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热点范文

时间:2024-03-25 16:52:08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热点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热点篇1

[摘 要]简述课题的研究背景,描述三轮专家问卷调查的情况,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的指标主要有:等级、专家意见集中度、专家意见协调度、专家积极性系数等。对初步筛选出来的23个研究领域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其中21个领域的变异系数都较低,表明专家的协调程度较高;各领域得分满分率普遍偏低,表明我国情报学界对这些领域的前沿性肯定度不太高。

[关键词]情报学研究学科前沿 问卷调查德尔菲法

[分类号]G350

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自1956年我国正式组建科技情报机构开展科技情报工作算起,我国的情报学研究已有50年的发展历程。其间,既有过辉煌,也有过曲折和迷惘。2003年,时任美国情报科学技术学会主席的Trudi Bellardo Hahn把情报学在20世纪中对社会的贡献归纳为五个方面:①对信息爆炸现象进行了测算,建立了文献计量学;②设法控制了信息爆炸带来的影响;③在信息存储与检索中成功地利用计算机,④研究了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需求和偏好以及相关领域如相关性和效用性评价;⑤情报学界在政府和产业界的代表人物在制定国家信息政策过程中做出了贡献。

制定学科发展战略,很重要的一点是:情报学界必须对什么是本学科的前沿领域有清醒的认识。哪些是前人尚未涉足过的领域,哪些领域的研究更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能开创新的局面,研究“定位”的问题至关重要。情报学的研究工作必须站在国际的最前沿来进行,全面把握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准确地识别哪些领域已经或正在成为前沿性的研究领域,预测它们未来的前景,以便更加合理地配置科研资源,产生出原创性成果。为此,笔者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情报学学科建设、发展与前瞻性研究”第7子课题把识别和确定情报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

什么是前沿领域?按照学术界的一般理解,就是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对学科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引领作用的领域,是培育学科创新能力的主要基础。前沿领域与热点领域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它不等于热点领域。有些热点只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或是一种时尚,并不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不具备前沿领域的本质特征。所以,必须充分利用领域专家的知识和判断、预测能力,再辅之以文献计量的方法,从众多的、复杂的课题中识别出前沿领域。

1.2本领域研究现状

文献调研发现近年来国内专门以识别情报学前沿领域为目的研究尚不多见。从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来看,以往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自己的研究积累和经验进行判断,列出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另一类是采用文献计量学等定量化的实证方法。

在第一类研究中,影响较大是文献2。该书认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前沿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情报业务方法的研究,图书情报学分支学科的建构,当代图书馆馆藏理论与实践,新技术革命对读者服务的影响,电子图书馆版权问题,网络电子出版等。作者关心的是图书馆学,所列出的领域基本上也是图书馆学方面的,情报学基本没有涉及。

文献3认为情报学的前沿领域有:①学科主体相关理论(探讨社会信息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及情报流的运动规律及其与相关学科发展的联系);②情报检索自动化(含信息构筑结构、用户需求、新型信息处理技术和情报内容加工);③知识获取与创新(含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表述和分类、数据挖掘、文本挖掘、知识管理与统计学等);④综合性情报咨询研究(信息挖掘、抽取,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加工和提炼,综合性战略情报研究及相应信息系统的建立),⑤网络化信息服务;⑥先进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智能信息搜索技术等)。

文献4认为情报学前沿领域主要有:数据库的知识发现、语义网、3G、信息构建、知识管理、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和小世界现象。文献5对2003-2004年间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前沿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理论研究(分析图书馆学、情报学科体系主体、各相关学科关系);数字图书馆(包括高校数字图书馆评价体系、多媒体信息检索等方面);分析方法的引入(信息计量、内容分析、科学计量等);理论视野拓展(网络信息保存、知识网络);学科格局(信息构建、合作式信息查寻行为);学术交流方面(网络书目,信息法与信息伦理等)。

在第二类研究中,文献6采用统计方法对1995-2001年国际图联(IFLA)大会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国际图书情报学界对数字化议题的关注逐年增强,对知识,特别是知识管理概念的关注程度急剧提高,而对信息技术、因特网概念则出现消退迹象。文献7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994年以来国外5种情报学核心期刊所载2175篇学术论文的主题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没有提出前沿领域有哪些,只是凝聚出三点看法:①情报学已进入整体更新的发展阶段;②核心知识领域已基本形成;③开放程度高,学科之间交叉渗透趋势明显。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是针对情报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的,如文献8列出了5年来被引20次以上的情报学论文,发现其主题主要集中在网络信息检索、知识组织、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关键技术、网络信息服务、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等方面。如前所述,前沿与热点两者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有一定的交叉,所以对热点研究的考察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总的来看,在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主要根据经验和文献调查来判断前沿领域或问题,研究结果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和专业背景色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局限性也比较明显,往往难以反映学科全貌和情报学界整体的观点。采用统计方法的文献也存在统计信息源比较单一,局限于考察研究热点等不足。另外,国外近十年来也尚无同类主题的文献。

1.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主要是识别和确定当前情报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为情报学界和有关管理部门制定“十一五”的情报学发展战略和相关规划提供依据。

根据本课题的特点,采取德尔菲法和文献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德尔菲法又称规定程序专家调查法,具有匿名性、反馈性和统计性的特点,是一种较为可靠的预测方法,也是辨别前沿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国内至今尚未见到采用此方法研究情报学的前沿领域。以情报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定量分析对情报学的前沿领域进行鉴别和判断。本文主要描述采用德尔菲法的调查结果。

2 专家问卷调查及结果

笔者共进行了三轮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我国高等院校和专业科研院所一部分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还包括了几位美籍华裔学者。问卷调查所涉及的专家覆盖了我国大陆地区拥有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博士点的高校

和有关科研院所。第一轮发放问卷35份,回收32份,回收率为91.4%,第二轮问卷发放20份,回收11份,回收率为55%,第三轮问卷发放22份,回收18份,回收率为81.8%。在回收的所有问卷中,除第一轮和第三轮各有l张因填写不符合标准而作废的问卷外,其余均为有效问卷。

2.1第一轮问卷调查及其统计结果

第一轮问卷有两种格式:封闭式和开放式。封闭式问卷中列出了目前情报学研究10个领域,请专家判断它们是否属于情报学的前沿领域。专家还可以在“其他”项下面补充列出他认为属于前沿领域的项目。封闭式问卷统计结果见表1。

表1显示,数据融合、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得到了最多专家的认可,有29名专家认为其属于前沿领域。元数据和Ontology得到26名专家的认可,排在第2位。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智能搜索技术被25名专家认定为前沿仅次于前者而并列第3位。

开放式问卷请调查对象自行列出他认可的情报学前沿领域。在统计开放式问卷时,发现专家们在问卷中列出的领域非常分散,几乎遍及情报学理论、技术和应用各个方面,与情报学密切相关的共有23个领域。它们是:

1.网络信息计量学(9人)

14.信息安全(2人)2.知识组织、开发与服务(9人) 15.情报学方法论(1人)3.竞争情报(7人)

