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特点范文

时间:2024-05-06 17:40:26

城市设计特点

城市设计特点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特点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的城市规划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民的追求也不断地更新,我国的城市规划也将不断地跟着步伐不断地改变“,天圆地方说”作为一种整体上的文化观,方形成为人类居住空间的理想模式,它从深层次的文化意识上奠定了中国方形城市的理想形态,而建筑设计则解决诸因素中建筑个体功能以及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影响下与城市大环境小环境的协调,这些都将是城市的特点,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也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的关系的协调,从广度来说以往的认为由产业布局的点状规划到交通布局的线状发展再到以创造更好的环境改善居住与工作套间为目标的面状规划的三次时并没有解决城市发展的社会病症,应该探索更整体与立体的规划,即在国土范围内建立“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的整体割据和发展模式。

建成环境是指城市中非自然因素形成的人造环境是由城市中已建成的城墙、街道、桥梁、建筑物、构筑物等构成,城市规划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二者是建筑设计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规划如何;例如在建筑中规划师为了追求美的原则把地块分配的大小不一,建筑规定的高低不一,丧失了统一的标准和公平的原则,还违背了地价运作的经济规律,这些都将影响着城市的规划,简言之,即城市中及各建筑物之间的可被人们领会的所有的空间,人在任何时候都在领会城市,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便是城市空间,对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

二、城市建筑的设计

在我国,一个好的城市建筑设计,是体现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最好标志,以往的认为由产业布局的点状规划到交通布局的线状发展再到以创造更好的环境,改善居住与工作套间为目标的面状规划的三次时间并没有解决城市发展的社会病症,应该探索更整体与立体的规划,即在国土范围内建立“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的整体割据和发展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空间的肌理不断有新的变化,将强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举措,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城市周围的现有建筑设计相呼应,立面上虚实进行对比、色彩的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要符合环境的肌理,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物局部的小环境进行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塑造空间,进行城市的规划。环境提供信息,通过人的外部行为的各种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储存和操作。重视过去实践经验成为认知心理学的最重要特征,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其控制力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加速,同时也出现建筑设计带动城市规划的趋势,城市设计指导原则对一切影响街景透视的因素提出设计要求,包括建筑体量关系,广场之间的围塑关系,街道及建筑界面的尺度关系等,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有自己的风格,整体性强、简单中体现复杂,不变中起变化,使建筑设计能够体现城市规划的特点突出,使城市更加的完美,从而也可以因一个好的城市可以构建一个好的社会和风貌,高层建筑顶部以及多层不上人屋顶等视线不能及处简洁处理,体现一定秩序,满足可能的俯瞰效果,并从墙面倾斜、局部层高处理等来控制人的视线和控制小环境,这种小的环境就是城市的主源泉。

进一步加强对城市设计规划建设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建设现代化城市中的“龙头”作用,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城市设计的开展,为提高城市体形和空间环境质量提供了规划条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了前提;城市生态规划的开展,为城市生态的保护和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小城镇规划的开展,对小城镇的合理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创作了一批精品建筑,为建筑设计建设了一批内涵深刻、功能良好、造型独特的优秀建筑,初步塑造了具有城市规划特色又充满时代精神的城市新面貌,这种面貌要靠建筑设计来体现城市的规划,城市规划设计界提出了“持续规划”和“滚动式发展”的规划思想,即主要着眼于近期的发展与建设,对远景目标则不断地加以修正补充和调整,实行一种动态的平衡,从而抛弃了把城市规划设计当作城市“未来终极状态”的旧观念。

三、城市建筑的基本特点

3.1 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建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3.2 建成环境与空间的肌理。

3.3 建筑讲究自然通风、采光,创造大众共享的开放空间。

3.4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建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3.5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创作了一批精品建筑。

3.6 空间发展的研究与城市规划学相结合一个好的优秀的建筑不仅是建筑设计要有一定特色、对于水平高也有着要求,同时其环境绿化设计也要有特色,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协调,其中环境提供信息,通过人的外部行为的各种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储存和操作,重视过去实践经验成为认知心理学的最重要特征,这种空间以不同的高低层次,几何的联系在一起,它仅在几何特征和审美质量方面具有清晰的可辨性,从而允许人们自觉的去领会这个外部空间,即所谓外部空间,是将受到建筑设计的规划和要求,同时为确保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市级财政部门应每年安排规划专项编制经费,并根据市委、市政府审定的规划编制年度计划和市委常委会确定的项目足额划拨规划专项编制经费,这些经费通过用在建筑设计上来体现城市规划的特点,城市规划设计界提出了“持续规划”和“滚动式发展”的规划思想,即主要着眼于近期的发展与建设,对远景目标则不断地加以修正补充和调整,实行一种动态的平衡,从而抛弃了把城市规划设计当作城市“未来终极状态”的旧观念,

四、总结

城市设计特点篇2

关键词:带状公园;景观设计;杏花公园;包河公园;社会效益。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in which Hefei Ring Park i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discussed Green necklace of the city's design method―― can embody cultural, Road organization, joint design and plant configuration landscape.

key words: belt Park; landscape design; XingHua Park; BaoHe Park; social benefits.

1. 城市带状公园景观特征

城市带状公园隔离于城市喧闹,成为城市中的绿色廊道,承载了时空、文化、历史等内容,是具有一定宽度的线性空间,区别于小型街头绿地,它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可以通过景观节点的有序组织,将空间与时间、物质与精神、文化与历史结合起来,对游览者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由于公园景观资源对外开放并与城市景观相融,大大改善了周边环境,形成多元化的城市空间。

2. 包河公园景区设计特点

2.1包河公园景区背景

环城路南侧从1950年便开始植树,1960年已基本形成绿化带。1980年政府批准了在环城绿化带基础上营造环城公园的总体方案。到1986年环城公园初具规模。 而包孝肃公园周围的道路有:东侧马鞍山路,西侧美菱大道,南侧芜湖路,北侧环城南路。包河南侧为非机动车通行的包河路。

2.2 地域特色元素分析

水。水面约占了15公顷。包河水素以水清文明,荷叶塘产藕以无丝著称,与包青天无私铁面相得益彰,为人称道。

岛。包河上有三座小岛,寓意三仙山,这也是传统园林造景常用的手法。在公园西部有历史上著名的香花墩,就是一个浮在包河中的小岛。今天的包公祠就坐落在老香花墩上。今天的包公墓旁还连着一个空灵剔透的浮庄,也是一个小岛。在东西两个小岛之间,有一个名叫脚印塘的小岛。三个小岛都有沟通南北两岸的道路。

