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范文

时间:2024-02-29 15:15:33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篇1

关键词:教育方针;历史演进;启示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36-02

教育方针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教育方针通常被写入国家宪法、教育法规等文件当中。可以说,教育方针就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国家人才培养规格预期的具体要求与实施方案。它的提出既要汲取历史成功经验,又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创新,根据时代要求完善与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曲折中经历了不平常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时期,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总任务、培养人才的总目标及培养人才的路径总要求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按照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发展的进程,我国的教育方针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至1956年,我国教育方针初步形成。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服务”。第二阶段大体是1957年至1966年,我国教育方针在曲折中日益完善。1957年,结合当时我国教育实践中过分重视书本学习而忽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指示》中更进一步肯定了这一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三阶段是“”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经历了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的阶段。尽管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仍然沿袭在1957年的提法,但在实践中却背离这一要求,导致我国的教育事业蒙受了很多损失。第四阶段是从1978年12月至今,我国教育方针日渐走向成熟。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方针基本承袭了1957年的提法。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2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补充:“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1983年9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在以后制定的教育方针中得到明确体现。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还直接写入了“三个面向”。这些重要思想的提出,充分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在教育方针认识上实现了由“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升华和历史飞跃,在教育方针实践中加强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促使教育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按照现代化建设要求进行全方位改革。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则总结了之前我国教育方针方面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摒弃了不足之处,提出了较全面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我国的教育方针上升为法律文本并至今沿用。之后,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我国教育方针不断完善,但其精神实质并没有变化。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为人民服务”再次被提出,彰显了国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与“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被首次提出,凸现了国家对人才能力素养的关注与教育改革推进的迫切。2002年11月,将该思想呈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对我国教育方针必要的丰富和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说法首次被提出来,强调了我国教育的努力方向与目标,突出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人的品性教育的重要性。2012年11月,在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对我国教育方针更为严整、科学的阐述,指明了近一段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奋斗路向,具有新的时代意蕴。

二、我国教育方针的启示

1.教育方针要坚持方向性

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实践活动,既源于社会需要又要受社会制约,体现一定的社会性质。教育方针具有动态性,会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日益充实,但无论怎样完善,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换言之,我国教育方针的政治性是唯一的。教育方针蕴含的服务社会质的规定性,保证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教育方针是将一定阶级或阶层在教育方面的思想观点,通过某种组织程序或立法程序,以大政方针的式样形成的规章制度,其内容与表述在不同历史时期可能有差异,但是其方向性却不会变。建国以来历史上我们的教育方针经历了从“为人民服务”、“为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转变历程,甚至在某一时期还出现过偏差,但总体上社会主义的方向却一以贯之。

2.教育方针要体现历史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曲折发展中日益成熟、完善,党和国家历来强调教育方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真谛。基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个时期的教育方针尽管是该时期教育发展的总指引,但也往往存在瑕疵与不足,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我们不能因为历史上某个时期教育方针的制定或实施不到位而否认其生命力,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时期我国教育方针落实出现偏差而去否认现实的教育方针一样。我国教育方针的任何一个文本的表述,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条件下作出的主观抉择。譬如我们的教育目标经历了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转变过程,凸显了我国教育方针的人本理念。在当下中国,我们的教育方针既要反映社会经济政治等性质,又要折射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阶段性目标。教育方针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应该契合时展需要不断丰富其内涵,以适应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3.教育方针要把握规律性

人的心智发展具有规律性,教育发展也有章可循。因此,教育方针的形成与制定必须契合人的心智特质与教育规律,呼应个体心智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严格规定教育的性质、职能、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途径等。既然教育方针是关于一定时期教育工作的构想与展望,那么要把这种构想与展望变成现实,在实践中就必须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教育方针的制定应该符合教育本身发展特点,既不能裹足不前,又不能好高骛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教育方针尽管出现过偏差,但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总体上尊重教育发展规律,体现了教育方针的人本理念。具体表现在:首先在服务的方向上实现了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其次是培养目标上凸显了人本性;最后在人才培养路径上,强调教育与劳动和实践的结合。遵守教育发展规律,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则办事,教育方针就会很好地指引教育实践,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

4.教育方针要凸显前瞻性

教育方针具有前瞻性与理想性,它是指向未来的教育蓝图与设计,但又必须以现实教育状况为依据,立足现实。教育方针要把脉历史发展的趋势,它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往往是高标准的,反映了国家对于未来人才的完美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越现实的,具有理性化的色彩,从而激励人们持之以恒努力实现。基于此,教育方针的制定者们就必须有超前的意识,敢于创新,理性分析当下教育现实,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针来。既不能太浅薄,缺乏深度,又不能过于前卫,成为“乌托邦”,不具有可行性。我国教育方针演进的实践证明,教育方针的制定高于现实又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是多么重要。

5.教育方针要指向全面性

教育方针的最终指向是引领教育沿着健康轨迹发展,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中,从“德智体几方面发展”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再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均体现出我国教育方针历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国家始终提倡全面发展教育。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我国现行教育方针强调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作了理论上的必要准备,体现了教育方针以人文本的特质。基于种种原因,我国在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片面强调“抓教育看升学率”的做法还很明显,人才培养及评价瓶范式还亟须完善,疏离了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昭示了我们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关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李森.现代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朱家存,王守恒,周兴国.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篇2

