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范文

时间:2023-03-01 15:04:25

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范文第1篇

调查对象:校本部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项目:课外阅读的目的、时间长短、阅读场所、书籍类型及其范围、阅读书籍来源

问卷情况:功300份,收回289份,有效问卷268份,回收率92.73%。

调查目的:了解我校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大学校园良好读书风气的形成。

内容摘要:

对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兴趣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因素,是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成才的起点和成就事业的沃土。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兴趣系统的研究,有助于高等学校准确及时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状况,以便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积极兴趣,从而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状况阅读兴趣阅读目的

调查单位分布:分布基本均衡

学院年级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合计

能源1112111044

信电1214111249

管理91312640

文法9991340

外文1411171153

体育108131142

合计65677363268

二、结果与分析

(一)课外阅读的状况:

本次调查涉及大学生的整个课外活动,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兴趣丰富多彩,范围广泛,种类繁多。当代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按次序排列分别为:课外阅读65%、网上冲浪62%、体育活动59%、观看影视58%、玩25%、其他(2%)。本次调查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范围是书籍、报纸和杂志,调查表明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就是阅读!这说明我校大学生对课外阅读有较高热情,对课外阅读持积极态度。

其直观图如下:

表一:

情况网上冲浪体育活动课外阅读观看影视其他

人数1671596817515618

比例62%59%25%65%58%2%

上网和课外阅读是大学生打发业余时间最常用的方法,我们从其他调查结果了解到,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把网络用于学习的只占较小的比重,而用于聊天和玩游戏的所占比重最大.我们走进网吧和学校机房的时候就会获得一些体验和清醒的认识---应接不暇的是奇迹-传奇-大话西游等网络贵族游戏和如CS等硬盘游戏,以及嘟嘟嘟的QQ铃声。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我们应该感到幸运---课外阅读者比网上冲浪者高出三个百分点,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现在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提高了很多,对自己的前景不如以前那么自信,知道怎么才能增加自己在未来竞争中获胜的筹码,切身感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修养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逐渐多了几分成熟,少了一些冲动和急噪,开始用审视的目光看待未来。令人欣慰的是,作为理工类院校的矿业大学,有阅读习惯的人占总人数的94%,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尤其是在阅读类型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结果:

大学生课外阅读类型(表二:)

情况专业辅导文学类外语计算机其他合计

人数251612755268

比例(%)9.3360.0710.0720.52100

文学类书籍的阅读者要远多与其他如专业辅导、外语计算机等,达到60.07%,如果在人文类院校,这并不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字,但在以煤炭专业为主导的矿大,能有这样的结果,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这里缺少纵向比较的数据),作为文科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安慰,因为这写数据可以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学校又多了一些人文气息,已经在向真正的综合类院校转变,不必担心一个崇尚学术自由和学术交流的人文学者在这里找不到知音和“敌人”。但是这里又存在了一个问题,就是人们课外阅读的结构是否合理的情况,大学生都对文学特别青睐,而对专业课的学习却不够重视,容易出现对什么都了解除了自己的专业的怪现象。

每天课外阅读所花时间(表三:)

情况1小时以内2小时3小时3小时以上合计

人数124943416268

比例(%)46.2735.0712.695.97100

月阅读量(表四:)

情况0本1-2本3-4本4本以上合计

组中值01.53.54.5

人数111348142268

比例(%)4.149.6329.8519.42100

从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上,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人们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及重视程度:

在时间上:46.27%的学生每天花1小时左右的时间作课外阅读,35.07%的学生花2小时,12.69%的学生花3小时,5.97%的学生花3小时以上的时间。所花时间在两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81.34%,超过两小时的仅占18.66%,说明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是偏少。因为大学还是相别于高中的,我们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从时间上看,我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

在阅读量上:没月不搞课外阅读的仅占4.1%,有49.63%的人每月读1.5本,29.85%的学生每月读3.5本。而每月读4.5本的占了19.42%。从阅读两上暴露的问题则更加明显:每月阅读量在1.5本以内占53.73%,在3.5本以上的仅占49.27%,在业余时间很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重状况,不管怎样也不算是合理。所以虽然矿大的人文气氛有所改善,但总体上还是不够理想,与以文科为主导的学校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状况:

从表二:大学生课外阅读类型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比较偏爱文学类(60.07%),外语计算机次之(10.07%),专业辅导仅9.33%,其他20.52%

(一)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差异

类型年级专业辅导类文学类外语计算机类其他合计

一年级24081565

二年级14451464

三年级729101359

四年级322121552

从年级看,大一大学生专业辅导类占课外阅读的3.08%,文学类占61.54%,外语计算机占12.31%;大二:专业辅导1.56%,文学类68.75%,外语计算机类7.81%;大三学生:

