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贸易管理范文

时间:2024-02-01 11:45:04

经济贸易管理

经济贸易管理篇1

关键词:WTO;机遇;挑战;经济持续

Abstract:Afteris13yearendeavor,yearinthenewcenturybeginning,ourcountrybecomesWorldTradeOrganization''''sfullmember.Thisisinourcountrymodernizationadvancementhasasignificanthistoricimportanceimportantmatter.Symbolizesthatourcountryopeningtotheoutsideworldenteredthenewstage,theeconomicrestructuringwillalsoenterthenewbreakthrough.Intheachievementworldthebiggestdevelopingcountry,Chinahas1,300,000,000population''''sgiantmarkets,andthepossiblepeopletounfoldthepotentialandtheimplicationinfiniteopportunity,willcertainlytoletChinabeWTOentrytheeventtobecomethefocalpointwhichtheglobaleconomicworldgazes,thistimewillalsodiscusstheroomtogodowninthenewworldglobaleconomichistory.Withoutadoubt,thisisdoomedisonegreattime.Howdowecomefacingtheseopportunitiesandthechallengearesuspendinfrontofustheimportantquestion.Wethenclearlyrecognizethesequestions,cantrueintegratetheworld,cantruebeintheinvinciblepositionintheworldmarket.

keyword:WTO;Opportunity;Challenge;Theeconomycontinues

1、有利于拉动投资和内需,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初步分析,到2008年,中国在加入WTO和“奥运景气”的双重作用下,经济总量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0美元以上,提前两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吸收吸引外资。这是不言而喻的。WTO的宗旨就是贸易自由化。加入WTO,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将全方位接轨,各种限制逐步打破,在法制和规范更加成熟的条件下,外商会更踊跃地进入中国,不仅可以将产品就地销售,还可以卖到全世界,中国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有专家估计,加入WTO后两三年内可吸引1000亿美元以上的外资。加入WTO后,我国将使国际贸易交往更加具有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2、加入WTO后将促使国家调整工业和贸易结构:

以适应全新的经济形势,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而趋于发展完善,以更好的与国际经济市场接轨,改良自身以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借助这个外力的推动与观照,也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捷径。同进入世也将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巨大的劳动力市场是我们的优势,而低成效的农业生产又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能力,所以面对国际竞争而促成“入世后,我国将由农业国转向制造工业国”的跨越式发展,是有长远意义的。而与国际接轨之时,法制法规知识产权等其他各相关领域建设,都将因势在必行而做相应调整完善。通过加入WTO,其他成员车对我国开放市场,可以利用国际经济结构调整、产业重组和转移所提供的机遇,加快国际资本和技术改造中国的传统产业。

3、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国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的变化为世人所瞩目。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经过多代领导人的长期努力,已在世界逐步树立起一个有威信可信赖的政治大国形象。但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虽经历了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过渡,经济市场却相对仍处在一个较封闭的受制约状态,而加入WTO以后便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个全球性经贸组织的影响力,主动参与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为自身及广大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可能,在提高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充分提高本国的经济影响力及其号召力。参与世界贸易政策制订。成为WTO正式成员后,我们不再只是世贸组织决议的执行者而且是决议的制订者、决策者,我国作业发展中的大国,在国际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得到提高和加强。

4、加入WTO能为我国培养一大批能与国际接轨的综合人才及加快科技教育发展,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入世后,光北京就有数十万公务员便主动投身再学习,其主要内因便是入世后可能带来的竞争就业压力。也可以预见,在入世后的经济发展及其求就业的过程中,也能够借助竞争的外在压力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培养造就大批的相关专业技术人才,这对于持续和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全民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可以说是意义深远的。而且入世后,将加快我国科研,教育发展和体制改革,使我国科研机构、高等教育机构直接参与国际交流,可使科研成果获得WTO成员国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发展我国的技术贸易;另一方面有得于完善科技教育的市场体系,健全法律制度,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院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我国巨大的技术和教育市场潜力,加快教育发展。

5、入世后我国会吸引大量外资:

中国原本就拥有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限制更少愈加开放之后,作为全球投资市场的一个热点,中国必将吸引更多的外资涌入。届时借用外来的资金及其技术、迅速发展本国经济将成为一个极有利的条件,而银行、建筑、不动产等方面的外资增长也将带动我诸多经济领域的发展。入世后另一个推动就是迅速发展起我国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往往都占据着国民经济的很大比重,而入世后能将我国第三产业引向规范化的发展,其可能给我国所能带来的实惠及其就业可能,是短期很难估量的。外资涌入也使中国政府能够集中国内更多的财力、物力发展西部地区。

6、入世后的开放市场将直接给百姓带来实惠,由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进一步融合,物美价廉的商品更多,市场中商家更直接也更有序的竞争,不但可以给国民更多选择的空间,也可以给国民带来更多让利的实惠,相对而言百姓的购买能力似乎就增强了,多选择而又更低廉的消费面前,更能够锾生产与消费

的良性循环,入世后,消费者仅在购物和服务业两方面,就将面对更多的实惠的诱惑。老百姓会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当然也有一点,世事永无绝对,任何事务都有两面性。世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加入WTO,权利和义务是相等的。我国在分享利益,行使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各项承诺,承担各种义务,严格遵守WTO的各项规则。我们只能是相对的断定其将利大于弊。

