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制度的弊端范文

时间:2024-02-27 16:16:43

审查制度的弊端

审查制度的弊端篇1

Abstract: The disunity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y always lead to some issues of fraud, the insurance company also have corrupt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gives a brief analysis on how to check these corrupt phenomenon that hidden deeply.

关键词:保险公司内部舞弊;截留;虚列;每种舞弊现象审计的探析

Key words: internal fraud in insurance company;interception;virtual listed;analysis of each fraud audit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069-01

0引言

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单位只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所有权又监督不到位,那么部分内部控制会起不到约束作用,于是这种单位变成了滋生舞弊的温床,只要经营者想去做,就会有舞弊事情发生。保险公司同样属于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体制,保险公司的重业务发展,轻内部管理,也加大了舞弊的可能性。当环境形成了舞弊所需各种条件后,不被发现的诱惑使企业舞弊的冲动会变得强烈起来。尤其是保险公司的三级机构,并不是上层经营管理者关注的重点,因此其中的舞弊现象最为常见。所以如何审计才能保证保险公司内部的舞弊现象能够彻底查出,是审计部门应当关注的问题。

1保险公司内部的舞弊现象

1.1 截留零星收入,私用或截留作为部门的小金库①单证及行销辅助品款项截留,个险部门的综合内勤向人出售单证和行销辅助品,向人集中收取款项后不向财务部交款,而是私用或截留作为部门费用。②向人收取的培训资料费截留,新人上岗前培训,向新人收取一定的费用,截留私用或作为部门的小金库。③向人收取的门票收入及其他收入截留,组织召开产说会或创说会,向人收取门票费用,支付商家后剩余的款项不交至财务,截留私用或作为部门的小金库。

1.2 部分消费事项的回扣截留统一采购要比零散的价格便宜,如统一体检等事项要比零散的体检价格便宜,但这种批量价格都是双方商谈的结果,并没有明码标价。因此就有了实际价格与表面价格操纵的空间。还有大额的职场装修实际也存在一定的价格空间。装修商为揽工程,以合同价格为表面价格,实际在表面价格内分一部分给有关人员作为回扣,于是就形成了。

1.3 虚列支出组织培训及发生其他支出时支付一定的税款后,让供应商虚列数量或调增价格,增加费用发生时的金额,伪造相关的手续,通过这种方式来侵占公司资金。

上述舞弊的审核除了零星收入审计线索比较明显外,其余的两种舞弊相对来说是比较隐蔽的,如果只是从凭证表面上来看是看不出端倪的。因为舞弊是一种故意行为,审计人员仅靠推理作根据去推断与舞弊有关的事实是不行的,这决定了舞弊审计不可能像财务报表审计那样仅停留在论断阶段,它应该是一种发现性的审查活动。由于舞弊审计是发现性的而非论断性的审查活动,舞弊性质又是比较严重的,舞弊审计必须获得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它要查找舞弊的事实证据,确定舞弊的具体细节及舞弊行为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因此保险公司的内部审计实际上也需要审计人员的知识面广,不仅仅要懂会计、审计,还要懂业务、计算机等知识。那么如何将这些舞弊现象一一水落石出呢?我们可做如下探讨:审计人员在审计每个项目时以及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都要保持高度的职业怀疑精神,哪里是最薄弱的环节,哪些人有机会利用这些薄弱环节。

2对保险公司内部舞弊现象的深入探讨

2.1 零星收入的审核①单证零星收入的审核:首先看业务部门有没有清楚的台帐,如果有清楚的台帐,再和上交财务的款项一对比便知有无舞弊事项及舞弊金额的多少;如果没有清楚的台帐,需要采用以下方法:a:横向对比法:同等规模的基层机构单证收入每年大约是多少,而目标机构的本年度收入是多少,通过对比单证收入,发现悬殊金额,如果有,业务部门有没有合理的解释?来推测是否有单证收入舞弊现象。b:纵向对比法:与以前年度相比,基层机构单证收入是什么趋势,目标年度相对以前年度有多大差异。c:从领用入手:从查机构大库入手,看业务部门本年度共领用多少单证,从业务部门查本年度免费发放单证多少,领用单证款项减去免费发放单证费用就是应当上交财务的零星收入。如若差异很大,则必有舞弊,以此确定有无舞弊或舞弊额度。

②截留或私吞向人收取的培训资料费:该类收入应与本年度新上岗人数相关。审计可从业务部查明本年度新增人数,再与交至财务的款项进行核对,如果差异较大,则存在舞弊可能。该类舞弊在账面上是不露痕迹的,因为一般保险公司没有明确规定收取款项事宜,这给业务部门留下了推辞的机会。该类审计必须从业务员入手,查本年度上岗但财务上没交押金的资料,再找业务员核实,便会水落石出。

③向人收取的产说会费用等其他费用,该类费用与其他机构的同类费用不存在可比性,应主要通过查明细帐,看上交的金额,并且与业务员核实是否收取及收取的标准及次数。向多人核实可以更有力提供这方面的证据。

2.2 回扣舞弊该类舞弊隐蔽性极强,局外人是不明白其中就里的。因为有回扣的费用表面上与一般的费用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供应商为了得到这项业务,常常配合做足表面文章,该类舞弊金额随经济事项的金额大小有关,因此大额的采购与装修是该类舞弊审计的重点。一般保险公司都会规定进行三家比价,各部门经理参与定价,所以应从这方面着手。询问各部门是否参与三家比价,询问所定价格与比价相比是否有提高,所定供应商是否是当时三家比价中最合理的那一家。如果不是,则存在舞弊可能。再次是搜寻其他商家的同类质量同批量的报价,查看实际执行是否与其他商家报价存在较大偏差。再与实际经办人员进行核实选择这家商家的理由,有了与其他商家的对比,便可从实际经办人员的理由中察出端倪。

2.3 虚列费用类舞弊

2.3.1 价格上虚列该类费用可通过纵向时间上、横向其他机构对比,随着时间的增长物价会有所增长,但不会是某地区特有的增长,所以通过与其他机构的价格相比,找出其中差异大的项目,然后在当地进行询价,便可查出价格是否有了虚增。

2.3.2 数量上虚列怀疑数量上虚增,则从申购、库存、领用方面来着手,数量上增加的明显,而领用没有那么多的话,则必有剩余,那么核实实物的现有库存数量,便会发现端倪;如果领用同样增加,则向领用人核实,是否领用这么多,领用之后的去向。通过这种数量上的审核,便可查出从数量上着手的舞弊。

审查制度的弊端篇2

我国现行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又称民事再审程序,是1991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确立的。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限制及影响,1991年的立法就当时而言有其合理性。但随着我国民事诉讼程序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法实施多年来的实践也表明,现行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不但在立法上存在诸多缺陷,在实践中运作效果也很不理想,在以程序公正保证实体公正的法制社会中,其自身缺陷更是不断凸现。因而我国的该项程序越发难以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于是改革与完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已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问题。

