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12:39:55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这次培训共分为语文组、数学组和体育组。7月25日-30日每天上午9点到12点是数学组培训时间;每天下午2点到4点30分是语文组培训时间;7月31-8月3日为体育组培训时间。

在这次培训学习中,全体参学教师认真收看了《教育部周济部长的重要讲话》、《中央教育电视台播放的2010年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教材》,《新课程标准》、《多认少写背景下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教材的运用》、《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育教学及教师职业道德、专业成长的相关培训内容。现就几天的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这次培训,受到了城关镇中心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二小培训点在培训组长关振江,副组长王海峰、付春梅的带领下,严格实行签到制度。要求全体教职工全员参加,教师必须完成全部的学时培训;准备充分,参学人员人手一本空中课堂培训记录,要求注意收看,认真记录;听后全体教职工对培训内容进行认真总结,写一份深刻的心得体会和一篇学习反思。

制度之下,领导先行,不管是天气炎热还是阴雨天气,每位领导都是走在老师的前面,提前到达培训点。有的领导甚至带病坚持参加学习,从不无故迟到或早退,给老师们带了个好头。有的教师家住郊区,距离培训点十几里路;有的教师年龄较大接近退休,但他们从没有迟到过。每天教师们不论天气有多热,路途有多远,全体参学教师都能够按时参加培训学习。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们看到了城关镇教师具有很高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高度的责任感。

此次培训,旨在进一步提升我们教师素质,大力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培训内容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以新课程教学专业能力培训为重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养成、专业成长、教学能力、心理健康等。大家一致认为:要当好一名现代教师,不只是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崭新的理念,良好的品德,健康的心态,知理守法的从教行为;要想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教师,必须坚持在思想、行为、品德、心理等方面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发展,自我修养,自我完善。

课间,我们听见了这样一些议论和感慨:“空中课堂这种培训方式很好,很适合我们边远农村!”,我们有教师这样说;“这种授课方式真好,开始时我还以为要打瞌睡,结果那上面有讲、有问、有答,形式灵活,内容丰富,非常吸引人,让我耳目一新”;“给我们上课的都是浙江杭州等国家的名师,听后真是受益匪浅!”教师们纷纷表示,培训结束后,一定要认真总结,深刻领会,做到学以致用。

在观看空中课堂的第一讲《周济部长的讲话》——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时,特别是谈到“5.12”汶川地震中涌现的中小学教师的英雄事迹时,老师们深刻认识到“国运心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阐述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的紧迫感;明确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的八方面要求,即: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并以胡书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明确了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的重点内容。

通过空中课堂中,专家的讲解、分析,观看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使老师们真正体会到: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地方;让课堂成为学生情感交流、感悟做人的地方,让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共同思考的地方;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体验成功的地方。给我们教师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学科均衡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举措,以及以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和谐的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探索,的确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从培训中,我们知道了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应该做一个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教育者,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心理健康的指导者,学生团队的组织者,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者,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协作者,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平等相处的知己

专家们关于新课程倡导下的课程观给我们进行“洗脑”。案例精妙:学习的情景、内容、目标和特点的灵活运用,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方法不断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学会创新,它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结构。也改变了学生智力加工的方法,从而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学会了学习,注重了实践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新课程的课程设置按照国家、地方、学校设置,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国家课程设置综合化,如:设艺术统音乐、美术等;学校有了10-12%的课时保障,让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了更广阔而实际的空间。第二,新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成为了课程的主旋律。为学生的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第三,教材内容更是涉及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未来五大部分,让课程内容更加具体、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再次,新课程的动态生成。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习者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疑”是学习的关键,只有疑,学习者才能积极思考,去质疑、释疑,在不断的生疑——质疑——释疑过程中,才有创新。即:“问题”是学习者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的关键。那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专家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发问自己:我对学生的问题能力的培养注意了吗?我的教学学生思想去神游了吗?学生是不是接受员?我将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些,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说到课程资源,可能有部分教师首先会想到就是教材或者现代教育技术,其实,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起码包括课程实施有关的人、财、物,以及时间、场地、媒体、设备、设施和环境,还有对于课程的认识状态等等。这里还不包括形成课程的要素(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的确,弄清楚课程资源的外延,,对我们树立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元素,来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如何用教材教、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引领者。首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教材内容是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资源载体。但教材的确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其次,资源是多样化、无限的,任何的课程资源只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才能在教学中变得积极有意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要靠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技能对课程资源进行再选择、再组织。要教师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把理想的课程目标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中,所以教师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二、具体收获:

1、学习了《新时期师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的构建与修养》、《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素质》和“八荣八耻”,根据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教师的要求,结合本人师德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参与培训、自主学习、专项活动、专题讨论、师德论坛、案例分析、自我反省、对照检查、撰写心得等形式,认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从而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更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关爱学生。

2、学习了《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及《校本研修面对面》,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为主题,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和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并将新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了个人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这五年中,曾在《人民教育》、《xxx教育》、《时代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

3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校本研修面对面》、《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新课程教学案例与评析·小学语文》,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为主渠道,以“学校教育质量工程”、“达标课”、“教材教法过关”实践自我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积极参与以校本的培训和研修,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如上公开课、示范课;或确定研究专题,组织本学科或跨学科研讨活动;或参与优秀教案、案例、课件及优质课评选或竞赛等活动。通过组织参与各学科业务活动,切实提高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新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的设计思想和新课程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掌握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常规;使课堂教学在尊重学生、开放思维、鼓励交流、优化过程、提高效益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本人在2008年获市级骨干教师,2009年参与了地方课教材的编写。

4、以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全国中小学教师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为依据,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在继续推进《信息技术基础》培训考试工作的基础上,学习了《教育技术培训教程》,认真参与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及课堂教学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学科带头人。

,在培训期间我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积极参加考试。通过培训,使我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实现了从“教学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一、思想认识的提高:在培训中,我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培训,使我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决心。

二、具体收获:

1、学习了《新时期师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的构建与修养》、《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素质》和

“八荣八耻”,根据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教师的要求,结合本人师德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参与培训、自主学习、专项活动、专题讨论、师德论坛、案例分析、自我反省、对照检查、撰写心得等形式,认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从而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更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关爱学生。

