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处置制度范文

时间:2024-02-27 10:07:30

废弃处置制度

废弃处置制度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危险废弃物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10年我市共74家单位产生各类危险废物12.5万吨,主要来自于医疗、农药、医药生产、化工、化学制造及机械加工电镀行业。共有危险废物种类23种。其中工业危险废弃物共产生10.2吨,综合处理8.06万吨,综合利用率79.2%。医药废弃物 产生2300吨,综合处理2300吨。综合处理率100%。预测到2010扬州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将达13.8万吨。

扬州市政府危险废弃物的管理机构设在扬州市环保局污控处,负责全市危险废弃物的日常管理,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发》和《江苏省危险废物管理暂行办法》,对危险废物实行减量化、资源化、三化原则,实行预防为主,集中控制,全过程管理和污染者治理的防治措施,并建立了危险废物的申报登记制度,对固体废物的有毒有害的废物的产生,实行全面的动态跟踪管理。

危险废弃物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其目的是改变废弃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减容,固定有毒有害成分和解毒等。目前一般采用两种路线,一是填埋:填埋是一种把危险废弃物放置或储存在土壤的方法。对危险废弃物来说,填埋往往被认为是减少和消除危险废弃物危害,在对其进行各种方式处理之后所采取的一种最终处置措施。对于危险废弃物的处理主要是存置,而不是处理或解毒,并且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因此有其局限性。二是焚烧:焚烧作为一种处理处置方法,适用于那些不能再循环、再利用或安全填埋的危险废弃物。焚烧温度很高,是一种热氧化的过程。其中危险废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气体和不易再燃烧的固体残渣。所产生的气体需要净化后排放,固体残渣须进行安全填埋处置。对于医疗废弃物的处置一般采用焚烧的方法,不应采用同生活垃圾混合填埋、堆肥、分选再生利用等其他处理方法。

我市已建仪征福昌危险废弃物处理中心一座,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已于2004年底开工建设,采用高温、高压灭活技术,日处理能力达10吨/天,该设施运行以来,使我市医疗废物处理处理率达到100%。

目前我市的危险废弃物综合处理程度跟苏南发达地区相比并不算高,且大部分采用填埋方式处理,处理场地已面临饱和的困境,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议采取措施如下:

1、 鼓励大型化工企业如扬农化工等对本企业的工业危险废弃物进行处置,完善仪征福昌危险废弃物处理系统,确保达标排放。建立日处理能力40吨的扬州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采用先进工艺集中安全处理各类工业危险废弃物,确保我市工业危险废弃物综合利用安全处置率达100%。

2、 建立健全规范我市医疗废物集中收集、收费、处置体系:医疗废物的处置设施均应符合国家《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污染控制标准》,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危险废物处置收费机制,并尽快出台《扬州医疗废弃物治理管理办法》。

3、 完善危险废弃物管理控制系统。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发》和《江苏省危险废物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强化辖区内的重要污染源的管理和对危险废物的识别。做好危险有毒有害废物事故的风险防范工作,防止重大污染事故的发生。加强化工废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的监测管理,确保安全处置率达100%。

4、 建立完善危险废弃物处置收费制度。通过经济杠杆作用促进企业减少危险废弃物的产生,推动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从源头控制减少各类废物的产生量。同时为建设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筹集资金,保障中心的正常运行。

5、 加强危险废弃物综合处置运营体系的管理。废弃物综合处置是人体健康和环境风险较高的行业,不但设施投资高,而且需要高素质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这就需要运营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制度和措施以确保处置设施的安全运营。

参考文献:

1. 鼎永丰.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2. 黎汝深.危险废物处理的市场动态分析

作者简介:

废弃处置制度篇2

一、废弃物是一种“因多而少”的间接稀缺性资源

废弃物是人们在开发利用 自然 资源的经济行为(包括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只是生产和生活产品物质和能量形式的转换,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种形式。随着 社会 经济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常常需要面对废弃物的“二多”问题:潜在废弃物(通过集约化经济活动可以避免的废弃物)和前端废弃物(已形成但并未进入废弃物处置场的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多”;末端废弃物(进入末端废弃物处置场的废弃物)经过处置后排放到生态环境中的污染物“多”。而这“二多”必然导致: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不断加剧:生态环境容纳力愈来愈成为稀缺性资源。

由于传统单向流动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潜在废弃物和前端废弃物多,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回收率低,末端废弃物经处置排放到环境的污染物多,在同等技术条件下,要使人类经济活动满足一定量的社会需求,就必须消耗更大量的自然资源。而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潜在废弃物和前端废弃物多,又加剧了末端废弃物的总量,在相同的资源化处置技术条件下,排入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就更多,这无疑给本来就稀缺的生态环境容纳力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必然使生态环境容纳力成为更加稀缺的资源。

二、“双失灵”导致废弃物资源的配置失效

1、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

根据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一系列理想假设条件下,是废弃物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和不同时间上配置的有效机制,也就是说,正常市场机制可以实现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这些理想假设条件往往无法满足,市场机制就不可能完全实现废弃物资源的有效配置,必然产生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就废弃物资源来说,最严重的市场失灵包括:

废弃物资源产权不明晰

产权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正常作用的基本条件是明确而专一的,且可转让和实行的产权。产权是有效利用、交换、保存、管理资源和对资源进行投资的先决条件。

一般来说,废弃物资源往往拥有没有明确的定义、非专一即多重产权、不安全、不能执行、不可转移的产权不明晰特征。如生态环境容纳力的产权就不明确,而且多重产权,这就必然引起随地倾倒废弃物的短期行为,而不追求废弃物处置的高效资源化。又如政府宣布废弃物分类收集法规以及废弃物收费制度,但或者仅是说说而已,或者收费低于治理废弃物的费用而使经济行为主体宁可交费也不愿采取行动治理废弃物,致使废弃物资源产权难以有效实行。

废弃物资源市场不完善

首先,许多废弃物资源市场还根本没有发育起来,或根本不存在,如废旧电池回收后无处送;有些废弃物资源市场虽然存在,但价格不合理,如回收资源市场价格高于自然资源价格。由于自然资源价格只反映了劳动和资本成本,没有反映经济活动中自然资源消耗的机会成本,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耗用和浪费,也造成潜在和前端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及末端废弃物污染物的无度排放。