专业辅导11.86%,文学49.15%,外语计算机16.95%;大四:专业辅导类5.77%,文学类42.31%,外语计算机类23.08%。对于不如同的年级,同学的阅读状况并不一样,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低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娱乐性、消遣性的课外读物;高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知识性、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课外读物,其中文学类的读物大二是高峰,然后呈递减的趋势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分析

课外阅读兴趣,是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课外活动兴趣之一,占总人数的65%,这也是大学生作为知识文化群体的主要特征。调查发现,文学书籍(主要是小说)依然是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中最主要的读物,这与文学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关。同时在紧张而又枯燥的专业学习之余,大学生们希望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类读物,文学类书籍以其思想性和批判性的风格,非常适合大学生的阅读心理(也适合更多的大众),因此成为了大学生首选的阅读刊物。造成大学生低年级和高年级阅读兴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低年级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比较差,学术水准较低,专业理想尚未完全形成,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方法,因而对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的课外读物难以产生兴趣,只能把阅读兴趣主要放在消遣、娱乐性的读物上。

三、大学生的阅读动机

情况陶冶情操拓展知识指导实践提高考分其他

人数15021763919

比例(%)55.9780.9723.513.367.09

55.97%大学生的阅读目的是为了陶冶情操,80.97%是为了拓展知识,指导实践也占了25.31%,而为了提高考分的仅占3.36%。这说明在课外阅读中,人们的功利意识并不是太强,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提高考分,拿到学分,在考试中可以不“挂”,而是上升到一个高度,即为了自身发展,提高自己的素质,全面发展自己,培养自己的人格,也是为了指导自己的学习,使自己的行为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同时,也是为了调节机械的专业学习,获取专业以外的知识,养成合理的习惯,从这一点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文学类读物更受大学生的欢迎了。从大学生的阅读动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课外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提高自我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已经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最重要的方式,专业学习固然很重要,但是若没有课外阅读的调节和补充,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也是不可想象的。

三、总结:

(1)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本次调查表明在课外阅读兴趣等方面,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表现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种类也繁多,虽然在调查中,我们知道的是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比较偏爱,但这并不能掩盖阅读的多样化倾向,大学生注重从多方面去发展提高自己,需要从不同的方向入手,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修养。

(2)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

个体兴趣自身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的特征,对满足大学生课外业余活动和闲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和自身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途径。例如大学生对文学类课外读物的兴趣,满足了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生活,并借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表达自己对生活憧憬的美好意愿和情感,这对他们强烈的探索人生、探索生活需要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的过多重视,而埋头于对他人生活的解读,忽视了自己的现实生活,这也显然不利于大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

(3)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具有社会性和实用性

课外阅读范文第2篇

一、正确处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现代中学生有较宽松的学习时间,课外阅读作为课内学习的辅助活动,为他们学习提供丰富的营养,要合理科学的安排好课外阅读时间和分量,减少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的冲突,在不影响课内知识学习的前提下,自我调节,相辅相成。

二、正确的阅读方法。

语言学家王力说过,选择书很重要,不选择如果读的是一本没用的书,或者是一本坏书,那是在浪费时间,不只是在浪费时间,有时会接受错误的东西。阅读课外书应本着宁少勿多,宁缺勿滥的原则。要有目的性要有所得,要选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读,最好与课本有关联。例如看小说不能只欣赏离奇的情节,二要注意学习方法,还要掌握好一定的时间和分量。如果不分优劣统统拿来吞下,定会闹肚子的。另外切莫在课堂上看课外书,更不能迷恋于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

三、正确引导选择好课外读物。

很多学生对课外读物缺乏足够的认识,盲从性大,别人看什么就看什么,别人说好看就去看。作为班主任要积极帮助学生从看阔视野,培养能力,提高思想和审美情趣的角度入手,并结合中学生思想活跃,接纳能力强的特点,选好书读好书。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中外经典名著和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刊物如《中学生阅读》、《中国新一代》、等,尤其要选一些与课业也有关的读物,如学习了《买火柴的小女孩》,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另外老师可以把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列一份见表,推荐跟学生们,是学生有的放矢,不至于无从下手,影响到阅读兴趣及效果。

四、反馈阅读效果做好阅读总结。

课外阅读效果如何也是教师应及时掌握的一个重要数据。为了对所读读物有较深认识应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不动笔墨”即有两层含义:一、在阅读过程中对重要语句精彩描写用圈点标记。二、写读书笔记,读一篇都要有心得体会,长则数页,短则几十个字,另外也可以利用交流会、故事会、阅读比赛帮助学生多读好书。交流会不拘形式,自由发言随意讲述,即兴发挥,一的学生一本书,几十个学生就会成为一个小图书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思维可以跨越时空,精神受到洗礼,在丰富课外生活的同时,有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外阅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课外阅读 有效性 价值

