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02 17:51:43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篇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所以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发展的有效推动力。当今社会,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会计信息化建设成为很多企业关注的焦点,并且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国家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将信息化建设纳入未来发展目标中,这也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会计信息化与传统的财务工作有很大不同,很多工作不需要会计人员手工处理,简化了手工凭证编制流程,为会计人员节省了工作时间,带来很多方便。但是,在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很多档案信息存储在电子介质中,容易受运行环境和人为操作的影响,存在着很多潜在的风险。因此,企业在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可能面临的档案风险以及风险存在的原因,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规避问题的发生,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企业的综合经济发展。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会计信息化的涵义

狭义上的会计信息化是指企业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将财务工作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并充分应用,详细分析是指企业通过运用财务软件,利用计算机设备完成手工记账或处理手工记账难以完成的财务工作内容。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理论、会计实务操作、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设备相结合并加以运用的总称,实际上就是会计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设备上得到运用。它不仅实现了会计数据的自动化处理,改变了传统手工会计工作模式,同时对会计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会计行业发展史上的重要改革。广义上的会计信息化是指与会计工作信息化相关的一切工作内容,包含会计信息化应用软件的研发与推广、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培养、会计信息化的宏观发展规划、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体制建设、会计信息化未来发展方向等等。会计信息化实现了从业人员与计算机相结合进行工作,包括了从业人员、计算机设备、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等因素,其重要部分是完善的财务软件系统。会计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从业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财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档案风险的涵义

风险是指企业在完成其生产目标的管理活动中,会遇到各种不确定事件,这些事件出现的几率以及其影响程度是无法事前预知的,这些事件的出现将会对企业的生产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生产目标的完成进度。简单来说,所谓风险就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人们所期望的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本文研究的档案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档案信息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也就是说档案信息存在的某种不确定性,并且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发展带来影响,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

二、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一)无纸多样化

企业的会计信息化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才能实现,因此需要将所有的财务数据信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重新输入和输出,并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除企业日常活动中使用的发票和合同等纸质档案外,其他所有信息在通过计算机的输入操作处理后,都将保存在计算机内部介质中,且整个操作过程不存在任何纸质介质。与此同时,这种无纸化的操作也使得会计信息化处理具有多樣化,这也意味着会计信息处理不再是单纯的会计数据信息,还包括了企业各项发展参考数据、管理信息、人事数据、企业生产运营情况以及重大的决策参考依据等。

(二)智能开放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应用和发展,会计信息化得到发展同时也将财务工作带入了智能化发展的时代。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将输入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处理并生成与企业相关的发展动态数据,同时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当财务数据信息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时会出现提示信息,同时,企业运用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处于开放状态的,可以将其他管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相互整合和传输,从而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综合性数据分析资料。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更新,会计信息系统将会向更高的智能化目标发展,逐渐减少手工处理流程,同时也会实现与其他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合作。

(三)高效准确化

会计信息化需要依靠计算机技术才能完成,计算机设备对财务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处理具有高效准确性。会计信息化不仅可以为财务人员减轻繁重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对财务信息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处理,并通过特定的程序将其转化为实用的数据信息,因此,会计信息化要比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工作更加高效、更加准确。

三、企业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档案风险

(一)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投资选择和投资资金的风险。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购买计算机设备、财务软件、培训从业人员、支付相关服务费用等,这些投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还涉及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升级、调配等潜在的费用,这些都可能成为企业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投资风险。当然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过程中也会得到直接利益,比如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等。但是任何项目的发展都将面临投资风险,我们无法估计整个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导致企业面临不同程度的档案风险。

(二)发展目标风险

企业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很多重要的财务信息都以电子档案形式被存储在计算机介质中,如果企业在档案信息管理过程中出现目标定位不准确或是偏离企业发展方向,都将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初期,对档案信息的管理缺乏相关制度约束、对发展目标认识模糊,都将阻碍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而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发展目标,但是由于目标的制定过高或过低,都将导致会计信息化档案风险的发生,无法发挥其重要的依据作用。

(三)档案信息损坏风险

由于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纸质档案的存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企业的重要财务数据信息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内部存储中,同时可以传输到U盘或光盘中,方便携带。这样大大增加了会计信息档案的储存量,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是由于电子档案信息的保管路径我们无法肉眼看见,而且容易受运行环境、温度、湿度或人为操作的影响,也增加了档案信息被损坏的风险,并且一旦档案信息出现损坏,很难恢复被破坏的档案信息,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完整性。

(四)档案信息保存风险

传统的会计档案信息都以纸质为主,保存过程中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面临被破坏的风险较低。但是企业实行会计信息化,档案信息以电子形式被保存在计算机媒介中,极易受运行环境的影响,造成档案信息数据的丢失,无法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同时部分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较低,对会计信息系统操作不熟悉,如果出现错误的档案信息保存方式,将对档案信息的保存造成不同程度的风险问题。

四、造成企业面临会计信息化档案风险的原因

(一)企业缺乏档案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会计信息化为企业的财务工作提供很多便利,同时提高了企业的财务工作质量,因此很多企业积极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但是却缺乏足够的档案风险防范意识。无论是企业的领导者还是从业人员,都比较看重会计信息化的积极作用,却没有充分考虑其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因此企业在会计信息化档案信息的管理过程中,忽视了风险隐患可能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比如某些不法分子通过不正当手段盗取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或是篡改企业的财务数据报告,导致企业运用不正确的财务报告作出不正确的发展决策,损害公司的经济利益。

(二)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不安全

首先,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容易受到网络病毒的攻击。档案信息在输入、输出、传输等过程中,会随之产生一些病毒,由于计算机病毒传播速度快且影响严重,同时不易被察觉和彻底清除,因此对某些档案信息会产生破坏作用,其次,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容易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由于经济发展不断加速,企业之间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企业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利用网络黑客盗取或破坏同行业的机密信息,进而打击对方的业务发展。最后,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与网络服务器状态有直接关系,如果服务器连接不稳定,或是存在故障,都将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给公司带来无法预计的档案风险。

