风靡全世界,也传进了千家万户。世界各地的各行各业都开始注重“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倡导低碳生活,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中国低碳时代的来临, 也引发室内设计的理念升级和所应承担的责任的思考。

一、低碳设计理念概述

低碳的原意是指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节电、节气和回收这三个环节。低碳设计理念的基本思想是以设计为起点,推广低碳设计的原理、理念、方法、手段。将环境因素、污染预防、节约能源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措施贯穿设计全过程。从而影响人们生活,使之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二、在居住空间设计中引入低碳理念

(一)存在的问题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得居住空间设计行业也蓬勃发展,但是带来了很多新问题。比如设计教育观念跟不上该行业的发展,行业界限不清导致行业管理不规范,一味的追求利益导致装饰材料的以次充好,装修施工中引发出的种种问题造成对环境的破坏等。在现在的居住空间设计中,主要存在以下四种问题:①普遍追求豪华、新颖、时尚和气派;②装饰中为求装饰效果,大量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材料,严重污染了空气。并且,长期置身这样的居住环境,会影响人体健康;③居住过一段时间的房子往往会重新装修,拆除的建筑垃圾比如瓷砖等基本不可回收利用,成为新的污染源;④在居住空间装饰的选择上,一味追求视觉效果,忽视内涵等。

(二)低碳理念的引入

随着低碳理念的提出,各行各业都在寻找和思考与本行业有关的低碳减排方法,室内设计特别是居住空间设计也不例外。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家,所以居住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居住空间中引入低碳设计理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第五届中国家居发展年会上形成了“低碳、节能”的共识,给居住设计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低碳设计理念反映在居住空间设计中,其内容主要包括运用无毒无害的绿色建材,对空间的形式、结构、采光等做科学合理的规划,营造环保节能的居住空间环境。因此,必须将低碳设计理念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以获得良好的居住空间设计效果,最终目的是给人们创造更为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低碳设计理念在居住空间设计中如何体现

(一)保持室内空气良性循环

居住空间在设计时往往会进行结构改造,改造时应考虑结构的安全性,同时应考虑保持良好的通风。自然通风可以有效的清除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比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散发室内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等;抑制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的生长。门窗附近不要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而设置隔断,以免阻碍空气流通。尤其是经常使用空气调节器的家庭,要适时开窗换气,保持良好的空气循环。

(二)空间的合理布局和使用

居住空间的功能基本可以概括为: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物质功能则需要满足使用上的要求,如空间的面积、大小、结构、陈设、设备布置、安全等措施以及采光、通风、隔音等物理环境;精神功能主要是体现在物质功能的基础上,从人的心理需求上出发,如爱好、愿望、意志、审美、情趣使人们能在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居住空间的合理布局首先应该根据物质需求和精神满足的前提下进行构思。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迅速增长,可利用的空间正趋于反比,空间的价值理念日益提高,如何合理利用空间成为了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以下是几种合理使用空间的方法。

1.嵌入式

将储藏空间纳入结构空间,特点是储藏空间与结构空间成整体,可以充分保持活动空间的完整性。这种使用方式通常用于凸出的顶梁,柱体,墙体以及结构不规则处。既可以增加储物空间,又把难以利用的空间进行有效的利用。

2.壁式橱柜

在一面或多面完整的墙面上安装整体橱柜或拼接橱柜,这种做法既增加了空间的实用价值,同时又可以保持室内空间的完整。注意这些橱柜的材料选择,尽可能的选择天然板材或者环保程度达到标准的材料。

3.收藏式

这种做法最初来自于日本,日本主妇通常将被褥等放在橱柜里,等到要使用的时候才取出铺下,合理的节约了空间。这种收藏式的做法符合低碳设计理念,将橱柜和其他家具合并到一起,家具可以收入、放出使用,使空间充分灵活的使用,尤其是在面积较小的住宅空间里优势更加明显。这种方式可以配合折叠家具的使用。

4.桌柜合并式

充分利用桌面上部空间,可设置风格色彩统一的柜体,条板等。视觉上丰富了空间效果,又起到实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储物空间形式,在有限的空间里发挥功能的最大化。

(三)家具选择符合低碳设计理念

居住空间中的家具种类十分丰富,在居住空间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居住空间设计中尽可能的使用低碳环保家具,低碳环保家具的选择和使用上一般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材料绿色低碳

