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范文

时间:2024-01-02 16:43:07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篇1

为配合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编写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读本》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准确地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是一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好教材。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读本》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一次是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思想;一次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在理论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创造性地提出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从理论前提、实践基础、时代条件等方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必然性,展现了科学发展观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读本》从科学理论体系的高度,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这个体系的基本形态是:第一,第一要义是发展,其基本点是: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在发展中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展应是又好又快的发展。第二,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基本点是:发展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第三,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其基本点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各项建设;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第四,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基本点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第五,要抓好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其基本点是: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上述几点,是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关于《读本》的文风特点。《读本》不仅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完整准确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而且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文风。它运用普通百姓都看得懂的文字来阐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可以说是一部具有大众化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读物。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篇2

报告中鲜明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命题。这一命题,首先是一个政治命题,是一种政治的宣言和宣示。同时,它又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命题,而且也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思想和理论命题。因为,从更宏观的历史视域来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不仅是对现阶段中国社会制度及其性质的抉择,对党和国家今后发展方向和道路的抉择,而且,也是对处在世界历史中的中华民族独特发展道路的抉择,特别是对中国社会独特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抉择,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独立性和自主性的集中体现。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以来全部历史的逻辑发展和必然结果,是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在现阶段实现现代化目标所必然采取的一种社会形式,是在统一的世界历史和多样化民族发展道路中所开辟出的一条独特的、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世界历史新道路。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及其所内含的理论与实践,不仅应从政治角度来解读,还应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来解读。

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相联系,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新概念。报告通过这一概念,将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在党的指导思想方面所取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表述为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一个有机整体,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给予了客观的历史定位,阐明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即将其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共同规定为新时期统摄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指导方针,规定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十七大报告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这个主题下,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理论体系。我理解,“道路”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实践以及在这一实践中所形成的社会基本制度和基本模式,“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的理论成果,而“旗帜”则体现了这两者的有机统一。正如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新概括的基础上,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新的阐释和说明。报告在详细论述科学发展观创立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明晰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地位:“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报告在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规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的同时,还对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确认和写入“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些论述,实际上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科学发展观,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规划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发展的道路。

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高度,报告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新的阐述。报告中不仅再次确认和肯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且论述了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正义等的辩证关系,强调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彼此依赖、互为前提。报告指出:“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报告重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而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实际上“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另外,特别需要提及的是,报告中明确把“改善民生”确定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一充分关注民生的目标,从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具体化了。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篇3

[关键词]宣传思想工作;定位;内容设置;阐述原则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9-0029-02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定位、核心内容和阐述方式与原来相比发生重大变化。如何正确看待并积极应对这些变化,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能否成功转型。

一、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的转变。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也发生转变。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一方面积极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目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党员群众。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展开。

1 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党员群众。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成为思想教育的目标。邓小平曾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党员群众,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宣传思想工作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三次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并将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内容,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既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宣传思想工作最关键、最核心的内容,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员群众,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用以指导和支配其他内容,使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广泛吸收其他国家、民族经验的同时,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确保内容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正因为党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所以,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之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挫折之际,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能始终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能始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保驾护航。

2 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要服务于党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转变了时期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治路线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从而开创了宣传思想工作整体构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新局面。党在继承传统宣传思想工作有益内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内容,使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与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更加紧密相联。同时,还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工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基本路线上来,从而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邓小平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把抓好党的基本路线宣传工作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指出:“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展开,为这个中心服务,不能干扰这个中心。”…实践证明,宣传思想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绩,是因为它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

二、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设置

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设置,是指结合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需求和宣传思想工作对象的特点,按照宣传思想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的要求以及宣传思想工作对象的需要,确立的宣传思想工作内容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相互联结的方式。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宣传思想工作内容的构成要素,二是这些构成要素在宣传思想工作体系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设置在理论上日臻完善,经验愈加丰富。

1 坚持系统性原则,注重全面性、协调性和发展性。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在要素与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中,产生了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系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观点的运用、丰富和具体化。宣传思想工作内容设置的系统性是指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发展性。在全面性方面,党在宣传思想工作内容原有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基础上纳入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使寅传思想工作内容成为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又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的内容体系;在协调性方面,宣传思想工作内容的各个要索均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组合,各个要素的具体内容均与培育“四有”新人目标一致,而各要素分工又有所不同,但要素之间并无冲突,而是有机协调、互相补充、交叉作用,有着内在的和谐性,凸显出内容设置在整体上的台力;在发展性方面,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日益成为一个相对稳定而又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一直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经验,既体现时代性和变动性,又保有继承性和稳定性,便宜传思想工作的内容在变动中井然有序,在稳定中富有活力。

2 确保层次性,做到循序渐进。计划经济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以政治教育为主,强调高度,忽视梯度。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重视内容的层次关系,注意按照一定的层次(如人的思想基础、觉悟程度、道德水准、文化涵养、接受能力、社会经历等)区分不同的教育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实施教育。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纵向结构的层次性,即宣传思想工作内容由于受教育目标层次制约呈现出低级、高级的等级状态。改革开放以前,对人们统一思想的要求较高,只讲牺牲精神。忽视物

