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与高校共建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01 17:44:42

社区与高校共建方案

社区与高校共建方案篇1

松江大学园区7所高校因学科特点和培养特色不同,各有其教育资源优势。东华大学为多科性大学,专业覆盖理、工、文、管、艺,有专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在理论教学、课程资源方面具有优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工程化培养、技能训练方面有教学特色;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在与应用领域结合方面各有其课程特色。松江大学园区地处松江新城,周边有松江区政府、松江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各类企业在信息化技术、人才方面需求量大,为学生信息化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松江大学园区为信息化素质培养、社区信息化提升可提供多层次的教育资源。松江大学园区的后勤社会化使园区内以及大学与周边社区之间在生活设施、文化服务等方面已经实现共享,为教育资源共享、协同互动提供了基础。利用大学园区和周边社区的地缘优势,充分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发挥各家所长,就能提高整个园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同时联动社区,提升社会的信息化程度。

二、校区、园区、社区联动机制

区域资源共享的基础是建立有效的协作模式,形成持续有效的组织保障。在松江大学园区本科教学协作组的支持下,成立了由东华大学担任组长、7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负责人参加的教学协作组,负责园区范围内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协作。通过研讨各校教学现状、特色优势,制定了课程共建计划,筛选出各校优质开放课程,并持续跟踪课程建设和实施情况。各校轮流开设的计算机新技术讲座、学习指导、经验交流等活动,活跃了计算机学习氛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成立了由一线教师组成的各门开放课程的课程建设小组,具体实施课程建设和资源开放工作,在7所高校教师的通力合作下,在课程、师资、实验室、教学资源等各方面的全方位协作开展顺利。另外,在协作组的推荐下,园区的高校积极参与上海市和全国的教学改革工作,目前有8人是上海市计算机等级考试命题组成员,20多人参加了计算机综合应用系列课程教材和课程资源建设。依托园区管委会和松江区工程师协会,教学协作组与园区周边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信息技术应用项目和应用实践的机会,为课程创新提供了更多需求来源和案例来源。同时,师生的教学活动和信息技能直接产生了可应用的作品。

1.园区共享优质教育、学分互认

园区各校特色课程共享、学分互认,使园区所有学生有更多机会获取有特色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提供了更好的支持。首先是开放课程,每周二、四晚定为园区开放选课时间,各校选派优秀教师提供优质课程供园区所有学生选修。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是园区开放的唯一实验类课程,东华大学的“信息系统与数据库”“计算机系统与网络”,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多媒体应用系统”等课程在跨校选课中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其次是实验室共享,东华大学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电子商务实验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计算机及网络组装实验室为各校提供了补充实验资源,为学有余力 的学生提供了课外创新实践、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的实验指导。另外,在协作组指导下依托东华大学共建了计算机综合应用系列课程公共服务网站,共建课程的资源库,包括教材、课程PPT、课外辅导材料、试题库、优秀学生作品等,通过资源网站在7校师生间共享。

2.共建课程,全面提升各校课程质量

开放课程实现了优势资源共享,但由于学生的差异和资源限制,只有优秀学生才有能力参与跨校选课学习,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要依靠自己学校开设的课程学习。因此,单纯开放一些课程是不够的,要普遍提升各校的课程质量,才能惠及园区内众多学生。依托东华大学牵头的上海市计算机综合应用系列课程建设,将7所高校教师引入到课程建设工作中,并通过研讨,修订各校的课程体系,提升课程要求,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逐步开设出了高层次的选修课程。在保持各校原有教学特色的基础上,跟踪信息技术发展和高信息素质人才培养需求,依托上海市教委和园区的课程建设立项支持,动员一线教师参加共同建设计算机综合应用系列课程资源并辐射园区高校,对课程的后续实施奠定了基础。2008年编写出版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学习指导及习题解析》《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学习指导及习题解析》《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学习指导及习题解析》,2012年根据教学实践反馈的意见又修订出版了第2版。许多教师还参加了教学辅助资源、教学案例等的建设。参加课程建设的教师陆续在自己的学校开出了选修课程,成为教学改革的骨干力量,而且持续的协作使各校的课程始终保持技术新、实用性强、教学效果好的特点。结合各领域的信息技术需求,联合园区内高校和校外教育资源,建设特色课程,如SAPERP导论、SPSS数据分析、OFFICE软件VBA制作等课程。东华大学自行开发了可视化网络配置模拟器,支持虚拟网络配置实验,建设了企业信息化应用综合案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建设了商贸信息技术系列案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设了与应用密切结合的C语言应用案例库。这些资源具有特色鲜明、与应用结合紧密的特点,协作共享不仅减少了人力和物力投入,而且保证了教学资源的高起点、高水平。

3.园区、社区良性互动,人才培养和社会效益共赢

大学园区的功能定位除了人才培养,还肩负着推动周边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责。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面对的是占学生总数95%以上的学生群体,他们不同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其信息素质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应用意识、全面的系统应用观点、设计解决方案的初步能力、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新技术的能力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学必须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推动学生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到信息能力的构建。除了在课程中增强实验要求,设置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项目环节,与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应用的结合更为重要。依托松江大学园区管委会、松江区工程师协会,计算机基础教学协作组与园区周边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了社会教育资源支持。通过直接参与它们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聘请企业的信息化项目负责人,以企业的信息化硬件、软件和系统建设发展为例,介绍信息需求的分析、技术需要、管理要求等,使学生面对真实的案例,激发学习热情,对复合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有更直接的认识。例如,邀请青岛啤酒上海公司的技术人员介绍该公司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ERP系统、生产制造系统、OA系统以及宣传广告设计等各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情况,还整理了依托网络的零售企业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的系统建设和应用案例、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ERP案例等作为学习参考资料。社区也为教学改革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提供了实践应用和服务社会的舞台。园区教师为企业进行项目研发,为企业开展信息技术人才培训,不仅锻炼了科研能力,也直接为社会贡献了智力资源。园区学生作为志愿者参加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建设,建设了松江区工程师协会网站、松江区知识产权网、松江区文明网等,并将这些需求梳理为实践应用项目作业;学生作为IT技术志愿者参加社区和图书馆的志愿日活动,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作为信息助管参加勤工俭学。我们还将松江区开展的“茸城之光”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活动纳入多媒体应用系统课程,作为备选作业,学生的优秀作品有机会直接录用,作为松江区宣传栏、平面媒介、网站、电视等的公益广告。这些来源于实践的问题和服务社会的课题都为课程教学增加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发挥了大学园区服务社会的作用。

三、实践效果

2007年以来,松江大学园区不断完善的合作、协作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学生、园区、社区带来了新的体验。(1)协作机制和平台持续发挥了联动的纽带作用,从整体把握松江大学园区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吸纳优质资源,不断提高教学要求,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园区高校80多名计算机专业教师形成了一个协作的集体,互相学习,互为支撑,为近8万名大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计算机教学服务。(2)开放的特色教学资源为园区优秀学生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能,促进了信息技术和应用领域的交叉,为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支持。(3)共建的系列课程和优质教学资源得到了推广。大家共同建设的8门系列课程不仅在园区发挥了教学提升作用,目前也已经在上海市一些高校获得推广,出版的系列教材被多所高校采纳应用于教学。教学资源网站对外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匿名访问。(4)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为地方社区服务获得肯定。松江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委员会、松江区委宣传部、街道社区、企业单位等对学生参与地方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为发挥大学园区的社会服务功能作出了贡献。(5)教学协作的开展在推动园区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表率作用,得到了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充分支持和肯定。(6)在全国教学研讨会上和专题报告,介绍园区教学协作和课程建设经验,获得了同行的认可。

四、结语

通过园区高校间、高校和社区间的协作,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松江大学园区内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在整体上得到了提升,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高水平信息化人才,为松江社区提供了服务。同时,也为其他大学园区的教学协作提供了可参考的模式。

社区与高校共建方案篇2

[关键词]协同育人 理念 体制 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008-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通过协同创新实现协同育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从理念、体制和机制方面都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全省高校要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将协同创新思想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全过程,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我校近年来始终坚持系统的育人观,在校内力量协同育人和校内外力量协同育人方面大胆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本科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案例

