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范文

时间:2024-03-21 16:58:16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篇1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内部制度结构 弊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of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and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GUO Fei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changes,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 are still darker colors such as administrative 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 is not clear enough, poor academic rights, lack of monitoring mechanisms and other issues, to a certain extent, restricte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in China . In this paper,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 of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and starting a new mission, the first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were discussed briefly, on the drawbacks of the current presence of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re analyze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further optimize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universities,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Key words modern college system;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malpractice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已经成为推进我国高校科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必然选择。尽管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体现领导体制、管理体制、运行体制、决策体制、监督体制、执行体制等一系列弊端,而高校因“泛行政化”而缺乏创新动力更是为社会所关注,因而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不断优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1 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概述

1.1 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深入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以“体制机制”为重点的新一轮改革已经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更是成为党和政府、各级各类高校推动改革的重要举措,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认为,所谓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大学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全面落实大学作为办学主体和法人实体所必须具有的权利与责任相协调、相匹配、相统一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政府宏观管理、高校内部治理、社会广泛参与三个方面。

1.2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内涵

高校内部治理,主要是指为了更好地履行高校的职责和使命,对领导机制、管理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等内部制度进行科学安排。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则是为了实现高校科学、健康、持续、有序发展,根据相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规定和要求,对高校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两个主要的内部管理权力进行科学配置,通过理顺权利关系来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主要由高校党委、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组织、以学术委员会为代表的学术权力以及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组织等五个方面的组织机构所构成。

2 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弊端

2.1 存在着“行学权力”失衡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平衡机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行政权力占据主导地位的特点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校培养人才、学术研究、创新创造的科学发展。深入分析我国高校存在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没有正确处理好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行政化”倾向比较严重,内部治理结构仍然以行政管理模式为主,高层领导层的“政府化”、内部部门设置的“政府化”和“科层化”,行政权力超越学术权力组织学术管理的现象十分普遍,众多高校的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构成的“非学术人员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甚至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学术研究的发展。

2.2 存在着“党政责权”不明的问题

“党委统一领导、校长独立负责”是《高等教育法》做出的明确规定,这一规定对于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应该说具有较强科学性和规范性。但深入分析《高等教育法》关于这方面的规定,无论是在党委统一领导方面,还是在校长独立负责方面,都没有做出更加明确而具体的责权划分,党委领导什么、校长负责什么并不明确。尽管高校也都针对“党委统一领导、校长独立负责”制定诸如大学章程、党委职责、校长责任等方面的制度,但“党政不分”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高校存在着党委具有绝对决定权的现象,校长对许多重大决策根本没有决定权;还有的高校存在着行政不服党委的现象。这些都是由于高校“党政不分”而引发。明确党委与政府的责权范围刻不容缓。

2.3 存在着“学生权利”缺失的问题

高校学生不但是高校的服务对象,从“市场化”的理念来分析,高校学生还是高校的“消费者”。因而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高校内部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健全和完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治理机制。但从目前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来看,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无论是《教育法》还是《高等教育法》,都没有涉及到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决策方面的相关表述,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以及陈述权、申述权等权利缺失的现象比较多。由于高校学生众多权利的缺失,高校学生更多地处在“被支配”地位,因而也不可能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当中建立有效的高校学生参与管理、科学民主、维护权利的运行机制。

3 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优化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对策

3.1 明确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原则

推动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必须正确处理好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坚持“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原则,以优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为核心,立足我国实际,树立国际视野,积极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牢固树立“宏观有序、微观搞活”的现念,强化“和谐治理”,推动治理领域、治理环节、治理组织、治理人员的“共融共建”;强化“简约治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治理体系;强化“校本治理”,在政府宏观指导的基础上,突出高校办学主体地位。

3.2 正确处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

正确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是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重中之重,二者必须共存共生、相互促进、协同发展。高校在处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方面,应积极探索“教育家办学”的有效模式,淡化“行政办学”思想,改变当前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混杂、行政权力代表学术权力的弊端,充分发挥教授在高校管理、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教学开展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术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等学术权力体系,发挥其主体作用,大力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

3.3 着力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统一领导、校长独立负责”的领导制,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符合我国高校的治理体制,因而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作为高校的领导核心,应当将职责放到对高校工作的统一领导、重大问题决策、建立监督体系等方面,而校长作为高校法人代表,则应该将责任放到坚持党委领导、落实党委决策、履行行政职权方面。为了更好地实现“党委统一领导、校长独立负责”, 必须着眼于防止“党委”或“校长专制”现象,进一步明确高校党委、高校校长的责权范围进行制度设计,确保落实到位。

3.4 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程

决策是高校内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高校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因而高校必须着眼于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行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程,就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党委、行政、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及学生组织的作用,使“五个主体”共同发挥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决策程序,建立协商民主制度,适当下放决策权力,比如涉及学术方面的重大决策,应当经学术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讨论决定。

3.5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方面的监督体系

没有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无论是高校的行政权力还是学术权力,如果没有监督就会导致腐败,因而必须把完善监督体系作为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高校腐败关进制度的“笼子”。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校监督机制,强化法律监督、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网络监督、教师监督、学生监督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督格局中,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权力制衡机制”,各级各类高校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具有现代大学制度特点的大学章程,明确相关职责,完善运行程序,强化制度执行,确保高校内部治理制度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4 结束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新一轮改革号角,就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明确提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应当从新形势、新任务、新标准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出发,以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不断健全和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充分发挥政府、高校、社会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推动改革,在“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指引下,不断优化和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形成有利于培养人才、优化学风、推动创新的运行机制,为我国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韩良重.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困境及其出路[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4).

[2] 薛澜.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5).

[3] 冒荣,刘义恒.高等学校管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 黄崴.教育管理学概念与原理[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陈立志,张锐.论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与优化[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2).

[6] 顾海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2010(Z3).

[7] 许青云.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健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创新思考[J].价值工程,2012(9).

[8] 牟海松等.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3).

[9] 周亚琼.浅论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完善机制[J].科技信息,2012(20).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篇2

关键词 学校制度 科学发展 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备受青睐,1998年在全国的基础教育领域率先将教育定位于服务,并以此为指导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2003年教育部在上海举办了“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研讨会”,与会代表集中探讨了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2004年教育部制定《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就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意见,指出“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继续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法人制度。……中小学要实行校长负责,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参与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党的十以来,尤其是伴随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宏观背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条件基本具备。为此,我校率先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现路径,为全力构建“民族乡镇特色学校”打下坚实基础。

1 科学发展:创新现代学校制度服务方式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要适应新阶段对学校制度建设的新要求,反映社会各界对现代学校的新期待,就要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贯彻到现代学校制度服务的具体实践中去。

(1)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构建新型学校服务体系。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把现代学校体系建设科学化。我校对过去那种分散化、碎片化的制度建设服务方式进行调整,着力构建了一个融供给方、服务方与需求方三位一体的学校制度建设服务体系,做到纵向垂直管理与服务到底、横向协同管理与服务到边、数字信息管理与服务全覆盖。这种三位一体的现代学校制度服务体系,体现了现代学校制度服务体系建设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2)以人为本,建立现代学校需求表达与接受机制。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目的。我校“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实施的过程中,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与意愿相吻合的需求表达与接受机制。通过这一机制,学生把需求信息反映至学校,学校及时处理需求信息与反馈供给信息,实现学生需求与学校供给之间“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双向互动,推动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学校与学生一体化发展。