2、学习了《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及《校本研修面对面》,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为主题,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和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并将新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了个人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这五年中,曾在《人民教育》、《xxx教育》、《时代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

3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校本研修面对面》、《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新课程教学案例与评析·小学语文》,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为主渠道,以“学校教育质量工程”、“达标课”、“教材教法过关”实践自我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积极参与以校本的培训和研修,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如上公开课、示范课;或确定研究专题,组织本学科或跨学科研讨活动;或参与优秀教案、案例、课件及优质课评选或竞赛等活动。通过组织参与各学科业务活动,切实提高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新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的设计思想和新课程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掌握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常规;使课堂教学在尊重学生、开放思维、鼓励交流、优化过程、提高效益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本人在2008年获市级骨干教师,2009年参与了地方课教材的编写。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第二条 我市继续教育基地按照“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突出特色,保证质量”的原则,由市人事局予以认定。被认定的各类基地不改变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其与继续教育相关的业务接受认定部门的指导。

第三条 大连市乡土人才培训基地、长线专业毕业生技能转换培训基地等纳入市继续教育基地范围内,实行统一管理。

第四条 继续教育基地的主要任务: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按照对外的培训科目,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脱产、半脱产)培训工作,授权举办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远程在线教育培训、地域及国际间智力交流培训等,

2、认真做好在本基地接受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考试、考核、结业证明发放以及培训效果评估等工作;

3、按要求制定和调整本基地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并及时报送市人事行政部门。

第五条 继续教育基地应具备的条件:

1、高等院校及具备《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的培训机构;

2、有固定的培训场所和相应的教学、实验设施;

3、有一支与所承担的继续教育培训专业、培训层次相适应的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较健全的管理机构和较高素质的培训管理人员队伍,

4、有健全的基地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培训登记管理、培训经费管理、后勤保障管现以及培训效果评估、跟踪反馈等制度。

第六条 市继续教育基地认定的基本程序:

1、具备继续教育基地条件的办学机构本着自愿的原则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大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信息采集表》,经主管部门同意后,递交市人事局;

2、市人事局对申报单位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对办学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并确认共培训的专业范围和方向。

3、经认定的市继续教育基地,由市人事局对社会,并同时定期各基地继续教育培训科目名录。

第七条 市人事局对继续教育基地实行定期检查考核。

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地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相关的管理情况、建设发展情况、培训效果评估等。继续教育基地每年年底前应完成年度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自查总结,并应向市人事行政部门报送本年度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继续教育(脱产、半脱产)培训工作计划。

第八条 各基地开展继续教育活动,须按照物价等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培训费用,不得巧立名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第九条 对不按规定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教学管理混乱,教学质量低劣,社会反响不佳,借继续教育名义乱办班、乱收费的,将取消其继续教育基地资格。

第十条 本办法由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继续教育是实现大学与社会互动的重要载体

从大学发展的历史纬度分析,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大学的职能经历了由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职能扩展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演变历程。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主要是解决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是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是大学从保守的象牙塔走向现代社会生活的过程。继续教育,是大学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继续教育就是通过人才培养的方式,将大学开放到社会,成为大学服务社会的主要窗口,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的驱动力,成为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有需要的人群和社区的手段,成为联系大学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同时,发展继续教育也为大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为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继续教育通过充分开发和利用大学的资源优势,提高了大学学习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大学的发展带来了―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继续教育通过加强大学与社会和产业的联结,通过高校教师与来自工作和生产第一线的学员之间的双向交流过程,对高校自身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开放式办学体系的构建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为大学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潜在价值。

(二)继续教育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速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人才是关键,继续教育则是培养与塑造高素质人才、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与途径。高校继续教育无论是在服务对象的定位上,还是在培养目标的设置上正发生着全新的变革,其内涵正不断走向丰富与完善。在服务对象的定位上,坚持以各类高层次及大众化、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不仅面向精英人土开展各种高层次培训,更关注普通人群多样化学习需求的满足,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的社会成员提供不受空间、时间、地域等条件限制的个性化学习服务。

在继续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上,从单―的以职业技能提升为主到更力口关注学习者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目标设置趋于多元化。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出发,高校继续教育应以自身的特色学科为依托开展多规格、多类型、多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

(三)继续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传统的大学人才培养观认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进行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一次性学历教育。知识经济社会、终身学习社会的到来向这种观念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大学必须树立起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战略发展观,重建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继续教育在教学工作中的比重,形成本科生、研究生、继续教育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在我国,政府和大部分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缺乏强大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培训能力,无法完全承担继续教育培训的任务。而高等学校集教学、科研、产业于一身,在开展继续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现实条件和自身优势。高等学校是开展继续教育的主力军,是培养高层次、高水平、高新技术复合型人才、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也是“高等教育法”赋予高等学校的―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二、高校继续教育的运行机制

(一)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化办学管理机制

继续教育要适应市场,就必须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对学习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提高学习资源的使用效率,促使继续教育各构成要素的合理流通;科学地判断和预测教育培训市场发展变化的动态和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教育培训活动,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育培训项目的设置,从而建立起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特色化、个性化的教育培训服务。因此,高等学校在继续教育管理方面应实现政企分开,力求建立高效、简洁的企业化组织机构,探索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新模式,以勋口灵活的反映教育培训市场的需求。

此外,高校还应理顺各院系、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集中优势力量,对继续教育培训隧行归口管理,以加强学校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与监控,促进学校内部继续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提高继续教育培训的质量,从而建立起科学有效、健康有序的继续教育管理网络。

(二)以培训项目为核心的矩阵型组织结构

继续教育培训的组织与实施,可以按项目工作的流程(职能组织型)进行运作;也可以以项目为基本的单元(项目组织型)加以组织。按职能式组织的结构,由于工作流程的复杂性,项目责任的模糊性,各职能部门倾向于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而无视整个培训项目的总体目标和计划,不仅造成人员的能力发展单一,而且各个流程之间缺乏有机的结合,导致项目进度迟缓,效率不高,按项目组织的结构,每个项目成为独立自主的单元,又不利于团队间的交流与协作,信息、知识等资源的共享,容易造成各项目组各自为政,业务领域重叠,资源的重复建设等现象。

