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改革措施范文

时间:2024-03-04 17:37:18

市场化改革措施

市场化改革措施篇1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简要历程和发展趋势

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所走过的历程,大致经历了渐进的过程。2004年之前,我国分步骤放开外币存贷款利率;2004年1月,贷款利率上浮由基准利率的1.3倍扩大到1.7倍;2004年10月,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为基准利率的0.9倍,城信社和农信社贷款上限为基准利率的2~3倍。建立存款利率下浮制度,下限为0;2006年8月,商业性个人房贷利率下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85倍;2008年10月,扩大到0.7倍;2012年6月,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0.8倍,个人房贷下限仍为0.7倍。存款利率允许上浮1.1倍。本次调整,贷款利率取消下限,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

我国利用9年时间,分步骤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此次又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发出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信号。下一步,条件成熟后,存款利率的上限也将放开,银行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对金融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看,这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其实质是进一步减弱政府对利率市场的干预,充分利用和发挥市场对金融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商业银行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从企业发展看,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中小企业、实体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从商业银行看,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方式,提升服务水平。

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影响

第一,价格竞争加剧,存贷利差缩小。利率市场化将改变商业银行单纯靠存贷利差和存贷款规模扩张获取利润的状况,各家银行将不可避免地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制定有竞争性的存贷款利率,大幅提高资金成本,压缩利润空间。

第二,收入结构改变,业务转型加速。利率市场化后,与存贷款有关联或有替代性的中间业务金融产品与服务定价体系也将逐步放开管制,实现市场化,给中间业务发展赢得空间。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完成了利率市场化,带来了银行业经营模式的重大转变。以美国为例,利率市场化之前,美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比长期处于不到20%的水平,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开展和完成,银行加大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力度,非利息收入占比在1999年金融自由化改革完成后达到43%,之后进一步提升。

第三,总体运行平稳,局部风险加大。利率市场化后,各商业银行受政府干预程度会有所减小,商业银行处于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将不断完善内部机制,强化财务硬约束。市场会产生合理、均衡的价格,市场运作更加规范、有序。但同时,个别内部管理有缺陷的银行,在遇到资金紧张时,问题突然暴露,可能采取更加冒险的做法,用不正常的利率展开竞争,如通过高息揽存或发行高收益产品获取资金,以掩盖资产负债表出现的问题,缓解资金压力。这种做法会扰乱正常竞争秩序,加大局部风险。

第四,市场地位改变,竞争出现分化。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原有市场格局可能被打破,竞争形势更为复杂。竞争不利,将会出局,优胜劣汰。商业银行机构数量将会出现增减波动,最终银行集中度增加。美国利率市场化前后,商业银行机构总数由14229家减少到6840家。资产规模最小的机构生存空间被挤压,其资产份额从12.2%降低到1.2%。而同期资产规模最大的机构资产份额则从28.3%上升到77.7%。

三、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总体来说是挑战大于机遇。面对利率市场化的趋势,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采取针对性措施,化危为机,未雨绸缪,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和先机。

第一,确定议价底限,提升议价能力。利率市场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传统优质客户要求下调贷款利率,并根据各家银行竞价结果,重新分配贷款份额。商业银行应做好客户重新定价的准备,测算综合贡献度和盈亏平衡点,给出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为竞价做出指导。同时,要改变过于倚重大中型企业的信贷结构,通过小企业及个人类贷款提高资产收益率。

第二,建立操作性强的资金定价体系,实现贷款科学定价、精准定价。推进按产品、客户、部门进行细分和成本核算,使单一产品的成本费用、风险和回报可界定、可量化,单一客户的风险、报酬和贡献度能够准确计量和分析,为定价提供依据和标准。虽然定价体系相当复杂,构建过程不能立竿见影,但作为现代银行的重要管理工具,不可逾越,不能替代。在市场基准利率基础上,可以参照合理的成本收益方法,确定基准利率水平,再使用客户盈利分析模型确定不同客户的利率水平。同时综合考虑风险补偿、费用分摊、客户让利幅度、产品收益相关性及提前还款、违约和展期等价格调整因素,确定最终价格。建立分级授权的价格决策与管理机制。

第三,拓展市场中的蓝海,寻找新的收益支撑。拓展中间业务发展市场,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简单地说中间业务就是银行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此项业务具有占用资本成本低,风险小,收入稳定的特点。既规避了存款竞争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弥补利差收入收窄的损失。可以说中间业务将来会是各大商业银行用以规避利率市场化改革给银行造成竞争压力的主要手段。因此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商业银行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冲击的有效武器。

第四,突出利率风险管理,实施动态管理。我国商业银行要提高资本充足率,防范流动性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的今天,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是决定其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充足的资本永远是防范风险最稳固的基石。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抵御风险通常采取质量管理、风险定价、提取减值准备等形式。但是在所有的风险防范措施中,资本是最后的防线。放弃了资本也就意味着放弃了最后的希望。在资本充足的情况下,无论发生什么风险,银行都可以应对自如。所以,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不断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强抗风险能力,守住最后的保命手段是重中之重。

