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17:58:37

市场经济理论论文

市场经济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丰富;发展

如何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由经济市场化走向经济现代化的步伐,是当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党的十四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探索和解决这一历史课题的新规律和新办法,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经济改革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在经济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方面,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重要论断,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可以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和理念化了,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更加科学、完备的理论依据。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定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明确强调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关键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十五大报告科学总结了实践经验,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作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论断。这一新的理论概括,既坚持了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地位,又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坚持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分析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光辉典范。十五大报告还提出了“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要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努力寻找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要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等一系列崭新的观点,从根本上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教条式理解.突破了传统所有制模式的束缚,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为在制度创新的层面上推进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方面,确立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攻方向。以党的十四大为标志,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制度创新”阶段。党的十四大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玫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五大重申了上述观点,强调“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是这些年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取得的新认识,是完善国有企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公司法》又把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法律化、制度化。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又积极进行了财政、税收、金融、外汇、外贸、价格、投资等体制改革,推进了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机构改革,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外部配套条件。党的十五大郑重要求全党:要坚定信心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在经济改革的依靠力量方面,同志多次明确指出。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改革和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改革和建设的最基本受益者。他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时,再次要求全党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改革和建设增强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发展并取得最终成功的根本保证。

在经济改革的宏观环境方面,党的十四大以来。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宏观经济环境的创造,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作为宏观调控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目前已初步形成,可供选择的调控手段逐渐齐备,货币、财政政策传递机制日臻完善,宏观管理体制和政策日趋成熟,特别是1998年,中央及时采取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等积极财政措施,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特大洪水的考验。充分反映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稳定局势、推进改革的思想理论水平和高超领导能力。

在农业、农村、农民方面,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注意从总体上研究和部署农村改革,1993年1998年先后两次召开中央全会,集中研究农村改革和发展问题,特别是十五届三中全会认真总结了我国农村20年改革的基本经验,高度评价了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地位,从经济、政治、文化上提出了从现在起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方针和政策,《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明党对农村改革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一个新发展。关于农村改革,《决定》一方面强调要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特别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另一方面又结合当前的实际与改革进程的发展提出了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任务和方针。对农村改革的稳步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系的构建具有长久的指导意义。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之所以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经济改革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的经济改革思想.将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创性地推向前进,关键在于这个领导集体是一个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领导集体,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领导集体。党的十四大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所形成的一系列比较成熟、完备的思想理论,从根本意义上说,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结晶。

市场经济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卓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理论贡献;述评

中图分类号:F014;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6―0078―06

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分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改开放后30年。改革开放后30年的改革总思路,是破除产品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前30年,总体上是实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计划产品经济体制。但是,同志从1957年起就开始反思这种传统体制的弊端。在1957―1960年期间,卓炯就酝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1961年公开发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点。从那时起到1987年6月逝世,卓炯一生做出了十大理论贡献。本文就此十大理论贡献逐一作出述评。下面对卓炯先生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作一简要介绍和评论。

一、卓炯在1961年率先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尺度”这一重大命题,成为中国理论界思想解放的先驱。

卓炯先生在1961年11月18日在《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一书的前言中这样写道:“商品经济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实际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可是长期没有得到解决。……把社会分工作为商品经济的基础来论述商品经济,在逻辑上是完全没有矛盾的,因而我相信我的分析在逻辑上是站得住脚的。

比较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经典作家在论述商品经济时基本上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这就是私有制论者的一个主要根据,但他们要强调私有制就不能不抛弃社会分工,这就是他们的主要弱点。……

我们应该承认,在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把商品经济作为私有制的特征形态是主要的,把商品经济作为各种不同生产方式的商品经济的本质形态是次要的。我们过去之所以把商品经济当作私有制的特征形态,而忽视它的本质形态;甚至把特征形态当作本质形态,就是由于没有划清这个界线。我们知道,经典作家都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他们当然不能离开历史和现实而空谈未来的商品经济。现在的问题是我们面临了社会主义的现实,那就应该从实际出发来继承经典作家把商品经济作为各种不同生产方式的本质形态的这一面,即作为组织生产的工具的这一面。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只要把商品、货币、价值、价格这些范畴区分它们的广义和狭义,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从广义来说,商品经济就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只要社会分工存在,我们可以继续利用它来作工具,而且它们和公有制结合以后,又会显现它们的公有制的特征。……

我在处理具体商品经济时,也是承认所有制和社会分工两个条件的,不过不像机械的二元论者一样把它们的作用等同起来,而是加以区别,即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经济的存亡,而所有制形式决定商品经济的社会性质和特点,这就是我的中心思想。……商品经济的集中表现形式是市场,而市场是人类经济生活一种进步的表现……

我觉得建设共产主义的任务并不是要消灭市场,而是要把无政府状态的市场(也就是自由市场)改变为有计划的市场,在那时,由于物品的极大丰富,人们就可以通过市场自由地取得他个人消费部分所需要的产品,满足他物质的和文化的需要。消灭城乡差别,也在于使农村都市化,而不是都市农村化。我觉得我们对商品经济的误解,就在于把私有制和无政府状态所产生的一些罪恶现象,不加分析地写在商品经济的账上。

我们已经生活于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中很多年,多的几十年,少的十多年,每日都要接触社会主义的商品来满足我们的生活需要,而我们竟对它不发生一点感情,却偏偏把它当做一个脏东西,而且千方百计地要去消灭它,这真使人有些百思而不得其解。

当然,经典作家也曾提出消灭商品生产的问题,比如恩格斯就说过:‘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那么商品生产以及与之一起的生产品对于生产者的统治就将被消除。’如果是从文字上去理解,商品生产当然是要被消灭的。我们要处理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全面地分析经典作家关于商品经济的理论,一方面还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出发。后者特别重要,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从以上引述课件,卓炯在1961年就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尺度”的重要命题,与1978年思想解放潮流的关键命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同义的,然而却早了许多年。卓炯正是运用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作为思想解放的武器从而获得了成功。这也是解决其他领域包括政治领域我国改革过程中思想解放问题的理论武器,至今仍有现实指导作用。

二、卓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首创者,他于19161年率先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崭新范畴在中国大地诞生,有其历史必然性。邓小平1992年春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给世界范围内近一个世纪的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争论画了句号。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作出的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不仅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辟了新航向,也为世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范畴,从形成到确立经过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和果断决策的历史过程。先由少数学者提出,学术界不断争鸣,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认识不断深化,新的理论逐渐普及并在多数人中达成共识;与此同时,经济理论界与最高决策层互相呼应,党中央提倡、支持并果断决策;最后由中央文件做出决议,宪法加以确认,在全党全国正式确立。卓炯就是属于这样的少数学者,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先驱。

卓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酝酿于上世纪50年底末,初创于60年代初,形成于70年代末期,成熟于80年代中期。他从经济建设实践出发,批判了产品经济论,创立了彻底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论。这一理论开辟了一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

1957―1964年,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等一系列范畴;奠定了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他在1961年11月18日写道:“商品经济的集中表现形式是市场,而市场是人类经济生活一种进步的表现,从市场的大小和规模,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我觉得建设共产主义的任务并不是要消灭市场而是要把无政府状态的市场(也 就是自由市场)改变成为有计划的市场。”1962年写道:“我们要明确,我们的市场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市场,这是一个新的经济范畴,②不能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等量齐观。在1957―1964年期间,卓炯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计划市场、自由市场、国内统一市场、农贸市场、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资金循环等属于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范畴。由此可见,卓炯公开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起点是1961年。