(一)校内力量和要素配合的协同育人案例

1.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协同育人

从2002年开始,我校从体制机制、平台、师资、项目等方面整合三大课堂,围绕第一课堂和综合素质教育目标,精心设计学生第二、第三课堂活动,确定第二、第三课堂考核标准,把学生获得10个素质拓展学分列入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2009年,学校推出学生参加竞赛获奖加分或减免选修课制度。2012年,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开放式课程(项目)。2010年又推出以十大精品学生活动、全面班导师制、善水大讲坛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改革,基本实现了三大课堂的互联、协同和共振。在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的牵头下,在教务、团委、学工、科研处等部门的协同设计和组织实施下,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的协同育人效果好,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学生在各类省级以上赛事中取得诸多佳绩。“异地办学条件下一、二年级大学生素质教育改革与创新”获第七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实体课堂和虚拟课堂的协同育人

我校于2005年全面启动教学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建成运行网络辅助教学课程900多门。2012年引进了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追寻幸福――从西方伦理史的视角、化学与人类等9门超星尔雅网络视频课程,大大延展了教学时空,教学内容由点-线-面向集成模块化转变,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加强,教学信息化的导学、辅学、促学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有效实现了实体课堂和虚拟课堂的协同育人。“以提高人才质量为目标的教学信息化系统研究与实践”获广东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3.以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载体的校内多学科协同育人

从2009年起,我校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紧密围绕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全校层面整合资源,与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等相关二级学院密切合作,在校内多学科协同育人方面不断推进。与相关二级学院共同进行课程开发、课程整合,共同组建课程学习、项目开发、拓展训练及创新实践等多元教学组织形式,不断优化实验区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于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与相关学科的优秀教师密切合作,共同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实施项目驱动式导师制;与教务处、学工部密切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发现机制,形成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兼顾的教学评价体系,并为学生建立全程成长档案。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施的多学科协同育人取得明显成效,获得其他三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认同。经济与贸易学院的“国际商务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会计学院的“国际会计创新实验区”和信息学院的“计算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三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载体,在课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师资建设等方面,与校内相关二级学院和相关学科紧密配合,有效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校内共享。

(二)校内外力量和要素配合的协同育人案例

1.共建协同育人平台

近年来,为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学校在协同育人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着力搭建了“校内仿真综合实习协同育人平台”、“税务干部进修学院协同育人平台”、“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协同育人平台”和“微金融创新人才协同育人平台”等协同育人平台,在校政、校企、校地等多元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初步实现了以创新协同育人为核心的开放式平台的柔性管理体制,汇聚了协同创新各主体单位的优质共享资源,构建了以任务为牵引的横向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对协同育人平台涉及的人、财、物统筹安排与管理,初步构建了以高校牵头、企业参与、社会机构支持的管理体制。

(1)校内仿真综合实习协同育人平台

为着力抓好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校内仿真综合实习和校内创新创业实践三个重要环节,我校经济与管理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广州用友、金蝶、方宇博业、杰赛科技、中山京通、国泰安、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宏观经济网(中经网)等知名企业通力合作,在实验教学顶层设计、实验教学课程实施和实验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IBM、用友、中经网、国泰安和中山京通等公司的行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ERP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用友和国泰安安排企业导师进入课堂;部分ERP课程考核直接采用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国泰安和中经网为师生免费开放部分数据库,支持我校跨专业实验教学;用友、金蝶和杭州贝腾等公司为学生提供模拟竞赛平台,帮助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同台竞技,吸引风险投资关注和选择项目;中经网和国泰安与我校合作共同开发仿真实习案例库;杰赛科技、中山京通和国泰安与我校合作研发出“基于云计算基础上的企业模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进一步发挥基于云计算及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跨专业虚拟仿真企业运作综合实验教学及资源共享方面率先突破。我校经济与管理部级实验教学中心分别荣获部级教学成果奖、部级教学团队和部级精品课程等奖励,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综合执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2014年度,我校经济与管理部级实验教学中心获批教育部首批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税务干部进修学院协同育人平台

我校税收学专业协同育人历史悠久,早在1998年就与广东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和广州普金科技计算机有限公司共建“财税信息化研究中心”。2010年与广东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共建“广东纳税服务研究中心”。2011年与广东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协同建设“广州市地税局干部进修学院”,双方协同建设教学、生活设施;协同建设组织机构;协同制定管理制度;协同设计培训方案;协同开发培训课程;协同编写教材;协同培养师资队伍;协同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税务干部进修学院成立以来,承担了广州地税系统5000多名干部职工的初任培训、业务技能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和任职培训;成功申报1个部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0多名校内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教学模式等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更加吻合,有力提升了税务学专业的师资水准。

(3)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协同育人平台

我校会计学院于2010年成立了“国际会计(ACCA)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同年获得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立项(简称“ACCA实验区”)。经过四年的建设,该实验区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成果推广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并与ACCA广州代表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英国利兹都会大学、美的集团厨房电器事业部、珠海航展公司、广东广业集团等12个跨国经营公司及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等单位协同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主要协同内容包括:第一,将ACCA资格认证课程及部分CPA考试课程嵌入实验区人才培养方案;第二,由ACCA广州代表处负责培训我校教师,提供教学指导、教材及教学资料、资格认证报名与考试等服务,发展学生会员,联系牛津布鲁克斯大学授予名誉学士学位,为我校学生联系实习与就业机会;第三,由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负责为我校学生提供实践导师及学习案例,为学生提供、推荐实习单位及就业单位;第四,利兹都会大学负责为F1-F9九门ACCA课程考试合格,且通过GMT考试的学生以优惠条件联系申请前往利兹都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目前,ACCA实验区2010级52名学生中已有2人通过了全部14门课程考试,26人通过了F类9门课程考试,有9人被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等国际“四大”会计公司录用,8人将进入悉尼大学、蒙纳士大学等国际名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4)微金融创新人才协同育人平台

我校金融学院与华南师范大学金融系、证大速贷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民间金融街管理有限公司、佛山市集成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壹马创展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山小榄村镇银行等单位共同组建了“微金融创新协同育人平台”,协同培养华南地区的微金融创新人才。其主要协同内容包括:第一,将微金融实务课程嵌入我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2010级教学计划开始,新添加微金融经济学、小贷技术及风险管理两门专业必修课程;第二,和金融企业高管及实务部门人员协同编写金融类教材或著作,已翻译完成麻省理工出版社的《微金融经济学》和《互联网金融》两本著作;第三,协同开展其他业务合作,如协助证大房产申报建设我校餐旅实验楼;协调证大速贷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及培训工作安排;安排学生去证大集团和证大速贷实习;与广东小贷协会初步达成合作培训意向等。金融学院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创办的“艾晨斯”校园咖啡品牌旗下已有三个连锁店,发展势头良好;在全国挑战杯大赛中,金融学院学生获特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学生深入参与微金融行业金融机构建设及咨询服务,如东莞农商行在惠州陈江开设村镇银行,整个调研咨询研究报告由金融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完成,研究报告为陈江东盈村镇银行的顺利开业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2.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1)法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校法学院积极与地方政府、实务部门紧密联系,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具体做法是,第一,与地方法院、检察院共同探索“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优质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团队,探索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第二,改变校内教师单独培养模式,建立由法官、检察官、律师和企业法务工作人员和校内专职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力求实现高校与实务部门对应型法律人才的协同培养目标。第三,搭建与法律实务紧密衔接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拓展校内实验教学平台的功能。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利用学校实验教学平台如模拟法庭进行实案审判,教师、学生旁听、观摩,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提供了便捷的校内平台。第四,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法庭审判直播系统,建立课堂教学与法律实务紧密连接的信息化实验教学平台。2012年,我校法学院实践教学基地获批建设为“部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迄今为止,法学院已与广东省检察院、广东省公安厅、广州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越秀区法院、天河区法院、海珠区法院和花都区检察院等多家法律实务部门签订了协同育人协议,有效强化了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的深度合作。