16.信息经济学(1人)4.情报学理论(6人提出)

1 7.信息社会与信息伦理(15.信息可视化(6人)

人)6.情报分析研究(4人)

18.网络信息资源管理(1人)7.信息法学(4人)

9.战略信息管理与系统(18.网络用户及其行为(3人)

人)9.知识提取(3人)

20.信息场(1人)10.网络情报学(2人)

21.危机分析与情报预警(111.信息生态与信息环境(2人)

人)12.数字化信息资源整合(2人)

22.开放存取(1人)1 3.数字资源长期保存(2人)

23.概念空间(1人)

2. 2第二轮问卷调查及其统计结果

由于专家在填写第一轮开放式问卷时,列出的领域过多且较为分散,有必要进一步筛选。这就是第二轮问卷调查的目的。鉴于一些专家在开放式问卷中列出的领域与封闭式问卷中列出的领域有较多重复或高度相关,故将两份问卷列出的领域加以合并,对个别领域的名称做了小的调整。对表1中排在后两位的“信息网格与内容网格”和“小世界现象(六度分隔)”,因认可程度较低,故在第二轮问卷设计中未列入。这样形成的第二轮问卷,其中被调查的有30个领域。

第二轮问卷调查主要是请专家对所列的30个领域中的每一个领域属于情报学研究前沿的程度予以评分,分值为0-100,分值愈高表示该领域属于情报学研究前沿的程度愈高。同时,还请专家对“判断依据”和“对该领域的熟悉程度”两个栏目进行打勾选择。“判断依据”栏列出5个选择项:“理论分析”、“工作经验”、“参考国内著作”、“参考国外著作”、“直觉”。“熟悉程度”栏目列出4个选择项:“最熟悉”、“相当熟悉”、“一般”、“不太熟悉”。这两个栏目都是单选。

对第二轮问卷调查表的数据统计处理,主要采用了算术平均和加权平均的计分方法。加权平均是对每一个领域去掉专家评分的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按分值相加平均而成。统计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各领域的得分大致在75―91分的范围内。

2. 3第三轮问卷调查及其统计结果

对回收的第二轮问卷,根据每一领域得分的情况进行加权统计和排序,然后选出加权分高于80分的领域共23个,作为第三轮问卷调查的领域,调查表格式与第二轮基本相同。

对第三轮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了更为周密的统计分析。应用的统计分析指标主要有:等级(相同时用自然数列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专家意见集中度(算术平均值,满分频率,等级和)、专家意见协调度(变异系数,协调系数,协调

评价结果是可信的。

利用Bivariate Correlation技术得出算术平均值与等级和之间的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为-0.824,呈现出极强的负相关,且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小于α值0.01是极其显著的,算术平均值越高,等级和得分就越低,这说明算术平均值与等级和这两个指标在解释和表征情报学前沿领域的程度上有高度的一致性。表3为各领域按得分算术平均值降序排列表。

3 三轮问卷调查数据的综合比较分析

在本研究中,对第二轮与第三轮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采用定量方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Bivariate Correlation技术,测量出两轮结果间的关系如表4所示(变量分别为:VARl第三轮平均分,VAR2第三轮等级和,VAR3第二轮平均分,VAR4第二轮加权平均分)。结果显示,第二轮平均分与第三轮平均分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702,表明两者呈现出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小于α值0.01,是极其显著的第二轮平均分与第三轮等级和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697,表明两者呈现出很强的负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0.002小于值α0.01,是很显著的;而第二轮加权平均分与第三轮的平均分的皮尔逊相关数为0.620,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且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0.002小于α值0.01,是很显著的,第二轮加权平均分与第三轮的等级和的皮尔逊相关数为-0.690,表现出较强的负相关性,且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0.000小于α值0.01,是非常显著的。以上统计数据表明第二轮的调查结果与第三轮的调查结果呈现出高度相关的关系,在解释和判定情报学前沿领域上有着很强的一致性。

4 结论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热点篇2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高等学校 行政管理部门 决策支持服务

1.引言

高校图书馆在转型发展中,提出用户驱动的多样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模式。以往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以学生、科研人员为主,忽视了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虽然很少直接利用图书馆的服务,但在对学校的资源配置和发展方向进行决策时需要大量的信息分析和知识服务,决策结果对图书馆的工作也有重要影响。图书馆在深化知识服务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支持管理部门决策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的决策支持服务,是以管理部门的需求为目标驱动,以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数据资源为基础,图书馆员利用专业的文献搜集技能和情报分析方法,对多渠道信息进行筛选归纳、数据统计、综合分析,形成系统的决策知识产品,供管理部门的决策者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信息,提高决策效率。

在对决策支持服务的研究中,国外文献主要探讨图书馆提供的文献计量方法,例如2006年,法国、德国、美国、瑞士等国家的图书馆尝试利用文献计量方法为管理机构提供研究经费绩效分配的分析服务;2008年,麦科尔(MacColl)深入讨论了图书馆提供计量分析和支持服务的意义:重申图书馆在学术知识方面的作用,认为其作为校园的主要权威和唯一的中立W术角色,促进了文献计量学等知识的传播;2013年,一项调查报告显示,15.6%的英国图书馆和50%的澳大利亚图书馆已经或计划提供“学科研究趋势”报告,8.6%的英国图书馆和24.2%的澳大利亚图书馆已经或计划提供“候选人的招聘、晋升或任职评估”服务。

国内图书馆从以下角度探讨了决策支持服务。(1)图书馆服务拓展的重要方向。如杨楠等和刘雅琼等提出决策支持服务将成为图书馆服务拓展、用户服务功能重新定位和发展变化趋势的主要内容之一。(2)决策支持服务的理论分析。如孙玉伟阐述了机构层面和学科层面的科研信息分析服务的服务方式、分析方法、核心业务流程;唐小利等从服务对象、情报需求、服务性质和研究方法的角度,总结医学图书馆面向科研管理与决策的情报服务;王雅戈等探讨面向高校领导用户的决策支持模式;周健等分析高校图书馆决策支持服务的背景、意义、基本思路、实施方法、难点、特色、成效及启示等;宋洁阐述了决策支持知识服务的概念、内涵、特征以及高校图书馆开展该服务的优势、建议等。(3)作为学科服务的深化。曹学艳介绍了高校职能部门的需求特点和学科服务特征;崔林等指出面向学校职能部门的学术与学科评价与分析服务也是学科服务;王丽萍等指出高校图书馆决策支持专利信息服务是深层次学科服务的内容之一。(4)具体的服务实践与调研。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天津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等皆有文献介绍本馆开展的一些决策支持服务的内容;宋洁对“985工程”高校图书馆进行调研,发现九校联盟(c9)中的图书馆都已开展了决策支持服务,还有一些高校图书馆的主页中展示了部分成功案例。

