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教学范文

时间:2023-02-21 16:23:36

拼音教学

拼音教学范文第1篇

但纵观多年的汉语拼音教学情况可见,汉语拼音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在教学目标上,教师没有准确把握课标的基本要求,对学生的要求超出了绝大部分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实际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对重难点没有明确的认识,对拼音知识的教授存在缺漏和错误;在教学形式上,没有追求教学形式的趣味性而干巴巴地传授或一味追求教学形式的趣味性而忽略教学实效,造成低效教学;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教学时快马加鞭赶进度,又没有及时给予复习巩固,学生对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不扎实,遗忘快,对汉语拼音的有效获得率较低等。

那么针对汉语拼音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呢?我就十余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浅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准确把握新课标,正确定位汉语拼音学习目标

2001年颁步的课标对汉语拼音教学要求的定位比以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课标将学习目标定位于: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这样设定要求的考虑是立足于“用”,只把汉语拼音作为认读汉字、纠正方言的工具,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这样做有助于改变汉语拼音内容过多,要求过高,教学时间过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的状况。总之,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比以往大大的降低了,因此,我们教师要准确把握新课标要求,正确定位汉语拼音学习目标,不要在教学中盲目提高标准,增加难度。让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造成了低效教学。

二、准确解读教材,明确汉语拼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我们现在的教材在汉语拼音的内容编排和呈现方式上加强了汉语拼音与识字和发展语言的有机整合。每一课中都编入了情境图、音形图、音节和音节词、儿歌等内容。既丰富汉语拼音阶段的学习内容,又增强了初入学阶段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还将汉语拼音的学习与识字,学词,学句结合起来。这是以前黑白版老教材所不能完善的。但我们又要明确认识到,这些内容都是汉语拼音的辅助学习内容,也都是为学习拼音服务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准确解读教材,把重点放在认写拼音字母,掌握拼读方法上,而非教材中的生字、儿歌。我们一年级语文教师要遵循汉语拼音教材的安排规律,围绕:“读准字母的音,认清字母的形,教给正确的拼读方法。”这个重点,科学、合理地分散各部分内容的教学难点来开展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反复观察、模仿、朗读,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读准字母的音,认清字母的形,掌握拼读方法,形成能力。

三、尽职尽责,正确教授汉语拼音知识

在当前的拼音教学中,我们会发现,由于教师的素质问题,在教学时忽略了发音方法和拼读要领的指导。导致了学生的声、韵、调等发音指导不到位、学生的不规范发音被反复强化等现象。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其实,拼音教学中在强趣味性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发音方法指导,以此保证拼音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单韵母的教学,教师要强调发音口型,示范发音时要把音拉长,并且在发音完毕时,口型不变,以此强化学生对归音口型的认识。声母、音节的拼读教师都要做好发音口型的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教授拼音知识,学生才会受益无穷。

四、营氛围,趣味游戏为拼音教学服务

新课标中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在课堂上采用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思考。例如:编儿歌、口诀??――区分、比较形近字母;看口型、猜字母――区分字母发音口形;吹手掌实验――区别bp的发音;转盘游戏?-――进行音节拼读练习等。这些游戏活动既不会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又会促进教学效果的高收益。当然,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们不能就拼音教拼音,而应该把学习汉语拼音同学习语言、规范语言、发展语言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得到积极的语言训练。

拼音教学范文第2篇

拼音教学中,色彩鲜艳的插图、形象活泼的卡通人物等,都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关注。比如,在学习拼音“a、o、e”时,我先为幼儿展示了一幅优美的乡村河畔晨景图,画面上的大公鸡在喔喔(o)啼,阿(a)姨带着小朋友在河边看鹅(e)在水中的倒影等,这些有趣的插图从一开始就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走了。然后,我让孩子们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顺势再引导他们认识单韵母“a、o、e”的音、形,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汉语拼音。又如,在组织幼儿学习“g、k、h”时,教材插图中有两只小蝌蚪游到了一条水草旁边休息,就组成了声母“k”的样子,我一边引导幼儿去观察这一画面,一边让孩子猜测这是什么字母,他们特别感兴趣,很快就记住了“k”的字形,并借助“小蝌蚪”的读音,顺利地掌握了“k”的准确发音。孩子们学得快乐,教师也教得轻松。此外,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效果,还可以把拼音教学与具体的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让幼儿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汉语拼音。拼音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课文中色彩鲜艳的、富有童趣的情景图,引导幼儿认真看图,大胆想象,让他们用尽可能生动的语言描述情景图,在语言的环境中学习这些拼音知识。比如,在教学声母“zh”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出示一张挂图,再问幼儿:“图上画的是什么呢,在干什么呢?”这时,孩子们就会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探究,然后再组织自己的语言。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将图中的事物描述出来,这样既能训练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又能丰富他们的语言能力,促使拼音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二、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及时巩固拼音学习的成果

教师在教完拼音声母、韵母和音调以及拼读的具体内容之后,并不意味着就完成了拼音教学的全部任务。因为很多孩子可能在开头的部分学得比较好,但以后的学习中因只重视句型和对话,忽视了对拼音的巩固,可能会出现退步的现象。对此,为了帮助幼儿及时巩固拼音学习成果,教师在教会幼儿拼音的认读和拼读之后,要培养幼儿有意识地按照读音的规则,把字母的音、形、义相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比如要听清学习的具体要求,听懂课堂的习惯用语等,并鼓励幼儿动耳、动脑、动手和动口,鼓励他们积极发言。此外,为了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让幼儿之间比比谁读得准、读得美、读得快。这样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如可以利用拼音的声母、韵母以及整体认读音节,编成“汉语拼音休息操”:“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这种教学方法,既能让幼儿紧张的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又能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