(三)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制

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对财务软件的设置问题,带来很多潜在的内部控制风险。目前各类财务软件种类较多,如果企业在购买软件前,不充分考虑软件是否符合标准、程序设置是否严谨、与企业发展是否相匹配等因素,则会给企业带来一些风险问题。企业在选用财务软件不仅需要考虑软件的实用性,同时应该考虑软件程序的维护、升级以及售后服务工作,保证软件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没有考虑财务职务不相容问题。由于会计信息化减少了企业的人工成本,一人可进行多岗位工作,因此不相容职务合并现象频繁出现,这些都将影响档案信息的准确性。

(四)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技术能力

会计信息化依据信息技术而发展,因此财务信息容易被篡改、销毁或伪造,而且这些不正当行为十分不易被察觉。有些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较低,受他人蛊惑或受经济利益的诱惑,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更改,进行一些不正当的行为。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化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实操技术能力。目前很多企业的從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会计信息化工作培训,对会计理论、系统的操作等十分不熟练,专业技能水平较低,比如档案信息保存不正确、不按正常程序退出软件、随便关机等,都可能对档案信息的存储带来一定的风险。

五、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档案风险控制的措施

(一)提高企业档案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首先树立档案风险防范意识,应充分意识到档案信息特殊的存储环境和存储媒介,企业领导者要高度重视档案信息的管理。企业应建立档案风险防范组织,明确组织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同时应建立档案风险管理制度、督查程序以及风险防范的应急预案等。一旦发生档案信息被破坏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保护企业未遭受破坏的档案信息不被入侵,同时立即恢复被破坏的档案信息,将企业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二)建立安全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

首先,企业应定期对财务软件进行检查,并聘请专业的计算机人员对财务软件与计算机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升级,做好病毒查杀等工作。同时安装财务软件的计算机最好不用于其他工作用途,避免产生病毒或不安全的网站带来的影响。其次,企业应对计算机进行加密处理。不仅要对计算机安装正版防火墙,同时应对软件中重要的财务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且设备多层访问权限。最后,企业应安装防御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抗黑客的攻击,保护重要的档案信息,同时可以对黑客造成反攻击。

(三)加强档案信息的备份、恢复及保管管理

首先,企业应完善档案信息的备份和恢复程序。计算机媒介存储的档案信息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一旦发生意外或存储环境遭到破坏,档案信息极易丢失。因此企业应注重计算机媒介存储系统的质量,完善软件的自动备份功能,同时加强软件系统还原功能的建立。这样可以增强档案信息的保管安全性,减少档案信息被破坏的风险。其次,企业应重视档案信息的保管,应增强保管人员的档案信息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应聘请专业的保管人员,保管人员需懂得会计知识和计算机运用知识,同时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了解保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制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制,包括档案信息管理制度、会计信息化操作制度、从业人员岗位制度等,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从业人员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流程,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进行。同时企业应建立有关监督制度,做好不相容职务分离工作,明确从业人员的职责,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这样可以对从业人员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和约束作用。

(五)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应定期为从业人员安排专业的理论知识培训、实操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企业财务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是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从业人员也应该加强自我约束,端正工作态度,恪尽职守,不被外界利益诱惑,以企业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感。

结论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篇2

1.1档案信息化管理主要停留在满足档案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阶段,远没有达到通过信息平台利用档案的目标

目前,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立起了内部档案管理系统,但系统的功能、易用性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无法较好地满足企业档案管理需求。档案系统也仅停留在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用阶段,不能面向企业全体员工。同时,系统中的数据也只是保存了档案检索条目,造成企业员工无法检索现有档案条目,或检索到条目也很难方便地查阅、利用档案资源。

1.2建筑施工企业档案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在国内建筑施工企业中,普遍存在各级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就是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简单工作,不需要太专业的知识、也不必配备专业的人才,从而造成档案从业人员来源杂乱、档案专业知识偏低、业务水平不高,对档案工作影响较大。

1.3国家对档案信息化工作越来越重视,从政府层面

跨入建筑企业行业领域国家档案局于2011年初制定了《国家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企业档案信息化提出了详细要求:以计算机网络硬件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建设档案数据库系统、电子文件归档系统、电子档案移交管理系统、数字档案信息利用系统、打造“一站式”档案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2007年,原建设部下发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对施工企业信息化提出了原则性要求:企业已建立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内部办公、信息、数据交换的网络化;已建立并开通了企业外部网站使用了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工程设计相关软件,实现档案管理和设计文档管理。同年下发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施工企业信息化考评标准,对竣工文件的编制、管理和档案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政府层面对企业档案信息化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奋斗目标,极大地推动了施工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

2对建筑施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2.1从顶层设计着手,完善企业档案总体规划、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

以国家和行业的规划为依据,追根溯源,从企业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将档案信息化管理纳入企业大发展的战略规划当中,结合企业档案管理的现状,制定切合实际的档案信息化规划。要从档案信息化的现状分析情况、与企业总体信息化的关系、建设的目标、系统架构、行动路线等方面进行总体的规划,要保证档案信息化工作既有长期目标,又有短期要求,使档案信息化不至于盲从、杂乱。同时,企业还应当完善档案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优化管理流程。全球的IT技术日新月异,以IT技术为基础的各类电子产品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而信息化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信息的标准化,施工企业档案管理相关的很多规章制度都是以针对传统工作方式制定的,不能适应档案信息化的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理解档案与信息化结合的特点,修订完善以信息标准化为基础管理制度,顺应信息化潮流,优化档案管理流程,适应档案信息化的要求。

2.2培育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夯实档案信息化管理基础

(1)要加强基础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为了提高档案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各级档案部门应开展多种教育培训,如岗位培训、学历培训、专业学历教育等,通过培训把理论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业务技能,拓宽视野。(2)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培训。为了保证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能够符合规范要求,要加强对档案数据输入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培训重点应放在数据的规范采集、软件的正确运用及网络知识的运用等方面。通过培训,能够掌握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掌握档案管理应用软件的各种功能,成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行家能手,确保档案管理系统平稳、正常的运行。(3)适时引进专业人才,充分利用和开发档案管理系统。随着科技的日月更新,档案信息化软件也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尤其是挖掘档案系统的潜能开发,更需要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设备维修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甚至美工设计等专业人才,只有这些相应专业人才的拥有,才可能充分挖掘档案信息化平台的潜力,从而更为有效地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为企业服好务。

