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价值观教育范文

时间:2024-04-19 17:49:06

政治价值观教育

政治价值观教育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方向

(1)夯实大学生价值基础,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迅速,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必须要有核心思想的引领,否则社会思潮必定混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理论,进行国家建设必须一以贯之。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是科学的、先进的思想,在大学生的政治教育中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核心价值观反映着时代的要求,大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必须要明确时展潮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

(2)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精神旗帜。这面旗帜引领着社会思潮,引领着大学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第一,马克思主义思想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思想。针对大学生的教育首先必须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开展大学生教育活动时针对这方面的教育必然不能忽视。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体现着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

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拥有的精神,这样大学生才能保持昂扬向上的姿态。

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人们道德实践的评判标准,大学生应积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评判自己的行为,时刻以此警示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增添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促使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与时俱进,不断与时代、与社会接轨,永远保持生命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可以分为理念创新、理论创新、内容创新、目标创新四个方面。

第一,从理念创新、理论创新来讲,政治具有稳定性,也充满变化。核心价值观所贯彻的理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大学生拥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对社会发展中的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在不断与时代接轨的同时,又可创新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从而推动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创新。

第二,从内容创新、目标创新来讲,当今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政治层面也是如此,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丰富做出贡献。

3.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有密切的联系,必须准确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以促进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铜学,仇小梅.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及其实践——以怀化学院物信系宿舍管理阳光台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王力尘.加强大学生思政博客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

政治价值观教育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有资料显示,2001年全国有30万大学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2002年有40万,2003年有60万,2004年有66.6万。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有着就业政策和就业市场不完善等潜在原因,但不可否认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出现的问题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这对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显得极为重要。

一、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分析

职业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与向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是在校大学生在学习和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对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价值取向的总体看法,反映了其对职业的信念和态度,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学生的择业观,而适当的择业观对大学生首次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主流是客观正确的,但由于受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和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冲击,使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发生了许多变化,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职业理想缺乏现实基础

大学生在设定职业理想时,应该权衡各种条件,如社会需求、个人追求、个人能力素质、工作机会和待遇等等。在此基础上明确职业目标并制定科学具体的实施方案。但有些学生在确立职业理想时不从现实出发,不考虑社会需求,也不从个人的实际能力出发,一味的去追求工作条件好,待遇优厚,社会地位高的工作。

根据中华英才网主办的2006年大学毕业生择业观的调查资料分析,大学生们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是物质因素,如经济收人、物质待遇、工资福利、报酬、工作环境等因素。因此,那些收人高、地位高的工作单位如大型国企、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成为大学生的最爱,那些机会多、空间大、经济条件好的地域如沿海城市、省会城市、直辖市而被大学生争相追踪。而国家、社会急需人才的西部、偏远地区和其他条件艰苦的工作岗位却很少有人问津。

(二)职业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

职业价值取向包含价值目标、职业社会地位、职业收入、行业选择、地域倾向、工作条件选择等方面。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应强调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但是就当代的一些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崇尚自我,以个人发展为中心,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一个主导需要。上述“中华英才网主办的2006年大学毕业生择业观的调查资料”分析说明,在现实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日益重视自身的利益和对利益的追求,促使一些人形成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不正确的利益意识和相应的价值观念,这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倾向日渐突出,从而把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作为确定职业和衡量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标准,这就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日益繁荣的物质生活面前迷恋大城市和舒适的生活条件,丧失了艰苦奋斗、勇敢创业的意识,把个人价值的实现片面理解为社会对自己的物质满足,而弱化了个人的社会价值,淡忘了自己对社会和国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所以择业时都涌向条件好、收入高的地方和单位,从而导致这些地方、这些单位人满为患,竞争激烈,多数人在这里根本找不到工作。

(三)职业评价不客观

职业评价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社会各种职业的好坏、优劣和重要性等方面进行的一种判断。职业评价对职业选择产生直接的影响,正确、客观的职业评价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其实社会上的各种正当职业都是创造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都能有所作为。但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评价时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认为脑力劳动,社会威望高,收入丰厚的职业好,所以导致在进行职业选择时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些职业,而体力劳动,艰苦环境的工作就无人问津。