1、对政府管理体制的挑战

经过多年的改革,中国已经初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制度框架,但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仍然存在,政企尚未完全分离,行政审批过多,对具体经济事务以直接管理为主,经济管理缺乏充分的透明度,在市场运行环境和市场秩序监管上,在政府管理能力和人才结构等,这些都与WTO的惯例和规则不相符合。因为“入世主要是政府“入世”,虽然WTO是一个针对企业的机构,但实际是一个政府间的组织。

WTO协定约束的对象是政府,各级行政机关和其他有关的国家机关在WTO协定的实施方面负有重要的法律责任。所以,面对WTO,面对全球化挑战,首当其冲的不是企业,而是政府,是各国政府通过市场有效配置本国资源的能力和水平,是各国政府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能力和水平。我国加入WTO后,政府的管理体制和行为方式所面临的挑战更为突出。所以,加入WTO后,与WTO规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将逐步改善,各级政府必须按照WTO的规则管理经济事务,这是对各级政府的一个重大挑战。

2、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挑战

由于历史和体制上的种种原因,中国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有诸多困难和问题,在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结构性矛盾愈发突出,尤其是传统产业比重最为严重,虽然近年来,我们加快了传统畜产业的升级换代的步伐,发展了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收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产业仍然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下游状态。根据中国的资源情况和发展基础,以有国际国内的市场情况,要继续实施和完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在民展依靠国内市场生存的一些产业,如机电、化工、化学医药、造纸工业以及信息咨询、会计、保险、银行、对外贸易等贸易领域,将直接面对国内外竞争的巨大压力,只有积极争取抓住加入WTO后的机遇,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改造提升我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才能保证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处在有利地位和充分就业以及现实的经济利益。

3、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的挑战

加入WTO后,政府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事务的基础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将政府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上来;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来调节,调控经济动行,履行好调控者,管理者,仲裁者的职责是摆在各级政府前面的一项新任务。还有,过去20多年虽然我们已经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并在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方面取得有效突破,但与完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所有制结构的调研优化还不够,资本和劳动力市场刚刚起步,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全,现代企业制度仍没有全面建立。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深入挖掘体制的潜力,启动方方面面的发展活力,是必须重视的一大课题。同时,加入WTO后,在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合资经济将会呈现出飞快发展的势头。经济成份更加复杂,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大大增强。既要按照非歧视原则,公平贸易原则来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监控和调控;又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经济市场的稳定。同时,市场经济的自身规律将是主导一切的决定性因素,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也将中国与世界经济衔接得更加紧密,届时全球经济圈里发生的任何不稳定与冷暖变化,都可能更直接的影响到我国市场的稳定与发展,这是入世后中国市场所必须面临的挑战,也是中国市场决策者们所必须应对的可能局面。

4、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挑战

我国骨干优势企业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历史的因素,企业在核心技术开发,经营机制等方面与

国际依靠企业相比差距很大。中国虽然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能够享有一定程序优惠可能,比如在保护本国弱小工业方面等;另外加入WTO后,中国市场也将会是相对缓慢、有控制的放开,但是相对更多发展完善多年的国际经济市场,尤其是相对WTO的各项要求准则,我们的市场还是相对闭锁的,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相对特殊的。也就是说一方面我国市场和企业将不得不面对更大的冲击与挑战,另一方面我国还必将在经济体制做出适当的调整与期更好的与世贸组织要求接轨。不管这个过渡期将持续多长时间,我国政府及其市场都必然将经历这一磨合转变的考验。加入

WTO后,很多国有企业还难以在短期内从根本上卸掉人多、债重、承担社会职能的三大包袱,尤其是通信、金融等垄断地位比较强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会更大,将会带来根本性的冲击。部分企业将大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消亡。我国必须促进企业加快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将来要逐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来整合推进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5、过渡期失业人员增加的问题。

如前所述入世后我国须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这就必然伴随大量的裁员与转岗问题,最直接的显现或许就是一些失去了更好保护的大中型企业及其相关行业所将面临改革调整问题,这都可能直接导致失业人员的增加,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愈加增多。我国是农业国家且家村人口占据全国总人口很大比重,但是入世后我国的农业并不具备竞争的优势,反而将面临着更大的冲击。如果入世促成我国从农业国转向制造工业国,则将有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着转向制造业第三产业,这个问题可能将变得异常突出。另外,入世也可能造成短期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城市农村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和个人生活水平及财产拥有量的差距。虽然制造工业及其整个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将能为我国提供不少的就业岗位,但是短期的就业压力将是难免的。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既是经济发展的优势,又是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为每一个

劳动力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这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长期性任务。

6、除了大的经济体制改革,入世后国内相应的企业改革重组也将提上议事日程。

在现实生活中,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力量依然在潜移默化地掣肘着公平竞争的市场发育,行业垄断、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等种种妨碍、限制市场机制自由驰骋的藩篱还时有出现。许多国有企业的经营理念仍未完全摆脱传统体制的羁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往往为缓解竞争压力或维持垄断利益,希望政策对其进行资金扶持、政策倾斜与保护,“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与狼共舞”的勇气与信心。这所有的一切面对可能的大量海外成熟企业及其资产的涌入,其中管理落后思维僵硬结构老化的老式国内企业必将面临极大的挑战,虽然国内企业改革一直在推进,但仍有缺乏足够竞争能力及其意识的一批企业,大的环境下其将不得不加快其改革的步伐。同时虽然入世后市场仍是缓慢的放开,但可以预见时日不久后,一些垄断式经营的国有企业老大定将威风不再,在竞争的现实面前其将重新考虑自身的改革方案。同时,中国的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将极可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壮大。这一切也许会经历阵痛,但长远绝对有利于中国企业的成熟发展。加快改革开放,促进两个根本转变。WTO给我们带来的最根本的好处,恐怕就是促使我们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市场化进程,加快法制建设,同时大量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引进不仅使我国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加快升级换代,也会使我们的宏观、中观、微观管理跃上现代化的台阶。这个大利好虽需要时间来显现,却是不容置疑的。

