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时间:2024-02-27 17:51:37

国有企业会计准则

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篇1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我国国有企业在国内经济发展中所占的主导地位。国有企业在能源、冶金、交通运输、航空、石化、化学工业、电力等领域占有主导地位,从而为巩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效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接轨,使得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趋于客观性,并与国际规则进一步融合。新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对于国内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施、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现代企业模式下,企业财务工作已不再局限于财务核算,还需要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具有参考作用的数据信息,使得国有企业在新时期进一步完善自身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并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和企业发展战略。

一、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必要性

(一)新准则内容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实际操作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整体趋势。对国有企业来说,新时期对于会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原有会计准则已无法适应目前国有企业发展及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同时,为了提升会计信息工作的效率,新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收入、新会计计量属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及转回,以及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关联交易等方面都做出了新的规定。同时,在涉税方面,关于企业所得税的处理、债务重组收益等方面也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可以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国有企业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将会起到重大的变革作用。

(二)新准则作用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一方面,能够针对原有会计准则进行相应的修订,整改旧会计准则中一些不适合社会、时展要求之处,并注入新元素,使得新会计准则更适合企业的发展、更有利于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新准则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信息与资源,为企业管理层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更为客观、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以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同时,新会计准则更加趋近于国际会计准则,其是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制定的,其基本会计准则对于相关具体会计准则将起到相应的指导作用。

(三)新准则特点

新实施的会计准则与以往相同,仍然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部分。基本准则是编制具体准则的基础,具体准则是对企业所开展业务提出指导性意见的准则,上述两个方面构成了新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中,对于一般业务、特殊业务、会计报告业务进行了相应的明确。新准则力求做到包含的业务面广泛、对市场中的所有行业业务予以覆盖。这其中不仅是对一般业务进行指导,还对特殊业务进行相应的指导,同时还涵盖了金融工具等相关较新业务。新会计准则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其可以运用准则中的目标及要求,对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新经济业务类型进行一定的分析及判断,并做出相应的业务处理。可见,从2021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已是尽最大可能弥补了以往会计准则中所存在的漏洞,对企业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进行了相应的规范与约束,较传统会计准则更加科学、规范。

二、新会计准则对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实务的影响

新时期下,国有企业不仅肩负着不断提升经济效益的重任,同时还要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并完成其保值与增值的目标。可以说,现代体系下,国有企业在不断地提升财务核算水平的同时,面对来自市场同行业间的压力,应该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实务工作,在有效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的同时,为企业管理层的重大经营战略决策及日常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相关信息,从而实现从企业内部挖潜、向管理要效益的财务管理目标。新会计准则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实务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具体来说,新会计准则对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及内容、会计计量属性、存货管理、企业的所得税及资产减值准备等方面均产生了一定影响,现对上述各方面影响予以相应的阐述。

(一)新会计准则影响国有企业财务信息

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在上海会计学院考察时,曾亲笔为该校题词“不做假账”,从而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具有客观性、有效性的财务信息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信息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战略决策十分重要。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提升了国有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并进一步创新了财务管理内容。首先,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国有企业实施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以后,企业高管层与国资管理部门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高管层不断努力工作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完成其个人的绩效考核指标。然而,有些高管层为了达成其个人绩效,不惜采取财务造假方式人为调节各项财务指标,从而导致财务舞弊问题的出现。新会计准则的推出,进一步地规范了国有企业经营活动,使得财务造假、人为调节利润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其次,国有企业财务创新内容方面,限制了企业短期行为,确保企业长期发展;充分运用财务信息,从而有效配置企业自身各类资源;确保国企内部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及透明度,确保国资管理部门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国有企业内部真实财务状况。

(二)新会计准则影响国有企业对于会计计量的属性

新准则的实施,要求相关企业能够在财务管理中进一步充实并重视公允价值对其财务报告的影响。国有企业财务人员,应该在遵循新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严格制定并执行国企内部财务制度。同时,财务人员应该及时、准确、客观地开展财务核算工作,注重对收入、成本费用支出的核算,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以新准则下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为例,企业即将产生的利润披露到财务报告中,即使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落后情况还会发生。新准则的实施,促进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将公允价值及时和充分地体现在财务报告之中。

(三)新会计准则对于存货计价管理的影响

存货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将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乃至企业所得税,因而对于国企来说,存货计价管理对企业经营、财务管理影响很大。存货计价管理在新会计准则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存货计价方法中的“后进先出法”。原因在于,后进先出法的存货计价方法,使得存货核算计算不很准确,也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后进先出法的引入,主要是考虑在物价大幅上涨的前提下,采取后进先出法计价可以真实地反映存货出库计价成本,从而真实地体现利润实现情况。客观地讲,后进先出法在特定历史时期下,有其存在的道理及一定的优势所在,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后进先出法优点是能够真实反映企业利润情况,有利于对国企管理层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缺点在于其低估了期末存货,从而使得企业资产状况不实。更为重要的是,后进先出法主要是应用于物价上涨较为严重的时期,而随着国内经济的日益稳定发展,该计价方法显然已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新会计准则对于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所得税费用直接关系到企业当期未分配利润的实现,因此所得税费用的正确核算将影响企业的最终利润实现,也影响到企业高管层绩效的评价与考核。新会计准则对于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将原有的应付税款法核算方式改为现有的债务法方式。应付税款法以企业当期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作为所得税费用计入到当期的利润总额当中。然而,一方面,当期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属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所得税,严格来讲属于税,税法上确认的“利润”与会计利润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造成缴纳的所得税与当期的会计利润不匹配。而债务法下通常考虑税款差异的时间性差异,将不应由当期承担的相应税款以债务的方式递延到以后各期承担,从而使得企业的所得税费用更加符合当期利润,两者将更为配比,同时也会真实地反映企业当时当期利润的实现。

(五)新会计准则对于资产减值的影响

资产减值理念的出现,其初衷在于使得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真实的资产价值,从而能够确保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然而,许多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利用原有准则下所规定的相关资产减值因素消失以后对于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可以回转、回冲资产减值的规定,大肆进行人为的调节利润,以实现“保壳”“增发”等目的。而新会计准则下,对于资产减值问题进一步做了明确,即无论资产的减值因素是否消失,对于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都不得进行回冲的财务处理,从而彻底堵住了一些企业企图用调节资产减值的方式来人为调节利润的路径。