(四)缺乏科学的职业发展观

科学的职业发展观指在职业定位、职业选择以及从事职业过程中,通过对自己和职业的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把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未来从事职业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稳定的职业态度和良好的择业动机,推动个人职业生涯的科学发展。而当前大学生选择职业时缺乏科学性、主动性,随意性较大,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面临职业选择时无所适从,既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不清楚自己要找何种工作,始终处在被动就业的状态,究其原因,就是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社会,如有的是有些学生自我认识不够,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智商、情商、能力等个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不能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往往自我评价过高,职业定位不切合实际。这就造成了在就业时常常会遇到困难甚至是挫败。

二、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不仅影响着大学生未来的求职择业行为、态度和工作积极性等,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政治价值观教育篇3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多元价值观;影响;分析

随着中国的入世与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高校大学生,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面临的一大课题。

1 针对多元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的研究

1.1 影响之一――多元价值观对社会主体的价值观产生冲击

多元价值观对社会主体的价值观产生很大冲击的主要表现是:在多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渠道。再加上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的充斥,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较为淡薄,价值取向更多趋向于功利化,理想信息逐渐多元化,思想政治观念更为模糊。

1.2 影响之二――多元价值观模糊了大学生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多元价值观模糊了大学生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的主要表现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市场体制的改革,在促使人们的主观意识逐步形成、效益观念以及求实精神的增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正随着市场经济地发展,多元价值观逐渐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为大学生多元价值观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种状况虽然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会造成道德失范与诚信缺乏等负面现象的出现。

1.3 影响之三――多元价值观使得大学生在道德评价与选择方面出现问题

多元价值观使得大学生在道德评价与选择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是:随着社会经济地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比如说经济收入增加,文化形式增多,这使得人们在比较与选择价值观方面有了更大的自由。由于当前大学生还没有真正形成一种较为全面的价值观体系,缺少对各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认同感,缺少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缺少驾驭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这些状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在道德评价与道德选择方面产生了困扰。

2 针对引发多元价值观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困境原因的研究

引发多元价值观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困境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点:

首先是西方文化以及意识形态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渗入高校,比如说,借助时政评论、网络以及影片等,对价值观还没有真正形成的学生进行影响。他们大多是借助华丽的包装或者各种宣传手段吸引高校大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一步一步引导,从各个方面增加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影响。

其次是有些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水平不过关,无法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当前很多学生在塑造正确价值观方面存在着问题:政治信念动摇、政治鉴别力太差、入党动机不纯、自身意志不坚定等。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党员在普通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造成很多学生对党组织存在误会。

三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很容易导致高校学生思想价值观模糊现象的发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与物质诱惑逐渐渗透进高校,很多大学生已经遭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渗透以及缺少组织观念与集体意识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3 针对改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措施的研究

3.1 措施之一――采取措施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观念

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观念,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当前多元价值观的背景下,对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所带来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进行有机融合;二是要采取措施将思想道德与道德规范作为一种相对开放的体系处理,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对这一体系进行辩证性地研究,并允许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领悟这以体系中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三是在对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与文化价值观学生的过程中,要坚持开放、自由、平等的原则,真正地了解、理解并尊重他们的价值观与文化。

3.2 措施之二――采取措施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要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对当前多元价值观的背景与发展历程有清醒地认识,对社会中的整体文化价值观体系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地教育;二是要根据每一种文化价值观的特征,对其历史局限性、内容以及合理性进行有效性研究,从中找出精华部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保障大学生可以对不同类型思想价值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正确的理解。

3.3 措施之三――采取措施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要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方法,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相关知识的培训,在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为多元价值观大背景下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政治性提供坚实的师资基础;二是要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多加沟通,对当前的价值观变化与时政新闻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使得师生之间在社会主体思想价值观方面达成共识;三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互动式教学的方式。

4 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为多元化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宽松的外部环境。在这种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当其冲地受到很大的影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多元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高明霞.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8)

2 汪麟.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与创新[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3 吕田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道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8

4 曾平春.多元文化对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及其应对[D].湖南农业大学,2010

5 李芳芳.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

6 韩杰,尹丽娜.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构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3)

Multiple values to th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fluence analysis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reforming and opening development, the values of a plurality of filled every corner of the society, on the thought of people caused great shock. Multiple values in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halleng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pluralistic valu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s were effectiveness analysis.