以培训项目为核心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新型组织形式,一个矩阵型组织由垂直的职能部门和水平的不同项目组结合而成一个矩阵,它把集权和分权结合起来,从而加强了各职能部门同各项目之间的协作关系。就继续教育的培训组织结构来说,就是教育培训项目中心作为利润中心,以项目负责制运作,项目负责人对教育培训项目负责,主持项目的日常经营和运转工作;同时建立教育培训项目研发平台,负责课程研发和师资队伍的培养,为各项目中心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等:建立教育培训市场与销售的平台,负责教育培训市场的策划和营销;建立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平台,负责继续教育培训师资管理和教学支持服务。

(三)适应成人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

继续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它的主要对象是在职或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这一特点决定了继续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继续教育在培训模式上,应形成学校自主办学,与政府、企业联合办学,与地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立地方培训中心等多种形式;在培训方式上,应采取脱产培训和半脱产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既有集中面授,如举办研讨会、研修班、培训班、讲座,论坛等,又有利用卫星、多媒体、信息网络开展的远程教育;在继续教育培训内容设置上,应实现以单一的工程类学科为主,到形成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培训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应针对成人学员的特点,重视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多媒体教学、实地调查等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设置

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是高校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体系的基本单位,同普通学历教育的学科设置相比,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具有以下特点:针对性与实用性结合,创新性与及时性相结合,灵活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设置必须以此为指导原则,紧密围绕企业改革,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及时反映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态势,充分整合国际、国内科技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学习者提供及时、便捷、多样化的学习选择。此外,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设置还应做到:

(一)以培训市场的学习需求为导向,设置培训项目

继续教育培训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培训机构对培训市场的敏锐洞悉与观察、正确判断与把握以及由此而作出的科学,合理的定位。因此,高校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设置也必须建立在对培训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调研可以使我们准确把握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及时了解学习者最新的学习需求,从而根据培训市场的热点有针对性地设置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另一方面,通过对培训市场的调研,可以了解各家培讣机构的培训特点、培训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做到知己知彼,以寻找到培训的最佳突破口,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以高校自身的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为基础;拓展继续教育培训项目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设置,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应注重特色化发展,即结合学校的重点学科、特色化专业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资源,开发和培育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这种特色性将充分体现高校的资源优势与教育培训市场需求的最佳结合,同时也是各高校开展教育培训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三)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系列化培训项目群

高校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并不是一种以追求赢利性为唯一目的的短期性商业行为,它在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更着眼于继续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机制的建立,以充分实现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功能。因此,高校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设置应注重建立教育培训产品的储备和更新制度,并以精品培训项目为核心,开发系列化的培训项目,以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培训项目群。

四、高校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高等学校可以从校、院两级水平加强对继续教育的质量管理与监控。在校级方面:由继续教育的管理归口单位在管理制度上严格把关,规范管理。包括:严格实施培训项目申请立项制度,审批对外广告、规范招生宣传;实施质量抽查及项目证书评审制度。在院系方面:主要是对培训项目运行流程各个环节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实施质量管理。

(一)规范流程

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组织与实施院系应根据继续教育的发展特点与规律,结合本单位开展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实践情况,逐步建立并完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以实现对培训项目从立项、运行到项目结束整个流程动态的监控过程:

1、对新项目立项的监控。新的培训项目的立项必须建立在广泛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并充分征求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以科学、准确的把握学员的学习需求以及培训市场的动态。各培训单位聘请的顾问和成立的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各培训项目中心顾问,将对项目的培养方案、课程的设置、培训的主要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师资队伍构成等进行全面评估并进行指导,确保立项项目的创新性以及占领培训市场的可行性。

2、对项目运行各教学环节的监督、评价。培训项目实施期间,教学督导组(主要由退休教师组成)的成员将深入教学第一线,全面反馈教师的授课情况,听取学员的反馈意见,同时,各培训单位还将通过组织学员代表座谈会的形式广泛征求学员对培训课程的建议;每门课程结束后,还将组织教学评估问卷调查,教师教学效果考核等,对所开设的课程、聘请的教师以及学员学习的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价。

3、对项目运行效果的分析与总结。在培训项目实施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将对项目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力、法进行分析、总结,以不断积累培训的经验,摸索出一套适宜教育培训的规律。同时,各培训单位也将对一些数据进行整理,整合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及精品培训项目,搭建统一的内部资源共享平台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

(二)优选师资

由于教育对象的不同,继续教育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师资队伍聘用上都不能完全移植学历教育的模式。因此必须注重继续教育课程研发队伍及授课师资队伍的建设。

1、项目研发队伍

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研发需要拥有一支高水平的项目研发队伍。这支队伍的构成既有来自某一专业、学科的专家顾问,政府的高级官员,实践战线的管理者和生产者;又有来自于教育学、心理学的课程设计专家。他们将分别从学科自身的发展、相关政策的理解、学员的学习需求、培训项目的市场预测以及继续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等角度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指导。

2、授课教师队伍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体育教育主要是实践课形式教学,是以身体教育为载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因此,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不仅要理论角度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更要从实践课教学的特殊性角度解决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本次课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组织与教学效果的效益的关系上考虑体育教师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从而完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

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要注重继续教育本身的有效性。

继续教育本身的有效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培训后,其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的方法是否有改变,教师人文素养是否提高,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否提高。另外,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总是否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时刻要求自己。二是作为培训的组织者本次继续教育的目标是否实现,任务是否完成、培训者的培训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等的这些都是评定教师教育培训效果的指标。

三、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重心要向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转移。

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解决现实问题,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做教科研型教师也是时代的要求,教师要脱离教书匠式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做法,做既有灵活的实践能力,又有精深的理论素养型的教师,要有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进而能新颖别致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以继续教育的学习、评价为契机,推动教师提高理论水平,掌握教科研方法,激励探究总结意识,最终实现教学艺术水平的质的飞跃,做专家型教师、教科研型教师。

四、继续教育的内容要多样化,且以培训对象为导向。

以培训需求者为导向即主要是满足不同教师培训者的培训需求,最大化实现继续教育的目标。即在继续教育培训前,对培训者进行调研摸底,如从教学教学角度、科研水平角度、学生教育管理方面进行摸底,了解体育教师的不足之处以及制约瓶颈,从而科学选择授课的内容和授课形式等。在培训后对培训者调研,了解培训的满意度,从事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为下次继续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五、继续教育培训方式要不断完善