1964―1978年,卓炯被当作右倾思想的“广东孙冶方”而遭批判。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了思想解放的环境,他才恢复名誉、得以继续进行理论探索、发表文章。“”后他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价值规律与四个现代化》。1979年他在文章中首次使用“市场经济”术语,他在4月份无锡召开的学术会议上提供了《破除产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论文,其中写道:“当前一个最突出的提法就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问题,实质上还是把计划经济和市场对立起来,好像计划经济是排斥市场的,而市场经济是没有计划的。”在这篇论文中,他指出了苏联经济体制的症结所在,概括出了旧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1979年他在多篇文章中对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进行了分析和展开。他认为“我们要进行经济改革,把国家计划同商品经济结合起来。”“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要承认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以便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他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质,是用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取代计划产品经济。这是一条明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战略大思路。

1981年他尖锐地批评把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他写道:“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统一,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性。但长期以来,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又把计划经济理解为自然经济,因而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经济,于是把计划和市场对立起来,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互相排斥的,似乎计划调节起作用的地方市场就不存在了,而市场存在的地方就没有计划调节了。我认为这样理解是不科学的,这一方面会削弱计划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会缩小市场的范围。其实,计划调节也好,市场调节也好,归根到底,都是由价值规律来调节的。”“计划调节离开了市场,计划就会成为空洞无物的主观臆测;市场离开了计划调节,市场就要呈现无政府状态”,“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的调节。计划调节也就是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他提出的经济体制目标模式是:国家计划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计划调节产品,即国家一市场一企业模式。这一模式比东欧经济学家提出的“市场社会主义”更为彻底。他反复阐明的这些观点,其见解何等深刻而精辟!

1982年卓炯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统一市场,“一种是计划性较强的市场,一种是计划性较弱的市场,这样就把计划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他反对“主辅论”、“板块论”等将市场与计划对立起来的观点,说:“不要把计划和市场对立起来。计划就是市场计划,市场就是计划市场。”1984年10月,卓炯在学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时说:“理论上要彻底一些,其实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可以叫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85年以后,卓炯继续沿着自己的思路前进,将“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推进和深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方式的新的理论体系。他1986年指出:“其实,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是一个东西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只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其实并无褒贬的含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是把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纳入计划,克服它的无政府状态。”

如上所述,卓炯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公开的最早时间是1961年。但他的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酝酿时期是1957―1960年期间。举例来说,卓炯在其1957年3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大经济政策解说》(署名孟光)一书中,早就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点,指出计划经济要以商品经济为基础。卓炯于1959年6月21日写成的一篇论文,题目为《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尚未公开发表),文中也提出了明确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观点。

三、卓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资本论》,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创立了“社本论”,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卓炯从1962年起到1987年6月逝世,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探索。

“社本”即“社会主义资本”范畴的理论发现,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一项重大创新成果。在这个问题上,卓炯先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资本”范畴被认同和由政府采用,再次证明了这位我国经济改革理论先驱者的远见卓识。卓炯一如既往地坚持他的见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理论体系,不仅是一个反映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社会经济形式范畴的体系,而且更是一个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共同经济规律的一般劳动过程范畴的体系。这种体系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而且适用于社会主义。《资本论》作为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的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体系,它适用于资本主义经济;作为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共同经济规律的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体系,它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但必须加以改造。这种改造的功夫,是卓炯所精心下的,即在这个属于“资本一般”的体系上加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使之形成一种新的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体系,即“社会主义资本论”,卓炯把它简称为“社本论”。这就成了一种新的理论体系。这种经过创新的《资本论》理论体系,完全可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的改革,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而不能以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某个学说为理论基础,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要将马克思《资本论》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指导理论,并不能照抄照搬100多年前马克思写的《资本论》。因为其中的狭义“资本”范畴对社会主义已不适用。这就需要对《资本论》加以创新。毫无疑问,这是一项伟大的理论建设工程。人们并没有注意到,正是卓炯先生,从60年代初起,就数十年如一日地孜孜以求地在从事《资本论》体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理论创新。终于在他逝世前完成了这项重大理论成果,即《(资本论)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这一理论巨著,实现了他的夙愿。卓炯先生作为一位以时代、社会与祖国振兴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超前地预见到了《资本论》的生命力。在别人不理解的情况下,他主动承担了如此重大的。“马工程”理论创新课题,获 得了成功,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时间和社会实践,是最公正的判官。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需要“社本”范畴,需要创新的《资本论》体系即“社本论”体系,越来越证明了卓炯的理论观点和预见的正确性、科学性。改革在呼唤理论创新,呼唤“社本”范畴,呼唤《资本论》新体系。请回《资本论》,回到马克思!这就是我国经济改革指导理论演变轨迹的大趋势。

1961年提出资本和资本循环原理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卓炯在1961年写作、1981年才得以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从肯定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完全适用于社会主义这一角度切入,提出了“资本”范畴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客观存在。他将“资本一般”改称为“资金”范畴,以利于人们接受。卓炯这样写道:“我觉得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的原理,对于我们探讨社会主义生产是不是商品生产的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中,对马克思的这一原理一直没有被重视。”

1962年提出:《资本论》范畴体系经过改造完全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在1962年写作的论文《从劳动范畴来试探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当时未能公开发表)一文中,提出了要对《资本论》进行再认识。他写道:对于资本这一范畴来说,“列宁在这里分明指出了有两种不同的范畴:一种是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一种是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当然是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但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往往以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为基础,例如资本就是这样。

1964年提出用马克思生产价格理论和再生产理论解决社会主义价格形成问题和固定资产再生产的理论问题。1978―1979年卓炯提出了“社会主义资金(本)”“可变资金(本)”等概念。1980年他同意“社会资本”概念,提出经过改造的《资本论》体系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思想武器。1981年卓炯重申,《资本论》体系经改造后完全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

应着重指出,1983年卓炯将社会主义资本这一新范畴正式命名为“社本”,为将《资本论》改写成《社本论》最后确定了框架。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的时候,为了总结前一段时期对《资本论》体系探索的心得,卓炯写作了一篇重要论文。它就是发表于《学术研究》1983年第2期的论文《关于“(资本论>的生命力”的探讨》。在这篇重要论文中,“社本”作为一个崭新的经济范畴:是首先由卓炯命名并使用的。卓炯指出:“资本(Capital)是资本主义的特殊经济范畴,与资本相对立的作为社会主义的特殊经济范畴,我把它叫做社本(soeialEapital)。社本是资本的否定,也就是由公有性代替私有性,用我们的语言来说,资本是资本主义之本,而社本便是社会主义之本。至于资金我把它作为资本和社本的一般范畴。”卓炯把资金作为一个中性范畴即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看待,而把资本或社本都作为资金的不同社会形式。

卓炯还说:“马克思在讲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时,有时也把社会总资本简称为社会资本。为了区别起见,在这个场合还是称为社会总资本(TheAggregateSocialCapital)为好。总之,我把社会资本(简称社本)作为社会主义(资本)的专用语。”卓炯把资金作为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资金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结合转化为资本;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相结合,叫做“社本”。

1984年卓炯继续阐发,认为脱去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本范畴适用于社会主义,“资本一般”可以叫做“资金”。1985年卓炯进一步阐发了“社本本”范畴,并详细分析了社本的价值增殖功能,提出社会主义企业家应是社会主义资本的运营家。