(2)社会工作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融合,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对政府购买服务及社区文化建设的支持,我校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学系与江门市残联、广州市光塔街、官洲街、华洲街街道办事处等地方政府协同,在社会工作校外实践教学方面密切合作,取得累累硕果,其协同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第一,和江门市残联康复医院、荔湾区逢源人家服务中心等社会服务机构合作,完善以双边同步督导为重要特征的实习教学模式,建设社工实习督导队伍。第二,与江门市白沙街道办事处、海珠区华洲街道办事处等地方政府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攻关,支持地方文化建设。主要研究项目包括社会政策的未来走向、社会工作未来的培训模式及与社会转型的关系、“大美小洲”开发等。第三,与广州市青少年宫等单位协同制订社会工作本土化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方案。目前,已拟定并形成《社会工作专业校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拟进一步推而广之。第四,与广东省社会工作协会、荣军医院、广州脑科医院等单位协同制定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社会工作实习生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总结出医院社会工作实习生的带教模式和经验。第五,和广州市海珠区华洲街道办事处协同开展田野实践教学,在小洲村建立田野实践教学基地,由教师带领学生调查小组对小洲村展开追踪性社会调查。2012年,“社会工作本土化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被立项建设为省级实践教学基地。社会学系对实践教学模式的系列探索,有效推动了社会学系学生的专业成长,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社会学系的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得到较大提升,郭景萍教授的研究著作获全省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全系教师主持或参与横向课题多项,为地方社区文化建设做出了颇多贡献。

二、协同育人进一步的思考

(一)对协同育人重要性的再认识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既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才规律,也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既要符合学理逻辑,也要符合实践逻辑。高等学校不是一个封闭的内循环系统,客观上,她需要从外界输入信息、向外界输出信息;从外界输入资源、向外界输出资源;从外界输入动能、向外界输出动能。也就是说,高等学校是一个与社会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开放系统。目前,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着教育教学资源结构性短缺与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低效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协同育人不是权宜之计,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协同育人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要将高等学校的发展嵌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实施“双嵌入”发展战略,将协同育人嵌入到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战略层面和学校发展的战略层面实施整体规划,实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协同发展,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更加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

1.协同育人的面和深度需要进一步拓宽

在多年的协同育人实践中,我们意识到,为有效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拓宽协同育人的面和深度。首先,高等学校的人脉关系、资源筹措能力、与校外协同育人方提供对价的能力在协同育人中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解决高等学校与校外协同育人方相互提供“对价”不对等的问题至关重要。其次,解决好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带来的权力结构和利益格局调整,也是高等学校在协同育人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高等学校要充分调动二级教学单位在协同育人方面的积极性,想方设法鼓励冒尖,“激化”二级教学单位之间的相互竞争,出台政策引导二级教学单位与各类社会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加快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

2.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

社区与高校共建方案篇3

关键词:社会工作 高校学生社区 管理

一、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后勤社会化和学分制的逐步实施,高校学生社区正日益成为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阵地和焦点所在,很多高校都开始探索学生社区管理的新模式。但这些管理模式面临着如何协调高校、社区管理者、学生三者之间关系和利益冲突的问题。高校学生社区管理需要新的认识和改革,在坚持和发展传统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引进新的学科理念和方法是推动变革的有效途径。

二、高校学生社区及其特点

高校学生社区是指以学生宿舍为基本细胞,包括学生食堂、文体活动场所和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生活、学习、活动的校园特定区域它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场所,更是课堂的延伸,是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园地和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窗口。同时,学生社区又是社会的缩影,社会社区的所有功能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折射,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所,是他们进入社会前的最好预演舞台和实习基地。

有高校学生组成的学生社区与通常意义上所指的社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社区是社区的特殊表现形式,既有一些一般社区所具有的特点,又有其特有的特点。

1、主体的同一性。高校学生社区的主体是一群年龄相仿,有着共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青年。因为共同的目的而居住在同一区域内,学习是群体活动的主要内容,增长经验、健全人格和确立目标成为社区成员的主要任务。他们社会化尚未完成,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心理素质不够稳定,需要适当的引导和关心。

2、行为的仿效性。群体行为对于个体的行为有着较强的影响和约束。实验证明,青年在群体中有仿效同龄人的倾向,好的榜样能起到很好的正面影响,坏的行为也容易引起负面效应。

3、居住方式的群居性。高校学生以集体宿舍居住的方式共同生活在同一区域,有着共同的生活规则。其成员间有相同的作息时间、有维持共同生活的公益性劳动;有共同的利益追求、兴趣爱好。学生通常是以宿舍为单元形成相互交往的群体关系。群居的生活方式是学生社区成为对学生提供“教化”的有效场所。

4、活动的可控性。大学生在校时间较短、流动性小、人员结构比较固定、学生生活主要根据学校作息时间来进行、有着较强的规律性。同时,学校在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方面还有一套规章制度,学生必须在一定约束下有规律地生活。这些都决定了学生社区比一般居民社区更有可控性,有利于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社区管理方法。

三、高校社区管理现状

(一)社区环境建设情况。所谓社区环境是相对于作为社区主体的社区居民而言的,它是社区主体赖以生存及社区活动得以产生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人文条件和经济条件的总和。它可理解为承载社区主体赖以生存及社会活动得以产生的各种条件的空间场所的总和,它属于物质空间的范畴。对于学生社区而言,良好的社区环境建设能够确保学生沟通自由、师生互动便捷,营造温馨、健康、和睦的家庭氛围,以此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浓厚学生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情感氛围,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但目前高校学生社区在环境建设方面多集中于硬件设施的投入,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软件建设,学生对社区的归属感不强,并未真正投入社区之中,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学生自治组织建设情况。建设“自治式”社区一直是高校社区管理的一个重点,因此学生自治组织的建设情况就显得十分关键,良好的学生组织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但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自治组织建设并不尽如人意,这些学生自治组织大多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组织成员以外的学生大多都不太清楚这些学生自治组织的具体职能。

(三)社区学生活动情况。社区学生活动对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宽学生视野,浓厚学术氛围,繁荣校区思想学术、文化艺术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校园精神的宣传和弘扬,创造高品质校园文化,学生心理和生理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大多数在校学生对于参与在宿舍区开展的活动是有选择性的,这表明在举办社区学生活动的时候应选择学生更乐意接受的形式。而目前的学生活动大多都是主办的学生组织内部自己决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较少咨询广大学生的意见,这样并不利于学生活动的开展,也无法达到活动的预期效果。

(四)社区学生管理情况。在学生管理方面,目前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学生管理的新模式,辅导员和班主任等都会定期到学生宿舍对学生进行探访,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这一措施还是在学生管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但在学生管理方面,学生本身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则被忽视了,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多向辅导员或老师求助,而较少有互助和自助的情况。这是在学生管理方面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四、引入社区社会工作方法

社区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或形式,主要目的是协调社区内个人、群体与社区之间的关系,调动社区内外资源,满足个人和群体的需要,促进社区的综合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一)社区组织。社区组织是社区社会工作的一项基本方法,社区组织能够通过社区服务组织的建立、协调与业务的配合,引导和帮助社区居民认识他们的共同需要、互助合作、民主自治;通过社区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社区的最大潜能,预防和解决社区问题,增进社区成员的共同福利,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与社区进步。

在高校学生社区中,有各种各样发挥着不同作用、履行不同职能的学生自治组织,这些组织的存在为开展社区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使这些自治组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社区分析。各学生自治组织(如:宿舍管理委员会、团委学生会生活部等)应明确各自的职能,了解与职能相关的社区情况,进行社区分析。社区分析主要表现在几方面:社区环境分析、社区问题分析、社区需求分析、社区资源分析等。

2、协调各组织的关系。由于各学生自治组织的职能、组织架构等方面的不同,各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指导老师应协同合作,协调好各组织之间的关系,使各组织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避免遇事推诿、各自为政、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

3、研究制定社区发展方案。各学生自治组织应协同合作,针对社区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改善的条件进行研究和讨论,形成例会制度,根据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制定出可行的方案计划。其过程一般为:第一、确定目标、策略和方法,选择最佳方案进行决策;第二、为实施方案建立内部和外部的关系,做好思想动员和物质准备工作;第三、执行方案,进行布置、督促、检查、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调整部署;第四,对方案进行评估,对方案的执行情况作出鉴定。