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身心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它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政治的反映。国家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即为教育方针。教育方针决定了教育性质、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规格,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建国之初,新生的政权需要巩固发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急需培养大量的人才,党在这个时期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教育方针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为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收稿日期2000一01一20但由于当时“左”的思想的影响,把阶级矛盾定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切都被纳入了阶级斗争的轨道。教育也不例外,成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争夺革命接班人的阵地,知识分子被看成“团结、教育、改造”的对象。在这种形势下,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出现偏差和失误就不可避免。“”时期,党的教育方针遭到严重歪曲和破坏,以致出现“知识越多越反动”这种混乱的逻辑。“”的浩劫,使我国教育基础性的地位遭到了严重打击,教育与科技发展水平进一步拉大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综合国力急剧下降。

粉碎“”以后,我国教育事业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使我们了解到世界教育与科技发展的主流方向。反思我国的教育现状,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地位重新得到了确立。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中,极具战略眼光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们指出了现代化建设时期教育发展的方向,成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拉开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序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探索教育自身规律的同时,素质教育的思想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1985年,在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大会以后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造就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在这些论述中,已经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融合到党的教育方针中。在此后的十几年里,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许多重要文件上,如1993年的《中国教育发展纲要》、199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九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都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了论述。这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思想作了全面阐述,以提高国民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宗旨,并在措施上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许多专家、学者指出,《决定》中:“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从素质教育思想逐步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脉络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教育方针是在我国面临21世纪严峻挑战,现代化建设亚需大量高素质人才的现实情况下提出的,它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需求,更符合我国国情,更能体现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是指导我国当前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和总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进二步增强。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的讲话中,以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告诫我们,发展中国家如果仅仅依靠利用自己的廉价劳动力,消耗自然资源,依靠外国现成的技术产品来发展经济,而不是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努力提高本国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那就会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处于被动和依附的地位,就必然进一步拉大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决定》一开头就深刻地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正是从我国经济建设能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能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度,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提高国民素质的使命赋于教育。

二、对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认识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在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上历来要求达到德智体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但由与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并没有都达到上述要求。强调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是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新的发展形势下,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经济建设与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与世界发达

三、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认识

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人才的重点,是实现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历史发展到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与竞争已成为这个时代特征,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于人才的知识与科技的创新能力,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中占有优势,谁就在发展中占主导地位。主席在与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科技界委员座谈时谈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人的后尘,经济就只能永远受制于人,更不可能缩短差距。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富于创新精神的民族,现在我们更要十分重视创新”。创新精神孕育着发明创造,而发明创造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由此可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业优劣的标准,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承与吸收,忽视对学生独立性格的培养,严重阻碍了那些富有创新精神学生的脱颖而出。中国的教育按部就班地训练学生,以“一个模子”培养人才,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有限,压制了聪明学生的脱颖而出。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思想最活跃,不迷信权威,最少保守思想,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时期。作为高教工作者,我们有责任采取积极的措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敢于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要引导学生唯书是从,不要习惯于从教师的授课和书本上找答案,要敢于提出问题与自己的见解。正如主席所说:“在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这不是提倡搞个人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四、对造就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认识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和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21世纪建设人才需要多方面综合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这些素质的培养,依赖于教育过程中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德智体美劳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协调发展,形成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机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健康发展。

德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它塑造人才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关系到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总书记在论及素质教育时说到:“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现在,大学生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主要有: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浅薄,缺乏政治上的敏锐性和是非辨别能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没有树立远大理想,享乐主义思想严重,不想通过艰苦的努力取得成就,只想走捷径图享受;心理素质较弱,经不起困难挫折的打击;等等。这些现象虽不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但必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切切实实把德育放在学校〔作的重要位置上。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首要的是要大力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还有很多丰富的内容,除了思想政治品德,“德”字还包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公德、伦理道德以及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健康心理等等。、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寓德育于各项教学活动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智育向学生传授知识,开启学生的智慧,它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己为人们所共识。中国古代教育推崇遵古训、唯圣贤,不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思想。这种僵化的教育观念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智育工作。从科学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到,每一次科学上的屯大发现,无不充满着“叛逆”,有着强烈的求异意识、批判思想和创新精神。如果我们的教师要求学生“雪化了”只能变成“水”而不能变成“春天”,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教师没讲的不敢想,教师没教的不敢做,只能跟着前人亦步亦趋,就总会有走到尽头的一天。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知识更新的步代越来越快,本科文凭、硕士文凭甚至博士文凭的“保质期”也不过几年。终身接受教育,更多地从实践中获得知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地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智育的重点,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从不断更新的知识中获取不竭的动力。体育和美育培养学生健壮的体魄,陶冶情操,提高素养,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要求,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篇3

关键词: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254-03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由于地缘因素,在我国处于特殊的战略地位。近年来,面对、反渗透斗争的严峻形势,作为地处边疆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前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才能有力地促进校园的安全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一、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疆腾飞发展如火如荼的建设中,由于“”、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新疆与内地、新疆各县市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不利影响,新疆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而且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对象的民族性、教育内容的双重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发展的不平衡性等特点,针对这些情况,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南,创新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立德树人的指导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和感染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育新疆大学生的国家繁荣发展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构建和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最高价值诉求,国家繁荣发展了,社会才能和谐安定,只有在国家的繁荣背景下,新疆的后发赶超、跨越发展才能有实现的可能,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从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视角出发,新疆经济、政治、文化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建立在国家繁荣发展基础之上的,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而,在新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更能提升新疆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提升新疆各族青年的综合素质,为新疆的繁荣发展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育新疆大学生社会和谐稳定意识。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社会和谐稳定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视角来看,能够更具象地帮助新疆大学生进一步深化“爱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的理念,激发新疆青年自觉营造和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提升新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新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赋予新的使命。

