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技能范文

时间:2024-03-15 09:57:21

手术室护理技能

手术室护理技能篇1

【关键词】消毒隔离技术管理;手术室;护理观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26-02

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直接影响着手术室护理质量,因此加强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是非常重要的[1]。实践证明,护理观察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的应用能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能给予相应的改进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1年――2012年我院将护理观察用于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管理中,以手术室医生和护士为观察对象,将手术室环境、无菌操作技术、手术器具消毒灭菌作为观察内容,定期对护理观察的相关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1.2方法①制定完善的制度:在手术室护理中成立质量控制观察小组,按照当前实行的手术室护理手册、消毒管理办法等内容确定护理观察的内容,制定消毒隔离工作标准,然后将制定好的材料发给观察员,让他们以此作为学习监督的参考。②制定计划。制定出10周的计划,对手术室护士长、护士、手术科主任、医生进行观察训练,以观察结果为依据来改善手术室的消毒隔离技术。首先,要选定观察人,一般选择2名,1名护士和1名医生,护士负责指出手术消毒隔离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医生负责加强与手术科室人员沟通,对手术中无菌操作技术进行明确。其次,要进行观察,主要的观察对象为手术室的护士和医生,观察医生在手术区内对主导医生的每一个动作和步骤进行观察,看他是否正确程序进行手术。观察护士在手术之前要对手术室的环境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存在的问题,在手术过程中对护士的配合度详细记录。观察人员在手术区内集中注意力观察0.5-1h,观察完成之后观察员要将结果反馈给护士长和手术科主任。如果需要对部分问题单独交流看法可以采取一对一的模式进行。③修订计划。在观察结束之后,在手术科室主任以及护士长的指导下,对观察到的问题集中讨论,同时修订工作计划。不同岗位的负责人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明确修订时间表,确定在哪些工作中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作为观察小组则需要定期对工作计划的修订进行回顾,促进观察的有效性。

1.3收集资料总结在完成整个观察训练之后,需要用护理观察的方法继续搜集资料,及时进行总结,吸取好的经验,不断提高消毒隔离技术的管理水平。

2结果

通过2011年――2012年护理观察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发现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主要的问题在于手术室环境、无菌操作技术和手术器具消毒灭菌等三个方面。在管理中涉及到的问题有八十多个,其中部分问题反复出现,如无菌操作技术不达标、手术器具消毒不合格等。通过观察结果共修订了35项计划,对八十多个问题进行改进,实现了对整个消毒隔离操作过程的持续性控制。在2012年最后一个观察周期中,手术消毒隔离操作中的问题有了明显的下降,只占到2011年开始实施时期的五分之一。

3讨论

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对手术效果的影响较大,消毒隔离技术管理是确保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前提,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不到位会引发手术感染,增加手术的风险,影响患者治疗,甚至造成患者死亡[2-3]。因为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需要控制的因素较多,所以管理难度较高,以护理实践经验来说,主要的难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手术室工作环境。手术室工作环境质量对手术的影响较大,所以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除了保持一般意义上的洁净之外,还需要达到生物洁净标准,但是每日进出手术室的人员较多、流动性大,人员皮肤、衣、帽、鞋等物品对手术室环境的影响较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所以要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清洁消毒,紫外线杀毒,每台手术完成之后,间隔1h作为清洁时间。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要穿戴无菌衣帽,做好防护措施。第二,手术器具消毒灭菌。手术中使用的器具种类较多,供应室需要的人员也比较多,很难对每一个人的清洗、打包、消毒灭菌等环节进行监控。作为手术供应室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正确步骤进行器具的清洗、打包、消毒灭菌。在手术室应用中,护士要做好配合工作,传递器具要准确,避免手术器具在传递过程中被污染。第三,无菌操作技术。无菌操作技术在手术室中经常应用,但是因为每一个医疗工作者对自身要求不同,加上带教差异,因此完全按照无菌操作标准进行难度较大。医护人员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标准,洗手工作要彻底,注重个人卫生。

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应用护理观察是一种有效提高手术是消毒隔离技术管理水平的方式。其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明确了消毒隔离技术管理的目标,确定了相关的标准,鼓励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第二,实现了信息的及时传递,能及时将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反馈,保证了管理控制的实效性。第三,护理观察标准和制度的细化,使得消毒隔离技术管理能保持客观性,对每个人的活动进行准确评价。第四,在护理观察中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对问题的原因、责任人进行了明确,指明了改如何改进。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应用护理观察能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能对消毒隔离技术操作中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指导性的改正措施,提升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陈玉荣,刘占芬.手术室消毒隔离的管理措施和办法[J].黑龙江医学,2010,12(10):789-790.

[2]冯德春.手术室消毒隔离的管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8):2225-2226.