在1985年6月新出版的卓炯的专著《政治经济学新探》一书中,他进一步阐发社本概念说:“从简单商品生产过渡到扩大商品生产,就应该有一个共同的一般劳动过程的经济范畴,这个范畴可以命名为资金。货币是一般劳动过程的经济范畴,不可能直接过渡到资本,因为资本是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社会主义公有制,私人资本已转化为社会资本,可以简称为‘社本’,它才可以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范畴。”

四、卓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创立了“公共必要价值论”(社会主义剩余价值论)。

20世纪80年代初,卓炯从他的科学的方法论出发,以大无畏的理论勇气,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剩余价值观点,连续发表了《对剩余价值的再认识》’、《再论剩余价值》、《三论剩余价值》等战斗檄文,引起理论界一场广泛讨论。目前,大部分同志已同意卓炯的观点。

卓炯认为,剩余价值是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而与剥削不剥削没有必然联系。由于他依据马克思的有关观点,指出一般剩余价值是一般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社会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归工人自己占有,从而为自己的论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认为,传统说法只承认社会主义利润而不承认剩余价值,在理论上是不彻底的。因为在马克思那里,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剩余价值是一致的。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产品,随着产品转化为商品,剩余劳动就表现为剩余价值了。

他认为剩余价值只是扩大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一般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还必须转化为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是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所以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应该叫“无偿占有价值”。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应该叫“公共必要价值”。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之间的对抗性已经消失,全部劳动都获得了必要劳动的性质,即都是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因而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转化为“公共必要价值”。卓炯在1961年发表的《试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一文中,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公共必要价值”和“个人必要价值”两个新范畴。以后,他不断丰富这些理论,并把“公共必要价值规律”作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公共必要价值”范畴的确立,不仅解决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难题,而且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又一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企业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息、地租等范畴,都是社会主义平均利润的转化形式,而平均利润是个别利润通过竞争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利润的本质是“公共必要价值”。社会主义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组成的。没有平均利润,就没有生产价格。而没有“公共必要价值”,也就没有生产价格与市场价格。可见,经济体制改革中无论是价格体系的改革、企业体制改革、商业体制改革、银行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地租制度,运用利润、价格、利息、地租等经济杠杆来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都必须以“公共必要价值”为理论基础。因此,卓炯的这一创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将对科学社会主 义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五、卓炯提出了市场经济论的“社会分工说”,为建立“卓炯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如何概括卓炯的经济理论?我认为完全可以称之为“市场经济社会分工说”。其含义是:以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和出发点来解释关于市场经济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理论问题的经济学说。

这是因为:第一,卓炯的经济理论,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思想或经济理论,而且已经形成理论体系,已称得上是一种学说。作为一种经济学说,不仅要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而且要有独树一帜的观点,还要有自己特殊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而与其他种种经济学说相区别。卓炯的经济理论已具备这种品格。

第二,卓炯自称“社会分工派”,即当代中国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社会分工论学派。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沿袭苏联教科书的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出发的思路,而卓炯则是另辟了一条从社会分工出发的思路。沿着这条思路,卓炯不断地进行拨乱反正,处处与产品经济论划清界限,树立了彻底的市场经济论。他无疑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和最早的旗手。在社会分工论的旗帜下,赞同和运用卓炯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的已远不止他自己一人,而是一批研究者。研究队伍正在木断扩大,研究成果随着愈来愈多的观点被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实践所验证,日益被更多的经济学者认同,被党和政府的决策所采纳。这一学派在卓炯逝世后,未曾因为他的离开人世而停止发展,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影响日益扩大,显示出勃勃生机。卓炯逝世20多年来,中国经济理论界最大的变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由处于的“异端邪说”一跃而转变为当代中国经济学的主流学派。其根本原因,是党和国家作出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决策,必然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作为改革的理论依据。卓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自然有资格成为现今“正统”的经济理论。“社会分工学派”已经登上历史舞台,正在发展壮大。

第三,卓炯一开始研究,就以马克思《资本论》为参照,从中抽象出一个属于一般劳动过程范畴的而撇开了资本主义社会形式的“扩大商品经济”理论体系。这个“扩大商品经济”范畴,是卓炯的独特范畴,其主要特征是有价值增殖,有资本一般(卓炯称为“资金”)和剩余价值一般,已存在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这说明商品生产已处于发达阶段。所以,这个“扩大商品经济”范畴就等于市场经济范畴。从历史上看,《资本论》研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是处于市场经济阶段,因为发达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第四,卓炯是“宽派”,历来主张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一码事,不是两码事。因此,卓炯在60年代初提出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与他在1979年所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两者是一码事,而不是两码事,只不过后者是前者的完成形态而已。由于卓炯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论,先研究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再研究其社会主义的社会形式。所以,卓炯的市场经济论包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也包含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论。从理论经济学看,是属于比较经济学。这种“宽派”的市场经济论以社会分工为理论基础,所以,可以总称为“市场经济社会分工说”。

六、卓炯提,出了“生产形式”学说,从经济范畴上论证了由产品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革命。

从1983年起,卓炯将由列宁著作的启发而形成的经济范畴两重性原理(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和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引进其商品经济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使卓炯学说达到了更高的理论层次。他明确认为,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无政府状态经济都是属于“生产形式”的范畴。

市场经济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经济活动 互利原则 伦理学

一、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的提出及意义

互利是一个伦理含义及其丰富的概念,是构建市场经济伦理的伦理基石,它规定和制约着经济活动的伦理范畴,决定和影响着经济活动的价值评价标准和具体道德规范,对中国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互利是经济活动的本质要求,互利原则是集体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表现形式,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有着巨大的作用。大力倡导互利原则是我国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外学者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互利原则伦理理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学者从20世纪末才开始关注互利原则这一问题,而且研究的层面也比较浅。

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互利原则是指在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易过程中,经营主体从交易中获得好处。伦理互利原则是指各经营主体在平等的基础上,以正当手段去追求自己合理的同时,兼顾对方的利益,使之均能受惠获益达到公正和谐,互促共进的目的。既如此,互利原则作为一种经济伦理原则是符合时展要求的,是解决经济活动中利益关系的理论,无疑,研究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研究互利原则有助于提高经济管理理论水平;从互利原则这一视角把握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揭示经济的发展趋势,将丰富、发展、完善经济理论;在继承、超越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经济理论,实现经济理论的创新,从而指导中国市场经济的实践与发展。

现实意义:经济的巨大发展是互利原则产生的决定因素;互利原则的发展是与当代经济活动的发展同步发展的,经济活动主体对互利原则认识的趋同过程,也是互利原则潜在的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互利原则在经济活动中的理性杠杆作用将越来越大,地位将越来越高;互利原则将最终成为经济活动主体自觉遵循的伦理原则。

二、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国内外研究现状

任何理论研究都是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物质财富,同时,由于人类价值观的偏离而导致了人类社会道德沦丧,人们自私自利,人性堕落异化等问题。在反思中,人类开始重新审视固有的价值观,并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构建新价值体系。从伦理学角度去研究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却似乎为人们所忽视,相关论文并不多见,更无专著问世。而笔者认为,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它将挟带着一股巨大的文化冲击波,冲击中国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

西方国家有先见之明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早已涉足与研究经济领域的互利原则问题。哲学家孟德斯鸠认识到进行经济贸易往来的,要以相互的需要为基础,相互依存,平等互利,因而带来了和平;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都凸现了一个鲜明的伦理主题――互利,他们认为只要从事贸易活动,各贸易主体就能够做到绝对互利和相对互利。我国对互利主义原则的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相关著作主要有,唐凯麟的《伦理学教程》,李欣欣的《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对策》,何怀宏的《底线伦理》等。相关论文有,欧阳超的《试论互利主义》等。