二、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存在的若干弊端

(一)指导思想有失偏颇。事实求是,有错必纠是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也是民事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其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将其作为一种司法原则,作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指导思想,其正确性就不再是绝对的了。它与民事诉讼的目的相悖,与审判工作的规律不相融,与程序本位的现代司法理念不符。它对司法机关而言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发现生效裁转贴于()判错误都应当主动予以纠正,对当事人来说只要他认为生效裁判有错误就可以不断地要求再审。实际上,民事诉讼中通过庭审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依法公正、有效、及时地处理纠纷才是诉讼的目的。司法活动追求的是法律真实,裁判结果正确与否只能讲相对性,那种要求法院裁判都必须达到绝对客观、真实、正确的想法,仅仅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一味强调客观真实,审判中就会造成拖延裁判、强迫调解、审委会干预裁判和频繁再审等后果。

(二)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职权色彩浓厚,主体多元化的问题。首先,就法院而言,其依职权自行启动再审程序有悖于民事诉讼的本质特征,司法实践中的负面影响颇大,因为现代民事诉讼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法院居中裁判、不告不理原则,其本质特征是双方当事人平等抗辩。法院依职权主动开启再审程序,不可避免的干预了当事人的处分权,法官的中立性也受到影响,再审裁判的公信力也受到质疑,有悖民事诉讼的本质特征。其次,就检察机关而言,民事诉讼解决的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财产和人身方面的权利义务纠纷,检察机关运用公权干预一般民事案件,违背了当事人自由处分民事权利的原则和当事人平等抗辩的原则,实际上扮演着一方当事人利益代言人的角色,使对方当事人在不平等的地位下参与民事诉讼,使人们对诉讼过程和结果的公正性产生了合理怀疑。最后,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当事人在法律上都是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者。但十几年的司法实践表明,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多元化并没有产生立法预期的效果。

(三)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缺少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审查制度。当事人申请再审,是引起审判监督程序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如何正确审查当事人的再审申请,是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关键。我国民诉法规定了当事人有权申请再审,但对于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如何审查、法院在审查中依据什么程序、转贴于()审查的期限是多少、当事人在审查中享有什么权利和义务、是否享有申请回避权等却未进一步作出具体规定。该阶段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以致司法实践中这一过程各行其是,随意性极大。不仅一系列的诉讼原则、制度在这一审查程序中未能得以贯彻执行,以致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审判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些法院限制或剥夺了当事人委托人、申请回避的权利,二审法院在审查申诉阶段中对所取得的证据不经开庭便直接认定的情形也时有发生,极大的损害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

(四)再审无次数限制。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时限为两年,但却没有规定申诉时限和再审次数,法院自行决定再审和检察院抗诉再审更没有任何时间限制,也就是说再审是无次数限制的。这种做法存在较多弊端:例如1、对法院判决、裁定、调解的稳定性、权威性构成极大破坏。2.容易给当事人造成诉累。由于任何一方当事人在终审裁决2年内可以无数次地提出再审申请,那么相对方当事人在2年内则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形成事实上的诉累,这对其权利的正常行使无疑形成了巨大威胁,对其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退一步说如果判决、裁定生效后,可以无次数以限制地再审,势必使这种权利义务关系的稳定性遭到极大破坏,使当事人在社会生活中永远处于不安全状态,这对当事人权利的正常行使无疑形成了巨大威胁。

(五)申请再审的事由规定过于笼统原则、实践中难以操作。再审事由是引起再审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一方面在再审条件方面作了极为宽泛的规定,力图为再审申请人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但此种后果却忽视了相对方当事人的诉讼利益,造成了双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不平衡状态。另一方面,再审法定理由过于原则,致使法院的主导地位过于突出,形成再审申请人诉讼权利形式上的宽泛和实质上并不能得到有效行使的尴尬局面,造成再审申请人另寻途径反复申诉,反而使法院再审案件数量不断上升。

三、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弊端之原因探析

从目前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立法设计与司法实践的现状来看,该程序存在弊端的环节确实不少,为了完善改制度就必须了解其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通过对上述问题进一步考察,不难发现产生上述弊端的原因:

1、强烈的职权主义的影响。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包括民事再审程序是以原苏联的相应制度为模本移植的,因此受原苏联民事诉讼体制和诉讼理念的影响,我国民事诉讼观念和诉讼理论已经固定化了国家的观念和意识在其中,甚至起到强化和指导作用,从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的角度看,现行的民事诉讼体制依然属于职权主义类型。从上述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弊端来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可以是法院、检察院,再审启动无次数限制,再审立案审查的不规范性等等,无不显示着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设置背后的强烈的职权主义色彩。

2、指导思想的偏差。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是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指导思想,“实事就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人民法院审理一切案件,必须贯彻这一思想路线,认识案件实事的本来面目,严格依照法转贴于()律的规定处理问题解决争议。对于已经生效的裁判,如果确实发现认定实事有错,适用法律不正确,也即是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应本着有错必纠的原则将其纠正过来。”实事求是作为我党的思想路线固然正确,但不能蒋其机械地套用到某一学科领域。改思想对于法院而言而言也就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发现生效裁判有错误都应主动予以纠正,对当事人而言只要他自己认为生效裁判有错就可以不断地要求再审,如果按照这一思想,那么纠纷的解决将勇无尽头。而裁判的稳定性、权威性必然被牺牲。

审查制度的弊端篇3

一、输入类计算机舞弊的审计

输入类计算机舞弊主要是发生在系统的输入环节上,通过伪造、篡改数据,冒充他人身份或输入虚假数据达到非法目的。我国目前发生的计算机犯罪大多属于此类型。它主要是利用下列内部控制的弱点

1、职责分工。如果不相容的职责没有适当的分工如数据的准备或输入与批准由一人担任,那么输入数据的真实性、正确性就无法保障。

2、接触控制。包括机房上锁或设置门卫、计算机终端加锁或设置口令、身份鉴别、网络系统各个用户终端的联结控制等。

3、操作权限控制。信息系统处理和储存着本单位全部或大部分业务数据,一般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操作员的权限和职责分工的考虑;应设置不同等级的权限,使得每个操作员只能从事其权限范围内的操作。

4、控制日志。控制日志能对所有接触信息系统的企图及操作进行监督记录,从而确保所有经授权的和未经授权的接触、使用、修改程序或数据的活动都留下痕迹。如果这类控制手段不健会,舞弊分子会因为没有留下舞弊证据而为所欲为。

5、其他输入控制。这种类型的潜在作案者主要是系统的内部用户和计算机操作员,他们比较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实施舞弊。

针对上述舞弊活动,应采用下列审计方法;(1)应用审计抽样技术,将部分机内记账凭证与手工的原始凭证相核对审查输入数据的真实性;(2)应用传统方法审查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3)对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测试;(4)对例外情况进行核实;(5)对输出报告进行分析,看有无异常情况或涂改行为。

二、软件类计算机舞弊的审计

这类计算机舞弊主要是通过非法改动计算机程序,或在程序开发阶段预先留下非法指令,使得系统运行时处理功能出现差错,或程序控制功能失效,从而达到破坏系统或谋取私利的目的。该类活动主要利用下列内部控制的弱点:

