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范文

时间:2024-04-19 09:55:44

化学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

化学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篇1

关键词: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保障学校及学生和教师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新课程标准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这些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落实离不开化学实验。由于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因素较多,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其自身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一、中学化学实验常见的安全隐患

(一)实验室管理不规范引起的安全隐患

化学实验室应由专业人员管理。农村中学专业教师紧缺,部分学校实验室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缺乏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知识,不能科学、系统、实事求是地管理实验室,易造成安全隐患。表现在:一是随意往下水管道排放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渣,堵塞下水管或使水管受腐蚀破裂而污染环境。二是药品存放不正确。化学药品要按照性质、属性分类存放,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性药品不得混放,强挥发性、易分解的药品应低温避光保存,否则会变质,严重的甚至会发生爆炸。三是废物、废渣处理不正确。如把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顺手倒入有易燃物的容器中。四是药品、仪器管理不严格。学生把实验剩余的诸如金属钠、钾、电石、过氧化钠这类与水剧烈反应的药品带出实验室,埋下安全隐患。

(二)实验室建设不完善埋下的安全隐患

实验室通风设备和上下水对完成化学实验非常重要,因为化学实验经常会产生或使用一些有毒、刺鼻的气体或挥发性液体,若实验室通风不畅,不能及时将有毒物质排出或用空气充稀,易对人体造成极大损伤。还有实验室水管松动或锈蚀漏水,电源插座、开关等电器设备安装不合理等都是安全隐患。

(三)实验操作不规范引发的安全隐患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的保证。实验操作过程中疏忽大意,或不按规则操作实验,都容易引发安全危险。如稀释浓硫酸时,把蒸馏水加到硫酸中,操作不当,溶解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就会发生爆炸;做钠与水反应实验时,钠的用量太多剧烈反应也会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时,没有检验纯度而引发爆炸;检验气体或挥发性液体气味时,直接用鼻子对着试剂闻;往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燃料易引发火灾;用试管加热液体时对着他人;还有玻璃仪器的使用不当,等等。

二、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认识,正确对待化学实验

通过正确引导和教育,把安全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一是制定具体的实验安全守则、危险化学药品使用制度,并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二是合理利用反例来强化学生认识;三是认真辅导,实验前不仅要给学生讲清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流程,还要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要求学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学习化学实验。

(二)树立安全意识,有效进行化学实验

为安全进行化学实验,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了解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内容和实验操作,并写出实验设计预习报告。做到熟悉实验仪器、药品,对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有所预见性,了解实验意外事故的一般处理方法,严格按实验设计流程有效进行实验。

(三)教师把关,科学系统地进行实验

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演示实验中的举动直接影响学生动手实验时的态度和方法,即使是常用仪器的使用也要做到规范认真。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鲜事物有极强的好奇心,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除了讲清楚规范操作、安全要求外,还要严格监督、指导,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总之,只要我们了解各类化学实验事故发生的原因,遵循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地进行操作,就可避免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实验。

化学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篇2

在20*年广泛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和事故防御、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消除隐患就是保护生命”的观念,深化和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工作;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着力整治各类事故隐患,为推进我市“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确保我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

三、工作对象和范围

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对象和范围主要是: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电力等工矿企业;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等交通运输企业和设施;渔业、农机、水利、等单位;医院、学校、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场所、出租房以及其他有关行业和领域。

四、工作分工

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各行政村及各各办公室要结合本村和本办公室职能,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认真抓好落实。各有关办公室的职责分工详见《*镇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及重新明确经济社会安全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上政发[2009]17号)。

五、工作步骤

(一)发动部署阶段(2009年3月下旬)。在去年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的基础上,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对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各牵头办公室要制订本行业(领域)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具体指导实施意见;各行政村要按照市镇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研究制订工作方案,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措施。

(二)实施阶段(2009年3月下旬至10月底)。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组织本单位进行隐患排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组织、督促、指导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排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落实情况、安全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安全投入情况、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应急预案制订及演练情况等。通过排查,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台帐,并对安全隐患进行认定、分类、梳理和建档。

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各有关单位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安全隐患坚持边查边改,对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时予以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排出整治计划,落实整治资金和责任,限期整改,并制订应急预案,加强隐患监控,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充分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隐患排查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单位要依法严肃查处。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单位,要实行分级挂牌督办,加大整改力度,并向社会公开隐患整改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三)督查验收阶段(2009年12月)。组织由安监和其他有关办公室参加的督查组,对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和隐患治理资金落实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措施制订情况等。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高对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切实加强领导,将隐患排查治理与中心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主要负责人要亲自部署,分管领导要在分管范围内精心组织,认真分析、及时研究和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措施落实、工作迅速、效果明显。