三、让幼儿当“小老师”,提高他们学习拼音的积极性

幼儿天生都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欲,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来进行拼音教学。比如,在组织幼儿学习三拼音“gua”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先复习“ga”准确读法,再让幼儿试着进行拼读,教师从旁进行引导,这样,他们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学会准确地拼读。为了将幼儿的这种积极性得到延伸,教师还可以将幼儿分组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监督,进行拼读。之后,请学得好的幼儿上台教其他幼儿,这些“小老师”非常认真,准确无误地将这些拼音读了出来。这种教学方法,既能有效锻炼幼儿的胆量,又能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让他们体会到了共同学习才能共同取得进步的合作精神。高效的课堂教学也在幼儿的欢声笑语中顺利地拉开了帷幕。

四、总结

总而言之,拼音教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幼儿阶段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新理念的指导,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出一些科学的新方法,来进行拼音教学,从而让幼儿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有效提高幼儿阶段拼音教育教学效率。

拼音教学范文第3篇

一、编儿歌学拼音

儿歌琅琅上口,贴近生活,又富有情趣,儿童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学起来感觉特别轻松。可以先学儿歌,在儿歌中领悟拼音的读法、写法;也可以先学拼音的读法、写法,再在儿歌中巩固。如,学习“Z、c、s”时,我用了这样的儿歌:“像个2字ZZz,左边半圆ccc,小蚕吐丝sSs。”这样在儿歌的潜移默化中,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拼读方法和拼写方法。

二、猜谜语学拼音

如:“马蹄印”是什么声母?“一个门洞”是什么声母?“两个门洞”是什么字母?“雨伞把儿弯弯”是什么字母?“小姑娘,圆嘴巴,…条小辫右边扎”是什么字母?“抽出天线听广播”是什么声母等等。这种以猜谜语的方法来教孩子们学拼音,可以加深孩子们对拼音的形象记忆。

三、讲故事学拼音

小学的语文老师们都知道,孩子们对故事特别感兴趣。平时上课只要老师们一说给大家讲故事,同学们立刻来了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便可“投其所好”——把拼音教学寓于故事当中。例如:在学习了韵母“ui”和“iU”后,孩子们经常会把声调打在“i”的头上,认为“i”在“u”的前面。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故事来帮助教学。我先问学生:“如果老师每次发东西都只给别人,从不给你,你难不难过,有没有意见啊?”孩子们都说会难过,有意见。我接着说:“今天呀,字母宝宝‘U’和你们一样,来找老师提意见了。‘U’说:‘为什么‘ai’‘ei’声调小帽子总是给‘ae’戴,不给我呀!我心里可、难受了。小‘i’是个懂事的孩子,他说,你别难过,以后我们俩在一起玩的时候昵,你站在我前面,我就把帽子给你戴,我站在你的前面时,你就把帽子给我戴上吧。”小‘u’网Ⅱ说完,小‘i’就高兴地笑了。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u’懂不懂事呀?”同学们齐声喊道,“小‘u’真是太懂事了。”

四、对比法学拼音

比如:我在教学b、d、P、q这四个声母时,因为这四个声母都是形近字母,都是一竖加一个半圆构成的,孩子们经常会记混淆。每次听写拼音时,我们班的孩子很少有同学能够将这四个声母准确地区分开来。于是在学习这四个字母时,我就在黑板上并排板书了这四个声母,我引导学生观察:“‘b’和‘d’是同胞兄弟,他们俩长得很相像,都长着半圆肚56@‘濡羽@子,只不过他们是对着坐的,‘b的肚子对着‘d,‘d’的肚子对着‘b’,同学们看,‘b’的肚子向右下方挺,‘d’的肚子向左下方挺。”讲了这些之后,我就教孩子们读:“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边读边用手在空中书写,同时要求孩子们也跟着我的手势在桌子上比划。在学习‘P’、‘q时,我这样给孩子们观察比较,“像个9字qqq,9字反写PPP。”只不过‘P’‘q’的背比‘9’字挺得直一些。边教孩子们读顺口溜边用手在空中书写,也要求同学们在桌子上面比划。通过这种教学,我发现我们班绝大多数孩子掌握了这四个字母的写法和读法。

五、利用课文插图加深印象

新编的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配合字母和拼音练习教学配了一百多幅彩图,而且彩图活泼生动大方,有些字母配图既表音又表形。例如声母“q”的图就是一例。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看图:1.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画的是气球)2.要求学生从气球的“气”判断出“q”的音。(气球的气的第一声是“q”的音)3.再指导学生看图,大气球的样子是怎样的?(大气球与扎口线表示“q”的形),这样把抽象的字母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印象深刻又清晰。彩图的作用功不可没,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彩图帮助学生学习。

六、指导课外读物来复习、巩固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汉语拼音,我有时指导学生阅读自读课本,或向学生推荐注音的儿童读物,像《小学生拼音报》,低年级《小学生作文》等,利用课前两分钟或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上台比一比,看谁读得好,读得好的同学在班上领读,当小老师。坚持每天练一练,除了能训练学生熟练拼读外,还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七、每天听写lO个音节