(3)统筹兼顾,建立现代学校服务协同机制。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做到统筹兼顾,确保全校上下“一盘棋”。我校在行政管理方面,教育行政部门与财政部门以及科技部门等,在学校制度服务的决策机制、组织机制、运作机制、财政机制、技术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协同作战。在事务管理方面,学校与文化企业单位、其他文化事业单位、社会文艺团队等服务主体谋求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过去由政府单方供给转向多服务主体协同服务。政府致力于满足基本学校制度服务的供给,而将非基本的学校制度服务交给其他社会服务主体。

(4)全面发展,建立三方供给机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全面发展;要实现学校制度服务全面发展,必须根据学生需求序列与学校教育性质,统筹学校、学生和家庭三方供给,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社会参与度、增强群众吸引力。在传统的科层制的学校制度服务中,行政力量相对于学校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相对于学生也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和受支配的地位。这就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阻碍了学生个性生动活泼地发展。我校在现代学校制度内部治理结构的服务中,使学生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治理制度安排中,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权、更多的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另外,我校也定期组织家长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出谋划策,让他们走进课堂听课,与教师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改方向、研究学生、研究考试,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出力。三方供给机制的有效实行,正是实现学校制度服务全面发展的有利途经,是实现学校、学生、家庭全面协调发展的制度保证。

(5)可持续发展,建立“一线双零”机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学校制度服务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线双零”的服务机制。市教委整合全市教育资源,发挥专业人才特长优势,为切实把现代学校制度落到实处,市教委召开了动员大会,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育人为本基本制度配套保障机制的决定》、《育人为本基本制度建设量化考核办法》等文件,定期举行调度会、研讨会、现场会,建立了育人制度申报认领招标研究机制,组建了制度学研创新联盟,建立寒暑假校长教师“育人为本”应知应会全员培训制度和以考促学制度,每年评选育人制度样板学校和育人制度建设优秀成果,将育人制度建设情况纳入年度督导并赋予较大权重,育人制度的成效如何与校长职级认定挂钩,要求教师的育人成效考核指标在教师绩效考核总指标中占不低于40%的权重。目前,我校指定每人每年至少1次深入基层,有效实现了学校与家庭之间业务工作垂直管理。每年学校教师深入基层共计20人次;组织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25人次;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办讲座2场次。

2 现实反观:实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

(1)确立人才培养战略,实现人才强校是核心。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将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从工业社会标准化的人才培养向知识社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转变。教育人才的培养是核心战略,人才的梯队培养和战略准备主要依靠现代的学校制度来保障。我们应始终把人才培养、特色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指标,把人才战略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战略。对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每一个时段,都有相应的跟踪管理;对每位学生每天、每周、每月的学习、生活、成长的过程进行线性描画。

(2)校长教师专业化是关键。我们要努力发挥教育人才和骨干教师的学科引领作用、骨干带头作用、模范示范作用、导师带教作用、团队合作作用,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关注教育人才的全面发展,这里我们提出了一个观点,不仅要关注教学科研己经比较成熟的教师,还要关注正在成长的教师。我校几乎所有教师的成长都得到了更高层次名师和学科教研员的培养,同时,我们鼓励教师进行高一层次的学习,接受培训是给员工最好的福利,进修是对员工最重要的培养之一。

(3)永葆科研活力,优化课程制度建设是质量保证。教育科研既是现代学校的第一生产力,又是开发教师人力 资源的基本手段。一所学校要不断发展、永葆活力,必须以教育科研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支撑。所以,现代学校必须建立学校的教研网络,形成以备课组、教研组、课题组、教科室、教务处为体系的教研网络,同时积极参加地方教育局教研室、教科室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乐于承担相关的教研任务。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精心组织、实施课程。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要按课程的要素进行设计,力求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整合,学科课程与非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机整合,根据学生的智能倾向和个性特长,开发出能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课程。我校广泛参与的区县及省市教育教学比赛和交流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永葆教研人员的科研活力,优化课程制度建设,真正做到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始末。

(4)家长参与正向作用的开发是重要环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性格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家长的人生观、日常道德规范等都会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家长中蕴藏着极大的教育潜能。充分调动他们中的积极因素,争取他们,为办好学校多做贡献。我校经常召开家长座谈会征询他们对学校的批评意见和改进工作的建议。多年来,家长与学校联合互动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的教育模式是有效的。

3 放眼未来:以点带面引领全国

我校紧紧围绕“促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统筹发展与现代学校制度服务建设均等化”这条主线,实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升了学校管理与服务能力,提高了学校服务对在校学生的实际覆盖率,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制约学校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问题。其经验具有一定的可移植性。下一步,我们将举全校之力,集各方之智,全力以赴,办好以下几件事:一是将服务链条由现在的学校与学生延伸至学校与家庭、学生与家庭,将学生与家庭纳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管理体系之中,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现代学校制度服务体系。二是进一步研究“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理想服务模型,实现“完善理论体系、指导工作实践、推动立法工作”的核心旨趣。

参考文献

[1] 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

[2] 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校园文化 功能 举措 

 

一、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员工的传承与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校园文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建筑、教学、办公和科研设施、生活服务设施,以及与高校相关的校园环境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二是精神文化,它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总的来说,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不同的校园文化使各个大学拥有不同的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更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文化的人类共同性 

“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取得成果的总和”。 [1](p6)无论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对前人成果的坚持、批判、吸收和继承。文化为全人类所创造又为全人类所享有。因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学校园文化仍具有人类的共同性。 

2、文化的时代性 

任何文化都是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的,因而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原始人创造文字,驯养、繁殖动物、种植植物,创造了原始文化;蒸汽机的发明,产业革命的完成推动人类进入近代文化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的闻世开创了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文化的新纪元。总之,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随时代的前进而进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校园文化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3、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按其产生与存在而言,原本都是民族的。斯大林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2](p64)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共同体。正是共同的文化使56个民族统一为一个民族——中华民族。为此,民族性是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 

4、文化的阶级性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在无阶级社会里,文化活动的创造总是群体性的。因此,反映这些群体活动的人类文化带有该群体的共同特征。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很多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同程度的带有阶级色彩。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教育和科技文化成果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剥削工具和专制品,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的文化是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一切文化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这是社会主义校园文化与私有制条件下的校园文化相区别的显著标志。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建设乃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具有重要功能。 

1、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把全校师生员工引导到学校确定的目标上来。具体来说,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高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所有的教职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共同为学校建设事业而辛勤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学校倡导什么、鼓励什么、师生员工的注意力必然就会集中到什么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精神的体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能吸引师生员工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把实现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2、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所包含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就像一种精神粘合剂,可以使师生员工产生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成员之间主体地位平等。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为此,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不仅来于校内也来于校外,具体体现在校园文化精神上。校园文化精神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认同的价值观念,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一旦形

成,它对大学师生员工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能使全体成员团结一致,关心学校建设和发展,进而立足本职,做好工作,形成一种心理需求,从而增强学校成员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3、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在学校建设中,它是最能体现学校风格和特征的意识形态。它反映着师生员工的共同心声,一幅好的校训,一首好的校歌,就会营造一片校园文化的氛围,一次健康有益的大型活动,往往会使师生员工终生难忘,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产生一种激励作用,从而使学校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对学校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4、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约束功能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学校文化依据党的基本理论和宪法、法律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形成校纪、校规、校风、校训以及各项制度等,是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它表现为一定的纪律性和规范性,它赞扬什么、反对什么、规定大家怎么做,如何做,要求大家沿着规定的目标前进。凡是符合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的行为,必将得到肯定和鼓励,而违背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的行为,则会受到人们的谴责。校园文化对每位成员都具有约束力,规范着每个人的行为。 