其次,即使废弃物资源存在市场,市场失灵还表现为竞争不足。有效市场应具备卖者买者众多、进入市场障碍较小的特点。然而,例如我国的废弃物管理一直被视为社会公益事业,由政府一家包揽,政府部门既是监督机构,又是管理部门和执行部门,主要费用由政府拨款,缺乏竞争机制而产生低效,造成废弃物排放量越来越大,污染越来越严重,废弃物治理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废弃物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

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 影响 其他消费者对同一公共物品的消费;二是供给的不可分性,即为一个消费者生产公共物品就必须为所有消费者生产该物品。在许多情况下,个人不管付钱与否,都不能从公共物品的消费者中被排除,如,有效处置废弃物减少了污染而使生态环境清新,不可能把其中任何一人从这清新的生态环境中排除出去。因为没有人能够被排除,消费者就不会为消费清新的生态环境这一公共物品而付钱。消费者不付钱,私人 企业 赚不到钱,就不愿意通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或者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效率,来提供清新的生态环境。

从废弃物资源配置市场失灵的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市场失灵的产生主要在于废弃物资源的外部性问题。“看不见的手”的定理,要依赖于一个隐含的假设:单个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不产生影响,即不存在外部性。但是对废弃物资源来说,这一假定往往不能成立。根据外部性理论,废弃物资源外部性包括两个方面:

外部经济,即存在外在利益。如A经济个体因采用先进技术实行清洁生产而避免了潜在和前端废弃物的产生,节约了自然资源,保护了环境,给社会带来利益,但它自己并不能由此得到补偿,此时这一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带来的社会利益,该经济个体就不会持续进行此类经济行为。

外部不经济,即存在外在成本。如B经济个体没有实行清洁生产而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并大量排放潜在和前端废弃物,破坏了生态环境,给社会其他人带来了危害,但其并不由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损害的成本,此时该经济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就小于该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于是该经济个体就会无所顾忌地不断进行此类经济行为。

如何鼓励A经济个体持续其清洁生产这一经济行为,而遏止B经济个体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外部性内部化是最好的选择,即矫正由于外部性而造成的市场机制对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失效。

2、政府失灵是废弃物成灾的另一制度根源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长期以来对废弃物资源外部性问题的忽视,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滥用,形成了日益严重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两大灾难性问题。可以说,外部性内部化是实现废弃物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和难点。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要实现外部性内部化,有两种途径:

第一,运用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内部化问题

通过明晰产权,使难以交易的外部成本或利益进入可交易的市场体系,双方可以通过交易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因为明确的产权及其可转让特性可以使私人成本(或利益)与社会成本(或利益)趋于一致,即不存在外在成本或利益,也就不存在外部性了。

第二,运用政府干预实现外部性内部化

政府干预可分为两类:直接管制,包括行政和 法律 手段; 经济 政策,包括税收(抑制)和补贴(激励)两种手段。

通常情况下,政府会采取经济政策来矫正外部性所造成的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政府经济政策的干预并不是直接干预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而是改变 影响 经济个体经济行为的条件(成本或收益)。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个体在条件改变之后,也必然会改变自己的经济行为,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是说,政府经济政策的作用仍然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所以这种政策并不是政府对市场机制的干预,而只是改变了影响市场机制的某些条件,即:当存在外在成本时采取税收等限制性手段,扼制经济行为的发生,当存在外在收益时,采取补贴政策等激励性手段,鼓励经济行为持续进行。

可以看到,政府在废弃物资源配置过程中具有矫正市场失灵的作用。但政府干预往往未能制定有效扼制废弃物排放并规范 自然 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政策,或者已制定的其他政策尤其是经济 发展 政策(旨在追求传统经济考核指标,如GDP等),却在加重市场失灵。这种情况称为政府失灵,就废弃物资源来说,政府失灵表现在两个方面:

缺乏循环型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

二十世纪70年代中后期之前,全球废弃物政策视点均停留在末端废弃物的治理 问题 上,从而形成了以“废弃物处理法”为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到80年代中期,废弃物政策视点已部分转移到前端废弃物减量措施上,形成了以“废弃物排放法”为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进入90年代,废弃物政策视点进一步转移到潜在废弃物和前端废弃物减量的全过程控制对策上,而形成了以“循环经济废弃物法”为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而且,资源利用模式也由“原料—产品—废弃物”的单向运行转变为“原料—产品—原料”的循环运行。废弃物政策视点的演进过程及资源利用模式的转变也从侧面说明, 目前 确实缺乏循环型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

其他政府政策尤其是经济发展政策的溢出效应

政府不仅有责任出台废弃物管理政策,同时也负责旨在实现 社会 和经济发展目标的政策制定,而这些政策无意间对废弃物问题产生了溢出效应,即这些政策加剧了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如,产业政策旨在追求产业部门的盈利率,而这必然带来自然资源和环境容纳力的过载;投资政策虽带来了区域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但也造成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综合利用政策针对于生产领域却忽略了消费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废弃物成灾的制度根源——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导致了废弃物资源的配置失效。但废弃物问题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于人们的制度安排出了毛病。所以,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制度创新是彻底根除废弃物灾难的必由之路。

三、构建绿色经济制度体系,促进循环经济制度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构成了人们在 政治 、社会、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及其变迁和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生变量,有效的制度才能把土地、资本,劳动和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有了制度,这些生产要素才得以充分发挥其功能。在某种意义上,资源配置也是由特定制度所支配的。

对废弃物资源来说,尽管废弃物是放错地方的财富,但我们却越来越被这些“财富”所困扰,学术界人士称之为“财富的灾难”。那么,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导致“财富的灾难”的根源在于废弃物资源管理制度的低效。表现为:缺乏一种能够把废弃物潜在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经济优势的制度环境;缺乏一整套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管理的制度框架;缺乏一种公平竞争、真正体现经济个体利益的制度环境。现存的废弃物末端管理制度运行效率低,表现为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废弃物规则把人们的努力与报酬相联系的程度降低;此外,人们的废弃物意识、法制观念和创新意识淡泊,思想观念传统守旧,从废弃物产生到处置整个过程缺乏激励性制度安排,针对废弃物源头控制和循环回收利用的经济动力,缺乏一种有效的制度保障。