(六)新会计准则对于收入确认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收入确认问题有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其与旧准则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以双方签订的合同为依据,不以原先的商品所有权主要风险及报酬转移为确认收入的基础,而是强调了客户只要取得了商品的控制权即可确认收入。这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收入的确认操作方面相对简单了许多,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反映企业的收入确认过程。

(七)新会计准则对于租赁业务影响

新租赁会计准则要求承租人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经营租赁的相关权利和义务,要求承租人对除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以外的所有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并分别确认折旧和利息费用,即采用与原租赁会计准则下融资租赁会计处理类似的单一模型。新租赁准则提高了承租人的资产负债率并影响了企业短期内利润实现。

三、新会计准则下优化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实务的策略

(一)提升国企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财务管理实务工作主要是由企业财务人员来完成的。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不仅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于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新颁布并实施的会计准则,从会计计量方式改变到存货发出计价、企业所得税核算、资产减值的确认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变。这对于财务人员来说,首先要对新的会计准则较为熟练地掌握,同时还要对相关的最新财税政策加以相应的了解,还要将财务管理实务操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相结合,实现有效的业财融合,并且辅以信息化技术,将其应用到财务管理实务当中。可见,新时期下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要求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应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才能完成财务管理的实务操作,从而为管理层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

(二)提升会计计量方式创新水平

新准则下,企业要对会计计量进行多方面价值考察,实现新会计准则对于会计计量方式变化特点的研究与分析。在创新会计计量方式上,要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相应的分析,对会计准则进行多方面价值研究,为会计计量方式创新提供支撑。同时,企业在日常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过程中,应该总结各项影响因素,使用符合会计信息质量控制要求的方式、方法体现其价值。

(三)加强存货计价管理

存货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利润的取得、利润的获得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新会计准则下,为了使得企业的利润更加真实及资产状况更加公允,从而对存货准则进行了相应的完善。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面对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应该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存货管理的相关方案,从而确保企业的存货管理能够符合客观性原则。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税法对于企业的存货发出计价,有着明确的规定,即在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确定以后,在一年之内不允许做出改变。鉴于此,许多国有企业其存货计量、计价方法若需要改变,应该考虑税务风险问题,并及时到主管税务机关予以备案。

(四)注重企业所得税管理方式创新

企业所得税,顾名思义,是对企业一个纳税年度的所得征收的税种。税法规定,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不允许在税前列支,而只能由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来承担。会计报表的结构上可以看出,实现的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以后,得出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新会计准则下,要求企业的所得税实行债务法进行核算,企业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实务操作工作中,应该注重所得税与当期会计利润的配比原则,这也是一条较为重要的所得税原则。财务人员要对相关的时间性差异予以了解,并相应地提出所得税纳税调整方案,将不应该由本期利润所负担的所得税以债务法的形式调整到以后各期,从而使得当期的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相配比,并且使得当期实现的未分配利润趋于真实。

(五)加强资产公允价值管理

资产减值是一个较为敏感的问题,其分别影响着企业财务状况与企业的经营水平。新会计准则下,对于资产减值问题显得较为谨慎,并且重新修订的资产减值准则中,对于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规定不允许再次进行回转,这样一来使得企业借助于资产减值损失来人为调节利润的几率大幅度降低。资产减值的确定与公允价值有着一定的关系,鉴于此,我国应该建立相应资产的公允价值信息库,从而将资产的公允价值问题予以透明化,这样可以通过较为客观真实的公允价值来评价企业相关资产的期末减值情况。另一方面,财务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培养,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从而对公允价值的判断更加客观真实有效。

(六)注重收入确认

新准则下,使得收入确认较以往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然而,企业所得税法对于收入确认并没有新的政策出台,从而产生了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实际收入确认时,要考虑税务与会计准则的差异,从而避免出现增加纳税成本问题。

(七)加强租赁业务管理

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准则执行过渡期,对租赁业务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丰富租赁形式,跳出目前的以融资租赁、经营租赁为主的租赁模式,通过充分分析和判断挖掘适合企业自身的租赁业务模式,如证券化租赁、混合租赁、杠杆租赁等。

四、总结

新会计准则下,对国有企业的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实务所受的影响较为复杂。可以说在新会计准则下,国有企业应该更加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并借助新会计准则来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及水平。与此同时,企业财务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的培养,以适应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变化。面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国有企业除了提升财务人员相关能力以外,还要从提升会计计量方式创新水平、加强存货计价管理、注重企业所得税管理方式创新、加强资产公允价值管理等方面着手,来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国企整体经济效益,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焦丽群.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实务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4).

[2]张雪姣.企业新会计准则研究及实务浅析[J].商讯,2019(10).

[3]董筱慧.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实务处理[J].财会学习,2020(14).

[4]周怀永.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中国外资,2020(22):11-12.

[5]黄建欢.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修订对国有企业的影响[J].技术与市场,2020,27(03):141-142.

[6]彭丽凤.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9):15-16.

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篇2

关键词:会计规范体系;小企业会计准则;完善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目前只包含《企业会计准则》,对小企业的准则目前尚处于真空状态,没有专门针对小企业的准则。吴波从理论上分析了建立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必要性,他认为不同规模的企业适用不同繁简程度的会计准则,这是符合一般的会计原则的。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实现差别报告制度的一种形式,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企业会计准则》,应当考虑建立一套小企业会计准则。目前,我国财政部已经着手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在这个特殊时期,研究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建设问题意义重大。下面针对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建设中的基本思路及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1、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名称选择

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称谓,各国家和地区针对小企业的会计准则称谓不尽相同,像IASB称之为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英国则称为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我国目前存在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专门针对小企业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其名称定为“小企业会计准则”是比较恰当的。

2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专门针对小企业的准则,因此应先界定什么是小企业,然后再根据小企业会计特点,制定适应的准则,这是符合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的。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为小企业,小企业应当满足:

(1)不具有公众受托责任;

(2)规模比较小。

不具有公众受托责任是定性标准,规模比较小则是定量标准,一般由国家有关部门划定。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企业,可以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3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

美国制定财务会计和报告准则的机构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英国自1990年起,会计准则由英国会计准则理事会负责制定。我国情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国部门规章层面的会计规范均由国家机关――财政部制定。财政部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在制定准则方面有足够的经验。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仍然应当选择财政部。

4 、小企业会计准则模式的选择

戴维?苏塞娜认为,从短期看分立法比较理想,但从长远看一体法更可取。2009年IASB的《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采用了分立法,即:单独制定了《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把与小企业有关的问题,集中在这个准则中阐述。