教师、家长为了促使学生成绩进一步的提高,往往视课外阅读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也往往面对学生大量阅读休闲书籍而束手无策;更有甚者,部分家长或老师只把阅读优秀习作当做学生唯一的课外读物,而忽略博览群书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促使学生既能完成《新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量”的规定,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呢?在课外阅读中,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寻求课外阅读的价值所在。

一、固守一种理念:从功利阅读向经典阅读转变

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推行,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大约有三分之一是用在阅读教科书上,三分之二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的。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会非常肤浅,这样只能把负担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由于家庭作业负担重了,他们就没有时间阅读科学书刊,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于是,鼓励学生阅读的老师越来越多,但鼓励孩子读的往往是与学业有关的书籍,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颇具危险性的通病是缺乏读书气氛,没有读书的需要。现在的许多学生手中捧着卡通书、通俗故事、作文选编和流行杂志等。这种感性化、浅层次的功利性阅读,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读书需要,而是为娱乐,为功利。难怪家长或学校把作文选、作文辅导用书当做孩子最好的读物,整天书包里放着读不完的优秀习作,最终导致的是学生阅读兴趣的缺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青少年在学生时代多读一些好书,绝不仅仅可以起到提升智慧、阅读品位和文学水准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多读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只有经典阅读成为每个家长、每个老师思想中固守的理念,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在对一篇篇经典的文章中迅速提高。同时,也只有每位老师有了这样的理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不再是一句空话。

二、培养一种意志:从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转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它是阅读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也是阅读动机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这是叩开学生阅读大门的钥匙,但它表现出来的仅仅是一种兴趣化阅读。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新课标》与老师推荐的读物,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上述第二种现象,证明了这一点。不是学生不知道他要读什么书,也不是老师没有推荐经典给学生,而是他们没有一定的意志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意志力,提升阅读经典的兴趣呢?第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经典阅读兴趣。班级阅读氛围的营造,直接关系着阅读成效的大小,关系着阅读意志的培养。在班级浓厚的阅读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升阅读意志,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第二,明确意义,形成各年级阅读体系。在《新课标》中,各年段都有明确的阅读量,把它分解到每个学期、每个月、每一天,以此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培养其阅读的自觉性,促使他们从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转变。第三,同伴互助,让经典阅读进行到底。第四,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成果,强化意志阅读。阅读的过程是艰苦的,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在体验中,使学生获得成功感,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增强学生的阅读意志。

三、营造二种氛围:张扬经典阅读的价值

课外阅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贯穿于学生整个求学之路,而且是关乎学生“终身教育”的大事。但有一部分老师因为学生成绩不理想,所以增加作业量,增加补课时间。这样做效果不明显,提高“学困生”学业成绩应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活跃学生的思维,授予学生学习方法、因材施教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一步步取得成绩,而课外阅读完全具备这些功能。苏霍姆斯基说:“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更多地阅读,从而体现经典阅读的价值。”

(一)营造和谐的校园师生经典阅读氛围。

《学记》云:“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特别是在小学,学生受环境影响更大。学校可以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让孩子与教师一起阅读,一起成长,二者之间形成“共生”效应,达到相互依存、彼此有益的境界。

学生一味地阅读,时间一长,阅读就显得枯燥。学校可设置一个交流平台,如我在自己的博客中专门开辟了“学生读书专栏”,让学生在阅读经典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观点,说说自己阅读的收获、阅读的方法,以此营造和谐的师生经典阅读的氛围。同时,学校可以有意地向孩子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的故事,通过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

(二)营造温馨的家庭亲子经典阅读氛围。

心理学家科尔曼在研究中发现:“在决定儿童的学习成就方面,家庭因素比学校因素更重要。”家长更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第一任老师。亲子阅读特别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有非常大的作用。如果家长能有意引导学生走上热爱阅读之路,那么浓浓的书香将引领学生踏上不断进步之路。

课外阅读绝不是鸡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只能从课外阅读开始,从阅读经典开始,从意志阅读培养开始。它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机械的,更不是单一的。它应该是每个老师、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学生在一本本经典书籍的熏陶下,将会实现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教学交流.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杂志,2008(4).