市场化改革措施篇2

证监会目前正在研究创业板市场改革措施,适当放宽创业板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财务准入指标,提高市场覆盖面,相关改革措施将在研究成熟并履行相关程序后实施。

改革创业板市场,放宽创业板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财务准入指标,约束上市公司诚信行为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收购人以及上市公司承诺及履行》,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等创业板主要制度措施进行大修,顺应了国家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不但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精神,而且也是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具体工作部署的一部分,是市场盼望已久的制度补漏和制度革新举措,值得各方期待。但与预期相比,创业板改革措施的正式出台时间可能会稍晚。

从证监会1月3日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收购人以及上市公司承诺及履行》及目前透露出的允许互联网与高技术公司在未盈利的情况下也可以IPO、取消业绩连续增长和30%的增长要求等改革措施看,修订后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及其配套改革措施,譬如放宽盈利能力要求,强化信息披露等改革举措,应该说将更能体现公平、效率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修法原则,防止拟上市企业为了达到较高上市标准而造假或“虚假承诺”的利益冲动。

由于完整的创业板市场改革措施尚未正式对外,上述已经的上市公司新规和被披露出来的这些创业板IPO新规信息,多数尚只是具体技术操作细则的改变,基于过往创业板“三高”的不光彩经历和“万福生科式”疯狂财务造假的教训,创业板IPO修订之处绝不仅于此,也不应止于此。在“注册制”业已成为我国IPO监管政策近期既定选择的背景下,为国内整个IPO制度修订打头阵的创业板IPO新规的另一个重要使命应该是,体现最低程度行政审核原则,在确立刚性IPO条件的基础上减少行政审核的环节和审核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空间,为实施“注册制”铺平道路,以免创业板IPO新规朝令夕改。

根据国外成熟市场的创业板监管经验,创业板IPO的立法本质上是上市条件和上市过程法制化、程式化的过程,并通过行政监管、司法监管、自律监管和社会监督的共同作用予以实现,这几乎是一切创业板成功国家的法律标准制式。此番我国资本市场推动IPO“注册制”实施,作为典型的“新兴+转轨市场”,其创业板IPO立法实践在不背离我国基本国情的情况下遵循国际成功立法范例进行借鉴式立法,将一些反映证券市场规律且符合我国行政改革精神的市场化立法原则落实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及其配套措施的具体制度条文,譬如注册制下的最低限度审核原则、审核自由裁量权严格限制制度、信息披露综合司法保障原则等,无疑也是明智的立法选择之一。

笔者认为,在创业板IPO新规的立法上,所谓的渐进立法更容易让投资者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投资困境。与其担心放松上市条件或审核条件会造成劣质公司上市,倒不如从现在开始就领会IPO“注册制”的真谛――行政的归行政,司法的归司法。不要奢望行政监管一家可以解决IPO中的一切事情,也不要希望仅通过降低发行上市条件就可以减少IPO财务 造假。

因此,在创业板市场改革上,相关制度建设的“步子”还可以迈得更大一点。为避免“挤牙膏”式立法和短时间内让投资者陷入“法律不确定性”带来的纠结之中,当下的创业板市场改革应该参照“注册制”的规定主动大幅度进行制度革新,而不是被动进行制度反复修改。

市场化改革措施篇3

【关键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模式;政府渐进型改革模式

在资金优化配置中,利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势在必行。通过利率市场改革,可以在资源配置中更好的发挥利率的作用,促进资金的合理流动和优化。本文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尝试提出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顺序,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1.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模式

以建立以货币市场利率为基准的金融体系为基准,发挥货币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的改革称为利率市场化改革[1]。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利率体系进行优化,实现资金配置的优化。从当前国际范围内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案例中,可以将利率市场化模式分为三个基本模式。

1.1市场驱动型

市场力量是市场驱动型改革的动因,通过金融创新,金融机构对利率管制进行规避,从下而上的促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成功的几率较大。典型例子有德国和美国。

1.2政府激进型

由于经济形势的恶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偏低,需要由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短时间利率改革。改革容易出现反复或者失败。典型例子有拉美国家的改革。

1.3政府渐进型

当宏观经济形势较好,经济市场化的发展程度达到了一定水平时,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条件。政府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推动,改革自上而下的、分阶段的渐进进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往往谨慎的进行每一步的推动,改革的成功率较高。典型例子有香港和日本。

2.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

2.1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趋势

参照各国的市场化改革模式,对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进行界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资源配置中逐渐确定了市场的基础地位,利率作为资金价格,同样要以市场作为基础。我国改革开放迄今已有30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两个基本内容。首先是对利率管制进行逐渐的放松,以存款利率来限制利率上限,以贷款利率来管理利率下限[2]。其次,短期基础利率以SHIBOR为代表,中长期基准利率体系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代表。总体而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直至2011年,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实现了货币市场、商业票据、金融债、企业债、外币存贷款。我国已经部分实现了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2.2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类型及其原因

对国际上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进行比对,我国的市场条件明显不能匹配市场驱动型改革模式,因为该模式出现较早,对经济市场化程度有着很高的要求。而政府激进型改革主要由政府进行推动,其改革的时间过短,改革结果容易出现反复,且造成很多经济问题,我国也不属于政府激进型改革模式。