2.3拓展档案应用新方法,以应用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档案以归档、保管工作为主导,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为企业创效能力低,极大地制约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应当转变思路,形成不仅重视档案保存,更注重档案应用的理念,扩展档案应用的范围,形成全员参与档案管理、全员重视档案管理的氛围。为此,笔者认为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从三个方面展开档案信息化建设:(1)建立一个基于大数据计算平台的档案数据库系统,逐步构建起施工企业内部的电子档案馆,这是提升档案应用水平的前提和基础。(2)以虚拟化和云计算为基础,构建分布式的档案检索访问门户,让企业所有员工都能方便、快捷地通过门户检索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这是档案与用户交流的平台基础。(3)构建施工企业竣工资料和电子档案移交管理系统,让施工企业分布在全国的项目现场技术人员能够通过系统平台及时、标准地提交电子档案,这是企业电子档案馆信息的主要来源基础。

2.4充分利用IT新技术,创新档案信息化管理新思路

国家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数字档案馆和“一站式”平台建设的目标,这两项工作对数据库容量、对数据访问的并发要求、对平台的稳定性等方面要求都非常高,必须深度依赖信息技术。目前IT技术发展中主流的大数据处理技术、虚拟化计算和私有云技术能够较好的满足需求,企业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与信息化专业人员共同分析、研究、充分利用IT技术,创新档案信息化新思路,使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走向正轨,有灿烂的明天。

2.5重视档案信息化安全,切实维护企业核心利益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档案信息化的发展会使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更高、档案应用更为便捷,同时,企业档案被窃的安全风险剧增。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中积累的施工技术、方案等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如被竞争对手窃取,必将损害企业的根本利益。企业在进行档案信息规划、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必须做好档案信息安全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并且应随着IT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完善信息安全的硬件、软件设施;必须坚持档案安全性和异地备份原则,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采取有力的安全策略以及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安全措施,充分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3结束语

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一项边缘性、基础性工作,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是一项长期、全面而又具体的系统工程,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档案信息本身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它一旦被利用,就能为企业解决各种经济纠纷,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我们应不断整合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挖掘潜在价值,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度信息支持,为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提供了快捷、高质量的服务。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篇3

*供电公司成立于*年,是*省电力公司直属的中一型供电企业,担负着*三区两县、*集团及京广电气化铁路淇县牵引站的供电任务。截至20*年底,全公司在册职工500人。公司属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5座,总变电容量1125.2兆伏安。其中220千伏变电站2座,变电容量510兆伏安(*站容量2×180兆伏安,*站容量1×15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11座,变电容量584兆伏安;35千伏变电站2座,变电量31.2兆伏安。35千伏及以上线路共计492.60公里,其中220千伏线路228.57公里、110千伏线路228.11公里、35千伏线路35.92公里。供电区最高供电负荷28.4万千瓦。20*年,全年供电量实现15.67亿千瓦时,全员劳动生产率100.5万元/人·年。

近年来,*供电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电力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企业整体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一流供电企业”、“国家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等光荣称号,并连续9年保持了“*省文明单位”称号,为*省电力事业和*市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企业档案的基本情况

我公司的档案管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电业公司的前身是“*供电局*分局”,于*年8月22日成立“*市供电局。*年更名为“*市电业局”,20*年12月更名为*供电公司。*年成立综合档案室,隶属办公室,负责文书、科技、会计、底图、科技档案和科技图书的收集、整理工作。20*年6月被省档案局认定为国家二级。20*年12月国家档案局认定为国家一级。实现了各类、各种载体档案的集中管理。目前综合档案室管理着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设置了干部、职工档案两个分室,负责0-9大类及声像档案和图书资料的整理、保管和利用。室藏档案17780卷。其中:文书7618卷、科技1487卷、会计4524卷、声像42卷、照片28卷、底图1112张、资料2969册。档案室总建筑面积396.6平方米。档案装具齐全,并留有余地,库房建设符合保管要求。综合档案室配备了专职档案人员3人、接受档案培训率达100%,兼职档案人员22人,各部门均有分管档案工作的网络人员,负责本部门文件、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公司档案室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和管理人员的需要。先后被评为省档案公司、*市档案公司评为“档案管理先进单位”,档案人员被评“档案管理先进个人”。

三、档案目标管理情况

(一)组织管理

1、领导班子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我公司领导历来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历任领导班子均由公司主要领导主抓,特别是新领导班子把档案管理工作与我公司其它重要基础管理工作一样,列入了企业发展规划,对档案工作实行目标化管理,并进行考核。主管领导经常与档案人员研究、分析档案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在业务技术上,千方百计为档案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先后参加了国家、省市等各级档案人员业务培训,组织人员到先进单位学习、取经。

在档案室的建设搬迁上,公司领导从调度大楼的设计开始就按照档案库房标准进行严格要求、严格施工。在办公场所紧张的情况下,专门划出一层楼供综合档案室专用。在荣誉室和档案设施的配备上,公司今年在以前巨大投入的基础上,又计划对一些设备进行更新,预计年底前能够投入使用。

2、实行了档案的统一管理

在档案管理网络建设上、我公司根据机构变动情况,适时调整网络,各业务部门都有一名兼职档案员,负责现行文件、资料的管理归档工作,专职档案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督促规范各业务科室的归档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保存和利用,有效保证了各类档案的完整。从而形成了以档案室为主体的档案信息管理中心。

(二)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1、加强档案法制化建设

我公司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档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宣传《档案法》、《保密法》及国家、系统和地方有档案工作的制度、规定、标准和法规。增强全员法制观念。同时提高档案及网络人员的政治素质、政策法规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敬业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坚持依法治档,依法管档。