废弃物循环利用管理制度创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 研究 、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笔者认为,其中的切入点是构建绿色经济制度体系。简单说,就是要更换经济行为的主要规则和考核指标,用绿色经济规则和指标,作为今后经济行为的“指挥棒”。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经济制度体系是随着全球环境革命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是环境经济行为的初步制度框架,可用框表表示:

当今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对怎样 计算 、评估生态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对怎样计算保护环境、治理污染、保护生态、挽回资源损失所必须支付的投资,都已积累了一些初步经验,形成了一套初步可行的评估、计算 方法 。因此,绿色经济制度体系的概念,完全可以量化而投入实际操作。

用绿色经济制度体系这个新的“指挥棒”去规范和考核人们经济行为的业绩,对加强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有两大作用:激励和遏制。

各种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可以大大鼓舞那些率先实行高资源循环利用率、低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的经济行为。因为资源循环利用率越高,自然资源消耗越少,潜在和前端废弃物产生量越少,末端废弃物资源化率越高,其经济行为的环境经济效益就越大。这就能够激励经济个体进一步采取 科学 的、先进的经济技术措施,去更好地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把经济行为真正建立在循环经济基础之上。

以上各种经济制度的严厉贯彻执行,可以迫使经济个体不得不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行为。因为资源消耗及潜在与前端废弃物排放越大,经济行为的环境经济效益就越小。从而就能够有效地迫使经济个体采取果断的经济技术措施去转变经济行为,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逐步回到循环经济的轨道上来。

废弃处置制度篇3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制度建设方面

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强化医疗废物环境监管,做好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工作,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安排,我局转发了省卫建委《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XX局转发的《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xx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下属各医疗卫生单位严格贯彻落实,严格医疗废物信息报送制度。

(二)规范化医废暂存点设置和上交方面

为确保医疗废弃物集中化、规范化处置率达到100%,2020年,全县20家医疗卫生单位均设置了具备防鼠、防蝇、防蟑螂以及防渗漏和雨水冲刷等安全措施的医疗废弃物暂存点,和平凉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签订了《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协议》,各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辖区的所有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个体诊所签订了《医疗废弃物集中上交协议》,平凉市医废中心每月3次到各医疗卫生单位集中收集医疗废弃物,并出具《医疗废弃物运转联单》,做到了辖区医疗废物集中、规范处置,有效防止了医疗废弃物外流和污染等问题的发生,指标完成率100%。

(三)医疗废物申报登记、备案方面

为严格落实医疗废物申报登记、备案管理制度,2020年在县生态环境局备案的35家产生医疗废弃物的医疗卫生单位,按照相关要,在规定时限内均在甘肃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平台上及时进行备案、登记,并全部申报了2019年医废信息。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局在医疗废弃物监管、应急处理和备案、申报等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部分个体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管还不够到位,医废收集桶塑料袋颜色使用不够规范;二是个别医疗废弃物暂存点内制度未上墙。

废弃处置制度篇4

关键词:蔬菜;农药残留;农药包装废弃物;建议

1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现状

农药包装废弃物的随意处置也是造成农药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农药包装废弃物是因农业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被废弃的农药包装材料,包括瓶、桶、罐、袋等农药包装物。农药包装材料,由塑料、玻璃、铝箔、纸板等材料制成。阜宁县是粮食主产区,随着病虫害的增多,农药用量也越来越大,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阜宁县种植各类农作物16.67万hm2(包括复种),组织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和统防统治面积5.33万hm2(次)。截至目前,阜宁县共有农药经营网点310家,年农药总使用量900t,产生农药包装物1000万件。主要是塑料包装袋、塑料包装瓶,占86%以上,铝箔袋占7%,玻璃瓶占6%,金属桶装或金属罐装占1%。废弃农药塑料(玻璃)包装物内残留的农药,有的易挥发,污染大气;有的毒性稳定,可以在于土壤中长期存在不消失,污染土壤时间长;有的经雨水冲刷流入水渠或河道,渗入地下,污染水质;残留农药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污染环境的重要因素。农药塑料袋在自然环境下不易降解,给土壤环境造成了农药残留,影响着农作物生长和人畜健康。废弃的农药玻璃瓶破碎后,碎玻璃给人畜生命安全带来隐患。农药包装废弃物还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地对废弃农药包装物监管力度必须加强,废弃农药包装物散落在农田、果园、河流、水渠中,构成了无数的污染源,加剧损害了农村脆弱的生态环境,破坏近年来河长制取得的水环境治理成效,破坏近来农村环境整治取得的成果,与国家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格格不入,开展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不仅是保护农民健康、促进农业生产的需要,更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更是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2017年以前,我县农药包装废弃物没有回收机制,大部分废弃物没有得到科学有效处置,被丢弃在田头、沟边、水渠内,其残留药品和包装材料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2018年,2019年县农业农村局以全面更换农药经营许可证为挈机。对所有办证经营户都作了严格的要求,规定各经营户必须制度上墙,其中包括农药废弃物回收与处置制度,该制度明确要求:1)各经营户履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义务,向农药使用者做好废弃物回收的宣传教育工作;2)鼓励农药使用者在施用过程中通过多次清洗等方式减少、清除农药包装废弃物内残留农药,妥善收集农药包装废弃物并及时运回;3)对农药废弃物应分类放置,统一进行处理;4)回收的农药废弃物应暂存于专门场所或容器,有防扩散、防流失、防渗漏等措施,并在醒目位置设置有害垃圾标识,不得露天存放,不得将危险特性不相容的农药包装物混合贮存;5)建立农药废弃物回收台账,记录农药废弃物类型、数量、回收日期、去向等信息;6)对回收的农药废弃物应及时送集中处理场所,不得随意丢弃;7)各经营户必须配备多个大型废弃物回收专用桶和专用袋。刚开始农药经营户收集了部分农药废弃物和一些超保质期的农药,放到废弃物回收袋、回收桶中,然而废弃物应该交给谁?怎么交接?谁来组织?农药废弃物回收工作长时间无人负责,废弃物无法处理,经营户本来就没有热情去做的工作,就此停了。至此农药废弃物回收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得到有效处置。