4、做好社区学生工作。在高校社区管理过程中,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促进管理工作有序、高效进行的一个重要保障,只有获得了广大学生支持的管理模式和手段,才能够被称之为成功、有效的管理。学生是社区工作的对象,也是工作的最终评价者,因此,做好社区内学生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组织应通过宣传、讲座、社区活动等形式,引导社区成员努力实现社区工作目标,鼓励他们关心社区、依靠社区、帮助社区。促进社区成员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一个互帮、互助、互谅的互动氛围。动员广大学生参与社区工作,解决社区问题,增进社会福利,加快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

(二)社区发展。从社会工作角度看,社区发展是一种组织和教育社区成员积极参与改善社区生活环境的活动,通过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发展的过程,研究社区的共同需要,协调社会各界力量,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来解决社区问题,推动社区的现代化进程,这又是社区工作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手段。

社区与高校共建方案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 实训基地 对策 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231-02职业教育最显著的办学特色在于技能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职业教育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基础性建设。国家也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在2014年6月份,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在决定中指出“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确实,中等职业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其中比较突出的包含以下几点:实训基地建设缺乏规划,各学校均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建设实训基地,造成资金浪费分散,建设重复;建设资金匮乏;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单一、建设标准及建设方案部健全;实训基地功能拓展程度不够,难以达到辐射、示范作用,实训基地缺乏生产性、共享性、开放,学校之间联系较少,不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1 创新实训基地规划布局的思路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各地方经济发展情况,以培养适合该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或紧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经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规划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实训基地建设布局规划过程中,应主要遵循政府统筹的原则、点面结合的原则、资源共享的原则。也就是说在实训基地建设之前,必须先对该地区的经济现状、产业结构、人才缺口、已有职教资源乃至未来经济发展规划进行全面的调研,在对其有了全面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由当地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统筹安排调研,再根据调研信息对区域内的实训基地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只有在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及职教现状都有深入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在布局规划初期,集中资源,在实训项目需求较大、经济发展势头较好的中心区域建设几座大型的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然后由点带面,在公共实训基地发挥良好示范性作用的基础上,吸取其成功经验,建立一个点面结合、综合性和专业性相互补充、示范性和基础性互为依托的实训基地体系。所建设的实训基地应具有开放性与共享性。

2 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实训基地建设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问题,资金匮乏、投资主体不到位,致使校内实训仪器设备陈旧落后、实训工位不足等问题难以解决,不利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1 积极争取外部投资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在“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开发教育资源”。因而职业学校要加大对外部资金的引入。(1)考虑将实训基地产业化,以企业法人的身份去银行贷款,政府和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合理的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贷款机制。(2)挖掘社会力量,职业学校实训基地要积极探索调动社会力量利用投资、捐赠等方式支持办学,并制定一定的机制,对提供投资和捐赠的有意参与学校的某些项目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学校可优先与其开展各种方式的合作,合作共建。(3)按照组建成立企业的原则,对实训基地设立的引资项目或其他投资项目,由资金投入人或单位与筹建基地的组织协商,共同开发和共建,利益共享。(4)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贴近生产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5)校校联建方式,为利用有限资金,发挥最大办学效益,有相同专业的学校之间可以共建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资金利用率。

2.2 充分挖掘基地内部投资的潜力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设施建设的内部投资指的是,建设实训基地对基地内部资金的引入,有以下几种方式:(1)加大学校对实训教学条件建设的投资,这样才有利于职业院校的长足发展。(2)鼓励教职工采用个人投资、集资、入股等形式。对一些规模不大投资较大的实验室、实训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要鼓励有条件的教职工集资建设,实行市场化经营,学校按市场方式付费。

3 积极探索,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3.1 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随着社会上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引进,需要人批有技术的人才。为此实训基地要抓住机会,在互利的原则上根据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建立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形成产教融合的多功能实训环境。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可采取如下形式:(1)与企业互为资源要素建立供求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学校学生二大主体之间,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企业需要从学校方面引进所需要的人才;学校需要发展教育和科研,学生需要就业。一些很多企业都愿意在“产学合作,互惠互利”的平台下,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向学校提供资助,企业派有技术经验的员工为学生讲授技术经验,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学校可以为企业培养其所需的综合性型人才。(2)与企业采取股份合作。与企业采取股份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要解决基地与企业教育资源长期稳定合作的问题,关键在于建立以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为导向的运作机制。与企业采取股份合作形式来共建职教实训基地,既能保证实训基地的稳定,又能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对双方的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可采用基地与企业合作入股共建新型“工厂”的形式。这种新型“工厂”应把解决学生实训、实习以及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作为第一目的,在完成职教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兼顾生产和经营。它不同于以往的校办工厂把赢利、收益作为第一目标。在这种新型“工厂”里,学生和教师是主人,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这里的一切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所学,训练自己的技能。同时,对工厂来讲,他们又是“低价”的人力资源。而对入股的企业既能在经济上有所收获,又能利用其完成自己企业内员工的培训任务。例如大庆蒙妮坦职高与大庆德孚制衣厂、大庆德孚绣花制片厂等公司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3.2 校校联合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这主要指的是职校之间对共有的一些专业校际联盟,互补互助,建立校际资源管理团队。实行校校联合共建共有专业实训基地,能统筹资源、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相对集中,建成高水准的实训基地。相关学校之间按有关协议错时安排学生进行实训,以提高设备利用率,这样各职业学校不必花巨资,仅支付一定数量的设备日常维护经费和耗材费用,就能坐享共有专业实习中心提供的各种实训条件。

3.3 政府主导投入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它是一种区域共享性实训基地或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采用有偿服务、付费使用的运作形式。其显著特点是:区域共享,既可以为本地区院校学生开放,也可以为地方企业所使用;可以承担教学、生产、培训、技能鉴定,还可以承担“双师型”教师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民工培训、转岗培训等。这种实训基地可以是独立于各院校的实体,也可以附属于某个院校管理,但其使用权是归政府所有的。运作机制为国有民营的方式,其优点是可大大改善日前实践性环节的环境、提高设备使用率和加快设备的更新率。例如伊春市的公共性实训基地就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一个占地面积为20000 m2的公共实训基地,划分出机电、数控、林业、园林、家具、汽修、旅游7个功能区,由学校和企业来建设相关实训设备,满足林业、园林、家具、森林食品、财会、计算机、数控加工、机电加工、汽车维修、旅游等方面人才培训的需要。

3.4 学校为主多方参与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目前,很多职业学校都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要改变以往“等、靠、要”的被动做法,可以采取以学校为主,同时政府、社会、企业参与的建设模式。即学院出大部分、向政府争取一部分、从社会引进一部分、合作企业承担一部分的办法,联手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政府投资方式可以有划拨经费、减免参与企业相关方面的税收或拿出其他优惠政策等,社会上采用吸引富余资金的方式企业参与方式有小额资金赞助、捐赠设备、提供厂房等。

3.5 多元股份制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目前,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是一个很大的投资市场和难得的投资机遇。遵循市场规律,本着“自愿、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采取股份制形式,各方以资金、土地、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相关设备等入股,还可吸引外资实现合资、合作办学,这样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基地要会同教育部门制定和落实实训设备的标准化建设,以控股或参股等多种形式集中投资,建设生产实训型实习网络。面向社会开放,接受职业学校学生实训和生产单位的生产任务。参与组建的各方,都要遵守制定的章程,遵守实训基地制度,积极参与基地规划、建设。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管理制度,参与单位积极配合。

4 全面思考,缜密开发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训基地的建设应以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使之主要成为职业教育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根据专业教学要求,使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具有先进性,在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要具示范引领作用。

4.1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实训基地的建设首先要立足于职教课程。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开发,首先要充分建立在对相关课程理论与课程方案的理解的基础上;要依据特定的课程标准来确定实训基地的功能与装备标准。其次要立足于工作体系。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让学生可以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具体的行动导向、职业领域、实际情境为基础,因而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开发必须以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为技术手段。