不环保材料做出来的家具对居住环境有所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危害。在低碳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板材方面应减少人造板材的使用。人造板加工过程中需使用粘胶剂、硬化剂、防水剂等化学原料,这些原料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游离甲醛,主要存在于以脲醛树脂为主的粘胶剂中。在涂料方面,应使用油漆中甲醛、苯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在金属配件方面,需要注意的是电镀液中氰化物应达标。在面料选择方面,应严格控制甲醛、重金属、染料中的有害物质。还有,尽量使用天然材料,无需添加辅助化工材料制成的低碳环保家具。

2.家具循环使用

循环使用是将废品变为可再利用材料的过程,它与重复利用不同,后者仅仅指再次使用某件产品。根据环境保护署的资料,美国13%的固体垃圾(即通过垃圾收集系统处理的垃圾)为循环处理。循环提供了一种既能减少垃圾填埋又能节约自然资源的方法,因此很具有吸引力。家具作为居住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则理所应当的承担起循环使用的重任,大力提倡纸质家具,其制作工艺只需选材、裁剪、翻折,塑形四个过程,与传统家具相比,即节约制作成本,又可循环使用。并且这种家具的设计感越来越浓,也很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3.延长家具使用寿命

家具不可以放在高温、潮湿、光线强、震动剧烈的地方,而且,室内一定要保持通风。家具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坚硬、尖锐的物体碰撞家具,更不可以敲打玻璃或者金属饰品的表面。以用干抹布轻轻的擦拭含有金属物件的板式家具,但是绝对不能用含有化学物质的清洁剂去擦拭金属饰品,会导致其褪色,并有可能释放有害气体。买家具以后除了要定时清洗以外,还要定期对家具进行连接件检查。如果发现有连接件松动了,要及时进行加固。板面可用抹布蘸少量的水或者不含酸的清洁剂进行擦拭,也可定期用蜡进行护理,还要保持柜内干净。这样才能让家具延长使用寿命,可相应减少装修垃圾。

(四)减少居住空间内部结构改造

如果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居住空间内部改造,那就更低碳了。装修时应避免大拆大改,甚至破坏房屋的承重结构。从设计上而言,低碳设计理念其实与现在居住空间大力提倡的“轻装修,重装饰”的理念是吻合的。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时,一些较为时尚的家庭也不再简单的用吊顶、壁柜,以及用一些昂贵的装饰材料打造各种繁琐复杂的造型而将空间堆砌装满。现在的居住空间设计更为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功能设置,注重装修与装饰的分别,会利用实用的家具与巧妙的装饰品,既能表现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情趣,又符合低碳设计理念。

另外,居住空间中应少用硬质隔断等装饰手法,尽量用空间的变化来达到效果。如果有必要使用隔断,尽可能的将其与储物柜、书柜等家具合二为一,减少其独立存在的机会,增大室内空间。减少不必要的隔断设置还可以加速室内空气流动,减少空调、电扇等家用电器能耗。

(五)充分利用自然光源

自然光对于居住空间的可贵性犹如空气对人之宝贵。在居住空间设计中,自然光源的使用是低碳设计理念的主要体现。自然光包括日光、天光、环境光和月光,合理的利用能节能减排,而且也能更好的将自然景观与室内环境设计相融合,因此在低碳的理念的指导下,尽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光源,又能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现已成为居住空间设计的主流。在居住空间设计中,自然光的使用常用以下几种手段来实施。

1.窗式采光

通常室内采用的自然光主要来源与窗户,所以称窗式采光,这种采光方式使用处广,易于施工。

2.玻璃顶棚采光

采用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作为顶棚,可以进行全顶棚、局部顶棚、斜顶棚入光,不仅使室内采光效果明显,而且通透的顶棚不会给人们带来压抑,使心情更加愉悦。

3.落地窗采光

为了让优美的自然风光入户与室内场景融合,现在土建设计院也大为流行落地窗的结构设计。在室内装修的阶段只需在窗前安装窗帘,打开窗帘时既可让美丽的风景映入眼帘,同时拉上窗帘的时又不会将个人隐私外泄。

自然光线的引入,在保证居住空间充分照明的情况下,既可减少人工照明,又可以营造舒适的居住空间氛围,还能够增强居住空间的自然感。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作用,也正是低碳设计理念的思想所在。