质利益。对此,邓小平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改革开放以来,党针对不同群体提出了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对公民,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党员干部,进行“三讲”、党员先进性、科学发展观等教育。二是横向结构的多面性,即宣传思想工作内容由于工作对象领域或区域等不同在同一层级横向展开若干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平行的部分。宣传思想工作按实施领域可分为党政机关、企业、农村、军队、学校、社区等,针对各领域的不同情况,颁发富有针对性的文件,如《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通过这些文件可以看出,各领域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它们的基本内容大致相同,但具体内容又各具特色。

三、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阐述方式

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是连接宣传思想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的信息纽带、蕴含工作目的的载体,直接关系到宣传思想工作目标的实现,就表现形态看,宣传思想工作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即特定的社会和阶级所要求、所确定的思想教育内容,称之为内容I;第二个层面即在具体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宣传者根据相应目的,按照规律,对内容I进行组织、编制,以直接用于宣传活动的内容,称之为内容Ⅱ。内容I通常表现为思想理论,内容Ⅱ则通常表现为在理论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宣传教育材料。应当看到,思想理论与宣传教育材料所采用的是两个不同的话语体系。要体现宣传思想工作内容的有效性,必须结合寅传思想工作对象的实际,做好理论翻译,实现内容I向内容Ⅱ的科学转换。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思想理论的教育宣传,在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的同时,注重将思想理论通过民族化、大众化的语言方式表现出来,并结合群众的生活实际,用群众熟悉的语言,事实和方式进行思想理论普及。

1 宣传思想工作的阐述要体现时代性。“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宣传思想工作的阐述也应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宣传思想工作的阐述上,中国共产党一方面摒弃那些已被历史证实是教条的、过时的、错误的说法,逐渐将过去以革命为主旨的话语体系转变为以发展为主旨的话语体系,提出“和平和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等;另一方面,坚持将思想理论的教育宣传与当代中国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分析人们现实生活中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回答人们思想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惑,努力使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此外,通过对语言、概念、表述方式等象征符号系统的运用和创新,为现实的象征符号系统不断添加新的因素、赋予新的意义,最大限度地容纳各种意见的交流与对话,而非试图使用和生造与现实生活脱节的话语,从而使宣传思想工作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亲和力、有效性。

2 宣传思想工作的阐述要通俗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理论教育的通俗化。它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者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鲜活的事实、通俗的语言,通过编写通俗读物、开展理论宣讲、宣传口号等多种形式,深入浅出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少数人理解到多数人熟悉的转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贯注重用通俗化的语言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同志早在1929年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十大教授法”,说话通俗化(新名词要释俗)便是其中之一。邓小平同志在办《红星报》时,考虑到红军和苏区群众的接受能力,在编排上总是尽量采取插图、漫画的形式,力求通俗易懂。则将宣传教育的要求深化为“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对于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通俗化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通俗化时,不能偏离方向转而走向庸俗化。

参考文献:

[1][2][3]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5]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篇4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041-02

“市民社会”是历史唯物主义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理论。在学术界,“市民社会”理论的理解其最盛行的一个看法认为,社会应该从政治国家当中独立而单独存在。欧洲资产阶级的产生,马克思把“市民社会”看作是国家维护个体利益或一部分特殊人群的利益以及一切社会的生活。随着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人们摆脱了封建社会的一切枷锁,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还应该从上层建筑的范畴进一步加深,他强调“市民社会”应该是介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那部分领域。正是由于马克思与葛兰西处在欧洲资产阶级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他们对“市民社会”的理解形成较大的反差,因此通过对他们的思想理论进行比较得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建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础上的,从经济基础这一方面来阐释“市民社会”的内在含义,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一定的借鉴。而葛兰西是从上层建筑领域中的文化角度对“市民社会”做出深入叙述,但其理论过度夸大了在意识形态方面所起的作用,因而忽视了国家政权在政治社会当中的核心作用,但也不能轻视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所产生的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

18 世纪,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从理论角度论说了“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观点的区别。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应该是由家庭成员中的每个人都需要向“掌权者”缔结一个契约,“掌权者”决定着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关系,并且从一定层面上讲,政治国家的地位不但高于市民社会,而且最终决定着市民社会的产生。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理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而形成。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论述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并对黑格尔的观点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应该是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一个关于经济的思想,是与政治国家和上层建筑相互对立而生的。马克思进一步阐述说,政治国家若不是在家庭和个人的基础上建立就不会得以存在,所以并不是政治国家最终导致市民社会的产生,而是市民社会使得政治国家最终得以形成。