从决策支持服务的研究现状来看,目前有一些探索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但内容较为零散,多数还将其作为学科服务的深化,未成单独体系。笔者将决策支持服务作为一项独立服务,通过梳理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实践案例,点明服务特点,归纳服务的层次和体系,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决策支持服务的策略,为更多图书馆开展相关服务,彰显图书馆的决策价值和影响力,促进图书馆工作的转型和发展提供思路。

2.高校图书馆决策支持服务的特点

决策支持服务的特点包括:服务对象是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托图书馆庞大的文献资源;依靠具有较高信息搜集、数据处理能力以及专业背景丰富的馆员队伍;分析结果基于客观数据和计量分析,有别于经验和主观判别;服务的显示度和影响力高。服务提供的信息具有以下特点:(1)综合性和全面性,决策需要建立在全局观念之上的全方位信息;(2)权威性和准确性,决策一旦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依托的信息必须是准确可靠的权威资料;(3)个性化和特殊性,管理部门分工明确,服务需求针对性强,决策解决方案需“量身定做”;(4)时间性和紧急性,管理部门的规划、奖励、统计等工作都具有阶段性,还经常承担国家部委临时下发的研究任务,因此信息处理工作也要高效完成;(5)前瞻性和引领性,决策的深层次价值来源于从信息中寻找未来发展态势、前沿热点,进行预警分析和前瞻性研究。

从决策支持服务与学科服务的区别与联系中也可看出决策支持服务的特色:

(1)服务对象。学科服务的对象是院系的师生、科研人员,人数可以多达几百人;决策支持服务的对象是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般只有几个人。

(2)服务产品和内容。两项服务都提供差异性、多样化的服务产品,相同的服务如信息素养教育、基础课题咨询等,但学科服务的内容更加宽泛,看重日常的学科咨询和学科资源的建设、整合与揭示等,而决策支持服务对综合信息的需求更大,提供的是依据文献的多角度、深层次、综合性的分析报告。

(3)服务方式和过程。两项服务都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图书馆员与用户不断进行信息交流,服务过程是交互式的,但学科服务多为嵌入院系的科研活动,时间长、有连续性,而决策支持服务可能只针对一项紧急任务,在短时间内需要多次交流沟通,以尽快解决问题。

复旦大学图书馆与中文系合作开展的人文社科学科发展评估工作尤为突出。复旦大学图书馆基于本馆老师由经验积累构建的图书数据库,将著者信息与本校研究人员信息进行机器匹配和人工甄别,作为专著评价来源;基于专著、论文、获奖、人员队伍等指标,根据对校内外人文学者的专家访谈确定不同的数据库的权重值,根据院系老师对报告内容及评价结果的座谈意见进行修改,最终形成较为认可的人文学科评价报告。

(3)以个人为对象的人才引进及科研人员绩效评估。

客观准确地评价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和发展前景,对于学校建设至关重要。通过论文、专著、专利等科研成果以及基金项目、奖励数量等指标,对引进人才在引进前、引进中和续聘或转正各个阶段的科研水平进行评估,不仅可以评价目标人选的学术水平,也可根据学科发展需求,筛选全球顶尖人才,提供其科研背景、引进可行性的报告,以推进人才引进工作。

例如同济大学图书馆将拟引入人才的论文与C9或“985工程”高校同学科学者以及本校老师比对,确立该人才的学术位置,还应学校要求进行学者的科研绩效评估工作;清华大学图书馆与人事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进行引进人才的前评估和已引入人才的后评估;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人才评估工作包括引进人才前、三年中期考核和六年续聘三个时期。

3.4以前沿预测为主的深层挖掘服务

高校管理部门的决策制定,更重要的是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学科前沿的预测不是停留在学科层面上,而要深化到学科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热点主题,利用多角度、多渠道的文献数据对其发展态势和发展规律进行深度分析和综合解读。

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参与校科学研究部承担的教育部重大项目“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优先支持方向战略研究”为例,该项目要求为高等学校“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对基础科学前沿、面向重大需求的科学问题、交叉学科领域优先支持方向进行战略研究。北京大学图书馆利用多个平台和多种工具,对由学科专家通过经验预测的23个特定主题(如发动机实验、太赫兹、超导、忆阻器、合成生物学等)的“研究前沿”进行文献调研和计量研究,研究对象较学科更为精细深入。在初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与学科专家沟通,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确认或修正,综合文献分析结果和专家意见,形成热点主题的研究脉络、发展方向、发展建议的综合报告。

另外,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完成了“120项颠覆性技术预见”项目的前沿热点探测与分析,采用科学研究重大突破(来源于Science、Nature和ScienceWatch)、科学研究热点主题(来源于ESI)和技术前沿热点主题(8个国家和地区的35份发展规划和经费预算计划)的数据,通过抽取热点主题、规范标引、定量分析的研究思路和词频分析、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国际、国内、上海市和本校研究热点确定细分技术领域,形成领域分析报告。

4.启示与建议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开展了决策支持服务,但整体上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作为一项对信息素养能力和专业背景要求较高的知识服务,一些图书馆因为缺乏人力、学校的支持而持观望态度或者将该工作作为咨询服务、学科服务的一小部分,没有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有些高校图书馆在全面分析服务和深层挖掘服务方面的探索还不够,分析报告仅基于单纯的WOS数据,数据源少,方法简单。但是决策支持服务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和图书馆的服务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高校图书馆尤其是研究型图书馆,应该承担起成为学校科研决策智库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开展决策支持服务,后续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组建专业团队和专职馆员,加强业务培训学习。

高校图书馆开展决策支持知识服务成功的关键是建立专业化的决策支持服务人才队伍。图书馆应建立专业的服务团队,引进信息素养水平高、知识结构多元、专业背景丰富的人才,并对在职人员提供高层次的业务技能培训。目前部分图书馆成立了单独的业务部门,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研究支持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以及同济大学图书馆的情报分析与研究部等等。

(2)从擅长的分析或简短的报告入手,主动推送决策支持产品。

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图书馆开展的工作知之甚少,图书馆可以从科研成果统计、学科排名动态等揭示本校近期学术情况的指标分析快报人手,定期向管理部门推送相关产品,以展示决策支持服务的特色和优势。

(3)与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座谈,了解需求,共同参与,有的放矢。

需求是服务的起点。图书馆要加强与管理部门的合作、交流、共享,及时掌握其所需的信息,并以共同参与项目的形式提供有针对性的、更精准的决策支持服务。

(4)通过手册、网页、活动、会议等方式加强各渠道的宣传推广。

利用图书馆主页、校内信息平台、BBS、宣传手册等多样化的方式推介决策支持服务。图书馆员还需积极参与管理部门的活动和会议,邀请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图书馆的培训讲座等活动,利用各种机会介绍图书馆的服务。

(5)加强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图书馆与数据库商的合作。

基础数据是决策支持服务的核心,但图书馆很少能获得其他高校的准确信息,如果高校图书馆之间能开展合作,共享基础数据、分析方法,形成一套准确的高校之间竞争力分析方案,更具说服力。图书馆还应与数据库商加强项目合作,解决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也为数据库商提供参与学校信息服务的机会。