2、建立健全了档案规章制度

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档案工作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完善了文书档案、科技档案、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标准,修订了保密、借阅、销毁、图纸修改等制度。编制了科技、文书、会计等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档案人员坚持“三纳入“、四参加”制度,较好地控制了各种文件资料及时有效地归档。

3、加强档案库房的建设和管理

20*年,档案室迁至调度大楼,库房面积由原来的90平方增加到396.6平方米,增设了荣誉室,做到了办公室、阅览室、库房三分开。先后配制了文书、科技档案密集架,财务档案柜、声像柜、底图柜、照相机、去湿机、温湿度测试仪、微机、中央空调、更换了缝纫机、安装了防火防盗报警器、防紫外线窗帘。库房设施全部具备防潮、防火、防盗、防高温、防尘、防盗、防虫、防光、防有害气体等要求。为档案升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严格立卷归档质量

从*年起,0-9大类档案按照能源部颁发的《供电企业档案分类表》要求进行分类、组卷、编目,严格执行《文书档案案卷格式》、《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等有关标准,编制了保管期限表,和分类说明,编目规范,排架合理,符合国家及电力行业标准要求。近三年,档案归档率达100%,完整率达99.7%。我公司还建立了各类台帐,作到了档案的收进、移出、利用及时统计,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三)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提高档案工作的重要途径。我公司从*年开始使用微机,实现了微机输入、整理、组卷、编目、保管、统计、检索、打印各种目录等,实现了案卷的现代化、标准化,充分显示了快速、安全、准确、高效等特征。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根据企业整体规划,我公司在“OA”系统中,把档案工作纳入了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整体规划中,开发了档案的录入、整理、归档、查阅、利用等整套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为我公司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档案管理工作更趋于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四)档案的开发利用

我们坚持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管理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为全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服务这一原则,为了使档案更好地发挥其效益,为先后编制了《全宗介绍》、《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事故汇编》等编研成果等。为开发信息资源作了大量的工作,编制了《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干部任免卡》、《机构变更卡》等检索工具,采用上网分发目录、电话调卷、利用微机查询、检索、发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热情地为利用者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的要求。近年来,共提供利用386人次,查准率100%,查全率99.86%,为城农网、技术改造、评聘职称、经济纠纷等提供了大量的原始凭证和技术依据,得到了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认可。为充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我公司将各变电站主要设备技术档案资料录入计算机,实现主要科技档案资料电子文档化,实现网上浏览和借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资金,在现代化办公手段上又大大前进了一步。

四、几点体会

通过几年的摸索,特别是20*年公司实现办公自动化、生产管理MIS和营销MIS系统的投入运行,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公司下一步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推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很多,如何规划、分清层次和轻重缓急,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和任务,找准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坚持技术与管理并行,并将企业档案信息化纳入企业信息化建设之中。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技术及资金问题,也是管理问题。电子文件的安全与长久保存也依赖严格科学的管理与先进技术的应用。目前企业在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时为保证其成功,需要同时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档案管理信息化也同样有一个业务流程再造的问题。很多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体会到,信息化建设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对档案管理来说还要加上“十二分数据”。因此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管理观念、方式、方法乃至整个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档案信息化离不开企业信息化,必须纳入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之中。要建立适应信息化要求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适应信息化要求的电子文件形成、流转、处置和监控制度,收集、归档、鉴定制度,以及安全管理与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并将其纳入到企业信息化的相应环节之中。没有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就不完整,而离开企业信息化,档案信息化也无从谈起。

(二)应加强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方法的研究。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要求、创新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必须加强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方法的研究。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相对于纸质文件管理来说是全新的模式,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档案部门应加强将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的政策、技术、方法、标准以及系统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以适应企业信息化的需求。20*年国家档案局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一些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为建立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提供了基础。但是企业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流程再造,思考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航空工业档案馆提出《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规划》及《档案信息化规章标准体系表》,初步确定需要编制的规章、标准。同时成立了全行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专家组、业务组、技术组,对航空工业档案信息化展开全面研究。

(三)应注重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20*年5月,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电子文件归档存储的国际标准ISO190*.1—PDF/A。标准化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在信息化条件下,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和工作交往范围更加广泛,计算机管理软件层出不穷,致使电子文件格式多种多样。因此,要确保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长久、真实保存和有效利用,必须注重加强对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这项工作需要广泛的实践和对方法、经验的总结,企业档案部门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生力军,肩负重任。应结合企业实际,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和国际标准,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要求,通过实践形成企业的规范、要求及标准,进而逐步上升为更广范围内应用的国家标准。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篇4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指以档案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将企业内各相关部门业务流程打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档案信息共享,从而有效提高档案存储及查询利用效率,以此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质就是在企业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过程中,运用的信息技术及解决方案的总和。例如:使用计算机系统完成档案归集、整理以及借阅利用,建立数据库编制数字化索引目录等,通过上述方法打通企业内部档案信息交流途径,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二、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现状

民营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拥有完全的经营自,相比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政府机关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民营企业自负盈亏,对自身资产具有完全的处置权。在档案管理方面,民营企业同样拥有完全自。民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适合的档案管理方法。

1.民营企业更注重档案的应用价值及开发价值

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法律框架下具有完全自,企业所有资产包括企业档案均为企业私有,在档案管理方面企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具有应用价值及开发价值的档案上面,如企业专利、注册商标等。民营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资料,如有需要民营企业甚至于可以出借其使用权乃至出售其所有权。如江西景德镇市“景德镇华御瓷业有限公司”建立的基础就是一份估价为800万元的“珐琅彩瓷器生产工艺”档案。

2.民营企业对于档案管理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这就决定了民营企业对于各部门在岗位设置、人员安排上更多考虑投入产出比。对于直接创造利润的部门尽可能多的配置资源,而对于诸如档案管理之类的不能直接创造效益的部门,往往不受决策者的重视,许多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甚至不设专门档案管理机构,而将企业档案交由其他部门代为保管。以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省为例,2009年浙江省调查统计,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开展档案工作的仅占总数的50%,而对于1074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已开展档案工作的占81.2%,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的占72.8%。