拼音教学范文第4篇

一、利用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来认识拼音

1.利用教材“情境图”编制“语境歌”。汉语拼音的教材图文并茂,画面生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 “情境图”和“语境歌”帮助学生学习。如“b、p、m、f”的情境图为:许多人爬上山坡(pō)去看大佛(fó),一个小朋友用手摸(mō)大佛,爸爸告诉他:“你听,大喇叭里正广播(bō),大佛是文物,不要用手摸。”与之相配编制的语境歌是:“爸爸带我爬山坡(pō),爬上山坡看大佛(fó),大喇叭里正广播(bō),爱护大佛不要摸(mō)。”教学时,情境图用以指导学生观察,并相继出示字母;语境歌则用以巩固所学的字母。借助形象的图画,学生不仅认识了字母,还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审美教育。

2.自制教具。与汉语拼音教学配套的教具不多,但教师可以自己来制作。如在教学b-ɑbɑ时,我准备了两个大小适当的纸盒,在第一个纸盒的两个面上分别写上b和p,另一个纸盒的四面分别写上ɑ的四声,并参照书上画了两只小猴,贴在两个纸盒的上面。教学时,先出示b,再出示ɑ,让学生连起来读出一个音节,表示两只小猴推动纸盒相碰撞,即声母b和韵母ɑ相拼,得出ba。这样的出示方法简明、有趣,把音节拼读过程以活动教具的形式展示出来,让书“动”了起来,寓教于乐。

3.利用好对比色。鲜明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刺激除了能够引起兴奋外,还能在孩子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遵循这一特点,我常设计这样的环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并给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涂色,给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涂色,给字母和音节涂色等,使抽象的拼音符号变成一个个美丽的彩色记号,让学生在填色过程中,不仅受到美的熏陶,还记住了这些抽象符号在形状上的细微区别。我在黑板上的板书也总是利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书写。这种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手段可能比教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们省力得多,有效得多。

二、运用灵活的教法,让课堂充满童趣

1.儿歌串连。在拼音教学中,无论是教字母的发音,还是规范字母的形式,我都运用了大量的儿歌,把读音相似或发音相近的字母,用归类的方式让孩子们练习,并配有节奏的律动,让学生用类似做操的方式练习拼读。通过儿歌,学生不仅记住了字母的音和形,而且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氛围,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发展了智慧。

2.游戏活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用肢体、手势来“手舞足蹈”。通过开展“找朋友”、“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轻松地掌握了拼音,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加强拼读指导,让学生记住拼音

1.儿歌带读。 在读拼音时,可采用儿歌的方式,让其有韵律的语言帮助学生学习。另外,还可让学生自编儿歌,帮助学生记住拼音字母。

2.联系生活读。联系生活读可使学生记得牢,记得快。如果让孩子死记硬背,便不能教会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从自身多找原因,不要一味觉得孩子不行,要思考出现这种情况你是怎样做的,多找找原因,并找出解决的方法。

3.借助音节说话。语言来源于生活。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地为儿童创设一种语言环境,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用带调音节组词或者说一两句简单的话,赋音节以意义。当字母仅仅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它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可一旦把字母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就能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

4.借助拼音阅读。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拼读教学中,学生基本上了解了汉语拼音,但要真正提高汉语拼音的运用效果,大量的阅读才是关键。所以,我除了让学生读、背教材中编排的儿歌外,还号召学生从家里带一些拼音读物,在班上成立图书角,并积极开展读书比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拼读能力,丰富了课外知识。

四、挖掘人文内涵,进行人文关怀,让学生掌握拼音

拼音教学范文第5篇

众所周知,拼音教学枯燥,在学习拼音之前,我先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说明各种版本的拼音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要学习拼音?帮他们了解学习拼音的好处。你们不是喜欢听故事吗?识了字,自己就能看书,从书里就可以知道许多有趣的故事,还能学不少知识。要识字,首先要学好拼音,学会了汉字拼音,看到不认识的字,查一下字典,用拼音一拼就能查出来。再说中国这么大,方言又多,如果大家都说普通话,那不管到什么地方,彼此的语言都可以听懂。当学生搞清了学拼音的目的,自然学起来劲头十足。