2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建议

废弃处置制度篇5

2011年11月,上海市政府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从严监管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餐厨废弃油脂”包括“煎炸废弃油”、“泔水油”、“地沟油”,并提出了共八个方面二十三条从严整治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亮点一:所有餐企加装油水分离器,突出源头治理

在餐厨废弃油脂的监管上,以往重心更多放在收运、处置环节,往往对产生餐厨废弃油脂的“大户”――餐饮服务单位缺乏关注。《意见》规定,新开办的餐饮服务单位必须按规定设置油水分离器等设施,2012年6月底之前,大中型餐厨废弃油脂产生单位应全部安装,2012年12月底之前,上海所有产生单位全部实行。

餐厨废弃油脂产生单位必须如实申报餐厨废弃油脂的种类和产量,配备专用煎炸废弃油收集容器并接受严格监管;而监管部门需全面掌握餐厨废弃油脂产生、收运和处置的相关情况,将企业申报餐厨废弃油脂的情况纳入生产、经营证照年检和延续审核的内容之一。

亮点二:收运企业统一着装、标识和运输工具

目前上海有25家有资质的环卫作业公司负责收运餐厨废弃油脂,但其中有不少目前并未开展收运业务,而是以收取挂靠费的形式委托了11家企业进行收运,导致一些个体“油老板”借着“正规回收”的名义,将废弃油脂卖进了非正规渠道。

非法收运和处置餐厨废弃油脂的“游击队”是餐厨废弃油脂的监管难题。《意见》明确规定,实施特许经营制度,取消挂靠,严厉打击非法收运。鼓励吸收“游击队”,让有资质的收运企业吸纳有能力的社会力量,通过教育培训、规范操作,统一着装、标识和运输工具,向社会公示规范的收运队伍。

上海市将全面清理规范餐厨废弃油脂的专业收运、中转及初加工队伍,积极推行餐厨废弃油脂收运特许经营制度,鼓励收、运、处一体化经营,要求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规范投放容器、设立电子标签、油水分离器上锁、安装传感器、运输车安装GPS、处置厂安装视频监管装置等,监管餐厨废弃油脂处置的各个环节。

亮点三:公安部门介入监管,完善有奖投诉、举报制度

《意见》实施后,将重点发挥公安部门的监管作用。对以餐厨废弃油脂生产经营食品及违法收运、处置等可能影响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案件,公安部门将建立健全滚动排查,提前介入。行政监管部门则做好证据收集和检验鉴定,及时将涉嫌犯罪的案件线索移交公安机关,经核查后,对涉嫌犯罪立案侦查,迅速抓捕犯罪嫌疑人。做到每一起案件查清来源、生产窝点和销售渠道,并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

废弃处置制度篇6

关键词:济南市 ; 口腔诊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卫生监督

随着口腔诊疗机构数量的增加,伴随而来的医疗废弃物日益增多,如何对疾病诊疗后的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置管理已成为监督部门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内容。规范管理是否到位,不仅关系到改善社会环境、医院环境卫生污染状况;而且关系到医院医务人员、就诊病人的身体健康;重要的是关系到有效地减少和预防病原微生物流行传播疾病。根据《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2006年5月济南市卫生监督机构对全市260余家口腔诊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的产生、分类、收集、转运的全过程都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检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口腔诊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种类

感染性废物口腔诊疗机构诊疗工作与综合性医院门诊诊疗工作不尽相同,其疾病受口腔特殊的组织解剖生理特点的限制,分科细,治疗途径多,产生的医用废弃物种类多、数量多,例如:污染的各种敷料,如:棉条、棉球、棉签、小纱布、小毛巾、牙胶、小纸捻等,数量众多的敷料均染有血液、唾液,成为医用废弃敷料交叉感染的途径之一。

非感染性医疗废物诊治牙病所使用的各种重金属类,如汞、砷、铅等特殊废弃物;病理科废弃的各种病理组织切片标本;检验科废弃的各种血液标本、病原体培养基标本、废血清、废标本、采血用品等;修复科、正畸科废弃的技工印模材料、石膏模型、石英砂等;药剂科废弃的挥发性、蒸发性化学药剂废气;各科室废弃的损伤性刀片、缝合针、扩大针、金属车针、拔髓针等,同样对医院医务人员身体健康及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一次性医疗用品废弃物一次性无菌医疗器具的推广使用,对预防口腔疾病诊疗起到了预防作用,受到病人、医护人员的欢迎。但增多的医用废弃物如:一次性治疗盘、口镜、镊子、探针、漱口杯、手套、胸巾、印模、托盘、注射器、针头等的处置使医院难以承受。这些废物可成为最直接的污染源头,成为血液性疾病传播的传染源。这些医疗废弃物在医院的产生不仅对医院内医务人员有造成感染的危险,也可能污染环境造成社会疾病的流行。

以上这些口腔诊疗活动产生的医疗废物由于种类繁多,也给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增加了难度。

2.济南市口腔诊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济南市现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1家,一级以上(含一级)医疗机构及较大规模口腔诊所约100余家均已参加集中处置,由于对这些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较大,基本能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要求执行,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而其余未参加集中处置的小的牙科诊所则违规现象比较严重。综合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组织管理及制度不健全表现在:小规模的口腔诊所无组织及制度,较大规模的口腔诊疗机构虽然有组织制度、但不健全。未建立主管和监管部门,或两者未能协调配合。对医疗废弃物的类别、规范、处置缺乏足够的重视,使组织管理制度落实和执行流于形式,长期以来未能引起各级部门重视。如:无专职管理部门;医疗部门、护理部门、感染管理部门的协调、检查、监督职责不到位。