(6)服务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形成一系列独特的信息产品,保持持续性,打造服务品牌。

在满足管理部门需求的基础上,应该形成连续性的、有品牌效应的一系列服务产品,例如每年学科竞争力发展报告、前沿研究报告等,以品牌获声誉,以品牌得发展。

5.小结

从目前一些高校图书馆的典型案例来看,决策支持服务着眼于学校的战略规划,紧密围绕学校的核心工作,解决了管理部门的难题,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赞赏,使图书馆融入学校“主流”,成为决策者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热点篇3

关键词:区域合作;辽宁沿海经济带;科技人才;对策研究

辽宁沿海经济带处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经济圈的枢纽地带,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对于国内和国际而言,均具有重要的区域价值。《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对我省意义重大,将进一步增强辽宁的总体经济实力,加快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一步促进辽宁沿海地区与环渤海地区相互融合,加快我省与全国沿海地区共同发展,进而融入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局;进一步提升辽宁的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老工业基地发展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增强我省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然而,要实现上述宏伟目标,必须建立适应沿海地区发展的“人才通道”。数量充足、质量配套的各类人才智力支撑,将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科技人才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中高端技术人才比较缺乏。

目前,沿海经济带急需的中高端人才主要集中在先进装备制造业、港航物流业、电子信息与软件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建设与管理业等五大产业十几类专业,而规划、法律、外经外贸等领域可用人才则不多。

2、高技能人才比较缺乏。

通过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技能人才调查: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民工仅占10%,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80%,大部分没有受过技能培训。这也是制约沿海区域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优秀的党政管理人才也比较缺乏。

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实干精神。据反映,当前有的沿海区域干部仍存在凭热情谈发展抓工作的现象。个别区域的干部甚至仍在抓自己不熟悉也熟悉不了的工作。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科技人才短缺的原因分析

1、供求矛盾比较突出。

随着我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深入和政策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在滨海新区、沿海产业基地开工兴建,各类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所在地区不仅不能满足其对人才的数量需求,更满足不了其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市场化、国际化的经营管理人才,高新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化的操作人才更是奇缺,供求矛盾比较突出。

2、人才环境尚需改善。

我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时间不长,这些地区过去大都是边海荒滩,住的大都是农村渔民,其工作生活条件、交通医疗条件、教育文化条件等暂时都比较差,一时难以对国内外的人才形成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体制机制仍不适应。

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是在经济市场化、国际化基础上的发展,尤其是沿海开发新区,需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领导管理体制和人才工作机制。而我省现行的人才管理体制、工作机制、思想观念等,还不能适应沿海经济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创新人才工作的思维方式、管理体制、政策机制,势在必行。

三、辽宁沿海经济带科技人才开发对策研究

(一)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构建沿海经济带区域人才高地

1、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引导和鼓励沿海经济带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重点项目为依托,大力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促进人才引进模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创新型、团队型转变。以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为载体,积极引进在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具有世界领先水平、能带领国际水准研发团队的领军人才和技术水平先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开发能力强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高层次研发人才。

2、启动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引进计划。鼓励沿海经济带企业面向国内外多渠道、多形式引进急需高技能人才。《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八城市2008年度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指出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八城市14个重点产业需求的79类专业人才。目前,八城市需求量较大的主要是5大产业16类专业人才,即先进装备制造业中的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船舶制造、铸造和电气等类专业人才;港航物流业中的船舶驾驶、物流和港口机械等类专业人才;电子信息与软件服务业中的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等类专业人才;现代服务业中的财会、市场营销、管理和外语等类专业人才;城市建设与管理业中的建筑和水暖通等类专业人才。各地区、各单位要充分发挥《目录》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导向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等方面的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向沿海经济带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流动,突出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实现有效对接,积极为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二)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党政干部队伍和优秀企业家队伍

以提高领导水平和管理水平为重点,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依托中央党校和国家干部培训基地及省内各级党校、干校、高校干部培训基地,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实施高层次优秀企业家培养工程,在沿海经济带重点骨干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按照职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标准培训。通过理论培训、专业学习、外出考察和实践锻炼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提高他们领导科学和管理等方面能力。

(三)加强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1、构建政策贯通、资源共享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市场。以中国大连高新技术人才市场、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大连分市场两个部级人才市场为龙头,整合区域人才市场资源,并尽快与沈阳经济区(辽宁中部城市群)人才市场衔接,形成统一开放、互联互通的全省人才市场。通过实行就业、失业“一证通”等方式,抓紧建立全省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原则,积极推进政府部门所属人才和劳动力服务机构的体制改革,加快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资源共享、服务贯通、政策衔接的统一人力资源市场。

2、建立健全促进人才资源有效开发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竞争机制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辽宁沿海经济带联动的人才结构动态变化监测及预警机制,完善区域内跨地域人才宏观调控体系,科学引导和配置人才资源。健全人才市场管理办法,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民营人才中介机构的发展。允许在沿海经济带任何一地注册并经年检的人才中介机构,跨地域开展合法的中介业务活动。促进沿海经济带人力资源市场与科技、资本、信息等资源市场相互衔接,实现要素资源市场的横向互动与共同发展。(沈阳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参考文献:

[1] 以政府引导为保障的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才开发对策?《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8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热点篇4

一、本班特色:网络教学,聘请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文献编目专家授课。

二、培训对象:中文文献编目人员、计算机编目工作组织者及管理者、图书馆业务工作负责人、信息机构分类编目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

1 总则及文献著录概述

2 图书著录

3 检索点的选取及其标目

4,连续出版物著录

5 电子资源著录

6 国家科学图书馆采编组参观实习

四、培训时间:2010年10月11―15日

五、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六、培训费:1 000元(含资料费、餐费、机时费)

科技竞争力分析实务培训班

目前,科学计量已经成为评价科研进展和创新能力的主要依据和衡量国家、科技团队的综合国力或研究能力的指标,正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描述科技研发现状、进展,揭示学科结构与科技优势,预测与跟踪科技前沿、热点以及发展趋势。鉴于此,分会特举办“科技竞争力分析实务培训班”,旨在帮助科技情报人员、学科信息专员等增强科技文献分析和学科情报研究能力,提高学科信息服务水平,深化科技信息服务层次,开创科技信息知识服务新局面。

培训宗旨:本培训班将从国际排行及对手分析,国际研究能力比较分析,技术竞争力分析,学科(研究)前沿、热点、态势分析四个方面,分别讲授其核心理论基础,主要分析方法与工具,分析报告撰写,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践练习。

培训方式:课堂讲授与实际操作同时进行

培训对象:情报所的研究人员、图书馆情报人员、学科馆员、咨询人员

课程内容:

1 科技竞争力分析概论

2 科技竞争力分析方法

2.1 国际排行及对手分析

(1)文献统计分析法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2)分析工具:SCI、ISTP、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

(3)分析方法:科研交流确定分析主题、文献检索、检索结果分析;