4.2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开发原则

(1)科学性原则。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开发要以职教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为指导,既要保证方案内容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开发过程的科学性。(2)现实性原则。首先,实训基地设备应具有适用性。设备必须适合课堂教学,不应盲目地片面地追求高、精、尖,而应强调其适用性。其次,按人才需求来规划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最后,按地方、各学校实际需求来规划实训基地建设方案。(3)前瞻性原则。在相应领域内有一定超前性、前瞻性,体现国际化的原则;能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体现职业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4)通用性原则。要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及目前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强调职业通用能力的训练。强调基地建设在总体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相关专业的通用性。

4.3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开发流程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开发首先要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首先要深入企业进行现场实地考察、调研,汇总整理各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对工作任务进行归类,再确定并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其次分析岗位能力,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对所需要的能力进行描述,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描述,确定职业综合能力。再根据职业能力设计需要开设的实训项目,并组织专家进行分析,列表组织专家论证。最后确定需要开设的实训项目。根据所要开设的实训项目确定相应的实训基地,进行合理布局,在实训基地内要渗透职业文化,以模拟工作现场为主,同时还应参考教学所需,符合教育规律。根据办学、培训规模、技能鉴定需要、实训项目开展频率与难易程度以及投资等情况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实训仪器设备的数量、材料和实训工具。

5 拓展实训基地的功能,增强实训基地自身发展能力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功能包括它对学校人才的培养,也包括它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活动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实训基地依据自身的基础和规模,其功能也有了一些新的拓展,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内容。

5.1 延伸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

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的延伸包含以下几方面:(1)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2)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3)提升学生职业岗位就业能力。(4)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实训基地的实训活动,可对其职业素质进行“养成教育”,可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包括爱岗敬业的情操、团结协作的精神、遵纪守法的习惯等方面,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2 拓宽实训基地的扩展功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功能除了完成实训教学任务这一基本功能之外,也在进一步拓展,体现在职业技能鉴定、生产、社会服务、示范辐射等方面。(1)职业技能鉴定功能。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应具备职业资格培训功能,同时要改善实训条件,申报职业资格鉴定中心。(2)生产加工及经营服务功能。为了能够发挥职业学校实训资源的最大效益,提高实训基地的经济效益,实训基地最好能从企业或社会承担一些加工服务业务。这样既能为实训基地创收,又能在实训基地内部营造企业氛围,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良性对接。(3)开展社会服务功能。装备先进的实训基地,可以为企业职工岗位提供就业前的培训或劳动力再就业的培训。这样,实训基地能通过向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来实现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服务功能。

6 结语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社会各行业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各司其职,也需要各方面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这需要政府从组织领导、政策激励、经费投入等多方面引领,齐心协力建好实训基地,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雪梅,池利民.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与管理[J].继续教育研究,2009(6):120-122.

[2] 何燕,刘国联.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开发研究及基地建设模式分析[J].大众科技,2011(1):104-105.

[3] 高庆殿.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功能拓展研究[J].工会论坛,2012,18(1):104-105.

[4] 李倡平.高职实训基地功能定位与建设原则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24):17-19.

社区与高校共建方案篇5

为进一步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贯彻落实公安部“八条措施”和《辽宁省公安厅关于加强校园警务工作的意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紧配合各级教育部门,同时积极会同工商、卫生、文化、城管、环保等部门,有效整合社会联动资源,深入落实各项警务工作机制,全力维护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打造校园的和谐与安宁。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1、校园及周边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刑事和治安案件明显下降,坚决遏制死伤或影响恶劣的刑事案件;

2、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明显好转,杜绝涉及师生死伤的道路交通事故;

3、校园火灾事故明显下降,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

4、涉校治安案件的查处率和刑事案件的侦破率明显提高;

5、校园及周边的防范能力明显提高;

6、师生、家长对校园治安状况的满意率明显提高。

(二)具体目标

1、县城商业繁华路段和流量较大的交通主干道两侧沿线学校上学、放学时间,民警或联防巡逻员在校园门口维护交通秩序见警率达100%;

2、接送学生的专用车辆规范率、上线检测率、驾驶员培训教育率达100%;

3、学校、幼儿园安全隐患督促整改率达100%;

4、学校、幼儿园及周边侵害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专人专办率达100%;

5、学校、幼儿园组建安全保卫机构,专职、兼职保卫人员配备率达100%,城区和县城内学校学生和教职工人数低于1000人的派驻2名保安,1000人以上的按500:1的比例派驻保安,保安派驻率达100%;

6、县城学校、幼儿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的设置率达100%;

7、开展学校预防教育率达100%;

8、学校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派驻率达100%;

9、学校“两公示、一监督”制度建立面达100%;

10、学校网络安全员培训率达100%;

11、在学校师生及校园周边商业网点设立信息员,其中,班级信息员设立面达100%。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校园及周边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1、建立和完善校园内部防控措施。

一是逐步建立以社区(村)民警、老师、学生及相关警种为基础的校园安全组织机构。

二是根据公安部的“八条措施”和教育部的“六条措施”,结合实际,由民警指导学校、幼儿园建立健全《警校共建工作制度》、《学校消防制度》、《学校保安工作制度》、《学校门卫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严格实行制度化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警校共建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三是开展经常性的校园安全监督检查,组织安全演练,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形成各个时期的例行的机制性工作。

四是指导推行校园“平安责任区”制度,使校园内部区域安全责任落实到班级和教师,并协调教育部门形成行政责任追究体系。

五是指导建立以校园内部进出通道、教学楼、宿舍区为重点的校园内部监控系统,提高校园内部防范能力。

2、建立和完善校园周边防控措施。

一是以校园门口半径200米为基本范围,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红绿灯及交通安全设施。

二是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治安岗亭,建立巡逻防范机制。

三是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案件多发区建立监控网络,并逐步实现与公安局指挥中心联网。

四是在校园及校园周边物色一批治安耳目和治安信息员,在公共场所建立治安信息联络点,多层次、多方面获取涉校情报信息。

(二)建立校园警务工作保障机制

1、建立警务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社区和驻村民警为骨干,以交通、治安、刑侦、国保、禁毒、网监、法制、消防、特警、保安等警种为配合的涉校安全快速反应机制,并建立和完善紧急救助体系。

二是建立以刑侦部门为主体,多警种协同,跨地域协作,实现专案专人、快侦快破的涉校案件侦破机制。同时建立和完善校园反恐机制及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三是建立以纪检、督查部门为主体,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和社会内外监督相结合的校园警务工作监督机制。

2、建立警校合作宣教机制。

建立以驻校民警为主体,指挥中心、法制、治安、交通、消防、禁毒、刑侦、网监等部门协同参与的校园学生帮扶教育机制。通过警校合作,定期与不定期地采用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加强对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教育,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增强安全工作的自觉性。一方面,在学校保证《品德与社会》、《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有效地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同时,通过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积极配合,开展以《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讲座或教育活动,搞好案例分析,共同组织好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制教育图片展和“珍惜生命、远离”、“争当遵纪守法小公民”等主题教育活动,并张贴公安部“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六条措施”的法制宣传内容,以典型事例来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对有“问题”的学生由驻校民警协助学校政教部门及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尽可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多关心,多沟通,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建立社会联动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与教育、“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建立校园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每季度定期例会制度,定期研判校园及周边治安状况,共同研究落实措施。

二是建立综合整治工作制度。积极与工商、卫生、文化、城管等单位配合,对校园周边音像社、网吧、小书店、小食堂、小饭店、小餐桌等适时开展联合整治活动,全年单项整治活动不少于10次。定期开展对校园周边出租房屋进行专项清理整顿活动,杜绝未成年人租住房屋以及各种非法出租房屋的行为,严厉打击学生或不良人员利用出租房屋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把不安定因素及时排除。

三是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加强同宣传、教育、团委、精神文明办和新闻媒体等单位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广播、电视、召开新闻会、开辟专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4、建立服务工作机制。