以往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是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其中学历教育占大部分。因此,完善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的形式非常重要。如1)新进教师的培训。即对刚从大学毕业的新教师,主要是帮助他们加强教学常规训练和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他们的教学组织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使他们掌握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尽快适应教学工作。2)中青年教师培训。主要是帮助他们优化知识结构、总结教学经验、提高科研能力,促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为学者型教师。3)骨干教师培训。对一些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培养前途的教师,应提供系统性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以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导师制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培养,组织他们参加研究性课题研究,帮助他们成为教学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同时继续教育的形式要符合体育学科的特性。从继续教育的目标的确立和继续教育模式的选择、继续教育的方式和继续教育的有效性等角度等不断探索。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全面分析我国面临的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做出的重大决策。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抓住机遇,加快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人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人才方面的挑战最为严峻,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潜在优势,走人才强国之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水利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水利发展的主题。着力解决我国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等水资源问题,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是各级水利部门肩负的历史性任务。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水利人才的贡献。然而当前水利行业人才总量不足,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地区分布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任何人都不能仅凭学校(学历)教育享用终身,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水平才能满足水利事业发展的要求。

继续教育是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的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以适应科技进步和实际工作需要的一种后续教育,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和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是适应学习终身化需要,合理开发人才资源,实现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接受继续教育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全行业应充分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主动、认真地完成各类继续教育任务,不断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明确目标,严格要求,切实做好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对全体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中青年业务技术骨干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岗位、职务的需要,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和水利事业的发展。

继续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为目标,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和不同的培训内容,多形式、多渠道地实施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要立足于水利行业发展要求,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要结合本单位的工作需要和专业技术人员自身的实际情况,本着系统、超前、科学、实用、有序的原则确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分层次进行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科技理论和方法,了解相关专业的发展动态;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的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在进一步巩固和拓宽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学习实际技能和专业技术工作方法。

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2天(或相应学时)。继续教育的实施周期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周期一致,一个周期内的学习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

继续教育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可采取培训班、进修班、研讨班、学术讲座等办班形式,以电化教学、网络教学、函授等多种教学形式进行。

专业技术人员要服从所在单位的安排,积极参加学习,接受检查考核,并有用所学的知识为本单位服务的义务。

三、归口管理,合理分工,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网络体系

继续坚持“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工协作、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水利部负责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宏观管理。负责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划、管理制度、配套政策等;协调、认定并指导行业定点培训基地建设;组织实施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组织对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示范交流、统计总结和评估表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管理本区域、本系统内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组织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工作计划、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指导和协调本区域、本系统的培训基地建设;组织实施本区域、本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组织对本区域、本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示范交流、统计总结和评估表彰。

部直属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提供必要的培训条件,组织落实培训计划;登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统计总结本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继续教育由各级水利行政部门的教育培训职能部门主管,其它综合、业务职能部门要与教育培训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努力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各单位应根据国家规定,结合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机构,选调得力干部从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继续教育管理人员队伍。要加大对继续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分级、分层、分类实施的方法对继续教育管理人员进行轮训,提高他们组织实施继续教育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各级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团体、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设立的培训机构和其它有条件的培训机构,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兴办继续教育基地,逐步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网络。鼓励各社会团体、学术组织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各类继续教育活动。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要积极承担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基地作用。定点培训机构的认定和管理依据《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资质管理办法》执行。

继续教育的师资按照专兼职结合,以兼职为主的原则,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师资队伍的作用,聘请政治素质较高,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较强的人员担任。建立继续教育师资信息库和教学业务考核备案制度,形成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

四、规范程序,强化管理,认真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工作

对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继续教育登记制度,连续记载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基本情况。

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由所在单位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负责登记,内容包括: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内容、起止时间、学时、办学单位、考试考核结果等。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应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档案和数据库,对继续教育情况逐步实行电脑网络化管理。

继续教育培训证书和学习考核登记表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的有效凭证。水利部直属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采用由水利部统一印制、部人事劳动教育司签发的《水利行业培训证书》。地方水利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视情况可采用由水利部统一印制、地方水利(水务)厅(局)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签发的《水利行业培训证书》。

继续教育培训证书由专业技术人员个人保管,连续使用,由施教机构记载,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教育培训主管部门验印。如果施教机构未能及时记载的,可凭有效证件(如培训正式通知、施教机构颁发的其它证书或证明文件等)到所在单位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审核登记。参加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与所从事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也应记入继续教育登记内容。学习考核登记表由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负责登记和管理。

五、学用结合,奖惩分明,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把继续教育作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的基本措施之一,通过继续教育增长专业技术人才的才干,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继续教育要与职(执)业资格认定、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等人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主要内容和晋升、交流、轮岗的主要依据之一。凡在周期内未完成规定学时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应晋升、聘任、续聘专业技术职务。

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评估制度。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定期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进行评估检查,并将评估结果在相应的范围公布。对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要给予表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评估结果将作为综合性的评先活动的依据。

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要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经费和其它必要条件,要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国家与本单位规定的学习期间应享受的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

专业技术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单位统一安排的继续教育,或者在学习期间违反学习纪律和制度,由其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或者向其追偿由单位负担的学习费用。

六、加强领导,与时俱进,开创水利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新局面

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水利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本部门、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明确具体部门或人员从事继续教育管理。各级领导必须把继续教育工作纳入本部门、本单位的整体规划,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和管理制度,实现继续教育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要实行目标管理,作为评估考核该单位生产经营和工作及单位负责人政绩的重要内容。建立领导管理继续教育目标责任制,把各单位继续教育情况作为分管领导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内容,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一级推动一级的有效机制。

建立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加大继续教育的投入。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扶持和鼓励单位、个人向继续教育领域投资。

继续教育按多种途径筹措经费,可以包括下列途径:

(1)各级财政安排的可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经费;

(2)企事业单位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经费,可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3)结合科研攻关、设计开发、水利管理等专门项目进行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费用,可在相应的项目经费和管理经费中列支;