(4)分析报告:研究国家、机构、人员排行分析、分析报告的撰写以及图表制作。

2.2 国际研究能力比较分析

(1)ESR basedline基准线分析法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2)分析工具:ESR(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2)分析方法:SCI文献检索、引频次获取、ESR basedline基准线判读与分析;

(3)分析报告:与现有国际研究水平的比较与分析、分析报告的撰写以及图表制作。

2.3 技术竞争力分析

(1)专利文献分析法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2)分析工具:TDA、CiteSpaee、patentics世界专利分析系统、中科院专利分析系统、aureka专利引文分析系统;

(3)分析方法:文献检索、引文数据导入与整理、数据图表产生及其判读、专利文献内容分析;

(4)分析报告:专利申请国家、申请机构(公司)、主要发明人以及技术重点领域与构成比较分析、分析报告的撰写以及图表制作。

2.4 学科(研究)前沿、热点、趋势、态势分析

(1)引文分析法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2)分析工具:TDA、CiteSpace、patenfics世界专利分析系统、au-reka专利引文分析系统;

(3)分析方法:文献检索、引文数据导人与整理、数据图表产生及其判读、高引(施引)文献内容分析;

(4)分析报告:国内外研究热点、学科前沿分析、分析报告的撰写以及图表生成。

培训时间:2010年10月18-22日(18日报到)

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108 培训费用:1500元

数字图书馆前沿技术系列培训――Web2.0网站开发实战攻略

一、招生对象:全国各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系统图书馆及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图书馆从事技术管理和网站开发人员。

二、师资力量:国家科学图书馆、重庆大学及网站开发机构专家授课。

三、课程特点:内容新颖超前,授课模拟实战,突出技术应用,实现学用结合。

四、培训内容:

1 RSS、wiki、Blog技术开发应用

2 Mashup

3 NSN

4 Start Page

五、培训时间:2010年11月1-5日(1日报到)

六、培训地点:重庆

七、培训费用:1 500元(含学费、资料费)

说明:

1 以上培训班结业后,颁发人事部认证、中国继续教育学院颁发的《继续教育证书》,本证书所载内容列入人事部在全国实行的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内容,作为晋级、评职称的参考依据。

2 学会于开班前10天下发正式报到通知,请以正式报到通知为准安排差旅。

培训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邮政编码:100190

联系人:王莹莹

电子邮件:wangyy@mail.las.省略

电话:(010)82626812,(010)82626611-6225/6231

传真:(010)82626821

学会网址:wmw.省略.cn

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热点篇5

关键词:知识共享;科学知识图谱;研究前沿;知识基础;团队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志码:A

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在《后资本社会主义》中指出,在这个社会中最“基本的经济资源”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而是知识。从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是当代正在经历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以知识为对象的知识管理就产生于这一环境中。知识管理是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而知识管理中,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是核心,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组织绩效的重要途径,对于组织提升竞争力、提高绩效水平至关重要。“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灵魂,“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共享是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高水平的创新和提高组织绩效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被认为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支柱。科学文献中识别并显示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新动态的通用方法是知识图谱和可视化技术。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是揭示科学知识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计量学从数学表达转向图形表达的产物。因其能够客观、直接、形象地展示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避免因个人经验造成的误差而成为把握学科发展动态、选择研究方向、辅助科技决策的重要工具。词频分析是一种透过词频现象看内容本质的科学方法,也是目前内容分析法中最重要也是使用最多的工具。国外学者Small等认为文献共被引的频次代表了文献的价值,并引入文献共被引分析网络来研究科学领域的结构,是最早从词频的角度研究学科领域问题的学者;Garfield等通过HistCite分析文献中的高频词来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及演变趋势。国内已有学者利用词频分析研究了科技创新与科技政策研究机构、SCI论文的选题、科学学研究、专利研究、科学计量学、生物科技、国内产业共生等问题的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

鉴于这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以及近年来取得的与此有关的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肯定将词频分析法应用于团队知识共享研究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关于团队知识共享的总结研究,多集中在利用文献梳理、内容分析、比较研究等方面,这些方法都存在由于文献资料的限制而影响结论的科学性等不足。本文运用知识图谱方法,分析团队知识共享前沿领域的研究内容及其知识基础,通过一系列分析与解读,展现团队知识共享重点研究方向,可帮助该领域的研究人员选择科研课题,推动学科领域的发展。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SCI数据库收录了当今国际上的重要期刊,主要包括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XPANDED)、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科学技术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社科与人文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SH)等数据,其引文索引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利用在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下载的文献数据,以“team*”为检索词检索主题,检索到1991-2011年的数据72443条数据,再分别以“knowledge sharing*”、“knowledge transfer*”为检索词精炼,最后得到1156条数据。每一条数据记录主要包括文献的题目(Title)、作者(Authors)、摘要(Abstract)、作者单位(Institufion)、期刊(Paper)、文献发表时间(Term)和参考文献(Descriptors and Identifiers)等信息。检索时间为2011年8月23日。本文的分析对象,团队知识共享前沿与知识基础的分析基于1156条文献以及其中41713条参考文献数据进行。

本文使用的引文分析可视化工具是基于Java平台的Cite Space应用软件。该软件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可视化应用软件,适用于多元、分时、动态的复杂网络分析,具有监测科学文献中出现的研究前沿和研究演化的功能,成为近年来在全美信息分析中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信息可视化软件,目前已更新到版本CiteSpace II。CiteSpace软件的功能主要包括关键词共现分析、作者合作分析、机构合作分析、作者共被引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等。可视化网络基于两个基本的概念,一是“研究前沿”(Research Fronts),定义为基于研究问题的突现的概念群组,是由某一科学领域中最近最多被引文献形成的过渡性聚类组成,代表了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另一个是“知识基础”(Intellective Base),定义为学科研究前沿的引文形成的共被引网络。CiteSpace绘制的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是由不同颜色的节点和连线组成的共引网络。由连续的等距离时间段序列得出一系列单独的共引网络,再将这些以时间为标记的共引网络组合成一幅整合图谱,重要的知识文献可以基于其在图谱上的突出特征而得以辨识。

2.结果与讨论

2.1研究前沿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热点篇6

【关键词】 温州;热带气旋;灾害与防灾

1、引言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具有有组织的对流和确定气旋性环流的非锋面性涡旋的统称。包括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的统称。热带气旋灾害主要由热带气旋所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灾害所造成的。

温州处在浙江省的东南沿海地区,东临东海,受季风天气影响强烈,是东南沿海受热带气旋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历年来多次遭受热带气旋的正面袭击或影响,对温州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是我国重要的抗灾减灾地区之一。

2、温州沿海地区受灾情况与分析

温州市地处东南沿海,属亚热季风气候区和东海高潮区,外海缺少岛屿阻挡,西南群山起伏,东北平原流急水高,每年夏秋之间热带气旋影响多,而且影响大,往往热带气旋路径直扑而来,热带气旋夹带暴雨、大潮、洪水经常会给温州市带来严重损失。

