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方式范文

时间:2024-04-11 16:52:33

疾病预防方式篇1

关键词:失配性疾病;疾病预防;档案;数据库

文/赵玮,曾奇,陈心恬

失配性疾病是美国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教授丹尼尔·利伯曼提出的关于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概念。应该说,现代人体与现代环境的不匹配造成了“失配性疾病”的产生。它主要有两种,即“能量太多”造成的疾病和“用进废退”造成的疾病。因能量太多导致的疾病主要有糖尿病、脑卒中、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因用进废退造成的疾病主要有骨质疏松、肩颈下背痛、关节炎、风湿、心肺功能低下。[1]产生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快速进化和生活方式的快速转变。这些疾病随着人类文化及生活方式的飞速变化,范围在不断扩大,患病几率在不断升高,并逐渐呈现年轻化,死亡人数也在逐年增多。它给病患者及家属造成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它不仅降低了家庭幸福指数,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因此致贫返贫的现象已经成为社会扶贫攻坚的重点。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手段,利用多种渠道进行预防和遏止。

一、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库构建的资源现状

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库资源经历了多年发展、累积和沉淀,不同种类的失配性疾病预防文献已经相当丰富。众多医学工作者特别关注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它们的严重危害性,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专家胡大一提出,弥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的裂痕及如何不失配的对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郭晓蕙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等强烈呼吁要防治慢性疾病,[2]还有不少的失配性疾病临床专家对不同类型的疾病预防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积累了很多成功的预防经验。这些经验为失配性疾病深化的研究及预防数据库建库的深化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尽管他们对各种失配性疾病的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预防数据资源相对零散,医者大多是站在某一角度针对某一种疾病预防,没有形成深入系统的整合,没有产生全面完善的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库。

基于众多见解和不同领域专家预防的成功经验,本库将以失配性疾病预防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方法与应用体系为主线,根据失配性疾病预防知识资源的内在联系性,构建针对不同慢性疾病而采取的立体式预防档案数据资源库,为今后的其它各类疾病预防库构建和知识服务研究做前期的基础性数据准备。

二、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库的构建

数据库设计关乎系统功能实现度、稳定性、扩展性等多个方面的内容。[3]

(一)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库设计框架

根据失配性疾病框架,拟设定预防数据库表,注重表与表之间的内在联系性。本数据库的团队参考教科书和相关的分类方法,按不同的失配性疾病人群非常关心的预防知识,如膳食合理、身体活动、心理健康、未病养生、家居环境和减肥瘦身等,进行了有效编码、存入。结合相对成熟的预防具体实践应用,又把各类失配性疾病预防分为基本理论预防、方法预防、应用预防三大类。从理论、方法到应用三个层面组建预防知识的相关内容。其中基本理论预防主要是为预防对象提供预防思想和原则,预防方法和预防应用是预防理论的基础。预防方法主要是为预防对象提供不同层面失配性疾病的操作与指导方法。预防应用则提供不同阶段的疾病预防思路,是预防方法的应用范围。(见图1)。

pagenumber_ebook=65,pagenumber_book=63

图1预防知识分类框架

(二)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库形式内容设定

本数据库的建立主要是根据各类失配性疾病的不同特点及不同层面来设定相应的预防内容。它将各类非传染慢性疾病不同的预防基础知识、预防方法和预防应用关联在一起。因此,本数据库首先建立失配性疾病预防方法的各类数据表,据此分别建立预防理论表、疾病表、来源表、病证关联表,并根据预防知识分类和特点、疾病表及处理表中的数据(见表1)来进行失配性疾病数据库的不同字段设定。表1中二级知识分类、各种慢性疾病、证候、体质、来源、时节分别与相应的预防知识分类表、疾病表、病症关联表、体质表、来源表、时节相关联(见图2)。具体内容的加工和关系展示见图2。

表1预防方法

pagenumber_ebook=65,pagenumber_book=63

pagenumber_ebook=65,pagenumber_book=63

图2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库构建

(三)失配性疾病数据库功能设定

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上、可共享、具有一定格式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多样性,如用户数据、数据字典以及数据存储路径等,通过数据库可以定义、存放和管理这些数据。失配性疾病数据库不仅可以实现数据库的基本功能,如数据库的定义、管理、维护,也可以实现对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的操纵。也就是说,用户可以操作数据库内的数据,如进行数据的存储、查询、插入、修改与删除。此外,也能通过本库所建立的各数据表及表与表之间的关系数据,提取各字段内的所需要数据。本设定的宗旨就是要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最佳服务。

三、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库构建的具体路径

(一)预防知识获取路径

近年来通过深入的研究已经为失配性疾病预防理论与预防实践积累了大量而丰富的档案资源。这些资源主要保存在失配性疾病书籍以及目前的临床研究文献中。为了获得较为全面的预防知识数据,研究利用大数据库进行文献采集,并将不同类型的失配性的预防思想、预防原则、预防方法等作为关键词,来获取指南或相关标准;利用教科书中所载、健康类报纸、预防类期刊和古籍等等获取文献资源,如从《黄帝内经》《周易》《诸新病源候论·时气病诸侯》等文献中获取。

(二)预防知识采集

所收集的预防知识量大、数据较为复杂且不易处理,从这些数据中提取出满足要求的数据至关重要,数据库知识发现技术应运而生。数据库知识发现技术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会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效、可信、新颖且能被人们理解的模式。[4]在文献数据资源基础上,应用数据库知识发现技术梳理、筛选出预防内容相对具体而且比较具有权威性、原始真实清晰、涵盖面大、知识表达相对完整的知识片段。例如,对癌症疾病预防知识的采集,采用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对癌症预防总结的十四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坚持体育锻炼、多吃水果蔬菜、注意吃些谷类食物、限制饮酒、不过量吃红肉、少吃高脂肪食物、少吃盐、不吃在常温下存储过长的食物、用冷藏或保存方法易腐烂的食物、防止污染食品、不吃烧焦的食物、不过分依赖营养补充剂等预防知识。[5]

(三)预防数据加工处理

经过采集得到的数据往往不能完全满足结构化的处理要求,需要经过进一步严格处理,为后续数据组织入库奠定基础。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以常见的失配性疾病预防为主,建立失配性疾病相关的预防病典,规范处理相关知识,如对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数据的加工,从建立预防高血脂、高血糖、血压高等病典开始,再根据数据依赖与规范化要求,对数据进行严格处理,主要是为后期对数据库字段内容进行调取做基础准备。

(四)预防数据审核

数据审核主要从准确性和完整性两个因素来考虑。其主要功能是在整理数据前对原始数据进行审查与核对。在采集加工数据过程中,大多包含了人为的主观因素,如在采集抑郁病档案数据过程中,采集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阅历与背景去主观地臆想,夹杂很多复杂不确定成份。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尽管对数据进行了加工,也一定要根据建库的标准做进一步严格审核,以充分确认数据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五)预防数据入库

数据库与外部进行数据交换可以通过数据的导入与导出来实现。在数据入库过程中,以建立的数据表结构与数据表关系为基础,将Excel、Oracle等其它数据库中的数据转移到当前数据库中,并将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进行保存、处理和审核。

四、结语

疾病预防方式篇2

【摘要】本文从慢性病的概念及其研究范围、导致慢性病的各种危险因素、预防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慢性病的几个问题。采取三级预防策略以及以健康促进为主导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策略,是我国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原则。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三级预防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国的疾病病谱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疾病逐渐由过去的生物因素引起的传染病,转变为非生物性因素或生物因素较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新华网北京2009年2月27日专电(记者吴晶晶、周婷玉)卫生部27日公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20%,以此推算,全国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例数达到2.6亿。这说明由生活方式和心理因素导致的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

1 慢性病的概念及其研究范围

慢性病又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指以生活方式、环境危险因素为主引起的一类病程较长、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被确认的疾病总称。慢性病是一种长期性的状况,表现为正常生理的功能逐渐地、进行性地减退,需要治疗和护理。就我国而言,慢性病的研究和防治主要包括肿瘤、心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精神疾病、糖尿病、职业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等。