三、民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

民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推进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如何提高档案管理部门运行效率,还要兼顾与企业内其他信息系统的兼容合作,更要顾及到档案利用部门的实际需要,共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作为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主动参与企业运作流程的塑造,通过及时改变档案管理模式、管理制度来适应企业需要。针对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现状及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实际需要,民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达到如下目标:①档案信息化建设应与本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同步,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必须与其他信息化办公系统兼容;②制定统一的档案信息化标准,实现各门类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统一规范;③实现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实现诸如纸质档案、音像资料等实物档案的数字化转换,进而将新生成的具有统一格式的数字化档案统一存储于专用服务器内;④实现档案信息系统网络化,在企业内部形成共享的知识库,挖掘潜在的集体知识,提高检索利用效率;⑤实现档案资源开发智能化、利用普及化,打破门类限制,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形成统一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强化知识的积累;⑥提高管理自动化程度,节约资源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四、民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1.在信息化背景下理顺档案业务流程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传统的档案管理流程已不能适应当前民营企业提高管理效率的需求,企业应对原流程进行全面分析,融合信息网络技术,对流程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造,设置新的流程并配置适当的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并制定管理规范。档案工作业务流程主要指移交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接、档案管理部门内部对于档案的处理以及档案管理部门与档案利用部门之间的衔接。为了理顺档案业务流程,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明确各相关业务部门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及业务分工;②根据信息化管理的需要,约定档案交接工作的技术规格,如档案格式、归档标准及归档时间等;③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档案的数字化保存形式及利用机制;④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档案开发利用的范围、形式,并建立安全规范。

2.实现各门类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传统以纸质档案为主的档案管理模式,由于缺乏信息化手段,造成了档案库房内大量档案信息“沉睡”,利用效率较低,同时由于缺乏交流也造成了档案工作重复建设。在档案信息化改造过程中,为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应将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体系内,使档案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其他业务信息化建设同步推进、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信息资源有效整合。

3.拓展档案服务能力

民营企业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想要发展壮大不被市场抛弃,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也有相同的要求,想要在民营企业内存在进而发展壮大,就必须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能够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就档案部门来说,想要在民营企业内得到重视,就必须要为企业积累更多的有形或无形的知识储备,并提高知识储备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效率,这就要档案管理部门主动拓展档案服务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拓展服务内容,数字化信息时代要求信息提供者能够根据客户的需要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就档案服务来说必须改变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改变等档案利用部门上门来查阅档案的服务模式,主动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整合数据,针对具体用户的具体需要提供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资源,实现精准服务。②拓展服务方式,传统的档案服务方式一般包括提供档案阅览、档案借出、档案复印及开具档案证明等,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固定资产,且比较耗时而效率较低。民营企业对于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一般不够,上述工作往往不能有效展开。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依托信息化优势,主动拓展服务模式,向相关部门主动宣传新的高效档案利用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相关操作培训,使各部门充分掌握信息化档案利用方式,从而提高档案信息利用效率。

4.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建立适合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

民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本企业实际工作需要,在档案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与下,向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充分阐述自身需要,相互结合开发适用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在管理系统开发完成后,通过档案管理部门积极使用,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调试并改进管理系统,实现简化管理环节、节约人工成本,同时提升档案利用效率、拓展档案服务功能。以苏宁集团为例,作为一家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家电零售业为主营业务的商业连锁龙头企业,苏宁集团不仅拥有1600余家线下门店,线上还拥有“苏宁云商”平台。为了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苏宁集团建立了企业信息网络系统,使各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相互沟通协作。苏宁集团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全公司档案资料收集、处理以及档案利用等档案管理全流程,将档案信息系统融入到企业信息网络中,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档案管理效率,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一方面该公司依据需要设置档案信息系统访问权限,有效保证档案安全;同时在充分听取了相关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在对重要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过程中使用了电子水印技术,保障重要档案的安全;而且该公司还效仿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办法,对借阅档案者实行催缴制度,保证档案及时归还,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篇5

一、电力施工企业档案管理的现状问题

档案管理是指企业对于各个事项的记录,资料的处理、存储以及查询等的工作职能;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清晰明了的记录,为企业今后的发展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给企业规划者为企业规划提供一个方向,展示给企业领导者企业中存在的完美和缺陷,以便对症下药,寻找措施,改善企业的施工效率。而我们传统的档案管理,都是依靠手工的记录和处理,其方式不但减缓了工作的效率也耽搁了企业工程的施工进程。手工的查阅也增加了企业对于档案的查询不便,所有的记录都得一页一页去翻,时间和效率得不到保证,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由于档案都是纸质文件,在查询的过程中需不断翻阅,容易造成档案资料的损坏,也给公司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企业的档案管理模式,将结合手工与信息技术,不断地优化档案的管理、接收和处理,增加了企业档案的可用性,提高了档案工作者对于档案处理的效率。对于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利用,其优势就是可以将复杂的手工整理实体档案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进行必要专业的分类,以防止档案资料的丢失,增加档案资料的安全性。

虽然,档案管理电子技术的利用相对于手工处理,其工作效率有明显的提高,而且文件保存的稳定性得到保障,查阅也相对便利。但是仍然会有一些不足的存在,其无法完美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比如,一方面,部分技术对于档案的查阅不具备全文检索和查询功能,那么对于档案的利用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一方面,在软件安装的过程中,数据的输入没有备份,这样的话,一旦发生文件的损坏或丢失,就难以挽回,这样档案资料的安全性处理就没有得到相对的保障。所以,企业的档案管理还需要有相对完善的策略,可以适当地将部分重要的纸质文件进行数据化处理,以及将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重要视频、录音等其他记录进行数据化处理,以方便后期的使用查询,这就要求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加快和完善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二、电力施工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档案的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档案记录着企业的各项资料,其接受、处理和储存公司的各项资料,给公司各项规划提供了参考性的资料,通过今夕业绩对比帮助公司作出策略性的规划,以便规划公司未来的发展。档案管理不仅有利于公司的发展,还对我们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化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处理已经成了现代各个企业时代性的发展趋势,我们的电力施工企业也毫不例外。