张丽佳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危害性评价》中,引入Tzc(台风灾害灾次指数)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危险性格局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其分析得出,浙江南部沿海、福建、广东大部分地区受台风影响较多。同时,浙江的温州和台州受台风至灾因子影响较大[1]。

据此,我们可知温州地区深受热带气旋及其次生灾害的影响。

2.1、温州沿海地区受灾时空分布特征

据记载,从1949年起至2010年间,共有41次热带气旋在浙江省沿海登陆。而热带气旋在温州沿海登陆的就有17次,平均每年0.3次,其中仅2000年至2010年这10间登陆热带气旋就达7次之多。图1反映了62a温州沿海登陆热带气旋数的年际变化特征。这62a中,48a无热带气旋在温州沿海登陆,14a有1个以上热带气旋登陆,其中1972年、2004年和2007年登陆个数则达2个。

近10a温州沿海热带气旋登陆频次高,共10个,其中有4个在苍南登陆。2007年16号台风“罗莎”于10月7日在浙江省苍南县霞关镇与福建省福鼎市交界处登陆,是当年第二个在苍南登陆的热带气旋,也是近年来在温州登陆最晚的热带气旋。

温州南部的苍南和平阳是温州沿海热带气旋登陆的高频地区,北部以乐清较频繁。每年的6~10月,尤其7~9月更是热带气旋及其引发的灾害最肆虐的时期,也是抗台防灾的关键时期。

2、影响温州的热带气旋特征

2.1、影响类型

直接影响是热带气旋对温州影响的主要形式,影响也最大。这类情况较为复杂,这与热带气旋自身特点及周围环流均有关系。主要影响形式包括:(1)台风登陆温州市,一般把这种影响称为正面袭击。(2)台风沿海北上,或者转向东北方向移动,但经过浙江省沿海时也常出现较强的影响,包括沿海大风、强降水,也有风暴潮发生,与第(1)种情况相比,影响较轻,影响范围也较小。(3)台风在闽中北登陆,有时对温州产生重大影响[2]。

热带气旋对温州的间接影响有两层含义,一是热带气旋在浙江省登陆,除产生大风、暴雨、洪水、风暴潮等影响外,还有如诱发地质灾害、非登陆地大暴雨、台前强对流天气等。

2.2、源地和路径特征

热带气旋登陆地点的变化及危害的范围与热带气旋移动路径有密切的关系。登陆温州的热带气旋发生源地主要为台湾、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海域。由于在太平洋海域生成的热带气旋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环流引导热带气旋多以偏西路径移动。因此,登陆温州的热带气旋在登陆前有两种情况:1)一次登陆型:自西太平洋海域西北行进入东海后继续西北偏北行,主要登陆温州苍南至乐清的沿海地区。2)一次以上登陆型:自西太平洋海域形成向西北偏西行,岛之后,穿过台湾岛进入台湾海峡继续向西北偏北移动,主要在温州苍南和福建交界处登陆。

温州登陆热带气旋在登陆后表现出不同的情况:1)在当地登陆之后强度逐渐减弱至消失;2)登陆之后以北上为主,最后强度减弱进入海洋并消失;3)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进入内陆地区,强度减弱直到消失。

2.3、大风特征

热带气旋是一种气压极低的涡旋,具有强大的气压梯度和旋转力,根据不同的级别会产生大到极大的风速,破坏作用随风速增大而增大。

2.4、降雨特征

热带气旋登陆过程中伴随着强降雨天气。因此热带气旋强降雨是热带气旋一个重要至灾因子。许多极端暴雨记录都与热带气旋活动有关。2006年8号超强台风“桑美”登陆使苍南县平均降雨量达364mm,其中苍南昌禅达到606mm。

3、温州沿海登热带气旋成灾分析

热带气旋本身就是极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热带气旋更是全球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严重的一种灾害。热带气旋灾害在近岸表现为风、浪与风暴潮结合引起的灾害;在内陆则主要表现为风和暴雨灾害以及由暴雨引起的洪水和诱发的滑坡、塌方及泥石流等灾害。

3.1、暴雨灾害

每当西太平洋热带气旋逼近,在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引导下,从洋面上带来充沛的水汽,加之台风剧烈的环流和地形沿坡抬升,加剧形成了温州市以南北雁荡山区的顺溪、桥墩、棣头、曹村和砩头及昌禅等处的特大台风暴雨中心[4]。

热带气旋具有充足的水汽和强烈的空气对流运动,本身就容易形成暴雨。根据国内外学者对暴雨的分析和研究,最强的暴雨常常是由台风或与台风有关的天气系统造成的。据统计,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几乎都带来了暴雨,60%形成了特大暴雨。台风暴雨的强度主要受台风本身环流、环境条件和下垫面的影响。仅1980~1990年11a间,浙江省发生的较大的洪涝灾害中有19次是由热带气旋引起的。

3.2、狂风灾害

随着经济的发展,台风带来的灾害损失越发严重,而在台风造成的所有灾害之中,风灾的危害仅次于台风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诸如船只的翻沉、房屋倒塌等建筑物的毁坏及台风浪、台风潮等灾害均直接取决于台风的大风[5]。

登陆热带气旋风力多达12级或以上,阵风常常达到30m/s,12级及以上的大风在1m2的面积上产生200kg或更大的压力。如此强大的大风造成的破坏性是很大的,它能摧毁房屋,堤岸等建筑物,树木可以被拔去,作物会一扫而空。

在海洋上,热带气旋登陆过程中的强大风力能掀起滔天巨浪,掀翻船只,还往往给海上工程、海上运输、海上军事活动及海洋渔业带来灾害性影响。由于波浪水效应而加大风暴潮侵入陆地的面积,从而给海岸带的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这就形成了狂风引起机械性破坏和巨浪的灾害链。

3.3、风暴潮灾害

风暴潮是热带气旋造成重大灾害的又一重要驱动力。如果台风、暴潮与当地天文大潮三者相遇,海面水位将超过当地“警戒水位”,从而酿成巨大的风暴潮灾害。风暴潮能引起海堤决口,造成人员伤亡、田舍淹没;风暴潮引起的增水能引发海水倒灌,导致土地盐碱化等[7]。

1994年8月21日,9417号台风在温州瑞安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超过12级(40m/s)。由于发生风、雨、潮“三碰头”,加之夜间登陆,且登陆地人口稠密,造成全省死亡1126人,直接经济损失177.6亿元。

3.4、人为因素加重灾害

除了由于热带气旋所带来的灾害及次生灾害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外,人为因素也是重要的因素。比如,民房质量差、抗风力不强;群众防台意识不强,存在麻痹思想; 避风点不规范,安全度不高等等。如0608号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期间苍南县全县因灾死亡153人。原因为避难所抗风强度不够,导致群体性伤亡。

4、温州沿海登陆热带气旋灾害预防对策

本文将热带气旋灾害防治对策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完善灾前的预警、预报系统,开展防治措施;加强灾后的重建和修复工作;建立灾害评估系统。