2 导致慢性病的各种危险因素

慢性病的病因十分复杂,数目多,范围广,暴露方式形形,交织作用纵横交错,只有了解慢性病的病因,才能深入探讨致病机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有上百种,甚至更多,但常见的有10多种,最主要危险因素有不合理的膳食、吸烟、体力活动不足、病原体感染、遗传和基因、职业暴露、环境污染和精神心理因素等。

2.1 吸烟 吸烟至少可以引起20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肺癌、食管癌、膀胱癌、胃癌、唇癌、口腔癌、咽喉癌、胰腺癌、慢性阻塞性疾病,甚至新生儿低体体重等。WHO统计,2000年全世界吸烟引起的死亡约490万人,占总死亡的8.8%。

2.2 饮酒 过度饮酒与很多癌症、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有关。大量饮酒的人群中,肝癌的死亡率增加50%,中度严重饮酒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远高于正常人群;酗酒还可以增加脑出血的危险性。

2.3膳食因素和肥胖症 慢性病的发生与膳食方式及结构关系密切,与膳食有关的血脂水平,肥胖也有很大关系,与发病有关膳食因素主要有脂类维生素与纤维素等。如WHO 2002年估计高胆固醇每年引起约440万死亡,占死亡总数的7.9%。膳食中的微量元素、食盐、食物的加工与烹饪及进食方式等,也与慢性病的发生有关。

2.4缺少体力活动 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工作和生活条件改善,缺乏体力活动是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多种癌症、骨质疏松等有关。

2.5 病原体感染 病原体感染与慢性病的关系也很密切,如研究发现有15%~20%癌症与病原体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有关。幽门螺旋杆菌在胃部的慢性感染引起胃溃疡,也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乙肝与丙肝病毒慢性感染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2.6遗传与基因 几乎所有慢性病的发病均有遗传因素的参与,已经有很多研究证实,家族史是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精神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分子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和人类基因流行病学对慢性病的很多易感基因或相关基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2.7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 慢性病的发生与流行往往是多个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多个危险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它们对疾病发生的协同作用与方式十分重要。不仅能了解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之间的作用,而且能为正确制定疾病的预防策略和综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3 慢性病的预防措施

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是相同的,并且与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密切相关,如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慢性病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我国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采取以一级预防为主的三级预防策略以及以健康促进为主导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策略。

3.1 一级预防 又称病因预防,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所采取的措施。即“防病于未然”。一级预防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它包括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两方面内容。健康促进是通过创造能够促进健康的环境,使人们避免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改变机体的易感性,使机体免于发病,降低发病率,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自我保健、环境保护和监测等。健康保护是对易感人群实行特殊保护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如矿工采用湿式作业来减少尘肺的发生,控制吸烟来预防肺癌,接种乙肝疫苗宋预防乙型肝炎等。目前我国的一级预防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3.2 二级预防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发生、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预防,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止疾病复发或转为慢性。大多数慢性病因不明,要完全做到一级预防是不可能的,由于慢性病发生和发展的时间比较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可行的。如黏膜白斑及皮肤慢性溃疡易发展成为皮肤癌,宫颈糜烂易发展为宫颈癌等发现并及时治疗各种癌前期病变,属于肿瘤的二级预防。产前检查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而早期做出诊断,进而终止妊娠,属于遗传病的二级预防。

3.3 三级预防 又称临床预防,对已患病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和残疾者主要促使其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并能参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对症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减轻痛苦,减少疾病的不良反应,防止并发症和伤残,争取伤而不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通过康复治疗,可以促进其身心早日康复,恢复劳动力争取残而不废,保护其生活能力。康复治疗又包括功能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和职业康复等。在社区中开展“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的实践活动,使慢性病患者增加自我管理知识,培养健康行为,改善症状和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疾病预防方式篇3

现阶段是市场经济发展和人类各种需求发展的统一。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随之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提高,基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也在经历改革和挑战。笔者认为,面对基层现实,转变思想观念,立足本级实际,抓住工作机遇,更新观察视角,主动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发展的关键。结合多年来工作实际,对市县基层疾病预防控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

当前的形势

社会形势急速变革: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已经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变革和重大性转折,经济模式已经彻底地由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转为现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的不断增强,随之而来的对各类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公共卫生服务不仅在硬件上提高质量,而且要求在服务的软件方面提高质量。目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的大部分卫生资源均来自国家、省及地方配套公共卫生经费的统一配置和调拨,对于县以下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现实面对不断减少的有偿服务比例,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模式并未完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的有序建立与发展,这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大幅度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更多地要求各种社会卫生资源通过市场经济和人类需求进行必要地合理的调整。因此,县以下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也必须在有利于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针对现代社会现状和市场体制在发展变革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机遇,更要注重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各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全面实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转变基本服务职能,挖掘服务内涵,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效能,更要注重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不同需求。

经费投入的相对不足:现阶段随着临床仪器设备经费、工作经费的大规模投入,政府财政体制的变革,由于客观或主观原因导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经费投入数量和比例相对不足,此状况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社会医疗活动和整体卫生工作中所处的战略地位产生了相对的不适应性,县以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力度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同时,近年来出现传统传染病发病回升、新型传染病发病率升高以及各种新发传染病的出现等现象,各类非传染性疾病也相继纳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进行管理,对县以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势必形成一对明显的供需矛盾。因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更应该积极当好领导参谋,必须根据客观情况和客观实际,迎难而上,据理力争,“变困难为责任,以挑战为动力”,建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督促各医疗机构保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经费及时到位,落实项目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在原有各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要不断增加公共服务项目,强化服务理念,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增强特有的服务效能,树立自身服务形象,丰富服务内涵,加大内部补偿投入。

工作难度的日益加大:在国民经济日益发展,人口流动与商品流通日益增加,人们需求意识大增强的形势下,某些疾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也在逐渐增加,主要表现在某些食物中毒及部分肠道传染病的复燃,罕见不明原因新发传染病的出现,改革开放随之而来的部分性传播疾病发病范围的扩大,特别是各类非传染性疾病也相继纳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均导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服务范围逐渐扩大,服务难度相对逐渐加大,服务对象也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同时,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各类知识结构与水平的不断更新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的需求的要求,已经从单一的基本医疗向集预防、医疗保健为一体的综合逐步转化,多形式、多层次的公众需求向县以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使得以往的“预防为主”的基本卫生工作方针成为必然。基层现实情况要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思维的层面上,而必须结合运用社会、经济等各种杠杆,以确保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项工作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工作的主导策略

转变工作思维模式: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就要积极应对现代模式与传统观念的挑战,积极应对政治、文化、经济、思想等领域的变化,勇于对传统工作模式、管理体制进行突破和改革。因此,进行县以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改革,即要充分认识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能只局限于预防治疗、教育培训、疾病监测等,更重要的是根据新形势下人民需求和经济的运行规律的内涵,引导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增强社会意识、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做好本单位和本部门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和资源等综合协调利用,积极开拓创新新的检测项目和监控项目,比如:设立规范的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精神病门诊,建立各种特殊传染病、慢性病、精神病登记、统计制度,开展各种传染病快速确诊检测项目等,使自身的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不断地将新方法、新措施、新手段应用于重点部门、基层特色科室和各类疾病患者。当然,适应我国发展的需要,不能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推向市场。不能仅仅片面地强调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走入市场化、商业化和功利化的“怪圈”,从而违背“公平医疗、全民健康、服务大众”等办医原则,而忽视社会道德、社会效益等,导致“大卫生观”的错位。因此,在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应以积极的工作态度,立足预防为主、保障健康的主旋律,将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等应用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域中。