7、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入世后的又一大难题。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经济发展中,耕地、水、石油、铁矿石等资源不足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必须实施节约资源的发展战略。要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水资源,加快清洁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同进,要走出去开发利用国外资源,重点是利用国外石油、铁矿石和木材资源,实现国内外资源的优势互补。与资源问题紧密相关,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恶化,北方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城市污染严重,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威胁着人的健康,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存。对于这些挑战,必须下决心认真对待。要使全体人民树立环境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从现在起,通过几代人乃至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有一个根本的改善,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百业待举,事在人为。面对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波峰浪谷,百舸争流,我们更要抖擞精神,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我们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沉着应对,又要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努力做好应对加入WTO的各工作。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机遇与挑战——再说中国入世》

2、《WTO与中国资本市场》转至国际在线

3、《论入世后中国产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版)

4、《关于中国入世问题的十点认识》

经济贸易管理篇2

实践教学是一种互动式、讨论式、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形式,其主要特征是要能够把现实的经济问题要能够较好地引入课堂,与枯燥单调的理论相结合,并激发学生公开讨论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公开讨论乃至辩论,把老师的单向讲解转变为师生的双向互动。但是,现实中国际贸易的很多教师对实践法的真正内涵缺乏真正的认识和领会,而只是将实践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单证或者实务讲授,缺乏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2.1加强实践教学案例的选择并及时更新案例库通过上文叙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对实践教学案例进行选择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案例的系统性、针对性等方面,尽可能保持实践教学的丰富性。其次,教师还要选择与国际经济贸易热点问题有关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们自主进行探讨交流,以此来对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对案例库进行更新,多多采用一些研究性较高的案例,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给予高度重视,加大对案例库管理系统的建设,促使国际经济贸易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学习能力。另外,教师也要尽最大限度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可以采取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

2.2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由于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涉及的学科内容较多,学生需要学习的理论体系也相对复杂,再加之受到时间方面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章节都进行实践教学。所以,教师在对实践教学进行组织规划时,一定要充分做好前期备课工作,制定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并将教学重点以及主导思想划分出来,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其次,教师要选择出合适的实践教学案例,还要在实际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提出的疑问,尽量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案例的讨论、操作和总结环节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此外,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示,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习到过硬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3及时反馈并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要分离并科学合理地建立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做到教学目的、原则具体化为可操作性的标准或程序。合理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能帮助老师获得教学的效果,并能够及时改正以使实践教学效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另外,通过反馈的效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从而不断完善教师的实践教学。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

3明确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

实践教学,其实就是培养以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为主要代表的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与素质教育是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的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开放的空间,创造动态的场景以及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复杂社会背景,它除了是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重要手段,能加深学生对某一门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实践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在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实际操作能力,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实践教学具有种种特殊性质,因此,较之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更加贴合职业技能培养,因此,实践教学更应该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作为目标,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和市场输送更多的合格专业型人才。结束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教学培养结构,应该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中之重,将复合性作为核心标准,受托于实际应用能力,建立丰富的多元化课程,组成可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培养合格的专业型人才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经济贸易管理篇3

 

1 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英文是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上个世纪后期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使用,使得社会前进愈来愈依赖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风靡全球,成为经济运行

 

的主流。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38亿,网民规模仍为世界第一位。中国国际出口带宽达到74万Mbps,宽带网民规模达到3.2亿人,我国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三项指标稳居世界第一。这种网络技术的巨大进步、网民的飞速增长为企业的经营造就了经营平台和潜在的网络消费者,是企业贸易增长的重要一环,也为电子商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常而言,电子商务的模式有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七类。80年代后,企业经济管理进入深化发展的新阶段,并朝着国际化、精确化、电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伴随现代通讯技术和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给多个企业合作、国际证券市场等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运作空间。国内外经济活动电子化的发展,令经济管理呈现出明显的网络特色,它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经济管理的职能的。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经济管理的网络化将更加得到重视和发展。而这种经济管理的网格化、网络化,要求企业的经营者在经济管理方面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不能在拘泥于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否则将会被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商业大潮所淹没。

 

2 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贸易经济新特点

 

企业贸易经济管理在知识经济环境之下背景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具体体现如下:网络化使得企业之间、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联系度更加紧密。这为各部门或者企业集团之间的子公司之间的无缝连接建立了基础,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管理方法与传统企业具有很多显著的根本性的变化与不同。2.2 网络化使企业的经营模式显著区别于传统管理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网络化,电子商务就是迎合这一趋势而出现的。在这种经营平台之上,可以实现企业对企业、企业对个人、个人对个人等方式。这种新特点对于企业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网络化,电子商务就是迎合这一趋势而出现的。在这种经营平台之上,可以实现企业对企业、企业对个人、个人对个人等方式。这种新特点对于企业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子商务网站交易的安全性是指客户与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安全的交易。目前电子商务网站主要使用安全电子交易协议来保证顾客与服务器信息交换的安全。由于购买和使用基于安全电子交易的软件成本对一般企业来说相对较高,同时许多企业管理者对这种电子交易支付方式不太了解,往往试图在电子商务网站上获得订单后采用传统的流程来发送产品和收取货款,这样往往会增加其运营成本和经营成本。