二、兴趣导入

兴趣这一动力,在学习拼音中不容忽视。因为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对于初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学,也很枯燥乏味,老师应挖掘课本、学生的资源,调动学生身上一切积极因素,使学生兴趣高涨,发自内心的喜欢,学习效率自然会成倍提高。1.请学生当小老师初入学的孩子,会的学习内容参差不齐,但对于有些简单的知识已提前掌握。于是,我在教学时,有学生会的,我就请他们来当小老师,让他们讲,他们说,我在一旁耐心地倾听,最后做补充或小结。如,在教学单韵母“ɑ、o、e”时,大部分学生会读,我就请他们来教。教完后,我告诉他们发单韵母时,口形不能变动,并让其他同学谢谢这位小老师,当听到感谢声时,这位学生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2.重视情景图拼音教学是枯燥、单调的,可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意境优美的情景图。作为老师就应充分挖掘,注重学习内容的整合。整合起来的情景图有利于学习拼音,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有利于增强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ɑ、o、e”时,可先让学生观察图,然后让学生说图意,“在一个美丽的村庄,绿草如茵,小溪清澈。有一天,太阳公公还没爬上山坡,一个小姑娘就站在小溪边唱起了“ɑ”字歌。大公鸡也跟着唱起来,它们的歌声引来了大白鹅,大白鹅伴着歌声在水中翩翩起舞,它跳着跳着,发现了自己水中美丽的倒影。”请学生尝试发音后,再请学生找一找,图中哪部分与字母的形相似?学生即可找出“ɑ”与女孩头部相似,“o”与公鸡叫的嘴重合,“e”与鹅在水中的倒影相似,以此来记忆“ɑ、o、e”的形与音。学生在课上表现积极,教师可以用此法再学习其他一些字母。3.编儿歌、讲故事孩子们天生爱听故事、编儿歌。作为老师,应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把它运用于拼音教学,使乏味的拼音课堂熠熠生辉。在学习拼音字母时,为了让孩子们加深记忆,我经常让孩子们来编儿歌或顺口溜。学生都是随机编,虽然有时别扭,但稍改之后,言之有理,我均给予肯定。然后请全班大声齐读一遍。这样一来,往往一个字母有好几句顺口溜。如字母“m”,有学生编“两个门洞“mmm”。还有学生编“瞎子摸人“mmm”。他们从字母的形、音两个不同的方面去编,我都给予高度肯定。当听到自己的顺口溜被全班诵读时,那份惊喜溢于言表。4.摆造型在复中,教材要求学生利用小棒、绳子、手来摆学过的字母。我充分利用这一点,并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身体资源,也可两人合作一起摆。这个要求一提出,全班都动了起来,有人伸着手臂,叉着腿摆“h”,有人半弯小手摆“c”,还有两人合作一起摆“ch”……全班形态各异,在互动中,比谁的像,在欢声笑语中,增强了学习拼音的趣味性。

三、解决困难

1.形近字母易混学生在初学阶段,都爱易混形近字母。作为一线教师,应善于捕捉,用心记录作业上的错误,除了可面批,当面提醒学生外,还可以给学生归类,如“b、d、p、q”。每一个初学者都爱混,于是我把它们找出来放在一起,请学生想办法,学生有的用嘴说区别,有的直接编儿歌,“正6b、反6d、正9q、反9p”。同时也把此法教于学生,自己试着解决类似的困难。2.整体认读难记整体认读音节难认、难记。于是我利用讲故事去解决学生的困难。如,教“yi、wu和yu”这三个整体认读音节时,我说:“i有妈妈y,u有妈妈w领着过马路,而ü是个孤儿,没妈妈领,于是她急哭了,y有爱心,急忙领ü过马路,ü一见有阿姨来了,马上就不哭了,擦掉了眼泪成了yu。”在故事中,学生认识了yi、wu和yu,也从心灵上受到了一次洗礼,学会了关爱他人。3.树立自信我们能学会,只是我们接触晚,练得少。注重回家自拼的练习。每天早上检测回家练习的效果,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刚开始,学生两拼拼不出,也不理解“两音相联猛一碰”,于是我有时先念声、韵母,然后让其拼;有时我念出音节,让其找出声、韵母。同时注重在校的练习,多读、多拼、少写,一学期下来,有的学生能直呼音节,有的能顺利地读小文章了。

四、巩固提高

1.开火车每天课前几分钟读音节词,虽然办法老套,但很有实效。2.多组织关于拼音的活动组织学生爱参与的活动,把拼音内容加进去,如我班就举行过拼音大赛,有全班必答题,有每组选手选答题、合作题,形式可参考“幸运52”等娱乐性节目,气氛热烈,效果很好。3.鼓励学生看拼音读物,分必看书和自愿选择的书两种必看书每人都得看、读,自选的书可让有余力的学生读。

五、总结

总之,虽然是拼音教学,但教师的眼睛不能只盯着拼音,而应是在这一点去拓展和发散知识内容,丰富词汇,发展语言,为提前读写创造条件。

拼音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拼音

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一种极好的辅助手段。学习汉语拼音,对于识字教学和推广普通话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从《汉语拼音方案》颁布以来,由于不恰当地将汉语拼音学习放在汉字学习的前面,结果造成了学生别字过多的现状。

从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颁布以来,我国小学便普遍开始了汉语拼音教学。基本上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后先集中学习汉语拼音,一般是4~7周时间,然后才学习汉字。四十多年来,我国小学的识字教学基本上一直沿用这种程式。似乎是因为“存在即合理”,四十年多年以来,人们很少对这一现状问一个为什么。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先学汉语拼音是造成学生别字过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其理由如下:

第一,由于先学习汉语拼音,在孩子的心目中形成了一种错误认识,觉得汉字是表音文字。

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已掌握了(母语)较多的口语词汇,到学校便要开始学习语言的纪录符号――文字。然而孩子一上学学习的却不是本民族语言的书面符号系统,而学的是学习这种语言符号的辅助工具――汉语拼音。

孩子们是这样学习汉语拼音的:图画上画了一件上衣,下面写了个“i”;上面画了个乌鸦,下面写了“u”于是,孩子们就觉得这图画下面的拼音就是那个事物的书写符号。孩子们学习了4~7周的“辅助工具”,学声母、韵母、拼读,写声母、韵母,用拼音写话。于是,在孩子门的心里便产生了一种印象:原来我们说的话是用这种东西来记录的,而且只记录读音,也就是说,文字(他们误以为汉语拼音就是文字了)只是记录语音的符号。

学完汉语拼音开始学习汉字了。孩子们先是产生了畏难情绪,怎么又要学习这种笔画多、不好记、不好写的东西了;接着孩子们又有些糊涂了,它跟先前学习的汉语拼音是什么关系?