增加相应资源配置:科学决策在任何时期都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根本动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目标、方法、步骤、措施及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等,是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科学决策的一种具体反映。恰当地评价各单位和部门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优化知识结构,合理分配人力,对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积极协调共用公共卫生设备与设施,为广大公众和社会大卫生时代的提供更加优秀的服务,从而更好地发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的配置和分配中,以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提高工作效能,搞活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更好地体现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优势和特点。近几年来,国家、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通过不同渠道加大了人才、设备、检测能力等各方面的配置,并且科学有序的深入开展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的防制及相关科学研究,在某些领域领先于临床方面;而处于第一线的县、乡及村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大多工资、经费难以保障,很难全身心投入到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中去,这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统筹考虑,及时尽快解决以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任何市场都是竞争的战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欲在专业竞争、医疗机构竞争中取得效果,必须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人才优势是基础,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机构是技术人员高度集中的单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骨干的业务专长,把具有较高理论知识、科研教学能力、专业技术技能、管理协调能力的各种层次人员设置在适当的工作岗位,努力为之创造科研教学、日常工作和继续教育的良好环境,重用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高能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是搞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关键。②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是支撑,疾病控制机构是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法定单位,工作内容涉及传染病、慢性病、精神病预防、监测、考核项目的统一、分析和上报等。同时,统一分配、控制和监管着本级涉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各种先进的检测仪器,并为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准确、可靠而科学的各类客观数据,为开发传染病、慢性病、精神病管理工作的新项目新领域新技术提供一定的建议、经验等,从而为传染病、慢性病、精神病管理的科研工作提供准确、可靠而直观的各类科学依据,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部门之一。③信息优势是活力,现代社会进步和现代医学发展信息是重要媒介,而有效、快速、准确地传递和反馈各种传染病、慢性病、精神病管理信息,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正常开展、技术创新等均十分重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自下而上完整的机构设置,共同实施分级管理;同时,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各类公众、基层相关科室和部门都存在一定的横向联系,与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等部门存在必然的纵向联系。在长期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践中,与之建立了稳固而特殊的工作管理和深厚感情,各类疾控信息的传递、反馈和应用等都形成了良性的沟通环境,这将更加有利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良性发展。

拓展服务领域:近几年来,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增强服务能力,拓展公共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能,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带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然而,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需求,要解决现阶段本机构、本部门面临的各种现实困难,如果完全依赖旧的管理模式很难。因此,不同的单位和部门要开拓新业务、新项目,扩大服务领域,引进各种新技术,积极地拓展各种新病种的预防、诊断、检测和监控能力,是对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机制的根本性变革,是管理指导服务效能的转折,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现代社会发展的新产物。

疾病预防方式篇4

关键词:民族地区;公共卫生;习俗色彩;传统模式

作者:陈崇刚(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所谓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通常指政府主导的集疾病监测、预防、控制与治疗为基础的公共卫生工作体系[1]。不同历史时期卫生宣教、疾病防控都是社会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民族地区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传统医药和民族医疗保健的文化习俗包裹中不断发展,相对于中原王朝公权力主导的卫生服务体系,民族地区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性、自发性、常态化尤为显著。一方面,民族地区公共卫生防管控通常在食药同源的医学文化习俗中不断潜移默化地践行,或者说,民族群体在日常生活中自发性地以区域单位为基础,开展着公共卫生服务。比如:傣族群众通过“睡药”的运用有效地预防了三伏天气痢疾的扩散;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社会公共卫生服务镶嵌于传统文化当中,或依附于民族体育活动。比如:毛南族传统体育项目“同顶”对幼儿驼背等疾病的预防与矫正有着极大的益处。或统筹于民族习俗活动当中,比如:侗族洗澡节通过雄黄兑水、植物药材的添加有效地促进了季节性疾病的预防。此外,民族地区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宗教神秘色彩的渗透中本身具有先天性的心理预防功能[2]。因此,抛却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学科性界定和概念性归类,依托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社会职能,审视民族地区社会功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传统模式,有助于为新时期民族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六免一补”等政策的落实提供必要的参照和有效路径。

一、以典型公共卫生体系为支点的民族传统模式探究

(一)政府主导,地方分流为主的民族公共卫生体系

政府主导,地方分流为主的民族公共卫生体系是民族地区最基础的模式。顾名思义,政府主导,地方分流为主的民族公共卫生体系主要依托公权力的推行和社会公共卫生资源的非盈利性配置。当然,民族地区在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阶段,阶段性的盈利性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也隐性存在。但是,政府主导,地方分流为主的民族公共卫生体系的三维机制基本以社会公益为主。在共同卫生体系方面,封建中央政权对民族地区的瘟疫防治、季节性疾病的监控都有专门的负责。比如:隋唐时期大夏河流域回鹘(东乡族)群众窝疤病盛行,在疾病防控中由政府牵头,地方乡绅以村寨为单位防控,政府统一支配。药物资源的配置以公益性为主,药物以东乡族民族民间疗法蒲公英外敷为主。在卫生服务对象方面,政府主导下的民族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极力注重大众的全覆盖和特定群体的扶持[3]。比如:近代蒙古族地区在天花等疾病的防控中侧重全体群众,而对个体医生、医药行政人员的卫生宣教也颇为突出。在疾病防控方面,传统民族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模式侧重地方分流,根据地域性、季节性、惯发性疾病的防控,地方医药行政机构通过禁令、忌讳、惩戒性政策达到公共卫生的防控。比如:赫哲族群众在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中善用“隔离治疗”,在传染病预防治疗和疾病防控中政府也借助宗教力量,赫哲族群众在萨满教宗教教义的庇佑下注重简单药物的疾病防治。当然,政府主导,地方分流为基础的民族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虽然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是碎片式的疾病防控同当前公共卫生体系如出一辙。

(二)村寨自主,家族宗室为辅的民族公共卫生体系

村寨自主,家族宗室为辅的民族公共卫生体系是民族医药文化不断传承的结果[4]。一方面,民族地区基本处于边疆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国家公权力的卫生救济与防疫难以有效地传递,以村寨、家族为单位的自我救济成为民族地区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基本单位和有效模式。在原始自然条件下公共卫生服务的自发性开展成为民族群体生活领域的必然本能。另一方面,民族医药卫生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以村寨为基础的特色传承模式,导致民族地区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必然以家族为基础。比如:丽水地区的畲族、武夷山区的瑶族等少数民族均有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儿)的习俗,使得区域性疾病防控和卫生宣教只能以村寨家族为单位。

另外,以家族宗室为体系的民族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通过群体自觉参与、潜在遵循的形式抑制疾病的季节性突发和瘟疫的隔离性防治。首先,民族地区通过乡约寨规、宗族家规、习俗忌讳的形式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比如:黔东南苗族地区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以宗祠为单位,在生育保健方面禁止同姓、进亲结婚,通过激励孕妇定期服用宗祠秘药的形式进行新生婴儿疾病防控[5]。其次,在宗祠祭祀活动中忌讳患病者参与,在疾病防控中苗族同撒拉族群众基本一致,通过亲传口述的形式进行以家庭夫妻、兄弟代传相互监督的形式,对造成疾病传染者采取驱逐的形式。再者,在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中通过惩戒的形式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卫生事故。比如:赫哲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在疾病防控中通常由族长督责,对防治不力的群众除家族惩戒外,还需上报官府。总之,民族地区的生存环境决定了民族地区在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中必然要以家族宗室为单位,自发开展疾病防控与卫生宣教。