政治价值观教育篇4

【关键词】高中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渗透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095-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支柱,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和谐、进步,促进人的全面、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对高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按照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因此,广大高中政治教师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正确观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积极探索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使高中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对高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教育。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与学科知识教学有机融合

广大政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联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比如,在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1《经济常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国家财政”、“科学发展观”、“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等内容时,可从国家发展层面对学生进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教育;在学习“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股票、债券和保险”、“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征税和纳税”等内容时,可从社会治理层面对学生进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教育;在学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企业的经营”、“劳动和就业”、“国家财政”、“依法纳税”、“市场配置资源”等内容时,可对学生进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至于其他模块中的内容,教师可采用类似的方法去进行渗透教育。当然,由于当代青年学生的个性都比较强,对老师、家长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进行渗透教育时,教师要改变简单“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注重说理教育,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认知这些道理,提高教育效果。比如,我们说社会主义好,学生没有足够的社会经历,很难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这时,教师可以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等入手,说明之前我国办不了的事,现在能办了,这是因为我们国家实行了科学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综合国力增强了。这些具体事例和过程,学生们看到了、听到了、体验了,甚至自己亲身承担一些事务而经历了,再用理论引导和教育,他马上就明白了社会主义确实好。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与时事政治教育密切关联

当代高中学生绝大多数都很关心国家大事,渴望了解国内外政治风云变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政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时政新闻、开设时政讲座、开展时政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探究重大时政热点话题,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增强学生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关注世界和平发展的高度责任感与振兴中华民族、促进人类发展的强烈使命感。例如,2015年9月3日,为隆重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阅兵式的直播,会后学习、讨论阅兵式讲话稿全文,特别是关于“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论断。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三个必胜”是中国人民在世界多极化背景下对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热切呼吁和郑重召唤,为世界人民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指明了方向。还可以就宣布裁军30万的重大决定,让学生思考、批驳“国强必霸”、“中国”等论调,使学生认识到讲话稿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等内容,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又如,2015年是自治区成立50周年,教师可以和学生一(下转第99页)(上接第95页)起搜集、学习、讨论提出的“治边稳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如“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努力实现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等。这一系列思想观点和伟大论述的背后,分别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民主、平等、法治、爱国、敬业等丰富内涵,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积极的价值引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相结合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在安徽省肥西中学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堂上,学生选择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有“徽派建筑”、“古诗词与流行歌曲的联系”、“上派镇道路交通现状调查”、“三河米饺与饮食文化探秘”、“派河水污染的防治”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自己选定的主题,深入乡村、社区、企业等进行调查研究、体验生活。并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撰写调查报告、访问心得、研究小论文,举行辩论会等,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心得体会等和同学、老师分享。在开展这些活动时,政治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其中。还可以利用教师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例如,高一政治备课组老师开发的校本教材有《厨房中的经济学》《股票小常识》《舌尖上的家乡》《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等,供学生选择学习。这些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又提高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接触社会,使学生认识到国家日益强盛的国力和家乡蓬勃发展的前景来之不易,需要国家、社会、公民的共同努力,并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爱国、富强、法治、文明、和谐、诚信等教育,增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社会责任感以及主人翁意识等。

总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中政治课因有之义和广大政治教师的应尽职责,广大政治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采取具体而有效的措施,努力完成对高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任。

【作者简介】袁孝保(1969- ),男,安徽肥西人,安徽省肥西中学政治教师,中学高级职称,研究方向:中学德育。

政治价值观教育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社会道德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提高素质的重要工具。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在学校、社会中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工具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展的需要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需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精神荒芜”的青少年人群正在不断地增多,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加不懂什么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

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怎样弘扬核心价值观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从各级培训抓起。政治思想教育中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要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打造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和周边环境整治,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必要前提。要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坚持师德为上,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要着重抓好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建设,抓好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建设,抓好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引导各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倡导者、践行者。