(六)低碳材料的选择

在居住空间设计过程中要选用绿色环保的装饰材料,它主要的特点是无毒、无害、无污染,在造价上略高于普通的装饰材料。这类装饰材料以后从居住空间中更新出来,也比较容易降解和转换,并且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生产新产品。但这只是所有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而现在大多数产品还不能完全达到这种要求,因此居住空间装修材料首先要考虑选择无毒性、无刺激性、无放射性、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及周围环境都不产生危害。

四、低碳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其他方面的体现

相比较居住空间中的各种保温隔热材料和节水节电产品,还有一种最原始最简单的方法可以达到低碳环保的居住空间设计,那就是绿色植物。

居住空间中离不开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不仅具有大自然的美感,还具有生命气息和情趣,并且能够调节居住空间人工环境。在居住空间中,家用电器会产生辐射,装修过程中也会产生污染,很多装修材料中都含有甲醛、苯等有毒物质,而绿色植物以其特有的方式吸收辐射和有害物质,对烟尘、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作用,使居住空间通过最自然的方式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现在都市中,使人兴奋的红色黄色越来越多,而使人镇静的绿色越来越少。因此,在居住空间中,多设置绿色植物,能使人从心理上感到平静。置于居住空间中的绿色植物还能够滞留尘埃,吸收生活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废气,释放对人体有益的氧气。

五、低碳设计理念与居住空间设计的现实意义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现代社会,提倡以低碳为设计理念的居住空间设计是社会的进步。从表面上看,居住空间设计与低碳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居住空间设计与人们过上低碳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通过对居住空间的设计,把关心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以及减少二氧化碳切实的代入人们生活。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时,通过巧妙设计,推动低碳减排的进程。

六、结语

在目前的情况下,低碳不能只是一个口号,而应该实实在在的落实。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更需要体现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居住空间设计中。以高效、洁净、低碳排放为标志的设计理念是探索人类社会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解决好自然能源的利用,回收再生和绿色环保材料的开发使用,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在居住空间中引入低碳设计理念,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创造出自然和谐的空间,用最少资源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不但可以减少部分的装修费用以及生活成本,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实现低能耗、低能量、低开销,创造更为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道明.室内设计.内蒙古: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版.

[2]高翔升.室内陈设设计.湖南:江苏科技出版社,2004年第3版.

[3]梁梅.信息时代的设计装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版.

[4]陈殿国.室内设计的含义和基本观点.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2版.

[5]汪淮.室内设计低碳创新.科技咨询导报,2007第5期.

[6]王牧.室内低碳设计理念.美术观察,2005年第11期.

[7]潘振寰.低碳家装知识.室内设计,2004年第3期.

空间设计理念范文第8篇

设计理念是将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等成分融合的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它使得设计师遵循一定的原则,达到某种设计效果。设计理念如何,直接关系到设计效果如何,也就直接影响了展示效果。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空间设计手段和技术营造了丰富多彩的展示效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生动性。但是随着人们对审美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将空间形态设计当作美学物品来看待和设计,能够让空间形态设计形成一种和谐的物理背景和社会背景,促进设计的最大效果化产生。面对如此多的设计元素、色彩、原材料等,能否以简约化的形式展示出来,显示某一种设计效果,对于营造绿色环保的展览空间具有重要的作用。简约设计理念是随着建筑设计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设计理念,主要以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因为简约的空间设计理念在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中表现的含蓄性,往往能够以最少的元素设计出效果明显的空间形态。因为博物馆是一个学术性比较强的场所,化繁为简,合理分配各种设计元素,简约化的设计理念能够彰显博物馆严肃的学术特征,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因此,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可以运用简约的设计理念,达到展示效果的最大化。