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育新疆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最终归宿,这与大学教育“在明明德”的应然状态、社会主义办学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一脉相承,相互契合的。从倡导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视角探究积极推动新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能够更开拓和丰富完善新疆大学生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新疆大学生树立“五观”和“四个认同”观点

“五观”即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新疆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民族宗教问题十分复杂和敏感,民族分裂势力为了培植有生力量,发展对象的重点之一就是高校大学生。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重任且思想活跃,正处在价值观形成时期,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阵地的争夺,是我们同民族分裂势力进行的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因此,新疆高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四个认同”是指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思想先后传入新疆,在“双泛”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新疆民族分裂分子编造、鼓吹新疆分裂、独立言论;歪曲事实,否认历史,与高校权威、科学、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背道而驰,妄图破坏新疆各民族团结互助、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因此,新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四个认同”教育尤为迫切,这项工作对有效打击“”、建设新疆和谐社会、维护祖国统一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疆区域精神的指导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深化大环境下,我国社会多元文化相互交织,传统的思想观念正在被颠覆和重新整合,市场经济引发的道德观念的变革对新疆各族人民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各族群众的价值观和价值追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倡导“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的价值观时,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用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整合当代新疆各族人民多样性的价值取向,借以统一新疆的主流思想观念和积极正向行为。

被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赋予兵团人最内涵丰富和最与时俱进的品格向导。她深深根植在兵团人中,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群众根基。在新疆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新疆各类意识形态教育的高势位统摄作用,广泛的调动、凝聚新疆广大青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使“兵团精神”紧扣时代脉搏,闪烁时代光辉并不断绽放正能量,必将在与西化功利主义价值观和新疆境内反动的以及分裂主义思想斗争中永立不败之地。

二、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进程中的不足

独特的区情和战略地位,决定了新疆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政治理论教育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到新疆和谐稳定繁荣发展大局。高校的社会地位和特殊的群体环境,决定了高校是新疆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战场,是对新疆青年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然而就现状而言,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方面仍有一些缺失。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教学效果任重道远

新疆高校公共必修的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缺少关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专题化教学教材,虽然现行教材中有相关涉及核心价值观的论述,但不够系统条理,讲解往往浅尝辄止,教师受教材、课时等多方限制难以发散展开。处在建构和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高校应对这一教学内容充分重视,在深入挖掘公共政治课现有资源和不断改革创新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方面下功夫。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教育教学中,尽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系统阐述,但在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对新疆大学生进行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意识的教育方面有待提升。其次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有专门章节讲述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进程以及人们对自由等的曲折探索,但需真正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将这些理念与对新疆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联系,指导学生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意识理解和认识。第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的教育教学中,在弘扬集体、奉献、服务、各民族团结等意识时,能从个人层面领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意识的能力尚需扩展。

(二)针对“”的反渗透教育刻不容缓

首先,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始终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任务。新疆高校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尚有提升空间,年年重复开展同规模同形式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形式易于使人产生倦怠。

其次,应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大学生校园生活品质、品味的有效载体,最易在青年大学生中产生共鸣,对在校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产生深刻影响。就新疆高校而言,加强对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更有利于抵制“”妄图拉拢、蛊惑各族青年开展分裂活动的企图。另外,加强管理和监督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优化校园有限资源,合理规划活动内容,丰富和拓展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

主动占领网络阵地,能行之有效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工程建设。高校要重视“红色网站”建设,打造“品牌栏目”,专门建立能充分体现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在高校网站主页的突出位置设立德育教学专栏,注意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网上正面的宣传和正确的信息传播。

关注网络社区中大学生“隐性”交互平台,网络“隐性”交互平台需申请注册或身份验证才能进入,或以电子会员身份才能进入参与论坛的交流,这种平台因为是针对特定对象开放,因而具有相对隐蔽性和私密性。“隐性”交互平台在高校的广泛使用,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增长,新疆高校是“”争夺青年的主战场,网络“隐性”交互平台已经逐渐成为新疆反动分裂分子争夺人才的载体。

三、创新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创新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统筹多方教育资源,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内在机制;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施综合教育,强化培育的外在机制。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科学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战略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协同推进。应以党的十精神特别是“三个倡导”为指针,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路径及手段,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实效性和感召力。

(一)统筹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增强“立德树人”

社会、学校、家庭几乎是高校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载体,在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意志品格教育过程中,这3个领域都发挥了有效载体的作用,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社会中主要存在的新媒体、家庭中主要存在的血缘亲属、学校中主要存在的师长和同辈群体成为影响大学生意识和行为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集约和统筹这些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促使各领域的教育资源合理流转,简化教育流程,最大程度的发挥教育成效。在探索“立德树人”的新型思想教育路径中,真正实现“以人文本,德育为先”的目标。

首先,以反对”“为目的,强化政治意识,提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在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中,社会积极营造和谐发展氛围,学校有针对性开展各族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反对“”西化、分化新疆的宣传教育或校园文化活动,家庭应当摒弃对大学生“重智轻”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德育、智育和身心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从不同施教者的层面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并与“”的反动、错误价值观区别开来,从而达到提高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目的。