山坡。在公园的北部,原来是老城墙,1950年拆毁城墙后,残余城头与护城河面呈斜坡状,坡上绿树成荫,自成一景。

2.3 植物配置

景区选择相宜的植物种类,并采用不同的配置方式,强化景观环境特征。

在配置方式上,建筑物、广场、出入口等部位的绿化配植力求与空间场所形态相呼应,突出秩序及整体感。景区内部植物配置突出野趣,呈群落化布置,沿景区载植高大常绿乔木及竹类,以形成屏障及背景、奠定景区绿色基调。景区内主要的主题种植区有:

(1)“包公祠”南入口:以松柏为主,衬托肃穆的氛围。

(2)“包家村”清竹院:从名称即可知以竹类为主,搭配松、梅,营造清冷的景观环境。

(3)“浮庄”金桂园:以桂花为主,每逢秋季,阵阵清香,沁入心脾,让游人流连忘返。

2.4 环境保护措施

包河是景区的特色景观,其景观和水体的水质保护对景区长期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在建设管理和技术上采取多种措施予以保证。景区内的建设规模有严格的控制,对四周的建筑也从高度、体量、色彩等方面加以限制。严禁建设有排放污染源的工业项目。景区内的生活污水特别是美食街的污水须按规定零星采用化粪池或集污池作沉淀酿化处理后再循环利用。

2.5 主题性公园的旅游活动

包孝肃公园属于主题性的文化产业园林。为实现参与性与观赏性相结合、食住行游购娱配套成龙,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的目标,公园策划了各种包括主题活动、主题布展、重点景点等旅游活动部分。

2.5.1 清风广场

每天开园时节,可开展少年包公迎宾活动。先播放《少年包青天》的主题歌,随后,少年包公的扮演者带着家人便装迎客。是为游园之始。包公的欢迎词策划要旨:利用少年包公的嘴,向游人教孝。每日下午闭园前,播放《包青天》主题歌,随后,老年包公出场向游客致辞,通过他的口,向游客教忠。忠孝二字为我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突出这两个字,则廉字自在其中。

2.5.2 包家村

包家村是一处拟通过不太复杂的仿宋民居街巷的环境营造和北宋时期庐州地区民风民俗的模拟再现的途径,为游客提供一处凭吊包公的场所。同时也意在强化合肥是包公故乡这一事实。形式是展示北宋庐州的民风民俗,灵魂是张扬包公的孝行和包公的仕宦经历。开发思路是既要弘扬传统民俗,又要体现时代气息。

2.5.3 包公祠

一方面,在包公祠内,搜集各类历史资料,突出历史包公这个形象。发展戏剧包公、民俗包公类的陈列,陈列风格多样。

另一方面,历史包公陈列馆中所进行的节庆活动,既要让游客有兴趣参与进去,又不能背离历史真实的主旨。

3. 杏花公园景区设计特点

杏花公园位于合肥市老城区西北隅,现属于市中心,北起阜南西路,东邻蒙城路,西靠环城北路,南至淮河西路,占地面积约31.3公顷。据记载,晚清重臣李鸿章之侄孙为游憩至此建亭两处,并在四周广植杏树,春天一到,杏花绽放,芳菲烂漫,景色优美,于是人们称呼这一带为杏花村。1982年,国务院批准在此建设杏花公园,公园建成后,经过20多年的园林人的不断改造和完善,如今的公园已经是树木繁盛、生态环境优美、功能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具有合肥特色的生态文化公园。

3.1 杏花公园设计定位

与包河公园突出主题性不同,杏花公园以娱乐休闲为主要功能,设置东、南、西、北四个入口,为周边居民和外来游客游览公园提供便捷,规划设置的公园入口与城市道路的交通方式、流量统筹考虑,公园内植物品种的丰富,大量栽植乔木以及常绿树种,适当配置中层树种,林下点缀灌木和地被植物以及草坪,形成三到四层立面效果。运用现代生态设计理念,摆脱了中国古典园林里植物种类少,局限性强,倾向于讲究观赏寓意强、诗情画意的植物品种,科学的从生态学的角度对植物进行配置,利用园林植物的特性进行组合,将植物的生态多样性、乡土性和艺术观赏性等特性结合起来进行植物配置。

3.2 水景

杏花公园内水体形式丰富,集湖、湾、曲、渠、溪等各种形式,浑然似天成。顺着公园道路前行转弯,即豁然开朗,小河已然变成了一片茫茫浩淼水面,放眼望去,波光粼粼,神清气爽。

3.3 休闲娱乐

按照游戏本身的特点设置场地大小,统筹考虑,统一布置,各种游戏场地之间间隔不大,由道路和绿地隔开,用规整绿篱与周边环境隔开,适当配植乔木,布局紧凑。

3.4 绿地

杏花公园素有城市“绿肺”的美誉,实因其巨大的疏林草地以及厚重的高大绿色背景。绿地起坡缓和、自然、流畅。绿化以群植为主,如有大片的红枫林、樱花林、雪松林、银杏林、栾树林、竹林等,点缀各种园林设施,通过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组成各种植物群落和景观,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草地则宽敞无际,冷暖型草混播,通过高大绿地背景的衬托,更显辽阔。各种群众的公益活动都喜欢选择在草坪上进行,丰富了周围群众的业余生活。

4. 结语

环城公园一直是合肥市引以为傲的开放式绿地公园,它不仅直接为合肥市赢得了首批“园林城市”的美誉,同时还肩负着传达城市丰富的文化、历史与社会含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婧,徐枫 景观节点主导下的城市带状公园设计[J]中国园林,2010(4):77-80

[2]凯文•林奇 城市印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42-43

城市设计特点篇3

关键词:城市绿地;历史文化;生态功能

城市绿地是展现城市历史文明的传承与文化内涵重要场所。一个城市的城市绿地不仅展示了城市的精神面貌,也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因此现代城市绿地兼顾了展示城市文化内涵、改变城市的生态环境与城市交流功能。本文结合南京城市实地,就南京近年来主要城市绿地建设谈几点体会。