可过了不久,他们发现,汉字的上面标注有他们学过的汉语拼音,而且老师还先领着大家读汉字上面的汉语拼音,于是他们渐渐的“明白”了:原来它们是能够互换的(都读同样的音),这方块字同上面的汉语拼音是一样的。

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又强化了孩子们的这种印象:“写话的时候,遇到没有学过的或忘了的字,可以用汉语拼音暂时代替”。于是,孩子们把“可以”理解为“能够”了,把“暂时代替”理解为“经常互换”了。虽然老师以后在识字教学中,经常强调汉字的造字特点,强调字的结构与意义的联系,学生也很难接受,因为先入为主使他们觉得,汉字和汉语拼音都是记录语音的。既然是记录语音的,那么同音字自然就可以互相“替换”了。于是,别字就大量地产生了!

孩子们的这些行为,能否用心理学的理论加以解释呢?回答是肯定的。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告诉我们,先输入的信息有较强的稳定性,很难改变。就像我们学习唱歌,假如一开始我们就学错了,唱走调了,以后纠正起来也非常不容易。

动物行为学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很能说明这个道理。新孵出来的小鸡,在撞开蛋壳后的头七天里,会把它第一次见到的动物认作母亲。后来科学家又将动物置换成其他物体,使之移动,小鸡也跟着这个移动的物体跑,把这个移动的物体也当成母亲了。科学家把这七天称为认母时期。我们平常说的“先入为主”,就是这个意思。

孩子们的学习也是这样。因为先入为主,先学汉语拼音使得他们将“辅助工具”当成本民族的文字的一种形式了;将表意的文字理解为表音的文字了。孩子们都跟汉语拼音跑了。所以,在这些学生中出现较多的同音代替的别字现象,就是必然的了。

第二,先学“辅助工具”,后学真正本领,是本末倒置。

学习汉字,是学生要掌握的“真正本领”,汉语拼音只是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就拿学习游泳来说吧,是先学习漂浮、换气、基本泳姿,还是先学习辅助工具“脚蹼”的使用和技巧呢?你连基本的漂浮和泳姿都不会,你又怎能用好脚蹼?工具的学习和使用总是在基本本领掌握之后才开始的。学习语言也是如此。

第三,先学汉字,符合汉字本身的规律;先学汉语拼音,不符合汉字本身的规律

先学汉字还是先学汉语拼音,虽然只是个顺序的问题,但按系统论的理论分析,却属于两种不同质的结构。我们太注重要素的优化了,而很少注重结构的优化。我们总以为,优化了要素就可以取得整体优化的结果。然而事实上这种“优化”往往是“劣化”!

在旧体系里的要素优化就是这样。比如在先学汉语拼音后学汉字的体系里,我们极力“优化”汉语拼音的教学。首先带来的恶果是,学生误以为汉语拼音是汉字的一种形式,进而又以为汉字也是表音的文字。其次,由于强化拼音教学――背字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直呼、读拼音写成的话――而使学生负担加重,对拼音学习产生厌恶感。

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法有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几种。学生先学习汉字,在简单图画的帮助下,了解汉字――尤其是象形字的特点,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根据字形推测字义。在学习了100多个基本汉字后再学汉语拼音,这是孩子们才会觉得汉语拼音是辅助工具,才会对其识字、学习普通话起促进作用;也会大幅度地减少别字现象。

在先学拼音的旧系统里,写话中遇见不会写的字,学生的感觉是“用汉语拼音进行同质互换”;而在先学汉字的系统里,学生的感觉是“用汉语拼音暂时代替”(写完后再查字典更正过来)。因为在先学汉字的系统里,汉字是“主”,拼音只是辅助工具。

为我国教育的百年大计计,笔者呼吁将汉语拼音移到汉字学习之后进行。令人高兴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已经将汉语拼音移到了汉字学习之后了,而且实验的阶段成果是令人振奋的。

拼音教学范文第7篇

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帮助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也是阅读写话的工具。它不仅能帮助识字,也能促进读写。在发展儿童的语言、促进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汉语拼音使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有了新的面貌:它不再以识字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而是以发展语文为核心来加快儿童语言能力的全面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这既减轻了因为众多文字符号的单纯识字带来的枯燥乏味的学习负担,同时在大量的阅读中开阔了儿童的视野。汉语拼音是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阅读和写作的工具。如何指导刚入学的儿童,掌握好这一重要工具呢?现就此浅谈己见。

一、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兴趣是人对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不论兴趣指向何处,总是伴随着快乐,欣喜和满意等情感体验。所以,兴趣对人的活动,特别是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掌握,视学习为乐事而不觉其苦。这种积极的心态,有利于他们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可以说“兴趣是成才的起点”,“是最好的老师”。它在人的生活和学生的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儿童长于形象思维,又比较好动,注意有不稳定,不持久的心理特点,一节课一般只能持续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因此,兴趣对低年级儿童尤为重要。它是顺利地进行教学,发展儿童智力,形成儿童个性的重要条件。

拼音字母是抽象的符号,刚入学的儿童要在三周时间里记住符号的形象和正确的发音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了使学生积极而有趣地学习掌握声母、韵母、声调,可以采用游戏、自编儿歌、口诀等教学方法。利用实物、自制图片、录音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着力于激发起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获得能力。