(4)专业技术人员按国家和单位规定所须承担的那部分的费用;

(5)接受社会各界捐资赞助。

鼓励各单位结合技术攻关,开发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以及工作中的重大课题进行继续教育,以解决工作和生产经营及技术进步中面临的问题,促进工作,发展经济,培养人才。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专业教师;评估体系

收稿日期:2006―09―11

项目来源: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作者简介:张桂凤(1979-),女,汉族,河北唐山人,硕士,北京 市海淀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专业教研室,主要从事专业学科教科研和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一、背景现状

终身教育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关键,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则是体现终身教育思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措施。目前,海淀区已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中小学继续教育制度,也开展了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对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起到一定作用。然而,由于海淀区职教系统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起步晚,无相关经验可以借鉴,目前并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评估体系,在开展继续教育活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培训机构多,导致重复培训,影响质量

教育部门和非教育部门的各项培训活动,都可作为集中培训的登记范围,于是,很多培训机构都在举办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市里、区里、校里、信息中心、培训中心、进修学校等等,举办理论学习、知识讲座等常规活动,在教学内容上难免重复,而教师为了完成继续教育学分,不得不接受重复培训,以达到修够学分的目的。这样势必影响继续教育的质量,造成精力和财力上的浪费,同时也使教师对继续教育产生反感和误解。

2.学分来源范围广,质量难以考核

由于学分来源范围广,培训部门多,可记学分的也名目繁多,这就出现了管理上的混乱,且有些培训部门不论学习质量高低,都给予相同学分,孰优孰劣,很难定性。而作为职教中心,在汇总继续教育学分时,对于多渠道的学分也只能统一登记,质量难以考察。

3.培训内容多样,质量难以评估

在很多培训活动中,要检测培训质量并不容易。如聘请专家做报告,培训部门很难检测培训质量和效果,现在大多只能按出勤和培训笔记给予相应学分,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掌握多少理解多少无从考证,这样只能用量的尺度决定分值。

二、构建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前提

由此看来,要使继续教育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必须构建和完善继续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要建立这样的体系必须有相应完善的基础和前提。虽然教师继续教育在教育行政部门下统一领导,但是由于可以登记学分的培训部门多,这样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混乱。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可以建立“两纵一横”的管理体系。

“两纵”是指市里、区里、校里分级培训,各负其责;学前、小教、普教、职教、成教分类培训,各尽其所。不越级培训,充分发挥网络的辐射作用,使继续教育培训灵活多样、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计划,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活动。

“一横”是指以提高教师思想素质为主的培训,应当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以提高教师知识水平为主的培训,应当由教师所在学校来承担,提高教师教研能力的培训,应由教科所或教研室等教研部门负责,根据培训目的和内容进行“归口"安排,不能越俎代庖,各部门履行各自的职责。这样形成“两纵一横”为主干的管理体系,无论哪种级别、类别的继教培训班,其认定和登记学分由一个部门监控,这样就给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的评估提供了前提。

三、构建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由于目前继续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尚未完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采用的都是相同的学分制。参加一项活动,举办一个培训班、人人都是一样学分,有的甚至花钱买学分。要激励教师们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构建和完善质量评估体系,是继续教育能够顺利推进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建立自学质量检测体系。在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中往往由培训部门指定一本书或是本专业的继续教育教材,学到什么程度,取得什么效果,仅凭读书心得是难以衡量的,应该建立自学质量检测体系。对于不同的专业可以指定不同的专业教材来提高各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自学教材内容完全可以用考试的方法进行检测,统一考试,按考绩折计学分。或是用考核的办法,按专业特点指定一本继续教育课本,通过自学,按教材所要求的内容进行作业,以完成作业量来评估。对于基础性的读物,写读书心得责无旁贷,但还应该通过交流提升的方法加强自学质量检测,从学分上体现自学质量。

其次,要建立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培训质量的高低可以从多个方面用具体指标来检测,比如:

1.及时反馈培训内容

作为继续教育培训往往介绍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聘请有名专家学者讲学、作报告,多采取互动交流方式,不空谈理论,与教师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实效,有的放矢,培训一堂课后,可以就当堂传授内容结合自身实际留一道作业题,当堂反馈,并记录成绩。这样可以避免有些教师出于应付,人在心不在,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收效甚微。利用及时的信息反馈,监督继续教育培训的质量。

2.基本功用分值量化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就是课堂教学能力。区级研究课和校内研究课分别以不同的分值加以区别。而对于上区级研究课的教师其教学质量可以逐步分解,与学分挂钩。根据不同的上课效果和质量给出相应不同的分值,折算成继教学分,用学分高低加以区别同样上课的教师的教学质量。这样,精心准备的优秀教师可以获得高分脱颖而出,打破相同学分的模式,甚至可以进行评比。对于上校内研究课教师的这部分打分工作由学校完成。这需要有统一的评分标准,按统一的标准打分,把档次拉开。

3.细节用学分督促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继续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可以用出题考试或者撰写论文考察,以达到提高培训的目的。以撰写论文为例,通过以往的经验,很多上交论文的格式和内容都达不到要求,即便再三强调还有很多教师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样可以采取与继教学分挂钩的方法加强管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在格式上,如论文的题目、摘要、关键字、参考文献以及字数要求等方面可以赋予相应分值,督促教师注意细节;在内容上,可以有一个及格分值,论文的分值根据内容质量以及格分值为准上下浮动,拉开距离。

再者,要建立实践质量评估体系。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要求定期到用人单位或生产第一线参加社会实践,而专业教师继续教育也把社会实践作为一项重要的培训和考察内容,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和培训中心通力合作,共同监督继续教育培训的质量。由用人单位仅仅出示实践证明远远不够,可以要求撰写实践体会,提炼优秀文章共同交流提升,而优秀者应在继教学分中加以体现。

最后,要建立培训质量反馈体系。质量反馈是继续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通过调查,才能了解到培训的实效,才能从反馈的信息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借鉴。我们在培训的过程中经常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海淀区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129人调查表明: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为培训很有必要。经过培训的教师开阔了眼界,充实了自己,在教学理念的掌握和教育技巧的运用上都有所提高。这些反馈回来的信息说明,我们的培训是有成效的。当然,有些教师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对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下一步制定继续教育培训方案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通过跟踪调查不断的修正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了继续教育的质量,使继续教育培训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中。