1、绿地设计的历史文化传承

城市绿地的设计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传承表达一个城市的历史洗练。如在南京近几年的秦淮河两岸景观整治,对两岸的景现进行梳理、分析,进一步合理的优化现有的历史文化印记。在绿地整治的过程中将秦淮河分为古城区与外城区两大类;在古城区秦淮河两岸对现存的文化建筑进行修饰与保护,对已经破败的进行优化及排除,将两岸的绿地与建筑进行合理的融合,形成历史文化与环境的有序结合。对夫子庙两岸的景观的延续到中华门城堡到三山桥,从乌衣巷到保存完好的糖坊廊河房到钓鱼台,从杏花村到沈万三故居到中华门,这一历史文化河流传来的气息让这一带成为规划中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两岸现存的建筑有的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修缮,而有的古建筑需要进一步的修复与保养,如沈万三故居、糖坊廊河房、夫子庙区域等等,有参天大树、完好的建筑外型、建筑庭院的完成等等,整体保存比较完整,而中华门城堡一带由于城市的发展扩建以至于部分建筑荡然无存,对于这部分的绿地分析有利于延续整体古典建筑风格。在这基础上建设绿地点,通过沿河两侧的绿地连成线,向外侧扩展进而形成绿地带,通过绿地整合,使两岸绿地与建筑文化底蕴相结合,不仅在保留原来的风貌的基础上增加绿地带,而新增加的绿地减弱了秦淮两岸历史风貌与现代化城市之间不同风格的冲突。让秦淮河和如同一条时间长河,穿流在城市之中。

而外城区从红旗桥到定淮门一直到三汊河,这段河流在历史中属外秦淮河,在改中的过程中同新城市景观相结合。新城市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工业发展在这条河上增加了更多的风景;晨光集团,高架桥、装饰城等等,为城市的交通发展、城市建设等等功能多方面作出贡献。从中和桥到凤台桥再到三山桥到三汊河,两岸的绿地改造中体现现代化的文化,现代感强烈的雕塑、功能强大现代感很强的桥梁、照明,景观小品无不显示现代化生活的特点。而通过桥梁、雕塑、小品等等景观的点与两岸的绿地形成一条现代化的滨河景观。

纵观秦淮河的绿地改造工程,虽然秦淮河经过了百年的沧桑巨变,但是内秦淮河的建筑风格依据,述说着曾经的繁荣与变化。而外秦淮河将形成新的绿地景观。表述着现代化社会的进程的脚步。一条河流经历了历史的洗礼最终归入时代的洪流中。

2、突出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提高绿地品质

城市的发展、水泥森林的增加、超高建筑的频繁出现,让原本宽敞的大地显得拥挤。而现代建筑业与道桥业等等形成的热岛效应让人们更加烦躁。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生活污染等等正在加速污染我们周围生活环境。城市绿地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将热岛效应转变为绿岛效应,将城市绿地的概念引入到建筑、道路、工厂等等建设中。

城市的大步发展,新城的建设正在加速,如在南京河西的新城区建设,在建设中通过统一协调的规划,明确功能区分,如居住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等,让城市的建设更生态、协调。在江东路的建设中提出的道路绿地系统中,在可能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增加绿地,中间的大宽幅景观绿地,种植大乔木、大灌木以及地被植物,如雪松、银杏、榉树、茶梅、女贞等等,而两侧起分割作用的绿地种植常绿的植物为主,如桂花、高千女贞等等,人行道两侧的行道树以常绿的香樟为主,大面积的绿地不仅起到隔离与安全的作用,同时通过大绿地合理的植物配置,最大限度的吸尘、吸噪及净化空气。绿地的设立能有效改善道路行车环境,改善道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河西中央公园的建设如同城市的绿肺,大面积的绿地有效的改变了周围环境。绿地的增加在新城市建设中留有空间,有效地缓解了周围高层建筑形成的热岛效应,同时从行人的视觉景观上增加的绿色,减弱了高层建筑带给行人的压迫感,为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提供很好的改善。而大绿地建设的生态作用需要植物的合理搭配,在有效的空间内通过乔灌草的结合,上有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为支撑,中有大小灌木绿带,下有草坪花卉延展,乔灌草的有效结合,增加的竖向空间的密实度,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河西的新城建设的规划,合理分布的道路绿地与城市绿地能够有效的减弱现代化城市的生态弱点,减弱沥青道路、水泥森林等等形成的热岛效应与温室效应。

3、城市绿地承载新型沟通。增加居民交流空间

城市越建越大,生活空间越来越小,属于沟通交流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有限的公园空间已经不能承载日夜增加的城市居民的需要,城市绿地在改善环境的同时,适当的硬地缓解了这一功能需要。

还以南京市河西新城建设为例,2008年以前投入使用的新增加绿地有:和平广场、南湖广场、南湖公园和南京纪念馆周围绿地的空间等等。在建的城市街头绿地有河西中央公园,水西门与江东门相交地块等等,街头绿地的增加为周围居民提供了休息,沟通、交流的场地,不管是老人的娱乐活动区域、儿童的活动场地、年轻人体育锻炼区域等等,多功能街头绿地都承载了大部分人的室外活动空间。

白天南湖广场上爷孙乐雕塑的边上,总能看到悠闲散步的老人,快乐的儿童在嬉戏。成群的京剧爱好者在学习新的段子。晚上南湖公园更加热闹,一群小朋友在家人的陪伴下游戏;极限运动场地上有朋友在表演高难度的动作,宽阔的场地上还有人在放风筝,风筝上的灯与满天的星星交相辉映,被绿带分割成的一片片场地上,这一块是中年运动操,那一片是青年的韵律操。在沿湖的木长桥上还有漫步的人群。合理的分布绿地与广场为人们提供一个交流的空间。为中老年锻炼身体室外活动提供场地;为宝宝们学步玩耍交朋友提供场地,为年轻的舞者提供广阔的空间;为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提供一个悠闲的散步空间等等,街头绿地为匆忙的都市生活提供一个休憩的小站。为人们工作之外的时间提供沟通交流的场所。

城市设计特点篇4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标识;设计

引言

城市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社会环境正逐步从农业社会体系朝工业社会体系、后工业社会体系转变,城市建设面临着重大的规划阶段。城市标识是城市建设阶段对外界实行城市发展战略、宣传规划的一个重要步骤,城市标识作用于城市内部能够提升城市居住市民对所在地城市的自豪感、归属感,全面提升市民的综合素质;城市标识作用于城市外部能够强化城市知名度,塑造与推广城市形象、品牌,开拓城市相互之间经济、人文等多方面的交流范畴;由此可见城市标识对于促进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城市标识设计发展现状