1、游戏教学法。低年级儿童天真活泼、喜唱好跳,根据这一特性,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期,克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快乐因素,把欢乐引进课堂。主要做法是:(1)深入理解教材,挖掘教材固有的快乐因素;(2)努力做好直观教具,充分开展直观教学;(3)针对儿童注意力集中性差又不易稳定、好动好玩的特点,把游戏引进课堂。

2、自编儿歌、口诀。为能把声母、韵母的音和形统一起来留在学生的记忆里,提高记忆的准确率,发音的正确率,教师可揣摩声、韵母的形态特点,予以形象化的比拟,自编儿歌、口诀。如教学单韵母a,就可以用自编的两句口诀:张大嘴巴a、a、a,小豆芽a、a、a.前者帮助学生记住单韵母的发音及口形特点,后者帮助学习掌握字形特点。

3、利用实物、自制图片、录音等视听教具进行拼音教学,使教学直观、形象。

二、重视培养学生直呼音节的能力

汉语拼音掌握得越熟练越好。而最熟练的标志就是“直呼音节”的熟练运用。见形知音,知音见形。这就会加快读和写的步伐。现在的九年义务教学教材低年级的课文通篇注有拼音,如果没有直呼的本领是无法提高阅读速度的。查字典,如果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音节,就可以快速翻检、正音。如果没有直呼,低年级儿童的语言,思维能力的早期培养和发展,利用汉语拼音进行有效地阅读,说话训练都会落空。直呼音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让学生从声、韵、调的掌握到直呼音节能力的形成,必须循序渐进,由拼读向直呼音节过渡,在教学中步骤有三:

(1)进行准确、熟练的拼读训练,为直呼音节打基础。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掌握字母的本音和韵母带调读法及声韵连读法。熟练拼读音节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汉语拼音的一般规则,做到理解后记忆,增加识记的固性,为达到直呼打好基础。

(2)重视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直呼音节能力的重要途径。情境教学,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它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情境教学对课堂的语文教学是重要的补充,它丰富和深化着课堂教学,深刻地陶冶着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要重视情境教学的作用,善于利用情境进行教学。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情境教学已经日益显出它的勃勃生机。

(3)掌握300个常用音节。直呼音节教学阶段,学生负担过重是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减少直呼音节的数量。一年级上学期要求掌握100个常用音节,下学期掌握200个常用音节。学生有了300个直呼音节的基础,就可以大量阅读拼音读物,从而巩固对直呼音节的掌握,使之轻而易举。

拼音教学范文第8篇

一、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六、七岁的儿童,特别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纯拼音教学是抽象枯燥的。由于儿童无意注意占优势,所以在教学中可采用插图、儿歌、念口诀、做游戏、猜谜语、竞赛等方式保持学生注意力。

1、利用插图表音、表形的特点,启发学生掌握字母。

例如:韵母a的教学可让学生模仿ā yí的“ā”的音,并启发学生观察阿姨的脸与头发字母a相似,来教学a的读写。

2、儿歌。

儿歌是一种将所写内容本身转化为音乐智慧的最直观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对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例如:在教学汉语拼音之前,老师可通过启发谈话教学读儿歌:“拼音字母用处大,看书识字需要它,帮助讲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标调歌》:“标调很重要,先把a母找,要是没有a,就把oe标,aoe都无,iu别客套,哪个在最后,就该标调号。”如学习er的特殊性。它可以单独为汉字注音,不与任何声母相拼,我就偏这样一首儿歌,er是个小淘气,从不和声母在一起,只和声调做游戏,独自注意就可以。

3、念口诀

念口诀是汉语拼音教学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它可以使枯燥无味的字母趣味化。

如:教学四声时,教师利用汽车爬坡的教具或黑板上的粉笔画,根据四声声调变化,使学生形象地感知四声声调的调号形状及读法,给学生讲汽车上山、下谷、上山又下山的故事,配儿歌口诀:一声公路平又直,二声汽车往上爬,三声下山又上山,四声下山猛冲下。在教学中,始终配以手势来表示调形,也可以用颜色粉笔将山坡的四种调形描出。

4、创设情境。

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利用多媒体教学,他们感到既新鲜又有趣。例如:我在做jqx与ü相拼两点省略的规划时,我让学生先看图,编一个故事:ü是小朋友,jqx是老师,小朋友见到老师,就脱帽行动了。还说:老师,您好!然后让小朋友表演。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强化了认识。

二、联系语言,学习声调

六七岁的儿童已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不够规范,声调教学在开始时总是读不准,分不清,为了化难为易,在拼音教学时,应以形象思维为先导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组织课堂教学,因为丰富的感性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则教学时联系语言来帮助学生认识声调尤为重要。比如教师说:“这个故事是一位阿姨讲给老师听的,我们应该感谢阿(ā)姨。”出现ā的第一声。故事是小兔子、小猫、小猴讨论世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小兔子抢先说萝卜最好吃,小猫奇怪地质问说:“啊( ),萝卜会好吃吗?”出现a的第二声。小猴子听了也说不对,说只有桃子最好吃。谁也不服谁,就去找狮子评理,狮子听了以后,说:“啊(ǎ),你们各自说的都有道理。”出现a的第三声,最后小兔子、小猫、小猴子明白了道理,齐声说:“啊( ),狮子说得对,我们都懂了。”出现a的第四声。