四、小结

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和基础,而继续教育工程则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法宝。继续教育培训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前期的规划,中期的管理,后期的评估也相当重要,它保证继教工作能持续健康的发展。总之,构建教师继续教育评估体系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继续教育管理者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总结,一定能够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华漱芳.继续教育概论.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1996.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一、理顺工作思路。不断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两手抓两手硬,推进三项改革,加强四个建设,采取五大措施,依法规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一个目标,就是根据《行政许可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建立结构合理、运行规范、管理严格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制,下大气力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技术、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着力提升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和会计工作水平;两手抓两手硬,就是一手抓会计人员培养,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一手抓培训秩序规范,建立和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制;三项改革,就是会计法律制度改革、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会计监督管理改革;四个建设,就是会计诚信建设、会计队伍建设、会计基础工作建设和会计行业管理网络建设;五大措施,就是夯实基础、完善制度、抓住重点、创新服务、量化考核。

二、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培训特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

首先是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坚持培训育“才”。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是会计队伍建设的核心和根本。为使会计从业人员紧跟上时展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的会计管理机构应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作为会计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不断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把全面提高专业技能、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增强其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作为主要培训目标,遵循分级负责、分层次培训的原则,重点抓好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要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坚持集中培训与日常培训、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本级培训和上级培训相结合,使广大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其次是采取多种形式,坚持创新教“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要根据新时期的会计工作特点,针对广大会计人员需要,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和教学形式,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网络传媒教学、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等形式,抓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其中,课堂教学方式要不断更新会计教学内容,突出开展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会计法规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先进技能知识培训;要邀请专家重点讲授热点问题,还要穿插运用案例教学,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再次是做好典型示范,坚持以才带“才”。财会工作先进典型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宝贵资源,是会计人员求知、创新、求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各级财政部门要通过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加强财会工作先进典型培养,坚持把发现培育典型、宣传学习典型和发挥典型示范带头作用作为抓好会计继续教育工作、促进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在认真总结财会工作先进典型培养规律和包点帮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先进典型的培养、跟踪管理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考核评定机制。坚持“抓先进、树典型,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按照工作规范、绩效突出的原则,先确定初选对象,然后由财政部门组织考核,评定财会工作先进典型。二是建立培养机制。按照“树立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分巩固提高、重点培养、后备对象三个层次抓人才培养。三是建立跟踪管理机制。对已考核评定的典型继续实行联系帮扶,努力使先进更加先进。四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会计信用等级下降,难以发挥模范作用的会计人员,取消其财会工作先进典型称号,始终保持典型的先进性、示范性。

三、着力整合和拓展教学资源,不断提升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层次及水平

第一,深入细致地挖掘教学资源,做好教学资源合理配置,下大气力夯实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础。首先,进一步加大经常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建设,主要是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中华会计函授培训基地等教学品牌的主导作用;其次,鼓励和扶持符合条件的社会培训机构设立培训点,开展短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再次,倡导和尝试新兴网络教育传媒。

第二,加强教学管理,确保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健康有序运行。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一要坚持长年经常性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原则,使学历教育、短期办班、专题讲座、课题调研、会计大赛等形式配套,推进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化、经常化。培训过程可细化为印发教材、课堂授课、集中讨论、辅导问答、考试验收等五个环节,使教学工作扎实有序进行。二要注意延伸培训链,加大培训前的调研和培训后的跟踪服务力度。三要加强对承担培训任务单位的监督、检查和考核,通过随机跟班抽查、检查教学日志、召集学员座谈、设立举报箱和电话等形式实行全过程监督,及时掌握动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对不遵守有关制度规定、教学质量低下、乱收费、只收费不办班及教学混乱的培训机构,应提出整改或停止其受理会计培训任务,对整改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应向社会公布。

第三,提高财会理论研究水平,增强财会理论研究针对性,切实解决财会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财会事业快速发展。为做到学以致用,应科学谋划和推进财会科研工作,着力使研究课题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时效性;要注重对企业会计、会计诚信建设、《会计法》贯彻实施、会计管理制度改革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

四、创新培训体制、完善培训机制、全力推进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化、规范化

第一,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要致力于加强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首先,应建立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培训,按照不同层次、行业和类别,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计划,在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时间、培训要求等方面体现出各自特色。其次,为规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应努力做到三个加强、四个统一。三个加强即加强培训单位管理、加强师资力量、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四个统一即统一培训、材、统一课时、统一考核。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按照《行政许可法》、《会计法》和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不断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对已出台制度要认真贯彻执行;对已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应及时总结,制定可行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推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范化、法制化进程。

第三,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检查激励机制。应推行建账监管、村级财会服务和会计人员信用等级评定等各项工作。在会计从业资格证定期登记时检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及学时完成情况。对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由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及其所在单位督促其接受继续教育;对连续2年未按规定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不予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登记,取消评选会计工作先进个人资格,责令改正,甚至可以建议用人单位解聘;连续两个周期未接受继续教育的视为自动离岗,并予以公告。财政部门会计从业人员要带头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起好表率作用。因外出务工、生育等特殊情况延误,年度内未完成规定学时的,应主动补训,也可以采用网络教育形式完成会计继续教育内容及学时。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13年10月,提出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略构想。随着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云南将从我国地缘的边缘地区变为开放前沿和辐射中心,发展潜力大,发展空间广。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要在开放型经济体制上取得新突破,促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建设。云南大学作为云南省唯一的一所“211”综合性大学,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在当前社会转型变革中,应当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作为云南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大学继续教育,必须把握机遇,转化观念,将继续教育作为云南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云南大学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举措

依托云南省的区位优势以及云南大学的学科优势,云南大学继续教育工作逐步推进,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培训,办出了自身特色。