一是全面建立“两公示、一监督”制度。在校园醒目位置公示法制副校长和社区民警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并聘请师生和家长担任校园安全监督员。

二是完善警校联系点工作制度。各级公安机关负责人以及治安、刑侦、消防、交通等部门主要领导,每人落实2个联系点,定期听取学校的意见,帮助学校解决突出的安全问题。另外,在校内还应设置“学生知心信箱”和“报警电话警示牌”。

三是丰富服务措施。通过开展安全教育课、发放《校园安全手册》、警校联系卡、交通安全提示卡等形式,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

四是建立交通安全服务工作制度。在学校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派民警或联防巡逻员维持校园门口道路的交通秩序,在县城学校、幼儿园周边有条件的道路上设置上学、放学时段的临时停车泊位,方便接送学生车辆停放。

五是“六进三见”保平安。把特警、交警、消防加入到警校共建工作,真正做到“六进校”和“三常见”工作,即“派出所、特警、刑警、交警、消防、禁毒”六个方面的警务人员进校共同开展工作,在学生放学的高峰时段,要“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改善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维护学校周围的秩序,给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干警与学校安全工作排查小组,坚持对学校所有的安全设施和消防工作进行检查,并及时落实整改方案,确保校园平安。

5、健全档案管理机制。

切实做好“两手抓”工作,即一手抓日常工作开展,一手抓档案资料管理。驻校民警应及时收集和整理共建工作资料,建立规范、详实的档案管理机制。

6、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一是制定校园警务工作考核评比标准,定期开展考核评比工作,推动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二是开展“平安校园”、“校园卫士”评选活动,推出一批开展校园警务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

7、建立责任倒查追究工作机制。

对校园内发生的恶性案件,一律实行责任倒查。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开展校园警务工作,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是落实公安部“八条措施”的具体行动。因此,维护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对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和谐,保障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切实加强对校园警务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副县长、公安局局长王卫东任组长,公安局副局长王庆东任副组长,纪检、督查、指挥中心、基层基础工作股、国保、治安、特警、刑侦、禁毒、网监、交通、法制、消防、保安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校园阳光警务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县公安局基层基础工作股,办公室主任由基层基础工作股股长郭士和担任。

各成员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要充分认识开展校园警务工作的重要意义,组织本单位进行认真部署落实,切实把校园警务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执法为民的“保障工程”、涉及民族未来的“希望工程”、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和践行公安机关爱民的“阳光工程”。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并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校园警务工作的宣传报道。重点抓好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等舆论宣传,编写具体化、形象化的校园警务工作的标语、口号,广为宣传、散发和张贴。要广泛发动学校师生、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营造校园警务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强化督导,落实奖惩。各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明察暗访,加强检查指导。要把开展校园警务工作作为公安机关年度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对目标任务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单位要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对完不成工作指标的单位,取消其评优选先资格,其中,派出所还将取消其当年二级以上派出所的等级评定资格。对涉校恶性刑事案件和重特大交通、火灾事故,要按照“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隐患不排除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责任不追究不放过”的原则,一查到底,追究当事人和领导的责任,并视情节对该单位的年终绩效考评予以降低排名或取消其评优选先资格。

社区与高校共建方案篇6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创建;探索

[作者简介]覃雯,广西财经学院党委宣传部副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9-0199-04

目前,广西已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全方位开放合作的新时期,随着高校服务广西新发展活动的开展,要求广西地方高校要根据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广西地方高校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主动适应所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走出一条符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路子,这是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结合新组建的广西财经学院的办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立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搞好特色建设顶层设计

高等学校办学特色,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逐步形成的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校管理等方面。为创建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必须做好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等特色建设的顶层设计。为此,广西财经学院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财经高等教育的要求,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和论证。先后邀请潘懋元等高等教育专家来校开展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教育,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咨询论证;学校领导带队,深入广西全区14个市进行大规模调研,充分听取地方政府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组织教职工结合学校的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持续开展办学思想大讨论和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形成并不断完善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

(一)办学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和谐建校、开放办校、创新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厚德为先、博学为本、尚能为重、创新为魂”的育人思想,坚持“立足广西、面向基层、服务社会、辐射东盟”的服务面向,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有特色高质量本科院校。

(二)办学定位

以主动服务区域、行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学校实际,明确学校的定位体系,办学类型定位为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层次定位为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优质专科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广西、面向基层、服务社会、辐射东盟;发展目标定位为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把学校建设成为经济管理学科优势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构合理,办学特色鲜明,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具有较大影响的财经类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知识结构合理,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与时俱进,实施特色兴校战略

办学特色的形成需要办学历史和办学实践的积淀,办学特色的发展更需要在新的办学实践中与时俱进、加强建设。广西财经学院有50年的财经教育历史,从中专教育到专科教育,再到本科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财经管理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学校在办学实践过程中,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坚持传统优势培育特色,服务区域发展凝练特色,强化质量管理发展特色,办学特色初步显现。

(一)打造学科专业优势,凸显财经特色

一是经济管理学科优势明显。广西财经学院组建后,坚持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点,加强优势学科专业建设。积极组织教师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的本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结构的设计等进行研究与实践;及时更新经济管理学科陈旧和重复的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经济管理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在动态调整中得到进一步改善。2009年,学校28个本科专业中,经济管理类专业21个,占专业总数的75%;财政学等4个经济管理类学科成为自治区级重点建设学科;财经科学实验中心等3个实验室(研究基地)成为自治区级重点建设实验室(研究基地);经济管理类学科在区内高校具有较明显的优势。二是非经济管理类专业注重融人经济管理知识背景。学校充分发挥经济管理类学科的辐射作用,带动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培育专业特色,注重培养具有经济管理知识背景和基本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如法学专业教育中注重融入会计学、审计学课程知识,英语专业教育中注重融入商务、会展课程知识,文秘专业教育中注重融人经济学、管理学课程知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中注重融入管理学课程知识。

(二)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凸显服务区域发展特色

广西财经学院主动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主战场。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打造“区域特色”。一是新专业设置注重区域特色。新办了一批适应广西重点产业、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急需的专业和专业方向,如会展经济与管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东南亚贸易方向)、农村区域发展等专业。二是人才培养体现区域特色。建设东盟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投资理财人才培养两个创新实验区,编写了《东南亚财政》《东南亚税制》《东南亚经济与贸易》《东南亚经济技术合作》等系列教材,强化学生越南语、泰语等非通用语种学习,开展与东南亚国家高校学生互访,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就业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实现了跨国就业。三是开放办学,突出区域特色。学校积极发展与欧美国家高校教育合作,重点拓展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市场,与越南国家人文社科大学、越南财政学院、泰国华侨崇圣大学、泰国暹罗大学、马来西亚KSA城市学院等东南亚国家著名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建成一批中越、中泰、中马等高等教育合作办学项目,连续几年与越南高校共同举办“转型时期中国-越南财政体制改革”、“中国-越南口岸经济与物流发展”等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构建了与东南亚国家高校多方面合作机制。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牢固树立“厚德为先”育人理念,根据社会对财经管理人才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操守的要求,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首位,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教育全过程,持续开展“诚以修身,信以立业”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高

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为落脚点,坚持产学研合作互动,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综合素质,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统一,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自主发展,初步形成“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双体系”是指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重的教学体系,通过加强同步实验、课程实验、综合实验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建设,将实验教学融人理论教学之中,达到两个体系的有机统一;“双平台”是指搭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两个通用平台,夯实学生公共知识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多模块”是指以“双体系”、“双平台”为基础,按照不同的专业及人才培养要求,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满足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学习要求,按照学生志向、兴趣爱好等,设置不同的课程学习模块,供学生灵活自主选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经过几年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取得新的突破: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等一批教改项目分别荣获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自治区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国际经济与贸易”进入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东盟国际会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投资理财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分别进入国家和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培养了一批知识结构合理、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的“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构建校内评估体制机制,凸显质量管理特色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了《广西财经学院教学工作基本规范》《广西财经学院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办法》《广西财经学院试卷规范与管理规定》《广西财经学院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审查办法》等规范性制度文件和《广西财经学院教学系部常规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广西财经学院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广西财经学院实验教学专项评估指标体系》《广西财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估指标体系》等”项校内评估工作文件、方案。在改革实践中,以教育教学常态评估为主体,构建了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根据教学基本规范和人才培养质量规格,建立理论教学评估、实践教学评估、学科评估、专业评估、常规评估“五位一体”的教学工作内部评估体系;2006年开始,坚持年度系部教学工作综合评估和党政教辅部门绩效考核评估;完成了首批本科专业、网络课程、毕业论文(设计)、考试试卷和实验教学的专项评估。