4.1、完善灾前的预警、预报系统,开展防治措施

(1)完善预警预报系统

全面的灾害预警系统能让各部门及民众有充足的时间来防御应对台风灾害,能够大大提高我们预防台风灾害的综合能力;对台风移动方向,登陆地点、时间和暴雨程度,河道、水库水位的预报、预测都起到重要作用。

(2)防灾工程措施

加固房屋,优化结构使房屋能够经受最大的台风等级。开展房屋安全鉴定,为群众提供安全避风场所。就洪水而言,应该要加固堤坝,提高防洪泄洪能力。

(3)加快宣传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群众防灾意识

利用现有学校教育基地或建立新的教育基地,或者利用电视、网络媒体进行防台抗台知识宣传,加大台风的科普和防台抗台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全社会尤其是台风多发地、重灾区人民群众的防台抗台宣传教育,提高台风中的自救能力。有关部门要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加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宣传教育,进一步树立和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4.2、加强灾后的重建和修复工作

所有的自然灾害都会或多或少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可能将损失减到最低,并且在造成损失后的第一时间就要开始灾后重建。因此在这个方面上应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让每一位受灾群众或受灾地区得到帮助。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和防灾水平,建立完备的灾害风险转移机制,通过加大灾害的人身财产保险,大力推进灾害保险与再保险事业的发展,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同时应对超强台风应将“心理干预”和“心理修复”纳入区域救灾体系。

4.3、建立灾害评估系统

建立GIS台风灾害评估系统,进行灾害分级管理。采用遥感、GIS等先进技术建立综合、快速的台风灾害评估系统,采取业务行政部门与地方政府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在灾害发生后迅速评估,确定等级。制定分级管理细则,实行分级的抗灾、救灾的科学管理,使我们的救灾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法制化。

参考文献

[1] 张丽佳,刘敏,陆敏.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危险性评价[J]. 人民长江,2010,3(3).

[2] 梁必骥,梁经萍,温之平. 中国台风灾害及其影响的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1995, 4(1): 84-91.

[3] 薛根元,俞善贤. 云娜台风灾害特点与浙江省台风灾害初步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06,8(4).

[4] 叶复声. 温州地形对台风降水的影响[J]. 浙江气象科技, 1993,14(1):17-19

[5] 陈顒,史培军.自然灾害[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8

[6] 王国安. 水文定理、定律和假说初探[M]. 北京: 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43.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热点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 前沿知识

学习内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37-01

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物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随着现代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物理科学研究也加快了向未知领域前进的步伐,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前沿知识。对学生来说,这些新奇有趣、充满神奇的物理前沿知识是具有独特吸引力的,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产生探索物理奥秘的内驱力。

一、结合教材内容确定引入前沿知识的主题

物理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必要的参考蓝本,也是确保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的保障。引入物理前沿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因此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围绕教材中不同的主题和内容,选择贴近教学内容的前沿知识,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物理科学知识,增加学生的见闻和感受。

例如,在学习“声现象”的知识时,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回声、噪声、变声等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也比较喜欢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笔者没有采用常见的人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的方式,而是向学生介绍了一门由声学衍生出来的新兴学科――海洋声学,它以声学为基础,与海洋学结合起来,向人类揭示海洋的秘密。“同学们都觉得海洋十分神秘,想不想去看看深不可测的海底世界呢?而关于海洋的研究,人们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就是人类现在还只能在浅海研究,还不能深入浩翰海洋的腹地,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发明一些特殊材料的海底航行装置。”有学生开始猜测。“非常有创意的想法,希望将来能够由你去实现。不过,现在科学家们采用一种海洋声学层析术(利用声学方法在大范围海域测量海洋动力特性的一种遥感技术),利用这种技术根据声音速度的变化、声音的反射等信息,能够推测出海里的样子。”笔者说。“太神奇了!”学生们纷纷感叹,进而对学习声学的知识充满了热情。

二、根据学生喜好选择引入前沿知识的内容

尽管初中生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但由于学生个体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每个学生所关注的问题、感兴趣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引入物理前沿知识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分门别类地推荐给不同的学生,促使学生高效吸收。

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关注光污染的问题,有的学生对噪声的问题比较关心,还有的学生比较关心环境污染、低碳节能等题。相应的,对于关注噪声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汽车消声装置设备,包括阻性消声器、复合消声器、主动消声器等,简要地介绍了这些汽车消声装置的工作原理,很多男生喜欢研究汽车,对这方面的知识兴致很高;对关注环境污染的学生,教师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有关磁悬浮风力发电的知识,让学生对磁悬浮列车有所了解,并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这些知识,清楚地知道这种技术克服了传统轴承的摩擦力,提高了转动速度,在风力吹动下,提高了发电性能。

三、立足学习现状设计引入前沿知识的形式

当前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物理知识抽象、概括性强的特点不相适应,导致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比较困难,学习分化现象突出,更有部分学生丧失了学好物理的信心。为了最大化地发挥这些资源的教学价值,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立足当前初中生的物理学习现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大胆地创新引入物理前沿知识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了解物理前沿知识。

例如,在学习了声学、光学的知识后,教师开展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向学生介绍了“光声学”的前沿知识。先让学生观看视频,视频主要对当前光声学的知识通过图像和文字进行了阐述,主要是用脉冲激光照射在液体表面,借助液体中声波产生空化而发光,实现了声波与光波的转变。学生观看视频后,在感叹现代科技魅力的同时,也对声学、光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欲望。接着教师让学生围绕视频上的材料相互讨论,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学生们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有关光声学内容的问题。这样教学,灵活恰当地引入前沿知识,扩充了课堂容量,唤醒了学生好奇心。

总之,物理科学的前沿知识是一种优质的学习资源,教师要正确认识前沿知识,及时了解相关的信息,深挖教学内容与前沿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既有趣又有用的物理前沿知识,点燃学生探究物理的热情,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热点篇8

如皋沿江开发五年巨变吸引了社会各界目光,被经济学家称之为江苏沿江开发中的“如皋现象”。如皋经验不仅是江苏沿江开发的又一成功例证,而且对国内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具有示范价值的实践经验。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李炳坤撰文指出:“这种经验是从实践的沃土中生长出来的,是真实、可靠的,也是可操作的、可借鉴的,它是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着的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闪光的构成部分。”

以科学规划引领,发挥后发优势

一年前,记者在如皋港区采访,被这里热火朝天的建设热潮深深感动。一年后,这里又将是怎样的景象?