1、电算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分离。

2、系统的维护控制。所有现有系统的改进、新系统的应用都应由受益部门发起并经高级主管人员的授权包括现有应用程序的改动,未经有关部门的批准,电算部门无权擅自修改程序。

3、系统的开发控制。新开发的应用系统在投入使用前应对程序的源编码和处理功能进行严格审查;检查是否有多余的

非正当用途的程序段。

4、接触控制。主要指严格控制系统的开发员、程序员等计算机专家再接触已投入运行的系统,防止擅自修改程序。同时也包括控制系统的内部用户或计算机操作员接触系统的设计文档或源程序代码。

针对以上舞弊活动,应采用以下审计方法(1)程序源编码检查法。检查全部或可疑的部分源程序编码,看是否有非法目的的源程序,同时也应注意程序的设计逻辑和处理功能是否恰当、正确;(2)程序比较法。将实际运行中的应用软件的目标代码或源代码与经过审计的相应备份软件相比较以确定是否有未经授权的程序改动;(3)测试数据法。应用模拟数据或真实数据测试被审系统,检查其处理结果是否正确;(4)计算机辅助追踪。应用该技术可以方便地找到那些潜在的可能成为其他非法目的所利用的编码段;(5)平行模拟法;(6)借助计算机专家的工作;(7)对违法行为的可能受益者进行调查,审查其个人收入。

三、输出类计算机舞弊的审计

输出类计算机舞弊主要是通过涂改报告、盗窃或截取机密文件或商业秘密来实施的。输出类舞弊多是进行政治、军事或商业间谍活动,其危害性也非常严重。其舞弊手段有废品利用、数据泄露、截收、浏览等。如果下列内部控制措施不健全则

可能出现输出类计算机舞弊:

1、接触控制。包括机房上锁或设置门卫,防止无关人员入内;严格管理系统程序和数据磁盘防止丢失。

2、输出控制。如对无关的打印输出要及时销毁,对那些机密的数据应设置口令或加密保护,防止无关人员阅读。

3、传输控令人对于网络系统的远程传输数据要经过加密后再传输;防止犯罪分子通过通讯线路截收。

4、操作员的身份和权限控制。

针对以上舞弊活动,应采用以下审计方法:(1)询问能观察到敏感数据运动的数据处理人员;(2)检查计算机硬件设施附近是否有窃听或无线电发射装置;(3)检查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日志查看数据文件是否被存取过,是否属于正常工作;(4)通过调查怀疑对象的个人交往以发现线索;(5)检查无关或作废的打印资料是否及时销毁,暂时不用的磁盘、磁带上是否还残留有数据。

四、接触类计算机舞弊的审计

严格地讲,大多数计算机舞弊都与接触信息系统有关,然而这里所指的接触类计算机舞弊则是指只要有机会接触计算机即使其他控制措施非常严格,也能实施舞弊。常见的舞弊手段是超级冲杀与计算机病毒。

(一)超级冲杀

超级冲杀程序可以越过应用系统及其控制改动任何数据文件或计算机程序,而且不留下任何线索,要通过技术方法检查此类舞弊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这类的舞弊主体范围比较小,可从舞弊的主体入手进行调查。其舞弊主体可能有两类:一类是能使用超级冲杀程序并能接触其他文件或程序的程序员;另一类是具有相应知识的系统操作员。对这类舞弊活动的审查方法有:(1)检查对超级冲杀程序的管理、控制和使用情况,是否有私自动用办情况;(2)把数据文件或应用程序与其拷贝进行比较,有无异常变动情况;(3)调查输出报告的接受者,看报告中是否有不同寻常的差异;(4)检查是否有无凭证的活动发生(5)检查系统操作日志,看计算机系统是否被非法中断过。

(二)计算机病毒

审查制度的弊端篇4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城市化;户口管理模式

【正文】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步形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基本定型、并一直实行至今;虽然户籍制度在制度设计上以人口信息采集与社会控制为取向,并没有以限制社会成员的迁徙自由与社会福利为目的,但是当前户籍制度所引发或与户籍制度相伴生的种种弊端已经凸显,社会上要求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的呼声高涨。近年来警察学、经济学、法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政府部门研究人员都开始针对户籍制度改革这一课题开展研究,推动了社会公众对现行户籍制度所引发社会问题的关注,但对于户籍制度改革之路径尚未取得共识;这也证明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复杂程度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困难程度之大。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经济法学的视野来考察现行户籍制度、审视现行户籍制度所引发的弊端,能够拓宽对现行户籍制度的认识;借鉴经济法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探索现行户籍制度改革路径也不无裨益。

一、我国户籍制度形成及其实施情况的概述

我国户籍制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步形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基本定型;直到今天,户籍制度仍然是我国人口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在社会生活中对每个人的生活与工作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1]探寻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路径,不但要考察户籍制度在实施中出现的弊端,更需要了解我国户籍制度设计的目的与运行情况。

(一)我国户籍制度的形成过程。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主要形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居民身份证制度与暂住人口制度成为我国户籍制度基本定型的重要标志。上世纪五十年代是现行户籍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中的一些基本操作规范,都可以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出台的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中找到渊源。

关于上世纪50年代户籍制度形成过程,详见表1[2].

1.户口管理成为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1950年公安部制定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关于特种人口管理的暂行办法》奠定了现行户籍制度的雏形。虽然1958年1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凭借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程序而成为现行户籍制度的重要法律依据,但公安部在1950年制定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关于特种人口管理的暂行办法》却是现行户籍制度形成开端。《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与《居民身份证条例》(在上世纪80年代)、《暂住人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构成了现行户籍制度的基本法律框架。

2.户口统计成为国家掌握人口资源、分配社会福利的依据。1953年的《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中共中央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以及1954年的《内政部、公安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通告》等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户口制度开始与社会福利制度挂钩;特别是1955年的《市镇粮食供应暂行办法》的出台,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之间的区别已经不再只是一种统计学上的不同标识,而是成为享受不同社会福利的依据;例如,城镇户口(非农业户口)的人可以凭借其户口簿办理粮油供应证、购买政府补贴的粮油。此外,城镇户口的人在招工、招干、就业等个人发展方面较农业户口的人机会更多。

3.1954年的《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1955年的《关于城乡户口划分标准的规定》这两个文件成为户口管理中户口审批的最早依据;虽然当前户口审批成为许多弊端的根源;自此以后,公民申报户口登记必须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通过了户口审批的人,便拥有户口登记;而没有通过户口审批的人,则无法获得户口登记、并被排除在户口登记机关的户口统计之外。户口审批是一种政府行政行为,而且这种行政行为的最初法律依据主要是国务院(政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与公安机关内部制度的规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务院许多其他部门的规章也成为户口审批的依据,如新生儿进行户口登记时必须持有准生证,就是计生部门的规章在户口审批中的体现。