马克思明确表示,只有在政治经济学这一科学的背景下才能正确把握和理解“市民社会”的真实含义。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的本质是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组成了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又是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马克思指出,市民社会成员的社会交往活动是政治国家的所有内容,这也是导致市民社会产生的历史源头,并且成为政治国家不断更迭和向前发展的助推器。同时,马克思还把对市民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理解成是与个人的商品经济相互影响的一个历史过程,随着社会的不停发展,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将会逐渐消失,那么市民社会就会随之而消逝。

马克思认为,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历史不断更迭,从而导致市民社会的反复变化。因为社会分工产生了新变化,从而引起国家及其他观念的上层建筑领域发生了变化。马克思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和现实个体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角度出发来观察人类社会,并且阐述私有制、法和国家他们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

二、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

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不断斗争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葛兰西认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已经不符合新的社会历史环境,他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所主张的社会经济结构延伸到了上层建筑领域,从文化和意识形态这两个全新的角度对“市民社会”理论做出进一步论述。

葛兰西表明,“市民社会”理论不应该所有都从社会经济结构也就是经济基础的角度去看待,还应该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葛兰西又把从对上层建筑的角度细化为“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两个方面,同时也指出了国家权力的行使具有强制性和合法性两种形式。

葛兰西从上层建筑的角度论述了对“市民社会”的理解。他认为,政治社会即是国家运用强制手段对人民施行统治,统治阶级要想直接统治就必然要通过暴力机关,即军队、警察、法庭等来进行。而市民社会则是种种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共同体,主要包括政党、工会、教会、学校以及其他各种团体等,统治阶级通过控制人民的政治思想和主流文化,因而能够得到人民的信服。葛兰西认为,政治国家想要繁荣昌盛实行持久统治,得到全体人民的认可,就必须将“市民社会”作为政治国家的基础。

正是因为葛兰西从上层建筑这一独特的角度把对“市民社会”理论的解释主要集中在政治国家、意识形态、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层面,侧重夸大了市民社会对政治国家的深远影响。但葛兰西在夸大上层建筑层面的同时,即使充分考虑了政治所带有强制性,但还是忽视了社会经济基础的这一重要的方面,因此葛兰西没能全面准确地认识到现代西方国家的本质,这是他理论的一个不足之处。

三、马克思和葛兰西关于“市民社会”理论的比较

通过将马克思和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详细而全面的比较能够得出,葛兰西在对“市民社会”理论进行阐述时过于突出上层建筑领域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对“市民社会”理论的解释也是与时俱进的,认为“市民社会”理论还应该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私人等级和家庭等方面,应该是一个比较丰富的市民社会。尽管马克思与葛兰西在对“市民社会”这一理论的阐述中存在着不同但是又存在着联系。马克思与葛兰西对“市民社会”理论所阐述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不过度强化国家的统治功能而是更加强调市民社会的形成,他们都认为市民社会给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带来了积极影响,而且都逾越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理解。

市民社会理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在含义。马克思提出“市民社会”理论是在19 世纪,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主要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葛兰西对“市民社会”理论的阐述是在20 世纪,垄断资本主义成为当时资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正是因为马克思与葛兰西生活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存在较大差异的这一时代背景下,他们对市民社会这一理论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使得葛兰西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加强对市民社会理论与资产阶级之路的不断思考,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时代。

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的重要作用在国家当中是无可取代的。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理论的阐述,是建立在为争取整个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要想使市民社会真正变成得以存在的现实,这就要求人们不断超越前者,不断追求自由,为了实现人类解放,挣脱一切束缚和枷锁而不断奋斗。在《论犹太人问题》这一著作中,马克思从实现整个全人类的解放这一哲学视角下,将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联系起来,明确指出要战胜和超越政治国家。政治国家不应以任何的暴力形式干涉人民自由,人民在遵守义务的同时还应享有相应的权力,在市民社会中要想实现政治解放,就需要打破特权的障碍,解除一切压迫,彻底使人们获得自由。

在葛兰西看来,市民社会的产生一定会代替政治国家。葛兰西表示,如果国家统治阶级不采用任何暴力机关对人民进行强制统治,而是完全建立在人民意愿的基础上,那么国家的统治功能就会慢慢丧失,政治国家逐渐被市民社会所取代。政治社会的消失就意味着国家的最终消亡,国家消亡了那么市民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了。葛兰西认为,如果政治社会发展到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阶段时,市民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进行自我管理,此时的国家统治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而是人们的文化、思想、道德和自我意识得到了增强,整个社会也就是一个健全的社会,既有政治手段加以约束,又会尊重人民享有的权利。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最主要应该是从经济基础这一角度来理解;葛兰西则从上层建筑领域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相区别,这是他们理论的差异之处。葛兰西指出,市民社会中的经济关系受到社会组织和道德规范的引导,而且他同意马克思的观点,但同时也深受黑格尔思想的影响。

四、总结

葛兰西对“市民社会”理论的阐述是在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基础之上进行了重要的丰富和发展,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有利于积极树立公民意识,建立广泛而有秩序的法治社会体系。当前存在社会德行失范、诚信危机和信仰危机等社会难题,这将会影响社会经济的良好秩序和阻碍推进民主法治化的正常发展。这要求我们要积极树立公民意识,形成自由、自立、自律的公民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良好的社会秩序得以形成和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Dylw. net