(三)宗教为轴,乡里元老为主的民族公共卫生体系

宗教迷信在民族地区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区域性疾病防控、健康教育、生育保健当中具有难以言喻的优势。一方面,少数民族群众普遍具有宗教信仰的习俗,宗教色彩所席卷的心理治疗与精神慰藉是药物治疗无法媲美的。比如:藏药《四部药典》记载了大量宗教医学方剂和疾病预防途径,而在疾病防控中多数相接于佛教教义。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宗教与医学总是休戚相关,宗教医学的实践机能甚至超出自然医学的效能[6]。比如:傣族医药经典《玛驽萨罗》以“风”“水”“土”“火”四塔为疾病防控的核心,运用宗教和谐观念预防治疗。宗教为轴,巫师元老为主的民族公共卫生体系模式通过宗教教义和巫师巫术对民族医学经验在社会功能公共卫生服务当中予以传播并践行。在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巫师元老作为责任体,负责区域内疾病的医治与预防。当然,民族地区在疾病预防中多以中医中草药为主,对症下药的探索过程在宗教的包裹下成为必然的结果[7]。比如:大理白族宗教信仰以本主崇拜为主,村寨在疾病预防和传染病救治过程中由巫师主持,通过反复的中草药救治、病情记录、采取封建迷信式的万能药剂的形式实现疾病防控,在疾病防控监督和卫生宣教中白族群众也多以群体精神信赖的宗教法则为主。而彝族地区社会公共服务基本以毕摩为主,毕摩通过召集群体采集药物,针对时令变化和宗教巫术开展疾病防控。同时,宗教为轴的公共卫生服务注重宗教、宗祠等公共场所疾病的定期防控与治疗。比如:佤族地区在习俗活动密集区通常事先采用雄黄兑水、撒金银花等形式防治疾病。总之,在宗教神秘色彩的包裹下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具有顺天意的本能和敬畏自然的趋势。

二、以公共卫生服务机制为导向的民族传统模式探究

(一)民族地区医疗与预防并举的公共卫生服务机制

医疗与预防优先性的决策是构建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框架的核心[8]。民族地区食药同源的医药习俗具有医疗与预防并举的先天性,这是民族地区传统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公共卫生服务机制中避免了药物资源配置和技术扶持的普渡性难题。首先,民族地区食药同源使得公共卫生服务成为自觉性的常态化生活习性,这是现代社会公共卫生服务机制难以比拟与衡量的。一方面,民族群体通过个体之间的简易药物预防,在发展民族医药保健的同时有效地丰富了民族群体对疾病预防的认同与接纳。比如:京族群众通过对热带草本植物的采集与服用,有效地缓解了岭南地区痢疾、热病的传播,在近代西方买办创办的诊所中也都采用京族朴素的疾病预防办法。另一方面,民族群体在疾病的救治过程中也不断探索疾病预防的策略。比如:畲族群众在热病(中暑)的治疗中不断以凉性草药的内服预防为主,在医疗方面除草医治疗外,村寨元老也会安排专人开展。其次,区域性公共卫生服务机制通过群体的类化和季节的变迁进行整体性布局[9]。比如:傣族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通常以内服、外用为主的药物在季节交替时开展疾病预防,而琼州黎族群众对不同疾病患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统计,并根据大体患发频率开展治疗,对于妇女儿童通常实行医疗与预防并举的措施。再者,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按照群体疾病率分配,疾病的预防与卫生宣传同疾病救治并轨开展。比如:藏北土族群众通常根据疾病发生率分配卫生资源,在疾病防控中通常借助藏药方剂进行病愈后的防治[11]。总之,民族地区医疗与预防并举的公共卫生服务机制在医学欠发达、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开辟了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与防疫并举的先河。

(二)民族地区潜移默化的自发性公共卫生服务机制

潜移默化的自发性公共卫生服务机制是民族地区传统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模式的灵魂。同现代国家主导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所不同的是民族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多以潜移默化的自发性行为为主。一则在自然敬畏的生存空间中,民族群体注重个体生命健康的维护和族群安危的顾及。在疾病预防过程中,以家族为单位的卫生服务体系通常主动进行,而非被动的开展。二则民族群众在长期的医药探索中毫无察觉地开展不同形式的卫生防疫与疾病防控。三则在宗教迷信的理性枷锁中祈福避祸、驱病除疾成为个体本能。比如:拉祜族群众在多神崇拜中求图驱病除疾,他们认为“众尼”是防疫治病的神灵,在疾病防控中会开展求尼、骂尼、逐尼的心理变化,从而确保疾病的控制[12]。总之,民族地区传统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模式的多元化推进都以群体的自发性为支柱。

(三)民族地区镶嵌于民族习俗的公共卫生服务机制

民族地区镶嵌于民族习俗的公共卫生服务机制规避了医药资源的配置难题和群体疾病预防的迷信色彩,在社会公权力参与的民族地区,以习俗活动的大众化、常规化推进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潜在发展[13]。首先,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蕴含着朴素的养生保健与卫生防疫。一方面,多数民族地区武术体育同医术密切相关,在体育活动中医学治疗方法也不断地运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对惯发性疾病的防疫和卫生保健有着难以言喻的功效,在长期的体育活动中有助于民族地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与完善。比如:蒙古族的“打布鲁”等体育活动对腰椎、肩周及肢体风湿疾病的医疗与预防均有辅助作用。其次,民族舞蹈表演中动作演练对群发性疾病的预防有重要价值。比如:傈僳族“鸽子喝水舞”“鸟王舞”集娱乐与保健为一体,对颈椎疾病的预防与保健有极大的益处。再者,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充溢民族群体习以为常的卫生防疫行为。一方面,民族传统节日当中群众通过卫生防疫和健康宣传教育的形式,开展区域卫生服务。或以专人讲传为主,或以家庭内部的传承为主。比如:拉祜族群众通常以巫师和草医为主,进行公共卫生防疫的解读与技巧传授。另一方面,民族传统节日当中的活动行为传递着民族群体朴素的卫生防疫意识。比如:侗族在传统集会活动时均有消毒防疫的仪式,其“洗澡节”主要以卫生防疫为主。此外,民族群众在采集、狩猎的农事活动中长期探索个别劳动习惯对骨质风湿疾病的防治也有帮助[14]。比如:拉祜族尤为注重妇女生育,在生育保健与疾病预防方面,禁止孕妇从事重体力劳动、禁止女性在潮湿地落坐,在劳作中禁止病者见风。而普米族群众在采集劳作中提倡半蹲的方式,避免长期劳作造成身体麻木。

疾病预防方式篇5

一、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成本核算方式和特点分析

所谓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成本核算,指汇总、归集、分摊并计算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所有费用。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中心的成本核算方式主要有零核算、一级核算、二级核算以及三级核算。零核算指的是与成本相关的资料各机构不进行核算,而是根据财务报表提供的内容来反映。一级核算指成本资料由机构财会部门处理,各科室不参与成本核算。二级核算指不仅财会部门核算成本,而且各科室也参与成本核算。二级核算方式下,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中心的各个科室都配备相应的财务人员,专门负责其科室发生的成本资料的收集、核算和汇总工作,最后将汇总资料提供给机构财务部门。三级核算指的是以科室为基础的成本核算。由于我国现行政策对卫生医疗单位的成本核算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因此,很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本核算还停留在零级和一级阶段。另外,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中心的成本核算对象由于专业性强,不像工业企业所耗资源能成批生产定型产品,因此其核算对象有其自身特点,并因项目、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从而带来了核算不规范、标准不一致、结论不准确等后果。

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本核算管理现状

(一)成本效益观念不强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属于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一般采用的是预算会计的核算方法,因而在资金方面没有太大的压力,相比而言其经济责任比较小,这就使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往往忽视经费资金的使用效益,成本节约控制意识不强。同时,由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会服务职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加重视社会效益,很多经济业务无法衡量其成本效益,这就导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开展事业活动时很少考虑成本核算,缺乏成本效益观念。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培训相对忽视,财务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成本核算思路不清晰,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方面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

(二)成本核算模式缺乏科学性

目前,虽然成本核算已经逐步受到重视,但是许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本核算方法仍然是账外测算,仍然从财务报表或者财务账册上间接获取相关数据,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除此之外,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员工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认为单位的成本应该按照统一标准和方法进行核算,这显然和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科和生物制品科来说,其成本开支类型以及业务性质都存在显著差异,如果对其采用统一的成本核算标准,必然会造成成本核算不科学、不合理现象,最终不仅会影响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成本节约控制更是无从说起。同时,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量日益增加,成本核算专业性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往往没有与财务核算软件配套的成本核算软件,导致成本核算工作量加大,效率低下,影响成本核算工作质量。