(二)经济法视野中的我国户籍制度

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我国户籍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今天的户口登记、户口调查与审批、不同类别户口的人享受不同的社会福利等都可以上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1.国家制定、实施户籍制度的目的。户籍制度在形成之初就具有社会控制与人口统计的功能;这两种功能也正是政府制定、实施户籍制度的目的。国家制定、实施户籍制度,期望一方面能够通过户口管理部门日常的户口调查、一年一度的户口统计,来及时掌握其居民的家庭数量与结构、人口数量与人类学结构等资料[3],从而为制定其他发展规划与分配社会福利、以及其他管理制度(教育、就业等)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通过户口对居民进行不同分类(常住人口与暂住人口、重点人口与非重点人口、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并进一步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实现社会秩序稳定的目标。国家实施户籍制度的目的在《居民身份证法》、《户口登记条例》等法规中均有体现。

2.户口在户籍制度设计之初就存在着内在的定位冲突。户籍制度在制定之初就被赋予了两种功能,也即国家制定与实施户籍管理的两个目的;正是这两个目的造成了户口的内在冲突。

一方面,户籍制度被赋予人口统计的职能,国家期望通过户口调查与统计来实现人口统计,因而户口被定位为不具备任何价值的居民身份与居民家庭证明或凭证;另一方面,户籍制度又被赋予社会管理控制的职能,国家期望通过户口将居民分成不同的种类,并将户口作为分配社会福利、发展机会的依据,因而户口被定位为具有附加价值的凭证。户口定位的内在冲突,为日后户籍制度实施中产生的种种弊端埋下了祸根。

3.户口管理中的冲突。户籍制度具有社会管理(即社会控制)的功能,而户口分类对于分类管理户口的前提,例如对社会有潜在威胁的重点人口,当然要采取严厉的管理措施;对于城镇户口,由于在五十年代历史条件下,城镇人口的文化程度通常较农村人口高,而当时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人口,因而城镇户口的人在社会福利、就业等方面享有较多的机会。明确不同种类的户口,对于社会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户口进行分类,是户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户籍制度中,为了确定户口的类别,需要户籍管理部门进行审查甄别。

前面论述过,由于不同类别的户口与社会福利、个人发展机相连接,导致城镇户口、特别是大城市的城镇户口成为一种有着巨大附加价值的资源。因此,对进入城镇户口、尤其是大城市城镇户口的户口调查与审批就有了特别的意义。如果说户口定位的内在冲突是日后户籍制度实施中种种弊端产生的根源,那么户口审批则就是户籍制度弊端显现的导火索;这一切都是户籍制度实施之初就存在的。

二、我国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的弊端

我国户籍制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实施以来,在降低人口统计成本、控制社会实现稳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户籍制度在实施中所引发的问题与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一)“黑人黑户”问题。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间,户籍制度在实施中基本上没有出现突出的弊端或问题;但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并实行《准生证》制度,要求对新出生人口进行户口登记时要审查其是否具有《准生证》以后,以及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出现了人员大流动以后,“黑人黑户”问题就出现了、并逐渐为广大社会公众所关注。

所谓“黑人”,就是指那些由于没有被登记在户口档案中的人。“黑人”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在计划生育制度实施后没有获得《准生证》的超生婴儿;二是由于其他原因而失去了户口管理档案中户籍登记的人。由“黑人”组成的家庭,就是“黑户”。

我国社会中的“黑人黑户”究竟有多少,由于缺少相关统计资料,难以提供精确数据。据《工人日报》在2005年的一则新闻披露,“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超生情况和公安机关、统计部门及人口计生部门的统计差别来看,我国大概有1000万左右没有户口的'黑人'.” [4]

“黑人黑户”现象的存在,首先是直接导致以户口登记资料为依据的人口统计数据失灵。为了解“决黑人黑户”所引发的户口统计数据不准的问题,户籍部门不得不在全国人口普查期间采取“赦免”的方式,对“黑人黑户”进行补登。其次,由于户籍制度与社会福利、个人发展等相交炽,没有被户口部门登记的黑人黑户不能办理身份证与户口簿,从而在接受教育、就业、办理保险、购车购房、结婚登记等方面受到影响,不能享受正当情况下的相关社会福利和个人发展机会,现行户籍制度成为“黑人黑户”受损的重要原因。

(二)“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问题。暂住人口,本来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在非户籍所在地短暂居住的人。所谓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就是指长期在某一城市里工作、经商,却不能拥有该城市户籍的人。 根据相关资料,在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都拥有大量的“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

“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主要包括两类人,第一类是在大城市里务工、经商却没有该城市户籍的人。如果没有通过该城市户籍部门的审批,即使这些人在所居住的城市里拥有了自己购买的房子,拥有了自己的企业,生了自己的后代,居住了很多年,仍然只能算作是暂住人口。第二类就是第一类人的后代,他们由于父辈在大城市里务工、经商而长年生活在大城市,与大城市的孩子一起生活、一起成长,除了不拥有大城市户籍外,几乎没任何区别。

“户籍身份的界定与转变的限制,使公民的初始机会不平等,并影响人的发展。”[5]“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是现行户籍制度中的户籍审批所造成的社会现象。由于我国户籍制度与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以及其他管理制度互为前提与条件,“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及其后代在入学教育、就业、个人发展方面受到限制或遇到不利条件;造成“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的平等权被剥夺、甚至滋生一种“相对剥夺”的情绪。

随着社会的发展,“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长期处于“人户分离”状态——被排除在城市主流社会之外,不但造成户口统计资料失真,而且成为城市(流入地)社会稳定的长远隐患。

3.城乡对立、分裂。“乡——城户口划分奠立了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使城市和乡村在利益格局上形成巨大反差,助长了地缘群体和地方保护意识,阻碍了社会整合和良性运行。”[6]

在户口的分类中,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是两种基本的分类;而我国的居民也相应地归属到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两大阵营。 如果说在户口分类之初这种户口分类法还有积极意义的话,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已经成为“鸡肋”了——城乡社会的对立与分裂,在相当程度上应当归咎于这种户口分类管理模式。

转贴于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为了发展工业,制定了农村补贴城市、农业补贴工作的政策;而这种政策的执行,在相当程度上与户籍制度实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户籍制度制定实施之初,农村与城市的差异不是太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乡差距已经越来越大——其中,户籍制度限制了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向城市的迁移,限制了农民的发展机会。

在改革开放后,虽然政策允许农村富余劳力进城务工,但由于户口分类管理与城市户口迁入的限制,导致了庞大农民工群体群体——在城里务工、却入了不了城市的户籍;一旦经济发展遭遇挫折,这个群体容易形成危及社会稳定的流民阶层。

另外, 户籍制度所引发的违法犯罪问题也是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存在不足或弊端的体现。户籍制度所引发的违法犯罪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户籍管理机构的权力寻租而而引发的渎职犯罪问题,二是不法人员利用人们渴望获得户籍登记心理而实施的伪造、欺诈犯罪问题。前者会损害户籍管理机构作为政府部门的廉洁性,进而提高户籍管理的行政成本;后者则可能催生伪造户籍管理证件的地下产业链,给社会造成的更大、更长远的危害。