积极致力于全球治理,加强对全球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贡献发展力量。面对全球治理中的“南北问题”,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机会平等、社会地位平等、消除种族歧视的良好世界秩序,这样才有利于促进消除全球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对全球社会的责任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国际社会的互动,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全球社会,有利于消除种族歧视和分歧,在全球中形成世界一体化的全球意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优秀传统、典范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是指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世界的物质性,从主观与客观、认识和实践、联系和发展、普遍和特殊、真理和价值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出发,紧密联系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指出了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之道,成为指导我们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

《十讲》的第一讲就联系了社会主义发展命运的实际,提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文章指出,“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500多年历史中,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社会主义才开始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到多国、由初步探索到不断深化的发展。”

如果说“第一讲”是从宏观上联系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实际的话,其余部分则紧密联系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源于人类的现实生活,人的全部生活都离不开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那么什么是“实际”?“实际”与“物质”、“精神”的关系怎样?第二讲《世界的物质性和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入手,首先阐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的基本问题”这一命题,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求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准确把握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局部与整体、主流与支流、偶然与必然、可能与现实等几组基本关系,做到认清并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以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唯意志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主观主义。1

在阐述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章节中,《十讲》联系了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的实际;在阐述事物的矛盾运动章节中,《十讲》联系了并深入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的实际;在阐述真理与价值的章节中,《十讲》联系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这些都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是理论联系实际并指导实际的典范。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是指导与群众密切联系的典范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十讲》在《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党的群众路线》一章中,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观,同时指出,“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群众观点包括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向人民群众负责、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通过这些论述,《十讲》把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作了一个系统的理论上的疏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基本原理是世界观、方法论。我们一定要用以指导实践,才能不断丰富、建设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它的价值和意义。《十讲》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观之后,结合我党在历史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当下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指出,“在实践中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就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政绩观、利益观。”

指出,关于马克思主义权利观,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赋指出了权利的根本来源和基础,权为民所用指明了权利的根本性质和归宿。关于政绩观,曾指出,“我们做事情、干工作,如果做到了上有利于国家、下有利于人民;既符合国家和人民眼前利益的要求,又符合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要求;既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又能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幸福,那就做出了党和人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政绩”——从《十讲》中关于权利观、政绩观、利益观的阐述中,从党的“八项规定”颁布以来对党员干部的种种规范和清正,从大幅度提高全国企业退休职工的工资待遇、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分配制度的重新调整以及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倾斜,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是指导

们密切联系群众的典范。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是指导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典范

早在1993年9月份,邓小平在和邓垦的谈话中指出,“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的确,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了一个新时期,新情况、新任务层出不穷,新形势、新环境纷繁复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积累的问题,我们前进中遇到的问题真不少。毛泽东同志也说过,“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这就需要我们不仅在客观上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更需要我们在主观上时常反省,做好批评和自我批评。

《十讲》的出版,首要的大背景就是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取得成就后带来的经验主义和情感冲动逐渐强化,基本原理的指导和理性的思维逐渐淡化,处理问题解决困难的方法逐渐固化,以至于部分党员干部对指导我们立党建国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渐行渐远。因此在2011年5月1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出席中央党校举行的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并围绕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了阐述,他强调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尤其要注意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的出版就是对总书记对于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含蓄批评的一种积极应对。

另一方面,《十讲》在结合实际的过程中,处处闪耀着宝贵的批评之光。《十讲》中《世界的物质性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在我们的工作中存在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其表现方式,点明了“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阻碍我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又使我们同工作中的实际、同人民群众分隔开来”的危害,起到了震聋发聩的效果;在阐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章节,则对于工作中迷信“经验”的惯性思维、迷信“本本”的惯性思维、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了其必然导致“思想僵化,固步自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的后果;针对近年来部分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十讲》中《坚定理想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共产主义理想不是宗教信仰,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的论述,直白地指出了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和理想信念上存在的问题,并鲜明地指出了丧失理想信念的后果——“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没有或丧失理想信念,迟早会走向衰败和瓦解”。——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是指导我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典范。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方法论。当今的改革,更是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更需要“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尤其要注意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政策导向、舆论导向、用人导向和体制机制,进一步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以取得改革再出发的伟大胜利,实现“双百”目标的“中国梦”.