以上这些论著和论文取得了颇丰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宏观角度看,我国学者的研究多是从经济的宏观层面来提倡互利原则,研究互利原则的经济伦理理论较少,仅有欧阳超的《试论互利主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互利原则理论的专门研究。西方学者提出了各具特色的互利原则理论观点,如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等。这些互利原则理论观点都是互利原则理论的表现模式之一,但尚不能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

从微观层面上看,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互利原则是经济活动的道德基础的理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都没有从伦理学角度来研究互利原则的伦理内涵。从哲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学科在经济活动中为互利原则提供理论论证。在界定互利原则的伦理内涵方面,现有的研究不全面。在对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方面,很少有学者从互利主义原则的内容、伦理内涵、实现等全面系统地论述,而且忽视了在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创新

从以伦理学的视角来研究经济活动互利原则。在经济活动中,以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及集体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界定互利原则的伦理内涵。从哲学、经济学、伦理学等角度论述互利原则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同时,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领域对互利原则进行现实思考,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并指出在构建市场经济新价值体系中要注意的问题。

纵观现有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有必要更深入、更全面、更系统的研究经济活动互利原则。力图在前人已经研究的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前人没有研究的方面,努力实现创新。

参考文献:

[1]路淑英:神话的启示―人本主义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徐立敏,刘传志:人本主义牵手“两课”教学.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01)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邓建兴: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5]郭为禄:走向市场经济的人与道德[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6]徐大建:企业伦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罗国杰:罗国杰文集[M].保定:河北人学出版社,2000

市场经济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研究;调查论证;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篇幅

经济学是一门直接为现实经济建设、经济改革和经济生活服务的科学。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研究论坛百花齐放,呈现出丰富繁荣的局面。笔者认为,经济研究中有几个问题应当相互结合,不可偏颇。

一、经济理论与经济对策研究

经济理论研究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是对策研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理论的深化,实践就会产生迷惘,对策也就不会对现实 生活产生切实有效的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破为经济实践进一步深化奠 定了基础,创造了契机。经济理论是经济对策的依据,经济对策则是经济理论的 应用。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两者之间的依赖关系是多层次的。层次最深、适应面最广、成果最抽象的是基础理论研究,它所要揭示的是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既包括经济关系演变的规律,也包括经济运行的规律;处于中间层次的是经济制度研究。其目的是探索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同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相适应的经济关系体系和经济运行机制;层次最浅、适应面最窄、成果最具体和效益最直接的是经济对策研究。它的任务是探索一定经济关系体制和一定经济运行机制条件下,由一时一地的特别情况所产生的具体问题的 解决办法。时过境迁,旧的矛盾解决,新的形势又产生新的矛盾,又要寻求新的经济对策。

二、深入调查,掌握资料,充分论证,得出结论

经济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它必须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为研究背景,从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获取思维的材料,从中发现问题,把感性认识经过创造性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科学结论,指导社会活动,为经济发展做出切实的贡献。 在这方面应当避免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没有搜集足够的有关资料或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资料匮乏,从而使论证缺乏力度。只有以翔实的资料为依托,掌握大量的资料才能在论证作者的观点时发挥应有的基石作用,从而得出科学的论断。二是资料多而观点少,对资料缺乏概括分析。学术研究是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的产物,而资料罗列不少,但观点甚少或浅显易见,老生常谈,也就称不上有什么研究探索、学术价值和意义。三是对某一课题的研究现状了解不够,哪些问题已得到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哪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知之不够,以至于选题陈旧,研究的问题缺乏深度。

三、篇幅“长”与“短”的问题

评论一篇学术论文、一部学术专著的标尺在于其是否有创新,具体说来就是有所前进有所创造。而是否有创新,并不在于文章著述有多长,不是说字数多文章长就一定能给读者传递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使读者得到更多的教益与启迪。从过去到现在,从中国到外国,洋洋洒洒长篇大论,若是没有什么新的思维和创新,则是无价值可言。有些问题篇幅不写得长一些,不足以阐明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学术体系,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有些文章需要介绍同一课题学术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他人的学术成果,找出最高点、分歧点、薄弱点、空白点,分析对比自己文章的切入点、特点和意义所在。但是,并不能说理论上学术上有创新就一定要长篇大论。文章著述力求精炼,突出思想精华,突出重点,应是一切长短文章、长短著述都应具有的良好文风。精炼,不仅节省了版面,更重要的是能使读者感到不太劳神费力就能把作者的中心思想读懂读透,把握重点深刻领会。文不在长短,贵在有新意,出精品,有真知灼见,厚积博发。

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经济学可以而且应该运用数量分析的方法,许多经济问题可以而且能够量化。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阐明一些经济问题量的规定性,揭示其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但是不能因此走向极端,认为一切问题都可以用数量分析的方法 解决。在数学模型中,变量的多少是相对稳定的,在稳定的变量下,运算得出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但现实社会经济现象是复杂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变量会有很多且互为因果,运用数学模型分析经济现象可能会出现变量征引不足的问题,由此得出的结果也就会是令人不可信服的。经济现象是复杂的,数量分析方法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但分析的问题,得出的结论必须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不能故弄玄虚,认为有复杂的数学模型,文章就有深度有水平,经济学的首要任务是在现实问题中发现与发展新理论然后才能用这种从实践中得来的理论去指导实践。比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结论不是靠数理模型推导出来的,是依靠对实际社会经济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论证得出。只有用高度的思维能力和抽象的理论分析才能阐述清楚。用搞数学游戏的方式,研究经济学,也是一种浅显浮躁的心态。我们研究经济学,必须立足于鲜活的现实经济生活,掌握大量的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逻辑推理,经济学思想的产生大多是从实际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的讨论中提炼出来的。数量分析方法是经济研究的一种重要的工具,但不是唯一工具。必须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二者结合起来。学术论文贵在有新意,而这新意应体现在经济思想、分析问题的角度、研究方法上。

参考文献:

[1 ]蒋学模.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经济研究,1990(04)

[2]林琳.论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关系及我国的实践[J].求索,2004(11)

[3]梁景时.学报编辑对作者论文撰写的指向功能――地方性论文新作者文科论文弱点透视[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09)

[4]尹世杰.也谈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问题[J].经济评论,2005(07)

市场经济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房地产虚拟经济重构稳定

在市场经济中,房地产有三个基本功能:一是为消费者提供居住和工作场所;二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投资或投机机会;三是为整个信用制度提供最基本的抵押资产(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银行抵押资产的90%是房地产)。前者是房地产的自然属性,与是否市场经济无关,后两者则是房地产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功能,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这两个功能。房地产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功能引发房地产在市场经济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基本作用:其正面的基本作用在于房地产可以迅速通过房地产信贷的杠杆撬动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发达地区,导致该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在中国这总是为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土地出让和税收收入);而基本的负面作用就是它可能带来泡沫经济的风险。可见,房地产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具有很强的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把房地产作为虚拟经济的部门之一来进行研究更能体现房地产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性。

然而,在传统经济理论中,房地产(realestate)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最重要的实物资产(realassets),属于实体经济的研究范畴,房地产的变动应该与经济基本面相吻合。但是,现实经济中的“房经背离”和“房地产泡沫”等种种“异象”又说明了仅把房地产作为一种实物资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从当今经济虚拟化的现实出发,运用虚拟经济理论对之进行合理的解释。