三、在服务区域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办学特色建设

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重大历史机遇,依托独特区位优势,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把握服务广西新发展的切人点,找准服务方向和服务重点,主动与政府、企业、行业、科研机构等部门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共建协议,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性、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和紧缺人才为目标,以自治区级重点建设学科为依托,以项目合作、学生访学等多种方式的开放办学为途径,不断整合优势学科资源,不断加强办学特色建设,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一)进一步对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论证

广西财经学院十分重视听取政府和社会用人单位对该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意见,分别深入14个市和200多家用人单位进行大型调研;聘请或邀请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为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先后三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设置以校外专家为主的专业设置委员会,每学年举办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对专业培养目标、服务方向、培养计划、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进行深入讨论,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二)拓宽学生实践平台,加大实验实训投入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学生实践平台建设新途径。依托学科专业、人才优势,按照平等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与自治区财政厅、地税局等政府部门,与银行、保险等行业和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行业就人才培养、项目开发、创业孵化等内容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实验室、大学生创业或创业孵化基地、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共建成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56个,联合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此外,学校充分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的支持,大力开展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已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专项资金支持共计17项。目前,学校已经建成了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验室群、手工模拟实验室群、专用实验室群和公共基础课实验室群四大实验室群,共计65间;建成各类专业实验室22个,实验室的使用面积达14807.08m2,拥有教学用计算机4577台,可一次容,纳实验人数4113人。实验室的建成有力支持了本科专业的实验、实训和实习教学,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教学平台。

(三)注重科学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广西财经学院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项目“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所形成的系列特色教材已经用于专业课和公选课教学;部级“东盟国际会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选拔两届学生进入实验区学习;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在全校推广应用;与上海博科咨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审计之星”软件,已正式投入该校审计实验教学,并为全国100多所高校采用。

几年来,广西财经学院坚持育人为本,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巩固了“党政领导重视教学、政策制度规范教学、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经费投入保障教学、优化管理服务教学”的工作格局,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李辉生,地方高校凝练办学特色的探索[J],中国高等 教育,2007。(17)

[2]蔡首生,李轶芳,试论地方高枚办学特色的创建[J], 中国成人教育,2007,(3)

[3]王学咸,地方高校特色化发展问题棵析[J],陕西师范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

[4]周速军,地方高坟办学特色的若干思考――浙江海洋

社区与高校共建方案篇7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resource of teaching resources library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teacher, student and cooperative enterprise. Enterprise solution must come from the whole enterprise solution, conform to reality of schools. Its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must be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resourc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mplete construction scheme on constructing target, idea, scheme, step of enterprise resource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project, providing useful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library enterprise resource.

关键词: 教学资源库企业资源;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建设步骤

Key words: enterprise resource of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construction goal;construction scheme;construction step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8-0286-02

0 引言

我院数控设备维护专业教研室的专兼职教师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数控设备维护专业教学资源库企业资源子项目建设,从项目申报,提出建设思路和方案,落实任务,历时三年,基本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等待评估验收。

1 项目建设目标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增强服务区域和行业的能力为目标。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加快校企合作体制改革步伐,紧跟教育教学改革和行业技术发展,持续提升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及社会服务能力。

1.1 构建区域行业信息平台,引领专业发展方向 广泛收集区域内外行业相关信息、发展规划等,分析当地产业行业、人才需求和专业开设等情况。实时修整适合本地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课程体系等基础资料,创建、规整实训条件,引领和带动全国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

1.2 建成企业解决方案资源,持续提升服务能力 调研数控系统生产企业、数控设备生产企业和应用企业,选取典型的数控设备应用案例、维修案例和提炼数控设备设计、制造、维护案例,进行企业解决方案资源建设和相应的企业培训学习资源建设。为在岗人员技能培训、中职毕业生在岗继续教育、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优质的开放资源,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供快捷的支持服务平台。

2 项目建设思路

2.1 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组建多元建设团队 依托“校企合作委员会”,组建多元的专业化建设子团队,成员主要包括行业或企业专家、校内外专业带头人、校内一线教师、企业一线技术工人。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充分的人力资源保障。

2.2 面向各类学习者,项目式设计企业解决方案 以需求为导向,面向数控设备生产企业、数控设备应用企业以及社会学习者,项目式设计企业解决方案资源建设项目的结构和功能;实行学生、教师、企业人员等各类人员的资源利用的成组与个性化管理,建设教学可用、实践可用、技术可用的优质资源,以满足专业教学及其各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要。

2.3 落实保障体系,促进资源库持续发展 建立资源建设组织管理机构与体系,实施项目责任人负责制,落实项目责任,明确近期任务与远期任务,实行目标管理。同时紧跟行业发展与教育发展,在学校企业不断收集资源库用户新的需求及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持续建设企业解决方案案例,并及时更新上网。

3 项目建设方案

3.1 专业级资源建设 应用高职教育理念,结合区域、行业经济特点,建设涵盖专业调研资源、专业建设方案资源、专业解读资源等内容的专业级资源,建成专业调研资源,专业建设资源,专业解读资源,以供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专业开设与建设参考需要。

3.2 素材级资源建设 以需求为导向,以实用、好用为原则,自主开发建成文本类素材资源、图片类素材资源、动画类资源、视频类资源、课件资源等。如表1所示,以供不同用户二次开发或学习使用。

3.3 企业解决方案资源建设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分解的职业能力与就业岗位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企业典型案例进行企业解决方案建设如表2所示。

3.4 企业培训学习资源建设 面向不同用户需求,兼顾专业建设需要,收集、整理专业所需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各类学习资源12个;建设企业典型案例解决方案培训课程3门。建设培训课程2套,企业案例、标准类资源、产品技术类资源多个,如表3所示,以满足企业培训需要。

4 建设步骤

按照“前期准备”搭建队伍、落实任务;“中期建设”三个阶段分步实施;“后期应用”必须考虑不同用户需求。同时兼顾项目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确保资源库的持续更新。(表4)

5 项目应用

建立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政合作工作运行机制、互惠共赢动力机制、沟通交流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机制,促进深度合作。①校际推广。强化资源推广力度,力争在川、陕、甘片区相关高职院校推广使用。包括前期宣传培训、应用试点及推广普及等力争在五年内达成目标。②校企推广。在数控系统制造企业、数控设备制造及数控设备使用企业积极推广应用,包括用户培训、试点应用及逐步推广。

6 特色创新

①基于先进教育理念,架构全新的专业资源体系。紧紧围绕高职院校师生、企业员工及社会其他人员等不同学习对象的“共性”与“个性”需求,基于先进教育理念,为用户提供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员工培训、继续教育所需资源与快捷的服务。②整合多方优势资源,构建系统化生态支撑体系。聚集行业、企业多方优势;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确定各方责任与任务,推动各方的深入合作;依托网络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合力持续建设系统化、可视化的专业资源,惠及各方,助推各方长效合作,持续建设,形成资源库持续、快速建设的长效机制。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可视化虚拟现实环境。综合应用动画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多途径开发典型动画、典型图片等培训资源,实现抽象内容形象化,搭建集学习、实训于一体,克服传统教学资源的时空局限性,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与效率,降低教学成本。

7 结论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永恒的主题,让企业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推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逐步实施。在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同时,需要有完善的法律规章的支持,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推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红兵,李移伦.探索如何基于企业素材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J].电子世界,2012(14).

[2]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0年度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129号).

[3]陈炳木.教学资源平台的共享性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02).