要选择合适的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模式是很困难的事情,但不选择一种模式就无法有效建立小企业会计准则。在目前情形下,选择“小企业会计准则”作为一个独立的具体会计准则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5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

财政部制定会计准则需要经历四个步骤,即:立项阶段、准则的起草阶段、会计准则公开征求意见阶段、是准则的阶段。在关于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程序的一份调查问卷中,有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准则正式之前,应当举行听证会,以此来增强准则的公开性和独立性。另外还有被调查者表示,我国准则征求意见稿与正式稿时间间隔过短,应当适当延长征求意见时间。国际上一般征求意见稿与正式稿间隔较长(一般超过1年)。结合我国准则制定程序及调查反馈意见,制定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在适当延长征求意见时间的同时,应当在正式稿以前,增加听证会这个环节。

6、 小企业会计准则应当重点简化的内容

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简化与可操作性是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简化主要应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忽略与小企业不相关的会计主题。制定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应当忽略每股收益、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这些与小企业不相关的会计主题。

(2)不允许某些会计政策的选择。一般给定的一个交易或事项,会计政策选择中一个政策会比其他政策易于操作。在关于是否允许小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的调查问卷中,有近75%的参与者认为,应当允许小企业进行简单的会计政策选择,因为这种选择可以降低成本,给小企业一定的灵活性的同时,增强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3)确认与计量方面进行简化。在金融工具、套期会计等复杂的会计准则上,应当体现确认与计量的简化,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小企业的负担。

(4)披露与列报方面的简化。小企业的财务报告旨在满足小企业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详细披露对报表使用者有

用或者使用者关心的信息,对于那些无用的或者不关心的信息可以选择简化披露和列报。

2010年,财政部已经着手专门为小企业建立小企业会计准则,这使我国会计规范体系及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小企业会计准则建立后,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和部门规章基本完善,如图1:

图1我们可以看出,小企业会计准则建立后,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将有适用于上市公司及所有大中型企业的《企业会计准则》和适用于小企业的《小企业会计准则》构成,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玉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及贯彻实施[J].商业会计,2007(1).

[2]葛家澍.关于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J].会计研究,2001(1).

[3]吴波.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必要性分析[J].上海会计,2002(2).

[4]孙光国.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与模式选择[J].会计研究,2009(9).

[5]刘永泽,孙光国.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界定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7(11).

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篇3

界定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适用范围,是其会计准则进行编制过程中,首当其冲,要重点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现时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方法、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方法、结合当前国际范围内中小企业界定的实例及准则等的查阅与学习,对我国现时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的界定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索。现时,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主要是从管理层面进行划分的,而从会计层面划分同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会计准则实际编制的必然要求。对中小企业进行划分,我们可采取其中一类标准,同时也可采取双重标准一起运作的方式,而这个选择则以具体国家的具体情况以及准则规范的相关要求为基础。现今,我国对小企业使用的会计制度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而编制的;而在国内会计准则逐渐与国际接轨的新形势下,对小企业进行分析,制定以小企业为重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必然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

中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范围;界定

1.导语

当前,中小企业是一个在全球经济范围内均相当活跃的庞大团队,不管是在发达国家抑或是在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均有着难以替代、举足轻重地位与作用。所以,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的管理工作、助协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将是一项影响到我国总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

跟大型企业进行比较,中小企业无论在规模上、组织形式上面,或者是产权关系等各个层面均有着自身的特点。而这部分自身特点又致使中小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方面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自身特点(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管理的目标以及提供会计信息的用途、会计人员的配备以及素质水平等)。而在如此大差异的情况下,让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同样使用一套会计准则,肯定会导致小企业的执行成本的大幅度提升,出现没必要的成本浪费,没有直面而专业的针对性,其效果也肯定不如理想,反而让更多的负面效应出现。

所以,在运用准则之时,应该进行区分对待,具体事情具体处理的做法。也就是说让不同类别的实体使用不一样的准则,而运用差别报告制或者是化解会计准则超载难题的一个可行方法。

那么,制定一个详细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将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然而,如何清晰中小企业的实体特征,其适用范围又是怎样?其范围又是如何界定的?便成了一个让人头痛的关键问题。

2.界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的总体思维路线

当今,全球大部分地区均已对企业进行了类型划分,对中小企业的范围有了较为明确的界定。然而,这种界定主要是以管理层面为基础的。而实际操作中,界定中小企业可通过以下的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一是从管理层面进行界定;二是从会计层面进行界定。

(1)管理层面的界定

从管理层面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常规是通过政府相关机构来实施的,当然这也是一种为方便政府做好经济管理的政策。全球大多数国家对于界定中小企业的方法,均是采用量的标准,仅有一小部分国家是将质与量两者标准融合运用的。现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很习惯地将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合并起来统称为中小企业。现时美国是从管理层面进行界定分类成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中国则分类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以及小型企业三类。而部分的还会将小型企业再细分,分为小型企业以及微型企业。虽然这部分称谓具有很大的不同,但并不会给中心企业的会计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带来太大的影响。

(2)会计层面的界定

以会计的层面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常规下是通过会计准则制定的相关单位来完成的。现时这种界定有三种不同的办法:“独立界定”、“遵从法律进行界定” 以及“遵从法律但进行变通界定”。

从上述两个层面来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以获取不一样的目的。从管理层面进行界是为了让相关部门能增强对其的管理、适度而及时地编制出宏观经济规划、扶持或者是优惠方案等;而由会计的层企进行界定,则是为实现对其会计核算与财务报告的规范。前者着重以企业的性质和规模为思考重心;而后者则是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为思考重点。

(3)界定中小企业跟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两者间关系

在进行界定中小企业与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界定之时,我们可以有两种思维方式以供选择:

一是先将中小企业界定,再以其作为准则,编制具体的会计准则。

二是先将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好,再对不同的企业执行怎样的准则进行界定。

(4)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当前,怎样界定中小型企业,已经成为制定会计准则首先必须处理的难题。

无论怎么说,在进行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之时,中小企业利益并未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因而在不理会企业规模大小的情况下,使用同一的会计准则是不合理的。现这,从根本来说均是仅从单一的角度对问题进行看待的,那就是企业规模。然而,我们再回头对中小企业的界定进行分析之时,企业规模其实并非界定中小企业的首要标准,而首要标准应该是有否公众责任以及利益的存在。所以,对中小企业的进行界定的判断准则应该包括:定性标准:没有公众责任以及利益;定量标准:规模大小;没有公众责任或是规模较小:一种选择。