一、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研究

在现代经济中,资本化定价方式越来越普遍,整个经济系统中虚拟经济部分的影响日益增强,相应地,虚拟经济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学者对虚拟经济的定义和称呼有很多种,但是它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而存在的看法却是共同的。虚拟经济概念的本质意在概括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经济运行方式,其基础就是资本化的定价方式。它是观念支撑或心理支撑的价格形成系统,而实体经济是成本支撑的价格形成系统。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房地产的价格形成无疑属于虚拟经济系统。

可见,虚拟经济理论重视预期和心理活动、不确定等因素的作用,它把整个经济系统划分为由成本支撑的实体经济系统和由心理支撑的虚拟经济系统。虚拟经济是一种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其行为基础的特殊的经济运行关系,一种资产,不论其有形还是无形,也不论其是金融资产还是房地产,一旦以资本化定价方式来定价,它就具有虚拟资产的运行特征,就应该纳入虚拟经济的研究框架。虚拟经济中的所有运行特征、运行规律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无不与资产的这种特殊定价方式有关。对房地产虚拟性的研究也是从资本化定价方式入手的。有关的研究如下:

1.关于房地产定价方式的研究。刘骏民(1998)指出:如果从定价方式的角度来看,即使是狭义的虚拟经济的定义也要包括房地产。随后,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课题组“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研究报告”指出房地产虚拟性是介于一般商品和金融资产之间的,房地产虚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房地产存量与市场、经济发展与经济虚拟化的程度以及制度因素(包括土地制度、法律制度和市场结构等影响房地产虚拟性质的主要制度因素)。

2.关于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经济稳定的关系研究。郭金兴(2005)指出: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并不必然导致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房地产具有稳定经济的内在机理。房地产价格的长期增长趋势可以使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中的货币需求相适应,而房地产价值的相对稳定性对稳定货币发行,从而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王国忠(2005)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发现: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整个经济价值系统的影响是直接而显性的。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应在整个区间内存在双向的影响机制,房地产价格对股票价格与实体经济的价格指标都有着单向的传导机制,房地产的价格波动会影响股票市场的价格及实物生产价格的波动。这说明作为虚拟经济的子集,房地产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如果把房地产部门看成是虚拟经济的一部分,然后再来考察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就会发现,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出现了增强的趋势。鞠方(2005)基于对现代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特殊性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二元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房地产市场货币积聚假说,对房地产泡沫的成因进行新的解释。进而把房地产泡沫放在协调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重点剖析房地产泡沫、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三者的互动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并指出: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具有鲜明的虚拟经济特征和实体经济特征的特殊市场,正是由于这种“虚实两重性”,决定了房地产“异象”成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从虚拟经济的角度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基本思路

在认识到房地产的虚拟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按照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刘骏民,2003),从虚拟经济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这种重构包括以下几个有机的组成部分:①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研究。这是从虚拟经济的行为基础——资本化定价方式的角度对房地产虚拟性进行的研究。②对房地产自身的稳定性的研究。首先,从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强波动性入手,然后,对房地产这种虚拟经济成分自身的稳定性进行研究。③从价格的角度来研究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说明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的互动关系——房地产如何影响宏观经济以及宏观经济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什么影响。④从资金流的角度阐述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这种资金流包括货币资金流和信贷资金流。分析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波动)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新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核心部分。⑤指出在虚拟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以促进经济稳定。⑥案例研究。研究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

由此,从虚拟经济的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图大致如下:

三、从虚拟经济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意义

在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研究房地产虚拟性质与宏观经济稳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大体而言,从虚拟经济的角度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强调房地产的投资和投机功能,从而将股市、债市、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等看作一个整体来考察房地产,考察资金在这些领域中转移流动的规律及其影响;第二,强调房地产作为资产的虚拟性质和可能的房地产引发的泡沫经济的风险。这种从市场经济功能视角的研究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有利于正确解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传统经济理论难以有效解释房地产市场运行中的“异象”,只有在对房地产虚拟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会对虚拟经济的定义和研究领域有更深刻的了解;才会对虚拟经济的理论出发点是把整个经济看作一个价值系统而非物质系统有更深刻的理解;这种研究必将极大地丰富虚拟经济的理论。

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研究房地产虚拟性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指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平、稳定和协调发展,这在客观上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并有利于提高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研究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从而为经济增长服务。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事关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房地产泡沫引发的财富分配效应可能加剧收入分配差距,造成社会利益主体的矛盾激化。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房地产业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各国的GDP增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性较强。在此情形下,如果房地产业出现不正常的发展,不仅会导致房地产业衰退,还会对金融体系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认识房地产虚拟性并在此基础上解决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金融安全、投资决策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AlanGreenspan.Newchallengesformonetarypolicy.beforeasymposiumsponsoredbytheFederalReserveBankofKansasCityinJacksonHole[R].Wyoming,August27,1999.

[2]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39~42.

[3]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及其命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4]王千.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D].南开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5]王国忠.虚拟经济稳定性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6]李杰,王千.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6,(2).

[7]郭金兴.房地产虚拟性及其波动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市场经济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一直是学界和实际部门研究和议论的热点问题。中央文件也不断提出新的理论指导,着眼于扩大和增强市场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学界出版了大量有关市场经济的论著。这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有关情况形成明显反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很少有专门研究和阐述市场经济的论著,包括专著和论文。我国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经济学的书籍和论文,但难以看到专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译著。有些西方权威性经济学词典中,连市场经济的词条都没有。例如,以学术性强、权威性高著称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就只有“市场”一词,而无“市场经济”条目。在“市场”条目中只简略提及资源配置问题:“亚当・斯密早在18世纪就预见到现代工业是依靠其产品市场的广泛而发展的。……19世纪晚期的经济理论注意资源的分配使用,瓦尔拉提出了一般均衡论。经济学家们认为各种市场力量的自发发挥,可带来充分就业和资源的最佳分配。正当凯恩斯抨击市场均衡概念之际,除了传统的‘完全竞争’理论外,又有‘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出现。不过二者都被讥为不符合于经济现实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7册第321―322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全书》对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论述得很简略,而且对资源配置的市场均衡理论以及“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中的经济理论也都表示不认同。

还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西方国家的经济学著作包括教科书,涉及市场经济问题时,除正面论述其作用外,还往往专门讲述其负面效用,特别是着眼于分配不公形成贫富分化问题。有的还特别提出,市场配置资源并不包括全部生产领域,例如,有一本少见的设有“市场经济”词条的词典――美国《现代经济词典》中,对市场经济的解释,非常简括:“一种经济组织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生产什么样的商品,采用什么方法生产以及生产出来以后谁将得到它们等问题,都依靠供求力量来解决。……美国基本上是一种市场经济。然而,美国仍有许多不受市场指导的活动,如许多农产品的产量,就是由政府规定的种植面积和所支持的价格决定的。”([美] D.格林沃尔德主编《现代经济词典》第275-276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它特别指出,美国“仍有许多”经济领域“不受市场指导”,而是“由政府规定”或“决定”。