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更为接近日本与香港的政府渐进型利率市场化改革。1996年至2000年,中国进行了对货币市场交易、商业票据和金融债、企业债中的市场定价,不再限制价格。2000年至2003年,中国分几步对国内的外币存贷款利率进行了放开。2003年至2004年,中国进行了银行存款定价权和贷款定价权的扩大,2004年的贷款上浮范围突破了2003年以前的30%,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7倍,2004年又取消了贷款上浮封顶,但没有完全放开上浮。2004年不再对银行存款利率的上浮设底。2006年,我国对商业性个人住房的住房贷款利率浮动范围进行了扩大,浮动的范围达到了基准利率的0.85倍。2008年,我国的商业性个人住房的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已经达到了基准利率的0.7倍。

从制度的变迁来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的推动下进行,推行的步骤比较谨慎。因此,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属于政府推动的渐进型改革模式。

3.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序

确定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模式之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否有一定的顺序,并且应该如何制定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3.1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步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步骤有两个: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和放开贷款利率的下限[3]。借鉴香港与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在确定二者的放开时点,需要对当时的宏观经济条件进行观察。宏观经济条件会对银行业在放开利率之后的稳定情况产生影响,例如物价水平的情况、经济增长的稳定情况等等。当货币政策趋紧、物价水平较高时,则有利于对贷款下限进行放开,当货币政策宽松、物价水平较低时,则有利于对存款下限进行放开。制度保障在存贷款利率放开的进程中必不可少,其中最重要的制度保障就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就是建立良好的银行业退出机制。

3.2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后续步骤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持续推进中,后续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应当包括四个基本步骤:放开短期存款利率上限、放开长期存款利率上限、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4]。至于这四个步骤的具体顺序,还要对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观察,并考虑银行业受到改革措施的影响。

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性关系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较好,金融业发展形势稳定,能够支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的总体处于经济稳步增长时期,增长情况稳定,且金融深化的水平较高。虽然当前仍需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是银行业已经具备了较高水平的资本充足率,具有较低的不良贷款率。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90年代以来,年平均增长率更是超过了10%,这种增长趋势还将继续延续下去。因此,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后续改革的主要影响还是银行业受到相关措施的影响。

3.3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逻辑顺序

①要对金融发展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进行改善,做好制度性铺垫和宏观环境铺垫,为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做准备。

②银行盈利与利率市场化的关系中可以看出,受相关措施影响较小的是中间业务收入较大的银行。为了使银行能够承受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冲击,要对银行的业务结构进行优化。

③对长期存款利率上限和长期贷款利率下限进行放开。

④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⑤从银行利润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对银行经营冲击较大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是短期存款利率的放开。因此,对于短期存款利率的放开要放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逐渐进行推进,以免银行联营受到过大的冲击而产生振荡,影响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

商业银行要对自身受到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的冲击程度进行测算,并对业务结构进行转型,积极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为迎接后续改革措施做好准备。

4.结语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属于政府渐进型改革,且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成果。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对宏观经济环境和银行业的影响进行综合考虑。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要借鉴成功的类似经验,稳步推行、循序渐进。银行也要积极做好结构转型,适应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文宝,刘恩齐.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经济危机视野下的新探索[J].时代金融,2012(01)

[2]程振轩.农村信用社应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2(07)

[3]吴海军,庞介民.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06)

市场化改革措施篇4

一、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例1 “农奴制改革后,工厂、矿山、铁路的工人数量迅速增加。1865~1890年增加近一倍。到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无产阶级各阶层的总人数将近2200万人(相当于全国人口的18%),其中在大工厂、矿山和铁路部门的产业工人约280万人。”这段材料与农奴制改革的哪项措施有关( )

A. 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 农民通过赎买可获得一块份地

C. 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

D. 建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

解析 题干中材料展现的信息是农奴制改革之后,俄国工人数量陡增,这说明工业领域出现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如果转化问题,此题相当于在问“农奴制改革的哪项措施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

“二一九法令”规定农奴自法令颁布之日起获得人身自由权,可以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地主不能再把农奴当做商品买卖、典押或者交换。所以农民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权。当农民无法养家糊口时,就会到市场上出卖劳动力,这样就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B、C选项也是农奴制改革的措施,但是其影响并不在为资本主义提供自由劳动力方面。D选项是亚历山大二世在政治领域的改革措施。

答案 A

点拨 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两点:一是对材料的审读能力;二是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同学们在读材料的时候,首先要读懂材料在讲什么,先解读材料,然后学会将材料的内容转化为熟知的知识点;其次,这类考题注重的是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不是单纯识记。例如选项中多个选项都是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但是每一项措施各自会产生的影响和具有的作用都不同,只有真正全面理解了各项措施才能准确解答。

二、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金

例2 “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富农,为积累资本,除了以代耕的方式剥削贫农以外,还用高利贷对农民进行盘剥。富农就是依靠这种掠夺性的剥削,添置新式农具,购置耕地,雇佣大批劳动力,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经济。”由此可见,农奴制改革之后,地主通过对农民的剥削( )