手术室护理技能篇2

手术室工作专科性强,无菌程度要求高。尤其是现代新的医疗设备及器械不断涌现,器官移植、介入技术、腔镜技术、微创技术等新的治疗手段逐渐普及,使得手术室护理技术含量及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护生进入手术室实习,除做好标准预防,如何应用无菌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和学到更多知识是摆在护理管理者及手术室带教老师给护生带教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探讨如下。

1 手术室工作及护生双向特点

1.1 手术室工作特点

1.1.1 贯性工作特点:手术室工作繁杂,常因手术多、时间长需连续作战,工作人员易疲劳,体能消耗大。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整理,其工作分散琐碎,事无巨细,把护生集中在一起操作培训的机会少。

1.1.2 新的治疗手段导致的护理特点:随着外科学术思想和治疗观念的更新,新的医疗设备及器械随之不断涌现,新的手术治疗手段逐渐普及,使得手术室工作出现以下特点:(1)术式变化快,器械更新快;(2)专科性强,培训周期长;(3)面对多学科、多层次医生。

1.1.3 职业防护赋予的护理特点:在手术室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不可避免的要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或其他分泌物,经常使用刀、剪、针等锐利器械,这些作业均有职业暴露的危险,也迫使手术室护理必须按标准预防要求进行,这给护生带教增添了新内容,提出了新标准。

1.2 护生特点

1.2.1 环境导致的心理因素:护生从学校到医院,由于生活阅历少,无工作经验,对医院环境、手术室环境及医护人员陌生,心理素质较为胆怯和脆弱。

1.2.2 理论与实践应用的问题:护生所学的医学理论知识需要从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由于基护学中手术室护理缺如或无,护生在临床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对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联想分析能力较低,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常前后不连贯,或丢三拉四,或机械生硬。

1.2.3 标准预防知识有限:护生知识缺乏、专业技术水平低,未受到过护士职业防护的系统化教育,对职业危害因素了解不够全面,自我防护意识淡漠,面对手术新疗法的使用和职业防护标准的实施,护生不以为然。

1.2.4 无菌观念低:护生在各项护理操作中的无菌观念需要一个养成过程,护生进入手术室实习,无菌观念低,不熟悉手术室规则和无菌技术。

2 带教方法探讨与实施

2.1 带教老师选拔:选择在手术室工作5年以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通晓本专业护理理论和操作技术,知识全面、阅历丰富、观察敏捷、技术娴熟,专科以上学历,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师作为带教老师。

2.2 入科教育(第一周)

2.2.1 环境教育:(1)手术室布局与空气净化标准介绍:洁净手术室分为3区,即限制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进出手术室需遵循适宜的隔离程序。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不低于100000级,以适应高新技术对无菌程度的要求。(2)带教老师及工作程序介绍:介绍带教老师,让护生跟班尽快熟悉各班职责,熟悉常用手术器械的名称和用途,学会辨认各种消毒灭菌化学监测指示卡,熟悉常用物品摆防位置及原则,讲解巡回或器械护士的工作程序、重点与要求。(3)急救药械、品介绍:引领护生熟悉急救药械、品的使用情况和放置位置,布置护生学习科室常用药品,熟悉急救车内药品的药理作用、用法、剂量、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等。要求护生熟悉急救物品的摆放位置及拿放无菌敷料的原则。

2.2.2 规章制度教育:包括手术室一般规则、接送患者规则、查对制度、物品清点制度、安全防护制度、参观制度等。护生了解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使之在手术室实习期间的仪表、行为、态度、无菌技术操作符合手术室管理规定和手术要求。

2.2.3 专科素质教育:在入科第一天便告知手术室实习目标和教学计划,帮助护生明确须了解、熟悉、掌握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如在出科前须熟练进行小手术的器械、巡回护士工作,巩固无菌操作技术,了解手术室的工作程序和消毒要求,学会给手术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

2.2.4 法律意识教育:举例对手术室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方法,如防止接错患者、安排错手术,防止患者坠床、烫伤、烧伤,防止器械、敷料遗留患者体内,防止切口感染。组织护生学习手术室各规章制度,明确护生的法律地位和责任,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三查七对制度,从护生方面入手防范护理纠纷发生。

2.3 实施教学(第二周)

2.3.1 强调标准预防:按职业防护要求,开展标准预防,对护生讲解无菌技术原则,严格三查七对制度,使护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2.3.2 护士正确的职业影响:在职护士良好的职业素质势必会对初入科的护生产生正面影响,如崇高的敬业精神,灵活敏捷的工作作风,正确的防护行为,娴熟的无菌操作技术和与各科室医师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帮助护生树立职业荣誉感,处理好师生关系及与各临床医师的关系,能使之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规范操作。

2.3.3 培养动手能力:手术室护理工作专科性强。为提高护生动手能力,增强无菌观念,进行操作前,应先对护生进行讲解,再边讲解边进行演示,将各项操作的要点、难点及易出错点,特别是无菌要求,理论上讲清楚。在操作演示时,设置一些操作上容易出错的动作,与正确方法进行比较,让护生有感性认识;最后让其实际操作,让其他护生指出错误所在,加以改进,加深记忆。这种启发式教学,收效甚好。