[2]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课外阅读范文第4篇

一、因势利导,科学选择

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的不同,教师选择的读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有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推荐一本好书,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所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好的作品,保证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那么我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1.提高思想修养的阅读。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阶段,除了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教师让学生阅读一些品味较高的书籍,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培养文学素养的阅读。文学修养是一个人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培养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所以在阅读时要尽量选择古今中外名家的代表作,让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到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同时还要兼顾散文、诗歌、小说等各种文体,引导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不要一味追求情节,而要从作品的内容、思想、情感、语言、技巧等方面去理解和挖掘作品的美。

3.增强阅读能力的阅读。课外阅读往往是紧密配合课堂教学进行的,通过对与教材内容相同或相关的书籍的阅读,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一般的课外读物比教材的内容要广要深,有利于满足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的求知欲,发挥他们的潜力。这种阅读可以在课堂之前进行超前阅读,也可以与课堂教学同步,或在学一个单元的内容之后进行学后阅读。超前阅读有利于带着问题听课,同步阅读有利于及时帮助理解,学后阅读则有利于系统的归纳总结。

二、方法指导,事半功倍

课外阅读的效果,不仅取决于阅读的量,而且取决于阅读的质,更取决于阅读的方法。许多学生因缺乏指导而贪多求快,囫囵吞枣,以至于读书不求甚解,费力多而收获少。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粗读和精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定期举行读书汇报会,适当地开展辩论,在集体智慧的运用中,扩充学生的知识领域。

高质量的阅读能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和社会,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致力于帮助学生做好课外阅读,为我们的教学增添助力,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课外阅读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 鼓励 耐心 细心 阅读的快乐

说到小学生语文,让很多家长和老师头疼的是阅读,阅读对于一些孩子确实是老大难,如果大家都不好也没事,问题是又有些孩子从一年级开始甚至幼儿园时就在语言方面很强。一二年级的孩子看图写话难呀,因为好多孩子写不出东西来,也看不出图说的啥。我认为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千万不要急,老师不能急家长也不能急,只要您的孩子会说话就能写话。现在我们好多学校班容量大所以我们工作量大。但我们不能打消孩子的学习热情,尤其是一开始,凡是开头难,我们要有耐心,拇指教育鼓励教育很重要,我们应该采取这种教育。很多孩子男孩子居多好动不喜欢看书,看书只局限于课本,我们做过调查就是好多在班里头几名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几乎没读过课外书。这让我们很惊讶! 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是读书可以改变我们自身的气质。读书对我们小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大有裨益。读书不仅包括课本还包括课外书籍,比如四大名著和现当代文学里名著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都要求我们多读书。

小学生为什么几十个字的看图写话都这么难呢?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少。就好比牛只有吃了草才能产出奶来。要想让孩子能很好的写东西办法就是让他们多读多写,不光是课本,在课下也应该读些课外书籍。“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要我们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课外阅读习惯怎样培养呢?学校和家长都有很多事要做。学校要定期举行阅读比赛,给孩子们树立榜样,营造阅读的环境。一般父母爱读书的家庭孩子的语文成绩都不会差,这些孩子往往喜欢读书,读书会是他们儿童时光的大部分内容,他们无书不欢,走到哪都会带着书,他们带的书又不尽相同,科幻、童话、发现、地理、穿越等等多有。每当看着孩子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中我都十分的高兴,因为我知道他们是快乐的学习者。读书能让我们安静下来、能让我们善于思考、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我们常常会发现爱读书语文好的孩子数学英语成绩往往也很好。对于那些父母不喜欢阅读的家庭怎样呢?方法应该还是很多的,监督孩子读一些书,可以陪孩子看会书,给孩子们定一个容易做到的目标,每天多要求孩子去完成它,不要小看一点点的进步,时间长了就会有大的成功。要奖励孩子让孩子知道他做的好,应该更加努力。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了。

学生在阅读一篇好文章时,应该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以很短,哪怕只是文中的一句话也行。其实我们在看一本书时尤其小学生应该注意生字生词和好词好句。对于精彩部分我们都可以尝试去背过他。对于老师和家长可以定期看看孩子的读书笔记,不是审批更不是检查,而是用欣赏的的心态去看孩子的读书笔记。老师可以在得到孩子本人许可下让其他学生传看。在班级里营造出多看书多做笔记的习惯。最好在期末给爱看书的孩子弄一个奖什么的。学校也要为学生们营造阅读环境,每学期都要搞一次阅读周,比比看谁读的书多,谁读的好读的准,谁的声音洪亮和更感情饱满,每学期都要弄一次作文比赛周,对于写得好的学生要给予嘉奖。不放弃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每一次机会,在每一节日时六一、十一甚至教师节都要安排学生演讲阅读节目。还可以安排课前一个小故事,锻炼学生阅读和演讲能力。班集体还可以成立阅读小组,让大家在集体中学习。老师要细心观察知道谁喜欢读书,谁不喜欢读书,分类指导。