具有国际影响的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著的《经济学》认为:“经济学中的市场概念是指任何可以进行交换的场合。(讲市场是交换的‘场合’,比讲市场是交换的‘场所’更科学,当代市场交换并不都通过‘场所’――引者)……所有这些交易都包括在市场和市场经济这两个概念中”。“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中,个人做出反映他们自己意愿的选择。厂商做出使利润最大化的选择;为此,它必须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当厂商之间为了追求利润而竞争时,消费者既从他们生产的产品获益,也从供给商品的价格中获益。”同时,它又把问题转向另一方面:总的来讲,市场经济提供的答案是“能够保证效率,但是在某些领域内,这些答案都显得很不够。可能有太多污染,太多不平等,或对教育、卫生和安全关心太少。当人们感到市场运行得不好时,就会转向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起着重要的作用。”([美]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2版第1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该书还专设一节讲“市场失灵与政府的作用”,它区分了两种经济学家,即“自由市场经济学家”和“不完全市场经济学家”。前者包括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已故的乔治・斯蒂格勒。他们不赞同政府干预,确信政府不加干预的市场是实现经济效率的途径。后者主张政府干预,怀疑放任自流的市场会在经济上产生有效率的结果。斯蒂格利茨是主张政府干预的,他认为“政府在促进竞争和限制滥用市场势力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上,第359页)他提出了“滥用市场势力”的问题,强调政府要对之进行限制。他讲的“自由市场经济学家”,就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受到批判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材,既正面论述了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性,又揭示了它的诸多负面效用,并主张:“政府应进行干预,以增进市场经济的功能和公平。”它特别指出,市场经济会带来收入分配不公平,产生贫富分化,即使在具备完全竞争的理想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中,也“没有理由认为,在自由放任条件下,收入能被公平地加以分配。结果将是,收入和财富上存在着巨大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会长期在一代代人中留下去”。它还进一步指出:“在市场经济中,财富分配不平等远远大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美]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4版第544、657页,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萨缪尔森还通过对看不见的手学说的实效考察,提出不要迷恋市场经济的美妙,“在这个时候来讨论市场失灵的情况,是为了将我们对市场的热情稍稍降温,对看不见的手有所了解之后,我们一定不要过分迷恋于市场机制的美妙――认为它本身完美无缺,和谐一致,非人力所能望其项背”。“看不见的手有时会引导经济走上错误的道路。”([美]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第78页,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

从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发展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论著来看,有几个值得关注的点:

其一,他们讲市场经济,就是讲由市场配置资源和怎样配置。就是要说明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怎样生产都由市场引导。讲资源由市场配置,不言而喻,就是指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无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还是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或其他西方学者的经济学论著,都没有讲,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是“基础性”作用,还是“决定性”作用。

其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已实行几百年,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但从西方权威性的经济学教材和词典中,更多看到的是对市场经济正反两方面效用的总结性阐述,而且讲正面效用比较简略,讲市场失灵、讲负面效用则具体而突出。我们在讨论和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往往是突出其正面的效用(这是必要的),甚至西方经济学作为负面效用论述的事实,我国一些媒体竟作为正面效用加以宣传。例如,在前面所引的西方权威经济学教材中,明确指出,市场经济会导致分配不公、贫富分化,这完全符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几百年的事实;法国学者皮凯蒂新出版的《21世纪资本论》一书,热销西方国家,也引起我国学界关注,它用统计数字分析和阐述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中贫富分化的历史事实。而我国有的媒体却刊发论文,主张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实行市场化分配,来缩小贫富分化。

其三,西方权威经济学著作,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市场万能论,会具体论述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而我国竟有人用新自由主义观点来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认为提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就是他们所主张的市场决定一切,应削弱和排斥政府的作用。其实,如前所论,讲“市场配置资源”,实际内涵就是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这一规律,既适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我国已经建立了市场经济,这一规律就必然发生作用。正如同志所述:“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这次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

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西方经济学论著对市场经济作用的阐述和宣传,比我国更平易和平实?我国的有关讨论和争论为什么那么热烈和激烈?意见分歧又那么多、那么大?其实,这有客观的原因。

资本主义在其全部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中,始终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求发展,后来建立了成熟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国家是先有市场经济实践,后有市场经济概念和理论。从现有资料看,直到20世纪初,才有市场经济概念出现。因此,西方国家的人们是先有市场经济的感性认识,后有市场经济的理性认识。长期生活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人们,大都具有对市场经济充分的感性认知,他们能熟知市场经济的实践内容。正是由于西方学者是在长期市场经济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出有关概念和理论的,因而他们深知市场经济的长处和短处,正面效用和负面效用,并逐渐认识到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从亚当・斯密时期政府只做守夜人的自由市场经济,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的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和罗斯福新政,再到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举措,制定和实行经济计划(二战后,日、法等许多国家实行经济计划,西德搞社会市场经济),将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和统一起来,用看得见的手引导看不见的手,促进了资本主义战后的创新发展。因此,西方经济学家在写给西方读者的教材和论著中,不需要对市场经济的内涵和怎样搞市场经济做过多的描述。

我国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无论政界、学界和实际经济工作者,都对什么是市场经济和怎样搞市场经济很不熟悉,需从头学起,需要向西方学习,学习其市场经济的概念和理论。我们是先获取市场经济的理性认识,后在实践中获取感性认识的。可以看出:我国转向市场经济,是缺乏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的,需要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在理论上探索着发展。尽管中央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但不同的人会各自按照自己的理论偏好和价值取向,汲取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市场经济理论观点,有的主张市场经济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不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的主张亚当・斯密时期的自由市场经济,政府不要干预;有的赞同新自由主义的观点,推行全面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大都认同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反对新自由主义的观点。这就呈现出中国学界在市场经济理论认识上远多于西方的分歧和争论。

市场经济理论论文范文第7篇

由于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检验学生数年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的一份综合性答卷,所以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毕业论文撰写的基础。选好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必须进行理论准备,否则积累资料、形成论点和论据都会迷失方向。以《对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有关问题思考》一文为例,论题一旦确定,必须接着实施理论准备,对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建筑市场?建筑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条件和基础是什么?等等,必须先进行理论回答,然后再按照理论思路去搜集资料,再形成论点和论据。有人以为这种做法违背了“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的惯例,其实,学生所选的一般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已有相当程度感性接触的领域的论题,从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一步,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调查研究、搜集资料阶段来验证这种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

其次,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积累资料的向导。毕业论文的撰写应积累什么资料?这是极大多数没有毕业论文撰写经验的学生所碰到的最大难题。有许多学生在那里盲目地搜集资料,但一旦到想使用资料时才发现已有的资料没有什么用,赶快再去搜集要用的资料,时间却已不允许,问题就出在没有理性认识的资料搜集只是一种盲目的搜集。比如,有一命题为《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由于作者对劳动者素质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结果作者只搜集了人们接触最多,最易关注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资料,而没有搜集深层次的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资料,导致了搜集过程中的片面性。

最后,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形成论点和论据的必要条件。确定论题只是确立了中心论点,还必须提出相应的从属论点,使中心论点得以展开,为此,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乃至自然科学的知识,否则只能把文章写成就事论事式的工作报告,比如毕业论文《“城市更新”与园林绿化关系的几个问题》一文的作者,由于没有从理论上剖析两者关系,没有深刻认识到两者关系实质上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如何协调,如何使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结果虽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只限于一般的泛泛之谈,成为如何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的报告书,层次太低。

二、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范围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掌握较为广博的理论知识,只有知识面广、功底深厚,才能在论文撰写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显示出很大的能动性。如果知识面窄、底于很薄,在论文撰写中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写出来的论文要么空空洞洞,要么处处出错、闹出笑话。所以,在毕业论文撰写前必须进行理论准备,以积累知识。那么,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理论知识呢?