 

另外企业的网站安全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电子商务网站的数据安全是指网站中商品数据存储安全和存储用户信息的数据库安全。当黑客或不法分子截取并更改查询信息后,很容易获得账户信息,进而获得客户的详细资料,造成客户信息的外泄。一旦出现这种严重的后果,将对企业交易产生极大的损害,甚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3 电子商务背景下加强企业贸易经济管理研究

 

对于企业内部所有从事电子商务的操作和管理人员,都必须按照其职责设定严格的访问权限,一般可以参照分级别管理的原则,严格管理内部用户账号和密码,定期进行密码信息的更新,严防因密码泄露造成系统安全隐患。在日常经济管理工作中,当进入系统内部时,必须通过严格的身份验证,防止非法占用、冒用合法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还要建立相当详备的系统安全维护日志,记录与系统安全性相关的各项信息和数据,一旦发生任何问题和情况时便于跟踪查询和检测。所以,应定期检查系统安全维护日志,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与企业经济管理相关的安全威胁。此外,还要对企业各类经济管理数据及时进行数据备份。企业经济活动数据存放数据库系统应根据其重要性提供不同级别的数据加密。

 

ERP是目前最全面、最先进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它包含了销售管理、合同管理、生产计划管理、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车间作业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事管理等几十个管理模块建立了一套科学、有序的工作流程,实现了从产品订单到资金回笼的“一条龙”自动化、规范化管理,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

 

21世纪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将是企业发展与生存的核心。为此地方政策应当进一步拓宽和完善现有人才市场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推进县域城市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引进人才难和社会就业难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经济无国界,以及科技的高速发展,只有引进高素质人才,运用先进和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

 

经济贸易管理篇4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我被提名担任市经济贸易和酒类管理局局长,如果这一提名获得任命,我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职责,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现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如下承诺: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履职能力。我将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并运用于对工作实践的指导。我将虚心向群众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

二、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认真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作为主管经济的政府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在协调、服务、行政执法管理、产业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大量工作,解决发展中需要破解的各种难题,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抓住工作重点,突出工作主线。一是千方百计为茅台酒厂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二是为地方白酒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帮助地方酒业做大做强,促进地方酒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三)促进各项经济事业发展。统筹兼顾,努力为全社会各种产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好服务工作,促进全社会产业结构,经济秩序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我市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上有所突破作出贡献。

三、抓好领导班子团结。在团结问题上,自己必须作出表率。在工作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多倾听其他同志的意见,民主决策,当好班长,而不当“家长”。要充分调动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并通过领导班子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四、遵章守纪、廉洁奉公、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和党规党纪。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抵制金钱和私利的诱惑腐蚀,不做有损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的事,也不能因不积极履行工作职责给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造成损失,而是要做到廉洁奉公,不贪不占,勤政为民。

经济贸易管理篇5

根据《北京市2016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优秀应届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招生工作实施办法》要求及计划指标,推荐院校考生通过个人申报、资格审核、课程考试等环节,且公共课成绩达到北京市公共外语课控制线,我校按照各推荐院校各专业总分排序择优录取。现将我校2016年高职升本科预录取名单公示如下。

公示时间:2016年4月14日—4月20日

成绩查询电话:010-83952090

考生号

姓名

毕业院校

预录取院系

预录取专业

学制

16111055990102

陈  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会计学院

财务管理

2年

16111055990101

孙宏娣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会计学院

财务管理

2年

16111055990201

李  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2年

16111055990204

李  舸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2年

16111055990301

田  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年

16111055990302

邓志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年

16111055990401

李志轩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2年

16111055990403

齐  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2年

16111102990103

陈思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会计学院

财务管理

2年

16111102990102

白  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会计学院

财务管理

2年

16111102990110

刘  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会计学院

财务管理

2年

16111102990106

李欣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会计学院

财务管理

2年

16111102990112

杨  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2年

16111102990107

吴媛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2年

16111102990104

邓  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2年

16111102990202

范伽轩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2年

16111102990206

郑润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2年

16111102990205

王新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2年

16111102990204

王思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2年

16111102990302

曹  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工商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2年

16111102990303

刘玉姣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工商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2年

16111102990301

秦诗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工商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2年

16111102995102

卓  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2年

16111102995101

张  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2年

备注:卓洋、张迅为退役士兵高职升本科考生,实行计划单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招生办公室

经济贸易管理篇6

【关键词】自由贸易政策 协调管理 必然性

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政策的提出与演变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预,任其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策有单边、双边、诸边和多边多种。自由贸易政策实施表现为关税的降低和应税商品的减少、非关税壁垒等的减少与取消。自由贸易政策随资本主义建立而出现,随资本主义发展而演变。时强时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自由贸易政策。在国家存在和不平衡规律作用下,自由贸易政策成为主流政策时期短于保护贸易政策时期。但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资本扩张本性的追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自由贸易政策成为主流,但不稳定。

19世纪产业革命以后,英国经济竞争力大大增强。为了扩大市场,追求高额利润,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确立单方面的自由贸易政策,并通过各种渠道推行,甚至通过战争,强加给战败的国家。