2.3.4 新治疗手段的护理操作演示:护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腔镜技术、微创技术、介入技术在我院已大力开展,借此机会有针对性带教护生,使之在短时间内了解护理新知识。

3 讨论

针对手术室工作特点和护生学习需求特点,我们所采取的入科教育和操作演示及新技术手术配合培训满足了不同护生的需求。通过调查分析,95%的护生认为环境生疏是造成工作被动的最主要原因。我们所采取的入科教育可帮助护生尽快熟悉手术室工作环境和特点,消除紧张和胆怯的心理,增加适应性。通过操作培训与正面影响,可使护生接受新知识、了解新技术,使学生认识到无菌操作技术与标准预防在手术室工作中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这不仅加强了护生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还激发了护生对专业的学习热情,加强了学生的无菌观念,使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手术室护理技能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手术室共配置有12名护理人员,年龄20岁~42岁,平均年龄(22.4±1.4)岁;其中主管护师7名,护师3名,护士2名;本科以上学历6名,大专学历4名,中专学历2名。

1.2PDCA循环法

1.2.1计划阶段(Plan)分析现状

重点分析急诊手术室护士长和医院护理部门质控小组的质量控制报告,由此得知,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护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急诊手术室物品摆放混乱,急诊手术室管理不科学,急诊手术室护理人员配合不默契,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定等。原因分析:①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并没有相关标准规定,从而造成管理标准不一,管理混乱。②激励机制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有的急诊手术室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工作积极性差。③器械准备不齐、器械使用不娴熟、护士配合度差等是手术医生不满意的原因。④没有及时学习和掌握新业务知识和新技术。⑤很少组织开展急诊仪器操作技能和急救技术系统培训活动。制订质量管理目标和措施:为了提高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应该将急诊手术室有关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修改,对手术室配合、器械管理、护士素质、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急救配合的管理、手术室的管理等方面,结合临床实际,制订针对性、科学合理的操作要求和洗手护士巡回护士的质量考核标准,同时科学评价考核结果。建立手术室质量管理小组:护士长为中心,设立手术室管理质量小组,安排1名经验丰富、责任意识强的护师职称以上人员为组长,分区域负责。

1.2.2实施阶段(Do)

按照上一个阶段对急诊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调查结果,集合急诊手术质量考核标准规定,要求科室重点改进以下工作:①护士素质。引导护理人员积极改变护理观念,提高护理责任心。针对急诊手术室特征,组织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护理技能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护士长根据《护理人员职业操守和专业技术规定》制订护理人员考评表格,对护理人员各项操作进行科学考核,在质量分析会和晨会上公布成绩,对工作出色的护士进行奖励和表扬,从而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以良好的心态迎接工作。②手术室管理。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室物品按照规定摆放、第一时间进行补充。③器械物资管理。急诊手术室各贵重、精密的仪器必须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确保使用前后的有效性。一般器械物资按照规定进行检查、摆放、保养、消毒和补充。如果仪器出现问题,及时报告护士长。④手术配合管理。定期组织学习手术室专业操作技能知识。手术通知单出来后,巡回护理人员应该迅速探视患者,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罗列和准备患者手术需要的各种物资器械,如果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第一时间告知手术医生,并积极配合。洗手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手术步骤和解剖生理学知识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如果需要进行大型手术、疑难手术、新手术必须组织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讨论研究。按照规定执行查对制度,要求巡回护理人员、洗手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护理质量标准进行工作。⑤急救配合管理。根据急诊手术室具体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急救配合机制,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各种急救技术。配齐机动人员,急救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⑥消毒隔离的管理。严格实施手术室消毒隔离质量考核机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手术室的物表、空气、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一次性医疗废物的管理、术后终末处置、工作人员的手以及无菌器械包的管理等工作,引导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实施。

1.2.3检查阶段(check)

质量控制小组成员按照急诊手术室有关质量标准在日常工作中进行阶段性、重点性、经常性检查,把检查结果如实记载在质量控制评价表上,护士长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每月底组织开展质量控制会议,总结、评价、分析全月的护理质量。通过PDCA循环管理,急诊手术护理管理工作越来越规范化、专业化,其管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根据问卷统计结果得知,精密仪器的使用、新理论知识新技术的更新、医生患者满意度、患者安全舒适度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1.2.4处理(Action)

经过以上三个阶段,总结归纳所获得的信息,做好记录,并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在全院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公布护理人员综合考核成绩,指出问题、肯定成绩,使得急诊手术室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氛围。并根据问题制订了下一步质量控制措施,进入下一个循环。

