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响的空间

时间:2022-10-03 05:45:54

人们常说“唐诗”,而我却固执地要称其为“诗唐”,没有哪朝的人比唐人更会唱歌了,你听――

温湿的清晨在一阵悠扬的鸟鸣声中醒来,推开窗棂,见了这满园的落红,他们便无限怜惜地吟起了“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闲时,几个好友相聚而坐,在这小小的农舍里,取了陈年的好酒,做了几样随意的农家小菜,便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了;就连那荷锄而作,骄阳难耐之时,他们也不禁叹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这些韵致各异的歌声,承载了唐人的一颦一笑,一泪一泣,亦承载了唐朝的日升月落,起沉荣辱。唐人们是用心在歌,用生命在歌,他们歌而为生,更是生而为歌。

那么,且让我带着景仰之心,来膜拜这片混响的空间吧!

六朝遗梦雄韵起

六朝的宫体诗多华艳奢靡,而当唐人们吹着胡笳羌笛,扬着长鞭驱入宫廷时,他们不禁皱了眉:“听听,这么妩媚的曲调,又怎能不亡国呢?”于是他们小心谨慎着,决心还诗歌以本色。而内心深处,他们却又不免对那醉人之曲心生好感,得意之时,偶吟几曲,也无妨罢!直至以上官先生为代表的上官体的覆灭,唐朝才真正开始了他雄浑昂扬之韵。

于是他们来了。少年豪气,孤标傲世,一种不羁的人格,一种自傲的姿态。他们有如烟花般绚烂,亦如烟花般短暂,而那份不屈的光芒,那声傲然的吟叹,早已划破历史,名留青册了。是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除了他们,又有谁能把离别吟咏得那般乐观洒脱呢?

盛世长歌半唐气

唐韵于此,算是达了极致。酒风习习,酒香醉人,文人诗者两三小聚,对酒赛诗。赢也罢,输也罢,若是吟出妙句了,自是满心得意;若是诗不及人,也是释然一饮,大赞“妙句”。

毫无不平之心。一番的热热闹闹,他便也忍不住了,斜负剑,醉饮酒,载歌而来。此人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他诗酒一生,狂傲一世。当奉旨入门之时,他扬着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派舍我取谁之态;而当放还之日,他又不屑地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潇洒而去,放任山水。真如孩童一般呢!而就是这个大“孩子”,绣口吐出了半个盛唐!怎能不让人怜让人爱,不为这盛世之歌拍案叫绝?!

悲风忽来音渐变

唐自安禄山叛乱之后,便日趋于衰。当此之时,唐之百姓,也便沉在了水深火热之中,暗无天日。那位瘦骨嶙峋、一身正气的老者,是谁?谁在华清宫下,听得那靡靡之音,愤然大怒?谁在月夜荒野,见得寒人的累累白骨,潸然泪下?谁真正以天下之忧而忧,以百姓之苦为苦?又是谁,在萧萧秋风秋雨中,大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是怎样以瘦弱的肩膀,担起了百姓的疾苦呀!

而此时的元白二人,又以相似的姿态走向了我们。一个为国家衰亡而感,为命途多舛而叹,他对着琵琶女叹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而泪湿青衫;一个为家庭衰亡而叹,为物是人非而感,他见得女子于花间而过,便泪流满面,不禁哀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风流唱晚谁与知

人说他是亡国之君。唐朝被他弄丢了,国破了,朝灭了。可那不是他的错,他只是错生在了帝王之家!夜雨凭栏,谁听得他叹了“剪不断,理还乱”;三更惊梦,又有谁解他“罗衾不耐五更寒”?他的愁,他的苦,谁知与共?他只得落泪,又毅然捧杯,饮鸩而尽。

是歌,是泣,有吟,有叹。浑然有致,又自成妙韵,便于这大唐的空间中,混响而成了这悠悠大唐韵,泱泱盛唐风!

【评奖者说】

以《混响的空间》命题,就是希望作文者能够放开思路、出奇出新。作文立意最难,但也最能彰显为文者的水平。立意,就是为文者的境界。作文比赛其实最终也就是比较为文者在什么样的境界上思考问题。在此次命题之下,以中国历史和唐诗入文的最多,当然,能够将这样的立意铺陈出一篇文章来,可见这些作者还是有丰富的阅读基础和一定的思考深度的。但同样材料,立意还是有高下之别。本文即是一篇境界高远之作。

当然,本文还是有一些缺憾的。比如说行文还可以再流畅些,语言还应再精练一下;最后一段以李煜为材料写晚唐之风是否欠妥当?从历史和文学史的角度都需要再斟酌。

上一篇:秋天里的春天 下一篇:瓦尔登湖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