(二)全面落实责任。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切实负起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认真组织开展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整改资金和责任,制订隐患监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每季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隶属关系,于本季度末前向当地乡镇安监站或有关办公室书面报送统计分析表。对重大事故隐患,一经发现立即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市安委办备案。

各级各有关办公室是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指导主体。要将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工作实际,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深化隐患排查治理的领导、协调、信息报送、数据统计等相关工作。要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帐,记录每个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隐患“五落实”和整改销号情况;完善对生产经营单位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台帐建设。各行政村和有关办公室要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信息及数据于每季末报镇安监站。

(三)突出工作重点。各级各有关办公室要结合本村、本办公室职能,切实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治,严密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把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与日常安全监管结合起来,强化行政许可,严格依法监管,严把安全生产关;要把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与落实安全生产治本之策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积极推行生产经营单位动态分级分类管理,切实改善安全生产基础条件。

(四)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大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力度;要认真核查群众举报的事故隐患,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并对隐患举报人进行奖励;要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与经验,普及安全生产知识,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化学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篇3

关键词:PDCA;急诊安全管理屏障构建;作用

急诊科是医院接待危急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主要承接抢救患者的工作,管理任务繁重、风险性高的特点[1]。护理安全是急诊科室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的前提保证,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对提升急诊科室工作效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重要作用。急诊科安全管理屏障主要针对急诊科护理人员,通过对护理人员的行为、素质、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完善,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减少医疗纠纷[2]。PDCA是上世纪50年代由美国首次提出并逐渐推广应用于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一种管理方法,主要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提升管理工作的效果。本文就PDCA在急诊安全管理屏障构建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旨在为急诊科护理管理提供借鉴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有1名副主任护师,8名护士,2名主管护士,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33.6岁。每6个月接受1次实习护士12名,轮转和进修护士各4名。在2015年6月~12月对我院急诊科实施PDCA进行安全管理,以同时期未实施PDCA急诊安全管理为对照,观察实施PDCA前后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2方法

1.2.1计划阶段 成立安全管理小组,明确主要的安全隐患及管理目标。将急诊科所有的护理人员分为2个小组,每组各5人,每个小组中有1名主管护士为组长,1名副主任护师对各安全小组进行监管。对急诊科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梳理,组长每周将搜集信息进行整理,并在开会时对新发生的、发生频率较高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说明,引起所有护理人员的注意。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有: ①工作量过大,工作人员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导致护理工作效率降低;②急救仪器维护力度不够,导致急救室仪器不能正常使用;③大批量急救患者急救时不能提供合适的急救资源及空间;④静脉补液、留置导管时引发的安全隐患;⑤未仔细核对患者信息、用药信息,导致用药错误;⑥实习护士护理工作不全面,未及时整理和完善护理文件;⑦护士综合素质不高,导致与患者发生纠纷;⑧护士护理知识的缺乏,导致患者在院内发生跌倒、压疮、静脉血栓、吸入性肺炎、院内感染等并发症;⑨药剂科电脑信息失误。以“护理工作零失误”为各安全小组的主要护理目标,针对上述常见安全隐患提高警惕性。副主任护师每月对所有护士开展安全隐患知识讲座,提高护士对安全隐患知识的掌握能力。

1.2.2实施阶段 针对常见的安全隐患采取防范措施:①合理安排值班人员,在流行病时期和急诊患者较多的时期联合其他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在节假日提前安排好工作人员,避免护理人员出现疲惫工作状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②安全专人每天定时对急诊科所需的器械进行消毒、分类整理、检测,对有故障仪器及时报修,并告知值班医生,及时更换老化器械,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③根据接待的患者量适当进行科室扩建,增大急诊救治的空间,优化空间布局,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急救环境。④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并不定时对护士进行笔试、操作考核,减少用药失误。⑤定期对护士进行技能培训,对留置导管、输液、呼吸机使用等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护理内容进行强调,并完善护理管理制度。⑥对药剂科加强合作,学习药品知识,降低药剂科药品配置错误事件发生率。

1.2.3检查阶段 评估PDCA在急诊安全管理中的效果。在实践过程中,每天由组长对PDCA的效果、各组及其成员的实践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再由副主任护师每月对各组的表现进行评分,实施奖惩制度,提高护士对安全隐患的重视度。对发现的问提进行记录并及时处理,在每月的例会中对总结的问提及经验进行讲解,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1.2.4处理阶段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通过长期的实践后,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在急诊安全管理条例中体现出来,并制订成急诊科安全管理宣传手册发放给所有护士,便于护士随时翻阅,提高护理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及护理能力。并对难度较大的安全隐患在下一轮PDCA循环中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提高护理水平。