2.2分类环节控制不严格 医院医疗废弃物的产生、分类、收集、回收、运输等环节应是一个连续的系统程序,但我们在检查时发现:诊疗后废物混放、混装;如损伤性废物与医用其他废物混放、混装;医用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混送;医疗废物装袋过满、封口不严导致的医疗废物散落等现象依然存在,电梯旁、楼道内、甚至马路上都可见到医疗废弃物留下的痕迹。未建立医疗废物交接记录,或记录不完整,这些为传播疾病埋下了严重隐患。

2.3规范操作不严格表现在:诊疗使用后注射器与针头不卸或不分类;一次性治疗配套盘器械用毕不分类混放一起;一次性手套、口杯、纸巾使用后丢弃在生活垃圾箱内等,缺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的意识,既没有保护病人,也未到达保护自身健康的目的。

2.4对相关人员缺乏相应的培训表现在: 医务人员防护认识不到位 ,防护认识淡化,认为医疗废物怎么处置是保洁员、院务部门、感染管理部门的事,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思想重视;缺乏对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人员的培训,缺乏必要的防护用品及安全防护专业技术紧急处理等知识培训,尤其是医疗废物收集人员,从事医疗废物收集工作的一般是保洁员或物业公司,由于这项工作工作环境差,待遇低,人员更换频繁,导致了培训及防护工作跟不上,而针对这一人群的职业健康体检更是无从谈起;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工作人员未经过相应的专业知识及防护知识的培训,素质较差,从而造成了医疗废弃物不规范收集处理。

2.5集中处置工作不能全面落实:济南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仅1家,收费较高,赢利的目的性较强,与医疗废物处置的公益性及社会性不能较好的匹配,造成了参与集中处置的单位经济负担太重,影响了对医疗废物处理的投入,小的诊所因为费用太高,不愿加入集中处置;而集中处置单位为降低自身成本,经常不能及时清运医疗废物,对不好收费的小单位不予接受,这些都对医疗废物的管理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6 医疗废物包装物及容器不符合要求:部分小牙科诊所盛放医疗废物不使用黄色塑料袋,而是随意放在纸箱里或黑色垃圾袋里;部分医疗机构虽使用了黄色垃圾袋,但无警示标识及警示说明;盛放针头、安瓿等损伤性废物的锐器盒使用不普遍,部分单位将针头等损伤性废物直接混入感染性废物盛放在垃圾袋中,有些虽然分类放置,但盛放损伤性废物的容器多为纸箱子或各种小瓶子,都不符合规要求。

3 口腔诊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中的对策

3.1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建立由一个部门牵头,多部门负责的行政管理组织,责任分清。各科室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标准执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标准。如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工作中对医用废弃物处置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回收人员体检制度等,将医疗废弃物的管理纳入医疗后勤管理质量范畴,最好建立医疗废物处理日常检查奖惩制度。

3.2加大监督部门监督检查力度,济南市卫生监督部门自《条例》颁布以来组织了若干次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严重者给予行政处罚,轻微的进行责令限期改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检查前,没有一家医院使用锐器盒盛放损伤性废物,仅有少数几家使用黄色塑料袋盛放医疗废物,现在,济南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基本都做到了使用锐器盒;一级以上医院及较大规模口腔诊所均使用了黄色垃圾袋,因此,还要继续加大监督力度,并逐渐扩大监督范围,督促被监督单位尽快贯彻落实《条例》。

废弃处置制度篇7

第一条为加强本市生活废弃物的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市容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辖区内生活废弃物的产生、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及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市市容环境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市生活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处置的统一监督管理工作。

市生活废弃物行业管理部门和区、县市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统称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建设、规划、国土房管、环保、工商、公安、交通、经济、卫生、质量监督、园林等有关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规定。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生活废弃物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单位生活垃圾、道路清扫垃圾、公共场所垃圾、商业摊点垃圾、集贸市场垃圾、餐饮垃圾、建筑垃圾等废弃物。

第五条本市对生活废弃物的治理,实行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逐步实行分类收集,推行生活废弃物的综合处置,促进生活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

第六条市市容环境管理委员会会同市规划、建设、环保等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编制本市生活废弃物治理规划。

第七条市和区、县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所辖区域生活废弃物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工作,统筹安排生活废弃物收集、处置设施的布局、用地和规模。

新建扩建项目和旧区改造项目的开发建设单位以及机场、码头、车站、公园、商店等公共设施、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本市生活废弃物治理规划和相关规定,配套建设生活废弃物收集设施。

第八条本市采取有利于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提高生活废弃物治理的科学技术水平,鼓励对生活废弃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循环利用。

第九条本市鼓励国内外单位和个人对生活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进行投资经营,鼓励国内外单位和个人采用高科技手段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处置和再利用。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给予资金、技术、税费、补贴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并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经营运作市场化、政府监管法制化。

第十条产生生活废弃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生活废弃物处理费。生活废弃物处理费的标准和收费办法由市市容环境管理委员会会同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制定后向社会公布。

第十一条各级教育和宣传部门应当加强生活废弃物治理常识的普及宣传,增强公众维护市容环境的责任和意识。

第十二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在生活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置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十三条产生生活废弃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投放生活废弃物,不得随意倾倒、抛撒和堆放生活废弃物。

第十四条产生生活废弃物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区、县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如实申报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和存放地点等事项。

区、县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应对申报的事项进行核准。

第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工业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危险废弃物混入生活废弃物中或投放到生活废弃物容器、转运站、处理厂(场)内。

第十六条收集、运输生活废弃物的,应当按照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调配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将生活废弃物收运至生活废弃物转运站、处理厂(场)。

第十七条运输生活废弃物的,应当使用全密闭运输专用车辆,防止撒漏、渗漏。

废弃物运输车辆应做到车容整洁、标志清晰、车体完整,并具备与所运输废弃物性质相适应的条件和设施。

第十八条生活废弃物转运站、处理厂(场)因故不能接纳生活废弃物,运输单位应当按照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的转移调配要求,将生活废弃物运送到指定的其他转运站、处理厂(场)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生活废弃物转运站、处理厂(场)进行转运或处理生活废弃物,应当符合环境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并接受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生活废弃物转运站、处理厂(场)应当安装除臭、降尘装置,对生活废弃物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保持其正常运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生活废弃物转运站、处理厂(场)捡拾废弃物。