三、教给方法,培养能力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拼音方法。注重让学生运用方法主动练习,形成能力。

在字母教学中,应重点指导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模仿,掌握发音要领。例如:在教学生单韵母ai、ei、ui时学生很难发准的音,可先告诉学生ai是由单韵母a和i合成的,接着复习a和i的读音,然后教学生发ai的音。a声音响亮,中间气不断,逐渐向i滑动,一口气读成ai,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模仿,反复练习,当学生掌握了发音方法后,再学习ei、ui,就会积极主动,而且轻而易举。

四、多种练习,复习巩固

在学生对所学拼音内容基本掌握后,老师还可以利用外部的影响,以经常变换练习形式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看图拼音。出示图片,让学生读准音节后,把音节填在相应的图片下。

2、制作“开心大转盘”

为了训练学生拼读两拼音的速度,我制作了一个“快乐大转盘”。先剪一张长方形的纸板,在上面并列挖出两个窗口,在纸板的反面钉一个圆形的纸板,分别写上23个声母和24个韵母,练习拼读。教师转动两个纸盘,声韵随机组合,学生快速拼读,如果要带调训练,可在韵母的窗口上再挖一个小窗口,在纸的反面再钉上一个小转盘,写上四声即可。“开心大转盘”制作简便,可反复使用,效果也很好。

3、多开展动手练习

练习之前,只需让学生准备好23个声母和单韵母,再让学生自制四个声调,外加一个小圆点(摆整体认读音节和轻声时用),复韵母卡片不用。摆学具练习要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先练习找拼音。即:老师读出一个声母或韵母,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形,然后快速地找出相对应的声韵母,然后再练习拼复韵母,方法同上,用单韵母来组合,再练习摆带调韵母,再练习摆二拼音节,最后练习较难的三拼音节和带调音节。

五、构建平台,自主识音

汉语拼音通过4―5周的学习是不能够立竿见影的,必须经常训练,长期巩固。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自方识拼音的平台。如:有计划地安排学生阅读一些注音儿歌、注音故事;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用音节注上学生的姓名,让学生轮流当小组长发作业本;课堂上表扬学生,可以用音节写出受表扬者的姓名,吸引全班学生通过拼读姓名,了解这位学生是谁;给家里的物件柜上贴上拼音标签等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拼音,使学生既体验到拼音的作用和学习的乐趣,又形成了拼音技能,为今后的识字,学习普通话打好基础。

拼音教学范文第9篇

兴趣是学好知识的首要因素,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充满兴趣是关键。在拼音教学中,如果总是授之以鱼,告诉学生这是什么、怎么读、怎么记,久而久之必定会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那就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求乐趣。我在开始教学汉语拼音时,每个字母都会编一句儿歌,便于学生记住它们的音和形。如:“小姐姐爱唱歌,张大嘴巴aaa”,“清晨公鸡要打鸣,圆圆嘴巴ooo”。当教学汉语拼音第3课,我讲到“b”的字形时,说“小姐姐听广播,右下半圆bbb”。学到声母“p”时,我问“你准备怎么记住p的样子呀?”一名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学着编了句儿歌“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圆ppp.”我听后大加表扬。后来的汉语拼音学习,基本上是学生自己编儿歌记字母,我只是稍加指点。如“姐姐弟弟来摸瞎,两个门洞mmm”,“椰子树上椰子多,左i右eieieie”,“我爱北京天安门,左a右nananan”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发展。

二、创设语境,驰骋想象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创设语言环境,让音节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可以通过编故事、表演等途径让学生生动有趣地学拼音。我在教学ba的四声时就是用故事穿插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聪聪。我说:“徐老师知道同学们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喜欢画画,还有的喜欢玩,那聪聪喜欢做什么呢?”(多媒体显示喇叭花面),接着出现音节bā,以多种形式练读。又说:“有一天,天气特别好,聪聪出去玩儿,走到院子旁看到了什么呀?”(多媒体显示小女孩打靶画面)再以多种方式练读bǎ.“聪聪继续走啊走,又看到什么呀?”(多媒体显示小男孩拔萝卜)“聪聪看到这么多有趣的事,真高兴,他要回去告诉爸爸。”(多媒体显示爸爸画面)一个故事讲完,学生学得兴趣昂然,ba的四声也学会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拿出了八支铅笔、八本书、一把伞、一把刀等东西,通过训练说话达到巩固音节的目的。

另外,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yu时,我也是编故事穿插。如:“小i的妈妈是大y,它们生活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yiyiyi”,“小u的爸爸是大w,他们住在屋子里,整体认读音节wuwuwu”,“小ü没有爸爸和妈妈,去掉两点和大y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yuyuyu”学生对这类故事特别感兴趣,新知识掌握得既快又牢固。

三、活跃思维,灵活运用

在教学汉语拼音的过程中,切忌为教拼音而教拼音,不应把教学与语言学习割裂开来。因为声、韵母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单靠死记硬背行不通。那么在教学中就要启发学生根据声韵母说词造句编儿歌,赋予字母以意义,这样能引起儿童注意和学习兴趣,让他们能用上所学的拼音知识,体验到获取新知识后的成就感,并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也进一步训练了儿童的思维,丰富了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语文实践的过程中,给了每个学生展示、表现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哪怕是小小的成功的快乐。只要我们赏识所有学生,那么每个学生都不会让你失望,每个学生都会喜欢你、喜欢拼音、喜欢语文。