三、经济法视野下户籍制度弊端产生原因的分析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始实施户籍制度以来,我国户籍制度就对所有居民的生活与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每个人的出生、迁入、迁出、死亡都需要到户籍管理部门进行登记;不同类型的户口在进行户口登记时,户籍登记部门对其审批时所掌握的标准与控制尺度不一样;其中,由农村向城镇迁移、由小城镇向大城市迁移、由普通城市向首都迁移时,控制的严厉程度也随之加大。但是,户籍制度的种种弊端,只有在近十年来日益突出、并成为社会问题的;而且几乎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时出现、并日趋严峻的。因此,在分析户籍制度之种种弊端时,应当将户籍制度置于社会结构变迁的大背景当中。

(一)经济法学理论认为,身份管理对应于传统社会,自由、平等是现代社会管理的价值。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前期,我国社会属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当时人、财、物的流动的频率与数量都比较小,社会成员间的财富差距不大,因而当时的社会几乎是一个静态的社会;在传统社会的静态背景下,户籍制度虽然也对每个居民的生活与工作也发生影响,但并不很显著。因此,我国户籍制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前期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正面的,其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为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功能,同时其作为一种人口统计手段为政府其他决策提供了重要帮助。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形成与分配制度改革以后,人、财、物流动的频率与数量加快,我国已经由传统的静态社会转为流动的社会,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现代社会的开放背景下,自由、平等、权利等成为社会成员的主流价值观念,要求社会控制从“从身份走向契约”。而户籍管理制度却仍然依靠那种几乎静止的户口分类来管制社会成员进而实现社会稳定,已经不合城市化发展的需要,甚至成为开放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力。

(二)根据经济法学理论,审批式的政府管制模式需要重新审视。

在户籍制度中,户籍审批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人们在申报户口登记过程中,都需要户籍管理机构的审批。例如,在出生登记中,户籍登记部门要在登记前要对申请人是否有出生证、准生证、父母的户籍类别等内容予以审核,通过了审核才予以登记;在迁入登记中,户籍登记部门首先要审核申请人的户籍类别与迁入理由,申请人只有通过了迁入地户籍管理机构的审批才可能获得《准迁证》;申请人凭《准迁证》回原户籍地办理《迁移证》时还得再次接受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甚至居民办理死亡登记时还得接受户籍管理机构的审批。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范围并不限于户口登记,户口管理机构还审批居民的身份证明、品行证明等。在社会生活中,居民经常需要到户口管理机构办理身份证明、亲友关系证明、无犯罪记录的品行证明等身份证明;也需要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户口管理机构对户籍登记审批的依据,主要是户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户口登记条例》、《居民身份证法》、《居民身份证法实施细则》等;但不限于这些法律法规。如在办理婴儿出生登记时,户口登记机构在审批中还要审查该婴儿的出生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即是否有计划生育部门的《准生证》);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户口管理机构在办理迁入登记中的审批时,还适用当地的地方性法律法规。

当户口成为分配社会福利的一种依据的时候,户口管理机构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因而人们有理由期待其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但是,由于户口管理机构办事的模式主要是审批制;而审批制作为政府管制的一种模式,本身是有缺陷的。

根据经济法理论,审批制是传统政府管制模式的核心。“管制理论的维护者认为管制的出发点是公共利益”,但“以施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首先对其目标表示怀疑”,施蒂格勒运用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方法分析了管制的产生机制,即政府管制的利益机制。“施蒂格勒把政府管制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市场,管制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供给者是政府官员,需求者是某种社会阶层”;根据市场价值规律,“管制的购买者和供给者都按效用最大化目标行事、并按成本——收益比较原则进行选择”[7].

在户口管理制度中,户口与社会福利紧密联系在一起,户口成为分配社会福利的主要依据,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制则是政府管制社会福利的一种主要模式。根据经济法理论中政府管制理论的基本观点,户口管理由于政府管制模式而形成了一个市场,在这个市场里,供给者是户口管理机构,需求者是想获得户籍登记的社会阶层(或社会成员);在这个“户口市场”里,供给者与需求者都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而选择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者——户口管理机构的权力寻租、户口需求者为获得户口登记而穷尽一切方法的现象就都产生了。

户籍制度的最初功能设计是人口统计与社会控制,但由于将户口分成为同的类别、并与有差别的社会福利分配制度联系在一起、加上采取了户口审批的政府管制模式,最终使得户籍制度的种种缺陷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来。

四、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路径的思考

由于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与不足,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在关于选择户籍制度改革路径方面至今仍未达成共识,甚至有学者建议“取消户籍制度”。

(一)消除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来的弊端不以取消户籍制度为前提。首先,户籍制度的目的也即其核心功能,是人口统计与社会控制;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设置或保留人口统计的机构或智能,也需要基于人口管理的社会控制机构或职能。如果因为户籍制度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就取消户籍制度,那么国家还得建立其他的制度来替代户籍制度的人口统计与社会控制,一方面导致国家原先为施行户籍制度而作的投入成为沉淀成本,另一方面国家还得为建立、施行新的人口统计制度再花费更多的成本。

其次,由于户籍制度已经实施多年,在我国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而稳定的“社会生态”。如果贸然取消现行的户籍制度,则可能给居民的生活与工作造成极大的不方便,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消除户籍制度在施行中暴露出来种种弊端的根源,并不是以必须以取消户籍制度为前提的。即消除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来之各种问题与弊端的目标,是可以在保留现行户籍制度的前提下实现的。

(二)在选择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时,应当坚持“保留户籍制度的人口统计与社会控制功能,消去影响户籍制度统计失灵、阻碍社会公平进而危及社会稳定的负面因素”原则。在改革的措施方面,可以考虑为户口减负,即去掉寄存在户口上附加价值,还户口的身份凭证之本色;就能够消除户籍制度所引发的“黑人黑户”、“常住城市的暂住人口”等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而为“户口减负”的措施,只需要改革现行户口管理中的政府管制模式——用注册备案制代替现行审批制。

所谓注册备案制,就是指在户口管理制度中,户口管理机构对于居民申报户口登记的,只作形式上的审查,如果申请人所提交的材料在形式上符合相关要求,即予以登记。户口注册备案制与户口审批制的最大区别,就是后者对户口登记规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如要求出生登记申请人提供准生证、入户登记申请人提供政府其他部门的许可证件等),要求户口管理机构在办理户口登记过程中对于需要户口登记者进行严格的审查;而前者对户口登记不再规定严格的限制条件,户口登记机构对于申请户口登记的人不作严格的条件审查,只需要简单核实申请人的身份,即予登记。

采用注册备案制的户口管理模式,能够消除现行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同时,也能够促进户口与寄托在户口上的各种社会福利制度的分离。当然,采用注册备案制取代审批制的户口制度改革,可能在改革初期会对现行社会福利分配制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平等享受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终将实现。

【注释】

[1] 【美】诺思著 陈郁等译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4.

[2] 转引陆益龙. 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 【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3] 王芳,户籍改革的思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1),02.

[4] 王金海,1000万黑户的荒诞[N],工人日报,2005-03-13.

[5] 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29.