2 结果

PDCA实施后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见表1。

3 讨论

急诊科的护理任务繁重,患者病情危重,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急诊科对护士的要求较高,护理安全管理是针对急诊科具有明显的风险性这一特征采取的有效的管理制度。急\科中输液引起静脉炎、渗液,患者出现院内感染、跌倒,护理文件为及时补充等不良事件都是常见的安全隐患,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发生医疗纠纷[3]。PDCA是一种质量管理循环模式,在急诊科的护理安全管理屏障构建中,通过分组、全员参与的方式分析常见的安全隐患,将所有护士提供的安全隐患进行逐一梳理,对护士进行教育、讲解,明确护理工作的方向。以“零失误”为主要护理目标,让所有护理人员提高对安全隐患的重视度[4]。每月对护士进行安全风险知识宣讲可以随时发现新的安全风险,提高风险预防能力,变被动处理安全隐患为主动防范风险,使护理工作更全面化。在实践中严格遵循核查制度、护理流程,提高了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及处理能力,明显降低了安全隐患的风险[5]。在一个阶段的实践后对PDCA效果进行观察,对护士的安全隐患意识及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可以了解PDCA实施的进度,对护士的工作效率有一定的了解。将实践经验制订为明确的调例具有权威性,便于对护士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本文通过观察发现,通实施PDCA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55起下降到5起,说明PDCA在急诊安全管理屏障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急诊科的护理不良事件,提高全体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国光,王欣,,等.PDCA管理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4):297-300.

[2]郑颖,费晓璐.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33-134.

[3]唐永仙,李悦.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0):117-118.

[4]胡妙仙,谢红燕,陶芳芳,等.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122-123.

化学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篇4

关键词:妇科患者;手术室期间;隐私保护;调查分析

妇科患者是一类特殊的人群,大多因内、外生殖系统等身体私密部位疾病或不适而前来就诊,因而患者对隐私暴露比较敏感[1]。隐私是指在不妨碍他人的前提下,不愿意别人知道的关于自己的私密问题[2]。妇科患者的隐私即在就诊时,向妇科医生主诉的关于内、外生殖道及家庭生活不适的秘密,以及妇科医生检查所知的生殖系统疾病。对于妇科医生,可能工作的特殊性,对患者的所谓隐私秘密司空见惯,不以为秘密;对妇科患者,由于是身体私密部位就诊,在手术室期间常将隐私部位暴露出来,而希望能得到有效的隐私保护,二者观念上的差异导致医患矛盾[3]。2012年2月~2013年8月,本院对310例妇科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妇科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隐私保护需求,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隐私,减少了医疗纠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2013年8月,来我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10例妇科患者。所有患者均已婚,其中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38.5±1.48)岁;学历: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17.10%(53/310),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25例(8.06%)),大专文化程度84例(27.10%),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148例(47.74%)。排除语言表达障碍,不能进行正常交流和沟通的妇科患者。

1.2方法 利用文献检索和资料查阅的方式,根据妇科患者实际情况,设计问卷调查表,表格的题目是"妇科患者在手术室期间对隐私的保护需求"。调查表中的内容包括:①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②妇科患者就诊时哪些属于隐私,患者对隐私保护的态度;③具体项目:病史需要医护人员保密吗;医护人员应尊重妇科患者的隐私吗;患者在手术室期间接受妇科手术,隐私部位暴露时,非工作人员需要回避吗;手术前与妇科患者及委托人交代病情时,其他家属需回避吗;拒绝男性医务人员进行妇科检查吗;为了教学的需要,手术期间进行手术录像或观摩教学可以吗。手术前,将调查问卷发放给每一位妇科患者,并请她们以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为保证调查准确性,问卷由专人发放,负责解释,由患者自行填写,或在妇科患者口述下,由护士代为填写,并在规定时间当场收回。项目评分采用likert五级计分发进行计分。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n)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

2结果

2.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妇科手术患者对隐私保护需求分析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妇科患者对隐私保护需求均在4.43分以上,其中年龄23~29岁(4.72±0.54)、本科及以上学历(4.74±0.45)需求明显高于同组其它类别,见表1。

2.2 手术室隐私保护需求 310份调查问卷中,242例认为病史需要保密(78.06%),认为减少手术时隐私部位暴露、必须暴露隐私部位时请适当遮挡均为222例(71.61%);同时在保护隐私程度上,病史需要保密、减少隐私部位暴露必须暴露隐私部位时请适当遮挡评分(4.78±1.12、4.65±0.84、4.58±0.72)排在前3位,见表2。