我国城市化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后城市化建设都是不断发展、深入。城市建设所涉及的城市形象、品牌的塑造与推广内容也得到人们的热点关注[1]。现如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规划、竞争不断升级,城市将接受城市化发展趋势的严厉考验。一些城市在实行建设规划过程中,过度的将发展重心集中在城市经济内容上,而对可作为城市品牌推广的城市标识设计重视度不足,在对外界推广自身的时候通常以有着代表性的城市风景、城市建筑、城市古迹等事物用作城市标识。未能重视设计规范明确的象征性视觉符号,导致外界对城市自身形象认知模糊,对城市自身形象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二、地域文化特点在城市标识中的体现

城市标识设计中结合地域文化特点,并非表明上进行复制、仿古或者临摹,它要求设计者必须明确找准切入点。基于地域文化特点中提取城市标识设计元素不单单是从装饰纹样、建筑外形等内容出发,还应结合生活实际、审美理念等诸多非物质内容,并且应将这些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结合,有机综合,促进地域文化特点在城市标识设计中的应用上升到更高的层次[2]。

三、基于地域文化特点的城市标识设计

1、基于地域文化特点的城市标识图形设计

对于大部分城市而言,城市标识多数通过图形的形式展现,图形按照城市特点、城市文化涵义设计。城市所涉及的内容元素存在复杂、多样的特性,城市图形标识设计可结合城市历程要点、特殊性质以及为人们所熟知内容等,凝聚城市所处位置空间、时间范围内存有的可以显现城市底蕴、属性的明确或抽象的元素,并借助新时期城市建设内容以及城市追求发展目标展开科学合理整合[3]。城市图形标识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城市图形标识即要求彰显城市过去与当下,又必须实现传统与现代并重。

2、基于地域文化特点的城市标识文字设计

文字作为传播语言信息的重要符号,经有效的设计处理文字能够灵活地凸显出地域文化特点的易识别性以及艺术性。文字表述存在文化大范围区别、差异的特征,包括汉字、阿拉伯文、拉丁文等,汉字即是中国上下5000年文明的代表。由于各个区域范围文化发展层次存在差异性,对文字发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就好比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地域文化特点的城市相比于一座现代新起发展的城市,两座城市对外界宣传内容中所涉及文字标识设计是存在一定差异性的[4]。历史悠久城市可以通过多种可突出城市视觉氛围的笔画设计凸显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十三朝古都”西安,其被简称为镐,即由其在西周时被称作“丰镐”得来。现代新起发展的城市可以通过对文字展开二次设计方法,通过言简意赅的方式凸显城市建设目标、蓬勃发展的形象。

3、基于地域文化特点的城市标识色彩设计

城市色彩被城市多方面内容多影响,包括城市发展历程、地理环境、传统政治人文及时代特征等,全面体现地域文化特点。受城市居民对城市标识色彩设计存在不同偏好影响,在城市标识色彩设计过程中,应对城市剧名民意进行系统调研研究,同时要结合城市历史文化古迹、城市景观建筑、城市自然风光等多种元素,集结凝聚出城市标识色彩,尽可能为城市居民所接受[5]。

结语:

城市是一个人口较稠密的地区,时时刻刻处于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于比较平稳的情况下城市地域文化特点传承、建设。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深入的大环境下,城市发展必将遭受众多复杂问题,如能源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以及区域发展问题等触及城市居住者相关利益问题。再加上,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往区域化的方向发展,其延续的时空跨度提升,涵盖的内容加大,城市地域文化特点不断丰富,城市定位和城市品牌的发展变化系数增大因此,在为城市设计标识过程中,必须更加关注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使所设计的标识及其延展应用系统能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方如意. 城市标志设计与城市地域文化[J].艺术探索,2010,24(6):111-115.

[2]王守富,孟昭磊.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因素及其重要影响[J].现代园艺,2014,12(5):79.

[3]杨婷,季菲菲,吉文丽,王诚吉,樊俊喜,唐胜田.地域文化在城市设计中的表达――以吴起城区景观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3).

[4]李晓芳. 城市的个性――地域文化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运用[J].热点,2009,31(11):61-62.

[5]邱德华.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形象设计策略研究 以苏州为例[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09.

作者简介:王沛(1979-),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环境设计。

基金项目:

1.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城市公共环境系统中的标识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13CYS015)阶段性成果。

城市设计特点篇5

[关键词]城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人口迅速增多,文明建设水平突飞猛进,既可以节约城市用地面积,又能够减少市政投资,还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城市化建设的高层建筑已被广泛采纳与应用。然而,高层建筑远非仅仅加高建筑层数那么简单,通过2008年发生于四川汶川的8级5.12大地震进一步为人们敲响警钟,有必要深入研究包括高层建筑在内的建筑结构设计,将质量安全置于建筑的首位。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

水平荷载成为决定因素。一方面,因为楼房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楼房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构件中引起的轴力,是与楼房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某一定高度楼房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轴向变形不容忽视。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之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要求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进行调整;另外对构件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与考虑构件竖向变形比较,会得出偏于不安全的结果。侧移成为控制指标。与较低楼房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楼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迅速增大,因而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应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相对于较低楼房而言,高楼结构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为了使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