以经济学论文来讲,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59页)它指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是所有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在当前尤其显得重要的是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时代的新的发展,是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因此,撰写各种经济学毕业论文,都必须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作指导,它是撰写经济学毕业论文时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1 2 3

其次,还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财政学、外贸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学,等等。这些学科所研究的规律性问题比政治经济学具体得多,不仅涉及生产关系改善、调整、改革,而且涉及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不仅研究经济规律,而且研究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可应用的特征。因此,它对于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比如撰写《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就必须掌握人口经济学知识,任何一本人口经济学教程都没有例外地指明了劳动者的素质实际上说的就是人本身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其中主要的根本的素质就是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不少教材还提出了对这三方面素质测定的一些数量指标,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理性知识,就不至于闹出前面所讲的笑话,从中可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

再次,还要掌握研究经济现象必须具备的方法论知识,这主要是指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等有关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任何经济现象都表现为质和量的统一。因此,对经济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就不能只停留在质的分析上,还必须进行量的分析,否则,研究只能停留在粗浅的阶段。毕业论文撰写中的一个通病就是满篇理论,而不进行实证分析,如果有也多是一些观点加例子。在不具备充足的条件下,例证分析是没有说眼力的,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同样的事例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而一些现代数量分析方法却可以避免发生类似错误。所以,不少人认为撰写经济学论文而不掌握数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此外,还要掌握一些与经济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当今时代是各学科知识大融通的时代,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已难以攻克社会经济难题,只有运用多学科的综合力量,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比如,研究经济问题除了要有较为扎实的经济基础理论外,还须拥有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特别要了解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运用。此外,生产关系的变革还要受到多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毕业论文的作者还应掌握政治、历史等其他社会科学知识。

三、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的基本方法

为了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要注意下列各点:

首先,与论题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要做到读懂读通。毕业论文作者要选定与论题密切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加以反复阅读,边读边想,直到读懂、想通与论题有关的理论问题,切忌一知半解或片面的理解。为了加深理解,最好的办法是做读书笔记,把与论题有关的理论要点、警句摘录下来,有了体会还可写读书心得,如果是自己的书或报刊、杂志则可以作眉批,或把疑点、难点作出标记注在上面,以备日后进一步研究。

其次,要科学地掌握理论,必须善于联系。一是联系理论所形成的客观条件,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确切地理解这一理论的内容。比如,要撰写《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就必须把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联系起来考虑,掌握了市场形成的一般前提条件,自然而然也就引申出建筑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其一,体制条件;第二,相关市场条件3其三,行业用工特殊性条件。二是联系与其相关的理论,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这一理论的实质。仍以上文为例,要揭示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不仅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应掌握与此相关的理论,譬如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的产生总是它事物作用的结果,从这一原理我们认识到,建筑劳动力市场之所以能在当代中国应运而生,也存在着孕育它产生的必然的前提条件,这推动着我们去探究促使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他事物”。

(1)(2)(3)

最后,必须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有理论的指导,但是,理论并不能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因此,阅读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决不能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其中的某些结论,而要创造牲地思考,努力从前人的知识中寻求某些启发,用以指导自己探索当前面临的问题。对于前人提出的结论中那些已经不适合现实情况部分,要敢于提出疑问,敢于提出新的看法,这并不像有人所认为的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刻苦钻研和思考问题,把所学到的前人论述一一用实践去检验它,把它一分为二,孰是孰非,把正确的错误的区分开来,分别排队研究,就自然会产生自己的见解,对前人的观点作出补充、发挥、纠正、批驳,就自然会形成自己的新观点,产生自己的毕业论文。历史学家张荫麟还在上清华中学时,就去大学旁听梁启超讲课,听后有不同意见,写了一篇反驳文章,文章质量很高,在杂志上刊登后,编辑以为是教授写的,将稿费寄到清华教授宿舍。梁启超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便精心培养他,结果,张荫肠二十几岁就成为一位历史学教授。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能做到的,我们二十几岁的大学生,三四十岁的成人高校学生通过努力,为什么就做不到呢?更何况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人提出的理论中那些没有涉及的问题必然会越来越多,我们要勇于思索,勇于开拓新的领域。

市场经济理论论文范文第8篇

由于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检验学生数年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的一份综合性答卷,所以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毕业论文撰写的基础。选好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必须进行理论准备,否则积累资料、形成论点和论据都会迷失方向。以《对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有关问题思考》一文为例,论题一旦确定,必须接着实施理论准备,对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建筑市场?建筑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条件和基础是什么?等等,必须先进行理论回答,然后再按照理论思路去搜集资料,再形成论点和论据。有人以为这种做法违背了“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的惯例,其实,学生所选的一般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已有相当程度感性接触的领域的论题,从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一步,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调查研究、搜集资料阶段来验证这种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

其次,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积累资料的向导。毕业论文的撰写应积累什么资料?这是极大多数没有毕业论文撰写经验的学生所碰到的最大难题。有许多学生在那里盲目地搜集资料,但一旦到想使用资料时才发现已有的资料没有什么用,赶快再去搜集要用的资料,时间却已不允许,问题就出在没有理性认识的资料搜集只是一种盲目的搜集。比如,有一命题为《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由于作者对劳动者素质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结果作者只搜集了人们接触最多,最易关注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资料,而没有搜集深层次的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资料,导致了搜集过程中的片面性。

最后,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形成论点和论据的必要条件。确定论题只是确立了中心论点,还必须提出相应的从属论点,使中心论点得以展开,为此,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乃至自然科学的知识,否则只能把文章写成就事论事式的工作报告,比如毕业论文《“城市更新”与园林绿化关系的几个问题》一文的作者,由于没有从理论上剖析两者关系,没有深刻认识到两者关系实质上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如何协调,如何使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结果虽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只限于一般的泛泛之谈,成为如何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的报告书,层次太低。

二、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范围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掌握较为广博的理论知识,只有知识面广、功底深厚,才能在论文撰写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显示出很大的能动性。如果知识面窄、底于很薄,在论文撰写中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写出来的论文要么空空洞洞,要么处处出错、闹出笑话。所以,在毕业论文撰写前必须进行理论准备,以积累知识。那么,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理论知识呢?

以经济学论文来讲,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59页)它指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是所有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在当前尤其显得重要的是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时代的新的发展,是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因此,撰写各种经济学毕业论文,都必须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作指导,它是撰写经济学毕业论文时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其次,还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财政学、外贸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学,等等。这些学科所研究的规律性问题比政治经济学具体得多,不仅涉及生产关系改善、调整、改革,而且涉及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不仅研究经济规律,而且研究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可应用的特征。因此,它对于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比如撰写《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就必须掌握人口经济学知识,任何一本人口经济学教程都没有例外地指明了劳动者的素质实际上说的就是人本身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其中主要的根本的素质就是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不少教材还提出了对这三方面素质测定的一些数量指标,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理性知识,就不至于闹出前面所讲的笑话,从中可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

再次,还要掌握研究经济现象必须具备的方法论知识,这主要是指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等有关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任何经济现象都表现为质和量的统一。因此,对经济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就不能只停留在质的分析上,还必须进行量的分析,否则,研究只能停留在粗浅的阶段。毕业论文撰写中的一个通病就是满篇理论,而不进行实证分析,如果有也多是一些观点加例子。在不具备充足的条件下,例证分析是没有说眼力的,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同样的事例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而一些现代数量分析方法却可以避免发生类似错误。所以,不少人认为撰写经济学论文而不掌握数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此外,还要掌握一些与经济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当今时代是各学科知识大融通的时代,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已难以攻克社会经济难题,只有运用多学科的综合力量,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比如,研究经济问题除了要有较为扎实的经济基础理论外,还须拥有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特别要了解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运用。此外,生产关系的变革还要受到多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毕业论文的作者还应掌握政治、历史等其他社会科学知识。