其次,以、反渗透为重点,加强新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新疆高校应当持之以恒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持久地开展、反渗透斗争教育,坚决抵制分裂分子的渗透和破坏。在社会、学校、家庭统筹协调的指导下强化大学生政治意志,巩固、反渗透斗争的思想防线,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抵制分裂、渗透的有效武器,不断提高新疆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水平,始终深入、持久地在各民族青年中开展民族团结互助教育。

(二)统筹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彰显科学性、系统性

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教学中,遵循教育双主体教育对象原则,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教育主体,打破传统单一的灌输教育模式格局,引入新的教育管理方法,完成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入适量实践教学内容或者体验式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教育理论课教学的科学系统性,助力新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以服务新疆跨发展为前提,开辟大学生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的思想行为得到感染疏导,让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灌输在活动中,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并逐步转化为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服务新疆跨越式发展为目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深入进行爱国爱疆、爱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从新疆大学生实际需求入手、注重实践、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为新疆的繁荣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三)统筹传统教育与网络文化教育,体现开放性、包容性

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新疆大学生的意志品格教育。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将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追求,贯穿于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全过程。加强大学生品格的锤炼、意志的磨练,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

以“贴近学校、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为重点搭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只有立足大学生实际需求和自身发展需求,才能够摆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说教的乏味套路,感染和吸引大学生主动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周生贵,等.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冯双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研究[C].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论文集(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4〕姜勇.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篇4

[关键词] 高职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D5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高职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高职教育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如火如荼。针对我国目前的农村现状,我们必须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利用和发挥我国人口资源的优势,使他成为社会资本的一部分,达到资源的最大使用度。我国的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曾经说过,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把社会资源转换成社会资本,用全社会的力量支持新农村的建设。我国是人口大国,但多数人自身的情况都有所局限,不能使人口资源转换成人口资本。我们目前的农村状况是,农村人口众多,这些人无论是素质和技能方面都普遍偏弱,不能发挥自身的最大优势去建设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力量还是来自农民,而农民的自身素质决定着新农村的建设程度。高职教育能够直接为地方经济培养各种实用技术型人才,让农民自身强大起来。由此可见,高职教育是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根本。

1.2高职教育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使农村非农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这样人口资源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当前,我国农村有1.5亿的非农劳动力,但真正接受过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数只有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迫切需要加强这些人的整体素质,让他们成为现代化的农民,这样才能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转型,从而增速我们农村的经济,使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加快进程。

1.3高职教育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农村的发展如今已到了瓶颈期,而针对农村现状实行的高职教育可以突破瓶颈,加快农村的现代化进程。高职教育首先要破除原有的教育模式,用科技兴盛农业,让农业、科学技术以及教育相融合,达到共赢。高职教育可以推广我国农业领域的科技成果,帮助农民提高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由此培养出一批专业型农业人才,提升他们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可以帮助广大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和丰富的农业知识,提高产量,增加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还可以帮助农村的一些初高中生提高就业能力,教会他们一技之长,帮助创业,缓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在转化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农业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

1.4高职教育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大工程,是非常系统化、全面化的,它包罗万象,比如农村的文化建设。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我们要将新农村建设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相结合。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要注重改善农村环境,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的生活质量。对农村的村庄规划要符合适宜居住的理念,对现有的环境进行治理、改造。同时还要有针对性的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推广职业教育来对农村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为农村文化事业和民生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大环境。(这段没怎么谈论到文化)

2 高职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特点,可以通过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针对农业技术人员和乡镇机关干部乃至广大农民的培训教育、开展对口支援服务等途径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2.1对政府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

政府一直以来都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应不断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者、建设者以及执行者必须坚决贯彻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方针、新举措,积极参与到建设中去。作为干部,不断提升自身的个人素质和领导水平是社会主义建设对其始终不变的目标和要求,因为他们的素质与地方的发展关系密切。因此必须大力推广农村领导干部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体制,帮助干部认识自身、完善自身、提高自身。高职院校为农村干部提供的教育培训必须让他们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意识到他们的责任所在,帮助他们学会用科学理念来执导建设。当然,这样的培训要有针对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2对农村干部及广大农民的教育培训

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所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只有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去,才能更好更快的视线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农民的个人素质以及技术人员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农村、农业科技化和现代化的程度。农村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都对农民素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显示出对广大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重要性。通过对广大农民以及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水平和致富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群众保障。

2.3积极开展对口支援服务

高职教育应该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与具体的自然村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的作用,发挥教育资源优势,鼓励在校师生员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献计出力。

承担高职教育的高职院校可以每年为对口支援的自然村培养专业技术人员,除学费以外的其他费用由对口支援的自然村或受援学生自行负责。对口支援的自然村应当从本村村民或村属企业员工中推选受援学生,并负责核实受援学生身份、确定就读专业,督促受援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学业。承担高职教育的高职院校可以为对口支援的自然村所属企业提供在职职工提供培训服务。承担高职教育的高职院校也可以在对口支援的自然村部挂牌建立“社会主义新农建设定点服务村”,每年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新农村建设对高职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但同时它也为高职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有针对性、有质量、有的放矢的发展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雷世平.姜群英.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职教技术教育[J].2003(28)

[2] 雷世平.姜群英.新型农民培育与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J].职教论坛(综合版).2006(4)