3讨论

3.1妇科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隐私保护需求特点 随着法制的健全,患者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妇科患者对个人隐私的保护需求更高更多,78.06%的妇科患者认为病史作为一种个人隐私,需要医护人员保密。本次调查还发现,妇科患者对隐私的保护程度较高,希望手术时减少隐私部位暴露,必须暴露手术时请适当遮挡,体现了妇科患者对隐私的要求度高;60.32%的妇科患者回避男性医务人员作妇科检查,从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观念上的进步[4];看标本时回避非直系亲属,表明了妇科患者对社会地位的保护需求[5];大多数妇科患者对教学录像和观摩的隐私保护要求较低,甚至持鼓励态度。

3.2年龄、文化程度在妇科患者手术室期间的隐私保护需求差异 社会的进步,文化水平的提高,认识的差异,大部分高文化程度妇科患者对隐私的保护不同于老一代妇科患者。年龄越大,病史需要保密率越低,几乎>70岁老患者认为病史保密与否无所谓;相反,文化程度越高,妇科患者越要求病史保密及减少隐私部位暴露。但文化程度高的妇科患者,不回避男医务人员作妇科检查,体现了社会的进步。这也从五级评分结果可以得到证实。同时,文化程度高的女性,对病史保密需求度高,尤其是重视看标本时回避非直系亲属,可能考虑到出院后的社会融合因素。值得指出的是,文化程度高的妇科患者大都支持教学需要,但请在录像和作观摩时注意个人隐私保护。

3.3加强妇科患者手术室期间的隐私保护 针对妇科患者手术室期间的隐私保护需求,医院应制定具体的隐私保护制度,切实尊重及保护患者隐私。①增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勿将妇科患者的病史、病历资料外泄。②无论是在手术室还是在病房,医务人员不得随意讨论患者病情,避免患者个人隐私外露。③手术室期间,对手术需要暴露隐私部位的患者,适当加用防档设施,增加患者心理安全感。术中减少非手术人员观看,教学需要时,提前征得患者同意,并注意保护患者头面部[6]。④妇科患者手术中切除下来的病变组织,如子宫、卵巢等,除了直系亲属,其他人群实行回避。⑤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规范医务人员语言,转变观念,从思想上尊重患者的人格、隐私。同时积极给予患者精神、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消除患者对隐私泄露的不安感。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为患者提共安全、人性化的手术室环境。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7],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妇科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金霞,梁红娟,李刚,等.患者隐私保护中的利益冲突与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3):277-279.

[2]刘健.妇产科教学如何应对新的医疗环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29(4):61-62.

[3]梁立智,王晓艳,鲁扬,等.医患关系调查中医患信任问题的伦理探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4(5):37-38.

[4]周俊英,黄燕,谢利.妇科患者在手术室期间对隐私保护的需求调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5):623-624,650.

[5]卢蓉,吕苏芳,张春霆.产妇住院期间对隐私保护的需求调查及应对策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01):69-70.

[6]李粉玲,郑绮雯,叶敏.特需医疗服务中健康体检者隐私认知调查及保护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6):915-917.

化学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篇5

一、健全领导机制,加强防患意识。

局机关成立了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李龙任组长,由副局长柳长春副组长,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为组员。所有学校都是责任人并责任到年级到班,落实责任状,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全县师生齐抓共管,共同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清醒地认识到:校园内的各类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旧的隐患消除后,新的安全隐患仍会随时出现,学校在加强安全管理的同时,突出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

二、严格排查要求,认真排查隐患。

1、把学校消防安全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按照局、公安、消防部门的要求严格校园防火管理,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整治期间,学校全面开展了消防安全大检查,对各科室、计算机室、图书室、实验室、教室及各办公室等师生人员密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场所,对电器、电线、灭火器材、消防水源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迅速进行了整改。做到了排查不漏处室、不漏班级、不漏设施,排患务尽、不留死角。发现不安全苗头和现象迅速整改。

2、整改内容:及时更换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插座;增加灭火器数量。

三、加强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教育。

学校在组织活动时能充分考虑安全因素,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科学、合理、认真组织好教学活动,防止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消防安全教育形式,努力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建立消防隐患排查整治长效工作机制。

织力量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按有关要求加以整改。整改工作落实好整改的责任、措施、经费和时间。整改中做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落实,不留死角。同时,整改工作和预防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以改促防。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确立“一保安全、二保稳定、协调发展”的工作原则。对易于引发事故的环节给予定期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进行整改。

化学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篇6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消除隐患就是保护生命”的观念,深化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工作措施,着力整治各类事故隐患,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二、工作范围和内容

(一)排查治理范围和重点:

1、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

2、文化娱乐场所、网吧、医院、学校、宾馆、饭店、宗教活动场所、“三合一”场所、出租房、高层建筑等人员密集场所;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年度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的单位;

4、各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确定的重点单位。

(二)排查治理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规章制度、设施设备、事故防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三、工作目标

(一)以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和实现三个“零增长”为总体目标,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全民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事故隐患明显减少,源头管理与防范措施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二)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组织)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的要求,组织开展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条件的高危行业、人员密集场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组织)要基本实现网上自主上报隐患排查治理报表;没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组织),按时向行业(领域)监管部门或企业所在地街道书面上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信息。

(三)高危行业、人员密集场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隐患排查面不低于96%,一般隐患整改率达96%以上。

(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安监、公安(消防)、建设、城管、交警、文广、质监等)打击“三非”深入开展,影响安全的非法生产经营现象得到明显改观。

(五)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有效推进,各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宁波市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暂行办法》(甬政办发〔*〕250号)的规定,落实监管责任,确保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年度整改率不低于95%;确实难以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100%落实相应安全措施,确保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四、工作分工

按照属地为主、条块结合原则,把排查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到各街道、区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各街道、有关部门要结合行业(领域)特点,围绕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工作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密切配合,牵头组织实施。具体分工如下:

(一)街道办事处

1、负责制定本区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任务,落实责任;

2、全面组织开展管辖范围内高危行业、人员密集场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隐患排查工作,明确隐患排查范围、要求和责任。及时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网上或书面报送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并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建档和督促检查工作。

(二)区级有关部门和单位

1、负责制定本行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2、督促本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帐;

3、负责定期报送本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信息;

4、执法部门要制定打击“三非”工作计划,开展执法检查及打击“三非”工作。

(三)重点行业(领域)分工:

1、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区安监部门牵头组织实施。

2、重点建设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区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牵头组织实施。

3、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场所、出租房、高层建筑等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公安消防部门牵头组织实施。

4、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交警大队牵头组织实施。

5、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区建设局牵头组织实施,其中城市房屋拆迁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由区房管处牵头组织实施,农村房屋拆迁工作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由区旧村办牵头组织实施。

6、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发包项目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分别由区城管局和区建设局牵头组织实施。

7、旅游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区贸易局牵头组织实施。

8、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区经发局牵头组织实施。

9、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区教育局牵头组织实施。

10、医院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区卫生局牵头组织实施。

11、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质监分局牵头组织实施。

12、宗教活动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区民宗局牵头组织实施。

13、文化娱乐场所、网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区文广局牵头组织实施。

14、供电企业、电力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供电局牵头组织实施。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3月31日前)

1、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和健全组织,制订工作方案和指导意见,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措施,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并将工作方案和指导意见上报区安委会办公室。

2、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区安委会的部署和要求,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和指导意见,于3月31日前报区安委会办公室。

(二)实施阶段(2009年4月1日至10月底)

1、高危行业、人员密集场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本单位进行全面隐患排查治理。坚持边查边改,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时予以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列出计划,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2、区排查治理办公室做好区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报送,督促协调各单位开展工作,在重要时段分别组织对各街道、区级有关部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综合督查指导。

3、区安委会对各街道方案制订、宣传发动、工作组织、责任落实、资金保障、信息报送等情况进行督查指导,每年不少于两次;各街道对辖区高危行业、人员密集场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组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对区域内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实施监督检查。

4、区级各有关部门对所属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督查指导,每年不少于两次。各执法监督部门依法开展打击“三非”活动,对不履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以执法推进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

(三)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11月至12月底)

区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各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验收,验收结果将作为年度“平安建设”、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请各街道、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于11月10日前将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总结报区安委会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是今年安全生产工作重点,要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增强隐患治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区政府*年度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继续作为区“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也务必根据实际,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做到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具体牵头,制定全面、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各街道、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切实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治,集中攻坚克难,解决一批老大难问题,尤其要和近期开展的公众聚集场所易燃可燃装修材料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高层多业主建筑消防安全整治、“三合一”场所整治和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整体推进,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广泛宣传,强化监督。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广大职工和人民对事故隐患的识别能力,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培训,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和监督,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促进隐患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严格执法,加强监管。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与日常安全监管结合起来,强化行政许可,严把安全生产准科门槛。提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和管理水平。要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企业,采取停产停业限期整改,对隐患治理工作不到位导致事故发生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化学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篇7

【关键词】生物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

1、引言

近年来,世界各国校园火灾事故接连不断,这些火灾事故不仅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而且给国家财产及家庭带来严重损失和巨大伤害[1]。实验室作为高校重点防火部位,其消防安全不仅关系到确保高校公共财产不受损失,更直接关系到实验室师生的人身安全。因此,消防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了解高校生物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原因、明确以预防为主的核心安全思想、制定改进并加强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若干对策更是刻不容缓。