1.3评价指标

在应用PDCA管理法后,质量控制小组对急诊手术室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环境管理10分、消毒隔离15分、人文关怀20分、护理质量监控20分、护理安全20分、护理文件管理15分。同时我院自制手术室配合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随机调查我院40名手术医生,6名麻醉师,共46名。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PDCA循环管理法也被称为戴明环,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其具体步骤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并不断循环,是目前各大企业质量管理采用的主要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我院在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通过4个阶段的循环管理深入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探讨出具体原因,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成为一种制度规范;并在循环管理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制订出各方面质量考核标准,逐步增强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整体水平。在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急诊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不断提高,值得注意的是,需要进一步明确急诊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责,具体工作落实到人,每一个循环完成后,将合理处理问题的措施制定为一种制度或工作要求,确保护理管理有据可依,并不断延续下去。

手术室护理技能篇4

[关键词]学生;护理;手术室护理;护理实验教学;模拟实验;合作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12(b)-107-02

手术室基本技能操作是外科学和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要求上既有其特性又有共性,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长期以来,由于专业不同、实验室设备相对欠缺、教学管理模式及教学理念等限制,该类实验教学多是以各专业的学生分别单项进行示教一练习一考核的实验教学方法为主,忽略了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特别是团队合作能力的技能,学生在接触临床实习后很难快速适应临床工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是实验教学的关键。我校于2007年开始创建省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打破学科界限组实验室,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围绕手术室工作的培养目标,采用医护合作式模拟实验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本校正在学习《外科学》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和正在学习《外科护理学》的护理专业本科生为教学对象。

1.2 方法

1.2.1 外科护理学教研室和外科学教研室的老师共同讨论制定合作式实验教学计划。两个教研室的老师集体备课,统一认识,制定出合作式实验教学计划,特别是合作完成部分,在实践技能操作要求上各有不同,根据专业要求合理安排实验课的比例和内容。

1.2.2 制定合理的考核评定标准。实验考核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80分为技能操作,20分为学生实验过程。

1.2.3 实验室的资源配置。①模拟手术室。包括更衣间、洗手间、模拟手术室、器械敷料室、麻醉后复苏室等。②有网络的多媒体教室。可供播放手术室技能操作的CAI课件及录像等辅助实验教学资料。③开放性实验教学网络资源。实验中心有专门的网站,上课前老师将网站和需浏览的资料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要上课前和练习过程中自行在中心网站上浏览辅助实验教学录像和老师实验教学幻灯片。④“双师型”教师队伍。由学校专职老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共同组建一支稳定的“双师型”实验教学师资队伍。

1.2.4 医护合作式模拟实验教学法在手术室技能操作实验教学过程中分为4个阶段进行。①第1阶段:课前预习阶段。老师在上课前1~2周将操作要求和评分标准发给学生,并将网上资源通知学生,学生提前预习。②第2阶段:教师角色扮演示教。每组学生20人(临床医学专业10人、护理专业10人)。由3名教师(外科学、外科护理学和实验教师各1名)分别扮演手术医生、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完成手术室基本操作及配合的全部程序。内容包括手术室环境的布局、手术人员的自身准备、打开无菌包、外科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等(以上为医护相同项目),铺无菌手术巾、清点器械、术中配合及术后处理(以上为合作项目)等。③第3阶段: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性学习和练习。安排每4名学生(医、护学生各2名)为一组,进行手术室基本护理技术操作训练,同专业学生之间互换角色。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不同病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讨论设计实验过程,医、护专业学生设计侧重点要求不同,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表达、观察能力、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此阶段通过老师考评和学生互评给出学生实验过程参与成绩。④第4阶段:技能操作实验考核阶段。4名学生为一组(医、护学生各2名),教师根据学生专业随机指定扮演各种角色。考核内容包括着装、手术室环境讲解打开无菌包手术人员外科洗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共同清点器械/手术区消毒铺巾无菌器械台的管理、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特殊器械辨认术后处理等。综合考评学生单项技能操作、合作意识和应变能力等。

2 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92.1%学生认为跨专业合作式手术室技能操作的训练能提高其临床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88.0%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认为跨专业合作式手术室技能操作训练使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能够较快适应手术室护理工作。100.0%学乍认为开放式的网络资源和开放实验室对学习技能操作非常有用。30.0%的学生认为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有待改进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3 讨论

3.1 现行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护理实践教学体系中,实验课时少;实验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特别是护理实验多为单项技能训练,以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多年来一直沿用示教一练习一考核的教学方法,几乎没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更没有跨专业的合作性实验,而外科大类技能操作有许多是需要合作完成的。但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得到这方面的训练。实验考核评定标准基本上以技术操作为重点。着重操作程序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动作的规范性和精确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3.2 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的优势

近年来高校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医护合作式模拟教学法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它打破了学科专业界限,模拟临床真实情景,实验教学设备及物品真实,与临床一致,辅以现代化的先进实验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采用情景模拟法教学,将学生置身于手术室场景之中。体验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价值,增强了做好一名手术室护士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因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医护合作式小组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不同思想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专业不通的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不断的交流、相互碰撞、相互磨合,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他人、分享彼此的观点看法和学习成果;也帮助他们学到一些与人相处、与人协作的技巧。同时跨专业的合作式实验教学改革也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改革,提高了带教教师的教学水平。