①完全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②促进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积累了资金 ④富农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农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农奴制改革的一大局限性在于其本质上承认了地主对农民的合法剥削,使得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但是农民购买份地缴纳的高额赎金、农民所受的沉重剥削都一定程度上转化成了地主、富农在农村发展工商业的资本。所以说地主、富农对农民的沉重剥削并非完全阻碍社会进步。

相反,这些剥削而来的资金成为了地主、富农积累资本的一种重要方式,用以投资农业以及工商业,从而进一步改变了俄国农村旧有的封建土地生产方式。地主以及富农开始采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农业,这样,农奴制改革之后,俄国农村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①太过绝对化也不符合事实。

答案 B

点拨 这类选择题是材料题与组合题的结合。特别是当题目中的材料给予的信息量较多时,同学们要充分的利用这些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是对所学知识的补充。一旦不能清楚的记起知识点时,可以从题干中找出部分答案。例如“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经济”这些信息就隐含了答案。此外做组合题时,可以使用排除法的做题技巧。

三、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市场

例3 “随着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富裕农民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同时购买日用品及生产资料。”这表明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 )

A. 自由劳动力 B. 资金

C. 市场 D. 政府政策支持

解析 如果忽略材料,直接看问题,这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也都是农奴制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因素。但是材料给出的是富农在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信息,这说明农奴制改革之后,农村中分化出来的富农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活动,这显然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

答案 C

四、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例4 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是( )

A. 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B.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D. 农奴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解析 农奴制改革是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首的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并且改革后,俄国的政治制度仍保留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制度仍然保留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但这并不能说农奴制改革是属于地主阶级性质的。

判断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核心在于这场改革是否从根本上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据前面几题所述,同学们知道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总体说来,这一场改革虽然保留很多封建残余,但它从根本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俄国开始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所以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答案 B

点拨 判断一场改革的性质不能单纯的只看改革的领导者,关键是判断这场改革能从根本上促进哪种经济的发展。

农奴制改革是推动俄国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在学习这一改革时,同学们要重点注意这场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要能够理解每一项措施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后果,而不是单纯的记忆改革措施。只有真正理解了每条措施的意义,这样才能明白农奴制改革作为俄国历史转折点的重要性以及这一场改革的资本主义性质。

1. 1861年改革对俄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主要表现在( )

①扩大了国内市场 ②农奴的解放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③大量“赎金”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 ④农奴获得小块土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A. 改革改变了原有的政治制度和土地制度

B. 改革由资产阶级领导

C. 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改革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俄国得以确立

3. “对于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

A. 没有取得实际效果

B. 完全违背了封建主的利益

C. 不能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

D. 既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主的利益,又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4. 下表为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表格中数字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奴制的优越性

B. 农奴制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

C. 19世纪70年代,俄国实现了近代化

D. 战争促进了俄国工业生产

5. 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市场化改革措施篇5

 

―、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的历史背景

 

苏联时期,农业一直是该国的一个薄弱环节。以致苏联解体后,农业仍成为困扰俄罗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为了实现所谓的超高速工业化发展,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一直忽视农业的发展。但是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当时政府部门在错误的思想指导下,超越其社会发展现实阶段,脱离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苏联时期主要实行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两种公有制形式。这两种所有制形式下的生产和经营都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中进行的,未真正认可和利用市场规律,压抑了劳动者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大,但是仍然不能生产出满足整个国家需求的农产品。1988年,随着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苏共中央也开始从两个方面对苏联农业经济进行改革:一方面就是在保持“全民土地所有”的制度前提下推行租赁生产责任制改革;二是对农工综合管理体制进行微调。但是,由于农业经济改革措施的执行力度不够,加上农村干部长期受到苏联体制的官僚主义作风束缚和其自身利益的驱动,导致整个苏共中央的农业经济改革政策没有很好地得以落实,苏联仍然无法摆脱农业经济发展困境。面对这一现实困境,寻求摆脱现实的改革者就致力于督促政府改变政策,鼓励农业私有化,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増长。

 

二、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的基本历程及主要措施

 

苏联解体后,作为其继承者的俄罗斯执政者对于农业经济改革的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俄罗斯政府欲改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并实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非集体化”,期望扭转俄罗斯的农业经济发展困境,为农业经济生产带来生机与活力,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进入21世纪以来,在农业生产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俄罗斯政府着手调整农业经济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促进农业生产的逐渐恢复,一系列举措促使农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图1所示,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生产下滑之后,2000年以来,俄罗斯农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除2010年干旱造成种植业产品大幅减产之外,其他年份农产品的产量均大幅増加。具体而言,从俄罗斯农业改革、农业发展和农业政策调整的过程看,俄罗斯的农业经济改革基本历程如下。

 

1.农业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阶段(20世纪90年代)苏联时

 

期一直实行单一的土地国有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俄罗斯开始私有化国有企业,深化农业改革,推进农业市场化,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土地私有化,二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非集体化改组问题从表面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农业经济改革进行得比较顺利,改革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是,俄罗斯政府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农业经济改革不仅没使农业私有化,也没有取得市场化改革的预期成效,反而削弱和破坏了农业生产力,导致俄罗斯农业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历了一场持续、严重的衰退过程。