汽车从如皋市中心如城镇出发前往如皋港区,天公不作美,恰逢秋雨绵绵,车窗外一片白茫茫,似烟如云,远处高耸的塔吊、近处的绿化带、新建的住宅楼依稀可见,该市宣传部的领导告诉记者,要是天好,从市中心乘车到港区不过半个小时。

沧海桑田。五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寂静的芦苇荡,如今,一座初具雏形、面貌日新月异、充满勃勃生机的港城已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在港区管委会大楼里,记者碰到来自近邻靖江市委、市政府以及开发区的领导一行前来取经。

站在巨大的沙盘模型前,港区管委会副主任刘金城热情介绍大开发的情况,客人们不时发出一声声由衷的赞叹。

2003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区域的加快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在江苏省沿江15个县(市)中,如皋市第一个科学编制了《沿江开发总体规划》。这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成果。如皋市委书记陈惠娟提出:如皋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跳出如皋谋划沿江,跳出沿江统筹大开发,立足科学发展,把沿江开发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起跳板和主要突破口。

如皋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体现了高起点、科学性,并跟随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完善。这一总体规划要求沿江开发和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在产业规划中,如皋打破沿江一些城市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雷同和产业结构同质化的倾向,在学习苏南成功经验的同时,又避免苏南发展走过的弯路,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临近上海的区位优势和不可再生的江滩资源优势,把高附加值的船舶产业、海洋工程和现代物流业作为龙头型基地型产业加快推进。2005年,他们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修编总体规划,把沿江开发范围从原来的8平方公里调整为64.8平方公里,并优化配置产业;2006年,该市又以沿江开发为核心,把整个如皋纳入沿江项目的承载范围,实施沿江开发与内陆腹地共同开发,形成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发展新格局。

如皋人不断放大经济增长极效应,在科学发展中显示了自己的创造力。五年来,沿江大开发实现了惊人一跳。一份材料告诉我们:2007年沿江地区实现生产总值、全部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三项指标在全市占比分别为45.1%、38.5%和42,7%。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平均值高2180元。这四项指标分别是开发初期2003年的7.6倍、9.1倍和2.3倍。其中在不到全市1/20土地的如皋港区,外商直接投资占到全市的90%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到全市的60%以上,重大项目占到8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到70%以上,远远高于全省沿江集聚度。

如果说沿江开发是如皋人用自己的智慧走出的一着妙棋,那么,现在这着妙棋已盘活了全市经济加快发展的整盘棋。沿江大开发带来的新优势,营造了全市发展的新空间,催生了全市的大开放,仅承接上海转移过来的工业项目就有100多亿元,一批重点项目成为如皋的新亮点,彻底打破了如皋工业经济长期徘徊的被动局面,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五年来,如皋地区生产总值每年增幅20.7%,财政收入年均增幅35.2%,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18.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16.9%。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水平仅次于昆山,位列江苏第二。跻身于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和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在国家统计局百强县(市)市评比中,如皋的位置前移了118位,被评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的十大县(市)之一。

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邹东涛指出:“如皋从一起步很快找到了一个健康、完善、科学的发展之路,后发优势对如皋是非常好的经验。”

走增量型、吸纳式发展之路

经济学家认为,投入始终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的手段,是调整经济结构最有效的措施,是扩张经济总量、积蓄发展后劲的最根本途径。

如皋的沿江大开发正是遵循这一理念。大招商引进大项目,大项目带动大投入,大投入带动了大的产业集群。五年来,如皋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在沿江地区共投资近百亿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筑巢引凤。2005年10月,总投资100亿元的熔盛重工在如皋港区的项目才开始启动。不到两年时间,就实现了首只船舶的顺利交付。它在如皋港区已接单99条船,其中有42万吨的矿砂船。目前在建的船舶有23条,今年将交付12条,年产值将超过110亿元。中国船舶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这样的成绩的取得,在民营企业当中是首屈一指的,在中国船舶行业的骨干企业当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如皋走在了全国许多想发展船舶工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县市前面。”

在临江产业园里,船舶制造业除了有世界500强企业美国高盛财团参股的熔盛重工外,还有投资50亿元的海工平台项目和投资45亿元的低速柴油机项目,正是这些大项目的落户,拉长了如皋港区的船舶修造及机电配套产业链,目前已有16家相关企业进驻,倾力打造世界一流的船舶制造基地,预计今年船舶制造业的产值将达到160亿元。

走进熔盛重工,出现在眼前的一切都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大。这里高耸着中国最大的900吨龙门吊。在舾装码头旁,屹立着两条7.5万吨的货船,工人们正在为它们精心打扮,油漆和安装设备。据介绍,这是今年熔盛重工交付的第4、第5条7.5万吨级货船。在它们的旁边,一条身躯更为庞大的15.6万吨的“苏伊士”邮轮,正在等待出坞驶入舾装码头。

如皋港区管委会党政办副主任丁建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年熔盛重工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那里签下了全球造船第一订单,12条世界上最大的40万吨矿砂船。为此,在港区将建造宽480米、 长460米的4号船坞,还将在那里耸立起全球最大的1600吨龙门吊。”

记者了解到,投资近300亿元的沙钢物流加工项目以及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也都进展顺利。如今,沿江开发已形成以一个千亿元产业为龙头、一个500亿元企业为支撑、3-5个百亿元企业为依托、一批数十亿元企业为基础的规模企业群,产业聚集效应彰显,有力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

如皋沿江开发的实践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走增量型、吸纳式发展之路,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迅速壮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层次的重要途径,坚持产业集群发展,以基地型、龙头型企业带动相关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业化水平的有效方法。

打造集约开发、绿色开发的样板区

汽车行驶在离长江不远处的新筑江堤上,雨天道路泥泞,不得不放慢车速。

如皋有着长达48公里的长江岸线,大开发后港口建设迅速,已建成2座15万吨级码头、10座5万吨级码头,在建的5万吨级码头有10座、千吨级的内港池码头24座,已形成6000万吨的吞吐能力。“十一五”期间将建成万吨级码头36座,港口年吞吐能力将达到1亿吨。如皋港已被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但如皋人清醒地认识到,资源总是有限的,在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要去创造资源,增强资源的后续能力。他们在这方面又探索出很多宝贵经验,在充分利用现有岸线资源的同时,再造黄金岸线。记者看到,他们利用江边芦苇摊,已建起了一个长2千米、宽400米的内港池。这新筑的江堤便是内港池围截长江的临时江堤。实施内港池工程后,已新增人造岸线10多公里,延伸了腹地利用的深度,使岸线的利用达到了高水平、高效益。在内港池周边,醒目的项目牌告诉记者,日本森松重工船务配套、海通海洋工程、瑞泰船务修造等几个项目已先后抢滩落户。

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如皋吸取苏南的经验,强势推进“三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节约土地4000亩,复垦土地2780亩。同时关闭了463座小土窑、立体窑,依法回收征而未用的闲置土地,围堤造田1万多亩,在沿江地区共腾出土地2万多亩,基本上实现了土地的占补平衡。

如皋在沿江开发中还吸取苏南发展中的教训,坚持环保优先,争创绿色开发的样板区。他们严把沿江产业引进关,实行环保安全一票否决制,沿江地区已通过ISO14001论证,杜绝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低产出项目进入园区。同时,在沿江地区实行污水集中处理、集中供气供热和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投资1.5亿元日处理10万吨污水的污水处理厂和总投资4.5亿元日处理1500吨的安装脱硫装置的垃圾焚烧热电联产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还建设防护林带和规划建设湿地公园,促进节能减排。

上一篇:新媒体运营的工作职责范文 下一篇:工程公司财务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