3.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问题

3.1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规范

现时,我国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以及财务报告时,应该尊重会计准则以及其适用的范畴。如下图图1所示。

注:《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的特殊性便在这里表现出来:在整体企业会计制度体系里面,有否这制度。而在现时,大多数关于我国会计制度体系的相关文献里,均没有将这一制度包括到里面去。但本文则认为有必要将这个制度包括在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领域里。

3.2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界定

(1)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名称

现时,中小企业会计准则还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名称,并不存在说要求那个地域或是国家所制定的这类准则均需要这一名称。ISAR与IASB都将这一准则称之为《中小企业会计准则》,而在英国则将其称为《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从上述分析,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适用范围也将不包含所有有着公众责任的企业,同时也不包括大型或者是中型企业,所以,它的名称建议定为《小企业会计准则》。

(2)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由于这一准则是对对小企业而专门设立的,而小企业又是一个具有没有公众责任、规模小等特征的企业。关于其规模比较小,可通过国家相关的机构制定具体的标准。根据标准地行划分之后,能满足这一标准的企业均可视为规模较小的企业,不管是性质具体是公司、独资企业或者是合伙企业,甚至还可将个体工商户纳入。

(3)小企业执行准则界定

IASB 在对小企业的执行准则进行界定时表示,小企业不但能够完全地执行全部国际财务报告的准则,同时还可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的准则,但标准是仅有合符条件的具体小企业才有此权限。IASB同样表示:对于是否可以使用小企业准则的公司范畴不应做出规范,而应由各国或者是专业的准则制定团体进行确定。本文在对国际经验进行总结之后,我国现时的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同样不应该例外,也就是:

1)严格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必定是合符相应条件的小型企业;

2)小企业不但能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同样能实施其他的会计准则;

3)在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出现不再合符相应要求时,则不得再实施该准则。

若一家企业具有发行能够进地公开交易的债券、在银行或是保险等金融机构持有资产、以受托责任的身份管理资产等情况,尽管规模上面其是合符小企业定义的,但在实际情况中它们同样不应该使用小企业会计的准则,而应使用较为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做好财务报告工作。

而对集团内拥有小型企业的情况,在理论上小企业能够以其自身条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再对是否选择执行一般企业会计准则又或者是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考虑。从成本角度进行考虑,为了让小企业的具体报表能够做到直接地合并,也可以规定这一状况下的小型企业仅能执行正常的企业会计准则,从而减少了因合并目的再做一些复杂的会计调整工作。当然,这样肯定会给小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带来一定的障碍。

4.总论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会计准则建设上面已有了快速的发展,《企业会计准则》的成功构建成为了建设会计准则体系的一颗明灯,表明了跟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已成为趋势。现时,全球大部分的国家与地区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以及相关会计组织对小企业会计准则构建的成效让我们得知,我国必须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与具体国情相适应的会计准则。

加快编制与健全小企业会计准则,不但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须需求,同时更是小企业得以自我发展与提升的需要。国家财政部会计司在2010年11月正式印制并颁发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成为了国内会计准则革新的最新研究成果,当然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大家一起继续深入与研究。

总之,随着小企业数量的逐渐攀升,所占比例的逐渐提高,其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已经越发得到社会的肯定与认同,与小企业有关的系列会计问题和相关准则报告的探索将更加受到大众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陈少华等.论我国小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报告的改进[J].财务与会计,2004(5)

[2]史中辉.英国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述评[J].财会月刊,2004(9)

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篇4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 优点

规模较小,处在创业和初步成长的企业都叫做小企业。然而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是国际及国家制定会计准则的主要对象,一些小企业会计方面的特殊需要则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并没有限制使用的范围,因此,国际会计准则适用于所有企业。

虽然经过大量的实践可以证明大部分中小企业对现行会计政策的执行不存在太大的困难,但是,仍然存在一小部分小企业因自身经营的特殊性而不适用于现行的会计政策政策,小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时经常会面临一些困难,如财务会计方面的问题,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会计工作不规范等等,导致企业的利润降低,成本提高,不利于这些企业的发展和成长。

针对这一问题,《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于2009年7月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小企业的会计准则具有简明,灵活,易于操作,适宜于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等显著的特征。我国作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一名成员,也积极的制定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与国际的接轨。

一、我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

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于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兼具我国的特色。

首先,在遵循基本准则的基础上与简化要求进行完美结合,以我国的企业会计改革作为总体框架,基本准则作为为纲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所有企业均可以适用,基本会计准则下设立有两个子体系,分别是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顾名思义是适用于我国的小企业。规模较小,业务比较简单,管理模式比较简单,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比较低等是我国小企业的主要特点。因此,在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时应当将尽量简化作为基本要求。尽量符合小企业的工作需要。

其次,小企业的会计准则在制定的时候应当与税收征管信息的要求相符合,且有利于与银行提供的信贷相结合。税务部门和银行是小企业外部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税务部门有助于小企业在税务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通过会计报表税务部门可以对小企业的税收进行监控。而银行则可以帮助小企业在信贷方面做出合理的决策,银行是小企业进行融资的主要途径,银行要通过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来慎重的做出贷款决策。在面对风险较大,经营能力不强的小企业,通常采用不动产抵押的方式银行才会放贷。

此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还应当与工商部门会计信息的需求相符合,工商部门也是我国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是工商部门的主要职责。没有工商部门的执法调解就很难拥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经营环境。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优点

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篇5

一、基本概念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由美国管理学教授提出,这种分析方法比较客观而准确的反映一个组织的实际情况。SWOT分析法是把组织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从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及威胁(Threats)四个角度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优势和劣势是从内部分析,机会和威胁是从外部来分析,从中找出利于组织发展的因素,消除不利于组织发展的因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小企业是指经营规模较小或处于创业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包括规模在规定标准以下的法人企业和自然人企业。《小企业会计准则》是财政部于2011年10月,为实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目标,对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改革而制定的,于今年1月开始施行,原《小企业会计制度》予以废止。该准则的制定借鉴了《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其相关核算方法适用于小企业规模小、业务简单等特点,对小企业的改革、促进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优势分析