[3] 柳较乾.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

[4] 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篇5

关键词:土地革命;思想政治教育;琼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265-02

八七会议确立了武装反抗反动派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党的工作重心开始向农村转移。群众是革命胜利的源泉,争取占全国大多数农民的支持是土地革命胜利的关键,如何获得农民的拥护是我党土地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琼崖土地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1.土地革命教育

大革命的失败促使党的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革命要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王文明、冯白驹等为首的琼崖共产党人将党的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与琼崖实际相结合,提出了“目前苏维埃的第一个主要工作便是彻底实现土地革命”[1]7的目标要求,并根据琼崖革命形势确立了“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土地分配原则,创造性地制定了“没收公田”的土地政策,领导农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掀起了琼崖土地革命的高潮。

2.阶级斗争教育

八七会议确立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总方针,琼崖共产党人立足琼崖革命实际,细致剖析农民贫困无地的原因,号召农民反抗压迫,参加革命,并指出“在琼崖的工作,切不可使其变为纯粹的军事行动,一定要包含着明显的阶级斗争的意义”[1]1,在武装斗争的过程中加强对群众的阶级宣传教育,扩大我党的群众基础,为实现“杀土豪劣绅,根本上其政权”提供保障。

二、琼崖土地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大革命失败后,要在社会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农村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无疑难上加难。琼崖革命党人注重宣传策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发动、组织、教育农民,为土地革命的不断深化提供了群众基础和根本保障。

1.深入群众,走访调查

“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2]791深入群众是了解群众革命态度与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要前提,是宣传我党宗旨与增强群众基础的重要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科学运用。冯白驹任海口市市郊农协办事处主任时,经常走街串户,与当地农民促膝长谈,了解农民疾苦,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为土地革命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意见。深入群众,走访调查使琼崖共产党人获得第一手的群众材料,确保了土地分配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创造性地解决了交叉土地分配等一系列的土地矛盾,使得琼崖土地革命的土地政策走在了全国土地革命的前列。

2.开办学校,出版刊物

琼崖共产党人以学校为平台,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开设各类学校,通过将革命形势、革命政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相结合,举例形象生动,讲解通俗易懂,是宣传教育的重要途径,如针对红军干部的“琼崖红军军政干部学校”、“琼崖高级列宁学校”等;开展平民教育,则多设夜校、半日学校和业余补习学校,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琼崖共产党人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文化程度出版各类刊物,宣传革命理念与革命政策,培育革命骨干。当时出版的刊物如针对青年学生的《工农兵》、《光线》,针对党政干部的《红潮周报》、《领导》、《琼崖红旗》等。琼崖革命党人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宣传我党的革命理论,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

3.张贴标语,编写歌曲

张贴标语和编写歌曲是在社会文化落后的农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为有效的方式,贯穿土地革命战争的始终。简洁的标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革命性,有利于鼓动农民参加革命,如“消灭一切地主阶级”、“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田地分给农民兵士耕种”等;朗朗上口的革命歌曲色彩鲜明,歌词形象生动、简单易记,深受群众喜爱。

编曲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革命目的和革命目标,激发群众的革命斗志,坚定革命信念,在农村的宣传效果显著,如琼崖革命领袖王文明创作的《共产主义十好》在农村群众中深受好评。张贴标语和编写的歌曲使农民的觉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为土地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群众基础和思想保证。

4.创建协会,强化宣传

琼崖共产党人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分类创建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如创建的农民协会、工人协会、妇女协会等,各县市区支部领导下之各种民众团体都设置独立的宣传组织,每逢民众大会,或各种节期,分散个乡村街市演讲,宣传土地革命。琼崖共产党人在特定节日组织大型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宣传效果,如“本月(1928)二十一日为列宁逝世四周年纪念,特委决定从十五日至二十一日为列宁纪念周……纪念活动有:纪念列、李、卢大会,民众团体发言,扩大宣传,发展组织,出版《列宁纪念专刊》等。”琼崖共产党人将各类不同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进行划分,并设定不同的宣传教育内容和方式,既保证了组织的纪律性,又强化了宣传教育的效果。

三、琼崖土地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琼崖革命党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主要是指宣传教育客体覆盖了社会各阶层,如工人、农民、学生、妇女、军队、地主、少数民族等,在最大程度上宣传我党的革命主张和宗旨,扩大影响范围;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主要变现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方式的针对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是指在不同的革命阶段革命侧重重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针对政策的变化而设定宣传教育的内容,即“宣传内容应提出每个时期的实际需要,提出切实口号和通俗的宣传大纲。”[1]49教育方式的针对性是指根据宣传教育客体自身的特点选择教育方法,如“乡村的宣传工作必须尽力扩大到组织所不及的地方,但自然不像城市一样多靠文字刊物,而应当多写标语、歌曲……这适合农民群众之要求。”[1]121将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结合不仅从“量”上保证了宣传教育的范围,而且从“质”上强化了宣传教育的效果。

关联性和重点性相结合。土地革命时期,琼崖地区与内陆各省相比较,琼崖地区的城市工人运动仍热情高涨,对城市工人的宣传教育仍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党对农民和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未触及两者关系的宣传教育,以致各自为战,使得“城市工人与乡村农民暴动不能互相呼应”[1]47,导致土地革命受挫,我党在充分认识到两者宣传教育的关联性后,加强宣传教育的合作,掀起了土地革命高潮;“琼崖独特的自然环境、琼崖社会特殊的生产方式及儒家传统观念的综合影响,使得琼崖妇女社会地位极其低下”[3]111,抗争和改变自身现状的意愿最为强烈。我党立足琼崖实际,对妇女进行重点宣传教育,开展妇女运动,培养女性党员,组建红色娘子军,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琼崖革命乃至全国革命妇女宣传教育的典型。