(三)成本核算制度体系不完善

我国事业单位的传统管理模式影响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本管理理念,在过去,事业单位往往不重视成本核算,因而不存在健全的成本核算会计制度。从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现行核算制度来看,主要执行的是事业单位核算制度,在对事业活动核算方面,侧重于资金核算。然而该制度中,成本核算方面的规定还存在很多漏洞,导致很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本核算方案不科学。比如:就成本分配归集与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而言,很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没有这方面的设计,即使有这样的设计,相应的执行也仅仅是一种形式,在具体执行中并没有得到应用。具体体现在单位缺乏成本核算账簿以及相关报表体系,没有统一的成本归集对象,导致难以对具体部门和科室进行准确成本核算。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本核算制度体系无法包括所有业务流程,并缺乏相关的成本费用指标定额和消耗定额。

三、进一步做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本管理的探索

(一)强化成本控制观念,提高经营效率

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样的卫生部门,同样受客观经济规律的制约,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稳定发展,必须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加强单位成本管理,树立成本控制节约意识,不断提高单位经营效率。首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严格遵守《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及《事业单位会计规则》,其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提高全体员工成本控制意识,建立符合自身需要的成本核算机制。必须在单位内部大力宣传成本核算控制观念,不断提高全体员工进行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使全体员工树立成本控制意识。日常工作经营方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将提高其经济效益作为重点,同时,不将提高服务收费标准作为增加效益的唯一来源,应该尽量采取低消耗,控制成本手段来提高收益。

(二)优化成本核算模式,强化项目分析

为了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经济效益,应优化成本核算模式。由于成本核算会涉及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各个部门,有必要建立组织领导小组,对其成本费用进行计划、控制和分析,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根据单位的组织结构,由财务、人事、业务等组成成本管理小组,根据建立的成本核算规章制度来全面执行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可以借鉴企业的责任会计核算管理方法,通过责任会计的建立来提高自身的成本管理水平,要求各成本责任中心及时记录和核算日常发生的各项费用,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控制网络。另外,应强化疾病预防控制项目总体分析,对比不同科室项目的消耗来进行判断,对各项目增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情况进行分析,或者通过对项目成本结构的分析,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此外,还应结合疾控中心承担业务的实际情况,结合疾控重点工作与日常应诊分别考虑成本核算与相关分析模式。

(三)完善成本核算制度体系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制定各项成本费用的指标定额和消耗定额,建立严格的成本核算制度体系。比如:必须妥善保管单位成本发生的各种原始凭证,建立医疗物资的入库、出库、验收等制度,力争做到原材料的领用符合预算标准,并按照规定的手续进行审批和审查考核。应建立目标成本考核奖励机制,建立适合自身的费用归集和分配账簿体系,合理科学的对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分摊与核算。同时,为了提高成本管理的效果,除重视成本管理方面的制度,对于单位的物资管理、业务管理以及岗位责任等方面都必须有完善的制度,制定详细的考核和奖励细则。对于单位内部的物资,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检查,确保单位账实相符,尤其是对于单位疫苗的采购、验收、发货等环节,必须做到日清月结。同时,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办公用品、试剂等日常耗用产品,严格按照实耗实销的办法进行核算,并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定期盘点,对于发生的一些临时性项目,严格按照方案要求与预算进行,并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采取合理措施控制成本费用。

四、结论

从目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本核算现状来看,还存在各种问题,为了提升经营过程中的效率,就必须从人力、物力角度出发,在完善成本核算制度的基础上,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核算管理意识,要防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只顾社会效益而不顾经济效益,必须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结合起来,通过不断优化成本核算管理模式来提高管理效率,进而实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疾病预防方式篇6

推动着预防医学理论的研究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无病就是健康”,这一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被否定,代之以健康意味着“结实的体格和完善的功能,并充分地发挥其作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简称WHO)成立,提出了“使所有的人都尽可能地达到最高的健康水平”的目标,这就更新了医学的目的,即医学不仅是治疗和预防疾病,还有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功能.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是这样定义的: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这一健康观的提出,标志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其中包含着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对预防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社会进步推动着预防医学理论研究朝着社会化方向发展

2.1预防医学向社会预防为主的方向发展.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预防医学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们认识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的研究对预防医学探索病因和制定预防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要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必须使医学更加社会化.深入地进行健康教育,引导群众合理消费,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医学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2.2预防医学朝着防病与保健相结合,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方向发展.预防医学的研究己不局限于疾病的预防,而是更加重视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为此,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和运动医学的研究在预防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工业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综合性污染可导致总死亡率、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提高,先天性畸形发生率上升,因此,必须将保健作为预防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2.3环境与健康问题成为预防医学的热点.21世纪人类面临四大问题:人炸、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疾病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关注,预防医学应积极参与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特别是对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允许量和消除方法,环境中微量有害因素长期危害性的研究尤为迫切.

2.4重视心理、精神和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成为预防医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现代工业化社会的特点是:节奏快,竞争激烈,经济和生活压力加重,精神压力大,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心理、情绪问题增多.家庭破裂造成儿童心理障碍;社会变革下的就业环境、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能力;家庭、婚姻、性观念和现实的应付能力;还有吸毒、酒瘾、等社会恶习带来的心理、精神问题,都需要心理卫生教育、社会的关心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我国是世界上自杀发生率较高的国家,而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群体的需求.

3新技术为预防医学理论创新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

3.1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发展促进了预防医学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科学研究和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医学信息网的建立,使个人与国际上相关的研究机构进行快速联接成为现实,为世界范围的疫情通报查询、文献检索与信息交流及远程会诊和专题讨论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预防医学的发展.同时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探索疾病的发生原因和疾病进程的多因素研究中帮助研究者更清楚地了解到客观事实.

3.2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疾病的病因更加明了,各种预防措施更加科学有效.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出多种高效疫苗,为控制和消灭一些传染病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下,将会有更多的传染病从控制走向消灭,一些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也会得到全面的控制.一些常用的基因研究技术如DNA重组、基因克隆技术、DNA测序、核酸杂交等开始应用于预防医学实践中,开辟了疾病控制的新途径.

3.3应用现代社会学的观察方法,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导致了对健康认识的观念转变.认识到健康与疾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整个社会,如疾病的预防,健康的促进所采取的任何策略和措施的实际运行,都必须要得到广大居民的共识和全社会的参与.

3.4高精度分析技术的不断引入,大大提高了预防医学对疾病的监测水平、预防效果,使得更多的危害可以被揭示和确认.

4新问题的出现

对预防医学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4.12003年的SARS疫情在全球的暴发流行以及近年来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使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体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对预防医学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2相当一部分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威胁仍然存在,直接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解决这些传统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并应对新型疾病的威胁仍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危害人群健康最严重的48种疾病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40种,占病人总数的85%.全世界每年死于传染病1700万人,传染病在我国仍是危害人民健康的最大因素,近年来,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呈死灰复燃之势,霍乱、肺鼠疫、结核病等都发生了传染几十万人以上的流行.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近20年来,新增加了30多种新传染病,如艾滋病、军团菌病、莱姆病(Lyme)、埃博拉出血热(Ebola)、拉沙热(Lassa)等.

4.3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死亡率占全世界所有死亡原因的1/4以上,是各种残废原因中比例最高的.据统计,我国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目前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

4.4地方病和职业病将长期存在.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病病种最多、分布最广、危害严重的国家.目前我国有5.1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缺碘不仅引起地甲病和克汀病,而且缺碘还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我国现有1000多万智力残疾人中80%由缺碘所致.由于水、煤含氟量过高所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全国约有3000万氟斑牙患者和260万氟骨症病人.我国有5个省区的部分地区属贫硒地带,缺硒可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心脑血管病.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职业病迅速上升.尘肺病人、慢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急性农药中毒等每年都大量发生.