班里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大多都不同,读书的类别各不相同,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总有奇思妙想,并且对语言敏感性高,写东西语不惊人死不休。如何炼成古人那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那需要我们多读多背练好童子功。我曾经有一个孩子,许多老师不喜欢他。原因很多,爸妈忙没时间管孩子,个人卫生差;自我完成能力差;不听老师话,叛逆心理强;爱和同学打架。这个学生是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都讨厌他。我虽然不是这个学生的任课教师也不是他的班主任,但我认识他的父母,并且也多少了解这个孩子。因为我知道他妈妈曾经就是一个好学生,爱读书喜欢思考。自学考注会。并且那孩子每次见我都给我打招呼。出于跟孩子母亲同学关系,我开始关注这个孩子,放学后就带他回我家写作业。我发现这个孩子肯定是人才,这孩子叛逆心强是因为他自己有自我判断力他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哪怕是老师的话他也要去验证一番,他十分有耐心,即使很晚了他的作业字迹都是一笔一划但必须有人看着他。他想象力丰富,出口成章虽然有时用词不太恰当。跟我写了几个月作业成绩明显提高。孩子又有时间看课外书了。每当课间在他教室经过时看见他在享受课外读物大餐时我都十分高兴。我认为这个孩子本来就是一个好学生,他想象力丰富,理解能力强,爱读书,当然每个孩子都有小顽皮,我们应该包容毕竟他们还是孩子。

课外阅读范文第6篇

一问本质——课外阅读不“课外”

课内阅读一直以来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课外阅读有时成了锦上添花的应景之物。身为任重道远的语文老师,我们应该从语文教育本质的视角去反思“课外阅读真的课外吗”。

不,课外阅读绝不“课外”。

(1)“阅读”从来就不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附属品,而应该是语文教育的基本方式和根本目的。简单点来说就是不要认为语文老师只管好“课内阅读”就行,课外阅读提一提就算了。这恰恰本末倒置了,我们更应该让我们的“课内”为“课外”服务,课内教会读书的方法,启迪读书的热情,是为了课外放手让学生热爱读书。

(2)我们应该致力于建构以读书为中心的语文教学体系,打破我们通常所认定的课内、课外的壁垒,让课内对课外开放,让课内与课外融通。要始终坚信读书是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最根本的方法。我们识字、写字、学课文就是为了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进而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

只有对“课外阅读”的本质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形成了这样的“重视”,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从根本上提升课外阅读的质量。

二问方法——课外阅读应“课外”

有了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一些“浓墨重彩”的课外阅读课就应运而生。有的教师从内容到方法,从人物到主题,一番分析、几次辅导,好像不讲透就是不负责任,好像太简单就是水平太低;又或者教师以阅读专家的身份自居,总是让学生完成一整套的规定动作,比如摘抄、写读后感等;又或者课外阅读课设计精致得成了表演;又或者课外阅读的书成为了学生的第二本语文书,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埋头做课外阅读题……如此种种使我们愈加感觉到课外阅读已经承受了它所不能承受之重——沦为了一种应试的工具,一种所谓素质教育宣传的工具。试想,学生提到课外阅读就带着一种恐惧和厌恶,又怎么能让学生成为“自觉的阅读者”呢?因此,在认清课外阅读本质的基础上,我们更要反思课外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的过程应该“课外一些”。

1.“净”显单纯——让阅读无功利

“净”指的是净化课外阅读的目标。课外阅读不应该是为了考试,为了作文,为了老师检查,也不应是昨天读的书今天就一定要有效果……课外阅读应该是一种春风化雨的熏陶,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是一种单纯的身心愉悦之旅。而课外阅读课应该是一扇窗子,一扇通向某部作品、某位作家、某个世界的窗子;应该是一个起点,一个有可能启程去阅读文字、与灵魂对话的起点;是一个约会,一个“老师在书中等你”“成长在书中等你”的约会。如果一节课外阅读课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那它就是成功的。

因此我们应该倡导一种澄澈的阅读,一种纯粹的阅读,尤其是在儿童阅读的起始阶段,要为儿童展开一个无功利的阅读世界,鼓励他们为乐趣而阅读,尽可能地让他们在无功利目标的情况下自然、原始地阅读,体验文字本身的乐趣和阅读引发人们情绪的乐趣,感知被唤起熟悉经验的乐趣和引发想象的乐趣,享受自得其乐解说作品个中奥秘的乐趣和与他人分享的乐趣(培利·诺德曼《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而这种种乐趣必将吸引着孩子迈上自觉阅读之路。

2.“读”养情性——让阅读轻负担

现今课外阅读中流行着种种“规定动作”——摘抄好词好句,重点段落批注,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等等。怎样才能够卸除加载在课外阅读上的沉重负担呢?采用一些非指导性的策略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一个值得一提的非指导性策略是朗读。研究一下我们成人自己的阅读经历,我们常常读到动情之处想要读出声音,读到精彩之处希望读给他人听……这就是阅读的一种真实状态。因此我们也要认同儿童阅读中最简单的策略有时就是最好的,越是轻松的阅读对儿童来说越有效果。而朗读就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也是学生习得、老师教学的有效方式。让朗读成为语文教师的一种习惯,成为孩子们课外阅读中的一种习惯,孩子们就能够在朗读中感受文学的魅力,涵养性情,在朗读中思考、感悟、表达、分享……由此可见,朗读不失为学生轻松阅读、可持续阅读、终身阅读的一剂良方。