政治价值观教育篇6

关键词:价值观;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一、了解学生特点,制订合理的发展计划

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其周围事物的定位与自己的学习与认知能力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全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其思想政治学习的热情,将个人潜力全部发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用思想政治标准要求自己的行为,逐步纠正自身的错误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二、巧用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各个领域每年都会评选出一些道德模范,他们有的舍己为人,有的献身山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道德的力量,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能体现思想道德的影片等,让学生在观看后,写出自身的感受以及此影片对今后自身的发展有何影响,以此引导学生真正了解何为道德,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合理的人生价值观,逐步改变传统理念对自身行为产生的影响,让其真正吸收思想教育的精华部分为己所用,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三、教师以身作则,重视言传身教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老师怀着崇敬心理,很多学生模仿教师的各种行为,在他们心里教师是一面伟大的旗帜,因此,教师要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以及对思想政治的理解情况,以此为基础,制订合理的对策,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利用教师的权威赢得学生的敬佩,由此顺利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在课堂上,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与人生经历,将自己所信仰的人生格言、崇拜的名人等与学生进行交流,以启发学生的潜在欣赏美好事物的能力,使其养成积极的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影响学生自身的思想意识,对其今后学习发展与人生规划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小学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生对此学科的感受,借助各种辅助工具,向学生传递周围思想政治的影响力,使其重视对思想政治的学习,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塑造合理、高效的价值观,科学规划自己的未来,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家乐.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J].人力资源

管理,2011(06).

[2]郭建生.当下中学生价值观多元的复杂性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

政治价值观教育篇7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入脑、入心、入行,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和研究的重大课题。在如今信息化社会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阶段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在接受比较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一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与特征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具有隐蔽性、渗透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是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构建需要遵循方向性原则、受教育者主体性原则、借鉴创新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它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校园生活、隐性课程、师德师风和社会活动体系五个方面。

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比有多种不同的特点:(1)潜隐性。它是对学生的内隐式教育,将德育的目的和内容直接隐藏在各种因素和活动中,而通过这些因素和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2)愉悦性。它注重情意方面的教育,渗透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余实践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接受它所传递的教育内容,在愉快、兴奋的情境中无意识地受到教育。(3)有效性。对传统的正面灌输式教育,

学生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拒绝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达不到预期的、应有的教育效果。而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影响学生,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将所学内容在无意识中接纳并内化,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二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

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主渠道显性教育来进行的,作用虽然较明显,但在实效性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而且难以渗透到大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而隐性教育则不同,首先,隐性教育具有涉及面广的特点,可充分填补显性教育的空缺。因为隐性的教育主要是借助多种环境因素和生活因素的影响,所以它可以使教育突破空间及时间上的限制。不仅包括了学生的活动场所同时也包括了学生的学习场地。由于隐性教育可覆盖校园的任何角落,可通过比较常规的生活管理、教学及校园文化和环境等多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并接受教育。其次,在整个隐性教育中比较注意学生的道德和情感,可以很有效地进行道德的转换,积极地强化了显性教育。隐性教育用间接方式避开学生的反感心理,让大学生在比较生动的体验中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强化了道德意志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情感道德培养,积极地促进了德育从思想到行动的转换。由此可见,隐性教育在不断补充显性教育的同时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式更加完善、更加丰富。

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的调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凝练概括为24个字,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其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吸收了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体来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依据实际情况,本研究对部分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一共发放了1200份调查问卷,从调查结果来看,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的认识还是很充分的,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关注度较高,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但从大学生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主渠道的作用发挥不到位,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入脑入心做得还很不够。与此同时,大学生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和教育方式反映普遍不够好,提出了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说服力、感染力不强、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等问题。这些都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要求。

四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策略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来进行,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引导。

首先,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中,纳入党校培训、思想政治教育大讲坛、“青马工程”培训中,贯穿于新生入校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文明离校教育等各领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中,加强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建设,实现以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科研和学科工作健康发展。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管理工作,开展“教代会评议干部”“校领导接待日”“首问负责制”“党员亮身份”“先锋模范岗”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干部选拔任用、职工考核评价、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中去。其次,要以良好师德师风引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应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精神,组织开展教师对照“红七条”自查活动和签订“师德承诺书”活动,激发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自主性。要围绕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一系列师德建设讨论活动,并在校报开辟“师德建设大家谈”专栏,引导教职工对师德建设进行深入思考,达成共识,使教职工育人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政治价值观教育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思想政治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124-02

2016年12月7日。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以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方向,是兴国之灵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内容的扩充,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阐述