4.5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社会的变革,工业化、都市化进程加快,家庭、社会结构的变化,精神疾病患者有上升趋势.美国资料表明,门诊病人中半数属于心身病,我国大城市约占1/3.心身病是指由于精神紧张、情绪压抑等原因引起的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神经衰弱、抑郁症等.此外,酒精和其他药物依赖也在急剧上升.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而且影响家庭和社会安定.

4.6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问题,我国已进入标准型老年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已超过10%.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比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多,而且解决难度也大.据抽样调查,全国近30%的老人健康状态较差或很差;上海市对5000名老人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老年痴呆症在65岁组发病率为4.86%,75岁组为12%;老年人70%患有多种慢性病.预防老年病和提高老年人群的无残疾预期寿命,是预防医学面临的新课题.

5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预防医学理论创新研究

5.1大力开展应用型预防医学科学研究.开展预防医学工作必须依靠科学.预防医学科学也只有与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工作相结合,才能更具有生命力.当前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中的许多问题,需要开展科学研究,需要尽快给出答案.同时,对可能在未来出现的问题,如病毒对抗生素的抗药性、生态系统的破坏、食品和药品安全、公共卫生的国际合作等应该进行前瞻性、多学科的研究,提供有关的预案措施.

5.2努力实现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当今科学发展中综合的趋势更为突出.现代生态学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了多学科的综合,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连接起来,人类社会可纳入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预防医学的研究也日益重视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对复杂过程的总体研究.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开放性系统,在复杂多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健康受到多层次多因素的影响,至今很多疾病的病因尚未弄清,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不能保留在割裂的单科研究和笼统的语言描述上,宏观的综合研究和分析至关重要.

5.3研究方法上宏观与微观并重.首先从宏观上对疾病分布规律和流行环节以及对健康的因素进行研究仍将是预防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然而仅从宏观上研究,没有微观研究不能最终阐明原因和确定具体的流行过程.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技术的成就为预防医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微观研究已在疫苗的研制、早期的诊断、发病机制和环境生物学监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因此,预防医学的基础研究必须采取微观和宏观并重的方法.

5.4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为主”始终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必须在政府层面上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制定规划,明确完成规划目标的相关政策及保障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预防为主”方针得以落实.在资金的投入上,要能够保证“三级预防”的策略贯彻落实.树立“大卫生”观念,相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共同完成重点疾病防控目标以及政府的疾病控制政策.重点突出、浅显易懂、广泛深入地宣传预防医学知识,让群众自觉与不健康、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作斗争.

5.5加强重大疾病控制.在重大疾病控制工作中,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探索其流行特点和规律.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找准应把握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只有制定有针对性的、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状况、可操作的控制措施并扎实组织实施,工作才有可能取得成效.完善传染病监测体系,当疫情出现时,要有一支精干的队伍直赴现场,调查疫情并根据事态的发展随时提出对策方案.实验室能迅速提供对疾病诊断、治疗的技术支持,流行病学研究应该对疾病爆发的前因后果、疾病的传染途径,尤其是疾病与人类行为、环境因素的关系作出分析,帮助公共健康部门在防治和控制疫情的时候科学决策.

疾病预防方式篇7

全国疟疾日活动方案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xq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年4月26日是第9个“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为“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为做好今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推进《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的实施,现将有关工作要求如下:

一、加强领导,做好宣传组织工作

近年来,我国疟疾疫情持续下降,疟疾报告病例以境外输入为主。2014年境外输入病例占疟疾报告病例总数的98%,防范境外疟疾输入,防止二代病例发生是今后疟疾防治工作重点。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紧密围绕宣传主题,制订宣传计划,组织开展宣传活动。要利用“全国疟疾日”的契机,向当地政府汇报消除疟疾工作进展,研究解决消除工作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要积极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各类媒体,创新宣传方式,有针对性地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尤其要加强对出国经商、旅游和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增强患者及时就诊、配合治疗的意识,谨防境外感染,减少境外输入病例。(宣传核心信息见附件,宣传短片可从我委网站下载。)

二、加强协调,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与教育、商务、出入境检验检疫、新闻出版广电、旅游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认真落实《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各项防控措施,特别要加强输入性疟疾病例管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认真做好病例发现、诊断、治疗、报告和疫情处置工作。各地应当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清除蚊虫孳生场所,杀灭蚊虫。

三、加强培训,提高消除疟疾工作能力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结合防治宣传活动,组织疾控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人员开展消除疟疾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好每一例病例的调查核实和资料整理,不断提高镜检技能、血片制作、病例复核及疫情处置能力,推动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工作。

请各省(区、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真总结本地区“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开展情况,于2016年5月底前将书面和电子版报告(含视频、照片、宣传画等材料)报送我委疾控局。

联系人:血吸虫病和地方病预防控制处 胡xx

电 话:xx

传 真:xx

邮 箱:xx

全国疟疾日活动方案二

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2017年全县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根据原卫生部等十三部委联合下发的《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卫疾控发〔2010〕47号)精神及《广东省消除疟疾实施方案》(粤卫〔2010〕182号)的目标和要求,为明确我县消除疟疾的任务与措施,落实各部门职责,保证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疟疾流行区分类

博罗县属于疟疾流行区,为二类县。

二、 实施范围及时间

项目实施范围为全县17个镇;实施时间为2011年3月1日―2017年6月30日。

三、 任务目标

(一)总目标。

到2017年,博罗县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二)阶段目标。

2011年,博罗县疟疾发病率为1/万以下;

2012-2016年,博罗县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2017年,博罗县通过消除疟疾考核验收。

四、 策略和措施

全县范围内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防止发生输入性病例引发的本地感染病例,重点提高病例监测的准确性,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每年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三热病人)血检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数的1‰(要求全县血检数每年1000份),5-10月血检数不得少于全年血检总数的80%(即800份),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传染源控制和管理。

1、 及时发现病例。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按要求做好“三热”病人的登记和疟原虫血片镜检工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人民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配备疟原虫血片镜检所需器材,要求均能够开展发热病人血片镜检,实现对所有疟疾病例的实验室检测。

1. 1血检对象: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即“三热”病人。特别注意流动人员中的发热病人。

1. 2血检负责单位:由医疗单位负责就诊人群的诊断工作,对“三热”病人血检阳性,建议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血检确诊。血检工作由各镇卫生院负责。每月6日前将上月“三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统计表(附件2)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疫情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规定,加强疫情报告管理,提高疟疾网络直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1报告对象:按照《疟疾诊断标准》(ws-259-2006)诊断的所有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

2. 2负责单位及报告人:各医疗卫生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包括乡村医生和个体医生)。

2. 3报告方法及要求:发现疟疾病例要在24小时内实现网络直报。

3. 病例核实。

3. 1负责单位:博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2核实方法:在病例网报后3日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填写《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和血片复核。对不能用血检确诊的网报病例,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采集滤纸血,送省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确认和基因分析。如为输入性病例者,若输入地为本省,通知输入地县(区、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联合流行病学调查;若输入地为境外,通知入境口岸所属检验检疫机构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4. 规范病例治疗。

4. 1治疗对象:按照《疟疾诊断标准》(ws-259-2006)确认的所有疟疾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以及符合抗疟药试治要求的病例。

4. 2负责单位:所有病例的服药由其所在镇临床医生负责。

4. 3治疗方法:按照原卫生部制定的《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进行规范治疗,对符合抗疟药试治要求的病例进行试治,对试治有效者完成全程治疗。对所有疟疾病例应当由镇防保人员或村医进行全程督导服药,住院病人由护士督导用药,督导者做好督导服药记录。

5. 休止期治疗。

包括休止期根治和休止期服药。

5. 1治疗对象:上一年发现的所有间日疟病例及病例的全家及四邻。

5. 2负责单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和镇卫生院。

5. 3治疗方法:对上一年间日疟病人进行休止期根治;对间日疟病例的家属及四邻人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休止期服药。治疗按照《疟疾防治手册(第三版)》及原卫生部制定的《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实施。所有根治和服药对象应由镇防保人员或村医进行全程督导服药,督导者做好督导服药记录。