 

经过20世纪90年代将近10年的农业经济改革,俄罗斯农业经济连续出现负増长,农业总产值持续下降。据统计,俄罗斯1800万hm2农田荒芜(与法国面积相当,宰杀牲口无数。到了2000年时,整个俄罗斯亏损的农业企业达到51°%,其中12°%的农业企业己经处于濒临破产的边缘。

 

2.农业政策战略性调整和不断强化扶持阶段(2000年以后)

 

进入21世纪之后,俄罗斯政府开始调整农业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让俄罗斯的农业生产逐渐走出困境。2001年,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支持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适当集中。政府部门颁布《农业土地改革法》,为解决土地的所有权等各种问题奠定了法制基础。2004年,俄罗斯政府还通过《统一农业税法》,降低了农业产业的各项税率。2005年,俄罗斯政府将农业列为未来重点发展领域,规定在政策、税收、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2005—2007年,俄罗斯政府的财政对农业的各项支出増加至57亿美元,増长率为87%。俄罗斯政府各项支持农业经济的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俄罗斯的畜牧业发展水平,减少对国外肉类的进口依赖。

 

2006年颁布、2007年1月11日开始实施的《俄罗斯联邦农业发展法》,也就是俄罗斯的新农业法,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农业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并将农业的各项经济政策统一纳入国家的各项社会经济政策当中。《俄罗斯联邦农业发展法》重新定义了俄罗斯的农业发展方向,明确了整个俄罗斯农业政策的总体目标和方向。根据该法规,联邦政府制定了自苏联解体以来颁布的第一个农业发展5年规划。5年规划提出,在2008—2012年内,农业经济生产年均増长率保持在4%左右。这个5年发展规划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次是提高俄罗斯农业生产的竞争力;第三个方面就是对于农业经济生产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的保护方面,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土壤的保护。

 

2009年3月,俄罗斯成立俄罗斯联合粮食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使命是増强俄罗斯国内市场粮食购销及出口等能力。俄罗斯联合粮食公司控制了俄罗斯粮食市场的一半江山,下辖31个粮食企业,其粮食储存能力达到了300万t。

 

3.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俄罗斯主要采取信贷与税收优惠、农村发展专项规划、农产品市场调节及贸易保护等措施支持农业经济发展。

 

(1)通过信贷优惠改善农业融资条件。2000年俄罗斯政府专门成立了为农工综合体企业融资的俄罗斯农业银行。2006年,俄罗斯成立了国家保险公司,为农业提供保险服务,主要方式是为设施投资提供低利率信贷。

 

(2)提供农业税收优惠。根据2004年1月1日生效的《统一农业税法》,俄罗斯引入统一农业税。农业企业可选择采用统一农业税,也可保持原来税制。采用统一农业税的农业企业可获得免征所得税、财产税、増值税等优惠。

 

(3)实施农村社会发展专项规划。自2003年以来,俄罗斯政府开始实施农村社会发展专项规划,以解决农村家庭住房问题。据统计,2011年,俄罗斯联邦拨款77.2亿卢布(100卢布约合20.24元人民币,2012实施专项规划。

 

(4)完善农产品市场调节机制。为了确保农业的稳定发展,稳定农产品价格,维护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俄罗斯政府加强了对农产品流通市场的调控。2006年12月生效的《俄罗斯联邦农业发展法》规定,政府采取“国家采购干预”和“国家商品干预”的方式来调节国内农产品市场。

 

(5)鼓励农产品出口。2008年之后,俄罗斯开始实施刺激农产品出口政策(2010年因干旱,俄罗斯发布粮食出口禁令)。主要政策措施:一是成立国有联合粮食公司,使其成为政府支持粮食出口的重要工具;二是降低粮食的铁路运费和港口倒装费用;三是提供出口补贴,简化粮食出口増值税的退税程序,为俄罗斯粮食和面粉进口商提供进口信贷等。

 

(6)设置农产品贸易壁垒。为降低来自国外的竞争对本国农业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俄罗斯政府通过规定特殊进口关税,采用专门的保护措施和反倾销措施等来对农产品进口进行调控。

 

近年来,俄罗斯的农业经济政策对其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不仅把农业列为未来经济发展重点领域,而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农业政策及法律体系,促进了俄罗斯农业经济的复苏。

 

三、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农业问题一直困扰着俄罗斯,影响其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政府不断总结20世纪90年代农业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大力发展农业与工业并重的综合体经济形式,并不断寻找着符合俄罗斯本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农业经济体制和改革发展道路。同时,俄罗斯政府妥善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以此维持住农业发展的良好局面,促使俄罗斯的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5]。

 

中国和俄罗斯的农业经济改革都有数十年的历史,虽然中俄两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条件差异很大,两国农业改革的路径和方式也完全不同,但其农业经济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具有启示意义气1.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农业也应该和工业及第三产业一样拥有同等的地位。国家不能只为工业的发展输送血液,还应为促进农业的健康飞速发展,让农业从工业化与城市化取得的进展中分享到好处,不断加大对于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保证政策、资金、科技力量也向农业生产倾斜,以此来实现农业发展的五、日本韩国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鉴于日韩两国现代化进程对中国工业化与产业现代化进程有较强的参考价值、日韩两国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农业政策的指定也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可以从日韩两国农业补贴政策演变历程及其政策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得出一定的启示。