在20世纪初期,随着英国经济竞争力的下降和大危机的降临,自由贸易政策被超保护贸易政策取代。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经济强国。为了对外扩张,美国从二次战前的贸易保护主义转向自由贸易政策,并推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推行贸易自由化,把单边的自由贸易政策演变为多边的自由贸易政策。随着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955年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1948年生效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使多边的自由贸易政策得到加强。

世界贸易组织所推行的自由贸易政策与GATT推行的自由贸易政策相比,有些重大变化。第一,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机制从贸易协定变成国际组织,带有永久性和制度性。第二,自由贸易政策囊括的领域从货物扩大到投资和服务业,并就此达成将近30个贸易协定与协议。第三,自由贸易政策对成员的约束性大大提高,其主要表现是成员要无保留地接受多边贸易协定与协议,且对本国有关法规要予以对应;加强争端解决机制,对违规的成员予以“报复”或“惩罚”;加强对成员的政策审议等。第四,推行的自由贸易政策带有阶段性,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成员存在正当的贸易保护。如发展中国家成员自由化程度可以低于发达国家成员,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允许采取救济措施,存在可选择加入的诸边贸易协议。第五,鼓励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进行“开放、公平和无扭曲的竞争”。所谓开放是指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按照承诺的协定与协议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所谓公平是指贸易对象应在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通过供求正当竞争形成的真实成本进行贸易;所谓无扭曲是指贸易主体不借助垄断和特权等行为进行贸易活动。第六,世界贸易成员之间的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是通过谈判,在互惠互利基础上达成各种贸易协议,并付诸实施。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为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构建了组织基础和法律基础。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地区性的贸易自由化组织。如贸易优惠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成员内部通过关税削减和非关税壁垒等的减少,实现贸易逐步自由化,但其内部贸易自由化领域、层次有所不同。其自由化程度可以高于对外自由化程度,但对外的自由化程度不能低于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承诺的自由化程度,并要接受世界贸易组织审查。

世界贸易组织推动的自由贸易政策不是纯粹的自由贸易政策:第一,在经济全球化下,自由贸易政策成为世界贸易政策主流,但允许存在正当的贸易保护。第二,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就贸易领域来说,货物贸易自由化程度高于服务贸易;工业部门的自由化程度高于农业;出口贸易自由化程度高于进口贸易自由化。就成员来说,发达国家贸易自由化程度高于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高级阶段的地区经济贸易集团内部自由化程度高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内部的贸易自由化。第三,自由贸易政策不时受到干扰。在不平衡发展规律作用下,世界经济、各国经济都处于不平衡发展中。当经济高涨时,自由贸易政策比较盛行;在经济危机下,自由贸易政策扰,甚至扭曲;同一国家,竞争力强的行业倾向自由贸易政策,而竞争力弱的行业倾向保护贸易政策;在同一行业,竞争力强的企业倾向自由贸易政策;而竞争力弱的企业则寻求保护贸易政策;在一个国家,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企业偏于贸易保护政策,而以国外市场为主的企业倾向自由贸易政策。第四,在连锁作用下,贸易对一国的作用从经济领域扩散到整个社会。一国在制定贸易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到贸易效益,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就业问题往往成为贸易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第五,在国家存在下,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国家关系亲疏、文化和宗教差异等,一国出于国家安全和战略考虑,对出口也加以管制。如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加以管制,不进行自由化。

总之,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以来,贸易自由化成为世界贸易政策主流。从整体看,它促进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经济贸易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由于发展不平衡和经济日益相互依靠,自由贸易政策带有被迫性,贸易伙伴被迫就贸易利益进行协商和谈判,达成贸易协议,享受权利并履行义务。在自由贸易政策实施中,受到国家利益的驱使,一般重视权利的享受,疏于义务的履行,出现管理失衡的状态,影响了贸易协议的真正落实。

2008年以来,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冲击下,各国为了挽救经济,采取各种救市活动,其中有不少贸易保护主义成分。其特点是利用了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中的灰区、打球,滥用和歪曲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冲击了世界贸易组织主导的自由贸易政策。但尚未从根本上动摇自由贸易政策的主导地位。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与会者发表声明,共同声讨贸易主义,阻止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它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的自由贸易政策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同时也指明世界贸易组织应改革的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外贸易政策的走向

按照贸易基础、经营管理等基点,笔者把新中国成立后的贸易政策分为四个阶段,即坚定内向型的贸易保护政策(1950~1978),一般内向型的贸易保护政策(1978~1994),一般外向型的贸易保护政策(1994~2001)和接受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主导的自由贸易政策(2001迄今)。

在坚定内向型保护贸易政策阶段,国家集中垄断和计划管理对外贸易。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用保护贸易政策。”在一般内向型的贸易保护和一般外向型的贸易保护政策阶段,保护手段开始松动,出现双轨制。在货物贸易上,采用“奖出限入”的贸易保护政策,以争取和扩大贸易顺差;在投资上,采取比较自由的政策。

中国加入WTO后,根据《建立WTO协议》,全面接受了多边贸易协定与协议,未参加两个自愿接受的诸边协议。加入WTO后,中国有计划地对与贸易有关的3000多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进行了集中清理和调整,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与世界贸易组织对应对外贸易政策法律体系。2004年修订和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对外贸易政策转向自由贸易政策。