(1)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一般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梁和柱通过节点构成承载结构,框架形成可灵活布置的建筑空间,具有较大的室内空间,使用较方便。由于框架梁柱截面较小,抗震性能较差,刚度较低,建筑高度受到限制;剪切型变形,即层间侧移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减小;框架结构主要用于不考虑抗震设防,层数较少的高层建筑中,在考虑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中应用不多;高度一般控制在70m以下。(2)巨型结构。巨型结构一般由两级结构组成,第一级结构超越楼层划分,形成跨若干楼层的巨梁、巨柱或巨型衍架杆件,以这巨型结构来承受水平力和竖向荷载,楼面作为第二级结构,只承受竖向荷载并将荷载所产生的内力传递到第一级结构上。常见的巨型结构有巨型框架结构和巨型桁架结构,不同的结构体系所具有的强度和刚度是不一样的,因而它们适合应用的高度也不同。一般说来,框架结构适用于高度低,层数少,设防烈度低的情况;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可以满足大多数建筑物的高度要求;在层数很多或设防烈度要求很高时,可用筒体结构。(3)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墙体承受全部水平作用和竖向荷载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承载力要求也容易满足;剪力墙结构体系主要缺点:剪力墙间距不能太大,平面布置不灵活,不能满足公共建筑的使用要求。此外,结构自重往往也较大。剪力墙结构在住宅及旅馆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这种剪力墙结构适合于建造较高的高层建筑。(4)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体系。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部分剪力墙,使框架和剪力墙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抵抗水平荷载,就组成了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如果把剪力墙布置成筒体,又可称为框架―筒体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比框架结构的刚度和承载能力都大大提高了,在地震作用下层间变形减小,因而也就减小了非结构构件(隔墙及外墙)的损坏,这样无论在非地震区还是地震区,这种结构型式都可用来建造较高的高层建筑,目前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原则

(1)结构平面的设计与布置。平面形状简单、规则、对称尽量使质心和钢心重合。偏心大的结构扭转效应大,会加大端部构件的位移,导致应力集中。平面突出部分不宜过长。扭转是否过大,可用概念设计方法近似计算钢心、质心及偏心距后进行判断,还可以比较结构最远边缘处的最大层间变形和质心处的层间变形,其比值超过1.1者,可以认为扭转太大而结构不规则。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布置,当由于使用功能与建筑的要求,结构平面布置严重不规则时,将其分割成若干比较简单、规则的独立结构单元。对于地震区的抗震建筑,简单、规则、对称的原则尤为重要。(2)结构立体的设计与布置。结构竖向布置最基本的原则是规则、均匀。规则,主要是指体型规则,若有变化,亦应是有规则的渐变。体型沿竖向的剧变将使地震时某些变形特别集中,常常在该楼层因过大的变形而引起倒塌。均匀是指上下体型、刚度、承载力及质量分布均匀,以及它们的变化均匀。结构宜设计成刚度下大上小,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下层刚度小,将使变形集中在下部,形成薄弱层,严重的会引起建筑的全面倒塌。如果体型尺寸有变化,也应下大上小逐渐变化,不应发生过大的突变。上下楼层收进使得体型较小的情况经常发生,对于收进的尺寸应当限制。(3)建筑基础的设计与布置。高层建筑的上层结构载荷很大,基础底面压力也很大,应采用整体性好、能满足地基的承载力和建筑物容许变形要求并能调节不均匀沉降的基础形式。根据上部结构类型、层数、载荷及地基承载力,可以用筏型基础或箱型基础;当地基承载力或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以采用桩基或复合地基。筏型基础一般有两种做法:倒肋形楼盖式和倒无梁楼盖式倒肋形楼盖的筏基,板的折算厚度较小,用料较省,刚度较好,但施工比较麻烦,模板较费。如果采用板底架梁的方案有利于地下室空间的利用,但地基开凿施工麻烦,而且破坏了地基的连续性,扰动了地基土,会降低地基承载力;采用倒无梁楼盖式的筏基,板厚较大,用料较多,刚度也较差,但施工较为方便,且有利于地下空间的利用。当地基极软且沉降不均匀十分严重时,采用筏形基础,其刚度会显得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箱型基础就较为合理。箱型基础刚度大、整体性好、传力均匀;能适应局部不均匀沉降较大的地基,有效地调整基地反力。在浅层地基承载力比较软弱,而坚实土层距离地面又较深的时候,采用其他类型的基础就不能满足承载力或变形控制的要求。这时应当考虑采用桩基础。桩承台的作用是将上部荷载传给桩,并使桩群连成整体,而桩又将荷载传至较深的土层中区。桩距应尽可能的大,在充分发挥单桩承载力的同时,还能发挥承台土的反力作用,以取得最佳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建筑功能的多样化,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及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和城市规划的需要,促使高层建筑得以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轻质高强材料的开发及新的设计计算理论的发展,抗风和抗震理论的不断完善,加之新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涌现,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以及结构分析手段的不断提高,为迅速发展高层建筑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参考文献

[1]沈若.浅析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技术要点[J].民营科技.2012(1)

[2]王晓燕,邱华丽.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J].技术与市场.2012(1)

[3]关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理念与实例分析[J].科技信息.2012(2)[4]王伟光,李振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

城市设计特点篇6

关键词:山地城市 骨架路网 设计 思考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065-02

从本质而言,平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交通优势,而山地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形成了一定的阻碍。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山地城市也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在实际建设运行中发现,较之于平原城市,山地城市路网交通容量更小,交通拥堵也更严重。在此背景下,为迎合山地城市独特的城市品牌形象,提高交通抗拥堵能力的目标,探究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山地城市空间布局的特征

山地城市布局往往受自然地形条件的限制,形成了分散的点状或带状布局。常见的形式有组团式布局,如重庆、绵阳、宜宾等,主要呈现如下共性点。

(1)受地形影响,山地城市组团规模较小且空间不规则,组团间均存在山体、水体等自然障碍。

(2)受历史影响,山地城市多呈单中心空间布局,老城区组团承担了过重的社会功能,向外功能疏散较平原城市缓慢。

2 山地城市道路路网的特征

城市道路路网依据城市布局,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即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带状式和自由式。山地城市路网由于布局空间影响,不得不采用自由式路网布局,即根据地形特点自由形成道路路网,路网在形态上并无一定的几何形状。具体的特征如下。

(1)特色鲜明。山地城市道路路网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紧密度高,道路多利用山地沟谷、滨河区域展线,因此,每个城市的路网各具特色。

(2)层次鲜明。山地城市道路路网分为城市骨架路网和组团内部路网,城市骨架路网起到连接城市各组团的功能,组团内部路网主要起集散功能。

3 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较之于平原城市,主要特征如下。

(1)路网容量。山地城市道路路网交通容量总体有限,且多呈现为骨架路网型拥堵。究其原因,一方面,山地城市组团间地形多为无法开发的大江大河等自然障碍,自然障碍处的可用用地有限,进而导致通行能力减小,引起组团间骨架路网型交通瓶颈;另一方面,山地城市在城市规划中缺乏对骨架路网的建设难度和投资匡算的预估,导致城市规划骨架路网落地率偏低,骨架路网无法成型。