[6] 同上。

[7] 徐士英,竞争法新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148页。

审查制度的弊端篇5

(一)篡改输入数据这是计算机舞弊中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数据要经过采集、记录、传递、编码、检查、核对、转换等环节后进入计算机系统,数据有可能在输入计算机之前或输入过程中被篡改从而达到舞弊目的。常用手法包括虚构、修改、删除业务数据。

(二)篡改系统程序包括非法修改程序和编制非法程序两个方面。前者是通过非法修改计算机程序指令系统,使计算机执行篡改过的程序来舞弊;后者是在程序交付使用时,预先设置陷阱以实现舞弊的目的。其表现有以下几种:(1)木马计。这是在计算机中最常用的一种欺骗破坏方法。在计算机程序中编进指令,使之执行未经授权的功能,这些指令还可以在被保护或限定的程序范围内接触所有供程序使用的文件。(2)逻辑炸弹。逻辑炸弹是计算机系统中适时或定期执行的一种计算机程序,它能确定计算机中触发未经授权的有害事件的发生条件。逻辑炸弹被编入程序后,根据可能发生或引发的具体条件或数据产生破坏行为,一般采用木马的方法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逻辑炸弹。(3)天窗。开发大型计算机应用系统,程序员一般要一些调试手段,即在密码中加进空隙,以便于日后增加密码并使之具有中断输出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程序完成时要取消这些天窗,但有些不道德的程序员为了以后损害计算机系统,有意留下天窗。

(三)篡改文件指操作者通过维护程序或直接通过终端修改文件。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许多重要的原始参数以数据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文件中,一旦修改这些原始参数,将不能得出正确结果。包括直接更改数据参数,以及构造结构相同、数据不同的文件覆盖原有文件。

(四)篡改输出仿造与模拟往往发生在计算机系统的输出环节,在个人计算机上仿造其他计算机程序,或对舞弊计划方法进行模拟试验,然后实施让输出系统得出虚假会计数据。通过非法修改、销毁输出报表,将输出报表送给公司竞争对手,利用终端窃取输出的机密信息等手段达到舞弊目的。另外,物理接触、电子窃听、译码、拍照、拷贝、复印等也是常见的舞弊手法。

防止舞弊发生的有效手段是控制,尤其是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具体措施如下:

(一)选择好的财务软件,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实行会计电算化时,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开发和选择适合的财务软件。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主要有财政部1994年颁布执行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等。按标准和规范开发和发展计算机会计系统可以使企业计算机会计系统更加可靠、更加完善,有利于对系统的维护和进一步的发展、更新。外购的商品化软件应要求软件制作公司系统运行前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系统的操作培训,系统投入运行后新的内部控制制度,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后的新的凭证流转程序、计算机会计系统提供的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利用和分析的前景等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就如何选购财务软件,如何实施有效的系统安全控制和如何改进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提供咨询服务,并按照标准对网上商业活动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全面签证。

(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防范舞弊最有效的办法是保持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在计划内部审计业务时,内部审计师应关注控制弱点。实施会计电算化,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1)职责分离。第一,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分离。担任电算化部门工作的人员不得兼任批准会计业务的工作,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操作人员不能参与软件的修改。如企业应将系统分析、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数据输入、文件程序管理等职务予以分离,系统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这三种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以减少利用计算机舞弊的可能性。第二,电算化内部职责分离。不相容职务主要有系统开发、发展与系统操作;数据维护管理与电算审核;数据录入与审核记账;系统操作与系统档案管理等。凡上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禁止原系统开发人员接触或操作计算机;熟悉计算机的无关人员不允许随意进入机房;系统应有拒绝错误操作的功能,留下审计轨迹。同时,还应建立职务轮换制度。

(2)一般控制。第一,系统安全控制。包括实体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安全、网络安全(用户权限设置、密码设置),病毒的防范与存取技术控制;信息加密保护;设置日志文件。具体措施包括建立设备、设施安全措施,档案保管安全控制,联机接触控制等;使用侦测装置、辩真措施和系统监控等;规定建立备份或副本的数量和时间,以及由谁建立和由谁负责保管;当系统被破坏需要恢复时,应先经有关领导同意,决不允许轻率地进行系统恢复工作,以防利用系统恢复时修改。第二,操作控制。包括操作权限控制和操作规程控制两个方面。权限控制是指每个岗位的人员能按照所授予的权限对系统进行作业,不得超越权限接触系统。如制定并实施操作规程,包括软硬件操作规程,作业运行规程,用机时间记录规程等;每项达到重要性水平的业务要经过领导授权与认可;对业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系统的理解和认识,以减少系统运行后出错的可能性;在内审人员的参与下进一步完善企业具体规章制度,包括轮流值班制度、上机记录制度、完善的操作手册、上机时间安排等。

(3)应用控制。主要包括业务发生控制、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等环节的控制。第一,业务发生控制。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对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和控制。如表示业务发生的有关字符、代码等是否有效、操作口令是否准确、以及经济业务是否超出了合理的数量、价格等的变动范围。第二,数据输入控制。即要求输入的数据应经过必要的授权,并经有关内部控制部门检查,凡输入的凭证均应经过复核,复核的方法可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正确性进行校验;有专门录入操作人员,录入操作人员除录入数据外,不允许将数据修改或复制;录入数据资料在输入前必须经过有关负责人审核批准,对输入的数据要进行必要校对,如总数控制校验、平衡校验、数据类型校验、重复输入校验等。第三,数据处理的控制。指对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的控制。具体措施包括输出审核处理;通过重运算、逆运算、溢出检查等进行处理有效性检测;错误纠正控制;余额核对;试算平衡等。会计软件的修改必须经过周密计划和严格记录,修改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设置必要的控制,修改的原因和性质应有书面形式的报告,经批准后才能实施修改,所有与软件修改有关的记录都应该打印后存档。第四,数据输出控制。对于输出的纸介质的会计资料应由专人进行核对,检查其完整性、正确性、检查打印的账薄和报表页号是否连续,有无缺漏或重叠现象。主要措施有建立输出记录,建立标准化的报告编制、收发、保管工作;建立输出的授权制度;建立数据传送的加密制度;严格减少资产的文件输出,如开支票、发票、提货单要经过有关人员的授权,并需要有关人员审核签章。

(三)积极开展计算机审计对会计电算化舞弊的审查除了借鉴传统审计方法,如分析性复核、审阅与核对法、盘点实物、查询及函证外,最有效的是根据网络会计系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审查。由于舞弊者主要通过输入、输出、软件这三个途径入侵系统,相应地从这三方面探讨计算机舞弊的审查方法。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审查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有关内控制度,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等,审查电子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如查看账册内容,做到账表相符,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处理应及时调整,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内部审计人员为了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的公正性发表意见,必须首先研究和评价内部控制。在研究评价过程中,必须特别考虑篡改输入、篡改文件、篡改程序,以及非法操作的可能性。已发现内部控制弱点,都应报告被审计单位主管人员,以引起其注意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审查制度的弊端篇6