5、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辅射功能 

校园文化塑造着学校的形象,反映着学校的个性特征,也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一种能够不可忽视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对学校建设和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会辅射到整个社会。例如: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对一个学生来说,通过学校的招生广告开始就会对他的人生产生影响,入校后加之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感染和熏陶,直到他毕业走向社会都会念念不忘。一些学校实施学、产、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送科技到农村,送科技到工厂,请专家到学校。学校和企业联姻,在这种办学模式下,学生、教师和社会接触的范围日益扩大,校园文化的辅射功能日益凸显。 

 

三、科学发展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推进理论创新的要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党的理论不断创新的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科学发展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针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和办学行为,作为社会主义的高校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高校办学的灵魂,关系着高校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重大问题,创造性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即尊重办学规律,坚持高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自觉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以大学生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社会主义祖国培育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优秀人才。这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指针,必须长期坚持。

    3、科学发展观是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制度的依据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更新观念,培育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具有时代意义的创新精神,创造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而制定规章制度的依据就是科学发展观,只有尊重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的制度才会民主、科学、规范,使各项制度服务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4、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校园文化功能发挥的保证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到高校建设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功能的发挥,科学发展观是重要的保证。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就能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就能保证制定正确的规章制度;就能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就能保证在制度的实施过

程中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保证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 

1、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建立健全以党委为核心的党政工团协调配合的领导机制。做到这一点,一是各级领导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根本指针,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二是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科学安排,全面落实。三是坚持以教职员工为本,不断提高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四是坚持学习加强理论修养和品格行为修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并经常反思和探究实现领导作风好转的有效途径,保证从源头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校园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职员工的建设,关键是提高教职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以实现教职员工的发展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就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从教职员工的实际出发,从国家和学校建设的全局出发,把服务于教职员工作为首要任务。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使广大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推进校园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3、坚持统筹兼顾,使校园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是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克服形式主义、本本主义和主观主义作风,始终注意统筹兼顾、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党的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全球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影响,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相异相生的格局。这种格局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这里一方面,要积极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导向,以培养中华民族精神为要求,构建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把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上下一致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秉承中华优秀文化理念: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和谐。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构建以优秀文化为主流特征的文化氛围。 

4、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手段,是为了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章、有序、有效开展的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离不开制度的强化,而后用情景来内化。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大多数人的思想文化意识水平还不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条件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这些制度涉及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如,党委工作制度、行政指挥决策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务教学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组织人事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健全这些制度的关键是:一是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即和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相一致。二是保证制度的科学性,根据学校建设的具体情况,符合学校的办学规律。三是保证制度的制订程序性,从教职员工中来到教职员工中去。四是保证制度的实效性,各项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满足广大教职员工的需要,制度拥有了群众,就会使制度内化为现实。 

5、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键在于理论和行动上的开拓创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不畏艰险的勇气,另一方面,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所需的理论功底、知识水平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一定要立足于学校的现实条件,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调一致。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已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及其相适应的社会主导文化相适应,同时,时代的发展和前进,高校自身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校园文化建设从内容和形式上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永葆先进性的源泉。校园文化建设物质方面的创新就要注意在财力允许的基础上,注重环境的全方位优化、干净整洁、设

备仪器及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以增强学校外在的感召力。在精神文化方面,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3]。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丰富和发展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内容,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出独特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祝西莹,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 

[2] 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bjwlxy.edu.cn,2011-4-28.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篇4

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历史背景

师德建设问题的明确提出始自于党的十六大报告。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1]从“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师德问题的提出有着特定的时代语境,那就是现代化语境。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考察,师德问题本来就起源于现代化所形成的理性化、功利化及世俗化过程。所谓现代化就是世界性的以现代工业文明或信息文明替代传统农业文明,其中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在内的全面整合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表征是“集权化、官僚化、科学、国家主义、西方化、科技、工业化、都市化、机械化、物质主义等等”[2]所有这些都是工具―目的理性主义的不同表现。事实表明,在极端化工具――目的理性主义的精神导向下,高校教师中“金钱至上主义”、“享乐主义”抬头,由此形成了师德问题。正如艾凯所言:“现代化是一个古典意义的悲剧,它带来的每一个利益都要求人类付出对他们仍然有价值的其他东西作为代价。”[2]马克思也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3]也就是说,师德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伴生现象,实质上是一个现代化问题。

如果说师德问题在实质上是一个现代化问题,那么,现阶段我国社会转型的突出特点就决定了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独特的背景。总的来说它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我国的现代化是一种社会加速转型,即加速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变,当前主要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其次,我国的现代化正处在改革攻坚的关键性历史时期,面临着一些较为深层次的利益矛盾问题。再次,我国的现代化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殊历史阶段上,这一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在于摆脱我国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基本实现社会现代化。第四,我国的现代化也正处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时期,在高校扩招、高校部分职能的社会化改革、高校产学研的一体化趋势下,较为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高校资金短缺等问题逐渐凸现。最后,我国的现代化正处在由现代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型即“第二次现代化”的特殊历史阶段上,“中国要在2050年前后赶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必须在50年时间内完成工业化和知识化的进程,实现第二次现代化。”[4](P75)也就是说既要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又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现代化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独特的社会背景,这一社会背景既是我国师德问题生成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解决师德建设问题的实际出发点。

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问题

改革攻坚、社会加速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出特点构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独特性,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即师德失范问题就是在这一独特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总的来说,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理想目标弱化问题: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理想是个人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任何教师要想锤炼自己成为业绩显著、造诣精深、受人尊重的光辉形象,首先必须要有崇高的理想。作为高校教师,承担着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高层次人才的崇高使命,必须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理想,这是因为现代高校本来就是一个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专门场所。然而,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下,部分教师理想目标弱化,突出地表现在:“有的教师只顾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的提高,并以此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砝码,忘记了自己承担重要的育人和师表的责任。”[5]高校教师中个人主义思想盛行,有的教师只讲功名,不思进取,不悉心敬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创新缺乏探索和研究,只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而不顾社会的责任和影响,更不用说对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的教育了。更有甚者,“个别教师在课堂、论坛、书籍中发表了一些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言论,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进程、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等方面作出了错误的评价,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搅乱人们思想。”[6]可以看出,高校师德建设的理想目标弱化问题实质上是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协调问题。

(二)高校师德建设的育人意识淡化问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本是教师的天职和本分,现代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靠的是教师。然而在现代化建设加速转型的过程中,一部分高校教师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物质利益的刺激,只关注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育人的本职工作,“有的教师对事关办学方向的某些重大问题,思想认识上模糊,不能自觉地将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思想积极贯穿和渗透在教学全过程,既不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关心学生的全面成才,只教书,不育人。”[7]有些教师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教育学生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在这样的信念指导下,有不少高校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给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将来就业的一技之长,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培养,是学校领导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还有一些高校教师认为,在现代网络信息化时代,信息膨胀和知识爆炸已成了时展的重要特征,现代的大学生主要靠自学,教师只管引路,讲几个大道理和总的原则,至于其它的知识问题和做人问题,都要靠学生自学。可以看出,高校师德建设的育人意识淡化问题就其实质来说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即教与学的关系问题。