我国实施世界贸易组织主导的自由贸易政策以来,通过权利的享受,中国比较优势得到释放,促进中国外贸的高速发展;通过义务的履行,中国国内市场环境大大改善,成为世界上最受外资看重的国家之一。外贸的高速发展和巨大外资的进入,大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此外,它还促进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和官员思维方式与执政观念的转变,加速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逐步摆脱“关系”学,学会依法办企业;企业经营和贸易行为逐步法制化,为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逐步学会利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中国实施协调管理型自由贸易政策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中国更多涉及与众多贸易对象的互动关系。中国作为贸易大国,既是优势,也带来挑战。一方面,贸易利益加大,对世界贸易影响加重。另一方面,中国的贸易发展要更多考虑与贸易对象之间的关系。为此,需要协调与贸易伙伴贸易利益与政策,再加以管理落实,保证双赢的实现。

第二,中国大国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参与,决定中国对外贸易从贸易大国要走向贸易强国。中国具备执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实力,自由贸易政策会使中国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反过来,它们又推动中国成为贸易强国的进程,为中国深化对外开放奠定可靠的基石。

第三,在中国对外贸易强势发展中,中国与世界各国在贸易上合作扩大的同时,竞争将会全面和复杂化,中国遇到的贸易摩擦将成为常态化,并向纵深发展。协同管理型自由贸易政策有助于竞争和贸易摩擦的化解,阻止它们进一步激化,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

第四,在激烈的竞争和贸易摩擦不断加多的情况下,中国不能以贸易摩擦对贸易摩擦,以贸易战对贸易战,相互报复;只能走协调、谈判的道路。因为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下,和则两利,战则两伤,协商自当成为获取贸易利益和处理贸易摩擦的上策。

第五,为真正落实协调谈判的成果,防止只重视权利的享受,忽视义务的履行,导致规则的失衡,应该加强对贸易协定与协议规则执行的管理,使权利与义务落实,做到真正平衡,推动贸易健康地发展。

协调管理型自由贸易政策的含义与实施

协调管理型自由贸易政策的含义。它是指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基础上,在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制下,通过政府协商确定与贸易对象的权利与义务,通过法规加强管理,保证权利与义务的落实,实现“开放、公平和无扭曲的竞争”,促进与贸易对象相互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由此可见,协调管理型自由贸易政策的目的是通过协调,维护和加强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平衡各种贸易利益,减少贸易摩擦根源,妥善解决贸易争端,维护和加强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础的多变贸易体制,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协调管理的机制应以政府部门为主,贸易主体和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坚持协商管理并重,做到平等互利,权利义务平衡,依法处理违规。

协调管理对象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即国内、对外和二者之间三个方面。

就国内而言,有八个方面需要协调管理。第一,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国务院涉及对外经济部门很多。它们之间应协调管理,不然政出多门。第二,国家法律与行政法规的协调与配套,在立法过程中,切记不要违背已签署的国际条约和协定。第三,政府主管部门与企业关系的协调管理。第四,对外经贸各项领域,如货物、服务、利用外资、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劳务输出、对外援助等。第五、各种行业组织与企业的协调管理。第六,中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协调管理。第七,出口与进口、汇率、利率、税率、要素价格、贸易促进等之间的协调管理。第八,地区省市之间外贸发展的协调管理。

当前对外需要协调管理有七个方面。第一,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整体关系需要加强协调管理,加大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活动的力度。第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第四,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墨西哥、巴西。第五,与最不发达国家。第六,与各种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一个是与参加和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二是与局外的经济贸易集团,如欧洲联盟。第七,与国际上的非政府组织,如环保和绿色组织等。

最后,内部协调管理与对外协调管理之间的协调管理。为此,国务院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进行。

中国转向实施协调管理型自由贸易政策需要处理好四个问题。

第一,提高和加强中国对外贸易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充分利用和发挥已有的比较优势。采取扬长补短方式,努力和加强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形成整体和综合竞争优势。没有竞争优势支撑的协调管理型自由贸易政策将受制于人,变主动为被动。

第二,建立协调管理的途径和机制。确定好牵头的政府部门,牵头部门处理好与相关部门、企业、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分工和相互配合。掌握综合运用法规、谈判、斡旋、公关、“报复”和惩处的协调管理手段。

第三,提高协商管理的意识。中国各级政府、各种贸易主体、非政府组织包括新闻媒体要加强国际规则意识、市场规则意识、负责大国意识、以理服人意识、普及和利用规则意识。

经济贸易管理篇7

人民币升值问题凸现贸易政策调整的紧迫性

从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来看,至少包括以下方面因素:

人民币汇价的定位

迄今为止,我国人民币的汇率一直采用与美元单一挂钩的政策,美元的相对贬值,同时导致了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相应贬值。从理论意义上看,人民币汇价的定位,并不在于人民币汇率当前是升值或贬值,而是人民币汇率的确定是否具有合理的形成机制。这里的困难在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不是由我国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而是由我国央行主导的模拟性外汇交易市场来确定。如果要使人民币汇价通过市场机制形成,意味着外汇市场的放开、现行结汇售汇政策的变化、国家外汇储备体系的改革、乃至整个银行体系的重构等一系列制度的重大改变。显然,根本改变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因而,其他国家对人民币汇率定位的不满,将在一定时间里困扰我国汇率政策的制定。

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

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贸易增长缓慢,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使中国的贸易增长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实际情况看,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在华的海外投资企业、特别是在华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所推动的。