三、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的基本方法

为了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要注意下列各点:

首先,与论题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要做到读懂读通。毕业论文作者要选定与论题密切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加以反复阅读,边读边想,直到读懂、想通与论题有关的理论问题,切忌一知半解或片面的理解。为了加深理解,最好的办法是做读书笔记,把与论题有关的理论要点、警句摘录下来,有了体会还可写读书心得,如果是自己的书或报刊、杂志则可以作眉批,或把疑点、难点作出标记注在上面,以备日后进一步研究。版权所有

其次,要科学地掌握理论,必须善于联系。一是联系理论所形成的客观条件,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确切地理解这一理论的内容。比如,要撰写《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就必须把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联系起来考虑,掌握了市场形成的一般前提条件,自然而然也就引申出建筑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其一,体制条件;第二,相关市场条件3其三,行业用工特殊性条件。二是联系与其相关的理论,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这一理论的实质。仍以上文为例,要揭示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不仅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应掌握与此相关的理论,譬如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的产生总是它事物作用的结果,从这一原理我们认识到,建筑劳动力市场之所以能在当代中国应运而生,也存在着孕育它产生的必然的前提条件,这推动着我们去探究促使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他事物”。

市场经济理论论文范文第9篇

由于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检验学生数年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的一份综合性答卷,所以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毕业论文撰写的基础。选好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必须进行理论准备,否则积累资料、形成论点和论据都会迷失方向。以《对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有关问题思考》一文为例,论题一旦确定,必须接着实施理论准备,对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建筑市场?建筑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条件和基础是什么?等等,必须先进行理论回答,然后再按照理论思路去搜集资料,再形成论点和论据。有人以为这种做法违背了“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的惯例,其实,学生所选的一般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已有相当程度感性接触的领域的论题,从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一步,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调查研究、搜集资料阶段来验证这种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

其次,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积累资料的向导。毕业论文的撰写应积累什么资料?这是极大多数没有毕业论文撰写经验的学生所碰到的最大难题。有许多学生在那里盲目地搜集资料,但一旦到想使用资料时才发现已有的资料没有什么用,赶快再去搜集要用的资料,时间却已不允许,问题就出在没有理性认识的资料搜集只是一种盲目的搜集。比如,有一命题为《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由于作者对劳动者素质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结果作者只搜集了人们接触最多,最易关注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资料,而没有搜集深层次的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资料,导致了搜集过程中的片面性。

最后,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形成论点和论据的必要条件。确定论题只是确立了中心论点,还必须提出相应的从属论点,使中心论点得以展开,为此,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乃至自然科学的知识,否则只能把文章写成就事论事式的工作报告,比如毕业论文《“城市更新”与园林绿化关系的几个问题》一文的作者,由于没有从理论上剖析两者关系,没有深刻认识到两者关系实质上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如何协调,如何使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结果虽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只限于一般的泛泛之谈,成为如何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的报告书,层次太低。

二、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范围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掌握较为广博的理论知识,只有知识面广、功底深厚,才能在论文撰写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显示出很大的能动性。如果知识面窄、底于很薄,在论文撰写中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写出来的论文要么空空洞洞,要么处处出错、闹出笑话。所以,在毕业论文撰写前必须进行理论准备,以积累知识。那么,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理论知识呢?

以经济学论文来讲,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59页)它指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是所有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在当前尤其显得重要的是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时代的新的发展,是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因此,撰写各种经济学毕业论文,都必须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作指导,它是撰写经济学毕业论文时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其次,还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财政学、外贸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学,等等。这些学科所研究的规律性问题比政治经济学具体得多,不仅涉及生产关系改善、调整、改革,而且涉及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不仅研究经济规律,而且研究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可应用的特征。因此,它对于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比如撰写《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就必须掌握人口经济学知识,任何一本人口经济学教程都没有例外地指明了劳动者的素质实际上说的就是人本身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其中主要的根本的素质就是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不少教材还提出了对这三方面素质测定的一些数量指标,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理性知识,就不至于闹出前面所讲的笑话,从中可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

再次,还要掌握研究经济现象必须具备的方法论知识,这主要是指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等有关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任何经济现象都表现为质和量的统一。因此,对经济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就不能只停留在质的分析上,还必须进行量的分析,否则,研究只能停留在粗浅的阶段。毕业论文撰写中的一个通病就是满篇理论,而不进行实证分析,如果有也多是一些观点加例子。在不具备充足的条件下,例证分析是没有说眼力的,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同样的事例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而一些现代数量分析方法却可以避免发生类似错误。所以,不少人认为撰写经济学论文而不掌握数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此外,还要掌握一些与经济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当今时代是各学科知识大融通的时代,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已难以攻克社会经济难题,只有运用多学科的综合力量,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比如,研究经济问题除了要有较为扎实的经济基础理论外,还须拥有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特别要了解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运用。此外,生产关系的变革还要受到多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毕业论文的作者还应掌握政治、历史等其他社会科学知识。

三、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的基本方法

为了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要注意下列各点:

首先,与论题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要做到读懂读通。毕业论文作者要选定与论题密切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加以反复阅读,边读边想,直到读懂、想通与论题有关的理论问题,切忌一知半解或片面的理解。为了加深理解,最好的办法是做读书笔记,把与论题有关的理论要点、警句摘录下来,有了体会还可写读书心得,如果是自己的书或报刊、杂志则可以作眉批,或把疑点、难点作出标记注在上面,以备日后进一步研究。

其次,要科学地掌握理论,必须善于联系。一是联系理论所形成的客观条件,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确切地理解这一理论的内容。比如,要撰写《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就必须把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联系起来考虑,掌握了市场形成的一般前提条件,自然而然也就引申出建筑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其一,体制条件;第二,相关市场条件3其三,行业用工特殊性条件。二是联系与其相关的理论,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这一理论的实质。仍以上文为例,要揭示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不仅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应掌握与此相关的理论,譬如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的产生总是它事物作用的结果,从这一原理我们认识到,建筑劳动力市场之所以能在当代中国应运而生,也存在着孕育它产生的必然的前提条件,这推动着我们去探究促使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他事物”。

最后,必须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有理论的指导,但是,理论并不能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因此,阅读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决不能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其中的某些结论,而要创造牲地思考,努力从前人的知识中寻求某些启发,用以指导自己探索当前面临的问题。对于前人提出的结论中那些已经不适合现实情况部分,要敢于提出疑问,敢于提出新的看法,这并不像有人所认为的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刻苦钻研和思考问题,把所学到的前人论述一一用实践去检验它,把它一分为二,孰是孰非,把正确的错误的区分开来,分别排队研究,就自然会产生自己的见解,对前人的观点作出补充、发挥、纠正、批驳,就自然会形成自己的新观点,产生自己的毕业论文。历史学家张荫麟还在上清华中学时,就去大学旁听梁启超讲课,听后有不同意见,写了一篇反驳文章,文章质量很高,在杂志上刊登后,编辑以为是教授写的,将稿费寄到清华教授宿舍。梁启超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便精心培养他,结果,张荫肠二十几岁就成为一位历史学教授。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能做到的,我们二十几岁的大学生,三四十岁的成人高校学生通过努力,为什么就做不到呢?更何况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人提出的理论中那些没有涉及的问题必然会越来越多,我们要勇于思索,勇于开拓新的领域。

上一篇:市场经济研究论文范文 下一篇:世界经济形势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