作者简介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篇6

关键词:语境;市场;后殖民主义

中图分类号:J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031-01

艺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左右,这些因素即可被视作品的“价值语境”,这里为使论述详尽,需要对于“语境”这一概念加以具体论述,“语境”(context),又称“上下文”,是由表示“与…在一起”的前缀的“con-”和“text”(文,在不同情况下译成“课文”、“本文”、“文本”等) 构成的单词,与“文”在一起的是上文和下文。由于“上下文”有历时性含义,而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的是结构的共时关系,现在“语境”一词的意思早已扩大为外在决定因素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模式下,物以稀以奇为贵,便是市场“语境”对产品价格的决定作用。阐释这一概念,是为了当考虑中国艺术品市场时,应注意关注其历时性的叙述模式和发展过程,并且使之将艺术品的特殊性质纳入市场的思考范畴之中,这种特殊性质在于,作为一个特殊商品,是什么特殊因素决定了其在市场中的价值构成。下文将逐一展开论述。

中国艺术品市场是一个很宏观的叙述框架,因为绘画的分类和流派的历时性发展,使之在叙述这一观念时,因为结构中的叙事要素的可变性而不能达到一个稳定的叙述模式,所以对于这一现象的分析,只能以一个历时性的认识为前提,这里涉及到一个阶段的划分,这个阶段的划分,很重要的一点是抽取结构要素相对稳定的时段加以固化,再从一个共时性角度去分析这一时段艺术品市场具体成形的因素。在本文中,抽取一个特定时段和一个特定的艺术现象加以分析,即九十年代在中国,兴起的现代艺术创作潮流以及其对应的艺术品市场模式。这个艺术品市场主要以海外收藏家的价值取向为基础而形成的。而价值参照因素主要对应于艺术作品的创作图式和创作背后的解读空间。

这里涉及后殖民主义的价值语言系统,在“后殖民主义”理论研究范畴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欧美为主导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作为其研究对象,阐述了西方与东方,以及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利关系体系,以及随着延伸出的文化身份,文化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等相关问题。在提及后殖民主义研究之时,赛义德是我们必须说起的人物,在赛义德(又译萨义德)的著作《东方主义》中,提出了“东方主义”这一论述,对以欧美中心主义文化话语的权利系统下对于“他者”的身份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东方主义’(orientalism)中通过西方对于自身文化系统的补充性认知的视角,从而构筑了一个想象中的‘东方’,使东方(orient)与西方(occident)具有了本体论上的差异,并使西方得以用新奇和带有偏见的眼光去看东方,从而‘创造’了一种自己完全不同的民族本质,使自己终于能把握的‘异己者’”①,关于这个概念,赛义德在原书中曾分析了“东方主义”这一文化术语的三个方面的含义,即它既是西方人文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也是东西方二元式对立的思维结构,同时还是一种权利话语方式。关于“东方主义”的第三层含义,赛义德曾论述道“我们可以将东方学描述为通过做出与东方有关的陈述,对有关东方的观点进行权威裁断,对东方进行描述、教授、殖民、统治等方式来处理东方的一种机制:简言之,将东方学视为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②所以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在市场,这个市场主要是海外市场中,价值很高的作品一般都是一些政治性彩色很浓厚的绘画图式。所以可以看到,市场呈现出的艺术品价格高低的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文化因素。这种语境属于一种共时性,因为这些因素属于一个时段内一个现象呈现背后的文化结构要素。通过这一现象,主要阐述艺术品市场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叙述模式。

并且可以看到,艺术品在市场中的价值高低,主要涉及其背后的文化语境,因为艺术品作为一个文化要素的视觉呈现,其主要的价值还是在于其文化意义。所以当论述艺术品市场之时,因根据不同阶段的市场类型模式中的具体艺术品文化语境去思考。

注释:

①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44.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篇7

关键词: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1

面对跨世纪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建构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已经提到了文艺理论研究的日程。笔者以为,未来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结构体系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从理论视角和方法来说,可以从人类文化学、文艺心理学、文艺社会学、文艺形态学、符号文艺学,甚至更新的角度和方法去研究和探讨文艺的规律,作出理论的概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从人类生命最基本的生产实践层面出发,以整体性的方位来考察文艺现象的,有它不可取代的优越性。但是,它的结构体系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新时期以来就有“美学—历史”相统一的各种体系模式、艺术生产论模式,还有人主张艺术反映论、审美创造论等等模式,这都是应该鼓励的。强求一律,要建构“大一统”的“范式”,不符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精神,不利于学术的繁荣和发展,也不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

诚然,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在新的文艺实践中,文艺理论研究要花力气建构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形式。这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我以为,起码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科学地总结人类的文化实践经验,特别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丰富经验。因为这种文艺实践经验,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更高阶段,把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同他们在改造世界中的审美活动重新结合的伟大实践,有着许多新的美学特征和优秀的思想的、艺术的传统;同时,它又是不断汲取人类文化一切有价值的思想艺术成果创造出来的文艺,有它的辉煌的成功经验,也有挫折的深刻教训。无论是前者或后者,都是我们进行新的理论思维的宝贵财富,它理应是建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和主要理论概括内容。第二,广泛研究、分析西方从古到今的文艺理论思维材料,特别是西方现当代文艺理论的思维成果,去其糟粕,取其优秀合理的成分,以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思维角度和内涵。比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面对资本主义现实,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命题,欧美一些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者、文化上的“新保守主义者”,像弗雷德里克·杰姆逊、伊哈布·哈桑、丹尼尔·贝尔等,对“后工业社会”或称“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存在和精神的评论和分析,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引为鉴戒的。第三,要认真梳理我国古代文艺理论的优秀成果。这是一份十分宝贵而且丰富的理论遗产,有它不同于西方文艺理论的思维方式、体系、范畴和命题,需要我们进行艰巨的分析和转化的工夫,吸纳融会到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中去,从而建构出有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体系。以上这些工作,我们在20世纪都在做,但显然没有做完。在上述这些工作中,我认为关键的一环,是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的文艺理论思想,学习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的鲜明态度,以及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现代化的实践相结合,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路和思维方法。本文就这方面阐述一些个人的见解,请方家与同行指正。