第二十一条从事生活废弃物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的区、县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取得生活废弃物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从事生活废弃物经营性处置的企业,应当向市市容环境管理委员会申请取得生活废弃物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

市或区、县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通过招投标等公平竞争方式,在法定期限内作出生活废弃物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置服务许可的决定,向中标人颁发生活废弃物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置服务许可证。

未取得生活废弃物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置服务许可证的企业,不得从事生活废弃物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置活动。

第二十二条从事生活废弃物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企业法人资格,从事生活废弃物清扫、收集的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100万元,从事生活废弃物运输的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300万元;

(二)机械清扫能力达到总清扫能力的20%以上,机械清扫车辆(包括洒水车和清扫保洁车辆)应当具有自动洒水、防尘、防遗撒、安全警示功能,并安装车辆行驶及清扫过程记录仪;

(三)生活废弃物收集应当采用全密闭运输工具,收集工具应当具有分类收集功能;

(四)生活废弃物运输应当采用全密闭自动卸载车辆,车辆应当具有防臭味扩散、防遗撒、防渗沥液滴漏功能,并安装行驶及装卸记录仪;

(五)有与取得生活废弃物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的企业签订的处置协议;

(六)具有健全的技术、质量、安全和监测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七)具有合法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车辆行驶证;

(八)具有固定的办公及机械、设备、车辆存放场所。

第二十三条从事生活废弃物经营性处置服务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企业法人资格,规模小于100吨/日的卫生填埋场和堆肥厂的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00万元,规模大于100吨/日的卫生填埋场和堆肥厂的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焚烧厂的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1亿元,餐饮废弃物处置厂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1000万元;

(二)卫生填埋场、堆肥厂、餐饮废弃物处置厂和焚烧厂应取得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取得规划许可文件;

(三)采用的技术、工艺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四)有至少5名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其中包括环境工程、机械、环境监测等专业的技术人员,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生活废弃物处理工作经历,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五)具有完善的工艺运行、设备管理、环境监测与保护、财务管理、生产安全、计量统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六)生活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备沼气检测仪器,配备环境监测设施如渗沥液监测井、尾气取样孔,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等监测设备;

(七)具有完善的生活废弃物渗沥液、沼气的利用和处理技术方案,卫生填埋场对不同生活废弃物进行分区填埋方案,生活废弃物处理的渗沥液、沼气、焚烧烟气、残渣等处理残余物达标处理排放方案;

(八)有控制污染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

第二十四条从事生活废弃物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的企业,未经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停业、歇业。确需停业、歇业的,应当提前6个月向所在地的区、县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经同意后方可停业或者歇业。

第二十五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闲置、拆除或关闭生活废弃物处置设施、场所。确需闲置、拆除或关闭的,必须经市市容环境管理委员会和市环境保护局核准,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申请闲置、拆除或关闭生活废弃物处置设施、场所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书面申请;

(二)权属关系证明材料;

(三)丧失使用功能或其使用功能被其他设施替代的证明;

(四)防止污染环境的方案;

(五)拟闲置、拆除或关闭设施、场所的现状图及拆除方案;

(六)因实施城市规划需要闲置、拆除或关闭的,还应当提供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第二十六条市市容环境管理委员会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生活废弃物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应急预案,建立生活废弃物应急处理系统,确保紧急或者特殊情况下生活废弃物的正常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

从事生活废弃物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的企业,应当制定突发事件生活废弃物污染防范的应急方案,并报所在地的区、县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实行特许经营制度,由市市容环境管理委员会按照本市市政公用设施特许经营管理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三章建设工程废弃物管理

第二十八条建设工程废弃物是指城镇范围内的施工单位在各类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弃料及其他工程废弃物。

第二十九条市和区、县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用于消纳、处置建设工程废弃物的场所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条产生建设工程废弃物的单位,应当申请办理建设工程废弃物处置核准手续。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作出决定。对于作出批准决定的,颁发建设工程废弃物处置核准证明。

第三十一条运输建设工程废弃物的,应当随车携带建设工程废弃物处置核准证明,按照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时间、路线、数量,将建设工程废弃物运送到指定的消纳场所,不得丢弃、撒漏,不得超出核准范围承运建设工程废弃物。

第三十二条产生建设工程废弃物的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建设工程废弃物,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将所产生的建设工程废弃物全部清除,防止污染环境。

第三十三条单位或个人修缮、装修房屋产生的零星建设工程废弃物,应当实行袋装密闭收集,及时运送到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或者委托环境卫生服务单位有偿代为运输。环境卫生服务单位应当自接受委托之日起3日内清运完毕。

第三十四条运输建设工程废弃物应当使用密闭车辆;建设、施工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废弃物交给未经核准从事运送建设工程废弃物的单位和个人运输。

第三十五条运输建设工程废弃物的车辆驶出施工场地和消纳场地前,应当冲洗车体,确保净车出场。

第三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建设工程废弃物混入其他生活废弃物中,不得将危险废弃物混入建设工程废弃物,不得擅自设置接纳建设工程废弃物的场地。

第四章餐饮废弃物管理

第三十七条餐饮废弃物是指食品生产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渣、残液和废弃食用油脂等废弃物。

前款所称废弃食用油脂,是指不可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和各类油水混合物。

第三十八条餐饮废弃物应当实行单独收集,不得将餐饮废弃物混入其他生活废弃物。

餐饮废弃物产生单位应当设置符合规定的容器,用于存放餐饮废弃物;产生废弃食用油脂的,还应当安装油水分离器或者隔油池等污染防治设施。

第三十九条餐饮废弃物产生单位自行收运其产生的餐饮废弃物的,应当符合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收运条件,并向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四十条餐饮废弃物产生单位自行处置其产生的餐饮废弃物的,应当具备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处置条件,并应经市市容环境管理委员会同意。