(三)高校师德建设的学术人格分裂问题:功利化与道德化的关系问题

现代高校是一个弘扬学术传承、创新学术思想、传播学术文化的场所,在某种程度上,学术是现代高校的生命线,可以说,一个没有学术底蕴的现代高校是很难想象的。然而,在我国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的引入,功利化趋势的加强,再加上学术科研成果与工资、奖金、福利的挂钩,致使许多高校教师不得不忙于学术研究。但学术成果转化的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又决定了高校教师急功近利的学术浮躁取向,“个别教师学术道德自律意识不强,在教学和科研中违背基本学术道德:有的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有的请他人文章,影响了学术声誉,阻碍了学术进步和科技创新。”[8]有的硕士、博士导师甚至将学生的学术成果据为己有,败坏了高校教师为人师表的光辉形象,严重地僵化了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造成了高校师生之间感情淡漠。有些高校教师则品行不端,将自己多年前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改头换面后重新发表,或者进行低水平的学术成果重复。有的高校教师则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作为商品,高价出售给那些急于评职称、急于拿学位的教师或学生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在市场化改革中,激励机制引入之后所引发的高校学术人格分化问题。这一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由功利化引发的学术道德问题。可以看出,高校师德建设的学术人格分裂问题实质上就是功利化与道德化的关系问题。

(四)高校师德建设的协作精神匮乏问题:教师与同行的关系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化的自组织性社会,这种“高度分化的自组织性”一方面铸就了个人主义的严重倾向,另一方面由于分工较细、专业化趋势加强以及流水线式的社会化大生产、社会有机整合程度的提高等,致使专业与专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往来更为紧密,这就需要分工和协作,需要有团队精神作为支撑。在某种程度上,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就是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职能就要求高校的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然而,由于受到功利化、利己化以及理性化市场经济的严重影响,教师中的个人主义倾向极为严重,“有的教师热衷于单枪匹马、单打独斗,缺乏团结合作精神,只注重个人发展,不关心他人进步,人际关系紧张,教师的人格魅力大打折扣。”[7]另外,由于文人相轻的酸腐文风,也加剧了高校教师“单打独斗”的倾向性。在学生面前,有些高校教师通过贬低他人来提高自己的“学术品味”。在同行面前,要么为了从他人之处获得好处而阿谀奉承、吹嘘别人的“学术成就”,要么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各说各的。总之,就是不与同行进行真正的学术协作,进行真正的学术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了学术研究,不利于学术团队的建设,不利于学术的创新,也最终不利于现代高校的发展。可以看出,高校师德建设的协作精神匮乏问题实质上就是高校教师与其同行的协作关系问题。

高校师德建设的生态途径

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独特的社会背景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师德失范问题。师德失范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涉及到个体与社会、教师与学生、功利化与道德化以及教师与同行等生态关系的伦理问题,这就决定了我们要提高高校师德建设的成效,就必须着眼于全局的高度,建设符合现代高校发展要求的伦理――经济生态、伦理――政治生态、伦理――文化生态。

(一)夯实高校师德建设的经济基础,建设伦理――经济生态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经济状况是一切上层建筑的坚实基础,它自然也是现代高校发展的基础。高校师德问题本来就是因现代化加速转型过程中的过分经济化、功利化、利益化取向引起的,因而高校师德失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以其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为此,必须建设符合现代高校发展要求的伦理――经济生态。首先,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摒弃过去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特征的传统发展观;其次,坚持科技创新,加大科技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力度,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现代高校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才能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最后,对于不能够直接进行科技创新的基础性专业,对于那些发展较为薄弱的但对于社会的文化传承或社会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专业,譬如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专业,应该加大投入的力度,缓解这一部分教师或科研工作者的生活压力,从而转变他们不潜心从事本专业研究的价值取向。

(二)夯实高校师德建设的制度基础,建设伦理――政治生态

当前高校师德失范状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现代化的加速转型所造成的制度资源的老化与枯竭而引起的。社会的加速转型往往造成了传统制度资源的失效,但新的制度的建设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社会越是加速转型,制度建设的速度越是跟不上制度老化的速度,这样往往会形成制度真空状况,形成制度的漏洞,为师德失范现象的形成提供了可乘之机。为此,必须不断夯实高校师德建设的制度基础,建设伦理――政治生态。首先,要树立法治意识,不断实现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健全高校各项规章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次,加强高校教学与科研制度的建设与改革,形成有利于高校教师的教学改革方案,形成有利于科研产出的激励机制;再次,要建设有利于防治高校教师学术腐败的学术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最后,要建立相应的领导责任制,把师德建设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目标管理体系,并组织专门的工作机构,对师德建设工作进行系统的管理,对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三)树立高校师德建设的正确舆论导向,建设伦理――文化生态

同志曾经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9]事实上,高校师德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没有崇高的理想引起的,为此,必须树立高校师德建设的正确舆论导向,建设伦理――文化生态。首先,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的正确理论指导,树立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树立献身教育、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其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指导我国现阶段的高校师德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标尺,对高校师德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高校要……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师德建设中的标杆作用,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师德建设的主要任务。”[10]最后,要坚持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来推进高校师德建设,以正确协调好个体与社会、教师与学生、功利化与道德化以及教师与同行等之间关系,从而实现高校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美]艾凯,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M],贵阳:贵阳人民出版社,199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4]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6):72-76。

[5]韩玉斌,解颖,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5):96-99。

[6]李四芬,李上文,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3(8):218-211。

[7]刘瑞平,蒋传东,叶绍灿,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4(12):24-27。

[8]沈强,李国华,高校师德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3(11):118-119。

[9],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谭先锋,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高校师德建设[J],云梦学刊,2006(5):110-114。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篇5

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制度对人们的活动具有约束性、指导性和程序性,通过制度的约束和引导,规范人们的行动实践。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可以更为深入地践行群众路线精神。首先,制度建设是党开展群众路线的核心要素。只有加强制度建设,才能让群众路线常态化,有效实现群众路线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地方高校要贯彻群众路线,推动大学发展,就需要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体现在学校的制度建设上。这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也是立足地方,依靠人民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诚然,我们在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已经建立了一些践行群众路线精神的制度,不少制度也是行之有效的。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任何组织都在不断变革和调整,唯有与时俱进、不断调适自己的组织,才能在变革社会中得以生存、成长。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在以前所未有之势蓬勃推进。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人们观念也在发生巨大变化。多元化的社会认识不断涌现。因此,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深化思想认识,扫清思想障碍,理清大学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在建立健全群众工作机制的同时,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完善大学内部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形成“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长效制度机制,形成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其次,高等院校的特性决定了大学一直扮演着教育组织和文化组织的双重角色,作为文化组织,延续、传播、引领文化是其重要的职责,其办学思想、规章制度,活动方式都体现出鲜明的文化特性,通过有形或无形的影响对个体的素质、能力、精神进行提升,间接影响到所在地的社会文化氛围,进而推动社会各领域的进步。地方本科院校扎根地方,服务于地方经济,与当地社会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院校教职工是当地知识分子的集聚地,大多数来源于所在地区,他们熟悉地方文化风俗,了解地方群众生活状态,清楚当地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发扬先进文化,抵制不良文化的侵润。在新的形势下,应当把开展群众路线活动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相结合,发挥地方院校文化引领的功能,推动和普及先进文化,使地方本科院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真正扎根于群众之中。因此,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之际刻不容缓的事情,是地方院校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加强地方高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才能使地方高校不断增强竞争力,从而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调适自身、引领社会发展,完成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二、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对地方高校而言,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入手。