结语:

当我们看透课外阅读“非课外”的本质,找回语文教育的原点,我们心中才会珍藏着课外阅读之“重”。但,当我们从人本的视角来看待课外阅读时,“课外阅读”应该抛弃浮华与功利,没有过多的压力与约束,应该发自学生心底的兴趣与期待,应该更轻松、轻巧,更轻盈、轻扬一些……

课外阅读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务实

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再是语文教育的“点缀”,更不是可无可有的“软任务”。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这说明什么?说明语文学习不能局限在小课堂里,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这一理念已被许多学校领导、老师接受并付诸实践,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课外阅读的盲目性、随意性却很大,普通存在“三实三虚”的现象(即重数量轻质量、重兴趣轻引导、重内化轻外化),使课外阅读不能真正落到实处,效果不尽人意。针对这种现象,我大胆探索,努力创新,终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保量提质,夯实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明文规定:“课外阅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明确地界定了课外阅读的定量指标。数量是质量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一定的质量。朱熹曾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更是妇孺皆知。可见扩大阅读量势在必行。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督促和检查措施,提倡和要求最终会成空谈,语文教学还是难以走出画地为牢的局面。在课外阅读中,如何保量提质,我认为要抓好下列环节:

1.营造“读书”环境

人是社会的人,学校、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利用人的从众心理,创设读书的大环境,形成读书的好风气是很重要的。学校可利用一切可利用空间,开设读书廊、文化厅、阅览室,张挂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在教室里为每一个孩子开设小“书柜”,把自己喜欢的书、报刊装进书柜,保证“资源”充足并不断补充新“货源”,资源可独享,更提倡共享。另外,班级适当订些“少年报”“语文报”“红树林”等多种读物供学生选择阅读,布置“读书园地”“展示平台”,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篇章、段落或读书心得都在“读书园地里”“展示平台上”展现,以便互相交流。

2.保证“读书”时间

阅读是需要时间的,课外阅读的时间主要在课余,但把所有任务都放到课外是不合适的。因为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低下,加上贪玩好动,除个别天生的读书迷外,大部分学生对读书的“需要”还须老师的督促和循循善导,适时地“加温”。同时我们对课内的文章,要长文短讲,短文精讲,节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甚至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每周开设两节“自由阅读”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自由阅读,自由笔记,形式不拘一格,有时空间不求统一,可到阅览室、教室、操场的树阴下。

除了合理利用教学,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给学生留出时间阅读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家长会,给家长们专题讲解有关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重要性,告诉家长课外阅读是学生求知、启智、奠定良好素质的重要平台,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建议家长买一些适合小学生看的,老师推荐的书目,并督促学生每天看书的时间保证在20-30分钟,把看课外书作为每一天的必修课。

3.教给“读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们的建议》中写道:“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如何正确指导小学生阅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数量固然重要,但只一味追求数量不求质量,通过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有的老师硬性规定学生一定读多少本书,读什么书;或每天一定要摘抄多少名言佳句,这种只求“量”不求“质”的做法,只会扼杀课外阅读的兴趣,摧残阅读的个性,课外阅读还会成为学生课外负担。因此,在保证课外阅读数量的基础上,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是保证其阅读的“质量”的根本。

二、以趣导行,落实目标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能如花香引来了蜜蜂一样。因此,教师只有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其朝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才能落实我们课外阅读的目标。

1.先“放”再“收”

在学生刚开始课外阅读时,“放任自由”是比较合适的办法,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卡通笑话,全凭学生喜欢,当学生逐渐觉得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和生命的需要时,老师再适当给学生推荐一些比较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刊并提出读书要求,先“放”后“收”,给学生一个适应过渡期,有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2.开展读书活动

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学生创设了自我表现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读书活动”是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的孩子喜欢的一种形式。

三、从内到外,充实心灵

1.训练语感强内化

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读书的艺术:(1)读书贵精不贵多。“与其匆匆博览百本,不如彻底消化几本。”(弗奥斯本:《训儿》)所以,我们要求学生读书要通读精读,读有所悟。(2)读书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读书多而不思考,头脑就会因膨胀而受到压抑,弊多利少,只有思考和消化书上的知识,才能发挥书的作用,给人头脑以健康和活力。因此,我们要帮助孩子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感悟的习惯。

2.重视迁移外化

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后,老师应适当指导学生做一些迁移性练习。记得我在“学校读书月”期间,结合同学们读的大量书籍,布置他们写片断,比如,在“小溪、大河、大海、诗歌、散文、小说、门、窗、锁”等词语中选择三个以上词语写片断。经过启发、辅导,不少同学写出了好的片断。在此仅撷取一例:我爱小溪如诗,清越,含蓄;我爱大河如散文,意随笔走,洋洋洒洒;我爱大海如小说,读不尽的意味,想不够的生活。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深化,从而能巩固课外阅读的效果。

课外阅读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求实是课外阅读的主旋律,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海中扬帆畅游,在书的“滋润”下茁壮成长,让我们唱响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做到高效求实。

参考文献:

[1]曹琴.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浅析[J].考试周刊,2010,(04):58.