中国FDI的稳定增长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FDI累计达到了4900多亿美元。尤其在2002年,中国的FDI超过了美国,排名跃居世界的首位。中国FDI的稳定增长,意味着国际资本持续不断地流入中国,这一稳定增长的态势与有关国家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

长期以来,我国对美国一直保持较大的贸易顺差。由于美、日等国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这使我们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会经常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

在笔者看来,人民币升值压力问题的实质在于:产品以中国大陆为原产地的国际竞争力优势,使国际经济资源向中国大陆的大规模集中,并由此可能导致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主要发达国家试图通过人民币的升值,改变国际经济资源对中国的配置流向,来避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枝独秀。

很显然,人民币的升值压力问题具有极其复杂的国际经济背景。鉴于该问题直接起因于贸易,且主要通过贸易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尽快调整我国现行的贸易政策,从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综合处理开放环境下所面临的对外经济矛盾,已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制约贸易政策调整的主要因素

在笔者看来,以下客观因素直接制约着我国贸易政策的调整:

“入世”后我国必须履行的有关义务

作为WTO的正式成员,我国将在近几年内基本确立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整个宏观经济管理体系需要重新调整。就贸易管理而言,不论是关税政策、进出口政策,还是市场准入、投资政策以及有关经济开放的各项政策,都必须基本符合WTO的有关原则。其中,尤其是非歧视原则下的国民待遇、公平竞争与贸易、贸易政策的透明度等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我国贸易政策调整的基本取向。

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为国家整体经济政策组成部分的贸易政策,必须服务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这一总体经济发展目标。这一总体目标内在规定了我国贸易政策的形成基础。不论是贸易政策的制定或调整,确保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总是第一位的。经济开放本身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改革开放,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制定贸易政策,实际就是如何在此基础上,形成能为国际社会特别是主要贸易伙伴所接受的有关政策体系。

作为贸易大国需要平衡的国际贸易关系

近几年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的总需求,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但另一方面,却使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问题过早地突现出来。在经济的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之时,因贸易的迅速增长而引起的贸易冲突加剧,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相当不利。因此,现行贸易政策的调整必须适当保留贸易平衡政策运用的活动余地。我们认为,伴随我国贸易地位进入世界前列,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将不得不花费相当精力应付贸易冲突带来的贸易平衡问题。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和组织准备。

贸易政策调整的路径依赖

调整贸易政策意味着相关政策管理体系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原有管理体制的改变。这里的问题是,改变原有政策协调机制所带来的协调成本增加,是否使调整后的管理更富有效率。建立开放经济下的贸易综合管理体系是大势所趋,但新的协调机制的有效作用客观上是存在着一定的路径依赖问题的。换言之,现行贸易政策的调整,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或继承性,尤其是贸易政策的改变,如何与其他相关政策的衔接配套。要尽可能避免因贸易政策的变化而引起整个宏观管理政策体系运行效率的降低。这方面,有机地融合现有的相关政策体系,是使新的内外贸易一体化综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

现阶段贸易政策调整基本取向

关于贸易政策的体制约束问题

这一问题直接涉及到我国今后贸易政策的基本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们看来,加入WTO之后,意味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形态将会逐渐实现实质性转变,绝非单纯意义的国际组织进入问题。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后,客观上规定了今后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必须符合WTO要求的体制框架——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在整体上能与世界通行的国际惯例接轨。这在本质上意味着,我国未来的社会经济形态是朝着现代市场体制的方向发展。因此,“入世”后我国贸易政策的基本取向必须充分体现这一体制转变的发展要求。这种转变可以具体体现为以下方面:贸易政策重心的转移,即从侧重政府宏观外贸战略朝侧重微观主体发展方向转移。贸易政策基础的转变,即由传统的比较优势为基础逐步向以竞争优势为基础转变。贸易政策管理方式的转变,即由以往的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为主转变。贸易政策作用范围的改变,即作用范围由过去单一的外贸领域向整个流通领域延伸。这意味着贸易政策将更多地注重我国内外市场的融通、内外贸易的统一。贸易政策作用方向的改变,即由过去侧重于贸易限制向贸易促进转变。

关于贸易政策的基点问题

我们认为,尽管从大的调整方向上,新的贸易政策要符合WTO的体制框架及其有关原则是明确的。但是,现阶段我国贸易政策的基点,客观上是存在着一定的选择的。这就是:我们到底是按严格履行中国“入世”的有关承诺,还是以符合WTO有关原则的基本精神为界,来制定我国今后的贸易政策,这是问题的焦点所在。

众所周知,一国实施贸易政策的根本目的,旨在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本国与外国之间的贸易发展。贸易政策本身具有双重目标,当现实经济中两方面并不发生冲突的时候,贸易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双重目标的同时实现。但如果实施过程中两方面存在摩擦及严重冲突时,就必须对其中的一个目标进行修正,以保证贸易政策的有效实施。在我们看来,贸易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证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一国贸易政策是倾向于保护或开放,或是中性的,根本上取决于该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对此,我们绝不能本末倒置。贸易政策本身就是政府对贸易自由的干预,它的制定与调整,必须基于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市场机制的有效作用。否则,贸易政策很可能失效或产生扭曲作用,丧失其自身的价值。