2、生物实验室的火灾特性

2.1火灾危险源种类多、火势蔓延迅速。生物实验室由于试验的需要,有大量的易燃易爆化学试剂,诸如工业酒精、乙醚、丙酮、苯等危险易燃品,具有易燃、燃烧发热量大等特点;实验者往往将一些常用的药品放在实验台上,而且实验台下存放试剂的现象普遍;工作台上的参考资料、试验器材、包装材料等。一旦发生火灾,火苗将迅速引燃大量的可燃物,火势迅速蔓延。

2.2火场中各种有毒有害烟气多、危害大。火灾危害主要是热量、烟气和缺氧窒息的作用。烟气造成的伤害比例往往大于热量和燃烧造成的伤害[2]。统计结果表明:火灾中85%以上的死亡者是由于烟气的影响,其中大部分是吸入了烟尘及有毒气体昏迷后而致死的。火灾产生的烟气中各种有毒、有害成份、腐蚀性成份、颗粒物等以及火灾环境的高温、缺氧,对人民生命财产以及生态环境都造成很大破坏。生物实验室火灾除一般建筑材料燃烧释放的大量烟气以外,各种可燃、助燃化学试剂因燃烧或相互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种类多且成分复杂,其危害性远远超出一般建筑物的火灾。

2.3火灾扑救困难。现在国内建筑消防系统都按照《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设置,生物实验室区别于普通建筑,危险源不同,发生火灾的因素不完全相同,灭火剂类型不可能完全相同,扑救的方法也各有区别。实验室里的大型精密仪器、书籍资料、化学试剂的火灾采用的消防措施应不同。

2.4火灾损失大、社会影响大。随着仪器设备特别是高精尖的先进仪器设备不断更新与增加,许多实验室拥有昂贵的试验器材。一旦发生火灾,不但直接影响教学和科研的正常进行,也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影响。

3、火灾至灾原因分析

生物实验室聚集着人员、设备、化学反应、物理变化等,条件错综复杂,存在着较大的火灾风险。火灾对实验室的威胁极其严重,忽视实验室安全制度、安全管理建设,将会直接导致人身财产和房屋设备以及重要的研究成果毁于一旦。下面就高校生物实验室中存在的火灾至灾因素作初步分析,以期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和采取防范措施。

3.1安全防火规章制度不健全、消防管理不到位。从近年来火灾事故的原因来看[3],实验室的安全防火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引起学校、实验室等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安全防火管理条例、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和严密或虽有规章制度但执行不力,监督检查不够。已有的规章制度不能适应新的实验内容和新设备的要求等,相关负责人要针对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安全防火的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做到行之有效并富有指导意义。消防设备的管理水平低下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更新与推广的新形势下,有些单位对消防设备管理不到位,既没有建立设备管理档案,也没有专人管理,设备档案的缺乏会给实验室的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要强化对消防设备的档案管理和使用管理。

3.2部分人员防火意识淡薄、安全防火重视程度不够。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教学、轻消防”观念。消防安全观念薄弱、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差、思想松懈、安全防火重视程度不够是实验室发生火灾事故的最危险因素。不少师生经常接触实验物品,时间长了对制订的安全防范制度就不以为然了,思想麻痹、疏于管理,由此带来大量火灾隐患。实验过程盲目加大投料量;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事故没有清醒的认识;实验用易燃易爆药品、压力容器的存放、使用不合理;在试剂存放、管理方面,普遍存在实验室与试剂室一体化或药品无分类存放和管理的现象。特别是科研实验室中,桌上地下堆满了各种试剂;药品相混,特别是相克的药品相混的现象普遍,极易诱发火灾事故。同时随着科研院所横向联系,学术交流不断加强,实验室的流动人员增多,防火意识、防火能力参差不齐,任何一个人在防火安全上的不重视、不规范的行为都有可能引发火灾。

3.3电力设备落后、老化、消防设备存在不足现象。经济迅速增长与基础建设滞后的矛盾也反映高校实验室电力设施的管理中。我国大部分高校历史悠久,电力设施是按建成年代的人民生活水平和用电状况来设计和配备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仪器设备特别是高精尖的先进仪器设备、大型仪器数量明显增多,仪器的使用率快速上升,造成用电需求量猛增。一旦电力扩容建设跟不上,发生电气火灾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超负荷运行的电线和电力设备老化速度加快。另一方面,生物实验室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乏必备的消防设施,有些实验室即使配备了一定的消防设备,由于没有专人管理和定期的检查,失效的消防器材得不到及时更换,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看,均达不到安全防火的要求;此外,生物实验室有各种易燃物品的存在,引起的火灾种类不一,其扑灭的方法亦不同,像这种具有独特火灾特性的实验室需要的灭火设备和器材的配备则更加不足。