2

每一个理论体系都必须有它建构的逻辑起点。黑格尔说,“作为一个体系,需要有一个原理被提出并贯穿在特殊的东西里面”(注1)。这个基本“原理”,笔者以为就是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从理论建构的根本层面来说,就是实践;从理论展开的层面来说,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由此出发,它从宏观的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基本实践中,从人类社会大结构中,确定文艺是人们“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是一种审美性的社会意识形态,从而科学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的逻辑起点。列宁从俄国革命的实践条件出发,根据历史唯物论的阶级斗争学说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原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说,提出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十月革命后又提出建设无产阶级文化和“艺术是属于人民的”思想。我认为,这就是列宁文艺思想的逻辑起点。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以“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为中心,提出文艺“首先是为工农兵的”、“文艺服从政治”的观点,以此展开他的文艺思想,这也就是毛泽东文艺理论思想展开的逻辑起点。

邓小平的文艺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建立起来的。它集中表现在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里,也展开在他关于反对思想战线的错误思想倾向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讲话与报告之中。在《祝辞》里,他第一次用明确的语言,阐述了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正是在这一理论命题的前提下,他指出:“在这个崇高的事业中,文艺发展的天地十分广阔”(注2),从而系统地阐述他的文艺思想和一系列理论命题以及原则。在笔者看来,这就是他的文艺理论展开的逻辑起点,就是由这一起点出发,他论述了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现实任务和长远目标,整个文艺工作的“是非标准”和社会主义文艺属于人民的根本性质与一系列思想原则。这一理论逻辑起点是很高的。就理论上说,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关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学说,丰富了马克思关于“艺术的掌握世界方式”的命题,把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想、理想,同社会主义文艺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的重要发展,在理论上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艺的崇高任务,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从适应无产阶级革命实践需要的形态,转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高度文明的形态;在实践上又给新时期的文艺创作与发展、艺术生产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开创了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的里程碑。这一理论价值,我们是必须充分认识的。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时代,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进行革命斗争,争取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时代。他们在具体指导建设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艺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文艺的革命性、阶级性,以及文艺为无产阶级和人民革命斗争服务的课题,对这些课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概括,自然也没有忽视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性质和历史使命。他们指出要注意描写人民群众的革命代表,要歌颂坚强的叱咤风云的革命的无产者,要求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应当在现实主义的领域占有自己的地位,以至于列宁提出文学的党性原则,毛泽东提出文艺首先为工农兵、文艺从属于政治等观点。这些都是根据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革命利益和实践需要提出的思想理论原则。列宁和毛泽东在革命胜利以后,虽然曾经提出了建设和发展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与文艺的任务和一系列思想原则,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他们未能在整体上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概括文艺为革命实践服务的理论形态,推进到为全面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类的发展有着三大生产,即生命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只有后两种社会实践,才能推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使每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开始人类“真正人的历史”。社会主义要代替资本主义,就要极大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获得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物质生产水平,同时进行艰巨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经过长期的发展阶段,才能达到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邓小平同志正是继承了他们的理论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同时建设“两个文明”的理论命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理论内容和现实道路,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他在这一理论和现实高度上建构的文艺理论思想,把文艺的创作与发展同建设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事业有机地联系起来,不只给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艺指明方向,同时也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推进到一个新的理论形态,即讨论文艺如何为全面建设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服务的理论形态,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的理论内容,也给我们探索新的理论命题、范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它也是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起点。这当中所体现出来的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坚持又根据现实实践加以发展的学风,都是我们在建构当代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中,需要深入领会和继承的。

正是从以上的逻辑起点出发,邓小平同志明确反对“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指出“‘一切向钱看’的歪风在文艺界也传播开来了,从基层到中央一级的表演团体,都有些演员到处乱跑乱演,不少人竟用一些庸俗低级的内容和形式去捞钱”(注3)。这种批评,是对上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精神生产和艺术生产理论内容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为社会主义文艺生产,防止西方发达的后工业社会所带来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精神消极面影响确定了正确的指针。这是我们需要深入领会和把握的。