手术室护理技能篇5

回顾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发生的31台次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病历、手术和麻醉等方面的资料,参照《医疗护理操作技术规范》、手术室护理相关操作流程、工作职责和规章制度,分析导致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量表共设90个项目,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健康水平按得分高低分为5个等级,分数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压力测评,量表由35个项目组成,概括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患者护理及管理和人际5个因子。压力按得分高低分为4个等级,得分越高,表明压力程度越大。

2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人为性原因所致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构成比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变量关联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构成情况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第一原因为统计目标,各项原因构成。

3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情况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评价总分为(83.45±35.47)分,中国成人常模心理健康评价总分为(129.96±38.76)分[4],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源情况33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各因子平均得分:护理专业及工作(2.77±0.77)分,时间分配及工作量(2.54±0.76)分,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2.13±0.84)分,患者护理(2.54±0.73)分,管理及人际(2.09±0.63)分。按护龄、职称将手术室护理人员分层,各层次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比较情况。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与压力源相关性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与整体压力呈正相关,其中与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4个方面相关性明显(P<0.05),与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相关性不大(P>0.05)。

4讨论

引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可归因于上诉5个压力源因子。说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心理素质与手术室风险密切相关,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心理素质高低可影响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决定手术是否能够顺利完成。除此之外,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情况还表现出一定的趋向性,以中年资的护师压力较高,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年资的护师经历丰富,事业处于上升期多为科室主要骨干力量。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现状。

5措施

进行自我调控现代医学模式已成为发展必然,护理人员应摒弃过去被动服务、单纯技术操作观念,转变为主动服务,能够对患者心理、生理、环境和社会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管理层可运用价值或情感激励法鼓励护士相信自己,促使其提升自我价值。工作压力这把双刃剑,适度则激励员工提高业绩,过度则可引起不良身心反应,导致身体、心理和行为等异常。医院应依法制定相应职业防护措施,优化工作环境和设备配置,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业余活动,注重思想交流,关心、理解和尊重护士,减轻其心理负担,营造美好、和谐的人文环境。实行弹性工作制手术室护理人员多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若不及时疏导和调适,可能引发诸多负面影响。手术室管理人员应根据预计工作量,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计划性分配,实行分组轮替制和当班、待命补足制,使手术室护理人员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缓解工作压力。提高整体素质手术室护理人员不仅需具备与医生配合完成手术的能力,还应具备应变能力、病情评估能力、边缘学科知识和沟通技巧。手术室可以通过建立技术能力考核体系,进行新知识、新技术专项培训,新仪器模拟演练,开展学术交流,个体化培养年轻护士的业务技术和应急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保障手术安全。通过医院整体讲座、科内讨论等方式使护理人员补修护理心理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知识,传授正确的人际关系模式,排除不良情绪干扰,强调医护和护患沟通,保持心理平衡。

手术室护理技能篇6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

医疗改革的深入,增强了人们对医疗健康和医疗安全的要求,患者安全成为医院安全管理的关键[1]。作为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手术安全管理不容忽视,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具有密切关系,所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将安全文化这一管理思路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室因护理导致的差错事故,从而提高护理治疗质量。

1 护理安全文化概述

护理安全文化涉及护理文化和护理安全两方面内容,护理文化是护理人员共有的医疗观,由各要素组成完整体系,如高效的护理管理体制、严格的护理规章制度、严谨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等,指的是在现代医疗体制下,贯彻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护理文化意识,还要将之应用于实践,才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安全指的是护理实施过程中,保证患者生理、心理或功能不受医源性损害,同时通过护理,提高患者生理、心理或功能原有损伤的康复能力。在具体实施中,需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护理模式和工作作风,并建立完善的体制。手术室护理中,建设护理安全文化,可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有效识别、预防差错事故,切实保障患者安全。

2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

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的功能。在护理服务方面,护理安全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攸关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手术是一种治疗方法,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性等特点,手术室护理若出现差错,轻者延误手术,影响患者治疗,浪费手术资源;重者使手术部位出现错误,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造成重大医疗护理差错事故 [2]。所以,手术室护士长必须高度重视医疗安全。随着现代化优质护理体系的建立完善,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建设护理安全文化的作用还包括:①规范手术室护护理模式和护理质量评估标准;②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模式明确"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基点;③为护理质量提供"患者满意度"这一重要的评估指标;④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使护理人员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3 常见的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在手术室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主要有:①患者错误:由于护理人员没有正确查对和采用2个标志物识别患者,极易出现接错患者、手术间错放患者等问题;②手术部位错误:由于术前没有标识手术部位,没有仔细核对病历、影像学报告就对患者进行安置,流于形式的进行安全核查,以致手术时手术部位;③用药错误:错误核对药物标识,错误执行口头医嘱,没有贯彻落实三查七对制度;④电灼伤:患者皮肤直接接触手术台金属部件,使用电刀时因含碘消毒液未干燥导致电灼伤;⑤异物意外留置:没有正确操作医疗器械及按照规定清点、查对、放置手术操作相关物品,以致遗留异物;⑥手术部位感染:没有按照标准对器械物品、手术人员手进行消毒灭菌,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无菌操作,抗生素使用不合理;⑦碰伤、坠床。将患者接送出入手术室,或者移至手术台或推车时,由于没有固定好,没有人协助,使患者出现意外,如碰伤、坠床等。