(一)利于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小企业会计准则》是财政部基于我国特殊国情及背景,对小企业的核算制度进行的改革,其适用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并满足小企业条件的企业。我国小企业具有经营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和会计核算业务简单等特点,符合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规定的小企业或微型企业,都执行该准则,该准则覆盖面更广,为小企业的会计行为提供了标准,使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利于提高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降低其经营风险。同时,为适应小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不符合小企业标准而成为大中型企业或金融企业的,应转为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的选择更加灵活,有利于小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二)改善小企业税收和融资环境 我国大多数小企业的所有者同时又是经营者,其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外部信息使用者,如税务部门及金融机构。《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充分考虑了小企业的特点及发展需要,尽量与税法协调一致,尽量消除与企业所得税的差异,使小企业的会计行为更加规范,大大提高了其会计信息有用性,利于税务部门了解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改善其税收环境,降低小企业的纳税成本,减少了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由于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金融机构无法全面了解其财务状况及信贷能力,所以融资、贷款都比较困难,而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后,利于金融机构全面了解小企业,使小企业贷款融资难度降低,利于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与税法协调一致,可以依靠税务机关的推动力量促使小企业执行该准则。

(三)提高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小企业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会计业务简单等特点,该准则遵循简化的原则,便于小企业的会计操作。规范小企业常规业务的处理,不涉及资产减值、合并报表等业务复杂的业务处理,会计计量不采用公用价值而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其简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及利润的分类。同时简化报表,小企业的财务报表不要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简化附注内容等,小准则的这些规定有利于规范小企业的会计行为,减少其工作量,便于操作处理会计业务,提高小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降低其经营成本,使小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提高。

(四)减少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实务操作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操作过程需要会计专业人员的分析判断,会计人员要有很强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为,才能保证其会计行为的可靠性和客观性,得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企业的经营活动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的会计行为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合理的职业判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业务比较少和简单、小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低、小企业的会计操作不规范,导致小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不合理。《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小企业的常规业务及日常活动用客观标准来规范,这样就减少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提供帮助。例如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资产不涉及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等,使得小企业的会计核算难度低,使《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难度也降低了。

三、劣势分析

(一)背离《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基于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很多会计处理采用简化处理,例如,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对于实际发生的损失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而这个科目是核算企业的非日常经营活动,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资产的减值处理,就和这一概念冲突。同时,对于金融资产不采用公用价值计量模式,自从2007年以来,我国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以来,会计核算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但是小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其实质上多处用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如一些资产评估价值其实就是公允价值的应用,这样实质上的运用虽然简单,但是易造成概念混乱。《小企业会计准则》基于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及我国的特殊国情制定的,用于规范小企业的会计行为,但是其中有些规定与《企业会计准则》背离,相同的经济业务采用不同会计科目,会计核算方法也不同,小准则中有很多规定都与企业会计准则不一致,如还有报表项目列示等等,这些都不利于两个会计准则的对接,不利于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我国会计体系的发展。

(二)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 小企业有经营规模小、业务核算简单、会计操作不规范、会计机构不健全等特点,小企业的拥有者往往就是经营者,在实际的会计操作中,很多经营者都是贪图短期利益,目光短浅,专业素养较差,没有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规范,有时甚至迎合业主,违规操作,造成其会计信息不可靠。同时小企业的拥有者只重视企业盈利与否,不关心会计基础工作,小企业日常业务不规范,如会计账簿的设置管理、会计档案的处理等等,这些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都制约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

四、机会分析

(一)实施循序渐进 财政部规定从2013年1月1日全面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 自新准则颁布到实施有一段时间,鼓励小企业可以提前执行,这一规定使得小企业有足够的时间为实施新准则做好准备, 小企业有时间适应新准则新的变化及创新。同时,不符合小企业标准的微型企业可参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于已经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不必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 可见,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是循序渐进的,不是急于求成。

(二)国家政策倡导 为了实现我国企业会计的相关法律规范与国际规范趋同的目标,《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在2007年全面实施,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财政部规定今年1月份小企业全面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原小企业会计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已经不能适应小企业的发展,并且与新企业会计准则背离,不符合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国家鼓励小企业积极执行新准则,废止原小企业会计制度,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铺平道路。

五、威胁分析

(一)领导层有认识误区 小企业的领导层大多就是经营者,他们往往目光短浅、只关心能否盈利,忽视管理,小企业的发展取决于领导层的管理水平。但是领导层却对小企业的会计行为有认识误区,把会计仅作为其纳税的工具,忽视会计在整个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为了短期的盈利或是偷税漏税,对会计报表弄虚作假;部分企业甚至没有专业的会计工作人员,纳税时就去找个报税机构,这样使小企业的会计制度混乱,《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缺乏一个健康可行的环境,其执行必然困难重重。

(二)原会计制度名亡实存 《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国家财政部基于小企业自身特点及我国国情而做出的创新与改革,但是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时间久,很多小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会计流程,制度的改变,必然增加其管理成本,影响企业的利润,所以小企业主观上消极执行新准则,而依然采用原制度。同时,由于《小企业会计准则》很多业务操作做出了重大改变,使小企业花较长时间去学习、适应,企业的会计工作要改变调整,会增加其工作量,过渡期可能会很长,减慢《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步伐。

(三)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低 小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制度不健全、会计基础工作差,这些都与小企业的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低密切相关。会计人员是会计准则的直接接触者及执行者,对《小企业会计准则》能否顺利执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其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小企业的经营者重视利润,为了节约成本,忽视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甚至雇佣不合格的会计人员,《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而直接执行者的专业素养低、业务能力低,执行新准则的积极主动性差,影响该准则顺利地实施。

六、保障《小企业会计准则》顺利实施的建议

(一)加强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衔接 不管是《小企业会计准则》还是《企业会计准则》都是财政部制定、颁布,用于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只是适用的对象不同,小准则适用对象是小企业,但也有重合的部分,准则规定已经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不用再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尽管企业规模不同,经济业务不同,但是相同的经济业务应该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会计确认计量、会计核算等应尽量一致,加强大小准则的衔接,规范企业的会计操作。

(二)规范小企业的会计行为 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其会计行为不规范,加强小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迫在眉睫,健全其会计机构,加强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加强其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会计操作流程,重视会计工作,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日常业务,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会计环境。

(三)转变领导层观念 领导层在一个企业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领导层的领导水平决定着企业的发展。会计不仅仅是小企业减少纳税、节约成本的一个工具,会计工作是一项监督管理活动,通过会计工作可以发现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其经营问题,要从思想上改变领导层的认识误区,转变领导层忽视会计工作、只重视利润的观念,建立健全的会计机构,加强新准则的培训学习,充分发挥领导层的积极作用,引导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四)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 会计人员是《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对企业的影响很大,对该准则顺利执行有重大影响,所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能力,利于该准则的实施。企业可以定期举办小企业会计准则培训讲座,帮助会计人员了解熟悉该准则,虽然这样做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但是从长远角度考虑,是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的。小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提高,才能应对会计准则的变化需要。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2012年1月1日实施。