集团企业审计部门对下属企业的审计主要从资本保值增值的角度的进行,是代表出资者的所有权审计,所以其审计目标主要以实现集团的总体目标为出发点,主要对成员企业的投资、财务活动、资金管理、资产质量和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对其贯彻集团经营方针、执行集团内部各项制度情况进行监督,职能比较单一,主要以“查错防弊”为主,这种时候进行的直接以财务资料和财务收支为对象的审计只能查处问题,不能有效地消除错误隐患,从而取得的经济效益非常有限。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全面普及,账面资料的错误弊端会越来越少,集团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也应从“审查和监督”向“评价与咨询”方面拓展。内部审计也不只局限于财务领域,它将扩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内部审计人员的定位应从以监督为主的“裁判”等角色向以评价与监督并重的“参谋”、“助手”等角色转变,突出内部审计的内向特点。对企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企业集团管理层比较关心的、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时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二、集团化企业内部审计模式规划

1、转变工作程序,建立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审计的全程监控模式

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的决策层。其工作目标是帮助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为此,内部审计应突破单纯的、事后审计的传统方式,转移到向事前监督和事中控制上来。既要对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重点投资项目及资金占用数额较大的主营业务实行事前审计,又要监督和评价有关项目、预算及合同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把事前监督作为重点,可以从源头上防止企业盲目决策、违法乱纪以及管理水平低下等现象产生;把事中控制作为重心,进行事中服务,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业务事项,提出管理建议,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达到防弊兴利目标;把事后审计作为终结,查出问题公开披露,起到震慑的作用。这样三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整体性作用,能够最大限制控制风险,确保集团整个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2、由“查错防弊”审计为主向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主线的方向发展。

良好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建立自我调节、自我制约、自我监督的一种管理控制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以弊端审计为主,仅起着查错纠弊作用,忽视了根本目标是防弊兴利,帮助企业控制风险。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在对审计项目立项时,往往按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常规项目立项,几乎没有为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立项。只是在查账工作中去发现一些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的内控制度不能进行系统和权威的评价,也无法发现和客观评价企业的潜在风险,无法对管理高层提出实质性和预防性的管理建议。因此,集团内部审计应突破传统的以监督财务制度执行情况为主的职能。向以评价集团成员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为主要内容方向发展,对内控制度是否完善、有效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3、改变目前以手工作业为主的审计方式,提高内审部门在信息化条件下实施审计监督与评价的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发展及其在企业中应用水平的提高,开展实时审计以成为可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内部审计,就是要在集团内部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和审计操作平台,对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及会计工作实施有效监控与评价,对企业资金、各种资产进行密切跟踪,将审计视线由账目转向数据,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非现场审计相结合。通过全过程的审查、监督与评价,找出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同时帮助企业整章建制。完善内部管理,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4、从单一的财务收支审计拓宽到企业经营活动各个领域。

随着集团公司的做大做强,企业经营活动呈现多元化,股权结构和财务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集团总部对成员企业的财务管控模式也呈多元化。由此决定了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必须突破传统的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的职能。向对集团整个经济活动实行监督方,向发展,既要搞好基础性的财务收支审计,更要积极有效地开展制度基础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合同审计、经营决策审计,以及开展审计调查和专项审计,使集团内部审计覆盖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真正做到监督到位、服务到位。

5、风险管理审计和战略管理审计将成为内部审计的重点。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日益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及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将上升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内审工作重点届时也将会发生转移。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门应重点向风险管理审计和战略管理审计拓展:通过调查、取证、分析、评价内外部主要风险因素,测定风险点和风险度,排定审计项目优先秩序,扩大视角,确定审计范围与重点,将审计工作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以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规划、设计、执行、管理及效果实施动态的控制、审查并评价各控(参)股公司战略是否和集团公司战略相匹配。

6、建立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协调的综合审计模式。

审查制度的弊端篇7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报告 舞弊问题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原因

(1)因为管理者的经济利益与其工作业绩密切相关,所以有些管理者很不自律,不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使得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发生。(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包括筹资问题,所以一些报告的舞弊就是筹资与再筹资的动机问题。(3)企业面临的停牌和摘牌的危机日益成为舞弊的原因之一。如许多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来粉饰会计报表。那些陷入PT、ST的上市公司通过重组走出亏损状态,精心策划资产重组,利用劣质或闲置资产换回优质或盈利强的资产来增加利润。资产重组已成为许多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工具和免遭摘牌的保护伞。(4)一些企业的市场动机很不纯洁,譬如巧立名目增加受益或是降低成本,改变折旧方法,更有甚者制造虚假信息。(5)报酬契约动机,这一点涉及一些会汁从业人员和审计人员在财务报告中暗箱操作,谋取其中的好处。(6)避税动机。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点及其手段

(1)舞弊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尽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容的不真实可能出现在财务管理,会计记录,审汁等各个层面,但舞弊的主体无疑来自相对高端的管理层,舞弊通常经过精心设计,并且事后极力隐瞒审计部门的审计和有关行政机构的调查。

(2)中国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报告舞弊往往直奔主题,如通过伪造合同、出口报关单、法律文件、政府公文或是重构会计历史等,来进行舞弊。当然,也有较高水平的操纵技术运用,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计入费用、改变会汁程序和会计方法(注销资产、改变折旧方法)等。

(3)各大财务报告舞弊案中的审计师们,几乎都是通过“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为其“上帝”提供服务的,对“处于初级阶段”的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水平,很难令人相信未能查出财务舞弊事项是一件纯粹的审汁疏忽。我们只能反向推测,审计师们未能查出财务舞弊事项只是出于合谋的需要。

(4)审计师通常在财务报告舞弊当年签发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而在案发后立即“水平”大增,发表往往都是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或者是性质稍微严重的“解释说明段+无保留意见或保留意见”。这一疏忽行为同属舞弊行为。勤勉尽责是人法律上应该承担的信托责任,因此,导致重大误导性财务报告的管理当局的疏忽行为同样应视为舞弊,在法律上属于虚假陈述的范畴,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舞弊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财务报告舞弊是虚构或者篡改真实财务数据,其结果不但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相反,舞弊带来的虚假信息反而会干扰、破坏正常的经营决策,恶化企业的盈利情况,使投资者对其失去信心。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情况的危害

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依赖于投资者对市场和上市公司的信心,然而市场上出现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却严重搅乱了资本市场的正常运作,使投资者难以区分优劣公司,更可能导致“柠檬市场”的出现。其中的柠檬市场也称次品市场,也称阿克洛夫模型。是指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即在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在极端情况下,市场会止步萎缔和不存在,这就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柠檬市场效应则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

四、遏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方法和对策

(1)证券监管的核心是信心披露,而信心披露监管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保证投资者享有充分的知情权,这既包括对真实、公正信息的披露还要求在企业日后的财务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