 

(D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现粮食自给关系一国政治经济自主性,尤其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具有战略意义,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农业健康发展。

 

(2为了有效地提高农业竞争力,在采取农业补贴措施时应

 

该慎重考虑,多种机制协同作用。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民素质是切实可行而又不会造成农产品贸易扭曲的有效途径。

 

(3)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合作化是有效解决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困境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组织还能有效地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4农业补贴政策应该与时俱进,加强卫生防疫制度和动植物检疫制度等措施是在WTO框架下保护本国农业生产的有效手段。同时中国农产品生产也应适应相关的卫生防疫标准与动植物检疫标准,以増强国际竞争力。

 

市场化改革措施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 监管改革

一、金融监管改革提议概述

在这本名为“金融监管改革:新的基石”的白皮书中,奥巴马政府建议在如下方面对现有金融系统进行改革。

1.有效监督和管理金融 企业 。对市场正常运转至关重要的金融机构将受到强有力的监管,再也不允许可能对金融系统造成了重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机构游离于监管之外。

2.建立对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督,使得主要金融市场强大到足以承受系统性的压力和一个或多个大型机构倒闭所造成的冲击。

3.建立对消费者金融服务和投资市场的强有力的监管,以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使他们免受不当金融行为的损害,从而重建民众对金融市场的信心。

二、在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监管方面的措施

1.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有漏洞

虽然大多数大型的金融机构受到相应的联邦政府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但事实证明这些监管是明显不够的。

首先,对资本和流动性的要求过低。监管机构没有要求金融机构预留足够的资金来支付交易资产,高风险贷款和表外承诺可能带来的损失,也没有要求他们在市场情况好的时候留存足够的资本金,以便为市场情况变坏做好准备。同时,监管机构也没有要求金融公司为市场流动性大幅萎缩的情况作出必要准备。

第二,监管机构没有考虑到的相互紧密关联的,进行高杠杆金融业务的大型机构的倒闭对整个金融系统和国民 经济 可能造成的伤害,更没有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三,对综合经营的大型金融公司的监管责任被分割在不同的联邦机构中。分割的监管责任和对“银行”的 法律 定义中的漏洞使得一些金融机构可以随意选择由哪个政府机构来监管他们,从而逃避更严格有效的监管。

2.一些衍生金融市场和创新金融产品放大和扩散了风险

新的金融工具使信用风险得到广泛传播,使得投资者获得了将其投资组合多样化的新途径,也使得银行得以将很多业务剥离到其资产负债表之外。住房抵押贷款通过证券化,和其他贷款混杂在一起,然后被分割为具有不同风险特性的部分,出售给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通过信贷产品衍生化处理,银行不需要把这些贷款直接出售,就可以把大量的信用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由此可见,过于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和缺乏透明度的场外交易市场导致市场参与者无法充分理解他们所交易的金融产品的风险特性,从而导致这些风险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逐步累积,最终使场外交易市场变成了金融危机一个主要发源地和重灾区。

基于以上分析,奥巴马政府提出了相应的加强和改善监管的措施,以避免金融危机周期性地在美国爆发。其中,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方面的举措如下。

1.设立金融服务监督委员会,改善和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这个委员会将由财政部长领衔,成员包括美联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主席,以期为这些政府首脑提供一个常设的交流平台,从而促进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和协调,及时甄别新出现的风险,并为解决各部门之间司法管辖权的争端提供沟通渠道。

2.所有管理资产超过一定门限值的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顾问都必须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同时他们必须提供有关其所管理的这些基金的足够的信息,以便于监管机构来评估这些基金是否威胁了金融稳定。

3.加强对保险行业的监督。美国计划在财政部内新设立一个全国保险局,以收集保险行业内的信息,谈判国际协定的制定,并协调对保险业的监管政策。

在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方面,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如下措施,以期实现对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管。

1.加强对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管理。美国政府要求资产证券化的创设和发行方必须在这些资产中保留一部分的份额,从而继续承担一定的风险责任。监管机构随后也将颁布一些补充条例,将市场参与者的薪酬与证券化资产的长期业绩联系起来,同时,进一步增加资产证券化市场的透明度和标准化,提高信用评级机构的水准。

2.建立对所有场外衍生工具的交易市场的全面监管,以达到预防这些市场中的交易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危险,促进这些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防止市场操纵和欺诈等公共政策目标。

3.美联储将承担起对那些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支付,清算和交割机构的监管责任,同时这些机构将被允许使用美联储的金融服务和贴现窗口。

三、简评

仔细研究美国政府的这些 金融 监管改革提议,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在这次仅次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之后对金融业的监管改革,与上次大萧条以后的改革的思路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1929年股市暴跌和大量商业银行倒闭的背景下,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根据该法案,商业银行不得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实行分业经营。1956年,美国国会通过《银行控股公司法》,进一步要求银行不得从事保险业务,仅允许销售保险产品。这些措施奠定了美国金融业长达几十年的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局面。