(一)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在群众路线精神引领下

保持各项工作有明确的方向我国在高校发展过程中一直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领导体制是一种民主集中制的领导模式,体现了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双重集合。这种体制也是内涵丰富、完整统一的科学管理体系,充分展示了“党委领导是核心,校长负责是关键、教授治学是基础、民主管理是保证”。这种管理体制明确了领导和个人的职责,理顺了党委和行政系统的关系,同时也更好地彰显了社会主义公立高校现代管理的特点,具有中国特色鲜明的制度优越性。只有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坚持在群众路线精神的引领下,才能保持高校内部各项工作有明确的方向。

(二)营造良好风气,强化地方高校非正式制度建设

诺斯指出,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人们的行事准则、行为规范以及惯例等。正式制度其实是形塑人们社会选择的很小一部分,而人们在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换中的很多行为是受非正式制度约束的。由此看来,我们经常强调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不仅需要研究正式制度,也需要深入探讨非正式制度,这是促进地方高校深度变革的重要因素。强化地方高校非正式制度建设,首先要让领导干部做到廉洁务实,一心为公。虽然大学作为一种公益性的非盈利组织,同时也是科层属性相对较为淡化的组织。尽管地方高校领导干部总体是好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古语云:上梁不正,下梁易歪。少数地方高校领导干部的问题,会影响学校各个层级,造成学校不良风气,形成不利于学校和个体发展的亚文化,更会使得地方高校无法承担其所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思维和方法,把教师和学生看成学校发展的主体,坚持广开言路,重大决策问计于教师和学生;做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协调统一,以集体利益为重;以敬业奉献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塑造干部队伍的精神世界;坚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坚守学术诚信,谨言慎行,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诱惑。

(三)发扬民主作风,完善地方高校内部治理

群众路线是民主精神和民本思想在新时期的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赖以实现的必要方式,也是践行以人为本的重要途径。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理念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将教职工利益放在首位,民主管理,依法办学。因此,群众路线和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在基本思想上是一致的。从传统来看,我们的文化具有民主精神和民本思想根源,孟子很早就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故而有学者指出:“吾国先哲立国要义,以民为主,其立等威,辨上下,亦以为民、而非为帝王一人或少数武人、贵族肆虐而设。故虽未有民主立宪之制度,而实有民治之精神。”梁漱溟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并不依靠武力维持秩序,中国政府历来消极使用政治来维持其统治,而是通过较为民主的方式,以施行教化来进行统治。践行群众路线,推进地方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求地方院校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在事关学校改革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上,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声音,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在“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之间取得平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高校未来发展的趋势就是要“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这种“去行政化”模式并不是一味要求取消大学的行政管理,相反,“去行政化”是要理顺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明确在学校内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在这个原则下,校长在日常管理中行使行政权力,教授行使学术权力参与学校管理,要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在大学内部治理中的作用。从当前实践来看,要在大学内部实现民主治理,凸显大学治理的民本思想,还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参与管理的问题。虽然教师处于决策边缘,不管学校还是二级学院,教师一般都不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在践行群众路线,施行大学民主管理中,教师是参与大学管理的一个重要主体。从学校层面,应充分发挥学校教代会的功能,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报名、经费预算与执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等,应交由学校教代会审议。对二级学院而言,应有效发挥其教师代表大会的作用,重要事项如二级学院的发展定位、重大事项的决定、涉及教师自身利益的表彰和惩罚等,应让二级学院教代会拥有更多权力。当然,无论是学校还是二级学院,都有必要建立教职工代表意见建议咨询制度。发挥教职工代表对学校活动和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审议权、监督权、建言权、决策权。二是学生参与问题。主要指学生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很多学者都指出,学校办得好坏,教育质量如何,不能完全是政府和学校领导说了算,而应让在学校里感觉收获大不大、生活得充实不充实的学生们成为评价的重要主体。笔者认为学生评价自然有其缺陷性,过于拔高学生评价的重要性也不合适,但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一个主体来认真对待是有必要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过程中,科研本身水平不高,但教学质量也常有滑坡。因为新建本科院校往往是由成人高校或专科升格而成,在面对全日制本科教学中,需要面对转型的阵痛,涉及观念和技能的一系列转变。践行群众路线精神,在民主办学理念指引下,应当让对教学最有感受的学生这个主体参与。当然,学生怎样参与,参与到什么程度,如何规避学生参与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些是需要结合现实思考的问题。另外,学生可以适度参与学校管理。在涉及学生重要利益的管理活动,如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涉及学生食宿的后勤管理等问题上。要真正做到学生实质性的参与,需要给学生赋权,适当让学生分享权力。

三、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改善高校外部治理环境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学校自身内部结构的改革,也有学校外部环境的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外部环境包括大学与社会、政府和大学之间的关系等。

(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正确方向,搭建地方高校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校和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概括为,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与大学的关系。构建地方院校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尊重高等教育普遍共识,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所决定的,是我国高等院校现代大学制度与西方高等院校现代大学制度的最重要的区别点。同时也要认识到,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将影响高校的发展,所以,地方院校要结合当地经济的发展和需求开展办学,搭建地方和学校的良好通道,为学校谋求最大利益的发展。由于地方院校发展历史的相似性,地方院校之间也可以加强交流和联系,开展多渠道的沟通交流方式,在办学和发展的道路上,相互扶持,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交流和发展平台,不断地整合高校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进一步理顺高校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要明确政府职责,对不同类型的大学实行分类管理,建立既有原则性也有灵活性,既有统一性也有多样性的现代大学制度。原则性和统一性规范着大学的发展,表明了在社会主义办学的指引下,坚持党的领导,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灵活性和多样性赋予大学更多的自,让院校根据自身定位,自主调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自主决定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要提升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地方大学与地方经济联系紧密,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和知识创新的摇篮,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决定》指明了地方高校管理发展的方向,也进一步说明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制度建设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必将成为地方高校建设与发展的积极推动力量。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篇6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市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通知》(苏政办发〔2013〕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3〕85号)精神,现就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市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注重教育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打造“学在__”教育品牌奠定坚实基础,为推进__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市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实施富有成效的社会服务,总体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

(三)规划进度

第一阶段:到2015年,全市对照省定指标体系,综合得分达40分左右。__区作为省级示范区建设单位,要率先实现省定指标基本要求。__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浦区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为80%左右,洪泽县、金湖县、盱眙县、__区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为60%左右,淮阴区、涟水县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为40%左右。

第二阶段:到2018年,全市对照省定指标体系,综合得分达80分左右。__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浦区、洪泽县力争2017年实现省定指标基本要求,金湖县、盱眙县、__区力争2018年实现省定指标基本要求,涟水县、淮阴区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为70%左右。全市确保有6个县(区)达到省定指标基本要求。

第三阶段:到2020年,全市对照省定指标体系,单项指标实现程度达80%,综合得分达90分。所有县(区)均达到省定指标要求。

(四)基本思路

1.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时间跨度长,涉及内容多。要根据规划进度科学研制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要瞄准目标,突出重点,破解难题,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分类实施,稳步推进。

2.部门联动、各司其职。要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现代化全局中超前谋划教育现代化建设。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针对教育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努力形成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明确任务、扎实推进。根据全市规划进度和县(区)创建实施方案,将创建工作细化到每一年度,明确各县(区)年度目标任务,强化目标管理,当年任务当年完成,一着不让,确保创建工作坚持不懈地扎实推进。

4.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将教育现代化建设纳入县(区)和相关部门的跨越发展实绩考核体系,明确和落实教育现代化建设各方责任。及时向社会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让全社会了解、参与和监督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根据省每年对市、县(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情况,严格兑现奖惩。