二、色调色彩对展示环境的影响

上海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中,运用冷暖颜色划分陈列展示的主题,强调了不同展览主题的环境差异性,给观众的心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视觉影响,实现了良好的设计效果。实践证明,相同内容的陈列展示空间会随着色彩的冷暖、面积而出现增减,再加上不同内容的展示配合,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刺激也会随之增减。例如,在一平方厘米黑色的范围里,人们会感觉到清晰爽朗的感觉,在一平方米的黑色范围里,人们会感觉到严肃沉闷的感觉,而在一百平方米的黑色范围里,人们就会产生阴森恐怖的感觉;相对于红色而言,一平方米的红色让人感觉兴奋,一百平方米的红色就会让人受到过分的视觉刺激而产生审美疲倦。因此,在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中,可以运用色彩、色调以及色块与色块之间的链接关系,与环境交相辉映,构造出符合观众视觉心理的展览环境。例如,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在需要运用大面积色彩的时候,如墙面布置、室内环境布置等,应该采用亮度高、彩度低、对比弱的色彩,让人们保持清新的舒适感;在需要中等面积色彩的时候,如图案的设计等,应该采用邻近色组的对比和衬托,既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又不会造成视觉刺激;在需要运用小面积色彩的时候,如小标志、小展品等,可以运用亮色高、彩度高,对比度强的色彩,充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总之,因为色调色彩与展示环境息息相关,在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中,应该注重展览环境的色调协调问题,进而凸显某一种空间环境,实现良好的空间视觉效果。

三、照明设置对展示环境的影响

光与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密不可分,共同传递着视觉信息,对于博物馆的展示环境营造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博物馆内部的光源分布、光线的分布结构、光的颜色与柔和程度等照明设置因素都与展示环境息息相关。光线的分布结构有直接光照和间接光照两种,直接光照能够让物体形态凸现出来,并产生浓厚的阴影,而间接光照能够通过其他介质的作用产生漫反射传递,光的强度比较弱,且没有明确的指向。一般来说,直接的光照能够吸引人们的要求,让人产生眼前一亮之感,因此可以运用于凸显展品中;而间接光照能够让人们产生温馨和谐之感,进而可以运用到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营造环境中来。由此可见,照明设置对于展示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达到良好的博物馆展示效果,空间设计的时候应该合理布置照明设备和光线因素,营造出优质的色彩布置效果。例如,在北京电影博物馆中,运用光照射原理,将变化多、有层次的光源运用到不同色彩的照耀下,产生了不同的展示效果。此外,因为光照和颜色共同作用下的色温,不仅是来自于人们生活的体验,更来自于视觉和触觉上的情绪反射,博物馆的空间设计应该注重照明设置与地板、顶棚、室内材质之间的关系,共同营造一个有情感的博物馆展示氛围。

四、个性化设计与展示服务质量的影响

博物馆展示服务功能不仅是让人、展品和环境进行沟通,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观众本身的文化知识、背景和环境,让观众全身心地投入到物品展示中去。一般来说,博物馆展示主题是被动的,在展示的时候应该注重观众与策划者的平衡,博物馆应该合理选择材料、选配展品来提升服务质量。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空间设计技术给博物馆的设计带来了有力的支持,也给博物馆的展示服务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样一来,观众会在展览全过程中投入到体验与感触中去,达到个性化的体验与感触。

空间设计理念范文第9篇

前言

展示设计,即要求设计人员在展示空间规划过程中应将某一物品按照特定主题进行设计,且向观众传达设计主旨或设计意图等,继而通过空间设计、整体结构、摆设设计等路径达到信息传达目的。如,博物馆、展台、商场货架等的设计均是展示空间艺术化设计的体现。以下就是对展示空间艺术化设计路径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博物馆、科技馆等展示空间艺术化设计行为的展开提供有利参考,并就此完善展示空间设计内容,达到最佳的空间规划状态。

展示空间艺术化设计特征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展示空间艺术化设计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形”和“有形”特征,即博物馆、科技馆等展示空间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增强视觉效果,注重通过各种物体对空间形状、大小进行规划。而“有形”的空间展示旨在借助“无形”空间围合物围合,继而达到空间建构目的;

第二,时间特征,即在展示空间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应注重综合空架第四维度等时间概念因素,对时间、空间范围内同一展示空间进行表达,最终在第四维度“时间”内部,带领观众体验时间流逝;

第三,流动性特征,即在展示空间艺术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应严格遵从序列化、节奏化、动态化设计原则,即结合人以运动状态对展品进行参观的特点,对展示空间范围内观众参观线路进行合理化设计,达到最佳的展示活动开展状态,规避观众重复游览现象的凸显,打造良好的空间环境。