4、防火安全措施

针对上述实验室中容易引发火灾的各种隐患及火灾的特点,应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指导思想,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才能有效地减少实验室的火灾事故。

4.1设置科学管理防火安全措施。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完善、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措施是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要明确相关制度和各级责任,建立安全疏散设施、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管理制度,建立用火用电安全、火灾隐患整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使用制度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同时,各种消防设施要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消火栓要能出达压力的水,泵房能保证5分钟内启动,灭火器要在位、不得过期或被挪用,摆放要便于使用,严禁堵塞、占用安全疏散通道,要保证安全通道畅通,配齐消防安全设施。对于实验室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等,应当分类存放于符合规范要求的相对独立房间中,并储备符合其理化特性的灭火剂,以备急用。如条件允许,还应当将这些部位并入火灾远程监控网络,一旦发生火灾可得到及时处置;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使其了解基本消防常识,掌握消防灭火基本技能,以及火灾自救和逃生等知识。要进行每天巡查,重点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无损,一旦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向相关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火灾隐患。另外,随着高校实验室的不断发展,仪器设备逐年增加,安全用电越来越成为安全防火的关键。首先,实验室电路应符合用电需求,禁止超负荷用电,对老化的电线和存有安全隐患的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换和维修;其次实验室要制定完整的安全用电、防火、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规程。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安全用电、防火意识,必须熟知各种电器的安全使用常识、各种设备的性能和运行注意事项及特殊设备的使用要求。责任人要随时检查用电线路、检查并检修电器设备,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4.2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防火安全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逐步建立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和防火安全责任制是发展的必然形式,认真落实相关管理办法与规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有预见性地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切实落实。如建立数据准确、内容全面、分类科学的防火档案,是拉动防火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措施。建立并实施《消防设施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制度》,确保消防设施设备的完整有效。建立并执行《消防安全检查制度》、《防火巡查制度》和《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实验室安全防火工作条例》、《实验室易燃易爆危险品使用、存贮管理办法》,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实验室安全。定期组织师生学习消防知识、开展演练,提供实践的机会,是确保实验室发生火灾时减少人员伤亡的有效措施。安全设备、重点部位更要派专人定期检查,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对师生的不安全行为也要及时的修正。针对实验室人员多、精密仪器多等特点,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明确重点防火部位,明确防火责任人,岗、部位防火负责人,建立健全各项防火管理制度,严格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十六条之规定规范管理。加强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登记注册,加强危险品储存、使用等环节管理工作。

4.3加强消防法规、防火知识宣传。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普及消防知识,提高防火安全意识是避免火灾事故发生的前提和关键。加强对全体师生的消防宣传教育,是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当代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消防意识,接受过一些浅显的消防教育,但对于违规使用电器、使用明火等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侥幸心理。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宣传学习同时要注重实效,大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新生入学时要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不同季节进行重点教育,使消防宣传做到经常化。组织师生观看火灾纪实、消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消防宣传内容多样化。通过宣传使师生充分认识火灾对学校发展、人身安全造成的危害,并能吸取特大火灾的惨痛教训,产生极大的震慑作用。现在有些学校还将消防安全与其它安全工作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重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大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4.4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加强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种基础设施,是提高实验室防火能力、预防火灾的基本条件。学校和实验室负责人应从思想上彻底改变那种只注重实验、研究成果和效益,忽视消防安全的思想。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大投入,尤其要加大对老楼、老设备的投入和更新改造,严格按照消防安全要求建设实验室,彻底消除各种火灾隐患并及时更新和配备适合不同特点实验室使用的消防设备。

5、结语

总之,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尽管在新形势下,消防安全管理难度增加了,但只要我们与时俱进,重视营造消防安全氛围,建立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加强实验室的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及时整改火险隐患,并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就能确保实验室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杨旭.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2]杨立中,方伟峰,邓志华,等.火灾中的烟气毒性研究[J].火灾科学,2001(10):32-36.