而这次的金融改革提议继承了《1999年金融服务法》的思想,允许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的继续存在,进一步加强了美国联储统一监管者的职能,即对系统性重要的所有金融公司作为一个集团进行并表监管。同时,奥巴马政府以消除监管空白和增加透明度为宗旨,对以前监管不到位的对冲基金,保险公司,评级机构等重要的市场主体明确了监管机构,将以前存在于少数大的投资银行之间的不受监督的场外交易市场也纳入了监管体系。

细细品位这些措施,可见美国政府对这次金融改革的良苦用心。他们既希望通过这次改革加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透明度,从而避免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也不希望肢解现有的大型金融控股公司,以免削弱美国金融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但是,这些措施在给监管者带来了更多权力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比以往更大的挑战。一下子增加了如此多的监管对象和内容,他们能否迅速地了解这些内部盘根错节的监管对象,熟悉其错综复杂的业务内容,从而实现有效监管,达到这些改革措施设计者的初衷,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 文献 :

[1]金融监管改革:新的基石.美国财政部网站.

[2]奥巴马.在“金融监管改革:新的基石”白皮书发布会上的讲话.美国白宫网站.

市场化改革措施篇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开始的,但价格改革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居于关键地位,发挥了突出作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30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价格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价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回顾我国价格改革历程,至少有以下几点基本经验:

(一)必须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改革的根本目的

推进价格改革,必须按照价值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调节供求、配置资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践中,我们始终围绕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来推进价格改革,每一个具体改革方案的制定都以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为依据,该放的放、该调的调、该管的管,切实理顺价格关系,不断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大力改进价格管理方式,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今后,我们仍然要把促进发展作为价格改革的根本目的。

(二)必须始终把完善机制作为改革的中心任务

坚持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发挥价格机制在引导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价格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的过程。30年来,价格改革无论是“调放结合、以调为主”,还是“放调结合,以放为主”,其目标都是理顺价格关系,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测算,截至2006年底,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已经占到95%以上。可以说,放开价格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以市场为主形成价格的机制已经基本确立。但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够完善,今后深化价格改革仍然要把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作为中心任务,相应推进价格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价格体系方面的改革。

(三)必须始终把统筹兼顾作为改革的基本原则

价格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推进价格改革,必须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在理顺上游商品价格的同时,要注意对下游企业的影响;在考虑企业发展的同时,要考虑价格变动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在运用价格手段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在推进价格改革的同时,要兼顾其他领域的改革情况,与其他改革配套进行,防止顾此失彼,按下葫芦起来瓢。要审时度势,把握好价格改革的时机、力度和节奏,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四)必须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

价格改革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此,我们始终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决定改革的对象、内容和方式;重大改革措施先试点、后推广;一次改革不能到位的,就分步实施,尽量减轻改革措施对社会带来的震动。如对工业生产资料先实行价格“双轨制”,待条件成熟后再行并轨,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誉为“一个天才的解决办法”。

(五)必须始终把完善法制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新旧价格体制交替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破旧”,一手抓“立新”,在打破旧的计划价格体制,放开放活价格的同时,建立健全新的价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以法律法规形式加以巩固。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价格法》为核心的价格法律体系,使价格管理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逐步建立健全价格调控机制,建立了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与地方联动的价格调控体系。同时,加大价格执法力度,持续整顿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价格改革是不可或缺的。

二、当前价格改革面临新的环境

(一)价格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是“渐进”改革方式,其最大优点是先易后难,逐步深化,符合我国国情,措施比较温和,社会震动小,即期成本低。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就是容易把改革中一些难啃的“硬骨头”留到后面,使中后期改革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难度更大。从价格改革看,目前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但一些重要领域如资源和环境领域的价格改革、公用事业、公益领域和垄断行业的价格改革还明显滞后,有的改革才刚刚破题。而这些领域的价格改革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而且涉及到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统筹安排,精心设计,找好坐标,稳步推进。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国内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更加错综复杂。一方面,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大幅度提高,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连为一体,国际市场上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因素”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也日益增大,成为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完善我国的价格调控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更充分地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有效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合理配置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服务国内经济发展,增进国民福祉,是价格调控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价格改革需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社会利益诉求多元化

我国价格改革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初期各方面普遍受益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一项改革措施的推出,往往只能使部分人受益,甚至可能导致另一部分人利益受损,很难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之后,如何通过深化价格改革,更好地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平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已成为价格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对深化价格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改革的方向: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目标是构建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价格管理体制

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即使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最近对动荡的金融市场采取联合救市行动,甚至对一些金融机构实行国有化,也不能说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已经失灵。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市场化的价格改革方向,坚决放开那些

能够形成有效竞争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以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在引导资源流动、调节利益关系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加以必要的监管,对市场失灵的环节进行纠正,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正常秩序,也是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义。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要抓紧建立健全价格调控体系,坚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为辅,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成员的积极性,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促进价格平稳运行。既要注意防止和纠正“市场万能论”,对市场价格放任自流,对价格波动无所作为,又要注意防止和纠正“政府万能论”,对微观价格过度干预,导致价格关系扭曲,误导资源配置。