信息化发展带动工业化发展已经成了现代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各个企业都应当对此具有足够的认识。企业需要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地完善信息体制在档案管理中的建设,同时利用档案管理机制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成了企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二)电力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阻碍。首先,企业领导对于档案的管理缺乏重要的认知,导致档案管理得不到领导的重视。由于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处理涉及到各个部门,需要各个方面的专业性技术性人才,需要企业全部的人员都积极地配合,尤其是领导。领导是企业的领导者,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领导性的作用。现在好多企业,领导者会觉得档案的管理跟企业的发展无关,认为档案的管理只是文字的处理和记录,跟企业的施工、生产、销售、服务等无关,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无太大影响,不需要有太多的关注和管理,也不必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这样错误的观念,将导致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得不到相应的发展和完善,也阻碍了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其次,信息化建设设施不完备。毕竟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晚,对于信息化的处理还不够完善,倘若发生在查阅过程中档案的损失,需要把损失的档案补救回来就需要极大的技术含量。最后就是缺乏专业性技术人员。档案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清晰明了的记录,为企业今后的发展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给企业规划者制定后期的发展目标提供参考性的依据,展示给企业领导者企业中存在的完美和缺陷。但是,对于当前的企业,其档案管理人员大都缺乏对专业性知识的认知,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档案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没有专门的部门对档案进行管理,就容易导致重要的档案信息丢失而不重要的档案信息得到保存。

二、完善电力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对于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完善,企业需要对其作出相应的对策。以下是笔者对于档案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作出的几点建议:

首先,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对于档案管理来说,其对于企业和国家的发展都存在重大的意义。对于国家而言,早已制订出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而对于我们的电力施工企业,应该在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符合企业的发展计划,落实和贯彻企业的管理制度。并且在各项管理制度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加强监督,对各项制度进行完善和修订。以确保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规范性、科学性、有效性实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其次,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化的创新和研发。企业应该有效地结合计算机、网络通信来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运行效率。对于我们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专业性不够,企业需要增加专业性人才的招揽,积极创新和研发档案信息化建设。再者,就是要保证企业对于?n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企业要建设完美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机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设备、技术等的投入需要企业舍得花费更多的资金和人员去改善。最后,需要增强企业人员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识,让企业人员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还需要加强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篇6

关键词:知识管理;工程建设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知识管理的含义

知识管理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它将知识经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融为一体,通过打造一个技术与人文相结合的知识系统,是将企业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整合、保存与发布,使知识信息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过程,从而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在应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中,不断完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以提高企业生产力和创造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知识管理可以说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企业价值和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二、基于知识管理趋势下的工程建设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档案管理发展的路径来说,建设单位的工程档案管理大多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手工管理,第二阶段是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第三阶段是当今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目前,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和研究知识化的管理方式,但对现今工程建设单位档案工作来说,在实现知识化管理的道路上仍面临不少问题,存在许多挑战。一是整个档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很多企业成立时间较早,积压的工程项目资料较多,管理分散,缺乏完善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二是工程档案资料归档不及时。许多项目建设周期长、涉及专业多、参与人员多、中间变更多,导致档案资料难以得到及时地收集归档。而且由于设计人员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变更频繁,其自身拥有的知识经验无法得到很好地积累和保存,也造成企业隐形知识流失较多[1]。三是档案信息资源难于共享。由于建设项目的档案及成果文件都分散在各个部门,收集不完整,归档不及时,加上分散管理,各部门之间出于知识保护、管理不善等原因无法进行知识信息的共享,导致各种数据和信息无法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三、基于知识管理趋势背景下工程建设单位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统一标准、制度和流程,是实现档案管理电子化、知识化的基础

在知识化管理理念中,加强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做好基础性工作。工程档案信息量大、涉及专业和部门多,利用率高,只有经过系统的归档整理,单位档案工作才能具备一定基础,积累大量的信息资源才能系统化。因此,要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必须先加强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制定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制度和流程是单位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由于建设工程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对工程文件的收集归档必须采取诸多举措,从工程立项开始,对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不同阶段形成的文件进行收集归档,以确保工程档案的真实、完整、准确。要对所有工程档案进行规范整理、著录,完善检索,并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各类管理性文件和图纸扫描转化为数字化副本,将数据整合保存在数据库中,便于后期检索、利用,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效率[2]。2.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是工程档案信息化的前提,必须将档案管理的标准和流程固化到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对工程文件、档案和各类知识进行集成管理。一是建立和完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将标准细分、流程固化,使细则和流程固化到档案管理系统。只有将单位档案管理制度标准及流程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相结合,才能使工作人员在运用档案管理系统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时有章可依,有制度可循,从而使整个档案信息化工作更规范、更专业。二是通过系统对工程文件的收集归档、整理、鉴定、检索等实施全程管理,从方针政策、管理制度体系、项目保障措施等各个层面制定电子文件管理战略及系统集成基本框架,从工程建设管理与文件形成归档同步集成,从而实现工程管理流程的优化,做档案与知识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的实践者,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工程建设、管理提供高效、快捷、安全、增值的数据和档案服务。

(二)强化资源建设和管理是知识化前提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资源建设是实现档案资源知识化管理的基础与核心,也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明确数据信息资源的来源、结构和重要价值,并针对知识资源的核心内容和应用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做好整体规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和管理策略,有步骤地进行知识资源管理的建设工作。1.要在已建立的强大数据资源知识平台的基础上,优化数据管理方式,对数据资源的收集、储存、管理、利用等各环节进行分析,找出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数据资源利用率。2.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根据自身发展和生产经营的需要,建立专题性知识资源数据库,比如标准更新库、协同作业指导书、行业规范等基础性数据库,还有以图片、视频、设计方案、设计资料、竣工图纸等为主的工程资料库,以及科研成果、论文报告等知识成果数据库。有效做好电子文件的形成、传输、流转、存储、利用,做好档案大数据信息的挖掘和协同管理。