(2)交通出行。山地城市交通出行主要依赖于汽车与步行,非机动车出行比重受城市地形影响而差异极大,从参与过的城市案例分析,山地城市道路红线往往与平原城市宽度保持一致,这不利于用地集约化发展。

(3)道路建设形态。受历史原因影响,山地城市组团间道路均带有明显的公路特征。影响之一在于公路设计过于追求线路的经济性而并非区域整体经济性,这导致区域交通接入困难;影响之二在于公路设计往往忽视交叉口、公交停泊点等交通瓶颈处交通设计,这为城市区域开发后带来交通拥堵的隐患。

4 城市山地道路规划设计的特点及几点思考

4.1 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原则

(1)道路工程与城市设计相结合原则。在进行城市山地道路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将道路设计先期纳入到城市路网规划方案中,既要满足城市区域竖向的规划要求,又要结合道路自身设计要求,降低道路工程投入,进而提高山地城市^域开发的投入产出比。

(2)城市统一性原则。针对山地城市路网自由性及道路复杂性的特点,将一个城市制定统一的标准,如制定道路纵坡坡度尺度、非机动车道设计尺度、道路标识系统尺度等。统一的标准为实现居民统一的行为习惯打下基础,也避免后期设计中不协调。

(3)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原则。在进行城市山地道路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以环境保护为设计理念,不破坏山区现有生态结构和自然环境。同时为了防止水土流失问题,要避免在地质较差区域进行道路建设,合理地对挖土、弃土等问题进行处理,保留原始生物通道,以达到维持原有生态平衡的目的。

4.2 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

(1)城市规划与线路设计。建议城市骨架道路设计积极参与到城市规划中,较之于平原城市,建议山地城市的规划设计顺序加以调整,总体如下。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意图―骨架道路道路设计及投资匡算―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及用地布局调整―骨架路网详细设计―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整体场地平整设计或局部地块场平设计―组团内部次支道路详细设计。

(2)道路总体设计。道路总体设计主要包括道路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

山地城市道路平面主要争议在于路权的使用,为增加组团城市自然障碍处的通行水平,建议山地城市需要比平原城市更加注重公共交通。

山地城市道路纵断面的主要争议为最大坡度,依据对美国洛杉矶等山地城市的经验,建议山地城市在城市规划中进一步明确货运与客运道路网络,从而根据不同的道路特性制定独特的道路最大纵坡。

山地城市道路横断面主要有两大争议:一是非机动车道的设置与运行,工程设计发现,许多山地城市存在部分道路设置非机动车道的现象,从运行的使用中发现,山地城市非机动车的使用效率差异极大;二是道路边坡的红线预留,道路边坡用地与城市地块用地冲突频发。建议从规划入手,明确非机动车道和道路边坡的设计要求,这两点对于集约化使用城市用地极为重要。

(3)路基路面设计。路基设计:结合城市山区自然环境特点,参考工程地质学理论知识,灵活处理山区地质地貌特点,路基设计区域要跨越地质结构松软区域,并做好相应的工程措施,以防止土壤岩石风化而阻挡水源流过,发生切坡现象。路面设计:可根据城市山区地势将两幅车行道分别设置在两个水平面上,构建阶梯式道路平面,以避免在行车过程中由于相互干扰而造成行车事故,保证城市居民出行安全。同时,设计人员可以在较宽的道路上设置绿化带,以此将行车道进行有效隔离。

(4)景观设计。在进行城市山区道路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出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特色,坚持协调性设计原则,将城市山区道路与山区景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重视道路景观体系的空间层次感,强调绿化与景观空间变化,以此区别山区城市与一般城市,构建城市道路特色,形成城市品牌,进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可以利用攀附、垂蔓等植物绿化穿山隧道和盘山道,突出山区城市山势特点,提高景观层次感,进而拓展城市山地道路绿化范围。

5 结语

该文通过对城市山地道路规划设计的研究,在分析城市山地道路主要特征与设计要求的基础上,从城市规划与线路设计、道路断面设计、路基路面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和完善城市山地道路结构,进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丽.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探析[D].重庆大学,2016.

[2] 王歆.基于GIS技术的西北地区山地城市道路优化设计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3] 周世魁.山地城市快速路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4.

城市设计特点篇7

关键词:城市设计;相关案例;技术标准;保障;特点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highlight the Wuhan cit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natural landscape features, implementation of Wuhan city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re extended from 2D to 3D fine management goal, Wuhan city started the work of city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uhan city design, basic research of special technical design of the macro level to carry out the city before 2008, for strengthening design work of city, to further clarify the compiling methods of city design and planning content, featur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design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in Wuhan city.

Keywords: city design; case; technical standard; security;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城市设计工作的不断开展,城市设计主题正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城市设计编制方法和成果表达形式也在向多元方向发展。由于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成果深度不统一、城市设计成果与规划管理脱接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的系列与长效的研究,并在对2008年所做的城市设计项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编制技术标准进行研究,找出城市设计编制全过程的理念、标准、路径、深度和方向,探索城市设计成果的实施对策,改进工作的思路,将有利于今后城市设计工作的开展和规划。

城市设计工作历程分析

国内城市设计工作历程概述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施行,并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确定,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 1997年中国建筑学会在上海举办以城市设计为主题的中国建筑学会年会,提出 “关于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的倡议。

经历近30年的研究和实践,我国现代城市设计正逐步走向成熟。全国近600座城市先后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研究的范畴大至整个区域,小至一个广场、建筑、小品,甚至广告,因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有总体城市设计、新区开发设计、历史地段保护设计、步行商业街城市设计、中心区城市设计以及以指引性条例和控制导则为主的城市设计,如香港城市设计指引。类型的多样化表明了我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逐步完善和发展。

武汉市城市设计工作历程

武汉市城市设计工作历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8-2006年),陆续编制完成城市设计项目近20项,但涵盖区域较为分散、关联性较差,城市设计成果及编制手法缺乏系统性指导。

第二阶段(2007年),在新的总规修编工作完成后,近期已启动了武汉市立体空间形态研究、武汉市高层建筑布局研究、武汉市空间特色研究、武汉市滨江滨湖控制研究等各种宏观层次的前期专项技术研究,为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体系的建立指导下为层次城市设计的编制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2008—2009年),在前期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武汉市初步确立了与各层面法定规划体系相对应的城市设计编制体系,分总体城市设计、分区城市设计及局部城市设计等三个层次。结合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的编制,武汉市于2008年下半年全面展开了从宏观范畴的总体城市设计到中观层面的分区城市设计,再到二环线以内重点区域、道路及节点等微观层面的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并在对已编制城市设计项目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制定了武汉市城市设计的技术标准及相关规定。自此,武汉市城市设计体系整体框架、相关技术标准与相关管理规定基本确定。