展示空间艺术设计路径

1.“以人为本”空间设计

展示空间艺术设计旨在实现对产品形象的宣传、展示,因而在展示空间艺术规划设计过程中,为了增强展示空间艺术魅力,建构产品与观众间联系,应注重保障展示空间具备赏心悦目、产品宣传功能的同时,坚守“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即从观众精神、需求等角度出发,对展示空间进行合理安排。如,在展示空间内在功能布置过程中应注重结合观众视、听、嗅、触等感触需求,增强展示空间内部舒适度,且坚守便捷性、舒适性设计思想,满足观众参观需求。此外,在展示空间艺术设计过程中,为了提升整体空间设计效果,要求设计人员在排列划分、空间大小形状规划过程中,亦应结合人体工程学,增强空间环境舒适度,就此达到产品信息传达及形象树立目标。另外,基于突出“以人为本”空间设计理念的基础上,需在展示空间内部放置仪器设备时,结合展示空间开放性特征,做好安全隐患防护工作,如,将设备与空间进行隔离,最终达到最佳的展示空间设计状态。

2.有效空间利用设计

在展示空间艺术设计作业过程中,为了实现对有效空间的利用,要求设计人员在展示空间规划过程中首先应保障产品位置的醒目性、有效宣传性,同时注重在展示空间大小、形状等设计过程中,严格遵从逻辑性、功能空间排列科学等原则,对有效空间进行合理布置,达到最佳的艺术性设计效果。其次,在有效空间利用设计过程中,亦需考虑产品信息、空间安排的有效结合。如,在商业活动展示空间设计过程中,为了增强展示空间艺术特征,需保障场地的广阔性,且实现各分场之间的逻辑性安排,就此便于观众在展品参观过程中将信息进行紧密连接,达到最佳的商品展示状态。再次,在展示空间商品位置确定过程中,应结合视觉设计理念,增强展品视觉冲击力,满足展示空间艺术设计要求。

3.展示空间视觉设计

在展示空间艺术设计作业中强调展示空间视觉领域的设计亦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注重从以下几个层面人手:

第一,在展示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凝固、静态特征,对空间环境色彩等进行规划。例如,在展示空间主体墙、地板、结构平面、展示柜台等设计过程中,应保障空间色彩布局的层次感,同时在色彩规划过程中,注重主体色彩问的对比、辅助,满足观众视觉需求,增强展示空间艺术气息;

第二,在展示空间艺术设计过程中,为了合理塑造空间形象,亦需利用成像镜面效果,拓展视觉空间,即以延展性设计理念,对色彩、平面广告等进行布置,最终突出产品信息传达重点,满足展示空问艺术设计需求,达到最佳的空间设计状态。

结论

综上可知,在展示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传统设计思想已经无法满足观众参观需求,从而影响到了展品信息的传达。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打造良好的空间环境,应注重结合艺术设计理念,强调对空间色彩、大小、形状等的合理布设,且从展示空间视觉设计、有效空间利用设计、“以人为本”空间设计等角度出发,应对传统展示空间设计中凸显出的相应问题,增强展示空间艺术化设计特点,且就此引导观众在产品参观过程中,紧密联系产品信息传达。

空间设计理念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叙事视角;空间设计;关联性;情感设计

1引言

在叙事视角下设计者通过选择各种重点和素材,为某一个展示主题设计一个故事情节背景,并通过设计要素之间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节奏和结构层面,进而创造一个故事情节和一个潜在的情感内容,以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

2叙事视角下的空间设计的概述

叙事就是我们用语言、动作、情感描述一件事情的方式,它通常被运用在文学作品的表达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理念也逐渐被运用到空间设计中来,逐渐成为一种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而在叙事视角下的空间设计,简单来讲就是设计者利用“故事”的形式,引导参观者根据空间内的各要素,通过情感共鸣对空间内容产生一种连贯性的体验。在现代设计条件下,设计者可以将空间内的物体与背景相结合,并通过位置关系、灯光效果、色彩表达等方式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从而激发参观者的情感回应,以便更加全面地展现设计者意图。在叙事视角下,空间设计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一、关联性,在现代空间设计理念中,空间设计要素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冰冷、孤立的存在,而成了不同空间设计情感的载体,因此,在叙事性设计中,设计者不仅会将不同设计要素之间建立情感联系,还会通过氛围的营造在设计材料、结构与空间中融入情感内涵,从而使空间联系成一个整体;二、时间性。时间是叙事的基本要素,空间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在叙事的视角下,设计者会进一步强化这一特点,利用同一空间在不同时间下呈现出来的变化,来保证设计作品在时间顺序上的完整性。