二、重点任务

1.实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实施学前教育5年行动计划,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幼小分离,逐步增加幼儿教师编制,落实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每年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扶持并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取缔无办学资质的非法幼儿园,强化农村幼儿园和城区薄弱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到2015年,90%左右的幼儿在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所有幼儿园均建成为合格幼儿园,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70%;到2018年,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97%,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80%;到2020年,幼儿园服务区制度初步建立,学前1年免费教育基本实现,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90%。

2.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各县(区)根据省、市要求,制定本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创建目标、工作内容和序时进度。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开展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教育资源不断向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倾斜。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困难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不断健全校长和教师合理流动机制, 逐步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严格控制公办学校择校生数量。到2015年,70%左右的县(区)达到省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50%左右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现代化办学标准;到2018年,90%左右的县(区)达到省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80%左右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现代化办学标准;到2020年,所有县(区)达到省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现代化办学标准。

3.实施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推进工程。优化普通高中布局,推进适度规模办学,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加强内涵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全市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努力把普通高色发展打造成引领__素质教育的品牌工程。构建学校特色发展机制,明确学校特色发展路径,大胆探索实践,积极开展特色办学改革实验。培育特色教育品牌,发展学校特色项目,培养一批体育、艺术与科技特长生。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方面的指导,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公告制度和体质健康促进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建设15-20个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到2015年,全市建成特色高中15所,普通高中全部达到省三星级以上标准;到2020年,全市所有高中基本实现一校一特,实现优质普通高中全覆盖。

4.实施职业教育创新改革发展深化工程。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优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形成一批辐射、示范、引领全市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成果。推进校企一体化办学,推动职业学校专业类型、层次和结构与地方产业发展高度对接,重点建设一批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推进中高职衔接试点,拓宽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毕业生继续升学渠道,着力构建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实施职教德育创新工程和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深化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培育一批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全面推进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创建。到2015年,基本建成6-8所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1所高水平现代化技工院校,建成2-3个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到2020年,所有学校建成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所有县(区)均建成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

5.实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抓住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创建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省扶持政策,进一步整合__高等教育资源,不断加强__高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全市大中专院校要改进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致力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高校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率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力推进校企联盟行动计划,支持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平台,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合作机制,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引领鼓励毕业生投身创业实践。到2020年,所有大中专院校均建有学生创业基地,打造出一批诚信敬业的高素质创业人才队伍。

6.实施社区教育实用惠民工程。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社区教育体系,建成__开放型大学,各县(区)全部建成省级社区学院,基本实现乡镇(街道)省级社区教育中心全覆盖。推进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建设,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别举办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居民学校等学习服务平台。整合和开发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强化社区教育培训功能,形成一批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城市社区教育着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成人学历教育和文化生活教育,农村社区教育着重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知识培训。积极开展学习型社区创建和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建立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语言文字服务体系,全面优化和提升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到2015年,城市社区登记在册的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率分别达65%和50%,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率达35%,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率达45%;到2020年,城市社区登记在册的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率分别达到80%和60%,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率达40%,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率达55%。

7.实施教育装备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工程。根据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实验室、图书馆(室)、运动场所的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学仪器设备、设施器材的配备,探索个性化的装备建设,不断提升教育装备水平。强化教育装备的常规管理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到2015年,全市所有学校教育装备水平全部达到二类标准;到2020年,全市所有学校教育装备水平全部达到一类标准。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建设。建立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动态更新机制,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加大市级数据中心、资源中心和应用中心建设力度,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加强教育信息技术人员培训,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核心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到2015年,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85%以上;到2020年,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90%以上。

8.实施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建设工程。校舍是最基本的公共教育资源,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机制不变、队伍不散、力度不减”的要求,认真落实政府责任,各级校安办组织架构继续保留,成员单位继续履职,优惠政策继续执行,制度措施继续完善。要进一步提高综合防灾能力,扎实开展中小学校舍加固或新建工作。同时加强对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学校的规划和监管,使之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切实把校舍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建筑。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到2015年,全市所有校舍必须全部符合国家重点类抗震设防标准。

9.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和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按照教育现代化要求,着力提升教师学历水平,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所有县(区)建有一所县(区)级教师发展中心,落实每5年一周期的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建立“双师型”、“一体化”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完善校长教师考核和绩效工资制度。加强名校长培养,建立名校长工作室,每年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形成__名校长群体。加强名师培养,深入实施“211名师培养工程”,着力培养200名特级教师、1000名学科带头人和10000名骨干教师后备队伍。到2015年,50%以上县(区)建成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50%左右的县(区)中小学主要学科力争有1名特级教师,中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分别达68%和78%;到2020年,所有县(区)中小学主要学科都能有1名特级教师,中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分别达75%和85%以上,全市有数名社会广泛认可、成绩卓著的教育教学名家。

10.实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工程。积极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广泛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做好省级教师境外培训工作,开展自组教师、教干境外培训活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境外友好学校,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学生开展短期境外修学旅行或出国留学,探索多种形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新途径,尝试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合作学校。到2015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有境外友好学校80所,其中,四星级高中都有1所以上境外友好学校。全市具有聘请外籍教师资格学校达50所,中小学教师、教干国(境)外培训达到1000人,学生境外修学旅行达到3000人次;到2020年,全市具有聘请外籍教师资格学校达100所,中小学教师、教干国(境)外培训达到1800人,学生境外修学旅行达到5000人次。建成1-2所优质国际学校,大力开拓国际教育服务市场,面向国内外推介__教育品牌。

三、职责分工

(一)市有关部门职责

1.市教育局。牵头负责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和落实年度目标任务,指导和督促各地、各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配合开展教育现代化年度监测和考察评估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分析省教育现代化监测报告,研究制定相应对策。

2.市编办。按照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根据省编办制定的公办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等机构编制标准组织实施。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布局与结构的要求。

3.市发展改革委。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发展,保证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推动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完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布局与结构的要求。

4.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管理,在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统筹考虑教育发展需求。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信息化水平的要求。

5.市财政局。建立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依法保障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对城市薄弱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投入倾斜力度。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投入水平的要求。

6.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支持学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职称评聘等方面扩大办学自,严格实施技工院校现代化建设标准。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师资水平的要求。

7.市国土资源局。把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各级各类学校用地指标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保障教育用地供给。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布局与结构的要求。

8.市规划局。指导各地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统筹考虑学校建设发展,在城乡规划中优化调整学校布局。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布局与结构的要求。

9.市科技局。支持引导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推动高校应用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创新成果转化。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产学研结合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要求。

10.市外侨办。支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协同做好外籍教师管理等教育涉外工作。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国际化水平的要求。

11.市统计局。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年度监测,共同做好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数据工作。

12.其他部门。其他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教育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

(二)县(区)政府职责

负责制定本地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方案和年度目标,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重点围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组织攻关,确保实现既定目标,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

四、组织保障

1.建立推进机制。市、县(区)政府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教育现代建设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指导督促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各地要把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建设进展情况纳入政府考核内容,创新思路举措,动员各方力量,确保如期总体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各地要制定教育现代化建设规划,明确年度目标,建立目标管理制度,细化责任分工,确保完成年度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任务。

2.加大教育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符合“三增长”法定要求。逐步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强化经费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估,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确保全市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在全省各市中均位居前列。

3.加强监测评估。市、县(区)教育和统计部门要密切配合,根据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年度监测报告,动态掌握各地、各校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强化监测分析,及时研究监测中发现的问题,以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抓好市级示范区建设以及现代化学校和乡镇(街道)的考评工作,依据监测考评结果兑现奖惩。