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篇6

一、iasb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历史背景

近年来,各国逐渐认识到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及中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中小企业会计信息需求有别于大企业会计信息需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并没有声明其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ias)仅适用于或者主要适用于在公开资本市场上交易的上市公司,结果许多发达国家和某些较小的新兴经济发展中国家在所有企业均使用国际会计准则。虽然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中小企业在执行上存在着困难,但也有一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实施国际会计准则的成本太高,以致于出现背离国际会计准则执行不严、实施质量不高等迹象。

鉴于中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在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于2000年7月日内瓦召开的第17次会议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处向大会提交了题为《中小企业会计》的讨论稿。Www.133229.cOm2001年9月,isar在日内瓦召开的第18次会议上,各国专家围绕制定中小企业会计指南的指导思想、必要性基本框架、中小企业的分层标准、国际会计准则的取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2002年10月,isar在日内瓦召开的第19次会议上,主要讨论了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工作组针对现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综合考虑其他国家关于中小企业的会计标准的基础,制定了一套适用于普遍意义的经济业务的报告模型。这样作为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者的iasb,成为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最佳选择。可见,中小企业会计问题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高度重视,对于iasb来说制定一套单一的高质量、可理解和可执行的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会计准则势在必行。

二、iasb取得的成果与进展

通过iasb的不懈努力,在中小企业会计项目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在一些原则性问题达成共识的同时,实务操作领域也有所突破。

(一)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拟建与发布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银行、金融公司、中小企业主、职业经理人以及税务机关。为了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应制定一套单一的,降低中小企业财务报告负担的高质量、可理解和可执行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iasb将采取以现行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逻辑起点,按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定,建立在与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同一概念框架基础上,保留其中的原则性部分的方法来解决。iasb将采用以下三种形式发布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小企业并不运用国际财务准则的大部分内容,单独集结方便理解和使用;每一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前均包含目标和内容概要;按国际会计准则(ia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及常委会解释的组织和编码。

(二)中小企业定义的范围界定iasb明确表示,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体,应由各国监管机构和准则制定者来决定,其当前任务是为中小企业确定一个清晰的定义,明确规定一组使用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体。iasb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小企业作出界定:一是不划定数量规模标准;二是公众受托责任;三是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范畴——所有非公众会计责任主体。

(三)iasb简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原则性要求鉴于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某些是针对公众公司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定需求,而对于非公众企业不必披露该方面的信息。另外,iasb已决定在不改变确认和计量原则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对确认和计量原则有选择性地简化,这也是中小企业准则制定的关键所在。因此,iasb强调将在综合考虑使用者需求及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使其不影响使用者的决策的同时也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四)iasb对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iasb认为,在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不能选择其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规定的方法,也不允许其选择对某些事项按照中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核算,对其他事项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进行。

三、iasb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对我国的启示

中小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建设工作更是当务之急。我国作为[asb成员,需要制定一套具有“本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尽快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一)健全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我国在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上,不同部门出于不同目的、在不同时期作出的界定也不尽相同。2005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遵循了国务院发布实施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对小企业划分标准的原则性规定:即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看出我国在制定小企业会计制度时,没有遵循iasb所考虑的是否具有公众受托责任等定性标准,而是直接概括出财务会计上真正存在特殊会计需求的小企业的本质特征。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进一步国际化,应考虑我国中小企业的定性界定标准,这也是符合同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

(二)吸收扩大中小企业相关利益者参与,制定公正公平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以及《小企业会计制度》制定的大部分过程是对外保密的,在征求意见稿对外公布前,只有制定者了解制定情况,其应用者和执行者广大事务者的参与则甚少,甚至在征求意见稿的阶段,反馈回来的意见处理结果过程也不公开。而iasb在原来已组建的中小企业项目咨询专家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参与,从而有效地增加该准则制定的透明度与可行性。鉴于此,在我国启动一套准则制定过程中确保能充分地吸收、采纳各方意见的公开公平的准则制定程序,增加制定过程的公开性,吸收更多的小企业相关利益者参与制定及修正,进行反馈意见的交流,将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理论与实务。

(三)重视成本效益原则iasb将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逻辑起点定位在现有的概念框架及相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之上。对概念框架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任何修订必须服从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目标,制定任何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均须评估用户的需求及其成本效益,这就需在满足用户需求和减轻报告负担之间进行平衡。财务报告信息的编制与传递是需要成本的,信息披露的成本会随着信息披露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以致于削弱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应充分考虑对中小企业确认与计量要求进行简化,同时简化披露与呈报要求,但不能以牺牲会计职业判断为代价。

(四)力求与国际标准相协调wto情景下的中小企业处在国际化大市场中。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概念框架的各个要素均应符合iasb对主体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因为iasb事实上是通过对各国的中小企业的调查报告等形式“自下而上”的一种共性的研究和总结,融合该套会计准则的最主要责任是各国的准则制定者。因此,它应当是一套充分满足中小企业需求而制定的准则。对于具体细化的内容,iasb规定还是由各国的司法机构制定,但对于iasb在该准则中已明确的概念框架、规则和原则,在考虑我国特定的经济环境的前提下,应当与其保持协调,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之接轨。此外,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本身还存在很多与国际会计准则不一致的地方,将直接影响到小企业制度国际化的步伐。因此,在小企业制度国际化的同时也必须加快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小企业会计制度在概念框架、会计要素上仍受制于企业会计准则,这是由制度本身之间的协调性所决定的。

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篇7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对策研究

一、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意义

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我国财政部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

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等有关法规政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强小企业内部管理,促进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加强小企业税收征管,促进小企业税负公平;有利于加强小企业贷款管理,防范小企业贷款风险。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和问题分析

通过对某省小企业会计核算、纳税申报、财务管理、银行贷款、会计记账、审计、培训、企业管理等相关情况进行调研,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过程中的有关情况,调查结果发现《小企业会计准则》在本地区的执行状况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有政府有关部门对《小企业会计准则》宣传力度不够,企业领导未认识到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于推动企业发展的最大意义,因此对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不重视;小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使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遇到障碍;小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偏低,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理论知识欠缺;税务部门对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督导不力;未设立针对解决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问题的专门服务平台等。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存在问题的对策措施