显然,现阶段贸易政策的调整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不是某单一因素所能决定的。贸易政策既要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也要服从国家利益的客观要求。在我们看来,现阶段贸易政策的制定,既不能依据单一自由主义的原则,亦不能依据单一的民族主义原则,而是符合国际经济规则的、综合体现本国根本利益的、并具一定国际意义的贸易政策。当今各国贸易政策的发展,有明显的趋同现象。经济全球化正在使各国国内政策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对原有的国家主导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世界经济重要力量的中国,其经济政策(包括贸易政策)不可能不体现国际经济环境发展变化的要求。

现阶段的对策思考

尽快建立内外经济融通的综合性贸易管理体系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使大型跨国公司能够实现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我国传统的贸易壁垒手段,已经无法限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纵深发展。为了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单一的外贸外经管理体系,必须根本上转变为内外经济融通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系。

制订促进国内优势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政策体系

目前,推进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已经相当紧迫。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力促进国内优势企业的海外扩展。在这方面,具体可在国外市场进入、国外市场的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等环节予以切实的政策支持,形成系统的贸易促进政策措施。

充分发挥企业中间组织的积极作用

通过企业间自律组织的作用,一方面可规范国内市场秩序,避免政府干预市场过多之口实;另一方面,又能以民间组织形式协调国内产业或企业的利益,利于减少倾销行为;同时,也为我国将来实施WTO的保障措施条款奠定组织基础。

建立有效的市场运行监控体系

一方面,需要建立相对完备的有关市场开放的法规体系和组织机构,在公开性、透明度原则基础上,规范国外资本的市场准入;另一方面,尽快制定开放经济下宏观市场运行的预警体系,从动态上有效监控我国市场开放的运行。这方面,不论是倾销和反倾销的应对,还是贸易、资本流动的异动监控,都是非常重要的。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与我国的“入世”,客观上使中国的经济安全问题,已经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参考资料:

1.文贯中、郑志海等,《WTO与中国:走经济全球化发展之路》——中国留美经济学会2000年年会文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保罗?克鲁格曼,《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余永定等,《中国“入世”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赵承壁,《国际贸易统一法》,法律出版社,1998

5.林珏,《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

6.强永昌,《战后日本贸易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7.江林,《世界各国(地区)现行贸易政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8.安妮?O?克鲁格,《作为国际组织的WTO》,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经济贸易管理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经济

1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的意义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1国际贸易的方式发生巨大改变

电子商务没有出现之前,我国的国际贸易主要是通过纸质的文件进行。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成为主要的国际贸易方式这种虚拟化的交易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受到电子商务的影响,电子营销模式逐步出现并受到大众的认可,对我国国际贸易经济活动产生极大地影响。

1.2改变了国际贸易的监管与管理方式

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产生的,它能够为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大数据,保证更加公平的社会市场竞争环境,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国际贸易管理对全球市场的影响。虚拟性和信息化是电子商务最大的特点,所有参与国际贸易活动的国家都逐步改善国际贸易的监管方式,主要是贸易过程中货物的出入境监管以及海关检查等,以便更好地顺应电子商务发展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1.3提供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模式,对我国传统的贸易造成极大的冲击,使得贸易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为国际贸易市场提供更加全面、及时的信息,保证市场信息的对称性,加快国际贸易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其提供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2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促进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的措施

2.1创建完善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电商背景下,利用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的建设能够弥补传统交流方式的弊端,为我国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帮助企业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企业有机会与国际企业合作,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必须重视自身电子商务软件平台的建设,加强服务平台处理业务的能力,重视对软件服务平台运行效率的提升,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企业作为电子商务活动的主体,必须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为了使企业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首要任务是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资金以及决策能力。但是我国企业的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规模较小。这要求政府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电子商务推广,全面提升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知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专业化电子商务人才,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提供更强的人才保障。

2.2优化企业的经营理念,调整战略目标和理念为了使我国国际贸易的经营方式更快地与国际接轨,企业必须加强组织形式的调整。在虚拟的经济背景下,加快建设联盟制的企业经营方式。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重视对外经济组织的建设,加快我国企业趋向于扁平化和开放化发展。加快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战略目标,能够促进企业更快地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通过互联网交流平台,企业能够通过“一对多”的交流方式,实现全面综合发展,为使企业能够快速实现多边贸易的协调发展,首要任务是充分掌握当前国际贸易的经营理念以及多边贸易交流的相关流程,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促进企业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经济的快速发展。

2.3积极创设出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加快完善我国当前政府部门的协调管理体系,提升政府对国际贸易经济管理事务的效率和能力。通过建设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强化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管理体系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尽快实现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管理的数字化水平。加快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并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引导我国企业积极主动的参与国际电子商务活动。另外,政府还应该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加強对网络管理、信息安全等问题法律法规的制定,保证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能够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法律制度支持。

2.4逐步完善国际贸易的交易模式传统的交易模式是面对面交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利用EID工具实现网络上的信息共享,通过第三平台的担保,提升贸易交流的效率与安全性,更加便捷的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基于电子商务环境,虚拟企业逐步产生,为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网购的相关需求,并提升货物的配送效率,虚拟企业正在快速的完善与发展。加大力度完善国际贸易的交易模式,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也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还应该加强与国外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并逐步拓展资源整合的工作范围。

2.5完善跨国运输的物流配送体系为了进一步提升跨国运输的配送效率,必须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监管货运流程,并在管理相关货物配送时,重点确认线上订单与线下处理。利用最新型的订单处理方法,保证物流配送运输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高度配合。

上一篇:水文地质勘查范文 下一篇:对幼儿园的建设性意见范文