(一)地方干部培训

受云南省政府委托,举办了省院省校合作培训班,并与省人社厅、省外著名院校建立了广泛联系,为云南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被省人事厅、省经贸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授予省院省校合作先进管理单位;受云南省委组织部委托,举办了云南省级机关干部自主选学培训班,由于培训效果良好,多年来选读我校的培训学员占全省7个培训单位的三分之一,打造了云南干部选学培训品牌;面对云南省边疆地区贫困面较大的现状(云南省现有129个县、区,其中部级贫困县73个),响应云南省“精准扶贫”的号召,云南大学实施了“教育扶贫”项目,为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如怒江州等)举办干部培训班,培训经费由学院自筹全额资助,体现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担当。

(二)境外办学

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率先走出国门举办境外函授教育,分别在缅甸、泰国开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培训,共为缅甸、泰国培养了近700名教师。此举实现了云南大学对外办学零的突破,得到了省教育厅、国家汉办、国务院侨办及省侨办的肯定和支持,受到了学校及同行的赞誉,在缅甸及东南亚各国华人华侨社会中引起广泛关注,被誉为具有开创性的事业。为适应海外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院在缅甸曼德勒孔子课堂设立缅中职业培训中心,开展旅游管理、涉外文秘、中餐厨师培训,还举办多期华文教师和华校校长培训班、侨校职业技能培训班、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研习班,并为孔子课堂建立“胞波网”,实现了孔子学院(课堂)从单纯语言文化教育到成人就业教育的成功转型。

二、继续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虽然云南大学继续教育工作打开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局面,但是在新形势下,特别是继续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云南大学继续教育还面临着很多困难。

(一)服务职能的集聚效应不突出

目前的现实是大学的教学、科研强调得多,而社会服务功能实施得少,忽略了现代大学的职能已由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扩展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传统观念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等学校的职能应当是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转型对劳动力市场高素质与多样化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满足成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满足社区发展、社会进步对大学输出文化资源、科技资源与智力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没有深刻认识到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应当更多地关注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是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是大学从保守的象牙塔走向现代化的过程。这种认识不到位,直接导致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工作难以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培训市场不成熟

由于云南地处边疆,信息闭塞,对外开放的步伐比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慢,社会对继续教育在人才资源的开发中所起的作用还没有认识到位,影响了云南成熟培训市场的建立。云南培训市场显性的培训需求本身就较小,大量培训机构的涌入又进一步加剧了培训市场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云南大学继续教育采取了“公司+学校”的运作模式,推出了高级总裁研修班。这种培训项目投入低、见效快、风险低、收益高,产品具有市场号召力,但是,在市场上较易为人模仿,很难独占其项目的“差别性”,对于继续教育的发展难以起到持续推动作用。

(三)机制不够灵活

在教育资源投入有限和培训市场不完善的不利条件下,如何制定有效的培训政策和建立灵活的培训机制以弥补市场的缺陷,优化资源的配置,是主管部门应当切实解决的问题。培训必须面向市场,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时,只有更多地考虑如何变“刚性控制”为“柔性控制”,如何处理好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培训中引入评价、竞争、高效、激励机制,从培训自身的特性建立更加灵活的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样化的办学格局,才能为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四)培训课程和项目开发的欠缺

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时,项目是基础,课程是关键。受高校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影响,继续教育工作缺乏对培训市场的需求分析,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紧贴市场、适应市场的观念,加之高等学校教师对继续教育培训的认识不足,培训教师素质结构、专业结构、学科背景等方面的欠缺,导致针对培训需求和特点开发的课程和项目不多,制约了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主要包括这些方面:一是重理论,轻实践;二是强调单一学科的系统性、严密性,而忽视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相互渗透;三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播,而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没有完全从封闭走向开放,按需施教。

三、对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

云南大学继续教育在其实践与探索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也在继续教育培训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方面引发了一些思考,思考的重点是解决如何对继续教育发展的模式形态进行变革,以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并实现其自身的发展。

(一)继续教育发展的途径选择

继续教育培训凭借其独特的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成员工作和生活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全面提升个体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随着全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对于边疆继续教育如何发展,国内很多专家有不同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继续教育发展的模式,然而由于云南省少数民族多、地处西南边彊、经济基础薄弱,继续教育的发展与东部及沿海有较大的差异,云南大学必须立足云南实际,探寻符合云南经济转型的继续教育发展路径。首先,任何一所高校都有它生长生根的土壤和环境,而不是孤立的封闭存在,都是其所在区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继续教育作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形态和运行模式应当主动融入地方建设,适应这个区域社会环境,对这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引领、推动作用,为区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其次,高校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和相互比较的语言体系,在行业内的认可成为习惯的发展思维。所以,高校继续教育为社会服务称为“立地”,在行业内的领先叫做“顶天”,先追求“立地”再追求“顶天”,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是云南大学继续教育发展应当选择的途经。

(二)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

按照发达地区继续教育培训发展的经验,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成功之路。一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重新构建继续教育,明确市场化运作模式,主动走向市场,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方式,加强与社会各行业的沟通,详细了解社会对继续教育培训的需求,开拓和发展继续教育培训的新空间,尽可能满足社会的培训要求;二是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低层次培训与高层次培训之间的关系,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形成适应培训市场变化的灵活、快速和高效的反应机制;三是调动校内外各方面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坚持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产学研结合发展继续教育的道路,创造良好的管理运行机制;四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推动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探索企业化管理与市场化运作的道路

继续教育培训既是一种教育形式,又是一种市场行为。因此,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作,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促进继续教育各构成要素的合理流通,同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育培训项目的设置,从而建立起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特色化、个性化的教育培训服务。

1.“内联外引”方针

对内必须争取学校支持,明确继续教育是云南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服务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打造继续教育培训的品牌是云南大学的总体目标之一;对外必须充分发挥联合办学的优势,把省外、国外的教育资源引进来,针对云南省人才发展规划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组合出更多层次、更多规模、更多形式的培训项目,以促进继续教育培训事业蓬勃发展。

2.管理模式创新

高等学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必须要面对市场,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的管理模式。我国有学者认为,经营大学是大学管理方式的革命性主题。那么,继续教育培训如何按经营的理念革新管理模式?首先,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继续教育培训市场,必须借鉴现代企业管理观念,注重合理规划和长期发展,进行目标创新、内容创新及管理方法创新。同时,应通过经常性的战略分析、竞争力量对比研究,进行战略调整。其次,继续教育培训应充分整合各种校内外资源,利用高等学校丰富的智力资源,扩大社会服务范围,推行人本化管理,注重人的个性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训的效果。