4 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的建设与患者安全管理措施

4.1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文化观念 在医院文化中,安全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助于提高医院医疗活动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水平,提升医院社会竞争地位。医疗单位相关负责人也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安全措施,同时积极带领护理人员树立"积极主动预防所有不良事件"的安全文化观念,并在手术室护理中付诸行动。

4.2建立完善手术室护理制度 我国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起步晚,相关制度尚未完善,各医疗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以患者为中心,建立完善手术室护理制度,为其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手术室护理制度主要包括:①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术前,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及护理人员与综合考察患者病情,有针对性地制定医疗方案;术后,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及护理人员核查患者手术部位和手术效果,对手术安全度进行评估。②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设护理缺陷登记本,定期汇报总结手术室内发生的医疗差错,发生不良护理事件后,及时进行科内讨论,上报特大医疗差错,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可警示和约束的护理人员,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4.3正确使用医疗仪器 正确使用医疗仪器有助于保障医疗安全,所以,需加强医疗仪器使用者使用教育,并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医疗仪器操作者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供应商需提供医疗仪器操作说明书,使用时按照操作步骤;加强训练护理人员操作常用和急救医疗仪器,使其操作方法正确规范;各临床专科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训练,同时向专业工程师反映医疗仪器使用情况,确保和维持仪器质量和性能安全良好。

4.4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和心理培训 护理人员因学历差异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护理人员护理技能难以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而且现代医学和手术科新型医疗设备的发展引入,使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薄弱制约了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所以,应根据医疗体系整体建设水平,有针对性地的培训护理人员整体护理技能。并定期开展集体活动,促进护理人员间的相互交流和信息共享。

5 结语

医疗技术和微创外科的不断改进发展,扩展了手术医疗的应用范围。手术医疗是一种侵袭性治疗方法,护理难度高,复杂性强,安全隐患高,而作为手术治疗的重要实施场所,手术室不仅配合完成手术,也影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因此,建设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有利于激发手术室工作人员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减少安全意外和护理差错,从而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吕刚,姚红玲,王龙.手术室患者安全现状剖析与应对策略[J].临床决策与管理,2012,33(4B):76-78.

手术室护理技能篇7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分析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结合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能让手术室的医疗事故发生率有效降低,让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结论结合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能让手术室护理质量有效提升,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最终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在医院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手术室护理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影响。手术室的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应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从生理和心理方面为患者提供全面周到的护理服务,让手术能有效开展,最终让手术环境更加可靠和安全,让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提高[1]。本研究主要调查分析了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希望能让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得以提升。

1分析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

1.1医院管理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手术室护理的现有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已不能有效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面对这种情况,医院方面如果不能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就可能发生无章可循的情况,进而让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随意性增加,最终让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受到影响。例如护理人员没能对手术中所使用的物品进行准确记录,没有对使用过的物品进行及时准确的清点,进而对手术的完成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发生一系列的医疗事故,如在患者体腔内遗留手术物品等。

1.2护理人员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和其他临床科室相比,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另外护理工作的节奏快,就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以上因素都会让手术室的护理工作风险性增加。部分手术护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工作责任感不强,工作中存在懈怠的现象,而且对经济效益过于看重,工作效率不高等,都可能让手术室的护理风险性增加。例如在术前,护理人员没能向临床医生提供有关患者的护理记录;没能对术前敷料进行及时清理等;护理人员在术后没能对患者使用过的设备和仪器进行详细记录等[2]。

1.3护理技术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部分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不强,不熟悉手术室护理操作的相关细节,在实际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容易发生差错。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项先进医疗设备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来讲,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应不断学习新技能和新知识,对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不断钻研,进而让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提高。

2防范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措施

2.1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在手术室的护理经验、法律意识以及安全意识方面,部分护理人员还比较缺乏,不重视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没能正确认识到因为自身工作失误可能对患者和医院造成损失,所以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较高。面对这种情况,医院应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开展相关的护理安全教育和法律法规的培训,让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得以有效提升,进而来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规避。

2.2对手术是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和医疗服务行为进行规范。和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相比,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如果不能熟练掌握相关的护理操作技能,则不能有效满足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实际要求。医院应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和医疗服务行为进行规范,对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进行强化,让护理人员的自身护理操作技能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并加强专业考核,让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得以逐步提高,最终让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得以保证。