化学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篇8

关键词:骨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228-02

护理安全是确保护理质量的前提,是提供给患者安全、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更是减少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1]。骨科患者一般需较长的时间才能康复,病情各异,治疗方法也不相同,且年龄跨度比较大。因而护理对象越来越复杂,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工作压力也越来越重,往往难以估计,护理工作中的困难[2]。如果能够给予患者更好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降低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此,加强对骨科护理工作的重视,消除骨科护理安全隐患,最大可能减少医患纠纷,显得极为重要。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在临床工作中,分析了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整理出系统安全防护措施,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案例

1.1 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8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确诊。患者住院时间预期在一周以上。为避免组间渗透,将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在10~75岁之间,平均30.76±8.26岁。22例患者为急性入院,18例患者为陈旧性骨折。患者疾病类型包括:四肢骨折29例,骨盆骨折6例,胸腰椎骨折5例。实验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在10~77岁之间,平均31.23±8.54岁。21例患者为急性入院,19例患者为陈旧性骨折。患者疾病类型包括:四肢骨折30例,骨盆骨折5例,胸腰椎骨折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 处理骨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的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将整理出来的安全防范措施,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安全,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跌倒、坠床、深静脉血栓、褥疮为安全隐患发生。护理工作满意度于患者出院时对护士进行评价,采用评分制,10分为非常满意,0分为非常不满意。

1.2.2 安全隐患护理预防方法:患者在入院时,护士要与患者及时沟通,评价和询问患者有无跌倒史、生活习惯、服药习惯等[3],并评估患者的神志、肢体活动等。对有高危情况的患者,要重视日常的陪护,加强巡视,将患者的日常用品放在患者方便取得的地方。并做好防止跌倒和碰撞的标识。对使用拐杖的患者,要帮助患者维持身体的平衡,并增加其安全感,在使用前详细向患者示范和讲解如何使用,并将其调节到适宜患者的高度。拐头要做到防滑,及时更换拐杖的皮块。拐杖底部要垫好棉垫,让患者感到舒适。积极预防患者的压疮发生。使用减压装置,如气垫床、充气床等[4],定时为患者翻身扣背,按摩长期受压的部位,以缓解患者的局部压力。翻身的频率根据患者的舒适程度而定,最长不能超过2小时。防止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等形成。深静脉血栓发生与血流瘀滞、高凝状态和血管内膜损伤有关。因此对不同的患者,要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对血流瘀滞的患者,可使用弹力袜等,避免深静脉的扩张,进而保护静脉内膜,使用各种方法增加静脉血流的流速。对血管内膜损伤的患者,要尽量在上肢输液,避免肢体的反复穿刺和患者的过度牵拉。注意抬高患侧的肢体,以避免水肿对静脉的压迫。如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要在手术前对高危患者进行多次的检查,不要轻易使用止血药物。必要时可以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

1.3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各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 2检验。取95%可信区间,P

2 防范策略的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安全隐患发生比较:实验组患者经过我院的临床护理干预,患者发生坠床、跌倒、褥疮等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

表1 两组患者的安全隐患发生比较

实验组发生的安全隐患1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发生7例,分别为:3例患者出现磕碰、3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褥疮。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析:对照组患者对我院骨科科室护理工作评分在3~10分之间,平均为8.12±1.37分。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在7~10分,平均为9.65±0.11分。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9.27,P

3 讨论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主要由于以下几点造成。护理人员方面,护士的法律意识薄弱,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忽视了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问题;护士的责任心较差,其服务意识差,对患者缺乏耐心,态度粗暴;护患沟通效果不佳,缺乏人;护士重视护理操作,轻视护理记录。医院方面,对护士的人力配比不当、急救药物和仪器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患者方面,部分患者对医嘱的遵守行为较差,有各种焦虑和抑郁现象,尤其是对于骨肿瘤和高位截瘫的患者,容易对生命产生绝望。因此,护理中,要积极预防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的处理方法及护士的法律法规,并强调护理工作中的法律意识。在护理服务中,自觉维护患者的隐私和知情权,重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工作。护士长要定期对护士的业务水平进行培训,支持护士学习,并倡导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注意护患的沟通。此外,护士的护理文书记录也是需要重视的一项,护士要重视护理文书中的问题,规范护理剂量,并认真执行护理记录的客观、准确、完整和及时。通过对护患安全隐患的预防,我院的护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其护理内容更加完整。患者在入院后,护士对患者的情况给予评估,并给予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护理管理,患者得到了全面、有效的护理照顾,有效避免了各种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此外,护士的护理工作也得到了实验组患者的高度评价。综上所述,骨科是容易发生各种安全隐患的科室,其需要护士给予全面的照顾,切实落实各种规章制度,强化专科护理知识,提高业务水平,重视细节,最大限度地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以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孙凤荣.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9):73-74

[2] 冯章伶,甘露.新形势下骨科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5):108-109,113

[3] 陈素艳.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8):132-136

上一篇:生态产业发展规划范文 下一篇:建筑工地一般安全隐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