(三)专业培训是提高知识化管理前提下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

对于工程建设单位来说,档案信息和数据极其珍贵,如果管理不当,会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员工档案专业知识和档案管理信息化知识的培训。1.企业可通过采取外部培训、内部培训、聘请专家指导等措施,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指导员工,促使员工转变观念,提高和优化管理档案方式,实现档案管理专业化、科学化,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2.企业还应积极吸纳专业档案管理人才,招收一些高学历、高素质档案管理专业人才,提高企业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

(四)优化档案信息化管理方法是知识化管理前提下强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科学的管理方法是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为此,档案管理部门要注意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1.提高管理体制的流畅性,保证档案管理机制顺利有效地发挥作用。这样才有利于档案管理部门建立起完善的数据信息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保障每项工作落实,从而实现管理部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3]。2.现代化管理设备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基础,也是实现档案管理知识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适当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配备信息化专业设备,并对员工进行设备操作培训,让员工尽快熟练掌握先进的信息设备管理方法,不断地对先进设备进行升级和优化,保障设备的有效运转[4]。

四、工程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案例

在此,本文以深圳某地铁线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历程为例,深入探讨知识化管理在工程建设单位的应用发展情况。深圳某地铁线是2011年底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相配套的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二期工程项目,起点站为前海湾,终点站是黄贝岭,途经27个站点。从工程建设开始到建成通车,历时三年半。涉及从建设项目(工程)的提出、调研、可行性研究、评估、立项、审批、勘察、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运营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应归档保存的全套文字材料、图纸、声像等载体形式的档案。在项目建设过程初期,工程档案管理曾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档案管理没有整体规划,没有明确的标准,无制度约束;二是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工程文件形成归档无专人负责。三是无相关档案电子化设备和管理系统,档案管理人员相关知识缺乏。为此,当时的建设单位即项目管理部门下大力气加强档案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针对当时参建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对工程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一的问题,一是在较短时间内建立健全了项目档案管理责任制、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制和工程文件形成、归档、移交等档案管理制度,将档案管理职责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健全了各个层级的人员管理网络,制定了上岗要求和标准。二是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其次,针对很多操作层面的东西,如施工用表填写和签名用章不规范、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单位采取先统一标准,再对表格和签章等问题采取对照标准,同时结合实际进行协调,不断完善管理体系的做法,使施工用表填写和签名用章越来越到位,管理标准和制度越来越完善,管理更加规范。最后,针对工程文件不完整、归档不及时的问题,则通过利用档案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对工程文件形成归档进行全程控制,使工程建设与工程文件形成、归档同步进行,确保了及时归档和工程文件的准确、真实、完整。综上,要想顺应知识化管理的趋势,对建设单位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先认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转变档案管理理念,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实际,利用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借助先进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将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才能保障档案信息等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丁军艳.工程勘察设计档案知识化管理探索[J].机电兵船档案,2018(6):44-45.

[2]叶琳芳.知识管理趋势下勘察设计行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6(14):82.

[3]吕馨.信息化背景下勘察设计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6(10):156.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篇7

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企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也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档案信息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通过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扩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范围,使企业能以降低信息成本实现共享管理成本,充分利用成员企业现有的资金、技术、设备、人力及信息资源,节约产品开发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2.检索查询比较方便。档案管理人员在传统的检索方式下,费时费力,档案管理信息化后,可以实现即时查询,管理人员可以从模糊查询、组合查询、分类查询等查询方式中选择最佳方式,迅速在档案库中检索出需要的档案信息。

3.扩大了档案服务范围,因为在信息化的管理中,档案信息可以进行拷贝,总的信息占据的空间较小,而且档案信息的传输比较快,能及时将档案信息传递给需要的人员,为社会了解企业提供了基础,从而扩大了社会影响,拓宽了服务范围,档案部门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二、新时期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信息化使企业档案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我国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地加强。

1.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加速了企业的档案管理正在从传统方式向信息化管理方式的转变,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使得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都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并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2.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一定程度上提高,信息资源量逐渐增加,开放途径也越来越多,使得信息资源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并趋于成熟。

3.档案管理系统虽然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仍没有形成完善的规模和体系,实现不了对档案的一体化管理。同时,由于对档案信息化的标准和规范的建设也不够完善,所以无法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档案管理的与时俱进。

4.企业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但在现实中,档案管理人员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知识有限,并且操作能力较低,不利于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三、新时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逐步深入,档案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战略性工作,但是在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双套制问题尽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大面积展开并取得相当的成就,但是在人们的档案思维中,依旧是对纸质的档案心存依赖,认为电子化的档案不安全,所以在很多单位甚至国家机关对已经颁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中,都规定要电子、纸质形式双套保存。不解决双套制的问题,是无法推动信息化发展的,信息化发达国家在信息化进程中都强调“无纸化”作为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来积极推动,可见它对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2.企业员工素质有待提高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的档案管理人员由于没有及时的接受现代化的培训以至于技术水平有限,不利于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管理人员既有相当程度的档案管理能力,还必须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能力和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这使得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标准和规范问题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历史原因,馆室藏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并且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档案信息交流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4.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意识较差档案信息与其他信息资源不同,多包含密级文件,因此重视对档案的管理就至关重要。在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更加容易被不法分子盗取,并且一旦被窃取很容易在网络环境内大面积传播,这不仅会造成在档案信息管理时重要信息的流失,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档案管理的安全工作是档案信息化的保证,因此,加强档案管理所在网络环境的安全建设就尤为重要。

四、实现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措施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档案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对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予以高度的重视,要切实给予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的支持,确保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得以有效的实施,使其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针对在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四项主要措施。

1.提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处于一个封闭的空间里,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管理工作都处于一个落后的阶段,面对这种局面,应重点加强管理者在观念上的认识。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在商品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档案作为全社会最大的共享信息资源,在经济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加强人才机制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还要具备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因此必须重视档案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适应信息时代的复合型档案管理队伍。

3.制定档案管理信息化标准。档案信息化标准是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它贯穿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要统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必须要依托国家行政的力量,打破各个单位各自为政的局面,统一国家政策法规和各种业务规范。