3

康德说过,“体系要求方法”(注4)。我理解就是要有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或方法。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是整体把握事物的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邓小平同志坚持运用这一思维方式来解决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基本课题。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在文艺创作和发展中,把为建设社会主义的长远目标同现实的任务统一起来。在《祝辞》中,他在指出了文艺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后说,“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这就把文艺在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崇高使命和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现实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主要是涵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起始阶段的现实任务。它应该从当前人民大众的审美需要和审美水平出发,进行艰苦的审美创造,既要有现实的丰富性,又要有前瞻性。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我国“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有多样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艺术爱好”。社会主义文艺应该满足这种不断发展的多样的审美需要。但是,随着人民大众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文艺又要适应和引导这种审美需求的提高和发展。“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和前途的重大问题。它既是文艺当前不可推卸不可代替的现实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历史使命。“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既是前两项任务的具体内涵,也是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求取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建设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注5)。这种人的全面发展状态,是需要每个劳动者都有高度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才能做到的。社会主义文艺不能排除或忽视这一崇高的历史使命。邓小平同志指出文艺这三方面“责任”,就是把社会主义文艺的长远理想目标与现实任务统一起来的范例,是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中国特色文艺理论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

把文艺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统一起来,是邓小平文艺理论辩证思维的又一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说,从来就把文艺的一般规律,同文艺的特殊规律结合在一起。马克思批评拉萨尔在《济金根》中,“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提出要“更加莎士比亚化”;要描写时代“更加突出的性格”,反对把人物“写得太抽象了”(注6)。恩格斯则认同戏剧应“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注7),他还曾经反复说明,他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相结合的“最高标准”(注8)去批评文艺作品的,也就是既首先尊重文艺的审美规律,又把文艺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来审视。列宁的文学党性原则,明确指出在文艺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注9)。毛泽东在讲到文艺创作时,详细地阐述了生活美与艺术美的关系和要求(注10),还指出“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注11)。这一切都表明,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说,既唯物地揭示文艺能动地反映历史生活的一般规律,又注重文艺审美创造的种种特点和规律。邓小平的文艺思想继承这一理论思维传统,创造性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文艺创作与发展的一系列课题。例如,在阐明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创作原则时,他重申列宁“艺术是属于人民的”思想,继承毛泽东关于“接近工农兵群众”、“去表现工农兵群众”(注12)的观点,针对当时出现的鄙弃歌颂人民丰功伟绩和平凡劳动的错误思潮,具体阐述了我国人民千百年来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以及一次又一次写下的光辉灿烂篇章的历史事实,明确要求“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各种敌人和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这当然并不意味着文艺不能批判落后思想和丑恶现象。邓小平同志在阐述文艺要在促进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时,便提出除了要在意识形态领域清除林彪、“四人帮”的政治思想影响以外,还要“同各种妨害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习惯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明确提出要批判“剥削阶级思想和小生产守旧狭隘心理的影响,批判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克服官僚主义”。这些都是根据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的需要,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关于歌颂革命无产者和人民,批评人民内部缺点以及暴露人民敌人观点的新阐述,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基本指导原则。 转贴于

但是,如同以上马克思主义导师和革命领袖那样,邓小平文艺理论也总是充分注意把文艺创作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结合起来。邓小平同志在阐述了上述基本创作原则之后,就十分具体地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这实际上是用新的语言、新的观点,精要地概括了文艺创作中艺术的形象性与真实性的统一,反映生活的丰富性与揭示社会关系本质和历史发展规律性相统一,艺术的真实性与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的倾向性相统一这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原则,并在新时期文艺创作中作出的新阐述。他还从文艺的题材、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论述了创作多样化的要求,其落脚点是使人民获取两个“得到”:即“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这也是对文艺审美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的新概括。

从以上这些论述里,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文艺思想在解决文艺的创作原则时,总是把一般规律同文艺的特殊规律多方面、多层面地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建构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时,需要坚持的思维方法与原则。

4

在文艺的创作与发展中有种种不同性质、不同层面、不同范围的矛盾。矛盾对立面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原理。邓小平同志也是坚持这一原理的典范。就文艺的方向和政治思想倾向来说,他历来坚持文艺是思想战线、意识形态重要部分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坚决反对在这个领域的精神污染和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但是,他同时又提出学习和借鉴资产阶级文化的课题。他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注13)。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接着指出,“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注14)。这是在对待资本主义文化问题上,把对立面统一的唯物辩证法观点贯彻始终的突出表现。此外,对作家与人民、创作主体与生活客体、文艺的内容与形式及其多样性等等对立面的统一,他都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和阐述,为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上进一步解决这些课题确立了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讲对立面的统一,不是矛盾双方的均衡和无原则的调和。唯物辩证法说的矛盾对立,有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它们主导着事物的性质,并在与对立面的斗争中,求得事物的进步与发展。邓小平同志在阐述坚持“双百”方针中,就体现了这些思想。他坚定地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还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提出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作为贯彻“双百”方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指针。但是,他也明确指出,“把开展批评同‘双百’方针对立起来,却是一种严重的误解或曲解。‘双百’方针的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他还说,“有些人把‘双百’方针理解为鸣放绝对自由,甚至只让错误的东西放,不让马克思主义争。这还叫什么百家争鸣?这就把‘双百’方针这个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方针,歪曲为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的方针了”(注15)。这些论述,除了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之外,也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关于对立统一的基本思想。它对于我们处理和解决文艺其他层面和范围的对立统一关系,也是有启迪的。