(四)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

云南大学作为云南省唯一的一所“211”综合性大学,是知识密集和人才荟萃的地方,拥有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办学地位优势。云南大学应当主动以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服务云南发展为导向,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靠速度爆发、速度突破、速度冲刺加快发展的速度,充分利用云南省的地缘、亲缘、业缘等区位优势,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借助已有基础,努力探索海内外合作培训新摸式,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把云南大学办成面向南亚、东南亚高水平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五)建立健全培训质量的保障体系

质量是继续教育培训的生命,品牌是继续教育培训的支柱,逐步建立并完善对培训项目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机制,实现对培训项目从立项、运行到结束整体流程动态的监控过程,是确保继续教育培训持久生命力的重要措施。对继续教育培训的质量管理,必须改变传统的方法和理念,依据继续教育培训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地制定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评估体系。在质量控制方面还要善于跟踪调查,总结研究,积累经验,通过跟踪调查对培训结果做一个正确的评价,从中总结出培训工作的长处,找到自身的不足,对以后的培训工作起到指导和修正作用。

(六)强化服务意识打造服务品牌

首先,要加强对教师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提高服务技能,构建一支高素质、善创新、能力强的培训管理队伍。有这样一支高水平教师和管理队伍,才能保证继续教育培训的服务质量,树立继续教育培训的良好品牌。其次,要加强培训的内部管理,改善服务,建立广泛的各种联系,以学员为本,体现品牌的细致之处,创造培训的服务品牌。再次,加强对培训者的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培训者队伍,提高培训者的市场营销能力、项目策划能力、培训过程组织和管理能力。

作者:刘俊玮 马勇 马克力 单位:云南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爱民.论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与培养创新人才的内在逻辑[J].继续教育,2014(3).

[2]吕新月.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新模式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5(4).

[3]马勇,任新民.知识经济与成人高等教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培养模式

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培养模式指的就是教师通过参加相关培训机构组织的英语教学方面的培训学习,从而获取更加优秀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帮助中小学教师顺利完成英语教学任务。尤其是针对现阶段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水平和职业能力良莠不齐,继续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更是一目了然。

一、现阶段的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情况

(一)继续教育培训内容脱离实际

现阶段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多数都是私人成立的教育培训机构,他们很少能够实际的与中小学校达成协作合同意识,而且大多数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成立目的都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在培训过程中经常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在继续教育培训中,中小学英语教师接收到的培训内容很多都无法应用在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甚至有很多培训内容与教师平常所教的内容相互重复,比如说在一些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中,所讲的都是人教版英语教材,而最近几年我国的省市自治区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很多中小学早已不再使用人教版英语教材,因此教师参加了很长时间的继续教育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和内容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完全用不上。

(二)继续教育培训方法一成不变

继续教育的培训方法万年不变,现在市面上近九成的继续教育培训方法就是组织中小学英语教师参加有关方面的知识培训讲座。作为一名成熟的中小学英语教师,他们无论是在英语基础知识还是对英语内容的理解、分析和运用上都有着比较强的能力,而教师现阶段最缺乏的就是如何针对教师的实际水平和真实情况进行专业领域的教学技能指导,能够充分发掘教师在教学中的长处,找到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其成为更加全面优秀的英语教师。然而现在的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显然没能够做到这一点,大部分培训机构给每一位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内容和都是一样的,培训方法则多是组织若干中小学英语教师聚集在一起参加学术培训,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

(三)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平时的教学任务已经比较繁重,在非教学时间中还需要完成备课、批改作业、出题出卷子等种种教学工作,因此能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时间少之又少。其次,继续教育培训并不是无偿免费的,是需要教师支付一定数额的培训费,有很多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工资并不高,额外支付一笔数目不小的培训费也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大部分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并不是出于自愿,很多教师并没有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意识。

(四)继续教育培训没有检验培训成果

绝大多数的培训机构在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完成继续教育培训之后没有对教师的培训成果进行及时的检验,更没有在教师日后的英语教学中监督教师是否将培训所学知识运用和落实到教学之中,因此继续教育培训没有想成一个良好的反馈和追踪机制,使得培训收效远远低于预期所想。

二、构建完善的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培养模式

(一)利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

由于很多中小学教师平时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容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师缺乏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资金等原因,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可以利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实现网络培训,比如说开设网课、网络讨论室等等,不仅打破了原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大大降低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成本,与此同时,发达的互联网还能够实时更新培训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二)继续教育培训内容紧跟实际

培训机构在进行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培训内容和教师实际教学相结合,通过加强和教师坐在学校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协同合作机制,掌握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并且根据学校所反映的教师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有效提高培训质量,让教师能够在继续教育培训中有所收获。

(三)选拔领域佼佼者作为培训讲师

继续教育培训是对在职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职业再培训,因此讲师或者导师的专业性需要非常强,可以选择在英语教育行业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或者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为讲师和导师,通过对中小学英语教师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传授自己在实践教育中总结出来的办法,有效提高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存促进其形成一种良好的培训模式。另外,专家学者和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与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实际教学密切先关,这也能有效激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四)校本培训

继续教育培训除了中小学教师到正规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之外,还可以通过校本培训方式不断进行专业提升。比如说在教育部和培训机构的规划下,各学校之间可以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授课的观摩和交流,或者让学校中教学经验丰富和英语教师带一带年轻教师;教师之间也可以结成学习小组共同研究教学课题,在此期间校领导需要重申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教师也要回顾学生的想法和角度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职业水平,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结论:总而言之,作为构成完整的英语教学课堂要素之一的中小学英语教师,想要有效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还需要在自身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上下功夫,不断参加英语教学的继续教育。通过国家制定出相应的继续教育法律法规、培训机构优化办学质量,加强与学校之间的有效互通等方式从而不断完善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模式,更好地推动和促进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敏.英语教师教育教学现状及继续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3,03:7-9.

[2]魏淼.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调查分析与设想[J].继续教育研究,2004,01:9-11.

[3]王洪渊.制约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分析与对策――一项基于继续教育观念与现状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2:129-131.

上一篇:小学教师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安全教育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