第四十一条餐饮废弃物产生单位不具备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收运、处置条件的,应当委托取得生活废弃物经营性收集、运输、处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废弃物专业单位进行收运、处置,并按规定向受委托的专业单位支付收运、处置费用。

市市容环境管理委员会应当通过招投标等方式确定餐饮废弃物的专业收运、处置单位。

第四十二条餐饮废弃物专业处置单位应当对餐饮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建立处理台账,每月向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报告上月处置的餐饮废弃物来源、数量等情况,并接受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四十三条在餐饮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过程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从事餐饮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置;

(二)将餐饮废弃物混入其他生活废弃物中进行收运;

(三)将餐饮废弃物作为畜禽饲料;

(四)将餐饮废弃物交由未取得生活废弃物经营性收集、运输、处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进行收集、运输、处置;

(五)将废弃食用油脂加工后作为食用油使用或销售;

(六)将餐饮废弃物存放。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元以上*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投放生活废弃物,随意倾倒、抛撒和堆放生活废弃物的;

(二)生活废弃物的产生单位未申报或未如实申报其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和存放地点等事项的;

(三)将工业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危险废弃物混入生活废弃物中或投放到生活废弃物容器、转运站、处理厂(场)内的;

(四)在生活废弃物转运站、处理厂(场)捡拾废弃物的;

(五)从事生活废弃物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的企业,未制定突发事件生活废弃物防范应急方案或未将其进行备案的;

(六)将建设工程废弃物交由未经核准的单位和个人运输的;

(七)运送建设工程废弃物的车辆车体不洁,沿途丢弃、撒漏的;

(八)将建设工程废弃物、餐饮废弃物混入其他生活废弃物的;

(九)产生废弃食用油脂的单位,未按照规定安装油水分离器或隔油池等污染防治设施的;

(十)餐饮废弃物产生单位不具备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收运条件擅自自行收运或未定期备案的;

(十一)餐饮废弃物产生单位不具备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处置条件擅自自行处置的。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按照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调配要求将生活废弃物运送到指定的转运站、处理厂(场)的;

(二)生活废弃物转运站、处理厂(场)未安装除臭、降尘装置或未保证除臭、降尘装置正常运行的;

(三)生活废弃物转运站、处理厂(场)转运、处置生活废弃物未达到环境卫生标准的;

(四)从事生活废弃物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的企业,未经批准擅自停业、歇业的;

(五)未按照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时间、路线、数量将建设工程废弃物运送到指定的处置场所的;

(六)随意丢弃、撒漏及超出核准范围承运建设工程废弃物的;

(七)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生活废弃物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置服务许可证和建设工程废弃物排放处置行政许可文件的。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生活废弃物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或者处置活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3万元罚款。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擅自闲置、拆除或关闭生活废弃物处置设施、场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规定第四十三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其中,违反第(一)、(三)项的,由其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取缔。

第四十九条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缴纳生活废弃物处理费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可处以应交生活废弃物处理费3倍以下且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对个人可处以应交生活废弃物处理费3倍以下且不超过1000元的罚款。拖欠生活废弃物处理费的,可以按照每日3‰加收滞纳金;拒不缴纳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第五十条本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实施。

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生活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处置活动的监督检查,对违法收集、运输、处置生活废弃物的,可以会同环保、工商、公安、交通、卫生、质监等相关管理部门联合进行查处。

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与检查内容有关的资料,不得弄虚作假或者隐瞒事实,不得拒绝或者阻挠执法人员的检查。

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附则

废弃处置制度篇8

1、国外生态水泥发展状况

上世纪末,瑞士建立了世界上首家生态水泥生产厂,该厂具有一套较为完备的利用、处置废弃物的设备和环境管理系统,开创了生态水泥行业的先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日本在发展生态水泥行业方面一直都是走在世界的前列,日本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提出了生态水泥的概念,不断地进行试验研究。到2001年,日本的太平洋水泥公司研制出一种利用垃圾灰作为原材料生产生态水泥的新技术,该技术在投入使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产水泥的原料是城市垃圾焚烧灰和城市污泥等为主要原料,原料中60%为废弃物,其中城市垃圾焚烧灰占20%~30%,生产出高强度水泥,从而把废弃物变成了一种有用的建筑材料。这种水泥的烧成燃料用量与CO2排放量都比生产普通水泥少得多,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环境协调具有重要意义。年产量可达11万t。最新资料显示,日本太平洋水泥公司生产1t生态水泥需城市垃圾0.5t、城市污泥0.3t、用来调整化学成分的天然原料0.3t;经过生料制备、煅烧,得到熟料0.85t,最后在粉磨工序掺加脱硫石膏0.15t,即成生态水泥。该公司的产品有两种:一种是清除了氯成分的普通型生态水泥,另一种是含氯的快速硬化型生态水泥,二者均可用作建造房屋、道路、桥梁和改良土壤的材料,该项技术已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生态水泥制成的砌块等制品是二氧化碳的中和物,当这种砌块与有机废料纤维相结合时,还是二氧化碳的吸收物。日本于2009年11月,制订了世界上第一部生态水泥标准(JISR5214:2009)。法国拉法基(Lafarge)公司作为水泥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的跨国公司,对生态水泥技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展可燃固体废弃物代替天然燃料资源的研究工作。经过30余年的研究和发展,目前可燃废弃物替代自然矿物质燃料的替代率已经达到50%左右。拉法基公司在2010年节约300万t矿物质燃料,降低燃料成本达34%,收回了约500万t的废料,减少了600万tCO2气体的排放。2011年,集团制定了世界各洲所属企业不同的替代率指标:北美26%以上;欧洲49%以上;亚洲,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企业要逐渐开展这项技术的应用。世界水泥工业逐步从传统资源消耗型产业向着生态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变。

2、国内生态水泥发展状况

(1)我国固体废物的排放和处理利用状况

根据国家环保部统计年报,201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40944万t,比上年增加18.1%;排放量为498万t,比上年减少30.0%;全国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587万t,比上年增加11.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61772万t,比上年增加16.9%;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23918万t,比上年增加14.5%。其中危险废物贮存量166万t,比上年减少24.2%;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57264万t,比上年增加20.5%,其中危险废物处置量513万t,比上年增加19.9%。全国城市垃圾的产生量为35200万t,且每年以9%的速度递增。这些数量庞大的固体废物严重污染着城市及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由此可见,我国固体废物处置还任重而道远。这些废弃物若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置和利用,将会对人类生存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对宝贵的自然资源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2)生态水泥发展状况