5

综合以上这些思维方式的特点,归根到底就是把马列主义文艺学说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和文艺发展的实际相统一。这一理论建构特色,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的基本原理,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邓小平同志说过,“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注16)。又说,“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注17)。这里提出,一是要“根据现在的情况”去“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要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文艺理论就是这方面的范例。首先是要“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我理解,这就是说,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去研究和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实质,而后加以继承和发展。不能离开当代中国的现实实践,去照搬马列主义的“本本”来硬套现实的发展情况。例如,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中的重要课题。马克思列宁主义历来明确认为,文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独特部分,与政治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出“文艺服从于政治”,这在阶级斗争激烈的时代,是有它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意义的。可是,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基本解决以后,到了需要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时期,这种理论观点就需要调整和发展了。因为无论从文艺反映生活的整体性特征来看,或是从文艺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层面来说,文艺都不能局限在与政治联系的领域;加上长期的实践表明,“文艺服从于政治”的提法,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对文艺的创作与发展利少害多。在《祝辞》里,邓小平同志就首先说明,“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以后,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又明确阐述“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注18)的理由,给调整社会主义文艺的“二为”方向作了理论准备。不久,以他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便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确定为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向。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重大发展。

第二是,要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就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立场和方法为指导,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的思想、新的观点,从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在改变了文艺服从于政治的口号之后,并没有排除文艺与政治的相互关系。他接着指出,“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还进一步说,“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注19)。70年代末又曾经指出,“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搞好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注20)。这就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出发,以新的思想和观点,阐明了社会主义文艺与政治相互关系的新内涵。特别是他指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社会主义政治的内涵,就帮助文艺工作者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艺与政治的联结点,把文艺的历史使命同文艺的审美创造对象及其塑造人的美好灵魂的审美特性连接起来。这无疑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学说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相统一的范例。其他如上述关于文艺要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积极的贡献,关于社会主义文艺“不能代替”的历史使命,关于文艺创作的“三个统一”原则和两个“得到”的审美要求,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和反对精神污染、反对自由化、反对把精神产品商品化,以及教育服务部门和精神产品生产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最高准则等等论述,都是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学说的光辉成果。

诚然,邓小平的文艺理论,只是提供我们建构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一个带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思维方法。它的重要观点和思想,也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文艺理论科学还有它需要提出和阐明的具体概念、范畴及命题,需要如前所说的通过总结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以及汲取中外古今一切文艺创作和理论思维的有益成果,发现新问题、新经验,提出新命题。新观点,解决新问题,才能建构起有新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体系。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和善于运用邓小平文艺理论,这个艰巨的任务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注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384页。

(注2)邓小平:《在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载《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79—186页。以下引自此文均不注出处。

(注3)(注13)(注14)(注15)(注16)(注1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页,第44页,第44页,第46—47页,第291页,第291—292页。

(注4)转引自阿尔麻·古留加《康德传》,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82页。

(注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7页。

(注6)(注7)(注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40—341页,第343页,第347页。

(注9)《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48页。

(注10)(注11)(注12)《毛泽东论文学和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65—87页,第74页,第80页。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篇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实现形式

《读本》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是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大众化的重要实现形式。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提出的关于开展理论普及工作、深化理论武装工作的新要求。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使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就必须找到与事物内容相适应的形式。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下功夫去探索实现大众化的好形式。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过程中,中央宣传部用《读本》的形式来宣传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就是这一探索的新进展。《读本》具有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内容丰富、要言不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三大优点,是体现大众化要求的好作品。我们相信,《读本》一定会在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发挥传播科学发展观、普及科学发展观,进而推动全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积极作用。

准确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

《读本》比较全面、系统、准确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明确性,对于我们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理论内容、观点表述和逻辑结构上。在理论内容上,《读本》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论述,同时反映了广大理论工作者在科学发展观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广大实际工作者在工作中积累的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在观点表述上,《读本》力求准确、有据,注意与各种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划清界限。在逻辑结构上,《读本》以党的*的论述为主线,形成了一个由“前言”和7章正文构成的合理的理论阐述体系。第一章通过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来源、客观依据、时代背景的全面剖析,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从第二章到第五章,以较多的篇幅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即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六章进一步阐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的四点要求。最后一章即第七章,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提出五个方面要求,强调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针对性,主要体现在科学回答了一些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读本》是以正面论述为主来阐述科学发展观的,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讲得很有针对性。比如,在论述发展的意义时,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论述又好又快发展时,深刻指出“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好’与‘快’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又比如,在论述以人为本的问题时,认为“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这些论述都很有针对性。

上一篇:农业气象服务调研范文 下一篇:通信光缆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