1.加强《小企业会计准则》宣传

通过本地区门户网站,及时本地区《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文件及“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知识问答”等信息;在会计服务窗口、纳税服务大厅、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以及各工商所窗口向小企业发放《小企业会计准则》宣传资料,使更多小企业知晓《小企业会计准则》,使企业领导明白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利于企业发展,从而自觉自愿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另外,可选择样板地区,集中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根据本地区小企业分布特点,在小企业比较集中地区作为样板地区,集中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通过集中宣传、开展专题培训会等方式,使该地区以前年度实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从当年就能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争取到年底,百分之九十的小企业能停止执行原会计制度,升级财务软件,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

2.多方面引导小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核算制度,正确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财政部门要积极引导小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核算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积极探索建立小企业财务报表报备系统和小企业会计数据库,为财政支持小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可根据调查情况,对严格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小企业,在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前提下,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要积极发挥记账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化的小企业服务机构的优势,帮助小企业严格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提高财务会计管理水平。

3.制作《小企业会计准则》教学视频,为小企业免费提供培训,同时将《小企业会计准则》作为下一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重点培训内容

邀请本地区重点大学会计学院资深教授为本地区小企业财务人员专题讲解《小企业会计准则》,并将授课内容制成《小企业会计准则》解释教学视频,通过本地区门户网站,供广大小企业会计人员观看学习。另外,将《小企业会计准则》作为下一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重点内容,精选教学师资,提高培训质量,进行重点考核,争取到下一年小企业百分之九十的财务人员都能参加《小企业会计准则》继续教育的培训。

4.当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积极推进、引导小企业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建账建制

当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促进小企业税负公平,积极推进、引导小企业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建账建制。第一,当地税收征管人员要重视和加强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学习,努力掌握《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并恰当地处理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等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的关系,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第二,鼓励小企业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有条件的小企业也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对符合查账征收条件的小企业要及时调整征收方式,对其实行查账征收。第三,对于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要在其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法的要求进行纳税调整,计征企业所得税。第四,积极引导小企业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建账核算,符合条件的可以依法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低税率等优惠政策。

5.各区财政局应设立《小企业会计准则》服务平台

各区财政局应集中设立专业服务团队,通过网上在线答疑、热线电话咨询、定期定点面对面解答和专人上门等多种方式,辅导、解答小企业在新旧准则转换中遇到的问题,各区财政局还将根据各区县的情况,针对企业提出的突出问题,予以集中解答,方便小企业一次解决问题。

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篇8

【关键词】会计准则 差异 影响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个具体会计准则;2006年10财政部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要求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同时明确表示,执行新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原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各项专业核算方法和问题解答。

加上以前国家有关机构及部门颁布的《会计法》、《企业会计通则》、《企业财务报告条例》等,构成了我国完整的、层次分明的、相互衔接的企业会计法规体系。这次会计准则的变革比前的几次改革更具划时代的意义,真正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上市公司在2007年一年的施行过程中,财政部对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进行了跟综调查,又进行了两次专门调查,一次是针对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中期财务报告所做的调查,另外一次是针对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的披露所做的调查。两次调查结果说明,总体上上市公司已平稳完成了新旧会计准则的交替,没有出现原来理论界所担心现象发生,即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大面积调节企业利润。这也意谓,上市公司已完成新旧会计准则的平稳过渡,同时为全面推广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打下经验基础。

我国现有会计从业人员1300万左右,其中少数在上市公司或股份公司之类的大型企业工作,多数在中小企业工作。大型企业的财会人员,包括上市公司,无论学历、职称、职业素养等方面均高于平均水平,他们在实施新会计准则过程中相对容易些。对于中小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特别是小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由于学历较低,在实施新会计准则过程中要难很多。所以,一般企业的一般会计从业人员,要实施新会计准则,必须提前深入的自学新会计准则。而对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以及38个具体准则指南和1个附录,应该从何入手?如何学习?新会计准则并不是将旧会计准则推倒重来,两者还是有相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就没有必要再重新学习,只是将不同的地方找来,进行学习,会计从业人员只有很好的理解了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说明掌握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本质,这样为将来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内容体系

新企业会计准则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三分部构成。基本准则包括十一章、五条内容。基本准则是纲,处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最高层,也被称作“准则的准则”。基本准则是整个企业会计工作和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对具体准则具有领导作用,其他38个具体准则都是依据基本准则的法理而制定的。按照下位法(法规)不能违背上位法(法规)的原则,具体准则不得违反基本准则的精神。

基本准则中指出了制定该准则的目的、适用范围、准则体系中的地位、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等。解释了会计核算的4个前提、8个原则、6个要素、5种会计计量属性。说明了财务报告的定义、财务报表的3个基本报表、财务报告的结构等。

38个具体准则基本涵盖了现阶段各类企业经济业务的一般情况。具体准则在准则体系中处于第二层,是目,是根据基本准则制定的。其目的是指导企业各类经济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具体规范。38个具体准则中,其中新制定的准则22个、以前制定现在修订的准则16个。

38个具体准则内容可分为三大类: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报告准则。一般业务准则主要规范各类企业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主要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物资产、非货币资产交换、资产减值、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债务重组、或有事项、收入、建造合同、政府补贴、借款费用、所得税、外币折算、企业合并、租赁、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共23项。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主要规范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主要包括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石油天然气开采共6项。报告准则,主要规范普遍适用于各类企业的报告类准则,包括财务报表列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告、合并财务报告、每股收益、分部报告、关联方披露、金融工具列报共9项。

应用指南处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三层,是对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补充说明、是根据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制定的,是指导会计实务的操作性指南。有人把它等同于旧准则的《企业会计制度》,其实并非如此,只是类似于《企业会计制度》。因为应用指南是会计准则体系组成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与基本准则、具体准则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主要解决在应用具体准则处理企业日常业务时所涉及的会计科目、账务处理、会计报表及其格式。应用指南由三部分构成:会计准则解释、会计科目表、主要业务的账务处理。会计准则解释主要对具体准则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了说明解释,比如《企业会计准则1号――存货》应用指南中,对“商品存货成本”做了规范性解释说明: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有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类似的解释,有利于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的理解,以便处理会计实务。会计科目及主要业务处理,主要根据具体准则中涉及确认、计量、记录的要求,规定了156个一级会计科目,列举了常见业务的账务处理。指南中规定:“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