1953年上海水泥厂成为首家成功试用电厂粉煤灰生产水泥的厂家,现今国内外绝大多数的粉煤灰、矿渣和硫铁渣等废弃物都是由水泥工业利用的。2012年我国水泥产量达到了22.1亿t,所需原料中有1/5是来自各种废弃物,水泥工业无疑是利废大户。随着水泥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水泥代用原燃料的范围越来越大。上海金山水泥厂成功地利用水泥窑焚烧危险废物,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济大学和上海建材集团合作已在下属几个水泥厂成功地进行了利用城市污泥等废弃物煅烧水泥熟料,北京水泥厂利用水泥窑焚烧处置有毒、有害废弃物也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华润集团越堡水泥有限公司的污泥处置项目,具有日处理60t城市污泥的能力。该项目利用水泥窑余热烘干污泥,各种检测表明烟气排放达标,没有二次污染产生。污泥干化后作为替代燃料和脱硝材料使用,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36万t,减少CO2排放3.4万t,避免污泥填埋而减少甲烷排放5000t。

二、生态水泥的发展趋势

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石灰石、煤炭)为代价发展水泥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不能符合现代社会环保理念的要求,必须代之以资源节约、环境污染低、质量效益高、科技先导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材工业模式。生态水泥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关键在于它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在生态水泥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将环保问题一并解决,而不是事后再解决,必须“发展与环保并举”,这是生态水泥与传统水泥最大的区别。当前,国际上生态水泥发展呈现多功能化、复合化、多样化的趋势。现在,建筑行业提出了生态建筑的理念,生态建筑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建筑材料的功能多样化,因此只具有单一功能的建筑材料正在逐渐被现代建筑行业所淘汰。通过采用当今社会先进的建材复合技术,开发传统建筑材料潜在的功能,可以实现建筑材料的多功能化。通过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开发产品的新品种,从而满足不同建筑的需要。传统水泥只是单纯的一种建筑材料,配制的传统混凝土难以回收和难以再生循环利用,具有较差的生态环境协调性。所以应大力发展生态水泥,利用环境协调性好的生态水泥来取代大部分的传统水泥,逐步改善其环境协调性,使其生态化,从而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经济而言的。旨在建立一种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生态水泥就是希望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以科技先导、资源节约、污染最低、质量效益好的生态水泥工业模式。生态水泥工业发展的核心在于,它把保护环境作为自身的内在要素,纳入其发展过程之中,而不是留给社会承担或留给专门的环境部门去处理,这是与传统水泥发展模式的显著区别。因此,可以这样定论,发展生态水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

三、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保障措施

1、存在的问题

现在我国虽然出台了GB50634-2010《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物设计规范》国家标准,但是,我国生态水泥的研究和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废弃物利用范围还很窄,参与协同处置的水泥企业相对很少。根据中国水泥协会统计,2012年年底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已达到1582条,但真正参与协同处置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不到40条,发展速度缓慢,废弃物替代率也非常低,2010年城市污泥替代率仅为4%,城市垃圾替代率在0.1%以下。政策不完善制约了生态水泥的发展,对处理废弃物企业的优惠政策还不完善,国家也没有制定出生态水泥标准。我国利用水泥工业协同处置废弃物的社会地位还不明确,对于有效利用资源与能源以及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重视。目前,我国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程度仍然较低,也缺少正规的废弃物收集与预处理机构。然而,全国很多地方都还在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这种做法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垃圾处置方式相悖。

2、保障措施

水泥工业使用替代原燃料处置废弃物,回收废弃物中的能量和物质,符合废弃物管理模式。新型干法水泥窑的生产工艺特点决定其技术优势,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保障措施:

(1)在废弃物处置专项规划中明确水泥工业处置废弃物的功能。给予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处置废弃物一个合法地位,鼓励水泥企业积极参与这项工作。

(2)要保证水泥工业发挥处置废弃物功能,还要有完善的废弃物收集与预处理机构的产业链建设。

(3)政府应采取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减少或免征水泥企业增值税费等。

(4)应坚持“谁产生废弃物,谁承担相应的社会经济责任”的原则。确定每吨固体废物的处置收费标准,产生废弃物的工矿、企事业单位依据此标准付费,承担废弃物的处置费用,利用经济杠杆使产生废弃物的企业有积极性将废弃物交给水泥企业处置,以保证水泥企业处置废弃物工作的正常运转。

(5)遏制随意倾倒垃圾和丢弃废弃物的社会现象。通过法规明确废弃物产生者的社会经济责任,并建立和实施强制性的收费制度,禁止分散填埋、分散焚烧和随意丢弃行为的发生,加大惩治力度。

(6)加强全民环保法规意识的宣传教育。这是最需要从源头上夯实的基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可燃垃圾与不可燃垃圾的分类,就是一项需要全民自觉参与的事情。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和其它宣传媒体进行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法规和保护环境意识,使每一个公民都能够自觉地从自我做起。

(7)水泥工业处置废弃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储存、预处理、最终处置等主要环节,而每一个环节的实施不但要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而且还要有流畅的衔接。政府应该加强管理,指引、监督和协调水泥企业开展处置废弃物这项工作。有意识、有目的地发展生态水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还需要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才会使水泥工业在利用生态水泥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功能进一步体现。

四、结束语

水泥工业在生产合格产品的同时,利用和处置废弃物,避免二次污染,是产品质量和环保指标双达标、技术和经济均合理的有效途径。水泥工业发展生态水泥,既可以提取废弃物中的热量,又可以使废弃物无害化,减少水泥工业对天然矿物源燃料的消耗,减轻全社会的环境负荷,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国内外均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发展生态水泥是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的一条崭新途径。

上一篇:现代艺术的特征范文 下一篇:食品卫生宣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