社区与高校共建方案篇8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研究生 团建

一、加强研究生团建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高校扩招,以及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的不断加强,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团员数量也急剧增加,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也相应增加,研究生团建工作在高校团建工作以及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加强研究生团建工作,一方面是高校共青团发展与创新的需要。研究生是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是我国实现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肩负着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如何有效开展研究生团建工作,是当前高校共青团创新与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另一方面,加强研究生团建工作,也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通过加强研究生团建,以团建促党建,引导研究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服务党的各项工作,巩固党在研究生群体中的基础。

因此,高度重视研究生团建工作,加强改进和完善研究生团组织建设,做到团组织在研究生群体的有效覆盖,服务研究生健康成长、成才,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当前研究生团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群体有着明显的特点,如年龄偏大、思想成熟、人格相对独立、人员构成复杂、班集体组织松散等,这些因素导致了研究生团建与传统的本科生团建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研究生团员意识淡薄。研究生团员因为年龄偏大、自主性强,学习、生活更具独立性等原因,小群体关系紧密,班级集体概念弱化,导致集体观念、组织观念非常淡泊。在共青团工作方面,研究生团员普遍表现出缺乏团员意识,缺乏参与团组织工作和活动的热情,有的长时间不缴纳团费,不履行团员义务,甚至有少数研究生团员认为自己已经不是团员。

(二)研究生团组织建设不健全。与团员意识淡薄相类似的,当前研究生团组织的自身建设很不健全,对研究生共青团工作投入少、环境差、人手少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基层组织方面,研究生团支部缺乏活力,日常活动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活动开展困难,开展活动数量少,活动质量不高,使研究生团组织失去了对团员青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传统的共青团工作优势在实践中减弱。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群体思想趋于成熟,行为模式基本成型,又面临的压力更大,需求更加实际,对活动的预期回报较高;研究生的生活模式明显地存在着个体化、离散化的倾向,以班级、团支部为基础的集体生活方式影响力变小,以专业、共同爱好等为纽带的小群体不断增多,导致了传统的团建工作模式在研究生群体中失去了效用。

(四)面对研究生的需求,团工作缺乏针对性创新。在传统的团建模式逐渐失效的情况下,共青团在有效满足研究生群体需求方面,无论在理论还是实务方面,都缺乏有针对性的创新。与开展集体教育,活动优势相比,共青团在服务个体需求方面存在明显的劣势,这也使得共青团组织在面对研究生群体个性化强、实际性高的需求时,显得力不从心。

三、社会工作方法的内涵及其应用

社会工作(Social work),是一门运用多学科知识以解决各类问题为目的的社会实务,它起源于贫民救济或慈善事业。目前,社会工作广泛吸收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发展成为一门运用多学科知识以解决各类问题为目的,具有完备的理论假设、价值观念、工作方法和工作领域的应用科学。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NASW)对社会工作所下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活动,用以协助个人、群体、社区去强化或恢复能力,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助于达成其目标的社会条件。

社会工作强调把案主(即服务对象)放在社会背景和生命周期阶段中关注他们的社会关系对个人的复杂影响,它假设案主有改变当前状态的需求,也有改变这种状态的能力,它力求对案主进行个别化处理,通过案主自决,实现助人自助。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社会工作形成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方法。

在欧美发达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已与教育学充分结合,形成了学校社会工作(school social work)这一专门领域,并开展了多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我国大陆地区,专业的社会工作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任务,2006年7月,国家人事部、民政部联合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从国家制度上将社会工作者纳入了专业技术人员范畴。国内也有许多研究高校学生工作的专家、学者也开始介绍和论述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面对研究生群体个性化强、组织离散化、小群体化、需求难以满足等特点,传统的共青团工作优势难以体现,但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却在满足个性化需求,开展个案工作,以及满足小群体需求,开展小组工作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因此,将社会工作方法引入到研究生团建工作当中,创新高校团工作,加强团组织服务研究生群体的能力,增强团组织对研究生群体的影响力,是十分可行且十分必要的。

四、基于社会工作方法的研究生团建体系的构建

(一)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做好研究生群体的思想引领。研究生群体思想成熟,阅历丰富,知识面宽,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同时又熟悉各种社会思潮和科学前沿,因此集体主义观念趋于淡薄,思想观念开放自主,导致共青团传统的工作方式在开展研究生思想引领工作时,效果明显减弱。而社会工作方法遵循尊重、个别化、案主自决、助人自助等理念和原则,充分尊重个体的需要,在接纳、尊重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很容易得到研究生群体的支持。因此,非常有必要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引入共青团工作中,加强对研究生群体的思想引领,增强共青团工作对高学历群体的吸引力,在工作的内容、方法、时间、方式上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实现学生从被动向主动、能动转化,借此充分发掘学生的真正需求和潜能,实现自我突破。

(二)借鉴个案工作方法,探索共青团服务个性化需求的工作模式。在开展集体思想教育,组织大型文体、实践活动等方面,共青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满足学生个体需求方面,共青团却缺乏有效的工作模式,因而在面对需求个性化程度高的研究生群体时,共青团工作的优势难以得到体现。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方法,是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感情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的专业性方法,可以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小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等方面。而研究生群体,在个人压力、就业需求、社会交往等方面,都有着与大学生群体不同的特点,非常需要有针对性的服务。因此,借鉴个案工作方法,能有效增强共青团服务研究生群体的能力,增强服务的有效性。研究生个案工作形成的基础资料不仅能够为开展群体性活动提供参考,增强工作的延续性,还能形成专门的工作资料库,为共青团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研究资料。

(三)借鉴小组工作方法,服务研究生的小群体性需求。小组工作方法是通过成员间相似的问题和经验,组建小组性团体,形成一致的团体动力,使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和照顾,促进小组的整体提高的一种专业方法。与集体教育模式相比,小组工作方法有着计划性强、人员少、多共性、多互动等特点,在服务研究生小群体性需求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研究生群体虽然个性化强,但其需求还是会因为共同研究领域、共同理念、爱好以及合作等因素而表现出一定的群体性,只不过群体的规模通常较小,而小组工作方法恰好提供了一种解决“小群体”需求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广泛地引用于研究生干部培训、学术科技、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经验交流、文体活动、困难生成长等多个方面,增强研究生服务小群体性需求时代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借鉴社区工作方法,增强研究生基层团组织活力。社区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的另一种专业性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通过发动和组织成员参与集体行动,有计划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改善社会关系,加强社区凝聚力,发掘并培养社区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当前研究生基层团组织一般建立在以研究所、实验室、项目组为基本单位的小班上,成员之间有共同的任务、目标,相近的专业,重叠的活动空间,与“社区”非常类似,因而社区工作的理念和方法,非常适合应用于研究生基层团组织的干部选拔与培养、组织文化建设、凝聚力建设等方面,做到共青团组织对研究生群体的全面、有效的覆盖。

(五)坚持党建带团建,继承和发扬共青团传统优势。《团章》中明确指出,中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因而在开展共青团工作中,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继承和发扬共青团的传统优势。大多数高校研究生中党员所占的比例已达到50%以上,这为党建带团建提供了扎实的基础,要做好研究生团建工作,就要发挥研究生党员、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会工作体系下,面对研究生团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化培训,另一方面也一定要以党的思想建设促进研究生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各级团组织把党的指导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研究生的头脑,帮助广大研究生团员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党员、团员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组织纪律观念。

五、结束语

研究生是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 是我国实现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肩负着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加强研究生团建工作,是高校共青团工作和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点,社会工作方法能够在各方面有效满足研究生群体的需求,增强共青团在研究生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同时,也应该看到,研究生团建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无法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去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共青团组织和干部在工作中不断吸收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能力,促进高校共青团工作和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为国家输送学历高、综合素质好的高学历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冬梅.浅析集体活动对增强研究生群体凝聚力的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1,(8).

[2]冯宝鹏,高平发.研究生群体特点和教育管理工作的途径[J].石油大学学报,2004,(3).

[3]温文,马强.新时期研究生社团建设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2006,(8).

[4]黄艳.新时期研究生团建模式探讨[J].黑河学刊,2010,(12).

本文系浙江大学2010年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研究重点课题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上一篇:关于企业亏损的自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项目变更管理案例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