4.营造良好氛围。大力 宣传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理念意义和政策措施,积极推广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广泛动员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支持、参与教育现代化建设。合理引导社会预期,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重视教育社会满意度调查,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篇7

2007年11月29-30日,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在广西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教育媒体的170多名代表出席了大会,提交论文100多篇。与会者围绕“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从不同角度就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当代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学校文化建设的机制、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与教育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五重五轻”

探讨学校文化建设离不开对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现状的诊断,很多学者就此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有学者认为,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着“五重五轻”的问题。首先,重外化轻内化。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中重视形式,忽视或轻视内容;注重学校文化的外显与外化,忽视学校文化的内化。其次,重硬化轻柔化。一些学校片面强调量化标准的引领,忽视人的性格的不同和人的发展水平的差异,忽视人的合情合理的需要。第三,重变化轻进化。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中片面地强调标新立异,却忽视了学校文化建设首先是对学校发展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继承过程。第四,重强化轻感化。一些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只热衷于制度建设,却忽视了学校文化的以“文”化人的感化作用。最后,重物化轻人化。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将“人”变为物、课题和工具,而没有体现出人文精神。

有学者指出:文化在今天是一种“中义”上的文化,既非除大自然以外的任何事物,也非一种狭义的知识。这种文化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正是由于对文化概念理解的模糊,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才出现了“五重五轻”的问题。

二、当代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生命化

学校文化建设具有时代性,根据当代学校文化发展和建设的现状,构建生命化的学校文化应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

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一种人为的、对象化的东西。建设学校文化首先要区别校园文化和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可以通过一台校园晚会、一两座先进的教学楼体现出来。可是学校文化更多的是指精神层面的东西,是与人的生命和生存相关联的。学校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领域,它对学生生命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应该建构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现代学校精神文化,并在这一精神文化的指引下,重建学校的制度文化,使制度体现人文的关怀;重视学校环境的文化内涵,建设生态式的校园。

有学者认为:文化是学校本身内在的,是生长出来的,不是强加的,是自主、自觉选择的结果。建设学校文化需要厘清文化与学校的关系,从文化的角度看待教育问题就是要关注人的生存与生命,就是要聚焦教育中人的生存方式。

三、学校文化建设:机制与制度影响

探讨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关注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机制,并且要注意制度与学校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内在机制的讨论,从讨论文化建设的特点和内涵开始。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与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欲速则不达。有学者认为学校文化是不能建设的,“建设”一词具有功利色彩和革命色彩,应该用诸如教育界的术语来加以修饰,比如“培育”一词。有学者认为,不是去建设什么文化,而是要在一种文化背景下,怎样共用这样一种文化。文化内部本身存在着层次性,文化的等级层次越高,与基层文化联系就越少,越缺少人文关怀。有学者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应该是一个组织的任务,而非某个领导、某个部门的事情,因此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应把关注点投入到如何调动所有人员的参与、如何使得管理者、教师、学生的合作和互动上来。

文化建设与制度关系的问题是此次讨论的一大热点问题,很多学者都发表了不同的意见。有学者认为,制度是文化的体现,文化和制度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应然与实然的关系。有学者认为,文化和制度的关系说不清道不明。教育的事决不能在教育内部解决。制度不能简单覆盖文化,不能忽略制度文化。制度和文化之间应该是协商的关系,文化建设者应该学会与制度协商,不要光是埋怨。有学者认为制度有三个层面:制度精神、制度文本、制度操作。很多制度文本都是很完美的,主要问题是出在制度操作上,与制度精神、文本背离。有学者指出文化需要自由,制度是文化的体现也是对文化的继承,有制度限定的自由应该有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两种。制度包括内在制度、外在制度,而文化是一种内在制度,有约束力。

四、传统文化与教育:内涵与继承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标识,探索如何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保持自身独有的文化标识是我国教育学者的文化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如何继承传统文化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有学者指出,不能把“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混为一谈,“传统文化”是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形态,而“文化传统”则是作为正统的文化,在我国主要是指儒家文化。我们的现代化进程绝不是自发的现代化进程,能体现中国人独特性的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应该得到弘扬。社会是进步的,每一个时代都对过去有所继承也有所抛弃,每一步都改变着传统文化的内涵。

有学者认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成分是农业文化,也可成为农村文明或农村文化。具体来说,农村文明是指农民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和憧憬的理想的生存状态或生活形式。由于其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从事农业活动,因此也可以称为“农业文明”,与“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相呼应。农村文明具有与城市文明不同的特征。这种区别,可以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三个维度来比较。现代化过程中农村文明的发展,要特别关注教育中的文明观、农村文明观、农村教育改革。

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上,学者们首先表达了不同的态度和立场。有学者认为,我国当前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与传统社会相适应的文化在当今社会中失去了存在的空间,因此是否需要继承传统文化还有待讨论。另有学者认为,在文化传承上,自然进化论的倾向是要坚决抛弃的。文化是人的文化,而人是主动的人,所以人不会只根据社会的要求来传承文化。而且,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忽视传统文化传承已经导致了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还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的健全人格,因为人格是由文化造就的。中国的人格教育需要回归到传统文化上来。

在传统文化传承方式上,有学者认为,可以通过构建课堂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如培养审美思维便是其中之一。美就是自由和谐,课堂审美文化的自由与和谐分为三种:一是学生的主体自由,集中表现为智慧;二是师生主体间性的互动自由,其核心在于对话;三是学生的个性自由,是学生反观自身时与自我镜像之间的和谐,是一种真正的心灵“愉悦”。有学者对“读经”运动提出了疑问,认为“读经”运动并不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最好方式,因为所读的“经”并不能完全代表我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儿童通过 “读经”所掌握的传统文化只是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而不是活生生的文化。

五、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与教育:现状、意义与方式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应该得到学者们更多的关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意义、方式是本次会议关注的焦点。

有代表首先详细介绍了广西民族文化与民族学校教育的发展现状。广西少数民族种类多,主要以壮族、苗族、瑶族、侗族为主。广西民族学校的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象征性的阶段:古代广西民族学校的演进;民国时期广西民族学校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后广西民族学校的发展以及广西民族学校的现状。学校在帮助民族地区当地人适应主流社会环境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传统与学校教育合力的形成应该成为民族教育的重点。

有代表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对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出发,探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必要性。从学校教育转向民族文化传承的起因是由两方面构成的,从静态看是物质文化的保存,从动态看是文化习得与传承。民族文化处于濒危状态,应该得到保护,因为它不仅是人类的遗产,更是人类高度发展的文化形式。传统的智力测量误导了人们对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看法,因为智力测量是建立在主流文化基础上的研究。大量研究表明,无论世界上的种族和民族表面上看多么不同,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在一般智力上并没有显著的差距。群体性智力结构或特征差异形成的原因,最主要的就在于文化传承和教育的不同。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指向性,文化传承和教育的不同造就了不同民族和人的智力特点。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不仅是为了保护文化,而且也是为了人的自身发展。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篇8

关键词:民办高校 现代大学制度 途径和策略

随着高等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社会、政府对高校寄予了更高的期望,继续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的议题被提上日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成为普遍关心的话题。

一、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的表述是由经济学界普遍使用的“现代企业制度”延伸而来,不是一个既定的存在,而是正在建设中的客观事实,主要是明确大学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之间的关系和义务,进而处理好大学与外部政府、社会以及内部关系,构建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状态。“现代”二字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时间概念,主要立足于价值性或意义性,指大学制度依据和体现的是大学理论、思想和观念的价值水平[1]。学术界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源于西方,洪堡改革后的德国大学制度是公认的源头,在德国大学制度基础上创新发展之后的美国大学制度是其黄金标准。正如周光礼教授所言,柏林大学因重视“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的统一”而被认定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源头,美国大学因崇尚“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术中立”而被推崇为黄金标准[2]。