(2)保证信息及时、准确的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

(3)从法律和规章制度上面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发行规则。证监会在制定各种相关规则时,应采用更科学的方法,对公司多项会计指标同时考核,遏制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正像美国证券监管中的财务报告重述制度和SEC的惩戒行为,以及巾国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和中国证券交易所对于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的行政性处罚措施,都是保护投资者知情权的重要举措。使用的处分措施包括内部批评、责令改正、警告、公开谴责和罚款。对配合舞弊的审计师也应该给予严惩。中国证监会也可以通过撤销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人员资格和许可,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提交司法机关给予刑事处罚等来监督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4)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各方博弈的结果,留有较多的选择空间,为财务报告舞弊埋下了伏笔,所以,加强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自身建设、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就成了当务之急。防范财务报告舞弊,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方面来说应该是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并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使之更加严谨。

(5)强化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加强公司治理文化的建设。上市公司内部,尤其是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内部,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另外,公司健康发展需要具有长期竞争意1只,同时要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加强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建设。加快资本市场的法制化建设,提高证券监管效率,加大对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舞弊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娄权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之经验研究IDl证券市场导报,2003,10

[2]雷光勇证券市场审计合谋:识别与规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指引第二号――股东和实际控制披露[J],2006,8(9)

审查制度的弊端篇8

论文摘要:审判监督程序已成为维护社会正义和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成为民事诉讼活动的最后一道关口,其法律地位和社会作用不容忽视。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还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具体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探讨其成因,希望对完善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作些参考。

一、引言

我国现行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又称民事再审程序,是1991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确立的。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限制及影响,1991年的立法就当时而言有其合理性。但随着我国民事诉讼程序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法实施多年来的实践也表明,现行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不但在立法上存在诸多缺陷,在实践中运作效果也很不理想,在以程序公正保证实体公正的法制社会中,其自身缺陷更是不断凸现。因而我国的该项程序越发难以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于是改革与完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已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问题。

二、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存在的若干弊端

(一)指导思想有失偏颇。事实求是,有错必纠是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也是民事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其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将其作为一种司法原则,作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指导思想,其正确性就不再是绝对的了。它与民事诉讼的目的相悖,与审判工作的规律不相融,与程序本位的现代司法理念不符。它对司法机关而言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发现生效裁判错误都应当主动予以纠正,对当事人来说只要他认为生效裁判有错误就可以不断地要求再审。实际上,民事诉讼中通过庭审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依法公正、有效、及时地处理纠纷才是诉讼的目的。司法活动追求的是法律真实,裁判结果正确与否只能讲相对性,那种要求法院裁判都必须达到绝对客观、真实、正确的想法,仅仅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一味强调客观真实,审判中就会造成拖延裁判、强迫调解、审委会干预裁判和频繁再审等后果。

(二)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职权色彩浓厚,主体多元化的问题。首先,就法院而言,其依职权自行启动再审程序有悖于民事诉讼的本质特征,司法实践中的负面影响颇大,因为现代民事诉讼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法院居中裁判、不告不理原则,其本质特征是双方当事人平等抗辩。法院依职权主动开启再审程序,不可避免的干预了当事人的处分权,法官的中立性也受到影响,再审裁判的公信力也受到质疑,有悖民事诉讼的本质特征。其次,就检察机关而言,民事诉讼解决的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财产和人身方面的权利义务纠纷,检察机关运用公权干预一般民事案件,违背了当事人自由处分民事权利的原则和当事人平等抗辩的原则,实际上扮演着一方当事人利益代言人的角色,使对方当事人在不平等的地位下参与民事诉讼,使人们对诉讼过程和结果的公正性产生了合理怀疑。最后,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当事人在法律上都是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者。但十几年的司法实践表明,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多元化并没有产生立法预期的效果。

(三)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缺少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审查制度。当事人申请再审,是引起审判监督程序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如何正确审查当事人的再审申请,是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关键。我国民诉法规定了当事人有权申请再审,但对于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如何审查、法院在审查中依据什么程序、审查的期限是多少、当事人在审查中享有什么权利和义务、是否享有申请回避权等却未进一步作出具体规定。该阶段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以致司法实践中这一过程各行其是,随意性极大。不仅一系列的诉讼原则、制度在这一审查程序中未能得以贯彻执行,以致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审判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些法院限制或剥夺了当事人委托人、申请回避的权利,二审法院在审查申诉阶段中对所取得的证据不经开庭便直接认定的情形也时有发生,极大的损害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

(四)再审无次数限制。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时限为两年,但却没有规定申诉时限和再审次数,法院自行决定再审和检察院抗诉再审更没有任何时间限制,也就是说再审是无次数限制的。这种做法存在较多弊端:例如1、对法院判决、裁定、调解的稳定性、权威性构成极大破坏。2.容易给当事人造成诉累。由于任何一方当事人在终审裁决2年内可以无数次地提出再审申请,那么相对方当事人在2年内则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形成事实上的诉累,这对其权利的正常行使无疑形成了巨大威胁,对其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退一步说如果判决、裁定生效后,可以无次数以限制地再审,势必使这种权利义务关系的稳定性遭到极大破坏,使当事人在社会生活中永远处于不安全状态,这对当事人权利的正常行使无疑形成了巨大威胁。

(五)申请再审的事由规定过于笼统原则、实践中难以操作。再审事由是引起再审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一方面在再审条件方面作了极为宽泛的规定,力图为再审申请人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但此种后果却忽视了相对方当事人的诉讼利益,造成了双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不平衡状态。另一方面,再审法定理由过于原则,致使法院的主导地位过于突出,形成再审申请人诉讼权利形式上的宽泛和实质上并不能得到有效行使的尴尬局面,造成再审申请人另寻途径反复申诉,反而使法院再审案件数量不断上升。

三、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弊端之原因探析

从目前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立法设计与司法实践的现状来看,该程序存在弊端的环节确实不少,为了完善改制度就必须了解其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通过对上述问题进一步考察,不难发现产生上述弊端的原因:

1、强烈的职权主义的影响。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包括民事再审程序是以原苏联的相应制度为模本移植的,因此受原苏联民事诉讼体制和诉讼理念的影响,我国民事诉讼观念和诉讼理论已经固定化了国家的观念和意识在其中,甚至起到强化和指导作用,从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的角度看,现行的民事诉讼体制依然属于职权主义类型。从上述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弊端来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可以是法院、检察院,再审启动无次数限制,再审立案审查的不规范性等等,无不显示着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设置背后的强烈的职权主义色彩。

2、指导思想的偏差。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是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指导思想,“实事就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人民法院审理一切案件,必须贯彻这一思想路线,认识案件实事的本来面目,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处理问题解决争议。对于已经生效的裁判,如果确实发现认定实事有错,适用法律不正确,也即是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应本着有错必纠的原则将其纠正过来。”实事求是作为我党的思想路线固然正确,但不能蒋其机械地套用到某一学科领域。改思想对于法院而言而言也就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发现生效裁判有错误都应主动予以纠正,对当事人而言只要他自己认为生效裁判有错就可以不断地要求再审,如果按照这一思想,那么纠纷的解决将勇无尽头。而裁判的稳定性、权威性必然被牺牲。

参考文献

[1]范跃如:《民事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研究》,《法律适用》2004年第7期

[2]羊焕发:《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检讨与重塑》,《法学》2003年第3期

上一篇:互联网销售的优势范文 下一篇:应急采购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