四、琼崖土地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琼崖土地革命时期,我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土地革命时期具体化的表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土地革命时期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体现。实践证明,坚持马克思指导的宣传教育必定能实现预期目标,取得革命胜利,而背离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教育活动必然走向失败。因此,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2.解放思想,立足实际

土地革命时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社会各阶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我党群众基础,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琼崖土地革命的成果表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军民关系融洽、武装斗争和关系和谐的重要保障。因此新时期的宣传教育活动,要正确处理好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的关系,将个别指导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同时,要深入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维护群众利益。

3.重视教育骨干培养

在土地革命时期,主要由党员和农村干部承担宣传教育的工作,这两者是联系党和群众的纽带,直接关系着党的方针政策能否在群众中得到拥护和支持,关系着人民群众疾苦能否得到党的关注和解决。琼崖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设培训班,如“对内开设训练班,分为‘负责’与‘普通’两种”[1]290,注重对宣传教育形式培训,为土地革命的宣传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和加强对教育骨干的培养,提高教育骨干的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不断扩大群众基础,确保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4.灵活运用教育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宣传教育方式的选择。在琼崖土地革命过程中,我党以革命形势为基础,以革命任务为目标,根据农民、学生、妇女等各类社会群体的不同特点选择宣传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教育客体,以教育客体的特征为切入点,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各种宣传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中共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委员会党史办公室,海南省行政区档案馆.琼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史料选编[M].广州:广东省海南新华印刷厂,1987.

[2]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篇6

摘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十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问题的新观点,它深刻诠释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和根本属性,阐释“立德树人”的内涵,阐述“立德树人”作为大学生教育理念的现实意义,探析贯彻“立德树人”教育观的主要目标要求。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发展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重要的理论创新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确立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要落实这个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实践路径,将“立德树人”这一理念融入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一、科学把握“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

“立德树人”的思想由来已久,“立德”为我国古代所谓“三不朽”之一。《左传》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中的这段话说明我们的先贤已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立德树人”也几乎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

在新形势下,党和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关于育人思想的正确扬弃;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选择;是对我国教育事业长期发展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必然要求。党的十报告关于教育方针的表述中首次提出的“立德树人”具有以下三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立德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是对教育本质的最新认识。作为人类社会现象的教育,其本质是培养人,这是古今中外的共同认识。党的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无疑是对教育如何培养人这一本质的新认识。二是“立德树人”揭示了“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突出地位,强调促进人的德性成长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康德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人成为人。即教育就是把一个“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或者说,教育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按照党的十报告提出的“立德树人”的要求,教育在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最根本的是促进人的社会属性,即道德属性的成长,这是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三是“立德树人”揭示了道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强调德性成长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历来强调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报告关于“立德树人”的表述,突出强调了德性成长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体现了党对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

二、“立德树人”教育观的现实价值意义。

第一,立德树人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直至党的十六大,在党的教育方针表述中,就其培养规格或者质量要求来讲,始终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1957年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掌握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方针的表述中首次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报告继承了这一思想,并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党的教育方针从一贯强调“全面发展”,到党的十七大、十报告在坚持教育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强调“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并将“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定位置于“全面发展”之上,或者说,用“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统率“全面发展”,这是对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重大发展。这一重大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规律的深刻把握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加快建立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特别重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尤其重视德育工作。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相继出台。明确提出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党的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把“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0年,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这些都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规律。

第三,立德树人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申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出“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时,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首次在党的教育方针和政治报告中提出教育“为人民服务”。这标志着党和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开始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至上”向服务于人民生活幸福的“以人为本”转变。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教育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的同时,首次提出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在这里,“立德树人”既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人民满意教育的评判标准。

第四,立德树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党和国家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有学上”这一突出矛盾、加快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关注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始终强调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报告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指明了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的中心是素质教育即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是把“立德树人”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举措。

三、立德树人教育观的目标要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

第一,“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德为才之帅。”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当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德育为先,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校德育格局要从课程德育、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三方面进行建构;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的最高目标、最终价值取向。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坚持德育为先的同时,全面加强和改进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怀和帮助。认真挖掘学科中所蕴涵的健全人格教育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与涵育。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要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把学生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发展层次。

第四,“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教育理想。作为一种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崇高事业,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要和期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十报告提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关怀“每个”、培养“每个”,是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重大命题,是对教育人才观、质量关的科学阐释,也可称之为是我们的教育理想。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使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志向的学生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都获得教育的成功,人人都能成才。(作者单位:辽宁警察学院思政部)

本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2012年度立项课题(JGZXS1234)《师德为本视域下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张力,纵论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动态》(双月刊)2012年第6期。

[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0.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篇7

关键词: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8-0090-03

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内地高校进行学习,部分内地高校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淡薄问题日益成为这一群体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考量。特别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的背景下,肩负着人才培养使命的内地高校能否培养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过强的德才兼备型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才,将直接关系到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情况。鉴于此,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公民意识教育问题,既是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不断增强教育管理针对性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做好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有益尝试。