[2]王艳.课外阅读,孩子飞翔的翅膀――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J].新课程, 2013, (03):70-71.

课外阅读范文第8篇

一、课外阅读是小学生知识结构发展的必由之路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升,必定要有大量的阅读量作为基础。教材和书本固然重要,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其实就是个“例子”。“例子”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学会阅读,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大量阅读、大量地接触语言,才能形成连贯的知识网,在学生的脑中建立丰富的“语言素材树”,才能使学生获得充足的语言信息,才能帮助学生巩固识字成果、感悟理解语言精髓,学会赏析,领悟表达,增强阅读能力,扎扎实实提高语文的基本素养。

阅读的基本素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张海迪没有进过一天学校,但是她却以惊人的毅力,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世界语。她最喜欢的是阅读。她最喜欢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还有《古丽亚的道路》《我的大学》《真正的人》等催人奋进的书。她在两年内读完了革县图书馆于她有用的全部藏书,涉猎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名著。她的事例充分证明了阅读对于一个人成长的至关重要。事实也充分证明,阅读能力愈强的人,他的发展能力就愈强。通过大量阅读对语言文字的直接体验,不仅可以有效地构建个人独特的语言文字知识体系,而且可以陶冶情操,促进思考,追求真理,提升人生境界,因而对个人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

1.课内课外融为一体

课内的阅读应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而课外的阅读则是课内阅读的延伸与拓展。课内的阅读可以学会阅读的方法,而阅读真正的收获还是在于课外的阅读。课内和课外有效结合,不但可以使学生从课内学会方法和技能,以便能更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而且能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对课内阅读进行补充、巩固和验证,互惠互利、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因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站在“大语文”的立场上,必须具备课内外一体化的意识,将教材用作“例子”,绝不能就课文教课文,注意将课文与课外阅读相联系,甚至与这一类阅读相联系,与整个单元的大目标或者整册课本的大目标相联系,将教材资源和课外阅读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起一个更加丰厚的阅读教学资源。这样就能高瞻远瞩、因地制宜,减少语文教学的盲目性,增强教学的目的性。

2.课内获得有用的方法是关键

想要有效开展课外阅读,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注重对教材中课文的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主要线索等的教学,这些就是学生学会有效阅读的关键。例如,在文章的“表达方式”上,要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主体结构、表达方法和写作特色等;在“领悟写作方法”上,要让学生学会圈画批注法,学会抓文章的主要内容、抓故事的跌宕情节、抓文眼、抓关键句、抓中心句,边读边想;学会从联系上下文、联系课题、联系同类文章或自己的生活经历,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思想等方面去思考;还要让学生学会粗读和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如果在课堂上运用此法,再适当选择相类似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去当堂练习或者放于课后去练习,日积月累,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利用课内之法行之于课外阅读了。

3.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学生有效阅读,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良好的校园、班级环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行程至关重要。我们要做的是,用校园内浓郁的书香墨香气息熏陶学生,有利于学生沉浸在读书的氛围之中。如,校园内名人名言、经典诗文等的悬挂、学校书吧、班级读书角等,学生耳濡目染,就可谓是“润物细无声”。同时,学校或班级还可以有计划地开展一些班级读书会、读书汇报会、读书知识竞赛、教师的读书指导课、读书沙龙,甚至师生共读、漂流读、易书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阅读,产生良好的课外阅读效果。

课外阅读范文第9篇

一、加强诱导,激发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内动力”。在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的双重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生兴趣,比习本身更为重要。而大量阅读所培养的阅读兴趣,则可迁移为习兴趣。世界上的一些伟人、名人及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者等,无不是从童年大量阅读引起的阅读兴趣,迁移为强烈的习兴趣、求知欲而走向成功的。为了贯彻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生课外阅读总量,语文教师应重视激发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根据小生爱看电视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生听故事录音,经常让生上台讲故事。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会对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要告诉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生便会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是使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教师不仅可用指名读、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还可采用游戏、表演等方式,以帮助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增强阅读的兴趣。

二、重视指导,培养生的阅读能力

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的阅读方法。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不是单纯地做做“加法”就能奏效的,它涉及语文教的全面改革,必须转变阅读教的指导思想,优化阅读教的过程,改革阅读教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要使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就要给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在激发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改革阅读教,教给生阅读的方法,是提高课外阅读效果的前提和关键。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之中,指导生掌握科的读书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浏览法、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这样生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内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注重养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生“读思结合”的习惯