语文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驰骋学生的想象力,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拼音教学也不例外。其实,汉语拼音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教学中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把拼音教学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把汉语拼音纳入到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去认识、去定位,使汉语拼音教学真正能为整个语文教学奠基铺路。

拼音教学范文第10篇

一、教从表象入手,学在直观感知

1、情境图示法 :实验教材拼音部分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画面出现了优美的乡村河畔晨景图,我们要选择接近生活、寓于情趣的插图,利用插图表音、表形的特点,启发学生掌握字母。比如:小女孩河边练嗓,开口唱aa a ,公鸡啼叫 o o o,鹅在水中倒影 e e e. 2、实物演示法: 用直观的办法来帮助学生准确发音,记住字形。教学声母f和t时,我拿一把带钩的雨伞做教具进行直观演示。下雨打开伞,伞柄朝下,雨水“tt”滴到地,雨停“f”把伞收起,伞柄朝上。然后在问答中揭示f和t的读音及写法,再通过实物演示来检验发音的方法是否正确。在区分b和p,d和t,g k和h发音是否送气,我拿一张薄纸放在嘴边,有意识地发出不同的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的情况。

二、创设倩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表演活动。在活动中掌握所学内容。学习声母j、q、x与ü相拼时,可采用制做头饰、教儿歌、组织学生表演等形式进行。儿歌:“j、q、x好朋友,一块出去玩,路上碰见小ü。小ü小ü有礼貌,脱下帽子问声好”。在教学中,组织同学进行一次小表演活动,让四位戴有“ j、q、x、ü”头饰的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大声朗读儿歌,在四位同学的即兴表演中记住“j、q、x”与“ü”相拼的规律,然后在各组之间、同学之间亦进行类似的表演。通过这些表演活动,使学生既掌握了“ j、q、x” 与“ü” 相拼的规律,又受到了“尊重他人,做有礼貌的好孩子”的思想教育。

2、编说童话故事,寓教学内容于故事情节中。声调教学中,应主要讲清声调符号的形状和四声的读法。可将“四声” 的学习内容编成故事,以故事的形式来学习。例如:森林里只有小熊开了家商店,东西非常好卖,这不,小熊今天又该去城里进货了。开车行驶在平坦的大道上,想着商店红火的生意,小熊高兴地唱起了歌:“āāā”。不一坐,前方出现了一个斜坡,为了爬上这道坡,小熊加大了油门,汽车在坡上吃力地行驶着,小熊嘴里哼的歌也变成了“ááá”。好不容易爬完了这道斜坡,低头一看,眼前的路又让小熊吃了一惊:路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唉,又是一段难走的路!小熊是乐观的,尽管眼前的路不好走,汽车上下颠簸着前进,但它仍然没有忘记唱歌,不过此时的歌已变成了“ǎǎǎ”。走完了这段难走的路后,前方又出现了一大段向下的斜坡,站在坡顶,已能看见城里了。小熊高兴得不得了,大声叫着“ààà,进城啦!”汽车飞快地下了坡,小熊为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又进了很多货物。

三、编创游戏,开展愉快教学

处于幼童期的孩子,是十分活泼好动的。单靠图片和活动教具学习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所以上课时让他们动动手、动动脑,做做知识性游戏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极为有效的。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动手、动脑能力,加深记忆,为此,可采用以下一些做法。

1、拍手记忆法。将要学习的拼音字母配上儿歌、口诀,伴以简洁、鲜明的节奏,再加上拍手伴奏,使拼音字母易读、易记,便于学生掌握。例如:教“a”“o”“e”“i”“u”“ü”时,可采用以下儿歌加拍手伴奏的形式进行教学。儿歌:霹霹啪啪,拍起手儿唱起歌。张大嘴巴“aaa”,嘴巴圆圆 “ooo”,嘴巴扁扁 “eee”,牙齿对齐 “iii”,撅起嘴巴“uuu”,口吹哨子“üüü”。

2、问答法。采用“师问生答”“生问师答” 的方法。例如,在教学“d”“b”“q”“b”“m”“m”等形近拼音字母时,可采用以下问答的形式进行。

(1)师:左下半圆是什么?右下半圆是什么?

生:左下半圆d、d、d,右下半圆b、b、b.(2)师:左上半圆是什么?右下半圆是什么?

生:左上半圆q、q、q,右上半圆P、P、P.(3)生:一个门洞是什么?两个门洞是什么?

师: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通过以上一问一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使学生掌握了这些易混淆的拼音字母的“音”和“形”。

3、摘果子读字词游戏。准备一些教学卡片,卡片的一面绘有“桃子、李子、葡萄、草薄、橘子”等图形,另一面标有这些水果字词的拼音。游戏中有图案的一面对着学生,要求抽到卡片的学生按照拼音读出卡片背面的字词,若读正确,则可将卡片送给其他同学,若读法错误,则将卡片还给老师。

4、摆字母。摆学具练习要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先练习找拼音,即:老师读出一个声母或韵母,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形,而后快速地从学具中找出对应的声韵母。然后再练习拼复韵母(方法同上)。再练习摆二拼音节,最后练习较难的三拼音节和带调音节。在进行摆放学具练习时,可以同时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也可以指名到黑板上进行摆放表演或比赛。

上一篇:职业能力范文 下一篇:课外阅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