三、武汉市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研究

武汉市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研究体系主要可概括为支撑研究、项目编制、制定标准等三个阶段。

3.1 前期支撑研究阶段

2008年,我市结合控规导则的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了二环线以内重点区域、道路及节点城市设计工作,编制了《武汉市总体城市设计》、《二环线地区整体城市设计纲要》,制定了《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规程(讨论稿)》,并于2008年10月邀请国内知名城市设计业内专家召开了“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规程及二环线地区城市设计纲要专家研讨会”,明确了下步城市设计编制任务和编制技术要求,并陆续完成了《武汉市主城区建筑高度分区规划》、《武汉市主城区空间特色分区及特色意图区划定规划》、《武汉市景观干道空间景观设计通则研究》等支撑性空间理论研究。

3.1.1 武汉市主城区建筑高度分区规划

随着武汉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土地日趋紧张,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高层建筑以其巨大的体量和绝对的高度影响着城市空间形态和天际轮廓线,为有序引导和控制武汉市高层建筑布局、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塑造城市特色,武汉市规划局委托规划咨询中心在已编制完成的《武汉市高层建筑分布》以及东南大学编制的《武汉市立体空间形态概念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武汉市建筑高度分区、分级以及相关控制要求,编制《武汉市主城区建筑高度分区规划》及相关导则,为城市规划管理和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3.1.2武汉市主城区空间特色分区及特色意图区划定规划

在《武汉市城市空间特色研究》、《武汉市立体空间形态概念规划》等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武汉市对城市空间特色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以此两项研究为基础,结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及相关专项规划要求,整合研究成果,编制《武汉市主城区空间特色分区及特色意图区划定规划》,划分空间特色分区、划定武汉市特色意图区,提出特色控制要素,明晰武汉市主城区内能彰显城市空间特色的区域,在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具体建设行为中加强城市空间特色的控制与引导。

3.1.3 《武汉市景观干道空间景观设计通则研究》

城市干道是城市道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展现城市景观形象的重要路径,为建设和谐、有序、富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特对形成良好道路空间景观的组成要素和共性的设计规律进行研究,以指导同类型道路的规划设计和城市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长效的技术管理支持。

通过该研究,改进和提高城市街道空间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形象和市民的生活质量。探索良好的城市干道街道空间景观构成要素和设计控制原则,提供科学合理的、可操作的景观综合性干道的设计导则,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提供方案比较和评价的平台,规范规划设计成果内容。

3.2 城市设计编制与反思阶段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以二环线内重点片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为设计重点,全市共完成“两江四岸滨水区城市设计”、“武昌主城区东西山系景观体系”等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和二环线内“解放大道城市设计”、“徐东大街城市设计”、“武珞路珞瑜路城市设计”等重要景观干道及“沙湖周边城市设计”等重点特色区域共计14个城市设计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70平方公里,设计道路长度约90公里,基本实现了二环线内重点特色区域城市设计的全覆盖,主城区覆盖率达32.4%。

在已编制的城市设计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设计成果的运用和实施成效分析,武汉市对城市设计编什么、如何编、如何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总体、分区、局部、街坊等不同层面城市设计的编制内容、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衔接、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的衔接等进行了梳理,为城市设计标准的制定进行了实践探索。

3.3 标准制定阶段

在总结已编制城市设计项目的基础上,武汉市陆续出台《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武汉市局部城市设计导则管理规定》(试行)、《武汉市城市设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等城市设计技术标准文件,为下步城市设计的编制提供了技术标准及规范。

四、城市设计实施保障手段

为更好地引导城市设计实施,武汉市借鉴了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保障工具和诱导工具,有效地实施城市设计构思中的刚性和弹性要求。主要手段有法规和政策、财务手段等。

法规和政策是指从法律文件到地方政策、法规等以不同的法律作用方式全面保障城市设计之设计原则的核心手段。

财务手段包括直接经费援助、税收政策、信贷支持以及其他激励性机制。例如在城市设计关键地区,由政府基金直接补助,促发核心公益性项目的开发,并以此为媒介,引发相邻地区的发展。

五、总结思考

国外城市设计起步较早,现已进入成熟期,对城市面貌、城市形态塑造已然发挥出其显著的作用。城市设计的编制已从传统物质、空间形态规划层面上升到城市发展、竞争力及城市振兴的层面,体现了城市设计与城市发展要求息息相关的良好局面。通过对城市设计编制技术标准的梳理和研究,武汉市基本解决了城市设计编制管理体系中的最重要一环,为武汉市精细化规划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美岩;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周建军;论新城市时代城市规划制度与管理创新[J];城市规划;2004年12期

城市设计特点篇8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architecture and city planning of the difference and the relation from the building design and city planning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and analyzes the main features of our architecture and city planning as well as emphasizes the actual effect of the use and the city characteristic. This healthy trend of development is the positive role for our city planning.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city planning.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city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2

建筑设计主要用于体现城市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包括建筑物的个体功能以及满足城市对这些个体建筑协调的要求,即是说控制小环境与大环境的统一,而城市规划与其有着很大的不同,主要是通过对居住空间分析,设计出能够协调人的活动与区域分布的关系,实际中常常是通过产业的分布和交通布局来实现这一目的,达到改善居住环境的目标。

一、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使用者的需求是导致建筑物产生的原因,因此建筑的出现都是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同时建筑物是组成城市的细胞,因此建筑也会受到城市的规划、城市的文化以及自然条件、地区环境的影响。信息时代的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的社会,不少建筑物借助建筑物本身与城市规划的完美结合成就了其特有的辉煌,成为一个城市个性鲜明、功能完美的代表物。同时也应该看到有些建筑物由于在设计时脱离城市的规划,导致最后无法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而被遗弃。因此能够成就辉煌的建筑物必须要做到建筑的设计与城市的统一和协调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这个方面来说,了解建筑的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就显得相当重要。