一、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

准确把握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是进行公民意识研究的出发点,也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落脚点。作为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上的个体,公民的内涵表现为人们作为“公民”对国家主体心理上的认同、情感上的认可以及理性上的自觉,强调公民在身份归属方面国家成员与社会成员的角色统一。公民意识“不仅是法律意识,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把公民意识理解为一个法律概念,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政治概念、意识形态概念、文化概念和道德范畴”[1]。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而言,公民意识是包括国家意识、公德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在内的基于现代法治下形成的一种民众意识,它是权衡社会文明程度与公民道德水平的重要参照。

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兼有大学生角色和少数民族成员的双重身份,他们的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公民”,就要能动地认识与把握公民概念的丰富内涵,而这种公民道德素质的传递与文明素养的习得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等主体有意识的教育与引导。鉴于此,本文认为,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在把握大学生群体特殊性的基础上,以强化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与政治社会化本领为主要内容所开展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中的体验与积累,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自觉地肩负起国家和社会赋予的使命。

二、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时代诉求

(一)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应然之举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作,积极部署落实人才共建计划,不断扩大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内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和规模,不断推进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从“四个认同”向“五个认同”的进一步纵深与延展。“五个认同”与公民意识紧密关联,反映着主体的国家认同与身份认同,意味着作为政治个体的公民对国家、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道路所持有的肯定性认知、积极性态度以及同一性情感。作为新疆地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他们的公民意识水平直接影响着“五个认同”的落实实效,也关系着新疆地区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内地高校针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是在充分认识与把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大学生价值引导功能的的基础上,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扎实推进民族教育的应然之举。

(二)增强教育管理针对性的客观要求

教育管理的针对性,是指教育管理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诸多因素与教育对象所处的环境、所具备的身心特征、道德水准、阅历基础等因素之间的适应程度。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活动有赖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境等要素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作用。与汉族大学生相比,在内地高校求学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民族文化、风俗习惯、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思维方式、认知习惯与行为表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赴内地高校求学前,“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在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中长大,身上必然根植着本民族的传统思想,着重表现为对本民族信仰文化的认同、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遵从、对本民族传统节日的向往等方面”[3]。赴内地求学后,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及时适应角色与环境的变化,自身固有价值观念c内地高校的主流价值相冲突,在身份认同、社会认同、民族认同等方面产生了困惑与焦虑,进而出现了抵触国家主流价值、排斥非本民族文化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为此,内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做到准确把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从而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

(三)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的必然选择

在内地求学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民族身份多元、多类、风俗习惯多样,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偏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作为公民所应具有的国家意识、公德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等方面则涉猎不多。长期以来,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支持与帮助下,打着“民族独立”的幌子,大肆传播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和片面的宗教极端思想,对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教唆和煽动,意在离间民族之间的信任网络,破坏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一部分不明真相的少数民族群众成为恐怖活动的参与者。特别是网络信息时代以来,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向高等教育领域意识形态渗透的步伐,给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带来价值理念上的强烈冲击。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在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形势与挑战的背景下,加强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三、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把国家意识作为先决保障

国家意识是一国国民对所属国家心理上的认同与情感上的归属,表现为国民自觉维护民族尊严、国家与领土完整。新疆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民族分裂势力活跃,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对新疆地区的渗透与破坏活动,妄图蒙蔽少数民族群众并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为此,要通过国家意识教育让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到:自觉维护中国统一是大学生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针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身份,内地高校要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两个抓手开展国家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是公民个人对国家的肯定性认知,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通过多种渠道载体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热爱国家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从而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情感上的认可、思想上的统一、行为上的自觉。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孕育的精神样态,要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发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促使他们树立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二)把公德意识作为有益补充

公德意识反映了公民对待他人的态度以及自身履行道德准则的程度,它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试金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兼有大学生角色与少数民族成员的双重身份,作为新疆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他们的公德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民族地区的公德水准。因此,就长远意义而言,开展公德意识教育可以实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公民道德水平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当前,大学生公德意识的主流呈现积极健康的态势,大学生以其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大学生的公德意识状况面临着拜金主义盛行、美丑界限混淆、诚信观念淡薄、个人主义滋长等一系列道德滑坡的困境,而且这种风气随着新疆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开放逐渐蔓延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个群体。由于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非常关键。鉴于此,内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依托榜样的示范作用引导大学生模范地遵守公共秩序,借助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教化大学生养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良好品质,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

(三)把权利和义务意识作为核心要旨

大学生既是行使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权利意识指的是公民对于权利的认知态度、实现主张以及诉求表达,它体现了公民的独立人格与个体尊严。义务意识是公民对自身社会地位、享有权利、承担责任的自觉认知,表现为行使权利过程中他方对公民所加予的要求。权利和义务意识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中之重,而权利意识尤为突出,“在一向突出义务本位,公民意识薄弱的中国,强调权利意识,倡导以权利导向带动义务的履行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4]。因此,引导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关系到他们如何对待自身所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关系到个体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这既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在逻辑,也是增强他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必然选择。当前,随着全面依法治国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群体的整体权利和义务意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汉族大学生相比较,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享受权利方面,行使能力相对较弱且具有一定的“自利”倾向;在义务的履行方面又存在着义务观念淡薄的现象。为此,内地高校要牢牢把握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阵地,充分挖掘和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思想性、道德性、智慧性和价值性;积极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第二课堂”职能,大力营造有利于权利义务观宣传的舆论环境;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责任观念,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从而实现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的强化和提高。