2.3对手术室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医院在配置手术室人力资源时应综合考虑医院的自身情况,实际来讲就是应按照医院的手术台使用率、病床数、急诊手术的数量以及医院的科研、教学任务来进行配置。正常情况下手术台和手术室护理人员之间的配置比例为1/2.5-3;当医院的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增加时,就可以将手术台和手术室护理人员之间的配置比例调整为1/3.5。在配置人员时,应对人才梯次进行科学配置,也就是应该根据一定的比例,来对各级职称人员进行科学分配,让人才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更加完整,在医学科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及时调整该体系,进而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让人才的作用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不同年龄段的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分配,根据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护理人员的年资,将其分成不同的层次,通过新老搭配的方法,有机结合手术室护理工作和人才培养[3]。

2.4加强和手术患者的交流沟通。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让患者的自信心提高,让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有效缓解,让患者的心情保持平稳,进而来更好面对临床治疗。护理人员应加强和患者的交流沟通,并对患者的内心想法进行认真倾听,最终让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提高,让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度得以保证。总之,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较多,临床中应针对手术室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进而让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质量得以提升,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最终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医院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王蓓.论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策略[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5):117-118.

[2]董洪玲.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5(38):229-229.

[3]欧阳冰玉.关于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讨[J].当代医学,2015,21(21):97-98.

手术室护理技能篇8

doi:10.14033/j.cnki.cfmr.2016.5.043

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将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护理实践的媒介,它是培养技能型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每年都将要接收来自于不同大中专院校的护理专业实习生。由于手术室具有工作强度较大、专业知识面较广、工作风险较大等特点,加上工作环境特殊、工作时间不固定等因素,使得手术室实习生容易产生恐慌心理和厌倦情绪,这将给手术室的临床带教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带教的老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1-2]。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有利也有弊,已不能适应现代带教管理的新需求,这是每一个带教老师均要认真对待的问题[3]。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提高护理临床带教的质量呢?这急切需要带教工作者积极地探索与创新带教的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在创新实践中积累经验、交流经验,不断地提高护理临床带教的质量和效果。

1 带教老师专业素养的培养与选拔

带教老师的专业素养对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老师有效的带教方法能提高实习生的护理技能、促进实习生实习的综合效果、培养实习生的综合素质。

1.1 带教老师必备的专业素养

带教老师应具有以下的专业素养:(1)带教老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医院的手术室的规章制度,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主人公的态度投入带教工作,爱护手术室的公共财产。(2)带教老师应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3)带教老师应具备较强的带教能力,耐心细致的服务作风。(4)带教老师应全面掌握手术室的护理程序、新技术、整体业务等情况,并熟知实习生的相关信息。(5)带教老师应有耐心、细心、宽容心和自信心。(6)带教老师应因材施教,善于挖掘实习生的潜能[4]。

1.2 提高带教老师专业素养的方法

提高带教老师专业素养的方法:(1)带教老师应定期地接受带教技能等业务培训,以提高自身的带教能力。(2)带教老师应通过刻苦的学习和钻研,掌握扎实的带教理论基础知识。(3)带教老师应将带教理论与带教实践相结合,改革不合理的带教模式,创新带教的方法,在临床带教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4)带教老师应多借鉴他人带教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本手术室的实际,有效地应用到带教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带教经验。(5)带教老师应经常交流带教心得和经验,互勉共进[5]。

1.3 带教老师的选拔

带教老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业务精良、良好的沟通及协调能力。由手术室护士长亲自担任总带教老师,负责实习生的接待与管理工作。并接受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统一安排的带教老师基础操作培训,规范各项基础操作,根据笔者所在医院编订的《手术室带教老师技能与管理手册》进行统一培训,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方式。

2 带教目标与实习护生能力培养

2.1 带教目标

针对在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实习的护生,应实现的带教目标有:树立正确的护理服务理念,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与业务素质;熟悉手术室工作环境、工作制度及管理要求,熟悉白班、夜班的工作内容及各岗位的职责;所有侵入性操作均应有老师指导,实习护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进行手术室常见专科技能操作;掌握常见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对手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6];加强无菌观念,牢记无菌原则,掌握正确的刷手方法;掌握常用手术器械的名称、使用方法、消毒方法及保养方法;总带教老师亲自参与带实习生,分带教老师负责一对一带教和管理;组织实习护生参加手术室小型业务学习,并对其进行业务知识提问;每组实习护生均实行入科评估、出科召开座谈会,评价护生的实习效果,征求同学意见,并将反馈意见带给各带教老师,及时改进带教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手术笔记、手术教学查房;熟悉各种腔镜手术的原理、用物及特殊仪器的操作方法[7-8]。