3叙事思维与空间设计的关联性

文学、影视作品在进行叙述的过程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叙事视角下的空间设计也是一样,设计者要想将空间内容转化成一个完整流畅的故事,也用该把握好空间结构与这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3.1空间设计的时间

空间设计的首要因素自然是空间,而这一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也让设计者们忽视了时间要素在表达空间艺术上所起的作用。但是随着不同艺术理念的融合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有意识地将时间要素应用于空间设计中来,以体现叙事性空间设计的动态性。空间设计中的时间包括主观上的时间和客观上的时间两种,前者是设计者利用反映动态变化的事物来激发参观者主观情感上的一种时间衡量;而后者则是指空间构造与自然界时间的变化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呼应。

3.2空间设计的地点

与文学、影视作品中的地点有所不同,空间设计中的地点不再是叙事的承载者,而是叙事本身,即设计者所要表达就是空间中的内容、情感与性格。因此,地点,或者说环境与空前设计紧密相连。在叙事视角下影响空间设计效果的环境主要有两种,即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前者通过引入空前设计可以在叙事中传递一种真实、自然的情感,而后者则会更加人性化地表达该地点的风俗文化特点。

4空间设计的人物

叙事人物往往体现的是一种叙事视角,如在文学、影视作品中由谁来讲故事非常重要。而在空间设计中,叙事人物主要为参观者,即参观者在空间结构的引导下,自主进行场景切换,进而完成对整个空间叙事过程的体验。设计者在利用叙事视角来表达设计内涵的过程中,通常会利用不同类型的场景来完成铺垫、烘托、转折、高潮、收尾这一系列过程,而这也充分体现了空间设计在结构和情感上的关联。

5如何在叙事视角下合理地实现空间设计

与普通的空间展示相比,叙事视角下的空间设计将不同的设计要素利用同一个主题进行串联,并利用现代化手段加以配合,营造出一个能够传递情感的情节,从而使空前设计突破了物质空间的限制,成为一个具有精神内涵的载体。叙事性展现空间与时间的布局在叙事视角下,空间与时间已经成为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在空间设计中,设计者通常会利用时间表达剧情,利用空间结构将剧情进行串联、推进,从而形成逻辑严谨、情节连贯的整体空间。例如贝聿铭先生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就是利用叙事中的留白艺术,将江南人从古至今对苏州的记忆、印象进行融合,从而实现了对时间元素与空间元素的精准把握。

6叙事性地展示多媒体技术与空间的结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成为空间设计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灯光、声效、语音及图像播放系统综合成一个整体,并从视觉、听觉、触觉上对参观者产生强烈的刺激,例如空间设计者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平台,向参观者展示叙事主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让其对叙事内容深入理解,并产生联想,从而强化空前叙事的效果。

7在互动环境中体现叙事性空间设计

随着空间设计理念的发展,在叙事视角下,设计者已经不再满足于“自说自话”这种故事表达方式,而是逐渐倾向于一种引导参观者参与其中,以强化其情感体验的设计方式。而在这种互动设计中,设计者打破了静态欣赏的常规状态,使参观者在移动中与空间要素进行情感互动,并在互动中完成对空间叙事内容的补充与平衡。

8叙事性地展现空间与情感设计

在叙事视角下,让参观者在观赏中体会空前设计的故事情节,体验故事的情感,是设计者的主要目的。空间设计中的不同要素在情感表达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如不同的设计材料的纹路质感、不同颜色的感彩、不同陈设物品的文化内涵等,这些要素是激发参观者情感体验以及相关记忆的重要手段,因此其在情感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9结论

总之,空间设计中的各个要素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在展示物质财富价值的同时,也生动地展示了不同时间段所发生的故事。而在现代设计理念下,利用叙事视角对空间进行设计可以使设计者利用一种说故事方式展示一段历史或者一个物品,以激起参观者的情感共鸣,展示空间结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特征,进而实现对设计者设计理念、设计意图的全面表达。

作者:谢惠 金然 单位: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新媒体艺术系 合肥博微田村电气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朋,张楠.认知视角下城市叙事空间评价指标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5(8):245~249.

[2]刘乃芳,张楠.叙事视角下的空间设计研究综述[J].华中建筑,2015(10):23~26.

上一篇:室内设计文化范文 下一篇:家具创新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