(一)建筑设计的含义及作用

建筑设计作为建筑工程的首要步骤,此步骤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成功解决建筑建设过程中点与面的关系,做到以建设任务的基本要求为前提,建设技术为手段,对工程进行全面的设想,依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对建筑的详细尺寸和大小、空间的组合方式以及建筑材料等具体建筑信息进行详细的设计。因此可以看出,建筑设计对建筑的内部、外部等景观进行详细的设计,就满足了城市规划过程中的一个点和面的设计,为构成城市这个整体奠定了基础。

(二)城市规划的含义及作用

城市的规划就是为了动态解决存在于城市中的各种建成环境的关系,实现建成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但是又构成整体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建成环境是指存在于城市中的不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环境,而是由人工建造而成的诸如街道、桥梁、建筑物等。城市的规划必须要从生态的角度、可持续发展的立场和延续城市文化历史的目的出发进行城市未来的计划。城市规划体现了建筑设计的特色。例如:建筑设计师过于追求美,将较大地块分配给规格、大小不一的建筑,这就使得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就会出现建筑物参差不齐,高低相异的现象,这就有违公平和统一的原则,不符合低价运行的相关经济学的规律,这就使得建筑物所构成的被人们所领会的城市空间变得不被人们所理解,使得城市在时间、社会以及经济等方面都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影响到城市的整体美感和综合价值。

(三)设计与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设计与规划是紧密相连的,并且产生了建筑规划设计这一集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为一体的综合性使用学科。可见建筑的设计和城市的规划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设计和规划之间既相互制约也互相扶持。对于一个合理的城市空间的建设,建筑的设计和城市的规划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能够起到指导性的作用,而对于建筑的设计而言,只有与建筑所处的环境相结合才能展现设计过程中的特点,才能体现其使用价值,从而实现作品的设计理念,成为有用的建筑。对于城市的规划而言,也要考虑到建筑设计,因此就需要用规划来完成对建筑物整体的把握、设计来实现建筑的实际功能。

二、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2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3 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4 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5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7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9 居住区规划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三、我国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特点

城市建筑设计在我国是一个能够体现国家和城市文化的标志。当前首先对城市进行产业布局即城市规划的点状规划,然后进行交通布局即现状设计来实现更好的城市居住环境,最后进行改善工作条件和居住的面状规划来实现城市规划的三步规划。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这种城市规划并未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因此被广大建筑设计者舍弃,并且在不断尝试新的符合城市立体与整体的发展要求。当前广泛被认可的城市规划模式是“自然—空间—人类系统”整体规划理念。在实际的操作中将建筑设计作为提高城市规划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建筑的整体设计上,城市与周边的建筑明显会出现对比,因此在建筑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与现有建筑物的对比和协调,在流线上要不违背环境的机理,在人的感觉上要注重局部环境同整体大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规划上要满足人对建筑物的心理和生理的感受。

重视过去的实际经验是过去我国城市规划的重要特点,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经验控制也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的建筑物施工也得到了加速,因此不再是城市规划引导建筑设计,并且逐步出现建筑设计促进城市规划的现象。建筑设计对影响城市美观和功能的所有因素进行具体而详细的设计,这包括了广场中的景观设计,建筑体的分布方式以及街道同建筑物的尺度大小等。

现阶段我国最重要的建筑设计特点就在于对于建筑的处理上,强调立面上的虚实结合,色彩上的对比,以达到同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比如:高层建筑顶部和屋顶对于城市的整体印象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时一定要保证其有一定的秩序,因此在设计时就从墙面的倾斜、用局部小环境加高处理的方式来对人的视线进行控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一定要保证城市的空间环境、体型质量相互协调统一,设计出一批能够体现城市规划和能够体现时代风貌的城市设计,并且在设计中要注重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重视城市文化的保持和维护。这种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理是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有着极大发展潜力和适应力的规划设计特点。

对于我国的城市规划,主要的特点有四点。坚持建筑与生态环境的统一,重视以人为本,注重城市建筑的自然采光,强调建筑物的自然通风;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尝试新技术和新材料,从技术和材料上进行创新;多学科融合,将城市规划学原理同空间规划、管理学知识相结合,力求在审美方面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在质量上能够保证市民的快捷出行。

四、建筑设计同城市规划的协调

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设计师的主要工作就是以城市规划为基础,从建筑技术、业主要求为基准点,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建筑分布的设计和规划。通过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区别和联系可以看出,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有着不少矛盾的地方,因此协调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明确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基础

从本质上说,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建筑物实体的产生打下基础,建筑物实体的出现则是为了达到规划预期的功能,因此可以看出建筑设计应当成为城市规划的载体。从工作内容上说,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都包含了对布局的设计,并且都是采用相似的技术手段来进行分析,利用色彩渲染来进行建筑物体型设计。这也就是说,城市规划是建筑设计的目的,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其次从环境因素上说,城市功能的体现极大程度上会受到建筑技术、人文观念等因素影响,例如:建筑物的施工地点除了要对周边的交通环境、配套条件进行考虑,还要对建筑物所处地区的文化进行考察,保证作品能够满足业主使用的要求,同时还要不违背当地地域文化特点,体现时代特征的条件,表现民族的风俗和区域建筑物的和谐统一。因此建筑设计理当成为城市规划的基础。

(二)建筑设计要服从城市规划的要求

建筑物是城市景观中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建筑在城市中占据主体地理位置并且能够体现城市文化,因此有人将建筑物称为城市的象征,在建筑设计时一定要注重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的安排,综合考虑城市整体的平衡和空间资源,以定性、定量的方式来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

(三)重视城市规划同建筑设计的统一

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作为构建一个美好城市的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部分,在整个过程中的技术运用以及理论分析等方面都有相互渗透和融合,因此在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城市规划的能力。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可对城市规划进行小范围的调整以达到整体的和谐统一。另外,还要重视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由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在设计规划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掌握多种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对于提高建筑设计能力和城市规划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家远,李政道,王西福. 设计阶段建筑废弃物减量化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工程管理学报. 2012(04)

[2] 靳家佳,郝生跃. 节能建筑推广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J]. 工程管理学报. 2012(04)

[3] 樊 颖,吕 鹏,陈恺文,陈明霞,袁法喜,黄有亮,李德智. 高校宿舍碳排放现状调查与减排方案设计——以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为背景[J]. 工程管理学报. 2012(04)

上一篇:教学的规律和原则范文 下一篇:学校常规管理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