(二)改革的目的:提高效率与促进公平相结合,目标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30年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解决商品和服务有和无的问题;其次要解决好和坏的问题;再次要解决如何分配问题。改革进行到今天,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无可回避,也不应回避。在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经济效率,把“蛋糕”做大的同时,必须更加注意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从价格改革看,要加快推进垄断行业价格改革,强化成本约束,严格限制垄断行业的高福利、高成本、高价格;切实加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各种乱涨价、乱收费行为,维护群众合法价格权益;在公用事业和公益行业探索建立差别价格制度,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必需的消费给予适当的价格优惠,减轻其生活负担。在宏观政策方面,在建立能够科学反映不同收入群体基本生活费用的价格指数体系的基础上,实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和基本养老金等社会保障和救济标准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减轻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

(三)改革的途径:完善机制与健全法制相结合,目标是将一切价格活动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

深化价格改革,要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为重点,使价格既能客观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体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补偿对生态环境保护所需成本,以引导资源流动,实现优化配置。同时,必须加强价格法制建设,将那些成熟的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要继续按照“定规则、当裁判”的要求,加强价格法制建设。一要加强价格立法,完善价格法律体系,使规则更完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二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依法行使价格权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市场价格行为更加符合法律规范。

(四)改革的方式:统筹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目标是使价格改革措施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价格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各个方面,关系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必须坚持统筹规划,明确改革的方向、原则、重点和步骤,保持国家价格政策的统一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减少和避免改革的盲目性,降低改革的成本,提高改革的效率。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价格改革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区别对待,将政策的原则性与措施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既能体现国家大政方针的要求,又符合各地实际情况,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五)改革的手段:改进管理与转变职能相结合,目标是巩固改革成果,促进改革深化

市场化改革措施篇8

1.1使经济管理与市场经济相互促进

市场是实现经济资源优化配给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市场上频频出现不正当竞争事件,干扰了经济市场的有序运转,阻碍市场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全球化经济趋势的带动下,我国的市场经济格局长期处于变化发展中,这就导致了矛盾的产生,即经济干预调节策略无法与日趋变化的市场经济格局协调一致,为了调解这一矛盾,政府必须对宏观经济管理进行改良创新,使经济管理工作与市场经济发展步调相互配合,通过公共传播媒介对市场经济进行优化,可以修正市场固有的问题和不足。在对宏观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改良创新时,不能脱离固有的经济政策、经济干预手段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应立足于实情进行改良创新,创设与我国经济政策和市场格局相符的宏观经济管理。

1.2革新经济干预促进市场资源合理配给

经济市场是实现社会生产资源优化分配的关键途径,因此要实现资源合理分配,必须依托市场。但由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并不完善,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这些问题都会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造成干扰和影响。要想提升市场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应立足实际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进行改良创新,并选择适宜的策略调整市场中的资源配给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让经济资源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政府宏观干预市场资源配给的手段主要是,调整公有财产与私有财产在市场中的比例,并对这两种财产进行合理分配,防止因分配不均扩大社会的贫富差距。

2.对宏观经济管理进行改良创新的措施

2.1调整宏观经济干预管理的方向

政府采取何种手段对经济市场进行管理和干预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管理具有怎样的目标和方向。当前我国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管理方向时,要按照我国市场经济格局及发展趋势来决定,并且调控方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伴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市场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控制经济局势,使市场逐渐收缩冷却。当市场出现通货收缩时,国家应采取一些刺激市场运转的措施。宏观调控的目的不仅要确保市场经济整体稳定均衡,还要控制经济结构稳定,各个行业均衡发展,防止某一行业单独膨胀。

2.2革新宏观经济调控的执行机构

在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执行者并不是唯一的,而国家是最主要的执行者。在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执行机构进行革新时,主要应拓展以下两个方向,一是构建全新的经济调控机构,二要革新经济管理职权。为了实现经济调控执行机构的革新,政府应组织创建一个拥有宏观干预调控职权的专属机构,将干预经济的职权集中交给某一机构可以有效杜绝目前多头管理、职能分散的混乱情况。而在革新职权方面,拥有宏观干预市场职权的执行机构在对市场进行调控时,应多采取市场调控策略,少采取行政措施。

2.3革新经济干预的方法和手段

当前,政府在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管理时,主要采取的措施是调整银行利率、调整货币价值等,很少采用行政方式对市场进行干预。在革新市场经济干预措施时,应逐渐减少行政方式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尽可能以市场干预手法为主。虽然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风险评估和应急方面也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当前我国市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房价虚高、行业结构不平衡、内部市场狭窄等。因此,政府必须结合实际,积极革新市场干预方式,为我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家的宏观经济干预效果体现了国家的市场经济先进程度,与国民的发展空间和生活环境存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为国民创造优质的生活条件,作为经济管理人员,应积极探索开展宏观经济干预管理的措施,使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格局与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

上一篇:高中音乐学期教学计划范文 下一篇:反诈工作考核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