2.2 实习护生能力培养

护生在手术室实习的过程中,带教老师应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1)应该教会实习生学会“三动”:动脑、动手、动口。动脑即将护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学会观察病情,分析病情;动手即让实习护生学会掌握各种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掌握专科护理技能;动口即让实习护生学会与患者沟通,学会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2)实习护生遇到问题做到“四多”: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沟通[9]。

3 手术室护理带教新方法的探索与应用实践

3.1 不同带教方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带教工作者们对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方法进行了长期不懈地探索与实践,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带教方法。王明霞等[10]提出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此教学方法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以促进学生的自学动机,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徐晋霞[11]提出三项分析法(即组织分析、内容分析和人员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张晓弘等[12]提出主副双人带教模式在手术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主副带教老师之间共同合作、及时沟通,互相弥补带教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副教学模式以2∶1的配比模式,即由2名带教老师共同指导1名实习护生。梁亚男[13]提出循证护理带教在手术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循证护理是护士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学的证据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指导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科学、经济、有效地护理服务的临床途径,能够增强护生实习的兴趣。

3.2 “三融合、三通过”带教新方法的提出

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在多年的临床护理带教实践中,学习与借鉴他人有效的带教模式和方法,特别是在“一带、二看、三放手”(“一带”是实习前期由带教老师带着学生做;“二看”是实习中期由带教老师看着学生做,随时指导;“三放手”是实习后期由带教老师让学生独立做,放手不放眼,严格把关)的带教实践基础之上,结合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的实际情况,融入了新的带教理念,于2008年初步提出“三融合、三通过”带教新方法,并有效地应用到手术室临床带教的实践过程中。

3.3 “三融合、三通过”带教新方法的含义

“三融合、三通过”带教法的含义是:“三融合”即带教老师的教与实习生的学融合在一体、实习生的学与做融合在一体、实习生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真正地融合在一体;“三通过”即实习生通过了实习的理论考核、实习生通过了实习的技能考核、带教老师通过了评教考核。

3.4 “三融合、三通过”带教新方法的应用实践

手术室临床带教的时间一般是4周,即带教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1)第一周(带教前期):前1~2 d,由带教组长介绍手术室的布局、设施和带教计划;第3~7天时学习护理职业道德规范、手术室的规章制度以及人员的分工职责,讲解常用器械的名称、功能,缝针、缝线的知识技能,传递器械的规范姿势,无菌技术操作方法,并进行针对性的操作示范,讲解常见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在老师指导下书写各种手术护理记录单,最后对本周实习情况进行小结。本带教阶段须达到的一个融合目标是:带教老师的教与实习生的学真正地融合在一体。(2)第二、三周(带教中期):以“实习生的学与做融合在一体、实习生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真正地融合在一体”这两个融合为实现目标,组织实习护生参加科室小型业务学习,并对其进行业务提问。由带教老师采用“一带一”的方式精讲示范戴手套、洗手、穿针引线、穿脱手术衣、静脉留置针、电动手术床、电动止血带等基本的操作技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各种常见手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掌握病情观察要点。初次洗手上台时须由经验丰富的老师亲自带教,做巡回护士时,须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巡回任务,每个带教老师须有耐心和细心,放手不放眼,并鼓励实习生要眼疾手快、头脑灵活、腿脚麻利,在遇到突发问题时,应沉着冷静、及时解决。逐步掌握中、小型手术的物品准备、各种手术体位的摆置、填术护理记录单的方法、进腹手术清点物品、手术中的无菌操作、手术后患者的包扎、保护及护送等。使实习生在护理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巩固与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真正地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3)第四周(带教后期):以“实习生通过了实习的理论考核、实习生通过了实习的技能考核、带教老师通过了评教考核”为带教目标,具体的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和评教考核。理论考核:有关手术室的规章制度、人员职责、护士的职业道德规范、无菌概念、护理常识等相关理论知识,由带教老师对实习生进行口头提问,并记录考核的成绩。技能考核:无菌操作技术,例如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静脉输液、整理无菌器械台等。评教考核:根据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评教意见和要求,以及带教老师们之间的互评意见,对带教老师进行综合考核[14-15]。

3.5 “三融合、三通过”带教新方法的实施效果

经过8年磨一剑的不懈努力,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在临床护理带教方面所取得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已经在市内外产生积极的学术影响。2015年7月,手术室通过对63名临床护理实习生进行“三融合、三通过”带教法满意度问卷调查,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四种类型,发放63份问卷表,收回有效答卷表60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3名(71.67%)实习生对“三融合、三通过”带教法表示非常满意;14名(23.33%)实习生表示满意;3名(5.00%)实习生表示基本满意,无不满意的实习生。统计数据表明,“三融合、三通过”带教新方法的实施效果非常明显。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三融合、三通过”带教新方法在临床护理带教方面的应用实践成绩表明,该带教新方法能较好地满足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带教的质量,达到带教老师与实习生“双丰收”的效果。

上一篇: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情况汇报范文 下一篇:消防演练的应急预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