1.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大学是孕育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承载着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责任。对此,在12月7日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政建设的重要性。严格来说。思想政治教育重点是以政治教育为主,还包括思想及信仰等价值取向方面的教育。针对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方面,加强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健康的身心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价值目标、取向及价值标准的判断,是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态度,它引导着这个时代中国公民核心价值的取向。属于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全面提出了国家发展方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需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需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需求。三个层面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定具有深远影响。

3.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首先。必须清楚高校大学生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提升国民素质、发展社会经济、增加综合国力,这些都将是高校青年迈出学校大门后肩负的社会责任。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以当今时展背景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理论基础,它更全面地概括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最后,高校需要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向广大优秀青年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高校青年以健康的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1.高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提质增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是针对全体公民而言的。但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最特殊的一群人,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取向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前进方向。从国家发展角度而言,国家需要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需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取精华使之吸收。换句话说,国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是为了提升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质量。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需要扩充指导思想

如今的大学生都是00后的一代热血青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熏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情况较为明显。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时展的必然。也是对现代高校大学生精神思想的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理论基础,必须贯彻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它能够有效地扩充大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内容和指导思想。

3.有利于促进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课程的基础课或辅修课,很少引起校领导、教师、学生的重视。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全校工作重点放在了学生技术提升与就业两方面,其他任何教育工作皆为此服务。2016年12月7日同志再次强调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说明党和中央对此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在高校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创新。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1.高校领导认识不足

高校青年思想价值观念的确立属于精神领域范畴。它是看不清、嗅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也很难用数据检测学生思想觉悟能力。高校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度不高。他们将教学管理重点放在学生动手能力操作和就业方面。但大学生思想和价值取向将对人生起到重要的作用,它是评判个人道德标准、职业操守、工作成绩非常重要的指标。

2.师资队伍相对欠缺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为主,学校所聘用的教师多为技术领域的佼佼者。他们以其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理论基础传递给学生最实用的知识。但是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队伍的数量相对缺乏。相关专业的课程只有一个教师担任:二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类课程,学校一般不重视。由几个班组成“大班”一次性教学,或由辅导员代为授课,教学质量不高。

3.未形成相应的机制

意识对行动具有指引性作用,在校领导、教师、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都不重视的情况下,很难让高职院校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或机制。在全国高校思政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是对高校敲了一次警钟,希望高校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校的制度或机制,将“大口号”先放一边,一步一个脚印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

4.缺乏高校保障环境

受教育经费限制,许多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投入的人、财、物数量和精力都非常有限,在高职院校也很难看到专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剩看似与大学生距离甚远,不少学生干部在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中也很少强调其具体意义,这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在经费、教师、资源都相当匮乏的状态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向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融入颇有难度。

四、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措施

1.提升高校领导思想认识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摇篮。以素质教育为背景,从小学阶段就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且德育教育被放在首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则是以社会普遍价值观为基础,对学生思想、理念、信仰、价值观进行疏导和引导。使学生以健康的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如今党和中央已开始全面重视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校领导必须响应国家号召,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指导思想与深远意义。

2.聘用综合素养高的教师

物欲横流的时代,教师这份职业的荣誉感不再那么显著,有些教师授课形式化,一节备课内容在几个班级反复使用;有些教师在多个院校兼职授课,只为谋取更多财富;有些教师照本阅读,忽略教学质量。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常见的情况,认认真真做研究的教师越来越少。教书育人本是阳光底下最值得敬重的工作。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希望每一位教师能够认清自己的使命,认真、努力做研究,用心血和精力为国家培养一批有志之士。

3.建立融入管理制度机制

从2016年12月7日在全国高校思政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看出。党和国家对当今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但从公民个人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一致,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首先,爱国是中国公民最基本的素质;其次,大学生即将迈入社会,必须在学校期间培养他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善互助的精神,唯有此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多做贡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时展的要求。

4.加强高校物质条件保障

首先。必须承认国家领导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次,为响应国家号召,高校必须从人、财、物三方面增加投入;最后,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渲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气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在高校课程中必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但前提是从经费、教师、资源方面加大投入,使广大师生对思政教育重视起来。由上而下.才能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落到实处。

五、结语

上一篇:本年度校本研修计划范文 下一篇:遥感技术概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