我国最早的现代大学是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等,其制度建设模板主要来自日本等国家,之后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则更多地是在学习德国,建国后则主要学习苏联。我国兴起谈论、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的热潮起始于2000年左右,其背景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于1998年颁布,提供了许多新的办学思路;1998年,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期间,总书记的讲话启动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点项目;进入WTO后,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接轨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制度;关于知识经济的讨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3]。

高校自主、教授治校(学)、学术自由、科学管理被认为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北京大学等高校进行了教师聘任制改革,吉林大学等高校先后建立了大学章程,很多大学也建立了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部分公办大学还成立了董事会,南方科技大学的筹建则是更为鲜明的实践。

现代大学制度在结构上具有开放性、适应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等四个基本特征,其中适应性是核心特征,故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心应该是完善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进而建立有效的社会参与机制[4]。我国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应在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走适合自身实际的路子,避免照搬照抄和闭门造车,其目标要协调好大学内外部关系,保障大学的功能性活动。

二、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优势与困难

1.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优势

办学自容易落实。我国各高等学校的办学自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落实,但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公办高校仍由政府直接管理,相当于政府的附属单位。民办高校自设立之初,就具备了相当的办学自。国家和政府对民办高校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民办高校和政府的关系十分清晰,事实上基本不存在政府介入学校内部事务的现象,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强[5]。办学自容易落实,民办高校在探索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方面就有了更大的空间。

法人实体地位容易明确。《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在大学建立法人制度,意在肯定大学是拥有独立的权利、责任和利益的法人实体,进而在管理制度上将高等学校的举办权、管理权和办学权分离开来,形成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的权力格局[6]。民办高校在设立之际都具备了法人身份,能够依法独立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民办高校的法人实体地位容易明确。

内部治理结构容易规范。我国法律法规对民办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有要求,如《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九条规定“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并且对民办高校董事会等决策机构的设置做了具体要求,对董事会和校长权限的界定划分做了安排。目前,绝大部分民办高校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也建立的党的基层组织,并依托党的基层组织建立了工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共青团和学生代表大会,部分还成立决策咨询机构和学术委员会。民办高校可以依据政策安排、市场变化和办学需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而内部治理结构则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当然内容。

自主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强。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鼓励社会参与大学的管理和教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当然要求。民办高校对社会和市场的适应有一种先天的优势。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办学经费、生源、场地、师资等等都来自市场,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较大,民办高校直接面向市场分配教育资源,因此时刻瞄准市场办学。民办高校机构设置精简,具有较强的市场经营意识,能够时刻关注市场动向。

2.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困难

办学理念匮乏。构建现代大学制度需要有现代教育理念。我国现代民办高校至今历史尚且短暂,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的高等教育理论储备不足,难以形成鲜明且有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缺乏科学理念指导的民办高校,容易受办学过于功利性和市场化的不良影响,在实际办学过程中,会出现违背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事情。办学理念的匮乏给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文化内涵欠缺。文化内涵与办学理念相辅相成,在科学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文化内涵也成为决定一所高校发展潜力的重要因子,文化内涵可以影响现代大学制度的作用发挥程度。因为民办高校绝大部分来自个人和企业投资办学,部分民办高校重视校园硬件建设,所以民办高校在物质文化层面尚且不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民办高校办学历史较短,举办者个人修养也有一个提升的过程,民办高校师资队伍流动性强,其制度建设和大学精神培养则受到了严格的约束,难以形成很有内涵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办学资源不足。充足的办学资源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物质基础。现代社会的高等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受市场的影响,办学资源是决定其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一环。民办高校的办学资源则几乎全部来自市场,受市场的制约。90%以上的民办高校办学经费主要依靠学费,学费依赖生源数量,市场对生源的影响,进而造成对办学经费的影响。此外,因体制的原因和民办高校办学时间较短、办学实力不强,包括师资在内的很多社会资源不能充分进入民办高校。总体而言,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是不充足的。

四、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途径和策略

1.妥善处理好与政府、社会的关系

现代大学制度首先要解决的是大学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外部环境主要指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民办高校与政府关系的两个难点在于如何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的变化和如何向政府争取更多的资源,最终则在于要时刻维护自己的办学自,避免政府过多干涉民办高校内部事务。民办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则主要在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现阶段较为关键的一环是如何通过各种创新鼓励社会更多地参与民办高校的发展过程。现代大学制度自主办学和学术自由是对高校与政府、社会关系如何定位的合理表述。妥善处理好民办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需要民办高校的不懈努力,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2.制定科学合理、有前瞻性的大学章程

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是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重要依据,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推动高校制定完善章程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7]。制定大学章程是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及大学治理日趋复杂的回应[8]。

国际上发展较好的私立大学如哈佛大学等都建立了自己的章程,并且章程具有相当的前瞻性。我国民办高校应该顺应现今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形势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科学合理、有前瞻性的大学章程。大学章程的制定要经历广泛的学习借鉴、深入的调查研讨等前期准备阶段,其通过和推广还需要经过校内法定程序,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取得政府的支持。章程一经制定,民办高校必须严格依据章程办学,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修改。

3.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是内部权责的安排,其完善与否及运行状态如何关系着民办高校能否可持续发展,是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所必须考虑的。现代大学制度中关于这方面的表述主要集中在如校长治校、教授治校(学)、民主管理等方面。民办高校建立完善党的法人治理结构首先要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要有充分的代表性,校长应符合法定任职条件,董事会(董事长)和校长的权责划分一定要清晰;其次,要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和专家的作用,组建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的管理、推动民主管理的步伐,组建学术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弘扬学术魅力;第三,为了保证民办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民办高校应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并为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提供各种保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4.加强办学理念和特色文化建设

科学的办学理念会让制度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纯正的特色文化会让制度建设有特色和相对稳定。民办高校应将办学理念和特色文化建设融入到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研讨、最大程度克服功利化和市场化倾向提升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积累,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民办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积累和升华特色文化。

5.追求和保障学术自由

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内部同时存在着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有学者认为,“不自由的大学是政治的奴仆,是权势和财富的囚徒,是远离真理和科学探索的乞儿” [9]。我国民办高校注重控制行政部门的规模和权力,初步构建了服务性的行政组织,将各种资源尽力向教学一线倾斜。在追求和保障学术自由方面,民办高校应勇于抗拒社会上侵犯学术自由的不正之风,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适当继承古典大学的学术传统,校内成立学术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充分尊重教授和专家的建议,发挥教授和专家在治教治学工作中的作用,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淡化行政权力,构建服务性的行政组织。

参考文献:

[1]王长乐.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3).

[2]周光礼.以大学章程为载体,以治理变革为突破 完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J].大学(学术版),2012(1).

[3]张斌贤.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1).

[4]王洪才.论现代大学制度的结构特征[J].复旦教育论坛,2006(1).

[5]夏季亭,王蕾.民办高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优势与挑战[J].中国成人教育,2012(1).

[6]张剑波.对民办高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1).

[7]孙霄兵.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2012(5).

[8]袁本涛.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J].探索与争鸣,2012(4).

[9]别敦荣.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探析[J].江苏高教,2004(3).

作者简介

上一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范文 下一篇:安全法制教育的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