多读勤思才能有所收获。在阅读教过程中,应注意培养生边读边思的习惯,主要是启发引导生在阅读中善于抓重点,深入钻研,独立思考,达到弄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会写作技巧。这种阅读习惯的培养一般在课内阅读教中进行。

2.培养生“读说结合”“读议结合”的习惯

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生看了许多书报,习了丰富多彩的知识。为了防止生走马观花、不求甚解,使生有所得,有目的地举办故事会、读书报告会、知识竞赛、向家人汇报收获等活动,让生把所看的内容,通过归纳总结,提取精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开展“读书评书”“好书推荐”等活动,让生议一议、评一评所读之书籍的优劣,从而达到互荐好书、评议中提高欣赏水平的目的。

3.培养生“读写结合”的习惯

在指导阅读过程中,培养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求生在读书时,可边读边画,把书中的锦句佳词、精彩片断摘录下来,以便重点习,还可以在一旁写上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为了让生积累写作材料,提高生的理解、鉴赏能力,要求生大量写读书笔记,做到每读必写。读书笔记的写作应从生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二、三年级以摘抄型为主,可写简单的读后感;四年级以提纲型和感想型为主,可旁及其它;五、六年级以感想型为主,鼓励创造型写作兼顾其它,从而促进生的有效阅读。另外,还应指导生办好手抄报,增加生读写结合的机会,激发生的阅读兴趣,提高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创造机会,体验阅读的成功喜悦

体验阅读的成功喜悦是激励孩子认真习的动力。如果孩子在习中经常获得成功,他的自尊心就得到满足,就会有较强的自信心,对习更有兴趣,更有信心,从而不断进步,形成良性循环。

课外阅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59-0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学生明确要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被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要求提出来的,并提出了量的要求。

但是,由于我校在比较落后的农村县城,旧的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课外阅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总是把课堂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中心,课外阅读被认为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外活动”,甚至认为读课外书会影响“正课”的学习。此外,在西部落后的农村县城出现的特有的“留守儿童现象”,使学生缺少应有的课外阅读环境和氛围。因此,课外阅读成为了是可有可无“软任务”,有名无实。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我们应重新认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所处的位置,明确时代赋予它的一些新的功能与特点,立足课堂,主动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环境,进行有效的指导,使他们“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并自觉形成在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下面我结合所在班级的实际,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一、整合出一个广阔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有书可读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书源是首要条件。由于我校书源十分匮乏,而我班学生大多数为留守儿童,家长受教育的情况相对较低,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因此在书源上,我动了一番脑筋。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带头每学期给班级购买十本课外书,同时发动家长,每学期为孩子买两本孩子喜欢的课外书。在每个人都认真读过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后,捐给班级。同时我又自己做了一个书柜,放在教室的一个角落,成立图书角,设立图书管理员,制定图书管理制度,孩子们把书带到班级里进行登记,由图书管理员负责借阅。每学期更换一次,保证常换常新。这样每个孩子手中的课外书,就成了我们全班的共同财富,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二、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引领孩子们进入精彩的课外阅读世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能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我班学生大多数为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受教育的情况相对较低,受家庭影响,学生大多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大的阅读量。电视、游戏等活动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面对这样的阅读状况,我心里很是着急。我寻思怎么让我的孩子们能爱上读书?我要先让他们感受静心读书的乐趣。我利用每周一、三、五的晨读时间给他们讲讲他们感兴趣的故事、寓言、童话等。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我故意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的告诉孩子们: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如果你想知道更精彩的故事情节,就去看看这本书吧!学生们都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这极大刺激学生对读书的需求,不断发出“我要读书”的心灵中的个性化的呼喊。于是在孩子们的强烈要求下,我班的周一、三、五的晨读就变成了“课外阅读专用时间。

为了让孩子们保持持久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我还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读书会”“佳作赏析”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故事会”、“自编剧本表演”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朗诵比赛”在欣赏美文的同时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把单一的阅读活动转化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在活动中、竞争中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从而使其心身得以健康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发掘

三、课外阅读与课堂阅读教学相结合,进行阅读指导,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注重书中的故事情节,收效甚微。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为了加深记忆,扩大积累,课外阅读还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每学期开学初,我给班级每人发一本摘抄本,美其名为“采蜜集”,以后每周布置摘抄作业,要求把本周内所阅读的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或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摘抄在“采蜜集”中,可以引导学生摘录好词佳句、警句格言贮存进自己的摘抄本;进入高年级后采蜜集换成了“读书随感”要让学生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每读完一本,要写下读书心得或随感,学会对作品进行鉴赏、评价,学以致用。

上一篇:拼音教学范文 下一篇:物流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