6. 疫点处置。

6. 1疫点定义:发现疟疾病例并有传疟媒介生长的自然村或居民点。

6. 2负责单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 3疫点处置措施:

病例搜索:对疫点内所有居民进行走访调查,对近2周内有发热史者采集血样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或者快速诊断试条(rdt)筛查。

杀虫剂灭蚊:疫点实施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和蚊帐浸泡等灭蚊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对疫点范围内的居民,应根据《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进行预防服药。

追踪观察:对疫点内的居民,凡出现类似疟疾发热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血检。定期对疫点居民进行一次访视,观察有无继发病例,一般观察一年,对疫点内出现的患者及时给予治疗,必要时再进行一次灭蚊和预防服药。

(二)加强媒介控制

1. 1范围:全县范围,以农村为重点

1. 2负责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镇卫生院防保科。

1. 3内容和方法:

降低蚊虫密度:

(1)环境整治: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和新农村建设进行有针对性的环境改造与清理,如清理洼地积水、疏通沟渠、改厕、建公共垃圾池和间歇灌溉等,减少或清除蚊虫孳生繁殖场所;提高防蚊意识,大力鼓励全民使用纱门纱窗等防蚊设施,宣传、引导群众改善室内通风条件,改变室外露宿习惯等。

(2)科学灭蚊:在所有疫点根据媒介蚊虫的生物学特点和疟原虫虫种,科学开展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和蚊帐浸泡灭蚊等,降低蚊虫密度。

个人防护。

(1)开展健康宣教,提高居民的防蚊意识。

(2)提倡居民在疟疾传播季节使用驱避剂、蚊香、蚊帐、纱门、纱窗等防护措施。

(三)加强健康教育。

1. 1受教育对象:公众、中小学生和大型工地建设者等。

1. 2负责单位:县健康教育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乡镇卫生院、旅游、教育等部门。

1. 3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

1. 4每年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制疟疾防治知识宣传资料5000份,提供给教育、公安、旅游、医疗等部门进行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其中重点于每年5―10月份进行疟防知识宣传教育,电视宣传于每年5月与8月开展,以4次/天的频率进行播放宣传。

公众疟防宣传教育:结合每年4月26日“全国疟疾日”,重点于5-10月开展疟防宣传教育,采取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栏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和国家消除疟疾政策,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疟疾防治工作的积极性。

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由教育部门负责对辖区内中小学健康教育进行部署和安排,疾控中心加强对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指导。所有中小学校应结合健康教育课或者主题班会活动,每年开展一次疟疾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并通过发放规范性宣传教育制品等方式,向家庭宣传相关防治知识。

社区宣传教育:在县人民医院候诊大厅、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大型工程建设工地等场所设立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栏,张贴疟疾防治知识宣传画,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同时向就诊病人及施工人员发放疟疾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到2020年,全县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

(四)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

1. 1对象:出、入疟疾高流行区的流动人员。

1. 2负责单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旅游、教育、公安等部门。

1. 3内容和方法:

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制度:

(1)多部门协作机制:建立卫生和计生、教育、公安、旅游等部门流动人员疟疾防治工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工作交流。

(2)信息通报制度:县卫生和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与教育、公安、旅游等部门的协调和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出入本地区流动人员的动态。

加强出境人员疟防知识宣传和防护。

加强入境人员疟疾筛查:

(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返回居住地的境外输入疟疾病例以及居住地周围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相关人员特别是同批集中入境人员进行追踪随访和疟防知识宣传。

(2)旅游、公安等部门应及时提供相关人员信息,协助卫生和计生部门做好入境人员疟疾防治相关工作。

加强境内流动人口疟疾防控:

(1)在疟疾流行区建设大型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为施工人员提供蚊帐等必要的疟疾防护用品,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并配合县疾病预防机构做好疟疾防控工作。

(2)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实行属地化管理,病例由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3)公安、卫生和计生等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做好流动人口疟疾病例追踪、重点人群筛查和相关信息沟通等工作。

(五)完善疟疾监测检测网络。

1. 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所有网络直报的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血片进行复查。并抽查至少5%的发热病人阴性血片。

1. 2各级实验室应当定期进行技能考核与质量控制,确保实验室网络正常运行。

1. 3监测点的选择与分布。

负责单位: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及各镇卫生院。

监测内容和方法:

“三热病人”血检:各监测点要求常年开展“三热病人”血检工作,并以5-10月为血检重点时期。

(六)消除疟疾能力建设和技能培训。

1. 1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

培训对象: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疟原虫镜检专业人员,县直医疗卫生单位相关检验人员;各镇卫生院检验人员。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疟原虫镜检理论和操作技能。

培训方法:采用培训班集中培训方式,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员负责疟原虫镜检理论讲课、实验室示教、学员实践操作和考核。

1. 2疟疾诊治技能培训。

培训对象: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发热门诊、内科、传染科等科室临床医生;镇卫生院门诊医生;所有村卫生室村医。

培训内容:包括疟疾防治基本知识和疟疾诊断及治疗相关技能。

培训方法:采用培训班集中培训方式,由各镇卫生院负责授课。

1. 3.疟疾防治知识和消除疟疾工作技能培训。

培训对象: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各镇卫生院防保人员。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疟疾防治基本知识和消除疟疾工作相关要求和技能。

培训方法:采用培训班集中培训方式,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员负责授课。

五、 政策和保障

(一)组织保障。

1. 加强政府领导。县政府要把消除疟疾工作列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成立消除疟疾行动协调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办分管卫生领导和县卫生和计生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卫生和计生局、教育局、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财政局、文体旅游局、爱卫办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组成。加强组织协调,完善政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工作到位。

2. 卫生和计生部门负责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消除疟疾工作方针、政策、规划和措施,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3. 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负责将消除疟疾工作相关内容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安排疟疾防治专项经费,并加强资金监管。

4. 公安部门配合卫生和计生部门做好出入境人员疟疾防治健康教育、疫情监测和出入境防病管理,及时与卫生和计生部门沟通有关信息。

5. 文体旅游部门负责安排多种形式的疟疾防治知识宣传。

6. 教育部门负责在中小学校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7. 科技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把疟疾防治科研项目列入科技计划。

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方案,依法、科学开展消除疟疾工作。

(二)机构和人员。

1. 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设立县级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办公室,并设有负责消除疟疾工作的防疫科;要配置至少2名专(兼)职疟疾防治技术人员。

2. 镇级:各镇卫生院要配备至少有1名专(兼)职疟疾防治技术人员。

(三)经费和物资保障。

政府财政部门根据当地消除疟疾工作计划和任务需求,将消除疟疾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按照全球基金项目管理要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建立单独的全球基金项目帐号;按照国家消除疟疾计划要求,县疾控机构要合理利用各级财政安排的疟疾防治资金和全球基金项目经费,切实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和审计,保证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

(四)督导检查和考核。

1. 血检质量督导检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季度对所辖区镇卫生院开展1次督导,对被督导单位近3个月的全部阳性血片进行复核,阴性血片复核5%,并将血片复核情况反馈给被检查单位。

2. 疟疾防治工作督导: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季度对辖区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1次督导,对现症病人管理、休止期根治、人群服药、疫点处置、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进行指导。镇卫生院每年对辖区内各村卫生室进行1次督导。

卫生和计生部门要定期组织对消除疟疾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情况进行通报,以确保消除疟疾目标顺利实现。

3. 考核评估:博罗县消除疟疾行动协调小组将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对全县消除疟疾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并通报。

全国疟疾日活动方案三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疾病防治政策,根据县卫生局关于《长武县医院xxxx年消除疟疾工作计划》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求,切实抓好我镇xxxx年的疟疾防治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特拟定此工作计划。

一、健全成立组织机构,加强技能培训

按照我县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要求,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我镇的疟疾防治工作任务,首先我镇成立了我镇的疟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及职责,做到分工明确任务细化。其次我镇卫生院防保科组织院内医务人员及各村卫生室负责人认真学习了疟疾防治知识、会后对培训效果做出了测试。并对培训效果作出总结。