4.健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安全制度。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保护屏障。一方面,在企业档案管理的建设初期一定要注意纸质档案的保存,防止档案的遗漏损失,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要充分保障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数据库的自动备份、网络系统的病毒防范、严格的查阅权限和安全的加密保护功能都是企业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五、总结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进步,档案管理信息化已成为经济稳步发展的保障。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需要企业高层从思想、战略、管理、技术等各个角度进行宏观规划和微观操作。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在资本、技术等各方面的优势,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篇8

关键词:园林;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represented by computer, power deeply influenced thelandscape construction companies, especially put forward the new request to the enterprise file managemen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work goal of current archives management is the botanical garde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t is the route one must take the futur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archives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words: garde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建立园林施工企业档案信息网络平台的意义

园林施工企业档案信息化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档案信息化对于内部档案部门的价值,另一个是档案对于其他单位的利用价值。从这两个方面,园林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有深远的意义,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园林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促进了信息共享,是园林企业满足生存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园林市场激烈竞争条件下,园林企业只有做到与时俱进,并高效地开发与利用档案信息,才能为园林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通过档案管理信息化,企业内档案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安全可靠的存储和充分共享利用,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建立园林档案信息网络平台是适应园林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园林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提高档案业务工作规范化程度

通过对园林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流程的信息化改造,能够发现现存工作流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及时改进后从而有效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既有利于提升工作规范化程度,降低工作人员岗位交接的管理和数据风险,为园林企业知识资源的完整提供了有力保证。也能促进文档和档案信息的透明性和共享,实现信息文档和档案数据统计分析的自动化、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三)提高档案利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园林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将为园林企业培养各类人才打下很好的基础,也为园林企业积累推进整体管理信息化的经验,有利于园林企业推进信息化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参照方法,从而降低园林企业的管理成本,为园林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空间。

二、园林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不足和困难

(一)园林档案管理信息化思想认识重视不够。现实管理的实践中,企业存在对档案管理认识不足,园林企业各项目部特别是埠外项目部总体上工作繁忙,人员紧张,经常身兼数职,无暇顾及档案工作。伴随着业务的拓展,如何管理这些项目部特别是埠外项目部日益剧增的文件、档案,更会加剧这种冲突,成为公司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二)缺乏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长远规划,理论实践结合不够。由于大多企业正处在信息化进程中,尚未掌握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园林企业也不例外,对自身的发展战略规划缺乏考虑,如果不做好园林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推进规划,将不利于园林企业档案管理早日实现信息化,直接影响到园林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实施。

(三)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园林企业整体信息化有待融合。在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园林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尚未充分利用园林企业各种信息化平台,以降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本。一些园林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核心生产系统由多个设计单位完成,各单位间数据的提取和共享难以转换,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系统的低效运作,使档案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对接共享。

(四)部分园林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盲目性。在推进园林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由于缺少专业管理人员,导致部分园林企业在信息管理方案论证过程中,对系统的需求分析也不够,在实践操作中,很难做到因地制宜,从园林行业特殊性出发,使得所建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没有因企业的个性而异,求大求全,存在脱离本企业的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做好园林企业档案信息管理开发需要采取的举措

(一)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园林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

首先重视园林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一是提升超前意识,丰富档案管理信息化内容。园林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园林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熟悉园林企业行业特色,随时介入,获取更加丰富的档案管理信息。二是优化园林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程序,制定详实可靠的工作标准,使园林档案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园林企业部门,为理顺园林企业管理提供服务。

(二)做好园林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规划工作

做好园林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必须站在经营管理整体规划高度,以全面和长远发展的观点来制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规划应远近结合,既要把握园林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又要把握园林企业行业特征,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工程。

(三)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

园林企业档案工作者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还要掌握扎实的现代科技管理知识,园林企业应当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尽可能为园林企业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尤其重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核心,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有目的地培养和提高档案工作者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知识的认识和技能,使其系统地、全面地掌握信息化工作手段。

(四)园林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需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

园林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应当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不应一蹴而就,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园林行业特色,科学、合理地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统筹安排,结合园林企业发展短期、长期战略目标,实施相应的园林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分步走策略,在系统开发资金方面滚动式投入,逐步积累逐步提升应用水平。园林企业建立起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系统要符合园林企业的日常业务需要,要将有限的资金合理科学地应用,挑选符合园林企业特色行业中经验丰富的信息公司协助开发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尽量不走弯路。

(五)重视相关规章制度建设,做好基础性工作。

园林企业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制定特定、完善、符合实际需要的管理规章制度,有效保障园林档案信息化建设安全有序地开展。针对电子信息档案存在不安全、易修改等特性,易采取以电子介质归档为主,纸质归档为辅的做法,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共同存储,在保存时效上予以分别规定,将二者有机结合,实现园林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同时,要加强园林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相对完善的应急方案,确保其保管安全可控。

(六)推行档案信息化管理,确立工程档案发展的新方向

工程建设的过程就是工程档案的形成过程,这就决定了工程档案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工程立项直到工程验收的各个阶段,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都是由不同的单位或部门来实施的,这就在客观和主观上都大大增加了工程档案建立的难度,信息化管理就必须以提高工程管理效率与效益为目标,对工程档案发展方向的确立提供助力。

(七)做好电子文件的收集移交、归档保管、异质备份工作要充分利用扫描仪、刻录机、数码设备等技术手段,建立网上档案管理系统。开发使用档案管理系统,具备收集整编、数据管理、检索浏览、借阅管理、统计汇总、权限设置、安全保密、系统维护等基本功能,建立库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并逐步实现档案网络化服务,档案的全文在线检索、授权查看复制利用,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有效性、安全性、实用性。

(七)要积极运用公司网站、档案业务博客、QQ群等现代传播媒体作用,促进公司内部档案工作制度、档案工作行业标准、业务经验交流、档案基础知识提高。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与集团公司档案部门进行业务交流,信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迅速、快捷、有效地利用;加强工作动态掌控,提高工作水平。

上一篇:对早期教育的认识范文 下一篇:创业管理商业计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