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

二、新旧企业会计准则总体差异

新企业会计准制定背景决定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与旧企业会计准则根本上的差异。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由于国内国外的原因,旧企业会计准则已严重不适用企业经济业务的现实要求,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到了不得不彻底改变原会计准则的地步。就国外因素而言,WTO组织成员国强烈要求我国制定新的会计准则,以适应WTO对成员国的要求。根据WTO有关规定,我国加入WTO后的宽展期即将到期,我国必须对外开放各个领域,包括金融行业。我国金融行业的经营理念、产品种类、会计的处理方法与国际金融界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经营理念可以学习,金融产品可以增加,但是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国际金融企业在我国根本无法立足。所以,为了开放金融市场,必须提供开放的环境,会计准则是改变的主要环境之一,即我国的会计准则还必须与国际接轨。参照国际会计准则,我国于2005立项制定新的会计准则,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于2006年2月完成并公布了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2006年10月完成并公布了一系列应用指南。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基本上相一致。国际会计准则包括1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38个具体准则。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不但数量上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而且内容上基本上类似,少部分鉴于我国企业的现状与会计准则稍有不同。比如国际会计准则的计量属性是以公允价值为主,而我国还是主要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孰低为主;国际会计准则中计提的减值准备,当减值现象消失,价值得以恢复,原计提减值准备可以转回,而我国会计准则中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计提的减值准备不能转回等等。这些只是暂时性差异,当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将来这些少数差异也会逐渐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

以上是外部原因促使我国必须修订会计准则。就国内因素而言,也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我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年,我国不但引入外资,对外开放市场,而且资本也不断输出国外,开拓国际市场,包括到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海尔、联想、金蝶、碧桂园地产等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到香港、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上市融资。由于这些地区普遍采用的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相类似的会计准则,与我国的旧会计准则体系区别很大。因此,它们在国外上市前必须将原企业几年的账重新按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做一遍,这样不但大大增加了上市成本,而且影响了上市时间。要达到符合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的账务处理往往需要几年。

我国开放三十年,引入大量外资,国际500强企业大部分在我国有投资,这些国际企业最终要对世界各地的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其合并报表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来编制的,我国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不一致,就不能编制合并报表。为了解决会计准则不一致的问题,有的外商企业分别按不同的会计准则做两套账、有的外商企业将凭证托运到香港或其他国家再按国际会计准则做一套账。总之,由于会计准则的差异,影响外商在中国的投资。据贸易部的统计,国际500强在印度的投资远大于在中国的投资,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不一致,而印度的会计准则接近于国际会计准则。

我国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其总体上的差异如下。

结构体系上的差异: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个基本准则、38个具体准则、38个具体准则应用指南、1个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附录;旧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个基本准则、16个具体准则、2个企业会计制度即《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计量属性的差异:旧企业会计准则以历史成本为原则,而新企业会计准则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增加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特别是有限度的使用公允价值是这次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之所以有限度的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主要考虑到我国市场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公允价值不易获得或者没有公允价值。另外,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企业利润,准则中严格了公允价值使用条件。

会计原则及会计要素的差异: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要素中增加了利得,损失的概念。在国际会计准则中有利得、损失要素,我国一贯是会计六要素,在不改变六要素的条件下,引入‘利得’、‘损失’的概念。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一般原则中删除了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企业进行会计计量、确认、报告的基础,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融入到具体原则中。比如在《企业会计准则6号――无形资产》中,将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支出划分为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研究阶段支出全部费用化,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本化。另外,对会计要素的定义做了重大调整,除引入‘利得’和‘损失’概念之外,增加了资产的确认条件、负债的确认条件等,即符合资产或负债的定义,还必须满足确认条件,才能确认为资产或负债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

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实务中自由权的差异: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会计人员在会计实务中有更多的选择权,更加考量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样的自由度可在几方面得到体现。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的确定及其摊销方法就是其中之一。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确定,有法律规定的寿命的,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使用期限。没有法律规定期限的无形资产,企业应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判断,以确定无形资产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期限,这样有赖于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做出合理的判断。

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差异: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为了保障投资人的和社会公众的权益、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在信息披露方面,体现了充分披露的原则。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披露时间、空间、范围、内容等全面规定,将大大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在旧会计准则下,由于对会计信息披露规定不够全面、具体、系统,缺乏透明度,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操纵利润等违规、违法、违背社会公德良俗的案例屡见不鲜,其结果是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社会公众的利益、阻碍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信息充分披露原则主要体现在:要求企业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要求附注要提供充分、详细、及时的补充信息;企业所有子公司必须纳入合并报表披露;中期财务报告要定期公布,且要按与年报相一致的会计政策;企业应当披露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及关联方信息等。新关联方披露准则将构成关联方的范围扩到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

限制企业操纵利润的差异:由于旧企业会计准则存在一些漏洞,一些企业利用这些漏洞调节利润。比如利用存货发出计价的“后进先出法”、“计提减值准备”等调节利润。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规定了一些资产的减值准备不能调回,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计提减值准备不能转回。之所以取消后进先出法,因为后进先出法不符合实物流,企业的存货一般是先进来的先发出去。另外,LAS2在2003年度也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减值准备不能转回的规定,不是对所有的减值准备不能转回,只有那些价值高,易于被企业用来调节利润的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不能转回,而那些不重要,转回对企业利润影响不大的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可以转回,如存货跌价准备、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等。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差异: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为不具有商业实质,不可能按公允价值合并,所以,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价值以合并日占被合并方净资产的份额,这是与原会计准则不同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为具有商业实质,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所以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以付出资产对价的公允价值。通过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在旧会计准则中,采用权益法,而在新会计准则下采用成本法。合并报表中也有重大变化,合并报表更注重实质性控制,而不是看股权比例,所有者权益是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三、结束语

新企业会计准则比旧会计准则有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内容的增加或减少,而是在本质上、理念上有了本质的变化,比如对资产和负债的定义上、引入利得和损失概念上、引入有限度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上、会计处理选择权上、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上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总体变得会计信息更加透明、投资人或社会大众的利益更加有保障。同时,改变也会增加企业当期利润或减少当期利润。也正因为会计人员自由权加大,也一些人利用会计准则操纵利润的可乘之机。事实上,根据财政部对上市公司2007年全年施行会计准则情况的调查,没有发现企业利用会计准则调节利润的现象,说明新旧会计准则在上市企业得到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1]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S].

[2]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S].

上一篇:财务共享的理解范文 下一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