二、村医院配合镇卫生院开展血检工作。

疟疾的防治重点在于疟疾病人的发现及治疗和对疫点人员的预防以及群众对疟疾防治的掌握,根据疟疾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发现疟疾病人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涂制“三热病人”血片,镜检查找疟原虫。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安排和要求,我院将在全镇全面开展疟疾血检工作。由村卫室负责将发热病人转诊至卫生院,卫生院门诊负责专册登记、化验室负责血检登记并将血检样品送医院防保科、由防保科负责每月25日以前将样品送县CDC。

1、血检工作任务80人份。分别在6个村卫生室(任务分配见附表)2、血检主要对象:三热病人(即:疟疾现症病人,疑似疟疾病人,发热原因不明的病人),流动人员的发热病人。

3、时间要求:xxxx年3月1日至xxxx年10月31日前。

三、“4.26全国疟疾宣传日”宣传活动

疟疾防治,关键在于宣传疟疾防治的知识要点,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疟疾的防治知识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全民皆兵的格局,争取在xxxx年在我县达到消除疟疾,于是我镇将在xxxx年4月26日举行“全国疟疾日”宣传,具体安排如下:

1、宣传时间:xxxx年4月26日

2、宣传地点:我镇医院、镇街道及6个村医院所在地开展日宣传活动。

3、宣传的内容:疟疾防治知识

4、宣传的方式:发宣传单或展板、宣传画、设立咨询台等。

5、整理宣传总结并上报总结和图片。

四、病例处置和疫点处置

加强对打工人口的监测,流行季节严密注视疟情,对疟疾病人及可能有疟疾病的病人进行个案调查,对病家周围人群进行预防服药(并按“八日疗法”服药)。对疫点进行消杀,所有居民走访调查;对近2周内有发热史者采集血样进行疟原虫镜检或者快速诊断,对疟原虫阳性者,给予规范治疗;在出现本地感染/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自然村和居民点,实施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等灭蚊措施;向居民发放疟疾宣传资料等方法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教。

五、切实做好资料汇总上报工作

疟疾疫情及血检开展情况每月汇总并按时样品,其它资料要县CDC的要求及时上报。

 

全国疟疾日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1.2016年全国疟疾日活动方案

2.2016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方案

3.2016年“全国疟疾日” 宣传活动方案

4.2016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方案

5.2016年“全国疟疾日” 宣传活动方案

疾病预防方式篇8

[关键词] 家畜 疾病预防 疾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171-02

一、概述

随着社会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畜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成为政府和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在家畜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

二、家畜疾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家畜疾病防治工作状态

农村畜牧业迅猛发展,家畜饲养业成为农户的重要经济来源,但一旦爆发家畜疾病,一切都将付诸东流因此家畜疾病的防治就相当重要。但兽医工作站在对家禽疾病的检测、预防、治疗上仍有一定缺失,应当予以重视。

2.家禽发病的特点

2.1原因复杂

某些养殖户怕麻烦,没有对饲养器皿认真消毒或者干脆不消毒,消毒意识和防范意识差,长期的细菌繁殖导致家畜发病早、根治难。

饲养者过度追求家禽在生长过程的营养水平,忽视疾病防治中营养水平的作用,营养的缺失于过量都会致使家畜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大型的疾病,给饲养者带来巨大损失。

2.2发病早

有的家畜在刚出生3-5天就出现疾病感染症状,往往伴随着咳嗽、甩鼻等症状,甚至有的还没有明显的症状,然后在短时间内猝死。出现这种情况的往往是因为幼畜免疫力不强,易受病毒感染,再加上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

2.3饲养管理水平不高

饲养管理水平包括温度、湿度、饲养密度及有害气体含量,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家畜的疾病爆发。一天一清便,一天一消毒,是家畜饲养的最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很多疾病都是由此引发的,但就有一部分农户对粪便的清理不够重视,致使家畜饲养的环境中存在众多安全卫生隐患。

三、家禽疾病预防与治疗上存在的问题

1.盲目用药

兽医工作站的工作体制不完善,工作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个别兽医专业知识缺乏,只是凭借自身经验和习惯进行治疗,因此往往造成误诊、错诊,有时还会用错药,致使家畜疾病加剧,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2.忽视给药方式

家畜不同的病情有不同的给药方式,常见的有注射、口服。不恰当的给药方式会出现不良反应或是中毒,影响药效,耽误治疗,知识疾病加剧导致死亡。

3.不熟悉剂量

很多兽医不了解病因,不熟悉计量方式,只凭自身经验进行治疗,很有可能造成用药剂量不当,影响治疗效果。有些情况下,兽医见注射一针不见效,往往会再来一针,这样杨无敌的过量使用,不仅对疾病的治疗毫无用处,还可能导致死亡。

四、家畜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是家畜疾病传播的主要因素,因此查清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提高动物自身免疫力才是家畜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所在。

1.落实完善检疫制度

动物检疫部门要建立落实检疫制度,要求养殖户定期报告,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把传染源扼杀在摇篮里。外购的家畜必须经过动物检疫部门的检疫,检疫合格后才能混群饲养。

2.保证营养需要,保持环境卫生。

适当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以提高家畜对疾病的免疫力,而且对家畜自身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好处。不购买变质发霉的饲料,保证饮用水的清洁新鲜。对家畜的棚舍、设备和用具要进行定期的消毒清理,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3.实施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免疫接种能激发动物的抵抗力,是易感染动物转变为不宜感染动物,有效的免疫接种能预防和控制家畜的传染病。免疫接种的时机不同,接种的次数和间隔时间也就不同,接种时应注意家畜的抗体水平、畜群的健康状况、接种疫苗的副作用等问题。而且疫苗的选择也要遵循兽医建议,并且选择正规可靠的品牌,而且要注意接种方式与剂量,一定要认真咨询相关工作人员,以最佳的方式注射最合适的剂量的疫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药物预防是通过在家畜的失误或者水理添加安全药物使家畜在一定时期内不患某些疾病。但是家畜爆发的疾病很多,有的已经研制出有效疫苗,但还有不少病尚未研制出疫苗,因此应用药物防治可以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手段。

4.严格管理畜棚的人员出入

很大一部分疾病是通过外来人员传播的,所以严格控制畜棚的人员进出也能一定程度上预防家畜疾病,控制疾病的传播。畜棚的工作人员在进出是一定要进行全面的消毒,以防他把病毒带入畜棚或把病毒带出畜棚,严格规定非工作人员一律不允许进出畜棚。

5.严选畜棚场地

畜棚地址的选定关系到家畜长期的健康成长,业与饲养户的经济利益业息息相关。水电是否齐全、交通是否便利、周边的生态环境都是在选择畜棚场地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最好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这样通风和阳光都能得到保障,那些污染严重的工厂附近或者饲养场较多的区域尽量不要去选择。畜棚的布局同样也很重要,生活区、生产区、饲料厂、孵化室都要分开管理。

6.适当的运动

运动能增强家畜体质,提高免疫力,更好的抵抗疾病的侵扰,而且也有利于家畜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家畜可以赶放到舍外进行运动,每天以1-2小时为宜,过量的运动反而会起反作用。

五、小结

家禽的疾病关系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做好家畜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对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家畜疾病种类多,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多种多样,而且根据不同物种、不同年龄、不同病程以及个体差异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也各不相同,因此作出正确的诊断并及时防治十分重要这要求养殖人员要根据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作出准确诊断并提早预防。在日常管护方面,正确认识和学习家畜家畜疾病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提高家畜疾病预防与治疗水平,提高动物健康成活率,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才能有效的控制家畜疾病。

参考文献

[1]赵志伟. 冬季家畜疾病预防措施[J]. 饲料博览,2013,01:57.

[2]孙长武. 乡镇家畜疾病预防浅析[J]. 农民致富之友,2013,10:180-181.

上一篇:医疗质量提升实施方案范文 下一篇:口腔疾病预防健康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