(四)把“第二课堂”作为效载体

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z验和发展。再好的理论如果不和实践相结合,也是毫无意义的,仅仅凭借课堂教学手段来进行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教育效果势必会打折扣。因此,要积极发挥“第二课堂”作为隐性课程在公民意识教育方面的育人功能,并把“第二课堂”作为开展国家意识、公德意识、权利和义务意识教育的有益的锻炼渠道,在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的同时,不断培养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例如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歌咏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合唱比赛等活动,增进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归属感与认同度;以志愿服务活动为依托推进公德意识教育,组织开展义务支教、志愿帮扶、爱心捐助等活动,引导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养成乐于助人、服务社会的良好品质。与此同时,内地高校也要把社会实践作为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渠道,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总之,只有把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第二课堂”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实现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把网络阵地作为延展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领域之中,大学生被认为是“数字化世界”的最早体验群体和最具活力的成员,他们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受到互联网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互联网也由于其海量信息鱼目混杂、匿名性强、难以监管等缺陷给了反华敌对势力可乘之机,网络阵地成了他们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阵地。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例如,宗教极端分子与民族分裂势力依托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在互联网上肆意攻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肆宣扬与炒作“”和“普世价值”,以此来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进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鉴于此,内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要引导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模范遵守网络文明,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不登录散布反动言论内容的网站,不传播破坏民族团结的谣言,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经常性地“上上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 当好网络舆论舆情的“把关人”,吸引大学生在网络上平等地交流观点,在参与中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公民意识。

参考文献:

[1]马兴宇.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工程[N].光明

日报,1996-08-1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4.

[3]陈达云.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初探[J].中

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4]雍自元,黄鲁滨.论公民意识的内涵和特质[J].法学杂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篇8

全球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世界公民意识教育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随着国家间、地区间的交往与联系日益加强,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西方国家文化的冲击使我国的社会政治、文化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了两种观点。

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一方面,全球化确实对民族国家传统思维和行为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在总体上,这个世界依然是由以疆域为依据划分的民族国家组成,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存在的利益差异和界限并没有因全球化而消失,民族国家的观念和意识依然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因此爱国主义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要想获得发展,必需参与双赢性或共赢性的国际合作。

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对于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人民、自己的语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深厚感情,并由此形成的对祖国忠诚、热爱的坚定信念。

新中国成立之后,爱国主义思想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实现了新的升华,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可见,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重心转移到利用国际国内有利环境,推进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

当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加入WTO,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为全球化是以西方制定游戏规则为基础的,他们把自己特殊的文化价值理念、政治制度、经济形式看作是普遍的价值在世界推广,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动摇我国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念。而当前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是统一的,所以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要生存和发展,就决不能放弃爱国主义,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可见,在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也不可忽略必要的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要让年轻的公民们知道,如果我们不懂得履行对整个世界的责任,我们也就会失去世界对我们的理解与支持,最终会影响国家的根本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必要的世界公民的教育,单纯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有可能是狭隘的、肤浅的,甚至是扭曲变形的。

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新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是思想政治教育针对的重要群体。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重视不够,导向不力。在全球化条件下,市场经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价值理念的培养,认识不到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模糊和困惑,有些人认为现在的社会还谈什么爱国主义,我爱国,谁爱我?在一份有关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中,对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方面,有6.9%和4.1%的大学生表示不太赞成和不赞成“爱祖国是没有任何条件的”的说法。

(2)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和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特征,没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模式创新,而是套用陈旧的教育方法。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对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对问题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所以他们已经对陈旧的、古板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失去兴趣。

(3)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历史教育和成就教育较多,忧患意识的教育较少,而健康的忧患意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础,它能激发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人们谋求国家民主富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当代大学生生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他们在家是“小太阳”,过着衣食无忧的舒适生活,在学校是“天之骄子”,享受着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他们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多是历史教育和成就教育,而忧患意识的教育却寥寥无几。

(4)在针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单方面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忽视世界公民意识教育的问题。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有些教师简单地把中国的和西方的对立起来,灌输中国的就是好的,西方的就是腐朽的。宣扬中国利益至上,甚至妖魔化某些国家和人民,通过虚构敌人来强化学生们的国家认同和危机感。

在全球化背景下,针对当前我国的大学生群体思想认识的特点和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找出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应重点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一些爱国主义教育推行较好的国家,都特别注重民族精神的培养。尤其是在当前的全球化时代,在民族、国家的概念受到冲击时,为了保护我们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安全,我们更应加强民族精神的培养。民族精神的培养主要包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责任感的培养。

(2)爱国主义教育要突出时代特征,强化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教育。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在目的上是叠合的,在发展过程中是互动的。正如所指出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这是当今中国爱国主义的政治特征。

(3)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理解力和思考力,所以对大学生不能只进行一般的道理说教,而应从更深层次上进行引导,把一些简单的、自发的、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转化成一种长期的、稳定的、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操。

(4)补充世界公民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理国。

总结来说,我们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导地位,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明确地了解中国核心利益之所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另一方面,也要警惕片面强调爱国主义可能带来的盲目自大、固步自封甚至仇外排外的非理国情绪。只有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世界公民意识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理国的高尚情操。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

[2]《邓小平文选》第2卷.

上一篇:分析原因和整改措施范文 下一篇:社区医院创建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